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形势分析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内形势分析(精选8篇)

国内形势分析 篇1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确保我国国家安全,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应制定以下应对战略: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第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第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第四,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应对战略;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维护国家利益,求得人民幸福,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所在。

一 国家安全、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

国家安全内涵的认定,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安全、国际安全两个层次。国家安全与每一个人的安全相联系,但并不等于其简单相加。[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国家是阶级工具,因此国家安全首先是一国统治阶级(表现为政府)的安全感受问题。但是,国家又不仅仅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还是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公共福利的建设者。正因为此,我们才称现代国家为民族国家。从领域来说,国家安全涉及到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因此,要制定一个比较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并不是说在21世纪我们主要的就是搞经济安全战略或者文化安全战略,也不是说我们还是要备战,搞纯粹的军事安全战略。所谓的安全战略是一个有效的协调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的战略。一方面,这种战略重视国内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为国家的不断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这种战略重视现实的国际利益冲突的可能,通过外交和军事的手法减少国家发展的阻力,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安全战略为国内安全服务,国内安全战略最终保障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战略是一个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的一个系统工程,和国家发展战略成为相并列的两大国家战略。这样的一个安全战略才是一个真正的“大战略“。安全战略不应该只偏重于国内安全或国际安全的某一方面,更不应该成为只注重经济安全或者文化安全而忽略的直接关系主权安全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的战略。

二、中国安全形势基本特点

作为美国一直未能最后征服的大陆,亚洲给美国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和遐想。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亚洲是其挥之不去之痛。中国生长在这块大陆上仅仅是天意,而其安全不仅天然地受其特有的地缘关系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战略的制约,两者决定了中国安全环境的基本态势。[2] 态势一,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中国周边共有邻国20个,其中,陆上接壤14国,隔海相望6国,涵盖了各种地理条件。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多年来,又是与别国领土争端最多的国家。尽管近年解决了部分争端,但是,仍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领土和领海纠纷,且海洋权益不断遭受蚕食。中国与俄日印3大战略主体共处,掣肘因素颇多。俄国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普京加强集权、重振军备,国力日渐发展,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国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日本重新武装步伐加快,1999年的“周边事态法”将中国大陆、南海和台湾等纳入防卫视野,2000年,决定组建对付“中国海军舰艇的活动”的“护岛部队”,2004年确认中国为“安全威胁”,实现了安全战略从“防御型”向“进攻型”的转变。印度于90年代初及时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在21世纪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目标,为此,实现了军事战略由80年代确立的“区域有限威慑”向“区域全面威慑”的转变。

态势二,新型核力量崛起我国周边,既对我构成威胁,又成为引发连锁反应或外来干涉的现实条件。印、巴两国相继拥有核武器后,2002年底,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新启动宁边核设施,向核俱乐部迈出新的一步。从长远看,上述三国同为我近邻,尽管三国与我关系亲疏不同,但是,其共同之处是:它们拥有核武器都是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威胁。从近期看,三国对我的安全意义异曲同工。首先,印巴拥有核武器使之成为双方敢于冲突的后盾。双方的任何冲突既直接影响我国利益,又可能引入外来势力介入与干涉从而破坏我国西部脆弱的安全基础。其次,布什宣布朝为“邪恶轴心”后,朝鲜的危机感加重,朝鲜此时加速核武装进程将使半岛局势随时恶化,可能提前引入美国对朝鲜半岛的干涉。美朝较量直接关系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朝强硬政策的任何非理性发展都将使我直接面对美国的军事力量。

态势三,美国强行切入中亚使我国首次在陆地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对华东西海陆威胁已成现实。登陆亚洲大陆一直是战后50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朝战、越战曾延缓了美国强行“登陆”的企图,但是,“9•11”事件使美国借阿富汗战争,率领北约插入了欧亚大陆的心脏,占领了亚洲诸大国惟一的联络区,扼制住了亚洲最后的“能源希望之地”,掌握了控制周边国家经济发展节奏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了瞰制中俄印巴伊等亚洲大国的目的。美军占领阿富汗后,在我西部埋下贴身隐患,使我在东西南三面受敌,我陆上防御首次直接面对美军事力量,美国对华已构成直接威胁。

态势四,固有的安全疾患隐性发展,亚太国家与美国联盟复苏,我国安全“东急西重”现象突出。我国固有的周边安全问题一直是“多项并举”。一是台独势力的恶性发展。美台军事关系的跃升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发展,增加了祖国统一的变数。二是南沙及其海洋国土被蚕食。美国军政官员有关南沙群岛的表态、与有关国家频繁的海上军事演习直接威胁着我对南沙的主权诉求。三是“藏独”、“东突独”隐性发展,战略对手肢解中国的意图阴魂不散。日本高官公开表示:“中国必将是一个分裂的国家„„我热切期待着中国的崩溃。”美国一位著名学者写道:“中国在新疆的麻烦,对美国是一个诱惑„„只有当新疆穆斯林分子走武装斗争道路时我们才能利用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现有的安全隐患将因美国的介入而恶化。首先是冷战后亚洲地区的“联盟战略”经过调整已再次复兴:美与东盟有关国家的军事联盟正在复苏;美日联盟向共同参战迈出新步伐。其次是美印、日印关系的发展从军事交往切入,这种权宜之计的合作对华只有负面影响。再者,美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变数;美印在西藏问题上的合作也达到了默契的程度;日印合作在地缘和领土问题上构成了对我国最佳的斜线战略牵制,日首相森喜朗2000年8月访印时明确表示了联印制华的企图:“关于日印关系,只要看一眼地图就可一目了然,这在战略上是非常重要的。”对称夹击中国的战略构想对日印显然已了然于胸。

态势五,中国安全力量基础薄弱。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安全的概念也超越单一的、纯军事的内涵,综合安全观成为全球共识,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与文化,还包含资源、环境、信息等领域。其中,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力量的基础,以军事、外交力量为核心的传统安全力量仍然是国家安全的主体。在着重于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安全力量构成呈现出“基础势弱,主体失衡”的特点。

基础势弱主要表现为:经济对外依存度提高,涉外经济安全矛盾日益表面化;科技发展势头渐强,核心知识产权总量有限;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安全主权受制于人。目前,我国原油年进口约为7000万吨,一半以上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其中4/5经由马六甲海峡的海上运输,而该运输线掌握于他国手中。据国际能源机构按我国内原油产量不变的情况预测,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的61%、2020年的76.9%要依靠进口。这种外向经济的依存度表明,我国与潜在对手的经济关系、与石油供应地的关系以及对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防护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进而是政治和军事安全的重要因素。美日防务指针及其他国家的海洋战略对华客观上已形成左右中国对外经济命脉、制约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力量。在科技发展上,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国高技术自主开发能力有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少。在信息安全方面,我国的情况更为严重,90%以上的软、硬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我国的信息系统几乎处于无防御状态,究竟美英等国在我国信息设备植入多少陷阱,我们还不得而知。

主体失衡表现为:军事实力中战略威慑强于常规力量,常规力量只适于陆上国土防御,信息化作战能力尚待提高。我国现有的军事力量与打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尽管武器进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新武器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时并存。以色列在“哈比”无人机问题上对于维修部件的暧昧态度不仅反映了我军事技术受制于人的现实,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我国军事实力不强导致其他国家可任意践踏基本国际诚信的残酷事实。

三、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分析

近些年来,中国在对外关系中经历了许多风浪,其中最主要的是中美关系摩擦不断。有人认为,中国的安全环境从90年代后期起开始恶化。恶化的原因来源于两方面:台湾的国家化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不利于中国大陆的调整。这种分析的方法论可取之处在于同时考虑了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不足之处在于分析的不全面。科索沃战争后,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形势的分析成为了热点问题。一反原来重视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处于紧迫的境地。撞机事件加强了这种观点。这种研究方法的不足在于把国家安全定位于国际安全的层面上,忽视了国内安全中的一些突出方面,例如经济安全形势仍很严峻,少数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仍然猖獗等等。正确分析我国所处的国家安全形势,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从国际安全的层面来看,我们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干预的可能性要少于经济威胁和文化渗透。也就是说,我们的国际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中美关系虽然因为美国执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而显得紧张,但两国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中美两国都是核大国,都不希望发生大规模的毁灭,其竞争自然集中在经济竞赛和军备竞赛,其冲突自然表现为地区摩擦和内部渗透。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不是战略性的调整。发达国家在中国所拥有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也不愿意和中国搞的太僵,这一点有力的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政治安全上,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从制度上加强了中国的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所推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政治安全的保障;从军事安全的角度看,中国所拥有的核力量和日新月异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也使得别的国家不敢轻易的发动攻击。中俄所建立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国的安全环境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主要是短期和中期意义上的改善,主要是指直接的军事入侵没有了。

中国所处的军事安全形势中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台湾尚未统一和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前者是一个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结合的棘手问题。由于美国在对台湾的所谓“安全承诺”上越走越远,台湾岛内的分离主义势力日趋猖獗。台湾当局在“中华民国”的名义下搞实质的“独立”,不断推进所谓的“国家化”,使得统一需要克服的难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种形势的不断发展严重的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后者是一个纯国际安全的问题。中国与许多周边国家在历史上有着疆界纠葛,有的甚至发生了战争。以印度为例,印度把中国作为其安全战略中的重点对象没有改变,其几乎所有的主要外交活动都在围绕着中国展开。南沙问题是一个影响到国际安全形势的火药桶。许多国家不择手段的开采使得南沙地区形势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是影响到中国国际安全的又一重大隐患。日美同盟的存在和日本与中国关系的复杂性使我们的军事安全战略受到很大牵制。日本军国主义的猖獗更为中日关系的发展蒙上了不详的阴影。因此,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中军事威胁还是需要高度注意的。从政治干预的情况看,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分离主义势力提供支持,对中国的人权状况指手划脚,试图从政治上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制裁。在中国国内安全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这方面的威胁是不足为惧的。中国国际安全形势中的经济威胁和文化渗透相对发展比较快。例如,日本窃取了中国的景泰蓝工艺技术和宣纸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不利安全形势使国内加强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工作必须予以更多的努力。

中国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关系中一个具有长远影响的问题是国内发展所引起的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互动关系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实力的不断壮大,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力量差距”逐步缩小。这种缩小使一些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具有利益冲突的国家感到不安。因此,在中国国内发展促进了国内安全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认识到给国际安全带来的一定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又进而试图影响中国的国内安全,通过破坏中国的国内安全最终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一条恶性循环的锁链是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必须要努力克服的。一方面,我们必须推行有效的国内安全战略,保障政权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行有效的国际安全战略,减少由于崛起所带来的国际形势的负面变化,从而促进国内发展的不断前进。两种缺一不可。

从国内安全的层面来看,中国经过50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社会文明的发展也不断进步。中央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由于坚持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思路,中国国内在改革过程中没有走的过快,没有出现大的动荡。国内安全形势处于不断改善的进程之中。但是,这不能说国内安全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国内政治安全的问题主要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和统一问题,和国际安全形势中的某些负面因素结合在一起,使它们的解决变的更加棘手。腐败也是一个严重威胁到政权生存的国内安全问题。国内文化安全除了西方文化的渗透之外,社会普遍出现的精神贫乏和认同危机是最大的安全问题。拿成绩最大的经济发展来看,也还是问题不少。中国经济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所暴露出来的许多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确实令人忧虑。

四、中国国家安全应对战略初探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安全态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在各战略主体的博弈中自身的安全战略运筹。国家安全战略性质确定之后,能否解决下述问题,关系到对未来战略态势的把握。

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模糊,但是,其本质并未改变。今天,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价值,安全战略的运筹比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在经济上,“互补不是替代,让步必须对等”,坚持国家独立自主是永恒的原则。在军事上,战略运筹的精妙之处在于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正因为有了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才发生了1999年我国驻南使馆的被炸。这种看似无关的事件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的正是战略时空内涵变化之后战略筹划的本质。

第二,划定合理的战略边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是防御性的,其战略前沿与中国的自然边界重合。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时空内涵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已经发生变化,设置合理的战略缓冲区是适应变化的基本原则,防御性的安全战略对于战略反应的要求则更高。美国因其战略的进攻性一直遵循着“战略前沿随战略利益而动”的原则。美国的扩张史表明,它始终将战略前沿抵近别国疆界。美国的战略抵近政策实事上已经成为安全侵入。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战略防御缺少必要的合理条件。国家安全战略边界与国家自然边界的重合使战略主体失去了必要的运筹空间。未来,中国的安全战略运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第三,发展必要的国防力量。无论从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还是保障国家战略的实施,认清威胁的来源及其战略企图,进而做必要的准备是必须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防实力的现实已经出现了巨大反差。在缺乏资源选择权、市场定价权和高科技主导权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国防力量的保护。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力量、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能平等参与严酷的国际竞争。否则,具有再古老文化的国家也难避免古希腊、古波斯、古巴比伦的命运。这样的警钟一定要长鸣。

第四,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没有实力的国家在外交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搞好国内的事情,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利益分配的关系,处理好资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力争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尽快依靠自己,依靠和平崛起起来。只有自身实力增强了,所有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也才能得到圆满解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总之,中国的国家安全挑战来自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又往往结合在一起,使我们时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国土主权与周边环境等等困境的制约。在国际安全中的政治和军事安全处于良好状态的形势下,我们的中心应该偏向于国内发展,用国内发展来促进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国内发展是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的根本。运用有效的国际战略,充分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国际安全形势是国家安全战略的对外任务。而国内安全是国内发展的保障,只有加强政权建设,整顿经济秩序,才能为国内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处理涉及到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相结合的问题时,需要外交内政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在维护好国内安全的同时,不引起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具体来说,就是要继续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又及时提升自己的国防经济实力,维护自己的应有权益,走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统一之路。

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几点思考

中国能否顺利实现和平发展,与周边安全环境息息相关。环视亚太,聚焦周边,中国既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又存在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使命;如何因势利导,化解风险,趋利避害,赢得挑战,更考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睦邻合作,互利共赢,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宗旨。

一、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的时期之一

从主流和趋势上看,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目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好的时期之一。

第一,中国没有陷入周边矛盾的漩涡。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不断调整外交方针,很好地处理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以亲和、亲善、亲睦的和平形象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使中国的周边环境大为改善,并在大国关系新一轮调整中处于较为主动的地位。

在中国周边,存在着许许多多复杂的矛盾,影响全局的主要有三大矛盾。一是围绕美国的战略指向产生的矛盾。现今,美国安全战略的矛头指向是国际恐怖势力和所谓的“邪恶轴心”国家,中国直接作为美国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的可能性不大。二是恐怖与反恐怖的矛盾。在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加剧的今天,中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正义、公正立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周边民族宗教矛盾的高发区是南亚、中亚和北高加索地区。中国虽然也存在着此类矛盾,但处在有效控制的范围内。

第二,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先后恢复、改善和发展了同所有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与这些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使许多周边国家成为中国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历史遗留的边界划分问题相继得到解决。1994年9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西段协定》,使中俄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得以明确划定。中国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也相继签订了边界协定。1999年12月,《中国和越南陆地边界条约》在河内签署。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在北京签署。即使对于较难解决的中印边界问题,中国也表现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的极大诚意,正本着互谅互让、和平相处的原则,解决棘手的边界划分问题。在有争议的领土和领海问题上,中国也采取了积极务实的建设性姿态。在南中国海主权归属问题上,中国政府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中国海有关争议。中国的这一系列举措,为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俄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签署。这个条约集中体现了中俄关系取得的积极成果,确立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是指导新时期双边关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中俄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5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俄罗斯的正式访问中,提出了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四项原则,即加强相互支持,深化政治互信;扩大互利合作,实现互惠双赢;拓展友好交往,加深传统友谊;密切沟通协作,促进和平发展。两国元首还共同签署了新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俄关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发展。2003年,双方决定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升格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双边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在政治上,中国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第一个非东南亚的签约国;在领海问题上,双方发表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进一步稳定了南海局势;在安全上,双方发表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拓展了合作领域,启动了反恐合作;在经济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5年正式启动,计划2010年建成。届时,该贸易区将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自由贸易区。200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

中印关系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访华具有标志性意义。双方发表了全面合作宣言,将中印关系确定为“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印度首次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中印军事交往逐步展开,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不断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多边外交成效显著。崇尚“远亲不如近邻”的中国,积极开展周边多边外交,努力构建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的两大成果。通过“10+1”合作机制,中国同东盟发展了良好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密切了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中亚环境。

第三,中国通过自身的真诚努力,避免了热点问题的激化。多年来,中国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解决地区矛盾、缓和热点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采取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加从东南亚进口商品、加大对东南亚国家资金援助等一系列措施,为抑制金融风暴的恶性蔓延,帮助危机国家振兴经济,稳定地区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1998年,南亚大陆因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先后多次进行核试验而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中国迅速作出反应,在联合国框架内加强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磋商,成功地举行了关于南亚核危机的国际会议,形成了防止核危机恶化的国际机制,避免了核危机的升级,缓和了南亚局势。近两年,中国更是以满腔热情和极大耐心,积极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继2003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朝鲜核问题的中、美、朝三方会谈后,2003年8月、2004年2月、2004年6月,先后三次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中、朝、美、韩、俄、日六方会谈,使朝鲜核问题步入了和平解决的轨道。

第四,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共同点在不断增加。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共同发展的现实需要,把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使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和信任显著增强,发展同中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不断高涨。目前,中国同众多周边国家双边或多边关系呈现良性互动态势。在政治上,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对话机制日益完善,成为推动双边关系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上,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依存度显著加深。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同周边贸易占60%以上;在中国吸引的外资总额中,周边外资占70%以上。在安全上,双方互信合作关系加强。无论在国际反恐斗争领域,还是在地区安全事务领域,双方的合作积极务实,富有成效。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大于分歧,友善多于矛盾。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总体稳定的情况下,仍存在着各种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甚至可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大国中安全环境最复杂的国家。

一是美国战略重心的东移,使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华约的解散,美国在欧洲失去了对手,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分量日益加重。亚太地区在冷战后被美国视为对其21世纪国家安全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地区。在欲称霸全球、“领导”世界的美国看来,这一地区是国际恐怖势力的滋生地和国际反恐斗争的主战场,是所谓对美国安全构成重要威胁的“邪恶轴心国”所在地,也是美国拓展海外经济利益和进行“民主改造”的最重要地区。在此背景下,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明显加快,由此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首先,美国加强对亚太地区的力量投入,将改变这一地区的力量对比关系,在其战略优势得到强化的同时,势必对中国的战略空间形成挤压;其次,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全力渗透,将使中美两国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增大;再次,美国加强对亚太地区的力量布防,不乏军事干预台海局势的战略企图,从而对中国国家主权与安全构成挑战。

二是台海局势的复杂化,使周边某些国家“以台制华”企图趋强。陈水扁上台的六年,是“台独”势力日益猖獗的六年,也是其在分裂祖国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六年。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是:台湾当局图谋通过所谓“宪政改造”实现“台湾法理独立”,公然提出通过“制宪”走向“台独”的时间表,竭力挑衅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岛内发生“台独”事变的可能性严重存在。台湾问题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利益。也正是因为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才成为美日等国制约中国的一张牌。

台湾问题对美日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以台制华”。这助长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恶化了台海地区局势,不仅成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大障碍,而且也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是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可能恶化的最大变数。

三是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军事实力的扩展和军事同盟的加强,将对中国周边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近几年来,某些国家逆时代潮流而动,以扩充军备为核心,不断调整军事战略,使亚太地区军备竞赛的步伐有加快的趋势。

继1996年4月美日两国发表《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和1997年9月制定《防卫合作新指针》后,美日将对军事同盟体制进行第三次“重新定义”,拟将这一体制从区域性的扩展为全球性的,成为“亚洲版的北约”。美日军事同盟的扩展,将更加明确地把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纳入防卫范围。美日对这一地区力量渗透的加强,加紧应对 “紧急事态”的联合作战演练,都会对亚太安全环境和中国国家安全产生深刻影响。四是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各种矛盾交错,增加了中国周边局势的动荡因素。在中国周边,存在着复杂多变的矛盾。这里是大国矛盾的聚集区,是国际恐怖威胁的集中地;这里既存在着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又存在着各种边界领土纷争;这里既面临着传统安全威胁,又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威胁。

近几年来,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恐怖势力明显抬头,恐怖威胁有增无减。国际恐怖势力在中国周边的频繁滋事,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直接威胁着中国国家安全。以“东突厥斯坦”为代表的国际反华恐怖势力,在某些西方大国的纵容下,与其他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对中国西部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中国周边是民族宗教矛盾的交织并发区。在中国周边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500多个民族,这里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佛教等众多宗教的发源地。这一地区的民族宗教情况极为复杂,各种矛盾突出。南亚印巴矛盾就与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不无关系。

中国位于涉核危机的辐射区。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是当今世界核危机的两个矛盾点。从表层上看,朝鲜核问题仅仅是朝鲜想拥有核武器,但从本质上讲,朝鲜核问题是朝美矛盾的集中表现。朝鲜核问题的政治和安全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朝鲜核问题经过三次北京六方会谈,已就和平解决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但朝美两国交恶很深,要想在短期内解决矛盾显然是不现实的。目前仍不能排除这一矛盾恶化的可能。朝鲜核问题解决与否和如何解决,事关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事关世界防核扩散机制的稳定,也事关中国东北亚安全环境。

五是领海主权、海洋权益和战略资源争夺日趋激烈,使我们在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方面的形势趋于复杂。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4万公里,领海面积92万平方公里,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300万平方公里。海上邻国多达8个。在绝大部分陆地边界问题已经解决、边界矛盾趋缓的背景下,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矛盾十分突出。

中国和周边国家海域争议面积多达150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海域。近年来,中日两国在东海海域的主权矛盾明显上升,双边摩擦日益增多。

国内形势分析 篇2

7月份CPI3.3%的增速是2008年11月以来的最高点, 这引发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7月份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涨价推动, 而食品涨价与2010年国内普遍遭遇的异常灾害天气有密切关系。短期性因素是造成CPI冲高的原因, 从长期看, 全年实现3%的目标不会有问题。尽管经济增速在放缓, 但并没有大幅下滑, 这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 有利于经济更加健康地运行。国家统计局分析认为, 粮食总量供求稳定, 粮食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总体来看, 目前物价抑制上涨的因素大于上行因素。

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自2004年以来, 我国小麦连续6年增产, 国内小麦库存充足, 加之新季小麦继续丰产, 后期国内小麦将继续呈现供需宽松的格局。

主要受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的影响, 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据中华粮网供需平衡表显示, 预计2010年国内小麦播种面积约3.66亿亩, 同比略增。其中, 冬小麦约3.36亿亩, 较上年增加200万亩;春小麦约3 000万亩, 较上年增加100万亩。小麦总产量基本接近上年水平, 约为1 140亿kg;预计国内需求约1 072.5亿kg, 年度内国内小麦产大于需约67.5亿kg。2010年我国小麦仍呈现供大于求格局。

当前国内小麦市场形势分析

(1) 小麦价格高位整理

近期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以及国内外小麦期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 但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却在政策调控和需求平稳的影响下, 整体以平稳为主。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监测, 截止到8月19日, 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3等白麦交易均价为1 971元/t, 较上周跌4元/t, 跌幅0.2%;较2009年同期上涨117元/t, 涨幅6.82%。

7月中旬以来, 主产区新麦收购行情保持高位稳定趋势。大部分市场主体收购行为谨慎, 无论大型粮油企业还是中小贸易商, 收购小麦的力度均已大大减弱。

(2) 托市拍卖成交率低迷

从近段时期最低收购价小麦竞拍情况来看, 不难发现竞拍成交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自6月初开始, 安徽市场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率分别为12.9%、11.73%、22.97%、24.45%、19.74%、25.06%、10.19%, 河南市场竞拍成交率分别为11.7%、15.3%、17%、20%、10.2%、8.8%、7.14%。两大批发市场小麦竞拍成交率长期低迷, 并呈震荡走低的趋势。从竞拍过程来看, 盘面颇显冷清, 抬价成交的标的很少, 白小麦成交均价基本在1 866~1 884元/t, 价格相对较低。

(3) 政策信号清晰, 市场看涨预期减弱

近段时间国家对小麦市场的调控政策连环出台, 不断加码。国家每周保持450万t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 并于7月26日、8月3日举行了面粉加工企业专场销售, 对稳定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一定作用。7月下旬以来, 国内小麦政策调控效果逐步显现。主产区新麦收购价格上涨势头基本遏制, 少数地区还出现10~20元/t的回落, 市场的看涨预期大大减弱。

(4) 国际麦价涨势迅猛, 国内市场表现平静

7月份, 国际小麦价格涨幅高达50%。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7月上涨42%, 创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欧洲市场小麦价格同样上演疯狂一幕, 一个月上涨近50%, 亦创30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相对于国际小麦市场的“疯狂”, 国内小麦市场则显得相对平静。郑麦市场期货价格虽“温和”上涨, 但仅有6%左右的涨幅;现货市场小麦价格继续趋稳, 局部地区价格仍稳中有所回落。

后期市场预测

国家对平稳物价、管理通胀的决心, 有利于小麦价格趋向稳定。政策维稳目的明显, 后期粮价仍将是政府调控的重点。

后期国内小麦市场将顺应政策稳步运行:随着天气的转凉以及国庆、中秋双节的临近, 面粉市场多数加工企业反映销售速度加快, 市场呈现回暖迹象。市场需求将会增加, 加工企业采购小麦积极性将会有所提高。当前市场普遍预计, 制粉企业对优质小麦需求一直较为旺盛, 加之市场优质小麦粮源稀缺, 后市对优质小麦价格看涨预期将增强。预计后期小麦市场, 尤其是优质麦将在政策的引导下稳步上行。

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3

摘 要 当前,我国以及世界各国仍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欧债危机、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式还很严峻,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压力仍然存在,但在未来,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形式将逐渐好转。本文通过对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发展趋势 国内外经济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的经济压力也逐渐增大,同时带来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如经济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世界各国应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经济,使人民生活水平平稳提高。

一、国内外的经济形势

1、中国的经济形势

目前,我国的经济出现“弱回升”的状态,我国从2012年9月开始,各项经济运行的指标开始出现稳步回升的局面,结束了两年多下滑的问题。虽然经济出现缓慢回升,但在2013年的前期,各项经济运行指标的回升出现了问题,有一部分指标虽然回升的幅度较小,但仍然是持续回升的,而另外一些指标,在回升的过程中出现了轻微的下滑。由此看来,我国的经济向上发展的动力不足,经济在回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现象。

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大,但经济增长率却在逐步下降,2013年前3个月我国的GDP的增长低于预期值,只有7.7%,已经连续4个季度低于8%的增长率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中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告别了以前的高速增长期。

经济增长的缓慢,也给我国的其他方面带来一定的问题。例如,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完善,东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而且在经常性的出现雷同的工业结构。同时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比起发达国家的70%的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只有52.57%,这其中还包括有2亿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2、国际经济形势

目前,从世界的角度看,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处在低迷期,甚至有些国家的经济出现的倒退的情况,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欧洲债务危机使政府的财政支出的负担加重,对失业人群的救济问题也成为很大的难题,而且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这些问题都使经济增长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欧洲国家,由于福利保障制度比较完善,而且福利较高,使人们养成了提前消费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出现经济回落,增长倒退的情况,就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负担和损失。

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动荡,财政赤字占GDP的7%以上,美国的平均个人负债达到10万元之多,这种美债危机、美元危机都会给世界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使世界市场出现动荡的局面。由于受到全球各种经济情况的影响,通胀压力也明显上升,美国的CPI从3.9%下滑到1.4%,而且通胀压力也会使各种产品的通胀率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二、国内外经济的发展状况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状况,通过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欧洲债务危机加深、世界经济动荡,我国将受到进一步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暴露出许多财政政策上的缺点和漏洞,危机出现时,国家的信用风险就会升级,使国家陷入危机,无法灵活有效的对货币进行干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消除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影响,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在未来两三年内,欧洲可以找出一个,使各方都满意的方法,通过这个基本的解决框架,使经济危机逐步得到化解,促使经济增长出现回升的局面。世界、美国的经济动荡,作为一种潜在的风险,比欧债危机更加严重,世界的债务的总体负债率将达到81.29%,高于警戒线的80%,而且美国的财政问题也十分突出,美国出现的财政悬崖将成为威胁世界经济的重要因素。并且美国的债务危机和美元危机,将使世界市场面临新的动荡和冲击,加之中国对美国进出口的依赖程度加深,它对中国的影响要更明显,更严重。但是,在美国解决财政悬崖后,美国的经济将一马平川,整体经济实力将得到提高,经济出现复苏,而且房地产业也将回暖,个人消费逐渐增加,美国将会继续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经济开始迅速恢复,美元开始升值,使美国经济全面复苏。

2、全球通胀,将使我国经济增长也带来较大的通胀压力

当前,由于世界货币的发行速度和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近年来,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较高,进口压力也加重,同时,由于美元提升了材料价格,西方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也主助长了通胀的繁荣,因而,通胀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而美国为了缓解财政悬崖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将会采取措施,逐步退出财政刺激,有助于缓解全球通胀的压力。

由于我国受到世界的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各种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将处于较高水平。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要求GDP年均增长率不能低于7.2%。但经济的增长总会带来价格的上涨。我国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上升期。

3、随着旧的增长机制的退出,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动力会呈现减弱趋势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一段时间后,将会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随着世界市场的转变,我国的增长动力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传统的房地产投资等将会拖累经济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趋势来看,房地产的发展潜力巨大,要严格调控房地产的相关的经济,解决由房屋供给不足、房价过高出现的民怨。对于东部发达地区,逐步降低房地产投资的比重,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 27.9%,增速回落5.3%,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 7 个百分点,2012 年,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9%,增速回落0.9个百分点。未来10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将逐渐回落,中国的高地价和高房价也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结束语:由于受到各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发展都出现了减缓的趋势,但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各种问题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五年中国外贸的着力点.中国流通经济.2011(5).

国内形势分析 篇4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

2004年,面对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避免了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5%,实现了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2005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方面,某些领域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已得到控制,薄弱的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货膨胀势头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在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的同时,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活力较强的良好势头;投资、消费、净出口仍保持着较为强劲的态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从总体上看,2005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基本在合理区间运行。一季度GDP增长9.4%;预计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也不会低于9%。可以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已转入稳定的增长阶段。

具体而言,宏观调控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宏观调控效应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19亿元,同比增长26.4%,比上年同期回落8.4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2.1%,比上年同期回落15.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比增长分别为27.5%和22.6%,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5.8和5.1个百分点。投资增速的回落以及投资增速结构上的变化,凸显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

2.消费增长平稳,居民收入保持增长。今年前四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75.5亿元,增长13.3%,比上年同期加快2个百分点。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9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2.8%。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同比有所上升,环比略有下降。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3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67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提高,确保了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增强了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

3.CPI和PPI增幅差距逐渐缩小,价格上涨压力有所减缓。今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同月上涨1.8%,其中城市上涨1.4%,农村上涨2.4%。与4月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2%。1~5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4%。分类别看,5月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月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趋于合理,CPI全年控制在4%的目标可以实现。1~5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比上年同月分别上涨8.2%、7.5%、5.1%、5.7%、5.7%,回落比较明显。目前,上下游价格背离的现象有所缓解,对于经济结构调整较为有利。但对成本推动、服务价格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可能形成的通胀压力,仍不可掉以轻心。

4.财政和货币信贷保持稳定。今年1~5月,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35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69亿元,增长13.1%;全国财政支出9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63亿元,增加15.2%;全国财政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956亿元。在增收节支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各项财税

改革积极推进,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继续加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政策措施得到积极落实,就业和社会保障、教科文卫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进一步保障。货币总量增长保持平稳。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6%,继续保持在13%~15%的区间内,与经济增长基本相适应。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长,一季度储蓄存款新增9705亿元,同比多增1459亿元,各项贷款新增7375亿元,同比少增976亿元,存差有所扩大。

5.对外贸易总量持续扩大。今年1~5月,进出口总额5228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在部分商品国际价格上扬以及美元低位运行等因素作用下,出口增长强劲,出口2764亿美元,增长33.2%;受原油、钢材、汽车等产品进口量下降的影响,进口增长趋缓,进口2464亿美元,增长13.7%。进出口相抵,顺差300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贸易逆差92亿美元。

6.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有所改善。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业继续增产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5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预计为15.58亿亩,比上年增加2.3%。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95亿亩,增加4.8%,扭转了连续7年下降的局面。行业投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今年以来,煤、电、油、运等瓶颈行业的投资继续加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193亿元,同比增长82.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投资404亿元,增长31.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198亿元,增长20.2%。而部分过热行业投资继续得到控制。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调控既要防止出现反弹,又要防止出现过度回落的问题。

1.防止出现反弹。第一,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依然偏高。1~5月,投资增速达26.4%。虽比上年同期的34.8%有较大回落,但这是建立在上年高速增长基础之上的,投资规模仍非常可观。从今年已公布的数据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1~3月略有回落外,基本保持了逐月增高的态势,已出现反弹征兆。

第二,上游产业利润空间较大,对投资有一定的吸引力。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968亿元,同比增长15.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了27.9个百分点。但上游产业利润空间仍然较大,对投资有一定的吸引力。1~5月,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仍有较大增长,分别达到88%、71.8%、35.6%、149.7%、51.6%。其中,石油开采业利润逐月上升,由一季度的增长62.7%,到1~4月的69.8%,再到1~5月的71.8%。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是其利润扩大的主要原因。

第三,较高的储蓄率和逐步增加的银行存差为投资反弹提供了资金条件。财政方面,财政政策虽已由扩张转向稳健,但仍然带有一定的扩张性特点。2005年,将继续发行相当规模的长期建设国债,且财政预算仍然安排了3000亿元的赤字,因此,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需严格控制。金融方面,近年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一直呈上升趋势,今年2月以来存差增速明显提高,相对于1997年1月以来长期趋势线的偏离程度越来越高。5月存差已突破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0%,比上年末增加了21%,比上月增加了5.8%。商业银行体系巨额的存差与持续上升的存差与贷款余额之比,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有大量的资金并没有通过商业银行体系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商业银行需要为过多的剩余资金寻找出路。此外,大量民间资本不断积聚,力量日益壮大,也为投资反弹创造了条件。

第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资反弹的内在动力。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许多地方增加投资、上项目的冲动仍较强。今年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用地量是计划的3倍,投资扩张压力还非常大。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也是可能出现反弹的因素之一。

2.防止出现过度回落。目前,出现过度回落的风险,主要是CPI变动低于预期水平、企业利润增速下降、亏损面扩大。但生产资料价格水平依然较高,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第一,从行业方面看,下游产业亏损面扩大。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下滑,这一方面是前一阶段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迅速上升。值得警惕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有逐月增高的趋势:1~5月亏损额917亿元,同比增长56.1%,增速比1~4月高1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近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和应收账款也一直在高位运行。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11241亿元,同比增长19.4%;应收账款净额23551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与前几个月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1~5月石油加工及炼焦行行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并出现全行业亏损,净亏损额达10.3亿元。同时化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建材、电力、电子通信等行业也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由于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不畅的局面,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所以下游企业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种格局长期持续,对经济运行不利。

第二,从产业方面看,服务业缺乏活力。虽然工业增长明显超过长期平均值,但服务业仍显滞后。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6%,不仅低于10%的长期平均水平,而且低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时期1998~2002年平均8.2%的增长水平。

第三,从外贸方面看,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对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年以来,贸易摩擦逐渐升温,反倾销个案迅速增加。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遭遇国外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截至2004年底,已受到各类反倾销起诉600多起。同时,我国有25项出口产品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是被施加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已开始对我国的出口扩张形成实质性制约。

第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人民币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上调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引致的效应相当复杂。仅就其负面影响而言,可能会造成出口减少和就业压力加大,也会给宏观经济造成向下的压力。

三、政策取向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保持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大体平衡,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性、稳定性,努力拉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稳定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应抓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1.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尽可能长的时段内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当前,不必出台新的抑制经济过热的措施,也不要急于出台大的刺激经济的措施。

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使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在尽可能长的时段内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按照推动结构调整和实现“五个统筹”的要求,安排好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针对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不确定性加大的问题,应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反弹或过度回落两个方面的苗头,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微调措施,防止经济总量出现大的失衡。

2.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必然需要结合使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在本轮宏观调控中行政型的调控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过多依靠行政手段,则会造成市场扭曲。在目前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应更加注意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减少行政手段,注意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3.抓住当前宏观经济进入稳定期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抓住当前宏观经济进入稳定期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各项改革,为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打好体制基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如不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性、机制性弊端,经济运行产生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病根”就会存在,旧病复发就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成果,必须标本兼治,更加重视治本,在铲除滋生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土壤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当前,应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比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采取切实措施,刺激消费需求,在调整对最终消费有促进作用的政策时需慎重。目前,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拉动的局面亟需改变,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是宏观调控的一项长期任务。除了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之外,创造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的环境也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当前,在落实“有保有压”的结构性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当涉及到对最终消费需求有促进作用的政策进行调整时,需要慎之又慎,防止对消费需求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国内形势分析 篇5

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此将理论界有关这一问题的观点综述如下。

一、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形势展望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收支测算应包括“九五”最后一年即2000年,和“十五”规划期间。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对2000年的财政收入预测暂不考虑费税改革的体制因素,对政策因素、征管因素以增减持平处理,经济增长方面按7%考虑,物价方面按3%考虑,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按此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1890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绝对额增加1000多亿元。关于2000年财政支出,按照1999年全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14.0%测算,2000年全国财政支出将达到13350 亿元,比1999年预算增长10.1%,绝对额增加1200多亿元。2000年支出与1999年同比增幅和增量都有所减少。收支相抵,2000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660亿元,比1999年扩大157亿元。

“十五”时期的预算。收入测算应从几个因素来考虑和处理。

(1)费改税。尽管“十五”期间费改税将使财政收入大大增加,但解决不了国家可支配财力增加的问题,因为增加的收入大多已有明确的用途,只是管理方式的改变。费改税的意义主要不是直接增加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而是治“乱”,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的制度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2)宏观调控所需的财政政策取向。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国际、国内的经济环境,“九五”末期以至“十五”初期在政策运用上不可能成为增税的时机。

(3)财政体制。1994年新财税体制运行几年来,通过不断的磨合与完善,一个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已初步形成,机制本身保证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4)经济增长。据当前一些机构的研究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我们按照7 %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计委物价预测中的3%的价格方案考虑,“十五”的gdp现价增长速度为10%。几项因素中,我们认为直接影响“十五”期间国家可支配财力的数量主要是经济增长,因此收入测算中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参数。据此,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1915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可支配财力1400 多亿元。支出的考虑主要从需要与可能两个方面来分析。“十五”期间是否需要继续扩张支出规模,主要取决于中期经济形势的发展,关键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趋向和近两年来采取的扩张政策刺激国内需求的效果。从经济周期的调控运行来看,财政政策从扩张到收缩都应有过渡,需要保持相应的连贯性,不可也不应该大起大落。因此不管形势如何发展,财政支出的压力是很大的。主要反映在社会保障补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补助、贫困人口生活补助等等)的增加,扩大内需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压力,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各种社会成本等,都需要财政增加支出。

另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九五”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2000 年估计能够继续保持在12%左右的水平上。但“九五”时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很重要的在于一些临时性、政策性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十五”时期将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十五”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

2.当前我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长期以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提高的因素依然存在。

3.从预算内财政收入支出的角度看,经济的宏观税负(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低,1998年也只有12.4%。而从整个政府分配活动看,把预算外、制度外等政府活动赖以维持的资金来源考虑在内,经济维持整个政府运转的负担估计占gdp的比重在25%以上。所以,从全口径的政府收入角度看,经济的税负并不算低。“十五”面临的困境是:如果在不能减少经济中不规范的政府分配活动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必然将加重整个经济的负担水平;如果仅仅把预算外、制度外转化为预算内进行管理,又不得不维持这部分资金原有的支出格局,并不能增加财政可直接支配的财力,从而也就不能有效缓解财政当前的收入困难。

4.1998年和1999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实行增加国债发行、扩张政府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目前看,在“九五”末期和“十五”初期,继续实行相对扩张的财政政策仍然难以避免。普遍的看法认为,我国经济需要比较长的结构调整时间。根据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分析,在这个期间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到4.5 %左右,这个速度显然是我国社会现状所难以接受的。因此,财政政策面临着技术扩张的压力。

5.造成财政政策自我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财政基础薄弱,财政可调控财力严重短缺。初步测算,考虑物价因素,如保证法定支出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十五”时期仅支农、科教文卫支出、价格补偿等因素即可占去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50%左右。如果考虑到近年来大量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问题、粮食收购等资金需要,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的可调控财力极为有限,“十五”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作为宏观调控主体的中央财政无疑将要面对更加严峻的考验。

6.在我国财政调控经济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最终体现为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增加,但财政赤字的扩大和国债规模的增加,也相应增大了财政的风险。很显然,不论从财政赤字还是国债角度看,联系到我国脆弱的财政基础,财政风险都不是一个让人可以放心的问题。

还有学者认为:对“十五”时期我国国债规模的预测主要基于“九五”时期经济运行情况,特别是与1999年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紧密相关。“十五”时期各主要指标预测是:gdp计划增长7%,各年分别为106480亿元、117130亿元、128840亿元、141720亿元和155900亿元;中央财政收支保持1999年增幅不变,利率以应到期国债实际利率计算,各年中央财政赤字分别为1810亿元、1990亿元、2190亿元、2410亿元和2650亿元,合计将达11000亿元,超过“九五”时期一倍左右。根据“十五”时期的中央财政赤字和内债、外债的还本付息情况,各年国债发行额将为:4100亿元、3800亿元、3800亿元、3500亿元和3500亿元,累计近19000亿元,比“九五”时期新增3800亿元。依此计算,“十五”时期的不含利息支出和包括利息支出的中央财政赤字率,以及中央财政债务负担率仍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如果依此指标,我国“十五”期间仍存在一定的发债空间。

再有学者认为:21世纪初期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将表现出以下若干基本走势。

1.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受到需求制约。我国需求不足,除了出口大幅度波动的冲击之外,主要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下降,以及消费需求不足对投放扩大的影响。从国际比较看,我国近几年的最终消费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低于储蓄率较高而消费率较低的亚洲国家,原因是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大概低20个百分点左右);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按人口比重计算却不低于其它国家,问题在于农村消费水平太低,影响了整个居民的消费率。从现在到“十五”期间,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失衡从而需求不足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张基本上依赖于农村居民消费扩张期的到来。

2.经济增长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国有经济的制度变革和战略调整将较大幅度推进,这会带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同时促进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较快发展,使竞争机制更趋于合理和有效,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进程,加上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约束,将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较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经济增长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估计“十五”期间增长方式转变和增长质量提高最为明显的领域将是消费品工业部门。

3.产业结构调整将迈出较大步伐。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一个是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明显加深,另一个是工业结构的升级非常缓慢。这两个方

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在“十五”期间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重要的新时期。加入wto,受到冲击较大的产业将是农业、重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很多第三产业部门,而大多数消费品工业则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对外竞争能力。即使中国在近期不加入wto,21世纪初期也必然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在关税降低和外商投资条件方面都会迈出较大的步伐,国内企业将面临更多的商品进口冲击和国际大跨国公司进入的冲击,面对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去迎接新的国际挑战,扩大对外出口和对外投资。因此,“十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中既可以进一步利用扩大开放的有利条件,又需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尽快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增长速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但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这些新的情况和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一、从头几个月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出现了几个明显的特点:

1、增长加快,首季度GDP增长9.9%,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这也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增长。

2、结构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加快调整,高技术产生迅猛发展,电信、物流、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3、效益提高,前三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4%,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7%。

4、物价回升,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0.5%,尤其是一些先导性价格指数上升颇为明显,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甚至上涨了5.5%。

今年以来的好形势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同时,对于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必须高度重视。

1、“非典”已经对旅游、航空、餐饮、外贸和利用外资等方面带来较大冲击,对国内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日益显露,如果持续时间较长,还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一些行业出现投资过热的苗头。如房地产投资增长偏快,结构不合理。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9%,大大高于去年全年增长21.9%的水平。又如,冶金、建材纺织、汽车等行业发展持续升温,带动了原材料、燃料等价格上扬。一些重工业产品尤其是高耗能产品增速明显超常,加剧了一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矛盾。钢铁工业投资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猛增153.7%,而且新增产能中相当一部分档次低、污染重、能耗高;电解铝生产能力的扩张严重超过市场需求;国家明令禁止的立窑水泥在一些地方又死灰复燃;纺织行业投资增长65.8%;汽车生产增长54%。个别地方在政府保护下盲目发展汽车项目,汽车行业规模小、布局散和自主开发能力弱的矛盾突出。由于某些行业过度投资中很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一旦市场需求变化,势必加大金融风险。

3、重复建设问题依然很严重,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是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回潮。一些地方不顾国家禁令和市场供求情况,新建了一批钢铁、水泥、玻璃、铁合金、电解铝等项目。国家花费很大力气关掉的一些小煤矿、小钢铁、小水泥、小玻璃等企业又死灰复燃,部分已被淘汰压缩的过剩生产能力重新投入生产。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据了解,不少城市都已经或计划投资上百亿元生产半导体材料。这些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求量和可能出口的数量。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光缆建设也出现了严重重复建设,国家公用通信网资源大量闲置。

三是基础设施的重复、超前建设。一些地区机场布点过于稠密,建成后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沿江新建扩建大型深水泊位码头成风,吞吐能力严重闲置。一些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地方花费巨资修建的高速公路,车流量稀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将进一步加剧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延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进程。

4、消费增长仍较缓慢。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然而,消费需求的增长并不尽如人意,与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相比较,消费需求增长略显缓慢。今年1至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但比1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比GDP增长低0.9个百分点,比投资增长低18.6个百分点,比出口增长低24.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走势,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1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由此看来,消费需求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5、部分生产要素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比如,一些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近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走高,继2001年增长9.2% 之后,2002年又增长 11.7%,今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16%。

现在已有不少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估计到夏季,用电供求矛盾还会更加突出。又如,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面临严峻的缺水局面,一些主要矿产品原料因国内紧缺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

6、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当前我国已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下岗失业人员数量较大,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较多,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好形势,当前我们首先要在认识上统一起来。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好成绩,又不能盲目乐观;既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要警惕部分行业出现的过热苗头。特别是对“非典”给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绝不能低估。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二、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决打赢两场战役

要处理好“非典”防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当前,我们一定要努力控制疫情扩散,严防蔓延和反弹,一定要对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掉以轻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把“非典”给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估计得严重一些,把解决的措施准备得充分一些,把各项工作做得扎实一些,千方百计把“非典”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动摇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切不可因前几个月经济形势比较好就有所放松。现在,我们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策的力度不能减弱。同时,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措施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特别要在启动农村消费需求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国际国内形势讲课提纲文档 篇6

授课人

峄城区委党校高级讲师

胡修岭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多发和突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科学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形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意义十分深远。

主要讲四个问题:

一、横向看世情 ;

二、纵向看国情 ;

三、内向看党情 ;

四、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一、横向看世情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体系大变革、格局大调整的新阶段。

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进程明显加快,新兴大国“大发展”,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取得重要进展,多边机制“大变革”提升全球化治理程度,大国战略“大调整”加剧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跃上新台阶。但世界多重矛盾复杂交织,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多,中国的和平发展仍将面临新的考验。

1.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化曲折前行

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危害严重且影响深远,但全球化的基本态势并

没有改变。

(1)全球生产力快速扩张,贸易量迅速扩大。

(2)科技大发展推动经济与社会大发展。除信息技术革命继续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外,“低碳经济”与“节能环保”产业革命正在成为下一轮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并将开拓出巨大的生产力空间。

(3)各国间的人文交往日益频繁。不同文明与宗教间对话与交流互鉴成为时代潮流。新的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大国、强国在软实力延伸方面投入更多资源,取得显著成效。

2.新兴大国群体崛起,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同时也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世界。

(1)世界经济版图发生重大变化。2009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42万亿美元,沉重的债务使美国的行动能力受限。与此同时,面对阿富汗、伊拉克、伊核、朝核等难题,美国应对乏力,不得不调整战略,放下身段,提出“建立多伙伴世界”,谋求与发展中大国及各类盟友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美国还试图运用“巧实力”,以重振其国际权力、秩序和规制的主导地位和塑造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欧盟经济2009年萎缩4%,失业率一路攀升至10.9%。日本经济2008年第四季度与2009年第一季度分别大幅衰退12.1%和14.2%,2009年11月失业率高达5.2%,贫困率达15.7%,申请社会救济的家庭数量激增,高居发达国家榜首。

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近

1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过去5年中,“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其中中国占25%。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9年至2011年的投资展望,“金砖四国”位列“最受欢迎投资地”的前五名中,而中国则名列第一。

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使世界战略力量对比更趋均衡,美国的霸权地位与西方大国的主导地位均被削弱,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相对均衡、有利于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2)世界政治经济多“板块”化趋势加快,国际关系重心东移。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各地区国家纷纷“抱团取暖”,区域、次区域和跨区域经济合作大发展,区域一体化与“板块化”加速。

在世界各大地缘政治经济“板块”之中,由于中国、印度同时崛起并引领亚洲经济率先复苏,致使世界地缘重心加快东移,“亚洲板块”的分量不断增加。

3.世界经济趋于企稳回升,但基础仍较脆弱,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是目前全球金融体系虽然大体稳定,但仍很脆弱。银行、金融机构内部的资产负债尚未解决,这些金融资产一旦全部暴露出来,市场上再有一些风吹草动,可能会急剧恶化;二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运用已至极限,财政赤字都创造了二战以来的最高纪录;三是发达经济体不断攀升的失业率,短期内看不到解决前景;四是近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和消费有多大的可持续性,尚无法确定;五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六是新能源的前景还不

明朗,对于绿色能源、清洁能源能否引领下一轮的经济复苏,还存在疑问;七是美元波动剧烈而且频繁,引发人们对货币安全的担忧。

4.国际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呈现“高位运行”态势。美国2010财政年度又将国防预算提高到6363亿美元。美国加快军事战略转型,推进“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等先进武器研发部署,改造军事同盟,强化军事霸权。俄罗斯制定《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推进本国的军备升级与军事改革。欧盟加快防务一体化步伐。印度和日本加大先进武器的研发、采购力度,以提升自身的战略投送与远程打击能力。太空、海洋、网络成为三大“竞争平台”。太空竞赛持续升温,多个国家对此加大战略投入。各方围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分、海洋资源、海上战略通道、海上战略打击力量建设等展开激烈较量,海洋角逐进一步激化。网络空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多个国家都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以争夺网络战的制高点和话语权。

二、纵向看国情

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增长动力,连续多年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最重要的份额。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09年中国的贡献率超过50%。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出口贸易国,已超过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

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

整过来。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第三,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莫大损失。

第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

2、城乡发展不协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城乡收入之比:1984为1.7:1,到1994为2.6:1,2003年扩大到3.2:1。到了2006年为3.28:1这是统计数字,如果再考虑城市享有国家补贴、城市全是现金、农村多为实物等等因素,城乡收入实际上相差约5—6倍。

贫富差距的扩大:基尼系数是从0—1的一组数据,其数据越高表明贫富差距越大。目前国际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了0.4为“警戒”,一旦超过0.6,表明该社会的两级分化程度已经处于可能发生**的“危险”状态。中国基尼系数(专家普遍估计在0.5以上)。

3、区域发展不协调

“一个中国(大陆)、四个世界”

第一世界 :深圳、上海,人口占2.2%,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

第二世界: 广东、浙江、江苏、辽宁,人口占21.8%,已达到

上中等国家收入水平;

第三世界: 河北、东北、华北、中部一些地区,人口占26.0%,相当于世界下中等收入水平。

第四世界: 即中西部地区,人口占50%,相当于世界低收入水平。

(“长三角”人口占全国的10.4%,GDP占22.1%,财政收入占24.5%,进出口总额占28.5%。)

近年来,中国的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有一位外国大使有感触地说:“中国一半像欧洲,一半像非洲”。

4、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不协调

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过量消耗。我国的GDP只占世界的7%,消耗原油占世界的7.4%,原煤占31%,水泥占40%。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德国的1/

6、美国的1/

10、日本的1/20。依靠进口的主要矿产:50%的铁矿石和氧化铝,60%的铜矿,42.9%的原油。预计2020年,60%的原油进口。

5、内外发展不协调

拉动增长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我们国家对外技术的依存度2006年时已高达50%(美日5%)。

三、内向看党情

(一)党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

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党的地位经历了两次深刻变化,以1949年和1978年为界。由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进行建

设的执政党,由封闭执政的党转变为开放执政的党。

从党所处的地位来看。从“打天下”到“坐江山”,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使党面临着执政和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

从党面临的环境来看。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经济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

放眼世界,政党组织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前苏联共产党和墨西哥革命制度党执政时间最长,二者也都有过辉煌的执政业绩,如今这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纷纷落马。

历史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规律——政党的兴衰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政党如果思想保守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人民所抛弃。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

世界政党形势的风云变幻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对此,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

(二)党的队伍变化 以1949年和1978年为界。1949年以前的,是第一代; 1949年自1978年的是第二代;

1978年以后的为第三代。

领导班子、干部、党员的成分,都发生整体性交换和变化,革命、改革、建设的不同年代,三代共产党员入党的宣誓都一样:为共产主义奋斗,但经受的考验却有很大的不同。

(三)党情现状

一是从党的思想状况来看,还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和贯彻落实,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有的干部不学习、浑浑噩噩,素质差。

二是从党的廉洁状况来看,并不容乐观。仅十七大召开以来的2008和2009两年,就有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广东政协主席陈绍基、浙江省省委常委、纪检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天津市常委皮黔生等6位副部级以上干部出问题了。而厅局级以下的干部,出了腐败问题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腐败已成为人们最深恶痛绝的政治弊端,最容易激起民愤。

三是从党的规章制度状况来看,缺漏还比较多。例如,干部财产申报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公车使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这些问题,也都没有获得很好的制度性解决。还有就是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制约问题,这更是根本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仍然是“绝对权威”、搞“一言堂”,甚至是盲目决策、瞎指挥,而受不到任何的批评、监督。

四是从党的干部提拔升迁的情况看,现在是一条正道和三条邪路并存。

一条正道就是,真正是品德好、作风正,工作踏实、有能力,得到老百姓拥护,通过实践得到证实确实是好干部的被提拔重用了,这是体现了我们党的“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但是,除了这条正道外,不可否认,还是有一些人是通过其他三条邪路上去的。

一是靠裙带关系,从而得到上级的赏识,或者直接就是上级某个领导的亲信,得到他的认可,得到他的指定而提拔的;二是靠拉帮结派,搞哥们兄弟关系,通过哥们义气“拉票”帮衬,在所谓的民意测验中得到“高票”而上去的;三是有的就是直接依靠金钱的力量,通过买官卖官上去的。这三条邪路必须坚决堵住。

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易发多发。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由于执政能力不佳引发出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党风廉政问题,使得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良性互动不足,进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干群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当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一些原本并不严重的问题也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瓮安事件”、“孟连事件”等便是如此。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四、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从建国初到50年代,中国周边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美、澳等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对中国形成新月包围圈。80年代后,我国周边安全由于苏联的解体出现重大转机。90年代后我国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综合国力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变成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改革者,随着国际角色转换,周边环境基本稳定。

从潜在危险因素看: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6个在周边,军事力量排世界前 25位的国家中8个在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4个在周边。

从地缘边界划分看: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的国家之一,达2.2万多公里。边界问题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仅三国交界点就有16个。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有边无界”。从50年代中

后期开始,边界争端变得异常激烈。

中国周边有4个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3个核门槛国家或地区(韩国、日本、台湾)。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有6大冲突热点:印巴克什米尔之争、南沙群岛主权之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韩黄海之争、马六甲海峡要道控制权之争。同时,军备竞赛正在这些地区悄然展开,印度正努力实现军力升级,加上其海军处于战略要地,将成为南亚、中东的主导国家。

美国力图建立新反华包围圈从外部遏制中国,在东北亚,继续维持其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进一步强化日美军事联盟防卫合作。在东南亚,借“中国威胁论”,抓住东盟,重返东南亚,展现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存在,并竭力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在南亚,美国通过提升印度的国际战略地位来抗衡中国。在中亚及阿富汗地区,借反恐名义建立新的军事基地,在西太平洋军力部署全面升级,并以台湾问题遏制中国,对中国形成满月包围圈,加之朝鲜、伊朗核问题的负面影响,中国周边危机重重。

近年来,“环绕中国周边,美国势力几乎全方位涌进,美国实际上正在中国周边构筑新的‘满月形遏制圈’”。

一系列迹象表明,美国的战略意图已远远超出台海范围,不仅仅要干预中国的统一大业,而且正在开辟第二、第三以至于第四战场,力图几个战略方向齐头并进,用多把匕首同时抵住我国。可以说,在美国及其帮手走卒的策划鼓动下,中国的地缘安全环境正在日益恶化:

热点问题复杂化,西方插手的趋势明显,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日之间有钓鱼岛争端,南海有岛屿归属争端,中印有领土争端,这是传统的热点;南海、东海有海洋经济权益争端,这是近年增加的;美国的飞机军舰频繁地出没中国近海,这是美国经常挑起来的。屈指算来,中国周边沿海各国几乎无一例外地卷入了其中,美国的挑拨离间因此得以大行其道,以前美国从不置喙的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现在也开始闪烁其词说什么表示关注。这正投了一些小国之所好,拉来美国搅场子,以便背靠大树乘凉。

大国关系重组,美国正在开辟战略新领地。

目前,美印关系发展是推动亚洲战略格局重组的重要因素。美印关系已经进入到了战略层面,这是美印两国都大肆宣传的事情,没有任何隐瞒,对于美印合作的战略指向,无论是印度还是美国,那也是生怕中国不明白,已经用各种方式提醒了多次。

美国妄图将亚洲及中国引入战争!

1,朝鲜,将朝鲜和韩国的矛盾激化,李明博被奥巴马玩得个不亦乐乎,其实是在被美国引进激化和战争边缘;

2,南海(中国主权),中国不得不痛苦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将这把火点燃,把越南又选择为一个棋子;

3,印度(藏南地区,中国主权),借威胁论咆哮起印度的不平衡和被威胁心态;

4,伊朗(能源供应),借伊朗核武问题创造中国跟中亚国家的

矛盾;

5,台湾(中国主权),借军售问题刺激中国谋求统一的神经,宣布不停止军售,就是在激化大陆与台湾的矛盾,不会多久,美国肯定会又一轮军售给台湾;

“台湾问题说到底是美国问题”。——邓小平

6,日本,(东海主权和世仇),宣扬中国威胁; “ 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7,俄罗斯(北方强大近邻),宣扬中国威胁论和故意夸大中国军售市场,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距离拉开,同时也分化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激化矛盾。

未来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热点地域:中东和中亚地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除了我国周边地区外,未来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热点地域还有两处:中东和中亚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

首先,中东与中亚地区主要涉及到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人均能源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能源结构非常不平衡,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对煤炭的依存度极高。未来中国的油气能源供应很大部分将来自中东和中亚地区,因此,未来影响到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因素也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中亚地区。

其次,未来25年俄罗斯将面临较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未来俄罗斯人口将下降,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紧缺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俄罗斯当局对来自中国东北的移民格外担心,对来自中国的移民设立种种苛刻的条款,少数极端势力还可能制造排华事件,地方当局也可能不断挑起边界争端,从而引发这一地区出现局部的紧张局势,从而影响我们的国家安全。

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受外敌直接入侵的危险性不大,甚至也不可能被外敌搞乱,因此,外部因素已不构成对我国国家安全最严重的威胁和危害。相反,威胁和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最为严重的因素,是现存于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对立、冲突和斗争等等。

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若干年,现存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叠加积累,甚至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问题上会进一步激化,以某些更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国内外奶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展望 篇7

(一) 奶农亏损日趋严重

1. 奶农鲜奶销售不畅, 企业停收、限收现象严重。

受“三鹿奶粉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 国内乳制品市场严重萎缩, 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需求量大幅下滑, 奶农鲜奶销售出现困难。目前乳品企业普遍限量收购, 一些企业甚至停收, 限量收购企业要求“奶站不增新户, 老户不增新量”, 并引导养殖户减少挤奶次数, 降低生鲜乳产量。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2009年5月5—6日对北京地区九家奶牛养殖场的调研发现, 在乳品企业的要求下, 北京市很多奶牛养殖场由原来每天挤奶三次减至二次, 且企业每月借各种理由拒收鲜奶三至四次。农业部奶业信息统计监测项目对15家乳品加工企业的跟踪数据显示, 2月份监测企业原料奶收购数量明显下降, 为350 666.09吨, 与1月相比减少了32 915.25吨, 环比下降8.58% (表1) 。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

2. 原奶价格持续下滑, 奶农卖牛杀牛呈增长趋势。

企业停收、限收生鲜牛奶, 致使原奶价格持续大幅下挫, 奶农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很多地区出现严重的倒奶卖牛现象。2009年第一季度, 四大奶业产区的原奶收购价格大幅下跌, 其中大城市周边等主销区 (包括上海、北京和天津) 的价格跌幅最大, 已经接近东北内蒙古等主产区的收购价格[1]。农业部奶业信息统计监测数据也表明, 2009年2月份原奶收购价格每公斤为2.82元, 比1月份下降了0.09元, 环比降幅为3.09% (表1) 。过低的原奶收购价格使奶农收益非常低, 大部分散养户已经出现亏损, 卖牛、杀牛形势严峻。据黑龙江省奶协秘书长吴和平反映, 目前黑龙江70%以上的奶牛养殖户亏损, 杀牛、卖牛现象严重, 全国最大的奶牛养殖县双城现在每个月杀牛卖牛5 000头以上, 大庆、绥化、齐齐哈尔更为严重。内蒙古、辽宁、河北、新疆等地区奶协反映的情况与上述地区类似。

(二)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1. 进口乳品低价流入国内市场, 乳品企业奶粉严重积压。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乳制品消费下降, 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等主要乳品输出国大幅下调其原奶收购价格, 以低价策略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加大[2~3]。据海关统计, 2009年1—3月中国乳品进口数量、进口金额为141 589.96吨和27 157.86万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54.33%和2.97%。进口乳品急剧增加, 致使国内奶业“腹背受敌”, 国产乳制品特别是奶粉销售更加不畅, 乳品企业奶粉积压严重, 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停产或倒闭, 大企业也在危机中艰难前行。据农业部奶业信息统计监测项目对15家乳品加工企业的跟踪, 企业积压奶粉日趋严重, 监测企业2月份积压工业奶粉2 402.33吨, 是1月份积压奶粉数量的3.94倍 (表2) 。

注:当月奶粉积压=当月加工量-当月销售量每吨亏损=每吨销售单价-每吨加工成本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

2. 企业奶粉生产亏损严重, 受困现金流难题。国内市场全面受挫, 多数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企业奶粉生产亏损严重。据英国环境、食物与农村事务部统计数据:2009年4月份, 国际市场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的价格分别为2 150美元/吨和1 900美元/吨, 同比分别下降了51.14%和42.42%。进口奶粉价格的持续走低, 加剧了企业资金的回笼困难, 按照进口奶粉到岸价推算, 自产奶粉每吨亏损3 000元~5 000元, 奶粉生产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部分企业停产意愿强烈。如表2所示, 15家乳品监测企业自产工业奶粉的亏损有加重趋势, 2009年1月企业每生产一吨工业奶粉平均亏损3 605.29元, 2月份平均亏损4 076.65元, 环比增长了13.07%。同时,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乳品企业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现金流难题, 面对持续低迷的股市, 企业资本市场筹资融资也日益困难, 以蒙牛为代表的有外资背景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金链紧张形势。

(三) 居民消费持续低迷

由世界十大市场研究公司之一的Milliard Brown-ACSR和数据解决方案公司Lightspeed Research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 7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中19~45岁的中等收入者感受到的压力最大。金融危机使得居民收入预期下降, 乳品消费需求明显减少。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6年以来,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持续下降, 2008年为22.72公斤, 同比下降了8.64%, 与2006年相比, 下降了11.04% (表3) 。与其他国家不同, 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中国城市居民收入明显下降, 也给广大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新京报登载, 受金融危机影响, 全国有2 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 且这种影响还可能继续加深。对于失业或返乡的农民工而言, 他们虽然不是城市的固定居民, 但大量农民工返乡可以视为短期城市化程度下降, 这也必将导致乳品消费明显减少。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的两不旺, 使得中国奶业发展形势尤为严峻。

单位:千克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二、国际乳品市场回暖初显

(一) 国际奶粉价格略有上涨

国际市场乳品价格在经历了2月份的最低谷后, 3月份止跌回升, 4月份继续呈现复苏态势。国际市场乳品批发价格

的逐渐回升主要动力源自奶粉价格的持续小幅上涨。据英国环境、食物与农村事务部统计数据:2009年4月份, 国际市场上黄油、车达干酪批发价格与3月份完全一致, 仍分别为每吨1 750美元和2 500美元;而奶粉批发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 其中全脂奶粉由每吨2 100美元涨至2 150美元, 脱脂奶粉由1 800美元涨至1 900美元, 前者环比涨幅为2.38%, 后者环比涨幅为5.56% (如下图) 。在奶粉价格的带动下国际乳品市场回暖初现。

(二) 南半球出口同比大幅下降

由于南半球乳品主要输出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奶产量逐渐进入淡季, 乳品出口数量环比增幅变缓, 同比增幅大幅下降。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9年3月, 澳大利亚乳制品出口量为76 668吨, 环比增长5.17%, 同比下降了30.90%。与2月份相比, 除黄油和乳清粉出口数量环比出现下降外, 其他乳品出口数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但环比增幅逐渐变缓, 如全脂奶粉、混合粉、车达干酪、奶油的出口数量环比分别增长了8.82%、1.81%、5.42%和0.40%, 明显小于2月份的环比增长。与2008年3月相比, 除脱脂奶粉略有增加外, 其他乳品出口数量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 其他干酪、车达干酪、奶油、鲜奶和全脂奶粉的降幅较大, 同比分别下降了58.22%、55.53%、34.87%、33.96%和27.33%。

(三) 政府价格干预计划开始实施

2009年3月以来, 欧盟政府干预计划和美国的乳产品价格支持计划既减少了国际市场乳品供给, 也支撑了国际乳品价格。据英国环境、食物与农村事务部统计数据:3月份, 欧盟政府和美国政府在本地区共采购了15万吨的脱脂奶粉和4万吨的黄油;4月份, 欧盟政府在本地区共采购了6.1万吨的黄油、12万吨的脱脂奶粉, 美国政府在本国采购了9.9万吨脱脂奶粉。政府价格干预计划的实施明显减少了国际市场乳品供应量, 促使国际乳品价格小幅提升。

三、奶业发展未来形势展望

1.国际市场持续复苏的内动力明显不足。 (下转159页) (上接155页) 2009年3月以来, 国际乳品市场呈现逐渐复苏的良好态势, 这给不堪重负的中国乳业似乎带来了希望, 但从国际市场缓慢复苏的推动因素看, 国际市场持续复苏的内动力明显不足, 强劲复苏的前景更是不容乐观。目前国际乳品市场复苏初显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推动, 一是美元的持续动荡, 二是大洋洲乳品供给减少, 三是欧盟和美国等乳品主要输出国的政府干预。具体表现为:美国经济不景气, 美元不断贬值推动了国际乳品价格继续小幅上涨;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乳品主要输出国逐渐进入产奶淡季, 一些额外库存也销售将净, 国际市场乳品供应量明显减少;欧盟、美国等主要乳品输出国政府的连续干预计划支撑了国际乳品价格。但是, 国际金融危机的全球爆发,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善, 而且由于国际油价下跌, 3月份, 中东地区和俄罗斯对黄油等乳品的需求出现了明显下降。同时, 由于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减少, 国际市场奶酪价格的复苏也变缓。种种迹象表明国际乳品市场强劲复苏的最佳时机仍未到来, 乳品价格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到2007年下半年或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

2.国内市场强劲复苏尚需时日。国内市场的强劲复苏需要内外两个市场的共同推动, 即国际市场的外推力和国内市场的内动力两个方面。目前国际市场乳品价格虽然出现了复苏迹象, 但复苏的动因有待进一步观察, 且美国、新西兰和欧盟等乳品主要输出国或地区2月份的原奶收购价格环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不是乳品经济真正复苏的正常表现, 这也意味着国际乳品市场对中国乳品市场复苏的外在推动力尚未形成。内需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是刺激企业改进和创新的关键[4], 因此国内消费需求无疑是中国乳品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内动力, 但是受“三聚氰胺”事件和全球金融危机双重影响, 国内消费需求明显萎缩。有关专家预测, 中国乳品市场完全恢复可能需要二至三年时间[5]。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态势表明, 国内乳品市场的强劲复苏尚需时日, 对未来奶业发展不能盲目乐观。

摘要:“三鹿奶粉事件”余波未了, 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 对中国奶业发展几乎是灭顶之灾, 中国奶业生产、加工、消费等产业链各环节矛盾凸显, 问题尖锐, 问题解决迫在眉睫。国际市场, 奶粉价格上涨拉动乳品市场逐渐复苏, 南半球乳品主要输口国的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 欧盟、新西兰、美国等乳品主要输出地的原奶收购价格出现下降。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复苏的内动力明显不足, 奶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奶业,发展形势,国内外

参考文献

[1]李胜利, 杨敦启, 刘玉满.当前中国奶业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乳业, 2009, (3) :24-26.

[2]董晓霞, 李志强.中国乳品贸易逆差将进一步加大[J].中国牧业通讯, 2009, (5) :24-26.

[3]董晓霞, 李志强.2008年中国乳品市场价格回顾及2009年展望[J].中国物价, 2009, (4) :33-35.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国内形势分析 篇8

2013年的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温和复苏时期,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速也处于调整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中国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比2012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2014年全球贸易形势会有所好转,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14年全球贸易量增长4.5%,但低于过去20年5.4%的平均增速,中国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会继续改善,但依然面临许多挑战。

一、2014年全球贸易形势展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在2013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势头较弱,使得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只有2.1%,直到2013年下半年世界经济才呈现较明显的复苏迹象,中国、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经济逐渐稳步回升,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显著高于2013年。受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和新兴国家增速放缓的影响,2013年世界总出口增长率从2012年的3.1%减小到2013年的2.3%,使得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还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但随着欧洲和美国等传统消费大国的进一步复苏,全球贸易形势在2014年将会有所改善,2014年全球出口增长率将明显高于最近两年的水平,这一良好势头有望延续到后续几年。

尽管2014年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有望加快,但世界贸易形势仍然面临许多风险。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依然不够强劲,发达国家难以在短期内突破现有发展瓶颈,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难以估量的不确定性,这会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给贸易形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除此以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较高,而新兴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上述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势必抬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全球贸易的复苏。

二、2014年中国贸易发展形势

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角度看,2014年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然可能为负数。2009年净出口贡献率一度达到-37.4%,除了2010年回升到4.0%外,最近三年的贡献率均为负数,2014年同样也存在净出口负贡献这一现象。净出口负贡献只是说明当年的净出口增量少于上年,这只是表明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不是外需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自2014起的最近几年,中国出口会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但进口增速可能会更快,进口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会日益凸显。随着国内制造业产业机构升级的推进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中国出口制造业的产品结构会逐渐升级,同时由于中国又不断面临贸易顺差推动的通货膨胀压力,进出口平衡会成为外贸政策的主要方向,这势必导致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进口将主要从弥补国内生产要素缺口、培育内需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等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动力支持。

考虑到出口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在这里需要对中国的出口形势给予特别关注。如表1所示,中国对全球出口的增速从2007年的25.7%快速滑落到2013年的7.9%,2014年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增速有回升的趋势,中国出口目的国的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中国对香港的出口增速在2010以后几年相对较平稳,对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则出现大幅下滑,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对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家的出口增速则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2014年及未来几年内,来自新兴国家的需求将成为中国出口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主要出口品将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稳步转换。中国在2012年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在2013年又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头号贸易大国。但是同美国和德国相比,中国的贸易总额虽然领先,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低于这两个贸易大国,美国和德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化工品,而中国的出口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积累进程的推进,中国将逐步迈向更高层次的出口结构,但是出口商品升级过程依然相对比较漫长。

三、2014年中国贸易的挑战和机遇

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是中国贸易2014年面临的最主要挑战。首先,随着中国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被削弱,与此同时,拉美和东盟等地区的国家正在不断抢占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中国沿海城市的制造商不得不将工厂迁往成本较低的内陆地区或者柬埔寨和越南等成本较低的国家。其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都处于经济发展挑战期,进口需求的增长幅度必然有限,中国出口企业在巩固既有市场份份额和开拓市场方面都有不小的压力。再次,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贸易保护主义在巨大的失业压力面前势必抬头,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会随之增加。最后,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给中国贸易盈余带来空前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会减少进口,这有助于拉动国内消费,但是出口成本的上升将显著削弱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的出口部门依然具有一些其他国家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首先,中国高素质的工人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是中国出口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中国的出口优势主要体现在制造业的加工组装环节,尽管这些传统优势正在遭遇挑战,但短时期内中国的配套优势很难被超越,其他新兴国家在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水平也无法在短期内赶超中国。其次,随着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进程的加快,中国将会继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出口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出口产业纷纷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西部地区的外贸总量开始稳步增加。最后,中国同新兴市场国家存在产业互补性,这会产生新的外需,进而会带动中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在欧美市场日渐饱和的同时,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购买力逐渐提升,与此同时,人口众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为中国产品扩大市场提供了可能性。

上一篇:工程安全质量工作汇报下一篇:浅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