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18篇)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

的课改改得轰轰烈烈,给我们老师带来许多的惊奇,许多的收获,许多的困惑!惊奇的是我们体育课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灵活多样,一教具可用不同的教学当中;收获的是我们不断地进步和成长起来;困惑的是我们在一些项目的体育课教学中找不到方向,没有成就感,只是因为谈化技术技能的学习。

在此次的改革,我们看到:“体育课”变成“体育与健康课”,突出了健康的重要性,也符合了课标“健康第一”的原则。我们看到:增强学生体质这一块的教学占40%比例,在现时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状况下,这对增强学生体质的是非常有效的举措。我们看到:对运动技术技能和安全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视,提倡在不同年段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

此次的学习,我更清楚往后的教学方向,我将遵照九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教法、领会课标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能给予体育与健康课更多的重视,让专业老师上专业课,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原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xxxx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分离。(xxxx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特性。尤其是在几条课程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强调: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

2、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2

一、转变观念, 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 弘扬人文精神,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求把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 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同时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例如, 我在教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光未然的《黄河颂》的时候, 先播放《保卫黄河》这首歌曲,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黄河的知识并告诉大家, 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找出一些不认识的字和自己认为比较好的句子, 让学生从诗中感受伟大的黄河精神。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学生培养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注重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的转变,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求教师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 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趣, 有意识地强化活用, 形成教与学的互进。例如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 对于百草园一段的景物描写, 我先让学生分析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并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及分析, 最后点评,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冰心的《纸船———寄母亲》这一课时, 这首现代诗相信很多教师都上过。一首好诗, 其实也是一幅优美的画, 还是一首动听的歌, 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课文的配乐朗诵, 想象着一个女孩子站在船头, 望着愈来愈远的祖国, 想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母亲, 只有以一只一只折着的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的画面, 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画面的内容, 让同学们大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有的同学想象出了当时的冰心脸上挂满了泪水, 有的同学甚至想到自己的父母亲外出打工的每一次离别的场景, 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已经融入了教学的过程, 欣赏完了画面, 我又让学生听了《懂你》这首歌, 这首歌同学们也许听过很多遍了, 但在那个特殊的情景下, 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谁也不忍心去打破那种宁静, 我发现有些同学的眼眶都红了, 还有一个大山的小女孩落下了眼泪, 我还需要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要由封闭向开放转化, 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大语文教育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 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 即社会这个大课堂, 如课外阅读、书训练习、诗歌背诵, 看电视、报纸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 使学生获得知识。

例如, 七年级下册有一个综合性学习叫“走进戏曲天地”, 我看到这个话题感觉很棘手———我自己都不会唱戏曲, 对戏曲了解都不多, 那么该怎么上呢?在一个周末, 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作业:回家向老人学唱一段戏曲, 不管什么剧种都可以, 星期天要检查。学生顿时沸腾了, 我也在心里打鼓。到了星期天, 我让同学们唱给小组长听, 小组长列一个表, 把同学所唱的曲目、剧种, 唱的质量是好、一般还是优秀列出来, 反馈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有95%的同学多多少少学会了一段, 并且剧种多样, 有的唱黄梅戏《天仙配》, 有的唱京剧《红灯记》选段, 有的唱《花木兰》, 等等。问他们是怎么学来的, 他们回答有的是从电视里学的, 有的是跟自己爷爷奶奶学的, 有的是看影碟学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学到了很多戏曲知识, 比如戏曲的剧种;京剧的角色;每个剧种有代表行的人物, 这都是他们潜移默化学到的, 真可谓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真正体现了教学新理念。

此外,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说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在语文课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 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对于这一节内容的教学, 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开展一次生活中学语文的活动。

(一) 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 分成不同的小组, 在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上, 学习运用语文。

1.搜集家庭、校园里、社会上运用语言文学的情况。

2.将搜集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

(二) 以“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写一篇作文。

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时, 为了达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我设计了一个分角色表演的环节, 我班几个同学表演得很出色, 像模像样, 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们落落大方, 出色的表演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可谓是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真正体现了教学新理念。

如果说课本是一部小百科全书, 那么社会就是一部大的百科全书, 它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教师应将语文课堂开放, 坚持生活化、信息化、社会化, 比如, 让学生找身边的不规范字, 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 有的同学给保护花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精心爱护我, 芳香送给你”等, 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3

借助2012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时机,宁夏教育厅教研室邀请季浏教授就《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情况为宁夏山川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做了精彩的讲学报告,让全体体育教师对修订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设计思路、理念和教学实施建议以及实验课标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为教师在新学期更好地领会、贯彻和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了很好的铺垫。

季浏教授在报告中就为什么要统一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一一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对修订后的体育课程标准进行说明和分析,并对课标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和误解做了澄清,让广大体育教师更加明确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同时,季浏教授还与参会老师进行了交流互动,对部分教师提出的教学实施内容、教学实施评价、校本教研活动等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消除了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疑虑,精彩的回答博得了阵阵的热烈掌声。最后,季浏教授还对宁夏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

1.认真研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理解和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精神;

2.统一思想和认识,不听信误传,不能误解,不能误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实施建议,做好2011年版新课标的实施工作;

3.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形成各地、各学校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4.认真总结课程改革以来的成功经验,持续跟踪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供稿/宁夏教育厅教研室 秦春梅)

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一、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评价激励。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活到老,学到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入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们。

四、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六、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七、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5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它跨学科,综合性极强,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平时积极的学习才能够驾驭好这门课程。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也不是部分大脑聪慧学生的专利,每一名普通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积极动手、动脑参与,都能学习好这门学科。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的理解

1、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6

育人要有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教学要有新方法。在数学学习中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这是因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还要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采取边说边操作,边讨论边操作等方式,让手、脑、口并用,在操作和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及时对概念、规律等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中的教材中的“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等都是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精心设计自主探索的情境,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关键适时引导,如果失去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学生的主体性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教师要处理好自主与引导、放与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那些估计学生通过努力能探索求得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地放,放得真心、实在,收要收得及时、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要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师生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把握,因势利导,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教师应加强学习,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有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7

我院于2009年首次针对大四学生开设了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必修课。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引入案例教学、PBL启发式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 案例导入式教学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药品质量标准相关的事件或实例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3]。该教学方法对教师要求较高,须有丰富的质量标准的制定的经验,本人在十多年的药品检验、药品研发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药品检验经验,为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中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和案例相结合,以案例促进理论的掌握。如六味地黄丸的质量标准制定,原标准中检测熊果酸和丹皮酚,《中国药典》2005年版改为马钱苷和丹皮酚,分析该方由哪些药物组成,性状、鉴别、检查项目的设置原因,含量指标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实施、数据整理、资料总结等。让学生以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橘红痰咳颗粒、皮炎平软膏等为例,分析标准制定的流程、标准资料整理申报、实施等环节,每一项标准制定教学均以案例导入分析,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思维活跃,知识点掌握较好,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尤其对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掌握较好。

2 PBL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创立实施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及学习与实验的方法[3,4]。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大四学生已经掌握了药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缺乏解决问题的“实战”锻炼,缺乏从事高难度的工作必备的系统的知识与技术综合能力。本课程以PBL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开展设计性的、综合性的实验,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通过教学和实验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并改进考核方式,注重全面评价。笔者遴选出十个适合学生自主设计、修订质量标准的品种,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制定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查阅资料,进行模拟实验的准备,包括购买计划、检验计划,所需器材、试剂、试药的规格和数量及配制,实验进程安排,进行教学观摩或与教师的课题结合,进行毕业课题研究,完成毕业课题。

建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系统,进行集课程内容、结构重组、教学方法与实验体系改革、考核制度改革等为一体的教学模块设置,有序构筑综合应用药学专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型应用技术培养点,在原有讲课内容上,去粗存精;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内容及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技术要求,调整讲课内容;添加并整合新的质量标准制定技术,完成教材建设。通过本课程讲授培训,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某一产品的标准制定,较好地完成了质量标准制定的毕业课题,受到学院评委的一致好评,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企业技术、研发岗位能够胜任工作。

3 小结

目前我国缺少对药学学生进行药品质量标准相关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系统培养,而近年“齐二药”事件到“鱼腥草注射液”停用,再到“欣弗”,有关药品与保健食品不良反应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得国家高度重视药品与保健食品质量控制,对其质量标准制定的要求也更严格、更规范,新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不断要求强制性采纳。以《中国药典》为例,现在平均5年相关企业、药品检验所就必须进行《中国药典》质量标准的更新[5,6],但由于现有企业、研究机构的药品质量标准制定任务多是由药物分析人员承担,知识和技术陈旧,新型仪器只会基础操作,有些高难度工作难于开展。这使得新药研究机构、药品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临床使用单位等对掌握药品与保健食品质量标准制定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数量增大。我们基于案例导入和PBL的教学理念,以大量的药品检验实例融入到该课程的讲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较好地掌握了质量标准的制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也增强了我们授课的信心。该课程有望作为我校药学系的特色,更好地培养我校药学院毕业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药学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摘要:目的:在药学本科教学中开设讲授药品质量标准制定新课程。方法:自编教材,采用案例导入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启发式教学法进行课程讲授。结果: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紧扣基础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学生思维活跃,标准制定能力得到提高。结论:结合药物标准制定的实际工作,紧扣理论课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和标准制定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药品质量标准,标准制定,药学教育

参考文献

[1]雷茂华.谈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中的几点误区[J].江苏中医,1998,19(2):48.

[2]亓云鹏,范国荣,柴逸峰,等.“制订新药质量标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3):186-187.

[3]李虹伟,刘力戈,郑玉,等.PBL教学法在冠心病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8):196-197.

[4]田京,于博,袁金学.PBL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能力的做法[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19-120.

[5]沈岚,冯年平,林晓.中药制剂分析PBL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J].药学教育,2007,23(6):25-26.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8

本次培训会由江玲主任主持,首先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贵亮致欢迎词,他表达了对来皖讲学的各位专家、主会场培训200名体育骨干教师、16个地市教研员的以及全省16市105个县区280个分会场收看主会场远程实时视频的体育教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家谭华教授作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说明”的专题讲座。谭华教授从课程目标的修订、关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在原有课改理念认识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一中张金生老师主讲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与理解”和“将体育与健康教师转换教学行为的思考”,张老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实例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大家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体育室江玲主任为大家作了“安徽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11版)暨新教材实施建议”的报告,江老师的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讲解到位、透彻,解决了大家在平常体育教学中的难题和困惑。体育与健康课改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潘绍伟教授又从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做了精彩而又翔实的分析,为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出了明确的指导。

本次培训工作全省统一组织,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实时视频培训及在线自主收看培训视频等多元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参加集中培训的人员有:各市学科教研员、2012年9月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分组讨论、大会发言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形式。虽然时间短,但形式新颖,并且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大家对此次课改的重要性、紧迫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认识。

中职英语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9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今天,很荣幸聆听了龚亚夫教授关于2022版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听了龚亚夫教授的讲座后,我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在设计教学目标要融合核心素养目标,创设的语言学习必须是真实的生活情景,以任务型学习作为教育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获取和加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他们成为能做事和解决问题,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和优秀品格的人。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秉承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原则,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让课程内容与学科素养多维相融,通过多模态的语篇类型,引领学生在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0

消水小学:李景辉

今年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在华英实验校举办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培训”。会上聆听了教研室专家对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介绍和报告。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都十分重视和体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特点。努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生活材料与环境。教材内容的安排、所选素材尽量符合儿童实际。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那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点体会。

一、创设亲身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安排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许多情境图完全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活动,亲身体验来表现。因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得到的知识,学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用同一种模式,同一种方法,一定非得让学生看明图意来理解知识,学懂知识,而是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游戏、表演等实际活动将情景图所提供的内容进一步动作化,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情境中,增加实际体验,亲身感受数学。例如,“位置与方向”是我们刚刚教学完毕的内容,我和许多老师一样,觉得此处学生不太好理解,很多学生不会根据路线图描述方向。通过培训,我觉得可以尝试着设计一些小游戏(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位置设计一张藏宝图,让学生根据这张图寻找宝贝)如此一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仔细认真地研究此部分知识,提高他们的兴趣,突破难点。

此外,教师还可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使静态的画面动作,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渲染气氛,创设学习情境。

二、创设求异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就是指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

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新教材教学思想正是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发表独特地见解。对于学生的不同想法,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1

为落实课标的要求,笔者在写字教学中既继承传统写字教学的优势,又尝试探索不断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活动,调节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机能,使学生对识字写字有一种企盼,产生浓厚的兴趣。

1.创设情境,给字配画

把写字教学与画画结合起来。一年级所学汉字大部分是象形字,会意字,而它们与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写汉字、画画,产生对汉字的浓厚兴趣,老师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写字兴趣。如教材提供的“字与画”单元,透过教材,可感悟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字演变史,原来方方正正的中国汉字,竟然源自那样鲜活、灵动的自然生命中,这令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欢喜,让学生通过写字画画去感受中国的汉字,激发写字的兴趣。如,学习了“日”字,让学生画太阳,学了“家”字,让学生画自己的家,画画自己的全家福等,使学生在写字画画的情境中,感受汉字的音形义。

2.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激发主动写字的愿望

把作业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练习有弹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写字的积极性,使写字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园地。如,老师放手让学生把课文中要求写的字写在纸上,作业的形式不限。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写得好,可以少写,有的书写慢,可以逐步提高要求,有的学生写得快,喜欢写,可以多写几个,有的觉得没写好,也可以多写几个。有的学生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铅笔)写上不同的字,有的学生还在字的周围画上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树、房子等,有的学生在写过的字下面画了许多空白的小田字格,准备下周学了新的汉字再继续写。这样,学生不觉得写字烦、苦,而是在创造美。又如,每学一篇课文,我就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字,如写儿歌、写几句话等。学了《我长了一岁》学生这样写:“花儿,花儿,看见我不要害怕,我再也不摘你了,我长了一岁。同学,同学,看见我不要跑远,我再也不给你身上打泥土了,我长大了一岁。”学了《老树的故事》,有的学生的作业是这样的:“老树的童话:老树,老树,你在给小鸟讲故事吗?为什么你的枝头还迎来了这么多的音乐家?老树,老树,小鸟给你唱的什么歌?歌声是不是有春天的童话?老树,老树,你的叶子为什么这么绿,多少小朋友在你的树下做游戏?老树,老树,让我们一起歌唱吧。”这些孩子们自己创作的作业,应用性强,能使他们具体感受到写字的价值,因而主动写字的愿望强,兴趣浓厚。

3.展示交流,培植自信,鼓励进取

只要求学生写好字而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他们的兴趣会下降。开展写字展示交流活动是向学生提供机会和舞台,展示写字的成果,学生从中会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到写字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既培植了自信,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如,比一比哪一小组写的字最规范,评选小小书法家,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字其乐无穷。我们还指导每位学生建立一个积累本,用于认字写字。内容有课内外认识的字,用认识的字写话等。每周组织展览比赛,作为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的一项内容。学生对这项工作兴趣很浓,不但使学生有了积累资料的习惯,认识的字也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多,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二、示范引导,严格训练,培养习惯

语文学习讲究潜移默化,对低年级学生的写字指导,教师的示范,教材中生字的书写非常重要。这一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的优势要继承和发扬,基于这种思考,在实践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发挥范字的作用,指导书写

教材中每课都有5~6个字要求学生会写,教学中老师首先采取听读识字、随文识字、游戏中识字、看图识字、猜认识字、字理识字、电脑识字等识字方法认字。目的是使学生整体感知,记住字形,把字写正确,而不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进而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规范写字,老师向学生示范书写每个字的全过程,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写正确、端正、整洁。

2.注重利用教材每一课的描红和田格练习写字

由描到摹,由少到多,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工整、写美观,指导过程到位。教师要课堂巡视,及时纠正,小组内评价,帮助个别学生。

3.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习惯

组织各种写字实践活动,如,记住写字要做到“三个一”,对照教材中学生写字图,同桌同学互相纠正姿势,全班评议等。我深感,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反复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姿势。

4.保证写字练习的时间

每一篇课文均安排至少一课三时的写字时间,有时随课文进行写字练习,分散写字难点。一至两周安排一次写字展示交流活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写字能力

写字教学对孩子来说本身是一件较枯燥的事,如果只是让学生听、观察老师的指导再自己练写,他们会感到乏味,实践中,我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于写字教学中,在探索中感到让学生先交流这个字该如何记和如何写,交流每一笔或每一部件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描红或临摹应注意什么等,学生的字就写得规范、端正。特别是全班、小组的讨论对每个学生的启发很大,如果只观察老师或书上的范字而学生不讨论交流,则写字效果不佳。目前,这样的写字指导方法深受学生喜欢,但是也存在着费时多的问题。随着今后写字任务的逐渐增加,如何把教师和教材的范字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写字有机结合起来,且省时高效,是我们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2

1. 重视课前预习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过程, 就如同战前的侦察, 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学前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损失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 不懂的地方在哪里, 心中有数, 听讲才能主动, 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 从而配合默契, 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 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 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 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 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明确目的。

开始时给学生划定预习的范围, 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 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学生带着问题读能边读边思考, 从书上找答案, 这种学习主动积极, 效果当然好了。

1.2 鼓励质疑问难, 学做预习笔记。

学生预习时, 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字词句, 还应大胆质疑, 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可把学生分成两组, 互相向对方提与文章有关的问题, 看哪个组问题提得好, 看谁不会被对方问倒。学生们好胜心都是极强的, 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整个课堂就活了。在问与答的过程中, 要培养他们学会聆听的美德, 鼓励其自圆其说。一堂课下来, 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而把大量的表演时间送给学生们。这样, 程度好的学生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程度一般的学生也能从中学到提问题的方法、技巧, 慢慢也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

2. 重视新课的导入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 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上课伊始, 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 自然地进入学习境界,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我们有必要在新课的导入上做精心的设计, 使授课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神, 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样, 新课导入应该各具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

2.1 故事引路, 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 可能没有一个小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 花极短的时间, 用绘声绘色的语言, 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可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全部集中起来, 同时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教《桂林山水》一课,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就用自身的一段游历来导入:“同学们, 去年暑假, 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了一趟, 那满眼的青山秀水, 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 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就如父子岩, 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 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 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很多, 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 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 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 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食, 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食被他搜刮空了, 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就慕名来到桂林, 藏到这儿的岩洞里, 因为缺吃的, 最后就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 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 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

此时此刻, 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秀丽、奇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样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 教授课文也就易如反掌了。

2.2 布疑设悬, 导入新课。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 应精心设计问题, 提出疑问, 促使学生探求答案, 开动脑筋, 活跃他们的思维。如我在教授《狐假虎威》这课时, 先问学生:“关于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们一定听过许多, 那么你们了解它们吗。”学生说:“了解!狐狸狡猾, 老虎凶猛。”接着又问:“它俩谁厉害?”学生齐答:“老虎。”“可是呀, 有这么一只老虎却被小小的狐狸蒙住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个个流露出困惑的目光, “学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听后顿时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质疑设问, 目的是以“疑”作为学生“思”的先导, 所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的重点, 能激发学生动脑思考, 引起学生探新寻胜的兴趣, 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学《乌鸦喝水》, 有的老师这样设问:“谁见过乌鸦?它是什么样的?”学生的回答各异, 却无助于阅读理解, 效果适得其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着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3. 重视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13

张家湾中心小学李金平

今年我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学习,不仅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专家的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

而这次教育课程的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我们广大的教师也应该彻底地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感受: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我心中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进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精通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认识到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改变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教学中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如:第一册的学习的主题“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使小朋友对教材产生了亲切感。再如:本册教材分为9个单元,如:“位置与顺序”、“加减法”、“分类”、“认识钟表”等等。各单元中每一节的标题都具有情境性与活动性,同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配以各种活泼、精美的插图。小朋友们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望,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

三、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的学习内容外,还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跳绳、分苹果、踢毽子、买东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造就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课程改革的既定目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就要求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型人才,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

生成为终生学习的人。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14

假期,我荣幸的参加了暑期小学英语新课标的网络培训,使我对怎样教学小学英语有了更为全新的认识,那么怎样教学农村小学生学 好英语,以下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语言学习的基本条件: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特定的场景,脱离了社会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达,生硬的语法解释,机械的朗读会使丰富而生动的语言黯然失色。而将教学目标外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的情境教学,能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三、四年级为基础阶段,其主要采用的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和大量生动活泼的语言游戏,其目的是为达到能听、说、唱、演、玩。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语言,(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 singing / acting„),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型活动和评价贯穿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小任务加强语言的运用,使他们的语言交际活动空间更大,更具有真实性、生活性。

二、确立新教学观、教材观、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改革首先提出了改革原有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西山小学

张 文 丽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5

一、自身在“充电、实践、研究、合作”中提高

1. 主动“充电”充实理论依据。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 我们始终加强理论学生, 深入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指导》并做好笔记, 写好反思、小结, 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还经常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 理论知识的丰富, 开阔了眼界, 也促进了研究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真学习课题方案, 学习英语方面的教育专著, 阅读教育教学的报刊杂志, 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定期进行交流和小结。

2. 通过课题实验, 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课题实验的实施, 通过专家的指导以及交流,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对于我们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学习, 掌握现在语言教学方法和技能, 掌握了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支撑和帮助, 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教育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更新, 整体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践研究, 科研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这次课题研究的实践, 我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 觉得原有的知识不够用了寻找资料、阅读、分类、核查、筛选、汇总和分析工作是研究者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这样就促使我形成了学习的习惯。有了课题任务, 我会用研究的眼光去审视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把课堂作为研究的现场, 这样就促使我逐步形成了反思的习惯, 我把自己在反思中取得的成果付诸实践, 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发挥群体智慧, 集体备课, 相互促进。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评议。课题组成员相互探讨对教材的理解和体会, 定位和把握教学重难点, 交流各自的想法, 设计出合理的任务, 创设出合理的情景, 优化教学过程。然后再撰写出相应的教学设计。

二、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乐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 真实阅读课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思维方

式, 复习、巩固旧知识, 扩大词汇量, 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等诸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解题技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及英语综合能力、对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 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

寻求学生的闪光点, 抓住以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鼓励、理解、接纳、信任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积极营造和谐、互助合作的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 建立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改进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 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必须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 给知识、信息附加更多的感情色彩, 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 充满温暖的心理和责任感的氛围, 要尽量做到让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享受感, 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的交融,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状态。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6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

二、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任务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学任务为主线,师生围绕着教学任务互动,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以前教师的“教”到“不教”,由学生的“学会”到“会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是教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协作学习,组内互评以及自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四、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对学生掌握的基本信息技术知识评价外,还要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与兴趣、信息素养的形成、创新意识、阶段性的进步和不足、交流与协作的能力等都作为评价的重点。总之,教学评价必须伴随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它既反馈了学生之前的学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运用何种教学模式,来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将不断地摸索总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楼秀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4).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 篇17

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1注重演示方法

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发情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2、做好高中化学学生的分组实验

所谓分组实验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3]。分组操作实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加强动手能力,获得现象、数据、实验结论。待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出评价,对操作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时还要表扬并鼓励操作规范的学生。

2.1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主要包括对实验的内容、方法和仪器等进行预习,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对实验的仪器和原理感到陌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也避免了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呆板的操作。

2.2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

化学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因此其特点也就是要凸显个人活动,强调学生学生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等,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在实验完成之后,也应让学习对实验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所需的仪器以及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大胆的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结合实验和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以达到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目的。

3、强化高中化学学生课外的有效性试验

3.1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贪玩心较重,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外化学实验能更好的融合知识。例如运用CO2与NaOH做喷泉实验、让学生自制粉笔炸弹、在水中生火等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强化实验的实用性

让学生学以致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巩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例如自制灭火装置、酿造米酒、清洗水垢、测量土壤和大气的成分、了解废旧金属材料的回收和利用、自制净水装置等等。

3.3实验的巩固作用

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部分具有巩固化学知识作用的课外实验活动。例如水与过氧化钠和CO2之间发生的反应既能放热还能生成O2,在设计上可以使用脱脂棉花将过氧化氢包裹住,接着使用玻璃管吹气。可以根据化学教材的内容对实验的仪器和装置进行改造,例如运用电解的方法来制取Fe(OH)2、采用套管的方法来比较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稳定性、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的验证等。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的一条生命线,提升实验的有效性教学,仍然还需要教师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思考、探索、反思、总结。

课程标准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18

我有幸参加了继教自学,我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也对我国为什么要进行这次新课程标准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对数学教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全国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很多,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教师很多,而真正想过“何谓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教师很少,作为一个从事数学教学二十三的教师也不例外。今天,我 学习了朱德江专家的讲座,真的是茅塞顿开,真正的认识了我们所教的数学不是只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数学课的教学教育孩子。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是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教育,而不只是某一个学科。所以,我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教育目标,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每位教师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

新的课程标准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双基”到“四基”,关注学生数学基本思想的领悟和基本活动经验多的积累。《课程目标》总目标1中提到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四基”中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新理念。我们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四基”我们必须明确“基本思想有哪些?”,“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如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教学中才能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数学思想是指对数学及其对象、数学概念和学生结构、以及数学方法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具有抽象、推理和模型以及具有更深一层的数学思想:归纳、演绎、转换、化归,类比的思想。如果让学生能获得这些思想,我们教师就要做有心人去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中的数学基本思想,把这些思想找出来,并且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这些思想。例如教材中一一对应的思想,如果我们教师不明白教材的意图,我们又怎么能设计出:让学生一个对应一个的去摆物体的活动呢?所以教师首先要有数学思想,学生才可以获得数学思想。

何谓数学基本的活动经验?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摆在教师的面前,每一位数学教师很难说得清楚。朱老师在讲座中呈献给我们以下几种说法:

1、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张奠宇

丛仕芬

林永伟

2、简而言之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体验、领悟、直觉等,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体。数学活动包括:直观感知

观察发现

实践探索

空间想象

归纳类比

猜测验证 演绎证明等。

通过朱老师列举他自己和其它专家对数学经验的看法以及朱老师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什么“数学活动经验”,什么不是“数学活动经验”,我对数学经验有了初步的理解.新课标的第二大特点就是“双能”改为“四能”。《课程目标》总目标2中提到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要,所以,契合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新课标把对学生“双能”的培养及时的改为了“四能”的培养。如果我们教师不及时关注新课标的新目标,我们就很难做到对学生“四能”的培养。

三、对新课程标准修订有了总体的了解

(一)、对新课程标准修订时间的了解

朱老师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谈起,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时间有了一个时间流程。从2003年第一次修订到2005年第二次修订到2009第三次修改再到2011、12正式颁布。先后经过了三次修改。

(二)、对新课程标准修改内容的了解

朱老师对新旧课程的不同做了对比,详细的介绍了新的《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与案例的修改。让我这个与会者相当清楚的了解了新旧课程目标的不同。

上一篇:关于119消防安全主题班会主持稿下一篇:关于落实国庆中秋节加强廉洁自律工作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