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精选8篇)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篇1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3、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对策?

(一)加快制度建设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15.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简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6.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简答)

答:

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17、简述低碳经济的概念。(简答)答: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

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18、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哪些?

1、大气相对湿度2风速3温差4气压5降水6日照强度7大气运动8地理位置

19、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有哪些?

1.制定相关法律。2.完善监测体系。3.实行区域联动。4.优化产业结构。5.调整煤炭消费结构。6.控制汽车尾气。7.推进公众参与。

20.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简答)

答:(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2)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4)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5)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21.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简答)

(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三)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五)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2、黄爱宝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政府研究》一书中,将前我国政府生态管理困境总结为哪些方面?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篇2

绿化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功能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作用, 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 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 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 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 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 缓解热岛效应,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 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1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意义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工厂的增加, 汽车的增加造成交通的拥挤, 也因为这些原因引起环境污染, 由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垃圾, 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作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生态园林是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适宜, 通过城市的生态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卫生环境、美化景观、节省能源等多方面的功能。增加绿化率, 绿化城市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而人均的绿化面积、城市的绿地率、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绿化的重要量化基础。因此,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是改善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完善城市的绿地整体规划建设, 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率, 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用改善人居环境来提高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 延长人们的寿命, 让文化生活也融人到绿地中, 满足人类对自然的需求, 让人们在一个适宜的环境里健康的生活。生态园林的建设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要遵循生态学的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2 城市生态园林一体化格局的设计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 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化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 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 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 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 同时参与城建相目规划和建设过程, 而不是工棚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尿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 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 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 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 在此区中, 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绿化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 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 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 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 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 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 缓解热岛效应, 改善空气质量。

3 城市生态园林的不足之处

不过虽然我们国家在很多方面做的已经相当的不错, 也取得很大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很多具体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归结出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重视城市园林的景点建设, 而忽视了城区、郊区一体的生态

大园林的整体建设, 这种现象是在我国很多的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重视皮那面的绿地指标, 而导致城市园林绿地在面积上达到

一定的数量, 但是在总体的绿化率上面还有不足, 为了追求单纯的气派而过分的强调草坪的重要作用, 或者是把草、灌木或者是乔木互相孤立的进行种植, 从而忽视乔、灌、草、地被植物等群落式立体配置的重要性。

3.3 园林的风格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 忽视了我们国家传统的园林艺术风格和各个地区的地方特色。

3.4 缺乏健全的政策、体制、机制以及保障机构进行行之有效的配合, 以保证生态园林的建设。

4 传统园林与生态园林的区别

传统的园林和生态的园林的园林绿地都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传统的园林绿地也有生态效益, 但是生态效益的发挥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中心而转移的, 而生态园林式能够使园林绿地按照个人的要求去发挥作用和达到目的的系统。生态园林是对传统的园林的继承和发展, 生态园林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 并不降低对园林的审美质量的要求, 生态园林是在继承了造园的意境、植物造景的传统园林精华的基础之上, 把园林的绿化推向功能更加的齐全、合理、高效以及经济, 更加具有现代城市的气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态园林的要求, 才能更加的符合人们生活的需求, 以达到提供一个满意的高质量生活空间。

5 城市园林的生态化建设措施

5.1 要有政策保障, 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

善, 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 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各个地区严格的执行建设部已经出台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城市绿化内的用地不能擅自的更改,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用以保障生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

5.2 科技加大力度进行配合, 对现在生态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和不合理之处, 通过科学的论证方法, 进行有效的改进和提高, 保证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得以健康的房展。

5.3 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

求, 又不对满足后代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括房展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系统规划。进行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植被的生长特性等因素, 合理搭配。同时也要合理利用能源不要顾此失彼。

5.4 增加城市生态园林生物的多样化, 城市园林绿地的种类越来

越丰富, 园林绿地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园林绿地系统的稳定性搭配合理也得到提高, 只有这样城市园林生物的多样化, 有利于丰富城市的景观, 满足不同层次人的审美观点。

5.5 提高城市生态建设的意识, 在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当中,

要注入本地区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氛围, 增强全体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生态道德水平, 进而让生态观念真正的深入人心, 让人们认识到城市生态园林建筑的重要意义。

5.6 构筑城乡融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不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篇3

【关键词】 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 G64.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02

随着18世纪蒸汽机的轰鸣声在日不落帝国的每个角落里回荡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便已经席卷全球,并迅速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文明现代化朝着更高的境界不断发展。但是,工业发展随之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人类正遭受着自然界给予的报复: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等污染环境的公害问题和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森林与物种急剧减少和灭绝、酸雨、沙漠化、水土流失、淡水不足等生态问题。全球的空气、水、生态环境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因子正在朝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方向改变着。这些改变促使人类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想法中醒悟过来,并思考着如何利用智慧使被改变的地球恢复美丽的容貌,这场“拯救行动”牵动着全人类的心。

中华传统文化在这场行动中不可避免且义不容辞地发挥着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努力着把中华传统文化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高度,从老祖宗的智慧中找到思路,来解决当今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忽视,自春秋时期开始,经历数次波折起伏,始终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泯灭的地位。因为生态伦理思想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能够随着时代的需要变化而改变自己,满足人们对于自然探索的需求。而生态伦理思想先贤所倡导的许多思想也正是解决如今环境问题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良药。

一、生态伦理思想的概述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先贤所创立的哲学范畴。儒家最早是由董仲舒将阴阳学说糅合到儒家思想中,从此不断发展完善。董仲舒认为,天下有祥瑞的现象出现时,是因为君主有德,人心向善,而感动了天地;天有不详之兆时,例如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必是人们做了对不起上天的行为,上天会以灾害的形式,来警告人们,要人们赶快自醒。此为“天人感应”学说。而儒家天人生态伦理学八大原则之一中也提到,阴阳自然创生原则。《荀子·论礼》中提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世间万物是依靠天和地才得以生存,如果天和地遭到破坏,则万物都要遭受到破坏。放之当下,因为人类破坏了自然生态稳定,所以出现许多自然灾害来提醒人类,万物皆有规律,阴阳相生相克。

(二)“天人合一”思想

生态伦理思想当中,最为突出的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它建立在扎实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们的核心即为“仁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因此儒家认为,对待世间万物都应该友善,都应该爱护,都应该和谐。《论语·颜渊》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于礼,才是仁。这与孔子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应该建立起一种相互关爱的关系。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据《后汉书》记载,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众所周知,孝是为人之本,这就意味着孔子已经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了道德要求的高度。想我们还有多少人为了利益伐木、杀兽,这就是对地球母亲的不孝。

儒家思想中最根深蒂固的“敬畏”理念和天命思想,儒学家多认为人道与天道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天和地不仅仅是万物的主宰,更是道德与义理的根据。因此人类应该敬天地、知天地。这种思想给后人在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性的思维和启发。即倡导生态道德,遵循自然的规律,节约自然资源,尊重世间万物。

(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儒家尊崇依照自然規律办事,节约自然资源,这是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和主要价值。儒家强调,“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说明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头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正是从这个层面的意义上说,儒家建议人类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以便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所馈赠的资源,让自然资源的储备和消耗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而非竭其所有。

儒家的生态理论思想认为,人类本质就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的规律和生命。但在事实上,人类很少能够尊重自然,更多的是挑战自然,与自然对立,不能从长远和全局考虑怎样更好地与地球和谐相处,怎样更高效的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意识到资源的急剧减少,也验证了儒家节约资源思想的正确和先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并通过技术的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才可能维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这也是中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最早的思想雏形。

二、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以生态文明为指导,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为准则,全面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将生态伦理思想中优秀的成果应用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利于让人们意识到自然的能力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基于生态伦理思想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一)开展生态伦理思想推广与普及教育,养成公民生态意识

许多地方的捕鱼业都强调“休渔期”,这也与孔子所反对的竭澤而渔、覆巢毁卵行为的思想相一致。生态文明建设或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乎人类,关乎子孙后代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普及和提高全人类的生态伦理意识,让人们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文化氛围。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执政者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推广宣传力度,构建公民的生态意识,让人们自觉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二)取生态伦理思想之长,确实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世间的万物之间都存在不可忽视的内在的、必然的本质联系,有其自身的发展消亡规律,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孟子明确提出了“取物以时”和“不违农时”的思想,倡导尊重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不要破坏、改变或企图控制自然规律。取用有节、物尽其用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和主流,更是现代社会解决资源短缺和合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的一项合理而且正确的对策和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取生态伦理思想之长,借鉴生态伦理思想,消费有度、取予有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可再生的资源和非耗竭资源,同时关注环保,维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三)应用生态伦理思想,改善生态环境

孔子所推崇的“和谐”思想不仅仅可以用来处理人际关系,更可以借鉴用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中关于天和人关系的思想中,尤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以孔子的“和谐”思想为原则,提出了自己关于和谐的思考: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能够与自然和睦相处,共进共退,要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除此之外,自然界所馈赠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只有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厉行节约,才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且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人自古以来遵循儒家文化的思想教育,敬畏天、敬畏自然,遵从自然规律,适度取给。儒家天人和谐的仁学思想在生态环境伦理观中的独特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追赶且超越西方思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矛盾,为现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和传统思想资源,从本质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寻求生态伦理思想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伦理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互惠互利的,并不存在谁主宰或控制谁;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人类才能长久生存在这个星球上;人们应该根据客观的规律能动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伦理思想固然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但归根到底是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索取要有所改变。这样才能真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余卫国.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和出场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4-15

[2]王雷松,曲岩.析儒家思想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启示意义[J].新疆社科论坛,2005,4。

[3]吴晔.生态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J].学习月刊.2014(6):64-65

[4]陈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伦理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04-15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篇4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森林兴则文明兴,森林衰则文明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先贤先哲都把丰富的森林作为国势兴旺的标志,把栽种树木作为治国安邦的大计,黄帝陵中有黄帝手植柏,孔庙中有孔子手植树。《国语》曾记载,单襄公借道陈国去楚国,当看到陈国“道无列树,垦田若艺”等现象时,他断言“陈国必亡”,三年后陈国果然衰落灭亡。10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过十分深刻的论述。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是在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提出并丰富发展的。面对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随后,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面改善生态状况,提高生态承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的示范意义 篇5

时间: 2010-11-09 | 文章来源: 民革中央调研部 民革湖北省委会

字号:大 中 小

一、建议用“光谷新城”来统一开发区的城市名称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10月,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Optics Valley of China(简称光谷),2009年12月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名称没有完全统一,在不同的范围甚至在同一篇媒体报道中出现多个名称:如东湖开发区、东湖高新区、武汉科技新城、光谷、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等。鉴于开发区建设逐步走向成熟期,我们建议用“光谷新城”(简称光谷)来统一开发区的城市名称,理由有三:

1、开发区已经从科技园区走向城市建设:这里不仅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院所,数十万计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多名两院院士)和百万在校大学生;同时已经建成10多个产业园,注册企业达130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0多家,上市公司26家。今后的发展目标是把高新区建设成融“产、学、研、居”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2、“光谷新城”的内涵:新城不仅区别与武汉的老三镇,还体现城市建设的新目标:一是新政策特区,二是高新科技产业新城,三是人文新城,四是生态城市,五是和谐城市。

3、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已往所有名称中,“光谷”的国际影响最大,认可度最高,不可替代性最强,中国特色最鲜明。“光谷”的使用时间最短,频率最高,仅“百度搜索”显示,使用率超过千万次,是其他名称的10倍。

目前,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达518平方公里,区域战略定位是武汉市的城市副中心,在全省、全市经济发展中处在科技产业核心和领先地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将与鄂州、黄石、黄冈形成沿江城市连绵带,真正起到8+1城市圈的纽带作用。

二、“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历史机遇

1、十七大的理论背景:生态城规划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大背景下产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必然促进城市发展和建设转型。生态城市不同于简单的自然的绿色城市,它内涵是基于宏观地域环境背景下社会、经济、环境整体效益的建设和评价,它要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遵循以保护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原则,以宜人为核心的社会生态原则,以高效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原则,以和谐为核心的复合生态原则。

2、国家战略的叠加: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建设,要在一个开发区里率先取得经验和示范,这在全国是首例。和中关村比较,光谷有独特的空间优势和良好的基地生态条件。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依据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标准和指标。从1999年起,许多城市如天津、上海、长沙、扬州、威海、深圳等都先后提出并积极推动建设生态城市。

武汉市2005年编制了“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在中心城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远城区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区的创建。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

3、“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全球同步,国际一流”的定位,营造出可持续的“一流的综合创新能力,形成一流的运转模式及效率、一流的科技水平、一流的人才和企业、一流的环境和设施”。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品牌,以教育、科研和轻制造业为支撑,融居住、商业、文化、游憩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一流的山水园林式现代科技新城,成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

同时,也将是通过科技产业化进行城镇化建设,实现农业人口转化,发展都市新农业的典范。

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水平先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生态文明的普及程度在国内外处先进地位。

三、“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条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基地现状和规划蓝图:早在光谷建设之初,政府就把保持该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做为建设光谷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里有大面积的水域---东湖、南湖、喻家湖、汤逊湖,远接梁子湖,丰富的水系延伸形成了众多的半岛;在区域内,原生绿地、起伏山地、农田村庄等构成典型的山水田园自然生态环境。2006年《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环境报告书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2007年总体规划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当时规划范围约224平方公里。这个规划通过向国际知名的麦肯锡公司咨询,集中了国内一流规划研究机构的方案和一流专家的智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理念是:紧密围绕服务“自主创新”功能需求;打造人与山水和谐、绿色宜居、生态文明的光谷新城。城市结构形态:一条主轴,四大簇团;一个都市核心,三个支撑中心;一个资源保护网络,多条生态廊道。

2、“绿色光谷”与“魅力园区”:通过规划实施已经初步建成科技新城大框架,产业园、住宅区、商贸区、文化区合理分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配套建设初具规模,多项重大基础配套工程建成或开工,水、电、气、路、绿化景观、商业娱乐、文化休闲等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不断完善,形成了良好的科技产业发展及生活空间。

重视自然生态条件的保护和人工景观的培植:利用区域内山体建设大型开放式森林旅游区,将湖泊、水库、塘堰等大型水系纳入景观体系之中,长远考虑将梁子湖、汤逊湖、南湖、野芷湖等四大水体进行连通,利用湖汊和水岸的交接界面,建设一系列的生态湿地;规划生态用地面积占总用地的25%。修复被损山体,实施片林绿化,修建了多座主题公园,增加了居住用地与铁路、公路之间的绿化缓冲用地;结合路网布局,进行道路绿化、节点绿化,进行道路景观视廊和防护林带建设,并通过这些绿化廊道将规划的山体、水体景观要素进行串连整合,绿地率为45%。

3、环境保护和环保技术应用:实施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完善区内排水管道的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汤逊湖、南湖的截污治理工程已启动,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系统部分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垃圾处理场、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卫生防护距离在2公里以上。在二妃山垃圾场退役后,科技新城不再设置垃圾场。

新能源和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太阳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多个领域已经具有一定基础和明显优势;有企业主要从事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生产、水污染防治、噪声放射性防治设备生产、环境友好型材料生产、节能与环境服务等领域的生产和服务。

环保科技融入新城:如被称为新世纪的LED环保光源---深蓝色星灯建筑绿色亮化工程,无有害金属汞、无有害辐射光、节能、寿命长、可控性好。这些LED产品就出自武汉光谷的电子企业。

4、基地存在的现状困难和以往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地范围内农用高压电网布局比较随意,网线垂度低,占地多,影响规划;原有规划对国家和区域重大建设项目衔接还不完全,如城际铁路和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发生明显撞车;一部分产业园建设土地使用有一定程度的浪费(建筑布局天女散花、建筑风格五花八门),建设过程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破坏---如大范围的场平,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表层土壤和植被,还严重伤害了生物链;部分水系在早期建设中被人为填堵隔断,大量的水岸被人工硬化,连导水明渠护坡和底层也硬化;绿化人工程度太高,有些地方照搬外地或外国式样,过分追求视觉美感,本地植物保护利用不充分,养护管理成本高。

城市管理政策和环境保护立法还有空间;居民的生态文明整体水平不平衡。

四、“光谷”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路径

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产业培育为依托,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推动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的光谷新城。

1、以城市规划为蓝本,更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规划产业,交通、居住、都市农业、生态用地、旅游休闲和各类城市配套用地。协调国家和地区重大建设项目(如航空、铁路、天然气工程等)在新城规划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路网布局逐步改造和调整高压电网(新建网线尽可能入地敷设);土地开发簇团推进,单位土地面积合理安排容积率,引导建设单位采用低密度高容积率的建筑规划布局,总之,在《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基础上,不仅要使扩大的规划范围和原规划区域相衔接,还需要创造性的深化设计,更全面的体现生态性的整体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强化:

职住平衡与绿色交通---交通既和经济有关,又和社会有关,交通目标要求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服务高效。绿色交通就是

要打破过去的以车为本的方式,回到以人为本,减少整体的出行需求,通过产业布局提高的城市就业覆盖率,通过居住区的布局实现尽可能的职住平衡,通过园区生活配套特别是公共租赁房和职工宿舍提供,降低长距离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和慢性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倡导绿色出行、绿色交通工具,并强化相应的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多层次公共交通系统为依托的便捷、安全、舒适和智能化、生态化的内部交通网络系统和对外货流通道。并布置光谷公交总站以及若干与路网节点相配套的公共停车场。

生态社区和宜人生活---随着光谷城市的功能不断被完善,依托区域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以及产业技术优势,优美的人居环境建设需要不断加强,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智商人才和高收入水平为区域内居民提供了追求高品质居住环境的经济基础;这里应该建成知识阶层、投资者、回国创业人员、外国驻汉人员、高科技从业人员等高素质人群生活、工作的首选,成为最宜人居住的地方。

现在已经建成的如当代国际总部基地,当代国际花园就是范例---洋房、运动公园和暖气配套、社区园林等构成“五星级优生活特区”。还有已经和将要建成的大批独具特色的住宅小区吸引创业者和市民入住,构成“光谷板块”。

光谷新城的扩展范围内包含大量农业人口---为了避免城中村的现象再发生,对农村居民拆迁统一还建,集中安排居民新社区,并一律按城市住宅区的标准建设。在此基础上,要总结新社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农业人口转化岗位,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等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新城区农业人口和城市居民逐步融为一体的新途径。

要体现城市配套空间结构布局合理,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餐饮娱乐、旅游观光、休闲健身等设施配套都将“生态化”;城市的景观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2、产业发展升级的路径: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要争取在全国城市建设比较中做到土地利用率最高,单位土地面积排碳量最低。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围绕生态产业,选择产业链的高端,重视研发设计阶段和市场营销阶段,推动示范。要大力研发、催化、孵化和推广低碳高效技术,系统推广清洁生产、发展新型循环型产业。目前光谷正在形成以清洁技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研发与信息服务为重要支撑的“1+4”产业新架构;新动力汽车,新能源、生物产业、激光、新材料、节能环保、地球空间信息、创意产业、高科技农业、信息产业、新型循环型产业都应该纳入产业发展战略。

3、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技术应用:加强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原生境的扰动,建立和恢复野生生物的生境(如给鸟一个家);使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重视人工生态景观建设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加强废弃土地的生态恢复。

推广生态型建筑:充分体现自然通风、采光、隔热、制冷;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能源;推广应用生态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及使用工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无害化等。

推广活水净水生态工程和分质供水,保障人饮用水卫生安全,设计雨水利用系统,保证地下水的有效补充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变死水为活水、污水为净水、废水为利水。

推广汽车特别是公交车使用天然气,更快更好地建设一批加气站,支持公交行业多用清洁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生态保健技术;废弃物再生,垃圾收集处理等环保工程技术。

4、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提升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建立和推广市场机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协调鼓励个人、企业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在环境资源保护利用权交易,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等方面先行先试。

强化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的城市服务功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制定行动计划,建立示范工程,加强能力建设。要以即将出台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为契机,在被赋予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行政管理职能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在产业政策、创业政策、融资政策与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行政处罚权过程中,充分探索优化城市管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的新途径;在城市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以提高服务水平和降低管理成本为目标,寻求多

元化的主体和多样化的方式,鼓励和委托社会组织与企业积极参与。

加强执法和监管:充分吸取老城区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教训,重点加强与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相关联指标的监控,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单位GDP能耗和用水量指标,空气质量优良率指标;严格控制水域污染,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通过监管和引导,克服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如河道整治中的“渠道化”;城市景观绿化建设中“奢侈化”、“崇洋化”等流行病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积极构建覆盖职工和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现在在光谷工作的城镇职工、农籍职工、农民工、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都参加了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保险,城市没有工作的居民和农民主要解决两项:养老和医疗。

5、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修订法律,明确公民的环境权,使公民明白自己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修改城市建设决策程序,使公众在决策过程中有参与环节;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正确性。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培育与生态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机制,树立城市生态风尚,倡导生态价值观----如提倡公交车、使用环保车、自行车;提倡使用布袋子、菜篮子、饭盒子,拒绝“白色污染”;提倡提倡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家庭;“绿色旅馆”、“绿色饭店”,提倡使用洁净能源。

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建设与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光谷”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对我国城市建设理论探索、完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有重要示范意义;对周边和其他城市也完全能够起到辐射溢出效应,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化工程技术方面可以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日本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篇6

日本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

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德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

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人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

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010。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l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篇7

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 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 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类发展至今, 已经深深意识到没有生态安全, 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严重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生态文明, 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1.1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 胡锦涛同志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纳为“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十七大提出的节能与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符合科学发展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得各级政府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目光不在单纯的盯住GDP, 要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 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朝着怎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这种思想方针贯彻与落实,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世界性环境问题负责任的体现。

更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 认为“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 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 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他们甚至大胆设想“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 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 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 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 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1.2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几十年的粗放型工业发展道路使得我国经济快速腾飞, 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比发达国家平均高40%, 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加之人口资源环境结构较欧美差, 这就决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果不提前治理环境问题, 可能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发展程度时, 环境危机就会夹带着其他社会问题到来。这样, 我们取得的经济成果很可能无法承担治理环境及相关问题的成本。形势的严峻性要求我们必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科技进步, 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 实现绿色增长, 尽快实现向资源能源低消耗、污染低排放与经济高效益的循环经济转变, 从而确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 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 例如:江苏省大丰市的生态城市建设。

1.3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以可持续发展为口号, 一场社会、经济、环境和科学领域的生态革命正在各国悄然兴起。这场革命的实质是逆转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的退化趋势, 恢复人和自然的生态潜能, 从技术、体制、文化及认识领域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意识和生态秩序, 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市场经济的城市社会向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过渡。在新一轮生态革命中, 现代化的内涵不再是高能耗、高消费、高生态影响的工业文明, 而是高效率、低能耗、高活力的生态文明。其生态痕迹将从消极的污染型、破坏型向积极的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现代化的目标已从一维的社会经济繁荣走向三维的生态繁荣:财富、健康、文明。这三者中, 财富是形, 健康是神, 文明是本。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本抓起, 促进形与神的统一。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 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

21世纪初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 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1 以政府为主导, 联合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 推行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政策

在经济增长模式方面, 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单一、粗放的增长模式。通过鼓励科技创新, 科学管理, 大力培养和扶植一批具有生态环保意识企业家和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产品档次与优化产业结构。在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方面, 不仅要解决科技创新, 更要有理论创新, 从而为我们的科学发展找到一条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在市场准入方面, 政府要制定更高的环保标准严格控制准入企业的数量与质量, 并且要切实加强执法力度,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政府自身的行为方面, 我们要加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 使得各级政府领导能够将生态文明理念放在执政思想的重要位置;另外, 以牺牲其他地区甚至是整体区域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来局部地区经济的片面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必须加强各地区、各级政府之间的交流, 充分整合各区域资源优势, 形成资源优势互补, 使得我们能在更深层次和更广层面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2.2 提升整体国民生态意识、增强民间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世界范围来看, 推进生态环保的主要力量主要是政府和民间组织, 而我国环保的民间性、社会性严重不足, 近阶段主要由政府强势推进为主导, 但是完全由政府推进是不够的, 必须增强民众生态道德意识, 因为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 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生态意识, 才能促进民间组织参与政策实施的积极性。从实践上说, 对于生态问题相应有两种补偿办法:一种是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 将发达地区收的税, 补到欠发达地区去;一种要推动省际间的自发谈判、协调。但政府作为生态补偿的主体, 这些补偿有多少真正给予了那些因为生态破坏而失业、贫穷、受害的人群呢?如何让这笔补偿资金落到最应当补偿的人群中, 要实现这个过程的透明、公平、公正, 需要增强民间的参与性。所以政府要保障自然运行, 给各种环保技术创新的企业、组织以良好的法制空间;同时要给民间关注环保的行为以保障, 让民间组织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2.3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 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第一, 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第二, 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 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 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 旨在快速恢复生态植被的资源补偿性政策, 以及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第三, 要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一要把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写入宪法, 在根本大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自然资源保护法”, 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到法律上具体而切实的保障;三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第四, 要建立一种政府与民间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使得各种渠道的信息能够在一个透明公开的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 各种在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地反馈, 能够集思广益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经济, 2008 (6) .

[2]徐之顺.科学发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江海学刊, 2008 (2) .

[3]季开胜.略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2008 (6) .

[4]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8 (4) .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周末大舞台;民族传统音乐;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130-06

黔东南州从江县是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的世居家园,有1 031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有94%[1]。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厚的多族群人文景观:美德云海、加榜梯田、七星侗寨、苗侗铜鼓、芦笙舞、壮侗大歌、叙事歌以及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等,使从江成为中国西南最神秘的旅游圣地。众多的语境和民俗,是固守本民族文化与传统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民族性格及审美心理是传统音乐保持纯正的根源。“客家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饭养身而歌养心”等千古民谚,充分揭示出少数民族朴实的哲理,更是各族人民把歌俗传统融入于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对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周末大舞台汇聚多元文化

从江是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世居家园,各民族喜歌好乐、能歌善舞,民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性、原生性和区位风格,使从江成为人类返璞归真、神秘的旅游圣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歌、舞、乐)是苗、侗、壮、瑶、水等各族人民的审美创造和智慧结晶,是历经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继承创新的结果,是用音律和节奏及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承载的民族文化。它符合“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2]122 , 因而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末大舞台是地方政府为保护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增进民族文化互动而推出的展演平台,通过这一窗口,既能丰富城乡人民和游客的审美娱乐生活,又能连续不断的对外宣传本土生态文化资源,从而开创民族社会的稳定和谐,最终推动地方生态文明的发展。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辖21个乡镇。世居民族传统音乐,全面记录了苗、侗、壮、瑶、水等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宗教伦理、习俗风情和情感和理想,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各民族审美创造的积累[3],是研究民族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宗教伦理的重要资料。通过周末大舞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及其表演形态。据悉,每个周末晚会的节目,均由轮到的各地乡镇自行编导。所有的节目从类型和内容进行归纳,它们是表演艺术(包括侗族大歌、侗戏音乐、侗族芦笙乐舞,苗族飞歌、木鼓舞、芦笙舞,水族双歌、铜鼓舞、斗角舞,瑶族长鼓舞、铜鼓舞、狩猎舞,壮族习俗歌、扁担舞、采茶舞等)、传统知识(包括侗族款词、祭事,苗族鼓社、议榔,水族水书、马尾绣,瑶族瑶老制、石碑制,壮族铜鼓文化、医药知识、各民族因敬畏自然形成生态保护、稻鸭鱼耕殖等)、技能(包括侗族舞狮、抢花炮、芦笙制作,苗族银饰工艺、蜡染刺绣,水族马尾绣工艺、水历,瑶族瑶锦、陀螺,壮族纺织、民间治疗)、传统工艺(包括侗族鼓楼、花桥,苗族苗绣、银饰,水族水书、土花布,瑶族瑶锦、黄泥鼓,壮族铜鼓、陶瓷)、手工艺品(侗族青石雕刻、苗族银饰、水马尾绣、瑶族织锦、壮锦)、民俗风情(包括侗族吃相思、萨玛节,苗族姊妹节、芦笙节,水族端节、卯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壮族春社节、三月三歌圩等)、文化空间(侗族鼓楼、戏楼、芦笙坪,苗族芦笙场、游方坡,水族卯坡、霞坡,瑶族晒谷坪、公祭场地,壮族歌场、竹伐)。充分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民俗风情、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传统”是指目前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中的、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4]。

苗、侗、壮、瑶、水等民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五声调式,分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曲式,节奏有均分律动型和非均分律动型,演唱和演奏有独唱(独奏)、合唱(合奏)、伴奏类民歌(清唱类民歌)、歌舞类(乐舞类)、抒情类(叙事类)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以侗族为例,侗族传统音乐若论类型,它们是民歌、民乐、歌舞、乐舞、曲艺、戏曲以及舞狮、舞龙、抢花炮、抬官人等等。若论内容,它们是在侗族传统音乐中,其中,侗族大歌不仅享誉神州,而今更是名扬四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说:“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5] 纵观民族传统音乐,不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表演形态更是不拘一格,如:侗族大歌、河歌、款词、祭词、踩堂歌、敬酒歌、叙事歌、木叶情歌、笛子情歌、多种风格的琵琶歌、缠绵委婉的牛腿琴歌、吹管加鼓乐的芦笙迎宾曲、诙谐风趣的拦(开)路歌、从江簧管 (侗语称gel,是一种完全生态的竹制吹管乐器)乐舞、侗戏音乐,芭沙激情芦笙舞、笛子情歌、祭词,瑶族盘王歌、长鼓舞、铜鼓舞、狩猎舞,壮族大歌、小调、民乐,水族双歌、篼歌、铜鼓舞、斗角舞。诚然,从江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政方针,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自2014年3月开始,隆重推出都柳江文化走廊之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运筹并付诸实践。

可见,民族传统音乐无论从内容、类型、曲调、曲式,还是从节拍、节奏和表演形态,其丰富性不言而喻。从音乐人类学考察悉知,民族传统音乐所承载和传递的是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相关信息。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可助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振兴民族经济。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功能价值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就传统音乐文化所作总结:“传统是一条河。”[6]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就像一条从未间断的河流,穿越历史时空,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她们与各民族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具有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意识和文化传承等多种社会功能,是各民族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创造,是族内认同又区别于他族的文化符号,是凝聚族群的核心动力,更是民族学、民俗学、民族语言、民族社会学、民族音乐学等众多领域研究的活文献。因而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nlc202309031537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7],集中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和重视。儒家关于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司马迁认为:“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可见自古今来,先哲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多不谋而合,都认为音乐作用于社会、影响于人[2]52-5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具有审美娱乐、审美情感、审美教育等多种社会功能。正如《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可以表达朋友之间的共同心声,音乐把不通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类共同的心声[8]。事实上,在民族社会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传统音乐都以其固有的艺术形态产生巨大凝聚力而鼓舞着人们,就是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所体现。而音乐的社会价值又往往潜藏于音乐固有的社会功能中,它们对和谐社会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系列展演活动,参加系列展演活动的有21个乡镇以及各机关单位。自2014年8月23日开始,就展演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苗、侗、瑶、壮、水等世居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和民俗风情。展演交流对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文化交流、加深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既丰富了城乡百姓和远方游客的审美娱乐生活,双彰显着民族传统音乐的功能和价值。

(一)审美娱乐功能

音乐不仅给人以听觉上的生理快感,还可给人心理的愉悦感,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正如《乐记》中强调“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9]。可见审美娱乐是传统音乐的最基本的功能。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民族传统音乐的目的正是娱乐。经过一周的工作和劳作,周末聚在一起,欣赏侗族大歌、琵琶歌,水族双歌、酒歌,壮族山歌、小调,苗族飞歌、芦笙舞,瑶族铜鼓舞、长鼓舞,无论是悠扬的民歌还是欢快的舞蹈,都能带来美的享受,使人开怀,放松心情,热爱生活。这是一种积极的娱乐和放松。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能给人以极大的身心愉悦,正如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10]。由此可见,民族传统音乐系列展演活动正是一方百姓的精神需要,而这种文化需求有时比物质需要更强烈。少数民族歌乐舞表演和欣赏,显然是多元文化盛筵享受。不论从原生态的集体歌舞,还是经过过作的歌、舞、乐,都能发挥正能量功能。

(二)审美教育功能

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儒家思想的内涵本质。倡导“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将《诗》、“礼”、“乐”融为一体,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美育理论,他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对后世的艺术教育产生着极大的影响[11]。传统音乐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生态歌舞乐不仅可以展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而且能够提示某一个民族的生活本质和规律。在每个作品中总是包含着民族的个性和思想、情感,蕴涵着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对美好事物的响往和追求,以民族集体智慧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当“侗族大歌”天籁神韵唱响,很快传遍周末大舞台空间。清泉流淌、击石玉碎般的自然风格,轻快的节奏及时分时合的完美衔接,人声对大自然的模仿惟妙惟肖,哈农式的轮唱以及持续低音可谓天衣无缝,更有集体转调、起承转合、音乐内容表现等各种表演形态,几乎都在每个村寨歌班的掌控之中。频具民族个性特征的侗族民间支声复调音乐,令人感慨、放纵思绪,总想对它寻根溯源。诚然,这正是民族传统音乐别于其它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或者说,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多通过“以情感人” “引人入胜”“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引起共鸣”的艺术实践实现其宗旨。

(三)音乐的认知功能

人通过对音乐欣赏活动了解更多的相关事物和现象,从而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地理、民族社会、民族语言、民俗节日和民族经济等文化生态。此外,被视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的传统音乐,也是大自然声象的再现和反映。自然界的任何声象都与传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是借鉴、利用进行创作的乐江元素,如清泉流溪,秋蝉争鸣,阳鸟高唱、夜鹰哀号、松涛阵阵、山谷回音、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青蛙噪鼓、鸡鸭争鸣、海浪拍岸、飞瀑流泉,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传统音乐审美创作之中。通过《六洞琵琶歌》《巨洞琵琶歌》以及《银潭牛腿琴歌》,我们可以感悟到浓郁的区域风格,和民俗风情。因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既凝聚了族群的智慧,又融入不同社会时期的精炼和完善。静心聆听侗族传统音乐,你能感悟到鼓楼、花桥、歌堂的恬静和温馨,其中也蕴藏着古越遗风以及侗族民间的歌俗传统,其中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最能反映出侗族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状况。

(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功能还体现在文化传承之中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审美创造、继承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族内认同族外区别的音符标识,是凝聚族群与族际共享的人文资源。以侗族大歌为例,大歌,侗语称之“嘎老”,嘎直译为“歌”,“老”本身含有“长”“大”和“历史久远”之意。 侗族大歌就其音乐内容、可分为初会大歌(俗称:呃嗬顶)、赞美大歌(俗称:嘎补)、劝世大歌(俗称:嘎抱)、抒情大歌(俗称:嘎嗦)、伦理大歌(俗称:嘎向)、鼓楼大歌(俗称:嘎得楼)、戏曲大歌(俗称:嘎散当)、混声大歌(诞生于1985年后,由男女合唱的新型大歌形式)和儿童大歌(俗称:嘎腊温)等。其中除抒情大歌多为爱情题材外,其他7种类型都具有文化传承之功效。在侗族南方言区,多盛行年长者教歌、青年唱歌、年少者学歌,饭而身歌养心,歌师倍受敬重的良好风尚,正是与侗族民间歌俗传统密切相关。而侗族自古以来一直把唱歌(多嘎,多即唱,嘎即歌)和念书(多即唱,嘞即书)用“多”作为定语对歌和书进行修饰。可见,用歌唱替文字进行说教和传播,正好弥补了侗族自古没有文字的缺憾。同时更体现出侗族民间饭养身、歌养心的传统哲学思想。

nlc202309031537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即是历史的河流,这条河里既有每个族群集体智慧的积淀,又有不断汇入的涓涓细流,是族内认同族际共享的古乐遗风,又永远充满青春活力,且呈海纳百川之势,以时代的强音展民族精神动力,更是凝聚族群、实现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亲和友善、心灵沟通的作用,是凝聚族群、加强团结的人文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三、传统音乐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曾开门见山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2] 于是,从江县人民政府近年来大胆实践并积累经验,如传统音乐进校园,推出大歌节新民俗,组织侗族芦笙比赛;推出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区,对基层工作者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2014年首届黔桂湘三省百村侗族大歌比赛作好前期工作,从而使中国首届侗族大歌百村大寨如期进行,实现保护与传播同步,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此外,为进一步搞好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江县委县政府再次成功推出“神秘从江: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让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发挥正能量,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江世居民族能歌善舞,都拥有良好的音乐传统。传统音乐,是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凝聚族群、增进团结的作用。以侗族为例,侗族习惯性地把大歌当作文化娱乐工具在族内进行交流,侗族大歌的曲式结构为起登—更哆—拉索—了角,即开始—齐唱—分声—结束。演唱过程中,传统女歌班始终处于无伴奏、无指挥的歌唱表演形态。民间有谚: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饭养身而歌养心。这种民间合唱通常是在节日或族内集体互访做客的时候,由主宾歌队(通常为主寨男歌队对应客方女歌队,或主寨女歌班对应客方男歌班)就坐于鼓楼里对唱的民歌。歌队按性别、年龄和一定的血缘关系,由四五人至十余人组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首次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布的权威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工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画结合、讲求实效。”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2]79。

侗族大歌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贵州省首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民歌,是根植于侗族民间的声乐合唱表演形式。它能完好地保存至今, 与侗家人喜歌好乐的歌俗传统有关。如自然地理、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社会、宗教伦理以及民俗节日等生态环境,此外,歌师、歌班、大歌内容以及日常训练的场所,共同构成了种类齐全的侗族音乐体系。其中,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音乐的精典部分,主要流行在从江和黎平之间的六洞、九洞、二千九一带地区,这里属于侗语南方言区第二土语区。即从黎公路沿线,都柳江两崖的贯洞、龙图、桃香、今影、伦洞、独侗、塘洞、登团、洛香、干团、皮林、郎寨;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以及往洞、谷坪、增冲、银潭、高增、小黄、芭扒、美德、民主、建华、银良等等;榕江县大利、宰荡以及三省坡一带地区。民间习惯称为“六洞”“九洞”“二千九”“千三”等地。侗族传统音乐根植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是侗民族人民集体智慧和审美创造的结果,集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于一体的民间合唱形式,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音乐中内容涉及面最广、曲式结构严谨,演唱技能较高、历时久远的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独殊性、它来自高原山区、都柳江畔,却神韵唱响中华、天籁誉满世界乐坛,突出音乐人类学最深层、最核心的价值。2004年,从江县政府成功举办了首次侗族大歌节,从此后,每年11月28日都按期举办包括大歌对唱、大歌比赛。于2014年11月28至29日,成功承办了首届侗族大歌百村大赛、民间歌师对抗赛,侗族芦笙比赛等,前来参赛的歌队涵盖黔、桂、湘三省的民间传统歌班。此外,还打造七星侗寨旅游线,展示古朴浓郁的芭沙苗族风情,充分挖掘本土世居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从江旅游文化内涵,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从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又隆重推出都柳江文化走廊“养心圣地·神秘从江”的品牌栏目,选定最具代表性的从江鼓楼广场作为展演场所,这一举措更加突出一方特色,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借鉴藏彝走廊、苗疆走廊的成功模式,誓把都柳江流域文化走廊打造类似于藏彝走廊和苗疆走廊、突出一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周末大舞台为窗口,连续推推进“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活动。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力争加盟,扩大影响,为精神文明提供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为绿色发展作贡献。

“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活动的成功举办,旨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展示本土世居民族多元文化资源,使之成为行之有效保护传承审美娱乐活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此外,县政府计划将周末大舞台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广到都柳江流域所辖省州县乃至每一个民族乡镇,诚邀所有睦邻地州市县的兄弟民族乡镇积极加盟并参与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展演活动中来,将保护落到实处,走继承发展之路,充分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振兴地方经济再接再励,把都柳江文化走廊打造成为藏彝走廊、苗疆走廊类型的重大课题,因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nlc202309031537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民族语言、民族历史、宗教伦理、社会生活、民族经济、审美观点和民俗等多个方面,是凝聚族群、加强团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和动力。从江周末大舞台以其特有的推介功能,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对外传播的窗口,实现保护与发展同步,不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又促进地方精神文明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成功之路。2014年成功举办的第十一届侗族大歌节共汇聚了黔桂湘三省102支民间歌班,万名参赛歌手同唱一曲侗族大歌,其声势洗大,远远胜于历年大歌节,也是前所未闻之举。相信近期推出的“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展演活动定会迎来春花秋实的辉煌成绩。

总之,生态文明是建构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心与自然的共鸣,它们是凝聚族群,促进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富民强国之本,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保障,更是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保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逝不能复再生。然而,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不仅会改变它们的命运,甚至会让它们消失而丧失所有的功能和价值。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现当代最为紧迫的重任和历史使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民乐、歌舞、乐舞、说唱、吟诵、戏剧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它们既是族群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又具有鲜活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区域色彩,是各族人民千百年乃至数千年生产实践和审美创造的结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活态性、综合性等特点。它们具有族内认同和族际共享的多种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是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3]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从江地区地方编纂委员会,贵州少省从江县《从江风物志》编纂会编.从江风物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 祈大慧.研究与探索4 2006卷[C].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6:440.

[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

[5] 粟周榕.六洞、九洞侗族村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0.

[6] 周耘.中国传统民歌概论 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7.

[6] 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2005:60.

[7]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2-53.

[8] 周海宏.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15.

[9] 陈思. 高校音乐教学探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316.

[10]张前,王次照. 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276.

[11]童汝劳.中华美学选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56.

[12]王永平.新编党建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84.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4:123.

[责任编辑:蒲涛]

上一篇:大班科学探索活动《浮与沉》教案下一篇:作文:给教官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