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书,就不知怎么讲;离开练习册,就不知考什么。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忽视了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能适应个别情况的需要。二是不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据研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其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地域性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弥补了单一国家课程模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能力,使开发出的课程能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和造就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教材应用的质量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界定。
四、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以及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 把科学性、趣味性和化学的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效地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情景的创设、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设置、自我建构学习过程的维持等等, 教师可通过化学趣闻、名人轶事, 化学与生产、生活、农业生产、科技、生命健康、环保等领域的联系结合在模块章节的教学中, 或者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索实验等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建构能力的活动, 总之, 教师要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二、学生学习过程的协作者
化学教学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 逐步淡化以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身份, 转变为“平等的首席”。即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激发者、辅导者, 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重过程”的目标取向需要广大教师转变角色, 大胆创新和探索, 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 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为学生创设一种利于探索的环境条件, 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学习的过程, 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伙伴和导师。如果学生的学习由教师促成, 那么, 当学生真正进入自我建构学习时, 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协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 为学生提供协助, 为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 提供思考问题的关键点, 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提供实验探索的器材药品, 等等。总之, 不能由教师的教主导学生的学, 而是让学生自己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 亲身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教师从旁帮助,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师益友。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新课标更多地关注过程与方法, 所以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 注意对教学主题进行加工和整合, 创设问题情景, 尽量把实验搬进常规课堂, 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主题和提供的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 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必修Ⅰ》第三章关于“金属与水反应”主题教学中, 教师提供相关的药品和仪器, 让学生探索“钠、铝、铁、铜”与水反应的情景,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钠接触冷水发生剧烈反应并生成碱;铝磨去表面氧化物之后才与沸水反应;铁与热水不反应, 只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 而且铁钉与铁屑反应程度不同, 铁屑与水蒸气反应速度较快, 产生H2量也较多;铜不与水反应。经过这番探索过程, 学生自己总结出金属与水的反应规律: (1) 活泼金属如钠与冷水迅速反应; (2) 较活泼金属如镁、铝等与沸水反应; (3) 中等活泼金属如铁等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生成不溶性氧化物和H2; (4) 不活泼金属如铜不与水反应。学生在此基础就能再次感性地从各种不同金属与水反应程度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联系日常生活现象, 理解人们为什么可以用铁、铝或铜制水壶来烧水, 等等。在探索过程中, 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合作与交流、创新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在与同学、老师的讨论中, 学会自我反思、学会交流表达, 整个课堂老师只是作为引路人, 学生始终是主角。
四、课堂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师
新课程教学目标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 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多让学生各抒已见, 多听学生意见, 与学生配合, 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 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 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 教师应当设计丰富的双边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1》氯气溶于水时, 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 我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溶液中观察有何现象, 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首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 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让学生各抒已见, 相互启发;教师再巡回点拨;最后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 活跃了课堂气氛, 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效果较好。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着引导、指导、点拨、评价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实验, 亲自去发现问题, 使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究中, 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了表达能力;归纳总结, 促成学生的自学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通过以上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活动,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五、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塑造者
【关 键 词】教师;经师;人师;学习者;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94-02
何谓“教师”?“教”者,教书育人也;“师”者,为人师表也。《礼记·文王世子第八》中有这样的记载:“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韩愈在《师说》中描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笔者认为,“教之以事”、“授业、解惑”叫着“经师”,“喻诸德”、“传道”叫着“人师”。东汉郭林宗说:“经师”者,乃“教书匠”之谓,“人师”者,即“教育者”之谓。《辞海》解释说:“行以为表仪者,人师也。”简单地说,“经师”是知识教育者,“人师”是人格教育者。“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这是《北周书·卢诞传》中对教师角色的论述。我们当代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经师”通常把教师职业作为一个种谋生的手段,严格地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像知识的推销员一样,传达知识,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科学之道,还要传做人之道;不仅要授科学文化之业,还要授思想道德之业;不仅要解知识之惑,还要解思想之惑。也就是说,我们教师不仅要做授业解惑的“经师”,更要做明德传道的“人师”,必须坚持既教书又育人。“人师”在教育教学过程有弹性的包容,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人师”具有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个体,需要得到诸多方面的发展。虽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不能仅仅只按照中考或高考的指挥棒来衡量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切不可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工具,通过反复机械的操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会做人、会读书、会办事、会健身”的未来强者。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推进,从构成一种专门职业的标准来看,单靠教师职前教育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够,专业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进行在职教育,才能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教育的特殊使命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我们教师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要继续不断地学习。因此,我们教师仅仅做“经师”和“人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学习者和研究者。古人云:“常玉不篆,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才”。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新经济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在当今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中,人类知识总量急剧增加,知识分类越来越细,知识陈旧周期不断缩短。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加工信息的方式也逐渐走向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正在下降。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已经过时,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者、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教学行为的反思者和驾驭教学艺术的智慧者。所以,教师需要重新定位,以学习来促进发展,使自己成为学习者,而且是个有着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的学习者。知识更新能力是指通过获取、加工、处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而实现知识更新的能力,这是新世纪现代化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强调学习应扩展到一个人的一生。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权利和义务。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观念,开启了全新的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教师自我学习成为了教师发展的核心。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如饥似渴,广见博闻,吸纳众长,不断丰富知识的行囊,充实智慧的宝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才能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再对种种知识和信息加工、处理、提炼、更新、深化专业学科和教育学科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成为学习型的教师。通过学习,教师的角色从“学科型”的“教书匠”向“跨学科型”的“教学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转变。
研究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有的态度,英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斯腾浩斯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使教师成为能不断进行反思的“反思的实践者”。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其发展范式正由“技术熟练者”范式向“研究型实践者”和“反思性实践者”范式转移。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具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性知识”。教师通过基于实践背景重新解读理论概念与原理的反思活动,在反思性实践中形成他们的专业领域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实践性知识。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反思能力是21世纪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经验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主要区别。教学反思就是在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还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师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师成长的途径,是教师自我教育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把终身学习、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反思,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取得新经验、新认识,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但是,在传统的框子里,专家是理论的代表,教师是实践的化身,研究者和实践者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实践证明,理论无法穷尽地指导实践,实践也不能完全穷尽地诠释理论。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反思,一方面能以实践的视域促进理论的实践回归;另一方面却可以理论的视域加速实践向理论升越。反思性实践活动蕴含着教学经验重构的意义,激发了教师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理论的觉醒,可以有效解决研究者和实践者分离的状态。在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的过程中,反思性实践活动促使教师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展开案例分析,大大地促进了专家与教师视界的融合,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接近经验,走近理论。因此,教师是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不应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师的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之间并不存在距离和界限。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是实践者,同时也是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
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经师和人师,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努力追寻实践者和研究者的统一,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者和研究者。也就是说,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经师+人师+学习者+研究者。
参考文献:
[1]王少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万兴,郭玉成.全面提升教师素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5]夏惠贤.论教师的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资料,2000(5).
贵州省黔西县定新乡青杠小学 熊祖凤 贵州省黔西县永燊中学 漆道頔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角色
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而所谓的“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教育观的转变,这些美名逐渐退色。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并有益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一、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只想到怎样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过去的素质教育也提倡教学改革,但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制度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定论,因此,成效不是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尤如装知识的容器。
与传统模式的教学相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将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新课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是无限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发展很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再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获取的知识范围也扩大了。那么教师再以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合作者的角色。
社会学认为,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的要求,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方向。师生合作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信任、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具体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由地进入学习状态;要激发学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尤其要使待进生奋发上进、乐于学习;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善于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个性、爱好和特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和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学习上伙伴。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教师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这样可以汇集众人的意见和方法,从中可以取长短,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等。
三、引导者的角色。
老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所学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发展。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被动,四、创新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有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学生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工作不允许一味的沉浸于个人的点滴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前卫,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老师要以关注学生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在教学中要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老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像倒水一样的灌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是要精神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专业性评价,要进行行动研究,并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是一项创新性的艺术活动。教师要大胆地有创新地把握和组织教学,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而这种整合,我们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还要有创新素质,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创新型的整合课例,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比如:一个兴趣,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或弥补一个缺失;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可以看作是进行研究、发展教学策略的一个起点。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总之,新课程标准正在如火如荼地实践着,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尽管在具体的实践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但是新课程必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才艺的机会。课堂就是舞台,舞台就在课堂。面对新课改,机遇与挑战共存。亲爱的老师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舒展双臂,尽情地拥抱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绝佳良机吧!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课程》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课程结构的重建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
类别:教育教学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711)| 评论(0)
上一篇:你相信爱情吗? 下一篇: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最近读者:
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平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师尤其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成为一名“统治者”,教师总是在约束着孩子,你不可以做什么,你可以做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教师的管理充满着艺术,与其着力于为孩子制定一个是非标准不如在实际行动中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刚刚踏上讲台时的故事,我们是住宿制学校孩子的管理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事,尤其是周末,记得那时候孩子们总是半个身子趴在阳台上往下望,校长、老师、保育阿姨不知道强调了多少遍,可这样做的孩子只增不减。那时我们3年级的教室在3楼,每次站在操场上看到孩子们半个身子真是让人担心,我也在班队上强调了许多次,可是老师不可能随时都盯着每个学生吧,于是逮着机会我带着全班站在走廊上扶着孩子让孩子爬上栏杆感受那种危险,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孩子即使偶尔有个别孩子趴在阳台上班里的学生就会制止,应为孩子们的意识到那份危险,他们即使没有足够的自制力也会互相监督。
二、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小学中段的口语交际让不少老师和孩子头疼,比如:今天小明在学校突然肚子疼,老师已经把他送进医院,现在让你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赶快到医院来。面对这样的口语交际教师除了讲解必要的格式外,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情景表演,设身处地当一个表演者,孩子只有参与其中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才可以独立完成,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不是言传身教就够的,必须要孩子参与学习,在课堂上设立互动环节,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既是主导者又是引导者
讲了多年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在“主演加导演”式的教师的主导下课堂上教师的注重了主导忽略了引导。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才是主体,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必须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信任。
四、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3、及时反馈,激励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自我实践和反思的能力;
4、不再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师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上,把教学的中心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五、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
新课程增加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开发者。没有教师的充分参与,没有教师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能的、无法想象的;新课程的实施是十分困难、难以进行的。因此,教师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只管“怎样教”的时代从此结束了。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由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开发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相应成为体育教学的促进者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一、体育教学的促进者
体育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有: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培养自主锻炼的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共同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促进者”的角色具有以下特点:
1.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进行自主的练习时,教师要积极地观察,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旁观是积极的旁观,遵守“不干涉”的原则。
2.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练习失败或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理解和鼓励,从而营造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促进他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当教师以促进者的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而是更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学生自律并不会妨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而只会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4.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在课堂上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人”,喜怒哀乐可适当地流露,这种不带面具的真实,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同练习、同比赛,与学生共同寻求真理,探究学习的秘密,这样有助于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增进相互了解,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练习、观察、探究,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大量增加并变得非常复杂,因此“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科学设计教育教学行为、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教育专家指出,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不仅是已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学习,由职业教育者转为教育学习研究者,从他人成果的消费者变成自身成果和新知识的创造者,从为获取从教资格而学习转变为终身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1) 新课程改革已有十个年头, 就教师角色的重塑, 仍需要各方努力。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陆续展开, 包括高中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角色的定位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教师不再以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 其角色将由“知识施予者”转变为“教育交往者”, 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主义倾向。教师应当以平等的人格、真挚的语言实现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其内容除了曾被视为人类力量之表征的课程知识外, 更有梳理知识、引导创新、丰富情感和价值生成;其形式不是含有强加性意味的“灌输”, 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基础上的共享型“对话”。教师既不把学生看作接受课程知识的容器, 又不被学生当做获取知识的对象, 从而革命性地突破了互相功利化的褊狭的课程模式。
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两种坚定的理念, 即民主理念和生本理念。所谓民主理念, 即意味着教师应在肯定课程基础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淡化课程实施中曾被过度强化的预设性和统一性, 以民主和平等的姿态接纳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 不以预设的目标来束缚开放性对话的“边界”。新基础教育课程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 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兴趣,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重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创造性学习,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主张学生主体差异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张扬。因此可以说, 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任何课程的教学, 都要以激发学生创新智慧、创新激情, 以及创新想象力为共同的价值追求, 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而创新型人格的优秀品质, 诸如对既定知识的怀疑意识、对现实问题的批判意识, 乃至思维表达的新颖性, 等等, 均需在民主化氛围和无边界对话中得以充分发展。所谓生本理念, 主张“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儿童。” (2) 其中意蕴的世界观揭示出教育的本质———促使个体在不断生长中主动发展自身的人格和学力。教育只有归属到遵循儿童的自身发展规律, 点燃内在的发展热情, 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品质, 才能有效发挥一切教育的外在影响, 才可能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提高教育质量。生本理念冲破了老师本位和学科本位观念的藩篱, 是教师在课程双边互动中超越智力要素而使学生全体、全面、可持续、个性得到张扬及个体不断主动发展所必备的。
二、新课程的创造者
在旧课程模式中,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一直是互相分离的两个的系统。课程规划、设计和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科专家职责范围内的事, 而课程实施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 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即最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师被排除在课程设计之外。本应作为课程主体之一的教师, 其职能只是按部就班地复制教育行政主体既定的课程规范, 比较被动和消极地执行已被审定的课程计划, 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步骤直至课程评价等。这样, 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之间在认识上的客观差异, 削弱了课程计划在实践中的预期影响。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 主动、全方位地介入, 这标志着教师将以对特定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等的特定理解和对具体课程内容的独到见解而鲜活地融入新课程的生成中。只有如此, 一线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才能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而得到真正的展示。
在此背景下,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上了日程。而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校本课程) 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被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上, 也有一定的弹性, 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这一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每个学校都有特有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和学生特征。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 对这些问题有最深刻的了解, 他们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开发者, 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教师不仅可以筛选、改编原有的课程, 还可以编制全新的校本课程, 为校园文化的创造和丰富提供可能, 为开发和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实用课程提供舞台。这将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以前课程整齐划一的局面, 而且有利于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 使学校办学富于特色, 学生发展更有个性。
三、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的教师事必躬亲, 他们既当“裁判”又当“球员”, 该他做的、不该他做的, 他都做了, 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为师。课堂上, 教师把重点、难点讲透讲烂, 学生似乎只要带着耳朵进课堂就行了, 其他感官几乎可以闲置不用。这样, 学生建立在自省、自主评价、自我超越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难以实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必然要求中小学教师“有所为有所不为”, 引导学生不但求“知”, 更要求“法”;不但“学好”, 更要“好学”和“会学”。当然, 对学生独立的自主性学习而言, 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课程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至于学习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更会赋予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深沉意义。 (3)
四、学生问题的激发者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更善于激发学生,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在教师铺好的路中去寻求教师满意的答案, 而且这种答案要尽可能与标准答案相一致。这必然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事实上, 今天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都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育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确实, 善于提问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说, 今后判断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 重要的标准就是他会不会提问, 因为, 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 不要满足于善于提出问题、“解释”问题, 而必须在教学中善于鼓励学生勤于观察, 敢于质疑, 勇于提问。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和谐的情境,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 精细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为学生设置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智力背景, 并让学生有充分的观察和思考的时间, 心理上形成认知冲突, 从而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 促使问题产生。同时,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质疑, 大胆提问, 勇于表现。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合情推理的品质和习惯, 让学生在开放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
五、教育教学研究者
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专业研究者致力于教育研究工作, 是“知识生产者”, 为教师提供可能有用的研究成果, 而教师则是“知识消费者”, 吸收和运用研究成果于教学实践。但是专家的理论与教师的实践往往难以有效的沟通, 也使得教学研究显得后劲不足。与专业研究者相比, 中小学教师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研究位置———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 他们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最直接和真实。他们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应该不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 提高他们教学研究的水平, 使教师成为优秀的研究者或者“学者型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开展科研, 又把教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教学实践引发教育研究, 以研究促进教学, 从而增强教学研究的效用。
学会反思, 学会合作, 是中小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课题。通过不断观察、反思、研究, 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 从而帮助作出各种教学决策,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如果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的情境之中, 从研究者的视角观察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 则会更有激情去思考教育教学理论, 对实践中的新问题更敏感和富于创见, 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研究的自信心, 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还要真正学会合作。一个人的精力是极有限的, 他不可能事事通晓, 也不可能样样亲身实践, 要汲取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 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去攻玉, 学会共享各种教育技术与课程资源, 学会上下协调。教师通过参与科研, 将教育教学规律付诸实践, 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 同时使教育教学技能得以改进, 从而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4)
总之, 新的课程的实践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 老师也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和任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 学会合作, 为重塑教师新形象, 重建课程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②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
③参阅罗晔.教师职能新说.江西教育科研, 2000, (12) .
[关键词]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师素质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它已经越来越多的专业课教师所采用。要想运用好项目教学法,提高课堂效益,搞“活”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
一、项目教学中,教师需要具备多角度的能力
项目教学的实施,正在把每一位专业课教师推向时代的风口,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厚的知识经验,具备多方面的能力。
(一)教师应具备“创设情境“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 “填鸭式”、“一言堂”,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量身定做“项目”,在课堂中围绕教师设置的虚拟情景或项目任务,展开教学活动,获得知识经验。课前,教师要重视“首因效应”的发挥,精心设计项目中每一个细节;课中,抓住知识点创设“项目”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课后,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为学生再创一个意犹未尽的思维空间。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能否成功地创设一系列情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教师应具备调控课堂的能力
1.正确导向的能力:项目课程的课堂相对比较“松散”。因为在这种课堂上,学生要自己动手完成“项目”,必然会遇到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讨论,需要相互合作完成操作。如何使课堂活而不乱、活而不散?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深钻教材,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防止学生思维漫无边际的“发散”。
2.实践新的教学模式的能力:项目课程是任务引领型的教学模式,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较大的余地和空间,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弹性也随之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调控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项目,因材施教,优化教学。
(三)教师应具备拓展知识的能力
项目课程本身就是在模拟生产生活场景,把概念知识融入到“生活项目”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完成知识的建构。仅依据课本,以本教本,已不能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封闭的课堂延伸向开放的社会,以灵活丰富的课程资源,锻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具备拓展知识的能力。
二、项目教学中,教师要适应角色的转换
在项目教学中,搞“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从旧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中转换出来,学会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绝对权威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
首先,教师要当好“参与者”与“引导者”。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在亲身的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与学生同是解决问题的探究者。但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都要高于学生,教师要将自己融入到学习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感情和想法,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因势利导:导标、导趣、导习惯、导方法、导实践、导评估。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慧,影响和引导学生。
其次,教师应当好“幕后者”与“协助者”。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时掌握课堂动态,考虑相应对策,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把学生推到前台做“主角”,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活动的主体。当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问题时,积极协助学生排忧解难,当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完成操作时,教师则应退回到“幕后”,默默关注课堂的动态。
最后,教师要当好“观众”和“拉拉队”。学生做“主角”,教师不但要当好“幕后者”,还要当个有心的“观众”,静静地、很投入地欣赏学生们的发挥和创造。学生在这种特殊“观众”面前,一定会更加勇敢地展示自己,更加自信地完成各种实践操作。教师还要当好“拉拉队”,把鼓励和信任及时传达给学生。
三、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几个“学会”
首先,教师要“学会”微笑。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要有愉悦的学习心态。教师的微笑,能拉拢师生间的距离,愉悦学生的心态,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微笑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课堂教学就越“活”,目标达成率也越高。
其次,教师要“学会”鼓励、赞赏。使学生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引导学生肯定自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搞“活”课堂教学持久不变的灵丹妙药。
最后,教师要“学会”放弃。作为教师,必须学会放弃,放弃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法;放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严师出高徒”的陈旧观念;放弃“一言堂”,激励“群言堂”、“争鸣堂”、“畅想堂”。
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师的变革。在职业学校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活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教学素养,进一步让项目教学法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杨长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实施研究.
[3]张党省。论职校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的角色.
[4]武海华。在职校专业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得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3、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者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
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是提高课程适切性的主要举措,对于反映学生个性,更好的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发课程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课程实施者,应该让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并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作为一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门训练,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拓展了自己专业活动的范围,也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改革应该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的层面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5、教师作为研究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一交往昭示着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分享理解,不再是关注“物”,而是关注活生生的人;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有意义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当然,这个交往更重要地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中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这一教学关系的形成又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功与否。
一、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需要、兴趣、价值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首先必须从改变学生脑海中已习惯了的固有的课堂模式入手。新课程改革,要改变学生心目中的课堂上必须安静听讲、仔细记学习笔记的传统模式,构建课堂上应该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并在实验中论证所得的结论的新模式;要改变原课堂中教师不提问学生不能发言,要发言必须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的习惯,建立起课堂上可以即时提问,可以在老师引导和
帮助下即时讨论的新方式;要改变原课堂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权威的旧观念,构建起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合作者的新观念。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必须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也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表现,尽可能地展示自己,让课堂成为自己走向成功的一个场所。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必须对教师重新定位,进而对师生关系进行调适,形成师生交往的互动教学关系。《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过去教学中的主导角色,变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要求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终身学习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使自己教学内容不落伍,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具有主动和优势,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索,使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思想和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克服障碍,使学习过程更为愉快,学生的学习欲望更为强烈。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情境,使学生在人格塑造上突出主体地位。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靠的是自己的学知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关心帮助,而不是教师这一天然职业权威。过去我们要求教师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但由于教师先天所拥有的知识权威、学生学习渠道权威和职业权威,使绝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现在,多媒体教学带给教师一个改变形象的契机,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教师在课堂中应把谈话交流作为教学的重要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构建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还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课堂教学的过程及达到的预期目标应不应该严格按教案设计的程序进行,也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而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只有开放,才能活跃课堂气氛。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是科学的基础,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从课堂角度讲,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堂资源。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
有个性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偶人,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性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份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即兴发挥,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鲁姆语)过程的开放也许会影响某些课时的教学进度或教学任务,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给现代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机遇。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情材料,创设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这时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三角形”就转变为“师生互动空间四面体”。这样,联系社会、生活、科技选取素材,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实现教学内容开放,都已成为可能。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在师生沟通的方式方法上,追求创新,讲究艺术性和高效率,最终实现构建师生交往新模式的目标。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变化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课改视窗中教师角色的变化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莫绍弟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以前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他们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是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被动进行学习;他们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旨,课堂上大多是采用“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课堂的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
在新课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各种潜能的唤醒者、开发者。教师作为促进者、唤醒者、开发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作为促进者,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耐心听取他人的观点、方法,讨论鉴别,比较优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2、由教学过程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以前教师是从主观出发,考虑最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以教师讲授为重点,满堂灌注入式,要求学生的想法、解法最好都是标准化,忽视了个性化。现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素质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具有如下的一些角色行为: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教师要慎重地运用学生原有的鉴定和介绍材料,对来自周围人对某一学生的评价小心地采纳,对学生不能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3、由绝对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整齐划一”。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改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除了以上三大变化,教师还要对个人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进行自我调整,力争做到文理交叉渗透,成为文理艺体贯通之全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推荐阅读: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11-09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课07-0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探究06-18
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11-11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发和利用数学资源11-09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论文07-27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10-0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10-1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学方式探索11-13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