托班室内游戏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托班室内游戏(精选7篇)

托班室内游戏 篇1

小班游戏活动:

智力游戏:看谁认得快

目标:1认识自己的标记。

2知道爱清洁,讲卫生,会用自己用的茶杯、毛巾

1向幼儿介绍一日生活内容。

重点告诉幼儿在幼儿园每天吃点心、吃饭、喝水。

2介绍自己的照片,并贴在毛巾架上。

3幼儿挂一条毛巾在自己的标记图下。

4游戏:看谁认得快

分组进行,巩固各自对标记的认识。

照相机

复习有关字词。

相应的大、小字卡(小字卡每人一套)

大家面向教师坐好,集体说儿歌:“我有一架照相机,照出照片真像你。我来给你拍个照,马上把照片送给你。”教师出示大字卡,幼儿用两手做拍照状,嘴里说:“咔嚓”,然后就在自己的.小字卡中找出相应字卡举起来。游戏反复进行。

桌面滚球

目标:练习在桌子上滚球,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准备:三张桌子,一个大球。

将三张桌子并齐,两名幼儿分别站在桌子的两端,

一名幼儿从桌面上把球滚向对面的幼儿;对面的幼儿接到球后,再从桌子下面把球滚回去。没有接到球或球从桌面上滚落下来的幼儿要下场,由下一名幼儿替换。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看图书

目标:培养幼儿看图书的兴趣

准备:图书若干

托班室内游戏 篇2

游戏目标:

引导宝宝认识方位, 能正确指认前与后。

游戏准备:

玩具小火车、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玩具或图片。

游戏玩法:

1. 妈妈与宝宝玩火车游戏。妈妈出示一列玩具火车 (用宝宝坐椅排成) , 请小兔、小狗、小猫、小鸡上火车, 并将它们依次排列, 然后向宝宝提问:“谁坐在火车最前面?” (小兔) “谁坐在火车的最后?” (小鸡) “谁坐在小鸡前面?” (小猫) “谁坐在小猫前面?” (小狗)

2. 火车到站了, 请小动物们下车。游戏反复进行, 以后可以请宝宝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排列小动物, 妈妈与宝宝一问一答进行互动, 不断强化宝宝对前后的认识。

3. 听指令找位置。妈妈说“请你站在妈妈前面。”宝宝就迅速地跑到妈妈面前。“请你站在妈妈后面。”宝宝就迅速地跑到妈妈后面。

4. 可准备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 让宝宝按前后顺序排列玩具, 增加宝宝对前后位置的理解。

二、比硬币

游戏目标:

形成大、中、小的概念, 发展宝宝的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游戏准备:

储蓄罐1只, 硬币1元、5角、1角各若干, 托盘1只, 小盘子3只, 写有“大”、“中”、“小”的字卡各一张。

游戏玩法:

1. 请宝宝取出储蓄罐, 帮他把底垫揭开, 把里面的硬币倒进托盘里。听一听哗啦啦的声音, “哇!这么多硬币!”

2. 爸爸在三个盘子里分别放进一枚1元、5角和1角硬币, 请宝宝找出托盘里的1元硬币放进有1元硬币的盘子里, 依次类推。然后和宝宝比较一下:1元硬币大, 1角硬币小, 5角硬币不大不小, 是“中”。

3.“硬币要回家喽!”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把硬币投进储蓄罐里。先把硬币给宝宝, 让他认一认, 再投进储蓄罐里。以后需要用硬币时, 也请宝宝帮助拿出。

三、掷骰子

游戏目的:

增进亲子感情;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对动物的认识。

游戏准备:

在一个正方形的箱子 (骰子) 六面分别粘上小猫、小狗、小鸡、青蛙、小羊、小鸟的图片。

游戏玩法:

托班区域游戏四则 篇3

设计意图:

托班孩子喜欢做喂食游戏。我们以前制作的喂食玩具一般都是在桌面上操作的,游戏的场景感、情趣性不够强。这次,我们设计了一个较大的动物园场景,并将长长的管道运用到喂食玩具上,让孩子体验到探究和去户外游戏的快乐。

制作方法:

1用画纸绘画出斑马、绵羊、长颈鹿、大象等动物的双面对称头像或金身像,然后塑封,也可直接在纸板上绘画并剪裁。

2用布料(也可用画纸替代)给小圆凳裁剪大小适宜的围边,分别用丙烯颜料在布料上画上斑马、长颈鹿等动物的花纹。

3将硬质纸管(卷筒纸芯、复印纸轴、即时贴纸轴等)架到小圆凳(也可用大奶粉罐、纸盒、小方凳等替代)上,进行固定连接,作为小动物的骨架。

4将动物头像或全身像固定在已搭好的骨架两边。

5用发泡材料做成栅栏,作为动物园的围墙。

玩法:

1用夹子、勺子等工具给小动物喂“食物”,“食物”会顺着硬质纸管落到小动物“肚子”里。

2可以将游戏场地移到户外,在“大象”等动物的肚子里放置一个密封容器,请孩子用勺子喂水给动物喝。

3除了喂食以外,也可以将绉纸团成小花黏贴到地上,美化动物园。

建议:

1可观察孩子在喂食后是否会寻找食物的去向,鼓励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内部构造。

2引导孩子与材料互动,鼓励他们与小动物交流。

摸一摸

设计意图:

为了满足孩子触摸不同物品的需求。我们设计制作了触摸墙,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感知事物的特征。同时,孩子操作该材料要运用掀开薄纱、揭开揿钮、摁上雌雄搭扣等动作,有利于锻炼手部肌肉。

制作方法:

1在不织布上画上蓝天、草地、池塘等背景,挂在活动室墙上,并按适当的间隔缝上雌雄搭扣,用来黏贴小动物。

2用不织布或纸板剪出各种小动物形象,然后用不同质地的材料装饰动物身体的某一部位。如,用羽毛制作小鸟的翅膀,用棕色摇粒绒布制作小熊的身体,用豹纹绒布制作豹子的身体,用板刷制作刺猬的刺,用羊羔绒布制作绵羊的身体,用亮黄色鳞片制作鳄鱼的身体,用马赛克拼贴成龟背,用瓦楞纸制作象鼻子的皱褶,用细沙皮纸制作小猫舌头。等等。

3剪裁相应大小、形状的薄纱将小动物遮挡起来。

4裁剪长条状不织布,装上雌雄搭扣或揿钮,制作成猛兽笼子的围栏,再用透明桌布给笼子裁剪“玻璃罩”。

5用不织布制作若干花朵及正方形砖。反面缝上雌雄搭扣或揿钮。

玩法:

1孩子掀开薄纱,摸一摸住在里面的小动物,感受不同物体的触感,并用语言表达,如“乌龟的背硬硬的”等。

2将已装上揿钮或雌雄搭扣的不织布条贴到同样装上揿钮或雌雄搭扣的背景布上,将猛兽关到“笼子”里。

3根据生活习性的不同,将动物归类黏贴到相应的背景布上。如乌龟、河马和鳄鱼生活在水里。

4将小花黏贴到动物园中,将正方形砖黏贴到底板周围,当作动物园的围墙(事先已在底板上缝上相应的雌雄搭扣或揿钮)。

建议:

1在做三角形笼子时,教师要注意观察不织布条的长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及时引导孩子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2鼓励孩子边玩边表述自己的触感。

开开、找找

设计意图:

托班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该材料可以帮助孩子将真实的小动物形象和卡通小动物形象进行链接,同时了解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制作方法:

1用丙烯颜料在布料上绘制森林背景,在相应位置开若干个门洞,当作小动物的家门,门的方向和开启方式不同。

2准备两套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图片,一套是真实形象,一套是卡通形象。

3制作与动物形象相匹配的影子图一幅。

玩法:

1在森林背景图上找到小动物的家门并打开,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及其生活地点,如:老虎住在山洞里。然后在小筐里找出与其相匹配的小动物卡通图片黏贴到门上。

2根据影子底板上的图案,寻找匹配的小动物,将其黏贴在一起。

建议:

1鼓励孩子观察门洞的开启方向和方法,然后将其打开。如,有的门藏在大树洞里,有的门藏在云朵后面,有的门藏在荷叶下面,等等。

2观察孩子将小动物的真实形象与卡通形象匹配的情况,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开电梯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有坐电梯的经验,让爸爸妈妈抱起来按动电梯的楼层数是托班孩子喜欢的事。因此,我们设计了“开电梯”的游戏,让孩子通过拉绳子模拟电梯升、降、停等运行状态,练习手眼协调能力,同时通过“去朋友家做客”的游戏情景发展语言,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制作方法:

1用KT板或硬纸板剪出楼房轮廓,然后分割楼层,给每户人家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并适当美化,再在窗户后贴上孩子的照片。

2用长条纸盒包上黑色纸制作电梯梯井。用长方体积木做电梯间,对准电梯井用丝带悬挂,丝带的另一头从楼顶上横向穿出。下系小铃铛。

玩法:

1拉动系小铃铛一头的丝带,电梯就会上升;松放丝带,电梯就会下降。电梯间可以贴上孩子的照片,就像孩子在开电梯。

2让孩子打开窗户看看住在房子里的朋友是谁,鼓励孩子说说谁在家里,这是谁的家。

3让孩子将自己的照片贴到电梯间上,先说“我想去××家做客”,然后拉动电梯到相应的楼层,打开朋友家的窗户,表示到朋友家做客。

建议:

1游戏开始时,可让孩子先让自己的好朋友都住到楼房里,直到所有房间都住满。

托班音乐游戏反思 篇4

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讲述了小兔子和妈妈一起到草地上玩,和妈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幼儿听到A段音乐时,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当听到B段音乐时则躲起来,和妈妈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

在活动的开始之前,我们在考虑如何让幼儿自然地感受音乐,于是在活动的引题部分,教师带着幼儿以“兔妈妈”的角色带动幼儿跳进活动室,这样一来,幼儿就很自然地感受到了音乐欢快活泼的性质。在活动的准备上,我们考虑到托班幼儿年龄特点是具体直观的,所以为每个宝宝准备了一个小兔子的胸饰。那么如何让宝宝在活动中自觉地去躲起来呢?我们利用了椅子,在椅子上粘上了“草丛”,让宝宝在老师语言的暗示下躲到椅子后面。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边听边玩的形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了音乐的不同,并初步感知了游戏的规则。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模仿,幼儿尝试学习了蹦跳步。通过创设情景,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而兴趣地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虽然很多宝宝是第一次玩“捉迷藏”的游戏,不知道怎样去躲,有的孩子甚至模仿着老师(兔妈妈)也把自己的眼睛蒙了起来,有的甚至想跑出活动室躲起来不被兔妈妈找到,他们对游戏的规则并不熟悉,但是每一个宝宝都体验到了被“兔妈妈”找到了那一瞬间的快乐。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才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高潮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有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1、音乐活动是音乐在前,还是游戏在前?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看到了很多宝宝就是因为没有玩过这个捉迷藏的游戏,所以在活动中需要老师的不断地提醒。所以我认为对于托班的幼儿,有规则的游戏可以让他们在活动前就有所准备,可能会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那么如果是音乐在前,对于托班的幼儿,它们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吗?当然不能,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所以,对于托班的幼儿创设情景,并在情景中制定游戏规则,会让幼儿自觉地去遵守游戏规则而不会感觉到游戏规则对他们的束缚感。

2、在游戏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必要去强调幼儿的技能吗?和很多老师一样,设计得再完美的活动,如果幼儿没有参与的兴趣,那么活动就不成功了,可是只是参与而没有在技能上有所巩固和提炼,整个活动会显得不充实饱满,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克服?我认为树立榜样,同伴模仿是很适合托班的心理的一种手段,通过表扬某一幼儿的行为能积极地带动所有的幼儿进行模仿。在活动中,当某个幼儿没有躲起来的时候,老师用语言进行暗示“那只兔宝宝躲到草丛里去了,我找不到它了。”相信很多幼儿都会高兴地躲到椅子后面。

3、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兔妈妈如何处理找到的兔宝宝呢?对于托班的幼儿,我认为可以从“模仿”入手,让被找到的兔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找其它的兔宝宝,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幼儿被“闲置”的感觉。

活动开展以后,让我认识到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一个主线------音乐贯穿着活动,使活动有趣而又生动,使幼儿真正的玩中学,学中玩。

托班亲子游戏三个 篇5

3-1班(30个月-36个月)

授课时间:

九月第一周

环节名称:音乐时间

授课教师:

教学名称

训练目的

教学过程

材料准备

名称:

《握手舞》

1、让宝宝在音乐中感受长音。

2、培养宝宝的模仿能力

3、宝宝通过用眼睛看、耳朵听以及与成人游戏来感受音乐的旋律、阴的高低不同

1、音乐准备:;成人抱起与宝宝面对面、手握手

2、放《握手舞》的音乐,当音乐响起的时候,成人帮助宝宝模仿老师的动作。

3、教师请家长和宝宝坐下来,想一想除了握手还可以做什么动作。

4、教师放音乐请家长和宝宝一起完成律动

5、道具活动:家长与宝宝一同拉紧松紧带围城圆圈坐好,随音乐左右晃动身体左右节奏的停顿。

6、双手抓住松紧带做举高、放下、停顿的动作,然后还可以做慢慢落下在停顿的各种动作。

亲子音乐光盘:第一张01曲

道具:松紧带

预见性

托班室内游戏 篇6

一、“新”

案例:室内游戏“击鼓传花”做过多次后,学生已经不感兴趣,此时应对此游戏进行“升级”。在一次室内游戏课上,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新的游戏,叫做‘祝君中奖’,同学们要不要做?”“要!”,学生们的兴趣就这样被点燃了。在游戏中教师重点关注规则的执行情况,对认真执行规则的学生予以表扬。

简评:对传统游戏改编创新,新形式、新观念、新寓意,让游戏焕发勃勃生机,寓“练”于游戏之中。

策略1:游戏的名称要新。取一个让学生遐想的游戏名称能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如在案例中,学生会想怎样才能中奖……如果能中奖,中的是什么奖呢?等。想赶快体验游戏,就会认真听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明确游戏规则,为有效地开展游戏作好铺垫。

策略2:游戏的形式要新。传统的“击鼓传花”游戏都是众人传一枝“花”,参与“传”的时间短,看别人“传”的时间多,唯一的兴趣点是看谁受罚的不确定性。学生的兴趣会因为自己长时间游离于游戏之外而逐渐下降。“祝君中奖”做法是:就近相邻的6~7名学生为1个游戏小组做“击鼓传花”。“花”停留在谁的手上或桌上,谁就“中奖”了,“奖励”其做3~5个深蹲起。谁先做完50个,教师就奖励1个小贴纸等小礼物。由此,从全班传一枝“花”变成了多枝“花”同传。学生参与时间明显增多,每名学生的“中奖率”提高了,锻炼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策略3:游戏结果评价要新。体育游戏的结果评价往往是表扬身体素质优秀者,鼓励差者。而在“祝君中奖”这类游戏中不比身体素质,而是比守规则的意识和执行规则的态度。这点是公正的、平等的。守规则的意识和执行规则的态度越好,该游戏的锻炼效果就越好。

二、“奇”

案例:室内游戏“我争一口气”的做法是:每名学生手中有1根吸管,4名学生1组用吸管对着盆中水吹泡,听水泡声,谁一口气吹水泡声响的时间长,谁就胜出,最后评出“争气王”。当教师拿出吸管时学生都很惊奇,对它的用法不得不认真听讲,听后跃跃欲试。最后教师小结该游戏取胜的方法:深吸一口气,马上匀速吹,不快吹、不停顿、不换气,用尽力,吹尽气。并对学生进行“要努力、要争气”的教育,学生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测肺活量”的正确吹法。

简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教师就要有奇思妙想。

策略1:游戏的器材要“奇”。游戏器材的奇特,往往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游戏的动机。

策略2:游戏的规则要“奇”。上述案例的规则是:对快速吹气(水泡声大)、停顿换气(水泡声止)后进行了“二次吹气”的学生“奖励”蹲马步20s。游戏离不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要促使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只有严格地执行规则,才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

策略3:游戏的练法要“奇”。不比跑、不比跳,匀速吹气泡。学生乐此不疲。让他们在不断地犯错和“奖励”式的受罚中,一步步体会正确的吹法,在均匀的气泡声中感知“匀速吹”的概念。

三、“乐”

案例:“2名学生原地颠乒乓球”。1名学生颠乒乓球后将球传给同伴,在同伴颠乒乓球的过程中,开始进行技能展示,技能可以选择花哨的动作展示,也可选择自己已经掌握得不错的动作,颠乒乓球过程中,针对掉球等失误,则对失误者“奖励”做10个原地高抬腿跑;根据学生技能状况再编组继续进行,最后请较好的5组进行全班展示。

简评:室内体育游戏要与技能、体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秀技展能的舞台。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策略1:要秀技——获技能展示的自豪乐。颠乒乓球,看似简单,真要控制好球,并协调身体做出展示动作也不容易。在别人失误的情况下,凸显自己的技能,学生心中会充满自豪感。

策略2:共练习—获同伴帮助的合作乐。该游戏对失误者来说并不会太沮丧,因为这样的失误是正常的,并且还会有因失误而出现慌乱式幽默的愉悦。他们在游戏中除了技能、体能等得到锻炼之外,还收获着与同伴一起活动的合作乐趣。

托班室内游戏 篇7

关键词:托班幼儿;桌面游戏;指导策略

一、当前托班幼儿桌面游戏水平的现状

幼儿桌面游戏的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可以促进幼儿视觉、触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其小肌肉也得到良好的锻炼,同时手、眼、脑的并用使之趋向协调。托班幼儿刚拿到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桌面玩具时也会爱不释手。但普遍现在着一些问题,较大影响了幼儿的桌面游戏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这个不好玩”——缺乏建构经验

只见琪琪拿起了两片雪花片插了起来,可几次拼插都没有成功。旁边的溪溪倒是插好了几片,拿着自己的作品开心对琪琪说:“看,我的漂亮吗?”琪琪看了看溪溪又重新拿起雪花片插了起来,两片雪花片终于连接在了一起。当继续找拿雪花片插时,手上插好的那片居然掉了。琪琪就把雪花片一扔说:“这个不好玩”。琪琪嘟囔着走了。

分析:托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手眼的协调性相对弱些,缺乏建构经验,几次的拼插不成功让琪琪失去兴趣。当看到其他小朋友能拼插起几片,琪琪又重新尝试了一下,可雪花片的掉落让琪琪的自信心再次受到了打击,所以就放弃了。

2.“穿梭的睿睿”——操作兴趣容易转移,无目的的操作

桌面游戏时间到了,只见睿睿用手抓了很多的积木,带着积木东走走西瞧瞧。我说:“睿睿,你要坐下来搭哦”。“好的”睿睿答应着坐了下来。几分钟过去了,只见座位上的睿睿不见了,桌子上都是积木,盛积木的筐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掉在了地上。而睿睿正拿着几个套盒在小朋友之间穿梭。再把睿睿请到座位上,睿睿就扔掉了套盒,拿起穿线板的线甩了起来……

分析:桌面游戏已开展一段时间了,睿睿还是有拿拿放放,从这里搬到那里,堆堆叠叠的现象。从睿睿操作的状态可以看出他一会玩这个,一会玩那个,兴趣变化非常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分散和转移。经常“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没有目的。

二、思考现状背后的原因

幼儿在进行桌面游戏时所表现出的现状带来了很多思考:

1.手眼協调性弱

托班幼儿手眼的协调性相对弱些,结构游戏尚属萌芽阶段,还谈不上真正的构造活动。许多插塑、拼接、穿线类的玩具不一定能很好地操作成功。

2.不了解材料的玩法,随心所欲地摆弄

他们的活动没有主题,也谈不上有活动前的构思,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幼儿手中的材料与一般玩具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并不知道该用它搭建什么、怎么搭,而是依据自己以往对玩具的理解在操作与摆弄罢了。幼儿能力有限,让他们在桌面游戏中玩出花样,玩出水平是有很大难度的。

3.材料的不合理投放

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材料不合理也会减弱幼儿的操作兴趣,影响幼儿的操作水平。如,观察发现,那些吸引孩子去主动操作的玩具都是操作简单、方便、颜色鲜艳、数量又多、塑型快,更加能够让幼儿在操作后体会到成就感的玩具。而那些不太受欢迎的玩具有的已经陈旧,有的太简单,有的是挑战性相对大些……

(1)材料陈旧缺损

一些“缺胳膊少腿”的玩具一般都会被幼儿“抛弃”。谁都不喜欢旧旧的、破损的玩具,而且会存在着安全隐患。

(2)材料难度太低或太高

材料难度太低缺乏挑战性,不能引起幼儿操作的兴趣;难度太高会使幼儿屡遭失败而失去操作信心。

(3)材料数量过多或过少

材料过多会扰乱幼儿操作视线,操作缺乏目的性;过少又保证不了每个幼儿的探索需求,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4)材料缺少变化

活动材料单一,不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的材料一放就是一两个月,甚至一学期毫无变化。材料缺少经常性的更新和变化,不能使幼儿产生兴奋情绪和操作的欲望,也就谈不上主动参与活动了。

三、“材料情境匹配”策略:引导有目的操作,激发操作的兴趣

所谓材料情境匹配策略,就是利用材料的特性与玩法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生动、直观的情境匹配来吸引幼儿有目的的操作,爱上操作。

桌面游戏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形态各异。要想让幼儿对操作感兴趣,使用的玩具材料也一定要唤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所以,在游戏前教师要引导幼儿直接观察、认识、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然后,利用材料的特性与玩法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生动、直观的情境来匹配,让幼儿产生操作的兴趣和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志敏.组织和指导2~3岁托班幼儿开展桌面游戏的体会.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11).

[2]庄莉.玩具在游戏中的作用.云南教育,2001(22).

[3]王秀丽.巧设托班幼儿喜欢的游戏情境.学前课程研究,2008(Z1).

(作者单位 浙大西溪幼儿园)

上一篇:灾害的反义词是什么下一篇:小学实验教学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