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00(精选13篇)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付出的艰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中学生学习心得,欢迎参考!
中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00
1、以学为先 :学习是第一中心任务;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
2、随处学习:每天晨练或者上学路上记忆词语;在盥洗池贴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保证学习时间,坚持不懈。
3、讲究条理 :条理清楚整洁的学习环境很重要,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4、学会阅读: 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合理安排 :讲究高效率,别人8小时完成的作业你最好用6小时;再晚也要完成当天作业。
6、善做笔记 :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字迹要自己明白就行;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有的在笔记本中间画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答案;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在复习;对背记的知识尝试一个月时间内偶尔关注它。
7、书写整洁:一手漂亮的文字会为你争得印象分。
8、及时提问:不要课堂和老师争论。课下要积极和老师探讨更深一步的内容,甚至可以面红耳赤,争论的记忆最深刻。
9、学习互助 :不要嫉妒同班学习好的同学,和他们的交流会让你眼界更开阔;和同学经常一起讨论家庭作业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中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00 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去适应它,而不是让它来适应我们。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学习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学得平衡
学习,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衡.不能说你喜欢这一学科,就一味地学习这一学科,而放弃其它学科.但也不能因为你这一学科较弱而总学习这一学科,自己较强的学科却不去学习.这些都是不平衡的现象,到最后只会是两手空空.我们应该做到科科必学,科科平衡.当然,如果自己的弱势学科实在是补不上,我们可以采取“扬长避短”的学习方法,让自己的优势学科学得更好,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学得透彻
学习,就是要有敢问敢钻研的精神.我是一个提倡“不懂就问”的学习方法的人.要想学得透彻,不光上课要认真听,课后还要找出不懂的地方问老师,与同学探讨,力求把每一个不懂的地方都弄懂,每一个知识点都学懂.不能将不懂的知识都藏起来,要记住把不懂的知识变成为自己的知识,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三,学得有趣
当你把所有的知识都学懂之后,你会发现,原来那一道道如拦路虎般的练习题都变成了笑脸在向你招手.学得有趣就是要在学得透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做练习题变得像做游戏一样有趣,那你的学习之旅就会变得既轻松又愉快了。
以上所说的是学习方法,接下来该说说学习态度了.学习态度对于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学习态度就是:考得好,不能骄傲,心中要牢记“骄兵必败”这句话.考得差,不要气馁,振作精神,鼓足力气努力冲刺。
学习是一件困难而又轻松的事,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与态度,就能化难为易,轻松学习。
中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00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段。明确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是每一个中学生必须认清和学会的问题。知识像海洋那样辽阔,像海洋那样浩瀚。一个人无论天资多高,精力多么充沛,毅力多么顽强,学习条件多么优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学到手。有的同学总想学到一切,要蔷薇也要雪。他们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边又开放着朵朵鲜花,可是,知识大海的守门老人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呀!
知识时常需要更新,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又可能遗忘,但获取知识的方法却不会被丢失。相传有一个人,巧遇一仙翁,仙翁点石成金送给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指头。这个人为什么要指头呢?因为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总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点石成金的指头,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古人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也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学习是学习,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付出的艰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每天坚持不懈,日久天长,学习才可能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学习方法并不是什么捷径,它只是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程序以及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措施。
国维有段为世人常常引用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景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景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景也。”第一景说的是要有信心,“独上高楼”,非信心不可;第二景说的是要有决心,“终不悔”实在是最大之决心了。第三景说的是要有恒心,“众里寻他千百度”,没有恒心,如何达得到?
一、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一点希望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教育部组织的2011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近八成的学生表示有入党意愿;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道德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明显提升。但同时,因为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阶段和进入社会准备阶段,对未来充满奋斗的渴望和生活的希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痛苦挣扎;难免思想稚嫩;难免困惑多多。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大学生辅导员,须经过苦口婆心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大学生们跨越生命的鸿沟,帮助他们完成思想的洗礼。
大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那么,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第一,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常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磨炼和自我提高,具有改造自我的勇气。第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善于与他人交往,用宽容的眼光看社会、事业和友谊,以真诚、包容、信任等正面的态度改变虚伪、嫉妒、猜疑等消极的态度。第三,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充满自信,对社会、生活充满希望,对所从事的工作或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必羡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培养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呼吁“建立起人格长城来”。这里用了“长城”一词,说明健全人格建立的不易。但同时也说明,健全人格一旦建立起来,就会像长城一样牢固,可以抵御各种歪风邪气。
人在社会中总要参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团结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道德规范和品格修养。具有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具有本能的交往欲望,希望建立一个多元的人际环境,求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自己成才、成功的目标。但是许多大学生虽乐于与人交往,但不太善于与人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现代化大生产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们高度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不是瓦特、爱迪生那个时代,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决定了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形式不断增多,任何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离不开与他人真诚的合作共事。在具体培养方法上,可利用思想概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思想理论课的功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百折不挠、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3]。
二、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二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2]。
不满足大自然给予的现成的东西,通过实践创造人所需要的一切,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但面临人才竞争的压力,而且处于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环境。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者,必须培育、养成自己的创新精神。创新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在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都感到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这既反映了生存竞争的压力,又体现了完善自身的动力,因此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知识储备,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创新的工作是不可能演绎出来的,它是一种超越。超越就要想象,想象可以超越一切。诺贝尔奖得主的选题多是根据兴趣确定的,用爱因斯坦的话讲就是“神奇的好奇心”。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好奇心和兴趣是产生“奇思异想”的基础。科学是反传统的,是超越常规的。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中不要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教育,而要学会科学地怀疑,敢于挑战约定俗成、既成事实的东西,经过自己的再思索,努力发现新的元素,进行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养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传统的理论不见得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不是神。盲目迷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做金科玉律、永恒真理,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又要与时俱进、注重实践,在人类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创新。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建设,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评价方法,促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课程设计、专业实践、毕业设计 (论文) 环节的衔接和结合,营造学生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只有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才能够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党情,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才能够锻炼真本事,增长真才干。到社会上实践一段时间,看问题的视角就会不大一样,能力水平就会大不相同。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更多样、形式更灵活、渠道更广泛了。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过去的有组织性开始向自主性转变,由过去的集中性开始向分散性转变,由过去的无偿性开始向有偿性转变,由过去的专业性开始向社会性转变,由过去的单一性开始向多元性转变。这些转变,是时代进步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创意能力、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更好地走入社会。能力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本事”,因此,大学生要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教育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入学军训、生产劳动等教学环节的社会实践活动,自愿参加“三下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等各种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参加勤工助学、科技发明、创业办企等自主性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培养思想感情,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真才实学,感悟人生真谛。
三、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
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第三点希望是: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2]。
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和人格健全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大学生中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如重视个人前途,缺失社会理想;注重自我价值,淡漠社会价值;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奉献的精神等。现在有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不是偶然的,既与社会环境有关,又与青年大学生的自身因素有关,还与高校的教育管理有关。从社会方面看,当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利益的多元化导致社会思想的多元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凸显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部分大学生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认识与理性升华的能力,因此在认识上容易走极端,常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事业激情。从一些大学生自身看,从小学到中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朦胧的想法。所以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思想和心理转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从高校教育管理看,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等还存在着不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烈要求没有得到有效引导。
目前,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词语就是“郁闷”。“考试没考好,郁闷”,“生活遇到困难,郁闷”,“同学关系处理不好,郁闷”,“竞选学生干部没有成功,郁闷”,“马上毕业要找工作,郁闷”,等等。“郁闷”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世界,表达出了许多大学生上下求索的徘徊和朦胧情感的困惑。如果这种郁闷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和释放,就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一个人的健康表现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行为健康。只有具备三种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从目前情况看,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有以下几种。神经衰弱,这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据调查,神经衰弱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约在8.5%左右。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悲观厌世。焦虑症,通常表现为一个人在毫无缘由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情况下,显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胆战心惊等症状。我省每年都有大学生因为各种心理障碍自杀的案例。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能否有所作为。一个人在心理健康上多一分弱点,他的成长和发展就多一分限制和损失,他的生活和事业就少一分快乐和成就。因此,搞好心理卫生,调整好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当代大学生非常重要。医治心理疾病、调整心态,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学会忍耐,生活才有阳光和欢乐。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要放弃自己快乐的权利,不断发现快乐、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在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是解除心理困惑比较快捷的办法。一方面,学校要改变“心理咨询室”的称呼,使之更能体现人性化和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大学生应改变“来咨询者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人”的错误认知,充分利用心理热线、团体辅导、咨询信箱、相互交流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接受外界的帮助和引导,以更有效地维护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完善。在学习、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条件下,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是正常的,甚至出现心理疾患也在所难免,关键是应对自己的身心抱有自信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主动在实践中体验委屈、体验挫折、体验艰苦,不要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样活得也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学院要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5]。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寄托了对高校和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应该成为我们今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这篇重要讲话的精神,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书林.殷切的希望育才的指南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8:52-54.
[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4-24.
[3]王宣瑛, 李敏.思想概论课与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职业教育研究, 2008.10:138-139.
[4]赵希文, 吴菊花, 燕杰.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与方法.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10:67-69.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卿与从小就害怕出错。
偏偏,弹钢琴和学英语,出错频率最高。而这两样技能的学习,恰恰又需要很多时间去磨。出错频率乘以时间,得出的错误总数就很大。一出错,卿与就急得面红耳赤,甚至试图以罢工来摆脱犯错。
我受不了儿子和他爸爸为此大吵大闹,终于想出了一个笨招:如果卿与在家里学习英语出100次错误,我就奖励他。
卿与问:为什么犯错还有奖?
我说,一是,世界上没有不犯错的人,你会犯错,说明你是正常人:二是,学习新东西和难的东西,最容易出错,但是,学习犯错意味着进步。妈妈从不犯弹钢琴的错误,是因为我没有学钢琴,你,犯过弹琴错误,你才会弹琴,你这个错误就比妈妈没有错误强多了。所以,妈妈要奖励你。
我知道卿与的自尊,他不会为了获奖而喜欢错误,但因为有奖,至少他能容忍错误。
果然,犯错有奖,让卿与觉得,犯错带给他的痛苦有了补偿,他承受起来似乎容易多了。
后来,老公还想出了让我当笨蛋,卿与当老师的办法,让卿与来考我听写和翻译。我配合了会儿,出错之后,就会被他打手板。儿子看我出错比较多,很仁慈地说,五个错误打下。原本该打五下,他又自动减少为三下。听写50个单词,我写完了,让他改卷,他说他去把答案全部写出来,让我自己核对。考听力的时候,老公就会把我读得不清晰、不准确的地方重新读遍,也让卿与来判断对错。这样,他就用这种有趣的方式学习了英语。
学习轮滑,老公也想了些游戏的办法。
到下午,老公带儿子下楼去轮滑。老公左右肩上各挂个红色的包,是他和儿子的轮滑鞋。我跑到厨房的窗户去看他们:老公很快就换上鞋子了,卿与好半天还在系鞋带。我穿过落光叶子的树冠枝桠,看白衣服黑背心的老公,手里拿着白色棉线绳子,一边旋转滑着,一边等着儿子。卿与穿好了早冰鞋,滑下来,紧贴着爸爸,拽着爸爸的绳子,很快消失在了楼的后面。只是根棉线牵引的动作,就增加了游戏因素,卿与就玩耍得更加投入,也很快学会了轮滑。
多数时候,我是个直来直去的人,最不耐烦的事情是在人际关系当中讲技巧。大概觉得:人和人相处,一旦去经营,讲技巧,就包藏着心机,所得到的结果就不纯粹。然而,哪里有纯粹?
人说,孩子最纯真,但在教育孩子面前,更没有纯粹。
——坚守“100条禁令”底线,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日前,人民出版社《党员必须牢记的100条党规党纪——解读》,明确了共产党员100条禁令,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6大方面入手,开列共产党员“负面清单”,划出了纪律“红线”。
十八届六次全体会议,从严治党不负众望成为了关键词,从严治党高频出现9次,贯穿《公报》全文,特别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六中全会胜利召开,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凝聚了共识,从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顶层设计,为继续推进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当前,全国上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何以称得上“合格党员”?对此,前有“四讲四有”,今继之以“百条禁令”,正反双向着墨用力,以细实要求明确努力方向,用严密“底线”托起“合格”标准。
让我们来细览“百条禁令”,从“严禁公开发表反党言论”到“严禁违反规定发展党员”,从“严禁消极应付群众利益诉求”到“严禁违反家庭美德”,从思想根源管起、从小节小事抓起,100条“严禁”掷地有声,彰显铁规治党强烈信号;100条“严禁”言之有物,剑指“没有党员样子”不良现象;100条“严禁”井然有序,为每名党员树起“对镜自问”“准尺”。
要知道:党员是称号,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对标“两学一做”“四讲四有”,检省“百条禁令”,关键在于转化为思想自觉、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核心在于尽到党员责任、树好“党员样子”、擦亮集体形象。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党员不仅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担当,100条禁令,分别指向每名党员都应担当起的对党的责任、对组织的责任、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对老百姓的责任,涵盖做人做事各方面、“八小时内外”全过程,每名党员同志都应对照扪心自问是否“越线”“过界”。
党员不但是一种象征,一个党员是一面镜子,党员形象不仅关乎自身,更折射党员队伍形象。“严禁诬告陷害他人”“严禁党员见危不救”“严禁违反公序良俗”,提醒我们维护党的形象是每个党员的责任,每个党员都是一张形
象名片,必须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以实际行动自觉为党的形象增光添彩。
要广泛动员青年,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感召青年,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青春建功新时代,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更好联系服务青年,眼睛向下,面向基层,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坚持服务青年这一工作生命线,抓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_-20_年)》的落实,千方百计为广大青少年排忧解难,努力让共青团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
2019五四运动100周年心得
千锤百炼才能造就英才,珍惜韶华方能不负青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习近平总书记饱含人生哲理的教诲、充满殷切期望的指引,激荡起广大青年的强烈共鸣和奋进力量。
回望历史,在五四运动的历史风云中,涌现出一大批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材,他们以赤子之心筑起的奋斗丰碑至今仍激励着后人。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时代的发展进步让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青年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更加需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青年时代打下的学习基础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广大青年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新时代的广阔舞台,呼唤各行各业的扎实奋斗者;青春前行的步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广大青年只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工作中练就本领,才能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五四运动以来的百年间,无数有志青年精忠报国、奋发图强,迸发出矢志复兴的历史伟力,彰显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常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的感恩之心,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要做好人生路上的判断题和选择题,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做到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广大青年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百态、民众忧乐、现实问题,就能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以德立身,以才立业。在奋斗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不断锤炼品德修为,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定能在时代舞台上施展才干、担当大任,书写无悔青春的奋斗篇章。
2019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观后感
习近平总书记4月30日出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大家表示,要发扬五四精神,再谱青春之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我单位目前正处于扩能改造期间,施工给平时的运输生产带来了一些不不便之处。作为新一名车站值班员同时也是新时代的青年,在聆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后我收获颇丰。
一 、青年时期是吃苦学习,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我单位施工期间虽然给运输生产带来困难,但是正是各种不利的客观的条件才更能锻炼我们的临时的应变能力,此时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努力掌握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专业素养。“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人”。扩能改造的铁路公司将会有新的景象,我们也将面临新的工作环境以及不同的客户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求变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以及工作环境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高尚的品德是“五四精神”的传承。习总书记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既要传承更要将“五四精神”升华,踏踏实实的做好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树立高尚的品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追求更高的境界。
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年的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青年也是敢于改革勇于面对新形势的,但青年也是容易急躁容易急功近利的,所以新时代的青年要不为风险所惧、不为浮躁所扰、不为安逸所诱,惜取人生黄金时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积小胜为大胜。
当代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机会、际遇和使命,要将个人追求与时代使命相结合,在新时代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不负时代使命 共赴复兴征程 。
2019学习习近平主席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心得
一个历史事件的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彰显,经历实践的检验愈益明晰。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我们重温1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复兴力量,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以来,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也成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要激发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行动自觉。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通过五四运动,中国青年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现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历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勇于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斗牺牲,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走向富强,我们的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一、培养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学动机, 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一位名人讲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化,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众所周知, 兴趣是科学入门的向导, 是学好各门课程的起点和催化剂。有了兴趣, 人才能产生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知”, 兴趣被激发出来, 语文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可见, 兴趣在我们学习中是多么重要啊!
二、注重积累
有了学习兴趣还不够, 要学好语文必须注重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又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古人十分重视积累, 有大量的名言警句昭示后人。所以, 我建议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
1.随时积累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细心发现, 俯拾皆是。看电视、报刊和杂志, 可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等;逛街时, 可以积累令人回味的广告词和标语等;旅游时, 可以积累人文景观介绍等;回家路上, 可以积累街头巷尾精妙的语言和对联等;与人聊天时, 可以积累偶尔出现的熟语和歇后语等。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口袋笔记本, 随身携带, 随时把你发现的觉得有用的东西记下来。生活中不缺少学习语文的材料, 缺少的是发现材料的那双眼睛。
2.摘抄积累
学语文, 我们面对着大量的阅读机会, 如果能将读过的文章雁过留声, 把其精彩之处记录下来并熟读, 为我所用, 那我们就不会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了。我们不妨给自己下一个积累任务:规定自己每个星期摘抄20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词, 摘抄10条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 写一篇50字的读书札记。无论何时, 有阅读就有摘抄, 读到精彩之处就把“精彩”留下。长此以往, 我们“厚积”了, 才可以“薄发”。
3.归纳积累
语文知识浩瀚如海, 包罗万象,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知识系统地归纳学习, 就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 顾此失彼。因此, 我们需要归纳广泛、琐碎的知识点, 并从中找出规律, 遇到问题时便可有计可施、依水找源。我们可以归纳积累自己感到陌生的音、字、词 (包括成语) , 可以归纳积累课内外自己不熟悉的典故、名言名句、文学文化常识, 还可以归纳积累做题时得出的各种规律和技巧。
4.错题积累
语文学科也有不少特例, 而这些特例往往是考试时命题者设置的“陷阱”, 一不小心, 就会失误。因此, 建立一本错题积累本, 对特殊的知识点加以防范, 是免入“陷阱”的好方法。把在平时考试、测验、练习、作业中做错了的题目用记录或剪贴的方式积累起来。每学期整理一遍, 然后把已经很熟悉的已经改正过来的错误删除, 接着再增加新的错误, 到考试前温故知新, 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易犯错误之处, 用“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
三、养成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一旦养成, 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把该学的东西都学了, 该会的都会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习惯简直是第二天性, 很多同学之所以学习取得突出成绩, 与其说是勤奋刻苦的结果, 不如说是良好的习惯使然。请同学们记住:好的习惯是朋友, 让你受益;坏的习惯是恶人, 使你受害。因此, 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
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的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 而忽视了课前预习,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 而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 预习可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 提高听课效率;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 增强学生的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课堂“记”笔记的针对性, 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2.上课高效听课的习惯
集中注意力高效听课是非常重要的。高效听课, 是有目的的听课, 有选择的听课, 听老师讲解、分析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思维方法, 听预习时未弄清楚的内容, 听老师讲解与自己预习不一致的内容, 比较中去听课, 思维与老师接轨, 与老师碰撞, 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和方法。高效听课还必须与适当记笔记相结合, 记的内容与上述听的内容要相一致, “记”是略记, 记笔记不是抄笔记, 是为后来的复习及高效作业服务的。
3.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 识记后的两三天, 遗忘速度最快, 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因此, 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 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 学过即习, 方为及时。忌在学过之后很久才去复习, 这样, 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 等于重新学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复习过去的知识, 达到获得新的收获的效果,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做作业, 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做作业, 促进知识的消化, 使知识的掌握进入运用的高级阶段;通过做作业,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还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从而引起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5.培养总结、思考的习惯
“独学而天友, 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思考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互帮互学, 展开讨论, 每个人必须努力吸取他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 不仅要善于思考, 善于交流, 而且还要认真总结, 把自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找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把散在的知识点连结成有机的整体, 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
四、端正态度
《尚书》里写道:“满招损, 谦受益。”意思是自满受损, 谦虚利益。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孔子强调学习要老老实实,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韩愈说过:“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意思是学习要认真, 不要马虎。以上所引例子老师讲学习态度的。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的积极的肯定的或者消极的、否定的反映倾向, 它也是个人对学习所抑郁的一种内存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特点。因此, 我们在学习中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人的行为,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进步。
语文学科一旦你掌握了它, 它就融化进你的思想、精神和行动之中, 成为你生命的组成部分, 你想丢掉它、忘记它也不可能。这就可看出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学好语文会让你终身受益的。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既要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还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让他们真正地会学语文, 受益终身。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创造、去感悟,从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这种“创造、体验和感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毕竟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对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等比数列,在介绍等比数列知识时,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里,当他追到里,乌龟有前进了里,当他追到里时,乌龟又前进了……如此下去;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段内乌龟和阿基里斯各自所走的路程;②问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让学生观察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被激发,很快就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探求思路和尝试,常可避免“看似容易做时难”的现象。
二、展示知识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自己发现,能够深刻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过程,并进一步推广到一般情形,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一题多解或题目的改编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解题尝试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三、开放学生思维,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问题提出,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究,只有主動地去探究,才会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通过观察、尝试操作参与探究知识的规律,为知识掌握消化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授完函数值域之后,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参与讨论度不够,掌握深刻,甚至一知半解,以至在解题中常常混淆。因此,课堂上由常见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引申,给出如下的一类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做适当的归纳总结。会启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问题?二次函数y=—x2+2x+3的最值是多少?
将此问题引申出关于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问题
问题1二次函数y=—x2+2x+3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2二次函数y=—x2+2ax+1-a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3二次函数y=ax2+2ax+1在[—3,2]上的最值是多少?
问题4二次函数y=ax2+(2a—1)—3在[—,2]上的最值是多少?
在教学中,例题设计一定层次的问题,将学生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不仅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通过学生参与,不断地发现新的结论,新的体会。学生的解题视野就变得开阔了,解题过程也就不枯燥乏味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可见,给学生学习留足探究的空间,能为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会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让学生整理知识之间网络,寻找解题规律、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授复习内容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复习方式,注重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要复习的知识点,让学生结合所整理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全体学生共同思考,教师起到点拨作用。例如在复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时,课前让学生对照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归纳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分小组,让每个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编制一些例题、习题或探究性问题,让全体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的点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19的爆发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点燃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待和要求,也对我们开展青年工作提出了明确指示。总书记的讲话站位高远,内涵深刻,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身为一名共青团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以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优良的品德,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逐梦者、倡导者、践行者、前行者、奋斗者。让“五四”精神得到传承与弘扬,让青春与祖国同频共振,用奋斗拥抱青春中国。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是枯燥乏味的,这给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好的学生造成了畏惧的心理,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前景教育,树立学生信心
信心使人勇敢,信心使人果断。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那教师应该怎样树立学生的信心呢?
首先,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欧盟25国,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占62.7%,普通高中学生只占37.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忠向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欧盟大部分国家实行以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为主的教育发展战略。这说明我国现阶段千方百计扩大中职学校招生规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战略,与欧盟发达国家有相似之处。
其次,让学生和大学生比较。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动手能力较差,进入企业后不可能立即为企业带来效益,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而职校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进入企业后不需要经过学徒期,就能像老工人一样直接进行生产劳动了。另外,职校生的定位低,毕业后就是做一线生产工人的,就业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
再次,让学生看看自己的课程。文化课都是很基础的东西,专业理论课是新知识,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曾经的失败不等于没有成功的未来,只要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就一定可以熟练掌握技能,有一份好工作。
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感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不再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时,当学生敢大胆地向老师提问时,当学生与老师一起聊聊身边发生的事情时。我们的教育就不再是问题了。
1提高自己的威望
有威信的老师,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都倾注在学生身上。这样就会获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学生才会亲近老师,愿意听他的课。
2沟通从心开始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说的是教育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应走进学生内心,掌握“身教”的方法。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善于窥视教师优缺点的眼睛在不断监视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学生首先应从自身的教育开始。
3宽容大度
还记得2009年冬天笔者代机电和数控班的钳工技能训练课时的一件事。有天晚上,机电五班的两个男生上厕所,几分钟后回来了。经过我身边时,我闻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烟味儿。猜到他们一定是抽烟了。但我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提出检查他们的工件做得如何,测量一下尺寸精度。最后,查出工件有不合格的地方。这时,笔者也没有提抽烟的事情,而是根据工件出现的问题指出正确的加工和测量方法,让他们避免今后再次出现。最后,还表扬了他们这一段时间的进步。实习结束后,他们主动找到我,坦白了抽烟的事情,保证今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宽容学生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还小,还需要我们的教育。今后我们只有更加严格地要求和耐心地教育。才能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从而成为优秀的学生。
三、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技能大比武
1理实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上课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由于学生对专业课比较陌生,对机器设备不熟悉,所以老师在教室里讲理论时学生就很茫然、不适应。即使应用了多媒体,也仍然是灌输,因为它不是以学生和掌握技能为中心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专业理论课和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能有效地使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
2增加技能大比武
没有技能大赛以前,学校安排的实习周期虽然也很长,但是学生经过一周甚至只有几天时间的实习,就感觉到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好像可以不用再继续练下去就可以去工厂工作,最终导致了他们的惰性。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自从学校增加了技能大赛,全校师生提高技能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学生从以前的不学习到现在的要学习,从以前的躲训练到现在的要求加训练,从以前的“什么都会”到现在的“越来越不会”。学生的热情不断高涨。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技能优秀的学生还因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省级的比赛取得好的名次而被保送大学,更是激励着其他学生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技能训练中去。
一、把学习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总结中得到启发
教师“教”为行, “师”为果。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师”, 教师首先应在“教”字上下工夫。语文, 从其应用意义上来说, 是各个学科的基础,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学习的角度去看, 它又不像数理化那样, 计算方法多样, 结果容易看得到, 而语文就显得单调、枯燥, 甚至无味了。因此, 如何“教”的问题, 常常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我从《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1月) 中阅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教授发表的文章《“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述了教师的职能是“示范学习、组织学习、鼓励学习”, 尤其是在示范学习方面, 其精辟的论述是“教师是先学者, 要在一个一个的教学设计中向学生示范如何想, 如何听, 如何说, 展示思维过程”。由此我得到了启发, 心想:我的备课过程, 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与学生所不同的是, 我的年龄比他们长, 思想也许会比他们成熟。我在备课的时候, 有一本参考书, 而学生没有, 除此之外, 其实我们都是学生, 如果能把我的学习过程传授给他们, 这不正实现了“教”的目的了吗?
1. 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发现教师的教学思维, 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重点
例如, 我在教《春》这一课时, 首先播放自制的描写春天景色的配音视频, 让学生一边看美丽的景色, 一边在音乐声中陶冶高尚情操, 而教师则在黑板上板书“欣欣然、朗润……”等词语。之后, 要求学生参考注释和字典理解板书词语的意义, 紧接着, 指导学生找出描写“草、树、风、雨、蝶、人”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精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段, 当我把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讨论:老师教大家《春》这一课, 你知道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有什么目的?你是否掌握了?学生带着问题七嘴八舌地谈开了, 最后得出结论:第一环节就是要认真诵读课文, 从中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 想象其中的情与景;第二个环节就是要把握好词语, 并且能正确、生动地运用;第三个环节, 通过具体的句子, 感悟景物描写的妙处。在此基础上, 点拨学生:如果老师要你做好课前预习, 你是否知道如何预习, 学生回答的是知道。
当然, 不同体裁的文章, 或者说相同体裁的文章, 由于教学的目的要求不同, 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如果千篇一律, 就显得枯燥乏味, 缺乏生命, 但不管如何, 规律还是有的, 比如说先读后思就是一个规律。
2. 教师把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从小学进入初中, 学生的学业负担一下子加重了许多, 学生如果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感到学习的困难, 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 如果教师能把经验传授给学生, 也许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况且教师的学习经验是能够言传身教的。但如何才能把教师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呢?一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的教科书都是分体裁单元安排的, 单元的重点、基本课文的学习目标都有明确要求。我在备课时, 根据单元的重点在基本课文中寻找, 这种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 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 甚至不能弄懂, 但训练多了, 学生也就自然掌握了。二是参考有关的学习指导用书去读书, 在众多的指导用书中, 教师有选择地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为了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购买指导用书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我在班上还开设了一个图书角, 通过捐书活动充实阅读书籍, 这样一来, 不但解决了因家庭困难而买不起书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而且大大丰富了阅读内容, 深受学生欢迎。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把压力变为动力, 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知识面越广, 能力就越强。知识的获得, 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强, 阅读面就广, 摄取的知识量就多, 能力就形成了。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或许很有帮助,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个条件, 应该努力创造, 那么, 什么是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呢?就我个人的理解, 简而言之, 就是能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要面带笑容, 体现一种生机盎然的样子。的确,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 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 每天至少要面对三四个学科的学习任务, 所要摄取的知识量可想而知, 他们的压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 对此, 我也感受颇深。记得一次家访, 有一个学生就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看到数学老师黄老师整天严肃的脸, 真感觉有点怕, 甚至有点烦。之后, 我就想, 我是否像这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呢?怎样才能走近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老师呢?电视剧《命运的承诺》中的人物于老师、唐老师和房老师他们都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但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差异, 年轻的于老师很受学生欢迎, 而严肃认真, 具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房老师、唐老师却被学生在课堂画像和在老师背后贴纸条等戏弄, 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思考中得到启发:成功的教育, 首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 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 做学生的好朋友。于老师带着她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想, 这种教育方式不正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吗?
得到启发后, 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方面, 我的体会是:把爱献给学生, 倾注在课堂。生本教育理论家郭思乐在《生本课堂是大爱的课堂》一文中论述:面对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有“慢慢走, 欣赏啊”的心态, 相机穿插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 要把握方向性, 要有整体观, 做到服务学生的学, 促进学生的学, 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 替代学生的学。“慢慢走, 欣赏啊”的心态是怎样的心态, 在我的理解里, 教师不用急于求成, 学生的成长好像鲜花开放一样, 作为一名园丁, 在呵护中看到花的美丽, 事实上也确实是每一个人每天都是在进步着的, 我们要多看到进步的一面, 不要有太多的忧愁, 这样, 心境就会开阔。
1. 爱学生, 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 这样才容易进行思想交流
试想,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如果教师大发雷霆, 不问青红皂白批评学生, 学生必然感到委屈, 即使当时嘴上不说, 但心理却在想老师是如何如何地不明事理。事实上, 学生每天要完成多个学科的作业, 有时学习的任务本来就够重的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 多说一些能让人理解的话, 鼓励学生, 学生必有所动, 就是这一次完成不了, 下次一定会想办法完成的。
2. 多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 这是爱的具体表现
学生离开家庭, 在学校里整天是和同学在一起, 如果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 从心理上, 学生就会感到这像父爱和母爱, 尤其是在学生患病或遇到不愉快的时候, 一句亲切的问候, 也许会使其终生难忘。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做错作业的时候, 更应该以鼓励的语气, 让学生放松思想去思考, 当思考无法继续的时候, 就做启发式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 其实就是在欣赏着这朵鲜花的盛开。
生本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其理论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爱”是生本教育的核心,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爱的具体表现。爱学生就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一样, 就像园丁呵护花朵一样, 这就是师德, 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三、激发思维, 培养能力
思维是人对事物在大脑中的活动过程, 事物的产生来源于人对事物探究的要求, 思维正确与否, 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 与其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我的做法是:
1. 多鼓励, 善鼓励
鼓励是激发人的精神力量的一种行为, 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思维活跃初期的初中生来说, 鼓励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 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 我都运用恰当的语言来给予鼓励, 学生得到鼓励之后, 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 他也会从中得到一种力量, 从而增强自信心。
鼓励要讲究艺术,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 我们不能像小学教师鼓励小学生一样说“你很棒”, 初中生知识面相对较广, 对问题的思考有时会跳出教师设定的圈子。因此, 我们鼓励的时候, 要用一种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说:“你回答得很好, 相信你对课本中的××知识记得很牢……估计你经常课外阅读, 涉猎知识,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你在预习的时候就对这个问题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当然, 鼓励的语言, 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而随口说出, 不必做具体的设计, 但有一点我认为, 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 鼓励始终表现在教师的语言或行动上。
2. 把语段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语段是文章组成的一个部分, 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语段阅读, 历来是各类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语段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效果是很不错的。
关于训练学生思维, 我的经验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例如, 在教《故乡》时, 指导学生“这来的是闰土……”一段时, 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记忆中的闰土是几岁的闰土, 现在来的闰土又是几岁的闰土?记忆中的闰土和现在的闰土变化很大, 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现在的闰土的?从闰土的变化中, 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对一个个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内容非常丰富, 思维得到了启迪。
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方面的,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 通过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活动、想象作文的练习、练习作业的辨析等, 应该说也是很有作用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 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创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方面。我们知道, 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我们要肩负起这一份责任, 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新一代。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 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得到鼓励, 在训练中不断增长、提高思维能力,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103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成功故事的开端。今天,我们重温五四精神,依然能感受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依然能体会到那种奋勇前进的力量,依然认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永不过时,依然觉得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永不过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秉承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怀、涵养政治定力、内生奋斗动力、牢记使命担当,彰显青春本色!
重温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面对民族陷入危机时刻,195月4日,青年学生作为先锋队,通过示威游行来表达爱国情怀,唤醒了国民普遍的爱国情怀,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席卷全国。重温五四运动史实,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也越发深思新时代如何践行爱国情怀。爱国情怀不是仅仅停留在情感层面,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中国青年的爱国情怀表现为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求知,体现为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非凡的贡献。重温五四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也必将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重温五四精神,涵养政治定力。
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青年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对于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当今时代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思想越是多元化,越需要确定主导。这个主导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心听党话,坚决跟党走。当代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增强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涵养政治定力,始终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倘若青年政治立场不稳,政治定力不强,政治思想不坚定,很容易在各种诱惑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重温五四精神,涵养政治定力,必将升华政治自觉,铸造青春本色。
重温五四精神,内生奋斗动力。
在五四运动历史舞台上的先进知识分子青年,所展现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历经百年沉淀、百年传承,依然感染着、激励着一代代广大爱国青年。习总书记曾说,“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要想做到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唯有不懈努力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青年,重温五四精神,定然会再次燃起青春之火,内生奋斗之志。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需要青年作为生力军和突击队。以青春的名义,以奋斗的号角,践行五四精神,让青春年华在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而绚丽多彩。
重温五四精神,牢记使命担当。
青春建功新时代,风起扬帆正当时。当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重温五四精神,呼唤青年使命感。我们青年当以使命为底色,将青春热血转化为奋发有为的姿态,转化为开拓创新的干劲,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重温五四精神,呼唤青年担当作为。我们青年当以担当作为本色,彰显青春活力,敢闯敢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挑重担,务实求真,甘于奉献,展现新时代五四精神。重温五四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不负使命担当,使之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经过初中两年半,主要是初三的第一轮复习,要相信自己已经学习和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现在是如何运用好,如何使其更加熟练加深记忆,如何让自己厚积薄发,在六月份,踢出一记漂亮的好球,这是有技巧和方法的。在三个半月里,打磨已出鞘的剑,更锋利,更无敌,需要自己在这段时间积聚气势,我能行,我已经准备好,我只需要发挥出我的全部所学,就足够了。
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一招:看着很简单,注意,好的实用有效的方法一定是简单的,但是相当有效,都是属于一开始看着很耗时,很伤脑筋,但一旦执行下去,成果是显著的,信心马上上来了,明白这个方法很给力。综合到结果是省时间的。
就这招我为高三学子推荐过,简单有效,得到好评。快速提高自信和成绩。这招看着十分功利,仅仅为了考试,是学习大战略中的小战术,是后面中的重炮轰击。(废话多,是因为要强调在战略的高度上,认识这个小战术的积极意义。)
具体内容:找到刚考完的卷子要有正确答案的,全都背下来,要能做到考这套卷子,除了作文和发挥乱扯题(最好作文和发挥题也有正确的答案或好文章,乱扯中好的)。我要接近满分,每次大考的卷子尽量同等待遇,第一套一定要背下来,这是底线,让自己熟悉考题,考点,了解不足,还有出这套题我是能得第一的。这要达到什么程度,最好是能默写,一张卷子从头到尾默背,想想就超牛和无敌。
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刚考完老师讲过的卷子也能答个七七八八,好像都会了。如果过上一段时间再考的话,就会发现考好的仍会是那些原来考这套卷子不错的,而且还会产生新的错误,大家都是过眼云烟。这招就是要把知识夯实了,把考过的这个卷子对你的积极影响最大化。
半月后,总的看语文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一套卷子的基础上,掌握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基本考点,自己号到考试的脉搏,它已被分析和拿下,中考对你打开了一扇窗,没那么吓人的。
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二招:
1、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不会工作。同样,休息不好,也不会学习好。熬夜破坏生物钟,而且跟中考时间也不合拍。 睡眠时间要适度,不能疲劳学习,本来就难记,疲劳了更是浪费时间。中午不能午睡的话,也要散步几分钟不要大活动,影响胃部刚吃完饭,剧烈运动影响下午学习。 每天吃一个核桃和鸡蛋,补脑子,多了反而不好。
2、会锻炼,让自己有个好身体,敏捷的思维,旺盛的精力。慢跑,跳绳,广播体操等等,最好是广播体操,不会抻着,时间短,还全身活动开了,早晚至少一次。身体是学习支持,不能生病,不能累垮,不可以抗不住。
3、建议特意在学累了时看看幽默笑话,既带来快乐,也带来思维的跳跃,会放松,学习的弦,才能绷紧,不至于疲劳。
4、在家早晚认真做几遍眼保健操,主要是学校不好洗干净手,按视频作,手指基本不会弄到眼里的,在学校太特了。一周吃一两次猪肝,羊肝之类的。
超级无敌应对考试第三招:
会用卡片和大图,大表,有些知识点和错题可记在卡片上,写的过程就是记忆,象玩扑克似的,五六分钟溜上一遍,最适合走马观花了。大图,大表,象历史可以列上大事件,上墙。像看地图似的,可以随意添加,连横合纵,如几次变法宋王安石,太平天国的,戊戌变法,新中国的宪法,既是在自己的时间点上,又可以用线连在一起。
英语:是语言,不是单词和词组的堆砌。学英语就是背英语,主要是背课文,背句子,单词和词组在其中,脱离了没有语言环境是生硬的,大脑会潜意识拒绝记忆,记不住,是因为大脑烦了不 想记这些破玩意。从简单的文章背,卷子上的也行。可以先看单词表,再朗读文章,再看单词表,再朗读文章,始终是单词,词组,语法这些在句子中,在文章中,不要单独出现。语言就是这样,脑子整个文章越多,越自信,准确率越高。这时,有计划的,一周背下一或两篇篇难度适合自己的文章,英语成绩可以稳定在高分。
数学:先每个公式定理,配一道题,觉得简单对应难题,做到看到公式想到这道题,看这道题知道有这个公式怎么解,可背之,默写之。没问题的话,背大题,看题会做,会背下来,会默写。然后,分析思路,能不能举一反三,再找类似的题,看能不能做出来,不行背下来。脑子有基本知识定理,再有几十道大题,提分很明显。背知识点 ,这是不二法门。不光要背知识点,更要背大题,难题,错题(还要提错题本,这是学习思想。考试是什么,不犯小错误,争取翻高山(大题难题)。见多识广,脑子再活点,就可摸高了。可清晰飞快默写一道考过的大题,估计第一也做不到,你做到了,你的能力就提高了。
政治 -背..选择考知识点,大题考结合知识点的分析能力即 有条理的扯。
物理,化学:各个题型都找出来,知道自己弱就好办。背下一道是一道,过后能默写,保证出原题百分百对,脑子里有模板了,再分析力就有套路可循。难题也是如此,有标准答案,背下来几道,题型就那么多,你的整体实力不差,有时间提高难题正确率。见面至少熟
悉。思路是建立在脑子里有完整的题和答案基础上的。试验学科,回忆以往的试验,物理核心概念理解透,例如摩擦斜面的试验对摩擦力的概念有极深的形象提升,直观操作真空中的铁球和羽毛自由落体,感觉决不是看影像和旁观所能带来,在分析问题是给力的。要有意识找一些难题,哪怕让老师给出分析过程,细细揣摩,一通百通,类似的难不住的。当然,基本公式定理要理解记忆或死记。
化学-也是试验学科,参与试验,分析试验化合物的直观变化和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离子化合价的变化,微观和直观的对话,掌握了能动手的,再扩展学习好理解了。化学,物理学习的特点是相通的,你在物理上找到的学习窍门在化学也好使的。
历史 - 分析:(历史就像听故事)历史原本是故事,是要记住的故事。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天骄和风流人物。着眼点不同,知识就好理解了。讲岳飞,脑子里结合满江红,讲林肯,背一下什么堡演讲,这个可以同时搞定英文的。
时间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三个半月必然充实无比,胜利者是战略家战术家,不是死读书的人。停下来,爬的高点,才能看的远。
不要被题海战术迷惑,那是那些想打近乎满分的家伙消除所有丢分可能的招和不知道如何更好学习才采用的笨招。在做完一套题,分析一套题,掌握一套题的前提下,再做另一套题,多见题型是好的,重要是会,能掌握。
尽可能的复习,哪怕是走马观花,越是这样,真正的走马观花往往收到奇效,无心插柳柳成荫,太认真记不住知识的。这种状态不容易出现,但是学了就比不学强,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更强。
【中学生学习心得体会100】推荐阅读:
优秀中学生学习心得09-14
横梁中学学习心得体会06-08
山西新绛中学学习心得体会06-10
参观学习中学教学心得体会09-19
中学体育教师挂职学习心得10-23
赴衡水中学考察学习心得体会10-07
建党100周年中学生优秀作文06-08
参观学习即墨28中学的心得06-21
赴齐家楼中学跟班学习心得体会06-26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