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精选11篇)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1

高峰

党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新概念并进行了系统阐发,为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学习、宣传、实践中国梦的过程中,延安市委提出了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战略构想,这是中国梦在延安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为延安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三个延安”是对中国梦在科学内涵上的具体化。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就是说,中国梦首先是国家梦、民族梦,其落脚点是人民梦。这充分表达了13亿人民的热切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既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

“三个延安”是对中国梦在战略构想上的具体化。所谓“中国梦”,就是通过“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个延安”目标的实现也要依托科学的发展战略,它同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在战略步骤上具有同步性。

“三个延安”是对中国梦在基本要求上的具体化。要把美好梦想变成现实,必须艰苦奋斗、努力实践。因此实现中国梦必须真抓实干;建设“三个延安”也要埋头苦干,“一棒接着一棒干,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中国梦必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建设“三个延安”也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建设“三个延安”必须弘扬延安精神,这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

作为一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与我们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三个自信、两个五位一体以及八项基本要求和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解读,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一定要把机构编制管理与“三个延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三个延安”建设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一、要根据建设“三个延安”的要求,努力做好机构编制和机构改革工作。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改革是对现有体制的一种完善。我们是人民的政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体现的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愿望,我们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核定中一定要从建设“三个延安”的要求出发,合理配置资源,适时调整编制,不断改革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简化审批程序,规范政府行为,促进生产力的解放。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2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法规制度不断完善,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未如此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充分认清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政治要求

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就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生活化和时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是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举措,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实践。

(二)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法治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党的十八大以后,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核心是依法,关键是全面,对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三)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时代要求

实现中国梦强国梦,内涵丰富,不仅意味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的富足,同样需要社会主义各项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营造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需要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研究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实践。从理论上、法理上、国情上以及适应国际化趋势多个角度加强法治理论研究。

(二)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的配套完善

只有健全的法治体系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和国际交流交往。从现实实践来看,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法治建设是在发现矛盾问题、解决矛盾问题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当前,我国法治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法规制度的任务依然艰巨。

(三)要加快培养适应新形势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

当前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导致前沿理论不多、法制构建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制约了法治发展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政府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推动者、实施者,其次要大力培养各类法治人才,再次要提高国民整体法治素养。

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只有和中国特色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才不会偏离航行,才能更好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指导下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社情民情。

(二)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全面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科学统筹,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中国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步伐,适应中国统筹全面建设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着眼中国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研究,制定措施,切实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好矛盾问题。

五、结语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于助力中国梦强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这一重要性,要从理论研究的深入、配套法治的完善及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注意把握好几个问题,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但还不能满足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环境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国梦的征程中,要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民富裕和确保社会正义,亟需完善各项法规制度。文章主要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推动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措施,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国梦,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熊希玲.法治背景下中国梦的内涵与实践研究[D].长江大学,2015.04.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3

一、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精神的提出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隆重举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极其精彩而又富有长远预见意义的报告,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经典篇章。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报告的最精彩篇章在于其最后一部分。当时,由于解放战争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取得快速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干部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增长。同时,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我们党的干部。正是在这種背景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李自成农民革命军攻进北京后,被胜利冲晕头脑,最终失败这一深刻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更是对共产党人执掌政权后的要求和约束。今天,“两个务必”思想依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1.戒骄戒躁,敲响历史警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意在提醒全党不能被刚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一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

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始皇帝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终二世而亡。隋王朝也同样二世而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王朝的更迭,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道理。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骄傲自满同样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中就提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时时重温“两个务必”思想,保持头脑清醒。要看到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看到我们党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续发扬我党长期以来所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因为骄傲自满、贪图享受而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亡政息。

2.艰苦奋斗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法宝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可谓远见卓识,目的是为了警醒全党,在夺取政权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在此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两个务必”始终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同时,艰苦奋斗还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两个务必”思想,不想再过艰苦生活,而是图享受,最终身败名裂。1951年,因贪污而震惊全国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就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被“糖衣炮弹”所打败的人。他们忘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忠告,不愿艰苦奋斗,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今天,我们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有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有的得过且过,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导致“四风”泛滥。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大搞权钱交易,直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无一不是从放弃艰苦奋斗思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一些人正是看准了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不想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不惜用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最终达到拉拢腐蚀的目的,教训极其深刻。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当年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的形势极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考验并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的内部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外部的严峻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危机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做官观念;多些艰苦奋斗,少些安逸享受。归根结底,要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实现我的伟大中国梦 篇4

——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

一直以来,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可见,实现大国梦、强国梦,离不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迅猛,蔬菜种植规模、产值等均名列全省前茅,蔬菜已成为什邡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协会为积极发展什邡绿色蔬菜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科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关键

要发展绿色蔬菜产业首先是要建立绿色的、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格局。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的关键是科技。为此协会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利用秋冬季农闲时间采取集中培训和平时有针对性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聘请著名专家到什邡进行培训。近几年来先后在全市各镇、村、组组织农户进行蔬菜技术培训,积极配合市政府“农民技术大培训”计划,先后在回澜、马井、四平、禾丰、隐峰、皂角、灵杰、云华、龙居、马祖等镇进行了番茄、西芹、莴笋、辣椒、魔芋以及其他综合蔬菜技术培训135 期,参加培训会的农户达15000余人次。

同时为了提高农户的无公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更好地为我市无公害蔬菜基地服好务,协会经常安排技术人员下乡到全市各镇蔬菜基地田间地头,对农户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技术难题。

协会还积极参与“科技三下乡”活动,先后在全市各镇以及广汉、绵竹、罗江、旌阳等地参加“科技三下乡”活动30多场次,并每年在马井“元宵会”进行科普宣传,免费赠送《川西蔬菜》内部技术资料53期,共计26万余份。

二、坚持良种良法促进蔬菜发展

要脚踏实地、立足长远,牢牢抓住农业增产增收这个“菜篮子”工程不动摇。协会坚持以“服务菜农、助农增收”为出发点,优化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增强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尽可能减少农户在引进新品种过程中的风险,推广适宜的优良品种,协会理事长喻在军每年将参加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蔬菜种子大会和蔬菜新品种展示会,寻找更多的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种从中选择新品种进行推广。

为了更好地搞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协会先后在元石、马井、禾丰、回澜等镇建立了千亩蔬菜新品种示范片,作为协会的“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每年在这些基地进行了新品种对比试验、示范工作。一旦筛选出好的品种和新的技术协会就组织协会会员、菜农和蔬菜营销户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会,让新品种、新技术尽快的在全市进行推广,让广大农户受益。

三、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也是协会在发展什邡绿色蔬菜产业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协会在2012年、2013年多次组织到陕西、山东、绵阳、彭州等地参观学习。在外出期间协会成员学习世界

先进的现代蔬菜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观摩了国内外先进、优良的蔬菜新品种,并选择了一些适宜什邡种植的新品种将其带回来进行试种。

四、积极参与社会创新管理

要想更好的发展什邡绿色蔬菜产业,还需要参与社会创新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我市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近年来,协会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管理的中心位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机制主要构件的作用,当好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积极调查研究,主动建言献策,努力将协会的功能和社会管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协会主要做好会员利益的维护者,使协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建设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协会经常参与协调解决会员及农户在生产中的纠纷问题,尤其是“7.2”事件发生后,协会在第一时间以短信形式向全市会员发送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定,稳定了协会会员的情绪,使其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和技术服务当中。2013年协会先后组织协会理事、部分会员、蔬菜营销大户等进行“实现我的伟大中国梦,发展什邡绿色蔬菜产业”讨论学习活动,并多次进行“四个交代”讨论宣讲活动。协会理事长喻在军还多次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关于发展绿色蔬菜产业的提议,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协会为了帮助菜农解决销售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拓宽产销渠道,我们积极为协会会员和菜农牵线搭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做好蔬菜生产的产后服务工作,多次召开蔬菜基地专业大户与营销大户、蔬菜加工企业座谈会,实施蔬菜销售直供,签订订单生产协议。解决了菜农产后销售的问题,真正发挥了

协会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的作用。

五、建立工作站更好的为会员、菜农服务

为了更全面快捷地服务全市协会会员和菜农,协会在全市各个

镇建立了“什邡市蔬菜专业技术协会镇级工作站”更进一步规范了镇级工作站的规章制度,让协会的服务工作直接延伸到全市各镇,近距离的为协会会员和广大菜农服务。

要更好的发展什邡绿色蔬菜产业,做到以上几点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将继续搞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健全营销网络。按照本地区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结合各镇的实际情况,组织部分会员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和教育,着手建设良好的产品营销环境,以市场为导向疏通营销渠道,完善营销网络。为发展什邡现代农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实现我的伟大中国梦。

实现伟大中国梦 篇5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地提出了“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把这一总目标具体分解为两个百年的目标。第一个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具体勾勒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里程碑式的标志。中共四川省委决定从2013年5月起,集中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

近年来,省委确定了全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又历经了两次大的地震灾害,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更艰巨,道路更崎岖,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毋容置疑的是,我们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是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保证,更是实现“中国梦”四川篇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充分认识省委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中孤傲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四川走出一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道路。

我们的“中国梦”既不虚幻也不遥远,“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共同构筑成了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切身实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密不可分。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要始终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具体就是要以优秀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为实现“中国梦”献智出力上来,汇集实现梦想的强大力量。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树立信念,坚定目标。梦想对人的指引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有具体的规划,所做的一切才 能有意义、有效率、有价值。如今,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描画了一副美好的“中国梦”图景,并带领新一届党和政府为了中国梦而努力。每一个人根据“中国梦”,也要树立自己的梦想,将梦想建立在“中国梦”基础上,为了中国梦努力付出做贡献。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认真实干,脚踏实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想再美好,没有了实际行动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中国梦的提出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和骄傲,展示了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迈向复兴的喜悦,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需要努力苦干,赢取更大的成功,千万不能功亏一篑。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在坚定梦想和信念的前提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创造一点一滴的辉煌。

实现伟大中国梦征文 篇6

我们恰同学少年,充满了无限的朝气与希望。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国之栋梁,而我们的梦翔决定着祖国的方向。梦想只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梦想更需要行动。

莫言,把现实和魔幻相结合,突破常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他的中国梦。难道只有伟人、有成就的人才会与梦想吗?当然不是这样。

我很平凡,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的梦想如琥珀般晶莹、钻石般绚彩。它就像颗种子,深深地埋在我的心中,想雄鹰搏击天空般的坚韧不拔。我的梦想很简单:当初我满怀憧憬进入高中,走进这美丽的花季时代,就是要好好学习,为自己积累知识,当一名作家。因为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要把它化在我的笔下,写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我想描绘祖国上的每一寸吐,每一寸草,让更多的人发现,不曾被注意到过的美丽;我要用我的避让祖国风景永驻;我要让所有人知道,在东方,有这样美丽的土地,那就是――中国。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的梦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梦想不在乎大小,而是有意义就好。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星星之火,尚可燎原,何况我不是独自一人,我有十几亿的兄弟姐妹一起,虽然我们的梦想不一样,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梦”。

我要加油努力,我要为了我的中国梦,挥洒出我的青春,拼尽全部力量,去追求我的梦。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7

1925 年10 月2 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电视标志着电视的诞生,从此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开始了它近百年来的飞速发展,电视人这一职业领域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曾几何时,电视的兴起,几乎取代了最早的媒介——报纸和广播,一跃成为第一媒体,电视人作为电视媒体发展背后的主力大军自然是带着自豪的,在传统媒体领域电视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曾经是最高的。然而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互联网的一大冲击,电视这一传统媒体似乎开始暗淡,曾经击败报刊及广播的时效优势在如今的新媒体攻击面前似乎显得毫无还手之力。随之电视人的地位似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中国梦带来新机遇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由此引起了国内外的特别关注,激发了热烈讨论,同时也给广大电视人带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为新一代电视人打开新闻理想实现“电视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电视作为与当下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传媒渠道,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群众的生活,坚持起到走进百姓生活、开拓大众视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作用,如今,在中国梦被提出的今天,其必然成为一把开辟道路的利刃。电视人作为电视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全民构建中国梦的历史条件下,同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电视人面临新挑战

1、如何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普及,电视在媒体传播途径中的主导权似乎开始式微,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报刊传媒的衰落多年前便有人曾发问——“电视的第一媒体地位能主导多久?”“报业的今天是否就是电视的明天?”,时至今日,种种发问竟足以言出电视目前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如今,媒体生态的转换过程已然摆在我们面前,虽然电视仍有较大观众基数、以及不可缺少的商业影响力,但新媒体对于电视业的影响仍然是非常直观的。网络如同一个时空结合体,颠覆了我们对于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划分标准,观众在此基础上逐渐掌控主导权,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选择。电视的传统发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趋丰富的个性化选择甚至群众参与感。

2、如何建立对群众的正确价值引导

电视传媒作为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一大传媒载体不仅从表面上丰富着群众的生活,更是从价值取向上对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人构建中国梦,提倡全社会弘扬正能量的今天,当代电视人肩上的担子自然不轻。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这一块版图已然成为各方眼中的一块蛋糕,各路人马纷纷赶来分一杯羹,娱乐业的发展本是人民物质条件提升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一种体现,但大量缺少精神内涵的传播却反而给人民精神生活带来了些许污染。在面对新媒体的夹击下电视的确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媒介环境中,然而一味迎合市场就好比饮鸩止渴,并不能真正缓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矛盾,更无法填平两者间的沟壑。如何弘扬历史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大众价值取向,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留下丰富的精神粮食才是每个电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并以此为自身职业要求和担当。

3、如何优化电视媒体的传统发展模式

当前,媒体环境日趋复杂,面对观众收视需求和习惯的转化要求我们必须要让播出模式变得简单化、智能化、无缝化。传媒生态的转变示意我们传统电视业已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然而一些传统电视人似乎并没有做好顺应时代要求的准备,固步自封,无视媒介动荡中的新趋势。

我们可以预见,当前,若电视人仍墨守陈规,不拓宽自身视野,不汲取先进技术坚持传统制作经营发展模式,必然会偏离观众,甚至失去市场,曾经的第一大媒体只能在一片惋惜中走向曾经难以预料的衰败。在这样复杂的境地下,每一个电视人都必须抱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态度积极应对。此时创新不仅应该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准则,更是关乎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

四、相关对策

1、提升自我,加强职业完善

面对新媒体的浪潮,电视人应该积极做好应对准备,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体生态转变,追踪技术发展动向,随时补充汲取先进应用技术,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自身工作中,找到其共同点,填平两者间的观念鸿沟,打破其技术壁垒。

2、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一项社会媒体,电视人的话语权往往不单单是属于个人,而是着力于普罗大众,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在色彩斑驳的多元化社会中,电视人更是不能迷失其中,忘记自身角色定位。因此电视人必须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意识,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始终站在广大群众的立场上为其把控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3、建立跨媒体多屏传播平台

传统媒体节目的播出终端主要是电视机,然而在新兴媒体环境下手机、电脑、平板等新兴终端在节目播出和接收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大大改变了媒体结构。各类终端共同构成的多屏不仅表现在节目播出终端由多个屏幕构成,还体现在多个屏幕之间还存在密切互动。面对种种改变电视人必须认识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兴起已经改变了观众的收视习惯,电视机在播出终端的统治时代已然结束。另一方面,电视机地位的衰弱并不意味着电视业的穷途末路,电视台完全有能力构建一个多平台、多终端的传播体系。电视和网络的结合必将成为一种媒体组合新趋势,两者的结合能将观众群体、收视时间、覆盖渠道一一互补,由此可见电视媒体的未来必将在多屏的融合发展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

4、严把内容大关

一个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不仅能引起广泛关注,也能提升其商业价值,吸引广告主加大广告投放。在媒体生态改革的动荡中电视业的商业作用仍然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从电视广告词往往让人印象深刻朗朗上口上便可看出其不可动摇的地位。由此节目内容的筛选必然应是电视人把关的重中之重。当媒体的融合是内容成为核心竞争力,电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力担当,自然更应加强其内容建设,打造核心品牌,增强正能量引导力。

5、创新推动发展

创新,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应该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实践准则,是关乎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在视觉传播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画面正在取代文字,然而无论在哪一块屏幕上,流动的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图文、视频和音频,电视业的优势依然存在,电视的主要观众群体也依然存在,只是逐步老龄化。创新模式不仅能被新一代接纳,更能为电视人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五、结束语

在媒体生存环境改朝换代的今天,每一个电视人都应当继续奋战在大众文化传播的前线,在当今时代要求下积极为全民构建中国梦提供正确价值导向,传递社会正能量,守住几辈人传下来的“电视梦”,并不断革新自身,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为电视业的未来保持新鲜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辛赤甲.论“中国梦”实现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现代交际,2016(04).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8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深刻影响时代。在那个内忧外患、风雨如晦的年代,孙中山先生以“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为己任,“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从领导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到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再到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留下三民主义纲领、统一战线政策、艰苦奋斗精神等伟大遗产……孙中山先生不愧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为他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事业而继续奋斗。

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孙中山先生最大的特点是热爱祖国,“振兴中华”这个响亮口号,就是他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第一个喊出来的。落后就要挨打,道路决定命运。今天,我们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就必须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护好、建设好我们伟大的国家。

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党只有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才能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

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更加需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树立宏大历史视野,把握世界发展大势,聆听时代声音,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在时代前进的洪流中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

要学习孙中山先生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孙中山先生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直到卧病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和平、奋斗、救中国”,表现出一个伟大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和执着追求。今天,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更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以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前进。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国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躏的悲惨历史,所有中华儿女对此刻骨铭心。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信“‘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增进同胞福祉和亲情,共同反对“台独”分裂势力,才能走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共同创造所有中国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漫漫复兴路,百年中国梦。97年前,孙中山先生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92年前,他这样表述对中华民族的期盼:“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今天,当年的蓝图早已实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现伟大中国梦简报大全 篇9

实现伟大中国梦简报之一:

省委决定,从5月起,集中两个月左右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按照《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关于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新四川”主题教育意义>》、《省直工委关于印发<省直机关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新四川”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四川省DD局关于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求,服务业党办支部于5月16日召开主题活动动员部署学习会。

会议重点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在全省“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学习了XZZZ局长在全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引导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统一,力量进一步凝聚,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进一步推动;要以实现中国梦为指引,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省服务业DD工作,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努力奋斗。

会议要求:一是要切实按照省DD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认真领会深刻涵义;二是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三个自信”、“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奉献互助、感恩奋进”教育活动;三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转变作风、提振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四是要通过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五是要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净化,仔细研读主题教育学习资料推荐篇目,写好心得体会,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政治学习 )六是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服务业DD应该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四川服务业发展状况,为推动服务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会上,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情况,学习落实主题教育安排,立足DD本职工作,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现伟大中国梦简报之二:

5月17日,局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会上,支部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X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学习了秋美局长在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支部书记李晓莉同志对学习贯彻主题教育提出了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深入领会主题活动教育精神实质。要求支部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主题活动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正确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学习活动,充分认识到省委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领会省委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和推进“两个跨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结合当前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学习贯彻活动。把支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与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服务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督查督办和做好办公室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添工作措施,做到学习贯彻活动重点突出、推进有序、取得实效。

三是要全力投入主题教育相关工作。办公室作为主题教育的示范处室以及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之一,要积极按照局党组的要求和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以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保障水平。

实现伟大中国梦简报之三:

5月17日,离退休处召开处务会,学习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精神、ZZZ局长在省DD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一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的迫切需要。二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是全面贯彻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推动老干部工作努力服务全局工作大局的现实要求。三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是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处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老干部工作队伍的重要举措。

通过学习,要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切实把主题教育抓细抓出成效。一要准确把握“四个进一步”的目标要求,通过主题教育,达到思想进一步统一,力量进一步凝聚,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进一步推动。二要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按照东明书记的讲话和省委《实施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好“中国梦”学习教育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团结和谐、维护稳定”、“抗震救灾和感恩奋进”三项专题教育活动。三要扎实推进活动开展,做到“两不误”。确保主题教育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注意与推进老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教育活动开展和推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实现伟大中国梦简报之四:

5月17日,综合宣传支部召开支委会,学习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精神、XXX局长在省DD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支委委员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紧扣活动主题,突出实践特色,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按照省局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部署,对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初步安排意见。

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篇10

川”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李宗川

5月17日,学校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何虎校长对“总书记讲话”精神。5月20日、5月23日,陈其才副校长与罗禹副校长分别对“省十届三次会议”内容进行了宣讲。随后,学校又组织了对市县主题教育相关内容进行了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全面深入开展。平昌县教体局要求的广泛深入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是省、市、县各级党委的统一要求,开展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党员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努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平昌,努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平昌教育,谱写好“中国梦”平昌教育新篇章。学校也要求:一是要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是要用“中国梦”激发活力,倍增力量;三是要用“中国梦”布局谋篇,推动发展。

“实现伟大中国梦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四川”,从山村教师自身来说,主要是要积极响应教育局提出的要求,做好心理调适,保持健康的心态。热爱事业、热爱学生,才能从中体验到乐趣。看到前景、光明、梦想,就更能面对当前的困难。少埋怨环境,多调整自己,这是魏书生对青年教师的忠告之一。教师要形成肯定式人生观。看待事

物多从正面去看,能从好的一面去看,就是“肯定式人生观”;经常从坏的一面去看,就是“否定式人生观”。教师的精神状态,必然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不是给与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就是给与负面的、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既是保持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更是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的表现,是实现教师梦想,为平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谱写美丽繁荣和谐新平昌的坚强保证。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 篇11

促成“通道转兵”的原因有三:

一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的惨重牺牲,不仅中央红军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危机,而且把持红军指挥权的李德、博古等也遭受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正如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所指出:“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二是中革军委二局破译国民党军之间的电报,得知他们已确悉红军将“循萧匪故道,向西急窜”,并紧急在湘西构筑了4道碉堡封锁线,张网以待,企图围歼中央红军。

三是毛泽东不顾个人得失,向中央提出改变进军路线和军事指挥问题。踏上长征路的毛泽东,一直在思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红军的出路何在。他和一同行军、宿营的张闻天、王稼祥等倾心交谈,向他们分析红军军事失利的原因和李德、博古等的指挥错误,并提出要讨论军事上的得失问题。毛泽东的意见首先得到张闻天、王稼祥的赞同和支持,进而又得到朱德、周恩来以及聂荣臻等红军将领的支持。在经历湘江之战的惨痛损失之后,毛泽东的主张得到党内高层和众多红军将领的普遍共鸣。从翻越老山界起,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就开始批评中央的军事路线,指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失败主要是军事路线的错误所致。这引发了中央领导层的激烈争论。鉴于红军已经失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先机,为避免自投罗网,毛泽东向中央建议,放弃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但遭到李德、博古等的拒绝,他们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上,坚持既定的行军路线。毛泽东的建议虽然没有被采纳,但还是引起中革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朱德的重视,他在进入通道当天的18时就致电红一军团的林彪、聂荣臻,要他们派出侦察部队带电台去“侦察入黔的道路。”正是在毛泽东的力主下,中央的主要负责同志在通道召开了紧急会议。

通道会议没有留下会议记录,亲历者的回忆也很少,据李德回忆这是一次“飞行会议”。但是从会后的电报中可以确认:虽然李德、博古仍固执己见,虽然这次会议仍坚持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但是毛泽东关于改变进军路线的主张得到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多数与会者的赞同。 会后,中革军委于当日19时半致电各军团、纵队下达《关于我军明十三日西进的部署》,命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向黎平方向前进,“相机进占黎平”。1934年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14日,朱德致电红二、红六军团首长:“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要求红二、红六军团主力仍应继续向沅江上游行动,以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5日,红一军团攻占黎平。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通道转兵的意义,似乎有些认识不足。因此,有必要将其与遵义会议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学术界对于遵义会议的重要历史意义认识得比较充分。但是为期仅3天的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实现长征、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实际上有一个酝酿和准备的过程。亲历这一过程的陈云,当年就在《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中写道:“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集,是基于在湘南及通道的各种争论而由黎平政治局会议所决定召集的。”可见,以通道转兵为开端,经过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最后到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构成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综合分析,这一伟大转折的重要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自中共二大确立了与共产国际的组织隶属关系后,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更迭和重大决定的决策都要听取、甚至是完全秉承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意见。但是在长征出发前夕,党中央和红军总部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意外中断,客观上使得遵义会议能够由中共自主召开并决定各项事宜。这看似偶然,但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长期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早在1930年5月,他就鲜明地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遵义会议的召开正是毛泽东等同志长期与照搬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行径进行斗争的必然结果。遵义会议后,独立自主这一原则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出发点。即使是在1936年6月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重新恢复,直至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期间,虽然中共仍然听取共产国际的意见和指示,但是,所有重大的决策基本上都是由中共最终独立自主做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而通道转兵恰恰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在事关中央红军命运的重大问题上,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否定了一贯秉承共产国际旨意的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改变既定的进军路线,迈出实现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第一步。

第二,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能否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长征时虽然还没有“实事求是”这一提法,但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使全党、全军从血的教训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极端重要性。通道转兵就是党中央根据战场的实际,毅然改变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的既定行军路线,转兵贵州,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是遵义会议能够继续秉承实事求是原则的精神,罢免“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权,确立正确的军事路线,使红军转危为安的前提。可以说,假如没有全党和全军上下对实事求是原则本质的深刻认识,就没有通道转兵,也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召开。换一个角度看,在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既不乏因符合中国的实际而取得辉煌成就的情况,又有因为偏离实事求是原则的本质而一再遭受重大挫折的现象;但是在此之后,实事求是实际成为全党自觉遵循的指导原则,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遵义会议后,各路红军的对敌斗争形势均发生重大转机:中央红军经过四渡赤水之战,取得战场的主动权,转危为安;红四方面军取得陕南战役和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红二、红六军团和红二十五军分别成功开辟了湘鄂川黔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些成果和胜利,进一步坚定了全军上下战胜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和取得长征彻底胜利的信心。

第三,实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党的领导。长征前设立的“三人团”全权指挥军事,其权威性不容挑战。所以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的许多合理建议,都被他们否定了。到进入通道前这种状况才开始改变。周恩来后来回忆:“在进入贵州前后,就争论起来了,开始酝酿召集政治局会议了。”通道转兵是在党的领导层经过充分酝酿之后,在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上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决策;在其之后召开的黎平会议,针对是否转兵贵州的激烈争执,也是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的形式明确:“政治局认为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并且是不适宜的。”在1935年1月1日举行的猴场会议上,为了削弱“左”倾教条主义者对红军的指挥权,中共中央再次以政治局决定的形式强调:“关于作战方针,以及时间与地点的选择,军委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做报告。”在随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党中央不仅直接罢免了“左”倾教条主义者的军事指挥权,而且全面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失利的教训,其中认为:“过去书记处与政治局自己对于军委的领导是非常不够的”,“对于战略战术方面则极少注意,而把这一责任放在极少数同志身上”。可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共能够通过自身的力量克服左倾教条主义,挽狂澜于既倒,实现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关键。自酝酿通道转兵开始,中共用党内民主的方式开展党内斗争,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党内严重争端。从通道会议到遵义会议,无不是在会前,党和军队的领导骨干进行了充分的民主酝酿;会上,虽然交锋激烈,但并没有撤销任何人的党内职务,也没有对任何人进行组织处分,这与“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持不同意见者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干部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遵义会议后,根据实际需要,虽然推举张闻天替代博古在党内负总责(担任总书记),但很快就又任命博古为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为集中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同时也是为避免更多的争论和分歧,毛泽东等在遵义会议上还非常策略地肯定“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上述做法极大地维护了党中央的紧密团结和高度统一。在后来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中,博古、凯丰等一些自通道会议以来饱受批评但仍然坚持自己错误观点的同志,包括被剥夺军事指挥权的李德,全部都坚定地站在党中央一边,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作斗争。

上一篇:消防演练幼儿园三月下一篇:项目研讨会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