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精选12篇)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 篇1

大家好!

浅谈责任香港回归时,英国查尔斯王子说:很多事你不愿去做,但你不得不去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含义了吧。然而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那么到底什么是责任呢?责任,百度百科将对责任理解分为两个意义。

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

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结果。而我认为,责任就是坚守自己所选择的路,对自己负责。现如今我们进入协会已近一年,我们亲眼目睹了从“朗诵演讲辩论协会”到“演讲与口才学社”的转型。回首往昔,我们初次见到学长学姐,见到“朗诵演讲辩论协会”这八字时,内心的期许是什么?是什么牵引你我来到此处、聚在一起?我想起初是兴趣,是你我对它的热忱,是想要得到历练,学习的机会。然而正如周杰伦的歌词所言: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我现在正服下的毒药。时间总是会消磨一些东西,不止爱情,还有你我的初心。不得不说在后期社团工作中,我们也不幸“踢皮球”,也曾相互推诿。我相信推诿目的不是因为能力不足,除了人天生的慵懒以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害怕承担责任。然而身在其位,必谋其事。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 篇2

国学“大师”太多了,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做—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记者: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余英时:我觉得没有真正的“国学热”可言。真正的学是不能热的、热不起来的,只有五分钟。学是要冷冷清清长期做的,如果要带一个“热”,就可以不考虑了。等于是流行歌曲,大家都狂热,流行歌曲能流行多久,就不知道了。我看“国学热”本身跟国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被挖空了,要找东西代替: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我们不用向国外求什么,光老祖宗的东西已经用不完了。无非就是这样一种想法,才会搞出“国学热”来。

记者: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所以必须倡导“国学”,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余英时:我想“人心不古,物欲横流”的说法,每个时代都能听见。古代就有了,汉代可以这样说,唐代可以这样说,明代可以这样说,现在还是这样说,什么才是把人心复古呢?从前提倡经学的人,就以为经学可以解决一切,中国人念经学念了几千年,去翻翻清朝

《四库全书》提要,经学有多少书?每一代都有发展,还不是继续“人心不古,物欲横流”?我想每个时代都有问题,没有任何一种万灵药可以通治所有的病症,只能对症下药。

记者:在现代学术史上,“国学”一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背景?

余英时:“国学”基本是日本的名词,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有了。最初就是要恢复日本的国粹,先是对抗中国的汉学,后来又对抗西方的东西。这个“国学”后来就传到中国来了。当初也经过许多演变,也有“国粹”的说法,同样是日本传来的。后来中国有《国粹学报》之类。章太炎提出,这些东西有所夸大了,所以改用“国故”,他有一本书就叫《国故论衡》。胡适他们提出“整理国故”,整理跟中国有关的历史种种。这样“国学”就变成中性的名词。

清华大学办国学研究院的时候,就用过这个名词。包括我的老师钱穆先生写过《国学概论》,他说“国学”这个名词恐怕也不是能持久的。我认为把“国学”变成某一种神圣、美妙的意义,让它发生精神向导作用,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和考古学家李济之先生反对用“汉学”这个名词一样,不想把中国考古变成“汉学”的一支。

记者:在学术研究上,通与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余英时:在学术上,通与专是看个人的。有人愿意是专家,他不想“通”,对“通”没有那种意识。有人故意学“通”,那种是很虚的通,许多抽象的废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尤其是现在用西方各种理论的名词,人家也不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我想真正求通,是在专中求通,通中求专,两者分不开。没有具体研究,通什么呢?一到具体研究就进入专的领域。这专不是就事论事,要看看前面,看看后面,看看左右,把有关的都联系起来,那就是专中有通,通中有专,不能空谈专与通。

记者:为什么现在大陆的学者动不动就称“大师国学”,动不动就是“通才”?

余英时:还是精神空虚吧。这是最大的问题,学术界的人精神也空虚,总要有一些东西填补,变成大师的话,当然就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了。明朝末年官封得太多,“都督多似狗,职方满街走”,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什么都是大师,就没有意义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记者:那些顶尖聪明的学者为什么热衷于当大师?

余英时:有人学问好,聪明才智高,不一定有智慧,智慧是另外一回事。人生的智慧不是看人的聪明,中国古人讲,这个人“智可及,愚不可及”。“愚不可及”不是骂人的话,是赞美的话。西方经典《赞愚》中就说,越是愚钝的人越有智慧,愚钝的人不是言词辩诘,而是对人生有某些很深的体验。越聪明的人越是糟糕,聪明等于是一个工具,就像科技一样,用在好处也行,用来制造杀人武器也可以。这就是古人讲“术不可不慎”,做哪一行也要谨慎。这跟智慧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要迷信什么学者大师之类。

但求面对死亡而视为平常

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记者:一些在文化、学术上很有成就的人物,到了晚年为什么会产生“不朽的焦虑”?

余英时:人到老的时候,怕死是一定的。你要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年轻的时候越是好勇斗狠,要跟人家拼打、斗争,老年就越怕自己失去这个世界,越想抓紧“得”。这个“得”不光是财,主要是名誉:人家承认不承认。怕寂寞,这就是黄宗羲早年讲的一句话:“士大夫不耐寂寞,何所不至。”只要你不耐寂寞,什么事都会干。

老年人就怕这个世界把他丢掉了,他没有地方可去,没有东西可以抓得住,所以一抓住一个东西就占有,无所谓节不节了。越到老年越可怕,年轻的时候不会意识到死亡,到了中年以后,死亡的威胁就存在了。

儒家讲死亡,就是面对它而视为平常,这是真的儒家精神。胡适到英国去见剑桥的大主教,就说:对死根本就不怕,死了就死了,没死以前就做我该做的事。这就是张载所说“存,吾顺事”。活一天,我就要尽一天责任。责任有很多,对子女有责任,对太太有责任,对父母有责任,对兄弟姐妹和朋友都有责任,能尽多少算多少,不能人人都靠你。

尽我最大的努力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我的专业是研究历史,就希望把我的历史研究好,不是曲解历史,不是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搞一个学说,也不是为了赚钱而写一本人人都买的书。做历史研究也罢,做哲学研究也罢,得到某种程度的真理,把已有的真理向前推进一步,那我的责任就尽了。至于人家的评价怎么样,对你是不是欣赏,生前是不是得到承认,这都不重要。这样你就心安理得了,就没有那么多的惶恐。最怕的就是不安,老想要怎么样,这是心理上最难克服的问题。

“不朽的焦虑”起源很早,中国古代思想家如子产,不信灵魂不朽,认为魂、魄最后都会散失,这便引出《左传》上讲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以身作则,大家敬重你,觉得你是一个楷模,可以拿你作标准。立功是对社会有贡献,自然不朽,人家永远会记得你。立言是你说的话或知识上求真理,科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能够创造出很新的想法,对一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那也可以不朽。这就是所谓三不朽,中国人把死寄托在这三不朽上。这三不朽是很好的,不见得人人都能做到这样,要付出很大代价,牺牲各种功夫才能立德、立功、立言。

如果不想花那么大的功夫,又想不朽,有什么办法呢?就做坏事。这就是东晋桓温说的名言:虽然不能流芳百世,我也可以遗臭万年。遗臭万年也是不死,所以,我想遗臭万年的人就比求三不朽的人多得多了。

要恢复人的尊严

语言本来是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必要创新,可是我觉得“分子”这个含义现在太坏了。

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

记者:为什么你现在把“知识分子”一词都改用“知识人”?

余英时:“知识人”这个名词是我现在提倡的,第一次是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士与中国文化》第二版,我在序里提出这个问题。以后我就尽可能用“知识人”,而不用“知识分子”。原来我也用“知识分子”,那是随俗,因为语言应该随俗。但我现在觉得这是一个问题,过去“分子”用得太可怕了,分子是右派分子、坏分子,什么都在里头。“知识分子”已经用了几十年,从前是一个中性的词,后来就变质了。所以我不想再用。我记得可能是看了已经去世的语言学家陈原谈“分子”的文章,受到他的影响。西方用“intellectual”,就是知识人,日本人也用“知识人”。我给日本学界写过一篇文章,用的是“知识人”这个名词。讲知识人等于中国人讲读书人一样,讲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都可以,为什么不能用知识人呢?我的意思是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我要恢复人的尊严,因为语言是影响很大的东西,语言一定限制你的思想,用暴力语言,就是鼓动暴力。

记者:人的地位要受到尊重的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源流可以追溯?

余英时:中国对人权是一样尊重的,在王莽时代有诏令,不能买卖人作奴隶,这比西方还进步,西方整个古代以至早期基督教都视奴隶为当然。人都有权益,人都有尊严,这在中国早就有了。中国的观念跟西方的价值可以结合起来的。

从前中国还有士大夫阶层来控制,政权也是开放的,开放到一定程度就是科举,要做官必须先考试,这个考试是比较公平的。从汉武帝开始,中央设有太学,地方上也推举人才再送上去。这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好事情,不要以为是小事情,这是不容易的。西方在中古时候一个是武士阶级,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可以有特权,然后是世袭的贵族。这些在中国很早就消灭掉了,世袭制度基本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就不再实行了。唯一世袭的就是皇帝,这个没有人碰它。中国的政权很早便开放到“四民之首”的“士”(即知识人)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成就,但这一开放并没有形成“民主”。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知识人便自觉地努力,想作进一步的开放。追求民主,便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有“人的尊严”。儒家早已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这一思路在现代与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大潮流汇合了起来。

记者:在今天这个时代里,如何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余英时:我想你们年轻人自己要努力,要自己把自己当人,不要盲目服从上面的权威。我认为每个人要争取自己基本的人权,不要随便被人剥夺了。如果人家给你“恩赐”,给你点好东西,你就感激涕零,这就不太好了。人就应该量才适性,自己有多少本事,在什么环境,尽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但是人不能光为自己着想,我们念中国书,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只管我一家,其他就不管。因为小时候受影响,有社会责任感,但是责任感也不能无限膨胀,膨胀到连家都不顾了。起码的责任是对家里人有承担,这以后才有余力为公家做事,这是很简单的人生道理,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才能够慢慢走上现代社会,只能求一点一点地变。

我从来不把任何个人当神一样看得不得了。古人今人中好多人我都很欣赏,很尊敬,但我不觉得我要崇拜某一个人,想变成某一个人。我怎么可能变成爱因斯坦呢?爱因斯坦是一个个体的生命,我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为什么要做他呢?就算有一个人是物理天才,也不一定能成得了。每个人都要成就自己,完成自己。我没有崇拜某一个圣人,我不崇拜孔子、孟子、朱熹,只是觉得在中国精神史上,这些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从内心欣赏他们,尊敬他们。

现在想到的是,在这个时代我能做什么,那就是做自己。我没有英雄崇拜主义,也不会自愧不如,因为我天生就只有这么多本钱,只有这么多才力。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遗传决定的,还跟我的环境有关系。如果小时候没有八九年在乡下,我对传统的社会与文化便不可能有亲切的认识。但我没有机会上现代小学、中学,便注定不能成为数学家或物理学家了。我只有一点对中国文史的底子,就只能做我自己。我并不是傲慢或者自负,人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就做多大的生意。不要看别人是大富翁,我也要去做大生意,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总而言之,尽力完成自我,同时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所谓“博学知服”,即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的最好办法。

“通史”:以“专”济“通”,不写通史

我不写通史,往往集中精神研究每一个时代的特殊问题。但“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中国古代“通史”的观念和现代教科书式的通史,不是一回事。

记者:就历史研究而言,为什么写通史在西方没有受到特别重视?

余英时:在今天西方,写通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那根本是教科书。一般专家不大愿意写教科书,这是服务性质,而且你不可能在研究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专家,要了解其他专家的意见。一般写通史几年后就要修改了,知识进步了,又要重新来过,写得再好,没有超过十年二十年的。总而言之,通史不是大事情,得不到太大的重视。在西方写通史的动机大概有两个:第一,写得好的话,市场大,可以拿到很高的版税,就发大财了,还可以设立基金会。第二,能综合一切历史知识写出一部大多数人接受的长篇叙事,这也是一种创造,给人满足。但一般而言,写通史不算原创性的贡献。

记者:可是在中国,为什么许多历史学家把写通史作为梦寐以求的事?

余英时:中国很多史学家都梦想写通史,那是因为历史传统的关系,通史在中国文化上的意义不同,我们理想的通史是司马迁式的,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不得了的大综合。或者像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但《通鉴》已不算“通”,只能从三家分晋开始;还必须有七八个专家给他专门做研究,他自己写成最后稿本,现在还保存一本司马光通鉴稿,看看别的专家的东西,他来改写贯通。但他的问题不像现在的通史,那是给皇帝看的:怎么治,怎么乱,治乱的原因在哪里?有很清楚的目标。从历史上得到一些统治的教训,怎么样治理这个国家,是一个镜子。我们现在是给谁写呢?写通史就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从文化观点,有的从平民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平民怎么想的,可是平民根本没有资料,农民每天耕田,晚上回家吃饭,有什么东西可以作资料呢?他的感想不可能写出来,有人代他写出来也不能作为代表。今天写通史的情况不一样了,通史是教科书,“成一家之言”就不是通了,只是一个人的看法。写通史希望销路好,就不能成一家之言,是集众家之言,所以观念变了。在这种情形下,写通史要靠综合能力和叙事本领,与司马迁和司马光完全不同了。

记者:不过一般人总希望买一本最好的通史,这样就可以方便地了解历史。

余英时:我完全同情这一看法,但不容易实现。希望只读一本通史便知道一切,是不现实的。只能期待多出现一些通史,可以比较。但这必须以完全的学术自由为前提,写通史一有顾忌,便写不下去了。

记者:钱穆先生在抗战时写《国史大纲》有什么原因?

余英时: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有作用,有选择点。第一,那是抗战时期,要建立中华民族的信心,要讲中国的许多好处。第二,他认为五四批判中国是过头的。第三,上世纪30年代国民党统一全国以后,大学要求中国通史是必修课。但是大家觉得没有一个人能教全部,所以第一年北京大学通史教学是在北平找各个专家,像钱穆先生讲春秋战国秦汉、陈寅恪先生讲魏晋南北朝隋唐。钱先生讲,这个通史,各自为政,是不通的通史,通史就要一个人通下去,他就一个人通下来。钱先生在北大教书最出名的就是中国通史,他是用一个人的观点大叙事。由于他的观点广阔,选材重要而全面,最后写出一部最好的通史。钱先生告诉我,范文澜在延安时期写的中国通史好多是运用《国史大纲》的材料,不过另外作解释就是,因为范文澜与钱先生从前认识,他是黄季刚的学生。这可见钱先生在取材上大有长处。《国史大纲》至少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地步,但此书采用纲目体,言简意赅,不容易读,教的人必须有很高的史学修养才能胜任。

记者:吕思勉先生写的中国通史又有什么特点?

余英时:吕思勉的通史很实在。第一,大段大段地引原文。第二,每一时代的政治叙事和制度变动分配得很平衡。吕思勉最早写的是《白话本国史》,那是很畅销的,第一次用白话来讲通史,但是也引起问题,就是提出岳飞并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军阀,因为他自己在军阀时代,他看到岳飞那么蛮横,认为就是当时的军阀,那就引起大家痛骂。后来他写了其他的中国通史。作为一个特殊的史学家,他是很重要的,没有第二人做这样的工作,写这么多的专史,所以有人称他是通贯的专史学家。

记者:在西方,汤恩比的《历史研究》在学术上如何评价?

余英时:汤恩比的《历史研究》现在差不多没有人看了,在中国是另外一回事。汤恩比本人是一个很好的史学家。他的一生最多的精力放在《历史研究》上。我看了几乎所有专家对汤恩比的评论,每个专家都把他骂得一塌糊涂:这里错,那里错。专家指出错漏,某些大的东西不能成立,基础都被毁掉了。通史是建立在一些基础上,打开一看,基础不对。怎么办呢?汤恩比的《历史研究》作为一个尝试是了不起的,因为他的专长在希腊罗马史的范围之内,其他的像东南亚、美洲、墨西哥,他都要碰,那都是临时研究的,看看别人有些东西可以用。那就是很薄弱的基础,跟原来他自己的专长也不能比了。所以这个大屋建起来很堂皇,让外人看,都看不出哪一个房子好,哪一个房子坏,可是真正的专家一看就穿了。汤恩比的《历史研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十大本,一个是节本。我认为看看节本就足够了,节本在大致上就齐了。不过《历史研究》属于历史哲学一类,倒和中国原有的“通史”观念比较相近,而不是教科书。

记者:为什么陈寅恪先生一生没有写过通史?

余英时:陈寅恪想写通史只有一个根据,就是他的表弟俞大维所了解在德国时期的陈寅恪,当时他收集很多刚刚出来的剑桥欧洲史,想写一本中国通史。我认为陈寅恪中年以后也没有这个想法了,只有早期俞大维的记载认为他想写通史。别人也有这样的感觉,大家觉得他既然知识这么渊博,应该写一部通史,比别人写得好。但这是理论,以陈寅恪的文笔、写法,写得兴起,对细节一点不肯放手,那种写法不是写通史的笔调,通史的笔调是执简驭繁,是有一套功夫的。真要写通史,要在文章上下功夫。从前崔述写《考信录》,花三年的时间学韩愈的文章,然后才能写,写通史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记者:有学者曾经问过我:为什么余英时不写通史?

余英时:通史很重要,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过写通史的冲动。但是我自己觉得花几年时间写通史,还不如在某一个特别的领域用几年真正深入地研究,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不仅是综合已有的知识。通史必须尽量求全面,许多专门领域,自己不甚了了,也得涉及。这也是我不敢下笔的一个原因。一再考虑,我还是觉得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专题研究上,贡献较实在。只要所选专题很重要,即可由专中透出通贯的见解。譬如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写成《朱熹的历史世界》,我自觉打通了宋代政治与思想之间不少隔阂,也有助于“通”。这是以“专”济“通”。

我决不是不重视写通史。我是学历史的,基本上讲的就是“通古今之变”的问题。古今怎么变化,那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在古今之变中,就有具体的如何“通”的问题。我不写通史,往往集中精神研究每一个时代的特殊问题。但“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我愿意借这个机会说明,中国古代“通史”的观念和现代教科书式的通史,不是一回事。

传统的观念预设着一种全能的超越观点,好像上帝一样,可以看到全史的整体,所以在“通古今之变”上面还要加上“究天人之际”。史学家是人,人一定在地上某一个时空交叉点上,就会受我的时空交叉点的经验所限制,不可能看到想象中上帝的眼光。哪一个史学家不是在时空交叉点上活着呢?离开时间和空间,能够存在吗?

记者:你的唐代研究进行得怎么样了?

余英时:我现在看唐代相关的书,看完以后再看看要不要写什么东西。因为春秋战国、汉、魏晋、宋、明、清、现代各种时代我都写过专书或论文,还没有写过唐代,我要把唐代补起来,这样就连起来。我想看看唐代的诗人和禅宗,这是两个精神界的领袖。中国唐代最高的不是理学家,也不是经学家,而是禅宗和尚,创造了宗教。另外就是在唐代引人注意的诗人,因为诗人是领导一代精神的。我也注重中国的精神史,希望用我个人的观点把中国精神史贯通起来。不是说人人要接受我的看法,而是我自己要求一个贯通性。也不能说中西贯通,只能说我个人贯通。我自己需要有一个通盘的了解,为我自己。这是个人来讲,不然的话,就夸大了。

摘自《时代周报》

“大学”:大学还得靠民间力量

美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进步资本。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要“藏富于民”,就会出现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主要靠校友慷慨捐助,这是它的经济基础。美国的大学是民间引导政府。

记者:耶鲁大学的孙康宜教授讲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这三个学校的关系特别有趣,像

是祖父、儿子、孙子的关系,耶鲁是一群对哈佛不满意的学生建的,普林斯顿是一群对耶鲁不满意的学生建的,所以这三个学校有非常友好的关系,但是又有竞争的关系。你在这三所大学都任教过,这些第一流大学有什么值得中国学术界关注与借鉴的经验?

余英时:美国各大学很难说哪一个是第一,最要紧的是看综合力量。美国常常有调查,没有一个大学每一个系都是第一流的,就看谁第一流的系比较多,大概就是在前几名的,所谓常春藤大学,有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十几个。这些学校基本上水准都差不了太多的,要看你的兴趣是哪一行,刚好哪一个教授是你喜欢的。教授的著作出版一定要很高水准,不能随便出版,而且每一本出版的书,都要经过专家审核,不通过就不会出版的,不管你有多大名气,都不相干的。这种制度化是非常稳定的,大学出版社尤其守得很严,这样才能使研究传统不断。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历史,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学会。学报上的文章要靠同行互相监督,所以不可能有抄书的情况发生,一出现的话就会身败名裂。

美国大学无论是公立的、私立的,都完全没有政治力量干扰。包括州立大学,它们由州控制预算,但不会因为政治原因遭受迫害,或者被削减经费,如果大学教授倾向于共和党,而州的领导人是民主党,想要削减经费,也是做不到的。在美国大学要进行迫害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行长期聘任制度,如果做五年助理教授,自己够水准,质与量都达到要求,就可能升成副教授,在美国一般就已经有长期聘约了。拿到长期聘约以后,当然还要努力,升到教授,要出版多少书,发表多少文章,其中学报的文章更重要,比书还要重要。

写教科书,如美国通史之类,是升不了级的,因为在知识上没有原创性的贡献,只是综合一下作为一本教科书。教科书在版税上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是在学术上,对升级一点用都没有。你不会因为教科书,学术地位就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写通史或哲学概论不会在现在的学术圈子里占什么位置。这也应该让中国的学术界、知识界认识。

记者:金耀基先生一直研究现代化与大学,认为欧洲成为欧洲世纪,美国成为美国世纪,都跟大学有很大的关系。

余英时:欧洲大学开始是宗教机构,所以神学很重要,最早的大学都跟宗教有关系,长期聘任制度就是要保障教授不受宗教迫害,不受政治迫害。这个保障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更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如果没有这个保障,学术独立就很难了,而且出版书籍,国家如果没有一个出版检查制度,谁也没有资格检查,这是最重要的。

美国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很大。美国就是靠教育,教育是最重要的进步资本,不是靠钱。钱是怎么运用到文化水准提高,学术研究进步上,人文方面还一时看不出来,最容易看的是科技。科技要是没有金钱,不可能发展,要花不知道多少钱,才能够有一个新的发明。这个东西如果还考虑思想上正确不正确,那就完了。美国的进步领先于其他的国家,就靠这一点。从前是英国领先,第二是德国,德国的研究院后来被美国搬过来了。哈佛大学最初只是大学教育,没有研究院,后来才按照德国的研究院发展高等研究。美国的国力跟它的教育成正比,现在无论从哪一方面,英国都是跟着美国走了。美国的教育经费非常多,英国的经费常常被政府掐得很紧。在美国,除了政府以外,还有许多有钱的私人基金会,甚至许多英国的研究院都要到美国来申请基金。

记者:民间的力量对美国大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推动?

余英时:大学当然是靠民间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大于政府的力量,才是健康社会。如果一个社会是头重脚轻,政治力量占第一位,就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至少从现在看来,不是政治为主,而是以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教会提供组织的能力,最早的私立大学都跟教会有关。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要“藏富于民”,就会出现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主要靠校友慷慨捐助,这是它的经济基础。十七八世纪,中国商人阶级兴起以后,许多书院都是靠商人的钱。美国的大学是民间引导政府。政府是一个组织,组织是把民间想完成的事情尽量完成,这样在选举的时候民众才会投你的票。不是倒过来要靠领导的,在美国开任何一个学术会议,不会有什么领导人先讲话。没有人去找校长来训话的,大家会觉得很可笑,校长对这个东西不懂,讲什么话呢?

“通”的观念永远在我心里

做一个有责任的语文教师 篇3

实事求是地说,在过去的18年中,我就是想让学生在我的教育下取得优秀的成绩,然后得到领导和家长的赏识。于是,在无数的课堂上,我反复地啰唆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重复地记忆;在课余时间,我把后进生拉在身边补习,让他们争取在考试中得到60分……

大部分时候,我依照教参,照本宣科地上着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却不管学生是否喜欢听;在语文试卷的批阅中,我按照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能像流水线一样制造答案,而丝毫没考虑学生的想法。

在我的眼里,语文课似乎就是教语文书本上的知识,就是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语文测试中获得高分。于是,在我的眼里语文就成了一门工具,专门对付考试的工具。

走出课堂,走出考场,学生获得的是什么呢?我该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学生是做一个只会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记住的机器吗?答案肯定不是的。

这几年,我在反复思索着。

我要改变,我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教一些学生终生受用的东西。

我想到了经典诗文的

诵读。

中华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的魅力经久不衰,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学生时代是记忆的黄金阶段。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积累古典诗词,从小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吗?

一次外出听讲座,我得知了一本叫作《经典诵读》的读本,于是买了一套。回到学校,我便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软面抄,每天早晨安排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下1~2篇诗文。而我自己也尽早赶到学校,督促并指导学生抄写、背诵。背得熟练、有韵味的学生,我还会发给他们一些小奖品。对一些没有办法及时背出来的学生,我也不勉强他们,而是让他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现这篇诗文。比如,喜欢画画的可以给诗文配画,喜欢音乐的可以给诗文配上曲调唱一唱,喜欢表演的同学可以找人合作演一演。这样自由记忆诗文的形式虽然占用了我们相当多的时间,但是一年下来,班里的大部分学生居然能背诵100多首诗文。每天早晨,看着沉浸在诗文世界中的孩子们,我觉得时间花得非常值得。人类优秀的语言就应该植入学生的大脑中。我相信,长期进行这样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肯定能得到提升;我也相信,这样的学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我更相信,这样的学习,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是具有良好情操的人。

有很多教师担心,在诵读方面花那么多时间,会不会影响书本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到了期末考试,我班的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遥遥领先。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学生在诵读诗文的过程中,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学习怎么能不充满活力与生机呢?这也更坚定了我将这项工作做下去的决心。

只盯着语文书而不闻窗外书,只做着大量的作业而不写作的学生,肯定是学不好语文的。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意识,把学生带入到一个读写的美好境界里。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庙港实验小学)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文 篇4

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责任;长辈的安享天伦,儿女的责任;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师的责任;优异的成绩,学生的责任。

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身在不同职位的人,有着不同的使命。

在一则访谈中曾经写过:一位大师在一家餐厅用餐时,来到洗手间洗手,旁边发出奇怪的声响。由于这声响持续了很久,不免引起了大师的好奇心。他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满面狼籍的七八岁小孩。他不由地温,这么小的孩子,在厕所里干什么呢?经过一番询问,他明白:小孩是餐厅的一位客人,跟随父母到餐厅吃饭,吃饭时,来到洗手间的冲刷系统坏了,脏东西并没有冲下去,所以他拿起旁边仅有的一根木棍在这里维修。

看到这里,我们不由地感慨到:莲八岁小孩都有着这份神圣的责任感,又何况是我们?在他们口中被称作哥哥姐姐的我们。

责任,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义务,我们的存在意义是因责任而定义,生活中因为有了责任而变得更美好。

医生,一份神圣的职业,但每个病人从救护车上抬下,这就意味着医生要对他们负责。医生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巨大的心理压力,亲属的期待,病人的安危。同事也承载了多方面的责任,对病人健康的责任,对自己良心的责任。就是因为这责任和压力,他们更加努力,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马不停蹄地召开已学研讨会,就为了病人康复后的那抹微笑、那种眼神。

责任,使我们快乐;责任,使我们感动;责任,使我们幸福。

责任,它会成为你心底的那一股力量源泉,促使你不断前进。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吧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文 篇5

责任心是一面能让你看到心灵的明镜,在做一件“天知,地知,我知”的事情时,它更能折射出你灵魂的崇高或悲劣。当你斥责他人对你不守承诺时,别忘了看一看镜中的自己是否也被一层阴影所笼罩!

责任心,就像我们灵魂中的小精灵,它会在不知不觉间出现,也会悄无声息的离去,当教室的地上有脏东西时,你是弯腰捡起还是视而不见,当面对一堆作业时,认真完成,还是拖延放弃?这些都是对责任心的一种考验!

责任心更是带你走向美的云梯,如果把你比做成一座百花盛开的花园,你身上的种种优良品质便是花园里一朵朵绚丽的鲜花,装饰着这美丽的花园,此时此刻,责任心就是一道道清澈的溪流,静静的滋润着花园里那些花花草草,给你的花园添上灵动的一笔。

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大连市有位普通的公交司机,名叫黄志全,他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路边,用最后的力量提起手刹,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车辆与乘客的安全。做完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永远的沉睡了过去。这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百姓,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保持对自己职业的敬重和忠诚,不能全靠兴趣,压力和制度,更多的是靠责任心!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主题班会 篇6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2.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心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他人、集体和社会(国家)负责。【活动准备】

1.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同学做事负责与不负责的事例; 2.分组,各组收集相关的故事;

3.选定主持人、编写责任心小测验题等; 【活动过程】

导入:说说我们自己有哪些优点?

大家一起来测一测(选“是”得一分):

1、与人约会,你通常准时赴约吗?A是。B否。

2、你认为你这个人可靠吗?A是。B否。

3、你会因未雨绸缪而储蓄吗?A是。B否。

4、发现朋友犯法,你会通知警察吗? A 是。B否。

5、出外旅行,有垃圾时,你会把垃圾放到有垃圾桶吗?A是。B否。

6、你经常运动以保持健康吗? A是。B否。

7、你忌吃垃圾食物、脂肪性过高或其他有害健康的食物吗? A是。B否。

8、你永远将正事列为优先,再做其他休闲吗? A是。B否。

9、你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选举权利吗?A是。B否。

10、收到别人的信,你总会在一两天内就回信吗?A是。B否。

11、“既然决定做一件事情,那么就要把它做好。”你相信这句话吗?A是。B否。

12、与人相约,你从来不会耽误,即使自己生病时也不例外吗? A是。B否。

13、你从没有犯过法吗?A是。B否。

14、在求学时代,你从不拖延作业吗? A是。B否。

15、小时候,你经常帮忙做家务吗? A是。B 否

◆分数为10—15:你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你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可靠,并且相当诚实。

◆分数为3—9: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很有责任感,只是偶尔有些率性而为,没有考虑得很周到。

◆分数为2以下:你是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有些朋友的父母可能会对你有成见,力劝儿女少跟你来往。你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责任,造成每个工作经常干不长,手上的钱也老是不够用。 导入主题:做有责任心的人

一、知责任

什么是责任呢?

1、是指份内应做的事;

2、是指因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心灵寄语:一个人做事,要先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责任。有责任感:自信,有条理,可依赖,追求成就,自律,深思熟虑。不负责任的人的特点:无责任感:自私、任性、缺乏独立和主见、追求享受、过份依赖、言行草率、粗暴、没有同情心 二:明负责

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 ;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不负责任的行为?说一说强悍的中国人的一天;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作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病的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唉„„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这就是一个中国人的一天!

作为学生我们应对自己负哪些责任?

1、对自己负责:生命、身体、安全、健康、形象、思想、心灵、情感、尊严、人格、言行、现在、未来、一生„„ 要做到:自尊 自爱 自律 自信 自强

2、对他人负责:对他人的安全负责 他人的学习负责 对他人的健康负责

3、对集体负责:说说我们班里在那些方面表现得较有责任心,哪些方面还做得很不够,需要改进的。也可以说说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我爱我班:赞一赞我们班的责任

榜样;自我剖析:我是否有过对班集体不负责任的行为?今后怎样做?

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1.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完成;力所不能及的事,尽自己努力完成;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3.地上有纸或粉笔就帮忙捡起来; 4.认真学习,不拉低班平均分;

5.做好自己的职责(卫生、纪律、两操„.)

6.在学习上能帮助同学的尽量帮助,多为班出谋献划策;

7.遵规守纪,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使班集体不会因为我而扣分; 8.更好发挥带头作用,敢为人先,带动班集体积极极向上; 9.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风; 说一说:

我校学生有哪些行为 不爱护学校、缺乏责

任心的行为?在一个班集体或校集体中,大家都是集体的主人,应该有当家作主的精神,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为班集体建设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在集体中的存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4、对家庭负责:每位学生都要自觉地对家庭负起责任来。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

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等角度来阐述的。

1、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

2、自己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分忧解难。

4、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尤其是在生活方面,不攀比,不奢华。

对父母家庭不负责任的现象

我们同学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在学校生活中表现为无视校纪校规和老师的耐心教育,追求不健康的个人需要,有的甚至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有的乱花钱等。这些都是对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

5、对社会负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是国家的住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八荣八耻。

总结:我们的责任:对自己负责:努力学习,塑造自我。对他人负责: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对集体负责:为集体增添荣誉和力量。对社会负责:以良好行为创造美好的社会。

三、负责任:说一说你们所了解的关于负责任的故事!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司机”吴斌时间回到5月8日“最美教师”张丽莉向世人展现了人性最善良的一面在黑龙江佳木斯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失控车辆疾驰而来撞向学生的一霎那张丽莉用力推开身旁的学生自己却躺在车轮之下。5月18日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家餐馆后厨发生煤气泄漏爆燃事故。混乱中24岁的军人高铁成不顾危险先后3次返回火灾现场。最终他却因烧伤及煤气中毒被送往医院急救。随即时间又定格在5月29日中午“最美司机”吴斌驾车载着24名乘客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被一块迎面飞来的数斤重大铁片砸中。此后1分16秒里他强忍疼痛将大客车缓缓减速、停车拉好手刹、打起双闪灯、打开车门疏散旅客。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叮嘱乘客“别乱跑”。他们仅仅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众多事例当中的几个让我们不禁感叹在平凡和伟大之间究竟相隔多远。

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德国]歌德《格言与感想》 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

[美国]弗洛姆《为自己的人》

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

[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愿你生活更美好》

朗诵:有一种责任叫做长大渐渐的,我们长大了,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哭泣,到懵懂无知的孩提;从年少轻狂的昨天,到理智果敢的今昔。而我们的父母却在不知不觉中老去,辛勤的工作,简朴的生活,换来了我们蓬勃的生机;沧桑的面容,斑白的双鬓,是无情岁月残留下来的痕迹。

长大,是一种责任。长大,就意味着我们要独自去面对、去承担身边的一切,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抑或是辣的,因为我们已经懂事,已不再是那个曾经赖在父母怀中撒娇的淘气小孩。

小时侯,如果遇到了伤心的事,我们可以在父母面前哭个痛快,然后转身将它轻轻忘记,不留痕迹。而今,有了心事却只能埋在心底,强作笑颜,不露出丁点的蛛丝马迹,因为怕他们知道后比我们还焦急,平添一份多余的担心。小时侯,为了吸引身边小朋友羡慕的眼光,我们总是哭喊着缠着父母要买这买那,以满足心中那小小的欲望和虚荣心。而今,每次用完了身上的钱,总是开不了口,不知该如何启齿跟家里面要钱;胡乱花钱的时候,总有一种负罪的感觉。何曾想过,我们手中的点滴要通过他们多少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动才能换取?

小时侯,从来不知天高地厚,从来不懂关心与否,总是闲父母说话过于罗嗦唠叨,不耐其烦,总是听不进劝告的只字片语,我行我素。而今,当我们已身在异地他乡,才发现唠叨是一种关怀、一份爱,他们总是无厌,默然为我们驱赶了身边的一切逆流。

小时候,总是在内心埋怨,束缚了我们太多的自由,总是努力张开翅膀,想冲破身上的樊笼,飞翔外面自由精彩的天地。而今,终于明白,家才是我们心灵停泊的唯一港湾。那里没有工作的重重压力和生活的种种烦恼,也没有钱权的勾心斗角。那里只有无尽的亲情和爱,与生俱来,割舍不断。

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承载了父母太多的爱和汗水,浓缩了无数的担心和泪水。现在,我们已有责任和能力去独自面对一切的挫折困境,不能再让他们来为我们分忧解愁,为我们担惊受怕。因为,他们都已在时光的脚步中逐渐苍老,经不起更多的风雨。路漫漫,我们长大了,有一种责任就叫长大!铭 记 责 任:宣誓多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我们宣誓:

在人生的道路上,让责任伴我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让责任引领我的人生,让我的一生充实快乐、无怨无悔!

宣誓人:12财会一班同学

2012年12月25日

搞好学习,提升能力和素质,向着美好的明天努力前进。

全班共唱歌曲《我相信》。

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主题班会教案 篇7

1、引用雷锋:一个人只有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他把自己比作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使自己永远不远离集体之外,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发光发热,雷锋的话和他一生的行动,都深刻地揭示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集体是由个人组成,而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登陆“雷锋主页”让学生更多地的了解伟人是怎么很好地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学生“各抒己见”作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如何为这个集体做出你的一份贡献呢?

文明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文 篇8

花有果的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人类有做人的责任;我也有我的责任。

班集体里面有许多的成员,需要一些班干部分担工作,我是一名英语组长,也是一名学习委员,有自己的`责任。有一次,因为最后一节课是英语课,所以全体同学留下来背课文、单词,我专心地背书,可是有一名同学对我说:“组长,我给你5元钱,你放我走好吗?”我非常惊讶,可是想了想,坚定地对他说:“不可以!身为组长,我一定要为组员服务,让组员的成绩有进步,这是我的责任,如果忽视了,后果是很严重的。你是组员,应该要清楚一点,所以你今天一定要把课文背完!”他点了点头,答应了。

想想有时我对学习也不太负责,在做作业时一碰到作文,自己就懒得动脑经就去查资料,查完资料后,也没思考作文的写法就去玩了。每一次,我都深刻的反省自己,总觉得自己对作文的责任感不够到位,缺乏精致求精的态度,还缺乏自我创新的精神。所以我要改变自己对学习的态度与责任,做个有责任心的学生。

不仅在班集体里、在学习里有责任感,在家里也有责任感。作为父母的女儿,我要经常做家务,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作为弟弟的姐姐,要常常辅导弟弟做作业,教育他如何成为一个文明社会的文明接班人。有时候,还要鼓励弟弟渡过学习困难,使他能自立、自强。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 篇9

雨,洋洋洒洒,顷刻间笼罩大地,宛如天然屏障。我不禁加快了脚步,握伞的手愈加用力,心中的温暖也在一点点的被侵蚀。

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各自向自己温暖的家。我灵活的躲避路上的水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豆大的雨点拍打着我的伞,啪啪直响,脚踝早已湿透,狼狈不堪,仿佛落难的求生者。

这时,我脚下突然一滑,双腿立刻“劈叉”摔在了地上。裤子已经完全湿透,此时的我,全身坐在水坑里,仰面朝天,任凭雨点落到我身上,衣服上布满泥点。我拿起伞,吃力的爬了起来,只想快点回家洗刷我的委屈。忽然想起,刚刚摔倒的时候好像踢到了什么,我俯下身子四处观察,天啊,我居然踢到了一辆车,我小心的向那辆车看去,只蹭掉了一点漆。虚惊一场,但就当我要逃之夭夭时,心中仿佛出现了两个小人在打架。“哎呀,不就蹭掉了漆吗,这又没有监控,没人会发现你的”“不行,即使没有监控也不能走,况且车漆都有手指那么大了。”我内心纠结无比,浑身湿漉漉的,好想回家换个衣服啊,再这样下去会感冒的……脑海中出现了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教育:一定要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绝对不可以一走了之,于是,我拿出笔,写下道歉书,留下联系方式,用一个塑料袋包好,放在车前。重新撑起伞,赶回家去。

这时天也放晴了,放过了这个城市的人民,将太阳光重新带了回来,也带回来了雨后新鲜的空气与应尽的责任。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演讲稿 篇10

大家早上好!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校园冉冉升起,当庄严的国歌又一次在校园久久回荡时,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怎样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讲究修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令人尊敬并被大家推崇的行为。

那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孩子呢?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礼貌待人。让“你好” “谢谢” “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微笑”、“点头”、“右行礼让” 等体态语言共同架起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感情桥梁。见到客人、老师,我们要主动问好,当与客人、老师交谈时,我们要表现得大方、主动、彬彬有礼。对出现困难的同学,我们要热情帮助,不小心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

2.上课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将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放在座位的左上角。预备铃响后,迅速有序进教室。

3.课间要开展正当活动,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喊叫,不在教室里做剧烈活动,走路脚步要轻,要靠右行。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互相避让。上厕所要文明,不奔跑,不玩水。

4.保持教室、校园整洁美观,看到地上有果皮纸屑,主动弯腰拣起。课间不在校园池塘边逗留、玩水。

5.要爱护公物,不在墙壁上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等。

同学们,只有每一个人都具备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快乐地度过我们宝贵的童年时光。相信大家,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一定能成为有修养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演讲稿 篇11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

责任心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一切困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色地完成。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责任。我们教书这一届学生没有教好,我们还可以重来,我们还有下一届学生。而对于家长,孩子都是他们手心里的宝,他们能从头再来吗?不能。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赞誉,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就必须把我们的责任心分解在平凡、普通、细微甚至琐碎的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去,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手中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成功。

“责任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切实履行责任,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才是完美展现自身能力与价值。”这是《三分能力,七分责任》一书中的一句话。记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也说过:“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做出反应。”当我们准备要做什么的时候,当我们在做什么的时候,如果我们心不在焉,那肯定做不好,甚至会半途而废;但是我们如果清楚自己的责任,明确目标后,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千方百计做好。

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养家糊口……我们就得工作,工作就这么简单,与我们形影不离,与我们相伴到老。工作会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成就、带来快乐、带来幸福……与此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责任——一份十分凝重的责任。这份责任,与工作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做人的态度。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我们的家庭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家庭爱意融融;我们的社会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社会平安发展;我们的学校需要责任,因为责任让学校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满意。

选择了工作,就等于选择了责任。我很欣赏作家毕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实话: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我想我们的教育生涯也是如此:不管教师这个职业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你还在从事它,在作为谋生手段的基础上,如果再把它变成事业,能在工作中寻找快乐,那么我们的工作将是幸福的。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每天有许多琐碎平凡的工作要做,即使有时我们认为是一点意义有没有的工作,如果我们自怨自艾,满腹牢骚,这一天的工作就是无奈的的,感觉是苦恼的,身心是疲惫乏力的,伴随而来你的一天将是灰暗的;如果我们改换心境——自己的事得自己干,干就要干的开心,时刻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干一行爱一行,那么一天的工作就会是有效率的,感觉是舒坦的,这成就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的。既然如此,无论我们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记住:一定要用心去工作。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说,教师是最需要有责任心的工作。这颗责任心就叫师德。我将永远凭着这颗责任心,将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我的学生和所钟爱的事业!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看了管建刚老师的《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感悟很深,整篇文章都是在鼓励我们老师拿出勇气面对自己的职业,主动积极地做一名有所为的教师。

一、做自尊自信的教师:

要成为一名有为的人,的的确确需要经过奋斗、拼搏,其中,个人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自己心中将“做一名有为的教师”作为一个目标的话,肯定会朝着目标前进,反之,将一事无成。所以说心态、态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关键的便是调整心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二、做富有勇气的教师:

要征服课堂,要将自己有缺陷的一面袒露出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换句话来说生命的价值也多多少少的在勇气上体现出来,年轻教师没有勇气的最大原因是因为积累经验不够多,遇到学术研究方面的问题很难做出理论上的支撑,没有支撑便会觉得很单薄、站不住脚,所以年轻教师应多参加学习、培训、接受新理念,掌握新本领,充实自己,相信自然而然会变得自信、变得有勇气。

三、做踏地而行的教师:

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正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开始。

四、做没有借口的教师:

我们老师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寻找借口,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这样才不足以丢面子,但当我看了管校长写的“收起借口,你发现自己真的变了……”时,的确,我应该鼓足勇气将自己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不能永远在原地徘徊,应该试着进步、前进,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老师。

五、做远离安逸的教师:

安逸的生活会让人变得懒散,没有激情,作终的胜利者,也会是最值得回味的日子。

六、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

年轻的老师很希望自己能够在事业上“一举成名,一步登天”但没有扎实的基础想一步登天是难上加难,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绩是可喜的,借助于外物那就是可职的,把握现在的年轻多给自己充电,多参加教研活动,多上公开课、多反思,听取老教师的经验之谈,取得最后胜利的是自己,也是笑到最后的人。

七、做永不放弃的教师:

一个简短的演讲真的很发人深省,要做到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那需要十分坚定的毅力,年轻的我做事情刚开头总是很有激情,当遇到困难,可能会稍微坚持一会儿,但当困难一次又一次的袭来时,我想很肯定没有那个勇气再坚持下去,走向成功的路是坎坷的,是艰辛的。

八、做超越失败的教师:

俗话说得好“失败乃成功之母”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都是一路辉煌,总会有挫折,关键是遇到挫折后应端正心态,重拾自信,向大家证明“我能行!”而不是“我不行!”学会善待自己而不是用失败惩罚自己,将其转为动力是最好的方法。

九、做挑战自我的教师:

积极的面对自己的教育人生,充实自己的教育人生,需要挑战精神,既然我已经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那我将竭尽所能做到最好,把工作做实。

看完了整篇文章,给了我流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它鞭策着我、鼓舞着我,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完美!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演讲稿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著名教育家窦桂梅的最新力作,也是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阐述了窦桂梅的教育教学观、学生观,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本书有独到的见解,其中有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教师的尊严来自于专业功底、人文素养和教育理念,关于“主题教学”,关于阅读,等等,点燃了很多青年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书中的课堂教学实录是她魅力课堂的具体表现。

其中“专业自我”这部分内容让我有了深深地感触,尽管我不是完全的语文教师,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是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的。对于所担负的事物,通常都能全权处理,避免外人的参与甚至干预。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对自己的既有知识很少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往往采取与大家一样的共同立场,主旋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教学方面流行什么我就紧跟什么,读了窦老师的书后,我才明白这已严重影响了我的专业自我决断的权利。为什么我会跟着风跑?为什么我会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会为他独尊?为什么我会找不着北?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从自己身上反观,改变自己就要有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为此我们才会变得平和、平静——欣然一笑,坦然面对,依然向前。只有从内心深处实现高自我的教师,才会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的、现实的领悟自己的水平和境界。对从事的专业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当仁不让的意识和信心——而这些无疑会给孩子带来更为积极有益的,甚至是浸润一生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独特的存在。但共同的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站立”起来——这是教师专业的真正灵魂!没有专业自我,很难有教师的专业生长。人必须让自己自省着,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获得明白,才有可能获得精彩。这是认清自己的基础,也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基石,有自醒为依托的自省,才使有理智的自尊。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是美丽的。

做一个有责任的社团人演讲稿 篇1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

一听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同学觉得这与你们无关。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任务吗?创新不容易,但它并不神秘,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创新。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相信大家都用过铅笔,那大家知道自己手上的铅笔为什么会有今天的造型吗?美国有个画家叫李小曼,他平时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绘画时也不例外,常常是刚刚找到铅笔,又忘了橡皮放在哪儿了。后来为了方便,他就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于是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在办了专利手续之后,这项发明被一家铅笔公司用55万美元收购。李小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就有创新的可能。

那么,人的创新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人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出来的。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首先,大家从小就要敢于梦想,那些奇思妙想往往会孕育成奇妙的创新。比如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就是源自于童年时的异想天开。当然,梦想又往往和现实有着遥远的距离,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所以大家还要为实现梦想付出汗水,心血,把梦想当做自己生活的目标,每天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一点点缩短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最终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只有超越前人的成果,不被权威的观点所束缚,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并不神秘,所谓见人之所共见,思人之所未思,大胆想象,我们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独立完成作业,不抄作业,为一道题找出不同的解法,为某一篇故事续写结局等,都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二年级家长会学生的发言稿下一篇:国内幼儿教育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