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共8篇)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1

------《将相和》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

一、对文本的解读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必须先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

1、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自成体系,跃宕起伏,极为耐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可分为:“进退两难,临危请命,智勇对敌,完璧归赵”四个层次,其中“临危请命与智勇对敌”是重点,把蔺相如的智勇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可分为“秦王约赵王会见,相如劝赵王赴会,廉颇作抵御准备,秦王要赵王鼓瑟,相如逼秦王击缶”五个层次。其中重点是“劝赵王赴约,逼秦王击缶”可见蔺相如之勇;作抵御准备,秦王不敢怎样,可见廉颇之威。

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可分为:“廉颇不服,相如躲避,相如放话,廉颇请罪,将相和好”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特别是廉颇不服,我们不能简单认为是廉颇小心眼、太自私。另外,相如的“躲避与放话”这个做法是很值得研究的。

全文的三个小故事是由蔺相如与廉颇的关系变化连起来的,文章用了两个过渡段,一个总结的话,将三个小故事变成了一个“将相和”的大故事。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时代背景介绍。秦国之强,秦国之好斗——常侵略别国,成了故事的基础。若无强秦,则无他事(赵王不用因秦想换璧而着急,不用因“会见”而犹豫,蔺、廉不会因抗秦而和好)。

2、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的因果关系比较复杂。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2个故事是第1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3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再从内容上看,将相“和”与“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内在因素。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宽阔胸襟和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负荆请罪,实际上是缘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思想,缘于他们共同的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蔺相如几次顺利完成使命,也缘于多种原因,他的机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廉颇的紧密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以及朝野的主导观念等等,这些原因促成了蔺相如的成功。把一个单一的事件置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来叙述,这是《史记》叙事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特色既增加了事件的历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蔺相如是第一主角,廉颇是第二主角。蔺相如在文中是个熠熠生辉的人物,他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候,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主动避让,言辞恳切。用史记的原话说是:“其人勇士,有智谋”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课文中最中心的一个词就是第四小节中“勇敢机智”。“勇敢机智”表现在哪里呢?(1)、第6小节,蔺相如讲的话。

A,蔺相如表示自己愿意到秦国去。这是在什么情况下的“请命”?赵王着急,大臣无策(具体在文章的第3小节中,而蔺相如愿意到秦国,可见“勇”)B,“如果„„就„„;如果„„就„„”这两个条件复句。特别是后一个句子中的“一定”这个词语。蔺相如说“一定”,但还有“不一定”情况啊?如果秦王拿了璧又不交城,还将蔺相如永远留下,怎么办?所以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蔺相如之勇,从“一定”中就能读出蔺相如之智,因为蔺相如是胸有成竹的,他不是莽撞行事,从中我们还能感受到蔺相如对国家之忠,愿意为国赴汤蹈火。

(2)、第8小节中“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璧当时在秦王手里,硬上去夺,既失礼,秦王左右也会上来阻拦;直接指出秦王的无信讨还和氏璧,秦王非但不承认不还璧,还会指责蔺相如无理和小家子气;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的心理,即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蔺相如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3)、第8小节中的“理直气壮”是一个很关键的词语,抓住这个词语教学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蔺之理直,直在何处?一是拿城换璧是秦王亲自允诺的,现在却没有诚意。二是既然是拿城换璧,应当先交城,再献璧。这样就可以带到前文。“气壮”更是重点,第8小节中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描写,无不体现“气壮”,比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璧要往柱子上撞。”对“理直气壮”的理解还应联系“在什么情况下”,他是只身在秦王面前,在秦王宫中啊!(4)、第9小节。

A,一个细节——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代化了妆,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可见蔺之智,他知情况不妙,就及早行动。

B,一个很重要的词“大大方方”。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大大方方?蔺相如现在手中无璧,去面见秦王这是欺君啊!可他“大大方方”,可见勇;最主要的是他讲的话“大大方方”,表现在:一是直接告诉秦王璧已归赵,不作掩饰,可谓勇;第二要求先交城再献璧,抓住要害(这本是秦王的意思)可谓智;第三,你杀了我也没有用,因为你杀我天下人都会说秦国没有信用,以求得自己的后路,可谓智勇双全。

(5)、第11小节,蔺相如认为应该赴约,可见智勇。(6)、第13小节,蔺相如的“生气”、“说”、“再请求”、“跟你拼了”可见勇,也可见爱国。(7)、蔺相如的智还表现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当廉颇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时,蔺相如采取的是回避的策略。过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说蔺相如见廉颇如鼠见猫似的以后,蔺相如才放出话来,说自己并不是怕廉颇,而是为了赵国利益。蔺相如的这种做法是智的表现!为什么?因为蔺相如知道廉颇之为人,如果没有一段时间的缓冲,蔺相如马上说自己不怕廉颇,也许效果会不太一样!

蔺相如的顾全大局,集中体现在他回避的做法及对手下人说的话中,这好理解就不展开了。

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虽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界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表现在文中:(1)、第14小节,秦王不敢拿赵王怎样。

(2)、第15小节:要给蔺相如一个下不了台。这段话千万别曲解为廉颇的小气自私,而应是廉颇的直爽率真。因为他心中有气,直说了,而且廉颇也没有想让蔺相如怎么样,只是想让他下了台,羞辱一下而已,不像有些政治斗争暗地里来一手,要了你的命!(3)、第18小节,重点是“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两个词语。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里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4、相关链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大夫、卿 官职,分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大夫是最高一级的大夫。上卿是诸侯下面最高的官职。廉颇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的时候,因伐齐有功,已经被提升为上卿。蔺相如也做上卿,但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课文中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

和氏璧 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3、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四、关于课文切入点。

处理《将相和》这样的传统课文,因袭固有思维和做法,难有突破。假如能找到文本意义的“波澜处”或叫“冲突处”,就能使教师冲破教学定势,激活思维,带领学生走向更深刻、宽厚、灵活,更富情趣的文本解读。教《将相和》,我尝试着抓住文中大将廉颇说的“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句话作为这篇课文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研读“嘴”字,建构“教学骨架”,由此辐射全文,进行卓有成效的品读对话,多角度、立体化的解读历史人物,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流程和实效上的簇新气息。

五、教学流程

课前布置预习:

1、文中有许多如今不常用的词语,如,“和氏璧、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让学生查字(词)典,了解其基本意思。

2、了解一下战国的历史。

(一)、揭示课题,理清文章思路。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课题是文章的一面窗户,大家已经预习课文,谁能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

3、师:通过“和”这个字,你能读出什么?

4、师:既然有和,那么在和之前一定有一段不和。因此这篇课文应该是讲廉颇与蔺相如从不和再到和。

教师板书:不和→和

5、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

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故事标题:“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二)、找准矛盾焦点,形成探究主题

1、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到文中“将”“相”失和的原因所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把直接叙述将相失和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学生从“负荆请罪”故事中找出廉颇愤懑不平的原话。

课件出示: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师生互评共创中,读活人物情态。

2、师: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的官职做的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换句话说,就靠耍嘴皮子,没有什么能耐。对吗?

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板书:一个大大的“嘴”字,并画上“?”)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读出“嘴”的背后意思。

3、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这张“嘴”说了什么,怎样说的,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读自悟,圈画、思考、批注。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品味重点句,体会人物形象

1、交流、研读《完璧归赵》之“嘴”(1)、交流理解蔺相如第一次说的话------“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指名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蔺相如愿意到秦国去,可以看出他很勇敢,因为这是在赵王着急,大臣无策的情况下答应的。

蔺相如是胸有成竹的,他一定想法完成使命。

师: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左右为难,大家想,赵国可以拿和氏璧换十五座城吗? 师:那不换,可不可以?

师:换也不行,不换也不行,这个时候,只有派人到秦国去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如果你现在就是蔺相如,面对赵王,你该怎样说这句话,让赵王相信你,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指导朗读。

师小结:蔺相如在赵国危难时刻接受重任,他的成败,关系着赵国的利益。(2)、交流理解蔺相如第二次说的话-----“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指名读。师:你觉得璧有毛病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 师:谁来读读当时秦王的表现。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师:秦王嘴里称赞,但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师:模拟情境:我是蔺相如,我对秦王说:“我看你并不想用城换璧,把璧拿来。”可不可以?(不可以)

师:要不给,就抢,行吗?

师:此时,蔺相如说“秦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拿回来和氏璧,你觉得蔺相如是怎样的人?

师:此时的蔺相如充分看透了秦王对和氏璧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顺其心理,做法又合情合理,利令智昏的秦王怎能不上当?

(3)交流理解蔺相如第三次说的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指名读。

师:从这段话里,你读出什么?

师:理直气壮什么意思?

理“直”在哪里?谁来替蔺相如摆摆这个理?(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指导朗读,读出蔺相如的大义凛然。

师:蔺相如真的撞吗?(引导: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4)交流理解蔺相如第四次说的话-------“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师:蔺相如把和氏璧提前送回了赵国,从这件事上,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交流。

师: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相机指导: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5)师: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读读这张“嘴”说出的话,读着读着,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纷纷回答)机智勇敢、大智大勇、临危不惧……

师:总结提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切尽在掌握。这就是大智大勇的蔺相如。正是有了这样的大智大勇,才敢带璧入秦,最终完璧归赵,这个“完”是什么意思?那你说还有什么也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是啊!是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你们说说,他这张嘴是耍嘴皮子吗?(擦去黑板上“嘴”后的“?”,改为“!”)

2、交流、品读《渑池之会》之“嘴”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读书的方法,细细品读一下《渑池之会》中的那张“嘴”,看一看站在我们眼前的又将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学生自读后,迅速感悟到一个勇敢无畏的蔺相如。

师:蔺相如拼死维护了国家尊严。这是只靠一张嘴吗?

师:的确,蔺相如没有持刀作战,但是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他出入的是没有刀光剑影的外交战场,同样惊心动魄啊!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朗读,再现当时扣人心弦的时刻。

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3、交流、细读《负荆请罪》之“嘴”

师:而这样的蔺相如却被廉颇误解,请同学们沉下心,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之“嘴”,从蔺相如的话语及举止之中,你有什么新的了解和熟悉?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这段话。

师 :蔺相如说的太对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可廉将军明白这个理吗?从哪看出?此时你觉得廉颇是怎样的人?

4、总结

师:同学们,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立了大功,官职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两人不和,最后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二人和好,塑造了大智大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二人和好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二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多么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塑造,这就是《史记》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人物,课后,你可以走进《史记》,来认识更多这样的人……

(四)布置作业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2

读《斑羚飞渡》,危难中斑羚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团结协作及自我牺牲精神,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启迪着人们去重新认识生与死,感受生命的尊严和意义,重新体悟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和一个个英雄般的生命。文中,一群被逼入绝境的斑羚以年老斑羚的死亡为桥墩,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架起一座座生命之桥,“连通”起伤心崖和对岸的绝壁,为年轻斑羚赢得了生的机会,为种群赢得了生命的延续。文章中除了精彩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斑羚形象外,贯穿整个事件的“虹”更是引人注目。

就笔者接触的众多课例来看,老师们都能够关注“虹”这一意象,但又总是将“虹”的理解局限于环境描写对情节的推动和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上,少有能够深入挖掘意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内涵。“虹”,在课文中所起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布局上的作用,它有着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

关于虹

自然界中,虹是大气中一种光的现象,是由大气中小水滴经日光照射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彩色圆弧,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虹的出现需要风雨,但不是和风细雨,而是急骤的暴雨;虹的出现还离不开阳光——无数水滴折射的璀璨之光源自太阳。这样鲜明的特征使得虹在文中一出现就具有了不一般地象征性,厘清“虹”及其象征意义,小说中角色的分析和主题的理解就能够一线串起,水到渠成。

原本自在生活的斑羚群突然遭遇了有预谋的围剿和屠杀,被逼入绝境伤心崖,面对“咆哮的狗群和十几支会喷火闪电的猎枪”以及无法逾越的山涧高崖,斑羚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窜跳”。苦难的“雨”已经骤然袭来,斑羚群原先“晴朗”的生活霎时就被生之困厄与杀戮淹没了。这阵袭来的“暴雨”是浇灭了斑羚的生命之火,还是在“阳光”照耀下射出七彩光芒呢?慌乱中,“我”看见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缥缈,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不管是误以为彩虹是桥,还是“怀着梦想与幻觉走向毁灭……减轻死亡的恐惧”,“我”想生命注定要凋谢,苦难即将泯灭它生命的光华。突然,镰刀头羊发出一声吼叫,这叫声“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于是,“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头羊还带领几只中年羚羊归入老年斑羚那拨,使两拨数量大致均衡。然后,在黑洞洞的枪口下,在所有的猎人和猎狗“目瞪口呆”的注视中,苦难竟在瞬间折射出永恒的七彩光华,山涧上空,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以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在与那道雨后彩虹平行的地方架起了另一道彩虹———“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这是璀璨的生命之光,相比于雨后横跨山涧缥缈的七彩霓虹,这道闪耀着生命本色的“虹”不仅不逊色,相反更是璀璨!

关于阳光

那么,这些生命历程中的困厄与苦难折射的绚烂光华源自何处呢?

“命运来叩门的声音,正是这样的。”贝多芬解说《命运交响曲》前奏时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在伤心崖上,陷入绝境的斑羚谛听着命运的敲门声,被屠戮,或者生存?慌乱的背后是对生的渴望,无论是企图穿越封锁线被猎狗撕成碎片的母斑羚,或是像颗流星笔直坠落伤心崖的老斑羚,它们没有放弃扼住自己命运咽喉的努力,即便是死亡,也要在对生命的追求中牺牲———在追求生命的过程中失去生命,生命依然不屈。所以,当斑羚们凝望着彩虹,一头灰黑色的母斑羚竟“举步向彩虹走去,神情缥缈,似乎已进入了某种幻觉状态”,它宁愿选择向生而死,也不愿等着屠戮!这是生命的尊严,这是一群有尊严的生命!在镰刀头羊的组织下,一队队斑羚腾空跃起,可谁又能够保证它们都能够成功———不就有一对失败了吗?即使腾跳中对接成功,为什么注定死亡的老斑羚竟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一个个慷慨赴死?为什么享有权威且年轻健壮的头羊竟放弃生的机会,最后一个独自跃入山涧?这里,给人启迪的是在灾难中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斑羚们的选择是生命尊严的必然方向。当选择勇敢地死,放弃屈辱地被屠戮;当个体的生命俨然成为种群生命体的一颗螺丝钉、一支接力棒,生命的消逝以更强大生命的诞生或延续为目的,谁还能质疑这种牺牲的价值与尊严!而这,包含着对生命怎样的敬畏!山涧之上架起的道道“虹”,它折射的正是生命的尊严和意义,是对于生命的敬畏。

换而言之,有尊严的生命让这些“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如“虹”般绚烂,这样的生命及其价值追求就是照耀苦难的太阳———这是一种生的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当生命中的风暴突然袭来,困厄以每一只斑羚为内核凝结成雨滴,而不屈的生的精神与意志照耀着这样的雨滴,生命之光于是灿烂成虹。

课文真正的价值正在于唤起生命的尊严,重拾对于生命的敬畏。《教师教学用书》在“问题研究”部分说到“虹”时说:“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说“彩虹”让斑羚们产生“幻想、希望”,进而“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都切中斑羚真实的精神状态,但析者显然没有注意到“虹”的象征意义,还只是囿于环境方向上的理解,说:“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其实,残酷的现实正是虹产生的原因,表象上的对比并不能掩盖其内在因果逻辑,现实越是残酷,“虹”反却会更加美丽,这是生命尊严的必然。

关于猎人

作为斑羚鲜明的对立面,解读文本时,我们无法无视猎人的存在来谈论斑羚。在简短的故事情节中,矛盾冲突高度集中,猎人与斑羚的冲突俨然具有了某种象征的指向: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人类本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却将自己高高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把自己当做“上帝”,实际充当的却“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教师教学用书·问题研究)。该怎样看待这场侵害与掠夺呢?

“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有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改天换地,所以我们常提起的一句话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人类是蔑视的。人类肆意屠杀它们,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灭绝。”(教师教学用书·问题研究)文本被选入课本时有所删节,在斑羚“飞渡”前有这样的语段:

我们将斑羚逼上伤心崖后,围而不打,迟迟没放狗上去扑咬,也没开枪射击,这当然不是出于怜悯,而是担心斑羚们被我们逼急了,会不顾三七二十一集体坠岩从悬崖上跳下去。它们跳下去假如摔在岸上,当然节省了我们的子弹,但不可能个个都按我们的心愿跳得那么准,肯定有许多落到流沙河,很快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不想让到手的钱财再流失,我们要一网打尽。

村长帕珐让波农丁带五个人到悬崖底下的流沙河边去守着,负责在岸上捡拾和从水里打捞那些由山顶跳下去的斑羚。

从伤心崖到流沙河,地势很陡,要绕半座山才下得去,最快也要走半小时。村长帕珐和波农丁约定,波农丁到了悬崖底下后,吹响牛角号,我们就立即开枪,同时放狗去咬。

这揭示了为什么猎人围而不攻不立即展开杀戮的原因,其中不是悲悯与同情,有的是贪婪和残忍,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越来越淡漠、飘渺,他们已经远离了生命的真谛!真正的猎人对生命也会怀有敬畏,他们不是,他们是刽子手。在斑羚群分成两拨准备“飞渡”时原文中这样写道:“波农丁这个老酒鬼,爬山比乌龟还爬得慢,怎么还没到悬崖底下?”村长帕珐小声咒骂道。他的两道剑眉拧成了疙瘩,显出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贪婪的刽子手眼里只有利益,他们看不到生命。所以,当悬崖下传来呜呜的牛角号声,村长帕珐连声高喊:“快开枪!快,快开枪!”尽管伤心崖上只剩下最后一只斑羚———成功地指挥了这场斑羚群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他们还是不会停下屠戮之手:

砰,砰砰,猎枪打响了。我看见,镰刀头羊宽阔的胸部冒出好几朵血花……

“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可是,这里的惊讶并非出于对生命的感悟与敬畏,而是一种意料不到———对于近乎到手的猎物竟然失去的意外,但就连这种短暂的意外之惊也迅速让位于对羚羊皮肉的追逐和猎杀中———不能让剩下的最后一只也失去了,其中没有一丝一毫对于生命的敬畏,有的只是凶残与贪婪。

这样一群人相比于“飞渡”的悲壮更加令人震撼,他们的冷漠与凶残怵目惊心!“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教师教学用书·问题研究)有老师于是引导学生将文章最终的结点归结为“保护动物是我们的责任,保护动物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不能说错误,但显然这是不够的,因为在专注于动物与人类关系时,却忽视掉了最为重要的命题———生命,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敬畏生命的精神。

他们正是这场“暴雨”的制造者,是狂妄贪婪的风、肆虐凶暴的云,他们制造的苦厄与苦难却擦拭了斑羚的生命,使之绽放出绚烂的生命之“虹”!文本给读者的不仅是启迪,更有警示,召唤人们对生命久违的敬畏,引启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观,并在此基础上思考该怎么样与动物、与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理清文章脉络;

2.欣赏斑羚飞渡的壮美画面,感受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

3.培养“敬畏生命,关爱动物”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虹”这一意象在文中情节构思及主题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伟大的生命,不仅仅是宏伟的乐章,也是壮美的画卷,它绚烂得令人心颤,它澎湃着《命运》的旋律,又将展现怎样的色彩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斑羚飞渡》,感受生命之壮美。

二.感知:初识霓虹

1.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1)文中最能体现生命之壮美的意象是什么?

(虹。)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抓住关键点:时间、地点、人物、核心事件。

(雨后,斑羚群以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飞渡”伤心崖,赢得了种群的生存。)

(3)抓住叙事顺序———时间;核心意象———虹;核心情节———“飞渡”复述课文。

2.关于“虹”: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解决,全班交流。

(1)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

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渲染神秘色彩,推动情节发展;

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烘托飞渡的气势,烘托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是头羊飞渡时彩虹相融———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虹”的象征意义:

“生命之虹”:雨水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形成虹;困厄在生命崇高的行动中也能折射出生命的美丽,形成生命之虹。

3.结合复述的内容厘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一群斑羚被逼伤心崖。(飞渡前———虹的“发现”)

第二部分(5—15)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牺牲年老斑羚换取年轻斑羚的生存。(飞渡———生命的色彩)

第三部分(16—17)镰刀头羊悲壮地跃下山涧。(飞渡后———永恒的绚烂)

三.品读,探究:虹之色彩

1.填词:这真是一场的飞渡!(照应阅读感受与文章内容。如:悲壮。)

虹的悲壮在于阳光的美丽是从雨滴中折射,“飞渡”的悲壮在于生命的美丽要从苦难中折射。苦难的雨滴不是别的,就是那一只只陷入绝境的斑羚。文中重点写了哪几只斑羚?为什么?

(找出相关段落,教师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思考体会: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详写;第一对详写,因开头难,最有代表性,突出重点。)

2.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镰刀头羊的?透过它折射了怎样的“彩虹”之光?

(重点:悲哀的咩叫……一筹莫展,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铿锵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宣告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

悲怆地轻咩……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彩虹”之光: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自我牺牲。)

3.文中是怎样描写斑羚群“飞渡”的?它们又折射出了怎样的“彩虹”之光?有感情朗读第9节并探究。

(1)详写第一对,略写其他,重点突出;并运用大量细节描写,精雕细刻。

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以体会。(扣住飞奔、起跑、一跃、跳去、蹿跃、猛蹬、起跳、升高、落、坠落等动词。)

(2)感受“彩虹之光”———斑羚群形象特点:

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有着可贵的集体精神、协作精神、献身精神。

4.再看“霓虹”:

“生命之虹”:文中,以“虹”象征斑羚飞渡的精神,虚与实在彩虹之中交相辉映,使得斑羚的集体精神、牺牲精神更加熠熠生辉,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四.主题把握

1.面对这样一群斑羚,面对这样一场悲壮的飞渡,“我”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对于表现斑羚有何作用?

(猎杀———意外———震惊;是对斑羚的侧面烘托。)

2.学完课文,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试为这群斑羚拟写对联作为颂词(填写):

伤心崖老斑羚自我牺牲甘为生命的桥墩

(彩虹桥小斑羚绝处逢生铸就生命的奇迹)

(一虹飞架绝壁)

生命铸就奇迹

3.沈石溪:“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主旨的?

(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3.今天,仍有不法分子偷猎野生珍稀动物,如藏羚羊,如鲸鱼、鲨鱼,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作业

1.练笔: (1) 假如你是一只小斑羚,成功飞渡后,会怎样想、怎样做?

(2) 给狩猎队写封信。

(3) 拟写一条保护动物的标语。

2.搜集故事:搜集关于动物的感人故事。

板书设计:

斑羚飞渡

生命之虹

飞渡前———飞渡时———飞渡后

(被逼伤心崖——身处绝境)(老垫小飞渡———脱离险境)(小斑羚生还———头羊走向辉煌)

头羊: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3

提到范仲淹,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让后世对他膜拜敬仰。而他并不仅是位满怀政治抱负的文臣,更是一位威震西北边陲的武将。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渔家傲·秋思》就是他身处军中的感怀之作。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苍凉壮阔的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思乡报国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从词史上说,此词首开豪放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开辟先路。

这首《渔家傲》是一首边塞词,但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写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因此不能生硬地用政治的尺度来衡量,而应该用艺术的尺度来衡量。它的艺术功能、艺术力量,在于借景抒情,因此,在教学中我着重从意象、画面和情感三个维度来解读此词并进行教学设计。

一.读意象

意象是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它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词的上片描写的自然是塞外的秋景。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秋来早往南飞的大雁,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依次展现塞外独特的事物形象,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特别是词中的“长烟落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铺展开一幕幕苍茫壮观的边塞风光。

二.读画面

由意象铺展开的一幅幅画面,让人不禁产生疑问与联想:这塞外的秋景“异”在何处呢?

首先,异在地域和环境。这一“地域”就是“塞下”,即西北边疆,或“衡阳雁去无留意”的一个偏远所在。“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都要飞回南方避寒。古代传说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所以,王勃才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家傲·秋思》里的“衡阳雁去”也从这个传说而来。“无留意”,是说这里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展翅奋飞,毫无留恋之意。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雁“无留意”呢?是因为这里景象特异,没有亲近感;是因为这里气候寒冷,环境凄清。秋雁毫无留恋之意,更何况在这里戍守四年之久的将士们呢?

其次,异在声音和形势。四面边声,指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馬啸等边地的悲凉之声。李陵《答苏武书》中有“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真是一部塞外大漠悲切苍凉的交响曲。 “千嶂”之中一座孤城的大门紧紧关闭。这座城池为什么刚到傍晚就早早关闭了城门呢?是因为“四面边声连角起”——军中的号角声已经说明战事吃紧,“孤城”的形势十分紧张,甚至有可能还处在敌人的包围中。这座早早关闭城门的城池,在落日的斜晖中显得无比壮阔,同时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沧桑。

词人的笔下,满耳的边声是悲戚的,满眼的风景是悲凉的,这一幅幅“奇异”的画面,营造了萧瑟悲凉的意境,增添了孤独寂寞无限思乡的情感。

三.读情感

相异的风景也让诗人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而这种空间的遥远又调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杯浊酒”一个人喝,其中的孤独自是不言而喻。因为,这杯“浊酒”少了曹操“对酒当歌”的那份豪迈,少了李白“金樽清酒”的那份轻盈和潇洒,更少了苏轼“把酒问青天”的那份浪漫,却多了“离家万里”的浓重思念。但是,如果说这杯“浊酒”中的厚重仅仅来自对家乡的思念的话,那肯定是不够准确的。其实,这杯“浊酒”中蕴含的词人的情感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接下来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范仲淹是个满怀豪情壮志之人,不立下盖世功勋不会轻言回家。此刻,他心中纠结着思乡与报国的矛盾,缠绕着儿女亲情与爱国豪情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他内心纠结,一直无法解开,于是就有了借酒浇愁,就有了“家万里”和“归无计”的无奈感叹,进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杯“浊酒”的厚重。

夜深露寒、浓霜满地之时,耳边传来哀怨婉转的羌管之声,让孤独思乡的词人倍感凄凉,此情此景,让人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直至潸然泪下。“将军白发征夫泪”是悲壮的,但这种“悲”不是一般的忧愁或悲伤,而是一种能使人不眠的忧愁,能令人整夜“不寐”的惆怅。这拳拳爱国心与浓浓思乡情交织在一起,使点点滴滴的泪珠充满了一种豪迈与悲壮。

【我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吟诵词并默写;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意象和感受画面的意境;4.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吟诵词并默写;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词作内容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3.抓住重点词句分析意象和感受画面的意境。

教学难点:学会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图片描绘的是什么风光?给你怎样的感受?

屏幕显示: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同学们观察这几句诗的共同特点——都是描写边塞风光或者战争的,这类诗叫做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边塞生活的名作《渔家傲·秋思》。

二.资料助读(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让人惊叹。《岳阳楼记》传名天下,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使其成为一代名臣的典范。

写作背景:1038年西夏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连连战败。1040年,范仲淹主动要求调任军事要地延州,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保家卫国,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希望能击退外敌。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對久戍边地的辛苦、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有较深刻的理解。

这首词就作于此时。通过以上资料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了解到什么?

三.自主学习,吟诵全词

1.听读范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塞下sài 嶂zhàng 浊酒zhuó 燕然未勒yān lè 羌管qiāng 寐mèi

2.下面请大家带着刚才感受到的情感基调,朗诵这首词。

四.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过渡)大家读得很准确,也满有气势。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以下问题自主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10分钟后展示学习成果,回答问题。

提问:你们在自主学习时有没有不懂的词句,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例如:四面边声连角起 人不寐中的“人” 长烟落日孤城闭 征夫

落泪的仅仅是征夫?愁白头的仅仅是将军?而是所有的戍边将士(互文手法)

1.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这首词主要写了塞下秋景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也就是说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

2.这首词上阕的写景扣住哪个字来写的?又借助于哪些意象展现画面的?

(异)意象:秋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归纳画面:雁去衡阳 边声四起 长烟落日 孤城紧闭

继续追问异在何处:(1)雁为何去无留意?(边地异常寒冷)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生活异常艰苦)--环境异;(2)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边地特有的奇异之声)--声音异;3)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塞外奇景,而“孤城闭”有暗示了什么?(戒备森严战事紧张)--形势异;

感受:(荒凉萧瑟)(孤独寂寞 思念家乡)

3.下阕的情感着重体现在哪个字上?其中包含了怎样的复杂的感情?这些情感在哪些词句中有所体现?

(泪 思乡报国 壮志难酬)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念家乡,但功业未建无法回家的矛盾心情)

(2)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夜寒霜浓,戍边艰苦,加之又传来羌管凄婉之音,加重征人的思乡之愁)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思乡的愁苦 报国的志向未伸的苦闷,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心绪难平,自然鬓发染霜,夜不能寐,潸然泪下。这既是思乡泪,又是英雄泪)

总结:全词借助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景象,与拳拳爱国心,浓浓思乡情交织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带着这种意境与情感,大家齐声吟诵全词。

五.规律总结:赏析这类写景抒情的诗歌的方法——抓意象 捕画面 析情感

六.练习巩固:

1.熟读成诵

2.考试链接:(1)范仲淹《渔家傲》表现戍边将士思乡与报国的心里矛盾的句子是: ,

。(2)《渔家傲》中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追旅思③,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此调为西域传入的唐教坊曲。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①.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②.分析下片“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这句诗的表达作用。

③.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七.作业:从词的题材、词人形象及表达的感情等方面比较与《渔家傲》的不同。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4

圣野

小妹妹跟风 捉迷藏

小妹妹问风: 藏好了没有 呆了好一会 没有听风说话儿 小妹妹就从墙角后 跳出来找风 找来找去找不到 忽然“嘻”的一声

风在一棵树上笑起来了 有一张树叶子没站稳 给风一笑 掉下来了

小妹妹连忙跳过去 把叶子捉住,问它: 风呢? 叶子红起脸孔说: 我也不知道!

文本细读

一、了解作者

圣野 原名 周大鹿,现名 周大康。1922年生,浙江东阳人。1945年就读于浙江大学。

圣野的儿童诗,稚气、清新、有故事情节,并且富有哲理。稚气,使人觉得圣野就是一位小朋友。他的诗,深人到儿童的心灵中去了。他来了个“脱胎换骨”,把自己化为了儿童。他用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心理去观察事物,提出了许多奇怪的问题。

二、探索这首诗的语言和内容

1、对话语言叙事

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对话试的语言来叙述一件事情。小妹妹和风捉迷藏,她问风藏好了没有,没有得到风的回答却捉住了叶子于是又问叶子:风呢?叶子没有回答,却把脸涨红了。一问一答间塑造了一个可爱天真的小妹妹形象。在这首诗里对话是主要内容,而且这些对话平实,简单贴近生活。作者用对话创设了一个儿童玩乐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秋风、有落叶,也有诗中没有描写的蓝天、白云。读这首诗时我的感受是虽然对话很简单但却营造了一个美好的 秋日让人想到了童年秋天的快乐。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很容易使小读者产生共鸣,在读这首时很容易被带入情景,把自己想象成诗中的小妹妹,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诗的距离。

2、白描式的语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语言十分的朴素,选取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的小。就像中国画一样不多加修饰描写的直接纯粹。诗的第一句直接出现主人公“小妹妹”直截了当的说她在和风捉迷藏,没有过多的渲染也没有过多的抒情,看起来没有诗味,但读起来却回味无穷。

儿童的世界本来就是纯粹干净的,所以在这首诗中诗人所描绘的秋日捉迷藏也是纯净简单的。但是在这份纯净中有多了许多童年的快乐和天真。小妹妹没有捉住风却捉住了落叶,从她问落叶“风呢”,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稚气的孩童。

3、运用了儿童熟悉的语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所运用的语言都是口语化的,儿童十分熟悉的。比如“呆了好一会”“跳出类”“没站稳”,这些都是生活中孩子们常说的话,孩子们所熟悉的。这样的语言用到诗中孩子更容易读懂。

4、对于常识简单的渗透

这篇小诗描写了小妹妹捉迷藏这样一件常见的小事。小妹妹和风捉迷藏最会捉住了落叶,落叶“红了脸”。这个简单的场景中蕴含了一个常识就是秋天树叶变红飘落了。把这个常识蕴含在诗文里没有强加给孩子去理解,不生硬多了几分温馨。

三、对这首诗教学的想法

1、创设情境

带孩子走进秋天,体会秋天的天高云淡,回味做迷藏的趣味。

2、体会语言的趣味

体会诗中常用的儿童语言和有趣的口语。

3、简单的渗透秋天的常识,从诗文出发带孩子们走出室外去亲近自然,寻找秋天。

诵读活动设计: 诵读内容:《捉迷藏》 诵读对象:一年级

诵读时间:下午阅读二十分钟 诵读场地:校园读书长廊 诵读设计

一、带孩子们来到读书长廊

师:说一说今天你看到的读书长廊和夏天有什么不一样?(树树木、花朵)

师:秋天来了,今天我们就读一首和秋天有关的诗(范读诗文《捉迷藏》)

师:诗中的小妹妹在和谁做迷藏啊?(风)师:她找到风了吗?(没有)师:风去哪了呢?

引导学生观察你在哪里能看到风,体会诗的语言。(房顶上、树林里、草丛、国旗上)

二、带领小朋友读诗

读给老师听,读给小朋友听,读给风听,读给树叶听。

三、在长廊里找秋天,你能找到秋天在哪里?

四、背着诗走回教室

说一说你在哪里找到了秋天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再次朗读诗文《做迷藏》

深入解读文本 提升有效教学 篇5

提升有效教学

金山学校

康凡

经常外出听课,我觉得坐在名师的课堂上,听他们的课是一种享受。他们的课堂极具人文情怀,富有生活情趣与气息。那些极具个性的教学风格,睿智风趣、激情昂扬的教学语言,不仅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听课老师。名师的课让我们叹为观止,名师的教学艺术也让我们惊叹不已。惊叹之余,我也常常思考:是什么使他们的课堂如此的大气,显现出如此的深度与广度呢?我想,除了他们丰厚的教学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到的教学艺术外,还应该有他们对文本精准与独特的解读。深入与细致的解读使得他们的课充满与众不同之处,也处处充满了智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的起跑线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高效课堂,深入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

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我以前肤浅的认为就是教师对教材的熟知对教参的查看。但是通过自我的实践,查阅资料,我才真正理解了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材料(课标、文本以及与文本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通过深入解读,可以为更好地整合文本、取舍内容、创造性使用文本。这也就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何解读文本呢?接下来我结合这堂课以及我平时的课堂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读熟文本,让文本具有温度。

在听教育名师于永正老师上课时,他对学生说过这么一段话“读书是要思考的,是要想象的,一边读,一边想。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把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而且还要反复的练,一遍两遍是不行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反复读了七八遍,但是我还不能说我体会的很好。”我想他的这段话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学法的指导,也应该是于老师自己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吧。“读”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备课时的主要手段。

备课时我把重点没有放在查阅教参上,而是把课文前前后后读了许多遍,直至我合上书我的眼前还出现课文的文字,这些文字最终化成了化成了令我感动的画面。我想:诵读就是解读的有效途径吧,因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告诉学生知道什么,而在于引导学生感知什么,体悟什么。而用心诵读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备课。我想:今天我的范读让学对受难的普罗米修斯一定印象深刻,也一定呼唤了他们那颗善良而富有同情的心,让他们阅读文本的兴趣在这样的倾听中陡增了许多吧。这样的范读,可以让我少启发讲解半天功夫。当我们读得喉头酸涩的时候,当学生听得落泪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告诉学生,“我”的心情吗?还需要告诉学生,英雄的精神是什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读这段文字是轻松愉快的语气,那么后面就是做再细致的讲解分析,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受的痛苦,感悟到英雄的本色。

所以朗读是钻研文本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文本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我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备课时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充分感受到文本所具有的温度,读到自己入情入境,继而才能去感染学生,才能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读入文本,让文本流露情感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获取文本所表达的主观感受,体验作者流露的内心情感,理解与转化文本所展现出来的个人见解和智慧,最终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当文本读通读顺之后,我们要读入文本,深入文本细致揣摩,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本。

古人讲“情动而辞发,披文以入情。”文字是情感、智慧的外衣。读入文本,就是进入语言的设身处地,就是透过语言的身临其境,就是内化语言的情境再现。只有我们用整个心灵去感受文本了,才有创造性地解读和处理文本的可能。

在教学“走进英雄,感受苦难”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抓住那些刺痛他眼睛,心灵的字眼细细品读。孩子们在语言文字的寻觅对话中,最后聚焦到“锁”和“啄”这两个字上,因为这两字是整个语段的向心力,整个语段的支撑点,两个字凝聚了这两个语段的全部精神内涵。但作者却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文字去描述,仅仅两句话“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概述他受罚的过程。我想这就是编者的智慧,好的作品就是给人无限的遐想,此处的漏白不就给了孩子们用心品悟,揣摩文字,展开想象的空间和机会吗? 因此,我设计以下课堂想象写话环节:

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他受尽折磨,痛不欲生。

场景一:烈日炎炎,高加索山被晒得像一座火山似的,——————。

场景二:电闪雷鸣,大雨如注,——————————。

场景三: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场景四:鹫鹰又飞来了,它的嘴巴尖细,—————— 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验情景,诵读文字,学生便能立体丰满地感受到普罗米修斯遭受到的巨大痛苦,从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课堂教学是备课经历的再现,只有备课时的细读文本,才能准确把脉编者的意图,找准课堂的切入点。一个“锁”字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铁链不仅锁住了他的身体,还锁住了他的自由,伴随他的是无尽的寂寞孤独、黑暗痛苦;一个“啄”自我们眼前展现的是鲜血淋淋,痛不欲生的画面。英雄在哪里?我想此刻他就藏在这两个字眼里。

由此我想到:要想引导学生读入文本,我们首先要“聆听”文本的声音,调动自己对文字的情感,“披文以入情”,让文本感动自己。只有在备课时对文本有了深入的解读,让文本感动了自己,我们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自主解读课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潜心会文、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三、读厚文本,让文本显现内涵。

“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必须有一口井,甚至是源头活水”。在读通、读懂文本后,我们一定还要查阅一些有关文本的资料,把文本读厚。值得注意的是,这儿的“厚”不是外在知识的叠加,而是语文内涵的“丰厚”,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风景、更能看到文本背后的绚丽,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走到学生的前面,走到学生无法抵达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在学生有困难时、没注意体会时,知识匮乏时,站在阅读的高处随时随地拉他们一把。

1、读“厚”是知识的拓展。

本课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它浓缩了希腊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原创《普罗米修斯》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主要情节。对于四年级孩子,这些知识储备孩子肯定力所不及的,在课堂拓展环节我就出示了雪莱的诗,让学生在课堂能受到文学的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教学《孔子游春》时,品悟“论水”这一教学时,当孩子说道:“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 师: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想要交流分享吗? 生:不吭声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懂了什么? 生:还是不吭声

师:“或方或长”的“或”字什么意思? 生:有的,有的 生:有时候。有时候---

师:你能用“或---或---”描写水的特点吗?

生: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师:关于这些特点,古人有很多诗句:

课件出示: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将相和》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

理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吗?(生齐声回答)课题中的“将”和“相”分别指的谁?“和”是什么意思?(生作答:“将”指蔺相如,“相”指廉颇,“和”是和好的意思)板书:蔺相如 廉颇

谁还记得课文写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哪几个?

(生作答:三个,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很好!那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这个人物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生作答)当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那么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收拾怎样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我们就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习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1.全班齐读第二、三部分

读了课文,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的方法呢?(理清小故事内的脉络;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

那今天我们就按照学习“完璧归赵”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小故事。2.合作讨论

针对课文中的“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来学习,在文中画出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言行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相关语句来体会。

(学生针对有效问题的提出,从文章中找到相关语句细细体会。目的就是通过重点语句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感悟人物的品质。)

汇报交流情况

1.同学们一定已经注意到经历了完璧归赵之后的蔺相如由一介平民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之会后的蔺相如又被封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书上特别说明的是他的职位比廉颇还高。

2.那作为同朝为官、战功显赫的大将军廉颇此时对蔺相如作何评价呢?找到廉颇的话,谁来读读?(抽生读书)

3.指导朗读:

数一数,廉颇说了几句话。来,先看第一句。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你现在就是廉颇,来说说这句话,(抽生读书)说这话的廉将军有什么样的自我感觉?(预设: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傲气十足,居功自傲,很神气……)齐读

再来看第二句:“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先自己试读。(抽生读书)听出廉将军对蔺相如什么态度了吗?(预设:看不起,不屑一顾,觉得蔺相如有没有真本事?)齐读

所以他的决定就是:“我碰见他,非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一起读

有一个词叫“言为心声”,意思是通过听一个人说的话你就可以知道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个怎样的人。听了廉将军这短短的几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有着什么样性格脾气的廉将军站在你的面前?(预设交流:耿直畅快、豪爽、率直,性子直等)板书:率性爽直

4、作为一员武将,廉颇之所以这样率直地表达不满,是因为他一直站在哪个角度?引导学生再次读书,找到三句话中的同一个人称:我。

小结:廉颇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难以全面,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题目是将相和,此时的将相之间是和还是不和?

谁能用刚才学习到的本领,来说说将相不和的原因?

1、那么蔺相如究竟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不是)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

交流: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为什么要这么说?(维护国家尊严)该怎么读好这句话?个别读、齐读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话其实是在告诉秦王什么?(同归于尽、舍身救主、不畏权势)

综上所述,在和秦王的较量中,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他靠的是什么?(预设交流:面对强敌,蔺相如靠的是拳拳爱国之心,过人的谋略和勇气,靠的是聪明才智、他用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真是个(板书:智勇双全)的人呀!

2、可就是这样一位在敌人面前勇敢无畏的上卿,面对廉颇的那些不全面评价时却做了怎样的事,说出了怎样的话?预设交流:蔺相如回避廉颇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从蔺相如对待廉颇的一言一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是个怎样的人?

(对敌寸步不让,对友宽宏大量,顾全大局,爱国)板书:顾全大局

3、课文学到这里,你认为廉颇除了是个率性直爽的人外,还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为人坦率)板书:勇于改过。那么谁能来说说将相之间由不和到言和,其中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廉颇蔺相如身上共有的品质是什么?)

小结:廉颇与蔺相如共同的爱国情怀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板书:

爱国情怀

好了,同学们,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这段故事,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因为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意义,我读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负荆。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和好

廉颇

蔺相如

率性爽直

智勇双全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爱国情怀

【反思】

《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课文是通过典型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我把领会和学习这一写作方法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着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宗旨,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7

一、对语文课程内容的确认

结合文本的特点和“课标”中关于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 对于本课的课程内容, 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 从语言及表达角度审视文本, 不难发现, 准确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比如:

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根据这一假说, 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据此, 我们认为, 引导学生揣摩、体会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是语文课程内容。

其次, 课文在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时, 叙述思路清晰, 具有很强的条理性。这又是文本的一个显著特点。

但是, 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课文内容, 不是语文课程内容, 引领学生感受其叙述的条理性才是语文课程内容。也就是说, 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手段、是凭借, 借助这个“凭借”, 感受其叙述的条理性才是目的所在。

再次, 不管作者是否承认, 每篇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倾向, 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就本文而言, 字里行间透露出古生物学家从事研究的执著和艰辛。比如:

20世纪末期,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不过, 结合“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们认为,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工作者的执著与艰辛不是语文课程内容, 而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描写表现出科学工作者的执著与艰辛是语文课程内容。

最后, 从课标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考虑, 经过分析, 我们认为“激起学生热爱科学, 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也是语文课程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 通过朗读、批注, 揣摩、领会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 推想课文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文字描写表现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艰辛。

4. 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感受其叙述的条理性,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课堂再现

我们认为, 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力图展示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 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策略的选择不在于有多少新奇, 要从“有效”角度审视教学策略选择的正确与否。

生字词教学是每篇课文的必需内容, 此文就不再赘述。

1. 朗读、批注:揣摩、领会文本语言的准确、生动。

【课堂再现】

(出示:在中生代时期,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师:请同学们反复地读一读这句话, 读着, 读着, 你会发现这句话有几个词不可或缺, 缺了它, 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是哪几个词?

生:“一支”和“漫长的”。

师:为什么?

生:如果少了“一支”这个词, 给人的感觉是所有的恐龙都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而“漫长的”表示经历的时间很长, 不是一朝一夕就变成鸟儿的。

师:据老师查找相关资料, 从恐龙演化成鸟儿, 整整经历了9500万年。真可谓是——— (漫长的时间) 。

师: (对发言的同学说) 那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吗?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在中生代时期——— (生读)

师:你看, “一支”能缺吗? (不能) “漫长”能缺吗? (不能) 可见作者的用词准确呀! (板书:用词准确)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边读边找, 你能找到类似的不可或缺的词语吗?找到后, 圈起来好好体会一下。

(学生默读, 着重围绕“很可能”“应该”“大约”“有羽毛印痕”“其中”等词进行批注、交流、讨论、朗读。)

2. 推想词语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文字描写表现科学工作者的执著与艰辛的。

古生物学家们为验证这一假说, 为寻找一块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家历经140多年, 跋山涉水, 风餐露宿, 直到20世纪末期, 才在我国辽西发现了这样的化石, 科学家们欣喜若狂, 真可谓是“点睛”之笔。这样, 科学精神就可以借助“点睛之笔”和“欣喜若狂”进行理解, 体会。

【课堂再现】

(出示:20世纪末期, 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1) 什么是欣喜若狂?

(2) 为什么会那么欣喜若狂呢?体会古生物学家们艰辛的探索之路。

(出示: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1) 什么是点睛之笔?启发:如果你是一位古生物学家, 如果要证明鸟类就是恐龙的后裔, 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 为什么说点睛之笔呢?

3. 填空、复述:感受文本叙述的条理性。

教学中, 可通过填空形式的练习, 提取信息, 梳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形成提纲, 让学生对照提纲进行复述, 降低复述的难度。

【课堂再现】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并试着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出示表格)

师: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如果能脱离课文, 离开刚才填写好的练习纸,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那你就更厉害了。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生:地球上出现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在两亿三千万年前……最终学会了主动飞行。 (该生思路清晰, 讲得非常有条理。)

4. 开展综合性学习,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将相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文本解读;应试化;人本交融;多元合理解读

文本解读教学一直是提升师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潜心观察中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教学的现状,深切感觉到文本解读教学陷入了一个个误区之中,尤其是应试化的倾向已严重偏离文本解读教学的应有轨道,成为制约语文素养提升的桎梏。

一、现实迷惘:误落尘网中

1.重分数、轻能力

当前,一线的语文课堂被强大的“应试教育”夹裹,“应试教育”也就成了语文老师课程意识的“尺度”,为追求高分数,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至于学生在课堂上提升了哪些能力、“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新课标提倡的目标,在我们的课堂上似乎难寻踪迹。语文老师的课程意识已经受应试、教参“异化”,分数至上成了评判语文课的唯一标尺。

2.重模式、轻内涵

我们学一篇课文往往是按照“整体感知—重点分析—语言品析—内化升华”既定的套路来组织教学,并且各种优质课的重头戏也往往在第三四环节上做文章,似乎不这样就不是阅读课。久而久之,老师就形成了固定的授课模式,学生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接受模式。有更多的学校和老师为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瞄准考纲考点,极力打造各种解读文本的模式。不少老师为追求高分数,外出学习听课,更多关注的是找一种能一劳永逸,最好能用一辈子的教授方法。

3.重形式、轻对话

教师设置的问题多是直奔应试而去,教师因为有了“标准答案”,從而千方百计把学生往“标准答案”上引,直到得出老师想要的结果为止,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充当文本意义阐释的主角,以体现所谓的创造性解读、个性化解读等新的文本解读理念,也不管学生的讨论发言是否围绕着文本来展开,统以“好、不错”等词语加以鼓励,表面看起来很热闹,但这其实是典型的“有人无本”,是一种“去文本”的倾向。

二、寻求破局:众里寻他千百度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启亮老师在文章中指出:“如今的确有一种以阅读为宗旨的语文教学改革,试图营造喜欢读书的气氛,只是它依然舍不得教学的权威,摆不脱考试的羁绊。”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该探寻怎样的解读途径呢?

1.理念上要回归“人”“本”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目前需要回归的一种解读路径就是“人本交融”的解读方法。这种解读教学方法的对话包括“师生各自或共同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各自或共同与编者的对话、师生之间以文本解读为中介的对话、生生之间以文本解读为中介的对话”。既不“舍本重人”,也不能“重本轻人”,应该是“人本并重”“人本交融”。

2.摒弃“格式化”训练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几乎所有题型在练习辅导书中都有相应的答题套路。就算是新题型,也会被老师不断总结、不断提炼,最后再得出一个个“宝典”“秘籍”。同时,因为大部分参与阅卷的老师是来自一线的初三毕业班的老师,平时是按套路去训练学生

的,所以阅卷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往这个套路上靠。老师做了半个运动员,又做了整个裁判员。此外,这样的应试训练还会让老师重新任教初一初二时,不由自主地把初三应考的训练解读模式带到初一初二的课堂上,在起始阶段就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住,学生的文本多元解读无从谈起。

3.创设自主阅读课堂,倡导多元合理解读

首先,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裕时间,不做任何目标的要求,让他们在文本提供的精神殿堂里徜徉。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并从中寻找合理内核。再次,创设互动交流的和谐平台,燃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后,文本的解读课堂还要注意对“度”的把握,这个度可以理解成“尺度”或者是“厚度”。文本解读可以是多元的解读,但一旦作为教材,我们就要充分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最有价值、最适宜学生的内容”来解读,倡导合理解读,而不是胡乱

解读。

三、莫愁前路无知己

目前,文本解读应试化的倾向已经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虽然我们面前的路还有很长,但我们的“战友”很多。我们在课堂教学解读文本时,既要站在“文本”的角度,也要站在“人本”的角度去寻找文本解读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我们坚信这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文本解读的一个理性选择,那是语文阅读教学应有的归属。

参考文献:

[1]都启林.从“素质”教育到“应试”究竟有多远[J].语文教学通讯,2013(12B).

上一篇:母爱_感恩母爱作文600字下一篇:青岛滨海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