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2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学程导航)
语文“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
****年**月**日教学内容识字2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碧、峰、影、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文中词语。2.识记生字字形。难点:难点: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资源1.图片。2.小黑板。预习设计1.读熟词串,画出生字词。2.自学本课的四个生字“碧、峰、影、鼻”,并组两至三个词。3.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进入新课(5分钟)1.说说你想推荐大家去哪里旅游?并说出原因。2.根据出示的课文词语,自己读一读,思考知道这是写哪里的景色?(指名说)听师介绍桂林。3.读板书。第二板块:看图回答问题(3分钟)1.图上有哪些景物?
2.读出示的词语,认读。第三板块:借助拼音,自主识字(5分钟)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和同桌互听、互检查,读音有没有错误。
3.(1)自由读(2)找到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词语读读。
(3)指名读,齐读,当一回小老师。第四板块:观察联想,读中感悟(15分钟)1.观察图,想想有什么感受。A、理解碧水,读词;B、读“秀峰”,看图理解为什么称“秀峰”。c、齐读倒影。分组读2.观察图,船沿着漓江渐渐前行,又看到了什么?读引出的第二组词,你们想先看看谁?A、读榕树,看图听老师介绍。大声叫出它的名字。B、齐读对歌。c、壮乡:想想“壮乡”指什么?齐读这组词。3.引发想象学习单:读读词串,说说假如你来到这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桂林,你会说些什么呢?(△)4.连读第一、二行词串。第五板块:学习字词,正确书写。(10分钟)1.认读生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写好字,记住字,看老师范写。3.描红临帖。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已是踏青旅游的好季节。如果让你推荐,你想推荐大家去哪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2.请看这组词(出示课文词语)自己读一读,你知道这是写哪里的景色吗?(指名说)师介绍桂林。3.“桂林山水甲天下”。想去领略那里的风景和人情吗?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识字2》(板书)第二板块:指导看图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第三板块: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3.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让学生分别找到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的词语读读。
(3)指名读,齐读,当一回小老师。第四板块:观察联想,读中感悟1.(出示图)我们的船已经缓缓地驶入漓江,站在船头,看看漓江的水,你有什么感受?(引出第一组词)A、碧水:“碧”什么意思?读词;B、瞧这座山峰叫——秀峰,指名读
想看看吗?(看图理解为什么称“秀峰”)c、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才有这样的——倒影指名读;齐读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们读好吗?分组读2.船沿着漓江渐渐前行,又看到了什么?指名读(引出第二组词)你们想先看看谁?A、榕树读看图介绍:榕树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枝叶十分茂盛。谁想大声叫出它的名字;B、对歌:双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齐读)c、壮乡:想想“壮乡”指什么?(我国少数民族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早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他们有着自己的服饰和房屋。)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齐读这组词)3.引发想象4.连读第一、二行词串。第五板块:学习字词,正确书写。
1、自由认读课文后生字表中的字,边读边观察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生字:碧、峰、影、鼻说说你的记字巧方法。
3、描红、展评、临写。第六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临写生字,并口头组词。★★熟读韵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语文“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沈海霞
施教日期
****年**月**日教学内容识字2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四个生字“骆、驼、架、廊”,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词串。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4.通过词串展开想象。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记字的字形,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教学难点: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教学资源挂图、生字卡片预习设计
1.能读背词串。2.自学本课的四个生字“骆、驼、架、廊”,并组两至三个词。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图文对照,复习温故(2分钟)1.开火车读词语。2.将12个词语分别贴在插图的相应位置,读贴出的词语。第二板块: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6分钟)
学习单:观察群山图,想想你会给它起什么名,为什么?
带着遐想来读读这组词。绿莹莹的江面上来了一位渔民,看到了什么?观察图理解“竹筏”,为什么用竹子头?理解“鸬鹚”,知道渔民利用它干什么吗?叫出这种鸟的名字。听老师介绍“画廊”。了解“廊”的部首演变
扩词朗读第四行词串。
齐读全文 第三板块:练习说话
(10分钟)1.当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再次去饱览那无限美好的风光。2.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第四板块:学习生字(10分钟)1.认读生字:骆
驼
架
廊2.找找这几个字共同点。3.说说怎样把字写漂亮。4.看老师范写。5.学生描红临帖。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第一板块:图文对照,复习温故1.开火车读词语。2.将12个词语卡分给同学,让他们分别贴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并带领大家读。第二板块: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壮乡,听了悦耳的对歌,漓江的山美,水清,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继续去领略那里的风光。瞧,一座连绵的青山出现在我们眼前,(出示群山图)。假如要你给它们取名字,你会起什么名,为什么?2.发挥你的想像,猜猜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指名说)3.让我们带着遐想来读读这组词。4.绿莹莹的江面上来了一位渔民,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图)学习“竹筏”:为什么用竹子头?
“鸬鹚”见过吗?知道渔民利用它干什么吗?(介绍鸬鹚捕鱼)再叫出这种鸟的名字。同学们,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这里的青山绿水等构成了一幅幅秀美的水彩画(看图)这就是——画廊。(介绍“廊”的部首演变)5.指导朗读第四行词串。6.其实,桂林的美景处处皆是。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7.喜欢桂林吗?喜欢这篇识字吗?(齐读全文)第三板块:拓展丰富,练习说话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谁能当一回小导游,带领我们再次去饱览无限美好的风光。2.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第四板块: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骆
驼
架
1.在电脑演示中, 学会观察, 提取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在电脑演示中, 提取数学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郊游》 (鼓励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
板书:快乐的队日活动 (电脑出示背景图) 。
2.谈话。秋天到了, 大雁高飞, 天气十分凉爽, 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 绿绿的茂盛的树木, 清清的小溪……多美丽的景色呀!同学们决定在这里露营, 举行快乐的队日活动。把你在图中看到的情景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二、主动探究, 解决问题
1.电脑出示帐篷图。在队日活动中, 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小主人, 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瞧, 他们在队日活动中做了哪些事情呢?
随机板书:搭帐篷、晒毛巾、烧烤、搭鸟窝、钓鱼、洗菜……在这些活动中, 包含着许许多多我们能够解决的数学问题, 我们一起把这些问题找出来!
老师提醒:提问题时要按照顺序观察图画, 把一个活动中包含的问题都提完了再去看其他的活动, 比如围绕前两项活动, 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小组交流, 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录下来, 标清1、2、3……开始吧!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老师参与其中, 并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一些问题, 每人一个, 注意不能重复。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 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2) 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
(3) 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
(4) 一共有几人搭帐篷?
老师随机:若每人用1条毛巾, 每个帐篷住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中一人钓了4条鱼, 两人钓的同样多, 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3.汇报答案。
(1) 一共有多少条毛巾?6×6=36 (条) 。
(2) 3个帐篷一共住几人?A:每人用1条毛巾, 有6×6=36 (条) 毛巾, 一共有36人;B:每个帐篷住12人, 有3个帐篷, 一共有12+12+12=36 (人) 。
(3) 晾毛巾一共有几个夹子?晾一排毛巾用6个夹子, 有6排毛巾, 一共有6×6=36 (个) 。
(4) 一共有几人搭帐蓬?3人搭一个帐篷, 一共有3×3=9 (人) 。
4.小结。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以搭帐篷活动就提出很多数学问题, 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问题。我们再看看其他的活动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呢?
三、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1.选择喜欢的活动项目, 仔细观察, 和同组小朋友说说,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并比一比哪组同学提的问题最多, 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相关活动, 组长安排, 互相提问, 开展讨论。教师巡视, 与同学交流, 有针对性地指导。
3.汇报、交流、补充。
(1) 烧烤活动: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几人?4×4+1=17 (人) 或4×3+5=17 (人) 。
老师随机:烧烤时手中有几根棒?4×3+3=15 (根) 。
(2) 洗菜活动:一共有几人洗菜?2×3=6 (人) 。
老师随机:一共有几个篮子?4×3=12 (个) 。
四、总结提高, 拓展应用
(一) 今天你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1.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 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小主人, 真棒!
2.经常使用乘法解决问题, 可以带来很多方便。
(二) 老师提出希望
本课所学的词语介绍了祖国大地不同地区颇具特色的风情。课文共12个词语,分为四组,第一组词语表现的是塞北风光;第二组词语表现的是江南春色;第三组词语介绍海岛夏景;第四组词语表现的是高原景色。这些“词串”,内涵丰富,展现了祖国大地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充满着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凭借图画,诵读“词串”,不仅可以认识本课生字,还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重点识记并写好“塞”这个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课件。
2.学生用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中的“塞、骄、岛、骏、椰、牦”6个生字,会写“塞”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词串,并能凭借图画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师: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中国这么大,有的地方互相之间离得很远,气候也不一样。也许南端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北边却开始下雪了呢?
2.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祖国的不同地区欣赏一下那儿的景色?
(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師配乐有感情地描述:看,祖国的江南,春雨绵绵,杏花正在朵朵开放。这儿是海岛,此时却是炎热的夏季,海边高大的椰子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来到祖国的北边,一群彪壮强悍的骏马迎着秋风驰骋在塞北的草原上。最后站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上,看到的是被喻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3.(揭题):这些风景美吗?不过我们这节课不是美术欣赏课,而是语文课。当这些美丽的图片变成文字时,会是怎样的呢?(出示识字6):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识字6。(师板书:识字6)
(设计意图:利用白板展示优美的图片、婉转的音乐,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瞬间把学生带入到词串所创设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初识生字,理解生词大意
1.自由读文,出示朗读要求。看清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两遍。
2.读词串,正音。
师:谁敢读?一人读一行,如果大家都认可你读准了,就可以自己在书上加一颗星。记住,每颗星都是你们在课堂上的收获。(易读错的字词,师带读两遍)
3.白板出示被五角星盖住的不带拼音的生字:认对一个,星星摘回家。再齐读生字。
4.师:调皮的生字宝宝看它难不倒你们,又跑回到文中,并请走了所有拼音,你们还能读对这些词吗?
选一个小组,一人读一行。(全读准确了,一人加一颗星。)
师相机强调读词时要连贯、干脆,词与词之间要稍作停顿。
5.师:这些词语都读懂了吗?其实很多词都能通过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是不是?请按词串的顺序找到插图中对应的事物。
师相机让学生理解“骏马”“骄阳”的意思,并借助地图理解“塞北、江南、海岛、高原”。
6.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读词串;师引读:塞北有……江南有……海岛有……高原有……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同时理解并积累了文中的词语。此环节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识字摘星星,同时通过让学生给自己加星的这种自评方式,调动学生识字读词的积极性。)
三、交流识字方法
1.师出示所有生字。
2.同桌交流好的识字方法,认为对方说得好的书上加一颗星,然后全班交流。
3.重点记“塞”: 师板书由甲骨文演变到楷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其意思再组词。
4.在交流识字方法时,随机书空要写的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的方法,鼓励孩子的个性化思维,同时带领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这个字的字音、字形和字意,从而能够更好地使用它。)
四、字卡游戏巩固识字
1.发字卡,分组做游戏:一人出牌,另一人认读并按笔顺默空,对一个加一颗星。
2.检测游戏效果:全班一起默空三个生字。
(设计意图:学生是喜欢做游戏的,用生字卡片来做游戏,达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目的,同时用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识字效果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五、学写生字
1.白板出示生字“塞”,了解结构。
2.生描红观察间架结构。
3.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写字要领:结构匀称;笔画紧凑;撇捺拉开;生临写一遍。
4.展示台展示,教师当场批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白板的展示台展示学生的字,写得好的老师画红圈圈,发现问题的一起修正,力求写的字工整、美观。)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如能背诵就给自己加一颗星。
2.从文中任意挑选三个词语说句子,说对一个加一颗星。
(设计意图:作业中安排学生自评是激励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一个好方法,作业的设置也是为下节课的教学安排做好铺垫。)
教学效果及反思:快乐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活泼生动,更要体现在内涵上,让学生能在一节课中不停地跨过能够得着的障碍,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效能感,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学校是小班化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能让孩子全面参与,展示个性。电子白板的运用以及教学中自我激励的评价方式,也让学生一直处在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并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中。当然,有些环节的细节还需要改进,比如,理解词语意思那个部分,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进行实物与词语的连线,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指导写字的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白板演示笔顺的功能,让学生更直观地记住生字和笔顺。
一类字:柏 杨 柳 椅 秧 篮 茶 菠 萝 二类字:筷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教材中的两组图画有助于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也有助于学生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课文将两组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第一组词语介绍了—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第二组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第三组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第四组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四组连起来读,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二类生字只识不写。2.借助书上的两组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字、词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字、词。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和书写汉字的水平。
情感目标:
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别形近偏旁“木禾”、“竹艹”。
2.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勾连旧知的过程中巩固对形声字特点的认识。3.准确认读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生字都是形声字,学生学形声字已有一定的基础,再加上他们对于生字的音节也有拼读能力,所以在生字的读音方面,难度不大,但要关注部分受家乡方言影响导致“n l”读不到位的学生,指导其读准“柳 篮 箩”,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筷 萝”是三拼音节;另外,本课的有些形声字的读音不完全对应它的声旁,如“杨、柳、椅、篮、茶”,老师要适当解释,从而让学生明白:形声字的读音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为了读准确,很多时候要查字典、查资料。在字形方面,由于这些生字都是形声字,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结合形声字的组合规律来识记,但难免有些观察不够仔细或学习较为马虎的学生会把“篮”写成“蓝”,把“萝”写成“箩”,把“柳”漏写第7笔“撇”,把“茶”下面的部分写成“余”,对于这些容易出错的字,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出区分、记忆的好方法,从而实现准确书写。在字意词意方面,学生普遍能结合书上的插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对应的事物,老师没有必要引领学生深挖,要让宝贵的时间充分地用于识字、写字,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教学方法】
看图识字、比较识字、活动识字等。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实物投影、范写小卡片(带有田字格)、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教学“柏 杨 柳 椅 秧”)
一、揭示课题
《识字1》和《识字2》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3》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帮助我们识字,是不是很感兴趣啊?(板书课题:识字3)
二、看图说词
1.让学生各自观察语文书第8页下半页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边看边说说。
2.组织学生交流看到的事物,老师随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松柏 杨柳 桌椅 秧苗 稻谷 庄稼”,“庄稼”这个词由老师引出,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随学生的交流)
三、读准字音
1.让学生借助语文书上词语上面的音节各自认真拼读,要求:(1)拼读准确;
(2)用红笔在书上标出容易读错的声母、韵母、声调,准备做小老师给大家指点。
2.老师逐张出示5个生字的卡片,请小老师领读。再请小老师指出这5个生字中容易读错的音节,老师及时肯定,并特别指点:“柳(liǔ)”不能读成“niǔ”。
3.请学生开火车领读刚才贴在黑板上的6个词语,发现读错,及时请学生点出并纠正,老师引领学生关注“庄稼”的“稼”读轻声,并让学生及时巩固读。
四、引领发现 1.布置思考:如果请你把黑板上的6个词分成两组,你认为该怎么分?为什么? 2.让学生上前将黑板上的6个词语调整重贴成两组,并让学生说明原因(第一行词都与树木有关;第二行词都与禾苗有关),接着让学生读读调整后的两组词,读中检测合理性。老师及时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
五、比较偏旁(“木 禾”)
1.组织学生看书上第8页上面的一组图:
(1)布置各自观察、思考:从这组图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好办法教小朋友区分清楚“木 禾”这两个偏旁吗?
(2)组织学生交流,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并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明白:
☆ 这组图:实物图 → 古文字(象形文字)→ 偏旁。☆ 这组图告诉了我们“木 禾”这两个偏旁的由来。
☆ 要区分清楚这两个偏旁,可以想想实物图,禾苗要吐穗,穗儿顶头上,所以“禾”上面有个“撇”。
2.组织学生读书上的两行词,看看:这两行词语中带偏旁“木”或“禾”的字,偏旁是否用对?(组织交流,及时肯定)追问:由此你们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织交流,老师因势利导:与树木有关的字,大都带有“木”字旁;与庄稼有关的字,大都带有“禾”字旁。你们能再找几个“木”字旁的字和“禾”字旁的字来证明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学生交流,老师协助板书记录)引领学生编儿歌: “木字旁,表树木;禾字旁,表庄稼。”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你们都要认真学习哦!]
六、学写生字
1.出示接下来要写的生字“柏 杨 柳 椅 秧”,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观察这5个生字,看看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交流。(共同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形声字;
不同点:前面4个都是“木”字旁,最后1个是“禾”字旁;
第1个字左右等宽,而后面4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3.让学生再观察这5个字,看看有什么好记法,并交流。
[老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组字规律(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来记,如“柏”“秧”这两个字借助形声字的组字规律很好记。而“杨”的繁体字是“楊”,“楊”的右边部分读“yáng”,所以“杨”就读成“yáng”;“柳”右边的“卯”现在字典里读音为 “mǎo”,但“卯”在古时候曾读为“liǔ”,所以把“柳”读成“liǔ”;“椅”的声旁“奇”读音已演变为“yǐ”,所以把“椅”读成“yǐ”。看来,形声字的读音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为了读准确,很多时候是要查字典、查资料的。] 4.让学生观察5个字每个字的书写注意点,准备做小老师给同学指点。
5.组织交流,老师随学生的指点给予肯定、强调或补充,并顺势及时在写字小卡片上(带有田字格)范写,学生跟着书空,接着再书空(巩固)1遍,紧接着马上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老师巡视,适当个别辅导,并选择展评的作业),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字(好、中、差各一两本),通过实物投影投出,让学生一起评点,继而让学生对照上面的评点各自改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组内互评,及时肯定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让学生再根据上述两次评点各自再改进。
(☆说明:在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仔细倾听,及时给予肯定、强调或补充,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柳”的右边不能漏了“竖撇”,引导学生想好记法记住这个“竖撇”,老师可介绍一种形象记忆法:柳树上有很多柳条垂下来,在这个字中选取了两根有代表性的,一根是在风中微微飘起的——第7笔:竖撇;一根是垂得笔直的——第9笔:悬针竖。)
七、作业练习
(一)课堂作业
1.在三线田字格本子上抄写“柏 杨 柳 椅 秧”各两遍。2.做《补充习题》第五题,当堂交流。3.再找找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写下来。木:()()()()()禾:()()()()()
(二)课外作业
1.用“柏”、“杨”、“柳”、“椅”、“秧”这5个字扩词,并与同桌交流,看看谁扩得又对又多。
2.自己给“柏 杨 柳 椅 秧”分别找形近字或同音字比一比,再组词。
第二课时
(主要教学“筷”和“篮 茶 菠 萝”)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新词(用卡片)。
2.听写词语:松柏 杨柳 桌椅 秧苗。3.检查听写情况,有错及时订正1遍。
二、看图说词
1.观察书上第9页右侧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边看边说说。
2.组织学生交流看到的事物,老师随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应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竹篮 箩筐 筷子 茶叶 菠萝 兰花”,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随学生的交流)
三、读准字音
1.让学生借助语文书上词语上面的音节各自认真拼读,要求同第一课时:
(1)拼读准确;
(2)用红笔在书上标出容易读错的声母、韵母、声调,准备做小老师给大家指点。
2.老师逐张出示5个生字的卡片,请小老师领读。再请小老师指出这5个生字中容易读错的音节,老师及时肯定,并特别指点:“茶(chá)”是翘舌音,不能读成“cá”,“箩”、“筐”、“筷”都是三拼音节,让学生再读,读中巩固。3.请学生开火车领读刚才贴在黑板上的6个词语,发现读错,及时请学生点出并纠正,老师引领学生关注“筷”这个字是本课的二类字,它是个形声字,“筷子”的“子”读轻声,并让学生及时巩固读。
四、引领发现 1.布置思考:如果请你把黑板上的6个词分成两组,你认为该怎么分?为什么? 2.让学生上前将黑板上的6个词语调整重贴成两组,并让学生说明原因(第一行词都与竹子有关;第二行词都与花草有关),接着让学生读读调整后的两组词,读中检测合理性。老师再次及时肯定学生积极动脑,善于发现。
五、比较偏旁(“竹 艹”)
1.组织学生看书上第9页上的一组图:
(1)布置各自观察、思考:从这组图你又知道了什么?你有好办法教小朋友区分清楚“竹 艹”这两个偏旁吗?
(2)组织学生交流,老师及时肯定、鼓励,并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明白:
☆ 这组图通过“实物图 → 古文字(象形文字)→ 偏旁”告诉了我们“竹 艹”这两个偏旁的由来。
☆ 要区分清楚这两个偏旁,可以想想实物图,“竹”字头,像两组竹叶;“艹”字头,像平地上长了两棵草。
2.组织学生读书上的两行词,看看:这两行词语中带偏旁“竹”或“艹”的字,偏旁是否用对?(组织交流,及时肯定)追问:由此你们是否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织交流,老师因势利导:与竹子有关的字,大都带有“竹”字偏旁;与花草有关的字,大都带有“艹”字偏旁。因为这两个偏旁都在字的上面,所以被称为“竹”字头、“艹”字头。你们能再找几个“竹”字头的字和“艹”字头的字来证明你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学生交流,老师协助板书记录)引领学生编儿歌: “竹字头,表竹子;草字头,表花草。” 你们是否越来越觉得汉字里藏着很多规律?其实汉字里也藏着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小朋友去探索呢!]
六、学写生字
1.出示接下来要写的生字“篮 茶 菠 萝”,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观察这4个生字,看看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交流。(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结构;都是形声字;
不同点:“篮”是“竹”字头,其余3个是都“艹”字头;
“篮 茶 菠”这3个下面部分稍宽,而“萝”字下面部分稍窄。)
3.让学生再观察这5各字,看看有什么好记法,并交流。
[老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组字规律(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来记,如“菠”、“萝”这两个字借助形声字的组字规律很好记。而“篮”这个形声字,篮子是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头,“篮”的声旁是“监”,但现在取的是它的近似音,所以读“lán” ;“茶”这个形声字开始时写作“荼”,这个“荼”在汉代读“chá”,所以现在“茶”就读“chá”。这4个形声字再次告诉我们,形声字的读音虽然有一定的规律,但不是千篇一律的,我们为了读准确,很多时候必须通过查字典、查资料去探索。] 4.让学生观察4个字每个字的书写注意点,准备做小老师给同学指点。
5.组织交流,老师随学生的指点给予肯定、强调或补充,并顺势及时在写字小卡片上(带有田字格)范写,学生跟着书空,接着再书空(巩固)1遍,紧接着马上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老师巡视,适当个别辅导,并选择展评的作业),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字(好、中、差各一两本),通过实物投影投出,让学生一起评点,继而让学生对照上面的评点各自改进(老师巡视,个别辅导),然后组内互评,及时肯定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让学生再根据上述两次评点各自再改进。(☆说明:在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的过程中,老师注意仔细倾听,及时给予肯定、强调或补充,特别要强调:“篮”的中间右边是半个“竹字头”,不能写成“又”;“茶”的下面部分在写时不能画蛇添足写成“余”,要去掉上面的短横;生字“萝”是“菠萝”的“萝”,不能写成“箩筐”的“箩”。)
七、回顾“识字3”
1.齐读自编的偏旁儿歌:
木字旁,表树木; 禾字旁,表庄稼; 竹字头,表竹子; 草字头,表花草。
2.我点你读(选择本篇韵文对应的一组词)
(1)与庄稼有关的一组:()
(2)与花草有关的一组:()(3)与竹子有关的一组:()(4)与树木有关的一组:()3.齐读整篇韵文,及时评点,再读。
八、作业练习
(一)课堂作业
1.选字填空(口头)。
波
菠
(1)微风吹拂着美丽的松花江,江水泛起了()浪。(2)()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你爱吃吗?
蓝
篮
(1)打()球真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培养合作意识。(2)()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做这题,相机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准确选用“蓝”、“篮”,老师适当指点)2.在三线田字格本子上抄写“篮 茶 菠 萝”各两遍。3.做《补充习题》第一至四题,当堂交流。
(二)课外作业
1.再找找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写下来。
“竹”字头:()()()()()“艹”字头:()()()()()
2.用“篮”、“茶”、“菠”、“萝”这4个字扩词,并与同桌交流,看看谁扩得又对又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识字8》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本课属于形声字识字,通过组合拼图告诉学生“包”字可以加上“氵、艹、火、饣”四个偏旁组成新字,接着是一组以包为声旁的形声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之后又配了相应的儿歌供学生阅读,为学生识字、理解字义提供了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增强识字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难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三、教学理念:
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探索规律。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对他们学习汉字十分有用,因此,我把合作交流、探索规律作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学习基础,找出带有“包”为声旁的字,再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形声字的规律:形旁代表字的含义,声旁与字的读音有关。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乐趣,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便能给儿童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创设情境,融于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学用结合。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并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带进课堂,使学生把抽象的词语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把单调抽象的词变成了形象、直观的生活画面,这样,识字不再是乏味的,而是轻松愉快的,是和儿童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
观察比较,自主写字。写字是一年级小朋友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写字训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训练,更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过程。如何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教者要精心设计教法才行。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学生观察比较、自主感悟和形象贴切的比方让学生明白了不同的字要有不同的处理办法,并用工整规范的板书和细致的讲解,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听全老师说,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画画,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幅画,(出示插图)你们看这幅画漂亮吗?你最喜欢这幅画中的什么?给大家说一说。
2、指名说。
二)、出示儿歌,读通儿歌
过渡: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非常好,老师给这幅美丽的画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出示儿歌),想不想读?好,请小朋友自由地练读一下这首儿歌,记住,不认识的字看清楚拼音,多读几遍,开始。
1、自由练读儿歌,教师巡视指导。
2、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读读这首儿歌?指名读,相机正音。
3、齐读儿歌。
4、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小池塘,池塘里铺满了碧绿的荷叶,两朵粉红粉红的荷花苞从这些大荷叶之间冒出来,正咧着嘴开心地笑着,池塘里,两条可爱的小金鱼正在吐泡泡呢,多美的画面呀!其实,这首儿歌不仅写出了小池塘的美丽,读上去还很顺口呢,这是因为有两个字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1、出示儿歌中的“苞”“泡”。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再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过渡:是呀,这两个字偏旁不同,但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包”字,读音也很接近,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样一组字。
3、学习生字“苞”。
(1)板书:苞(请小朋友看老师写这个“苞”字,你也可以伸出自己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谁来读读这个字?指名读,齐读。
(2)想想看,这个“苞”字可以找些什么朋友呢?学生组词。(3)板书“花苞”,认读。
(4)什么叫花苞呢?除了荷花苞,你还见过什么花苞?(结合插图理解花苞。)(5)归纳: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种类的花苞,发现花苞都跟什么有关?所以“花苞”的“苞”字是“艹”。
1、学习生字“泡”。
(1)板书:泡(学生观察)请大家跟老师读(师领读,生齐读)。(2)谁能跟“泡”字做朋友呢?学生组词。(3)板书“水泡”,认读。
(4)请小朋友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小金鱼在干什么?它离开了水还能吐泡泡吗?所以“水泡”的“泡”跟水有关,它的偏旁是“氵”。
2、学习生字“包”。
(1)刚才小朋友们就发现了,花苞的“苞”和水泡的“泡”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字,那就是“包”字。(板书:包)请大家一起读这个字。
(2)给“包”找朋友。
老师上班的时候喜欢背一个皮包,用来装一些日常用品,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包呢?(生自由组词)
3、小朋友们看,这个“包”字真有趣,它加上“艹”就变成了花苞的“苞”字,加上“氵”就变成了水泡的“泡”,想想看,“包”字还可以加上其他的偏旁吗?
4、学生自由说,师相机出示“炮、饱、跑、抱”等字,认读,组词。重点指导:
(1)学习“饱”字。
板书:饱 请哪一组的小朋友开火车来读一读这个字?开火车读,齐读。“饱“字可以组什么词呢?学生组词。(板书:饱满)联系生活理解“饱满”。
A、老师今从家里带来了一些毛豆,想请小朋友帮老师挑出其中比较饱满的毛豆来,谁愿意上来?(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挑)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挑出来的吗?
B、其实,饱满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果实,也可以用来指“精神”,瞧,我们很多小朋友上课时腰板挺得直直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精神特别饱满。谁来精神饱满地读读这个词?指名读,齐读。
想想看,“饱”还可以组什么词?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饱”为什么要是“饣”字旁。(2)学习“炮”字。
A、板书:炮 男生女生分组认读。B、谁能给“炮”找找朋友?相机板书:火炮
A、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些火炮,想介绍给小朋友们认识。课件出示各种火炮。B、刚才小朋友们认识的这些火炮,都要在点火之后炮弹才能发射出去,因为跟火有关,所以“火炮”的“炮”字是“火”字旁。
5、小朋友们瞧,“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不同的字,这么多的生字朋友,要把它们牢牢地记住,最主要的是要记住它们的什么呢?
6、对,小朋友说得真好,记住了偏旁,就能理解这个字的意思,也就能很快地记住这个字了。
7、巩固生字:听说小朋友今天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小机灵博士也想来考考大家,哪些小朋友愿意来读一读小机灵博士手里的生字卡片,并很快地给这个生字组一个词?
8、小朋友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么多的生字全记住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认识的汉字就会越来越多。好,小朋友,其实,今天我们学的就是《识字8》里面的内容,(板书:识字8)请大家拿起桌子上的课文,一起把课文读一读。(提醒读准字音)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小朋友,这堂课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学会写这四个生字,出示生字“包、饱、泡、吐”
2、先请小朋友们观察“包、饱、泡”三个字,想想,要把这三个字写好,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写哪个字?重点指导写好“包”。
(1)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个“包”字,你觉得要写好“包”,最主要的是要把哪个笔画写好?(你真是一个小小书法家,看得真准,一下子就把“包”字的主要笔画找出来了,那你说说看,要写好竖弯钩,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2)师一边讲解要领,一边范写“包”,学生跟着书空(3)配上音乐,学生描红,提醒正确的书写姿势。
1、指导“饱”“泡”的书写。
(1)讨论:同学们包字都写得很漂亮,大家再来观察这两个字,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好它们,要注意什么呢?(要写得左窄右宽)它们的写法完全一样吗?
(2)小结指导:是呀,这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部分有胖有瘦,有大有小,怎样合理地进行安排呢?老师给小朋友打个比方,它们两部分在一起,就像让两个好朋友坐在同一张椅子上一样,只有互相谦让,才能让两人都坐到椅子上。你们瞧,在“饱”字中,因为“饣”是个比较胖的偏旁,所以“包”字就很有礼貌地让到了竖中线的右边去了;而在“泡”字中,因为“氵”比较瘦窄,所以“包”字也就毫不客气地跨过了竖中线,占了田字格中的大部分位置,大家都观察清楚了吗?那就跟老师一
起来写一写吧。(范写)(3)配乐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能不能自已完成“吐”的书写?注意,观察清楚后再动手写。
3、优作展示。(在优作上贴上小红花)
五)、课外拓展,做中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出在学生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 就要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然而, 现实的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识字教学单调乏味, 机械识字现象普遍存在, 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现象比比皆是, 汉字在孩子们眼里成了一堆枯燥的符号。根据汉字特点, 遵循孩子的学习规律实施识字教学, 让孩子们有滋有味地学汉字, 这样的学习才会达到课标提出的“喜欢”和“主动”。
一、借助传统文化, 让孩子感受汉字的文化味
在汉学家的眼里,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美丽的文化故事, 由汉字组成的汉语系统更是一个灿烂的文化宝库。因此, 识字就不应该仅仅是单纯的识字, 还应浸润着民族文化气息, 这种气息或浓或淡, 因字而异。
一位老师在教第四册《识字7》中“福”字时, 先展示一图:一位慈眉善目的神仙手拿“福”字正为人类祈福。学生认识了“福”字后, 引出韵文中“祝福”一词, 指导学生理解“祝福”原指祈求上天赐福, 后来指祝愿别人平安和幸福, 接着练习说话:__时候, 我最想对__说:“___” (最后一条横线填上祝福语)
整体看来, 教者遵循了“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的汉字教学规律。但对于“福”字的教学总觉得缺少了些文化味。中国的福文化源远流长, 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 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 如今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最为常见的是过春节时, 家家户户张贴在门前的大红“福”字, 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北京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 也是由中国福文化“五福临门”产生的灵感。“福娃”和大红“福”字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果教者在备课时有所考虑, 在教学中有所涉及, 就能让我们孩子初步感受到我们的汉字背后具有民族文化这一坚实后盾, 也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福文化只是中华文化这一沧海中的一粟。
二、赋予汉字生命, 教出汉字的趣味
1.从汉字丰厚的内涵开始, 让孩子感受汉字的妙趣。汉字是表意文字,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瑰宝, 她的形与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足以让人展开无尽的遐想:“笑”字, 活泼轻盈;“哭”字, 愁眉苦脸;“巍峨”, 山的雄伟顿显眼前;“妩媚”, 少女的容颜潜入心底。难怪中国人爱将“字画”连在一起, 汉字本来就是可以入画的, 可以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
当然,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为识字教学奠定厚实的基础。每一个汉字都有她耐人寻味的地方, 细细琢磨她, 品味她, 再根据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会让汉字教学妙趣横生, 可以达到“一言道破, 终身不忘”的效果。
2.通过有效的识字活动, 让孩子体验识字乐趣。对儿童来说, 单纯的识字活动是枯燥的, 不像看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面对枯燥的事物, 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被动的, 如果孩子一味地被动识字, 不仅识字效率低,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运用形象化的图片、动作、语言展开识字游戏活动, 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孩子的识字热情, 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 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四册《识字5》中的几组词串都是关于军事方面知识的, 一位老师在学生初步读了生字读音后, 为了巩固读音, 她根据文本特点别出心裁精心设计的打枪游戏, 就是一个有趣而有效的活动:多媒体屏幕上呈现一挺机关枪, 教师鼠标轻轻一点, “砰!”一声枪响, 随即从枪眼里迸出一个生字, 学生脱口读出这个字娃娃的读音, 每一个生字迸出时, 孩子们都把脖子伸得长长的, 眼睛瞪得大大的, 真是趣味横生, 既巩固了生字读音, 又满足了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
三、贴近孩子实际, 还原汉字的生活味
语文是母语的学习, 母语的学习环境是广阔的, 母语的学习资源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因此, 我们应尽力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 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 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这是极其重要的识字教学途径。在识字课堂教学中, 也应把识字教学的触手伸向课外生活, 而许多老师会把课堂识字与生活割裂开来, 使识字教学孤立而枯燥无味。汉字的起源与汉字的演变可以说都来源于生活, 识字教学, 只有根植于身后广阔的生活土壤, 才更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位老师在教识字中的“爷爷”、“奶奶”两个词时, 强调学生要注意读好轻声, 结果一位学生越强调越读得别扭, 只见这位老师不慌不忙, 微笑着说:“孩子, 你在平时是怎么喊你爷爷奶奶的?”寥寥一语, 使孩子顿时醒悟过来, 一次便读好了, 读得正确、自然。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请”字时, 说:“‘请’是个神奇的字!说说你什么时候用过‘请’这个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了很多, 老师时刻不忘夸奖学生“真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利用教材资源, 引导孩子读出汉字十足的韵味
汉字的读音独具魅力, 她的发音变幻莫测, 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之类已经够复杂, 还得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变化形式。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读音虽同, 但语调不同, 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
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琅琅上口、韵味十足的小韵文。识字韵文中有这么一组词串:“夜晚繁星亮晶晶”, 三个词语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静态的美妙画面:宁静的夜晚, 星宝宝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 静静地瞅着大地。一位孩子在朗读时声音很响, 且没有韵味, 老师忙食指掩嘴, 轻轻地对这位孩子说:“嘘, 小声点, 夜晚是静静的, 别惊动了星宝宝呀。”在她巧妙的引导下, 学生心领神会, 读得很美很轻, 仿佛眼前真出现了一幅静谧的星空夜景图。这样孩子们一边美美地读韵文, 一边在头脑中画画, 充分领略到汉字神奇的力量。
清油河希望小学 田梽鑫
教学要求:
1、学会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认不写。认识1个偏旁。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析记字形,学习写字。了解图上描绘的事物,认识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观。
难点:借助图片理解词义,熟读词串。培养学生的想象意识,创新意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大中国》
小朋友,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你们可得听仔细了!里面唱的是什么呢?(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出示地图、依次呈现四幅画面
瞧,这就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黄沙漫天的——塞北(出示词卡,指名读,贴词卡),有碧波荡漾的——江南,有骄阳似火的——海岛,有冰天雪地的——高原。
3、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小朋友到祖国的这四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二、读好课文
过渡: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赶快背上行李包,乘上小火车,踏上我们的旅途吧!(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咦,火车先将我们带到了哪里呢?
1、学习“骏马 秋风 塞北”
(1)出示塞北图,你知道塞北是哪里吗?(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河北省外长城以北地方)
(2)小朋友再看,在这一望无际的塞北草原上,谁是主角呢?(马儿)你们觉得这些马儿怎么样?(强壮、神气、俊俏、跑得快……)对,像这样跑得快的好马就是——骏马(出示词卡),现在,你能看着这些好马,读好这个词语吗?
(3)骏马喜欢在塞北草原上奔驰,不仅因为草原的辽阔,而且还因为有凉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出示秋风)假如你就是那只骏马,迎着瑟瑟的秋风奔跑,那是怎样的感觉啊?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4)小朋友想不想跨上骏马,迎着瑟瑟秋风,奔驰在塞北草原上?先读好这个词串。(自由练习——谁想试一试?——让我们扬起马鞭,一起奔驰在塞北草原上!)(5)小朋友,看看图,再看看黑板,现在,你能用上这三个词语说上一两句话吗?说得好,老师帮你“出版”!交流板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位小作家的作品!
2、学习“杏花 春雨 江南”
过渡:(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火车继续向前开,它又会将我们带到哪里呢?
(1)出示图片,对,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江南。能说上一两句吗?相机出示“杏花”(粉红粉红的杏花开了,多么娇艳!你能美美地读好这个词语吗?)出示“春雨”(绵绵的春雨滴在身上,又是什么感觉啊?)(2)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喜欢江南吗?
瞧,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江南,他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投影显示)小朋友可以跟着读一读!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江南的古诗?(3)江南美如画,令无数诗人竞折腰!
小朋友,让我们学一学诗人的样子来赞一赞这空灵秀美的江南!(练一练,读好这个词串——指名读——老师发现,女同学读这个词串读得特别有味道,女同学一起来读——男同学想读吗?老师也给你们一个机会,赛过女同学)
3、学习“椰树 骄阳 海岛”
过渡:(播放火车“喀嚓喀嚓”声)走过了半个中国,下一站,我们将来到骄阳似火的——海岛!
(1)海岛就是指——海南岛,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播放海岛风光)哎呀,老师发现,小朋友去了次海南岛,怎么一个个的小脸都变黑了呀?这是怎么回事啊?课文中就有个词说明太阳好厉害,是?(出示骄阳)你能读出太阳的厉害吗?(指名读——小组赛读)
(3)一组比一组厉害!虽然海岛骄阳似火,可是这儿却有一种植物它不怕热,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椰树)你们觉得这椰树怎么样?你了解它吗?
椰树长的很高大,很茂密,郁郁葱葱,如果你去采一个椰果,把它剖开来,还会流出乳白的椰子汁,喝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看,不少小朋友都要流口水了,看来你们的心已经被椰树深深吸引了,谁来读好这个词语?(4)想在海岛上听听浪涛拍岸的声响吗?想爬上高大的椰树去采摘椰果吗?
试着读好这个词串。指名读——喜欢海南岛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4、学习“牦牛、冰雪、高原”
过渡:(播放飞机起飞的声音)小朋友,祖国的南部骄阳似火,而祖国的西部却飞雪飘飘,让我们乘上飞机,俯瞰高原!(1)出示高原风光图片,播放《青藏高原》
小朋友,看看图,听听歌,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2)你了解高原吗?来到高原你有什么感受?
相机出示“冰雪”(是呀,高原上白雪覆盖,好冷啊,谁来读好这个词语?)
相机出示“牦牛”(你们了解牦牛吗?它全身都是宝,它的毛长长的,黑黑的,可以做绳索,做帐篷,它的奶可以制成酥油,它还是人们耕地运输的好帮手,被誉为“高原之舟”,在那么冰冷的高原上,它一点也不怕冷,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夸夸它!
(3)我们走进冰雪覆盖的高原,认识了不怕寒冷的牦牛,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佩来读好这个词串!
三、朗读总结,拓展延伸
1、刚才,咱们来到了祖国各地,欣赏到了各地的美景。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骏马秋风塞北;咱们沐浴着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杏花春雨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椰树骄阳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牦牛冰雪高原。
2、可无论是塞北、江南,还是海岛、高原,都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板画地图)!那就是——中国!
3、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这篇课文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先准备一下。指名读——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
看你们读的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
四、学习生字“南”、“骄”“岛”
过渡:课文学完了,小朋友回头看一看,还有几个生字没有学? 我们先来学习“南”
1、你准备怎么记住这个字?交流
小朋友看,“南”像一种用于悬挂敲击乐器的样子,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乐器。现在,你该记住了吧?
2、那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写一写? 根据学生回答师范写
你还想提醒小朋友什么问题吗?(南字肩膀要宽宽,里面羊字少一横)
3、你这个小老师讲得可真清楚,我学会啦,小朋友学会了吗?快快打开书,用心地描一个。教学“骄”
1、这个字,你准备怎么记?(小桥去木换成马)
2、小朋友看,老师写得对吗?(师范写,先把马字旁的提写成横,待学生指出错误后,师:是呀,老师真粗心,相信你们一定不会犯这个错。)
3、动起手,用心描一个。教学“岛”
1、这个字,老师要请小朋友来教了?
2、你先教什么呢?(我先教怎么记,鸟字一横换成山)你真聪明,有山有鸟就是岛,师简笔画。
3、你再教什么呢?师范写,先把山写得高高的,写得好吗? 那这个山字应该写得怎样呢?(扁扁的,一半露在外)
师强调:这个字是山字旁,一起读!岛字里面藏个山,山字是扁山,里面没藏好,露在外一半)
4、有信心写好这个字吗?
五、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的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的植物,在洞中过冬的动物及冬季的体育运动和相应的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词语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2.老师这儿有词语卡片,能把它贴在相应的图下方吗?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4.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的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⑷小朋友,有不理解的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蟒蛇:我国最大的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的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5.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的形式读,每个词串内的词读得稍紧凑些。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雪
蜡
翠
蛇
刺
滑
冰
绳
2.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的笔顺)。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3.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的区别。“羽”字的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讲解并范写。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卡片。
2.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朋友吗?
二、朗读感悟
1.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⑷齐读三个词:寒流
北风
大雪。2.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⑵这么冷的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的?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的,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的喜欢吗? 5.诵读词串。
6.试着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的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的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剩余的4个生字,认读。
2.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的笔顺。
3.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的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暑假老师去了一个地方旅游,给你们看几张图片,猜一猜我去的是哪?(江南水乡)
2.识字1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秋天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1(板书:识字1)
二.初读韵文,读准字音,读通韵文
1.小老师领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相机纠正字音。2.指名认读韵文,相机纠正字音.3.齐读韵文,一气呵成,读顺畅,读流利。
三、学习课文,理解词串
(一)、学习第一组词串 1.指名朗读
2.这些词语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为什么说秋天是金色的?看图,秋天地里的庄稼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看了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3.理解:水乡,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地方才称得上水乡吗?(水乡就是湖泊、河流多的地方,苏州就是江南水乡。)4.“烟
波”描写了怎 样 的一 幅 画 面
?(看 图 理 解,湖 面上
水 汽 蒸
腾,烟
雾 笼
罩)5.师小结并引导朗读:金秋十月,江南水乡的湖面上水汽蒸腾,烟雾笼罩,十分迷人。让我们读出这样的迷人。(指名读,再集体朗读)
(二)学习第二组词串 1.指名朗读
2.理解:荷塘、菱藕、芦苇。1)荷塘:种满荷花的池塘。
2)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出示: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在荷塘的水面上还有一种水草植物,它能结出一种鲜嫩的果实来,叫做“菱”,(出示实物“菱”)认识吗?介绍一下。“菱藕”是咱们江南水乡特有的鲜美食物,人们都喜爱吃。
3)池塘边上,长长的像睫毛一样的植物就是“芦苇”,它具有保土固堤的作用,杆子可
以用
作
造 纸、造 丝 的原 料,也 可编 织 芦 席,夏 秋
季 节 开 花,称为芦花,可做扫帚。
4)拓展:江南水乡物产丰富,除“菱藕”外,还有哪些特有的水产?(鱼虾、螃蟹、荸荠、茨菇、鸡豆米等等。
5)师小结并引导朗读:江南水乡的荷塘物产丰富,景色迷人,美吗?让我们读出的荷塘的美(指名读,集体朗读)
(三)学习第三组词串
过度:夕阳中的水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指名朗读 2.夕阳中的水乡是怎样的呢?(看画面)看远处湖面上飘着的是什么?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
3.渔船上装着什么?这些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渔民们满载而归,一边摇着船,一边放声歌唱)
4.师小结并指导朗读:夕阳中的水乡也是那么迷人,让我们朗读来表达。(指名读,再集体朗读)
(四)学习第四组词串过渡:
夕
阳
西下,渔 民 们 回
家了,吃 上 了热
气
腾
腾的晚饭,不
知
不
觉,月儿就挂上了天空。(出示:黑夜的水乡图):看,夜晚的江南水乡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指名朗读词串
2火红的枫叶在月光中摇曳,沙沙作响,像是在干什么?(在给我们演奏)
3、夜色降临,渔船上的什么亮起来了?(渔灯),那点点灯火仿佛是什么?(天上的星星)
4.月光下的水乡是多么宁静,多么迷人,让我们用读出月色下水乡的美。(指名朗读,再集体朗读)
四、指导朗读全文 1.朗读全文
过渡: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
1)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2)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3)指名读,师生评议。2.指导背诵
1)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能不能试着背一背?
2)讲解背诵的方法,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尝试背诵)3)指名背,师生评议
4)齐背。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背诵,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假期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
2、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旅游,还把自己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景物画了下来。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CAI:四副图——定格)他画了些什么?
3、你们看得真仔细!想去这些地方玩玩、看看吗?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6里面。(板书:贴识字6)咱们把识字6的字音读准了,词儿读好了,就出发去这些地方。
二、初读词串
1、快快翻开书,开始读吧!把生字多读两遍。
2、读得多认真哪!我们来听听生字都读准了吗?(出示生字卡)都读准了,词儿一定也能读准!大家在小组内读读吧!哪个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仔细听,他们词儿读准了吗?
4、词儿也读准了,词串连起来会读吗?自己试试,要和以前一样,注意词之间要停顿。
5、读好了,咱们男女生来个小比赛好吗?男生推荐一个代表,第 1 页 女生推荐一个,比比谁读的准。你们说,怎么比?(CAI:韵文)读的怎么样?
6、还想比赛吗?这次男生一起来,女生一起来,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
三、读好词串
(一)大家读的都不错!好,现在咱们说走就走!(CAI:小火车)瞧,咱们的“神州行”小火车都开来了!小火车会载我们去哪些地方玩呢?大家先听一听——(CAI:配乐范文录音)知道了吗? 原来我们要到塞北、江南、海南、高原(齐读)这些地方去旅游。
(二)你最想去哪儿呢? 那咱们就出发吧!做好准备,小火车就要开了!(CAI:歌曲《小火车》)(三)哎呀,火车到了你最想到的地方,快下车吧!赶快把写那个地方的词串好好读读,呆会儿给我们介绍介绍那儿有什么? 读好了吗?快给同桌的小伙伴介绍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四)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骏马秋风塞北(1)塞北有什么吸引你?
第 2 页(2)你知道“塞北”指哪儿吗?有同学知道吗?(3)塞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CAI:塞北风光)(4)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大家也被塞北吸引住了,我相信这个词串一定能读的很好!谁想试试? 我发现一个小秘密,好多男生都喜欢塞北,你们一块儿读读吧!*杏花春雨江南
(1)喜欢江南?介绍介绍?(2)(CAI:图)瞧,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3)我们还知道江南的什么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很喜欢江南,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来欣赏欣赏——(CAI:忆江南)(4)想说什么?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还有喜欢江南的吗?我们大家一齐读 *椰树骄阳海岛(1)对海岛感兴趣?谈谈
(3)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CAI:海南风光)(4)看来,你们的心被海南深深吸引了!谁想读?指名读——想去海南的都来读读!*牦牛冰雪高原(1)喜欢高原?说说
第 3 页(2)了解牦牛吗?(看图)师简介:牦牛全身长着长长的毛,生活在冰雪覆盖的高原地区,是那儿人们耕地和运输的好帮手。
(3)牦牛不怕寒冷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好吗?(五)刚才,咱们来到祖国的不同地方欣赏到了不同的美。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咱们沐浴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喜欢这篇词串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词串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
准备(配乐)——指名展示——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六)看你们读得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对吗?其实我们家乡常熟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有特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也用词串的方式向外地的游客介绍介绍我们常熟,是吗?好好想想,咱们常熟有什么特色啊?——同位互想说说,看谁说出了常熟的特色!——谁给外地的旅客介绍?(虞山、方塔、大闸蟹)(尚湖、剑门、言子墓)(七)看,大家刚才介绍的时候,一个个都那么自豪!我想,外地的游客听了我们的介绍,一定恨不得马上到常熟来玩!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掌握两种新笔画,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
3.学习用普通话朗读韵文,感受荷塘美景。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课时安排:两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指导看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说到夏天,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欣赏夏天荷塘里的景色。(出示挂图)你在荷塘边看到了什么?
3.书上有首儿歌,将图中的景物美美地描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2。(板书:识字2)(齐读)
二、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儿歌。
2.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提醒“叶、只”是整体认读音节,“只、唱”是翘舌音。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
wànpiàn qiānduǒ bǎitiáo shízhī yí gè
万 片 千 朵 百 条 十 只 一 个
①先带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再读。
②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也有数字。)
③再请学生读,读出数字的不同,及时评价。
④男女生赛读。
3.将词语放进儿歌中再读,看谁读得正确又流利。(生再次练读课文)
4.指名展示读儿歌,其余学生做个小评委,看他是否把圈画出来的生字都读准了。
5.师生共同评议,帮助发音有困难的学生。
三、图文结合,了解大意
1.小朋友们将儿歌读得正确又流利,这首儿歌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2.生再读儿歌,边读边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3.指名说说儿歌大意。(师相机板书:荷叶荷花小鱼青蛙指挥家)
4.夏天荷塘里的景色可真美呀!让我们捧起书再来读一读。(齐读儿歌)
四、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1.小朋友们将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字一定也能写漂亮。
2.认识新笔画:横折钩,与老朋友“横折”比较。
3.出示生字:万、千、百,齐读两遍。
4.自主识记,交流汇报:
(1)“万”的笔顺是--
(2)“千”可以用老朋友“十”字加“丿”来记。
(3)“百”可以用“白”字加“一”。
5.它们住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
6.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帖)
7.提醒握笔姿势与书写姿势,写好反馈评价。
板书设计:
识字2
万片 千朵 百条 十只 一个
荷叶 荷花 小鱼 青蛙 指挥家
课堂作业:
1.我会写笔画。
héngzhé( ) héngzhégōu( ) héngzhéwāngōu( )
2.我会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
3.我会背词语。
千姿百态 千奇百怪 千方百计 千回百转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军万马 千门万户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识
1. 听写生字:万、个。
2. 看拼音,填笔画。
二、读背课文
1. 指名读课文,体会荷塘里的动静之美。
2.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教师:夏天来了,池塘里的荷叶满眼碧绿,荷花朵朵盛开。
学生:万片荷叶,千朵荷花。
教师:池塘里的小动物被这美景吸引了。瞧,小鱼边游边欣赏,青蛙们放开嗓子,尽情高唱。
学生:百条小鱼,十只青蛙,一个合唱指挥家。
3. 读得真好!能不能试着背下来呢?自己试着背一背。
4.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指导书写
1. 学习新笔画“竖勾”。
2. 重点指导书写“千”“小”“百”。
千:竖是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小:注意竖钩的写法。
百:“一”和“白”合起来旧识“百”。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 学生观察这3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
5. 学生描红这3个字,再在《习字册》上认真地临写一遍,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四、作业
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荷塘美景。
3、掌握两种新笔画,学习按笔顺正确书写5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
2、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荷塘美景。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们,瞧,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啊?
2、你们觉得荷塘景色美不美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荷塘边走一走,好吗?
二、初读指导
1、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读,正音。
(1)“只”和“唱”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2)“叶”和“只”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3)在读含有a的4个“万”“百”“蛙”“唱”是把口腔打开,读音饱满。(4)小组读,全班齐读。
三、指导看图,学习儿歌
1、谁来说说荷塘里都有什么?(学生看图回答,说话要完整)用“在一个池塘里,有(),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回答。
2、出示卡片:荷花 荷叶 小鱼 青蛙
谁能把这些词语读好?指名读,齐读。
3、荷塘里到底有多少荷叶、荷花、小鱼和青蛙呢?(1)数一数。
学生回答。数也数不清,所以我们用“万”“千”“百”表示数量很多的意思。(2)举例子
(3)再去数一数有几只青蛙呢? 学生回答。“十”和“一”表示数量不多,是能数的清的。
4、总结
四、学习朗读课文
1、看图读课文。
小朋友们,你们读起来很上口,很好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指出“花、蛙、家”3个字的韵母,告诉学生,它们是押韵的。)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齐读生字和新词。
2、学习新笔画横折钩:横平竖直是基础,顿笔关键在折处。
3、重点指导书写“万”“个”。
4、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按笔顺书空。
5、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听写生字
2、看拼音,填笔画。
二、读背课文
1、指名读课文,体会荷塘里的动静之美。
2、教师指导用“描绘情景,边读边想像”的方法读好课文。
3、读的真好。能不能试着背下来呢?自己试着背背。
4、指名背诵,全班背诵。
三、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竖钩:起笔稍顿,行笔轻快,起钩迅速,轻轻出尖。
2、重点指导书写“千”“小”“百”
3、教师书写,学生书空。
4、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
5、学生描红。
教学课题:秋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认不写。掌握新笔画横斜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带有后鼻音的音节,读出喜爱的语气,背诵课文。
3、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4、练习短语“什么样的什么”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带有后鼻音的音节,读出喜爱的语气,背诵课文。
2、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感受大自然的情趣。
3、练习短语“什么样的什么”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这段时间天气有了什么变化?知道谁来了吗?
2、揭题,指导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和秋姑娘打个招呼吧!
3:过渡:秋姑娘来了,她藏哪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认读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师范读,找找秋姑娘藏在哪了。(2)小朋友说的真好,想不想去读一读? 要求: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读通读顺课文,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①读准轻声词语。出示词语:抱抱 闻闻 尝尝 听听 来了 哪儿 月亮 漂亮 衣裳 地方 ②认读短语。出示短语:凉爽的风儿、桂花的清香、甘甜的果实、小虫的歌唱。圆圆的月亮、美丽的脸庞、火红的枫叶、漂亮的衣裳。去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二读,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过渡:小朋友读的真好,能把整篇课文读好吗?
(1)出示要求:①把句子读连贯,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找一找课文一共几句话。
③用“——”画出秋姑娘藏哪了?(2)学生自由读。(3)逐句朗读课文。
第一句:仔细看,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标点符号,他是谁? 认识问号。怎么读好它?试着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第二句:读一读,秋姑娘做了什么?你觉得秋天怎么样?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第三句:指名读读。这句写的是什么? 秋天真是太美丽了,把这句读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四句:齐读。读好“走遍”“每一个”
(4)这么美的秋天,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整首诗。齐读全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了、风。
2、认读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
3、分析字形。
(1)风:认识新笔画(横斜钩)
①了解笔顺。
②观察笔画位置。
③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观察秋天事物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1、课件展示秋天的情境图
小朋友,你喜欢秋姑娘吗?瞧,她来了,快和他打个招呼吧。
2、学习第一句,总领全文
(1)出示:秋姑娘来了,她藏哪了? 指名读、齐读。(读出疑问语气)
(2)美丽的秋姑娘竟到哪了?请大声读课文,读完就明白了。(3)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二、三句
1、秋姑娘干什么去了?
2、出示,指导读:凉爽的风儿,桂花的清香,甘甜的果实,小虫的歌唱。你觉得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师小结:是的,这些事物都与秋天有关系,都写出了秋天的特点。练说:除了这些,你知道秋天还有——的——。
3、出示:抱抱凉爽的风儿,闻闻桂花的清香,尝尝甘甜的果实,听听小虫的歌唱。(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①鼓起腮帮吹一吹,真凉快啊!指导读好:凉爽的风儿。
②见过桂花吗?拿出桂花图给小朋友看看,闻闻,怎么样?指导读好:桂花的清香。
③出示丰收水果图片,张大嘴巴尝一口,什么味道?指导读好:桂花的清香。
④播放视频看看秋虫,听听它们的叫声,好吗?真想参加他们的音乐会呢!指导读好:小虫的歌唱。
(2)让我们和秋姑娘一起去拥抱秋天吧!指导感情朗读。指导表演读,指名表演。(3)秋天多么快乐啊!她走遍每一个地方。秋姑娘还会去哪些地方?做些什么?
出示秋天的美景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用上“——()的()”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4、秋天不仅可爱,还很美丽呢!
(1)出示圆月和红枫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圆圆的月亮,是她美丽的脸庞,火红的枫叶,是她漂亮的衣裳。指名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秋姑娘真美啊!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4)你觉得还有什么是她美丽的脸庞呢?还有什么是她漂亮的衣裳呢? 练说:-----------,是她美丽的脸庞。
------------,是她漂亮的衣裳。
三、总结练笔
秋姑娘今天很开心,你们朗诵了一首这么的美的小诗送给她。出示图片。秋姑娘回到家,告诉了春姑娘、夏姑娘、秋姑娘。她们听说了,非常羡慕,都希望自己也能有这么一首美的诗,你们能模仿课文,帮她们完成这个心愿吗?
1、选择自己最想帮的一个姑娘,四人一组,先练习说说。
2、交流评议。
教学课题:识字7 教学目标:
1、能识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绿色横线中的字只识不写。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有图画演变来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的内容。
3、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能将自己感受道德游戏的快乐用朗读表现出来,并背诵儿歌。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有图画演变来的,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的内容。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能将自己感受道德游戏的快乐用朗读表现出来,并背诵儿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汉字演变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是,没有文字,他们怎么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记下来呢?于是,他们就想到画画的办法。他们找来尖锐的石头照着事物的样子画在岩石上、乌龟壳上。后来,这些图慢慢演变成了古文字,最后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汉字。(多媒体展示4个汉字)
二、激发兴趣,指导自学
1、把“马”“羊”“犬”“牧”按实物、古文字、今文字做成卡片。进行四人一小组学习,先卡片配对,再小组读一读。
2、四人小组汇报,带大家读生字。
3、以熟字“马”为例,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再让学生在四人一小组里讨论“羊、犬、牧”今文字、古文字和实物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向全班汇报。
三、教学生字
1、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羊 犬 牧
指名学生读这三个生字并进行评价。
2、识记字形
(1)出示这三个字的笔顺表,学生一边说笔顺一边书空,强调“牧”的笔顺。(2)启发学生扩词来记住生字。(3)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羊、牧、犬”三个生字。
二、学习儿歌
1、出示插图,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
2、出示儿歌,生自由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词语。
3、指名读儿歌,纠正字音。
4、再读儿歌,数一数儿歌一共几句话,标一标。
三、理解儿歌
1、学习第一句。
自读第一句,结合插图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二句。
(1)这个小朋友不但自己玩得开心,还叫来了家里的小黑狗一起参加游戏,齐读第二句。(2)你知道小黑狗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谁吗?
(3)他们玩得开心极了,谁来读一读,把他们的心情表达出来?(4)他们的开心,从图上可以看出来,从文
(5)从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其实,标点符号也包含着分欢乐。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出感叹号的语气。
3、指导读好儿歌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竹、草、地 指名读并评价。
2、识记字形
(1)出示这三个字的笔顺表,学生一边说一边书空。(2)进行扩词来帮助记住生字。
【苏教版二年级下识字2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07-18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10-21
二年级下册《识字六》教学设计苏教版09-21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单元教学反思07-20
月亮湾 教学案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0-18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09-22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生字11-04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试卷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