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类文书(共10篇)
No_____
责
令
书
_____:
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责令你自接到假释裁定书、释放证明书之日起7日内,到原户籍所在地(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的,以常住地为准)的乡镇(街道)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接受社区矫正。
_____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盖章)
年 月 日
[此责令书一式三份,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司法所、被责令人各一份]
No_____
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
本人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回到社区后,将自觉接受社区矫正,保证做到:
1、按时到乡镇(街道)司法所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社区矫正管理规定;
3、服从社区矫正组织的监督、管理和教育;
4、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努力适应社会生活,做守法公民。
保证人:_____
年 月 日
[此责令书一式三份,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司法所、保证人各一份]
社 区 矫 正 宣 告 书
根据安徽省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 期间由_________社区矫正机构实施社区矫正。
矫正期限自__年__月__日至__年__月__日。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公章):
宣告日期:
社区矫正对象(签名):
社 区 矫 正 期 满 宣 告 书
根据安徽省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你因_____ 于___年__月__日接受社区矫正。
现已期满,特向你宣告。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公章):
矫正期满宣告日:
社区矫正对象(签名):
社区矫正对象奖励通知书
:
根据《安徽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的规定,因你具有 的良好表现,经 审核同意,决定给予 奖励。
县(市、区)乡镇(街道)司法所(公章)
二○○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对象惩处通知书
:
根据《安徽省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试行)》的规定,因你具有
的违纪行为,经 审核同意,决定予以 一次。
县(市、区)乡镇(街道)司法所(公章)
二○○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准假通知书
_______:
经研究,同意你外出___天,到______ 地方,时间从__月__日至__月__日,请你在外出期间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回来后及时销假。
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协议书
运用社会资源,组织公益劳动,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经商定,_____社区矫正机构(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以下简称乙方)共同建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特制订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共建公益劳动基地。
基地名称: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
二、甲方负责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负责对社区矫正对象与公益劳动相关事项的教育;落实月度考核。
三、乙方负责落实公益劳动内容,保障劳动安全;指派一名联络员,依据社区矫正对象的劳动表现做好考评工作(评定为:好、中、差),并按月反馈公益劳动情况,重大情况应及时通报甲方。
四、为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甲乙双方应当加强沟通,完善制度,做好经验总结。
五、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议自签约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监督协议书
为了督促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社区矫正义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改过自新,适应社会,根据社区矫正工作有关规定,确定 为矫正对象 的社区矫正监督人。
一、社区矫正监督人
1、对社区矫正对象的遵规守纪和接受矫正情况进行监督,督促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社区矫正义务。
2、保持与社区矫正对象的联系,及时发现、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情况。
3、每月一次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司法所反馈社区矫正对象情况。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反映。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定期与社区矫正监督人沟通信息,研究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三、社区矫正对象要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积极、主动接受社区矫正监督人的督促帮助。
社区矫正监督人: 社区矫正工作者: 社区矫正对象:
年 月 日
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协议书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
一、社区矫正志愿者
1、_____志愿参与_____社区的矫正帮教工作,与社区矫正对象_____建立“一帮一”的矫正帮教关系,帮教时间自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
2、社区矫正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内容:(1)每月保持与社区矫正对象沟通思想、联系情况;(2)参与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行政、司法奖惩和矫正期满的评议;(3)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实际问题或突出困难,积极向社区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得到帮助;(4)关心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或培训。
二、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定期与社区矫正志愿者沟通信息,研究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三、社区矫正对象要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积极、主动接受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帮教。
社区矫正志愿者:
社区矫正工作者: 社区矫正对象:
年 月
一、文种混用
文种是司法文书的具体名称, 直接体现出文书的性质和职能。对于文种的使用必须注意讲究准确性和规范性, 不容错用或混用。但在现今的司法文书写作中, 这一问题表现得较为严重, 突出表现为请示与报告不分, 以报告类文书代替请示类文书。公、检、法三家的文种都存在这类问题。
就公安机关而言, 主要有下列五种:
(1) 立案报告。它是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提请领导批准立案侦查的内部审批性文书。此种文书在经领导审核批准后, 案件即告成立。
(2) 破案报告。此系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七条规定, 在对案件进行侦查, 查明主要犯罪事实、认定罪犯并取得确凿证据的情况下, 需要破案或部分破案时提请上级领导批准破案的文书。
(3) 结案报告。它是公安机关预审部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 对所受理的案件, 认为已经具备结案条件而提请结案并提出对案件和被告人处理意见的内部审批文书。此种文书在经上级领导审批后, 是制作起诉意见书和免予起诉意见书的依据。
(4) 呈请拘留报告书。它是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 对于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者重大犯罪嫌疑分予提请刑事拘留时使用的司法文书。此种受书在经领导批准后, 即成为决定性文书, 是填发《拘留证》的合法依据。
(5) 撤销案件报告。它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 发现有《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或者经过侦查否定了原来立案的根据, 认为不应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提请有关负责人批准撤销案件时使用的文书。
就人民检察院而言, 主要有三种:
(1) 立案请示报告。它是检察机关对于控告、检举和自首以及交办、报送的材料, 经过初步审查, 认为符合立案条件而提请领导批准立案侦查的内部审批性司法文书。
(2) 提请批准延长羁押期限报告书。它是检察机关对已依法逮捕的被告人, 因案情重大、复杂, 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期限内, 届满不能侦查终结, 需要延长期限而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延长羁押期限的司法文书。
(3) 提请抗诉报告书。它是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已生效而确有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的司法文书。
就人民法院而言, 主要有一种, 即刑事案件审理终结报告。它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 审判人员写明案情和处理意见, 提请上级审查批准的司法文书。此种文书在经上级领导审核批准后, 该刑事案件的审理即告终结。
不难看出, 上列诸种司法文书均混淆了请示与报告文种的界限, 从其各自的内容性质及功用来讲, 都应属请示类文书, 它表明该文书具有明显的请示性质, 要求上级领导给予及时而又明确的批答回复。而这些文书却又统统冠以“报告”, 名实不符, 显然失当。因为根据公文理论, 报告文种只向上级汇报工作, 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并不要求予以答复, 属于陈述性上行文;而请示则要求上级机关做出明确的回复, 属于请求行公文。二者无论在内容性质、行文目的, 还是在行文时限、内容含量上均存在明显区别, 不能混淆。相比之下, 人民检察院使用的“立案请示报告”中含有“请示”字样, 似乎较之其他文种进了一步, 但因其将两个文种合二为一, 所以仍然不能改变其混用的事实。
二、文种重叠
在公、检、法三家所制作的司法文书中, 还存在交错重叠的问题。例如公安机关的呈请拘留报告书、传唤通知书、取保候审决定书、起诉意见书、对被捕人家属或单位通知书、释放证明书等等;检察机关的立案决定书、免予起诉决定书、纠正违法通知书、移送起诉被告建议书, 人民法院的起诉通如书、民事决定书等等。这类文种中的“决定”、“通知”、“意见”、“报告”、“建议”等等原本就是公文文种, 但均在末尾冠以“书”字, 而“书"究竟系何种文书, 难以进行归类。因此, 笔者认为, 为何不干脆称作“呈请拘留报告”、“传唤通知”、“取保候审决定”等等呢?可以肯定的是。这样做既可体现出司法文书的庄重性和规范性, 又可使之简易精炼, 并与国家现行公文处理法规中所规定得文种名称相一致, 有利于推进司法文书的规范化建设进程。
三、概念错讹
主要是指在现行司法文书中, 有些文种还存在概念表述不当的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检察机关的“移送起诉被告建议书”, 其中“被告”概念的使用显属错误。应将其改为“被告人”, 即该文书名称应称之为“移送起诉被告人建议书”。这是因为“被告”与“被告人”系两个容易混淆而法律意义迥然有别的概念。“被告”是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被指控一方的当事人;而“被告人”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一方的当事人, 即依法被指控犯罪, 并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人。由此可见, 这一文种混淆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行政诉讼的性质。
笔者认为, 要实现司法文书文种使用的规范化, 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严格区分各类文种的使用界限, 坚决纠正“请示”、“报告”混用的现象。要依据公文理论中有关请示与报告文种的使用规定, 对司法文书中性质相近的同类文书进行一次全面“理顺”, 该用请示的就用请示, 该用报告的则用报告。这里, 要特别注意防止搞“一刀切”, 即不分青红皂白, 一律将“报告”改为“请示”。建议由国家司法机关权威部门出面, 通过规章形式予以规范。
第二, 对文种中的不必要成份进行“精减”, 坚决纠正叠床架屋的现象。对于那些诸如“报告书”、“决定书”、“通知书”之类的重叠式文种, 应统一进行“调适”。如前所述, 可将与文种意义不甚重要的“书”字予以砍削。这里, 也应注意防止“教条主义”, 对文种作机械地“精减”。有些文种就不宜这样做, 例如“起诉意见书”、“民事决定书”等, 倘若直接简化为“起诉意见”、“民事决定”等就显得不够顺畅, 可考虑采用法定公文标题的拟制方法, 即改为“关于××××的起诉意见”、“关于××××的决定”。也完全可以避免文种重叠的现象。
模糊语言,是指自然语言中带有模糊性,内涵和外延都不确定的语言。它不同于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存在歧义的语言。这里的“模糊”是与“具体明确”相对而言的。与含糊不清的语言相比,它是明确的,具有定向的明确性;与精确语言相比,它是模糊的,具有伸缩性、概括性和抽象性。
一、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
(一)客观事物是彼此关联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语言要标记客观世界就必须对其进行划分,这种分割会造成词义间边界的模糊不清。如在时间观念上,清晨、傍晚,其时段不尽分明;在年龄段上,少年、中年、青年、老年所表达的年龄范围是模糊的。还有,用词义表达客观世界是经过抽象概括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类属的边界、性态的把握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就构成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现实生活认识的不确定,进入到司法文书的写作中,其语言必然会表现出模糊性。
(二)部分词语本身具有表意的模糊性。
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决定了记载和表现它的物质外壳——模糊语言的产生和存在。词语表意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物的可变性带来的语义的可变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词义范围扩大,由原来的清楚单一,变得内容不能确定了。“曝光”原指照相底片或感光纸在一定条件下感光,现在常用来比喻秘密的事情当众暴露或公开,如“领导干部住房用车情况曝光”“非法交易曝光”等;二是词义本身的不确定性,即表述的范围、性质、状态等的不确定,如“十分”“非常”“严肃”等都难以找出具体的界限;三是时间、数量等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词义的不确定性。如“近来”“最近一段时期”“大多数”“个别”“左右”等。
(三)司法活动本身的需要。
司法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本身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作为以反映司法活动为主要对象的司法文书,有时精确的词语不能准确表述动态的司法活动,模糊词语则有这方面的表意功能。如“鉴于被告人庞××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认罪态度较好,且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有一定的悔罪表现,可依法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其中的“较好”“一定”“积极”的要求很难定量化、精确化,而且随着公务活动的展开,这里的标准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只能用模糊词语来表达。
二、模糊语言的作用
(一)使表述更为简洁、严密。
司法文书写作必须要就事谈事,有极强的针对性,言简意骇,如一份起诉书里这样写“被告人……确已构成受贿罪,系本案从犯,归案后能坦白交待部分犯罪事实,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应酌情从轻处罚。”坦白的犯罪事实有哪些,应如何酌情从轻处罚……如果尽列出来,一则影响到行文的简洁,二则有越权之嫌。“部分”一词如果去掉,表述就很不周严。所以用模糊语言来概括这些情形,就做到了简洁而不粗疏,周密而不繁冗,能够全面兼顾。
(二)便于表达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人和事物及一些不确定的事项。
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物总是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用精确的语言难以反映出过程的发展变化。如“通缉令”中说明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时,通常用“身高1.60米左右,身材偏瘦,瘦长脸……”因为人的外貌形态是处于变化中的,用模糊语言表述,显得更为周全、得体。
还有,司法文书中的时间、地点,作为叙述七要素中的重要因素,在精确性上有着严格地要求。但案件发生和发展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这些要素有时并不确定,无法用精确语言来表达。如案件发生时间、被害人死亡时间,作案的第一现场或第二现场等,因种种复杂因素的限制,只能用模糊语言来表述。如“×年×月×日上午十时左右”、“犯罪第一现场在×桥头南30米一带”等。
(三)便于表述那些无须或者不便精确表述的事物和现象。
如涉及个人隐私或国家机密、反动言论、丑恶现象的内容,如果用精确语言表述或具体描述,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或副作用,有伤风化或损害国家利益。因此对这类事物或现象就无需作具体、精确的表述,而采用模糊语言和模糊表述却是可行的。例如某省人民检察院对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起不正确判决提出了抗诉,在申述抗诉理由时说:“被告人孙××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偶然的。他从调戏妇女、说下流话,发展到对女职工耍流氓,拦路抢劫,拦路强奸妇女。”这里用模糊语言“下流话”、“耍流氓”来表述无须具体、精确表述的丑恶现象,既达到了揭露被告人目的,又避免了有伤风化和产生副作用。
三、如何正确把握公文中的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滥用模糊语言,在使用模糊语言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避免产生歧义。公文写作中的模糊语言不等于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令人费解。含糊是指语言表述不清,歧义横生,令人难解。模糊在表述上是清楚的,只是有不确定的语义而已,应注意区别含糊语言与模糊语言的界限。
(二)慎用绝对化的词语。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模糊语言有弹性大、有余地的优势,所以在使用如“完全”“彻底”“必须”等绝对化的语言时,除了有时需用绝对化词语,以表示态度坚决外,其余时候应留有余地。
(三)要准确把握模糊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孤立地看待某一词语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难以说明妥与不妥,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方能判断。司法文书写作中该不该使用模糊语言、多大程度上使用模糊语言,要考虑案件的性质、文件的制作机关及其目的等等,总的原则是使其和谐恰切。如,虽然我们前面说过,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案件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无法精确表述,但像“盗窃车辆的可能是王××”、“刘××大约在1997年8月开始收受贿赂”等模糊判断,可都是司法文书写作的大忌。
总之,语言的运用要为文章内容服务,在司法文书中使用模糊语的目的,不在于模糊语所显示的异彩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是为了有利于办理公务。在该用模糊语的地方,恰当地使用模糊语,方能发挥模糊语言的特殊的表述功能。
公安部: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2002版)》(2003年5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法律文书格式》(样本)(2002年1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
《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样本)》(1999年7月1日施行);《法院诉讼文书样式(试行)》中的民事裁判文书和行政裁判文书样式(1993年1月1日实施);《国家赔偿案件文书格式(施行)》(2002年1月1日施行);
律师公证指导工作司:
《公证文书格式(试行)》(1992年10月施行)和《要素式公证书试行格式》(2001年1月1日施行
参考书目
1、《法律文书格式及实例点评》,周道鸾主编,法律出版社。
2、《法律文书学》,宁致远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具有统一、固定的行文格式,目的在于明确反映参与人的身份事项、案由、案件的事实、证据、理由、结论。审理的组织方式和人员等基本内容,体现法律程序要求的特定项目,以保证司法文书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具有实事求是、严肃庄重、准确精练、逻辑严密的语体风格。
3.内容主要包括叙事、举证、说理和结论等,要求符合哲理、事理、法理、文理四者统一的原则。
4.结构相对固定,除标题、首部、尾部外,正文多数按照事实、理由、结论的顺序排列。
×××司法鉴定中心(所)
司法鉴定意见补正书
(编号)
×××(委托人):
根据贵单位委托,我中心(所)已完成 鉴定并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书(编号:)。我中心(所)现发现该司法鉴定意见书存在以下不影响鉴定意见原意的瑕疵性问题,现予以补正:
1.(需补正的具体位置、补正理由及补正结果)2.(需补正的具体位置、补正理由及补正结果)3.(需补正的具体位置、补正理由及补正结果)……
附件:(如补正后的图像、谱图、表格等)
司法鉴定人签名(打印文本和亲笔签名)
及《司鉴定人执业证》证号
×××司法鉴定中心(所)(司法鉴定专用章)
一、课程设置背景
2005年《决定》明确提出,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 司法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决定》施行以后, 社会司法鉴定机构逐渐成为司法鉴定工作的主力军, 担负着为诉讼活动提供科学、客观、可靠证据的艰巨任务。《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司发通[2007]107号) 之第三十四条指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完成委托的鉴定事项后, 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第三十八条指出:“司法鉴定机构完成委托的鉴定事项后, 应当按照规定将司法鉴定文书以及在鉴定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整理立卷, 归档保管。”随后, 《司法鉴定文书规范》颁布, 旨在规范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 提高司法鉴定文书的质量, 进一步推动司法鉴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建设。相应地, 有关省份司法行政部门相继制定了司法鉴定档案管理办法, 旨在加强司法鉴定档案的管理工作。司法鉴定档案是指在司法鉴定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1]。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规范管理档案, 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由此可见, 司法鉴定文书制作和档案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司法鉴定人助理管理暂行规定》指出, 司法鉴定人助理具体职责之一即为能够草拟并制作鉴定文书和鉴定材料归档工作[2]。这也是司法鉴定助理人才培养的基本职业能力之一[3]。
因此, 开设《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适应了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需要, 是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的必然要求。前期学习《计算机应用》、《司法鉴定文件》、《司法摄影技术》、《Photoshop操作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 然后学习《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 最终才能够更好地为法医类鉴定、物证类鉴定、声像资料鉴定等鉴定文书制作与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由此, 不难发现, 本课程是司法鉴定技术专业的桥梁课程之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 我们注重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块的设置、重点难点的确立及解决办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等。
教学目标体现为知识教育目标、能力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 通过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对其做出描述。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司法鉴定文书规范》的基本规定, 各类司法鉴定文书的基本要求, 司法鉴定档案的概念及其立卷、归档工作;熟悉司法鉴定文书的格式, 司法鉴定档案的保管、利用和编研工作等;了解司法鉴定文书的分类、司法鉴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等。能力目标旨在激发学生对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制作司法鉴定文书、管理司法鉴定档案的能力。素质目标要求学生树立全心全意为鉴定工作服务的思想, 表现出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灵活、高效的工作作风。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模块的设置, 本课程包含司法鉴定文书制作与司法鉴定档案管理两部分, 难在鉴定机构的规模差别, 认识差异常致鉴定文书工作与鉴定档案管理不尽完善和鉴定文书制作不够规范, 以及如何高效地、科学地对电子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实行司法鉴定。这要求我们多组织学生去司法鉴定机构观摩与学习, 勤写、多写鉴定文书, 同时聘请行业专家讲授数据库知识, 鼓励学生设计和创新数据软件。这也提示在教学过程中, 应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教学, 且以实践教学为主。正如赵志龙[4]等所说, 司法鉴定档案管理是一项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宏大的系统工程, 必须加强对司法鉴定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且要建立多维性、信息网络化、统一的现代司法鉴定档案管理模式。
三、课程实施方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合理组织和设计学生学习情境。主要采用“案例导入—现场练习—小组讨论—课后练习”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例如, 在学习过程中, 文书制作与档案管理是枯燥无味的, 此时导入事先设计好的案例, 并分组讨论, 然后提出注意事项, 以便课后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此外,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现场观摩教学等;充分利用先进、全面的教学设施, 涉及计算机校园网、多媒体互动教学实验室等。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学生才会真正地认识与理解司法鉴定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四、课程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监控, 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把握, 也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因此, 不可否认, 评价实施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操作技能的展示。在通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习惯于自己评价学生, 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是不可取的。在高等职业教育体制下, 教学评价还必须引入行业同行的评价, 且评价内容要具体、全面, 要充分体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化, 只有获得行业认可, 学生的培养才会有更高的价值。行业评价的引入也可促进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做到行业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因此, 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此外, 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方式可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实践考核和理论考试组成, 分别占20%、20%、30%和3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
五、课程改革思路
随着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该课程在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理想的教材是是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理念的载体, 是《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效果的保证。因此, 首先应加强教材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积极组织行业专家联合编写配套教材。教材应坚持紧扣司法鉴定岗位需要的基本原则, 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创新性、实用性, 依照现代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构建教材结构和内容,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 降低理论难度, 突出教材的应用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能力。其次, 在教学设计上, 根据岗位要求将教学内容逐级分解, 实行任务式教学。同时重视实践教学, 建立“教—写—评—再写—再评”的一体化司法鉴定文书制作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社会鉴定机构资源, 进行“现场观摩与演练”, 不断学习司法鉴定档案管理理念, 既可节省教学成本,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再次, 司法鉴定源于实践, 用于实践, 还要超越实践, 更应加强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 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学效果。此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有计划地聘请司法鉴定行业部门领导专家来院讲学, 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本门课程在司法鉴定活动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六、展望
高职司法鉴定技术专业是因适应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而设置的。其专业技术人才可高效地配合司法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工作, 其职责之一是制作司法鉴定文书和管理司法鉴定档案。因此, 《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开设是司法鉴定业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高效地从事司法鉴定文书制作与档案管理工作不可能一日而成, 应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勤学、勤练、勤思、勤用、勤创造, 最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综合能力。
摘要:《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是司法鉴定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能够高效且规范地从事司法鉴定文书制作与鉴定档案管理工作是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目标。因此, 专业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不断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司法鉴定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司法鉴定业务档案管理办法[Z].2007.
[2]刘沛奎, 刘罡, 伍金林.论鉴定人助理制度[J].中国司法鉴定, 2008, (1) :59-60, 63.
[3]宋祥和, 蔡红星, 丁凤云, 等.浅谈司法鉴定助理人才的培养[J].中国司法鉴定, 2012, 62 (3) :128-130.
人民法院司法文书纠错系统一、产品概述
本软件依据法律法规、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和文书样式,兼顾各地法院实际情况,运用北大法意独创的文书智能分析引擎,对各级法院裁判文书进行信息完整性、格式规范性、逻辑一致性、法律依据准确性、等信息项进行全面校验,提示错误或存疑的地方,提供有权威来源的修改意见,并能够将制作完成的文书按照标准样式进行自动排版保存、同时具有自动附法律条文功能、自动生成后续类文书。
二、产品特色
1、技术先进:运用高端专业的法律法规数据库及智能分析引擎技术、校验规则引擎技术、错误标引技术,严谨、高效地检查裁判文书各个信息项部分内容。
2、专业性强:在法律条文引用方面作用明显,包括对法条的错引、多引、漏引等情况的排查,并且能够根据法律规定,检查文书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原理与法律规范。
3、易用性高:以WORD为主界面,会文字编辑即会操作本软件。
4、实用性好:提供裁判文书校对的辅助功能,包括自动排版、自动附加法律条文、自动生成后续法律文书等功能。
三、用户价值
业务价值:
1、有效地消除文书格式和内容上的差错。
2、大幅减轻承办法官文书校对工作负担。管理价值:
1、减少分管领导文书质量审核的精力投入。
2、保障实施裁判文书全样本质量评查。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四、功能介绍
(一)校验文书瑕疵(1)信息完整性校验
检查裁判文书中应写明的信息是否写明、不应书写的信息是否书写冗余。例如:被告人的出生日期信息,漏写或少写(只写年或年月),均会提示修改。(2)格式规范性校验
检查裁判文书是否严格遵循样式规定的表述规范。例如:检查“经审理查明”、“本院认为”的文字表述,如不规范则提示修改。(3)逻辑一致性校验
检查裁判文书不同段落之间、同一案件多个文书之间的同一信息项是否一致;不同信息项之间是否符合逻辑。
例如:案件由来部分的审判组织类型和文书尾部的审判人员、裁判时间和被告人的强制措施时间之间是否符合逻辑;以及涉诉金额是否符合常识逻辑等。(4)法律依据准确性校验
检查裁判文书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
包括法律依据与案由、结案方式、量刑情节、量刑幅度是否对应;法律依据引用顺序、名称、条款表述是否规范、引用法规是否存在,文书中直接引用的法条文字内容是否准确。
(二)人名分析
系统自动提取文书中的所有人名,对应列出人名在文书中出现的次数和相应的诉讼地位。在出现同音人名或人名文字包含时,系统会进行分组提示。
文书中的同一人名对应的诉讼地位有多个并且存在法理冲突时,系统会给予提示。
(三)拼写检查
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应用于出版新闻编辑行业的错别字校对技术,并结合司法文书文字性错误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文书错别字的检查与提示,并提供正确的参考。提示为错别字的结果非常精确,不像其他校对软件提示几十处错误实际上只有一两处是错误甚至完全没有错误。
该错别字库可实时更新。
系统还可检查和提示文书中断行、日期、数字、标点及序号书写不规范的情形。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四)文书后附带引用法律条文的自动生成
系统可根据裁判要旨中所引用的法律依据,自动生成对应的法规名称和条款内容,并添加到裁判文书的尾部之后。
(五)自动排版
系统对导入的文书,按照文书标准样式自动调整文书的格式,包括文书各个部分的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文字位置、分页、页码、页边距等。本软件默认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标准样式设置文书格式,各地方法院可以根据本院样式标准重新设置文书保存样式。
(六)文书筛选与合并
系统对导入文书进行自动筛选,对需要校验的文书自动导入,其他文书不导入。不管文件如何命名,系统能够从文书内容中分析出属于同一案件不同审级的文书并将其合并为同一案件。比如,“张三盗窃案”一审法院判决书、二审法院裁定书导入系统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将两个文书自动合并到“张三盗窃案”之下。
(七)裁判后续文书自动生成
裁判文书签发后,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财产执行表、送达回证、报送上(抗)诉案件函等相关文书均能够自动生成。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具体操作实例如下图
一、对同一案件的不同审级文书之间的信息一致性校验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垂询电话:***
北京法意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文书是法律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是实施法律或保障有效实施法律的文字载体和重要工具,法律文书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各项法律活动能否正常进行或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然而,在法律文书写作中,经常会发现许多法律文书制作不够规范,表达不够准确,大大地削弱了文书本身的法律效力。
一、结构和内容方面的问题
法律文书是一个具有广阔涵义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即按照文书的具体功能、文书的制作方式、文书的制作主体、文书的行文体式等进行分类。不管怎样进行类别的划分,法律文书都离不开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任何文书都要按照其内容和结构方面的要求,严格地依据法律进行规范的文书制作。但是,在法律文书写作过程中,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依然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
1.遗漏事项。许多法律文书都要在文书首部书写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身份事项,如在书写犯罪嫌疑人身份事项时,要求包含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违法犯罪经历以及因本案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提请批准逮捕书和起诉意见书等。逐一地写清楚这些内容,对案件的审理工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事项的问题。举例如下:
某市公安局起诉意见书:“犯罪嫌疑人×××,性别×,××岁,身份证号220302×××,×× 省××市人,××族,文化程度××,居住地点××省 ××市××街××号,在某年某月因涉嫌×××罪被逮捕。”
由于犯罪嫌疑人×××在此次犯罪之前没有违法犯罪的经历,起诉意见书中这部分内容可以不写,但是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方面,文书中只提到了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时间,而没有写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时间。
某市×××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被告人×××,性别×,××年××月××日出生,××族,××省××市人,文化程度××,居住地点××省××市××街××号。××年××月××日被捕。”现在押。这一判决书只写了被告人的被捕时间和现在押,并没有写明被告人在何时被拘留、现押在何处等相关内容,对被告人身份事项交代得不够具体、全面。根据国家《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在被告人身份事项中应该明确地写出“因本案所受强制措施情况,现押处所”,因此,凡是被告人被拘留、逮捕,都要写明被拘留、逮捕的日期。
在制作裁判文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判决结果的书写。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判决如下。被告人×××,因犯×××罪,判处有期(无期、死刑)徒刑××年,并没收财产人民币×××万元(没收个人资产)。”这份刑事判决书中对判决结果的表述就不规范。根据国家《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凡是判决为有期徒刑的,应当在判处的刑罚之后标明刑期的起止日期,在判决前先行羁押的,还要折抵刑期。因此,上诉案例应该表述为:“……判决如下:被告人×××,因犯×××罪,判处有期(无期、死刑)徒刑××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即自20××年××月××日起至20××年××月××日止),并没收财产人民币 ×××万元(没收个人资产)。”
2.表述多余。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参加的合议庭,于20××年××月××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这份民事判决书中对合议庭的组成上表述多余,因为在每份判决书的结尾都会有合议庭组成人员的署名,所以,在首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书写。
××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本裁定为终审裁定,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这种刑事裁定书的表述明显欠缺规范,根据国家《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写明“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就可以了,再做多余的书写是没有必要的。
××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本裁定依法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生效。”根据国家《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的规定,在裁定书中,如果是属于最高人民法院未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裁定维持死刑判决的,应当将“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改成本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
法律文书写作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写作中要做到严肃认真、精确无误。制作法律文书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地运用法律的专业术语,避免华丽辞藻和方言土语;在书写过程中,要使语句结构完整、言简意赅,避免经常出现重复的现象。
1.使用语言要严肃认真。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以上事实,有××市监狱侦查科的证实材料同改犯×××以及狱警×××等人的证言予以证实。”其中“同改犯”这一词就属于生词,不符合法律中的用语习惯,正确的表达应该为“同监罪犯”。
2.使用语言要精确无误。××仲裁委员会调解书:“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五、合同继续履行;
六、放弃仲裁反申请事项……”在这一调节协议中,内容的书写缺少主语,会导致义务人及权利人产生模糊的认识,应该在书写中把相应的主语加入进去。
三、引证法律条款方面的问题
在制作法律文书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对法律和法规的引用。在引证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引用最为适合本案的法律条款;要在引用中确保法律含义的准确性;要对引用的法律按照顺序进行。但是,在法律文书进行法律条款的引证时,经常会出现法律空缺、法律不准、法律残缺、法律倒置和法律无效的问题发生。例如:
被告人×××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年,刑满释放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盗窃10起,盗窃获得财物总价值约三万人民币。某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只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26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一条对被告人×××进行了惩处。而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并且数额巨大,又系累犯,在判决书中除了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264条以外,应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目的规定进行惩处。由此可见,在制作法律文书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地审查案件,准确地引用法律条款,防止出现引用法律不准而出现失去针对性的问题。
某市×××区人民法院再审刑事判决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20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第206条规定,判决如下……”该判决书是针对一审决定而进行的再审所制作的刑事判决书,在进行判决时,需要共同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第205条第一款和第206条作为判决的法律依据。如果单从第206条上进行引用,会导致文书写作不全面。由此可见,在引证法律时要注意其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不能随心所欲和习惯办事。
四、总结
关键词:《庆元条法事类》,南宋时期,文书档案管理
《 庆元条法事类》 是南宋法律 、经济资料的汇编 , 监修者是南宋谢深甫,编纂的原则为“ 以事分门”,其中的“ 文书门”主要规范了南宋文书档案工作制度。 从总体上来看,《 庆元条法事类》“ 文书门”主要阐述了南宋时期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现从《 庆元条法事类》 对南宋时期文书档案的管理作如下探讨。
一、《 庆元条法事类》 概述
《 庆元条法事类》 是南宋法律 、经济资料的汇编 ,监修者是南宋谢深甫,全书共80卷,附录2卷,所涉及的时间为1127年 ~1200年,即南宋初年到庆元年间,所设计的内容包括令、格、式、旁照法等。编纂的原则为“ 以事分门”,分为16门,包括职制、文书、财用、赋役、道释、刑狱、服制、杂门等。 每门之下有分为许多小类,这些小类之下又依据一定的顺序编纂[1]。 《 庆元条法事类》 中的“ 文书门”主要规范了南宋文书档案工作制度。下分十一类,分别是诏敕条制类、赦降类、文书类、程限类、行移类、架格类、给纳印记类、雕印文书类、毁失类、质卖类、私有禁书类,各类包含的内容及作用如表1所示[2]。 南宋文书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在这十一类内容中均有涉及,文书档案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得到了系统的规定。从总体上来看,《 庆元条法事类》“ 文书门”主要阐述了南宋时期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二、从《 庆元条法事类》 探南宋时期文书档案的管理
1.归档制度。 《 庆元条法事类》“ 文书门 ”中的文书令对归档范围进行了规定:“ 诸条制先次行下者, 置册, 分门编录, 仍以所受月日次第粘连,候颁降到印册,以先受者架阁。 ”“ 诸官司被受条制及文书,皆著于籍,分授诸案,案别置籍,依式勾销。 州、幕职官掌之,县令佐通签。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南宋档案具有极为广泛的归档范围, 在本朝有关政体之事的档案的归档中更是极为广泛,要求随目必录。 同时,《 庆元条法事类》 还对不同文书的归档时间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比如,对一税租簿规定:“ 诸税租簿,每三年别录实副本,保明送州,覆毕印缝,本州架阁。 ”在各级官府分散的不同文书档案在归档时间的严格限制下在相关架阁库得到了有计划的自下而上的集中。
2.档案鉴定、销毁制度。 在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档案鉴定、 销毁制度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档案的存亡。架阁类下的文书令对公文价值的鉴定标准进行了如下规定“: 吉祥瑞物的上报文书、婚姻田产的诉讼文书、狱囚徒罪以上的审判文书、官员被解免官职的文书等,长留;各级衙门的官方文书,留十年。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南宋档案主要有两种保管期限,分别为长留和留十年。长留文书被保管于专门的库房,并按时晾晒,从而对霉烂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留十年的文书虽然没有长留档案的价值高,但是也需要向架阁库移去进行十年的保留,不能任意散失,同时在这十年的保留中,如果文书经初步鉴定要保存十年,则对其进行定期的鉴定挑选,一般每三年一次;如果文书档案可以被销毁,则应该首先向路一级的检查机关申报,待检察机关的官员复查完毕之后才能将其销毁;如果经鉴定认为这些应保存十年的文书档案应该长留,则将其向专用库房移动,并将所除、所移的时间详细注明在登记薄上,由一同复查的官员签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南宋时期我国已经由了相当完善的鉴定、 销毁档案的制度和极为严格的手续, 这无疑是我国档案工作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3.档案整理制度。( 1) 档案编录。《 庆元条法事类》 对档案编录的规定为“: 诸一路一州一县一司条制,各置册编录,仍别录粘连原本架阁,虽系一时指挥,而通行下者准此。 ”[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档案汇抄制度在南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它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档案管理制度。( 2)档案立卷、编号。《 庆元条法事类》 对档案立卷、编号的规定为:“ 诸条制先次行下者置册,分门编录,仍以所受月日次第连粘。“” 诸架阁文书印缝,计张数,封题年月事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南宋时期我国已经有了极为规范的档案立卷,卷内文件的排列依据为时间的先后,编写页次,将案卷标题、提要、立卷时间拟写出来,排号时运用“ 千字文”。这种运用分类编排的方法为档案立卷、 编号的方法是符合档案产生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的,在当时的档案管理中极为适用, 并在以后的近千年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应用,生命力极为强盛。( 3)档案分类。在对档案进行分类时,我们可以依据多种标准,仅从档案的产生机构划分,架阁类分所保存的档案为法令条制、请给券历、租税薄、仓库销钞薄、急脚铺、马递铺大小里等十类,同时也详细规定了架阁的方式、时间等。
4.档案保管制度。( 1) 保管机构。 要想有效巩固文书档案的整理成果,顺利开展文书档案的利用工作,就必须切实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宋真宗咸平五年四月下了“ 诫约三司收掌簿书不得遗失诏”的诏书, 在确定档案保管工作的重要性的过程中运用了诏书形式,以对图籍档案的完整性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 庆元条法事类》 也对档案的保管制度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保管机构方面,架阁库制度在南宋时期被开创了出来,又称档案库房,作用是对架阁文字进行有效的贮藏,其创立标志着南宋当年工作全面、深入的向前发展。架阁库制度在中央和地方被普遍设立了起来,使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了切实的保证,一方面为政府的查考和利用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深刻影响着以后各朝代档案保管制度的发展。( 2)保管人员。 南宋时期,专职档案管理被配备到了各个架阁库,从而使架阁库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随后,六部架阁官制度逐步形成,进一步突出了档案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办事官员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这一方面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也将层出不穷的才俊输送给了统治阶级。( 3) 保管方法。《 庆元条法事类》对文书档案的保管方法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禁止随意掺杂架阁库收藏的档案,并要按时晾晒。”宋史对文书档案的晾晒时间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即“ 岁于仲夏曝书。”同时,宋史也对文书档案的受潮、被烧等的抢救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要及时曝晒架阁库中的档案,以防止其受潮;一旦发现文书档案被水漂坏了,那么官员就应该立即将其收寻起来曝晒;一旦发现文书档案有损烂或被火烧了,那么官员就应该雇人誊写。”同时规定在专门的架阁库中存放重要文书、没有实行先例的文书等。此外,还规定在交接工作的过程中,掌管档案的官员必须切实办理好移交手续。
5.档案借阅制度 。 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对档案进行更好的控制,从而为统治者利用提供方便,切实加强了对档案的管理工作。 《 庆元条法事类》 中“ 文书门 ”规定 :“ 遇有检用 ,委官一员应文书印缝计张数,对题年月事目,并簿历之类,冬以年月次序注籍立号编排,乃置籍,遇借,监官立限,批注交授,纳日勾销,按察及季点官点检。 ”[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对档案文件的安全和完整进行有效的维护, 宋朝统治者制定的档案工作法律法是极为严格的。 后来的实践证明,在该制度的规范下,档案借阅得到了切实有效的规范,一方面使利用者的需求得到了有效的满足,另一方面也使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切实的保证。
6.关于档案违法行为的处罚 。( 1) 关于毁失档案 。《 庆元条法事类》 对重要文件的毁失规定:“ 任何人由于各种不利于国家的私利而丢失了国家的重要文件,都要以重害文书律接受处罚。 如果官吏在水火、盗贼等意外失误之外丢失了架阁文书,就必须在朝廷规定的日期内找到。 如果在规定的日期内没有找到,则断罪枷固, 并规定其在一定的期限内找到; 如果在这一期限中仍然没有找到,则官降一级;如果毁失档案的人是县吏,则杖其八十。 ”( 2) 关于质卖档案。《 庆元条法事类》 对质卖档案的行为规定如下:“ 如果有人将制书、官文书质卖了,则将会受到一百杖刑,并没收其财务,罢免其官职;如果有人将别人的文书质卖了,则判处其二年监禁,买文书的人和卖文书的人同罪。 如果买文书的人事先并不知情,则将其罪责减一等,并没收其财务,罢免其官职”。
【司法类文书】推荐阅读:
司法鉴定文书规范和要求07-23
留学文书范例07-16
审计文书格式09-07
出国留学文书06-14
管理文书写作07-19
裁判文书讲稿07-21
留学文书怎么写07-26
文书格式规范(2010)07-27
行政处罚文书范本09-12
文书处理实训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