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阅读附答案(精选11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表现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五柳先生)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2.好读书 嗜酒 常著文章以自娱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编选, 三晋出版社2008年)
《五柳先生传》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所作的一篇自传。文章塑造了一位隐士形象, 描写了他的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从而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读有所思]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和志趣?
师:咱们先回顾一下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从“_______”(课文原句)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性格特征)的人。
生:我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为贫困所扰、追求精神高尚的人。
生:我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喜欢读书、寻求精神安慰的人。
生:我从“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不爱说话、淡泊名利的人。
生:我从“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以看出五梆先生是一个率真放达、不拘小节的人。
生:我从“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可以看出五柳先生是一个颇有文采且能自得其乐的人。
看着同学们从各种资料上照搬答案。我打断了他们,抛出了第一个探讨的话题。
师:大家对五柳先生的性格分析得不错。总之,五柳先生是一个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特立独行的人。当然,这是我们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待五柳先生也就是陶渊明的。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陶渊明生活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他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吗?或者说,你的身边有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生活的人,你会怎么看待他呢?再或者说,你是陶渊明身边的一位亲近的人,比如说家人、朋友、邻居等,你又会怎么看待他呢?
果然,此言一出,如同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石头,学生兴趣大增,纷纷讨论。一段时间后,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生:说实在话,我并不怎么喜欢五柳先生。您看,他“性嗜疆”,并且到了“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的地步,完全就是一个“酒麻木”(方言,指喜好喝酒毫无节制且经常醉酒误事的人)嘛!再说,像他所写的那样“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不向主人告别,一点礼貌也不懂,我才不欢迎这样的人来我家喝酒呢!
生:五柳先生是一个很不会过日子的人,“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说明他住的、穿的、吃的、喝的都成问题。一个人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保持其高尚的情操呢?
生:五柳先生还是一个对家人不负责任的人。他如果只是一个人。他可以安贫乐道,可他应该有妻子有儿女,难道他的妻子儿女也应该和他一块儿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日子吗?我要是他的妻子。早就和他过不下去了。
生: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陶渊明还是一个虚伪的人。文章中说他“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然是“自娱”,他的文章又怎么能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呢?这不明摆着给别人看了吗?这与他说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陶渊明还是一个缺少抱负、不敢作为的人。既然他有满腹的才华,为什么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救民众于水火中呢?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辞官回家,说好听点是洁身自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说不好听点就是明哲保身,缺乏斗争精神。
眼看着学生对陶渊明的批判越来越浓,我在心中暗喜,这说明他们评价人物已经不拘限于资料上固有的看法了。于是,我又抛出了下面的问题。
师:如果陶渊明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很不成功的男人。可事实上。历代以来,人们对陶渊明的评价是极高的。北宋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甚至有人评价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诗人”,对陶渊明的归隐田园人们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那么,是不是人们的眼光出现了偏差而不如同学们呢?
此问一出,学生纷纷陷入深思之中。在同学们兴趣愈来愈浓之际,我又不失时机地向他们点拨介绍陶渊明时代的社会情况,继续讨论。
师: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我们能根据以往所学过的有关陶渊明的文章来说说吗?
生:我们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里面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百姓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景象,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战争不断、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暗社会。
生:我们还学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作者宁可“种豆南山下”,也“不为五斗米折腰”去做官,反映了他看不惯官场现象而追求精神自由的品质,实际上也反映出当时官场黑暗的社会现象。
师:同学们能很好地从所学过的文章中进行归纳分析。实际上,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发的时代,老百姓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而在官场上,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要想在官场上混下去,就得学会溜须拍马,逢场作戏。瞒上欺下。可陶渊明却选择了退隐。真正的退隐——要知道,和他同时代的许多人也选择了隐居,却不过是沽名钓誉,为了更好地走向官场而已。那么,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再来看陶渊明,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发现呢?
果然,学生们的讨论激烈起来。不一会儿,新的观点纷纷呈现。
生:我认为,陶渊明退隐是明智的,也是迫于无奈的。当整个社会都处于黑暗中的时候,以陶渊明的地位和能力,他根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而他又不想被这个社会改变,于是,退隐田园就成了他最好的方式。
生:我想到了列夫·托尔斯泰,这位俄罗斯的文学巨匠,他和陶渊明一样,能清醒地认识社会的黑暗,也一样不愿被社会改变,可他没有退隐,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社会——虽然他改变不了社会。和陶渊明相比,列夫·托尔斯泰更值得人们尊敬。
生:我们不否认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正因为他伟大。所以生活得才更加痛苦,以至于到了晚年还要离家出走。客死异乡。我们不能要求陶渊明也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陶渊明能够退隐田园,不与社会同流合污,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生: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陶渊明能做到独善其身,我认为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生:我认为陶渊明其实也是很痛苦的。他有才华,却无法施展。他有个性,却为社会不容。内心的抑郁和苦闷无处排遣。就只有以喝酒来发泄,这应该是他“性嗜酒”甚至“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的真正原因吧。至于他“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应该是他个性率真的表现,理解他的人应该是不会怪罪于他的。
看到同学们的发言逐渐回归理性,我不失时机地进行了小结和指导。
师:正如同大家所述,从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陶渊明,得出的结论会大不相同。如何看待陶渊明,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经过这场讨论,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评价标准。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
美,即使是列夫·托尔斯泰,也饱受人们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伟大,陶渊明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如果我们能不拘泥于别人的思想而有我们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具备了做一个文学评论家的气质,那也是我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随后,我又针对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抛出了下一个探讨的话题。
师:编者将这篇短文分成了两个段落,你们说这样分段有道理吗?
生:这样分段有道理,前面叙述,后面议论。
师:眼光挺准的。能否概括一下前一段叙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叙述了五柳先生的得名由来、志趣爱好、生活状况、思想性格等内容。
师:不错。能把这段话的每个句子按内容归一下类吗?归类之后再看,这段话在结构上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由于有了前一个问题的探讨,学生们的兴趣正浓。听说这段话在结构上有问题,大家纷纷开始归类并探讨。终于,有学生兴奋地举起了手。
生:这段话在结构上好像真有问题。您看,文章写五柳先生有三大爱好:“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可这三大爱好并不是连在一块儿来写的,在中间还插入了其它内容的叙述,这样使文章内容不集中,也不太连贯。
生:我还发现有这样两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和“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两句都是写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的,也没有放在一起。
师:那么依同学们的意见来看,在既不增添也不删减文章内容的情况下,这段话的结构该如何调整才好呢?请说说理由。
因为有了前面的内容归类,学生们调整语序的过程也就相当轻松了。
生:我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应该这样调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辄欣然忘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这样调整,是按得名由来、志趣爱好、生活状况、思想性格分类叙述,既符合人物介绍的逻辑,又使得内容相对集中。至于把“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放在一起。也是出于逻辑性的考虑,我们认为这两者联系得更紧密一些。
师:同学们的调整不无道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曾经“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的。如果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和发现问题,那一定会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会让我们更好地做一个文学评论家。
讨论结束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请以“我眼中的五柳先生”或“读《五柳先生传》有感”为题,写一篇随笔。几天后收上随笔检查,发现这次的随笔比以往的质量都要高。由于经过了充分的讨论,同学们都有话可写,许多没有胆量或没来得及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都在随笔中大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距离“做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要求还很远,但可喜的是,同学们都已经有了自己比较独立的思想和语言。
6.C(乃:副词,才。A.代词,他/助词,取消主谓独立性;B.介词,用,拿/连词,来;D.助词,表停顿/助词,表陈述语气 )
7.C(原文标点: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8.C(临终拒绝使用好的棺材的原因在于其不忘父丧,恪守礼制)
9.(1)①流寇攻陷京城,张怡遇到贼将,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认为张怡有节义)而放走了他。
(得分点: “械系”1分,被用刑具拘禁;“义”1分,认为……有义气;“逸”1分,放走;句子大意1分。)
②以期(希望)使他的同乡晚辈们有所感触启发,妥善保存并能加以宣传,别让它们埋没失传了。
(得分点:“俾”1分,使;“沉没”1分,埋没失传;句子大意1分)
(2)①独自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②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③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④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任选二例,概括大意亦可。答对1例给1分,答对2例给3分。)
方苞白云先生传阅读答案
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微,江苏江宁县人。父亲张可大,明末作登、菜二府总兵官。适逢毛文龙部下反叛,诱擒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殉难而死。事情奏闻朝廷,张怡以生员身份被授予锦衣卫千户的官职。崇祯十七年,流寇(李自成的军队)攻占北京,张怡遇到贼将,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认为张怡有节义)而放他逃走了。很久之后,张怡回到故乡。他的妻子在这以前就死了,他独身寄居在摄山的佛寺里。从不到城市去,乡里之人都称他白云先生。
当时,湖南、湖北及江浙一带有名望的前朝遗民,大多追求声望,以诗文互相标榜(互争高低)。只有苏州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在穷乡僻野中耕作为生,即使是贤德的士大夫造访也不得见他们一面,然而他们还是有笔墨文章流传于人世。白云先生则亲自挑水打柴,嘴里从不谈论诗书,学者诗人们也无从向他讨教。四方来往的`官员绅士,天天有到此山游玩的,却不知道山中有他这样一位人物。
我已故的父亲和处士余佩,逢年过节都要到山中看望他。走进他的屋中,看到书架上搁着百几十卷书,都是他撰著的对经籍的阐述和史事评论。请求抄写副本,他不答应,说:“我只是借写作来度过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经买了两大瓮,死后下葬时要把这些著作一起埋葬。”他去世时八十八岁了,平生的亲朋老友,早就买了好木材,为他做好了内棺和外棺。他在病将垂危之时,听到此事落泪说:“过去我的先父死于被叛贼攻打的孤城之中,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料理丧事。虽然后来改葬了,但贴身的内棺却无法更换了,我能忍心用这种好棺材吗?”回头看着他的侄孙,催着赶紧换棺材,并且亲自定下盖身尸布的规格,才闭目而逝。当时我的先父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返回时已经提前葬了。有人说:先生著的书已埋入墓穴了。也有人说:经籍解说之类的书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中。
乾隆三年,皇帝下令修订《三礼》,搜求散失民间著作。白云先生的某侄孙亲自把书送到府城,知府命学校教官召集生员抄写,过了很久也没完成。
《五柳先生传》教案 【教案设计背景及思路】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根据课标的要求和人教版教材编者的意图,结合课前预习,本课着重设计为两种教学内容:其一,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其二,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鉴赏《五柳先生传》独特的性格。【教学方法】
①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② 教师:“挑”起激情、适时点“拨”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 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翻译文章。② 感受作品自然平淡而又形象鲜明的语言风格。
③ 分析陶渊明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优秀品质,感受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洁人格,学习他坚守理想,在污浊中不迷失本性的节操,培养高尚的情趣。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通过诵读,对“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好读书,不求甚解”等关键句的深层次的鉴赏,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索与判断的能力。
3、引导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三分钟指导学生齐唱《自由飞翔》,营造学习的氛围。<一>、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有一位东晋诗人看到我们这美丽的校园,他也踏歌而来,请听!他来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是谁?板书:陶渊明,今天,他要给我们介绍一个好朋友,板书:五柳先生传
<二>、初读课文,读通文意
1、听老师朗诵,注意老师的语气语调。
2、自由朗读,读出声音,动笔圈点勾画读音没有把握的生字。讨论处理字词。
3、齐读课文。自己理解翻译,分组交流,释疑译文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自由讨论后一致认为较难的作好标记,派代表提出来。
<三>、悟读升华,读出欣赏
1、分男女生齐读第一段,并用笔在文章中找出多次出现的一个字。“不”大家大声的将含有不的句子读出来。感受一下五柳先生是不是有点“与从不同”
2、看书思考:五柳先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有什么爱好?生活怎么样?从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来?
“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常著”“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有感情的二重读全文第二段。文章是怎样评价五柳先生的,你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找出句子:“不„„,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4、教师读第一句,五柳先生究竟是谁?
这篇传记,与其说是介绍五柳先生,还不如说作者借本文抒发自己高洁的隐士情怀,反映了他对官场和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四>、品读质疑、读出追问。
1、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家贫”为什么还“嗜酒”?)
2、找出名句(分男女组找)加深理解,并朗读背诵名句。男:我最欣赏()句,理由()。女:印象最深()句,理由()。<五>、仿写自传,张扬个性。
1、本文简洁自然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无数读者,更有人欣然提笔仿作一传。朗诵教师下水作文,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2、“挑拨”学生创作激情。要不大家也来试试?一展自己风采和文采。
3、学生创作并当堂展示作品。【教学反思】:
在整个导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体验、感悟为主,极力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文言氛围。在欣赏文本中,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积极的对话中,使课堂成为师生(学生之间)的语言、观念、思维的火花碰撞的“现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我设想通过探究《五柳先生传》是不是陶渊明的自传这一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达到欣赏传中人物的个性之美的目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由于时间原因,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挖掘还不够,同时,对整个课堂生成性的、不曾预设的精彩缺乏有效调控。
纪台二中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首先从读中让学生体会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初步了解五柳先生,然后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更加深了对五柳先生的了解。不足之外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希望今后更加努力。
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在本节课中,第一层次通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通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品味意境。当今社会正处于一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说到底也是一种信息的理解、辨别、筛选和概括的能力。其中最基础的就是迅速、准确地抓住文中关键信息的能力,也就是抓“眼”的能力。包括抓“题眼”、“文眼”、“字眼”、“词眼”、“句眼”、“ 段眼”等。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训练的结果。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也是需要训练的。一方面要有老师的指导(训),另一方面要有学生的自主学习(练)。但训练方式不是大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集中体现在三两个精炼的课堂提问中,通过师生互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尝试。
忧国忧民的文人不胜枚举, 所以他们活得并不潇洒, 真正把玩生活于股掌之间, 游刃有余的似乎只有庄子与陶渊明。两位都是一代巨匠, 庄子其人我们熟悉, 但《庄子》却不太好懂, 我们暂且不谈。而陶渊明的许多诗文都脍炙人口, 他的许多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所以一谈起“淡泊名利”, 我们第一个会想起陶潜。他的《饮酒》《归园田居》诉说了他远离污浊官场, 醉心清幽田园的情结。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似乎使人联想到, 陶渊明就像一位长者, 在板起面孔斥责那些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的某些现代人。于是, 陶渊明成了淡泊名利的代言人, 成了我们凡夫俗子心中不可逾越的标杆。而他的《五柳先生传》就成了他昭告天下的宣言。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论地位既赶不上同单元模山范水的《与朱元思书》, 谆谆告诫的《送东阳马生序》, 也赶不上陶渊明自己的《桃花源记》, 但因为它借五柳先生之口说出了陶渊明自己胸中块垒, 所以历来为人重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针对《五柳先生传》的课文说明中说:“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 实为自传, 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 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 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上述说法我基本赞同, 但在多年教学本文的实践中, 我还是存有一些异议, 生成一些思考。
一、并非“实录”, 而是乱世中的做人理想
《五柳先生传》并非中规中矩的人物传记, 而是以概括性的语句, 大量的否定句式, 不追形似但求神似的笔法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形象, 使读者隐隐感到这就是陶渊明,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但如果说是对陶渊明的“实录”, 我认为失之偏颇。
文中说五柳先生“闲静少言”, 似乎是说陶渊明在生活中应该是从容淡定、少言寡语的样子。陶渊明的生活领域无外乎两处:一是他视之如弊帚的官场;一是他视之如乐土的田园。他在官场的生活细节无从查考, 但从他弃桓玄门下, 拒檀道济举荐, 愤然辞官不做等行为来看, 性情耿介的陶渊明在官场即使不是“少言”, 也多是愤世嫉俗之语,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之后, 陶渊明还是习惯缄默吗?他和农户“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 和佳邻好友“过门更相呼, 有酒斟酌之”, 都是“农务各自归, 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的。沉默是给“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看的, 面对朋友, 他还是柔情似水, 热情如火的。
《五柳先生传》中说:“不慕荣利……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似乎是说生活中的陶渊明“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对尘世间的悲欢离合、荣辱兴衰已超然物外, 他真的能够不食人间烟火吗?我们先追溯陶渊明的生活轨迹来寻找答案。陶渊明并非出身贫贱, 相传他的曾祖父是晋代威名赫赫的陶侃。只是到了他这一辈儿, 家道衰落。他自幼在外祖父孟嘉家中生活, 饱览群书, 不仅有《老子》《庄子》, 还有儒家《六经》、文史及神话之类异书, 所以在陶渊明的成长历程中, 一直有两种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潮纠缠不休:道家主张乐天知命、清静无为;儒家倡导“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二者在陶渊明的思想中一直是此消彼长、相生相伴, 所以在他的思想中, 一直有两种志趣, “猛志逸四海”;“性本爱丘山”。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公元395年) , 陶渊明出任江州祭酒, 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闲职, 陶渊明自然抑郁不得志。后来投在桓玄门下, 但对桓玄代晋为楚十分不满。公元420年, 刘裕废晋恭帝, 建刘宋王朝, 更是令他悲痛不已, 陶渊明曾用《述酒》一诗以比喻手法记录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 对曾经不待见他的晋王朝的覆灭还是流露出了无限哀婉之情。由此可见, 陶渊明并没有真正超脱世事, 羽化而登仙, 而是门阀制度森严的官场, 动荡持续不断的时局给了陶渊明太多的伤心, 他才决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面对政治, 冷酷到底。无论陶渊明怎样个性迥然、才华卓越, 他只能是时代的局中人, 而终究不是旁观者, 所以他面对晚年的衣食无着落, 面对孩子的忍饥挨饿, 面对自己的壮志未酬, 心中还是十分悲苦的。他在50岁时写的《杂诗》中说:“日月掷人去, 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 终晓不能静。”可见, 面对贫寒的生活, 他是无法一味“晏如”的。所以才留下了“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这样令人叹惋的细节描写。但陶渊明归隐之后未再仕。公元424年, 江州刺史檀道济来访, 劝陶渊明出仕。陶渊明以“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拒之, 就连檀送的粱肉也一并拒绝, 这种“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骨气还是令人敬佩的。但如果说陶渊明始终“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就有失公允。如果他真的独立于红尘之外, 他又怎会描述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桃花源”那呢?对理想的极度憧憬就是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归根结底, 还是陶渊明对这个千疮百孔的现实社会耿耿于怀, 所以我认为, 如果说《五柳先生传》再现了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我完全赞同, 但如果说这就是陶渊明的全部或者说陶渊明从来都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我认为这种观点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是《五柳先生传》表达了陶渊明的做人理想, 做一个安贫乐道的人。陶渊明是托五柳先生之言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和道德底线。唐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慨叹“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宋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吟咏“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都是表白自己的人生理想。宦海几度沉浮, 世事终究无常, 只有守住心灵的一方净土, 才会在乱世中保有弥足珍贵的快乐。
二、文本只是提供一种性格, 不必随声附和赞美
教材中, 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为“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的性格, 理由是什么”。这是一道思辨性很强的问题。问题指向对文本的解读, 指向社会大气候对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的影响。问题处理得当, 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 二者相得益彰。但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往往草率对待, 五柳先生的性格是不慕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 这3个词语均是褒义词。文章本意也是讴歌五柳先生的志趣高洁, 所以教师有意无意地就把倾向性放在了喜欢、肯定、褒扬五柳先生的性格上, 而对学生的不同声音, 往往忽略不计。教师的越俎代庖扼杀了学生独立思想的形成。性格不是品质, 孰优孰劣无法立竿见影, 而且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偏爱什么性格, 理由绝对是异彩纷呈, 所以教师只应给学生提供选择项, 答案由他们自己决定。但是教师并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性。这份主导权在本文的体现就是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五柳先生闲静少言是因为不慕荣利, 即“安贫”, 而这一切皆因“乐道”, “道”即自己的信仰。陶渊明深受道家、儒家思想熏陶, 安贫乐道思想得来不足为怪。《庄子·山木》中记载: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 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 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 不是潦倒, 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 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 不是潦倒, 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由此可见安贫乐道即穷则独善其身, 儒道二家于此契合。乐道是灵魂, 安贫是表现, 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安贫, 亦乐于道”岂不更好。我们勤劳致富, 合法经营, 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让自己丰衣足食, 既为自己提高了生活质量, 又为国家的GDP贡献一份力量, 何乐而不为?正所谓“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古人云“贤者在世, 天下无道则隐, 有道则至”, 在今天这样一个“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时代, 虽有名利相随, 但这种“入世”的想法毕竟是积极的, 也是可取的。文中有这样的描述性文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字里行间, 一股可爱气息扑面而出, 不矫揉造作、不口是心非, 这既表现了陶渊明的“真”, 也影射出了许多人的“假”。苏东坡评价陶渊明说:“欲仕则仕, 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 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是一个时代的大师对另一个时代的巨匠的顶礼膜拜, 也昭示我们做人以真为贵。唯有真性情做人, 真面孔示人, 才会胸怀坦荡、步履从容、目光澄澈、心生愉悦。在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 成人世界的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不必涉及, 所以更应引导他们勇敢地做一个真实的人。
就如钱锺书所认为的,在《五柳先生传》中,“不”字为一篇眼目。从那九个以活泼灵巧的文字贯穿起来的“不”字,我看到了陶渊明和他轻灵飘逸的个性。“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他不用“我”交代姓名籍贯和一生事迹的无限风光,而托名于屋旁的五棵柳树,显示了他一反“门阀制度”的脱俗。他总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因为他心静气闲,对名利毫无追求。他喜好读书,而且是随性的,所以“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性嗜酒”,但“家贫不能常得”,一旦有机会痛饮,他便率真豪放地“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不因贫夺志,所以尽管“环堵萧然,不敝风日”,他还“常著文章自娱”,进而培养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种卓尔不群的性格。
读了《五柳先生传》,我扪心叩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声势显赫的官位?是功名利禄的荣耀?还是花花绿绿的钞票?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一张白纸,你会用思维的笔画上什么呢?是用粗肥瘦短的线条堆砌成七零八乱、不带任何意义的自定义式抽象画?还是什么也不画,把笔搁在一旁坦坦荡荡地说:“让它空白吧!”
好一句率直的“让它空白吧”!
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陶渊明自小就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门阀士族早就垄断了官场,他的祖父和父亲也只做得个小官,到他的时代家世早就没落了。29岁出仕的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并对纷纷扰扰的官场以及钻营取巧和逢迎世俗的小人感到厌倦。尽管“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他却生在那“八表同昏,平陆成江”的乱世,只能自叹“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有人说陶渊明虽然出世,心却入世。然而,这并不能完全怪他,毕竟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怀才不遇,拥有远大抱负却被逼归隐,只能对现实进行无声的抗议。义愤填膺的他只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心有不快不便直说,于是就用了“五柳”以表心声。
话说回来,我觉得五柳先生的归隐确实需要勇气。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种坦然面对世间一切的态度。荣华利禄就好比一个窄瓶口里的豆子,一把手如果抓太多的豆儿,又不舍得松手的话,就永远无法把手伸出瓶口。《菜根谭》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淡泊金钱与名利,才能从容不迫地跟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坦荡地生活。
从《五柳先生传》一文里,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苦闷彷徨、自怨自艾的陶渊明,而是一个穿越了近两千年时光还仍然素面朝天、坦然生活的陶渊明,默默地召唤我们卸下心灵的负担,走入那素珍淳朴、和谐美好的五柳之地。
五柳先生传反思总结篇1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做逐字逐句解释,只求意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我把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读通、读懂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我让学生听读、自由读、朗读、适时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多用否定句,而且句式整齐,有的同学更己通晓了文意,这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轻车熟路了。
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难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能迎刃而解,而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不易懂。我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件上分析人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读书中得到的是精神愉悦;“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他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他安贫乐道,“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对平平淡淡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传反思总结篇2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精神风貌,我想到了多媒体,在这课的资源中,有一段视频,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悠然自适的情形,我让同学们观看,品味人物的精神境界,我由此又想到了一句话并告诉同学们:是真名世自风流,作者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活得自然,活得洒脱。
本课学生不仅学会从课文本身理解人物,也体会到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是赞是否,同学看法不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再想到当今社会,我不知不觉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着一些渗透。
学生需要开扩的视野,需要有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这是我在教学本课的一点粗浅认识。
五柳先生传反思总结篇3
《五柳先生传》是初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针对大多数学生不大喜欢文言文的现象,教这一课时,我首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五柳”入手,接着引出与“五柳”有关的一个典故,自然地过渡到陶渊明再让学生结合以往所学说说“心中的陶渊明”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能与新知识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这是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一。
我认为的可取处之二在于对文章语言的品析上,为了避免落入俗套或者杂乱无章,我采取了限制格式但不限制内容的品析方法,让学生既放得开(可任取文中的语句)又收得拢(旧拢到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上)当学生对中心句认知不一致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成几派自由辩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结合现实对五柳先生的为人进行评析发表看法,让学生能辨证地看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实“教书育人”中的“ 育人”这一环。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生对重点字词的解释不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朗读训练突出不够,我了解到学生上课前预习的时间较长,课文读的较熟,所以忽略了这一环节,后来通过检测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我才知道“读”是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俗语正说明了这点,今后我一定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促学。
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为了引导学生整合资料、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把握人物性格及精神。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文言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读,因而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诵读:第一层次,初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品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诵读,加深理解。 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分析学生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应注意安排好预习环节,关键是字词的掌握。布置好预习题目,要求他们自己利用工具书及资料,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词、特殊用法、句子,
五、说教学流程
明生平,特别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陶渊明的理解,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并思考两个问题:他为什么称“五柳先生”? 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二)采用三步读书法,
第一层次:初读 1字音和节奏。
2
3、自主学习,落实双基,
使学生自己完成预习题目,目的是使他们自己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我设置了有关文言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预习任务:重点字音、重点词语、重点句子。这样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有利于学生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这里我安排学生开展活动“请让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 第二层次:品读。
1、合作讨论,全体参与,让课堂“活”起来。
学生可以四人一组,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讨论四个问题:文中哪些语句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他喝酒为什么要“期在必醉”? 作者常写文章,目的是什么?这四个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结合文章的背景和已积累的陶渊明的有关知识,就可以对文章深入的探究,因此气氛较为热烈,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讨论热烈,
回答切题。切实改变了以前沉闷的课堂模式,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启迪想象,启发情感,培养审美情感。
课堂应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的课堂,应是学生开拓思维的课堂。因此,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思维达到一个活跃的高度,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面前,说出你想对他说的话。 品头论足说陶潜 ,由古及今话隐士。这有一定难度,我是这样启发他们的:我们已经对陶渊明的性格志趣、生活态度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他这种思想曾被后世很多人推崇、赞扬,可谓是“名垂千古”。其实呀,名利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总是躲避着追逐它的人,却又追逐着躲避它的人。”陶“不慕荣利”却美名流传至今,而当时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后人有谁知道呢?但现在又有很多人并不赞成他的那种思想,认为1500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已过时了。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闲静少言”不行,当今社会应多说话、多与他人交往,才能有更大发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读书‘不求甚解’不好,我们读书应深入体会每字每句的含义’’。有的学生说:“我认为陶隐居是在逃避现实是懦夫行为。”有的学生说:“ 如果我们都像他一样找个“世外桃源”躲起来,那么谁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呢?
了”。这一问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发散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
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模式的展开过程是学生艰辛又愉悦的智力劳动过程,劳动理应得到回报,而且丰厚的回报更能激发再学习再探究的主动性和热情。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实。有效地模式加科学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不断的自主探究,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敏锐的发现意识,务实的探究态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三层次,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累背诵经典文章及段落,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熏陶感染之中完成个人的独特体验。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试背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环节:作业安排。
1就是对同学预习的检测和督导。也是落实双基的保证。
2、课下整理课堂所听,用 读出自己”的第二个要求。
六、说板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新、精。要观照,也是教学本文的核心内容。我选了图画式板书形式,引导学生从性格、爱好、守志安贫的隐士的
关键词:《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退隐归耕
陶渊明经过十多年的游宦生活后,于中年绝意仕进,成为“隐逸诗人之宗”。其实,他的高隐情怀早就存在着。《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早期的作品,但可从中推究出陶渊明最终选择退隐归耕的缘由。
一.生性淡泊,为人质朴
1.随性率真,卓尔不群
且看:“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几句生动再现了陶渊明的率真品性。渊明生性嗜酒,却因其家境不好,而不能常常得到满足。当亲友以酒款待他时,他只要一去便将酒一饮而尽,并与亲友约定一醉方休,喝醉了之后便回家。陶渊明欲去则去,欲留则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由此可见,陶渊明拥有孩童般率真的性格,不文饰自己的喜好。他与人交往时亦不寒暄、不客套,均是随性而为之。
这种行为在世俗人眼中至少是很不适宜的。东晋社会本就动乱不已,官场则更为黑暗。名士们虚伪自私,同流合污者甚多。陶渊明随性率真,他的简单朴实的与官场之中的各种规则格格不入。显然这位“五柳先生”天生无法立足于官场。陶渊明无法违背自己的本心,无法与官场中人一同狼狈为奸。如此,最终的退隐归耕即为必然结局。
2.不慕虚荣,缺乏社交
陶渊明仅用“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八字,概括出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他以自身的高尚品格暗讽门阀名士以玄学清谈博取声名荣利的不良行径。言简意赅,意味无穷。东晋社会,附庸风雅之士良多,而“闲静少言”正是当时那些为求得荣利而清谈不休的门阀名士所匮乏的可贵品格。“闲静”暗讽玄学之士争相奔走于声利之区,浮华交游。为在名士场中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甚至连高僧慧远亦欲结莲社而扬名;“少言”则暗讽名士们喋喋不休的清谈。名士们谈玄论道,外示高尚,实则将玄学清谈作为博取声名荣利的一种手段。
此八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既刻画了渊明自身不慕虚荣的性格特征,又有力地讽刺了清谈家们追名逐利、趋之若鹜的卑劣丑态。渊明拒绝与世俗交往,而他这种清高的性格不融于俗。卓尔不群的性格特点注定了他是一个孤独体,自然注定了他最终的退隐归耕。
二.“读书”、“治经”、“著文”与“俗”相异
1.“读书”、“治经”以求儒道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清谈盛行,儒家经学严重衰落时期。研读经典是可笑的不与时俱进的行为。但是从《五柳先生传》中我们看到一个爱好儒家经典的与时俗相违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虽然此处陶渊明并未明言喜读儒学经典,但是结合其他诗文中屡屡出现的“少好《六经》”之类的自述,可见一斑。
陶渊明爱好读书,自小就受儒家教育,并接受儒家的价值观念。因此,他认为读书与治经都是以求儒道为目的,这与当时的“名士”们读书清谈有着本质区别。他读书的方式和态度亦与当时的经生们截然相反。“好读书,不求甚解”表明渊明因好读书而读书——他读《六经》纯粹是因为喜爱,并非为考取功名和博得声名。同时,其读书方式为游观,而不是逐字解经,死记硬背。“甚解”,即繁琐的解经方式。渊明借此句委婉地展现了自己的治学态度。自两汉以来,便有繁琐经学之道。当时的南方高门士族,主要凭借繁琐治经来博取荣利。世俗之人将繁琐解经作为走向荣华富贵的垫脚石,这是深为渊明所耻的。对于那些大力提倡繁琐解经的做法,他亦深表怀疑。治学严谨的他从不迷信官方经学,他深信“求儒道”方为治经之本。结合陶诗《饮酒(其二十)》更可略知一二:“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汉初诸儒辛苦整理传承五经六籍,却不得时人爱好。固然有人读经书,但甚少有人真正为求儒道而读经,讽刺意味油然而生。
“好读书”,是好读经书而求儒道;“不求甚解”,是不求繁琐治经。他不欲以儒学博世誉,不欲以繁琐治经为手段而驰骋于名士场。在渊明看来,读书本就应当愉悦身心,心无旁骛。“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更可见渊明对于书籍爱不释手。他并非不仔细领悟参透书中的儒道真谛——在读到契合心意之处,他欣喜不已,甚至忘记吃饭。若非经过反复地研读、仔细地思考,他又怎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心理共鸣呢?
为求闲适自得、愉悦身心、参透儒道真谛而读书的人本就不适宜为官。加之渊明坚决不走繁琐治经的道路,这更使他难于立足在东晋官场之中。因而,退隐归耕,或许便是陶渊明最终的最佳选择。
2.著文章以自娱
陶渊明认为:著文是为娱乐自我,表达志趣,并抒发真实的内心情感,从而真正释然,忘记得失。因此,他写道:“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然而,当时的名士无不以文章博声名,甚至把它当作世俗交际的一个工具,抑或是有悖本心而著文,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工具。这完全与陶渊明的著文初心相悖。天生随性的陶渊明不愿去做任何违背自己初心的事。他无所谓虚名,不与人争锋,不愿亦无需违背自我初心著文。
“著文章以自娱”,此处的“文章”大抵是指《感士不遇赋》、《闲情赋》之类。所谓“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古人辞赋,常为早年博学习文之作。而渊明的赋以抒情为主,与汉赋铺陈繁复的作风截然不同。他后期的五言诗与散文则更显自然风格。
此外,由《五柳先生传》清新朴素的文辞特点亦可以推及,渊明崇尚简淡朴实的文风,甚少使用华丽的辞藻,不喜过分文饰。这种清新朴素的文字最有利于陶渊明真实生动地展现自己的人生志趣,抒发内心真实情感。而在那个黑暗动乱的东晋社会中,为官著文必然不可随性而为。一旦不慎,重则招惹杀身之祸。渊明若入世,著文必将受到极大限制,毋庸说表达本心。“酣畅赋诗,以乐其志”则进一步印证了陶渊明的文学创作理念。畅饮、作诗均为愉悦心志。酣畅之作表达心志最为淋漓尽致,无需隐藏,无需介怀。试问,此类“著文”又怎符合东晋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在渊明看来:饮酒,赋诗,自娱自乐,朴素闲适自好,又何必随波逐流,放弃这种潇洒悠然的生活呢?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文学理念与“俗”相背,其秉性亦使他无法适应黑暗的东晋社会,故其最终的退隐归耕是必然结果。
三.高士情怀,安贫乐道
1.蔑视权贵,崇尚高士
《五柳先生传》语意平和,但不可否认,其中确有傲骨。首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便可见渊明誓与世俗相斗争的信念。
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实则重出身门第。渊明首句则以“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姓字”表现出对当时讲究出身门第、社会名望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不屑之情。渊明观点如是:衡量一个人的高低贵贱,应在于其本人品格的高下,而不在于其出身门第与社会虚名。诚如黔娄之妻所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黔娄虽为寒微之士,却凭借自己的高尚品行自立于世,其清节更是流芳百世,故深为渊明所称赞。渊明在此处引用黔娄妻之语,深表对黔娄的赞许。陶家先祖亦为陶渊明所敬仰的高士之一,先祖轶事更是渊明秉持古代高士气节的精神源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陶渊明看到宅边的五棵柳树时,就想到了先祖陶侃的轶事:陶侃“尝课诸营种柳”,他在经过都尉夏施的家门前时,立即认出其门前之柳是武昌西门的官柳,证实了夏施的假公济私。此事反映出陶侃的明敏、励精与治军之严。此处,渊明以“五柳”为号,足可见其对先祖高尚气节的崇敬之心与效仿之意。
古代高士气节凛然,自不会向恶势力低头。于是,在陶渊明眼中,权贵、权势即为“浮云”。蔑视权贵,崇尚高士。为秉持气节,退隐归耕是必然趋向。
2.固穷守节,安贫乐道
且看“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二句。
陶渊明的住房条件简陋无比,堪称“家徒四壁”。破旧的房屋既不挡风也不挡雨,亦遮挡不了日照;其衣着也十分破旧:粗布麻衣,短且破,其上缝缀补绽甚多;“箪”与“瓢”内经常空空如也,他甚至经常无吃无喝。但最终的三字却令人出乎意料——“晏如也”。“晏如也”恰到好处地揭示了渊明安贫乐道的精神内涵。他沉稳笃定、清心寡欲,无心于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拥有与世无争的高洁品格。若换作常人,必定抱怨此种贫乏困窘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渊明未曾若常人般一味地追求物质生活,而是沉醉在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里,故他依然安乐平静。如此固穷守节之人,又怎会爱慕荣利呢?《五柳先生传》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为结句,意蕴深远。无怀氏、葛天氏均为上古帝王。在他们的治理之下,民风淳朴,其乐融融。而渊明此处以上古贤君之民自比,体现其不追求功名利禄之心。由此可见,他向往和谐淳朴的人际关系,渴望恬静自由、简单闲适的平淡生活。
显然,与世沉浮的东晋社会无法给予陶渊明这种心灵的归属感。既不可得,则不如归去,到田园中寻觅那份宁静祥和。
综上所述,陶渊明最终退隐归耕在其早期的其自叙传《五柳先生传》中就有非常明显的表露,其个性特征、价值观念和高士情怀等就是其归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志熙.《陶渊明传》.中华书局 2012年8月.北京.第1版
[2]王青.《陶渊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五柳先生传阅读附答案】推荐阅读:
《五柳先生传》 教案09-18
《五柳先生传》 设计01-12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赏析10-25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06-04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及翻译11-11
藤野先生阅读题及答案09-15
东郭先生和狼阅读答案10-17
阅读藤野先生心得体会09-21
藤野先生课内阅读10-24
《差不多先生传》练习题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