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家乡环境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护家乡环境(推荐15篇)

保护家乡环境 篇1

原本,我们的家乡十分的美丽。到处都是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一条条小河清澈见底,口渴时,只要用手一捧,就可以喝到甘甜的河水„„

可是,现在小河的周围都建满了工厂,工厂每天往小河里排了好多好多得污水。小河一下子就变成了臭气熏天的“臭水沟”。我连走都不想走过去,更别说喝了。立在这儿的大树呢?原来被那些拿着大斧头的工人砍了下来,拿去做家具、篱笆和工具了。因此,树木一天比一天的少了。如果再不停止的话,树可能就会变成稀有植物了。还有一些人,非常不爱护卫生,天天随手把塑料袋、包装纸、果皮、纸屑等等都扔在地上。一阵风吹来,垃圾到处乱飞,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垃圾一样。

家乡的人们呀,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让我们都来当一个环保小卫士吧!不要再无辜地破坏家乡的环境了,破坏家乡的环境就等于伤害自己呀!如果我们每人都捡起一张纸屑,多种一棵树苗,少排几吨污水,家乡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救救家乡的小河

从前,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明净的小河,河里的小鱼在追逐嬉戏,吸引来许多人看热闹。小河两岸种着许多菜,大家都用小河的水浇菜,浇了河里的水,蔬菜长得非常好鲜嫩得像个胖娃娃似的。

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人贪图方便,随手把垃圾扔进小河里。小河两岸的工厂,也把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到小河里。从此,小河变成一条黑乎乎的脏河,河里再也看不到活泼可爱的小鱼了。每当我走近小河,仿佛听见小河在哭诉:“乡亲们啊,我曾经全心全意地为大家服务:衣服脏了,来我这儿洗;田地缺水了,来我这引水;小孩热了,到我这洗个痛快„„可是,乡亲们,你们怎么就不替我着想,你们为了自己一时省事,总把脏东西往我这扔、把废水向我身上倒呢?呜呜„„”

保护家乡环境 篇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 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很容易制造大量的污染物, 形成重大污染源, 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特别是化工及采矿方面的企业, 很容易在生产环境中制造很多废弃物, 大大降低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不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 还会给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带来威胁, 不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 采取有效手段促进环保工作的开展。

2 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环保观念

要想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除了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环境保护制度之外, 还应该要意识到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据的地位, 发挥的作用, 充分调动其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环保工作的开展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 我们必须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座谈会等不同的宣传手段, 针对环境保护相关思想及知识进行全面宣传,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其了解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从自己做起, 为环保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提高群众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其次, 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发挥其对于政府部门以及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督作用, 鼓励新闻媒体等对相关污染企业进行重点披露和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功能, 给予污染大户适当的舆论压力, 促进环保相关政策能够顺利贯彻和执行。我们要重视环境保护民间组织的构建, 科学发挥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 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利于形成环保节能的社会风气。

3 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必须要给予环保工作充分的重视, 加大对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机构应将环保工作纳入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 视财政状况逐年增加投入比例, 为各项污染防治工作以及生态保护工作等的开展提供充分的资金保障, 保证环保行政管理以及监督控制、宣传工作等能够拥有足够的经费支出, 同时也能为各项环保工作设施的采购等提供资金保障。另外, 吸引社会上各种资金, 投入到城乡环境保护工作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中, 促进政府工作机制不断走向完善, 拓宽筹资渠道, 鼓励不同类型的所有制经济为环保工作的执行奉献力量, 加强污染治理。

4 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 优化环保机构建设

要保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必须针对相关环保工作进行统一化监管, 这就要求我们构建一支工作效率高且业务水平高的环境保护队伍, 不断提高整个队伍的监督管理能力。具体方法为:综合分析我国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要求, 给环境保护相关监察机构以及执法机关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 针对在岗人员开展全面的专业技能培训, 保证所有人员均符合持证上岗的规定。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科学进行装备配置, 促进其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 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针对日常的环境执法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促进环境保护部门执法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环保队伍应该要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以及远程监测系统等先进管理技术和装备, 针对严重污染源进行实时远程监督控制。我们必须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环保工作的条件, 尤其需要加强环保工作的信息管理机制建设, 针对环境信息管理方法进行改进, 对环境信息管理模式进行完善, 针对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数据资源等进行整合优化, 构建科学、有效的环境信息基础支撑体系, 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保障。

5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有效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 国家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地方政府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环保工作监管。其次, 地方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自己辖区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负责, 保证良好的环境质量, 贯彻执行污染治理相关工作任务, 做好各项生态保护工作, 地方政府部门应深入了解本辖区内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 全面掌握相关环境污染信息, 提高其在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方面的有效性。最后, 各企事业单位应该针对自己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采取相应手段进行解决, 承担相应的污染治理责任, 促进生态环境的及时重建和恢复。

6 结语

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一定要针对现阶段当地的环境保护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并据此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此外, 要明确环保工作实施的具体目标, 以便向着目标逐步开展工作, 实现环境保护工作设定的目标。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环境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彻底解决的, 我们必须坚定信念, 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环境保护的开展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美丽、稳定的生存环境, 在实施环保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加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让他们从小事做起, 为环保工作奉献一份力, 促进社会及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淑范.谈环境保护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0 (07) :114-115.

家乡红豆杉资源保护与开发 篇3

【关键词】分布及种类 特征 资源 应用价值

一、我国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特征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 滇东纯林,华南地区多为林中散生木。 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我国红豆杉分类

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TEB.ET 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 ENSIS 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 ICHIANA 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 (PILGER) ROHD) 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地区如华南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形态特性

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2.5厘米,宽2.5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生物学特性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原产地年均气温摄氏2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忌暴热、暴冷和空气干燥,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二、德化红豆杉的资源

德化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闽江一级支流大樟溪上游,为闽中地势最高的县。戴云山主峰在德化县中部,海拔1 856 m,素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千米以上山峰258座,其中海拔1 500 m以上山峰9座。全县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为主,丘陵只占极少部分。海拔在500 m以下的山涧丘陵、盆地、河谷阶地仅占土地面积的14%;海拔500~800 m的山地,占土地面积的46·5%,海拔800 m以上的山地占土地面积的39·5%。1·1·3土壤境内地质基岩系中生代的火山岩和花岗岩。主要岩石有凝灰岩、粗面岩、花岗岩、流纹岩、砾岩、石灰岩等。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3·8%;黄壤次之,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6%;紫色土和潮土零星分布,仅占林业用地的0·2%。土层普遍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含水量适宜,质地疏松,理化性状好,肥力较高,森林覆盖达78﹪。

三、红豆杉资源的开发保护绿化观赏

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保护家乡环境作文 篇4

以前,我的家乡青山绿水,河水碧绿,花儿红红,草儿绿绿,就像一副美丽的画。但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看不见美丽如画的家乡了,山上的树也少了,花也没了,草也枯了,山也快成“秃头”了,再加上工厂排出的污水,我的.家乡全部变了样,原来清澈的河水变的浑浊不堪。

为了保护家乡环境,人们也做了不少关于保护环境的事,如禁止乱砍树木多种树等。我觉得我们也应该组织一个小组,叫“红领巾”保护组,告诉人们不要乱砍乱伐,如果乱砍就马上告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我们“红领巾”保护小组一定要让人们自觉保护环境,体会到破坏环境的后果,这样大家就会自觉保护环境了。

我希望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家乡献一份爱心,出一份力量。

保护家乡的环境作文 篇5

保护家乡的环境

我们家乡的环境非常差。为了避免环境再被破坏,我们一定要少开汽车,尽量坐地铁,是因为排出的气体会对人体有害;少放烟花炮竹,让叔叔阿姨们少抽烟,是因为烟、炮竹都会大大增加雾霾的指数;还要多种树。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排出氧气。我提议,如果目的地跟你相差的距离小于等于1。5公里的话,请步行;如果大于1。5公里小于等于5公里的话,可以骑自行车;如果大于5公里,小于等于12公里的话,骑电动车再合适不过了;大于12公里,小于等于15公里的话,骑摩托车;大于15公里,小于30公里骑三轮车;大于30公里再开车。

言归正传,一个塑料袋需要花费5左右的时间才能完全溶于水;请那些爱用塑料袋的叔叔阿姨们,不要再用塑料袋了!

保护家乡的环境

我的家乡以前风景优美,是个美丽的地方。

可现在,小河受到了污染,为什么呢?因为人们都把垃圾倒进小河里,使小河变得又脏又臭。

家乡的马路宽阔而漂亮,可是坐车经过这里的人随手就把用过的塑料袋扔在一旁;人们在街道旁的小吃店买东西吃,那些塑料盒、塑料袋随手扔在地上,美丽的马路变成肮脏的垃圾场了。苍蝇到处乱飞,污水到处乱流。这样的环境还能传播疾病,人们的生活得不了健康。

人们开始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人们利用周末的时间早早起来打扫街道,把河里的垃圾捞起来,美丽的家乡又回来了。

公德心与环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希望人人都有公德心,从我们身边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保护家乡的环境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连绵起伏的青龙山,秀丽多姿的伊洛河,把我的家乡衬托得更加美丽。可是在这美丽的`地方,总会发生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为它的美丽涂上一些斑点。

那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青龙山玩,我们走在台阶上,不断的发现一些垃圾袋、烟盒、纸杯,甚至还有小狗的臭臭,愉快的心情总会被它们打断,我问爸爸,这是谁干的坏事,爸爸说,总有一些不讲文明的人,他们只顾自己方便,随地乱扔,没一点素质,如果人人都这样,那我们的环境会变得多少恶劣!妈妈也告诉我说,以前的伊洛河畔柳树飘飘,河水特别干净,鱼虾特别多,一到夏天,总能听到青蛙的叫声,美极了。可是后来柳树被人们砍掉了,工厂的废水也流了进去,现在上面经常漂着一些垃圾,河水变得很脏,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如画的风景了。

保护家乡环境 篇6

春天到来,野花遍地,绿草如茵,燕子斜飞,蝴蝶翩翩,此时你已经心旷神怡了!但是你又被它“勾”到身边,让你不由自主地走向它。它是什么,竟让人这样着迷?是池塘,碧绿的池塘。

家乡的池塘不可计数,家乡的美更是无法诉说。微微的春风拂着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现光波粼粼,远处看,你肯定认为那是金子,使你心急地向它跑去,却发觉不是。这样的池塘,这样的水,白云朵朵,蓝天无际,小鸟时时飞过;还有岸边的野花,野草,柳枝低垂,鱼儿在水中嘻戏。绿油油的小草高低不平,没有一丝空隙,远远望去,真像一条绿色的绒毯一般。不敢离这池塘太近,甚至也不敢多看一眼,生怕把这美丽的景象给弄坏了。

借力环境公益诉讼保护生态环境 篇7

长期以来, 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受理范围具有局限性被认为是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问题之一, 由于法律未明确原告主体资格, 导致大多数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件无法得到受理和立案。与此同时, 鉴定难、周期长、地方保护主义等, 也成为生态环境司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有力打击危害生态环境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在今年7月3日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近期, 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 自10月1日起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细化了环境诉讼的起诉主体资格。业内人士认为, 最高法院就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司法解释征求意见, 有效地缓解了时下环境公益诉讼的“燃眉之急”。

用《环境保护法》美化环境 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人民组织;环境保护;环境政策;环境法律

当代中国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保护环境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重要力量。研究、掌握环境保护的现状、性质、特点、作用和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对于发挥环境保护法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环境保护发展的一般情况

中国的环境保护性活动,绝大多数由政府直接支持、赞助、组织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如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环境日活动;也有少数由部分公民自发形成的反污染活动和环境保护义务活动,但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少、声势不大。

在中国,按照标准的人民环境保护法虽然很少,但近几年已屡有所闻。例如,辽宁师范大学学生,生物系团委书记许岩于1985年发起成立了“爱鸟协会”,这个协会以“传、带、帮”的形式一级一级地流传至今。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组织的现状是起步晚、数量少、作用小、影响微、活动范围窄 难以满足环境保护事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法制建设的健全,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总的改革方向是切实改变环境、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世界性的环保潮流中,普通老百姓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各种环保团体、学生社团以及各类组织的与环境有关的科学考察、环保活动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环保组织的出现,是中国的一件新鲜事、一件好事、大势所趋,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键已经充分肯定“自然之友”等环境保护的作用,他在题为“依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自然之友”等环保群众团体,在宣传环境保护、唤起公众环境意识、提倡环境社会公德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社会团体的作用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

三、环境保护法形成保护环境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力量,其活动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环境保护法的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它们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道德法律、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各个方面,从事环境资源保护活动,开展各种环境服务和环境公益活动,将有力地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可以根据群众的反映、需要和環境状况,及时、经常地采取植树造林、清洁大扫除、收集废物、专家咨询、捐款、环境保护巡逻等各种群众性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和环境保护法是一种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保护环境的好形式和有效途径。这都可以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影响、教育、动员大众参与环境保护,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用。

四、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群众组织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

建立和发展环境保护群众组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动和依靠群众搞好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如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和程序:一,环境保护群众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二 环境保护群众参加环境管理的机制和程序。在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活动中,应该规定环境保护群众参加的环节和程序。三,鼓励、支持新闻、出版、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环境保护群众从事有益于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

五、结论

人们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环境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于此同时,生态环境与环境迫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威胁,环境保护问题不仅仅是单一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改变当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要确保人与自然地和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资料.

家乡环境保护的作文 篇9

我们再向前走,又看到一个令人悲观的现象,因为我们看到有几个小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在草地的耀眼的地方站着不准践踏草地的牌子,我想这些小孩子就算不认识字,而一边的家长不可能也不认字吧!那护园工人们辛辛苦苦种的花草,却被他们给踩采了,那他们不就白种了吗?我们不想再往前走,怕再看到更悲剧的事,所以我们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很多汽车和摩托车,我闻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仔细观察,我看见每辆车的排气管里排泄出一种黑烟,我想黑烟一定污染环境,是我闻到难闻气味的原因吧!

保护家乡环境 篇10

美 美家乡

“爱我家乡保护环境”有奖征文:家乡美

美家乡

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休宁鹤城。这里的映山红开得正艳,比盆栽的杜鹃显得还要美,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家乡的云真多啊!有的像巨象,像骆驼,像老人„„形态万千。云儿的颜色可真多啊!有茄子紫、梨子黄、玫瑰红、棉花白„„真是五彩缤纷。

家乡的环境也是最令人神往的: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鱼儿自由地游着,山这边是一簇簇兰花飘香,山那头是翠竹起舞,还有那喜鹊,那百灵,那麻雀,那燕子时而在水面滑翔而过,时而站立枝头歌唱,时而欢愉地嬉戏林间„„清晨起床的时候,我打开窗户一看,眼前一片绿色,隐隐约约能闻到阵阵清新的空气,可以听见鸟儿在不停地叫喊着人们快快起床。太阳快爬上了山岗,一片翠绿更是清晰可见,一阵凉风吹过,使人神清气爽。

一日,我和姐姐在马路上玩,姐姐看见马路上有个饮料瓶躺在不远处,就立刻跑过去捡起来拿在手上。起初,我还以为姐姐会用饮料瓶去抓一条小鱼放进瓶中,可是姐姐一直没有告诉我她的想法,走了大概一百来米,姐姐把手中拿着的饮料瓶扔进了路旁的垃圾桶,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接着,姐姐提议道:“我们比赛吧,看谁捡的垃圾多,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一边走,一边弯腰捡着垃圾,散步的路人看见我们的举动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保护太空环境 篇11

太空也是人类的环境

仅从常识来看待这次卫星相撞事件就有很多理由建立太空行为准则。其一,避免垃圾碎片污染太空;其二,规避危险的太空战争发生;其三,减少事故双方的损失等。但是,建立太空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理由应当是环境理论和环境法,同时也与国际关系理论和法律有关。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后,不仅促发了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思考和行动,也引发了公众探索用法律来保护环境的讨论。当时人们认为美国宪法和民法中都没有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的法律,因而促使美国公众思考,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宪法依据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宪法和民法理论,公民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提出权利要求,公民对作为“无主物”的空气、水、阳光等环境要素不能提出权利要求。但是,美国密执安大学萨克斯教授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信托论”作为公民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理由,或者说法理基础。

他认为,空气、水等环境要素在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并威胁到人类正常生活时,就不应再视为“自由财产”和“无主物”。公共环境资源或国家环境资源应当是全体公民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但是,为了合理支配、利用和保护这一公共财产,全体公民可以作为共有人委托国家对环境资源进行管理。因此,阳光、水等环境要素不是“无主物”,而是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和共享资源。

此后,这一理论被称为国家环境权,意思是基于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共同委托而产生的权利。但是,既然国家环境权的运作单位是国家,就必然会在国际环境中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公民委托政府管理国内的环境外,也委托国家管理与本国相关的国际环境,即国家还负有国际环境义务。而太空行为涉及地球上的所有国家,也与整个地球和地球的空间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人类环境宣言》第24条指出,“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国际问题,应由所有国家,无论大小,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合作精神进行讨论。为有效限制、预防、减少和消除在任何领域进行的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必须通过多边或双边协定或其他适当的方式进行合作,同时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由此,应当由所有飞行器进入太空或希望自己的飞行器将来进入太空的国家来共同制定太空行为准则。

太空行为准则的目的和历程

太空行为准则主要涉及的是太空环境和太空秩序。所以,制定太空行为准则是要求相关国家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太空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同时太空行为准则也要求相关国家根据国际法和国际环境法公平、合理地承担保护和改善在各国管辖之外但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环境与资源,主要是太空环境和资源、极地环境和资源以及海洋环境和资源等。

基于这样的目的,早在1967年1月,联合国就颁布了《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中国也是该条约的签字国。该条约拟定了一些基本原则,明确规定,各国不得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等方法,以及其他任何措施,把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据为己有。而且,各缔约国在进行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各种活动方面,应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和了解。

各缔约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应以合作和互助原则为准则;各缔约国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应妥善照顾其他缔约国的同等利益。各缔约国从事研究、探索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时,应避免使其遭受有害的污染;如必要,各缔约国应为此目的采取适当的措施。若缔约国有理由相信,该国或其国民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计划进行的活动或实验,会对本条约其他缔约国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活动,造成潜在的有害干扰,该国应保证于实施这种活动或实验前,进行适当的国际磋商。

而且,凡进行发射或促成把实体射入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的缔约国,及为发射实体提供领土或设备的缔约国,对该实体及其组成部分在地球、天空、或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使另一缔约国或其自然人或法人受到损害,应负国际上的责任。

从上述内容来看。国际上早就对太空行为准则有了规定,当然还不具体。所以,这次美俄卫星在太空相撞后,国际社会可能会建立更为细致和具体的,同时操作性强的太空行为准则。

太空行为准则的具体内容

现在,有一些国家和共同体制定了较为具体的太空行为准则。例如,美国于2007年8月颁布了《美国国家宇航局限制空间碎片的技术标准过程》,欧盟于2008年12月颁布了《外层空间活动行为准则》。中国目前已经颁布了第一份控制空间碎片产生的航天业界行业标准《空间碎片减缓要求》,下一步将实现我国对空间碎片控制的立法。

可以看出,空间行为准则的重点有几个。一是建立太空飞行器的交通规则,以避免发生太空碰撞和事故,就像在陆地上行驶有交通安全法,在海洋中行船有海洋交通法一样。二是如果出现事故,如何处理。例如,迅速有效地处理空间碎片,防止污染扩大,区分肇事者和非肇事者,以责任大小来进行处置等。

欧盟的《外层空间活动行为准则》中对太空行为和交通法提出了一些设想,包括一整套“透明和信任措施”,与上世纪70年代重大军控协议措施比较相似。该准则鼓励各国提前通报各自在太空的活动,包括卫星发射、轨道操作、卫星运行、脱离轨道等,以避免造成对方的误解。同时,“行为准则”还鼓励各国不要进行加剧太空新碎片产生的活动。这种提醒首先是指在试验反卫星武器或蓄意攻击时摧毁卫星的行为。

另外,由于所有的航天国。家都会制造空间碎片,因而减缓和清除空间碎片应当是太空行为准则的中心内容之一。“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是唯一专门从事空间碎片研究的国际组织,编制了《空间碎片减缓指南》,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以此为蓝本,于2008年2月通过了所有联合国会员国都应遵照执行的碎片减缓指南。

为了有效清除太空垃圾和碎片,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组织)则共同倡议在地球外层空间划出两个必须受到保护的空域。在这两个保护区工作的航天器以及在这里形成的碎片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离开这一区域。与保护区配套的是把某些区域设置为“弃置区”,将新形成的碎片弃置在这些区域,它距离保护区较近,因此将空间碎片从保护区移到弃置区需要较少的能量,比较容易实现。

另外,为避免太空飞行器相撞,今后的太空行为准则可能会对所有卫星有一些强制标准。例如,卫星或飞行器在寿命终结之前要自行坠毁,而且未来卫星需要装备预警系统。美俄这次卫星相撞就是俄国报废的卫星还没有自行销毁就发生了碰撞。

上述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能统一到一个全世界认可的国际太空行为准则中去。并对各缔约国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效力,则太空行为可望有效规范。但是,这可能需要一些时日。

保护家乡环境 篇12

为深入了解《意见》出台的背景、亮点及对推动公众参与工作发挥的作用, 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 对《意见》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问:《意见》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出台的?

答: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是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扩大公众参与,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并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进一步明确规定,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2014年4月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设专章做出规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及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有关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有关要求, 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部于2014年5月发布了《意见》。希望通过《意见》的出台, 指导、带动地方环保部门更加系统、全面、广泛、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汇群众智慧, 集群众力量, 使公众参与有序、理性、有效, 成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问:《意见》内容具有哪些亮点和创新?

答:《意见》整体框架分为4个部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意见》借鉴了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经验和最新发展趋势, 综合考虑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体现了公众参与在创新环境治理、推进环境保护工作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总的来看, 具有以下亮点。

一是理念有创新。

《意见》首次明确了要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调源头参与和全过程参与。当前,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被动参与多, 主动参与少, 形式上参与多, 实质性参与少。公众参与主要方式集中在末端参与, 即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后, 公众受到污染影响之后才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 相应的对保证环境参与权、表达权的全过程参与较少, 且参与活动往往受到局限, 缺乏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广泛性。针对上述情况, 《意见》确立了畅通渠道、接受监督;依法有序、理性有效;平等自愿、公益优先三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基本原则, 并提出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 保障公众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二是程序显民主。

《意见》确立了五项主要任务:加强宣传动员、推进环境信息公开、畅通公众表达及诉求渠道、完善法律法规和加大对环保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主要任务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政策方针。通过宣传动员, 使公众理解并支持环保政策, 提高参与能力。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 盲目的公众参与只能流于形式, “不明真相”的公众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诉求。渠道通畅是公众参与的基础, 近年多发的环境“邻避”现象多是由于信息沟通不畅, 诉求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满足所致。法律是公众参与的保障。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公众参与做出根本性的调整和规定, 今后一段时期, 各地配套的法律法规将陆续出台和修订, 为公众参与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环保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力量, 2010年, 环境保护部首次出台了《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 此次, 《意见》再次加大了对环保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 明确提出项目资助及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 充分发挥其在环境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咨询参谋作用。《意见》的5项任务如5把利器, 直指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指导各地开展公众参与工作时, 将更具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领域有侧重。

《意见》明确了公众参与的重点领域, 包括环境法规和政策制定、环境决策、环境监督、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宣传教育等。这五大领域是当前公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广、与公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5个方面, 故被列为优先加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力度的领域。大力推进环境法规和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将有助于使出台的环境政策更加科学合理;大力推进环境决策的公众参与, 建立环境决策民意调查制, 建立健全专家论证会制度等有利于提高环境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环境监督的公众参与, 建立环境保护特约检查员制度和环境保护监督员制度, 有利于发挥群众监督力量, 成为环境执法队伍的有力后备和扩充;大力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将很大程度上保障重大环保建设项目和规划项目的顺利进行, 降低社会风险, 减小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减少资源浪费, 打消各方疑虑, 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社会稳定和谐;大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公众参与, 引导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环境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 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四是措施有保障。

《意见》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加强组织领导, 对负责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完善考核、检查等工作措施, 确保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健康发展。保障措施的跟进, 将确保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稳步推进。各地按要求制定工作计划, 逐级落实责任, 设置专门机构, 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将基本保障日常的公众参与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提高其政策把握、解疑释惑、沟通协调和反馈引导能力, 将保障公众参与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合作联动, 把公众参与置于制度化框架下, 将确保公众参与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可持续性。

问:《意见》的出台具有怎么样的现实意义?

答:总体来说, 《意见》借鉴和吸收了国内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成熟的经验, 并广泛征求、采纳了社会各界学者、地方环保部门、环保社会组织及媒体的意见与建议, 回应了公众吁求, 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下, 《意见》的出台是一场及时雨, 将对全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对缓解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复杂形势、构建新型的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新模式、化解社会风险、解决政府公关困境、消除公众误解、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问:下一步, 环保部门还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工作?

答:环境保护部将继续加大对公众参与工作的推动力度。

一是抓好《意见》在各地的贯彻落实, 环境保护部将定期到各地就《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督促地方开辟环境保护公众工作的新路径、新局面。同时, 挖掘地方环保部门推动公众参与工作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形成样板和示范, 供其他省市学习和借鉴。

二是举办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研讨班。研讨班将围绕公众参与主题, 召集全国环保部门相关负责同志, 共同交流分享各地公众参与工作经验, 研讨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形式、内容与制度, 研究下步工作目标和计划。

三是继续推进环保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和立法研究工作。在总结《关于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指导意见》贯彻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作为《环境保护法》公众参与内容的配套文件, 《办法》将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和必要性, 公众如何有序、理性、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以及如何切实保障公众参与等方面予以规定。

家乡环境保护建议书(精选) 篇13

我姑妈家在乡下,那儿也是有山有水又有田,真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乍看之下,我姑妈家和我奶奶家没啥两样,可放眼环顾四周,发现在青山的背后,肥料厂、水泥厂、化工厂多如繁星。高大的烟囱无情地向天空喷吐着黑烟,烟笼罩了天,使得这儿的空气明显没奶奶家的好。

今年,油菜花开时节,我去姑姑家玩,发现万亩油菜田稀稀拉拉地开着菜花。我心中不由得起疑。怎么回事?走到一株油菜花前,发现它的叶子上布满尘埃,灰蒙蒙一片。噢,难怪。第二天,我又去了奶奶家。离村子还有二三里路的样子,就远远地闻到了油菜花香。进了村子,我缠着奶奶带我去看我家的油菜田,奶奶拗不过我,带我去了。哇!奶奶家的油菜田里,金黄一片,小蜜蜂忙碌地采着蜜。爷爷刚好在给油菜花浇水,我看了一看,被浇过的油菜花的叶子青翠欲滴,仿佛一捏水就要出来了,和姑姑家的油菜花比真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相差这么多呢?化工厂,水泥厂,这些厂排出来的废气大多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还夹杂着大量尘埃。这些废气罩住了油菜花,使得它不能按时开花结籽,从而导致开花稀稀拉拉。而且,用来浇灌的水大多也被污染过。因此,我建议,这些厂最好关门,如果还要继续做下去,那请你不惜重金购回污水、废气处理装置来净化污水和废气。如果你嫌贵不肯买,那么不仅破坏我们现有的环境,更严重的是要想恢复健康的生态环境也许要一百年、两百年„„

让我们一起为家乡的环保尽自己的力吧!只有这样,我们的家乡才能永久地鸟语花香,山清水秀。

保护地球爱我家园

保护家乡环境 篇14

工厂不断的增多,一家、两家、三家……随着工厂排放出废水、废气。废水流到小河里,小河变得浑浊了,里面到处都是垃圾,小鱼也被毒死了。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导致天空变成了灰蒙蒙的一片,跟着雾霾也来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都有了锋利的斧头和电锯,谁想造房子,就拿着斧头和电锯锯把树一棵棵的砍倒,人们不断的砍伐,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越来越少,许多树木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变成了从房顶冒出来的柴烟。就在一个雨水奇多的三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家乡被咆哮的洪水伤害了,咆哮的洪水把许多房屋冲毁了,把农民伯伯一年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也冲毁了······

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他们这是自作自受,最后受伤害的也是人们自己,所以我们不能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不要过度开发资源,也不要乱砍伐树木,乱砍伐树木会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更不要随便乱排废水、废气,要节约纸张,节约用水用电,不要随便伤害小动物,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保护环境,不做伤害大自然的事,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公众号:曲靖创兴教育

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篇15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 Wall和Alister 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 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 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 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 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 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 旅游企业的忽视。

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 对景区定位不明确, 目标市场不清晰, 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 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 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 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 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 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 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 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 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 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 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 虽然有法可依, 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 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 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 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 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 来自旅游者的破坏。

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 特别是旅游旺季, 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 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 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 越来越薄。再者, 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 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 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 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 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 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 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 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 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意识, 以人为中心, 其他非人类存在物 (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 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 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 松之夹道者七十里”, 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 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 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 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 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 已经破坏, 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 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 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 (A/RES/56/212) 的核准[12]。这标志着伦理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 应把环境伦理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 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 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

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 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伦理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 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 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

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 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 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 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伦理认识水平的提升, 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 在大学开设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 (系) 。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 应把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 丰富环境伦理思想。而旅游伦理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 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

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 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体位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 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 善待大自然, 善待生命。比如, 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 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 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 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体位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 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 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的讲解。

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 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 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伦理思想的应用,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 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 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

摘要: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 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 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者从经济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方面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问题。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源是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不具有环境伦理思想, 未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思考关于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问题。

关键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伦理

参考文献

[1][加]Geoffery Wall, Alister Mathieson.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43-178.

[2]汤春琳, 唐翀.中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08, (7) .

[3]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 .

[4]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 2004, (9) .

[5]孟永琴.浅谈旅游环境保护[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8) .

[6]林越英.论旅游环境保护的十大经济手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6) .

[7]张国勇, 张建立, 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8]王木树.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 .

[9]肖红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2) .

[10]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55-1262.

[11][加]艾伦.卡尔松.自然与景观[M].陈李波, 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

上一篇:2024童装发展趋势下一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