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通用9篇)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1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正确地对待和参与高校学生社团。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内容的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一种学生组织,是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一、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的理论依据

1.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于1959年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中,成员可以通过他人的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团体成员的互动,还可以使成员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帮助成员把焦点放在生活中要改变的事情上,并能重新做出决定。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机能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环境与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他还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

3.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力。在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成员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碍的揭示自己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在团体的发展中会使每个成员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从而增强其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加强责任感,改变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使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4.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本身与外界环境是处在三角关系中的,即自己、他人、其他事物或人三个元素,它们或构成肯定关系,或构成否定关系,如果三者处在肯定关系,则呈现平衡状态;如果三者处在否定关系,则呈现不平衡状态。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引起心理的紧张和压力。这时,人们往往会通过改变对事物或他人的态度来恢复平衡状态,以减轻心理的紧张和压力。

5.群体动力学

该理论研究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群体的反应,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群体的内在动力,群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群体行为等。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从而能够激发成员的创造力;群体的内聚力对群体的活动有重要影响,高度的内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动机,自觉努力地完成群体工作。

二、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扩招,生活公寓化的形成,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传统的正式团体如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和集体活动往往只能满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对于不同学生的一些特殊需要难以兼顾,不能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等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和兴趣爱好,而高校学生社团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些需要。

青少年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的发展性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及防御自我同一性的扩散。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社团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的机会结识新的朋友,给他们带来许多共同乐趣,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机,培养探索性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技能和团体精神,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种主要途径,能避免孤独和抑郁的产生,并会带来社会卷入的增加与心理幸福感的升高。

以上提到的对大一新生的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新生社会阅历浅,独立生活能力又不强,又刚刚离开家庭和父母,思想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社交恐惧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广泛的兴趣与目标感丧失的矛盾等,使新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学生社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新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促进自我发展及社会性的发展。

社团活动对贫困生的意义也是重大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能够乐观地面对挫折,直视压力,善待人生的.。但也有一些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多方面的压力,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尊心强,虚荣心强等,因而积极的社团活动,有助于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获得希望和与命运斗争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三、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社团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如果社团交往完全代替了班级、团支部、宿舍等传统正式团体中的关系,则会导致低质量的人际关系,降低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传统正式团体的关系时更加缺少准备,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有的学生把社团作为躲避系科、班级等的避难所,也有部分学生变成社团成瘾者,相应地,他们参加传统正式团体或主流社会交往的行为就会减少,这就容易导致社团积极分子被原集体的精神隔离,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社会性交往,从而造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缺陷。

学生社团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社团间缺少实质性的竞争,会员积极性降低,难以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使会员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下降,很容易产生脱离社团的心理,导致恶性循环。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往往凭个人好恶,想当然的开展活动,没有征求社团其他成员的意见,没有集思广益,这样的活动主题不能吸引人,给会员的帮助不大,浪费时间;加之有些社团成员之间不团结,争强好胜,各行其是,使得社团活动也杂乱无序,很难达到成员的预期。缺少民主精神,没有完整的选举制度,未选出优秀的“领导”,社团内部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凝聚力,社团活动经费的滥用,评优时不能名副其实,使得社团成员降低了对社团的信任度与参与热情,对社团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活动次数,感觉不能达到加入社团时的最初目的;又联系到选择社团时,社团给出的种种承诺,成员会有“花钱被骗”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可能会影响其观察社会的角度与心理,严重的还会对其自我评价产生怀疑,影响其价值观。

四、改善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消极心理影响的对策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

2.社团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张弛有度,在适当的时间集中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

3.社团积极提供友爱、尊重、理解的良好人际氛围,使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学习与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的情绪状况,缓解大学生中常见的抑郁和敌对情绪,营造和优化健康向上的社团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社团负责人应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

5.社团在活动的选择上应做到数量与质量兼顾,始终坚持社团的宗旨与承诺,实现目标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浅析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科技信息,(5).

[2]吕红梅.大学生社团建设:问题与对策.钦州学院学报,2007.10第22卷(5).

[3]王多明.当下大学生社团特点问题及对策.昌吉学院学报,(2).

[4]杨喜添.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5]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中国青年研究2006.6.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2

1、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涵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中的一种,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这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含义的法律界定。依据这一定义, 本文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为:在高校发生的, 具有突然性,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高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疫情、不明原因的疫病、食物与化学物质、辐射等影响高校师生的健康事件。

2、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

(1) 疫情: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诱发的传染病在高校蔓延的疫情, 如非典、甲流、猩红热、流行性脑炎等。

(2) 不明原因疾病: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的, 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患者, 且病例不断增加, 范围不断扩大, 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3) 食物中毒:高校学生就餐地点统一, 不小心会因为食堂水体、食品等污染而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4) 专业或职业中毒:有毒气体及放射性污染等专业的原因而导致的卫生事件, 如生物、化学、物理等由于实验不慎引发的卫生事件。

(5) 地理环境: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突发卫生事件。南方部分高校由于持续高温导致的部分学生中暑现象;西北地区由于气压偏低导致部分学生缺氧、气促等。

二、高校突发卫生事件成因

1、自然状况

高校突发卫生事件受自然的环境因素、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如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地处温热带,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的自然环境为各种病原滋生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条件。

2、经济因素

我国边远的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增加了卫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和防范的难度。另外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薄弱、法制不健全、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3、对高校突发卫生事件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世界各地 (如留学生) , 由此决定了高校人员的地域性、流动性;另外, 高校校园是学生的群集地, 决定了突发卫生事件处置时的复杂性、艰巨性。如果学校日常监督检查不够, 缺乏科学管理、防范, 则会导致事件迅速扩散。

4、应急机制不健全

近些年来, 高校突发卫生事件不断涌现, 很多高校开始重视这一状况, 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预案。但总体来说应急机制尚不够健全, 领导责任不明晰, 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 自己能处理就处理, 蔓延扩散了才上报, 错过了控制的最佳时机。

5、恶劣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从业的小商小贩, 大多没有营业执照, 没有卫生许可。餐具反复使用, 没有上下水, 清洗不彻底, 成为疾病传染的隐患。

6、人为原因

责任心不强, 可能使实验室的药品、设备、辐射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从而诱发卫生事件;公共道德缺失, 疫情来临时, 不遵守学校的禁令和规定, 我行我素, 致使疫情蔓延。

7、卫生状况

校园环境卫生、教室环境、寝室住宿环境以及学生个人卫生不良;公共卫生意识淡薄, 随地吐痰、打喷嚏不掩住口鼻;食堂缺乏防蝇防鼠以及餐具消毒等保洁设施;生熟食品不分放致使食物污染;食堂食品存放时间超长, 导致食品腐坏等都是导致卫生事件的原因。

8、不可预料因素

社会突发的卫生事件传入高校, 如2003年的“非典”及2009年的“甲流”;不合格食品进入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卫生不达标;歹徒投毒殃及师生以及学生投毒报复师生等。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自身的心理素质好坏是影响其应对能力的最关键要素。心理素质决定突发事件来临时的认知、情绪、行为。情绪和行为受认知的影响。良好的认知产生良好的情绪与行为;不良认知导致负性情绪与消极行为。情绪与行为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的认知水平。正面的情绪与行为会产生好的认知, 负面的情绪与行为会使认知产生偏差。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会带来如下影响:

1、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应用知识, 或认识外界、加工信息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大学生具有较成熟的认知能力, 但在面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过程中, 部分大学生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或认知失调等状况, 比如在一些重大的疫情面前, 会产生无能为力感, 甚至会悲观失望。

2、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突发卫生事件来临, 由于亲身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以及卫生状况的影响, 大学生的情绪会自然发生变化, 出现恐慌、焦虑、悲伤、愤怒、抑郁等心理。表现为面临突发事件时, 内心紧张不安、预感某种不利又难以应付, 企图摆脱或逃避某种情境而又无能为力的郁闷烦躁心情。

3、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外部活动, 是具有目的性、能动性、程序性、可度性、预见性和多样性的整体行动过程, 包括人的意志行为、潜意识行为、消遣行为、动作无意识行为等。面对突发卫生事件, 大学生的行为因不同时期而不同。事件初始阶段, 由于对信息了解不多、不深入, 显得茫然无措, 甚至有学生选择逃避行为, 使自己尽量与外界隔离, 处在社交退缩状况, 事件控制阶段, 大学生的行为将随着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心态的调整而出现明显转变, 能够科学、规范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采取适度的预防措施, 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生活习惯, 保持宿舍良好卫生, 房间经常通风, 积极从事体育锻炼, 参加文娱活动, 注意合理膳食, 保持充足的睡眠, 保护周围的卫生环境。

四、应对策略

1、开展科学的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培养

灾害对个体的冲击并非仅到个体为止, 而是会延伸到周围的个体。高校突发卫生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不仅局限于高校师生, 而且会影响与波及到其周围的群体, 引起社会效应。所以需要及时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 尽快恢复学生心理平衡, 改变消极与不良认知, 纾缓情绪, 化解恐慌。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在校园网开辟心理咨询专栏等形式进行危机教育, 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卫生事件, 以积极心态来应对、化解危机。

2、积极心理学疏导

积极心理学源自于对幸福的追寻, 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 是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而开展的科学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还是处于混乱中的人们, 都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 人们需要构建力量。通过积极心理学知识的领悟可以使大学生以积极、乐观、阳光的态度面对突发卫生事件。

3、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 强化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的意识与行动, 鼓励大学生明确责任要求, 丰富道德体验, 反省责任表现,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减少人为突发卫生事件。

4、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机制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可以适当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设备及应急药品;以学生会和班委为单位, 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子系统, 各子系统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学生系统,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及时协助学校处理事件, 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降至最低点。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涵义、类型;详细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因;探讨了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使高校及大学生在了解突发卫生事件的本质的同时掌握其成因, 注意人为事件, 减少突发卫生事件带来的损失以及在最短的时间采取科学应对策略, 缓解与抑制危机蔓延, 把对心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高校突发卫生事件,大学生,心理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崇其主编:《卫生法学》, 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59页。

[2]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 人们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第76页。

[3]约翰.布鲁德斯.华生著, 李维译:《行为主义》,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123-125页。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革新,高校教育也在不断革新理念,从而满足培养社会人才的需要,保证输出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音乐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一个较为特殊的课程,它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涵养。事实上,音乐教育还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持愉悦的心情,并改善自我取得进步,因此音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更为健康向上。

一、音乐教育概述

所谓音乐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并通过音乐欣赏、音乐作品学习和表演等方式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从音乐教育的本质来看,其不仅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学科,更重要的是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反映学生对艺术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与追求,激发其创造和拼搏的动力,推动个人健康发展。从音乐教育的价值来看,其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有助于学生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和交流,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心态,树立自我意识

学生在步入高校之后,会面临着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环境,也脱离了父母的保护而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以后的人生。大学生不仅要面对高校的生活,还要和社会相接触,如此复杂的情形很有可能会导师大学生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在面对现实时,和理想的差距是非常遥远的。一些大学生长期以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有些学生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盲目的自信,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原先的学校和地区是佼佼者,到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也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这些心理问题都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音乐教育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达到舒缓矛盾的作用。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将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对自己认识的态度,更好的了解自己。

(二)加强交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大学中,只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才能帮助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能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许多学生由于性格原因、学习能力不强或是各种心理问题,会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愿意面对周围的人群。这时候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打开心结,同时认识更多的朋友,敞开心扉的去交流去合作,而不是一个人闷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音乐教育需要大家一起团结沟通,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绝佳的平台。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和协调能力

音乐教育中涉及大量的知识内容,除乐理知识之外,人文地理和历史常识、人物事迹等均是教育的重点。通过有效的音乐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乐理知识,还能不断拓宽其眼界,使其了解并不断掌握多种知识体系。同时,音乐作品欣赏和认知能力的加强,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加深其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既有知识体系实现思维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以适应音乐教育的需要

音乐教育不是高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也并非主流课程,因此在高校中往往不受重视。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肯定,有专家指出,应当加强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净化,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方向。所以,原有的教育观念必须与时俱进,随着现代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而有所改变,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因此,教师在音乐教育时,应当有效的把握好课堂上的45分钟,做到让自己的教育深入的影响到学生的内心,根据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做出最恰当的安排,激起学生学习音乐课的欲望,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美的同时,帮助他们提升感受的能力,只有存在感知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影响到内心的情绪。

(二)深入改革,创设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

由于音乐教学并非主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没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注重美的感受,更没有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就难以在音乐课中得到改变。因此,只有深入改革,创设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能让音乐更好的深入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1.细心聆听,用心体会音乐的美妙

音乐,最初就是用来听的。因此,从“听觉”入手,是音乐教育的起始点也是根本出发点。美妙的乐曲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感触,触发最真实的心灵感受。教师可以从“听”出发,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

一方面,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运用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优秀的作品也能更多的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最终需要的效果。在全世界范围内,优秀的音乐作品数不胜数,教师必须有所选择,而不能盲目的随意挑选。比如说,不同的国家都有他们独有的音乐体系,也有着不同的音乐形式,教师应当选择那些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乐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2.拓宽思路,看中导学

音乐不仅可以用来听,还能用来“欣赏”。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现代教育之中,高校也不断的引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这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改革的契机。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播放作品的同时介绍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创作意图。同时,在播放音乐时,还可以介绍这首作品的音乐风格,让学生们自由的了解一些和音乐相关的内容,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从而对音乐有着更好的感知。

nlc202309082250

3.在音乐教育中突出“想”和“说”

适当的联想并让学生充分的表达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本就是为了让学生内化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教育虽然与其他的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能够在听和看中便有着诸多感悟和体会,但是想要获得更为突出的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联想,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感悟,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比如中华名曲之一的《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琴学初津》云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唉乃,隐隐现于指下。”该乐曲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学生在欣赏这首古代名曲时,会立即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世的羁绊的画面,再通过教师对此曲的背景介绍,就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过程,而是体验和活动的过程。

而“说”即是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作品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且可以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争议,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对作品的独到理解和个人感受,积极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关系,人际关系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还增强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可谓是不但收获了技能,还收获了一个健康的心态。

(三)加强校园音乐教育建设

开展一系列的校园音乐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重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首先,培育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会经历很多与原来生活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步的迈入社会,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级、入党、就业等过程,都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会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承载客体,除了正常学习之外,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系列诸如考证、过级、入党、就业、恋爱、交友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压力,如果某一问题没有处理好,常常会使他们感到困惑与迷茫,在某些时刻,一些学生甚至会表现出过激行为,而音乐则是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良好手段,一首优雅的乐曲可以使大学生压抑的心灵得以有效释放。所以,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其次,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节、文化节。音乐活动通常而言是演奏、表演、舞蹈和唱歌等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去感受音乐的真谛和魅力,许多有才华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乐器在学校表演,或是自己创作歌曲,在表演的过程中建立了自信,获得了掌声,积累了更多的人脉关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对日后的心理发展也有不可多得的益处。同时,也可以组织系队、院队、校队,积极开展校内、校外音乐文化交流,展示大学音乐教育水平。定期开展音乐讲座和音乐演出,邀请知名音乐家和艺术工作者来校讲座和演出,在校园中普及音乐艺术,满足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渴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以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重中之重,高校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加注重学生是否有着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还没有面对社会,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心理也非常不稳定,如果出现偏差将会对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音乐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除了学习音乐技巧和技能以外,学生还能从音乐学习中体会到乐曲的美妙,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从而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刘云,朱家骏,王颖.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实施途径研究[J].艺术探索,2009,(03):103-104.

[2]王良化.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9,(01):63.

[3]张妍.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0,(04):36-39.

[4]罗娱.音乐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6,(01):258-259.

情绪调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4

一、情绪、情绪调节与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是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情绪的力量以及人们尝试着对情绪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般认为 , 情绪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Izard指出有 8—11种基本情绪 , 如快乐惊奇、愤怒、悲伤、恐惧、厌恶、兴趣、羞涩羞愧、蔑视、内疚等。复合情绪(如抑郁)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和体。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调整整合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 通过一定行为策略和机制 , 情绪在主观感受、表情行为、生理反应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调节策略是建立在情绪调节的基础上。广大学者不仅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类型, 还注重研究了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 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问题的影响。

有关成人情绪调节策略 , 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性情绪的调节和心境调节 , 主要是通过开放式问卷、个体访谈、座谈等方式 , 了解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状态时 , 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国外有学者在研究避免抑郁行为时 , 发现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是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积极行为和欣赏音乐。在比较这些方式的有效性时 , 认为社会支持、思考原因、注意力转移、宗教活动、锻炼等积极行为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

国外学者还通过问卷、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了百余种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 , 初步归纳出回避(从情绪或关注对象中转移注意力)、分心(寻找注意和行动的替代性焦点)、面对(对情绪和关注对象的积极活动)、接受(被动地授受发生的结果)四种情绪调节策略。

二、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 “心理断乳期 ”,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 , 注重个性表达 , 情绪体验丰富 , 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大学生常见的情绪有: 快乐、兴趣、羞愧、内疚、羞涩、悲伤、惊奇、敌意、愤怒、蔑视、厌恶、恐惧等。大学生情绪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看 ,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从社交看 ,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 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 , 有的大学生开始了恋爱 , 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 学习社会的道德规范 ,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 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发展。

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大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 , 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大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高兴时忘乎所以 , 看什么都顺眼 , 消沉时心灰意冷 , 看什么都别扭 , 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3、情绪的掩饰性。大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 思想内涵的丰富 , 在情绪反映上较隐晦。他们已具备在一定的情景下压抑控制自己愤怒、悲伤等情绪 , 而将真实的情绪掩饰起来的能力 ,形成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不一致的特点。他们会根据一定的条件来表达情绪 , 如对一件事情或对某人明明是厌烦的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可能表现出较好的或不在意的态度。

4、情绪的冲动性。有的心理学家把青年期形容为 “疾风怒涛 ”时期。大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 , 常因一点小事振奋不已 , 豪情万丈。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一般表现为对外部环境或他人的不满 , 情绪失控 , 语言、行动极富攻击性 , 如果不予以引导 , 会给大学生本人以及社会带来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之骄子的大学生 , 作为国家的希望 , 未来的人才 , 应试是充满信心和蓬勃朝气的。但是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 竞争压力的增大 , 面临的心理负荷却越来越重。据南京脑科医院统计 , 在2 200多人心理疏导门诊中 , 90%是大学生;国家教委对 1216万大学生调查表明 , 有 2013%存在心理问题;天津市对 5万名大学生调查发现 ,有 26%存在心理问题;云南师大调查发现有2617%存在心理问题;北京 16所大学统计 , 因心理疾病休学的逐年上升。

目前 ,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环境适应问题。经过 10年寒窗苦读, 刚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常常会 “自我感觉良好 ”,但是,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 发现 “天外有天 ”、“强者更有强中手 ”之后, 不仅自我感觉一下子消失, 还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些学生面对新 的生活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方式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和习惯, 会产生失眠健忘、精神恍惚、沉默寡言等问题。长期的心情压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最终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2、人际关系协调问题。当代大学生个性比较强 , 强调自我意识 , 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 , 不懂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原则 , 处理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 对别人要求严 , 对自己要求松。有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 孤芳自赏 , 缺乏全局意识和团队精神 , 不善于同他人开展合作, 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由于不擅长协调人际关系 , 合作能力差 , 走入工作岗位后不受单位的欢迎 , 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

3、承受挫折能力问题。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经历过挫折。在进入大学之前 , 他们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 父母的掌上明珠。多数学生只能接受表扬和赞许, 而无法接受来自身边人的批评。当他们面临学业、生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挫折时 , 就会显得无所适从 , 不知所措 , 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 甚至会怀疑人生。贫困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感、自由感、自信心等方面更容易受挫折。

四、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 , 人际关系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 ,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部分国内学者认变 ,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评价正确;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意志健全;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 , 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勇于面对现实;对生活、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方法得当等。

情绪是心理因素中对健康影响最大, 作用最强烈的因素, 强烈的负性情绪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现代医学证明, 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定, 可能导致不少疾病, 如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情绪问题不仅会使大学生身体上会出现病症反映, 还会导致学习能力降低, 如不能有效地记忆、想象和思考等。

当大学生的情绪处于良好状态时, 身体各器官功能协调, 有益于身心健康。当大学生处于内疚、悲伤、愤怒、厌恶、恐惧等负性情绪状态时身体内部各器官功能紊乱, 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受到损害。

研究表明 , 情绪调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 积极的调节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而消极调节则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且消极调节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 应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特点 , 尝试进行情绪自我调节。

五、如何进行情绪调节

1、自我控制。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 , 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 , 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 , 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 , 抑制冲动 , 抵制诱惑 , 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当某些消极情绪被激发起来后 , 有的大学生会哭泣、吼叫、打人、骂人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这时就要先冷静下来 , 有意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 先要仔细考虑采取这种行为的利与弊 , 然后选择一种适宜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 ,平时要注意不能随意乱发脾气 , 要求在生气、发怒时尽量控制自己 , 不能随意扩大某事的严重性 , 尽可能做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2、注意转移。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情绪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 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或暂时避开令人伤心的地方。如: 外出散步, 看电影, 听听笑话, 看看幽默小说, 打球, 下棋, 找朋友聊天, 换换环境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 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这种方法, 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 防止不良情绪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 通过参与新的活动, 特别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达到增进积极情绪的目的。

3、自我安慰。这种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是当一个人追求某个事物而不能实现, 为了减少内心失望, 找一个借口或理由, 以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烦恼和失望情绪。人不可能处处顺心事事顺利, 学习、就业、人际交往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 在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改变状况时, 可适当地进行自我安慰, 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 将不成功归因于客观条件和客观现实, 同时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这种方法, 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 保护自己, 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经常用 “胜败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坏事变好事”等词语来进行自我安慰, 可以摆脱烦恼, 缓解矛盾冲突, 消除焦虑、抑郁和失望, 达到自我激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之目的有助于保持情绪的安宁和稳定。

4、适当发泄。当情绪发作时, 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 ,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 , 积聚起来有害身心健康。大学生有焦虑、烦闷、抑郁等负情绪时 , 也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绪藏在心底 , 进行适度的宣泄 , 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 , 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情绪的发泄有直接和间接两种, 直接的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当直接发泄对于别人或自己不利时, 则可以用间接发泄, 如找个僻静地方大声叫骂、抨击、使人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向亲朋好友倾诉的不平和委屈;或是通过体育运动、劳动等方式来尽情发泄或是在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时, 通过写日记的办法将负性情绪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旦发泄完毕, 心情也就随之平静下来, 负性情绪得以缓解。

在采取宣泄法来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时 , 要有一定的自制力 , 不能随便发泄 , 要采取正确的方式 , 要把握 “放松自我 , 利己利人 ”的原则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 , 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面临着大学生活的适应、专业知识的学习、交友恋爱、择业应职等一系重大的人生课题。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 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 , 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 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 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因此 , 研究大学生情绪调节及情绪调节策略 , 帮助大学生进行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 , 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5

在这人才紧缺的21世纪,大学生的心里健康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浅析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有什么影响.篮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一项比赛项目,它所考验的不只是人的体能和踢球的技巧,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以及团队精神.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没有篮球比赛是可以靠一个人打赢的,这有团队间相互配合加上个人精湛的球技才能打造出冠军团队.这充分的证明,在当代,除了注重个人的能力外,更注重的还有团队能力.只有内心足够强大、懂得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打好一场球.人生就好比一场篮球比赛,个人的努力加上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合作才能演绎出更精彩的人生.这也侧面显示了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1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起源于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篮球运动也逐渐完善.如今,篮球运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篮球运动是他们的主要运动项目.大部分高校每年都会举行篮球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选拔出最优秀的团队.看似简单的篮球运动却有很多讲究,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韧性、团结能力和良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

2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家人、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压力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非常的大,有的甚至很极端.

2.1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里

2.1.1自卑心理生活所带来的压力是不容小觑的,很多大学生都来自农村,带着家庭背景的自卑,他们来到了大学,过上了一直向往的大学生活.可是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高额的学费已经成了家里的负担,为了更好地生活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半工半读的形式继续学业.这使一些大学生在无形中形成了自卑的心里.这种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不利的,并且也会影响学业和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

2.1.2攀比心理一些大学生在与同学和室友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了攀比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里,大学生攀比心理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社会、家庭、个人多方面的影响.大学生攀比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愈加强烈,攀比之风在校园内盛行开来,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攀比不同于竞争,攀比与嫉妒有着密切关系,是一种不健康的心里.

2.1.3跟风盲从心理跟风盲从就是没有主见的现象,它是一个人从意识和判断力上都跟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也是比较堪忧的现象之一.很多大学生都会认为多数人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所以有的人看别人不学习他也不学,别人逃课他也逃课,甚至歌厅和酒吧竟然成了风靡一时的娱乐场所.这种现象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一个多数人都很认学的班级可以带来好的学习风气,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很可能成就一个以前从不学习的人.然而一个充满娱乐、逃课的班级也很容易带坏一个人,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学会判断是非,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无论在生活或是学习中,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判断能力,在是与非面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才有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

2.2父母、亲友所带来的压力

不是所有的父母的支持都会起鼓励效果的,很多大学生的压力是来源于父母的.在我们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等长大了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此同时,很多人的梦想也因此扼杀在摇篮中,他们被父母的期望所禁锢,而埋没了自身的天赋.有些父母会在无形中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大多数的父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在比较中,压力也随之而来.还有一些家里的亲朋好友比较喜欢讨论谁家的孩子好,谁家的孩子不懂事,很多当代大学生都已经成为家中长辈用来比较的对象.这对孩子的心里势必会带来压力.虽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3同学关系

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篇6

(一)社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交往关系的积极影响。正功能是指社会各种文化活动和项目都和谐的相互联系在一起,并且对整体及参与其中的个体做出贡献。社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社团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从而避免偏差行为和心理冲突的出现,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互动和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进行释放情绪和缓解来自学习、就业和家庭等的压力,从而避免压力过大产生焦虑、烦躁等心理失衡状态,形成更为成熟和完善的心理机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一些大学生认为别人过于优秀从而比较自卑或者总有一种挫败感,并且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认识误区不利于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社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公平交流和竞争的机会,每个人都在社团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此外,社团为一部分平时获得社会支持较少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提高和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尊和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社团中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比较密切的交往关系,在这种小群体中,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率较高。社团成员之间形成较强的团结和凝聚力,相互交流的程度和深度增加,为彼此获得较多的社会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社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阻碍和消极影响。 社会学意义上的反功能主要之功能失调,从而产生阻碍作用。社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反功能具体有以下几点:首先,社团内部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制度,通过相关规章制度限制和约束社团成员的行为。这样社团成员的平等性和等级性就会产生矛盾,也会导致社团成员为了争取较高的职位产生分裂也紧张的关系,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其次,大学生在加入社团时大多是无偿性的,但当社团内部涉及到奖励、表彰等有关个人利益时,更容易导致他们之间的冲突,甚至也会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络。

同时,大学生社团内部由于加入学生的家庭背景、专业知识、学生身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我认识迷茫感和矛盾感,不利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最后不容忽视的是社团与社团之间为了获取某些资源也可能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手段进行竞争,甚至可能发生相互敌视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了社团成员于其他社团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社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社团内部的社团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取向。以服务性社团为例,若一个大学生在加入社团时是为了获得周围的同学对他的赞扬和社会支持,并不是真正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则他不会尽力负责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事务,从而与那些真正志愿服务的成员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一般我们都会只看到表面易于观察到的显性功能,而忽略未被预料到的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分析还体现一些新的制度实行中。社团为了更好的运行和发展会对一些管理制度和运行办法进行调整和更改,通常只看到这些制度是否达到改善的目的等显性功能,而忽略背后的更为深层的隐性功能。当然,根据默顿隐形功能的涵义,并非都是反功能。

高校社团与人际关系的内涵与意义

高校社团指在大学生在校园中因共同特征而形成的团体或组织。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专业社团、兴趣社团、社会服务社团和官方社团,一般具有自愿性、流动性、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7

目前, 大学教育培养费用的逐年增长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市场经济的更高要求所带来的学习压力;毕业生增多造成人才饱和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宽松家庭教育环境下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环境下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 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心理焦虑与紧张, 缺乏挫折承受能力, 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

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24%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的诸多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主要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忧郁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忧郁、自卑、残暴、惊恐、强迫、嫉妒、敏感、狭隘等严重制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体育教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健康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 心理健康发展, 必须以健康的身体, 尤其是以健康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大学体育教育则是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教育环节,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 并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是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消除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特殊途径, 相比于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医疗监督、思想教育等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更直接、更积极, 更能让大学生乐于接受。

2.1、有利于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体育运动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更注重情感交流。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绪、表情、行为、意志等都会真实、直接的反映出个人的心理状态, 很容易发现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

2.2、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美国的一项以1750名心理医生为调查对象的研究结果显示:6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可以作为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手段;80%的人认为抑郁症的治疗可以采用体育运动处方, 体育运动能排泄情绪, 使运动者的压抑情感得以宣泄。

(1) 调节关系, 改善情感状态。体育活动中的交流必不可少, 很多项目需要大家同心协力, 相互配合, 很大程度调节了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谅解能够缓解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适度的体育竞技又能充分宣泄焦虑、忧愁、沮丧、压抑等不良情绪。

(2) 展现自我, 促进心理修复。欣赏精彩的体育表演或体育竞赛, 能享受到节奏鲜明、韵律感强、动作完美、配合巧妙的体育运动所带来的美感, 以及身临其境的呐喊、助威等都能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适度的体育运动能激活人体中枢神经, 促使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 并获得愉悦体验。尤其是参与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运动项目, 能够充分展现自我, 振奋精神, 陶冶情操, 使自己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 是控制心理失调和精神紧张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心理修复。

2.3、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合理的体育教育教学及运动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听觉、视觉、本体感觉、身体的灵活性及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等能力, 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应变力、想象力等能力得以发展, 从而保障了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自身体质在参与体育运动之后的不断增强, 情感态度和情绪也会发生系列变化:自卑—自信、含蓄—直率、焦虑—乐观、保守—创新、淡漠—开朗、羞涩—大方、优柔寡断—果断敢为等等。

体育运动往往伴随着艰辛和汗水, 要承受身体和心理的疲劳及对手的挑战与对抗, 更会经历无数的失败和挫折才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这一过程能够增强学生不屈不挠、克服困难等优良意志品质, 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强化、意志变得坚强、道德品质得到提升,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同时, 体育竞赛在严格的竞赛规则限定下进行, 学生的自制力与纪律性、公平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各种优良品质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3、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3.1、充分了解学生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身体和心理状态及学习能力等特点, 并尊重学生意愿, 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对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或疾病予以疏导和治疗。比如, 速度练习可以培养的反应能力;力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耐力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集体性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意识。充分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才能使体育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3.2、普及体育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智力正常、意志健全、情绪稳定、愿意与人交往、人格统一、人际关系和谐、拥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正确、心理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合。学校及体育工作者应当普及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广播台、宣传栏、墙报、网络等多种信息传播手段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予以宣传, 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了解心理健康所包含的标准, 各种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自我调节方法, 并通过体育课堂向学生灌输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使学生掌握正确锻炼方法和必要的体育知识, 防止用错误的方法和方式进行体育活动, 帮助学生制定运动处方或运动计划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 治疗或预防心理问题。

3.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发挥体育功能

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更好的融合, 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因此, 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紧密相关。

体育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提高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的认知水平, 努力使自身心理更健康、更阳光, 不断改进教学教法, 提高业务水平,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 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 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独特的功能。

3.4、充分利用体育课堂, 激发锻炼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 激发学生运动锻炼兴趣最直接、高效的教育形式。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为出发点, 结合学生实际, 科学实施分组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项目, 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改善体育教学软、硬条件, 创造理想的体育课堂环境, 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锻炼, 并不失时机的摸索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3.5、丰富体育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环境

学校各级部门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鼓励大学生参与各项群体活动, 使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更多更好的融合平台, 让体育在群体活动中发挥其健身、娱乐、健心及文化传递等功能, 利用体育竞技竞争性和对抗性的特点, 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锻炼, 成功实施挫折教育、成功教育和团队协作教育, 并利用体育的娱乐性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充实大学生的课余时间, 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积极应对。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 重视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 大力推广和实施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摘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重新的认识, 总结出大学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并提出了加强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黄彬.论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6 (4) .

[2]朱丽琼.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用及其发展策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8

摘 要:大学生从众心理表现形式多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产生正面的影响,也起负面的作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的几点措施如下:大力发展优秀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加强大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做好学生中的“传”“帮”“带”工作;要充分发挥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激发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92-02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从众心理现象,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作用,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有序地向前发展。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基本表现

大学生在受到外界群体压力下会出现从众心理,并通过行为方式具体地表现出来。

学习从众。学习从众就是大学生在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出现的学习跟随的一种状态,这是大学生从众心理最基本也是最首要的表现。由于与身边的同学、舍友日益相处一起,他们之间必然相互仿效,互相学习,同时,大学生也会向高年级的学长、老乡们学习取经,效仿他们学习的成功经验时,从而出现学习从众的现象。

入党从众。进入到大学阶段后,在大学学习期间,许多青年学生在校友、老乡、同学、舍友等的影响下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出现了入党从众现象。

公益从众。公益活动能够净化人的思想、升华人的心灵,在公益活动日益增多、形式日益多样的当今时代,大学生也积极参加到各种公益活动中来,公益从众现象在大学校园表现得异常普遍。

恋爱从众。大学生正处于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喜欢吸引异性的注意,有着恋爱的冲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大学校园恋爱现象日益普遍,在大学生中,恋爱从众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上网从众。在大学,部分大学生由于自制能力较差,自觉性不强,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上网从众已日益成为大学生沉迷网游的一个重要因素。

逃课从众。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校园里学生厌学情绪较为严重,旷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经常三三两两集体逃课,形成一种不良的学习之风,导致逃课从众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日益普遍。

作弊从众。社会上不诚信的不良习气也影响到了大学校园,使得大学生中也部分地出现了考试缺乏诚信的显现,在考场上各种作弊方式和作弊手段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导致大学校园出现作弊从众这样的歪风邪气和消极现象。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利弊分析

从众现象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可能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负面的作用。

(一)积极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分析

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在班级同学、宿舍舍友、学长、老乡等的积极影响下,大学生经过长期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在集体的生活学习中培养起对班级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在这样一种积极心理和其他多方面正面因素的影响系,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和确立起集体主义的精神。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公益从众等积极从众行为的影响下,在其他正面因素的作用下,学生的个体心理与群体的积极行为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大学生会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通过这样的从众行为,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和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

另一方面,从众心理也能够帮助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校园,大学生难免受到校园环境和周围人群的影响,在诸如学习从众、入党从众、公益从众等积极从众行为的影响下,大学生往往能够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入党从众能帮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史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帮助大学生确立起正确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起人生理想的灯塔;择业从众也有可能帮助大学生找到了一条实现人生价值的现实道路,实现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个人价值;公益从众能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助人为乐的利他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帮助。

(二)消极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分析

第一,消极的从众心理会导致学生个人主义思想的滋长。在群体逃课从众、上网从众等消极从众行为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正处在迅速的成长阶段,个性张扬,自我不断彰显,如果受到这些不良从众行为的影响,极易导致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生和蔓延。

第二,消极的从众心理会助长学生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消费文化、娱乐文化街头盛行,对于青春年少追求享乐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受到消费从众、娱乐从众等从众心理的作用和影响,追流行、赶时髦、讲排场、比阔气的不正之风就容易在大学生群体中盛行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形成“人生得意须尽欢”、“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等错误的人生态度,使享乐主义的消极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泛滥开来。

第三,消极的从众心理容易诱发学生宗派主义思想的蔓延。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容易趋于一致,如果不积极加以引导,就容易诱发大学生宗派主义思想的产生并导致这种错误思想的蔓延。尤其是同宿舍的舍友之间、老乡之间,由于朝夕相处或地缘关系,加上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一旦在这类人群中出现如逃课从众、消费从众、上网从众等消极从众行为,就更容易导致在这类群体中形成小团体、小宗派,诱发宗派主义思想的产生与蔓延。

第四,消极的从众心理容易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的褪缺。比如恋爱从众、上网从众、逃课从众等消极从众行为一旦产生,学生的学习精力就容易被分散,长此以往沉迷其中更容易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的褪缺。作弊从众、赌博从众等消极从众行为则不仅使学生学业荒废理想褪缺,甚至有可能使大学生最终丧失诚信,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利用从众心理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从众心理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正面的促进作用,消极的从众心理则会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积极的从众心理,消解消极的从众心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学校应大力发展优秀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学生的行为活动主要在这个空间和环境中展开。既然处于迅速成长时期的大学生思想开放,模仿性强,学校就可以利用大学生积极的从众心理,通过建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群体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高尚的人生情怀,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其次,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整体环境,而班级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宿舍则是学生生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场所。因此,在高校必须努力加强班级和宿舍管理工作,营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帮助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大学生班级管理工作,激发起大学生学习从众、入党从众、公益从众等积极的从众行为,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营造一种优良的宿舍文化以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主要的生活场所中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态度。

再次,要做好学生中的“传”“帮”“带”工作,在大学生身边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我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学新生在进入到象牙塔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之后,为了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积极模仿,要么向高年级的学长们学习取经,要么向自己的老乡请教大学学习生活的诀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就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好“传”“帮”“带”的工作,给大学生上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堂课。一方面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学生干部给他们传经送宝,传授他们在大学自主自觉地学习方法和经验,帮助新生迅速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和规律;另一方面,也要帮助新生做好心理调适,消除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学习生活压力,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最后,要充分发挥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激发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消解消极从众行为,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校园,既有学生会、合唱团、轮滑社、文学社等正式组织,也有老乡会、驴友会等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群体,由于受到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能够有效地形成对于大学生积极的从众心理,如参加合唱团的学生通过在周末到孤儿院、敬老院的义演,能培养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人生价值观。而通过非正式群体,如老乡会在择业方面积极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回到家乡就业,为家乡人民贡献自己所学,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珂.论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J].中国青年研究,2007,(4).

[2]李君亮.从众心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3).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88,504.

[4]李君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J].高教研究通讯,2008,(1).

[5]张启兰.试论从众心理与思想政治工作[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7,(1).

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教育论文 篇9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经研究表明,家庭对一个人的品格和心理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家庭教育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群体的各种压力,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经研究显示,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这不断警示着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家庭教育,让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缺乏学习动力,适应性差,无目标。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便影响了大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和情感交际障碍。

3、恋爱心理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畸形的失恋态度往往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变异。第四,抑郁心理。多体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的容易自卑的学生当中。

5、就业心理困惑。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

6、意志不坚定。有压力但动力不足,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害怕挫折,恐惧困难。

二、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在学校所发生心理问题,多是在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就埋下了种子,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与参与。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专家对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和不安全感。特别是惩罚严厉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丧失自尊,产生焦虑和强迫症状。

(二)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卢勤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家庭信息问卷对成都市某大学5090名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三)家庭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四)家庭经济状况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经济不困难的学生。家庭经济收入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要承受更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大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视野有限和交往能力欠缺,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易产生敏感、自卑、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特点。同时,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也可能出现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娇气、自私、高傲等。

三、对改善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是培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最重要基地,是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的最合适的疗养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是每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家长要充分意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

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二)努力营造平等的家庭氛围,鼓励子女大胆交流,说出心声。

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三)及时进行家庭教育,从而避免大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1、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加强开导。

在家庭教育中,应鼓励学生广泛交良友益友,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魅力,提升自己,并遵循真诚、平等、尊重、理解、互助互利的人际交往原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往,积极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家长应该认真去倾听子女倾诉,并给予开导,帮助子女化解生活问题,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向子女传授交往技巧。

2、针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在家庭中进行情感疏通和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创建和谐家庭,做好子女的楷模。其次,在爱情观教育上应开门见山,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恋爱观。理性教育才是真理,不应感情用事;教育子女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指导子女注意恋爱的心理和生理卫生,避免因性冲动而带来严重后果。再次,要加强网恋教育,提醒子女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迷恋网络,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信息。

3、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家长应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首先,家长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适当放低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减轻子女压力。另外,家长也应接受新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并不意味着工作将不再变化,而是会随着市场需求做出调整,因此,家长不应让子女局限于工作的稳定和专业的对口,要让子女深入接触社会,最终明确自身就业方向。

(四)家长与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保持密切联系,密切跟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家长要主动及时了解孩子学校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多与孩子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交流,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上一篇:网宣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中爱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