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精选11篇)
长岛县第一实验学校 方翠明
一、教材分析:
本册书八个单元,有五个单元适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单元找春天,学生可以通过图画、积累古诗、春游等方式发现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第二单元关心别人,可以通过3月份雷锋日,搜集雷锋事迹,倡导班级助人为乐之风。第三单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一主体,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长岛一年四季变化或者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第五和第七单元,可以引导学生栽培绿植、做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对生活 充满了好奇心,有探究自然投入生活的热情,但缺乏恒心、耐力和方法,常常做事虎头蛇尾。通过上学期的社会实践,同学们变得懂事了不少,能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这学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自然,感受家乡的变化,逐步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
三、活动目标
1、走进自然、主动实践,热爱自然,热爱家乡,2、培养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并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用流利地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4、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爱。
四、重点难点:
1、走进自然,热爱家乡。
2、自己动手,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积累知识,完善人格。
五、活动主题与活动安排:
3月9日:学生搜集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在班级宣扬雷锋事迹,倡导助人为乐之风。
3月25日:班级内组织写字比赛
4月5日:学习关于清明的古诗,风俗,学生利用假期祭奠革命先烈。4月20日:春游,画一画《家乡的春天》,并在画中展示自己积累的春天四字词语。
5月1日:搜集一处祖国风景名胜,介绍当地自然风光、民风民俗。5月20日:制作生字或词语卡片,展示本学期在课外读书中积累的生字、好词 6月2日:写日记《快乐的六一》 6月19日:课外搜集端午来历、各地风俗,比一比看谁讲的好,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6月25日: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写字比赛。
六、措施与方法:
1、教师要认真备课,选好地点,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操作示范,使学 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提供学生更多自己探索的机会。
2、认真上课,突出重点。
3、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调
查,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在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4、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5、采取集中课时和分散课时,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6、培养学生的特长。
七、注意问题:
1语文学科的课外拓展必须围绕语文教学的目标进行设定,要立足课本。教材是依托,课文是原点,任何背离教学目标、背离课本的课外拓展都是海市蜃楼,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2、课外拓展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的学情和外在的客观条件是课外拓展延伸的基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拓展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场地、条件是否允许达到要求。
3、拓展要适度,在难度上、训练的量上都要适度,不能喧宾夺主,过分拔高训练要求。
八、教学准备:PPT 投影
九、方法:自主实践 榜样激励 广泛阅读 集体展示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外实践,教学研究
地理是一门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地理环境、自然现象以及人文现象的学科。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们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并没有结合实际把书本上的理论变成真知。地理知识需要学生结合实践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只有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我们才能在这个地球上更好的生存。
1. 走出地理课堂局限,拓宽地理学习空间
我们过去的高中地理知识学习主要来源于课堂上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通过地图查看地形地貌、背诵地球运动、洋流流向、大气分层、山河湖泊的分布。虽然学生考试成绩分数挺高,说起来更是洋洋洒洒、头头是道,但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尚浅,对于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没有办法同实际情况相结合。虽然现代科技在不断进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实际的地理地貌,但是由于受到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这些教学方法还是不能替代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
高中地理需要学生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弥补地理课堂的局限性,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的空间,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外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互助、知识互补来完成教师指定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纬度测量的实验,实际了解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能力,真正了解太阳正午高度与地方时差的含义,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品尝科学研究的成就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杆影法进行纬度测量。各个小组取一根长度为1米的标杆,找一块平整的地面,将标杆垂直树立,量出标杆长度L1。在早晨六点日出的时候确定杆影的方向坐标,通过手表校正或手机确定北京时间12点,按下秒表,然后在杆影和正北方向完全重合时停止秒表,记录下本地时间正午12点与北京时间12点的时差。然后再量出标杆影长L2,应用数学公式计算当地正午太阳的高度角H,再用公式求出所量地点的纬度。最后由时间差换算经度差,得出所测地点经度。然后教师把各组所测平均值与卫星所测当地经纬度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虽然此次实践活动所测算的结果不一定精确,但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乐趣,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结合家乡区域优势,展开地理教学活动
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可以把学生较为熟悉的地理环境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高中地理知识包含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教师可以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合在一起讲,这样学生对自然地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其教学内容也会更加丰富生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分为环保类、地理观察类和典型事件类三种。组织地理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融入实践活动中。比如高一的地理实践可以结合教材中地质、土壤状况、地质结构、湿度等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野外实地观察。学生在通过多次野外实际考察后,就会对当地的一些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理环境等有所了解。在有了一定的地理实践基础以后,教师可以精选课题,组织学生对本地的河流、水源水质进行调查检测,还可以对本市的垃圾回收及工厂进行调查,分析工厂的排污情况及其对当地环境和地质、土壤的影响。
每一次实践活动,教师都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把本次活动课题、活动地点、时间安排、参加人数以及目标要求等进行详尽的安排。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沿途看到的自然现象、人文环境等变化随时做好记录。教师应该随时观察周围事物,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或者问题时及时向学生进行讲解,并及时答复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疑问。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地理知识获得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对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汇总分析,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了课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环保意识。
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每个小组应该先自行合作解决,教师尽量不要插手。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召开实践研讨会,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相互交流活动感悟和实践经验,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给予一定的鼓励。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知识有了更加直观感性的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遵循实践活动原则,培养学生爱国爱家情怀
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应该遵循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增加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分组,小组合作一般是6人左右。小组组建时要尽量考虑组内每个人的特色,做到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保证在小组实践活动中有丰富的知识信息输出和输入,使小组对实践课题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每个小组要推选出一个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教师先对本次实践活动布置任务并提出完成目标,制定活动规则,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然后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负责监督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此外,在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注意观察、及时指导。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问题成为学生积极实践的动力,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多元评价体系。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思维方式,各自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要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和探究问题方面进行差异化教学,避免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己的学习体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学生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过程中,既锻炼了体能、增强了毅力,加深了师生间、生生间的感情,又了解了自己家乡的特有文化和人文历史,浏览了本地独有的山川地貌,对自己家乡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物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享受到了探求知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悟到了生活的美好。既了解了中华大地珍贵的资源和丰富的物产,又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湖光山色的秀美和苍茫草原的广阔。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家乡、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参考文献
[1]周军,袁振国.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1日
关键词:实践活动教学;意识;能力;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26-02
一、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地位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现代科技知识,还要自学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才能。传统的教学体系严重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一是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单一的必修课模式,教学中缺乏全面育人的意识。二是課堂教学模式只注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而忽视直接经验的获得。课堂上由于重教师传授,轻视学生探索,忽视实践,缺乏对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机会少,学生的个性和思维不能彻底释放,导致创新意识淡薄。
化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的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感受到化学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大化学”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的空间要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的基本流程,通过观察、 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如课前的调查和实验,课后的化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化学日记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化学、探究化学、体验化学及掌握化学。开展初中化学实践课的教学是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重点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从单一传统的课堂学习时间,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在实施全面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了解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化学的表现,也影响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当今社会是科学迅猛发展的时代,新的发明创造使知识量迅速增加,不断更新。而课堂所传授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难以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科学技术,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各种知识,获得大量信息。如介绍科普知识,参观科技展览馆,组织各种各样科技实践活动操作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了解,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才能。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缩短书本与社会的距离,学生把学到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又能用实践中得来的知识补充和完善书本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特殊的作用,学生的禀赋、爱好及特长等方面的差异性使相当大的,课堂教学的集体性和进度的同步性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使每个学生的天赋、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课外实践活动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从多方面给学生开辟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新天地。
再次,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处于身心同步发展时期他们喜欢活动,精力充沛,加之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很容易受具体事物感染。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实践活动,在互相交往的合作中进行智力活动。教师适当引导他们概括归纳应掌握的知识,促使学生将活动的内容化为理性的思维,掌握规律。给学生适当自由度的时间和空间,引导鼓励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见解及行为习惯,这些既可以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英勇顽强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同时又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化学的实际运用中丰富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换而言之,化学活动课教学是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实践活动之一。
三、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培养目标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生活化,生活化学化。比方说到农村,在农田里配制化学农药就要运用化学知识中学到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知识。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课,培养学生用化学的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况中的化学问题,发展为构建化学模型,了解化学研究方法,能提高应用化学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化学课外实践活动的方法和原则
初中学生,由于一直处在相当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学习,见识面比较狭窄,动手能力差,又由于家庭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化学水平的层次参差不齐,要提高一定“层差”学生群体性活动的适应性,教师首先要着眼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来确定活动的多元性,设计有一定层次的化学行动,以适应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化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可操作性。可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
一.快乐传递
在第一环节游戏中,我们以钥匙扣作为传递物,以牙签作为媒介进行传递。从游戏中我们总结出获得成功的方法如下:前面一个传递的同学应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动,后面接过钥匙扣的同学尽量放低自己的位置,采取半蹲的姿势,主动用嘴上的牙签去套取前一位同学牙签上的钥匙扣再传给下一位同学。
从这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一些道理:其一,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做一件事,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最有效率的达到预期目标。其二,人在特定环境下需要放低自己的身段。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为接过传递物的同学,必须要半蹲,才能保证钥匙扣从高到低的套在牙签上。做人同样如此,适时地降低自己的身份,有些事情就能水到渠成,同时给对手以尊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三,生命如同牙签与钥匙扣环环相扣,不能出现任何错失,每一环节都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若任意一环出错,就必须重头再来。
二.猜成语
在第二环节游戏中,一人笔画多人猜。这个游戏的关键在于比划的人如何用最简单最熟悉的最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成语的意思。我们不能局限于去描述某个成语所出自的典故,我们可以采用分解法,将成语分解成几组词语甚至可以逐字的去描述。
从这个活动中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每个个体都蕴藏在无限的潜能,思维需要扩散,在面对某件事或某个物体时,不能局限于事物的表面,应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去分析。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分析困难存在的原因,探索我们能力范围内所能够采取的解决措施;面对敌人,我们应看到敌人身上存在的优点,我们可以采取“化敌为友”的方式与之和平共处。“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很多,需要自己用心去想,去实践,方可成功。
三.脚连脚,心连心
在第三环节游戏中,四人一组绑脚绕树一圈走。这是一个典型的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的游戏,若其中一人动作不协调,整个团队的成员都有可能摔倒,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喊口号。因为四人一组,所以我们可以数1,2.当数1时,奇数号的2名同学出右脚同时偶数号的两名同学出左脚。当数2时,则相反。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同时明白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逆规律而行必定是失败。因此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要学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掌握一定的规律,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四.才艺展示
在最后一环节的游戏中,大家围成圈坐在一起。同学们踊跃报名,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华。歌声,掌声,欢笑声连成一片。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我的机会,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挑战自己,展示自己,这也是一种成功。
在才艺展示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不是没有机会,只是没有勇气。生活中同样如此,机会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因为个人的软弱,不自信,就错失了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一个好时机,说小只是一次机会而已,说大或许就这一次机会就改变了你整个人生。作为大学生,在即将走进社会之前,我们是多么希望有这种自我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而不至于在社交中畏首畏尾,甚至抬不起头。
王锐利
2009212118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来到武汉这么久了,却没有游览一下武汉的景点,的确是一大憾事。为此,我们借课外活动之机会,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我身为党员,自然是非常乐意的。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党的知识,自然想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先生穷毕生精力,志在救国,想起现在改变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中国,现在中国的实力,国际声望很难想象那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实现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更难想象在这座纪念馆(革命时破旧的房屋)里革命党人一步步为实现中国的自强的梦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当我们来到这里时,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孙中山先生,他显得那样平静,然而眼睛却极其有神。
当我们走进辛亥革命纪念馆时,辛亥革命的前言立刻展现在我面前,接下来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种物品,例如:经过会议厅,军务部,军令部,正厅等,那时那刻,自己在遐想,在这几间房间所发生的,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推翻封建政权,创建共和。想到现在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为中国的繁荣与稳定尽自己的力量,突然间,我想到了此行的目的,身为党员,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端正我们的安,价值观,与此同时,逐渐提高自己的党性,当初那颗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心是完全错误的,勇敢担当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决不退缩,为人民服务,当我回过神来时,深感自己是有目标而来。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在新的时代下,年轻一代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另外,当我组在开始课外实践活动时,就另外启动了“党的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此次活动争得全小组成员的同意。
下面将主要谈谈调查问卷的情况,本次调查调动了本组全部人员,派遣人员分布到华师各个人员聚集的地方,例如食堂,自习室,教室,电影场,东区小树林,华师交通要道上等等。一共发下问卷240余份,由不同成员在不同地点分发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则分布在文院,历系,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物理学院,计3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科系等其他院系的同学,而不仅局限于数统学院,从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另外还有相当部分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或党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本次调查能够反应一些问题,具体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说服力在侧面上对同学们现在对党的认识作一个反馈
下面我们从问卷的细节方面来谈谈结果,在240份问卷中大约有30份调查对象为入党积极分子,10位为是预备党员或党员。在所 有的调查对象中,大约54.8%的同学很愿意入党,38.7%的同学有 入党意愿,另外的6.5%根本不在意。其大致比例如右图(1)所示。从问卷结果来看,还有很大部分同学几乎完全不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有27.9%的同学会不知到中国共产党是在何成立的!以为是1927年,还不尽然,大约23%的同学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在 1951年,更有甚者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仍然得不到28%的调查对 象的认可。其大致比例如右图(2),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显然是不尽然被所有人认可,在240份问卷中,有33份回答不知。这说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需继续深入人心,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密联系群众的方针应该进一步加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4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绝大多数的的同学也已经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基础来看,仍有很多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不能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例如,对“三个代表”的认识,则有待加强,有50%的调查对象不知“三个代表”在何地点,何背景下提出,也不清楚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内容,这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表现,这方面的能力很显然有待锤炼。图书馆收藏有较多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书籍,希望大家可以前去借阅。
关于主观简答题,则答案各有特点。读过党纲的同学极少,不到50%,对于像入党的同学来谈,各有不同的入党动机,但是有接近80%的调查对象能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虽然仍有10%的调查对象以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或者更容易找工作等原因。因此从总体上来讲,结果比较满意,希望党组织能够做更深入的宣传,让更多的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为今后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准备。
此次调查问卷从十七个方面进行统计,得到些许可供参考的数据,希望这些数据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参考意义。
2010年5月份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附:
亲爱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毛概课堂的学生,我们做一个大学生关于党的相关知识调查,真诚需要您的合作!如有不便之处,我们在此表示歉意!(1)请问你是一名()
A团员
B入党积极分子
C预备党员
D党员(2)请问你是否有意入党()
A很愿意
B有意
C不在意
(3)请问你对中国现在的实质认为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资本主义式的社会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
A 农民
B 工人
C 资产(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实现共产主义
C 达到小康水平(6)中国共产党的纪律的内容有哪些?()(多选)
A政治纪律
B 组织纪律
C 群众纪律
D经济工作纪律
E 保密纪律
F 宣传纪律(7)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
A实现全面小康
B 实现共产主义
C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关于党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8)在长达80多年的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以自己的最大执著和坚强信念,追求,探索和领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问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A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 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配合!
(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请问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访问哪个省时提出的()
A 湖北
B 安徽
C 广东
D 浙江
(10)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新型纪律,又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纪律特点。则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共产党的纪律特点()
A 对立性
B 严肃性
C 自觉性
D平等性(1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
A 1927
B 1921
C 1919
D 1924(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是哪一年()
A 1949
B 1951
C 1953
D 1956(13)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发展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C 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为了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4)预备党员的权力和义务与正式党员有什么不同?()A 可以参加党的有关会议,可以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但不能要求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B 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无权参加或进行声辩,其他党员可以替其作证和辩护。
C 不能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等党内职务。D 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 简答题
(1)你读过党纲没有?看过《共产党宣言》没有?
《毛概》课程课外实践活动报告(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亲爱的朋友:再次表示我们的歉意和谢意!假如你有意入党,我们在此对你表示真诚的祝福!
谢谢!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外实践活动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当今的素质教育,小学课外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使对学科有兴趣和有才能的学生得到生动活泼,自由的发展,更加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外实践能力,同时还能通过课外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一、责任到位、奖惩分明。
有制度、有措施之后,学年组的负责人要依据学校的达标工作制定本学年的达标计划,各班的班主任老师结合自己班级的特征,成立了“达标”小组。学校明确的规定,达标工作开展不得当的班级不能参评“优秀班级”的班主任不能参评优秀班主任,协调不得当开展工作不利的教师不能参评优秀教师。学生达标不合格不能参评“三好学生”,班主任不及时给予班级指导和测验的也不能评优。这样学校上下形成一股合力,大家都来认识和重视达标工作的`真正受益者的还是学生。
二、结合竞赛,常抓不懈。
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光靠一周的文化课远远达不到需求。为此,我校结合校内竞赛,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操等形式来补充。例如,开展冬锻期间,学生保证每天人手一毽、人手一绳,并利用课间操练习踢毽、跳绳及各种素质练习。每月一次的校内比赛几乎都是全校性的参与。设立达标单项赛,鼓励班级利用早晨时间晨练等手段,有效的开展达标工作。坚持长年抓,直至达标工作结束为止。我校每年都要评选达标先进班级,先进小组,先进学生,并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传表扬,有利的推动了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领导,措施得当。
“工作开展如何,主要看校领导对课外活动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的重视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相当重视。学校领导始终把课外活动当作宣传学校的一张名片。每学年的新学年计划,校领导都要下达全年的达标工作计划和指标,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一把手校长亲自抓课外活动工作,并责成副校长主管。成立达标领导小组,从校级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班主任老师都明确的分工。每个学年级都配备了相应的领导负责。督促班主任工作,促使班主任配合组织实施。形成达标工作每一层对上一级负责的局面,全校的师生转变观念,达成共识,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达标工作的开展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与配合,开展起来更得心应手。
四、结合竞赛,常抓不懈。
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光靠一周的文化课远远达不到需求。为此,我校结合校内竞赛,课外活动和大课间操等形式来补充。例如,开展冬锻期间,学生保证每天人手一毽、人手一绳,并利用课间操练习踢毽、跳绳及各种素质练习。每月一次的校内比赛几乎都是全校性的参与。设立达标单项赛,鼓励班级利用早晨时间晨练等手段,有效的开展达标工作。坚持长年抓,直至达标工作结束为止。我校每年都要评选达标先进班级,先进小组,先进学生,并利用升旗仪式大力宣传表扬,有利的推动了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活动,拓展思考
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到底应当做些什么?也许是不少人都比较朦胧的。作为教师,我有一段时期也是得过且过。但自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语文教育:回归人性的本真》的文章后,我觉得语文教育必须把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一、语文教学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必然性
现行的语文教材符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只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完全可以让学生能够充分得以发展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也比较有意义让我们意识到:语文教学课堂应当是学生进行创新阅读感悟的主阵地,人们赖于课堂教学拓展知识,激发创造,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课堂教学活力。但我们也必须思考的问题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则应当还是语文实践。改革开放促使整个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充满着创新创造的活力, 这就必然会引发我们这样的思考,教材文本中的所有都应当没有现代社会所具备的感人力量。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让我们从本真意义上意识到,现在的学生亦非同一般,他们渴求知识的欲望强烈,投身于学习的创新创造可以说是活力四射。这些都比较有意义地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仅有的课堂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造的需求,必须通过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途径去让他们大显身手。这是语文课程教学发展到当今这种地步的必然,也是学生必须接受到更为优质的语文均衡教育的必然。
二、语文教学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必须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当说课堂教学在活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的现实问题是,外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那里存有或者不断生成出利于学生创新阅读感悟的学习资源。课堂只有那么大,即使我们穷尽手段或应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也根本不能完全把真实而又鲜活的社会搬进课堂。这就比较充分地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空间必须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拓展,课堂永远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让学生去多领略一些自然风光、社会现实。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应当对我们的语文教育颇有启迪: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因此,现实已不再容许我们仅让学生在课堂里获取知识。所以, 要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去思考语文教学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必须性。在平时,我力求做到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时间,尽量减少学生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负担,让学生多涉猎自然,多涉足于社会,使他们能够在诸多课外实践活动中增长创新创造能力。尤其在学生实践活动开展的思索中,力求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着手,能够让学生在自身所联系到的实际问题中开展学习活动。譬如在学习《最后的姿势》时, 在学生感悟到文本之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自然现象尤其是自然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甚至灾难进行调查,搜寻应对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方法,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应对能力。
三、语文教学拓展课外活动空间的创新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外活动;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4
1概述
地理教学工作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在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外活动教学,从而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缺乏。教学形式不能单一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它可以让学生直接接触和观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可以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形成,又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从而逐步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极强的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它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因此,地理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将课内外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离开了实践,等于空谈。所以,地理教学必须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外实践活动同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课外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目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巩固、理解课堂学到的地理知识,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己周围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发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气象观察活动中,学生通过对气温的观察,了解到一天中的气温午后14时左右达最大,这和自己主观意识上“中午最热”不相符,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望。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明白了地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2.2开阔眼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地理课外活动一般都以室外活动为主,身体力行,可极大地提升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进行课外活动时,刚开始学生兴趣很大,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就会体会到其中的一些艰辛。比如,早出晚归、攀山采石、顶风冒雨、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材料整理等,学生并不是一下就能适应,但在不懈的坚持下,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心志变得坚定,行动变得切实,既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整体素质,又体验了“学以致用”的知识价值。此外,学习还从活动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撰写中体验了成功的欢乐,增强了自信心,摒弃了自卑的心理,提高了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2.3加强实践,培养学生地理技能
课外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地理技能方面,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制作学校平面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定向使用经纬仪、平板仪、罗盘等仪器测绘学校平面图,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的知识和技能。这样,不仅巩固和加深了课内学到的知识,同时还学到了与生产和生活有联系的一些技能。
3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几点建议
3.1精心设计课外活动
由于地理课外活动不受统一教学大纲、教材的限制,因而形式上灵活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地理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组织,认真设计。如果学生和班级较多,应组织普及性强、重视听感觉的活动,如地理知识系统讲座、竞赛、科技活动、野外考察等。如果学生和班级人数较少,则可组织相对灵活、时间相对固定的活动,如天文爱好小组、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小组、地理仪器小制作小组、各类地图制作小组等各种兴趣小组。组织这类活动的学生要有始有终,长期坚持,教师要加强指导,经常总结,多表扬和肯定,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3.2认真选择课外实践活动内容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引人入胜的地理书刊,讲述生动的地理故事,指导学生制作地理教具、模型,带领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等等。但无论什么样的活动内容都要符合学生的文化水平和接受程度。同时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样的活动内容是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因为恰当的选择活动内容才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能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此外,选择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还应根据季节、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典型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的进度与学习单元的内容等实,也就是说在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时,必须贴近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即参加活动的学生)。
3.3加强组织,确保活动安全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得当,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知识教育,确保活动安全健康进行。首先,学校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多与学生家长联系和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积极参加保险,并制定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如果在活动中发生意外,第一时间要抢救学生,并及时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妥善处理现场意外事故,事后由保险公司、家长和学校合理地解决事情。其次,学校要在时间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在制度上给予保障。最后,地理老师要多做调查研究、集体讨论,精心组织,以确保地理课外活动的正常进行。
4结语
总之,地理教学必须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特别是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地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研究分析问题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覃佩琼,兰伟仕.地理课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2001
[2]罗飞龙.地理课外活动之我见[J].零陵学院学报,2003
[3]刘秀华.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喊一句口令,参赛选手就做出跟老师所说的口令相反的动作,做错的选手就会被淘汰出局。
比赛之前,老师选了六位同学,幸运的是我也被选上了,当时,我很紧张,心想:我一定要镇定,认真地听老师说的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千万别做错了,否则会出洋相的。比赛开始了,老师大声地说:“抬起头。”我犹豫了一下,马上低下了头,我看了一下四周,其他的同学也低下了头,不错,第一轮我们都过关了。老师马上又说:“左手摸右脚。”我略一思考,“左手摸右脚,相反的就得用右手摸左脚。”我赶快用右手摸左脚,这时,有的同学居然听话地用左手摸右脚,有的同学一慌张,却用左手摸左脚,真是丑态百出。两个同学不幸被淘汰了,下面的同学们有的笑得捂住了肚子,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游戏继续进行着,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几轮过后,留在场上的只有我一人了,我想:我终于成为冠军了。心中十分得意。老师轻轻地说:“你下去吧。”我高兴地回到了座位上,突然,老师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哈哈大笑,说:“现在我赢了。”同学们一愣,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老师得意地说:“我还没说游戏停止了,婉莹就不跟我玩了。”同学们恍然大悟,又笑了起来。老师可真“狡猾”。
这个游戏真有趣,它让我懂得: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不断探索实践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
本文阐述了英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并且列举了一些课外活动的`形式,使英语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英语学习者.
作 者:余丽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校区 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学习关键词:语言输入和输出;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英语学习俱乐部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高职学生就業面向社会各行各业,对其英语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传统的以班级集体授课为形式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对于课外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许多学校开展了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建设。其中有些好的方法和形式可供高职院校借鉴和参考,但是由于学生在课外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程度和角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关于英语学习者应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实践活动以及相关教学管理的研究极为必要。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家对“语言学习”作出了如下定义: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学习,逐步了解、熟悉所学语言的特征和规则,再通过实际运用,不断操练,使语言学习自动转化成语言习得;即通过学习、运用,进而掌握之。可见,课堂教学和实际运用——语言的有效输入和输出是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途径主要有三种:教师话语(teachertalk)、同伴言语(peerspeech)和教材。首先,教师话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语言。相对于目的语使用者,教师也是目的语学习者;教师话语水平并未完全达到目的语水平。换言之,教师话语不是目的语,而是过渡语(inter-language)。根据过渡语理论,95%的学习者在未达到目的语水平前就发生了语言僵化现象(fossilization)。发生了僵化现象的教师话语极有可能导致学习者在某些语言项目上产生群体僵化。其次,同伴言语即学习者之间交流时使用的话语。毫无疑问,学习者间的话语也是过渡语;而且研究表明:学生之间过渡语错误明显多于学生同教师或学生同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错误。可见,如不能及时改善同伴言语的负面影响,就很容易形成语言僵化现象,从而限制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最后,虽然教材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因教材编写过程历时较久,使得教材在出版时便已经落后。所以,教材的非实时性同样制约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
Swain指出,语言输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与输入相比,输出为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深加工提供了条件;第二,输出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当验证假设的过程;第三,输出能发展学习者的自动化技能;第四,输出能发展学习者会话技能;第五,输出能培养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课堂英语教学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英语输出机会;主要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大纲的限制。较少的英语输出机会使得“哑巴英语”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从过渡语角度来看,英语输出机会缺乏易导致以下问题:一方面,一些语言错误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调整或纠正,形成错误僵化;另一方面,新学的语言知识得不到及时验证、提炼和转化,某些外语能力停留在表面,不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造成过渡语能力的僵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并不能满足或完全满足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展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输入质量,而且可以增加语言输出数量。
另外,Krashen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学习者动机强烈;信心十足,自我感觉良好;心情轻松,焦虑程度低)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英语课堂教学目前仍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单一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却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课外教学实践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通过读书、表演、唱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寓学于乐,在良好的“情感过滤”的学习环境之中,去学习有趣的学习材料,使学生真正习得语言,化知识为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借鉴某些大学的成功范例,成立以“运用英语完成交际”为基本特征的英语俱乐部,将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使得课堂教学与课外语言实践有机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发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英语俱乐部可下设多个活动小组,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可分为以下小组:①书写作小组:以阅读为首要任务,交流读书心得,提交读书报告,从而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②影视小组:赏析经典英语大片,模仿电影配音,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使脱口而出的英语更加地道,语音语调也更为标准;③表演小组:编导、排演英语短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造力,惟妙惟肖传递剧中人物情感和心理的同时也达到锻炼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④SIFE(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小组:激发学生创业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英语能力的培养也是SIFE必不可少的部分;⑤通讯社: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挖掘新闻、采访、拍摄、写新闻稿报道自己学习生活,热点时政,并向学校校报投稿。
在考核方式方面,可以采用英语艺术节形式,向师生公开汇报实践成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成绩的形成,不再是一次传统的考试,也不再是一个老师打分。实践成绩涉及学生参与俱乐部活动的情况、艺术节排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艺术节汇报的结果,具体成绩是学生自评成绩、艺术节嘉宾评分、其他同学评分以及各俱乐部指导教师评分的总和。以上考核方法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艺术节的创意、组织等工作也是以学生为主,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进步和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鼓励个性化学习,展示学生实践成果,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热情。
四、结论
课堂教学和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相辅相成:课堂教学为课外语言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语言实践活动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之内,而是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口头交际活动和书面交际活动有效地整合为协调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系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母语环境中增加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实现有效沟通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开展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强调教师参与,为学生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英语俱乐部只是课外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是致力于丰富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有益尝试,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培养出更优秀、更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为解决英语教学瓶颈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淑珍.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J].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377-379.
[2]刘晓红,郭继东.从过渡语理论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57-159.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4-35.
[4]Han Z.H.Fossilization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4:151.
[5]Fillmore,L.Wong.“When does teacher talk work as input?”[C].In Gass S.&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NY:Newbury House,1985.
[6]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L: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In Gass S.& C.Madden(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NY:Newbury House,1985.
【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09-19
课外活动教学总结07-06
课外活动备课计划07-17
二年级课外活动计划07-21
小学学校课外活动计划07-21
小学五年级课外活动计划09-06
2024年校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07-11
开展眼保健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计划11-05
书法课外活动教案06-18
足球课外活动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