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市场调查分析(推荐8篇)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即将出台。值得注意的是:标准针对的是与传统汽车性能接近的纯电动汽车,撇开了低时速、小型化的电动车。
在国内,低时速、小型化的电动车已经开始市场化“试水”,山东、江浙等地都有企业推出山寨版电动车。不少资本充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相关零部件企业都跃跃欲试。在山东等地山寨版纯电动车的销售已经形成规模。
汽车行业对于山寨版电动车的发展前途有很大争议。但许多业内专家认为,低速小型电动车在我国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广大农村市场更容易推广,符合我国国情,有可能是我国电动汽车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值得尝试。一些希望低速电动车长远发展的企业也呼吁有关部门制定低速电动车的国家标准。
汽车企业产品一要进工信部的产品公告,二要上公安部的牌照。但低速电动车目前尚没有生产准入、上牌照等要求,难以监管。工信部等主管部门也因此放弃制定低速电动车的标准。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非正常现象:一方面低速纯电动汽车目前是一类未被国家汽车标准承认、归属未定、很有争议的机动车产品;但另一方面低速纯电动汽车却有着强大的市场基础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绝不容闭眼不视的客观存在——
1、庞大的国内市场的客观需求
在中国有超过5亿辆自行车和近8000万辆两轮摩托车、近5000万辆电动自行车,三者相加的总数超过6亿。任何为这个庞大的人群改善交通条件的努力都会受到欢迎。
有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城市中国人的上班距离不超过20公里,在中国城市里,车速也很少能达到60公里。低速纯电动汽车是一种性能较好(但不及传统汽车)廉价型低费用的清洁交通工具,贫富兼顾、老少皆宜,既适用于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也适合乡镇和条件允许的农村作为上下班、出门和接送孩子上下学等的代步工具,为城市电动自行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最适替代产品。所面对的市场首先不是传统汽车的使用人群,而是需要替代型私人代步工具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大量地存在于中国社会,所以中国就现实地存在着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绝佳的战略机遇——发展有中国特色(短途,低速,低价,小巧,简易,实用,安全)的低速纯电动汽车的机遇。
山东所谓的“山寨版”低速电动汽车的兴起和受欢迎,很大程度上说明这种汽车满足了一部分的市场需求。消费者简单地算了一笔账:每公里运行成本,一般燃油汽车是5角,一般电动汽车是3角,而小型低速电动车只要3分钱。以一年跑2万公里计算,可以节省9000元。市场经济时代讲究的是性价比,什么样的人群买什么车好,消费者自然心里有数。
但现实情况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低速纯电动汽车是实施封锁封杀。我国电动车企业生产的产品,要么是出口海外市场,要么是用作特殊场合的专用车,比如酒店以及高尔夫球场的专用运输车。部分企业所在地政府也有出台了一些地方性政策来尝试鼓励当地汽车企业的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的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不符合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照目前的发展现状看,小型低速电动车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生存空间。因此政府应该给予合理疏导,比如联合交通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上路的安全标准、速度等进行规范和疏导等。当然,这是我们的期盼,还不是现实。
2、汽车产品结构的客观存在传统汽车一直都有适合城市道路使用的汽车和农用的低速汽车两种类别,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需求。市场和需求结构的客观存在决定了产品结构的客观存在。新能源汽车也一样,既然有 “時速低於75公里的小型电动车”的庞大的市场需求,当然就有低速纯电动汽车产品的客观存在和发展。
电动自行车也曾饱受争议,但却在争议中快速发展,并在电池电机和电控核心技术、市场体验和交通管理等方面为中国低速纯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系统支持。电动自行车产业造就了完整的铅酸电池回收产业链,能彻底解决废旧电池污染的问题。低速未必是低技术、低品质、高污染。“有技术未必有市场,有市场必有新技术”,低端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严酷也同样能促进技术进步。低速纯电动汽车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有广阔的市场,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低速和低配置,相当于汽车业的“小灵通”,是“人民的轿车”;使用便利、性价比高,大规模推广可以无须政府补贴。
低速纯电动汽车是市场的需求,是一种有特定使用范围的车,不会取代传统汽车和時速高於75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但也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及产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种不能替代的客观存在。
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起步阶段,并应与电动汽车共同发展。
从理论上来说,低速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电动车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电池、电机、电控。在电池技术方面很难突破、产业化困难的情况下,目前山东地区涌现的简易型四轮低速电动车是消费者买得起的电动车,发展势头迅猛。虽然从技术角度看有太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这种电动车却已经开始了产业化的实践,并积累了在电机和电控方面的宝贵经验,“山寨电动汽车”的大面积使用,还可为今后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建立一定基础。
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巨大,这是优势。低速电动汽车只要有序发展起来,上了规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市场竞争和政策规范就可以实现优胜劣汰。低速纯电动汽车不仅不会损害我们大部分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研发计划,相反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市场推广还有促进作用,会促进电机、电池和充电设备的发展。
低速纯电动汽车所代表的“新”事物,暂未被现有汽车政策规范所兼容。“圈内不想干,圈外不让干”。但低速纯电动汽车是“市场成熟,价格低廉、使用便利、安全保障、技术自主、污染可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产品,宜实行专类管理。在发展初期采用“准入条件放宽、产品标准从严”的原则,“贸工技”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市场先行、低端起动、专类管理、放宽准入、试点先行”的策略,依托中国自行车产业发展升级的独特市场管理技术优势,结合传统汽车和农村地区推广低速纯电动汽车,有利于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性机遇,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应该两条腿走路:在加快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并规范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适合二、三线市场的低速电动汽车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已经拥有车辆的车主及正在4S店选购车辆的准车主, 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 收回调查问卷180份, 有效问卷167份。调查对象男性约占70%, 年龄40岁以下约占70%。
(二)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自编汽车用户装潢、美容需求调查问卷, 问卷设有5个方面内容, 分别是: (1) 装潢项目选择情况; (2) 美容项目选择情况; (3) 装潢费用选择情况; (4) 装潢店选择情况; (5) 装潢担忧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美容项目选择情况
表1列出了常见汽车美容项目的选择人数及选择率, 其中选择率为选择人数占有效问卷数量的百分比。
由表1可见, 打蜡的选择率最高, 达47.9%, 反映了这一项目为较多车主所认可。车室蒸汽消毒、车室空气清洁两项的选择率较低, 仅10%左右, 反映了客户对车室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还不够了解。底盘装甲 (指在车辆底部表面喷一种涂塑胶防护层) 虽然保护车辆底盘, 但车主并不对此项目并不认可, 可能是因为不了解或其价格较高。
(二) 装潢项目选择情况
多数车主习惯于对车辆进行适当的装饰或改装, 尤其是新购置的车辆或多或少要做一些装潢项目。表2反映了车主选择装潢项目的情况。
汽车装潢类项目中, 客户选择贴膜 (汽车隔热防爆膜) 、座椅垫及脚垫的比例很高, 均达60%以上, 其中贴膜比例更是高达79%。与其他装潢项目不同, 这三项几乎是车辆的刚性需求, 具有保护车辆及提高驾乘者舒适性的功能。而车身贴纸、音响改装、GPS导航等个性化装潢项目, 对于车主并非必需, 因而仅有不到15%的选择率。对装潢项目选择情况做总体分析, 发现客户的消费理念较为理性、保守, 对于时尚的、个性化的项目热情度不高。
(三) 装潢费用选择情况
1、新车装潢费用选择情况。
多数车主会为新购置车辆做整车装潢, 表3数据反映了车主们愿意为新车装潢花费多少金钱的情况。 (表3)
客户愿意为新车支出的装潢费用, 2001~3000元档次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了42.5%。其次是3001~4000元档次, 占21.6%。将这两个区间合并, 即得出客户愿意支出2001~4000元装潢车辆的比率达到了64.1%。愿意为新车装潢花费4000元以上费用的客户比例为22.8%, 说明现在多数车主并不愿意为新车装潢花费过多的金钱。
2、1年以上旧车装潢及美容费用选择情况。
除了对新车进行整车装潢外, 许多车主也会对旧车进行追加装潢或更新装潢, 表4给出了车主愿意花在旧车进行装潢上的费用选择情况。 (表4)
新车购买一年之后, 车主对其进行追加装潢及进行美容的费用, 低于1500元的比例为77.8%, 这一数字再次反映了多数车主对于汽车消费是比较理性性。
(四) 装潢店选择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发现56.3%的客户选择在其购车的4S店做汽车装潢, 另外有28.7%客户选择大型汽车装潢美容店, 如表5所示。 (表5)
高达61%的车主选择在4S店做汽车装潢, 主要原因是4S店的品牌优势及优质规范的服务。而小型汽车装潢美容店在技术及质量上都明显处于劣势, “路边店”的印象难以让人信赖, 故其选择率仅为8%。大型汽车装潢美容店虽然技术及产品质量都有保障, 但其服务贴心程度比不上4S店, 加上多数4S店会采取卖车送装潢的营销策略, 使得其与4S店在汽车装潢业务上的竞争也处于劣势。
(五) 装潢担忧问题
在选择为车辆做装潢时, 车主因为专业缺乏专业知识及对汽车装潢美容行业不了解, 加之当前汽车装潢美容行业不够规范, 因而较普遍地存在着担忧心理。本次调查得出了车主们最为担忧的几个问题分别是价格、质量及后续服务, 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由表6看出, 规范汽车装潢美容行业,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 平衡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论
1、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 汽车装潢美容的业务量虽然随之增长, 但因车主消费观念趋于理性, 汽车装潢美容业的利润将逐渐下降。
2、大部分车主倾向于选择基本的、必要的汽车装潢美容项目。
3、多数车主愿意花费2000~4000元用于新车装潢, 而对于1年以上的旧车, 绝大部分车主愿意花费不超过1500元用于装潢、美容。
4、当前4S店占领了汽车装潢市场主要份额。
5、车主做汽车装潢时对价格、质量及后继服务保障等问题有着普遍担忧。
参考文献
[1]、杨宏进、邢忠义.汽车美容与装饰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一、颜色:红色一枝独秀
新秦调查数据显示,红色为女性对于汽车颜色的首选,以37.7%占据首位,其后依次为白色16.0%,蓝色1 4.O%,彼此差别都不如与红色来得鲜明。
可见,最代表女性感的颜色是奔放、热烈、激情的红色,或者是淡雅、幽静、清澈的蓝、白两色,较为大众化的黑色、银色等冷色调,则被大多数的女性排除在选择之外。
选择汽车颜色可能成为了女性汽车制造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就选红色?各厂家还是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斟酌。对于女性汽车市场开发的战略战术不同,所应挑选的颜色也应当不尽相同。适合具体品牌的汽车颜色选择,需要经过更多的调查与数据综合所得。
二、购车考虑因素:车型第一
女性购买汽车时着重关注的因素有哪些呢?
新秦调查所得对于车型的考虑占被调查者80%,品牌和安全性均占77%,价格和颜色因素均占72%和71%,其次是舒适性、易操控性和动力性能均占被调查者的69%、63%和47%。
由此可见女性选择车仍然把外观的第一感觉放在首位,对于品牌、安全性、价格、颜色、舒适性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差异性不是很明显。对于汽车动力性能关注程度相对会比较弱一点,这可能跟女性驾车者对于速度的追求不是很强烈有关。
三、车型:轿车最受欢迎
在女性最喜欢的车型这一调查内容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轿车,24%的被调查者选择SUV,4%的被调查者选择MPV。轿车是经济、商务车型,SUV外观体积较大、耗油多,MPV适合多人乘坐经济型休闲车。由此可见,女性在选择汽车时更喜欢轿车成为自己每天的座驾。
四、汽车配置:安全性至上
在汽车配置这一问题上,安全气囊是女性首要关注的问题,调查者对于安全气囊的重视比例达到了80%,远远高于其他的汽车配置。而对于其他配置的重视程度都差不多在1以下,依次为自动变速箱、助力转向、倒车雷达、导航系统、儿童安全保护装置、可调式座椅、为女性设计的储物盒、天窗和音响系统。
音响系统对于吸引女性驾车者的关注程度方面没有预期的强烈。目前女性驾车者对于汽车的态度,代步的成分会高过于享受生活的因素,对于汽车现实需求的分化从当下的现象来看,并不如男性消费者那般细致和多样。
新秦调查认为:女性对于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视,表现在汽车选择时的诸多方面,对于汽车的要求、以及在选购汽车时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得到反映,这一区别于男性购车偏好的特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汽车营销策略的方向和途径。
五、最适合女性汽车的词语其实是:多变
调查显示,给一款适合女性驾乘的汽车作评价的时候,时尚和优雅大方所占比例均超过半数,占到58.7%和51.7%,处在第一阶梯;第二阶梯是个性鲜明、操作简便、简单实用、造型灵动、小巧可爱,而排在最后一组的词语是做工精细、颜色亮丽、强劲而柔和、温馨、漂亮和动力强劲。看来,真正能代表女性汽车的一个词应该还是多变,追求个性表现可能会更符合女性汽车这一细分市场的特征,这可能代表了更多的未来消费的因素。
结合本次新秦调查对于女性汽车概念性规划调查的资料显示,部分有别于男性汽车消费市场特征的因素,将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选择传播方式时的一大权衡条件,也希望在今后的汽车营销市场上看到更丰富的营销手段。
一、当前汽车销售市场汽车消费特点分析
(一)、关于影响消费者购车的若干决定性因素分析
1、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汽车消费的政策,对推动汽车消费起了决定性作用,特别是1.6及以下排量减免购置税政策,影响是空前的。还包括节能补贴、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完善汽车信贷办法等。
2、广大消费者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在近两年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身份、地位、面子仍然对购车决策起决定性作用。中国的国情不同于美国汽车消费不能讲时髦。美国拥有人口2.7亿,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公路总里程却达到630万公里,仅州际高速公路就达7.4万公里。而中国有13亿人口、3亿个家庭,公路却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高速公路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
3、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占当前购车消费者的主要动力,据调查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此类因素占53%,作为代步工具有购车意向的消费者此类因素仅占11%。
4、由于城市化的加快,据政府部门最新公布,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已经达到6.07亿人,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5%,从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汽车消费。今后若干年,还将有近两亿人不断地进入城市,形成新的汽车消费群体。
5、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卫星城的不断发展,受房市价格不断攀升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对住宅的地理位置只能趋向于城近郊,受交通状况的影响,进一步刺激了购车。此种状况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
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汽车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消费者也更加成熟,因此对汽车的偏好正在实现新的升级换代和时尚化,如,大量进口汽车、特种车、越野车、SUV车、MPV车,房车等等,正在快速进入家庭。
7、汽车厂家、汽车行业不断地推出新品牌、新车型,刺激广大消费者的神经,仅全国两年
来就有100余个大型汽车展销会,同时还有几十个大型汽配汽车用品交易会,几十个大型汽车文化节活动,平均每月10余个,开一个火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消费。
8、强大的汽车市场社会舆论影响,尽管有国内外的各种因素影响,但由于中国的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房市、股市、车市都在发展,大大增强了消费者的市场信心。由超日赶美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鼓舞了消费者购车的热情。
9、广大消费者汽车消费的观念、消费的偏好、消费的各种环境都在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和变化。特别是拥有汽车的观念及使用汽车的观念,出现的重大变化,不断的将汽车消费推向新的高峰。
10、由于大城市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文化有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普及率越来越高,汽车不仅正在改变社会,也正在改变着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质量因汽车而发生改变,汽车成为自由的象征,人们买汽车是为了换一种生活,人们享受了现代的汽车生活,由于汽车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路网,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开拓了汽车服务贸易市场,产生了一系列新生事物。
(1).汽车的普及创造了汽车艺术、汽车广告、汽车模特、汽车展会、汽车体育、汽车俱乐部、汽车旅游、汽车旅馆、汽车沙龙、汽车社区、汽车银行等。
(2).汽车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进而改变了城市结构、乡村结构和就业结构,改变了人们的区域观念、住地选择、消费结构、商业模式、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3).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沟通方式、活动节奏、知识结构和文化习俗,汽车创造了崭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内容,整个社会的文化理念、心理素质、道德因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1、由于京城治堵方案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公布,同时正式实施,此政策规定对京城汽车市场具有超级的影响,其影响之大不仅仅是消减了70%的销售量问题,还有将产生新的购车用车理念,新的汽车营销方式,以及超常规的经销商出局和洗牌。
(二)当前汽车销售市场汽车消费特点分析
1、汽车消费趋势,小排量经济型、紧凑型车销量占据了主导地位,达到占60%的水平,私人汽车消费比例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接近70%,中高层消费比例趋于扩大。
2、汽车销售传统的淡旺季的差异越来越模糊,淡季更旺,汽车销售逐月递增,看不见减弱的迹象。
3、汽车消费将更多、更直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例如,股市、楼市、城市环境道路交通、环保、能源的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已经进入汽车市场政策敏感期,政策传闻、政策信息、政策动态都将对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或者说决定性的影响。
4、汽油越涨价,不但小排量汽车销量继续攀升,中高端车也在快速增加,提高消费税和油价,反而促进了大排量豪华车的消费,豪华车卖疯了,其市场增长比率均超过了中低端车,达到增长率120%以上。
5、油价节节攀升,难以熄灭购买越野车、SUV车的热情,年轻化、时尚化、个性化、优越感是其市场的社会基础。另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目前拥有1000-1300万人年收入为24万元,存款为50-100万元,市场需求旺盛确实是促使中高档车型增长的重要原因。
6、道路越修越多,高速公路越修越长,停车场越来越紧张,交通越来越拥堵,政策传闻越限行限量,广大消费者购车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总之不断高涨的用车费用,阻挡不了购车的强烈需求。
7、二手车市场,交易量、交易额增长迅速,越来越活跃,与新车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趋势。一些大型城市新车与旧车销售比例正在接近一比一。
8、很多汽车的“厂家市场指导价”成为幌子,汽车加价销售成为全国性、较长时期、比较普遍的现象,当然降价促销、优惠促销也是商家重要的销售手段,只不过由于汽车销售量不断增加市场活跃,掩盖了降价促销的现象。
9、上网询价、交易市场看车买车、4S店保养维修三部曲成了选车、买车、用车的常见定式,市场竞争环境变了,营销就得变,这已经成为广大厂商的重要课题。
10、网络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力越来越强,网上车市正在快速发展,各大厂家不同程度的加大了网络宣传(包括硬广告和软宣传)。
11、相对于发达国家国内汽车消费者购车理念,仍然更多的偏重于外观、价格、品牌、配置及广告宣传,而汽车的品质、安全、技术、环保还是没有受到高度重视。
近两年来对安全及油耗指标越来越重视。
12、消费者对车身颜色偏好,在关于车体颜色选择方面,传统的黑色、银色、白色仍然是消费者的首选,但是“汽车代表个性”观念使得消费者选车时更注重时尚感觉,红色、蓝色等鲜艳颜色成为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选择颜色。
13、MPV车加速向家庭渗透,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高端MPV车型出现了向家庭市场渗透的现象。高端MPV相对轿车、SUV等车型,不仅具有内饰豪华、配置齐全、安全性高等特点,其宽大的空间更加适合全家人使用,高端MPV车型向家庭市场的渗透无疑为它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
14、女性购车正在以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女性购车正在成为汽车市场的新的主力,而且,女性购车的热情往往高于男性,外观和造型是大多数女性首选的条件,虽然有些车型深深地吸引女性,但在不断细分市场的形势下,真正的坤车少之又少,另人遗憾。
15、大城市交通堵塞,青睐自动挡。一般来说,在同档次车型中,手动挡车型要比自动挡省油且价格要便宜,正因为如此,手动挡车型成为市场的主销车型。但目前的一项汽车汽车消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汽车消费者选择“自动变速器”和“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中小城市的比例。分析发现,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比较严重,车辆平均行驶速度慢,自动挡车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行驶,驾驶更为便捷和舒适。
06年汽车市场分析
2006年已经过去。这一年里,我国汽车工业实现产销两旺的局面。1-1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659.24万辆和645.48万辆,同比增长27.92和25.49,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73.45万辆和461.06万辆,商用车产销分别为185.79万辆和184.42万辆。其中SUV累计产销为206140万辆和205009万辆,同比增长2.2和17.2;MPV产销174581万辆和168173万辆,同比增长52.3和29.1.而轿车销量在过去的11个月当中达到341.17万辆,同比增幅34.8.
表一2006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销情况单位:辆,产量增长率销量同比增长率汽车总计659.2427.92645.4825.49乘用车轿车351.2334.8341.1738.52MPV17458152.316817329.1SUV2061402.220500917.2上述表中可以发现:2006年由于国内一些主要轿车生产企业进一步下调了产品价格,同时新车纷纷上市,市场需求再次得到激发,因而销量稳步增长。截止06年11月30日,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企业依次是: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哈飞、华晨和吉利,上述10家企业共销售汽车542.79万辆。与此同时,受新消费税政策的影响,MPV和SUV市场表现也十分活跃,1-11月市场增长率均创29.1和17.2的佳绩。一、主要汽车制造商销售数据统计:
1.主要轿车生产厂商销量对比:表二1-11月轿车生产厂商销量情况单位:辆,排名厂商名称06年累计销量05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率1上海通用36.3825.9640.12一汽大众30.4420.4249.13上海大众30.2528.7414奇瑞23.9115.8750.75北京现代23.5520.3515.76广州本田20.1218.618.17一汽丰田19.3611.6066.98东风日产17.5214.0724.59东风雪铁龙1211.672.810长安福特11.665.08129.53截止11月销售轿车341.17万辆,同比增长38.52,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厂商共销售轿车234.41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8.71.销售排名前10位的轿车品牌依次是捷达、凯越、伊兰特、夏利、桑塔纳、QQ、雅阁、领驭、旗云、花冠。前十位品牌共销售125.64万辆,占全部轿车销售总量的36.83。从生产厂商来看,上海通用继续领跑国内轿车市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分列二三名,三者销量不相上下。而国产自主品牌奇瑞在这一年也是硕果累累,轿车销量已经跃居第四位.2.SUV生产厂商销量对比:表三1-11月主要SUV厂商销售情况单位:辆,排名厂商名称06年累计销量05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率1长城汽车2.542.5937.52北京现代2.487431233.23奇瑞汽车2.39430211.84东风本田2.342.311.35长丰猎豹2.112.033.91-11月份国内SUV累计销量205009辆,其中长城汽车名列榜首,同比增长37.5,占整个SUV市场份额的17.5.单品牌累计销量前五甲依次为哈弗CUV、途胜、瑞虎、本田CRV、猎豹.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11.84万辆,占全部SUV销售总量的57.76。长城赛弗连续两年坐上SUV市场冠军的宝座,北京现代的途胜在市场上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3.MPV生产厂商销量对比:表四1-11月主要MPV厂商销售情况单位:辆,排名厂商名称06年累计销量05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率1上海通用3.391.9871.22广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
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1月的月度产销情况,汽车生产总量达32.71万辆,完成销售32.32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1.31%和77.69%。轿车产销双双再次创出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单月的最高产量,这是否预示着今年的车市将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呢?
经济型轿车占据主体地位
今年以来,全国汽车产销都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汽车交易市场中近70%甚至占更大比例的人群在关注10万元以下的车型,特别是全国第三大汽车交易城市成都提供的数据显示:70%-80%的成交轿车为10万元以下车型。那么厂商们大批量投放中高档轿车是不是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记得年初采访北方汽车交易市场的郝殿英时,她曾经表示:“今年车市的热销车型还是应该集中在经济型轿车,中高档轿车的受关注程度应该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但不会马上成为今年车市的主导车型,毕竟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相对稳定的。”网上车市总监华雪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夏利、悦达起亚普莱特、派力奥为代表的经济型家用车也同样受关注。也许是受新广本价格的影响,其他价格未做重大调整的国产中、高价位车型,除了帕萨特1.8T,已经存在被网民冷落迹象。
消费者关注程度逐渐下降
消费者对汽车市场的关注程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是减弱了。华雪指出:今年年初车市基本延续2002年12月底的情形,在市场形势没有明了之前,买卖双方都自动选择了保守的处理方式,客观上降低了交易量,2003年1月,新关税刚刚生效,但是商品车还没有规模上市,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尚不明朗,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处于守望的心理,进口汽车有价无市。以至于进口汽车的网友点击也趋于下降。没有耐心的消费者对车市的关注逐渐淡化。
政策的出台只闻其声未见其面。
许多政策出台前宣传工作很到位,但是迟迟未见政策出台。其中有关保险费率变动的政策出台以后,保险市场似乎并没有按当初预想的逐步走上正轨,反而更加混乱。由于政策法规尚需进一步规范化,使部分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
国产车较进口车优势明显
国产车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苏晖预计:这种优势将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几个城市的汽车交易市场提供的销售数据分析,排名前10位的全部为国产车。另外,从北亚车市的免费咨询电话数量和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上也能说明同样的问 1
题。网上车市的点击率也同样说明:网民转移的注意力,自然分流到国产汽车,2003年1月的国产汽车点击量明显上升,这表明国产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可见,国产车在消费者心目中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厂商们研究市场战略、市场策略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进口车由于资源短缺,价格上升。主要原因还是许可证短缺,暂时不能报关所致。短时间内货源不足,市场需求不变,导致价格上调。
新车型上市活跃汽车市场
年初延续去年的销售势头,有十几款车加价销售、供不应求。新车型的不断涌现,对市场有着巨大的冲击。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汽车市场上观望气氛浓烈。新车型投放前有些厂家违背市场运作规律,不惜手段赢得市场人气,大肆过分宣传炒作,但是所谓的新车型却迟迟不能到位,使大批消费者持币待购,等待新车型的下线上市。
另外,在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二次购车已经成为继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汽车市场逐渐成熟的标志。轿车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了,消费者换车的周期也随之缩短了,从而活跃了二手车市场。苏晖同时强调,消费者二次购车时一般会把轿车的价格锁定在10万元以上的车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中高档轿车市场。
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进口车降幅更大,依据今年前3个月150种进口车价格分析显示,其降幅更甚于国产车,达到4.3%,相对同期进口车市而言,整体价格跌幅超过5%。到2006年关税降到25%后将有更多的进口汽车降价。
一些汽车经销商表示,近期应该不会再下调价格,今年内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但事实上,国产车的定价权在汽车厂家手中,进口车的定价也要考虑和国产车的竞争。而从需求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受到车贷收紧和油品上涨的压制,也许只有更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将购车需求释放出来。
趋势三: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车市真正的“井喷”不是卖车,而是造车。据统计,仅中国家电业中的诸如波导、T C L等大鳄们,已向国家正式申请生产汽车的有40多家,总并购金额逾百亿元,而看好汽车业准备进入的则更多。有报道称,仅浙江就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有意造汽车。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购并和联合,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斯堪尼亚、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六大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日前,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趋势四: 生产成本提高和销售收入下降并存
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今年为例,春节后,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热轧板的每吨单价涨了200-300元;冷轧板则每吨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来讲,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钢材上涨26.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6.7%,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0.2%,线材上涨33.7%,中厚钢板上涨19.7%。由于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汽车厂家的成本随之在急剧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涨价而导致造车成本攀升7%,从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趋势五: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
前几年发展迅猛的3S、4S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经销商就被臵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建立多种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
中国汽车市场十大预测
1、全年汽车市场的供需关系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国产汽车产量将达到200万辆。全年汽车需求实现量超过200万辆,其中轿车超过70万辆。
2、随着上海取消牌照费底价拍卖,将进一步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呼吁改善消费环境的讨论。但从根本上说,明年汽车消费环境仍不乐观,宏观政策缺少微观环境支持仍是制约汽车消费的关键。
3、燃油税的正式出台,将影响汽车市场。油耗高的车辆及农用车受影响更大。低排量、低油耗的车型将受消费者青睐。
4、全国范围内实行汽车尾气排放欧I标准,使汽车消费者为环保增加投资。因环保而采取的在用车治理的办法将在消费者中引起普遍反响。
5、摩托车全年产量将超1100万辆,达到历史最高记录。100CC以下的市场比重进一步降低,125CC以上的市场比重进一步增加,高档次、娱乐性的品种将逐步被看好。围绕摩托车消费的政策向更加有利于消费者调整。
6、私车消费将是市场主旋律,所占的市场比重由1999年的55%达到60%。私车消费的不断增长将给汽车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带来新的要求。因质量、服务引发的消费者与生产企业间的纠纷有可能呈上升趋势。要求以法律保障汽车消费者权益的呼声将越来越高。《消法》中有关条款的滞后与市场发展的矛盾更加尖锐。消费者要求修改、完善《消法》的呼声越来越高。
7、品牌专卖、单层次销售方式,以及销售及售后服务一体化等流通方式将逐步成为市场主导。大棚式交易方式进一步显露出局限性。
8、帕萨特B5、奥迪A6、捷达2阀车、富康EX、别克GL8等一批新车型投放市场,以及其他轿车车型产量的增加,将带来车价下调。国产10万元至15万元的轿车继续被市场看好。
9、贷款购车中,消费观念、收入预期仍是考虑的重要方面。
10、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关注程度有所增加。带有ABS、气囊等安全装臵的轿车销路看好。
过去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均连续保持50%以上,汽车业是近年中国经济中的亮点行业,目前占中国经济的约1%。但从近期生产增速下降、销售增长放缓、库存增加、竞争加剧,还有毛利趋降等情况来看,这个行业令人担心。今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能会从一个亮点行业变成一个风险行业。
加息和汇率变化对汽车企业的影响
加息和汇率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将深远,利息是资本的价格,加息意味着增加融资成本,这对生产企业和销售商都有很大影响。而汇率的变化影响采购成本,将使今年已经降价的汽车企业面临更加困难的选择—市场还是利润。
我认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带来的影响很复杂;从2004年10月29日起,银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国家采取经济手段对投资过热进行调节,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汽车的生产、经营、消费也有明显的影响。
此次加息将是一系列上调利率行动的开始,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结束从1994年以来的通货紧缩时代,开始进入通货膨胀时代,目前的存款仍然是负利率,与物价上涨的幅度相差很大,而且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必须逐渐上调利率,稳定货币。而利率的调整只能采取分次到位的办法,以避免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振荡,这就是说,对于利率的增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与加息措施同时出台的还有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措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这些措施使得工厂、经销商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从而抬高了生产和经营成本,经销商只能把增加的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另一方面,贷款利率增加,汽车消费信贷的月供额度也会明显增加,如上海通用金融公司已经调整了贷款利率,其中3年期贷款利率现在为6.66%,5年期贷款利率现为6.99%.与原先贷款利率相比,两种贷款利率均有超过一个百分点的增长。这就增加了消费成本的投入,预计利率会进一步提高,那么,处于汽车销售最前端的销售商和消费者都感觉到压力,从而会抑制汽车消费。
汽车金融发展艰难
银监会颁布《汽车金融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后,报名的机构数量和预想相差甚远,企业认为这个《办法》订槛太高,从银监会的角度看;汽车金融只是汽车信贷,因此防范风险是这类公司的职责,管理办法是利用较高的资本金充足率,(高于银行两个百分点)等办法进行防范。
其实汽车金融和汽车消费信贷不是一个概念。汽车消费信贷是汽车金融的一种服务产品;除了消费信贷,还包括票据贴现、融资、保险、租赁、抵押、担保等等。
汽车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仅是汽车金融。比如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应该理解为通用汽车集团的金融公司,而不是通用汽车集团的汽车金融公司,它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都做。汽车金融机构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部门,汽车信贷是汽车工业集团的战略措施,其战略目标是把汽车产品卖出去,而不是靠汽车信贷发财。
汽车金融机构更重要的任务是解决汽车制造、流通的资金需要。有关部门在制定《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时,不懂发展汽车金融的意义,以为就是多卖几辆车,所以限制它的业务范围,完全失去了发展汽车金融的战略意义。中国的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最大的弱势就在风险控制方面,而这正是国外金融公司的长处
由于汽车信贷业务在中国基础太弱,所以别指望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市场前景是毋庸臵疑的,仅是需要时间、努力和耐心,水到渠成。市场容量是明摆着的,只是体制结构、通道等方面先天不足,后天再不断调整。
按照对WTO的承诺,明年将开放进口汽车。商务部也出台文件;2005年乘用车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从2006年起,所有汽车要实行品牌销售和服务。这样会造成很多没有取得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出局。差不多只有10%的经销商是厂家授权的,其他的都是经销商从品牌代理商那里直接拿货。这也是眼下车市价格混乱的主要原因。按照规定淘汰这些经销商出局,有利于厂商对于网络的管理,也很可能会导致汽车价格的上涨。
首先是政策因素。我国长期实行汽车进口配额制度,这个制度将在明年取消,据称将实行自动许可证制度,但是现在尚没有公布具体实施办法,所以现在尚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可以到何处申请进口汽车的自动许可证,是定期发放还是随时发放,与汽车品牌经营销管理办法是什么关系,有没有收费的问题等等都是未知数。原有配额政策取消,“许可证价格”一落千丈,这是下半年以来进口汽车大幅度降价最关键的因素,自动许可证有没有“价格”现在谁也说不清,因为即使政府公布新的进口汽车管理办法,也还有“潜规则”问题。
其次是供求关系。今年进口汽车经营困难,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是因为这对进口汽车的需求减少,而是对进口汽车市场变化的期待,所以从“求”的方面来看,明年会很强劲,如果“供”跟不上,就会出现价格反弹。现在进口汽车库存已经很少,而明年的订货尚未开始,有可能在一季度出现货源不足,但这也是短期现象。
第三是价格期待。现在许多消费者拿国外的汽车价格表同国内的行情比较,当然结论是中国的汽车价格明显高于国外。但是国外的汽车运到中国,其到岸价可能是基本接近国外售价的,但是在海关还要上关税(30%左右)、增值税(17%)、消费税(5%-8%)以及其他费用,再加上经销商利润。关税将逐步降到25%,增值税和消费税近期不会改变,明年可能调整的就是经销商利润,这种利润不同的车种是不一样的,一般是档次越高利润越丰厚。因此,进口汽车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已经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会进一步降低,但是幅度不会是戏剧性的了。进口汽车价格的走势将受到政策、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出现起伏波动。
锻造业以前是我国铸锻行业的一个分支, 从锻造方式看, 主要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以模锻为主。模锻行业的发展与汽车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在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 产销规模由21世纪初的不足200万t猛增至2010年的690万t, 使锻造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单独性行业。
汽车产销量迅猛上升, 成就锻造业的“黄金十年”
汽车锻件是汽车制造业中的基础安全件, 曲轴、前轴、平衡轴、凸轮轴、半轴、十字轴、连杆、齿轮、同步齿环、转向臂、转向节、等速万向节、摇臂、拨叉和爪极等锻件广泛运用于商用车的动力部分、行驶部分以及悬挂部分。从工艺零件号看, 一台商用车锻件需求种类少则几十种, 多则百余种。有数据表明, 一辆重型载货汽车工艺需求锻件1t左右。近年来, 虽然中、重型载货汽车在轻型化发展趋势下单车锻件含量总体有所下降, 但锻件对商用车的支撑作用仍无可替代。
1. 我国汽车产销量在全球占比持续增加
进入21世纪的前10年, 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2002年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05年的“又快又好”, 从2006年的“又好又快”到2007年的“稳中求进”、“好字优先”, 再到2008年的“保增长、促发展”, 为我国汽车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汽车行业在2010年产销首次超过1800万辆, 跃居全球之首, 全球产销规模占比由21世纪初的4.2%狂飙至24% (见附表) 。
2.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我国锻造业从铸锻行业分离出来的关键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锻造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 也使得锻造业大踏步从铸锻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从中国锻协公布的数据看, 从21世纪初到2005年, 在全国汽车产销规模从234万辆增至572万辆这段时间, 统计主要停留在全部锻件产量, 而没有将汽车锻件产量单列, 但进入2006年, 随着汽车产销量由730万辆直达1826万辆, “十一五”末初期增幅高达76%, 锻协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汽车产销增长对锻件市场的拉动效应, 开始统计并定期公布全行业产销水平。2006年, 全国汽车锻件产销量为200万t, 2010年猛升至480万t, 增幅140%, 占模锻件的近70%, 足见汽车对锻造行业的重要性。为了跟上这种变化, 在这期间, 一是传统锻造企业纷纷通过扩产、合资、联合等方法提升自身能力, 二是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进入锻造领域, 与传统的锻造企业同台竞技, 使我国重要锻造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重要企业人员总数更是几近翻番增长, 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 客观上壮大了我国锻造业整体规模。
“缓”、“轻”叠加, 导致锻造增幅“二连跌”
1.“十二五”汽车发展增速趋缓
2 0 1 1年3月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 “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而事实上, 我国“十一五”年均增长11.2%, 这一目标是近20年来各“五年规划”中较低的一个目标。实际运行表明, 在国家的四万亿投资接近尾声、新投项目大幅减少、基建和房地产等规模逐步下降、2010年市场透支、费改税政策调整、物流业竞争过度运价过低、消化前期大量库存等影响下, 尽管汽车行业整体仍出现微弱增长, 但锻件使用大户的商用车却由2010年的430万辆减少到403万辆, 出现6.3%的负增长, 而作为商用车中最典型的重型载货汽车, 销量由101万辆跌至87.6万辆, 降幅达13.4%。进入2012年后, 国家“维稳”的政策主基调使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包括铁路以及公路的建设相比之前明显减缓, 许多项目在2012年都处在一种停滞状态, 特别是我国高铁的建设, 在近几年全面进入调整, 和之前四万亿的旷世投资不可同日而语。同时, 国际市场也因为受到欧债危机以及美日经济萎缩, 俄罗斯和巴西等一些出口国家出现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类似于2011年的出口热潮没有再上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从消费这个层面上来看, 国内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完善程度还很低, 这种情况下, 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显然是不现实的。种种不利因素的叠加造成2012年汽车销量1930.6万辆, 同比增长4.33%, 但商用车却跌至381万辆, 在2011年已经出现6.3%负增长的基础上, 再度出现5.49%的滑落。
2.“轻量化”成为缩减锻件需求的一大要因
轻量化是政府落实节能减排的关键, 为了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我国政府和车企一直做着汽车轻量化的努力。早在2008年, 相关问题的讨论已经相当深入, 而且有了标志性进展。根据发改委要求, 与2003年相比, 2010年中国国内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必须减少15%, 要完成这个指标, 轻量化成为首要的选择。鉴于当时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迫切需要, 在汽车工程学会倡导下, 由国内12家企业联合成立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专家委员会表示, 节能减排催生了汽车轻量化, 我们的自主轿车较国外同类车重8%~10%, 商用车自重较国外同类产品高约10%~15%, 无论在高强钢、铝、镁、塑料的单车用量来看, 都跟国外有差距, 要实现发改委制定的目标, 轻量化刻不容缓。在乘用车强力推行轻量化的同时, 我国商用车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轻量化探索, 越来越多的轻量化商用车开始频频亮相于不同级别的车展。特别是2011年7月1日《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后, 各地治理超载超限的措施日益严厉, 以前主要靠超载获利的商用车, 在油价节节攀升、不断蚕食运输行业利润的情况下, 纷纷把目标锁定到大功率、轻量化、低油耗、经济性这些指标上, 轻量化则成为实现这种变化的重中之重。在汽车轻量化道路上, 商用车企可谓百舸争流、如火如荼。从2008年起, 短短五年时间, 几乎所有商用车生产企业都推出独具特色的轻量化产品, 多款重型载货汽车自重与轻量化前相比减少1t以上, 并且这些新推出的产品已经或者逐渐成为了主导车型。
受汽车中商用车产销持续减少、汽车业强力推行“轻量化”等影响, 我国汽车锻件产销量于2010年冲顶后回落。中国锻协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锻件总体规模达到1068.1万t, 较2010年的1022.4万t高出四个百分点, 但汽车锻件却由2010年的480万t减少到460万t, 行业重要锻造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500家缩减到460家, 从业人数也由2010年的20万人减少到14.3万人。虽然2012年锻造行业产销数据尚未公布, 但从汽车产销情况看, 2012年汽车锻件将很难达到2011年的水平, “二连跌”成为必然。
供需“剪刀差”将加速行业洗牌
1. “微增长”将成为主旋律
中央经济工作会把2013年政策定调为“稳中求进扩内需”, 要求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尊重经济规律, 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机制, 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分析认为, 2013年汽车行业产销预计保持5%左右的增速, 而商用车市场是国民宏观经济的风向标, 决定了必须保持一个较高位的投资水准。扩内需、稳增长, 离不开投资。2012年底, 国家释放出2013年维稳投资增长信号, 宏观经济触底, 开始企稳回升, 新一届政府开闸放水, 2012年12月24日, 发改委再次公布通过审核项目名单, 共计21个项目, 加上之前已公布的73个项目, 重大项目审批公布数量已达94个。其中包括一批机场新建、扩建和迁建、5个公路及轨道交通项目和公路建设在内, 6个借用国外贷款项目, 10个中央以工代赈形式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改委批准上马的基建项目, 将带动新一轮的投资, 为经济复苏铺路, 宏观经济的变动基本决定了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刚刚闭幕的国内各重型载货汽车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大会也印证了这种判断, 预计2013年重型载货汽车产销将出现增长达到70万辆左右, 同比增幅在10%。在汽车总量微增长、商用车止跌回升情况下, 预计我国2013年汽车锻件市场也将回暖。
2. 过剩产能如何有效释放, 将成为我国锻造业必须直面和破解的命题
在一汽、东风、中国重汽、中国一拖等拥有大型锻造基地的同时, 一些原本与汽车锻件无关的企业纷纷踏足汽车锻件制造。例如, 桂林福达集团总投资8.3亿元, 一期工程形成年产精密锻件5.7万t生产规模, 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精密锻件10万t生产规模。文登天润公司2009年5月与德国米勒万家顿公司签订了PSZ900型16 000t高能电动螺旋压力机的购买合同, 主要生产250公斤以下曲轴, 2011年4月26日公告, 拟投资2.11亿元建设PZS750F型电动螺旋压力机锻造生产线项目, 建成后将年新增35万件曲轴毛坯锻造能力, 产品为50�105kg的曲轴锻件。2011年9月8日, 辽源方大公司大型锻压生产线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根据规划, 该公司将投资20亿元, 建设“国内最大、世界先进”的大型锻压中心, 建设80MNt、125MNt、160M N t3条锻压生产线和年产9万套车桥总成生产线, 建成达产后, 将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税金3.5亿元、利润3亿元。2012年9月, 8000t热模锻压力机正式落户山西舜达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10月份开始斯太尔转向节的试生产工作, 同时引进16 500t热模锻压力机及生产线, 投产后将实现“模锻压力世界第一、大型锻件生产速度世界第一、自动化水平世界第一”的目标。事实上, 即便在重型载货汽车产销实现“百万跨越”的2010年, 也仅仅是当时锻造能力的正常释放, 在市场需求已经出现回落的情况下, 这些平添的产能如何释放值得全行业的反思与破解。
结语
摘 要:在对农村汽车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分析,本文研究了我国农村汽车市场的特点。与城市汽车市场不同,农村汽车市场是以汽车产品的实用性和价格为主,并不过多的注重汽车附加的品牌价值和精神享受。在城市汽车保有量日趋饱和的今天和未来,农村汽车市场将是各个汽车厂商竞争的另一个战场。
关键词:农村;汽车;特点;分析
一、市场潜力巨大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运输工具。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高产量的农产品需要运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要运输,农村的农牧副渔各业产品的在加工也需要物资的运输。据调查,在农业生产全部劳动量中,农业运输的用工量占30%—50%(平原地区)和60%—70%(有些山区)。另据有关文献统计,每年中国农村的田间作业运输量约120亿t,城乡之间货物运输量每年约70亿t,而且每年还以5%-10%的增量递增。农村现有机动车保有量仅能完成农村总运输量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汽车完成的运输量则达到80%。中国农村较低的机动车保有量,为中国汽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农村公路网完善蕴育着巨大市场。随着农村公路网络的完善,使得农村农牧副渔各业产品有了更远距离运输的便利,促进了农村汽车市场的发展。(3)农村汽车购买力逐步提高。国家扶植农村三农发展,使得农村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广大农村具有庞大的汽车购买潜在客户。
二、市场分散性强
第一,市场区域分散。中国的农村分布在祖国广阔的疆土上,居住群落非常广杂零散,难以形成像城市那样的产品和需求集中。第二,购买力的分散。虽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有限;同时,广大居民消费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在汽车车型上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汽车市场的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第三,运输货源分散。由于农村地域辽阔,农民居住分散,因此农村运输具有货源分散的特点。汽车使用区域主要集中在县与县和县与乡之间。
三、市场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地区差异性是农村汽车市场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较大。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地区对汽车的消费层次与消费水平不同,在汽车需求的质与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地理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道路状况不同外,更主要表现在中国是一个多地貌的国家,平原、山区、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西南三省地貌以山地为主,这类地区需要动力强劲的汽车,因此,越野车的需求远大于其它省区,在东部广大的平原地带,道路通行条件较好,小排量轿车以及交叉型乘用车的需求量很大。三是地区间消费环境差异。体现在各地农村使用的机动车的使用税费尤其是各种费用标准不同以及通行路线规定不一,从而使各地区的汽车市场呈现差异。如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在低速汽车的销售市场转移过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倾向于低速汽车发展的政策。因此,对农村汽车市场不能“一视同仁”,这要求各汽车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
四、市场“示范”效应明显
农村居民具有比较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的汽车物美价廉,很快就能为其它家所知道,并能带动一大批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wuS中国行业咨询网_行业报告_行业分析_市场调研_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因此,企业依靠质量和价格,打造产品品牌,树立良好信誉,从而通过有车人的“示范”作用,在农村汽车市场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市场用户注重汽车功能性相对忽视环保安全性wuS中国行业咨询网_行业报告_行业分析_市场调研_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
【电动汽车市场调查分析】推荐阅读: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分析06-07
电动汽车行业分析报告12-25
电动汽车可研报告06-25
电动汽车调研报告06-04
电动汽车蓄电池技术11-24
汽车市场的现状分析11-02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方案11-09
纯电动汽车项目资金申请报告11-25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电桩申请06-15
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