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13篇)
2.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师: (出示两只风筝) 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 (喜欢)
师:老师将把这个礼物送给努力学习的同学, 你们想要吗? (想要)
师:你想要哪一个? (大的或小的)
二、体验感知, 建立概念
1. 理解物体的表面及大小
师:你想要大风筝, 请告诉同学们“大”指风筝的哪儿大啊? (指名上台摸风筝的面)
师:你摸风筝的面是什么感觉? (平平的)
师:摸的这个就叫风筝的面, 我们周围的物体大都有这样的面, 它就叫物体的表面.请同学们摸一摸你的课本、练习本、文具盒、桌子的面.
师:你还能说出哪些物体的面? (黑板、窗户、地面……)
师:你再摸一摸文具盒、桌子的面, 从一边摸到它的对边, 你发现了什么? (面有的大有的小)
师:观察周围物体, 举例说一说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 (小) ? (黑板的面比电视机的面大……)
师:像这样物体表面的大小, 就是物体的面积 (板书)
2. 理解封闭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梯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去掉一条边成不封口的折线图形, 比较说出“封闭”的本质.
3. 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
再现课件演示, 出示各种图形, 它们也有大小吗?看一看, 下面每组中两个图形谁大谁小? (学生作答后, 用重叠法课件演示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让学生具体地说出什么图形比什么图形大, 什么图形比什么图形小)
4. 总括面积的概念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 (完善第一次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长方形的大小, 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正方形的大小就是…… (生: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板书部分课题:面积)
师:请大家在学习小组内用面积术语叙述身边物体的大小就是某物体的面积, 什么物体比什么物体的面积大 (或小) .
师: (整理书包活动) 请把你书包里的书拿出来, 按顺序整理好书本, 叠起来放在课桌上, 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整理书本的? (面的大小顺序)
三、合作探究, 矛盾统一
老师这里有红、黄、蓝三张颜色不同的纸片, 你能比出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比较, 教师巡视, 指导.
生: (用重叠法很快得到了结果) 红片比黄片面积大, 也比蓝片面积大.但是黄、蓝两块纸片面积的大小无法重叠比较.
师: (投影出示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可否参考一下, 利用手中的材料, 继续合作, 想想别的办法. (课件出示辅助学习材料, 学生在小组内填写 (表格略)
学生有的沉思, 有的量和测, 有的剪和拼, 有的折和数格子, 有的用圆摆, 有的用长方形摆, 有的用正方形摆.教师教师巡视、指导, 关注不同的方法.
片刻后,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并说出探究的过程.因为无法形成统一意见, 矛盾更加突出.
教师选几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小组意见,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
(1) 剪拼法比较对于这样的小纸片容易操作, 如果换成电视机的屏幕能剪吗?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学习几何图形还是很有价值的.
(2) 用手中的尺子去测量屋面的面积容易吗?安全吗?在这里有局限性, 但测量的准确性是很高的.
(3) 我们把文具盒的面折起来方便吗?它适应比较软的材料.
(4) 我们用圆片摆的时候, 把要比较的纸片摆满了吗? (5)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摆满了, 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 (6) 通过以上大家的各种方法比较, 究竟黄纸片的面积是大还是小呢?
(7) 那为什么摆的结果不一样呢? (因为摆时用的图形标准不一样)
四、认识单位, 顺理成章
师:既然如此, 用什么样的图形作标准最好呢?你是怎样想的? (正方形)
师:我们把这样统一的标准叫面积的单位. (板书部分课题:面积单位) .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厘米、分米、米)
师: (从学具袋中拿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小纸片, 举过头顶) 人们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规定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板书: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拇指甲、牙齿、开关按钮、键盘键面、纽扣…… (课件出示物品图)
做一做:课本第74页, 先估计长方形 (长4厘米, 宽2厘米) 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教师巡视, 讲评.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数学课本面, 你估计会怎样?
生:数学书面大了, 太难量了.
师:是啊!如果量黑板、教室地面等更大的面积呢? (就需要相应的面积单位) 所以人们为了方便规定了: (出示教具, 边指认边说, 然后贴在黑板的旁边)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米. (板书)
师: (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 看看, 再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说说自己见过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1平方分米, 估一估数学书封面有几平方分米 (指名演示) .
教师拿出1平方米的彩布, 让学生说边长1米的彩布面积是多少.
师:1平方米大的地方能放些什么东西?谁想到彩布上来站一站?你有什么感觉? (挺大……)
师:你估计这张彩布能站几个人? (生甲生乙生丙猜……)
五、巩固练习, 拓展探化 (略)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尝试、失败、成功等过程,在探究中发现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获得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3.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用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若干;每生准备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感知面的大小。
同学们,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老师的手掌面与你们手掌面比较,哪一个面大?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二、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认识物体的面积。
(1)(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请你像老师这样,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注意桌面的每个地方都要摸到。(学生缓慢地摸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那桌面的大小就是……能摸摸,完整地说一说吗?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1)下面做一个摸物体面积的测试。如果说对了,我们为他鼓鼓掌。(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个长方体的几个侧面。)
(2)老师把摸的这个面画到黑板上,这个面变成了什么?(板书:平面图形)
(3)谁能用粉笔表示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4)在你的纸上面画一个面积比较小的平面图形,用彩色笔把面积表示出来。再画一个比刚才面积更小的图形与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现场把物体的面画到黑板上就是平面图形,这一动态的转化过程使学生把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识自觉地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面积概念。二是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教”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如对学生“摸面”方法的指导。把“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改说成“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后,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感悟规范的数学语言,为下面的反馈作好铺垫。】
三、比较大小,形成认知策略
1.现在老师给你一些平面图形,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观察下面的图形,把学过的图形名称都说出来,并说出其大小。)
刚才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的?(板书:观察)
2.出示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平面图形。你能比较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请拿出1、2号图形,比较它们的大小。(板书:重叠)
3.刚才大家用观察和重叠的方法很容易地比较出面积的大小,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多大呢?请拿出3、4号图形(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和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小组讨论选用什么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而且都认为用正方形能比较准确、方便地测量出面积大小。
4.数下面图形的小方格,说出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针对“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设置了重重障碍,并不断地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时,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相同的单位去度量,从而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四、认识面积单位,理清关系
1.导入面积单位。
(1)老师这儿有两个图形,数一数,一个有9个方格,一个有4个方格,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发现,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时,方格的大小必须是一样的,这就是说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制造矛盾,使学生在矛盾中意识到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明白了规定统一面积单位的原因。】
(3)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看数学课本第73、74页。(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2.教学面积单位。
(1)1平方厘米。
①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②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师贴1平方厘米。)
③量一量它的边长。
④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
⑤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自己左手的5个指甲比一比,看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⑥估计一下,这块橡皮1个面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准确?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2)1平方分米。
①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1平方厘米)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
②猜一猜比1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③从学具里拿出1平方分米。思考:1平方分米的含义是什么?
④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⑤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
⑥想一想,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呢?
(3)1平方米。
①谁愿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操场面积?为什么都不愿意去?(用这个面积单位去测量,不容易测出操场的面积,因为1平方分米比操场面积小得多。激起学生探索更大面积单位的欲望。)
②你能不能像数学家一样“创造”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③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④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吗?
⑤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⑥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
⑦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在地上量出1平方米,让学生尽量的站进去。)
【设计意图:在常用的面积单位中,以平方厘米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媒体演示、量边长、比一比、记一记等活动理解1平方厘米。在认识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时,让学生思考当测量的图形较大时怎么办,猜一猜比平方厘米大的单位有哪些,培养学生迁移和推理的能力。】
五、积极反馈,强化应用
1.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1)分米是什么单位?1分米有多长?平方分米是什么单位,1平方分米有多大?
(2)听教师口令,学生用手势比画相应的长度和面积。
2.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
3.区别周长和面积。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是什么样子,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什么样子,分别用动作表示出来。
(2)老师随意说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想想它与周长有关还是与面积有关,并用动作表示。
①早上起来,小明跟着爸爸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②工人师傅在足球场上铺上了草坪,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③放学以后,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④为了使这块黑板更加美观和牢固,装修工人在它的四周装上了铝合金边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⑤假如老师在黑板上写满了字,下课后一个小朋友主动把黑板擦干净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为了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有意设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周长和面积的比较这一环节,并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一些小事,形象而生动地诠释了这些概念,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
在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注重学习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在这节《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学生的猜想?感知?体验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的主动活动为主,在活动中深刻感受“做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三个重要环节:理解面积的意义、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我分别通过活动体验、观察比较和猜想这三种主要的数学活动来学习这三方面的内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新理念。
但这节课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平方厘米的教学中,在学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课件中“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就让学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桌面有什么感觉?学生是也可以马上想到1平方分米,但对于1平方分米的理解,学生还是凭着感觉在讲,而没有用对1平方厘米的感知来认识1平方分米,这就是我在出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时,没有加以说明,没有让学生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使学生没有建立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回想试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对1平方厘米讲得比较清楚,学生就能很快得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有人曾经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自己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成功。兴奋中我不忘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自己也感觉这节内容比较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我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入——在比赛中引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比比谁喝得快”。我和学生比赛用吸管喝水。
比赛时,为了营造气氛,我故意摆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学生先喝。参赛的学生无论怎样用力,就是吸不了一滴水,比赛当然是我赢啦。学生心里感到纳闷,都不服输,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我揭开取胜之谜,把吸管一头用透明胶封起来,形成一个“面”,这个“面”起到阻隔作用,使水不能通过吸管。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此时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面”?他们有大小之分吗?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我在掌握学生的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揭示本课学习目标,共同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二、探究——在活动中理解
(一)“面积”的教学
“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学生要理解,就必须明晰“物体表面”、“大小”、“围成”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其中“围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往往把它与“组成”混淆。怎样避免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辨辨”“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己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学生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表面,初步感知“物体表面”。
2.摸摸——引导学生用手摸摸萝卜的表面,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物体表面”的具体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辨辨——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围成”。
动态课件显示,帮助学生理解。
利用电脑的画图软件显示两个长方形,分别给它们涂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涂色范围是固定,反之,颜色则扩散到整个版面。具体情况如下图:
用自己的语言说“围成”。
生:围成就是一个接一个、生:围成就是没有缺口……,老师在尊重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指出“围成”就是“首尾相接”。
用自己的身体做“围成”。
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的用4根指头紧紧相连,围成一个“◇”形,有的4人小组合作,手拉着手围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4.讲讲——学生从前面三个环节中获取经验,结合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说说把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师生在共同总结出“面积”的定义。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自学——提出疑问。
2.在画画、剪剪、找找、估算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画1平方厘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估算课桌桌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小组合作造1平方米。
以小组为单位,用彩带、旧报纸、边长是1分米的春联、边长是25厘米的春联等材料拼出1平方米。其中一个小组没有给任何工具,让他们想法子围出1平方米。
4.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学生现场站一站,帮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在游戏中进行。
学习的关键是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到动态的生活实际中。这节课的巩固应用部分,我参考了电视上智力竞赛的形式,把练习题设计成竞赛题,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比赛,哪一组回答正确,就可以揭起一幅画,看哪组最快猜出画的内容,得分最高。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这节课的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
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
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学生的思维呈现零乱状态,不能及时地整理和总结。
本课的反思可以概括为以几句:
蹲,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
活,用新课标理念处理教法;
灵,灵活调节控制每个环节;
个,凸现自己个性展现风格;
每节课,教师不应该只留下一个句号,应该给自己留下一个“?”、“!”、“……”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篇2《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课题,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
一、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由于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面积这一概念,课一开始,我就创设了一个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为模拟的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校园草坪涂色,巧妙地创设了矛盾冲突,这样就自然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很顺利地引入“面积”的教学。在进行面积单位的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猜一猜”游戏,把两张画有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格纸藏起来,告诉他们一张有4个格,一张有8个格,让他们猜哪个面积大?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说4个格的大,有的说8个格的大,还有的孩子认为格子一样大的,有8个格的面积就大。如果格子不一样的话,哪一张大就不一定了。这样,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会主动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学习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强化感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采用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面积”的感知比较弱,不像对时间、长度等有很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为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桌子的表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
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将感性知识逐步化为理性知识,即在具体的活动中感悟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又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平面图形也是有大小的。还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面和两个图形的面的大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认识。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篇3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新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操场的面等出发,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迅速的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的欲望。
但是学生在学习过面积单位后,在做填上合适的的单位时,孩子们会出现该填面积单位时,填成了长度单位,该填长度单位时,填成了面积单位。说明孩子们虽然在课堂上明白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做题中,往往忽略了题目所描述的是物体的长度还是面积,在选择单位时出了错。
我反思了整节课,其主要原因是这节课只顾关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而相对应的填上合适的单位题目练习较少,导致学生在选择单位时出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讲练结合。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2.《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范文
3.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4.《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5.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
6.《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7.《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4篇
8.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创造的机会”。这节课内容是从线过渡到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如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物体的表面,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来测量桌面的面积,这些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学生自己动手去收集得到的,如:信封、书本、手帕、树叶等。因此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致非常高,反馈结果多种多样:10个信封的大小、8本书的大小、6块手帕的大小、24个格子等。学生的反馈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探索知识主动积极,答案层出不穷。学生不仅理解了面积单位的产生,而且再一次巩固了面积的概念。
二、任务驱动,激活思维,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任务驱动的设置,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引发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感受桌面的面积比黑板的面积小,那么桌面的面积到底有多大呢?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面来测量桌面。可是测量结果不统一,怎么办?引导学生分析矛盾,主动探索解决矛盾,从而认识到规定统一标准进行的必要性。
三、重操作,强化学生感知
“面积”含义的理解,“面积单位”的认识,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我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比比物体的面积,用实物的面测量桌面,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桌面,做做、画画、找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面积、面积单位的感知,而且让学生学会了选择身边有用的材料操作,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合作学习,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和生生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合作用自己身边的物体和用平方分米来测量桌面,讨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大思维的强度,充分让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观点和方法中达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全面。
不足之处
课中有个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分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1、第一次估算,找出差距最远的答案。
2、根据这个学生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3、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教学用“数方格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大小”时, 出示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袋中的若干个相同的小长方形、小正方形来测量两个图形的面积, 并比较大小.
在汇报时, 一生展示作品, 并认为图A面积大.
见此,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评价, 最终得出这种方法不对, 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随后教师继续请其他学生展示作品, 该生尴尬地做下来.
【反思】
说错了, 能否再给一次机会?
从表面上看, 对该生作品的展示反馈确实该告一段落.因为, 面对不够正确的测量方案, 师生通过对话, 共同得出了“只有用相同的模型去测量, 才能比较出面积大小”这一重要方法.在此教师不妨追问这位做错的同学:“听了同学们的意见, 你有什么想法?假如还有一次机会, 你又会怎样测量?”这样让学生自己纠错的方法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再次巩固了新知.如此多走一步, 教学就会更显生机, 更具有深意.
【课堂回放】
认识“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 教师出示一张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 先让学生估测上面可以站多少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后, 教师组织学生到白纸上站一站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上面大约能站13人.对此, 教师问:“同学们, 1平方米的面积可以站多少人?你觉得1平方米大不大?”学生随后齐答.
【反思】
站过了, 能否再看一下?
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采用的设计, 教师意图借助“估一估”、“站一站”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切身体会1平方米的面积表象, 进而建立关于平方米的空间观念.但是, 教学在站一站就止步, 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可能盲目地将1平方米与13人划上等号, 这样就让他们把面积的概念与占空间的大小即体积加以混淆.因此, 如何在站一站教学活动后, 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占地面积的意识, 对于有效落实“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全课目标尤为必要.如果站过了, 我们是否再让学生看一下?这样让学生看到粘有脚印的白纸, 再次体会13名同学站立时的占地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如此更进一步的教学, 让学生感悟到1平方米面积有多大, 就会促进了面积单位的建构.
【课堂回放】
在巩固练习时,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 , 一生回答说是平方厘米.教师随即追问为什么, 学生答道:“因为邮票小, 所以填平方米或平方分米都太大了.”教师予以肯定, 紧接着练习下面的习题.
【反思】
问过了, 能否再深入一下?
学生学习知识, 要让学生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 该生的回答是根据生活实际体会到邮票小, 才选择平方厘米作单位, 而似乎没有顾及题中的数据6, 也就是说, 学生在选择单位时, 往往容易理解物体面积的大小与所选面积单位大小之间的关联, 而容易忽略数据, 如果数据改为1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0.06 () 呢?基于这样的思考, 当教师听到“邮票很小, 所以填平方厘米.”是否要继续深入?所以, 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为什么填平方厘米合适.填平方分米、平方米又究竟大到怎样的地步?师生共同交流, 最终体会到人的指甲大约是1平方厘米, 6平方厘米就相当于6片指甲合起来的面积, 确实与邮票的面积较为接近;人的手掌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6平方分米相当于6个手掌合起来的面积, 学生动手拼一拼, 这样通过再次的引导, 从中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验证的精神.
一、揭题
(出示一个圆形的硬纸片)师问:这个图形叫什么?生:圆。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圆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的知识。(把圆形硬纸片贴在黑板上)
二、梳理与沟通
1.昨天老师布置每个同学把这个单元的知识复习整理一下,谁愿意把你的整理结果拿上来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师随意拿几个学生的整理结果。
2.整理。(师挑选其中一个同学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1)这个同学认为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扇形的认识,你们同意吗?大家都同意,老师就写黑板上了。(板书;认识、周长、面积、扇形)师:由于“扇形 ”是选学内容,所以这节复习课我们不重点讨论了。(在“扇形”前面画上“*”)(2)圆的认识。①师:在“圆的认识”里,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这个整理结果是谁的,那就你来说一下吧。生:我知道了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还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②师:他知道圆里有圆心、半径和直径,这些你们知道吗?生:知道。师:大家都知道,那请你在老师给你的圆纸片里画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好了以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 ③師: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呢?生: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二分之一。师:下面老师出几个半径或直径,你们说说直径或半径,行不行?④师:他说圆是轴对称图形,你有办法证明吗?生:就拿刚才这个圆纸片,折出它的对称轴就行了。(学生动手折)师:还能折一条吗?生:能。(学生动手再折一条对称轴)师:还能吗?这样的对称轴能折出多少条来?生:无数条。⑤这个同学了解了这么多知识,非常了不起。(3)圆的周长。师:看来大家对圆的认识都掌握得很不错,圆的周长公式你们也都清楚的吧。圆周长公式是c=πd c=2πr,你们知道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吗?同桌相互说说看。指名再说。生:我们通过实验,用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发现,圆的周长始终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所以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师:原来是这么回事(板书:c=πd c=2πr),这个同学真不错,不仅知道周长公式,而且还知道公式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来一点掌声表扬一下这位同学,也鼓励一下自己。(4)圆的面积。师:圆面积公式你们知道吗?一起说说看。生:s=πr2。(板书:s=2πr)师:周长、面积公式我们都已掌握了,这里有几个圆,你能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5)师小结:这位同学按照知识一块一块地进行整理,条理比较清楚,他叫什么,这种整理方法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你也是这么整理的有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整理方案?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整理方案。
三、应用
1.(出示学校喷水池的图片)这是哪儿你知道吗?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喷水池,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个喷水池的占地面积和它一圈的长度?你们能不能计算?为什么?
生:不能计算,因为缺少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或直径。
师:老师特意去问了总务处的黄老师,他说这个喷水池的半径是2米,直径是4米,现在你能算了吗?
(1)学生计算。(2)反馈。(3)师:你为什么计算周长用直径,算面积用半径?(4)如果用半径算周长怎么列式?用直径算面积呢?
2.知道半径或直径,我们能求圆的周长和面积。但是园林部门碰到了一个问题,人民公园里有一棵有千年古树,为了保护这棵古树,需要这棵树树干横截面的面积,树干横截面什么形状?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径或直径,总不能把这棵千年古树砍倒了去量一量,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一个办法?
(1)同桌讨论。(2)指名说说想法。生:拿一把卷尺绕树干一圈,就得到它的周长,然后就能计算了。(3)园林部门就按照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了,量得树干的周长是3.14米,请你算算树干横截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3.我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一下子解决了两个难题,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个忙,愿不愿意?老师住的小区里有一块边长30米的正方形空地,最近物业管理部门准备对这块地进行改造,想在这块地里建一个圆形花坛,沿着花坛的四周修一条小路,其余的地方铺上草坪,为居民创造一个休闲的好地方。现在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员,设计出一个绿化的工程图。
(1)学生设计。(2)学生展示设计图。(3)挑选其中的一个设计图让学生计算一下花坛的面积和小路的面积(只列式)。
【反思】
一、复习课要出“复习味”
复习课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不留神就会上成了练习课,让学生能独立解答书本上的每一道复习题,就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于是练习——反馈——再练习——再反馈就成了我们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没劲难道是他们的错?
我们认为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全面回顾,把零散的知识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既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又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有人说:“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 。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把在课堂分割讲授的各部分综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是复习课出“味”的地方。这种综合并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有机地结合,着重帮助学生弄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及各部分如何统一于一个整体并在整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所以本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而“味道”是通过众多“厨师”的劳动才能享受到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时间上的考虑,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自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相当地好。每一位学生都自画了一张图,有“树枝图”、“阶梯图”等等,而图中有字有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自己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做了一个归纳整理。看看这些图文并茂的学生作品,略通数学的人便立即可以知道这一单元要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些图有繁有简,文字有多有少,但很明显,那都是学生思维的结晶。虽然学生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做了,而且在独立完成这些图式时,不仅自我复习了这一单元的知识,而且由于是自我经历的过程,所以记得特别牢。课后我们与几位同学谈起这些情况时,他们一脸的兴奋。他们说,老师把归纳总结这一单元内容的任务交给了他们,是对他们能力的相信。在课堂上我们紧紧抓住学生的整理结果展开教学,既体现了学生的“劳动”价值,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本节课的“大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服务员”,把一道道美味佳肴呈现上来。在这一过程中,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公式等,又使学生知道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的“味道”自然而然地飘散出来。
二、复习课也要讲究练习设计
当然,只“练”不“理”就象断线之珠,有“理”无“练”犹如无米之炊,复习课虽然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但是仍然要注意练习的设计。本案例的练习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的基本练习穿插在知识的梳理与沟通这一环节中进行。基本训练的安排我们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教材内容的特点,要练在知识的重点上、难点处;二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练在薄弱处、疑惑中。如在学生复习了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后,我们让学生在圆纸片上画出来并用字母表示,又用这个圆纸片证明圆是轴对称图形,使知识落实到实处。在掌握了圆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回忆它的推导过程,从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知识的整理与练习交替进行,我们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特点,不但知识的梳理过程得到体现,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复习过程扎实紧凑,教师易于调控。
第二层次是应用发展练习。此时练习的设计我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习题,而适当补充一些综合性、发展性的练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解决此类习题,使学生在应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计算学校喷水池一周的长度和占地面积、树干横截面面积,设计一个小区的绿化工程图并计算花坛和小路的面积,学生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获取的难道比会解答书本上的卫星天线、自动喷灌机要少吗?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各种常规方法的运用更加熟练,最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只要我们教师能少些传统,多些创新,复习课照样可以精彩纷呈。
——反思与创新教案
真实
需要
——《面积和面积单位》反思与创新教案
海盐天宁小学
宋建琴
[常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2、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二、教学过程: 一)认识面积
学生先说说自己的面积。然后选一个物体的面指导学生理解什么叫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
1、一般是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来激起疑问。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但格子数小的正方形反而多,从而激起疑问。
3、感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让学生先研究平方厘米,再研究后两个面积单位。可以适当拓宽面积单位。比如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1、高估学生的认知起点
本节课,我凭着自己的想当然,认为学生肯定知道什么是面积这个概念,所以让学生先说说。其实我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对面积的理解也只是表面的,大多数学生听说过房子的面积是多少,而对面积概念的真正含义学生是模糊的。
2、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其让把马拉下来喝水,不如让它感到口渴,自己主动喝水。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但在以上教案中,我只是想了解学生的知识
学习主 体 构 建
——反思与创新教案
起点,没有从学生内在需要中让学生感受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因此,学生的学其实是受教师外在调控的,是有点被动的。为什么要学习面积,为什么要产生面积单位?„„这些对学生来说,感悟还不是最深刻,理解也不透彻。[改进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意识。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伟大的祖国东起乌苏里江畔,西到帕米尔高原,北到黑龙江的漠河,南到曾母暗沙;我们的祖国非常的辽阔,那我们的祖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 引入
这里提到了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什么是面积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知识。(板书课题 面积)
一、面积
1、物体的表面
(1)看看黑板和屏幕,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比的是哪个部分?
(2)再出示长方体盒子,让学生摸摸6个面。拆开来是什么形状?怎么会多出来?
小结:像这样看得到、摸得到的面我们把它称为物体的表面。
全面理解物体的表面:出示橘子,茶叶罐的表面指出它的表面。学生指一指。
2、物体表面的大小
(1)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这两个桔子皮,那块大?那块小?(2)我们比的他们的轻重吗?还是厚薄吗?我们比的是什么?比它们表面的大小。(充分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
3、封闭图形的面积。除了物体表面有面积,一些图形也有面积。
3、面积单位
1、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度量桌面大小去感知。
2、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直接出示:这是1平方厘米、这是1平方分米、1平方米。
3、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与1平方厘米差不多?学生说。哪些物体表面与1平方分米差不多?学生说。哪些物体表面与1平方米差不多?
[教学设想]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
学习主 体 构 建
——反思与创新教案
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面积概念建立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
本节课设计主要突出“需要产生数学”这一主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在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改进后的教案,在引入部分我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面积的存在,如海域面积和陆地面积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新颖的,感兴趣的。他们也急于想知道海域面积是指哪部分。
1、知识内在的需要
面积这个词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对后续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一种知识内在的需要。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小学生去看一看黑板和屏幕的大小,让他们说说自己认为的大小是指哪部分。随后,我以一些常见的物体作为素材,让学生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知。通过摸桌子的面、长方体纸盒、桔子、圆柱形茶叶罐的表面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看、摸是第一个层次,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什么是物体的表面,我特意让学生拆开长方体看看,想想怎么会多出来?从而理解像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面我们把它称为物体的表面。
平面图形中有些没有面积,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我安排了一个涂一涂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有些图形的大小无法确定,那么这些图形也就没有面积。我想这些材料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正如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地感觉它。”
2、概念形成的需要
新教材中这样定义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学生一般认为书本的封面,黑板的面就是面积,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面积的定义呢?我从一个真实的问题中导入,黑板和屏幕哪个大?这是开头就问的,但单单这样问学生还是停留在黑板的面就是面积,所以在学生充分感知了什么是物体的表面后,我让学生比一比桔子皮的大小,然后反问,你们比的是什么?比的是桔子皮的大
学习主 体 构 建
——反思与创新教案
小,而不是它们的厚薄,轻重,桔子皮的大小就是桔子表面的面积。再让学生说说长方体盒子展开后表面的面积,说说黑板的面积。这是学生知识起点上的一种需要,更是概念形成中的需要。学生不能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而是理解物体的面就是面积,这时需要教师引导,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有了前面作基础,对于图形的大小部分我让学生涂一涂,说一说去理解,学生应该也是掌握的。
二、在矛盾中激起探究的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矛盾运动。新的数学知识总是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发展的;当原有的知识、技能、方法一时不能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时,认知就发生了矛盾与冲突,就想动用全部相关的旧知去与新知发生积极地相互作用而获取新知。本节课,在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个环节,我是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现实问题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建立面积概念后,学生已经初步感知面积有大小。我是通过让学生度量桌面的大小去设置矛盾,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通过摆书,体验到答案是多样的:用5本一课一练,3本练习本;6本本一课一练和6本小本子;6本书、3本本子和2本词语手册;12支水彩笔和……最后有个学生说用8本一课一练。我问:“我们的在桌子都一样大,为什么摆的数量不一样?那么多答案,你喜欢那个?学生说用8本练习本,不过每次用练习本比较麻烦。我总结说,我们的数学家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创造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度量,这个标准既不是我们用的练习本,也不是一课一练,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一些面积单位。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这样去度量桌面是麻烦的,需要用一样东西去度量更方便。在麻烦、复杂的结果面前,学生自然而然想到,需要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学生的需要产生了,他们需要有一种同一的度量标准去度量,这样水到渠成,教学常用的几个面积单位可以出示。
三、在感知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学习主 体 构 建
——反思与创新教案
2、让“情境教学”走进课堂。
这部分知识相对枯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更能心因学生生动高效的参与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必然从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他们体验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果,体验到自己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
[关键词]面积 操作活动 探究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42
教学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先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1: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呢?
生2:能。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请大家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摆一摆、拼一拼,看看能拼成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3: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图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生4:能。因为这些图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请大家再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看看能拼成学过的哪种图形。
生5:能拼成学过的平行四边形。
……
师(出示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此题对)
……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昨天准备了很多的三角形,今天请大家拿出学具,想怎么摆就怎么摆,但要求必须摆成我们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先拼摆,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最后看能不能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生1:我先拿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然后拿出多个三角形拼摆,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才能拼摆成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2:我费了好大的功夫,最后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3:我先挑了一个钝角三角形,然后挑出多个三角形试拼,好不容易才拼摆出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我发现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才可以拼摆成平行四边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出示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学生都判断此题错)
……
反思:
上述两个教学片断,反映了教师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前者理念陈旧,后者理念新颖,虽然都有学生的操作活动,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教学片断一中的操作活动是教师发出的指令,学生犹如一台机器机械地进行操作活动,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摆。这里,学生的操作是机械的,没有思维含量,既不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由于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教师教给的,自己没有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模糊和不理解。练习中出示的判断题“两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是对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片断二中,教师敢于“该放手时就放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实践探究的机会。这里,学生操作的目标是明确的,活动是自由的,思维是发展的。教师的一句“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学生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学生最不喜欢受教师的严格束缚和限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而且,教师提出的目标是明确的——必须拼摆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指向灯,纷纷跃跃欲试,形成了“要学生做”变成“学生要做”的教学氛围和环境。学生在拼摆过程中要不断调控自己的操作活动,在调控操作的同时要反思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由于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所以清晰的数学概念就自然形成了。这样教学,真正做到了操作活动自主化,增加了操作中的思维含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当练习出现教学片断一中的判断题时,全班学生无一人答错,因为他们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人人都有收获,人人都有发展,人人都有喜悦,正是“你有,我有,全都有”。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 已经经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建构过程, 对“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表象, 同时具备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能力。可以说, 学生已经有足够的经验来探究和发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留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活动时间, 让学生自主建构“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概念, 并据此类推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的关系。由于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不高, 在归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关系时, 有的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有困难。因此,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理解“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一关系。教学时, 教师要借助操作及直观的板书建立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能透过直观操作看到数学的本质。
根据以上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按以下思路来展开。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趣引新
课始, 充分利用教材编排的问题情境, 先回顾旧知“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面积和面积单位”,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样就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 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 促进其积极思维, 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做足心理准备。
二、探索发现, 建构“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并获得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因此, 建构“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时, 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活动, 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 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1.猜想。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纸片 (每人都有一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 , 观察并猜想纸片的大小, 回顾面积及面积单位, 再现面积单位的表象。
2.验证。有了猜想就要进行验证。学生对纸片大小的猜想会出现各种结果, 教师应顺势引导,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这只是一个猜想, 如何来验证你的猜想呢?”这一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去思考面积的计算方法, 还能顺利地将学生引向“量一量”、“算一算”的学习活动。
学生在量和算的时候, 教师不必规定用分米或厘米做单位, 应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同时也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更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因为, 让学生自由选择单位进行测量, 就会得出不同面积单位的计算结果: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样就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做好认知准备。
当学生完成了量和算的活动后, 接着让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由于采用的测量单位不同, 计算出来的面积单位也就不同。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的测量结果, 并根据采用不同单位的情况进行板书 (将正方形纸片贴在黑板上) 。
得出测量结果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并自我评价猜想是否准确。这一学习活动不但能反映学生的猜想水平, 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概括。创设情境, 启发思考:“你们认为这两张纸片哪张更大?”有的学生可能说100平方厘米大, 有的学生可能说一样大。教师抓住学生求知的急切心理, 将1平方分米的纸片与100平方厘米的纸片重合在一起, 让学生观察, 从而发现两张纸片一样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但这只是直观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从数学的本质来理解“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的道理, 接着又向学生质疑:“为什么1平方分米会等于100平方厘米呢?谁能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问, 就能促使学生从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联系去寻找答案, 让学生又一次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因为1分米等于10厘米, 所以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等于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100平方厘米”, 也就得出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1平方厘米。交流时,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 (将1分米和10厘米、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用等号连起来) 。让学生从板书中直观地看出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本质联系。
三、迁移类推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有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学习经验, 教学“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就可以充分利用迁移、类推的学习方式,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因为1米等于10分米, 所以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等于边长10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00平方分米。交流时, 教师要抓住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分析, 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活动中理解“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的道理。
四、全面感知, 概括抽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关系式, 启发他们思考:“你有什么发现?由此你会想到什么?”先让学生自行归纳和概括, 然后交流。交流时也要借助板书, 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通过归纳概括, 不但升华了认识, 而且呼应了开课的问题。
五、应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加深理解
高安四小
郑刚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形成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认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4、通过观察、重叠、估测等方法,比较不同物体及图形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
5、初步理解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必然联系的观点.
6、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
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与教学过程配合的课件、学具袋、两个大小不同的白色长方形纸板(参考数据:长为25cm、宽为18cm和长为20cm、宽为15cm),两组彩色的长方形纸板、小正方形纸块若干、小长方形纸块若干、小圆形纸块若干。
2、学生准备:学具袋,两组彩色的长方形纸板、小正方形纸块若干、小长方形纸块若干、小圆形纸块若干。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一)面积的概念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1)谈话:老师这儿有两张白纸,一张大,一张小,现在我们要给这两张都涂上漂亮的颜色,如果比赛谁涂得快,你会选择哪一张纸呢?为什么?
(2)谈话: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表面,有的物体表面大,有的物体表面小,下面,就让我们实际来感受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看看谁的表面大一些,谁的表面小一些?(播放课件,学生实际摸一摸、看一看物体的表面)
①数学课本与文具盒 ②练习本与课桌 ③黑板与舞台拉幕
(3)在学生亲手摸一摸、看一看的活动中,教师适时地提问,如: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怎么样?你们刚才感受到的物体的表面,同黑板的表面相比较,你觉得怎么样?(4)小结面积的概念: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你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文具盒面的大小就是文具盒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叫什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呢?(生答)
2、认识封闭图形有大小
(1)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那么,图形是否也有大有小呢?请你判断这些图形的大小(演示课件,比较图形的大小:长方形与正方形、三角形与圆形)(2)给出封闭图形的概念:周围都是封闭的图形.
(3)完善面积的概念: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给出概念后,教师要注意结合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某个图形的面积比某个图形的面积大,某个图形的面积比某个图形的面积小,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4)巩固新知: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二)认识面积单位
1、学生活动一: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长18cm、宽6cm与长17.5cm、宽6cm)(1)小组探究活动,汇报结果.
(2)教师小结:在直接用眼睛观察看不出谁大谁小时,可以用重叠法进行比较.
2、学生活动二: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的大小(长12cm、宽9cm与长18cm、宽6cm)(1)学生探究,用观察法、或重叠法进行比较,均不能准确判断谁大谁小,怎么办呢?(2)让学生尝试用学具来判断大小,汇报活动结果.学生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时,如果没有用统一的图形来测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形状、统一的大小来测量.也就是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教师小结:这里的1个小正方形块和1个小长方形块,都可以叫做1个面积的单位.刚才的长方形中可以摆24个这样的(小长方形块)面积单位,还可以摆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块)面积单位.
3、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谈话: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就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2)问:你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吗?
(3)分别演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体验各自的大小.
①这就是1平方厘米(出示),请你量一下这个图形四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它是1个什么图形?(板书: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哪个指甲盖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接近1平方厘米?
②这就是1平方分米(出示),请你说说这个图形四条边的长度又是多少?它是1个什么图形呢?(板书并贴上黑板: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先请你估计数学课本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再用1平方分米去量一下你的数学课本,看看数学课本的面积大概是多少?
③问:谁知道1平方米大概有多大呢?它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图形?它边长是多少?(板书: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这就是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估计一下,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呢?(请同学实际演示)
(4)师:刚才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了解了3个常用面积单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接下来就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三、课堂练习
1、数一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1个方格是1平方厘米,注意数的方法,为教学面积计算作铺垫)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2)一张课桌面的面积是24()。(3)数学课本长15()。
(4)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0()
3、如果测量橡皮的面积,应该选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测量黑板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平方厘米.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面积单位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6-19
《面积和面积单位》小学数学的说课稿10-30
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10-23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09-21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06-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10-29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6-04
多边形面积教学反思06-01
什么是面积的教学反思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