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

2025-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精选8篇)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 篇1

一个词变成一个句

著名翻译家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思”。言外之意,翻译一句话不能逐一翻译一串个别的单词,也不是翻译某种句子结构。初学翻译的人之所以译得不好,就是因为摆脱不了原文各个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影响,总觉得英语中每一个词译成汉语都是一个词。殊不知,为了说明原文的意思,有时候要将一个词译成几个词,乃至一个短句。这就是翻译中对某些词的„增益‟。

例如,英语中有些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一个词组:read“看书”,drive“开车”,giggle“咯咯地笑”,stumble“蹒跚而行”,等等。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一般英汉词典上都能查得到。

再如,英语句子中有大量的“副词+动词”的结构(副词也可能在动词之后)。在不少情况下这种结构可以译成汉语“副词+动词”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许多人往往用“……地”来译所有的英语副词,如:

(1)They were patiently listening to him.他们在耐心地听他讲。

(2)He quickly stood up.他很快地站起来。

(3)I will gladly join you in the work.我会乐意地和你一起工作。

这三句中都用了“地”字结构,第一句还可以,后两句就显得有点“翻译腔”,“地”字似乎可以省去,可分别改译为:“他很快站起来”和“我乐意和你一起工作”。但是这三句中的副词和动词仍然译成了偏正结构,这是因为三句中的副词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

但是,是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这种结构都可以这么译呢?请大家考虑一下下面这一句应如何翻译:

This is a NATO matter and any comment on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将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译成“合适地来自北约”显然不通。从意义上看,appropriately与其说是表示动作come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表示其结果,因此该词应抽出来放到后面,将此句译为:这是北约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评论应由北约做出,这才是适宜的。

再请看下面这一句:

Law enforcement cannot responsibly stand aloof.如将此句照字面译成“司法部门不能负责任地冷漠”会让人不知所云。问题在responsibly这个词的处理上,它也不表明动作的方式而是表示一种结果,因此可将此句译为:

司法部门对此不闻不问,那就是失责。

例如:

1.In the late 14th century, Marco Polo famously made his way along trade routes from Italy to China.十四世纪后半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沿贸易通道来到中国,因而一举成名。

2.Their commander wisely judged to be safer in their works than in the field.他们的指挥官认为留在战场上不如呆在工事里更安全,这是很明智的。

在翻译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另一个副词的结构时,有时也不能一概译成“……地”结构,而需要将该副词抽出来加以增益,才能说明其含义,如:

3.Chimpanzees are the animals closest biologically to humans.从生物学角度看,大猩猩与人的关系最亲近。

4.Tami said it was possible, just statistically unlikely.泰米说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又不太可能。

5.The second child she dreamed of might now be medically impossible.她本来还想要一个孩子,从医学角度来看,现在是不可能了。

6.Only 18 percent are officially unemployed.据官方统计,只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是失业者。

7.Real-estate prices in downtown Manhattan looked prohibitively expensive.市中心曼哈顿的房地产价格贵得使人望而生畏。

8.She was remarkably silent when the others all talked and laughed.别人有说有笑时她却沉默不语,显得很突出。

9.It was a vast and treacherous landscape, but breath-takingly beautiful.这是一片广阔而变幻莫测的景致,但却美得令人惊讶。

10.A schoolmaster, finding such errors in a schoolboy‟s essay, would be justly indignant.小学老师在学生的作文里发现这样的错误一定会生气,而生气不是没有道理的。

11.Voters were understandably confused by the identical Caser names on the ballot, and the split vote sent the real candidate Caser down to defeat in the primary.选举人被选票上一模一样卡瑟的名字弄糊涂,因而选票分散,导致真正的候选人在初选时就落选,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时候,形容词做定语或表语时,也无法用一个词将其意思充分表达出来,翻译这个形容词时也需要进行增益,如:

12.The sleek turbines of the American windmills mad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ense.美国造了许多风力磨坊,这从经济和生态角度看是有道理的。

13.Now we stay a respectful distance him.当然不能将a respectful distance译为“尊敬的距离”,应将这一句译成“我们对他敬而远之”。

14.He had a sound feeling that idioms were the backbone of a language and he was all for the racy phrases.他感到习语是语言的主要支柱,因此特别主张用生动的短语,他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15.The prisoners of war are allowed to write censored letter.战俘们可以写信,但信件要受到检查。

16.We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when buying expensive things and ask ourselves if we are making a wise purchase.我们在买贵重的东西时一定要小心,问问自己买这样的东西是否明智。

又如:I wouldn‟t have eaten it, only I‟m too ladylike to take it out of my mouth.这一句中的ladylike很难用一个中文词来表达,其意思是“像个有教养的女人那样”。这一句不妨译成:“我本来不想吃,只是觉得再从嘴里拿出来不太雅观。”

英汉互译格言

The sting of a reproach is the truth of it.指责带给你刺痛,正是它的忠实之处。·Virtue and happiness are mother and daughter.美德和幸福犹如母女。·All mankind are beholden to him that is kind to the good.行善者,人人铭记之。·It‟s easier to prevent bad habits than to break them.防止染上恶习远比消除恶习容易。·An old man in a house is a good sign.家中有老是一个好迹象。

·Speak with contempt of none,form slave to king,the meanest bee,and will use,a sting.别用言词贬低任何人,无论国王还是奴隶。最卑戝的蜜蜂也 ·Beware,beware!he'll cheat'ithout scruple,who can without fear.当心,当心!行骗而无所畏惧者,也将无所顾虑。

·How few there are who have courage enough to own their faults or resolution enough to mend them!承认并改正错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If thou dost ill,the joy fades,not the pains;if well,the pain doth fade,the joy remains.你若作恶,消失的是快乐而非痛苦;你若行善,消失的

·Trick and treachery are the practice if fools,that have not wit enough to be honest.傻瓜习惯于诡计和背判的伎俩,他们还没聪明到学会真诚待人

·Great beauty,great stength,and great riches,are really and truly of no great use;a right heart exceeds all.貌美,力大,有钱,实无大益

·Let our fathers and garandfathers be valued for their goodness, ourselves for our own.让父亲和祖辈因他们的善行受到尊重,让我们因我们自己的 ·Thirst after desert,not reward.渴求美德而非奖赏。

·If thou injurest conscience, it will have its revenge on thee.伤害良心,将受到良心的严惩。·If thou wouldest live long,live well;for folly and wickedness shorten life.若欲求长寿,生活须行善,因为蠢行和邪恶会把生命缩短。

·Each year one vicious habit rooted out,in time minght make the worst man good throughout.每年根除一恶习,恶根亦会成完人。

·None but the well-bred man knows how to confess a fault,or acknowledge himself in an error.唯有有教养者方知如何承认错误,或意识到自己行为

·If you do what you should not,you must hear what you would not.若做了不应做之事,则必然会听见不愿听之语。

·Let thy vices die before thee.让恶习先你死去。

·Act uprightly,and despise calumny.Dirt may stick to a mud wall,but not polish'd marble.为人正直的就不惧诽谤:污物可以沾到泥墙上,却附不

·An honest man will receive neither money nor praise,that is not his due.正直的人既不收受他人的钱财,也不接受他人的奉承,这些都不是他应得的

·The honest man takes pains,and then enjoys pleasure,the knave takes pleasure,and then suffers pains.正直的人先经历痛苦,然后享受欢乐;无赖

·He that doth what he should not,shall feel what he would not.若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则将产生自己所不希望有的感觉。

·The goodwill of the governed will be starv'd,if not fed by the good deeds of the governors.被统治者的良好愿望,若无统治者的善待,亦会饿死

·The brave and the wise can both pity and excuse,when cowards and fools shew no mercy.勇者和智者均有同情谅解之心,而懦夫和愚者则毫无怜悯之

·Calamity and prisperity are the touchstones of integrity.不幸与幸运都是正直的试金石。·Who judges best of a man,his enemies or himself? 谁能最恰当地评价一个人,他的敌人还是他自己?

·Cunning proceeds from want of capacity.狡诈出自于能力的缺乏。

·You may be too cunning for one,but not for all.蒙骗得了一人,但蒙骗不了所有的人。·Clean your finger,before you point at my spots.先洗浄你的手指,再指出我的污迹。·He that can bear a reproof,and mend by it,if he is not wise,is in a fair way of being so.能承受责备并据此改过者,若不算是智者,也距之不远

·Tis hard to be poor and honest:An empty sack can hardly stand upright,but if it does,'tis a stout one!要做到贫穷而又诚实实在不容易·Keep conscience clear,then never fear.问心无愧,永无畏惧。

·When you're good to others,you are best to yourself.善待他人,即是最善待自己。·What is serving God?'Tis doing good to man.什么才算是为上帝奉献?即对人行善。·A quite conscience sleeps in thunder,but rest and guilt live far adunder.平静的良心能在雷声中入睡,而安宁和负罪则无法毗邻。

·There is no man so bad,but he secretly respects the good.再坏的人都会暗自敬重好人。·A true great man will neither trample on a worm,nor sneak to an emperpor.真正的伟人既不大肆践踏小人物,也不会在皇帝面前奴顔卑膝。

·Do me the favour to deny me at once.立即把我拒绝,以此给我恩惠。

·You may be more happy than pinces,if you will be more virtuous.如果你能多做善事,你会比王子还要幸福。

·Who has deceiv'd thee so oft as thy self? 欺骗你的莫过于自己。·Nothing so popular as goodness.最的欢迎的是善行。

·Don't misinform your doctor nor your lawyer.别向医生和律师提供错误的消息。·A good lawyar a bad neighbour.好律师坏邻居。

·The excellency of hogs is fatness,of men virtue.猪的优点在于肥壮,人的优点在于美德。·Don't throw stones at your neightbours,if your own windows are glass.假如你家的窗户是玻璃做的,别用石头打你的邻居。

·Keep flax from fire, youth from gaming.亚麻远离火苗,青年远离赌博。

·One mend-fault is worth two find-faults,but one find-fault is better than two make-faults.一个改正之错相当于两个发现之错,但一个发现之错好

·The sun never repents of the good he does,nor does he ever demand a recompence.太阳绝不为它所做的善事后悔,也从不指望任何报酬。

汉译英:中国打击热钱的原因

热钱由于具有投机性和流动的不确定性,是各国严控或打击的对象。具体到中国,之所以对热钱严正以待,是因为“热钱”的存在,不利于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中国资本项目仍然管制的条件下,“热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汇率的冲击上,央行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在“热钱”不断涌入的情况下,不得不大量买入外汇资金,货币供给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抑制“热钱”的流入,加大其成本,需要压低人民币利率。两者的结果使得市场上的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又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Hot money, because of its speculative purpose and uncertain flow, is under strict control or crackdown throughout the world.As for China, why is the government highly vigilant to combat it? Firstly, hot money is detrimental to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netary policy.With capital accounts still under control in China, the risk hot money poses mainly lies in the impact on exchange rate.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exchange rate in the backdrop of hot money constantly pouring in, the central bank has to buy in a great amount of foreign funds, and thus money supply is considerably augmented.Moreover, to curb the inflow of hot money by increasing its cost, RMB has to be devaluated.The above two measures, however, leads to a surging liquidity in the market, which in turn may result in inflation and overheated economy.其次,“热钱”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热钱”的大规模流动会增加外汇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国际收支的调节,并可能加剧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扭曲,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Secondly, hot money is detrimental to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and the stability of RMB exchange rate.The large-scale flow of hot money will bring more uncertainties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do harm to the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and may intensify the imbalance in this aspect, cause distortion in exchange rate, and even trigger off another financial crisis.另外,“热钱”不利于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热钱”并不是有效资本,其进入中国就是为了牟取暴利,只等人民币升值获利就走,撤走之后,将会引发股市、楼市大跌,增加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人一生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篇2

人一生中最致命的八个问题,在生活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的问题,根据这个问题你能联想到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许就能讲出一番人生大道理呢,不信你看看,然后看看你犯了那个没。

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却怎么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藉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

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文章摘自:生活感悟,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http:///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 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不是很难?

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改变当然是难的。成功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

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

其实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做人,依靠自己!

问题五:你认为完全没有打过篮球的人,可以当很好的篮球教练吗?

回答:当然不可能,外行不可能领导内行。

可是,有许多人,对某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只听到那个行业好***,就马上开起业来了。

我看过对穿着没有任何口味、或根本不在乎穿着的人,梦想却是开间服装店;不知道电脑怎么开机的人,却想在网上聊天,结果道听途说,却不反省自己是否专业能力不足,只抱怨时不我与。

——做人,量力而行。

问题六:相似但不相同的问题: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

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七: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自己能否转败为胜?

解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 篇3

1 不要忘了自己的微笑

销售人员走南闯北,有时是刮风下雨、有时天寒地冻、有时烈日炎炎,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些情绪,与客户见面的时候,忘了自己的微笑。

心理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10秒钟最关键,10秒中决定对方以何种态度跟你接触,微笑是上天赐给我们重要的肢体语言,如果一开始你的肢体语言给对方的印象是:“其实我不想见到你”,你认为对方同样会接受你吗?既然你给对方的感觉是这样的,那么,大家公对公,没什么感情可言,你认为接下来的交谈会愉快吗?

所以,不管我们在与客户见面前发生什么事,那是你自己的事,见了客户,首先就要微笑,这比你的着装与你的礼仪更重要。

如果你的表情实在是微笑不起来,见意你到了客户的门口,不要进去,到洗手间先洗个脸,梳一下你的头发,把脸部肌肉向上方两侧拉20次,这样你就会好多了,然后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客户的办公室,目光注视客户的目光,面带微笑。

2 不要争辩

上天给人类设计一个大脑和一张嘴,嘴巴除了吃饭外,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人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跟客户也是一样,讲个故事,历史上有个有名的建筑大师给某地设计市政大楼,有一天市长跑过来告诉他大厅里没有柱子,可能会塌下来,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的事,但那个建筑大师仅说了声好,就加了几根柱子,过了若干年后,那位建筑大师已经死了,人们有一天忽然发现,那几根柱子根本没有接触天花板。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当时建筑大师给那位市长说一大堆建筑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那位市长大人能接受吗?能听得懂吗?

所以,我们在与客户沟通时,他们不了解产品的情况或对产品有误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我相信客户说出他们的理由时一定有他们认为正确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拿出你的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去体验,而不是去争辩。

顺便说一下,人都有自尊心,你当面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时,他会尽力维护自己的想法,就算你赢得了争辩,最后也会失去了定单,何必呢?

3 不要离客户太近,过于热情

当你在月台上等火车的时候,或当你排队买东西的时候,你周边的陌生人如上前向你问路,你会本能地向后退一步,如果空间比较窄,你会无意地将上身向后倾,这是因为别人侵犯了你的私人空间,当人们乘坐一辆挤满人的公交车时,目光会向着窗外或将目光转移到某件物品上,这是因为当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人侵犯后,我们会本能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脱离现实,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有时也会变得烦燥不安。

同样,当我们去超市买某件物品时,销售人员如靠得太近,心里也会感觉很压抑,那么,跟客户应该保持多大的距离比较适合呢?

第一次与客户接触时最好保持在1.2米以外,这样沟通起来会很轻松,不会有压力,1.2米以内是人们为自己的家人、亲威、朋友预留的,除非客户主动靠近你,否则请保持与客户一定的距离。

4 不要忽略了老客户

我在北京华联卡西欧买了一块表,戴了三个月,因为一开始买的时候时间都是设置好的,我当时也没去管其它的,忽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忘了怎么设置了,搞了半天都没弄出来。

我抽了一个周末,陪朋友逛街时路过华联,我就进去,顺便想给我的朋友也买一个,我走到柜台前对卖表的营业员说:“小姐,三个月前我在你那买了块手表,我忘了怎么设置了,麻烦你告诉我一下”。

当时,刚好有两位客人过来看表,她说了句:“好,你稍等一下”,我就在那等,我是从中午1:45一直等到3:20,她只顾介绍他的表给其它人,没有时间理我,我终于发火了,当着他们客户的面,说:“你们卡西欧怎么这样,卖了东西就不管人了,而且用了三个月,表面就花了,我问个怎么样设置,就等了近2个小时”。

其它客户当听到我这样说时,都走了。其实他给我讲一下最多也就1分钟,而且我还可以再买一支,还能够帮她说几句好话。

我们都知道的,当我们在买某样东西,刚好有其他人在这买过同样的产品,他的一句话对我们来说比业务人员讲所有的话都管用。

现实当中,我们好多业务人员,干了很多年,还像新入行那样,天天都在找客户,这个不是说他的业务能力有多差,我很负责人地告诉你,大部份原因是你忘记了你的老客户,世界上有名的销售大师,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乔吉拉德先生告诉他的老客户:不管在何时何地,当我再次遇到你,我会放下我手上任何工作向您打招呼,为您提供服务。

很多业务人员一听到服务,就想到是公司的事,或想到又要花钱,其实大家想一想,如果当时那位卡西欧的销售小姐如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说,您好,您用的手表有什么问题吗?需要我帮忙吗?这话让想要买的人听到,心里是不是对这家公司非常信任?

认为这是一家非常负责任的公司,产品一定也非常不错,所以,下次如果你的老客户过来,你一定要隆重向大家介绍,感谢他买了你的东西,逢年过节的时候给你的客户发一张卡片,或发一条短信问候,相信你的销售业绩会越来越高。

5 不要过于专业

我们很多业务人员都非常自信,认为我们公司是行内最好的,我们的产品也是最优秀的,这本身是好事,我现在所提到的是,他们这样的自信,无形当中也会认为自己也是最好的。

所以,无形会表现出自己是专业的人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会经常性地讲一些专业用语,还有一些甚至动不动冒出几句外语,搞得对方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又不好意思问,感觉跟你有很大的距离。你认为这样沟通会愉快吗?

还有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有很多新的业务人员,在找客户的核心人物时,总是被前台或无关人员挡在外面了,前台的接线生,天天都在接电话,各种各样的声音都听过,特别是新的业务人员,一听声音就知道来推销的,说着强装出来的普通话,自认为很专业的语言,一听就知道跟大众不一样的,一外星球的人。

其实,对客户来说,最容易接受的声音是客户当地的声音,最容易接受语言的是平时讲话的语言,如果你现在是在南京,那你给南京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就讲南京话,前台一般情况下不会挡你的,只是把你当作是本公司的同事。

所以,跟客户沟通,最好用客户当地的语言,讲客户听得懂的话,令可让对方认为自己是善良的普通人。

6不要轻易地承诺

有一次,我们公司采购了一批零件,供应商说好是周二下午1:00送货的,我是从早上9点一直问有没有出来,到了晚上9点,他们都还没到,期间他们一直口口声声说出来了。

但直到第二天的下午3点才来,让我们老总非常的火大,下次再也不买他们的东西了。

我们做业务的,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大部份都有势在必得的心态:“只要能拿下订单,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比如: 明明是20天可以交货的,为了讨好客户,说是18天可以交 ;明明带电时间是40小时的,却说成50个小时 。明明说是100克纸张的,却说成120克。

如此等等。反正只要客户给了钱,自己有了拥金,其它的都不管了。

经调查,平均一个不满意的客户会告诉11个潜在客户,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客户忠诚度,因为仅仅客户满意还不行,满意的客户不一定下次还会买你的,平均一位忠诚的客户会向3个人推荐你的产品。

这里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客户满意度,所谓客户满意度是指客户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如达到期望,就满意,未达到就不满意,超过就是忠诚。96%的不满意客户不会向公司报怨,只是下一次不买你的就是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公司要求业务员在给客户作产品说明时有所保留的原因,各位试想一下:我们给客户承诺带电时间是40小时,结果却是50小时,客户会非常的惊喜。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 篇4

1、 语文

对于语文来说写错字是考试最常丢分的原因,特别是古诗词的默写,里面的生僻字和多音字都非常多,如果你不仔细认字的话,很可能会和其他字给搞混了,因此我们平时在背诵的时候一定要边背边默写,对于易错的字词一定要圈出来,时刻提醒自己。

2、 数学

对于数学来说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不见很多同学思路正确但是很多都在最后的计算力栽跟头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答案错了就一定要扣分,所以平时我们做题不要依靠计算器等工具,要自己动手去计算,演算步奏要工整,能一目了然的那种,这样有没有错也能看出来。

3、 英语

辩论场上容易犯的五大错误 篇5

现象:不少辩手为了显示自己“修为了得”,海阔天空地跟对方针锋相对,全然不顾己方立场为何物。结果“辩论赛”成了“知识竞赛”,评委只能无奈地给出一个评价:“离题!”

解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少辩手以为在辩论场上只要不回答对方的问题就意味着己方的失败,会被扣分。其实不然。对于明显超出讨论范围或者与辩题关联意义不大的问题完全可以不予回答,并且揭露对方离题的事实。所以,辩手在分析辩题时,首要考虑的就是辩题给双方设定立场的内在证明责任。比如,一个辩题是:“中国 应当/不应当 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我们暂不分析题目内容,单从题目内在设定的证明责任来看,正方(应当)要证明引进补偿金制度的理由,而反方(不应当)的证明限度仅为不赞成引进该制度的理由即可。如果正方要求反方:“如果你不同意我的制度,那么请你提出一个更好的制度来比较。”此时反方提出一个新的制度来与正方的版权补偿金制度加以比较,那么辩题就引申为:“中国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更好还是引进某新制度(反方所提)更好”。如此不仅偏离了原辩题,也缩小了反方立场。此时,反方完全可以拒绝,并指出对方偷换辩题的错误。因此,在准备辩论阶段,第一步就在于确定己方立场的证明责任,划定证明范围。而在赛场上,牢牢把握自己的证明义务限度,能够帮助辩手紧扣立场,不落对方圈套。

引申:辩论场上的激烈交锋是人们期待的精彩赛况。但激烈交锋既有可能是一场精彩的“辩论之战”也有可能沦为耍嘴皮子的“口水仗”。二者的分界线在何处?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辩论语言分为两大类:进攻与防守。辩论场上的进攻就是问问题,包括根据己方立场发出的疑问、质问,归纳对方立场错误的反诘、归谬。防守就是回答问题或者阐述立场,包括根据己方立论逻辑和观点回答对方问题以及正面阐述己方理由。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己方立论——这也便是“辩论”与“口水仗”的分界线。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队伍对同一个辩题就有一千种解读。辩论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环节内,最大程度地让评委和观众理解和接受自己对辩题的解读。一个优秀的辩手,就像一个新闻发言人或者外交官,无论面对怎样尖锐的问题都能在回答中回归自己的基本立场。因此,辩手在辩论时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问答的内容与辩题立场究竟有无关联?第二,我问对方的问题能否证明我方观点?只有紧扣自己的立场,才能给身边的队友以继续衔接的可能,才能使自己的语言有的放矢,进而让评委和观众充分理解己方论证的理由,谓之“万变不离其宗”。

·死缠烂打,一个问题问到底

现象:突然发现自己准备的一个问题对方很难回答,于是欣喜若狂,自诩找到对方致命软肋,便整场死死追问,颇有“不逼死对方不罢休”之势。导致的结果是,在沾沾自喜地以为占尽便宜之时,不仅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得理不饶人”、“过分纠缠”的负面印象。

解析:就某一个问题与对方穷追不舍的同时,也意味着放弃阐述自己其他理由的机会。在某场比赛中,正方发现了对方的一个逻辑漏洞,便死死咬住不放,乃至最后总结陈词时,正方辩手仍然狠狠批驳反方的这个逻辑问题,最终败北。评委点评时说了这样一段话颇为精辟:“正方整场批驳反方的这个逻辑错误,最终只能证明反方逻辑推导的方式有误,而不能证明反方观点错误,更不能证明自己观点成立。”事实上,如果对方并不理会你的“穷追猛打”,哪怕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的无力回击,转而充分阐述自己其他的理由。就整场辩论而言,对方论点阐述的丰满将和己方一个问题的单薄将形成鲜明对比,评委的选择也便可想而之。

引申:在辩论场上,追问是必要的,但过分的追问就变成了死缠烂打。如何把握追问的度是令许多辩手头疼的问题。说不到位怕评委不理解,说过了又拖累了其他理由的阐述。往往一场比赛下来准备了三点、四点攻击点却只打出了一个或两个,留下遗憾。事实上,辩手在场下准备时就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己方的每个理由在辩论场上转换成问题进行攻击后,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也即指我们每一个问题希望传达什么信息给评委和观众?这些没有绝对的标准,而需要在场下做足功课。在比赛时,辩手需要进行临场判断,如果觉得自己抛出的问题经过几轮的辩论已经向评委阐述清楚了自己的意图,便要果断转换至己方观点中的其他理由(战场)。

·穷追不舍,为了反驳而反驳

现象:不少辩手抱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的心态将反驳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而往往评委会疑惑地问:“你方的立场和观点呢?”

解析:对于辩论赛,最精彩的莫过于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出色的质问、反诘、归谬往往能赢来全场阵阵欢呼和掌声。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抱着“驳倒对方自己就胜利的心态”往往适得其反。先分析一例,某次比赛的辩题:“高等教育应当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此辩论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只抱着批驳对方就能取得胜利的心态辩论,那么必将导致己方立场的失败。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有四种模式:严进严出,严进宽出,宽进严出,宽进宽出。在此比赛中只挑选出其中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假设正方整场都在反驳反方“宽进严出”的模式不好,是错误的,那也不能证明己方观点“严进宽出”的正确性,因为高等教育还有其他两种模式。可见,反驳对方不等于证明自己。因此,辩论中更重要的任务是证明己方观点的正确,一味强调反驳对方是舍本逐末的做法。

引申:抱着这种心态容易造成另一种状况——观点的极端化。许多辩手由于过分紧张与敌对对方的观点,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极端化的想法:对方观点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己方观点包揽一切。在比较型命题中,比如“谁比谁更有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这些辩题本身便包含了这样一个内在逻辑:而这都有效或有利有弊。辩手一旦打破这个平衡,就会将自己置于极端的立场,而极端思想引导下的言语就格外的刺耳和荒谬了。比如某辩题:“影视作品是否应当提倡方言化倾向”,作为反方,为了突出方言倾向对影视发展本身的不利就必须对其负面的效果进行渲染,但是稍有不慎就导致极端:“方言电视剧处处充满地方粗俗的语言,提倡方言倾向怎么对教育负责?”显然,反方将方言俚语中的粗俗语言在电视剧中的地位过分夸张。此时,正方站起来自然地回应:“不说脏话就行了。”赢得满堂喝彩。可见,极端化的观点由于不符合生活现实,是脆弱不堪的。我们若想规避极端的倾向,就要把握两点:第一,辩手的心态要公正。优秀的辩手,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对己方立场负责,更要对辩题本身所涉及的社会问题负责。辩手只有客观地对辩题所涉及的问题本身进行全面地分析,才能科学地把握己方立场,才能充分阐述己方立场的合理之处。第二,将自己的观点用生活经验加以评判。辩论的题目往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现实,那么辩论的观点就必须要经得起生活的检验。当你感觉到自己说出来的观点已经脱离的生活的现实,或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甚至是荒谬的,那么就要及时思考,你是否已经走进了思维的极端。

·迷信逻辑,盲目究问逻辑关系

现象:辩论场上最常听到的一句反驳是:“对方犯了一个逻辑错误……”或者“您方的理由是证明观点的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导致的结果是评委莫名其妙,自己也恐陷入无法自拔的逻辑争论中,而与现实严重脱节。辩论沦为一场枯燥的逻辑游戏。

解析:当今的辩论赛有社会化的趋势,即辩题从以前“知易行难”、“人是不是万物的尺度”这类纯粹的哲学命题变成紧扣时事的政策性命题。社会生活中是很少有“绝对”、“必然”的事情,而一个社会现象的产生也往往是“多因一果”的关系。如此一来,那些“有之则必然、无之未必然”的逻辑关系具体到现实题目中就显得苍白无力了。比如某辩题:“交管部门是否应当公布电子眼的位置”,对于主张不公开的一方提到:“如果公开了电子眼的位置会造成许多司机在电子眼区域守法,出了监控就狂踩油门。”正方如果追问:“是不是只要司机离开电子眼监控区都会违法?”好一个充分条件的逻辑追问,反方毫不示弱,回击一个全称判断的逻辑追问:“那是不是所有的司机离开电子眼监控区域都不会违法?”于是双方陷入了毫无意义的逻辑之争。而现实生活中,有的司机一辈子安分守己,不论是否受到电子眼的监督都会遵纪守法。也有的司机躲避监督,在没有电子眼的路段违反交通规则。事实上,反方与正方在此问题上争锋的焦点不在于逻辑上的必然性,而在于事实上的豁然率。反方提出:“根据某项权威调查(该场比赛中我方提出的是在湖北交警总队取得的调查资料),在公布电子眼位置后,没有电子眼监督的路段事故率平均上升近一倍。”该数据材料虽然不能反映出个体行为与公布电子眼位置的关系,却实在地反映出了社会群体行为与公布电子眼位置后的普遍联系,符合生活经验,可以作为论证材料。因此,辩手过分纠缠逻辑的形式,对于论证己方观点而言,容易陷入枯燥和极端,使辩论大大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抛弃逻辑,全凭感觉自说自话

现象:与迷信逻辑截然相反,有些辩手不屑于逻辑的结构与要求,在辩论场上单凭个人的感觉侃侃而谈。结果是,评委在短时间内无法充分理解辩手的意图,一头雾水,分数也自然是一头雾水了。

解析:我们在辩论中通常所说的“逻辑”指的是“形式逻辑”,是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是人类认识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出现思维方法。可见,逻辑是帮助人们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规则,如果缺乏有效的逻辑形式推导己方观点,就难免导致自相矛盾和无法推论的结果。而对辩手而言,逻辑的作用有二:第一,在分析准备辩论过程中,逻辑帮助辩手穷尽观点和分析到位。比如前面提到的确定双方证明责任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逻辑范围(高等教育并非只有辩题提供的两种模式,还有另外两种),然后进行全面比较和分析。第二,在进行辩论比赛过程中,逻辑帮助辩手更好地把握己方立场和阐述己方观点。在短时间内哪方观点更好地被观众评委接受,哪方就占据优势。由于逻辑本身是符合人类思维经验,符合逻辑的推论和阐述更容易被评委和观众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辩论中,逻辑是辩论的内在推理形式,是论证得以成立的基础。而大量充分合理的豁然性的数据、事实材料是论证得以有效的基础。简言之,逻辑不是万能的,没有逻辑是万万不能的。

引申:迷信逻辑和抛弃逻辑是两种常见的辩论方法上的极端。那么如何运用它们?在证明力度上,有两种大体的划分:第一种,事实优于逻辑,价值优于事实。所谓事实胜于雄辩,任凭对方逻辑如何严密,只要通过对方的逻辑方式推导出的结果不符合现实或者荒谬不堪,就意味着对方逻辑的错误,这便是最典型的归谬法。而价值有在一定程度上优于事实。价值是知道人类发展的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元素,如正义、自由等等,这些包含着人类天然情感的价值元素时刻防止着人们不被物欲横流的功利事实所左右。所以,即便是客观发生的某些事实,如果经不起价值、伦理的检验,那么它也是错误的。第二种,数据优于个例,理论由于数据。个例往往只能代表特定的现实,佐证是有限的。数据反映了某事物某个方面的普遍特征,虽然数据也有有限的证明,但其显然比个例更有说服力。而理论,指的是那些经过公众肯认的专家学者对此事物的观点。一个理论能够被社会广泛承认,必然是经历了反复的论证与事实的检验,因此其证明力度要大于数据,置于最强的地位。但是,理论过于抽象,不易被评委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数据相对而言具体实在,个例最具生动性,往往一个耳熟能详的个例能够瞬时间激起评委和观众的情感认同。可见,个例、数据与理论是各有利弊,各有千秋的。辩手可以根据辩论场上的情势加以安排,一般在陈述环节,如立论、结辩多倾向于理论的阐述。而针锋相对的环节,如自由辩论、攻辩盘问,则多采用个例与数据结合的方式,让辩论赛更加生动精彩。

后记:终于在截稿日期的最后一刻成稿付梓,思绪也暂告一个段落。说起辩论,总觉得有源源不断的念头在脑中翻滚,却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下笔。于是选择这样一个大杂烩式的体系“辩论场上的五点误区”。正如辩论场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五点误区也不过是我个人粗浅的见解,是对是错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五个误区的是按照准备辩论的一般思维顺序进行排序,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对于辩论是什么,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我想以一则禅宗的故事作为起点与诸君探讨:某日,一方丈与徒弟丙在内堂打坐,听得屋外两和尚甲与乙对某一佛揭的意思进行辩论,二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稍时,甲和尚跑到方丈处,说明自己与乙和尚的争论,并问:“师父,我与乙谁对谁错?”方丈说:“你是对的。”甲和尚开心而去。又过了一会,乙和尚前来诉苦,禀告了自己与甲的争论并问:“我与甲谁对谁错?”方丈说:“你是对的。”乙和尚开心而去。此时,在方丈身边的丙和尚不满地说:“师父,出家人不打诳语。甲乙争论,必有对错,你既然已经说甲是对的了,为何又说乙对呢?”方丈笑着对丙说:“是的,你说的也是对的。”故事讲完,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在进行争论的时候,往往认为争锋相对的观点必然一对一错,但事实并非如此。道家认为,真理是不可能被明确化的,人们只有不断地去接近它。由此,往往看似对立的立场却最终在某个层面是共通的——都是为了共同的目的和追求,而分歧仅仅在于所站的立场和角度有所不同,所以每种观点其实都是反映了真理的某一个侧面。真理往往不是简单地选择一个抛弃另一个,往往是综合各种观点而得到的“中庸”之道。我想,辩论也是如此。辩手要做的,恰是把自己一方立场的合理之处最大程度地挖掘和阐述出来,而如果双方都最大程度阐述出了自己的立场,那么对于评委和观众而言才是一场有意义和启发的辩论。所以,在对“信马游缰”的误区进行分析时,我们先要明确“辩论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和环节内,最大程度地让评委和观众理解和接受自己对辩题的解读。”

第二,辩论为了什么?如果您认同辩论一方的核心目的在于充分地阐述立场,那么就要思考,进攻的目的与防守的目的。在对“死缠烂打”和“穷追不舍”误区的分析中,最重要的表达这样的观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共同的目的——证明己方立场。如此,才能真正是自己的辩论有的放矢。但是,辩论赛不是报告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以及观点交锋,这便需要辩手自行把握“观点阐述到何时便能到达效果”这样的尺度。

第三,怎样组织有效辩论?在明确了自己辩论的目的后,辩手往往会困惑在逻辑证明与事实证明之间的平衡。正如“迷信逻辑”与“抛弃逻辑”误区反映的一样,过分注重任何一方都会造成论证力度的削弱,二者的平衡只能根据不同的辩题和赛场形式做不同的判断。对于语言十分花哨的队伍,不妨加大逻辑阐述,给评委以稳重、思路清晰、理论深厚的印象。而对于本身逻辑性非常强的队伍,则加大对事实材料的组织应用,给评委以轻松、活泼、思维开拓的印象。总之,二者皆是双刃剑,或是七伤拳,用好则天下无敌,不好则自废武功。具体的平衡点只能靠辩手自己的把握,而关于逻辑和事实的证明力度,也仅作为一个判断的参考罢了。

高考志愿报考时容易犯的错误 篇6

2、初高中记录当中有思想品德不过关。

3、没看清男女生比例限制,自己加大了录取压力。

4、特殊要求没搞清。比如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要考徒手画,工业设计要求有美术基础,计算机、经济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要求外语必须是英语,有的学校承认加分有的学校不承认加分。这些特殊要求都没搞清。

5、看学校专业望文生义,不理解这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盲目填报。

6、报考学校和专业撞车扎堆。

7、忽视身体原因对选报专业的影响。比如近视、身高不够等。

8、不了解基本的报考政策,比如提前提录取、梯度差与批次差等,犯下低级失误。

9、单科成绩不够,有的专业要求英语达到一定分数,有的专业要求数学达到一定分数等。

10、不服从调剂,专业死档,结果上线落榜。

11、自视过高,选择固执,非沿海地区不去,非北京等大城市不去或者非某高校不去。

12、为同学改变,有时是盲目跟从自己的同学,有时是自己的同学报什么就回避报什么,有时是讲究哥们义气,为了让同学走得更把握而让出自己的志愿,有时是为了朋友而选择某所高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恋爱,为了对象而选择去某所高校或某地区。其实是非常不明智的,高中阶段处朋友最后结婚的连10%都没有,为了这个而改变自己一生的选择是非常不可取的。

13、报考了减招的学校。

14、往届生报应届生专业。

15、缺乏主见,盲目听信他人的所谓经验。

16、只看眼前的爱好,不看专业的未来发展 高中语文。

17、父母老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考生。

18、在体检方面弄虚做假,学校复查时查出。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总结 篇7

教师要提供指导,让家长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并非所有家长都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是对于那些愿意配合的家长,教师应该给予具体指导,让他们知道如何才能帮助孩子学习。如果教师给出了具体要求,家长们会很愿意付出努力,这样会减轻教师的很多压力,也会帮助孩子们做得更好。教师与家庭进行沟通的时候,就是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时候,教师力图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去打动家长、感化学生。能够使人臣服的是道理,能够真正打动他人的则是感情。家校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和感化的过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对家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从意识上提高家庭对学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方法上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和误导,从感情上加深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和理解。教师委婉含蓄的表达结合理性的引导会使家长心悦诚服,粗暴的说教和冲动的情感只能使双方的沟通陷入僵局。

教师要感谢家长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无论家长给予我们何种帮助,教师都应该表示感激,这非常重要。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示感射,教师都应该让家长知道他们的帮助有多么重要,让他们知道教师非常感激他们的努力。尊重是沟通的融合剂,没有尊重的沟通难以持久下去,得不到尊重的家长难以对学校教育和教师产生信任。尊重要求教师对待家长持有人性化的态度、得体的举止方式和合乎人情的行为方式,尊重还要求教师对待所有的家长,不论其富有或者贫穷,不论其处于权势地位或是其处于无权无势地位都要保持一贯的态度。

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家长对教师非常信任,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友善而宽容。当我们和家长讨论孩子的进步情况时,要注意讲话的方式,要体现出尊重,避免用消极否定的话语做出评价。同样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家长做到诚实,没有必要回避问题或者绕弯子。家长喜欢听到事实,但是教师要注意说话时不应贬低孩子。

求职最容易犯的小错误 篇8

一个公司不会仅因为你过去做了很多成就而雇佣你的。他们雇佣你是因为你说服了他们你会在未来给这家公司带来很多成就,这是最重要的区别。

因此,花点时间去了解未来雇主的需求,而不是仅留恋于你曾经毕业于高级法律学校,或者你曾在过去的五年里被三次升职。你应该将自己的经历和雇主的需求联系起来。比如,如果你所应聘的公司正谋求在亚洲的扩张,那么你就应该强调你在日本学习的经历或者你去年曾在新加坡一个公司的工作经历。

2、让各种信息充斥在你的简历中

你是一个聪明人,你拥有有趣的生活,但不要误以为你的每个细节都要出现在简历上。记住,雇主只对你将如何帮助他们的公司感兴趣,因此,请将相关的信息放在简历最前面。

再看看简历上的所有信息,问问自己:“这些信息是不是能够证明我是这份工作的不二人选?”

3、试图耍小聪明战胜面试官

有些人将找工作的过程比作战斗,他们将面试官当作敌人,当你在战斗的时候,你总想比敌人更聪明一点。问题是,面试官不是你的敌人。

对于人类来说,总有一些人性的邪恶,但大部分面试官总是在试图找到最合适的应聘者。如果你认为雇员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雇主,那么问问你自己如何更容易地说服他们你就是这个工作最合适的人选,而不是想着如何玩一些小花招来战胜他们,或者说欺骗他们。

4、认为自己优秀到不需要一个网络版简介

雇佣者总是根据应聘者的口碑来雇人的,现在,了解一个人的极为容易的方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搜索有关这人的相关信息。请记住,雇主的信息源很有可能不一定来自行业内,他们也不一定知道你在业界的名声和地位。

用一些网站的搜索功能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以确保那些关于你的职业方面的信息是很容易找到的。如果你还没有这样做,那就找一个合适的职业发展平台创建一份自己的简历吧。在你需要求职之前就将他创建出来,而不是要等到你被突然丢进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时才去做。

5、不求助于你的人脉关系网

上一篇:脑筋急转弯:芹(菜)粪是什么颜色的下一篇:led亮化工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