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7篇)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篇1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金戈

本期担任初一20班和19班的语文教学任务,经过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本期的语文教学任务,现将本期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按照开学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有步骤的依时推进教学进度,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该学期的教学任务,余下时间将转入迎考复习阶段。

第二,除了老师的教学外,还有学生的作业问题,本期作业是按备课组统一要求进行的,有全批全改的,每篇课文一次的,常规作业;有每天一篇或每周一篇的日记或周记,有《学习指导》练习;有每期不少于6次的作文。这些都完成的很好。

第三,有段考和期末考前总计9套自编的练习试卷,这些都在落实中,也基本完成。

第四,为了加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对学生采编的家乡习俗报告进行了评比,并给与颁奖

第五,我们为了配合全国中学生书法选拔赛,组织了全年级学生书法比赛,组织过程很成功,调动学生对书写的重视态度。

第六去年学生参加海南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期证书到手了,我的两个班级有多名学生获得省一、二、三等奖,我本人也获奖。总之,本期教学工作井然有序,取得了好的成绩,两个班语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均位于全年级20个班级的前5名。

但是本期教学还有不足,学生还满足于课本死的知识,大语文观念还没有形成,所取得的成绩主要靠死记硬背等获得的,个人的语文素养还亟待提升,对语文应用于生活的能力还很欠缺,下一步要加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训,力争下期有所改观。

金戈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篇2

(1)语文学习的内容方面。从之前的词句积累过渡至语篇的学习上。课文篇幅增大,字数变多,但每一节课的课堂学习时间并没有变化,这就给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增加了阅读的负担,对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学生的接受来讲,这些变化更多的是由课文编排而被动地让学生作出自我反应和调整的。因而,这就给学生“身不由己”地增加了语文学习的难度。篇章学习的渗透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各个纬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之前的单项识记模式过渡到学生和文本内容间双向影响的模式,这对学生来说的确是极大的考验。

(2)身心发展的过渡。高一学段的学习给学生带来惶恐之感是在所难免的,相应的,课程设置的调整给他们带来的期待较之前的学习也就更大了。学生由原来的单向触碰生活、认识生活要过渡至复合参与生活、分享生活,课程内容的变化也将他们的思维空间扩充得更大、更有张力了,学习生活的竞争给学生心灵带来的考验也更加明显了,语文学习生活中的艺术鉴赏气息更加浓厚了,给审美心灵的发展腾出了大片余地的同时也加重了艺术审美能力发展的负担。错综复杂的多维度学习要求既是学生有利成长的虚拟平台,也是惰性人格被激活且有可能愈演愈烈的实验室。

鉴于以上特点,七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拿什么并怎样教”就成为无可逃避的思考。人教版第一单元课文正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的,“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成为了这一学段语文学习的内容,本单元所选文章有如下两个特征。

(1)内容上“联系过去”。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展现的“回忆式”内容给学生营造了身临其境的生活模拟体验。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回忆了儿时的幻想,这种幻想生活的体验在任何一个孩子的生活中都有过,他们都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在成长的,但此刻之前的语文学习中没有让小读者有过认真的感同身受,从没有在语文课文的阅读中让小读者也回味过自己“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扎根在了心里的自我感受。又如莫顿·亨特童年脱险的经历更是不光让孩子们勾起了生活回忆,甚至也学着用联比的思维活动总结经历背后的朴实但却永恒的真理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能够给生命增添理性的、极有向导意义的光彩。除此之外,以往生活中的所见之物,都在召唤、刺激着成长中的孩子们的美感,“蝉鸣”的影响心情、“藤萝”的骄人生机都在以学生常见的面目将当下的他们带入了并不如现实般可怕的困难的语文学习中来。课文内容上的联系过去真是一味镇定剂,给开启这一学段的学生缓解了复杂、困难内容面前的高压心理。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这种内容上的“联系过去”也是教学中始终如一地准备着的教什么。

(2)文本结构上的特征。这一单元所选文本都打上了极强的自我色彩,“我”是核心人物,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是自我化的,没有丝毫与人分享的开放痕迹,当这样的文本配上“联系过去”的内容时,小读者们一经接触,文本中的“我”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小读者的化身,小读者的阅读和体味也会因文本自身以“我”为中心的叙写结构而带有极强的封闭性,字里行间流露的宁静也远胜于其他结构的文本。这种文本里的世界没有纷扰,简单却充满理趣,文中生活也不会因繁复而给学生的学习泼上冷水,这样的内容也会让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得更多。

另外,这一单元的文章普遍带有回忆模式,这种叙写模式神奇地减退了横亘在生活和孩子之间的艰难,作者已经见识过、体验过的生活被“翻拍”,对小读者来讲,以似曾相识的形态出现,消除了陌生,增加了文本的亲近感。减少了对文本的紧迫、害怕、畏难情绪的话,也促进了思索,这就相当于将兴趣所在置于好奇心极强的孩子面前并给他充分的自由任其“观察、玩索”一般,即使再迟钝的学生也会有些许感想,至于能否和作者的感想保持一致,已经显得不太重要了。

浅谈七年级语文教学 篇3

一、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如果不充分或是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因此,教师应踏踏实实备课,认认真真钻研教材与教法,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老师和学生都获益匪浅。讲课时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沉闷和无聊。如果备课充分,讲课时就会胸有成竹,课堂气氛活跃,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特别认真,能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二、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句话,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种训练需要一个较长而反复的过程。为此,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为了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每位学生都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周要求学生读一篇课外文章并写出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哪怕写几个字也要坚持;还要经常举行一些知识性的比赛,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给学生增加了乐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合理分配每天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如文言文的背诵,诗歌的听写,默写等等,都应要求他们必须当天完成。

其次,教会他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什么时候做其他事情,什么时候要看语文,教会他们懂得合理安排时间。

另外,要懂得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有成效,应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考试的时候尤其要跟他们强调这一点。

还有,教会学生懂得向自己提问。不时地向自己询问“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问题,是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发现薄弱环节的好方法。

当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做笔记既可以帮助人集中精力思考和总结、归纳问题,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把学习内容中的重要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阅和复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个人总结 篇4

高博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现将自己本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梳理下自己的教学工作,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上有所提高。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18个班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在有了几年的教学工作的铺垫,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要顺利多了,收获了一些小小的教学经验。但是同时也深感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不断的摸索中教学,也开始越发多的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初中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由于学生的计算机老化,开机时许多计算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出现的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计算机出现的问题,能及时让学生开机动手操作任务。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希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我的工作。

七年级语文(下)教学总结 篇5

本学期我担任七(1、2)班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实验班的竞争性强、压力大。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比如在教<<陋室铭>>一文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陋室铭》的写作背景以故事的形式作为新课导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地大谈下的尘土》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篇6

一、思想方面

本人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研究《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日常规范》,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在其位,尽其职。

二、教学方面

1、备课、上课。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认真钻研大纲,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备课,注意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力争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理念、观点,并且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的灵活应用。

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做到合理,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结合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尽量让学生练得深一些,透一些,“跳一跳摘桃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求快求好,比如在学习《春》之后,就让学生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来写《秋天的校园》;在讲仿写句的时候,重点让他们掌握仿写句的要领,然后做相关的仿写句练习……这样有的放矢的训练,对提高课堂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补差工作。由于我校的生源不是很好,无论从知识基础上,还是从学习习惯上,都不理想。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才能有好的班风形成,如果这工作做不好的话,会影响一批人,就别想谈效率和成绩了。于是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知道老师没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4、及时充电。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在做到教学“五认真”的同时,平时能以“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老师们共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学困生的思想教育没有大的变化。

2、继续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篇7

在一篇关于语文教学的刊物上,看过这样一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于漪、吕叔湘、张志公、叶圣陶等语文教育大家也曾有过关于“语文与生活”关系的精辟论述。由此,我认为: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

教学中,也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实际,才能生动精彩;如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呆板枯燥。因此我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善于从生活中撷取生动的素材,丰富自己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

所执教的初一两个班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所享受的父爱、母爱、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是充分的。他们在家中是“小太阳”、“小公主”,往往把父母及其他长辈的挚爱、呵护视为理所当然,似乎从未想到过回报。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教第一单元家庭生活时,我把《别再让父亲弯腰》和《一颗豆粒》等文章作为课外自读课文推荐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布置学生回家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件好事,再把做好事给自己及家人的感受写成学习心得。我批阅之后,写上评语,再让学生带回家,给父母看。让父母签上意见后,我再在班级的墙报上展出。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了爱亲人的感恩教育。我所推荐的文章在内容上与课文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实际设计语文练习和作业

第一单元的课文《论语十则》的内容是与学习相关的。如果按照课文所在的单元提示要求教学,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但我在备课时感到仅仅这样还不够,所以就又加入了这样的思考讨论题:对照课文中所讲的学习方法你有哪些还没有做到?你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吗?说出来与别人分享一下。学生们讨论思考后补充了: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做笔记、勤于发问等看法。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作文《我与困难的一次亲密接触》。在这次作文训练中,学生们把课文当作范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成的作文,大部分的学生能写出自己面对困难的真实表现,也能写出经历这件事后的收获,可以说是较为成功的一次写作练习。

三、根据生活,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这一学期里,我开展了多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在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时,特别注意既有趣味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被调动起来,才能倾注全部兴趣,进行学习。例如:初一上学期,我让学生开展“百家姓知多少”活动,因为这与每个学生名字有关,学生就特别感兴趣,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学生们按照我划分好的小组,纷纷动手查找资料,归纳整理,写成汇报材料,等待展示。又如我带领学生开展“让错别字无处藏身”的活动,由于总爱写错别字这个顽症是学生们深恶痛绝的,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结合自己写别字的现象,主动深入挖掘原因,有的同学还让家长帮助找原因并制定出防止写错别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课上“成果展示”时,每个小组的展示都令我震惊,真想不到学生们能把造成错别字的原因分析的深入透彻,还制定出克服的方案,有的同学还编写成了顺口溜来分别容易写错容易读错的字。后来我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广告让生活更美好”“网络词语知多少”“对联艺术探寻”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就这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既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储备了丰富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联系生活拟定作文题目

本册教科书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记叙生活经历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及见解,每一次,作文题目的设定都要符合这一要求。为了更好地体现教科书的这一意图,在备课中我对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内容进行分析,并本着联系生活的原则,写每一篇作文都尽量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上,让学生好有话说,有内容可写。

五、逐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写日记的习惯

从初一第一周起,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好日记,定期收阅日记,并及时进行总结讲评,把写得好的日记进行展览。我在讲评优秀例文时,让学生做了这样的假设:如果这位同学没有细致的观察生活,及时写日记,他的作文能写这样好吗?经过讨论,学生们意识到了观察生活,写好日记的重要性。

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味到,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人较好实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学习。

语文为生活服务,生活处处有语文。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努力挖掘好语文教材,拓展好语文教学资源,联系生活实际上好语文课,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联系生活备课,通过多种办法拉紧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充分发挥人教版初中语文科书优势,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

浅谈七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的开展 篇8

【关键词】七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学要求变得更高,很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评定方式,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来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喜好来选择自己的探究学习方面,灵活的掌握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要安排适合的语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实际问题,然后咨询老师寻求具体的解决措施,教师的职责是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将一些疑难进行系统化的讲解,提高课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应该怎么做呢?

1  从学生思想上进行重视

很多教师为了方便自己的教学内容,对课堂内容没有做好精心的准备,只是单纯讲解一些基础知识。没有将重点和难点进行一个系统化的总结和整理,没有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锻造。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面对教师枯燥的课堂内容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无法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将注意力无法集中于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氛围,以便做更加深入的引导。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内容难以理解,面对复杂的语句和段落会产生抵触心理。这时教师就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来对重难点进行分解,把一些晦涩难懂的重点来逐步分解,让学生可以即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遇到难题不退缩,戒骄戒躁。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课堂的主体,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但前提是让学生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己的实际学习方法来不断探索钻研。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有效教学的气氛

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显著提升,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自己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课堂氛围一定要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相吻合,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前提下,学生更加容易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了解,会自主自觉的去接受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理想》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通过课文趣味教学来进行课堂设计,教师可以先讲述流沙河的背景,将作者的背景故事进行不断的渗透,比如可以介绍诗人是四川金堂人,自幼学习古文,对一些基本的学习文法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流沙河有基本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引入具体的教学学习知识。例如,让学生可以先有感情的朗诵课本内容,然后理解当时背景下的具体思想感情,让学生对流沙河有基本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再对文章结构做系统科学的讲解。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过程中一起学习,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的同时进行模拟情景的示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从而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最后,教师让每位同学自己总结对课堂内容的了解。可以自己写一些对理想的感谢,可以将理想比做电光火石,也可以将理想比做不同的道路,将这种对理想的深刻认识刻入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显著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

3  运用先进的网络资源,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很多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对网络课堂学习视频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不断将网络课堂中的优秀部分引入到实践课堂中,让学生可以根据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来了解一些文化具体内涵,例如,在学习《我的信念》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居里夫人,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具体的居里夫人的视频和图片在课堂中进行展示,让学生总结一些具体的人物特点。学生在居里夫人的性格中存在的顽强性质进行把握后就可以更加容易的把握学习关键知识。同时,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将生活中的缩影有效的融入到实践课堂中。也许是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一旦与自己的学习内容相连接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用实践能力就可以显著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春》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对春天的印象进行联想,让学生代表发言发表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和理解,然后根据让学生分析在春天时适合做的游戏。以学生喜好的游戏为基础,讲解朱自清眼中的春天,那些不易察觉的春天的美好不断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对春天的文本内容了解就会更加深入,全神贯注的进行课堂学习。

4  丰富教学的方法

在现代七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丰富教学的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的方法,找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有效办法。比如说,在上《口技》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玩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主要就是通过学生发音来让学生猜是谁发出的声音,由教师来给出指令,被喊到的学生则站在讲台前,其余学生则背对着黑板,来猜测发出声音的人是谁。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学习产生比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尝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找到语文学习和自己的兴趣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总结:总体来说,七年级的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想让学生学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习方法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七年级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寻找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案,很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必须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究。高效课堂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探索的过程,但高效课堂的积极影响有时有目共睹的,希望广大初中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笔者的教学模式进行自己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蒋小平.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4.

[2]刘莉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途径[J].黑河教育,2010.

[3]陈倩.初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2):149.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9

心态端正。原本本期应该教八年级了,学校经过考虑,要我继续担任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我想,这个事情总要有人去做,领导安排我来做是出于对我的肯定;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新进来的三位老师总要有人带,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经常是求问无门,全靠自己摸索,进入长鸿以后多亏各位前辈的指点才顺利适应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点成绩,作为长鸿的一份子,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接力棒接过来,这也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再一次教七年级,可以借机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梳理自己的教学理念,强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端正的心态,七下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我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教学认真。本学月主要完成了1、2、4、5课的教学。课文篇目不多,但是我教学目标明确,做到了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知识的落实。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上黑板板书有序、清楚;答问大声、大胆;名著阅读认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真、投入;课文背诵基本完成;练字每日坚持;课堂比较活跃。胡武星、刘骋天、文一霖、符可、在9月24日举行的班级朗读竞赛中,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方阵展示依次进行。胡武星、符可等24位同学大胆上台朗诵,声音响亮、口齿清楚,都能做到准确、流利。整场竞赛活泼有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研积极。一方面我按时组织开展备课组研讨活动。8月31日我即召开了备课组会议,宣讲了有关事项,将新老教师结对。针对三位新教师,我在每次研讨中组织新教师谈自己的设想和困惑,发动老教师谈自己的做法和建议。这样的举措,意在让老教师从新教师身上获得新的启示,让新教师从老教师身上学习好的方法。另一方面,我组织备课组开展听评课活动。就听,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就评,不留情面,不拖拖拉拉。从见面课的情况来看,三位老师的进步都很大。指导罗老师出月考试卷,反复修改,六易其稿。

指导耐心。陈爱红老师是一位教龄比我还长的老教师,可以说已经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面对新环境、新要求、新学生,陈老师还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我也就勉为其难负责指导。一个月来,陈老师非常虚心,我也是尽我所能的帮助他解决疑难。

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本学月主要关注了刘良玉、周昊敏、王益豪、雷浩成、谭翔岚、宾喆、刘河佑、谭洋、丁松泉等同学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及时鼓励。

下一个学月工作重点:

结合月考成绩掌握学生学习层次,分层了解学情。与后进生谈心,鼓励其迎头赶上,提出学习要求,定期检查。额外布置学习任务给优生,引导其更上一层楼。

加强阅读练习。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中学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直读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组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常规工作总结工作回放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组 郭 琴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皋兰四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组 郭 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根据这一精神,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加大了人文因素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和社会,关注亲情、友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用一定的手段协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并非让学生作为被授子知识的对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发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种是自主搜集材料法,一种是教师推荐与学生讨论结合法。一学期下来,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的人文素养框架。

一、自主搜集材料法

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和复习课文中完成,在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时,我布置学生进行了大量课前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做成果展示。因为这一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让学生搜集资料,可以大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化石吟》时,提前让学生按座次自然分为八个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化石的资料,并在新授课上派代表进行展示。在课堂上,学生分别展示了本组的材料搜集成果。有的是从网上下载的精美图片;有的是从书籍上摘抄的段落;有的到图书馆查到了图文并茂的资料。每一个人都动手参与,每一组都有成果。这样一来,课文中提到的恐龙、猛犸在孩子们的眼中就不再陌生了。这样做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从中培养他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在处理本单元其他课文时,均采取了以上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一个

单元的学习,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在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搜集材料的练习。例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关于人生的内容时,每学完一篇课文,我就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并进行摘抄,写成读书笔记。《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是台湾作家,自幼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残疾。但她几十年来笔耕不辍,成为知名的华人女作家。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查找资料,看看哪些名人、伟人身患残疾,但热爱自己的生命,并通过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说在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针对课文进行的材料搜集,恰恰是对课文学习的巩固和再提高,使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思考自我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观的取向。

二、教师推荐与学生探索结合法

人教版的语文新教材饱含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人文因素,从课文内容选择的角度上即可见一斑。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编者选用了台湾著名散文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和当代著名学者周国平的散文《人生寓言》(节选)。这两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内涵深刻。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推荐了多种背景资料,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文学视角和社会视角。《行道树》与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环保”息息相关,向感情趋于冷漠的现代人传达了一种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我为学生推荐了张晓风的散文集《晓风吹起》。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精选了作者散文创作三个时期的代表作。每天早自习时,请学生朗读其中的一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体会张晓风精美隽永的语言风格,并在当天的语文课上,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文章的感受。这一活动持续了一周的时间,结束时,很多学生觉得意犹未尽。我便布置他们去阅读张晓风和或其他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自主式探索。

《人生寓言》(节选)中的《落难的王子》一则,对当今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学生来说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为学生介绍了与《人生寓言》几乎同时出版的周国平的另一部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遭受苦难时的心境,使他们树立对待苦难的正确态度,锤炼坚强的意志,勇于面对人生路上的风云变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将以上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每一篇课文的教授中。学生的阅读量大了,自主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想问题的深度也拓展了。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今后的教改实验中,我将一如既往地采用“自由收集材料法”和“教师推荐与学生探索结合法”,并继续探寻更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将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因素贯彻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塑造优美、高尚的人格,使他们将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语文组 郭 琴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生字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修订之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师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大纲作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合作、评价的方式进行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希望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一、生字教学方面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汉字

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将字典以及汉语词典常备身边,当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马上拿起字典查阅这一文字的读法、写法和含义等。培养学生通过不同检字方式认识生字、积累生字。针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字要全面掌握,如果发现学生生字记忆较为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在书上标注拼音,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更多的积累生字。

(二)规范数学汉字

教师要求学生每天练习书写硬笔楷书,可以向学生推荐质量较高的硬笔书法字帖,让学生对这些书法家的字进行选择并临摹。刚开始写的时候,可以先“描红”,然后再进行“仿影”。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其喜爱书法家的事迹以及书法特点,教会学生如何辨识某一字体的书写者。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练习硬笔书法的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汉字书法的练习,帮助学生书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二、阅读部分的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出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掌握文章整体内容。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将文章中的生字解决。此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齐读,使阅读更加流畅。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自主默读,在阅读过程中概括文章大意。这些环节结束后,教师向学生提出几点问题,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几个问题。

(二)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出问题

教师将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并将不懂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在课上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例如,学习《化石吟》的过程中,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造物主的存在”主要指的是什么?这时,学生们相继抢答,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三)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结合文体实际特点,结合学生在语文上的实践。引导学生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

例如在学习《风筝》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体思想,并从这一文章中总结人生道理。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对阅读内容进行延展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通过语文阅读内容,对学生思想和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对语文阅读内容进行延伸,延伸到道德层面,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文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技巧、文章写作技巧、总结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思路、总体思想等等内容。还要对文章的内涵进行延伸,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告诉学生如何做人,要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等观念。

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对文章中提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将课本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方面进行延伸,从而丰富学生知识面,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一定帮助,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女娲造人》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知识进行延伸,为学生介绍远古时期的一些知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文章内容,同时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

(五)科学评价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此外还要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同时能够积极地将自身的不足进行改正,并进行自我提升。

教师在对学生阅读学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对阅读技巧进行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师采用多元化方式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如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朗诵比赛,引导学生将自身情感充分带到朗诵当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成阅读小组,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每读一篇文章均要记下阅读笔记,并且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对这些阅读笔记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开展这一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征文活动,教师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一情境自主作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充分了解,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

六、结束语

总之,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修订后,要本着新课改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无论是文字方面的教学还是阅读方面的教学,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构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功连.美国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我国深化课程改革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5).

[3]彭菊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1).

七年级语文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下面就笔者与学生共同发现的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部分瑕疵一一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1.《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一文,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了“沭浴”一词。查《现代汉语词典》, “沭音shù, 沭河, 发源于山东省, 流入江苏省。”此处“沭浴” (shùyù) 不伦不类, 令人匪夷所思。查课文正文, “当你沐浴后……”可知“沭浴”实为“沐浴”之舛误, 洗澡义。真是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2. 同为《散文诗两首》之《荷叶·母亲》篇, 对于课下“菡萏”一词注释, 尽管近年来学界质疑争论声不断, 但教参编者仍抱定宗旨, 任你“口诛笔伐”, 我自“岿然不动”, 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对于原文“那一朵红莲, 昨天还是菡萏的, 今晨却开满了, 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一句中“菡萏”一词, 课下注释为“荷花”, 此注释原也并无错误, 《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如是注释, 并标注系书面语用法。但在上句中, 此注解并不恰当, 结合语境, 联系上下文, 此处当指荷花含苞未放, 似开未开之态。给课文词语作注, 非单纯解释词语, 而是要结合语境, 随文释义。其实“菡萏”作荷花含苞未开之态讲, 虽无权威工具书作证, 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应该说, 冰心先生此用法是受了清人李渔的影响。李渔在《闲情偶寄》之《芙蕖》篇中云“迨至菡萏成花, 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 自夏徂秋, 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李渔以“芙蕖”总称莲的根、茎、叶、花、实, 明显“菡萏”与“花”是两个不同时期, 是“未开之荷花”。因此, 课本此处宜注为“菡萏, 本指荷花, 课文指荷花含苞欲放的情态”。

3.《虽有嘉肴》一课, 课下对“嘉肴”一词的注释亦令人费解, 该注为“[嘉肴 (yáo) ]美味的菜。佳, 好、美。”“嘉肴”一词注释并无不当, 关键是“佳, 好、美”是在注释哪个词呢?明显是说“佳”即“美、好”之意, 可原句中并无“佳”字。受此注影响, 学生在背诵默写中, 普遍将此句写作“虽有佳肴”了, 当然, 在现代汉语中也只有“佳肴”而无“嘉肴”一词也是学生普遍出错的一个原因。因此, 此注后半应改作“嘉, 好、美”。

4.《化石吟》一课也有瑕疵。该文系一首赞颂科学的现代抒情诗。诗歌分节, 节与节之间用空行隔开, 据此, 本诗共分六节, 即第一节共八句, 其余各节均为四句一节。现代诗虽格律较为自由, 但对于夲诗来说, 句式相对工整,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仍是其鲜明特色, 节与节之间句数不统一已显得有些突兀。课后练习二为“……并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怎样的关系”。配套的教学用书与各种教辅资料均认为是前后照应关系。可事实上, 原文第二节与第六节并非照应关系, 第二节系分说之一部分, 第六节系诗末总说, 之间应为总分关系, 况且分析第二节与第六节之关系原也无甚意义。实际上, 第六节与第一节后四句系前后照应关系, 据此, 疑为课文第一小节分节不当, 即前四句应为第一小节, 后四句应为第二小节, 全诗共分七小节。这样, 全诗均为每节四句, 节与节之间协调一致。笔者比对了前几版教材, 均为四句一节, 全诗共七节, 并无六节之说。因此, 实为新版教材编校之误, 需修正过来, 这样, 课后练习二也落到了实处。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观点, 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使用教材的过程, 就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过程, 对教材的指瑕、商讨, 也应是对教材创新解读的一部分, 这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社2013年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编者虽做了较大修订, 后出转精, 但仍瑕疵多多, 现将部分瑕疵指出, 以就教于方家。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3

一、思想表现良好

酷爱党的教育事业,用心来做平常的教学工作,视生如子,把学生的事当作本人的事,为了学生全面开展终身开展尽心尽力,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从不由于本人的私事而耽搁学生一节课,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二、教学工作细致

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普遍涉猎学问,不时地更新观念,进步业务才能,以顺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

精心备课。备课从学生的实践状况来设置教学环节,关注学生不会的和学不到的,以此找到教学最佳的解读点,平常留意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试卷讲评和温习课等课型的积聚与考虑。

倾心上课。上课立足传统课堂教学,稳步推进教学改进,按部就班,虽教无定法,但是有章可循的,力争打破并优化导入、整体感知、课文剖析、拓展延伸、衔接过渡和小结等环节,努力打造有效教学课堂,逐渐完成35分钟高效教学,10分钟留给学生轻松作业。课后及时记载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进而审视课堂,进步课堂。

用心布置修改作业。修改是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师生友谊的纽带,每次作文及时修改讲评,日记和基训定时定量检查。

三、工作业绩斐然

10月11日参与县教科中心举行的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荣获市里二等奖,整个参赛过程让我收获颇丰,随后写了一篇心得领会《展教学风采 走生长之路》。

10月20日在永州九中所上的《海燕》,荣获20xx年度全市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优质课赛一等奖。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教学让我增长了见识,也领略了活泼在教坛上各路英雄的精彩,事后撰写了一篇参赛感言《用心走生长路 一路收获颇丰》。

指导学生李银芳和何数耀写的《孝敬父母,觉得真好》,荣获道县第三届“爱莲杯”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优秀奖。

本期期中统一阅卷考试所任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果,不管是人平分还是合格率,在同年级都首屈一指。期末在即,但愿与学生共创打新的优良成果。

七年级语文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4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九、十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忙忙碌碌中,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苦有乐、有得有失,现将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方面的主要工作。

1、研读教材,扎实备课,能认真地上好每节课。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若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么课堂就变成了无生趣的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没有扎实的预设就别指望精彩的生成。因此,我坚持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期待着每节课的高效、精彩。

准备每节课的时候,我始终追求有趣、有用、有效的课堂境界。有趣,学生才爱学;有用,即关注学生习惯的培养、方法的获得、精神的提升,不搞花拳绣腿,不搞题海战术;有效,即教学环节得当,引导得法,学习效果好。这可以说是我孜孜追求的目标。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阅读好书能启迪智慧,激励精神,给人到来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信书能医愚,好书能改造丑陋的灵魂。

本学期,我坚持给学生读好文章,如《狼行成双》、《我的丑娘》、《麦琪的礼物》、《猫的天堂》等,让美文震动漫画网络喧嚣中的学生的耳膜。我坚持给学生推荐好书,有《稻草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等20余本,我固执地认为,好书犹如知己,学生不爱读书,是因为他在茫茫书海中还未发现他中意的知己。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已有少部分“书虫”出现,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慢慢有了兴趣,据粗略统计,本学期两班学生平均读书6本,主要有《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窗边的小豆豆》、《摇着轮椅上北大》、《最后一头战象》等,好书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他们享受着一次次的精神盛宴。

培养学生预习、质疑、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做《同步阅读》,用彩笔勾画好词佳句,记下感悟或疑惑,把这种方法变为自觉的习惯。

3、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从生活中学语文。

本学期开展了“生活处处有语文”、“老照片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搜集精彩的广告语、店名、对联、方言词,讲述家庭珍贵的老照片的`故事,查找有关月亮的诗词、图片、传说,观看12月10日的月全食,了解“嫦娥一号”的资料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让学生知道“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处处有语文。

本学期给学生补充了10首优美的诗词,有《无题》、《凉州词》、《鹊桥仙》等,在诵读积累中体会古典诗词的言简意丰、富有情趣。青少年时期正是记忆的黄金阶段,此时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唐诗宋词,古典美文,对学生的审美趣味、民族精神的培养大有裨益。

4、让学生坚持写周记。

写日记、周记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它文体自由,无条条框框的限制,“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若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则时时能体会到心中有事倾诉笔端的那种“一吐为快”的惬意。

本学期由于时间较紧,因而要求学生写周记,全期共写周记20余篇,其中不乏直抒胸臆,记录嬉笑怒骂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5、认真完成学校安排的活动和任务。本学期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诗文朗诵赛,辅导学生参加语文能力竞赛和征文活动,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语文教学方面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

1、学生的书写能力较差,训练较少。写好汉字是学语文的一项基本功,这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尤要引起重视。可以让学生买同步字帖练字。

2、朗读训练不够。声情并茂地读文章,不仅可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人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朗读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本学期由于安排的疏忽,朗读训练做得不够。

3、读书习惯上,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品质应加强培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儒家一统天下的思想霸权主义,教参的“标准”使“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这一切使我们的思想求同但不存异,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打破沙锅问到底、质疑老师和权威、独立思考、不鹦鹉学舌的求知品质尤为重要,可以说只有如此,才有希望培养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敢于创新的人才来。

4、读书交流会召开的不够。学生读了课外书,最希望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这和写了文章急于想发表是一个理。本学期只开了一次读书交流会,主要围绕《摇着轮椅上北大》中主人公的命运展开。以后最好大家共读一本好书,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

5、日记中说真话、诉真情的文风还有待培养。矫揉造作、假大空、“为赋新词强说愁”是现在孩子写作的拿手好戏,君不见,高考中有编造父母已故而博阅卷老师同情的,半夜发烧千人一面的父母背着赶几十里地的,因而,要把作文与做人统一,真情实感是第一要素。

6、语文活动开展较少。本学期只搞了一次朗读比赛,一次班级书法比赛。其实诸如课本剧、辩论赛、演讲、故事会、书法比赛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活动犹如锦上的花,犹如菜中的盐,会给语文学习增添几多乐趣,几多活力。

另外,本学期在个人业务学习上,读了不少教育、文学方面的书,如《我的教育之梦》、《精神的雕像》等,但教育随笔的写作没有经常坚持,须知读书和写作应是语文教师成长的“双腿”。

略谈七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 篇1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50-02

七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想让学生在初中学好语文恐怕有点难。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练习设计思路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语文作业模式基本为“教师布置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打分—教师公布答案”,其侧重的是“练习”二字,而新课标程教材中的练习都是围绕课文设计的,注重学生的“研讨”与“练习”,对课堂教学起指导作用。教师只有把握好练习的这些变化,才能更科学地布置语文作业,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便减轻学生负担。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通过科学设计作业来引导初中生学好语文呢?

一、设计竞赛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如果语文教师重视语文作业设计,设计出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的作业类型,将会促使学生喜欢上语文作业,进而喜欢学习语文。鉴于此,设计语文作业时我们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想方设法设计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的作业类型。学生都喜欢在竞争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竞赛型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春》和《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分别安排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学习内容。对此,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让每个学习小组课后整理出整册书中出现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然后结合身边的案例谈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打分规则是:每小组搜集到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加1分,每小组联系自身实际谈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合理得当的加1分。看哪个小组收集的比喻、拟人句最多最完整,看哪个小组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最妥当、贴切,以分数最高者为优胜,优胜组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学生必然会兴趣盎然地完成语文作业。

二、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以及受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有较大的不同,他们所需的知识也都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层次性。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斑羚飞渡》一课的作业设计,成绩较不理想的学生只需熟读课文,完成两道把握课文内容的练习即可,成绩中等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进行品味(要求联系上下文进行品味),并回答练习后面括号中的问题;绩优生则可以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作为能力拓展题,把握课文的中心和主旨,达到思考课文的目的。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语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联系生活,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巧妙构思作业的形式。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中以“亲情”为主题,阐述浓浓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特别是《诗两首》以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展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母爱,教师可以结合“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给学生安排这样的语文作业:请你回家后抽时间与妈妈交流沟通,让妈妈回忆一下从你出生至今,发生了哪些事件是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请你把妈妈述说的这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记录下来,同时写下你对这些事件的感受,然后自拟题目写成一篇作文。完成这篇作文后拿回家给妈妈看,并让妈妈把读后的感受附在文后。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深沉和伟大,而母亲也能从孩子的作业中感受到孩子的感恩之心,这就很好地达成了本单元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

四、设计实践型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智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实际,把语文作业和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学生学完这个单元的知识后基本上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初步培养了科学精神。那么,教师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巧妙设计作业。如《绿色蝈蝈》一文有一道课后练习是:“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辨别这些声音,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后作业: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条件和特长,或写科学报告,或做绘画插图,做一期以“热爱大自然”为主题的手抄报。要求:内容围绕主题和中心;题目可自拟;注意长短文章的安排;插图应根据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进行设计,突出活动主题;收集的资料应积极向上。这样,学生既能在实践活动中激活知识和经验,还能在活动中增强团结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要注重研究和设计个性化作业,使学生能在七年级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对语文重新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期教学总结 篇16

一、提高素质,促进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每一为教师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发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教师做到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

二、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课,我课前都会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依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背诵积极性,常坚持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美的古诗文,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为前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强化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勇敢质疑,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努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五、激发学生

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014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篇17

(一)本学期我担任七(2)班语文教学工作。由于这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高,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丝毫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方面,农村的学生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采用较深的普通话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而用本地话教学,又削弱语文语感教学的功能。另一方面,二班的同学不怎么活跃,上课气氛不浓,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所以在上课时要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注意到这点。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注意新课导入新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备课。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安塞腰鼓』 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认识和理解安塞腰鼓,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到一半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所以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当然学海无涯,当然,在我的实践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想,这将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二)本学期我担任七(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对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同行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

一、教学方面

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教务处的安排下,深入学习、钻研先学后教模式,并作了理论学习笔记。学习中,获益非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课的上、听、评课活动,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本学期共听课近18节。

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学的模式自学,教师点拨指导,通过尝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学习实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现就课堂提问这方面的思考作一个小结。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加、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

第四,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把学生推向主体,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第五,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语言上形成了一定的积累,增加了阅读,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一点经验。

二、遵守校规校纪方面

我是金中的一员,维护金中的形象是我的本分。自从我来到这里,就把这看得很重。违规违纪不能履约,会影响金中的教师形象,这不是我的作风,因此,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我没有违规的现象出现。备课认真,积极研讨教材和教法。上课一丝不苟,坚持没有备好的课不上。课外辅导到位积极负责。作业批改面批面改与通改检查相结合,尽量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总之,遵守校规校纪履约方面 我符合学校的要求。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进步。

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三)本学期我担任七(1)班的语文教学 工作。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如果起始年级没有带好,就会留下不少后遗症,贻害学校的就不只是一年,而是几年,给学校的 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觉得初一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而良好的开端是创建优秀班集、优秀学校的关键。

在这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渗透新课标理念,不断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教学部的安排下,深入学习、钻研探究式教学,并作了一定量的理论学习笔记,学习中,获益非浅。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备课及时,作业量适中,批改指导及时具体。根据语文教研组的安排,积极参入语文研修课的上、听、评课,从其他教师身上取长补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本学期教材,除文言文外,大部分课文由学生根据自学的模式自学,教师点拨指导,通过尝试,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了学习实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的思考,现就课堂提问这方面的思考作一个小结。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那么,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肤浅,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太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

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精神。

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的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的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

第五,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把学生推向主体,很多问题由学生自己生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当学生的问题提得过多过杂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随着问题的解决,正确对待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第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鼓励学生不断产生新疑。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上一篇:拇指姑娘作文下一篇:市疾控中心2015年团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