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后的反思(精选6篇)
当今天看到地震发生后,我一直都不敢相信,我不知道7.8级的地震有多大,但我知道唐山大地震时就7.5级了。早晨我拿到报纸后,看到了地震的伤亡人数,8533我艰难念着这个数字,在平时我可以轻易地把这个数念上百遍甚至是上千遍,但是这次我几乎用了全身的力量才把它读出来,就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们那8533个同胞就这样不见了,他们的灵魂灰飞烟灭着,在汶川到处飘荡。。
在知道地震的消息后,年过花甲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他亲自到废墟里,拿着扩音器向地下的被埋者喊话,为的就是让地下的人知道:“我们正在全力救你,一定要撑下去!”总理一张张图在我眼前闪过,您在喊话的图,您在安慰遇难者的图,您在为遇难者哭泣的图。。这时候我真的非常敬佩您,想对您深深的鞠上一躬,这位为中华人民四处奔波的好总理。
这时我在腾讯网上又看到一张图:一个孩子躺在担架上,脸被蒙上一条白布,手紧紧握着,似乎想要紧紧把那生命之光紧紧握住。。他的父母围在他身边,不断呼唤儿子的乳名,希望他只是睡得太熟了,叫起来就没事了。但是生命却如此脆弱,这位少年永远的离开他最爱的父母的身边。。
其中还有一张图让我失声痛哭:一个护士怀里抱着一个小孩,他闭着眼睛,脸上都是被石头割开的伤痕,而那位护士向周围一遍又一遍地大叫:“孩子的父母在哪!”我凝视着她怀里的孩子,好希望他是晕过去了,而不是到天堂陪伴他的父母,你还小啊,许多好玩的好吃的都在等着你啊,只要你睁开眼。。只要你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
一张张图片掠过我眼前,大楼的废墟,孩子们残破的书包,救护人员匆忙的身影。。真的好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突然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怕,像这种一夜之间就能让伤亡人数过万的大地震,似乎随时就能来到我们身边。同时我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多么渺小、不堪一击。
“啪啪!”鞭炮声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脏骤然一跳,平日里只有喜庆时才会点燃的东西,在地震现场却成了死亡报告。每当一个孩子死去时,就会放起鞭炮,每响一次就代表送别一个孩子,那些孩子如梦的花季就在鞭炮声中完全消逝。
在网站上的前线报道中,汶川的马路两旁到处可以看到一个个灵堂,撕心裂肺的哭声布满了整条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也随处可见,大家看着这些灵堂,心痛的渐渐麻木了,老人的泪水似乎流干了,面无表情的清理自己孩子的尸体,像一个只会运作的机器,毫无生机。。
现在的汶川还在努力搜救人员中,由于房子不能主人,所以沿路可以看到很多市民铺着被子,在马路边休息,而客车上也挤满了人,他们不是载人到哪去哪,而是为市民们提供一个歇脚的场所。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不到两年,青海玉树又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当地建筑结构类型主要以土木结构、砖木及砌体结构为主,抗震性能差,地震造成大量房屋破坏,农村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几次灾害中我们看到,农村房屋建设由于缺乏法律的强制性要求,场地选取不当,农民缺乏抗震减灾意识和知识,同时经济相对落后,抗震设防问题非常突出,正如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在其所写的《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防震体系的问题》一文中特别强调:“从目前的情况看,地震灾区所倒塌的建筑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建筑的防震标准较低,特别是一些农村建筑物,在当初构建时就没有实施防震标准。”文中透过两次大地震中暴露出来的农村房屋抗震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 地震后建筑物破坏情况综述
处于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落后,两次大地震中受灾农村的房屋结构主要以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这些结构含钢量低,材料来源广,建造技术相对简单,造价低,因此它们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安全性能低,在地震中破坏最严重。两次地震中,砌体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为:整体、局部垮塌;纵横墙裂缝;房屋角部、弧形墙和凸出屋面部分破坏;震害中也显示了圈梁和构造柱的防垮塌作用;而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
2 地震中所暴露的农村抗震问题
较之于城市建筑物规划设计的严谨,农村建筑物的选址、设计及施工都依着经验走,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同时由于受到经济的制约,农村房屋采用的结构往往是土木、砖木及砌体结构,这些结构体系抗震能力弱,在国家的相关建筑规范中对此类结构抗震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笼统的定性要求。
2.1 很多农村建筑物处在抗震不利的地段
西部地区很多村镇的建筑选址具有随意性,并未对地质结构和环境进行科学论证,很多建筑处于抗震不利地段,如地形复杂山区的悬崖边和不稳定的斜坡上,还有些建筑处在容易遭受地震次生灾害的地方。这与相应的村镇规划部门没有做好本职工作有很大关系。同时有些农户相信迷信,通过风水先生决定选址,清楚他们所处地带对于抗震很不利,但还是没有迁移,等到灾害发生,追悔莫及。
2.2 土木及砖土结构
农村房屋因地域、环境、人文和经济条件差异,在建筑风格上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在抗震方面表现也不同。这两次地震震中都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在玉树地震中,农村大多数房屋为土木及砖木结构,这两种结构抗震性能是最差的,所以地震中几乎全部倒塌。在汶川地震中,也有很多砌体结构及土木结构倒塌损坏。这些结构体系给农村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3 农村房屋抗震存在的问题
建筑规范对农村房屋抗震没有明确的全国性规定,更没有量化,同时设计施工中也有很多问题。虽然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建设厅批准颁布了《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导则》及《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但是在其他省市农村房屋设计还是没有可依照的标准。设计中,农村房屋包工头一般都是依据经验来的,不够科学。由于在监督方面有很大的漏洞,施工中偷工减料,有些连最基本的工序都省了。
3 措施及建议
3.1 建筑选址及建设规划
相应的规划单位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对场地进行安全性评估后选址。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尽量选择坚硬、稳定土,开阔地段。2)不宜在软弱土层、可液化土层等不利地带修建房屋,假若避免不了的话,也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后再建房。3)在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方不应作为建筑用地。4)乡村学校、医院等重要建筑应该特别对待,选址时应该选择在有利地段,同时在设计施工中不可马虎。
3.2 制定农村规范,同时完善结构设计与施工质量
根据抗震设防中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原则制定具有本省特点的农村规范,使得农房抗震设计有章可循。
土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在抗震设防区应该尽可能不采用,可以用木构架建筑体系等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体系替代。
房屋设计时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墙体宜均匀对称,体形合格,避免突然变化,从而使房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建筑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置适当数量的构造柱、圈梁及墙体转角拉结构成约束砌体,同时应实现“强竖向(窗间墙)、弱水平(窗台墙)”的延性屈服机制。
加强施工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施工,防止出现“露筋、麻面、断层”等对结构抗震不利的不负责行为。
3.3 既有建筑问题
据调查,两次地震中破坏的许多农村砌体结构房屋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前,设计时基本没考虑抗震设防,全靠经验设计及施工,建议对20世纪90年代前现存房屋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对抗震结果给予合理加固处理。加固措施有增设构造柱,增设圈梁,增设梁垫,砌体局部重砌,裂缝修补等。
4结语
汶川,玉树大地震发生后,农村建筑物的破坏程度让我们对灾后重建工程及以后的建筑抗震设计有了新的思考,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在将来类似事件的预防上,把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成果彻底地贯彻实施下去。虽然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可以更加科学地防灾减灾。
参考文献
[1]GB 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
[2]冯远,刘宜丰,肖克艰,等.来自汶川大地震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结构工程师的视野与思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52.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全国下半旗、公共娱乐活动停止、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交通工具鸣笛并拉响防空警报……13亿人默哀3分钟,向四川汶川地震死难者志哀,整个空气都在这一刻凝固。这是1949年以来,我国首次为死难的普通公民降国旗志哀,且志哀仪式非常完备,它不仅是对死者的志哀,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和敬重。片刻的无声后是直冲霄汉的呐喊:“汶川挺住!”“四川雄起!”“中国加油!”汶川大地震已不仅是印度板块一次简单的伸展运动,它直接导致整个中国各领域的集体震荡。
公益组织掀起盖头来
汶川大地震后次日一早,四川省直机关公务员张先生与上百名志愿者,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提供志愿服务。面对蜂拥而来的捐赠款物,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志愿者都认为救人是第一位的,其他程序性、规范性要求都不重要。然而,很快,关于中国红十字会“万元帐篷”和“管理费风波”的声讨就有如在残垣断壁的地震灾区投入一枚重磅炸弹。
面对舆论压力,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江亦曼与中华慈善总会秘书长刘国林均公开承诺,此次救灾款物全部用于救灾工作,今后若遇类似灾难,对于公众捐款同样不提取管理费。然而,组织管理缺乏理性计算的做法,并没有让这套官方系统逃脱苛刻的公众审视和质疑。
公众质疑的缘由,在于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长期以来对信息披露不足。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是中国最大的两家慈善组织,其组织架构与中国的政府体系十分类似,被外界视为“官办社团”。 多年的实践中,救灾募捐一直是红十字会和慈善系统的专属领地。 相比香港红十字会和无国界医生香港办事处透明而翔实的报表,公众对于中国两大官方慈善组织的收支状况长期难以知晓。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说:“目前国内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规定均较粗略,管理体制不严,缺乏真正的独立审计,社会监督机制也不完善。” 透明和公信不仅仅是一种理念,它更是整个慈善业的职业道德,是全球慈善组织的大法和公法。有人把慈善组织比喻为鱼缸,慈善组织必须无条件公开一切信息。
5月30日《南方都市报》发表社论《以信息公开遏制国难贪腐》,文章称,抗震救灾款物的监管,除了政府内部的制衡监督之外,更为重要的乃是信息公开。全国捐赠信息管理系统呼之欲出。
然而装在套子里的慈善似乎只是招致质疑的冰山一角。有网友无奈地评论:看到无数的亡灵,我只能捐钱。但是我从不怀疑垄断性、集中性的资金使用容易出现低效问题。从地震发生至6月19日,短短38天内,仅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即已接收捐赠款物45.92亿元。在应对巨额捐赠的忙乱中,官办慈善体系本身运作显出它超负荷运转而产生的疲惫。
改变中国的慈善生态
在中国慈善体系遭遇整体性震荡,官办慈善体系高处不胜寒的时候,各类民间组织以空前的热情投入赈灾募捐,在官办慈善体系的罅隙之间焕发惊人的活力。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潘江雪和吴冲恰好走出上海民政局大门。这对夫妇刚刚提交了一份成立真爱梦想基金的申请。来自“真爱梦想”的内部统计显示,地震发生28小时内,基金募款超过60万元,购买超过6吨物资发送成都;120小时内,累计募款185万元,运送货物40吨,平均每小时运送货物330公斤,每分钟5.5公斤。民间组织开始走入公众视线,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
经过30年的曲折发展,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数量扩张明显,但因规模小而被遗忘在镁光灯照耀下的政府和“官办社团”之外。此次救灾,民间组织的反应可谓相当迅捷。 5月12日晚,南京爱德基金会就在成都建立救灾办公室,并拨款100万,紧急采购救灾物资。5月13日,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十多家非政府组织发出《抗震救灾十万火急,灾后重建众志成城——中国民间组织抗震救灾行动联合声明》,采取“各自行动,联合公告”的方式,当天就有57家非政府组织参加。
各民间组织间的通力合作避免了群龙无首之下的盲动与无序,使各路豪杰拧成一股绳,改变了以往在大灾害中非政府组织作为不大的局面。
与民间组织的迅速反应遥相呼应,我国“官办社团”跳出窠臼,开始寻找善款新的使用模式和慈善机构间的合作模式。
大地震发生后,大量捐赠资源蜂拥而入,顷刻间在具有救灾救助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头顶形成堰塞湖。而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民间公益机构,在服务的同时却面临因资源匮乏而限制发挥更大、更持久作用的局面。
在南都基金会徐永光的建议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率先决定给自己头顶的堰塞湖导流。首批拿出2000万元捐款,面向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灾后重建项目,尝试和探索与其他民间公益组织的共享与合作。
尽管此次地震灾害中,民间组织只发挥了部分功能,但这次群体行动,却在无声中改变着中国的慈善生态。地震灾区无疑成为中国民间组织大检阅的校场,民间组织的行动力获得极大锻炼和提升。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汶川大地震所激发的慈善热情和慈善行为实际上至少让中国慈善事业前进了十年,中国社会慈善事业大发展的格局已经出现,中国一个新的慈善时代已经来临。
确立政府与NGO新关系
随着抗震救灾进程的演变,重建的目标愈发细化和具体化。不容置疑,短时间内集中强大能量是中国政府救灾的强项,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已迅速出台历史上第一部针对区域性灾难的行政法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生机的重要制度保障。但政府既不可能长期集中力量于一个地域一个事项上,也不可能在具体的救灾上做到丝丝入扣无微不至。
灾后重建是要在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恢复基本的社会面貌和治理秩序,要让500万人口重新回归家庭生活,为他们整理出对故乡、城镇、社区、工作等诸多头绪的方向感,涉及人和社会“再造”的所有方面,持续时间起码长达数年。
巨大的重建需求使得政府需要NGO提供切实的服务。遗憾的是,目前NGO只是在一些边缘地方起一些次要的作用。原因在于中国公民社会本身的发育不完善、NGO定位模糊、自身建设差等老问题。
但从地震发生之后中国人民震惊世界的慈善壮举,中国人民对慈善工作的不停追问中,都在证实着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
就在5年前,舆论还在批评中国隐瞒SARS疫情,而此次我国政府不仅反应迅速,而且为中国大大小小的NGO的迅速成长提供了相对自由、宽松、友善的环境土壤。网络化公共领域的不同形式,使得所有人都能履行监督的权利。
重建已然开始,这是国家强大动员抚平灾害伤痕的艰巨课题,也是培育一个公民社会的试验区。公民和公民团体是一个社会活跃的毛细血管,借助他们的力量,重建工作能够倾听到最大多数受灾群众的意见诉求,促使重建的决策更民主、更有效,从而提高重建的效率和它的透明度、责任心。
他们不仅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也应该成长为一个持之以恒的自主、能动力量。尤其是在震区这样的环境中,一个发育健全的公民社会可以提供具体而微的社区服务,弥补公共部门职能受到削弱后的空间。灾区重建将是一个政府与NGO重新确立关系的契机。
在教学思品与生活中《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中,我运用了创设情境一环节,带领学生到室外体验感受,用眼、耳、鼻、皮肤等去接触大自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回到室内。首先让每位学生进行汇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大自然的美在哪里。
2、提出问题。在小组进行讨论,外边的空气怎样?阳光怎样?空气不在清新,我们
生活又会怎样?使学生能把问题解决课堂中。
3、进行展示作品,观看大自然的美,说出每幅图展的景物。
4、让家园更美丽,谈自己的设想,未来的家园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怎样能实现。
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人表决,使学生体会到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
《大地巨人》是一首想象力丰富的小诗,内容不长,但很有意思,诗中有三个小节具体的描述了大地巨人的高大,而最后一小节则告诉了我们这位高大的巨人是一位和蔼的巨人。这是一篇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乐学的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是这样做的,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愉悦的情绪是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百必备的条件。为了达到目的,首先,我根据课文以及学生特点,准备各个环节。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品味,展开想象,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大地巨人的形象,大自然的神奇美丽自然地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中图分类号:B845.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8)04-0005-05
5·12汶川大地震在震区制造了两场空前的大灾难:一场看得见,在地表——断壁残垣、人员伤亡;一场看不见,在人的心灵——惊恐、失去亲友的悲痛。创伤心理学认为,灾难一般都会使个体因心理失衡而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这种心理危机得不到及时的疏导、矫正,持续时间过长,轻者将导致身心功能的失调或部分丧失,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与工作;重者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反应——创伤后应激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会使人极度脆弱,脑海里不断重现灾难发生时的可怕情景,听到突然的声音会惊吓得跳起来,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正如心理学家肖水澜教授所说:“灾难会在人身上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折磨人一生,改变个人的性格,甚至导致极端行为如自杀和暴力。”因此,巨大灾难后不仅要对受灾人民进行物质的救援和躯体的治疗,对其心理的援助尤为重要。灾后心理援助不仅能给灾民以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而且能缩短其灾后心理创伤的恢复期,使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但是,由于我国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不健全,专业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欠缺等诸多原因,使得我们在这场灾难后的心理援助工作出现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干扰了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的还引起一些人为的二次伤害。深入探讨这次心理援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有利于我们后续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促进我国心理援助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地震后一个多月的心理援助工作中,全国广大心理工作者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由于这次灾难发生突然,涉及地区广、人口多,心理援助事起仓促,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做保障,在救援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
创伤治疗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援助人员仅仅学过心理学,或者只是接受过心理咨询训练是不够的。现在大家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心理专家等于心理治疗专家,心理治疗专家也等于心理创伤治疗专家。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心理专家包括各种基础心理学的专家和应用领域的心理专家;而心理创伤治疗属于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范畴。即使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家,也需要接受必要的心理创伤学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才可以进入灾区进行科学的心理援助工作。就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真正能够进行心理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极其有限,真正能够从事心理危机干预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也非常有限,远远不能满足震后的需要,心理援助队伍的发展严重滞后。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动用了1000个心理干预专家团;而汶川地震后到灾区的心理援助队不到100个,其中成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必然使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处于尴尬境地——巨大的需求和供给的不足。
同时,这项工作对心理援助人员专业、道德、心理、身体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有临床实践经验。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对被干预者和干预者自身都可能有不良影响。著名危机干预心理学家Everly等认为危机干预存在着危险,不成熟的干预不仅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干扰某些受害者创伤的自然恢复过程,甚至会者造成二次创伤。有事实表明,在灾区的心理救援中就出现了心理救助者因不专业的做法而导致当事者心灵再次受伤的情况。如对儿童使用“崩溃疗法”,心理援助志愿者的T恤衫上写着红色的“5·12心理救援”字样(对受灾的人来说,那几个数字是他们最痛苦的记忆,这样强烈的负面刺激,怎么可能有利于他们创伤心理的康复?),等等。
另外,一些心理援助者对受灾者的身心反应存在着认知上的错误。经历了大灾之后,受灾群众很恐惧,情绪波动极大,过度悲伤;有些人晚上做噩梦,睡不着,看到有顶的建筑就害怕,等等。一些心理援助者觉得这些都是心理问题,需要立刻治疗。实际上,以上这些都是人对非正常事件(大地震)的正常反应。人的心理创伤和生理创伤一样,都有一定的伤后自愈能力,大约70%的人几个月后就能慢慢地恢复正常,这些人完全不需要心理干预。一些不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援助者出于好心急着去进行心理干预,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反而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挫败感。
(二)心理援助工作无序
地震发生后,不少心理援助者相继进入灾区或灾民安置点进行心理援助,应该说这次灾后心理救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救助体系,没有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和相关的救助规范,混乱也随之而来,出现“各有各的道,各吹各的号”,从而导致心理援助工作的无序。比如,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看到各种心理援助组织,有政府的、民间的、本地的、外地的,有太多的人对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救助。这就引发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有些心理援助者不能坚持,来一两天就离开了,致使心理援助工作不能持续,一个对象接受多个心理援助者反复的辅导等。这样杂乱无章的心理救助不仅不能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反而给他们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同时,心理专家、心理援助志愿者、心理救援队之间都没有沟通,更谈不上资源整合,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受灾群众的心理造成干扰和伤害。所以,在灾后进行心理援助时,我们既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思考和有效管理。5月26日,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其中明确指出:灾区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心理援助队伍的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加强对进入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组织和人员从业资质的核准,杜绝对同一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心理救援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三)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
很多人认为,只有灾区的灾民才是受伤者。很多人都要求去“一线”,也就是去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然而,需要帮助的地方不仅仅是受灾最严重的
地方,没有人员伤亡而只是房毁屋塌的地方也需要帮助,心理援助也是一样。同时,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灾区的各种悲惨景象与苦难场景,尤其是各种血腥的画面与镜头,都完整彻底地呈现在全社会的观众面前。在长时间大量接触这种画面之后,往往也会让观众体验到焦虑、痛苦、无助等各种负面情绪,对于某些本身就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群来说,更是会造成强烈的刺激,并引发深层次危机事件的发生。这种事件其实已屡见不鲜,例如有一位在美国因撰写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籍而出名的华裔女作家,因为接触了太多的负面资料,最后竟然也自杀身亡。所以,除了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外,对其他进入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参与救援的军人、医疗人员、记者、志愿者中,也会有人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比如替代性创伤和无能为力的内疚感,等等。另外,间接接触灾难场景的全社会的民众,也都需要得到心理支持与安慰。
(四)对灾区群众心理援助缺乏系统、长期的规划
大灾后人们心理创伤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因此灾后的心理援助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灾后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更重要的是后续的干预工作,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因为在灾难的不同发展时期,人们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既需要急救,也需要长时间的疗伤,所以在干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政府与心理学界应统一步调,迅速作出反应,制定出长期的比较完整的心理干预计划。因为灾后的心理救援工作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智的分析和持续有效的耐心工作。然而,此次的心理救援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不少心理救援队伍是为应急而自发组织的,他们对自己所做的心理援助工作只有短期考虑,缺乏长期的计划和整体规划。
(五)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
高度的信息化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有的媒体只顾尽快地获取灾区的第一手资料,忽略了受灾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承受力,使得一些不当的信息传播给受灾者,对其造成了二次心理伤害。比如,被埋在废墟下获救的幸存者,多次被迫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不幸与坚强;有些记者一次次强迫幸存者去回忆自己的恐怖经历;有的被作为典范人物被媒体宣传。不可否认,这些没有“底线”的“爱心”与称颂,构成了对这些幸存者的“二次伤害”。因为这些采访对象一般被作为英雄、坚强者宣传,他们在镜头面前必须表现出勇敢的一面,而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压在心底。心理学认为,人在受伤后的情绪宣泄十分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内心的焦虑、压力与痛苦。这些情绪如果不经过疏导与处理,被迫压抑,持续时间过长,便有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而不少新闻人物却被剥夺了这样的情绪宣泄机会,这实际上不利于他们心灵创伤的康复。
(六)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
这一次大灾难,使人们的助人热情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心理专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帮助灾民时每个人也在帮助自己。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在内心获得某种安宁与幸福感。这一点本无可厚非。然而必须警惕的是,当人们沉浸在一种利他主义的激情中时,有意无意间也往往会越俎代庖。比如很多人在助人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受助群体的真实需求,而是带着自己对他人需要的猜想前往灾区。在灾难发生初期,灾民更需要的是生命的安全、生活的保障,一时还难以顾及自己受伤的心灵。而不少心理援助者进入灾区后急于给灾民作危机干预或心理创伤辅导,其结果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灾区人民当下迫切的需要,当然就会遭到拒绝或不被理解。
二、灾区重建阶段心理援助对策
针对这次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期对后续心理援助工作以及心理援助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一)加强灾后心理援助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
只有强有力的规章制度,才能够保障心理援助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们建议由中央宣传、文化、教育和卫生部门牵头,在抗震救灾指挥部下建立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领导机构,省、市、县和各个单位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机构,由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负责灾区心理援助工作,把心理救援作为灾后重建的一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指出:“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受灾群众和企业开展生产自救,积极恢复生产,并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工作。”可见国家已经把心理援助工作纳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就是要在严格的制度规范下,用专业的方法把具体工作进一步落实下去。
(二)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干预
灾后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建议制定一个长远而有效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或体系。“政府可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参与到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中去;鼓励民间成立更多的心理辅导专业组织,以弥补国家心理援助力量的种种不足。”这样,一旦灾难降临,我们就可以避免忙乱。还应建立比较完整的心理创伤评估诊断标准和干预方案,开通以专业人员为主,心理志愿者、社区心理辅导者为辅的心理援助网络,以定点、对口援助方式进行心理援助,以保证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持续性、有效性和可评估性。
(三)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
1.进行科普宣传
除了进入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之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学知识科普宣传对广大群众进行心理支持与引导同样重要。由于民众对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川西欠发达地区,民众对其了解和重视程度显然不够。有专家在进行心理援助时,曾被问及:“你们是来做思想工作的?”这就需要在相关主管部门和媒体的帮助支持下,以宣讲心理学科普知识、开展心理援助活动和发科普传单等方式向广大民众传播心理危机干预和灾后自我心理调适知识。
2.开展培训工作
应组织创伤心理学专家在灾区对当地心理专业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通过广泛举办讲座,对广大志愿者和义工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并大力发展当地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弥补心理援助专业人员的不足,也有利于心理援助工作快速、全面展开。
3.开通心理救助热线和网络救助平台
由于专业心理援助队伍的匮乏,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受灾者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心理救助热线和网络救助平台的参与就显得非常重要。教育部副部长陈小雅就提出要建立热线电话和网络系统,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安抚。应组织各地的心理专家在网络平台上(www.xinlil20.org.cn,bar.h863.com)进行全天在线公益轮值,以声音、视频、文字三种形式对广大民众进行灾后心理安抚。
4.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不仅可以推动心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能让受助者感受到心理的温暖和改变现状的力量,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恢复的重要促进因素。许多研究都证明,创伤事件发生后受到良好社会支持的受害者都有较佳的预后。因此对受灾者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帮助、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工作,都能成为有力的社会支持。全面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会更有利于受助者治疗心理创伤,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此外,还可让受助者建立“互助组”,增加对彼此的关注,建立团队中成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改变无助感和被动状态,增强自信心。
5.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站
此次地震受灾规模大,组织心理救助队深入到每一个灾区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在地震区孤儿或者老人聚集的重点区域内建立心理援助站,并告诉大家,如果感觉有心理问题,可以随时到援助站求助。
(四)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文化重建结合起来
大地震带来了大灾难,大灾难激起了大抗争。无论是在生死关头舍身救人的英雄人物,还是在废墟中顽强站起的共产党人;无论是亲临一线、情系群众的中央领导,还是星夜驰援、冲锋在前、连续作战的人民军队;无论是奉献爱心、勇担责任的志愿者,还是感同身受、献血捐款的广大群众:13亿中国人在世界人民面前显示出了高度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质、善良纯洁的人道主义禀性。这成为我们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强大精神武器。200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振作奋斗意志抚平精神创伤》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心理安抚结合起来,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地震灾害带来的忧郁感、孤独感和恐惧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所以,灾后心理援助还需结合思想教育、人文关怀,以激发受灾民众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精神,这对其心理的康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心理援助要科学有序
任何工作只有做到科学有序,才能顺利、持续发展。我国的灾后心理救援系统还很不健全,更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运用和完善。心理援助工作要做到科学有序,就要求我们一是要遵守严格的职业规范,科学、冷静、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心理援助工作,杜绝鲁莽的心理援助行为。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组织下,遵循科学规律,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要积极参加有关灾难心理援助的相关培训或继续教育,做到在职业伦理和科学知识指引下有准备地做好援助工作,不盲目,有头脑,不逞一时之勇。当今,不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比较普遍,在救助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心理创伤。因此,在灾区工作的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一定要在接受必要的培训后才能展开工作,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三是在进行心理援助时要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相互援助,科学地避免和减少替代性创伤。要做好长期援助的准备,并做好救灾人员(如军人、医疗人员、记者、志愿者等)的心理训练与干预。四是心理援助工作者必须身心健康,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因为在灾后的心理救援过程中,救援者接受的负面影响太大,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救援者自己也会受到间接的心理伤害,即“替代性创伤”,会给心理援助工作以及灾区增加负担。
【大地震后的反思】推荐阅读:
家乡的大地作文06-05
大地的呼唤初一作文06-03
大地的话仿写12-05
《大地的语言》阅读答案12-22
夏天的大地小学作文12-25
夏天的大地作文350字10-11
小学语文《大地的话》教学设计09-17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学设计思路09-07
读《大地恩情》有感05-24
大地电影院线运营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