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教案
一、通过本次作文,进一步明确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的;
二、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完成这次作文;【课时安排】;三课时;【作文指导】;老师外貌不但指人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还指人的;要写好老师的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第一,描写老师外貌要抓住老师外貌的特点,这样,就;第三,描写外 作文指导教案
老师的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次作文,进一步明确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二、巩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完成这次作文。【作文指导】
老师外貌不但指人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还指人的神情、姿态、声音等。把老师的这些特点具体地写下来,就是老师外貌描写。学会观察和描写老师外貌是写好老师作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本功。因为,老师作文不论是记事还是写人,总离不开老师外貌的描写。老师外貌描写在文章里一出现,就像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一样,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外貌。
要写好老师的外貌,关键在于平时仔细观察。抓住老师的外貌特征,注意老师这个特定的身分,了解、熟悉他们的个性。还要留心他们的变化。具体来说: 第一,描写老师外貌要抓住老师外貌的特点,这样,就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第二,描写外貌要注意老师的身分,不能张冠李戴。
第三,描写外貌要注意老师内心感情的变化。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感情都在起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反映到老师的外表来。因此,写老师外貌,不能一成不变,要通过老师外貌的描写反映出老师的心内世界。第四,描写外貌,还要注意老师的性格特点。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老师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外貌描写四法
外貌描写,就是对老师的容貌、衣饰、神情、姿态等等进行描写。通过老师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老师的内心世界,反映老师的性格特征。
三、工笔式描写。工笔描写指对老师多用笔墨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四、间接式描写。就是作者不直接写出老师的外貌特征,而是通过写周围老师的反应来表现特定老师的外貌。【习作例文】
老师的话
第二课时
如果我是诗人,我将写一首诗歌颂她;如果我是画家,我将画一幅巨大的油画描绘她;如果我是作曲家,我将谱一曲美妙的乐曲赞扬她„„她就是我最敬爱的贾老师。
贾老师不高不矮的个儿,不胖不瘦的身材,常常穿着朴实而大方的衣着,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像一架永补生锈的播种机,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我们的心田。她讲课风趣而幽默。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这又是一节语文课,老师夹着教科书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起课来。「同学们知道吗?有位同学写作文时,这样描写他爸爸――爸爸露出咬牙切齿的微笑,伸出英雄的魔爪„„」还没有等陈老师讲完,教室里已经哄堂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个同学写作文时用词不恰当闹楚的笑话。老师继续讲课,同学们又继续津津有味地听课。
这时,我开了个小差,趁老师不注意时偷偷把早已准备好的《童话故事》拿出来。看看趁老师,她好像一点没有察觉似的,在继续的讲课,我暗自洋洋得意起来。可不一会儿,趁老师准备抽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了,这时我可急坏了,像揣着一只小兔子,心里怦怦直跳,害怕老师会抽道我,不停地在胸前画着十字架,心里祷告:上帝保佑,贾老师千万不要抽我„„ 下课了,贾老师没有抽我起来,但她却走到我旁边,把我叫到办公室。我心里忐忑不安,心想:难道被老师发现了?但她怎么不抽我回答问题呢?难道是同桌告密?„„来到办公室,我无奈地说了声「报告。」老师让我进去,坐在她旁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课不要跑神,要专心听讲,如果你骗它一时,它就会骗你一世。」我听了老师的话,羞愧地说道:「贾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贾老师就是这样,像慈母般的,把全部爱都无私的奉献给她的学生;她是辛勤的园丁,在祖国花园里耕耘着;她是一艘船,把同学们送到知识的海洋;她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她是人类灵魂工程,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啊!老师您真好,我发自内心的向您说一声:「谢谢。
我的老师
第三课时
1、在这次的作文中老师发现了这样一篇作文,2、读一读,谈谈这段话写得好不好?。
3、师生表演,重现情境。
要求:在表演时,注意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4、学生动手写片段。要求:(1)、用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现细节;(2)、人物对话分段写。(师作示范,修改作文中的分段)(3)、写完之后不要忘了好作文都是修改出来的。
5、写完的孩子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的心形上,请几位学生上来朗读作品,并给予点评。
6、小结:观察是写作的一个秘诀。要想把一件事写具体了,细致的观察也必不
可少。【板书:细节 观察】
四、总结
1、阅读是我们最好的作文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看课外书来提高习作水平。
2、当然,也不能忘记辛勤教育我们的老师,补充作文题目,一起读——《谢谢你,老师》。【板书完整题目】
3、谢谢孩子们,谢谢前来指导的老师们,谢谢!
春天来了
例二: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学习是相遇与对话, 是与客观世界对话 (文化性实践) 、与他人对话 (社会性实践) 、与自我对话 (反思性实践) 的三位一体的活动。这也是本课设计的理念, 学生在练习与思考中与客观世界对话 (不断思考问题) , 破解疑惑, 提高自身水平。
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与他人对话, 定位自身在合作中的位置, 在小组中接受他人的帮助, 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或帮助他人实现整体的提高, 以及在小组的练习、在比赛中检验和比对, 实现与自我对话, 反思自身的问题与缺陷, 寻找解决的办法。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 肌肉力量和协调灵敏性也较强, 他们活泼好动, 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 对有一定难度的运动项目有较强的挑战欲望, 但面对单调的练习内容, 注意力差。因此, 在学练过程中, 他们一会儿扮演器材的角色, 一会儿又变成练习者, 并进行分组轮换练习, 每名学生在每1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练习任务, 不论是跨越障碍, 还是搭建障碍, 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进程中, 身心高度参与, 体现了真正的互相配合,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与运动负荷。
三、教材分析
障碍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跑过、跳过、跨过、绕过、爬过、钻过等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的运动项目。
通过练习, 不仅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各方面素质, 还能培养学生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坚强意志, 树立自信心, 通过合作与交流, 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流程
游戏:找伙伴 (确定造型1、造型2、造型3动作) →学习障碍跑:跨过障碍 (学习造型1动作, 学习造型2动作, 学习造型3动作) →学练模式:体验、发现、练习、对比、突破、定位→组合练习:障碍跑接力放松练习 (韧带拉伸) →总结点评。
试教感受:
创设真情境追求真实效
一、亮点
1.重实践、重合作、重反思。本次课充分体现了指导思想中的3个对话, 对话所体现的就是实践, 通过跨越障碍的活动实现文化性实践, 通过合作实现社会性实践, 通过自我选择一定难度的障碍实现反思性实践,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过程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梯度性强。教学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跨越障碍进行, 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首先在准备部分的“找伙伴”游戏中, 找好了整节课的合作伙伴, 各种造型又为本次课的练习作好了辅垫。其次再通过跨越一定高度与宽度的障碍, 使学生明白跨与跳的区别, 最后通过障碍跑拉力, 使已学的动作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二、问题思考
1.学习的实效性。本节课的练习密度为45%左右, 但学生真正跨越障碍41次, 模仿跨越14次, 为什么跨越的次数不多呢?主要是由以下方面决定的, 首先看似练习密度不低, 但准备部分占了一半, 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只有20.8%;其次, 学生练习的时间虽接近19.5% (见下页表) , 但没有进行主要技术的学习, 而是在持棒做障碍。
如果将棒改为小体操垫, 通过横放 (宽度) 、竖放 (高度) , 将持棒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 那本次课跨越障碍的次数将明显增加, 学生练习的时间将达到25min左右, 练习密度达到60%左右。
2.合作的真效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合作不是简单的2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一起练习, 毛振明认为:“合作学习是2名学生以上的人群有意识地、善心善意地、为了能帮助对方而形成的交互学习行为, 这种合作学习的本意不是索取、不是被要求、不是无奈, 而是一种发自善意地互相帮助。”合作也有许多层次, 我们培养的是“给予别人方便和力量的合作”, 以及“只要有人需要帮助, 我就会伸出援手”的合作态度、精神与习惯。为此, 我们需要寻找具有深度的合作真情境, 真正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发的给予他人帮助的行为习惯, 使合作成为一种常态。
3.组织的简便性。本次课实施后最大的感觉就是组织比较繁琐, 学生对棒的高低、宽度、稳定性比较难把握, 执教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和纠正学生持棒时出现的问题, 还有许多学生不明确如何持棒, 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游戏中。课中往往出现教师花很多时间讲解练习方法, 学生练习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保证的现象。如果将棒改为小的体操垫将使组织更便捷, 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
4.安全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只看到一句“注意安全, 交替练习”的提醒, 显得比较单调与空洞。
本次课的练习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如, 当学生在练习跨越时, 辅助学生随意地调整棒的高度 (课中就有学生出现) , 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必须注明安全的具体措施, 如:拿棒的学生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棒的高度, 不能随意扩大棒的宽度, 不能随意移动棒的位置等,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安全, 又保护了教师自己的切身利益。
以上只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施后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有许多地方还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师的设计意图, 有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学体”名师团队专家库成员 曹强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点评:关注教法的多样性, 注重练习的趣味性
认真研读课时计划, 感受到王老师对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理解的认识较深, 在教学设计中, 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较准确, 在教法上更具灵活性, 在学习体验上注重趣味性。
1.教学内容的递进性, 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在设计中, 可以明显感受到王老师在围绕跨越障碍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所呈现的智慧。其设计不是直入主题, 让学生直接认识障碍后再进行练习, 而是在循序渐进中通过小组合作, 一步步发现和攻克动作1、动作2、动作3的教学重点。最后在学生掌握越过一定高度和宽度的障碍后, 以游戏的形式, 进行障碍 (跑过、跳过、跨过、绕过、爬过、钻过等合理的方式、方法越过多种障碍) 接力比赛。教学内容的递进性, 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注意力时刻被教师握在手中, 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难度和所带来的挑战所激发。教师驾驭课堂则变得游刃有余,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2.教法的多样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王老师在关注“教”的同时, 更关注到学生的“学”。小组合作中的探究和思考需要学生运用智慧去不断克服障碍的高度和难度;小组展示和比赛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师生间的评价则需要学生有不断观察、发现和归纳的能力。本课的教法不是生硬的, 而是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体验越过障碍的动作, 掌握动作的方法和技巧等, 对增强学生的体能,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3.学习的趣味性, 确保课堂得以生成。本课可以从多个视角下发现趣味性的存在:一是学生在学习、体验、合作、比赛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挑战和内心的快乐;二是以学生和纸棒不断组合搭建成的障碍, 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运动体验和合作时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学习;三是不断提高和变化的纸棒高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旦学生自己战胜了自己, 学习快乐的源泉则会源源不断, 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 本节课王老师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让学习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高度的“横杆”和不同障碍难度的接力跑中, 都可以让学习目标可操作和可观测。
从本课的设计流程来看, 本设计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本教案中可以看到学生利用小体操垫进行落地时缓冲, 在大多数练习中, 体操垫是作为一个标志物 (起跳点或“横杆”) 出现的, 而不是作为保护设施用于教学。在实际教学中, 这样的器材摆放不仅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反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本课主要是下肢练习, 学生在长时间、高密度的练习下, 疲惫感较明显, 如果能在障碍跑接力中进行一些改变, 可能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证学习过程的安全性;三是本课教与学的方法不明, 活动占据了主体, 王老师在教法的引领上缺乏具体的方法, 感觉稍有遗憾。
以上是本人根据王老师的课时计划而发表的个人见解, 难免有浅薄之处, 请王老师及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点评人:“学体”名师团队领衔专家申克才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看又一栋楼房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形状。】
二、探究新知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画好后想一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课件出示:探究一: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为了表达方便可以分别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经验动手画三角形,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发现三角形的特征,体现民主、探究的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动手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大家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适机插入冷笑话,老师想起了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笑话内容,有位生物老师组织了一个讨论,什么样的动物是人?于是同学们讨论后回答,“有两只眼睛的动物是人。”这时有一位同学“噗嗤”笑了起来,老师走到他的身边问他:“你为什么笑?”这位同学回答说:“按他说的,那我家的小狗狗也是人了,因为它也有两只眼睛。”生物老师又问:“那什么样的动物才是人呢?”又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没有尾巴的动物是人。”又有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说:“不对,那按他说的,青蛙也是人了。”)
师:同学们,之所以给大家讲这个笑话,就是告诉大家,我们回答问题要全面思考,不能以面概全,很显然同学们刚才给三角形下的概念是不全面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呢?
师:引导学生对照板书的关键词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再课件出示三角形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自学、对比、争辩、判断、概括一系列的活动,由学生自己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培养了学生自学、概括的能力。】
3.三角形的特性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和它的定义。三角形有这么广泛的应用,那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师边说边出示课件:探究二:三角形的特性)
(实验操作:教师出具教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适机插入与上台操作的学生的幽默对话)
师:想一想这说明三角形具备什么特性?(课件出示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文字)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图中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师: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一些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的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两次拉动,亲自体验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特性,在操作和比较中加深了对三角形特性的认识,又通过说出三角形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我们完成了两个探究活动,下面进入活动三,请大家看黑板。
(课件出示:探究三: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出示房屋的画面)
师:我们只要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就知道了房顶的高度,那么这条线段叫什么,如何画呢?
(课件出示屋顶三角形的高的作图的画面)
(课件出示高和底的概念的画面)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请你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师:刚才我们画了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想一想一个三角形只有一组底和高吗?
有三组底和高。因为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个顶点都可以到对边引一条垂线,所以有三组底和高。
【设计意图:复习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验证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画高并标出相应的底,教师有针对性地板演指导,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高和底的认识并掌握了高的规范画法,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任何一条边都可以做三角形的底来画高,最后思考得出三角形有几组底和高。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的高,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小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信大家也深深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知识的道理。希望大家能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作业
1.回家观察家里哪儿有三角形?有什么作用?
2.画出第三类三角形的三条高。
选一件事,来记下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光。第四周 写心中、眼中的月亮
观察月亮,直到月亮的相关知识。用不同的形式清楚有序地记叙,合理使用标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六周 介绍感兴趣的民族工艺
记述一个少数民族的故事。少数民族的大概和生活习俗。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习俗。有序地介绍物品,懂得写说明文的技巧。文章有内容,语句通顺。愿意将习作读给别人听,互相修改。
第七周 收获的成功,喜悦,或者收获的趣事。
懂得收获的辛苦与喜悦,记叙围绕中心,表现出重点内容。看图有顺序,想象丰富合理。
第八周 有关桥的习作。
了解各种桥的作用,在习作中用上积累的材料,写出 印象最深的地方。
第九周 邮票中的(历史、自然风光……)
我和邮票
为邮票写说明。了解邮票的知识,运用积累的材料进行创作,文章真 实,不胡编乱造。
第十周 有趣的地名 地名调查报告
记叙时努力做到资料详实,写有情有意的文章。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第十二周 在规则面前,我…… 第十三周 最喜欢的歌曲、乐曲、乐器
我和一支歌(一节音乐课、一次演出……)的故事 想象作文:一件神奇的乐器。
受到美的熏陶,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有创造性的习作。第十四周 金钱
续写:金钱……有顺序地记叙人民币的相关内容,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的压岁钱
第十五周 编故事: 小水滴与大海
难忘的一件小事 展开丰富的想象,尽量让故事生动,感人,具有新鲜感。
第十六周 写学期总结。学会认识自己,总结做到全面真实。
写雪。
习作一 我的老师
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3、通过网络点评、互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悠扬的钟声》,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4.拟题,完成初稿。
第二课时
一、继续习作,反复修改。
1.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
一、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二、教师小结
1、从优劣得失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有共性的问题(如语句、层次、标点等)引导全班评议集体修改。
第四课时
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习作二 写月亮
教学目标:
1、学习有顺序的、比较细致的观察事物,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
2、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的简单记叙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要求。
1、每到中秋节那天,同学们都会赏月,那时你会想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向老师同学 们说说好吗?
2、提出讨论要求,小组互相讨论。
(1)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比较有条理地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说出来。
(2)能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从中启发自己的思维。
二、指导作文。
1、出示月亮的投影,观察、想象。
2、在小组准备的基础上指名口述。
3、启发想象,然后各自展开想象,口述想象的内容。(1)你心中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你对它有什么期望或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
4、指导学生按照顺序口述。
(1)每个同学说说,同学加以纠正和补充。(2)指名说一说,全班评议、补充。
三、各自写作文。写完之后自己加题目(如:神奇的月球、我心中的月亮等)。要注意:
1、做到文章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2、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
第二课时
一、继续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第三课时
指导修改
1、出示例文,共同修改。(注意引导学生从句子完整、层次清楚、用词准确方面修改)
2、默读自己的习作,圈出错别字并修改。
3、同位交换,圈出错别字,画出好句子。
4、同位互相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再提出意见或建议。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四课时
讲评作文
讲评重点:
1、叙述是否具体,想象是否丰富多彩。
2、是否按条理叙述,并展开合理想象来表现中心。
讲评过程
一、回顾作文的写作要求。二 对这次作文进行总体评价。
三、讲评优秀作文。
这些优秀作文,内容具体、充实、有条理,想象合理恰当,能按一定的条理叙述意思。
四、讲评合格作文。
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想象不生动,没有内容可写,错别字较多,还有个别学生会出现条理 不清楚等问题。
五、朗读优秀作文。其他学生模仿修改作文。
习作三 收获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激活学生在生活中得到收获时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写清收获的过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引出“收获”一词,板书)
2、你知道收获在汉语词典中有几种意思吗?幻灯出示,引导学生分别造句。
3、过渡: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如同学们刚才所造的句子,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都有过不少的收获。今天这堂作文课就让我们以《我收获了——》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将作文题补充完整)
二、说说写写闯三关
过渡:写作之前,老师想先和大家做个闯三关的游戏,每闯过一关,你就会有一点收获,当你顺利闯过三关就可以轻松地收获今天的作文了。感兴趣吗?
进入第一关:
1、出示第一关:想一想:《我收获了——》这个作文题目,你准备写哪方面的收获?
2、指名回答。
3、根据提示把所想的记在纸上。
4、指名读出自己所写的。
5、师小结并板书:确定内容。进入第二关:
1、过渡:略
2、出示第二关:小组交流:①在收获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②身边的人帮助过你吗?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3、交流之前分好组,先自己对照第二关的问题好好想一想,然后把想好的内容写在纸上,可以列小标题,也可以简单地写几句。
4、写好后说给组内同学听,注意说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收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事情说清楚;二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说一说。
5、各小组交流。
6、请两小组同学汇报,其他学生评价,师进行引导。
7、师小结并板书:写清过程。进入第三关:
1、出示:想一想,当你取得收获时,心情会怎样?会有怎样的内心感受?
2、想好了就直接在纸上写下来。
3、读出你写的内容。
4、师小结并板书:抒发感受。
三、轻轻松松写作文
1、回顾三关的内容。
2、请同学们把自己在三关中记下的内容连起来看看,你就会发觉今天的作文草稿已经初步形成了。把你的草稿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吧。
3、怎样才能把草稿变成一篇精彩的习作呢?想一想在写作文时你们还要注意什么?
4、生自由说,师进行归纳并出示习作具体要求。
5、动笔写作文吧。
四、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一、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2)、是否把感情表达出来,情真意切。
二、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第四课时
将修改后的习作抄正。例文:
我收获了快乐
这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跟我一样大的人都在骑自行车,而我却一窍不通,心里既羡慕又不服气,就叫爸爸教我。
刚开始,我叫爸爸扶着车,可是我不会控车摔了个大马趴,浑身是伤,好像被大刑侍侯一样,痛得要命。第一天的练习就这样停止了。回家后,我洗澡的时候,一开水,水碰到伤口,我憋了一下,然后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大叫一声:“痛死了。”便大哭起来。洗完澡后,我就睡了。
第二天,我不想骑,就没有练习。
第三天,我还是不想骑,这一天又没有练习。
第四天,爸爸见我还没有想骑,就问我:“儿子,是不是想放弃了?”我说:“嗯。”爸爸说:“儿子,这样可不好,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要遇到困难就逃跑,否则什么也学不到。”在爸爸的劝说下,我又开始了训练。这一回,爸爸先做了一次示范,让我看清楚,然后爸爸对我说:“你先坐在车上,双手放在扶手上,紧紧抓住,脚踩在车踏板上,爸爸在后面看着你,你用力骑,不用怕。”我学着爸爸的样子试了试,可总没等我踩下去,自行车就已经歪倒了,吓得我只好把脚放下来,撑住自行车。爸爸说:“儿子,别怕,再来。”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练了,爸爸一边扶我,一边指挥我。我认真地听着,照着做,真的有效多了,双脚也灵活了。不知不觉骑了一段时间,我正想叫爸爸放手,可我叫了好几声,才发现后面爸爸没有扶,而是在后面小跑着跟我。我欢呼:“我会骑自行车了,我会骑自行车了……”我高兴地放开了双手,这时我发现我还能不用手就可以骑自行车。
这件事后,我知道了:“做什么事只要认真不半途而废,就一定会成功!”我会骑自行车了,我很快乐!
习作四 集邮有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最近收集的邮票中,谈谈对它的认识与理解。(邮票上的伟人、故事、风景。)
2、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合情合理。
3、语句要通顺,用词要准确。重点、难点:
掌握方法;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习作内容: 作文指导课。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写印象深的。
认真观察:观察是感的基础,写是感的延伸发展。(分清主次、有条理的记述;写自己观察后的感想,或自己想到的与邮票有关的其他事 情。)例如:一位同学对一张长城邮票感受深的是: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国劳动人们的智 慧凝结成的。抓这一点来写,重点突出,感受深刻。
二、联系实际有感而发。
有两种写法:先概括主要内容,联系实际写出感想;抓感受最深的联系实际写 认识体会。
引用书上的内容要简,着重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把感受最深的一 两点写具体。
叙述和议论结合,以议论为主。
要实事求是,不说大话空话。
要有真情实感。例如:上面所举例子,长城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我们从小就 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就合情合理。
三、学生习作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将修改后的习作抄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评作文
讲评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学习到的作文的写法。
强调:重在“感”上下功夫。
二、讲评
1、一部分学生能结合自己实际,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或记录想到的一件事,感受 深刻,出自内心情感,很感人。例如姜鉴桐《非典邮票》,结合爸爸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的感人事迹来谈。
2、一部分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有抄有感,以感为主。但在语言的表达上欠工夫,步 感人,文章思路延伸不开。
3、另外一批学生不爱写、不会写、不认真,应付了事。
三、突出问题:
1、“感”不深刻,多是写自己想到的一件事。
4、结尾不扣题,没有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点题。
5、病句较多。有重复罗嗦、有不完整、不通顺、表意不明。
6、只局限于就事论事,不能展开讨论。拿不出自己的东西。
7、没有从多角度去写出自己的感受、愉悦。
四、请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五、听了他们的作文,你们有什么体会?
范文:
我的邮票
我家有很多张不同的邮票,而最让我难忘的是一枚票面上是长江三峡中巫峡的邮票。
这张邮票是长方形,长50mm,宽30mm,四周呈锯齿状,邮票面值20分(2角),它的画面上是长江三峡里的巫峡。巫峡是长江三峡最为陡峭的一段峡谷。11 巫峡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巫峡的水特别深,两岸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邮票票面上看,巫峡呈现出一个“V”字形,站在峡谷两岸的山峰上,仿佛到了万丈高空,那一朵朵洁白的云就像茫茫大海中的浪花一样从你的脚底流过,再往下看,再大的船从水上游过时也像一个个小黑点在移动,真叫人心惊胆寒。放眼望去,水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流向远方。坐在船上看那一座座山峰,就像是绿色的天柱一样支撑在那儿。陡峭的峡谷和美丽的景色使巫峡成为一个著名的名胜风景区。
这张邮票是爸爸收藏的,听爸爸说,这张邮票是他当年上学时寄信用的,现在爸爸把它传给了我,是希望我好好保存。
我特别喜欢这张邮票,因为它不但可以寄一封信,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品。现在三峡大坝修建后,巫峡的很多陡峭地方和美丽的风景已经被水淹没。当我们想起巫峡时,拿起这张邮票就可以看见它的原貌了。
习作五 记述一个有尊严或尊严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写清事情的经过及是否写的有情有意。
2、习作字数在四百字以上。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共同点(都是围绕“尊严”写的)总结回忆文章的写法。
1、点明尊严,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人的基本要素。为了人的尊严,我们要学 会自尊和尊人。
2、写清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尊严”的几个片段。
3、体现自己对“尊严”的独特理解。
二、体会人物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把文章写得“有情有意”,又明确的自己的观点。选择一件,定个题目。
三、选择一件理由明确的写下来,写清事情的经过及从中体会到的自己的看法。
四、先说一说,互相启发。再写一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学生起草,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将修改后的习作抄正
第四课时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
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
a.这次写作的重点要突出“尊严”一词; b.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习作最主要是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2、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习作六 想象作文
习作内容: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一件神奇的乐器”)或纪实作文《我喜欢的歌曲(乐曲)》。
教学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进行叙述。
2、适当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一、启发谈话: 回忆,美好而甜蜜。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又会是什么样子? 以及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其他的(例如:人、动物、植物……)会是什么样的呢?展开想 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吧。
板书命题:想象作文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
提出作文要求
1、学习有顺序的、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2、抓住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描绘。
3、语句要通顺、想象合理,内容丰富。
二、指导作文。
三、激发想象的兴趣。假设对未来世界上没有了……想象。(包含激情的语言或彩色 图象)
四、打开学生的思路。(想象要新奇、有趣令人神往或与众不同。)
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1、先明确你想写的题目。
2、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3、学生自由表达。
六、练习列提纲,然后同位互评。按顺序选择材料,列出小标题。
七、根据提纲独立作文。
第二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第三课时
1、修改草稿。
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2、誊写习作。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课
讲评目的: 通过讲评,使学生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明白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 句通顺的简单记叙文。
讲评过程:
一、小结作文一般情况,肯定优点。
1、优点: 大多数作文大胆想象,不少同学展开了合理的想象,而且想象新奇独特。
2、不足: 有些作文内容不够具体,条理不够清楚。
二、出示一个中上等学生的作文,请该生读作文,然后在老师指导下 评改。
1、肯定主要优点。
2、指出不足以及怎样修改。
3、找出内容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文字上的不足并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上的不足:调 整段序、句序、词序,增删字、词、句,改正错别字或用错的标点符号。
4、请原作者读修改后的作文。
三、对想象不美好的作文的引导。
(肯定独特思维,树立信心。)
四、同学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
修改或重写想象作文。
习作七 生活中的大与小
教学目标:
1、写写自己的小发现。展开想象,把自己生活学习实验制作中的发现的大与小写一写。
2、内容具体,并认真修改作文。
3、把发现的大与小及大与小的关系过程写清楚。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习作内容习作指导课
一、导入。
二、讲树与森林、砖头与大楼、沙子与海滩的事。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善于观察,那么我们就会有新发现。
1、你有什么关于大于小的发现呢?
2、指名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三、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1、尽量展开想象,把自己的小发现说一说。我们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
2、文章写得清楚明白,语句通顺。
3、把发现的大与小及大与小的关系过程写清楚。
四、分组讨论自己将怎样写这个大与小的小发现。
五、学生写作文练笔。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
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将修改后的习作抄正
第四课时
一、教师指导 本次作文讲评课,我们将让同学们自己来评选写小发现的优秀作文。
评选要求:
1、按学习小组分组评选优秀作文。每四人评选四篇作文,写出评语,选出一篇好作文。
2、评价标准、条件是:
(1)把发现了什么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2)文章写的清楚明白,语句通顺。
二、学生分组评选
三、每一小组公布小组评选结果。
1、读优秀作文。
2、谈出小组的具体评价。
3、重点记录:
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较能吸引人。
熟知历史故事,语言生动,构思巧妙,能够说明较深刻的道理。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课下要继续细心观察,原你们有更多更好的新发现。
习作八 写学期总结(自由命题作文)
教学目标:
1、自由命题作文,写自己的学期总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语句流畅,尽量不要出现错别字。
3、内容真实具体。有一定的条理。
4、写完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作文指导课
一、指名读作文题目,明确要求
1、自由写作文,没有题目、内容方面的限制。
2、先想一想,自己在这一学期里有了哪些提高和进步以及如何改进学习方法进一步发 扬优点,改正缺点。
3、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写清楚。注意不写错别字。
4、写完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修改一下。
二、说一说,你最想写什么?
1、小组讨论一下。
2、指名说一说。教师注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3、你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4、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
三、学生个人练习列作文提纲,教师随机指导。
四、学生写作。
第二课时
一、继续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第三课时
学生继续习作,老师相机指导。
第四课时
一、讲评作文
1、肯定优点: 本次作文,没有规定作文的具体选材和形式,给了同学们更多写作空间。因而,同学们 的好的作文层出不穷。有的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同学写记实作文,表达自己的真 情实感。还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同学们的选材范围相当宽 泛,形式多样,内容较具体。
2、指出不足: 在写作中,同学应注意语言要凝练,应注意写作要有明确的中心,写完后,注意认真修改。
二、结合作文实际情况,具体讲评。
指名读作文,进行讲评
嬉子湖曹岗小学教师:刘兴建
教学目标:
1、本次“习作”教学,目的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注重训练学生理清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想,特别注意用好平时积累的语言和有新意的词句。因此,在设计这节“习作”课的时候,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受”入手,在学生把握了“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尽情地表达;并提醒学生用好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愉快地写作文。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从四年级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切身感受出发,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写作意境,注重对学生写作的过程和方法的关注,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关注。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自行观察;教师准备好“秋天的景色”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的网络资源。教学过程:
一、观察体会,感受秋天的特点。
1、导入秋天。
(老师激趣谈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同学们,老师刚才朗诵的这句诗,大家知道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思考回答。)好!有的同学说是春天,有的同学说是秋天。有“好景”、又有“黄”、“绿”这些色彩,到底
是什么季节呢?老师请大家注意,诗里写的是“橙黄橘绿”——水果成熟了!对,秋天。
看来我们还得逐字逐句地仔细观察和体会,才能弄懂诗句的意思。
2、感受秋天。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反映秋天的景物的影片。(播放多媒体“秋天的景色”。)
从影片中大家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影片中播放的有蓝天、白云映照着平静的水面,城市里街道两旁金黄的树叶,山上火红的枫叶,果园里成熟的果实,农田里成熟的瓜果、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等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看过的影片,谈一谈各自看到的“秋天景物”的片断。老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激励学生大胆地口头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除了影片中反映的“秋天景物”之外,根据大家的观察,你自己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把握秋天的特点
好!下面大家各抒已见,谈谈你见到的“秋天”的“模样”吧。(老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各组都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秋天有哪些特点?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说的不是其它季节的特点就行。)
二、激发想象,描绘心中的秋天。
1、(师)秋天像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幅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同学们,你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激发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提示:视觉上——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的天空很蓝、云很白;秋天是金黄色的(树叶、稻谷);秋天是火红色的(枫叶),秋天是缤纷五彩的绵缎(遍地野花)
感觉上——秋天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令人神清气爽;秋天刮风下雨后会很凉;秋天人们
会多穿些衣服;、、、、、、概括地说: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迷人的季节;秋天是从炎热走向寒冷的桥梁、、、、、、)
2、同学们,我们经历过很多个秋天了,大家对秋天景色的特征有所了解。请谈谈你心中印象最深的一处秋天的景色。
老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可以是旅游景点、农田、山野、校园等等,老师要指导学生最好是说出自己亲身所见的秋天的景物。当然,学生如果说的是间接的见闻或加上合理的想像也要给予鼓励。)
3、启发学生用最贴切的语句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语言和词句。大家平时见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呢?(如:一叶知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萧瑟、秋风扫落叶、北雁南飞、、、、、)
老师给大家背几句描写秋天的诗句吧:“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等。同学们一定也会背诵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吧!(点学生背诵有关的诗句,并作简短的点评。)
大家一定还读过很多描写秋天的文章,或是看过反映秋天景物的绘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同学的心中,秋天也许都不相同。那么,你们就用心地去构思,重点描绘你感受最深的秋天的风景吧。在写作文的时候,你可以根据需要,把你平时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语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去,但注意要用得恰当、贴切。
三、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美景。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写作文了。写作文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要详细地写;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表达你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1)写一处景观。抓住奇特的地方,按一定的顺序写;《保国寺》、《我们的校园》、《庄桥公园》
(2)写一种动植物;从各方面观察,植物的可以按整体模样,以及枝、花、叶、果等方面去写,动物的可以按整体模样,然后写写它的活动和饮食、休息的情况等方面;《紫罗兰》、《仙人球》、《可爱的小狗》
(3)编写童话。要有趣,最好说明一个道理,让人有收获。《**和**》、《小木偶奇遇记》(4)写导游词。(5)看图作文
(6)写一封信。一定要注意信的格式。
(7)利用科技,谈谈自己的奇思妙想。要想象出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越具体越好。
对于作文,我们的要求是: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会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书写工整。《20年后的汽车》《未来的 》
审题作文
一、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成 长故事,有烦恼忧愁,有开心快乐,有感动自豪,也有伤心悲痛。请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以书信的形式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写一封信,要写得清楚具体,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字数400个左右。
二、题目:我好
生活是个五味瓶,其中的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既有幸福美满,也有不幸遗憾„„相信你在生活中也饱尝喜、怒、哀、乐。
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喜欢”、“高兴”、“难过”、“伤心”、“骄傲”、“害怕” „„再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把原因写具体,注意表达清楚,语句通顺。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题目为: 未来的
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字数400个左右。
四、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本课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技能知识传授,将教学过程情境化、游戏化。技术动作教学从观察、模仿、练习、展示逐步深入,让学生学会观察,做到在练中思。在尝试与实践中逐步掌握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技能学习与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材分析
《 篮球运球急停急起 》是人教版(2013年6月第一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的篮球必修课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运球突破、摆脱防守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具有动作迅速、隐蔽,易与其他技术动作衔接,实用性强等特点。运球急停急起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也比较容易掌握技术动作,并且在篮球实践比赛中能灵活运用,为了提高该教材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有选择地应用了情境教学。
三、学情分析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单个篮球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因此有效地增加课堂趣味性和竞争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脱离自己运球的视线在原地或低速行进间稳定运球,但是在对球的控制水平上有较大差距,女生表现的尤为突出,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分解技术动作,降低动作难度,提高动作质量要求。
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手的动作,对脚步的概念比较模糊,在进行运球急停急起的教学过程中,对脚步动作的要求不是很高,存在作样子的成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篮球脚步概念,锻炼学生手脚的协调配合,为后续技术动作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流程
五、安全防范
本课在教学中,安排了每名学生一个球,在学练阶段基本上以教师哨子或口令指挥,安全隐患相对较小。在过障碍急停急起的练习阶段,学生的运球速度较快,容易碰到障碍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器材的设置上障碍物用较粗的橡皮绳来代替。在素质练习过程中,学生会追求结果,使身体失去重心而倒地,采用在练习前强调脚步的快速移动,强调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脚步的速率,要求控制好自己身体的重心。
作者简介:岑沛烈,200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曾被评为慈溪市先进工作者,现任教于慈溪育才中学初中部。被评为慈溪市第六届学科骨干教师,多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2012年获宁波市德育课题二等奖。
点评:本课自始至终紧紧围绕学生手中的篮球开展教学,为解决课的重难点,达成课堂学习目标,本课所使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多样,而且练习的意图非常明确,针对重难点练习过程循序渐进地实施,真正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练习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掌握“运球急停急起”技术。本课课堂练习密度达62%左右,高密度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安排,本课教学组织严密紧凑,环环相扣。
本课无论是准备部分的游戏,还是“素质练习”部分的游戏,均紧紧围绕主教材的教学而服务的,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不是为了素质练习而练习,这些都是作者进行了巧妙地设计与构思,为真正地实施课堂教学而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点评人: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吴爱军
点评:本节水平四(八年级)篮球—运球急停急起课时教案整体设计严谨、传递出内容的创新、表达了活动导学的理念,设计思路部分表现周全,教学流程部分亮点突显。
从教学结构看,本课展现出“导入—学练—巩固—结束”的整体结构,虽然在结构上未作出明显的“边界”分割,但仍能让读者区分出这种设计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痕迹,更折射出“无结构就是有结构”的意趣,教案设计的有与无的对立统一关系从结构要素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作为备课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展开的纵向次序成为决定教案能否出彩的关键,游戏1与游戏2的控球体验活动,从诱趣层面意欲集中学生注意,达成专项准备的目的,这种围绕篮球展开的球性练习较好地服务了“主教材”学习的目的,其手段编排无疑是对路和适切的。
从学习活动来看,无论是尝试性、模仿性、运动急停、看信号急停急起、过障碍急停急起的练习,还是“春种秋收”游戏、素质练习等,遵循了由易至难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理,体现了寓教于乐和学以致用的原则,可以推测,教案整体达成了以技能掌握为载体,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初衷,然而,40分钟的课安排诸多手段,是否存在蜻蜓点水的走过场嫌疑?设计的丰满能否保证实施的通畅?
作为学练活动颇为活泼,安全预案较为人文的教案,我们看到的是设计者对学生的全方位的关注,这是本课教案设计的可贵之处。运动学习是体育课的永恒主题,如果能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设计基于共性问题的纠错活动,如果能以篮球创编出出彩的整理放松手段,如果布置出量质兼备的个性化课外作业,那这份教案便更能展现创新的亮点!
【关键词】写景作文 专题小练笔 小学四年级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四年级的学生在写景作文方面存在着描写顺序混乱、内容不具体的两大通病。一方面,这与四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观察事物漫不经心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他们缺乏有效的作文训练有关。因此,我们设计了“扩写比喻句”“多角度观察”“从整体到部分”“词语积累与运用”四个专题小练笔,在单元习作教学时进行综合训练,采用“读——说——写——评”的小练笔教学模式,由点到面,从简到难,试图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和层次,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专项训练一:扩写比喻句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
二、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______啦!你看,__________ ”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三、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描写顺序混乱也是四年级学生在写景作文上的通病。比如有学生在描写大榕树时这样写道:“……近近的(地)看榕树像一个巨大的蘑菇,从远处看榕树像一个非常小的绿房子。从低处看榕树像一个巨大(人)站在那里,从高处看榕树像在我的脚下!”虽然他绞尽脑汁地去形容榕树的样子,但一会从近处,一会从远处,一会又是低处,观察顺序混乱,榕树的样子在读者的脑中依旧模糊,令人摸不着头脑。
在专项训练中,教师选取了《鸟的天堂》中描写百鸟欢闹的场面,请学生先读读描写“鸟多”的句子,总结出作者运用的句式,比如“到处……,到处……”,“……的,……的,……的,……的,有的……,有的……,有的……”,让学生明白作者先写了鸟多的整体景象,再具体写其中的一只画眉鸟,这种写法叫做“先整体后部分”。然后展示“鲜花”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练习从整体到部分的仿写。
如李旌宇同学在“先整体后部分”小练笔中这样写道:“公园里的鲜花真多呀,到处都是花香,到处都是花的踪迹。黄的,白的,红的,紫的,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似乎还没睡醒,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呀!”他的这段文字巧妙地运用了“整体描写”这个法宝对公园里的鲜花进行了整体描写,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
课后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对公园里的一朵花儿进行了“部分描写”:“其中,紫盈盈的喇叭花是最可爱的,它像一只巴掌大的小喇叭。走近这些‘小喇叭’,你似乎能听到它们吹出来的优美乐曲声。” 于是,一段优美具体的文字、一幅美丽的画面便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四、专项训练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词语积累少、词汇匮乏也是写景作文中的大问题,不少学生的语言不够丰富,读来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这个专项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积累描写颜色、形状、大小等高级词汇。
教师以《火烧云》为例,让学生积累几类描写颜色的词语:ABB、半……半……、植物+它们的颜色……,通过“背诵擂台”等游戏环节促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再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加以运用。
五、总结
小学4-6年级的学生对抽象言语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为了更好地体现本组小练笔的针对性和专题性,我们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向单元习作指导课看齐。专题小练笔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景手法,提高了学生的写景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写景作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实践证明,运用专题小练笔提高四年级学生写景作文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唐懋龙.教好“教材里的作文”:小学作文常规课教学的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10(11).
[2]胡正宏.如何拓展写景作文的思路[J].语文天地,2006(08).
【四年级作文教案】推荐阅读:
四年级作文讲评教案10-16
四年级作文童话教案11-30
四年级《春游活动》作文教案07-28
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教案10-18
四年级上册专项四作文07-01
宝贝四年级作文05-23
日食四年级作文05-24
仓鼠四年级作文05-30
夏日四年级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