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自我介绍常识

2025-0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容忽视自我介绍常识(共9篇)

不容忽视自我介绍常识 篇1

当来到一个新环境中,通常需要我们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有助于自我宣传、自我展示。写起自我介绍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与介绍别人的礼仪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是社交的重要形式。我们经常谈论“把谁介绍给谁”,或在一些场合听到有些人说:“请让我自我介绍一下”之类的话。介绍不仅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而且可以及时地消解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同是一件事,采取不同的介绍方式,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

把自己介绍给其他人或把他人介绍给其他人有许多方式。一般来说,自我介绍就是自我推销。在社交场合,为了工作或其他需要,经常要作自我介绍。如在参加各种会议或宴会时,往往就需要介绍自己。聪明的人总是抓住这一机会,在介绍自己的同时,更大力介绍本地特色或本单位产品和业务,以达到促进事业、推进工作的`目的。如某酒店老板在自我介绍时说:“大家听说过xx酒店吧!我就是这个酒店的经理,欢迎来我们酒店作客,我保证给大家提供一流的服务。”这种介绍方式,比“我叫火xx,是x又酒店经理”之类的干枯语言要强得多。

一般来说,一个精明的企业经营者去朋友家作客,遇到陌生的人时,总是主动自我介绍并同大家热情交谈的。因为在他看来,人不应放过任何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往往无意之中结识的一位新友,有时会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介绍自己,主要是把自己的姓名及工作单位介绍出来。介绍时不可语言过多过俗,以免让人反感。如“我是酒类专卖局负责人,大家想批发点便宜酒请不必客气”之类的话,就显得过于俗气。

有时,出于社交的需要,常要把自己的同事或朋友介绍给别人。但在不同的场合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工作场合,介绍宜郑重、准确,不宜夸张。如在娱乐场合,就可以夸张一点。这样,不仅使被介绍人受宠若惊,且可使接受这一介绍的人十分高兴。

由于社交范围的广泛,有时也需要对其家人进行介绍,或者按辈份对相关人员进行介绍。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下列一些礼节:

(1)对长辈不可直呼其名,如“这位是我父亲X又X”。只介绍说“这位是我父亲”就可以了。

不容忽视自我介绍常识 篇2

每个人都是和周围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你踏入职场的时候,你就生活在一个工作圈中,每天你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职场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地方,那么职场礼仪常识有哪些呢。

我总结了一些职场礼仪常识。职场礼仪常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握手礼仪、化妆礼仪、电子礼仪、道歉礼仪。职场礼仪常识还包括一些平时并不起眼的一个小法则。比如与人交谈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

2、不能涉及国家秘密和行业秘密;

3、不能在背后议论同行、领导、和同事——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4、不能随意涉及交往对象的内部事务;

5、不能谈论格调不高的内容——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黄色、下流故事;

6、不涉及私人问题——过度是一种伤害

7、不问收入——收入高或与个人能力,企业经济效益有关;痛苦来自比较中,谈论这些问题容易破坏气氛

8、不问年龄——临近退休的人年龄不能问,白领丽人年龄不能问

9、问婚姻家庭

10、问经历——英雄不问出处,关键是现在11、不问健康——个人健康决定事业的发展,因此不可跟人谈健康

古籍常识介绍 篇3

一般把“五四”以前的著作称为古书。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据不精确统计,约有八万种。 查找古书应按照古书的独特分类体系。从西汉末刘向父子所辑图书目录七略,到唐朝房玄龄修《隋书·经籍志》,逐渐形成了以下这样的四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基本沿用它来进行古书的整理和检索。经部十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 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 。

介绍西点的基本常识 篇4

大家都不怎么了解西点的基本常识吧,那卡玛公主品牌蛋糕店来给大家解析下,让你们了解更多关于西点的常识。我们卡玛公主主营的是西点类蛋糕,都是由专业的师傅来制作的。

鸡蛋——天然的膨松剂

蛋是烘焙点心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不仅可以增加成品的色泽及香气。而且蛋经过搅拌让空气进入蛋的结构中,会出现富含空气的细致泡沫,可以让蛋糕体积膨松膨大。

糖——天然的保湿剂

糖在蛋糕中除了增加甜味,提高营养价值,还有柔软、保湿作用,糖分保持材料中的水分,使得面糊细致有光泽、易上色,也可以延缓成品干燥老化及防腐作用。

油——无可取代的酥脆和香气

一般制作蛋糕使用的油脂,有固体的动物奶油和液态的植物油(橄榄油、沙拉油、花生油等),黄油类蛋糕使用的多是奶油,增加蛋糕的香味及浓郁口感。海绵类、戚风类所加的油脂,则多半为植物油脂,加入蛋糕中可以让组织柔软。

盐——天然的调味剂

在蛋糕制作过程中,通常选用精盐,用量不宜大于3%(调整味道),主要用于降低蛋糕甜度,使之适口,还能带出其他独特的风味,具有增加内部洁白,加强面筋结构作用。

面粉——决定点心的口感

面粉可以说是糕点的钢筋支架,与蛋、油脂等材料拌和,可以呈现出松软、酥脆、扎实有嚼劲等不同口感。如何选择面粉,可以从筋度来选。

高筋粉蛋白质含量最高,约在12.5%-13.5%,适合做面包。

中筋粉蛋白质含量次高,约在9.5%-12%,适合做中式面点。

古代文学常识介绍 篇5

2.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寻夫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与许仙

3. 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4. 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6. 四史:史记 汉书 君汉书 三国志

7. 历史上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8. 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 西京-长安 南京-金陵 北京-顺天

9. 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10. 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11.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 乡试-举人 会试-贡生 殿士-进士

12.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13. 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 汉书 后汉书

14. 三班父子:班彪 班固 班昭

15. 三书指:魏书 蜀书 吴书 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16.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 吴都赋(南京) 魏都赋(邺)

17. 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18. 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19.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接待礼仪常识介绍顺序 篇6

1、介绍的顺序,位低者先介绍,(主人向客人先介绍,男 士向女士先介绍,晚辈向长辈先介绍)

2、先递名片再介绍

3、长话短说,语言精练

4、第一次介绍单位和部门时要使用全称

为他人作介绍

1、谁当介绍人,争得双方同意(家里来客人,女主人做介绍;

2、注意前后顺序,先介绍主人,客人有先知情权,先绍男士后介绍女士,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先介绍位低再位高者

握手前后顺序:位尊者居先,先伸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先,上级先

宾主握手:客人到来时主人先伸手同,客人走时先伸手

劝学荀子文学常识介绍 篇7

荀子的故事

荀子小时候就比别的孩子聪明,自幼就饱读诗书,其锐智也让周围人感到惊奇。在荀子长大后,来到燕国游说,但是燕国国君对荀子哲学却不太感兴趣,于是无用武之地的荀子跑到了齐国,此时的齐襄王广罗人才,刚到齐国的荀子很被齐王赏识,于是荀子就开始在齐国开启了他的讲学之旅。加上荀子年龄比较大,知识文化也很深厚,得到了众人的尊敬。

但是却总有人说荀子的坏话,使的齐王也不相信荀子。而后荀子离开了齐国,这时的荀子早已81岁。

离开齐国后的荀子又来投奔楚国的春申君,春申君也很是器重荀子。但是春申君还是听信了别人的谗言,把荀子给辞退了,无处可去的荀子又只身一人来到了秦国,但是秦国国君不接受荀子的观点。

此时的秦国只计划它的称霸大业,完全对荀子的说教思想不加理睬,无奈的荀子只好又离开了秦国,这时春申君又很后悔辞退了荀子,又把荀子招募到了楚国。在楚国当起了兰陵令。

春申君死后。荀子辞了官,这时的荀子已是一位98岁的老者,他开始写文,前后一共写了30多篇文章,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名作――《荀子》。

荀子劝学

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只有不断地加以学习,自己才可以变成优秀的人。而荀子劝学讲的也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很多的时候。我们不登上高山是永远都不知道高山有多高的,正如我们不去看看大海,永远都不知道大海有多深一般。

荀子说,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要做到广泛地学习,不管是直线的木材还是弯曲的车轮,其实都是有着一个过程的,并不是说无缘无故而存在的,有些木材其实也可以像圆形一般,不管是经历了多少的岁月,终究是如此,可是有些木材却经过了历练,总是可以变家具良品。这就是一个区别。

所以,在平时应该要懂得不断地对自己加以反省,告诉自己,应该要随时保持一颗向高处看的心,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其实历练的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不要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都是有变得优秀的潜质的,而这一切就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已,你需要给自己充足地信心,让自己脚下的步伐迈得更远。而学习也是如此的。要相信,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就一定可以成功!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要学习荀子说的精神,别轻易地放弃自己,在坚定不移的步伐下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条大路,并且才能够让自己变成优秀的人。

《桂林山水》文学常识相关介绍 篇8

⑴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陈淼,男,1927-1981,汉族。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研究生部。历任全国文协创作员。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务所秘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秘书室主任,鞍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鞍山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散文集《早晨集》、《春雨集》,中篇小说《劳动姻缘》,短篇集《炼钢工人》、《红榜的故事》,话剧剧本《红旗歌》(合作)等。

⑵桂林山水的形成

桂林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桂林的山非常奇丽,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莲花、有的像刀剑。在大山的.岩洞里,有各种形态的钟乳石、石柱、石笋,玲珑剔透,千姿百态。

一条秀丽的漓江,在柱立的奇峰中流动。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在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

中国是茶文化常识介绍 篇9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是茶文化常识介绍吧!

打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书卷,几乎从每一页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唐代陆羽的《茶经》不仅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经验,而且将儒、释、道三家思想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动升华为一种充满中华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国茶文化。

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为了辨别草木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

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时,用釜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釜里的水变成黄绿色。

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釜里的汤水,却惊奇地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这种叶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发现这种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另一个关于茶与神农的传说是这样的:神农,即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

神农为了给人治病,经常到深山野岭去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而且还要对采集的草药亲口尝试,体会、鉴别草药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在采药中尝到了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休息。

这时,一阵风吹来,树上落下几片绿油油的带着清香的叶子,神农随后拣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时感觉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于是,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他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木不同。

神农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

后来,就把它命名为茶。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

传说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透明的肚子,但凡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他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

他喝了黄绿色的水之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

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

古人赋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义,其中有两种解字说法流传最广:第一种,以“茶”字象征长寿。

“茶”字的草字头与“廿”相似;中间的“人”字与“八”相似;下边的“木”则可分解为“八”和“十”。

将由“茶”字分解出来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于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

久而久之,“茶”字被用来代表长寿的意思。

第二种,以“茶”字倡导回归自然。

“茶”字可分为草字头以及“人”和“木”三个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为茶,爱茶人将其解为:人在草木间,孰能不饮茶,同时也有倡导人们回归自然的意味。

关于茶的最初的记载见于晋代常璩着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的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

这篇文章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

上一篇:初中八年级语文《马说》教学设计教案下一篇: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