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通用8篇)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篇1

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位于遵义县洪关苗族乡,是遵义县苗族集中聚居人数最多的地方。自2002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认真落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黔教发[2002]16号)的精神,结合新课程纲要中强调的对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现代科技成果及现代生活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整和人文、自然、现代学科知识,以传承和弘样苗族文化为己任,以挖掘和创新苗族文化为着力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落脚点。结合我校实际,在探索“苗族文化进课堂”的教育教学实验中,做了有益尝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级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为了加强对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工作,遵义市、县教育局、县民宗局领导多次到我校指导工作。2007年,遵义县民宗局主持编撰的《遵义县苗族》一书,全面介绍我县苗族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苗族优秀人物,为我校继续深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材。2001年,遵义县政府投资修建洪关苗族乡“踩山坪”,为我校学生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提供了实践基地。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过程中,学校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确定了有一定专长的老师为成员并担任“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兼任教师。制定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近期和长远规划,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措施,有力地保证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顺利开展。

二、结合实际,课内打基础,课外搭建活动平台,扎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

根据我校苗族学生大多数只能听说不能读写苗语的现状,开设苗族语言培训班,教学苗族语言。在练习苗语时,学习苗族相关知识,了解苗族风情习俗、民间文学(民歌、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练习民间艺术(吹芦笙、爬花杆)以及苗族歌舞、体育等。

同时,我校以洪关苗族乡“打造苗族文化,形成苗乡特色,开启旅游资源,创建示范品牌”的办学特色为契机,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具体做法是:教学生唱苗族民歌,组建苗族民歌合唱队。教学生跳苗族舞蹈队并组建学校舞蹈队。以“踩山坪”为活动平台,在迎接中外交流、上级来访、观光团队的活动中展示,调动师生参与热情,提升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品位。2002年,我校举行大型苗族综合文艺表演,迎接香港大学生访问,成功地向外界展示和宣传了我乡民族民间文化魅力。

三、构建教学过程模式,加强校本教研,确定教学内容。继2004年苗语班开设以来,我校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根据我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挖掘苗族文化,把培训苗族歌舞,开展苗族特色体育,培训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流程及着装礼仪,在教学中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模式。

1、由教导处统筹安排:每周安排两节苗语课、一节苗族歌舞蹈课、一节综合实践课。

2、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教学、苗族风情习俗、苗族歌舞、体育、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

四、加强交流合作,挖掘苗族民间文化内容。

五、总结过去取得的成功经验

1、加大管理力度,以管理促进发展。从2002年起,学校一是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制度化;二是要将此项工作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依据之一,对该工作不重视或工作不力的领导和教师,年终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对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的教师,在年终考核给予加分,在晋职晋级中优先考虑;三是要积极接受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检查和监督,严格按照方案做好相关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意识。建立发展和保护苗族文化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前提。通过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大家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文化,建立宏观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积极的文化教育观和文化价值观,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成为一种教师应尽的义务,成为大家自觉履行的光荣职责。

3、逐步建立完善的民族文化教学体系(目的、教材、评价标准等)。学校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学校这一基地开展的,建立完善的民族传统文化教学体系是保证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培养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人才,这是有效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最活跃的力量,他将以辐射的方式传播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起到关键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这些课程尽可能地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与原则,形成有独立性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框架。其次,素质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有机衔接。学校的素质教育与人的终身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只要能通过教技术、养习惯、重行为等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将民族民间文化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就能与终身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

4、认真总结,积极交流,创新思维和工作方法。我校民族文化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文化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在民族文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文化活动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灵活多样、欢快轻松,更加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

六、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文化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民族文化教师提高认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普及民族传统文化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文化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2、金费投入不足。进一步挖掘苗族文化知识,把培训苗族歌舞,开展苗族特色体育,培训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流程及着装礼仪,在教学中注重苗族历史知识,民族政策和相关民族工作的法律法规的讲授等方面的工作。需要有相应专业教师和教学设施设备,而我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民族服饰、体育教学器材都相当缺乏,有待进一步补充。

3、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缺乏。现实中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苗族汉化较为严重。不光是汉族对苗族文化不感兴趣,就连民族中大部分年轻人普遍对苗族文化缺乏应有的民族自豪感。加之在汉族文化处于强势的今天,许多苗族青年放弃了本族语言及文化的学习,完全被汉化了。

4、缺乏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氛围。很多汉族教师不会简单的苗族语言,不会唱简单的苗歌,不懂苗族文化,整个校园苗族文化氛围不浓厚。在体育竞技、文娱活动中苗族民间文化项目不多,缺乏对原生态苗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七、今后的打算

1、树立民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建立民族文化意识,是学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通过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建立,引导大家逐渐将眼光投向全球文化,建立宏观的文化意识。有了正确、积极的文化意识,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就成为一种应尽的义务,成为人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2、处理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吸纳关系。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和积累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区别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是其他文化不能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注重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的东西,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文化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将素质教育与终身民族文化教育有机衔接,使学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3、认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文化大都源自民间,教师要把民族文化引进课堂,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并引进课堂教学,以繁荣我国民族民间文化。

4、多渠道筹集资金可通过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乡政府拨款、学校自筹和民间捐资助学等方式,多渠道资集资金,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5、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而教师理所应当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发挥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近五年来,我校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和认可。我们相信,过去成绩仅仅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新起点,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好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民族理论常识教案(范文模版) 篇2

一、在我国你认为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那一个方面

经济的发展

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如何巩固各民族间的和谐关系

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创造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的不竭动力,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观系。

作为中学生,应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名族的语言文字,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四、我国如何实现共同繁荣?

首先要积极对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援,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五、简述西部大开发对小康社会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到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六、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新疆巨大成就的原因:

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3坚持改革开放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障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八、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1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2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3更好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4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九、国家如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要坚持哪些原则?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巩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原则: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1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2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3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4中华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5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6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7中华民族复兴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十一、如何认识重视民族问题重要性

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依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问题。它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

十二、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篇3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 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文档仅供参考

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爱心手语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手语关爱聋哑人,体验爱与被爱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感知他们他们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活动准备: 电脑一台、课件 活动过程:

一、看手语图片,引入活动T: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样新的本领,看,图片上的阿姨在干什么?对了,这个阿姨是在做手势,你知道这手势是做给谁看的?小结:聋哑人和我们一样也需要交流,他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势做手语和别人交流。

二、初步认识手语你们会做手语吗?老师做几个让你们猜一猜。(教师示范:你、我、他、哭)今天老师还帮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熊教授,请他来教你们做手语。播放小熊FLASH学习:你好、早上好、我爱你、等等

三、讲述故事,有帮助聋哑人的想法教师配乐讲述:出现小女孩的图片(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就是无上的美味了啊!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的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撰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T:如果你遇到这个小女孩,想不想帮助她?你想怎么帮助她?可她是个聋哑人,听不到你们说的话,对了,我们可以文档仅供参考

用手语来和她交流,谁先来?(幼儿用自己想出的手语动作将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篇4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表演艺术,它能够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在舞蹈的众多组成部分当中, 民间舞蹈是最具典型性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 丰富淳朴的表现内容, 活跃在人民的生产生活当中,是世界各民族的祖先们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可视的、运动着的、非物质的“活的文物”,是一种“人类活态文化财产”。当今,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传统文化,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与文化艺术界的共识。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合理的拓展和创新,才能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更大繁荣。

在远古时期,舞蹈便作为一种肢体语言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民间舞蹈已不仅仅局限于巫术活动和对神崇敬的表达。而在内涵里,民间舞蹈作为文化积淀的传承手段,其自身的层面有了本质的飞跃。因此,民间舞的传承性成为中国民间舞蹈发展基本特征之一。民间舞是在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中来完成传承文化的过程。它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绎成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又从最初的田间地头式的劳动讴歌发展成为一种自我娱乐,并在娱乐中接受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的陶冶,因此群众性和娱乐性就必然构成了民间舞蹈发展的另一基本特征。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昌盛于时代。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性。下面我们一起深入研究如何传承民族民间舞蹈这个问题。

舞蹈教学是舞蹈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舞蹈教学是一种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的统一,传授给学生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在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非常重要,但更重要和最困难的是认识和理解这些形态背后的文化内涵,应在教学中不断尝试从民间舞蹈文化切入,找到其深邃的内涵,这是支撑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因此,给学生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使民间舞蹈教学的传承不仅停留在肢体语言表达的层面上,而且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来增加学生的舞蹈文化底蕴,来更深层次的认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让她们了解民族文化、民族背景、民族信仰、民族习惯,使学生整体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让学生不仅知道动作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体现一种什么寓意。让学生将技术性与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舞蹈形态在舞蹈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更富表现力。

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不仅要通过口传身授来传承中华民族民间舞,还需要通过大自然给予更多的原生态的素材,因此“采风”也是舞蹈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点。“采风”是民族民间舞中最直接、最自然的保留和传承民间舞蹈的方式,它通过舞蹈者亲自深入各民族地区,来体验民族风情,少数民族人们会亲自传教她们土生土长、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舞蹈,传授一些少数民族具有传奇色彩的神话,这些都是最直接的、最清晰的得到少数民族的天然素材和最淳朴的所谓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这对舞蹈元素的积累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在看来,我国许多大专本科院校已经忽略了这样一种舞蹈教学方式。他们只是单一重复着舞蹈最基本的训练,这样的单一的重复使舞者的思维狭窄,没有更好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反而使舞蹈变得更为单板。不要忘了舞蹈来自于生活,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生活,哪来的五彩斑斓的舞蹈动作和内容丰富的舞蹈作品,一部作品中即使有再高超的技巧也掩盖不了作品的空虚,更不必提舞蹈事业的发展与传承,只有真实地体验了生活,多角度的观察和审视生活,这样的作品才能给人更多的激情与启迪。但大专本科院校美术系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机会,学校让学生出去写生,让学生融入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和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美景,这样会给学生更多的灵感、素材和想象,从而得到创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只是的民间舞蹈传承只是对于学习舞蹈的艺术生而言,但是这类艺术生只占世界人口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大部分的非艺术生来说,就要有针对性的方法去传承民族民间舞蹈。

这样就通过民间舞文化的美育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懂得民间舞美之所在,让民间舞拥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对各种民间舞的学习,潜移默化着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品质和对美的敏锐感悟力,从而净化心灵,提高个人修养与素质。

民间舞文化以美育为最高原则,形式并不重要,技术动作的学习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领悟民间舞蹈的精髓。普及民间舞文化对学生良好体态的养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使学生身体协调,还更能促进身心共同发展,气韵相通,以神带形,神形并茂。普及民间舞文化能够在两种气质上深刻地影响学生:一是民族气质。让学生在学习某种具体民间舞蹈的同时,接受那一民族的文化熏陶;二是自身气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在表演中加强自身的信心。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形成自然美的体态,并与美的心态相结合,让自己的气质更文雅,更富活力与魅力。

民间舞蹈文化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而日臻完善,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民族舞蹈艺术也面临着一个如何在坚持与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舞蹈艺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节奏一起跳动,我们舞蹈工作者要与当代社会生活,与当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我们的舞蹈作品要要深刻鲜明地表现人们现代化的思想、愿望和审美追求,只有这样民间舞蹈的精髓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发展。

民族舞蹈鉴赏 篇5

鉴赏

年级:大

学院:通 信 学 院

专业: 通行工程大类 姓名:周洪

性别:

学号:2012019030017

1这学期上了民族舞蹈鉴赏课,我有很多感受,也收获了很多。上课时幽默风趣,性格热情开朗的何洋托美次仁老师老师给我们播放并解析了许许多多的舞蹈视频,其中有气势磅礴的蒙古族舞蹈—《奔腾》,有热情奔放的彝族舞蹈—《七月火把节》,有委婉动人的傣族舞蹈—《孔雀舞》,有催人泪下的山西舞台剧—《一把酸枣》、、、、、、、、这些让我们大开眼界,饱览了我们中国各族的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民族舞蹈与现代舞蹈不一样的魅力。我明白到民族舞蹈也有现代舞蹈的激情,但也是现代舞无法代替的,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民族不一样的魅力。

说起少数名族,我最熟悉的应该就是苗族了。虽然苗族的聚集地主要在贵州、湖南、云南等等,但恰好就在我的家乡四川省宜宾市的兴文县、珙县以及筠连县,有着这么一个我十分喜爱的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人人会唱歌,人人会跳舞,服饰也十分独特而漂亮,他们被称为“歌舞的民族”。虽然我对他们也不是很了解,但是这次写民族舞蹈鉴赏,当然写苗族的舞蹈是最好不过了。

说实话,我对苗族舞蹈也不是很了解,我知道苗族舞蹈内容相当丰富,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等。但顿时不知道该去鉴赏哪种舞蹈,于是,我特意去网上搜一段苗族舞蹈来欣赏,偶然间搜到了贵州苗族的民间舞蹈《水姑娘》。它深深吸引了我。

“一群苗家女子,嬉戏在花溪河旁,那清澈的花溪水,时而碧

2波起伏,时而水波涟涟。水一样的苗家姑娘,把缠绵悱恻的柔情,融进了清波绿水间。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舞蹈《水姑娘》展现出这般千娇百媚的苗家少女。她们如水般剔透晶莹她们如水般风情万种。” 《水姑娘》正如字幕中写道,《水姑娘》让我看多了苗族姑娘如水般的柔媚。舞蹈里面苗族姑娘都身着靓丽的苗族服饰。姑娘们的服饰是极为精致的,使用银饰炼成的花环,蓝绿色的衣裙映衬着她们的秀美,表现了她们如水般的特点。一身以蓝绿色为主的长的百皱裙,也似乎呈现出流水的清澈。

开头的场景,背景音乐宁静优美,有涓涓流水声,让我仿佛看到一条清澈的溪水从眼前流过。三个俊秀的姑娘, 脸上含着甜甜的笑意,婷婷袅袅,嬉戏水边,仿佛在以水充镜,轻柔地抚摸着自己的面庞,眼神中充满对山水的眷恋,她们偶尔慢慢地翩翩起舞,偶尔用手扶住自己的脸颊,似乎可以看到苗族女子一丝的害羞。她们素雅,她们亮丽,耐人寻味,让人心动、、、、、、这一段给人较为幽静的感受。接着,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苗族姑娘们加入了进来。姑娘们动作上也放大了幅度,时而扭动迷人的细腰,时而像是在划水,时而摆动长长的裙子,婀娜多姿。渐渐地,舞蹈气势越来越强大,姑娘们表达的情感很热烈,我看到的不再是苗族姑娘之前那种缠绵悱恻,而是看到她们的热情,可以看出她们对家乡山水喜爱。

撩几缕长发,卷起浪花点点,掬一汪清水,揉进思念万千,悠悠的笛声开始响起,铿锵的小鼓敲起,少女们翩翩起舞,纤细的蛇腰冉冉地弄出绚丽夺目的舞姿,她们用长眉,妙目,纤指,蛮腰,用簪

上的花朵,腰间的皱裙,用眼波流动的风情,轻绘出了山的曼妙,用那一扭腰的婀娜多姿,那一抬腕的百回千转,舞出了贵州花溪山水的美轮美奂。舞出了苗家少女的千姿百态。其中的一个场景,我印象十分深刻。姑娘们围成了一圈,上身强烈地颤动,手拉手围成一圈,一个个依次身体由上往下地起伏,场景效果又显现出水波,感觉她们就是在水中嬉戏,溅起阵阵水花,十分地逼真。台下顿时响起了掌声。这里美轮美奂相当感人。

最后,舞蹈进入了尾声,开始与舞蹈第一部分互相照应,苗族姑娘们的动作开始变缓慢,静静地抒发她们对水的眷恋以及热爱。最后一幕一女子手捧着水让水从手中慢慢流下,为舞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舞蹈背景效果也十分的好,音乐有起伏,刚开始流淌着山水的声音,接而就是柔美的鼓点,苗语也渐渐进入,鼓点的强烈也随着情节的需要而切入。舞台灯光布景也是非常精准的,从蓝色底调映衬着景色的幽静,到高潮部分的红光推动高涨的氛围,结尾部分蓝光。十分有意蕴。

看完这个舞蹈,我感触很深,仿佛来到了一个苗族乡的山水间,亲身感受到了苗族秀丽山水,看到了如水般的柔媚,婀娜多姿的苗族姑娘。

以上便是我看完苗族舞蹈《水姑娘》后的感受。上了老师的课后,自己收获很多。明白民族舞蹈必须需要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它是我们精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民族的舞蹈代表了他们自己的民

族特色,也过多或少反应了民族的风俗及生活习俗。民族舞蹈继承了民俗文化,更是发扬了民俗文化。可见民族舞蹈在我们生活之中作用之大。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 篇6

现今有很多学者、专家特别关注民族文化现象,出版了多部研究专著和专题论文,为保护、传承、发展湘西民族民间舞蹈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向民间艺人学习、请教,收集、学习有关的舞蹈素材,并能熟练掌握其舞蹈特征,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从素质扩展的方法上使每位学生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具备民间舞蹈学习、编创的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一、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实践具体研究目标

1.研究的总目标:构建“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制定一套合理的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新的课程内容、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相关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教学实践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研究的子目标:构建“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的课程体系。

二、总体实施方案

1.本课题的研究以方法论为指导,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以怀化学院音乐系湘西特色舞蹈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地反映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并对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科学研究。

2.具体实施方案:

(1)项目设计调研:一是收集整理现有的有关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的有关资料,进一步深入土家、侗乡、苗寨调查研究与采风,拜民间老艺人为师,收集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的.第一手舞蹈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二是调研社会需求及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当前社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要求;三是广泛调研在籍学生对湘西民族民间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要求等等;四是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2)修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湘西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教学内容是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舞蹈。共由3个学期完成,以下分别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设计:

第一模块:(三年一期)为苗族、土家族部分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每周2学时,17周,34学时。

第一周:主要以苗族相关知识简介,学习苗族舞蹈动律为主要教学内容,请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目的是自学苗族相关知识。

第二至七周:苗鼓舞组合、木鼓舞组合、芦笙舞组合,在教师口传身授的前提下,不断的复习动作要领,模仿组合动作,相互纠错。

第八周:民间老艺人亲授课程,学生进行模仿动律。

第九周:前期学习的积淀进行苗族舞蹈组合表演,复习组合内容,相互协作完成舞蹈动作。

第十周:了解土家族,学习舞蹈动律,同样学生了解学习。

第十一至十五周:摆手舞蹈组合、毛古斯舞蹈组合、铜铃舞舞蹈组合,教师口传身授,学生模仿练习,相互纠正错误。

第十六周:民间老艺人亲授课程,学生进行模仿动律,表演学习。

第十七周:复习苗族、土家族组合,学生现成边沿,教师指导,纠正动作。

第十八周:考试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考试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编创苗族、土家族组合。

第二模块:(第三学年第二学期)为侗族、瑶族部分民族民间舞蹈训练,每周2学时,17周,34学时。

第一周:了解侗族,学习侗族舞蹈动律,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第二至六周:芦笙舞表演性组合、“哆耶” 表演性组合,教师口传身授前提下,学生相互模仿,纠正动作。

第七周:老艺人现场教学,指导学生表演组合。

第八周:侗族综合表演性组合,教师口传身授为主,学生表演,互相指出错误动作。

第九周:瑶族相关知识简介,学习瑶族舞蹈动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十周到十四周:瑶族长鼓舞组合、铜鼓舞组合学习,模仿组合动作、教学组合动作、合作互相指出错误动作。

第十五周:老艺人现场教学,学生进行模仿。

第十六周:瑶族综合表演性组合教学,合作指出风格错误、分析两个组合相同、不同处。

第十七周:复习课上,学生自学组合动作、编创新的组合、合作编创和相互纠正动作、表演组合内容。

第十八周:考试,内容为舞蹈的自学、编创、合作、表演。

第三模块:(第四学年第一学期)为苗、土家、侗族、瑶族特色民族民间舞蹈训练,田野采风创编,每周4学时,9周,36学时。

第一至三周教学内容是介绍汉族舞蹈的相关内容,学习汉族花灯组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口传身授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动作要领。

第四至五周内容有:在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地的苗、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杂居区进行实地调查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现场记录、录音、录像,收集相关资料,田野采风编创湘西民族民间舞蹈组合或作品,目的是要求学生自学舞蹈动作、记录采风的相关资料、学习抓住舞蹈元素进行舞蹈作品的创编。

第五到八周教学内容有:课堂编创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任选一个民族编创组合或者舞蹈作品,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间相互探讨,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自我模仿的前提下,对舞蹈素材进行编排,研讨创编过程、合作编创。

第九周考试,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舞蹈考试(编创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组合或者作品一个。)民族任选其中一个,促使学生编创成品、合作编创、表演舞蹈作品。

三、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建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个人自学、班级教学、小组课、排练实践为主教学组织形式, 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湘西民族民间舞蹈课的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作为教的主导进行教的活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进行学的活动,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师生的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舞蹈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教学实践体系,搭建实践实训平台

改变以往局限于口传身授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① 复习动作时,由学生上台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复习动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② 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实践机会,讲课、表演,然后由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完成。

③ 请民间老艺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汉族)现场教学,提高学生对民族舞蹈的认识与理解。

④ 组织学生校外田野采风活动,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张家界等地对苗、土家族、侗族、瑶族、汉族杂居区进行实地收集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作现场记录、录音、录像,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其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学生编创作品提供舞蹈素材。

民族民间文化小结 篇7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小结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贵定县新铺中学位于贵定县城北边一个偏远贫困的以苗族、布依族居多的少数民族乡——新铺乡。全乡总人口为1.8万,少数民族人口62%,其中苗族人员占41%。这里的苗族有着纯朴的民风民俗,特别是“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保持着古老而纯朴的民族传统文化,舞姿优美,多次到首都北京等全国各地演出,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获“东方探戈”的美称。

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根据贵定教育局、民宗局关于在全县中心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有关要求,在县、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将“苗族长衫龙舞”列为地方课程教学,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开展工作情况小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成立机构,明确职责,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管理。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领导,才能保证民族文化保护与教育得到顺利开展。我乡“长衫龙”舞蹈以质朴刚健著称,舞蹈随芦笙吹奏的音乐时而腾空而起,1昂首相望;时而双龙抢宝,互不相让;时而相互缠绕,浮高浮低。真是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其内涵体现了苗族人民热爱劳动,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建幸福家园的喜悦心情。新铺“长衫龙”舞是贵定县非物质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产物。为加强学生对本乡本土民族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艺素质,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此,我校根据县教育局、县民宗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把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聘任专兼职教师,以班级为活动单位,选定以“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主体,兼顾布依山歌等其他民族文化为教育内容,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2002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就以教育学生跳“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民族民间文化意识、热爱民族的兴趣、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为宗旨,组建兴趣班,利用学校苗族老师特长在课余时间教给学生“长衫垄苗族芦笙舞”的基本动作。刚开始,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很不好意思,不愿跳,学校就要求教师必须带头,做学生表率,通过努力,学校已经营造了学习“长衫龙苗族芦笙舞”的浓厚氛围。2004年兴趣班不断壮大,学校一方面充分利用大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挖掘、创新、展示民族歌舞,不断提升民族歌舞内涵。另一方面

还把布依族山歌引入课堂,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搜集民族文化遗产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民族工艺实用技术水平。

2006年3月在贵定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大力宣传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组建了“百人长衫龙舞蹈兴趣班”,同年8月,百人舞蹈班加入贵定县“千人长衫龙舞踏队”参加黔南州建州5 0周年庆典活动的表演。为了完成县委政府布置的演出任务,我校“百人长衫龙舞蹈队”不畏酷署,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参加训练,把各个舞蹈动作熟记于心,灵活展示于行,整体表演效果很好。之后,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又撒村民间艺人兰衡同志为民族民间文化辅导老师,利用地方课程对金校广大师生进行教学。结合本地实际还利用地方课程开设了书法班、美术班、民族山歌班、民族乐器演奏班、民族舞蹈班和体育兴趣小组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和学习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民族文艺素质。也实现了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民族文化教育顺利推进。

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是一项任务十分艰巨的事业,要想 传承和发展我乡民族民间文化,没有资金投入很难推进工作。为 把.工作抓好,抓出成效,近几年来,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也挤出资金1.6万元购买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用品,开展各种活动。因这项工作已初见成效,2007年在新铺乡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争取到县民宗局民族文化进校园补助经费5万元,制作了苗族绣花裙40套,添置民族乐器芦笙60支等。今年又获贵定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补助活动经费1.5万元,这为深入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四、民族文化教育取得的初步成效

艺术的价值在于塑造人的思想精神。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关 心支持下,通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全校师生已经学会

一些初级的动作,对当地苗族民间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自豪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为传承好贵定县民族民间文化,提高 民族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校每年借助于民族节日或纪念日举办校园歌舞会演,繁荣校园民族文艺。2004年我校学生应应邀出席到昆明参加了民族歌舞表演,表演以苗族舞蹈为主,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我校组队参加了民族歌舞表演,表演以苗族舞蹈为主,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2007年我校组队参加全县举办了“多彩贵州·贵定赛区”歌唱大赛也取得较好成绩。在我县“金海雪山”民族文化旅游节等文艺汇演中。我校排练的“长衫龙”舞蹈也多次被安排到现场演出。黔南州建州5 0年庆典表演活动中,我县排练的l 000人“苗族长衫龙舞蹈表演队”节目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风格,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节目也被美称为“东方探戈”。我校学生表演突出,成效显著,因而我校获得县委、县政府“黔南州建州50周年庆典活动”贡献奖。近年来参加各种比赛的成绩„„

五、存在的困难及下步打算。

在现有基础上,要想使脚体动作达到“甩、摆、抬„„’’等顿挫有力、雄浑刚劲、舞姿优美、千姿百态的层次,需要有专业的老师长期指导和帮助,目前学校仅短期聘请民间艺人当辅导老师教给学生基本动作而已,再加上资金短缺,无活动经费,工作难开展。

从2007年秋季开始,学校以对“苗族长衫龙芦笙舞’’进行挖掘和提炼,在全校掀起跳“苗族长够龙芦笙舞’’的热潮,将当地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山歌)弓l入课堂,同时也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学课程,开展民族体育等项目的比赛,开发教本课程,做到民族政策、民族法规、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室、进师生头脑。

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感想 篇8

通过本学期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我对音乐的思想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前,我只是喜欢聆听音乐,享受音乐给心灵带来的那份惬意和舒心。现在,我认识到,音乐它是一个有灵魂的东西。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同时又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一个学期下来,我不仅聆听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有古典派的,浪漫主义派的,也有许多流行音乐的嘻哈摇滚派。

一、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识

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还有传统的地方戏曲也在同学们的讲授中,我才更加的了解到原来戏曲的魅力是如此的巨大,名角的身段和唱功让人惊艳,非常赞叹。喜欢李玉刚的贵妃醉酒,魅力无法阻挡的感觉。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有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三、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

音乐为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它让生活更加精彩。我认识到音乐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声的方式,而且与自己的心情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

上一篇: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实现中国梦下一篇: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