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题库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备考题库
2007秋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卷10小题,计60小题)
1.《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
A.武姜 B.公子吕 C.共叔段 D.郑庄公 2.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A.楚辞 B.风雅诗 C.乐府诗 D.古体诗 3.下列诗篇中,在形式上通体对仗的是()
A.《山居秋暝》 B.《行路难》 C.《登高》 D.《无题》 4.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马伶传》 5.“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 14.下列作家中,与柳宗元齐名的是()
A.李白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15.《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司马昭 D.司马光 16.《前赤壁赋》是一篇()
A.汉大赋 B.抒情小赋 C.骈赋 D.文赋 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赞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而著名的作家是()
A.郁达夫 B.冰心 C.朱自清 D.戴望舒 18.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是()
A.马克思 B.培根 C.黑格尔 D.牛顿 19.下列诗人中,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A.曹操 B.岑参 C.李白 D.陆游 20.被称为“曲状元”的是(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1.鲁迅发表的)))))))))))))))
35. 提出文学是“剪裁的艺术”这句话的西方作家是()
A.斯沃夫特 B.斯蒂芬生 C.亚里斯多德 D.莎士比亚 36.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的回忆性散文是()
A.《往事》(一之十四)B.《嘱咐》
C.《背影》 D.《爱尔克的灯光》 37.《张中丞传后叙》刻画南霁云的形象,主要用()
A.议论 B.抒情 C.肖像描写 D.细节描写 38.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五言律诗的是()
A.《从军行》 B.《山居秋暝》 C.《陌上桑》 D.《蜀相》 39.下列作品中,被列为豪放词的是()
A.李煜《虞美人》 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C.李清照《声声慢》 D.辛弃疾《破阵子》
40.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A.《猛虎集》 B.《女神》 C.《我底记忆》 D.《望舒草》 41.下列作品中,尤其擅长描写战争的是()
A.《春秋》 B.《左传》 C.《孟子》 D.《战国策》 42.《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中心人物是()
A.姜氏 B.郑庄公 C.共叔段 D.颖考叔 43.下列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是()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白居易 44.李清照的《声声慢》写于晚年,此时流落于()
A.山东青州 B.江淮之间 C.湖北湖南 D.江浙一带 45.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一语出自()
A.韩愈的文章 B.柳宗元的文章 C.欧阳修的文章 D.苏轼的文章 46.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著名诗人是()
A.陶渊明 B.李白 C.苏轼 D.陆游
47.辛弃疾《水龙吟》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所用典故出自()
A.《史记》 B.《左传》 C.《三国志》 D.《世说新语》
48.编辑《乐府诗集》的宋代学者是()
A.刘向 B.曹操 C.苏轼 D.郭茂倩
49.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 B.《季氏将伐颛臾》 C.《秋水》 D.《寡人之于国也》 50.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是()
A.《秋水》 B.《谏逐客书》 C.《答李翊书》 D.《报刘一丈书》 51.“越调”是()
A.词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名 D.绍兴地方戏曲 52.五四时期,小说多采用“自叙传”方式和 54. 《箱子岩》开头记叙作者两次游览箱子岩的情景,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A.对比 B.类比 C.映衬 D.铺垫 55.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A.诗歌 B.散文诗 C.散文 D.小说 56.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A.杰克·伦顿 B.欧·亨利 C.马克·吐温 D.德莱塞 57.“郑伯克段于鄢”一语出自()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战国策》
58.《论气节》中作者列举了“一鼓作气”、“浩然之气”、“正气”等材料,是为了说明气是(A.有所不为的 B.有勇无谋的 C.战斗的、积极的 D.静止的、消极的 59.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巴金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是(A.《灭亡》 B.《寒夜》 C.《家》 D.《憩园》
60.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小说家是(A.契诃夫 B.泰戈尔 C.莫泊桑 D.欧·亨利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卷5小题,计30小题)
1.下列文章中属于书信体的有(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E.《报刘一丈书》 2.下列诗歌中属近体诗的有(A.《饮酒》 B.《从军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山居秋暝》 E.《杜陵叟》 3.下列先秦散文中属历史散文的有(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庄子》 E.《战国策》 4.《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A.四言为主 B.一韵到底 C.常用重章叠句 D.比兴手法 E.讲究对偶 5.下列诗篇中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A.曹操《短歌行》 B.王昌龄《从军行》 C.李白《行路难》 D.白居易《杜陵叟》 E.陆游《关山月》 6.中唐古文运动中的主要倡导者有(A.王勃 B.陈子昂 C.韩愈 D.柳宗元 E.欧阳修 7.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A.《悲剧心理学》 B.《文艺心理学》 C.《诗论》 D.《文艺对话录》 E.《西方美学史》
8.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主要补叙了下列人物的英勇事迹(A.张巡 B.许远 C.雷万春 D.南霁云 E.贺兰进明
9.下列作家中属创造社的成员有())))))))))))
A.郭沫若 B.闻一多 C.成仿吾 D.郁达夫 E.朱自清 10.下列现代文学作品中属于记叙文的有()A.《故乡的野菜》 B.《再别康桥》 C.《故都的秋》
D.《沙滩上的脚印》E.《箱子岩》
11.下列文章中属于游记散文的有()
A.《秋水》 B.《箱子岩》 C.《故都的秋》 D.《再别康桥》 E.《往事》 1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A.王维 B.岑参 C.高适 D.孟浩然 E.王昌龄 13.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有 A.《屈原》 B.《虎符》 C.《王昭君》 D.《蔡文姬》 E.《武则天》
14.下列词人中基本风格属于婉约派的有(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E.辛弃疾 15.“元曲四大家”指的是(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E.郑光祖
16.下列文学家中属于宋代的有 A.李商隐 B.杜牧 C.欧阳修 D. 苏轼 E.王安石
17.老舍在《断魂枪》中,主要刻画了下面几个人物的心态(A.沙子龙 B.赵七爷 C.王三胜 D.水生嫂 E.孙老者
18.下列文章中属于议论文的有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陈情表》 E.《报刘一丈书》
19.欧·亨利的小说作品有(A.《麦琪的礼物》 B.《警察与赞美诗》 C.《羊脂球》 D.《小公务员之死》 E.《最后的藤叶》
20.以下警句出自《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有 A.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E.惟陈言之务去 2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A.比较法 B.演绎法 C.归纳法 D.筛除法 E.连锁推理法 22.作为 一篇议论文,《秋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 A.寓言的方式 B.归纳的方法 C.对话的形式 D.善于援譬设喻 E.连锁推理的方法 23.《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点是 A.阴险毒辣 B.狂妄愚蠢 C.乖戾昏愦
)))))))))))
(((((((D.工于机谋 E.老成 24.在《李将军列传》中,与李广形象构成对比反衬关系的人物形象有()
A.大将军卫青 B.匈奴射雕者 C.程不识 D.望气王朔 E.李蔡
25.下列成语中出自《诗经·氓》的有()
A.胸有成竹 B.二三其德 C.夙兴夜寐 D.信誓旦旦 E.望洋兴叹 26.曹操《短歌行》中的用典句有()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7.下列词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的有(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B.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C.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E.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8.下列《前赤壁赋》的几组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有(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午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E.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29.在小说《**》中,作者用以刻画赵七爷形象的典型细节有(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竹布长衫脱下穿上又脱下 C.三句不离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
D.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E.经常坐在门槛上抽烟不说话 30.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A.采用倒叙手法 B.叙写中多次转换人称 C.双线并行,一实写,一虚写 D.悬念强烈 E.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每卷7小题,计42小题)
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锡:
2.杀数人,胡虏益解..。益解:
3.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膏:
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
5.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箸: 6.常有兵燹..,常有水旱。兵燹:
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
盗粮”者也。))))赍:
8.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所:
9.禾穗未熟皆青干。..青干: 10.麦苗不秀多黄死。.秀:
11.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散:
12.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问:
13.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后人:
14.明明如月,何时可辍。.辍:
15.有志乎古者希矣。.希:
1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窥伺:
17.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过:
18.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赋闲: 19.用此,其将兵数困辱。..用此: 20.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期: 21.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阙: 22.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举:
23.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 2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沉吟:
2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
2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丽不用。.内: 2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 2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
29.首身离兮心不惩。.惩:
30.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迎:
31.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干: 3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
3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
3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多:
35.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应口:
36.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乃: 37.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城: 3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 39.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东面: 40.此矢所以志也。.志:
4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肤:
4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迁:
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每卷4小题,计24小题)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以伐为: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
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尽心焉耳矣:
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养生丧死无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庠序之教:
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王无罪岁: 9.“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以为莫己若:
10.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臣闻吏议逐客:
1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
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 14.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食以草具:
15.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膏之沃者其光晔:
16.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誉之则以为忧:
17.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用与舍属诸人: 18.志乎古,必遗乎今。
必遗乎今:
1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尔三矢:
20.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21.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战百万日滋之师:
22.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
矢著其上砖半箭:
23.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且硕茂,蚤实以蕃:
24.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每卷3小题,计18小题)
1.《季氏将伐颛臾》出于《论语》的哪一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2.《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文中揭露“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现象,有什么思想意义? 3.《庄子(秋水)》一文中“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分别指哪三种对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4.韩愈认为为文立言(写文章)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宗旨又是什么?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认为国家的兴盛衰败主要取决于什么?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两种论据?
6.茅盾在《沙滩上的脚迹》里描写的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其中“夜叉”、“人鱼”、“光明之路”、“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分别象征什么?
7.什么是“后叙”?韩愈为什么要写《张中丞传后叙》? 8.《种树郭橐驼传》记叙种树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文章阐述种树之道与治民之道的相通之处又用了什么手法?? 9..在《故都的秋》里,作者写到“南国之秋”的情况有几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0.《短歌行》(其一)中曹操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什么?又以“周公吐晡,天下归心”表达什么志向? 11.《杜陵叟》在文体上是首什么诗?其诗句中对灾情的描写对全诗的感染力起何作用? 12.《炉中煤》一诗发表于什么时期,诗中的“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句比喻什么、象征什么?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结构线索是什么?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旦唱”的“旦”是指谁?“云”是什么意思? 15.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其文中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16.鲁迅《灯下漫笔》由前后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组成。两部分的论述角度和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 17.《**》中赵七爷和七斤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18.《论学问》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学者?文章主要论述了哪两个问题?
六、简析题(每题含两小题,每小题3分,每卷3题共6小题,计18题36小题)
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1)孔子反对攻打颛臾的理由有哪些?(2)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 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这里比喻什么?(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细节刻画南霁云?(2)这两个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征?
4.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从这节文字看,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2)最后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么的感情?
5.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撼也。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1)这一段文字的大意是什么?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6.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1)李广与李蔡的遭遇有什么不同?这里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2)作者在这段话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7.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
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1)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什么?
(2)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1)“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分别指什么?(2)这段话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试作简要分析。9.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的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1)这段话用了那些人物描写方法?(2)这段话表现了沙子龙怎样的心态?
10.阅读《米龙老爹》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个月以来,烈日在田地上展开了炙人的火焰。喜笑颜开的生活都在这种火雨下面出现了,地面上一望全是绿的,蔚蓝的天色一直和地平线相接。那些在平原上四处散布的诺曼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1)这段文字揭露了干谒者和权贵怎样的嘴脸?(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3. 阅读《**》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1)这里描写的环境属于什么类型?(2)这些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4.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斑的后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抢、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1)当时中国出于什么样的时代?
(2)这段文字对沙子龙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5. 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文中的“名”与“实”分别指什么?
(2)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答司马谏议书》一文语言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16.阅读《氓》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
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写出这两小节诗中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2)从这两小节诗来看,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17.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这段文字除了描写罗敷的服饰之外,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罗敷的美貌?(2)在这首诗的开篇,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 1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12个常用文言虚词: 之:
a)代词,表指代作用,可以指代人、事、物,译为“他(她、它)”,“他的”,„„做宾语 [例] 爱共叔段,欲立之。
姜氏欲之
b)代词,表指示作用,作定语,译为“这”,“这个”„„ [例] 之二虫又何知(《庄子》)c)代词,衬足音节,无意义,不翻译 [例]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d)助词,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e)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f)助词,指明语序倒装,不翻译 [例] 姜氏何厌之有
其是之谓乎
我之谓也(《秋水》)
g)动词,译为“到”、“往”
[例]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其:
a)代词,表指代作用,译为“他”,“他的”„„ [例]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代词,表指示作用,译为“那”,“那个”„„
[例]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语气词,表估计、推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 [例]王室其将卑乎(《国语》)
d)语气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例]其敢忘君主之大赐?(《左传》)
e)语气词,表祈使、命令语气,译为“就”,“要”,“一定”„„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者:
起辅助作用的代词。与一般代词不同的是,“者”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附着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后,共同构成名词性结构,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中心语等。可以与“者”组合的词类较多,意义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与名词组合:
主要可分两类:复指名词或名词性主语,引出谓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这个人”、“„„的情况”等。例如: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李将军列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马伶传》)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2.复指名词或名词结构,充当动词宾语。此时“者”通常可以不译,也可视需要译为“„„此人”、“„„的人(情况)”等。例如:(1)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冯谖客孟尝君》)
与数量词组合:
表示数量的种类。可译为“种”、“样”、“类”、“方面”等,也可不译。例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此三者,吾遗恨也。(《五代史伶官传序》)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谏逐客书》)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谏逐客书》)
与时间词组合:
表示一定的时间范围,可译为“„„的时候”等。例如: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2)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书》)
与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组合:将原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变成名词性结构,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1)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谏逐客书》)
与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
将原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变为名词性结构,也可酌情译为“„„的”、“„„的人(或情况、东西、事情等)”。例如:(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3)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谏逐客书》)
(4)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将军列传》)
(5)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张中丞传后叙》)
(6)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赋》)此外,“者”字结构有一类是提示或强调结果,以引出对缘由的解释,此时可译为“„„的原因”等。
例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谏逐客书》)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所,代词
“所”也是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辅助性代词,所组成的结构也是名词性结构。与“者”不同的是:(1)“所”置于其他词或短语之前,而不是其后;
(2)“所”的后面只能接动词,而且通常是及物动词。因此,如果不及物动词、形容词等与“所”字组合,它们自身一般也都变得具有及物动词的性质;
(3)“所”字之所以通常与及物动词组合,是因为此时的“所”具有动词宾语的性质。因此,“所”字结构说明的是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物,而“者”字结构则是说明发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实施者(如“所见”指看到的东西;“见者”则指看东西的主体),二者的意义差别是明显的,决不可混为一谈。例如: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五代史伶官传序》)――所归:归处。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所希冀:企盼的内容。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庄子?秋水》)――所连:指禅让的君位;所争:争夺的政权;所忧、所劳:指为此而忧虑、操劳的国事。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李将军列传》)――所之:去的地方、去处。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所能上报:指能够回报的恩德。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前赤壁赋》)――所如:去往的地方。
此外,还有一些由“所”组成的常见结构应当注意: 1.“所„„者”
此一结构表达的意义等同于“所”字结构,而不等同于“者”结构,亦即说明受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而不是发出或实施动作行为的主体。例如: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谏逐客书》)――所重者:看重的东西;所轻者:轻视的东西。
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所为者与所期者:指文章的写作与期盼达到的水平。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冯谖客孟尝君》)――所寡有者:缺少的东西。所欲忠者,国与主耳。(《张中丞传后叙》)――所欲忠者:愿意效忠的对象。所以
“所以”这一凝固结构表达的意思较复杂,主要有:
意义比较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工具、方法等,可译为“用来„„ 的„„”、“凭它来„„的”等。
如:A.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谏逐客书》)
B.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谏逐客书》)
C.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答李翊书》)
D.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答司马谏议书》)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知所以志也。(《张中丞传后叙》)
意义比较抽象,用以引出某种结果的原因,可译为“导致„„„的原因”、“这就是„„的原因”。
如:A.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谏逐客书》)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五代史伶官传序》)
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指代缘由、原因的名词性结构,做动词宾语。
如: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约数词
此时接续在数量词后,表示大约的数量范畴。可译为“左右”、“前后”等。例如: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李将军列传》)
诸,合音词
1.“之于”的合音(即取“之”的声母、“于”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于”古音同“乎”)。“之”为指示代词,“于”为介词,所以此时“诸”只出现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于”则与后面的词或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介绍前面的动宾结构关涉到对象、处所、地点、内容等。例如:用与舍属诸人。(《答李翊书》)
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答李翊书》)
更譬诸操舟„„(《论毅力》)
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之乎”的合音。“之”为指示代词,“乎”为语气词,此时“诸”只出现在句末: “之”是前面出现的动词的宾语,“乎”用来结束句子。例如: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约数词 此时“诸”作定语,表示某一范围的全体,或全体中的每一个体,可译为“各位”、“众”等。
例如: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卷。(《冯谖客孟尝君》)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李将军列传》)焉,兼词
兼有介词“于”和指示代词“是(此)”的意思,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后,介绍关涉到的人、事、物、处所等。
例如: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於国也》)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指示代词
通常用在及物动词之后充当宾语,指代前面出现的人、事、物等。
例如: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论毅力》)――尝焉:试着做这件事。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怜焉:爱护百姓。疑问代词
通常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结构之前表示疑问,可译为“哪里”、“怎么”等。例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
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焉”可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表陈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
例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例如:君何患焉?(《郑伯克段于鄢》)
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报刘一丈书》)
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答李翊书》)则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继关系,可酌情译为“就”、“于是”、“那么”等。例如: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郑伯克段于鄢》)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刘一丈书》)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酌情译为“却”、“反倒”、“然而”、“但是”等。例如: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今取人则不然。(《谏逐客书》)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他植者则不然。(《种树郭橐驼传》)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虽然”、“倒是”等。例如:美则美矣,抑臣亦有惧矣。(《国语?晋语九》)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傅子?附录》)而,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2)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1)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例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介词。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
例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昔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
例如: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
例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以,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例如: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
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
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
例如: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
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
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
表示带领、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 “凭”、“靠”。例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氓》)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
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
(二)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三)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
(四)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
例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由“以”构成的几种常见结构 1.“以”字结构用作补语
在古汉语中,由“以”构成的介宾结构,时常用作动词或动词性短的补语成分,表示这一动作行为的方式、工具、凭借或关涉到的人、事、物等。而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不再出现,相关内容通常用状语或动词宾语的形式出现,这是在阅读理解时应当注意。例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於国也》)――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那里(或:在那里种上桑树)。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於国也》)――申之以孝悌之义:教给他们孝悌的道理。
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答李翊书》)――告生以其道:把他自己掌握的道理、知识告诉你。
请其矢,盛以锦囊。(《五代史伶官传序》)――盛以锦囊:用锦囊装起来。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五代史伶官传序》)――系燕父子以组: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起来。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则某知罪矣。(《答司马谏议书》)――责我以在位久:用在位时间太长为理由批评我。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张中丞传后叙》)――语以国亡主灭:告诉(他们)国家已亡、君王已死。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张中丞传后叙》)――责二公以死守:以死守孤城为理由指责张巡、许远。
省略了的介宾形式在古汉语中,当介词“以”后面的宾语是代词(如“之”、“是”之类),而且所指代的对象已在前文出现时,那么这个代词宾语时常可以省略。阅读和理解时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出现在前面的句子中,相距较远,翻译时就应当把这个代词宾语补出。例如: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请以遗之:请求把君王的煮肉送给她。
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手下把这件事告诉孟尝君。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冯谖客孟尝君》)――以何市而反:用收债的钱买什么回来?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因为变法而富足,国家因为变法而强大。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陈情表》)――无以至今日:不能靠祖母活到今天;无以终馀年:不能靠我度过残年。
欲将以有为也。(《张中丞传后叙》)――打算留着这条命有所作为。
二是代词宾语所指代的对象在同句之中,而且就在“以”字之前,翻译时可直接将它作为“以”的宾语对待。这种情况也可看作是“以”的宾语为了强调而提前的形式。
例如: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大同》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谏逐客书》)――用驱逐客卿的方式帮助敌国,用减少人才的行为使仇人获利。
3.“以为”
“以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有两种意义: 一是复合动词,表示“认为”、“觉得”的意思,这较为常见。例如: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谏逐客书》)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二是省略了代词宾语的“以”字结构与动词“为”组合而成,因此是两个词。理解和翻译时必须把“以”的宾语补出,才不致产生误解。例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以为东蒙主:让他(指颛臾君)东蒙山祭祀的主祭人。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之以为博。(《庄子?秋水》)――以为名:以此博取高洁的美名;以为博:以此换取博学的赞誉。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冯谖客孟尝君》)――无以为家:没有用来养家的资财。
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写下他的事迹,以此作为官员的戒鉴。且,副词
作为副词,“且”可以表示情态、程度、时间等,可译为“尚且”“姑且”、“暂且”、“而且”、“况且”等,这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近似,不难理解。另有两种用法是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应注意掌握。
置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这一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快要”、“就 要”、“将要”等。例如:(1)坐,且将戮。(《张中丞传后叙》)
(2)虽食,且不下咽!(《张中丞传后叙》)
(3)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李将军列传》)――且尽:将要完结。下同。
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李将军列传》)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张中丞传后叙》)
及其无救而且穷也„„虽欲去,必不达。(《张中丞传后叙》)――且穷:指将要无计可施。
2.置于数量词之前,表示接近这个数目,可译为“大约”、“接近”、“快到”等。例如: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张中丞传后叙》)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马伶传》)连词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还是„„”等。例如:焉足以知是且非邪?(《答李翊书》是且非:对还是错。)
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李将军列传》)
连结前后两项,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等。例如:居一二日,(萧)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史记?淮阴侯列传》)乃
副词
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
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5.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2、陆游的诗歌艺术
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是有宋代成就,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李白的飘逸自然、杜甫的悲壮沉郁他兼而有之。
3、欧阳修为的文章家和文坛领袖,倡导了影响深远的北宋诗新运动。
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于其诗歌,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4、王安石散文创作
王安石对文学的看法,特别强调其实用功能。和其文学主张相符,王安石的散文也以政论性的为多。这些作品,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明力量。
5、“元曲四大家”指在元杂剧创作中享有盛名的四位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根据四大家的活动年代和他们的创作成就,定四大家为“关白马郑”,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白朴代表作《梧桐雨》;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
治
14.“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1.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22.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 2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2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2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2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34.“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7.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 3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 39.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40.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1.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2.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48.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 19
政
治
放
49.“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50.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
5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52.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53.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5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5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56.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赎买 57.“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
5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59.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6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 6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7.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68.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69.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70.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7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2.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73.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74.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75.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6.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
77.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78.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
79.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8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81.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82.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 83.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84.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 19
政
治
85.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86.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 87.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88.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89.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
90.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 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92.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
96.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8.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
9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
101.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0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104.“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0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
10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10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10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0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0.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
11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1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13.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1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15.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116.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1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 19
政
治
120.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1.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122.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1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124.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125.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12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2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2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130.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1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13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1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1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13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3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1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1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4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1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1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1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150.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
1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15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153.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154.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5.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 19
政
治
15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57.“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58.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159.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1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6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6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1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16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16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66.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16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6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16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177.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178.“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
179.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180.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182.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1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1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1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1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1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188.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189.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1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1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19
政
治
1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193.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1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1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1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20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0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2.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204.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稳定
20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20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07.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8.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209.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21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211.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12.所有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13.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2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5.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变化,质变是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216.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218.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21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20.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21.人的价值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这是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22.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约80年间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22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是:南昌起义 22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225.大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南京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城市合办和乡村豪绅阶级政权
226.国民党反动政权存在的基础是:官僚垄断资本主义
22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也是其区别于旧军队的根本标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8.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 19
政
治
22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0.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在当时的战略和策略是:不要四面出击
231.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23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33.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234.坚持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富于创造性
23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3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238.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3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42.现价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3.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244.“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45.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和合作 246.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247.把物质说成一种或者几种可直接感知的有形实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248.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49.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50.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25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252.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53.上层建筑的两个方面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25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5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所遵循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56.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过程
257.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258.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以下哪篇文章中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将革命进行到底》
25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 19
政
治
260.“工农武装割据”就是: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 261.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思想的大会是:中共四大
262.直接影响到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大法宝作用发挥的是:党的建设 263.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斗争的焦点是:军队和政权的问题
264.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文件是:《五四指示》
265.毛泽东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6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67.被毛泽东誉为“鞍钢宪法”的鞍钢企业管理制度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
268.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269.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2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
27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272.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7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74.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 275.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
27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77.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
278.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279.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280.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二、简述题库
1、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二者是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即动中有静,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静中有动,相对静止中包含绝对运动;运动和静止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承认相对静止有重要意义;
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第二、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第三、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
答:具体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作用
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 19
政
治
实现条件:
第一、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用连续的观点看问题,反之,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肯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二者对立的根本和焦点。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5、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其次,实践出真知。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6、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亦称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离不开客体,人的认识根本上是由客体决定的。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认识也离不开主体,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生理状况和精神状况的制约。
7、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第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即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首先,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其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
/ 19
政
治
体形式和水平如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再次,社会意识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的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8、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一、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尽管有其特殊性,但它们本质上都是客观的物质体系。
第二、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似,都是由其内部固有的矛盾推动,存在一个辩证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对人类社会同样可以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精确地进行考察和研究
最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同是客观发展过程,但也有区别。特殊形式,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和自觉创造性。社会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社会进步的科学内涵。
社会进步是指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步和发展。之所以是对社会发展的总概括,是因为社会进步是指:
第一、是一个有方向的概念
第二、是一个整体概念
10、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第二、既然人的本质在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又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
第三、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社会关系中,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我们正确地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11、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其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再次,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但是,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首先,受到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状况的制约
其次,创造历史活动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受此一时代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再次,自觉程度不同,特别是科学文化水平不同,制约着历史的创造。
1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歪曲反映
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另一方面,相互依存,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发展的;全面的
/ 19
政
治
谬误也是具体的有特定的条件和范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加深刻的认识真理,自觉地完善和发展真理
总之,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当然也是真理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13、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路线。
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它的主要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15、何谓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它通过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而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杨弃。
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首先,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变化,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主观任意的否定;其次,形而上学否定观把否定看作是发展和联系的中断,是绝对的否定,是对原有事物的彻底抛弃,简单的消灭;再次,否定观否认客观事物自身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因而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
16、国体和政体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
国家的类型亦称国体,指的是国家的阶级内容,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的形式亦称为政体,指的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使国体得以实现。
1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首先,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 19
政
治
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
18、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根据我国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
(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19、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 本不相容的。
(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 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生产力目标与价值目标二者是互为条件的。
(1)生产力目标是价值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 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可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价值目 标的物质基础。
(2)价值目标又是生产力目标的条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不坚持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
2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2、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邓小平认为,农业是根本。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这是因
/ 19
政
治
为: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又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4、简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除了因为这一理论依据和所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表现在它坚持的基本原则,它强调的基本理论,都源于马克思主义。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继承和坚持,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
何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论述。
第一、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
邓小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
邓小平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发展生产力,而没有也不需要解放生产力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
第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
邓小平既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使二者成为不可分割、有机联系的整体。
/ 19
政
治
第四、把基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统一起来。
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五、把发展过程同最终结果统一了起来。
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发展过程与最终结果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26、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在提出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述社会 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地强调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提出了下列一些重 要思想。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马克思最注 重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才能实现********。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 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只有创造出比资本 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从根本 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为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 和围绕这个中心。
27、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的”的判断标准?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讲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①“三个有利于”标准使实践标准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什么是当务之急的实践却是个不容易把握的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坚持了实践标准并使之具体化,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现实意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旧的观念时时干扰我们的工作和认识,如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现实、具体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标准,具有现实针对性。
③“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三个有利于”的头一条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而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也就是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有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一个以生产力标准为基础的包括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系统。
28、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基本涵义:
/ 19
政
治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有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概括和总规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对我们现有社会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29、为什么说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
第一、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
第二、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形的变革。
第三、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形,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又一场革命。
30、简述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知道方针,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的一句,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基础。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如何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
3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历史更长的时期。
3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关系学说的重大发展
第二、它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和趋势的崭新概括
第三、它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总结。
它理论内涵是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作用。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第四、高科技在只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3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第一,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第三,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 19
政
治
34、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斗争的最高形式;
第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奋斗的结局也证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存在,而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正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阵地和夺取城市、夺取全国政权的出发点。
3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革命才能顺利发展,取得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主席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树立了榜样。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现,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36、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地位;
第三,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
第四,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转变,并最终实现消灭一切阶级和一切国家的伟大目标。
37、简述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及意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的强烈愿望。
第二,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经过建国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新中国的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课题。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正是反映了这种历史必然性。
/ 19
政
治
第三,集中反映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主席思想的重要内容。
38、中国社会注意建设道路的提出及指导方针?
正确认识社会注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工作重心;以苏联为借鉴,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39、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40、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
邓小平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全国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这一概括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
第三阶段是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党的十四大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列入宪法
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简明概括是什么?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等于动摇了基本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还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42、简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意义?
(1)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率,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源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
(2)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43、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内容?
/ 19
政
治
(1)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作为一种体系或一种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第一,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它是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第二,社会保险居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指对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帮助,主要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第三,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第四,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比如对军人或军烈属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
44、简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主席,我们党把它称为毛主席思想。党的七大把毛主席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写到了自己的章程中,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5、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鲜明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又不同于一党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其鲜明特点主要有: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各民主党派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形式,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亡的平等地位。
46、什么叫依法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什么?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8、“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 19
政
治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
(1)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
(3)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国两制”长期不变。这种不变,既是承诺,又有《基本法》作保障。
49、“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而提出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主要是:第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可以长期并存;社会主义国家既可以为作为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允许和保护一定地区范围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二,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涵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意义主要是:第一,它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它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5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基本政策是什么?
(1)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已经不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而是各族劳动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具体的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还存在差别。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坚持这一原则,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坚决揭露和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切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专升本大学语文题库】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专升本2011aaaa06-01
四川专升本大学语文知识点06-09
2006年河南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09-10
大学英语专升本考试07-26
大学英语专升本考试资料06-10
2023年中南大学自考专升本07-23
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考试报名表10-22
专升本语文07-24
专升本心得07-06
专升本推荐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