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退管工作总结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街道退管工作总结(通用8篇)

街道退管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街道退管工作在上级退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街道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退管工作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退管工作,拓展管理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现将我***街道一年来的退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街道退休干部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街道退休干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组织管理和退休干部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老年活动中心及老年体协的阵地作用,组织退休干部开展了适合退休干部生活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广大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得到了保障。

1、退休干部基本情况

我***街道现有退休干部 人,其中行政退休干部 人,事业单位退休干部 人。共有党员 人,女性 人。

2、组织人事管理情况

我***街道明确退管工作由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办和财办主要负责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行政事业退休干部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由原单位管理,党组织关系已纳入社区,由社区负责开展活动。

3、“两项待遇”落实情况

政治待遇方面。进一步健全落实了学习制度,在今年开展的农渔村党员骨干专题轮训中,不少老干部都积极参与。同时邀请部分老干部担任行风监督员等职务,定期组织老干部参加形势报告会、民情恳谈会、工作汇报会,在重大事项决策之前,***街道领导都会充分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献计献策。各社区也以老年活动中心为主要阵地,通过远程教育、录像等方式,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也播放一些有关保健、法律知识、科普教育等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街道里也给老干部征订了党报党刊,使他们老有所学,跟上了发展的新形势。

生活待遇方面。国家、省、市、区规定的退休金及各项补贴都能够按照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医疗费按规定报销,退休干部的福利待遇也是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每逢春节、“七一”、重阳、国庆等重大节日,***街道领导都会组织上门走访慰问,或者通过召开茶话会、座谈会等方式,使退休干部感受到组织上的关心。单位还发给每位退休干部 元每年的旅游休养费,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4、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情况

为丰富退休干部晚年生活,我***街道不定期的的组织退休干部参观市内外的工农生产和城市建设新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今年 月份***街道党委组织老干部半日游,并游览了****景区和****建设情况,使老干部们深刻体会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我***街道成立了老年体协,由退休干部担任名誉主席,并根据退休干部及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开展经常性比赛。今年4月份还在***街道文化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街道老年乒乓球比赛,退休干部们都踊跃报名参加。同时,***社区通过扩建、新建等多种途径,使文体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今年***社区新建了室内健身房,***社区平整新建了门球场。每个社区都在规范、完善农家书屋的管理,平均每个农家书屋藏书量均在1000册左右,为老干部们创造了平时休闲娱乐的新阵地。

我***街道也很重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晚年人生价值。借助“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个平台,我***街道成立了老干部咨询会,在将村民党员和村民代表纳入服务团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这些具有丰富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优质资源,壮大服务团队力量,负责解释答复老百姓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等等。今年11月份,退休干部****家庭还被评选为****“道德示范户”。

街道退管工作总结 篇2

一、基本情况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 两省 (河南、安徽) 三市 (驻马店、周口、阜阳) 接合处, 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 辖9镇7乡3个街道办事处, 221个行政村 (居委会) , 9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9.6万人, 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国车舆文化之乡、中国建设工程防水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平舆县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 当时在各乡镇 (街道) 设置了人事劳动服务站, 但有编制无人员, 没能开展实质性业务。

2005年, 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时平舆县在各乡镇 (街道) 设置了民政和劳动保障所, 承担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事务, 归乡镇 (街道) 管理, 接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业务指导。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所在做大量的民政事务工作的同时保证了劳动保障各项中心工作的完成, 如对疆劳务输出、开展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调查、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实施等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劳动保障职能弱化、工作人员不确定、工作经费缺位等问题和不足。

2010年, 根据新时期加强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工作需要, 平舆县将乡镇 (街道) 民政和劳动保障所更名为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 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为主, 乡镇 (街道) 管理为辅, 为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制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经过近一年的运作, 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 实现了统一标志、统一业务工作流程、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工作内容、统一服务标准、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服务“六统一”。具体情况是:在机构上, 全县19个乡镇 (街道) 均设置了劳动保障所, 股级规格, 承担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 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为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刻制了“平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行政印章、财务印章和单位名称牌, 实现了统一标志;在人员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编制均为2名, 配备在编人员2名、协管员2—4名, 实现了工作人员统一挂牌上岗服务;在经费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经费供给形式均为财政全额供给,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的办公经费按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在场地上,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通过单独办公或与其他单位一起办公的形式配备1—2间办公用房, 面积在30—60平方米;在工作上, 根据工作实际, 平舆县将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主要职能归纳为政策宣传、调查登记、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岗位开发、就业援助、社保服务、维权服务、劳务输出、其他工作等10项, 实现了统一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在制度上, 平舆县制定了《平舆县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管理办法》、《平舆县劳动保障协管员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 实现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服务标准。

二、存在问题

1. 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

2008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8]5号) 、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 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机构的性质界定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但随着城乡统筹就业的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不仅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而且随着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全面铺开, 更多承担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职能上体现着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在乡镇 (街道) “派出所”的角色。

2. 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财政全额供给的经费供给形式从根本上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 但没有如“下乡补贴”的补助制度, 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每个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年均办公经费1.5万元, 但与他们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基数不相称, 如平舆县19个乡镇 (街道) 的平均总人口5万多人,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年均办公经费分摊到其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年均为每人0.3元。

3. 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县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平均办公用房不足50平方米, 且部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办公用房是与乡镇 (街道) 其他所站合用或乡镇 (街道) 临时用房, 基本的办公设备也较缺乏。

4. 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各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编制仅为2名, 且缺乏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以会代训较为普遍, 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比较薄弱。

5. 信息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

比如在办公手段上, 自动化程度不高, 仍处于半自动化、半手工操作的状况, 电脑等信息化建设设备缺乏, 现有的设备陈旧。

三、工作建议

1. 加强项目建设, 在辐射带动上下工夫。

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步伐, 由上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 按照每年每县完成2—4个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项目建设的进度, 逐步建立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专用办公场所, 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逐步添置配齐办公设施。

2. 找准职能定位, 在规范服务上下工夫。

要从建设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在乡镇 (街道) 的“派出所”出发, 找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的职能定位, 在规范服务上下工夫。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内部管理, 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要推行职位管理, 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设立所长、基础管理、就业服务、社保服务、维权服务等五个职位, 明确职位职责, 量化职位标准, 做到人与职位相统一。

3. 完善投入机制, 在经费保障上下工夫。

推行以奖代补制度和专项工作补贴制度, 缓解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经费保障不足。健全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通过开展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等服务, 享受就业服务补贴待遇机制, 弥补办公经费的不足。提高财政预算标准, 切实关心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子女上学、家庭生活等实际困难, 适当提高工作人员待遇, 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4. 搞好业务培训, 在提高素质上下工夫。

要增加人员编制, 按照事业单位公开考录工作人员的办法, 公开考录一批科班人员, 充实到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 加强对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培训, 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分期分批地对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突出实际操作技能, 重点培训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等, 不断提升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要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凡定编定岗没有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 必须经过培训考核,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5. 推进金保工程, 在信息建设上下工夫。

将乡镇 (街道) 劳动保障服务信息化纳入“金保工程”总体规划, 统筹兼顾, 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库。以数据集中、服务下延和统一联网、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 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广泛覆盖、一点登录、全面查询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 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整体功能。 (此文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征文来稿。作者单位:河南省平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2011退管会工作总结 篇3

随着2012年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之际。随着年底的到来,我们的“送温暖”工作也即将进入到了实施阶段。从全社会来讲,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对老年人的关心,让我们看到创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今年年底本单位现在已有121位退休员工。心系老人,为老服务,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关怀民生”的具体内涵。为此,我们则积极拓展沟通渠道,努力做好退管工作,目的是让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一、今年活动的开展。

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桥梁的作用,而这一“代际互动” 的成功与否,与工作的安排合理、及时挂钩的。在领会老龄工作精神上,今年我们的工作的具体安排,也是在充分听取老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今年的送清凉活动,除去特殊情况,上门慰问以外。我们以现金的方式打入银行卡中,便于老人操作。

10月19日国庆节、重阳节我们组织退休老同志在香涌海鲜大酒店活动并向每位老同志发了200.00元。年底,我们着手进行送温暖的活动。今年将活动费用5万元于开展活动。

二、明年结对工作。

因为退休人员逐渐增多,而且人员中包含多种特殊的对象。为使工作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退管会成员的热情,所以,我们打算在职工将与70岁以上、大病、残疾、抚养残疾儿的退休员工结对。

三、主动关心生病住院及“五种人”。

组织的关心对退休在家的老人意义重大。平时遇到退离休职工生病住院要及时上门、上医院看望,并按时为他们做好医药费的报销工作。在得知后,及时与领导沟通,上医院探望,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我们今年还对80岁以上的老人送清凉增加送蛋糕,钱虽不多,但从老人的反映来看,还是十分满意的。当老人发生住院情况时,及时填表,为她们及时解决住院补贴。今年还大力做好常规的慰问补助工作,全年慰问补助达万元。

四、做好全年预算。

贯彻 “救助帮困要加大力度”精神,确保退休福利费、活动费、困难补助费的合理使用,今年我们依然将所有经费进行预算。今年由于有几大原因,我们在为老服务的经费到目前为止,今年以来共25万元多一点。自然,在本的活动中我们继续得到领导在各方面的合作与帮助。让我们在活动的组织中游刃有余。

五、其它工作。

4月份完成组织退休职工到中心医院的体检工作、统计未参加体检的人员工作、历年癌症病人的材料登记工作、新退休人员、送清凉表格的统计工作等等。

2012年11月9日

退管服务活动总结 篇4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不断增强退管工作责任感

离退休工作是实现普陀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普陀区退休教工管理中心的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满足离退休教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我区教育事业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年来,从年初的计划,年内的各项工作的落实,退管中心领导班子都能认真分析新形势下退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新时期退管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不断提高对退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工作中着力加强对基层退管工作的指导,由于基层单位退管会是我们开展退管工作的基本工作点,因此,中心要求基层单位退管会在党政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活动制度、慰问帮困制度、文档管理制度等常规工作,年初将退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从机制上全力保证退管工作的全面落实,切实增强了做好退管工作的责任感。

二、立足队伍、健全制度,不断提高退管工作者素养

退管中心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中心工作人员队伍的优化是我区从事离退休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们采取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把队伍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使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我们加强中层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个人学习思考与专题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报告会、专题讲座、学习论坛等形式,学习了各级各类老年工作会议文件,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为退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在全系统退管工作队伍中开展了“五心四比”竞赛活动。对“信访”和来访工作,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聆听、认真调查核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妥善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同时做好“维权咨询”、“健康咨询”、“政策咨询”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离休干部的服务工作,我们坚持“情暖老干部”结对互助活动,在节假日、寒暑假,中心的工作人员与结对老干部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并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难题、解除后顾之忧,形成良好的尊老助老氛围。

基层单位退管工作队伍建设:我们在加强对基层学校退管工作的指导上,着力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单位退管会主任的指导。我们要求基层单位退管会由校级领导担任主任,在今年初召开的以《夯实基础优化载体满足离退休教工多元需求》为主题的退管主任会议上布置了全年退管工作要点;年终举行退管主任工作研讨会,对一年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是加强基层退管工作专兼管员的培训与指导,两月召开一次专兼管员工作例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们还建立了由退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联络员的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及时了解基层动态,并及时解决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欢乐相聚”小组活动平台的建设。为更好提升活动的质量,我们深入基层,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并分块进行交流,最终评选出了十所优秀欢乐相聚小组的先进学校,并在全区进行了表彰,进一步提升了活动质量,使“欢乐相聚”小组真正成为离退休教工欢乐源泉的天地。正因为抓好了这三支队伍的建设,目前退管工作组织网络健全,制度措施完善,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内有落实,年末有总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丰富生活、提高品位,不断创新退管工作载体

欢聚活动常做常新。每年的“春踏青”、“秋相聚”活动在组织安排和活动内容上不断创新。离退休教工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对教育有感情,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我们不断整合资源,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寓于各项活动之中。我们做到远近结合、旅游与参观相结合、休闲与锻炼相结合、娱乐与教育相结合,使退管中心真正成为离退休教工的“精神家园”。我们组织了离休干部“三看”和重阳节“逢十”祝寿活动;敬老日正职书记、校长联谊活动;“迎接新退休教工”活动;孤老团拜会;指导基层“回娘家”活动;召开各类座谈会等。组织开展各类欢聚活动时,我们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优化活动载体,力求丰富离退休教工的精神生活,让广大离退休教工真正感受到:人虽然退休了,但退管中心还是他们的娘家,组织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大型活动常创常新。今年的敬老日全区大型活动,我们以“银发映普教金秋增辉煌”为主题,开展“老有所为”的评选及贯穿全年的“唱响经典红歌”活动,并于9月29日在少年城剧场开展了大型主题庆祝活动。普陀区教育党工委书记范以纲、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普陀区红十字会会长马毓、普陀区教育局原副局长方元升、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郑建国、普陀区教育局副局长赵平等领导亲临主题活动现场与离退休教工代表欢聚一堂,共庆第二十四个敬老日。在主题活动上教育党工委书记范以纲致贺辞;教育局局长李学红和普陀区红十字会会长马毓签订了互帮互助“红烛行动”协议,双方表示今后将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结对共建活动,加强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合作,为普陀发展作贡献。

艺术活动常办常新。离退休教工中人才辈出,根据他们不同的爱好与特长,我们组建了退休教工艺术团。目前舞蹈队和合唱队这两支队伍由专人负责,定时、定点、定人开展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合唱队今年参加了市区各类比赛,收获了不少荣誉。另外,几位爱好器乐的退休教师集聚在一起,在大型活动中总以器乐合奏的形式、以跌宕起伏的旋律一展风采。艺术团的构建不仅丰富了退休教工的生活,而且营造了老有所乐的祥和氛围。

座谈沟通常谈常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退管中心、退教协召集了部分曾获得过市级以上先进荣誉称号的离退休教工,开展了以“我快乐——在党的怀抱里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座谈会。原市劳模、园丁奖、先进教师、特级教师等欢聚一堂,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赞颂党的丰功伟绩,回忆自己在党的怀抱里成长的点点滴滴,感谢党给予的幸福晚年生活。更多的老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关心普陀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把党组织的温暖辐射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

重温伟业常温常新。七一党日前夕,退管中心、退教协组织所有离退休党员到曹杨影院、金逸国际影都观看电影《建党伟业》。此次组织的观影活动,得到了各校退管会的一致好评,老党员们异常兴奋,早早来到影院,久违的重逢让大家更显亲热,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还是普陀教育的未来与教育局领导对离退休教工的关心之情,同时也为老党员们上了一堂特别的党课。此次活动既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也增强了老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

2016退管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努力使退休教工的管理工作,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具体工作要求:

1、学校要把做好退管会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议程,努力做好退管会的各项工作,为促进社会稳定,提高执政能力贡献力量。学校退管会每期召开会议,研究组织退休教师开展活动的各项方案,以及落实的具体措施。

2、定期组织退休教师来校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尤其是对退休教工反映的思想问题、生活问题、要认真研究并及时协助解决。

3、每四月组织一次退休教师返校日活动,虚心听取退休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为办好学校献技献策。

4、关心退休教工的家庭生活,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春节上门拜年,对有困难的教师及时探望帮助解决,让他们感到人虽退休,但学校领导没有忘记他们在校时对学校所作的贡献。

5、退休教工补充医保是关心退休教工健康和老有所医的重要内容,努力为退休教工谋福利,办实事。

6、组织退休教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退休教师来校过教师节、重阳节、元旦庆祝活动等,组织退休教工外出春、秋游活动和一年一次的体检,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享。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开退管会成员会议,讨论并布置本学期的工作内容。

2、请退休教师来校座谈,商量活动的安排。四、五月份: 召开退管会成员会议 六月份:

开展并组织给退休教师送清凉活动 九月份:

组织退休教工来校庆祝32个教师节 十月份:

组织退休教师重阳节活动 十一月份:

召开退管会会议,落实报刊订阅工作 十二月份: 退管会工作总结 2017年一月:

1.组织退休教师来校庆祝元旦活动 2.组织冬送温暖活动

万州区福建小学

街道退管工作总结 篇6

劲松街道在2008年11月成立全国安全社区创建推进委员会, 全面开展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劲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凌云说:“朝阳区24个街道中, 劲松街道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算是晚的, 但是也有好处, 可以借鉴已经成为安全社区的街道的经验和做法, 也可以使我们的推进内容更丰富完善。”

创建推进委员会下设1个创建办公室和9个安全促进项目组, 并根据街道实际情况, 整合了辖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等资源力量, 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安全社区创建氛围;加强信息交流, 充分利用96156社区公共服务呼叫热线的信息交流平台, 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服务和信息咨询等帮助, 大量解决了地区居民遇到的安全问题;保障资金投入, 推进委员会通过上级政府或职能部门投入、街道投入、社会单位自身投入等渠道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先后投入2 000多万元用于残疾人保障、社会治安硬件设备改造、交通设施增改、托老所改建等项目, 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安全设施、安装监控设备等方式, 保证资金用于改善辖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安全状况, 保障安全社区的建设顺利进行;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成立劲松地区志愿者协会, 健全参与机制, 拓宽服务领域, 组织辖区志愿者1万余人参与安全社区建设, 建立了民警、社会单位、志愿者为一体的治安巡防体系, 组建了一支由2 502人组成的和谐促进员队伍, 负责在社区里收集居民安全信息, 反映居民安全诉求,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做到问题随时预警, 矛盾即时化解。

根据社区诊断结果和危险源辨识, 综合本地区医疗、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提供的数据, 为了实现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 劲松街道组织实施了9个安全促进项目, 包括:消防安全促进项目、工作场所安全促进项目、交通安全促进项目、社会治安促进项目、公共场所安全促进项目——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试点项目、家居安全促进项目、学生儿童安全促进项目、老年人家居安全促进项目、残疾人安全促进项目。

安全促进项目组负责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组织专项治理, 如实进行伤害监测, 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分析伤害数据, 制定伤害监测与防范工作制度, 起到改善安全状况的作用。同时, 定期对辖区居民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消防

劲松街道有企业2 500余家、大型密集场所20家、六小门店537家, 除八棵杨社区、大郊亭社区外均为老旧小区, 人员密集度高, 消防设施相对落后, 且劲松街道贯穿城市东南二环、三环、四环, 北靠CBD核心区, 南邻潘家园旧货市场商圈, 交通状况复杂, 外地来京人员密集, 消防安全隐患多、处理难度大。

根据辖区消防安全特点和前期的事故伤害调查及风险辨识工作, 劲松街道为10个社区配备消防协管员12人, 协助开展各项消防工作;成立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包括了街道消防协管员、社区居民、社会单位员工等300余人;并在2011年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全民消防、共筑平安防火墙, 消防为我保平安, 我做消防安全员”的消防安全“橙丝带”主题活动, 招募“橙丝带”消防安全志愿者110余名, 发放各类宣传材料710余册;加强消防专项安全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劲松地区运动会, 摆放消防安全等安全知识展板, 设置有关消防演习的项目, 街道消防协管员参加, 并邀请华威消防支队现场讲解消防用具使用方法等知识。

此外, 劲松街道会同华威消防中队进行实地调研, 重新规划各社区的消防通道, 增加消防通道22条, 在消防通道制作了明显标示。重新规划后的消防通道更加合理、明显, 更有利于消防工作开展;制订了《老旧小区消防应急预案》《群租、合租房消防应急预案》等相关应急预案, 并按照预案要求, 每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消防演练。

工作场所

近年来, 劲松街道针对辖区工作场所数量多、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岗前安全教育缺失、单位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等特点, 开展了一系列安全促进工作:对辖区生产经营性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按餐饮、商场、物业、危化、工地、医疗、地下空间等行业进行分工, 实施安监、城建、城管、综治、社区办、劳动科、武装部等安委会成员单位按分工直接或协助宣传、监管, 街道安监科综合监管的工作模式。同时通过对社区及物业公司直接监督管理, 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延伸到社区及楼宇等1 700多家生产经营单位, 形成地区大安全生产监管格局。为加强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 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 000次。另外, 组织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 引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交通安全促进项目

劲松街道辖区内界内干线道路6条, 界内支线道路7条, 并且地铁十号线南终点站坐落在辖区劲松桥周边。同时, 由于辖区内主、支路较多, 且商业网点集中, 餐饮娱乐及写字办公楼密布, 特别是辖区52路公交总站地带人员流动量大, 交通风险较高, 针对以上特点, 劲松街道开展了一系列交通安全干预与整治措施。

首先是对辖区高危路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 协调交通部门增加警力和协管力量, 早晚高峰期间, 在辖区拥堵源头国贸桥、大北窑桥、双井桥以及三环路各进出口, 特别是劲松桥区增派民警及协管员全力疏导人流。其次, 52路公交总站地处辖区磨北社区与大郊亭社区的交界处, 沿途公交行驶路线经过长安街、公主坟、西客站等重点路段。劲松街道针对52路公交总站的特点和安全状况, 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干预措施和整治工作。一是利用中国移动的飞信应用软件, 开通了驾驶员叮嘱飞信平台, 把车队所有的驾驶员联系方式加入到此平台。能让全体驾驶员第一时间且同一时间得知分公司及车队部署的紧急通知和措施。二是促进项目工作小组对辖区52路公交总站进行了交通安全工作检查、指导, 保证在各个时期和阶段各种应急预案齐全, 如特殊天气应急预案、遇突发事件绕行预案等。三是每月利用驾驶员会议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 组织驾驶员观看交通事故的专题教育片, 用实例来教育驾驶员, 起到警示作用。

社会治安

凌云说:“劲松街道地处城乡交界处, 地区交通便利, 人口结构复杂, 流动人口多, 而且有的小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呈倒挂现象, 治安防范能力较差。”

劲松街道于2008年2月正式成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办公室, 并在10个社区设立了流管站, 共配备了34名流管协管员。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 切实做好调查, 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出租房屋管理, 实行“五包四定两监督”的工作方法 (处级领导包社区, 机关干部、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民警、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员包楼门、包楼层、包户;定任务、定责任、定制度、定标准;流管办和社区对流动人口管理员及相关责任人员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监督) 。成立流动人口自管会, 开展系列针对流动人口特色活动。成立北京市首个以街道为单位产生的“劲松地区流动人口计生自管会”, 将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以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与治理违法生育行为结合起来, 形成劲松特色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自管自律”的模式。凌云介绍说, 今年2月份开始, 街道针对百环家园等流动人口多的小区的群租房加强管理, 使其符合安全的标准和条件。

公共场所

劲松辖区内大型商业场所、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共计87所, 公共场所具有人群密度大、财富高度集中、灾害影响大等特点, 针对这些场所存在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缺乏、操作技能差等问题, 街道将密集场所监管作为安全社区创建项目, 制定安全监管计划, 其中将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安全管理作为重点创建推广项目。

北京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 位于辖区大郊亭社区, 商业场所面积大, 人员数量多, 营业场所经营的商品都是易燃、可燃的材料。员工安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无论是市场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作业人员、店铺销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都有待提升。一是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二是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制度, 三是加强安保队伍建设, 四是完善安全设施改造, 五是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六是加强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同时, 公共场所安全促进项目将此类工作方法和经验在整个辖区公共场所进行推广与应用。

家居

通过前期的民意调查结果和风险源辨识工作, 家居安全促进工作分别从家用燃气安全和物业管理安全2个方面展开。在家用燃气安全方面对采暖设施进行专项检查及隐患控制, 开展直排式热水器大排查, 建立煤气中毒现场处置机制等。另外加强物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水平, 完善知识结构, 对保障居民的居家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劲松街道将风度柏林小区同舟物业作为安全示范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安全干预和整治工作。在物业公司成立家居安全管理小组, 全面负责小区内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工作。开展多种安全检查, 包括每周例行检查、电梯维护检查、消防设施定期更新检查、二次供水设备设施检查等。

学生儿童

辖区现有中小学校10所, 在校学生7 142人, 幼儿园8所, 学生2 587人。辖区内学生儿童属于社区的弱势群体, 年龄小, 安全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差, 相同条件下, 学生儿童的意外伤害与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 劲松街道以学校自我管理为主, 共同开展了学生儿童安全促进项目。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安全档案;注重教职工队伍及学生家长的安全意识培训;联合社区、社会单位, 持续开展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建立促进工作组, 改造校园周边环境, 开展安全培训,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开展劲松职高教学用具伤害预防项目;开展劲松一小、工大附中隐性伤害预防项目。

老年人

制定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教育计划, 普及老年人疾病预防及心理健康知识。2008年至今共举办各类健康知识讲座500余次, 共有2.7万余人参加。在辖区10个社区分别建立10个日间照料室;投资270余万元改造地区托老所, 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养老居住环境;结合街道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建设, 在辖区开设养老餐桌11家, 覆盖整个辖区, 为地区老年人提供卫生、安全的就餐、送餐服务;投资630万元, 建设劲松街道百姓大食堂, 解决离退休老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吃饭难问题, 对65岁以上老人就餐给予8.5折优惠, 让居民吃得舒服、实惠;为行动不便的936户老年人家庭安装厕所扶手;每年对居民楼进行无障碍坡道改造, 共改造达200余处坡道。

残疾人

完善社区康复服务机构设施。整修10个康复服务站, 建立示范残疾人温馨家园, 开展多种服务项目, 服务覆盖残疾人数1 500余人;建设覆盖地区的康复服务体系。2008年起, 为4 125人次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服务, 包括需求调查、康复服务、康复救助、社会救助等。服务面达到100%;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 保障残疾人居家出行安全。

近年来, 劲松街道多次被评为“交通安全宣传管理先进地区”“朝阳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11年底被命名为“全国安全社区”。“安全社区的创建是抓手, 是跟街道日常工作紧密联系的, 只是更突出全员参与, 让街道受益、老百姓受益, 的确安全社区的创建给街道的规范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凌云说, “但是从整个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来看, 还有不足之处, 如医疗机构伤害监测和社区收集到的伤害信息不全面, 这就影响我们工作的科学性。”

2011年社区退管总结 篇7

领导重视,机制完善,措施有效

小镇社区一直把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做为社区工作的重点,社区

建立了离退休人员工作领导小组,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由社区主任负

总责,并设立专职退管专干。根据进一步的入户调查,现统计出区外

离退休人员约有400多人,区内共有离退休人员83人,其中企业退

休76人,被征地退休人员2人,事业退休5人,此外还为小镇9位

农户办理新农保,2名居民办理城镇无保障待遇。其中2011年为9

名退休人员办理退休。从其他社区转入9人退休人员。退休人员已登

记造册,并填写《退休(工伤)人员社会化管理档案卡》。社区还成立

了离退休人员变化情况统计制度、优先走访“七种人”制度、例会制

度、老年人活动市管理制度、离退休人员外出、动迁、亡故报告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户外健身器材维护小组、职责和义务等等多项制度职

责。社区现已成立离退休人员自我管理小组,秧歌小组30人,健身

操小组30人、门球小组7人、模特队10人、太级队9人。离退休人

员们在自己管理自己的同时,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同时加强了自

我管理服务意识,使活动健康、有序。

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1、社区单独为老年人、朝鲜族协会开放了活动室,并安装了健

身器材,老年人们每天在活动室里开展扑克、麻将、象棋、并利用健

身器材进行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居民有着共

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这不仅让社区文化可以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而且还使其成为凝聚人心、稳定人心的生要因素。所以社区一年要举行很多文化和体育活动,基本每个月都要举办一个小型文化活动,除了小型活动外,每遇到元旦、三八妇女节、健身月活动、五一节、六一、七一党的生日、十一、重阳节、社区纳凉晚会等等特殊节日时,我们社区都要举办不同的大小型文化活动。不但参加社区的活动,而且还要参加街道及区里的大型活动及比赛。

小镇社区

2012月2月20日

三八妇女节活动信息

2012年正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2周年,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打造“幸福快乐的和谐社区”为抓手,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内容,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丰富社区妇女业余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激励广大社区妇女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大窑湾街道格林社区组织辖区广大妇女群众,在格林社区的活动室开展了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联欢会,使辖区妇女度过一个欢快、祥和的节日。

来自社区的40余名女同胞欢聚一堂,社区的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都为社区的妇女表演了一台丰富多彩的联欢节目。

联欢会内容非常的丰富,整台表演的节目都是由居民自己自编自演的,非常的精彩。联欢会的开场节目就是非常招人喜欢的,这个节目就是居民的阿姨们自己编排的名叫“猪八戒背媳妇”虽然这些阿姨们的年龄都不小了,但是在台上的表演一点都不比那些年轻人的差,把这个猪八戒演的活灵活现的,台上演的很带劲,台下的居民看的也是非常的高兴,大家都分分的站了起来,还为台上的这些阿姨们鼓掌呢。

演唱了沂蒙山小调、浏阳河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大家情绪饱满,歌声嘹亮,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不断鼓劲叫好。会上,社区居民还绘声绘色的朗读了致“舜玉路街道妇女姐妹的一封信”,接着又向大家宣传了《妇女权益保护

法》的相关知识,使社区妇女群众了解其中的内容,懂得怎样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以法维权。联欢会结束后,伟东社区还为每一位前来参加的妇女准备了一份小礼品,祝她们节日快乐。

联欢会的举办加强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妇女之间的联系,为彼此间搭建了感情的桥梁,受到了社区妇女的欢迎。今年72岁的李大娘高兴的告诉我们:“今天开这个三八妇女节会,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作为伟东社区的居民我感

社区退管服务工作方案 篇8

开展退休社会化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履行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育才社区在金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实际,坚持以老人为中心,创新工作,全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履行各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能以及上级明确要求的工作职责,把退管工作落到实处,最广泛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老人,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呼,我有所应;老有所盼,我有所办;老有所思,我有所议;老有所急,我有所帮,不断满足退管老人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为了进一步增强退管老人的归属感和社区退管服务站的凝聚力,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有效地管理和服务,特制订退管服务工作方案。

一、创新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退管老人的社区认同感

至今为止社区已接收退管人员998人,其中住户籍退管人员850人,空挂退管人员148人,社区管理率达100%,但要让他们真正具有“社会人”的认同感,就应该让他们体会到以前享有的社会保障、组织生活、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困难援助等“企业人”的待遇,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居家养老的温馨,社会化管理的好处。

1、创新工作体制,合理利用社区资源,努力营造老有所乐的生活环境。

整合辖内的文化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区健康路径及其它的社区文化娱乐场所等各种方便老人的硬件资源,统筹使用,并逐步完善相关设施,进一步地解决社区退管文体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另外,积极发掘退管人员中的文体爱好者和文艺特长人员加入退管自管互助组织,广泛建立各种活动小组,制订详尽活动计划,及时、详细记录活动日志,组建粤曲队、管乐队、太极队、舞蹈队、木兰扇队,通过发动退管自管互助组织骨干就近活动,带动其它退管人员参与其中,而且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发动退休人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参与各项文艺演出和比赛。现在各个社区的文体活动正蓬勃开展起来,每个退管人员只要愿意百分之百可以乐在其中。

2、创新工作形式,成立居家养老队,实现老有所养。社区有不少孤寡、精神病、军转干等十类重点管理服务对象。为让这些特殊退管老人能在社区中安享晚年,可以成立专职居家养老工作队,依托退管社区化管理服务网络,采取“灵活性管理,人性化服务”的工作方式,上门为以上老人开展了家居清洁,陪同看病和外出活动,聊天慰藉、购物等服务,让老人开心生活,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3、创新工作方式,成立自管互助组织,实现老有所为

为有效减少资金、人力、管理、场地“四个缺口”的制约,解决辖内管理地域广、退管老人队伍日益庞大和退管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的难题,依托社区,发动热心公益、组织和议事能力强、身体条件好、愿意无偿为退管人员服务的退管人员,组织成立退管自管志愿互助队伍,在开展退管工作中,充分发挥义务互助人员的地缘关系和相互认识的优势,增进退管老人之间的信任和友爱,架起在退管人员和社区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退管工作新模式。

4、创新工作观念,发掘教学资源,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与通州高级中学、通州职教中心、南通血站通州分站、通州卫校、疾控中心、城北派出所、通州社保局、通州医保中心等单位长期建立的良好关系,争取他们工作的支持,请他们每年都能因应不同时期的要求,经常派专业人员来社区举办至少健康讲座和咨询、国防教育、社保医保政策、治安消防讲座等,让老人们从中学到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做好防患措施,提升生活质量。

5、创新机制,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作用,实现老有所医

为了及时了解退管人员的生存健康状况,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100%为退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通过掌握到的健康记

录,有目的地组织退管老人体检,积极引导老人参加各种健康讲座,转变生活习惯,积极就医。

二、建设高标准,强化工作四到位,不断增强退管老人的满意度

1、机构到位

建立社区退管服务领导小组,社区主任任组长,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为依托,六大网格中每20名退管老人设1名有威信的老人为组长,遇到突发事件立即与网格负责人联系或直接向组长汇报情况。

2、人员到位

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定职、定责,挂牌上岗,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明确,并在办公场所公示。专职工作人员经培训后100%能持证上岗,社区所有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有关的劳动保障政策和退管政策,能独立解答退休人员的问题和开展退管工作。

3、制度到位

退管各项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健全,职责明确,操作规范,办事指南、工作制度、工作职责等上墙公示,编印有退管政策宣传手册或宣传单,方便退管人员查询和取阅。

4、工作到位

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办事条件、程序、时限等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按照规范的服务用语和礼仪接待来访的退

休人员,接听咨询电话,具备“热心、爱心、耐心、诚心、贴心、细心”,真心接受退管人员和群众监督。对于退休人员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退休人员满意率在95%以上。

一是能够按规定及时接收退管人员。及时准确地录入新纳入退管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立退管人员基本信息档案和数据库,信息入库率达到100%,全面掌握退管人员生存、流动、健康、特长状况,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

二是动态管理退管人员。及时更新和补充退管人员有关信息,能够提供各种社会保险查询服务,掌握了解辖区内每位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对孤寡、独居、精神病、高龄、特困、重病、伤残、劳模、退伍军人、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老工人等十类特殊人员作为重点关心对象,全面掌握他们的情况,明确记载他们的服务需求,并进行分类登记。

三是实行探访工作责任制。工作人员非工作不得请假,经常性开展探望慰问,凡退管人员患病住院,社区派人员携礼物上门探访,对孤寡、独居人员实施“父母式”的每周三次上门探访及居家养老服务,其它八类人实行“兄弟式”每周一次上门探访制度,其它退管人员采取“远房亲属式”的每季一次探访制度,让退管人员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四是按规定程序做好退管人员就近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在认证的同时,设法了解退管人员的健康和生活状

况,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及时让他们明白联系卡有关事宜;对重病、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服务等措施;属地外来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开展了协助认证工作,让辖内退管老人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办事的便利。

五是认真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让退管人员随时随地地能够了解掌握退管及其它政策法规的内容和好处,及时便捷地为退管人员提供各种方便的配套和跟进管理服务。

六是开展档案查阅工作。及时为退管老人开展了档案查阅服务,如实方便地为查阅人员出具相关的继承、亲属、购经济适用房、公房租赁等证明手续。

七是协助死亡退管人员亲属申领丧葬补助和遗属津贴、孤寡老人开展房屋修缮、重病退管人员申请困难救助等工作。

八是组织退管老人参加各种活动,及时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退管人员按时按量参加举办的各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九是认真做好退休人员的来信来访工作,热情接待、耐心倾听退管人员反映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存在的问题,将依法、和为贵的思想传导给退管人员,鼓励退管人员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十是落实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接收党员组织关系。全面接收退休人员党员组织关系,根据转入的退休人员中党员的

数量按照六大网格成立相应组织,做到组织活动正常,活动记录齐全,协助社区做好各项维稳工作。

三、以人为本,温馨服务,不断增强退管老人的社区归属感

利用居家养老、协管、自管、互助志愿者等人员,加强对退管人员的跟踪服务。在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度和“十类人员”包户到人的制度下,做到配合默契,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就近服务,无私奉献,让退管人员享受到比企业管理更好地服务,有“家”的感觉。

1、做好台帐完善服务。

建立了各类退管人员的名册、“十类”特殊人员名册、特困救助、慰问专项台账和活动记录,按时上报统计数据,数据真实准确、无错漏,台账资料已编制案卷目录,记录完整。把“十类人员”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带给他们,及时地为他们排扰解难,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

2、提供办事便利服务。

便利快捷的服务直接关系到社会化管理的成效,以关爱困难退管人员为重点,对辖内退管人员开展了经常性、长期性地关心、摸查、事务性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具体落实,使各项工作开展有更坚实的组织

基础,使各项服务也更加真实可靠、方便快捷、更具人性化,更易为退休人员所接受。

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年画发放工作采取发通知、入户、电话等方式逐个通知相关的退管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及时了解和记录退管老人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及爱好。做好现场的跟踪服务,及时处理和解决突发事件和疑难问题,每年的6月年审认证、春节和中秋前夕,在最忙的时候,社区内最多只能留一人值班工作,其它人员全面走访、上门服务。

3、开展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社区对开展的民政和退管居家养老工作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让特殊退管人员享受到与民政对象一样的人性化服务,比上级三天一访规定还高的一个星期三访,上门至少开展家政、聊天、慰藉等工作半小时以上的待遇。在上门探访服务期间,详细规范做好探访记录,保证退管人员跟踪服务的细工作的及时到位,严寒酷热,动员做好防冻抗暑工作;台风暴雨来临,电话叮嘱少外出,做好防风防潮工作;病倒住院,及时探望并密切跟踪康复情况,为他们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

四、积极扶持志愿互助活动,就近服务,增强老人对社会的亲切感。

社区管理区域大,社区管理退休人员少,在资金、人力、管理、场地的制约下,充分发掘退管老人加入我们的队伍,发挥余热,是实现退管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架接社区和退休人员之间沟通桥梁的关键之一;另外在辖内发展其它的义工组织,也是完善社区互助服务网络,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开创依托社区服务新模式,促进社区和谐。

1、积极发展自管互助组织。

积极探索自管互助工作,从原来的发动热心退管党员为主,到面向所有的退管热心老人,依托社区工作平台不断发掘退管义务人才,充分发挥退管队伍中骨干力量熟悉关爱社区、同情弱者的作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自管互助服务队伍不断扩大。

根据退休人员居住情况,在退休人员中以网格、居住小区、居民楼为单位,广泛建立自我管理、互助、文体活动服务组织,按20-30个退管人员建立一个互助组,形成一个覆盖全社区互助服务网络:领导组长-片长-小组长-义工,充实和扩大服务队伍,给社区退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小组组织名称、工作内容、人员组成、工作计划明确并在社区工作站公示,建立系统的资料档案,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小组掌握退休人员家庭状况、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小组人员每天积极利用自己的工作网络,各尽所能,开展走访、慰问、助困、文体等活动,他们将退管老人的心声、问题、近况及

时地传给我们,配合社区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协助社区开展上门慰问特困、孤寡老人,组织老人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年审,通知老人参加茶话会,维持活动秩序,组织参与各种保健咨询和义诊活动。

这样,既弥补了社区专职人员的不足,又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管理服务的成效,更加贴近退管老人、深入民生,实现了社区与退管老人沟通的桥梁作用,而且深得退管人员的信任,增进了社区邻居之间关爱、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有效控制退管老人的有效信访投诉和死亡冒领养老金现象。

2、完善配套服务,方便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工作双赢。

为方便单位义工工作的开展,为义工们提供社会实践的基地,让他们的爱心传送到老人中去,社区可以积极联系辖内外单位,搭建工作平台,主动促使青年学生、公司职员、企业家加入义工组织,成为义工,方便他们开展为退管老人服务工作,履行单位的社会责任,开辟社区为老服务的新途径。

上一篇:提升班组执行力下一篇:昆虫记读书心得8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