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共9篇)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篇1

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甲方: XX县 乡(镇)村民委员会 乙方: 根据 XX县以工代赈办公室【 赈(20XX)】号文件批复同意的 乡(镇)村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甲方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基础设施工程承包给乙方组织实施,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县XX乡镇XX村20XX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

工程地点:XX县 镇(乡)村 工程内容:……

二、工程建设实施范围

按项目实施方案、工程设计的内容实施,即:(1)……,(2)……,(3)……,(4)……。

三、合同工期

本工程自签订合同为起始日,工期 日历天

四、质量标准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五、合同价款

该工程包干价为 万元。工程款支付:甲方根据工程进度,经现场监理人员、甲方技术负责人、甲方质量监督小组等签字按程序报批后,方可支付。工程完工后,支付工程总价款的90%,留10%的质量保证金一年保质期满后支付,其余工程价款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六、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分包、转包,一经发现,情况属实,将取消乙方工程承包合同,且一切损失由乙方承担。

七、安全责任

工程施工期间,乙方必须接受甲方安全监督并自觉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如在施工中出现任何安全问题,乙方负全部责任。

八、竣工清场

工程竣工后,施工现场的垃圾、临时工程、材料、堆积物清理及场地平整乙方必须在甲方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九、违约责任

超工期罚金(每超一天处罚结算补助总价款的0.5%)。

十、不可抗力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不可抗力因素时(指国家规定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突发事件),本合同自行终止,并按国家规定或参照 类似工程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并签订补充合同,补充合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 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执壹份,报县以工代赈办公室、项目乡镇备案各壹份。

十一、附件

1、后附乙方营业执照(身份证)复印件。

2、工程履约、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发票

3、工程量清单。

甲 方: 县 乡(镇)村民委员会(签章)甲 方 代 表:(签 字)

乙 方:(签 字)乙方营业执照(身份证)号: 签 订 地 点: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篇2

《规划》提出, 在住房建设方面, 新建 (购) 安置住房1 463万m2, 其中, 农村新建安置住房1183万m2, 平均每平方米按1 3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53.8亿元;城镇购房280万m2, 平均每平方米按3 000元计算, 估算投资84亿元。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 配套基础设施估算投资76.46亿元。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新建学校、幼儿园、卫生院 (所) 和其他村级服务设施每平方米按1 6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4.14亿元。土地整治方面, 估算总投资13.08亿元。迁出区生态环境恢复每亩按500元计算, 估算投资1.82亿元。产业发展资金方面, 建档立卡搬迁群众人均1万元, 估算投资50亿元。全省户均建设费用19.74万元, 其中住房建设成本13.67万元左右, 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6.07万元左右。

《规划》提出, 全省将开通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手续办理审批绿色通道。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用地需要, 免收安置区建设用地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在满足城镇化需要的基础上, 允许贫困地区将部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交易。

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篇3

一、1270个县已全面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8%以上

截至9月底,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其中,已竣工项目2093个,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以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的省份由此前的仅重庆市1个,增加到吉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8个,山西、河北、宁夏3个省份开工率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仅河北、广西、福建3省区因土地审批程序等原因,开工率在90%以下,分别为88.6%、84.7%和84.4%。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政策“红线”之内

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08万套,9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345个、卫生院所1347个、安置区活动室1964个。已累计完成总投资951.58亿元,投资完成率41%。初步统计,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红线”之内。

三、各省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3月和6月分2批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93.6亿元,实现对年度建档立卡搬迁任务计划的全覆盖。截至9月底,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市(县),并按照今年249万人搬迁任务要求,用于补助年度计划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

四、18个省级政府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贴息贷款承接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22个省(区、市)均已明确由省级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除安徽、福建、河南、重庆4省(区、市)外,其余18个省份省级政府均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其中: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份为现场会后新签订购买服务协议。同时,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贴息贷款速度明显加快。河北、山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已与两行签订贷款合同,并承接贴息贷款337.7亿元,较现场会前增加238.3亿元,其中云南、四川、湖北3省分别新增105亿元、74.5亿元、47.6亿元;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8个省份已承接专项建设基金189.95亿元,其中,湖南、四川、云南3省已完成“十三五”时期专项建设基金全部额度的注入工作。

五、283亿元地方政府债所筹资金已支付到项目,部分省份存在债务资金滞留现象

截至9月底,除山东、湖南2个省份未发行地方政府债外,其余20个省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635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3.87%。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有615.54亿元已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283.06亿元已支付到具体项目,分别占已发行地方政府债总额的96.93%和44.57%。其中,内蒙古、吉林、江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全部滞留在省级投融资主体或市县实施主体,滞留资金132.1亿元,其中甘肃49亿元、重庆24亿元、江西和内蒙古各20亿元。有11个省份出现部分资金滞留,其中贵州100亿元、山西34亿元。仅湖北、西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支付到具体项目。

六、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后续脱贫措施和就业岗位正在加快落实

各地在编制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时,同步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初步统计,今年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中,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2.33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42.2万个,拟劳务输出人口81.73万人,通过产业扶持人口117.6万人。

七、12个省份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篇4

陆川县易地扶贫搬迁专责小组办公室

(2017年10月9日)

2017年自治区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344户1411人。项目共投资8065.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易地搬迁补助资金1128.8万元、扶贫发展资金141.1万元、自治区、市县(区)财政资金32万元和融资资金6763.9万元。

一、主要进展情况

⑴珊罗集中安置点(二期):项目主体全部完成,总共35套安置房,其中:62㎡:4套,72㎡:21套,现在装修阶段。

⑵滩面集中安置点(二期):2017年已实施搬迁人口10户48人,已交付使用10户48人,其中搬迁人口与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标记一致人口48人,搬迁精准率100%;安置住房总面积662.4㎡,人均13.8㎡,未存在人均住房超标问题;安置住房各级政府补助资金总额91.6万元,搬迁安置住房建设(购房)总成本106万元,住房建设资金补助率86%。

⑶“易购代建”分散安置点:根据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安排,我县已落实了四个安置点共258套(其中:乌石安置点(乌石客家春城开发小区)88套;县城区安置点(川海龙福花园开发小区)108套、(棚改房)50套;沙湖安置点(幸福苑开发小区)13套)。目前,我县新农投有限公司与和三家开发小区公司签订购房协议。

二、存在问题

(一)玉林市无国开行办事处,各县市区资金拨付要派专人到南宁联系业务或邮寄文件,工作效率很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二)自筹资金问题。由于全区各个地区生活水平存在差距,对补助标准和自筹资金的要求也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可以各地区生活水平或人均收入为标准,划定若干档次。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补助标准和自筹资金参照自治区原来制定的标准来执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建议补助标准和自筹资金维持参照自治区原来制定的标准执行。

三、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推进顺畅。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及成员单位及项目所在镇一把手必须亲自抓,确保协调顺畅、执行有力,确保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二)各方配合,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按上级要求,要与国开行尽快完成2017年度贴息贷款、专项建设基金、地方债转借工作,确保及时全部提款到位。三是加快建设进度。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搬迁户按计划入住。2017年及以后实施的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早开工、早建设。四是加快资金拨付。县直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采取边施工、边拨款、边办手续的“三边”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推进和资金拨付速度。

(三)强化督查,确保任务完成。全面推行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公开公示工作,挂牌作战,公示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任务、搬迁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工作要求等。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协议 篇5

协 议 书

甲方: 乡(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户主,身份证号:(以下简称乙方)

家庭住址: 村 组

根据《湖南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意见》(湘发改西开﹝2016﹞39号)文件及《湘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村民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国家扶持与村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规范执行项目管理办法。

2、甲方根据乙方选择 安置的方式(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政府保障房),(分散安置:自建新房、购新房、购二手房),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补助标准向乙方发放建(购)房补助资金,金额以建档立卡认定人数为准。

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乙方自愿选择 的方式(集中安置:统规统建、统规自建、政府保障房)、(分散安置:自建新房、购新房、购二手房),从 搬迁到,计划从 年 月开始实施搬迁,年 月完成搬迁。

2、乙方在自愿选址原则的基础上需经相关部门核准后确定安置地点。

3、乙方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所需工、料、机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行解决,涉及的税费及其他费用由乙方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缴纳。

4、乙方原有房屋属于分散安置对象的,须在领取易地扶贫搬迁建房补助费的70%后3个月内自行拆除,属于集中安置对象的须先拆后搬,逾期不予拆除的,由房屋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并扣发余下的30%建房补助款,原有宅基地必须交(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不得再建房屋,也不得出售、出租或赠与他人。山林、田土等生产资源仍按原承包方式不变。

5、乙方在项目竣工(购房)后,须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新房照片,购房的须提供购房房产证),以便项目验收。

三、其他事项

1、项目实施后,甲方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付款给乙方,乙方不得再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其它诉求或经济补偿。

2、乙方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不得返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所新建的住房(或城镇所购置商品房)十年内不得转让或出售,否则须全额退还该项目补助资金。

3、乙方须按进度计划开工、完工。如因乙方原因影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进度和验收,将取消分配到户的建房(购房)补助资金。

4、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商议解决。

本协议从签字之日起生效,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扶贫开发办、易地扶贫搬迁部门各执一份。

甲方负责人: 乙方负责人:

(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编写提纲 篇6

前言

一、基本形势

(一)“十二五”搬迁移民扶贫实施情况

主要包括资金投入、搬迁规模、安置点类型及数量、安置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变化等。

(二)“十三五”搬迁移民扶贫面临的形势

主要包括面临形势、有利条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

三、搬迁规模及安置方式

(一)实施区域与搬迁规模

应包括搬迁总规模、搬迁对象的构成及区域分布、分搬迁规模等。

(二)搬迁方式

应明确整自然村搬迁人口所占比例。

(三)安置方式

应明确不同安置方式下的安置规模。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住房建设

(二)配套基础设施

含水、电、路、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

(三)公共服务设施

含幼儿园、学校、卫生室、医院、文化室、活动广场等。

(四)土地整治

包括新开垦或改造农田、对原有宅基地的复垦整治等。

(五)产业发展与就业培训

(六)迁出地生态恢复

五、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

(一)资金需求测算

(二)资金筹措方案

六、保障措施

(一)土地支持政策

(二)金融支持政策

(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五)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政策

(六)其它政策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篇7

1 具茨山社区基本情况

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选址在新郑市辛店镇, 占地面积33.4 hm2, 总投资10亿元, 规划建设安置房41栋, 总建筑面积56万m2。该项目于2014年6月动工建设, 分为2期进行, 其中一期建设安置房22栋, 建筑面积19.5万m2;二期建设安置房19栋, 建筑面积36万m2。社区严格按照“六通十二有两集中”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一期已交付使用安置房7栋, 完成封顶进入后期维修调试阶段15栋, 配建幼儿园和充电车棚基本建成。二期项目全面启动, 5栋主体建成6层以上, 3栋主体建成2层以上, 地下车库完成3万m2, 社区小学和便民服务中心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2 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2.1 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 实现一步到小康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 科学制定拆迁安置方案, 统一规划建设社区, 分步实施村庄拆迁安置。2016年1月, 第一批大槐树、柿树行2个村顺利完成安置房分房任务, 现阶段已装修到位, 入住新居的群众达71户274人;剩余10个村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 赶工期、抓进度, 确保年底前搬迁工作大头落地。围绕“人”的城镇化, 严格按照新郑市政府“1+10”文件要求, 加快推进“同城同权”, 消除城乡差距, 逐渐实现户籍管理一元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房屋产权同质化与就业创业同等化等“五化”目标。

2.2 易地扶贫搬迁与资金运作相结合, 统筹算账保平衡

充分整合项目、财政、社会资金, 精准算账、平衡收支, 确保社区建设顺利推进。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具茨山扶贫搬迁项目共整理土地233.33 hm2, 除33.33 hm2土地指标用于安置群众外, 通过招拍挂、出售等方式, 剩余200.00 hm2土地可融资12亿元。同时, 按照郑州市扶贫资金每户4.5万元的标准对贫困群众进行补贴, 共计获批补助资金11 250万元。二是整合财政资金。坚持统一标准, 由新郑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未享受郑州市扶贫资金奖补的587户发放扶贫搬迁补助;同时将村民宅基地作价, 每处补助2.25万元, 房屋附属物户均补助4万元左右, 人均奖补资金1.28万元。以3口之家为例, 仅资金补助就达13万元。针对特困家庭和困难群众, 建设公益保障房, 供其免费入住。三是整合社会资金。搬迁安置社区商铺配建, 总计6.3万m2, 预计收益2亿元。项目获益12亿元, 上级奖补7 500万元和社区商铺收益2亿元, 共计14.75亿元, 可有效平衡政府财政支出3.6亿元及10亿元融资。

2.3 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培育、就业创业相结合, 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按照每人每年375 kg小麦价格标准, 与耕富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 2016年9月底前辖区所有耕地将全部流转到位。二是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鉴于目前2个村群众已陆续入住新建社区, 下一步将在社区附近流转33.33 hm2左右的土地作为群众的菜园子, 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吃菜难问题。三是积极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紧扣时间节点, 加快商业门面房建设, 力争早建成、早收益, 带动社区三产服务业蓬勃发展。四是千方百计支持群众就业。紧紧围绕辛店产业园区和具茨山旅游景区两大就业方向, 密切与耕富公司、辛店服装产业园等企业的联系对接, 根据群众就业意向和用工企业要求, 免费进行上岗培训和就业指导, 确保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近就业。

3 主要体会

扶贫搬迁是一场脱贫致富的攻坚战, 面对“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要求, 我们深感任务艰巨,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搞好这次扶贫搬迁,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其是涉及农民就业、再创业、发展兴业, 最后到自主完善造血功能等复杂而又联系紧密的系统工程, 更是民心和民生工程。扶贫搬迁成功将是一个故事, 否则就是一场事故。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这一目标, 只有在“搬”字上做文章, 在“稳”字上下功夫, 在“发展”上搞服务, 借势发力, 打好组合拳, 才能让群众主动参与扶贫搬迁, 自愿搬、自觉稳、自主富。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从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文明素养、严格资金补偿等方面入手, 克难攻坚, 强力推进, 圆满完成新型城镇化和社区建设、群众回迁等各项目标任务, 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摘要:河南省新郑市具茨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自规划以来, 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要求,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加快推进具茨山管委会12个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此外, 新郑市本级财政筹资1亿元, 建设7万m2标准化厂房, 用于增加群众租赁收益, 带动群众就地就业, 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做法与成效

参考文献

乡镇扶贫易地搬迁总结 篇8

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活动

本刊讯近期,我区正全面开展中小学(含中职学校)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活动,5—7月为学校开展自我治理阶段,9—12月为各级教育部门专项督查阶段。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安全保护、法律知识等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对于期间仍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并产生恶劣影响的学校,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

(桂文)

举办首届“六一”儿童论坛

本刊讯最近,由自治区妇联、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承办的“童心构筑梦想学习创领未来”广西首届“六一”儿童论坛在南宁举行,论坛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文艺比赛,来自全区14个地市的55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比赛。据悉,论坛组委会于4月份向全区下发了比赛通知,要求各市组织学生进行朗诵、小品、相声、评书等形式多样的预赛,最终选出42个节目参加全区决赛。决赛分A、B组进行,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蒙秀溪)

54个贫困县的幼儿园园长参加能力提升培训

本刊讯日前,我区54个贫困县的幼儿园园长共70人接受了为期5天的“贫困地区幼儿园园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由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该中心针对县级幼儿园保教现状与培训需求,聘请区内外幼教专家做“小空间,大智慧——优化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实践与研究”“构建以儿童为中心的一日活动”等专题讲座,并通过“专家讲学+观摩研讨+课程体验”的形式,组织园长们到自治区教育厅幼儿园观摩学习。

(桂文)

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本刊讯近日,由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科技厅等联合举办的2016“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圆满落幕。活动启动以来,全区43所高校共报备作品538件,经校级初选和评委盲审、现场复审,最终有127件进入决赛。期间,我区还举办了“创业·成长”广西青年创业创新论坛、“创青春·融众筹”创业创新嘉年华等活动,大力推广众筹、公益创业等理念,同时设立创业项目洽谈区、项目对接签约区,为企业代表与创业青年的“面对面”交流提供方便,实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的“点对点”对接。(桂文)

职校教师每5年至少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6个月

日前,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要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参与实践,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具体时间根据专业特点弹性变化,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也应先实践再上岗。实践形式包括到企业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岗位兼职或任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等。

体育教师将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除了明确提出各地要为学校配齐体育教师、配备体育教学装备外,还要求各地科学合理地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把组织开展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组织比赛等纳入其中,并保障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严禁初中教师干预或替学生填报志愿

近日,教育部、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严禁各地在招生过程中搞区域间、学校间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严禁初中教师干预或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等职业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招生中出现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超计划、违反规定跨区域招生。对存在违规招生、办学秩序混乱等问题的学校,将视情节予以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惩罚。

山东:试点划分省与市县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

山东省近日出台意见,提出将在教育领域试点划分省与市县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省级事权包括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运行和管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科书提供等;市县事权包括市县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运行和管理、各阶段学校教育(含技工教育)管理等。省级事权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支出责任,市县事权由市县财政承担支出责任,市县履行本级事权存在支出缺口的,省级可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给予支持。

合肥:发展性协商式评估激励学校自主发展

为解决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容易挫伤学校积极性的问题,最近,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发展性协商式评估模式”。该评价模式的关键是发展性与协商性,即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评估标准是由教育督学、专家与学校充分协商后制定,并且要适合学校现阶段及今后的发展需求,从而激励各学校自主发展。

陕西:禁止学校委托家委会收取任何费用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禁止学校委托家长委员会收取任何费用。近几年,学校委托家长委员会乱收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校甚至把正常收缴的书费、教辅材料费等都交由家长委员会收取,企图逃避监督检查。为此,陕西省教育厅提出,凡存在委托家长委员会违规收费的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学校负责人、具体责任人责任,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俄罗斯开展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系统运行试点

据俄罗斯塔斯社消息,近日,俄罗斯面向5—9年级学生开展了数字化教学系统运行试点工作。该系统将通过网络为学校提供所有课程的网络资源,同时邀请国家功勋教师和知名学者进行网络授课,学生可通过系统提交作业、参加考试和获得课程成绩等。预计3—4年后,该系统将在俄罗斯所有学校投入运行,并向全国开放。

日本在公立学校推广“生态建校”理念

据日本倍乐生教育信息网消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大力推广“生态学校”建设理念,目前已经为全国约1/4的公立中小学配置了太阳能发电设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目的是在各中小学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课程。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关人员介绍,日本今后还将推广零耗能的“超级生态学校”理念。

(除“本刊讯”消息外,其他消息根据新华网、新华社、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整理)

某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 篇9

二 O 一五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1-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1-二、面临的形式................................-4-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8-一、总体思路..................................-8-二、基本原则..................................-8-三、主要目标.................................-10-第三章 搬迁的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10-第四章 搬迁计划和主要建设任务...................-13-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17-一、投资估算标准.............................-18-二、投资概算.................................-19-三、资金筹措.................................-20-第六章 保障措施.....................................-20-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附表二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数量级类型统计表 附表三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各类安置点安置移民数量统计表 附表四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各移民住房建设任务规划表 附表五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规划表 附表六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规划表 附表七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分片区产业发展项目规划表 附表八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任务规划表 附表九

XX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各分片区住房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十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十一

XX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十二 XX 市移民迁出点击迁出人口统计表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2016-2020 年)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加快脱贫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提升扶贫工作水平、提高贫困居民生活质量乃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有序推进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一)基本情况

XX 位于 XX 省西北部,XX 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 XX,属 XX 高原向 XX 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X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全市国土面积1788平方公里,辖 12 个镇、6 个乡、3 个街道办事处、149 个村委会、22 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彝、白 等 9 个民族,总人口 68 万人。按照国家标准统计,我市2015 年贫困群众为 23678 户 63060 人。

(二)进展和成效

从 2012 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生态移民工程)以来,我市已实施生态移民项目 4 个(见表一),拟搬迁贫困群众 706 户 3021 人,现已搬迁 198 户 864 人。总计投入14294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 2841 万元,省级配套1224 万元,市县配套 3626.34 万元,群众自筹约 6602.76 万元。搬迁农民在生活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具体表现为:

X XX 市历年实施项目情况表

实施地点 安置户数 安置人数 总投资(万元)

其中:

中央 省 市级 配套 群众 自筹 2012 喜头镇荣乐 153 692 3048 830.4 220 380 1617.6 苍龙街道渠沙坝 45 72 820 206.4

523.6 2013 合马鼎富新村 188 750 4260 900 100 1340 1920 2014 三合镇 320 1507 6166.3 904.2 904.2 1816.34 2541.56 合计 706 3021 14294 2841 1224 3626.34 6602.76 第一,住房质量明显提高。易地扶贫搬迁住宅设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力求做到布局合理、经济适用、安全美观、便于实施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户科学建房,提高了农村住宅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二,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搬迁群众告别了干旱山区、高寒地区、交通不便等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集中建点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出行难、用

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第三,群众素质得到提升。通过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劳务输出、商贸流通等手段,使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劳动技能、文化素养逐步得到强化,发展生产和市场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发展的动力,转变了群众观念,扩宽了增收渠道,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稳定脱贫目标。

第五,“两型”建设取得实效。大力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同时对迁出区建设用地实施退耕还林,缓解了对林地特别是生态脆弱区的人为破坏,大大减少了水土流失,有效地遏制了生态恶化趋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

第六,干群关系日益密切。党委政府急搬迁群众所急、想搬迁群众所想,竭力帮助搬迁群众建房屋、调土地、搞培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后续产业,深得搬迁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第七,资金效益有效发挥。以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为平台,引导扶贫、水利、交通、农业综合开发、农牧、林业、农电、教育、卫生、文化等资金共同促进安置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还有效拉动了民间投资,发挥了政府投资的放大作用。

(三)主要经验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搬迁。紧紧围绕全市扶贫开发总体目标,经过科学评估和论证,制定了《XX 市 2012-2020 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搬迁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实施单位始终严格

遵循《XX 省扶贫开发条例》、《XX 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规划(2012-2020 年)》、《XX 省 2012 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X 府发〔2012〕14 号)、《XX 省 2013 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X 府办发〔2013〕3 号)、《XX 省 2014 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X 府办发〔2014〕26 号)、《XX 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为规范和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三是突出部门配合,加强组织协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日常工作中发改、财政、扶贫、建设、水务、交通、农牧、林业、电力、教育、卫生、国土、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注重整合各类资金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发挥整体效益。

四是突出典型带动,创新安置方式。在实践中主要以市域内本乡镇、本村就近搬迁安置为主,探索出就近安置、跨乡镇统一协调集中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利用新开发土地大规模集中安置、城镇化安置和结合城镇保障性住房安置等多种模式。为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群众参与。注重发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群众参与性特色,充分尊重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困难,自建家园。广泛发动和组织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和工程建设,使贫困地区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面临的形式

(一)机遇和有利条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承担着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及脱贫致富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措施,由于政策扶持力度大,扶贫效果明显,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支持,在项目实施方面有明显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领导重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春节前夕,李克强总理走进我省黎平县大山深处的侗族寨子蒲洞村看望侗寨贫困户,关心当地贫困群众饮水、就医、大学生助学贷款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减贫是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全国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和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在西部地区。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打好扶贫攻坚战,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国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二是政策机遇叠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及支持 XX 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和 XX 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思路,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为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中,《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在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人才保障和重点群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支持措施。

三是政府高度重视。XX 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进。一方面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了“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全力破解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突出问题。

四是群众积极性高。通过多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全市农村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居住空间明显增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和文体娱乐设施配套得到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出行更加便利,对外信息交流日趋频繁,视野明显扩大,搬迁群众就医、子女入学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确实从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四是实践经验丰富。多年的实践探索,为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宝贵经验。全市在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按照国家、省上的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管理队伍,对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效益和质量发挥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更高效率地开展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挑战和不利因素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在资金筹措、群众负担及基础设施配套和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地方配套能力弱。由于地方财力紧张,扶贫资金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支持,省级和地方资金十分有限,资金供给远不能适应贫困地区实际发展需要,与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搬迁群众生产补助、搬迁费无法及时、足额兑现,设计费、管理费大多在乡(镇)经费中开支,给项目实施乡(镇)造成了很大压力。

二是搬迁群众负担重。由于大多数搬迁户本身属于贫困户甚至是特困户,家庭困难、经济薄弱。通过测算,近年来,我市搬迁群众户均住房建设资金中,国家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比例仅占建房成本的 39%左右,超过一半的资金靠群众自筹,其中大部分资金依靠银行贷款和向亲朋好友借钱来筹集。搬迁群众自身负担重、举债搬迁的情况较为普遍,直接影响搬迁质量和效率,不利于贫困群众搬迁后的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实施易地搬迁后,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国家补助资金有限,主要用于搬迁群众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大多依靠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限于地方财力困难,群众贫困程度深,导致安置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和及时。

四是后续产业底子薄。搬迁群众大多数居住在交通、信息十分闭塞的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基本处于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住房和口粮问题,为未来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但因长期以来生活环境的影响,部分搬迁群众小农意识强,对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弱,对发展产业的风险估计过高,“等、靠、要”思想较普遍,加之缺少启动资金和致富带头人引领,致使后续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搬迁户提高生活质量,收入稳步增长等预期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促进全省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核心,以资源优化整合为保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拓宽安置途径,切实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培育壮大后续产业,大幅增强劳动力素质,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精心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政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尊重群

众意愿的前提下,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创造环境、打好基础。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在国家、省级综合规划指导下,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项目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同时,根据本市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布局安置区域,合理确定搬迁重点,优先安排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成本过高、就地脱贫困难区域,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群众的搬迁。

--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充分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妥善处理搬迁需求与投资可能的关系,根据财力水平、群众自筹能力、居住区地质安全条件和安置区资源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搬迁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按规划、分、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各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合理确定安置方案,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宜农则农、宜工则工,有序引导搬迁群众参与产业开发和结构调整,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有利于群众发展的富民多元产业。

--自力更生,各方支持。在兼顾群众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建设新家园。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整合行业项目资金,广泛发动和组织贫困群众参与投资。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引市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

境。

--绿色发展,改善生态。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根本目标,把工业化、城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有机统一起来,加大迁出区和安置区生态建设与保护,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发展循环与低碳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 2020 年,完成全市 5494 户,1.85 万名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以下目标:

第一,安置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户均住房面积达到 120m2 ; 第二,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迁出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第三,种植结构有效调整,农业产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收入结构明显多元,经济收入整体提高,全面实现脱贫致富,人均收入达到 7000元以上; 第四,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环境及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建成宜居、宜业的生态家园和美丽乡村。

第三章 搬迁的对象和搬迁、安置方式

一、移民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是居住在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

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区、地方病多发区等的农村贫困人口,优先安排位于地震活跃带及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的贫困人口。对于上述地区以外的贫困人口和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城镇扩建、生态保护区设立和建设等原因需搬迁的人口,以及行蓄洪区、重大自然灾害恢复重建区等的农村贫困人口,不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自然村可作为搬迁对象。

——贫困程度深,自然条件恶劣,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行成本过高的区域。

——贫困程度深,且属于水源涵养林区、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受荒漠化威胁严重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禁牧区等生态位置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区域。

——贫困程度深,且地质灾害频发易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地区。

全市 2016-2020 年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共 5494 户,18492 人。其中:生态区位重要搬迁 375 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2%;生态环境脆弱搬迁 1137 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6.2%;水土资源匮乏搬迁 1153 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6.2%;居住分散搬迁 5143 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27.8%;交通不便搬迁 8377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45.3%;地质灾害隐患搬迁 2307 人,占搬迁总人数的 12.5%。

二、搬迁方式

根据迁出地的村落分布情况,原则上采取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对于住户零散分布的自然村落,一次性全部迁出;对于规模较大且必须全部迁出的自然村落,根

据安置地情况统一规划,分批迁出。优先安排最为贫困的自然村落和农户。

三、安置方式 全市安置方式有依托交通枢纽安置、依托旅游景点安置、依托绿色产业安置、依托工矿园区安置、依托商贸集散地安置、依托民族风情点安置及其他安置方式。

(一)依托交通枢纽安置

将行政村范围内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居住分散、扶贫成本过高的高山区、自然保护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就近搬迁到本行政村内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公共服务较为完善且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满足安置条件的中心村地区。由于在本行政村内搬迁,搬迁群众一般都耕种原有耕地。共涉及 20 个移民安置点,安置 4061人,占安置总人数的 22%。

(二)依托旅游景点安置

充分发挥旅游景点吸引力强特征,将当地贫困群众搬迁至旅游景点附近,在保证人均基本口粮田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提高搬迁户生产技能,依托旅游景点的有利资源,引导贫困群众以劳务输转、发展服务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共涉及 12 个安置点,安置 4499 人,占安置总人数的 24.3%。

(三)依托绿色产业安置 遵循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引进龙头企业高起点聚集发展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工矿综合加工及文化旅游等绿色产

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突破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依托绿色产业安置贫困群众,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共涉及 13 个安置点,安置 1513 人,占安置总户数的 8.2%。

(四)依托工矿园区安置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辐射性强,要素集聚的特征,将当地贫困群众搬迁至临近工业园区,通过培训,提高搬迁户生产技能,依托工业园区的有利资源,引导贫困群众以劳务输转、发展服务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增加收入,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共涉及 2 个安置区,安置 975 人,占安置总人数的 5.3%。

(五)依托商贸集散地安置 结合城镇建设,在县城、小城镇建设集中小区,将城市周边山区有一定技能和商贸经营基础的贫困群众集中安置,搬迁农户将原有承包地通过合理流转,转包他人经营,获得一定收益外,主要依托城镇的信息、技术、市场等优势,通过从事二、三产业增加收入,达到脱贫致富目的,并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同城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共涉及 8 个安置点,安置 6646 人,占安置总户数的 35.9%。

(六)依托其他方式安置

共涉及11个安置点,安置798人,占安置总人数的4.3%。

第四章 搬迁计划和主要建设任务

一、搬迁计划 2016 年~2020 年,规划全市共搬迁 5494 户,18492 人。其中:

1.2016 年搬迁 1038 户,3502 人,其中:

九仓镇搬迁 104 户,394 人;

鲁班镇搬迁 614 户,2148 人;

沙滩乡搬迁 320 户,960 人。

2.2017 年搬迁 703 户,2372 人,其中:

五马镇搬迁 264 户,695 人;

坛厂镇搬迁 178 户,647 人; 高大坪乡搬迁 146,户 520 人; 火石岗乡搬迁 115 户,510 人。

3.2018 年搬迁 1021 户,3302 人,其中:

茅台镇搬迁 378 户,1132 人;

二合镇搬迁 291 户,828 人;

盐津街道搬迁 6 户,22 人;

苍龙街道搬迁 346 户,1320 人。

4.2019 年搬迁 1302 户,4470 人,其中:

合马镇搬迁 336 户,1130 人;

三合镇搬迁 400 户,1440 人; 龙井乡搬迁 10 户,49 人; 后山乡搬迁 91 户,331 人。

5.2020 年搬迁 1430 户,4846 人,其中:

喜头镇搬迁 353 户,1059 人;

学孔乡搬迁 420 户,1260 人;

长岗镇搬迁 307 户,1107 人;

茅坝镇搬迁 350 户,1420 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资金筹措等实际情况,对实施计划作相应调整。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移民住房

解决搬迁群众居住问题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首要任务。应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尊重当地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和抗震设防标准,对每个安置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或农户自建搬迁群众住房。

规划搬迁群众每户 1 套住宅。由于各地群众建房传统及土地资源条件不同,群众对住房户型及建筑面积需求差异大。本规划涉及的安置区住房建筑面积最小为 80m2,最大为 120m 2。住房总建筑面积 659280m2,全市户均建筑面积 120m 2。

(二)基础设施

人饮工程。为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程,努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规划将 18492 万人全部纳入安全饮水工程范围,基本解决含氟、砷、苦碱水问题,确保搬迁群众饮水安全。

供电工程。根据对安置区供配电情况调查,安置区现有电力设施容量有限,难以保障新迁入群众的用电需求,需要结合实际,实施电力扩容及线路改造。根据实际需求,规划架设 10KV 线路 92.8km,建设 380/220KV 线路 127.4km,配置变压器 98 台。

道路建设。为改善出行条件,满足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需求,拟建安置区主干道 112.6 万㎡,拟建次干道内(巷道)91.81 万㎡,移民创业园连接路 43.86 万㎡。

污水处理管道。为避免群众生活生产污水乱排乱放,污染周边环境,规划安装污水处理主管 119.1km,污水处理支管 167.4km。

市场建设。新建市场 13.78 万㎡。

绿化亮化。围绕建设幸福美好新农村的目标,转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面貌,规划对安置区村社公共活动场所周边、主要道路两侧、院落四周、农户庭院进行环境绿化、美化。根据实际建设需求,规划实施环境绿化、美化工程 54.5万㎡。

(三)公共服务

教育。本规划涉及的大多数安置区幼儿园规模小,分布零散,远不能满足未来幼儿入托需求;小学设置不均衡,部分安置区小学就学距离远,需要增加规模。现有大部分高中集中建在市区和乡镇,规模满足就学需求,不再新建。根据安置区现状需求及未来发展预测,规划新建或改扩建幼儿园41 个;新建或改扩建小学 26800m2。

卫生院。根据安置区实际情况和需要,规划建设新建或改扩建卫生院 10420m2。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46 个。

垃圾收集池。为优化安置区环境,实现垃圾定点收集,规划建设垃圾收集池 226 个。

公共厕所。规划建设公共厕所 126 座。

(四)产业发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按照发展富民多元产业的思路,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措施,突出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养殖、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实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本规划中配套产业主要包括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工矿企业、旅游开发、商贸服务、移民自主创业等六个方面。

(五)就业服务

对搬迁贫困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六)土地整治

由于迁出区耕地大部分为坡地旱田,为提高集雨能力,减轻水土流失,提高单产,根据群众意愿,规划对现有的56243 亩耕地进行整治改造。

(六)生态恢复

迁出区旧房拆除。为便于迁出区生态环境恢复,规划对需搬迁群众的旧房进行拆除,共拆除旧房 5494 户。

迁出区生态恢复。搬迁群众迁出后收回的土地全部用于恢复生态。通过结合天然林保护、造林补贴试点、退耕还林等各项生态工程,规划实施恢复迁出区生态恢复工程 85001亩。

第五章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标准 根据相关建设标准及参考相关建设内容,确定此次规划投资估算标准如下:

(一)住房建设

1.搬迁群众住房建设:1500 元/平方米(二)基础设施

1.安全饮水:650 元/人 2.电力设施:10KV 线路 12 万元/公里,380/220 伏线路8 万元/公里,变压器 4 万元/台 3.道路:安置区主干道 480 元/平方米,次干道(巷道)340 元/平方米,创业园链接路 180 元/平方米 4.污水处理管道主管 60 万元/公里,支管 40 万元/公里 5.市场建设 1500 元/㎡

6.绿化亮化 200 元/㎡

(三)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幼儿园 1500 元/平方米,小学 1500 元/平方米。

2.卫生院:1500 元/平方米 3.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1500 元/平方米 4.垃圾收集池:800 元/个 5.公共厕所:5 万元/座(四)土地整治及生态建设

1.土地整治:600 元/亩 2.旧房拆除:500 元/户 3.迁出区环境恢复:400 元/亩

(五)工程其他费用

按工程费用的 8%计算((六)预备费

按工程费用和工程其他费用之和的 5%计算

二、投资概算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建设总投资 357416 万元。

(一)按投资构成

1.工程费用 工程费用 314871 万元,占总投资的 88%。其中:

——住房建设投资 98892 万元,占总投资的 27.6%。

——基础设施投资 142299 万元,占总投资的 39.8%。其中:人饮工程投资 1202 万元,供电工程投资 2525 万元,道路建设投资 85263 万元,移民创业园连接路投资 7895 万元,污水处理管道投资 13844 万元,市场建设投资 20670 万元,绿化亮化投资 10900 万元; ——公共服务设施投资 15211 万元,占总投资的 4.3%。其中:幼儿园建设投资 7600 万元,小学建设投资 4020 万元,卫生院建设投资1563万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投资1380万元,垃圾收集池建设投资 18 万元,公共厕所建设投资 630万元; ——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投资 11025 万元,占总投资的3.1%。其中:土地整治投资 3375 万元,生态恢复投资 7650万元; ——配套产业发展投资47444万元,占总投资的13.3%。

其中:种养业投资 19734 万元,农产品加工业投资 8330 万元,工矿企业投资 3000 万元,旅游开发投资 8000 万元,商贸服务投资 8535 万元,移民自主创业投资 7100 万元。

2.工程其他费用 工程其他费用 254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7%。

3.预备费 预备费 17145 万元,占总投资的 5%。

(二)按建设

项目建设总投资 357416 万元,其中:

2016 年投资 67687 万元,占总投资的 18.9%;

2017 年投资 45846 万元,占总投资的 12.8%; 2018 年投资 63821 万元,占总投资的 17.9%; 2019 年投资 86396 万元,占总投资的 24.2%; 2020 年投资 93664 万元,占总投资的 26.2%; 三、资金筹措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资金包括中央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财政部专项资金、国务院扶贫办专项资金、省级配套资金、县(区、市)配套资金、搬迁群众自筹资金及部门整合专项资金。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市政府成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第一责任人,并兼任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实施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和有关政策的协调,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方案的落实、技术方案的执行和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领导小组在发展改革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人员,充实工作力量,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科学实施,有序推进 要结合实际,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科学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要严格确定搬迁对象,科学选择安置点,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要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开发、扶贫、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做好与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实施方案要具有指导性,综合考虑局部与全局、需求与可能、扶贫与生态、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根据安置区资源承载能力和资金筹措程度,全面统筹考虑安置区交通、水利、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建设,优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安排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的生态环境最恶劣、自然村落人口总量最少、灾害易发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安置区选址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还需进行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

三、政策支持,强化落实

制定有利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凡用于移民安置使用国有未利用土地的,可以无偿划拨方式提供。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可采用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整或土地所有权征收等方式,由当地政府给予一定补偿。政府或法人通过依法开发整理的土地,可优先用于移民安置。对原有农户耕地进行调整的,要在确保原有农户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在原有农户自愿的前提下,依法进行调整并办理相关手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确定土地使用年限和承包方式。要参照安置区人均耕地和户均宅基地标准统一规划好搬迁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用地。迁出区原集体土地,其所有权不变,仍属原集体经济组织。易地扶贫搬迁住宅用地应依据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统一规划,在城镇规划区外的,由当地乡镇完成占补平衡。

国土资源部门参照国家保障性住房工程有关政策,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安置区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当地用地计划,优先保障。同时免收安置区建设用地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并开通用地手续办理审批绿色通道。要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迁出村开发利用置换的土地指标和补偿费用,重点用于搬迁安置区建设用地。土地整治项目新增的土地,优先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宅基地建设及生产用地需要。鼓励用土地流转等市场化手段取得安置区宅基地和生产用地。

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办理宅基地、户籍等手续,除按规定适当收取工本费外,一律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实施易地扶

贫搬迁工程后,符合条件的搬迁农户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农户,搬迁后继续按规定享受退耕还林(草)的相关后续扶持政策;易地扶贫搬迁进入城镇的农户,具有稳定生活条件的,给予办理农转非手续;在公租房、城市低保、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与市民同等对待;教育部门在落实免费营养餐发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发放时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中小学校贫困学生;优先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和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基本生活水平。

四、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多项建设内容,仅靠国家专项资金补助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省级财政配套人均补助6000 元的基础上,市政府根据自身财力状况,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减轻搬迁群众负担。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的原则,积极整合行业资金,共同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形成合力,集中攻坚。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的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尽量减轻搬迁农户负担。在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后,各相关部门要按各自业务做好实施方案中单项工程的对口衔接和上报争取工作,为各有关部门落实整合资金打好基础,创造条件。项目所涉乡镇政府要负责搬迁对象审核把关,动员搬迁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自建家园、自我发展的精神,筹集资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组织群众开展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等多种途径降低建房成本,促使集中投入、配套建设、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切实降低搬迁成本。各乡镇人民政府

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承贷机构,为搬迁群众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住房财息贷款的政策指导和服务工作。

五、严格管理,强化监督 在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要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实行民主决策,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要严格按项目建设程序,建立科学的工程建设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资金安全和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市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项目的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全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资金管理方面的问题,督促有关责任单位严格执行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项目实施单位要自觉接受审计、财政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财务监督,严格项目建设程序,防止出现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情况。项目竣工后,及时对项目进行审计和财务决算,保障项目资金效益的全面发挥。

六、人才支撑,科技兴业 一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创新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手段,大力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培训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现代养殖业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及劳动技能,增强市场意识,真正把产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要加大贫困农民外输内转工作力度,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和进城农牧民工、职业学校农村贫困生,通过直接补助,引导和鼓励他们继续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

三要发挥创业人才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大力培训微小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贫困农业经纪人等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人才,为农村多种经营和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要建立高效、务实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科学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积极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队伍; 五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积极开展全膜双垄沟播、垄膜沟灌、垄作沟灌、膜下滴灌及生物工程技术的推广、示范,不断促进农民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新技术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贡献率。

七、广泛宣传,深化认识 易地扶贫搬迁是全市今后一个时期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宣传动员和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做好搬迁群众和安置区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参与度,在尊重其意见的基础上,对安置区的现状、未来发展向群众做详细的说明,使搬迁群众的期望值符合实际。在住房建设标准和户型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消除群众顾虑和担忧,实现和谐搬迁;要大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教育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搬迁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广大移民尽快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创

业中去,建设新家园,创造新生活;要大力宣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涌现的群众干部普遍接受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总结交流,加大推广力度,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合计

5494

18492

375

1137

1153

5143

8377

2307

1.中枢街道

465

1520

685

835

火炉坎村 465 1520

685 835

2.盐津街道6

梅子坳村 2 9

河东村 4 13

3.苍龙街道

346

1320

260

1035

龙井社区 25 105

25

苍头坝社区 34 133

133

板桥村 110 352

352

水塘村 8 39

下坝村 60 260

260

石抗坝村 42 159

159

青草坝村 42 174

174

中元村 25 98

4.鲁班镇

614

2148

245

200

206

983

481

星河村 171 745

745

八竹村 113 330 47

152

同兴村 144 409 157

252

陶家寨村 59 200

200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尚礼村 15 50

山水村 87 324 41

77

生界村 25 90

5.坛厂镇

178

647

289

304

桑树村 35 142

76

楠木村 16 86

关田村 6 22

15

回龙村 14 53

怀阳洞村 90 270

270

桅杆村 17 74

6.二合镇

291

828

579

249

柏杨村 60 180

180

正觉寺村 60 180

131

云柳村 50 150

150

向阳村 51 118

118

沿河村 70 200

200

7.合马镇

336

1130

180

659

148

大同村 30 100

硐上村 40 150

85

联合村 50 150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罗村 60 180

73

沙坪村 50 150

水田村 56 200

63

新坪村 50 200

200

8.沙滩乡

320

960

794

166

顺河村 80 240

190

美酒河村 80 240

195

娄子坳村 80 240

194

两江村 80 240

215

9.喜头镇

353

1059

235

504

320

中心村 50 150

50

共和村 60 180

133

卫星村 80 240

80

米江村 45 135

24 60

联合村 58 174

24

双丰村 60 180

106

10.学孔乡

420

1260

1260

上寨村 60 180

180

兴隆村 60 180

180

林河村 60 180

180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荔枝坪村 60 180

180

米山村 60 180

180

桃子坪 60 180

180

高峰村 60 180

180

11.五马镇

264

695

516

屯山村 55 113

11 14

三元村 36 115

77

龙里村 15 60

鱼孔村 158 407

407

12.茅坝镇

350

1420

130

160

305

725

立岩村 50 225

155 10

岗家村 70 215

100

飞龙村 20 90

20

两河村 30 80

20 40

雄丰村 20 90

20

官院村 20 90 30 30 30

杨柳村 50 225 100

125

黎民村 70 315

80 135 20

跃进村 20 90

30

13.九仓镇

394

394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街道社区 95 347

347

小水村 9 47

l4.龙井乡

同联村 10 49

15.后山乡

331

150

938

新山村 42 158

150

白云村 5 24

9

陇岗村 33 104

47

田兴村 11 45

37

16.三合镇

400

1440

600

420

420

红旗村 50 180

180

新农村 50 180

60 60

顺兴村 50 180

60 60

两岔村 50 180

60 60

八一村 50 180

60 60

星山村 50 180

60 60

亭子坝村 50 180

60 60

卢荣坝村 50 180

60 60

17.茅台镇

378

1132

375

507

127

太坪村 36 123

33

附表一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对象及搬迁原因调查统计表 XX 市 搬迁规模及对象 搬迁原因(人)

合计 生态区位重要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资源匮乏 居住分散 交通不便 地质灾害隐患 其他 户 人口 杨湾村 70 234

126

桂花村 64 134

51

元木岩村 23 84

30

上坪村 60 206

34

127

椿树村 81 258

258

岩滩村 44 93

18.高大坪乡

146

520

127

165

180

19.长岗镇

307

1107

200

534

373

井坝村 60 240

160 80

丰岩村 40 143

143

茶花村 60 180

66

蔺田村 17 84

太阳村 80 250

150

小山头村 50 210

110

20.火石岗乡

115

510

330

180

富兴村 40 180

180

蔡家湾村 40 180

180

荣华村 35 150

150

附表二

XX 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数量及类型统计表 XX 市 移民安置点(个)

城镇(园区)移民安置点类型(个)

交通枢纽型 旅游景点型 绿色产业型 工矿园区型 商贸集散型 民族风情型 其他 合计

上一篇:高中同学毕业留言下一篇:构建高效课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