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总结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际交流总结

校际交流总结 篇1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校领导的倡导和各位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共和小学教师于5月3日赴我校参加了本次校级交流活动。共有75位教师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本次交流活动,带动性强,示范作用好。现将本次交流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收获

1、加强了学校之间的联系。校与校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思想的统一。

2、突出了学科认识的统一。如何教,教师是各自为战,不能达成统一的认识,校际教研活动填补了这项空白。

3、教师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教研,教师们可吸取别人之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4、有利于学校的常规管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校看到的只是本校的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看到了学校间的差距,有利于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指导,给常规管理提供了成功经验。

5、注重了课堂常规,注重了实效。

二、不足之处

活动的形式和气氛有待提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校级教研活动,从主持人、执教教师、评课教师还是停留在汇报与听记的状态 上,缺乏交流与辩论的过程,对于执教教师的一些做法一知半解。对于评课教师的建议也是一知半解。

总之,本次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对如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做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为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的模式。

袁场小学教务处

校际交流总结 篇2

一、更新观念, 增强科研意识, 让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相融合

一种意识:全校教师要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意识。要让教师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

一种思想:在平时的教学教研过程中, 要让教师意识到课题源于教学实际, 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搞科研, 逐步形成“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 同伴即专家”的科研思想。

一个转变:要让教师对课题研究从行政取向和任务取向向教育价值的取向转变, 推动学校以课题研究促进课改实验, 以课改实验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让教师综合素质评价与课题研究紧相连

1. 构建好校本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分管校长为副组长, 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负责人及年级组长或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校本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相互配合, 督促校本课题的实施过程, 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方式。

2. 加强过程调控, 保证研究有序

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我们加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调控, 努力做到“三定”和“三查”。

“三定”:“定课题”——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 由教研组或个人选择申报子课题;“定时间”——课题研究人员在学校教务处的总安排下, 分教研组确定集体研讨活动时间;“定目标”——根据自己的课题要求分阶段制定研究目标。

“三查”:“查实施”——每学期对各个课题组的研究情况检查一次, 看实施情况是否正常;“查进展”——不定期地对课题组或教师个人的研究情况进行督导、抽查, 看进展是否顺利, 是否有困难需要解决;“查记载”——看集体研讨活动的记载是否翔实, 是否在按计划、按时积极开展活动等。

3.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明确努力方向

学校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教师综合素质评价, 学校把教师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每个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这些措施的实施,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并搞好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收到了实效。

三、立足校本、着眼课题, 让教学实践与课题研究永相伴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发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策略能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研究能力。我们主要通过从教师教学过程中具有的共性问题入手寻找科研方向, 提出研究专题进行专项研究的形式为教师参与校本研究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目前, 这种活动形式正逐步成为我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

四、“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让教师成长与课题研究同发展

1.“引进来”

我们先后聘请了省、市、县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来校为教师们作专题讲座, 传递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走出去”

首先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 特别是优秀的青年课题实验教师, 让他们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其次是给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锻炼的舞台, 尽量让他们在新课标教材研讨会、课题研究交流会、优质课竞赛等大型活动上展露风采。

总之, 我校以加强校级课题管理和校际交流为突破口, 推动了校本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中华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第5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校际交流总结 篇3

笔者因为负责厦门市“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区管校用”管理体制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的调研》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相关信息,对厦门市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推进教师校际交流的条件和经验

1.厦门自身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条件

一是经济发达。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经济较为发达。2014年,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625元,公办教师的收入比人均收入更高,特别是从2008年12月实行绩效工资以后,全市公办教师的工资收入基本持平,6个行政区内同一级别的教师工资收入相同,基本实现了同城同工同酬,这是教师校际交流的基本条件。

二是交通便捷。厦门市教育系统现行的体制分为: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和6个区属学校。现有的6个行政区,各区范围相对较小,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分布的范围虽然较广,但都分布在岛内和岛外的区行政中心,绝大多数教师住在市区、区中心城镇,随着教师工资的不断提高,教师拥有私家车的比例迅速提升,交通便捷,这是教师校际交流的有利条件。

三是校际差距较小。根据《厦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厦门市从2011年起免除全市义务教育课本费和簿籍费,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同时,加大力度缩小校际差距,2012年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教学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标准。2012年起全市统一了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并逐年提高。这也是教师校际交流的有利条件。

2.国内外的理论支撑和成功的经验

一是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已经对教师流动的必要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如美国学者卡磁(KATZ)的组织寿命学说,库克(KUCK)的曲线理论等,为厦门市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是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国外案例。日本的教师流动机制已经实行了几十年,比较规范化,透明度很高,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向轮换流动。韩国的教师流动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范围,已经步入了良性循环。瑞典根据学校的位置、交通、医疗、工作环境等条件制定出若干工资制度或津贴制度,以保障边远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激发教师流动的积极性。

国内经验。河北、成都等地先后进行“区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试点,并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厦门各区内也有教师流动的经验可供借鉴。有的区就实行“区”管校用的教师流动机制。这里的“区”就是中心小学(以前叫学区),学区内所有教师的人事、工资等归中心小学管理,各学校只负责使用,中心小学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需要,每年暑假对所有教师进行人事安排,教师在中心小学各校进行流动。这就如同一个“区管校用”流动机制的微缩景观。

二、推进教师校际交流的具体措施

教师交流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只有顶层设计先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在厦门市翔安区义务教育学校对教师开展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看法。结果显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相对比较偏僻的学校中95%的教师对此表示认可;重点学校、区位优势明显的学校中80%以上的教师表示担心。大多数教师担心流动的不公平、不透明,缺乏制度保障。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保障教师流动制度的推行。

一是制订教师流动的定期性制度。具体规定教师流动的年限,如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必须流动,新参加工作未满3年不能流动,女教师怀孕期不参加流动等。这样即使教师流动到农村学校、薄弱校,或者相对比较偏僻的学校,也可以安心工作,从制度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是制订教师流动的义务性制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教师必须参与流动,打破封闭状态,让教师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制订教师流动的程序性制度。规范教师流动的程序,具体规定每年什么时候教师填报流动的意向,怎样流动等。只有制订具体的流动程序,才能保证流动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四是制订相应的津贴制度,激励教师参与流动。针对流动到农村小学、薄弱校、相对比较偏僻学校的教师,制订相应的激励制度,在评优评先和职称的评聘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进一步修订与教师流动相配套的考核制度,治庸治懒,并逐步建立起教师的退出机制。

五是制订校长流动制度。校长首先是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流动;校长是学校的一面镜子,必须带头流动。如果校长及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能带头进行流动,那么,教师流动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小,教师对流动的认可度将迅速提升。校长流动本身有利于开展工作,更能显示出校长的才能。

六是新招聘教师时在合同上规定6年后必须进行交流。从招聘时就为今后的教师交流做好规划。

三、推进教师校际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各个学校的办学特色。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中学,体育教育尤其田径是其特色。从2009年起至今,学校田径队连续7年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比赛,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有一支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体育教师队伍,学校的硬件也围绕体育特色进行规划和建设。如果一味地为了均衡发展而将这些优秀的体育教师流动到体育薄弱校,势必会影响学校的办学特色,也会挫伤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注意区别“教师派位”和教师校际交流

近年来,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国各地“小升初”纷纷采用就近入学、电脑派位的方法,将同一片区内的小学生随机地派位到对应的初中。这一做法因其公平而备受推崇,因此,有不少家长、学者纷纷提出教师也采用随机派位的方法。

但笔者认为,“教师派位”是不科学的。只有将老、中、青,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男、女教师等合理搭配,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一所学校的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来之不易,“教师派位”会对学校的文化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学习。

校际交流总结发言 篇4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活动开展也算是圆满成功了!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我想谈三个感谢、二点感爱,二点希望。

第一个感谢是要感谢长兴镇完小的各位领导及各位教师不辞辛劳,牺牲国庆节的休息时间精心的准备这次活动直到今天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我们两校搭建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求高效课堂之道。第二个感谢是要感谢四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课堂。第三个感谢是感谢认真参与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第一点感受颇深的是我们长兴镇完小学校的校容校貌,人文气息浓厚,走进长兴镇完小校园,一种洁净优雅的感觉随之而来,校园到处绿树掩映,学校的教学楼、会议室、办公室、教室,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整洁,雅致,在课堂上我们看到长兴镇完小的学生是如此的阳光自信,大方有礼,敢想,敢说,敢做。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长兴镇完小的管理水平。三个字,高、一流。值得我校学习和借鉴。

第二点感受,听讲座及听课感受,先是田昌林校长的讲座,理念新颖,内容贴近教学实际,给我许多启示,让我收益匪浅。其次是听了两节语文课的感受,第一节是麻金琪老师的《坐井观天》,虽然麻老师年龄这么大了,但在课堂上激情盎然表情不输于我们的年轻教师。第二节是姚丽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记得2016年春季学期,那时长兴片区教研活动是在我们学校开展,当时姚老师也献了一节课,我们学校的听课老师都说怎么怎么的好,今天亲耳听了姚老师的课,确实如此的美。我觉得今天听的《我要的是葫芦》这一堂课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姚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始至终以饱满的情绪感染着学生,用富有魅力的语言吸引着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气氛,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这节课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知识。其他两位教师的课虽然我没得听,但从评课教师那里得知也是两节非常成功的课。

总之,献课的四位老师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教学素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的课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内容的恰当处理、课堂氛围的营造还是师生互动的设计,学生能力的培养诸多都发挥了典范引领作用,展现了骨干教师的风范,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一个希望就是希望我们每一位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在关注课的教学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学方法的同时,能够积极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下来能彼此真诚交流,交流成功经验,交流教学困惑,最终我们都能够有所提高。

小学校际交流活动总结1000字 篇5

一、活动的收获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学德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指导和监督;李东丹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活动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统筹规划;教导处成员为组员,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

2、磨课有序开展。

为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我校从开学起就制定了校本教研活动计划,精心组织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亮相课,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年级组的团结协作作用,上课教师在组内研课,磨课提高了校本教研的时效性,为校际交流活动做准备。针对第一小学的《黄昏的蝉》,参与交流的教师认真解读了课文,带着自己的思考参与校际交流活动。

3、促进了骨干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校选派了三四年级的骨干教师全程参与听课教研活动。课后与第一小学的领导和老师进行了联合教研活动,在浓厚的研讨氛围中,老师们不仅参与了教研的过程,也享受了教研的成果。教师既研究了课堂、研究了学生也研究了自己。

4、对高效课堂有了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通过校际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就“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实践、总结。我校通过摸索,在试验年级初步确定了以导学案的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第一小学的高效课堂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促进学生学习,学会,乐学。我校骨干教师在理念上有了改变,决心在落实高效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

5、开展了网上评课、议课活动。

第一小学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传到了我校的邮箱里,公共群里,供我校教师进行研讨。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同行参与其间,领略着网络教研的乐趣。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理论层面的知识比较少,需要继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实践共提高。

2、覆盖面不够。本次校际教研活动大部分是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优势发挥不够,只是简单利用了教师资源。其他教师参与的机会相对少。

校际交流 篇6

——记两校教研交流活动

2013年4月23日,久违的太阳露出了笑脸。为增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跃教研气氛,以研促改,共同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我校与白龙小学在白龙小学举行校际交流。

活动一天,早上听课。参加活动的全体教师第一节观摩了白龙小学田维仲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写作《未来的-----》,田老师在课堂上幽默风趣的引入,栩栩如生的教导,循序渐进的教学。让大家享受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堂。第二节课,我校汪东山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汪老师的教学新理念,以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让学生动手,思考。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数学。第三节课白龙小学田儒松老师执教五年级《将相和》,田老师的语言抑扬顿挫,激情洋溢,使整节课堂精神沸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校际交流反思 篇7

紫荆实验学校 刘亚娟

周一知道我要和米北小学老师结对的时候,我心里挺紧张的,因为我们一九班的纪律不太好,第一年教一年级,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总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我及时调整心态,丑婆娘总要见公婆,相信认真努力了总不会差。所以,我认真备课,按照高效课堂的模式精心设计了课件,又专门手写了一份教案,并请同一个办公室的两个老师提意见,力求呈现出最好的教学效果。

今天早上一吃完饭,米北小学的张景瑞老师就到了我们办公室,天气寒冷,而且还下着小雨,米北小学老师能这么早来到我们学校,我也是心生佩服。和张老师简单交谈了几句,我们就到教室里准备上课。课前,我教育孩子们要懂礼貌,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一节课,我觉得孩子们特别认真。课后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张老师虽然年轻,但一直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她比我有经验,但是张老师很虚心,和我聊起班级里四个大组之间的评比,每个人的积分等等。我告诉她:我们仿照高效课堂的模式,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一周评选出一个优胜组,可以免一次作业,然后小组长那有一个本,专门记录小组内组员的得分情况,一周评选出一个小明星,可以得到小奖品。张老师对这样的做法也很赞同。

课余,我们又再一次就今天的课做了深入探讨,我也虚心让张老师给我提意见,这一课的重点还是识字,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通过独学,孩子会读,自己站起来说出识字方法,像加一加,减一减,组词,编顺口溜等,孩子也说的头头是道。就是生字用的时间多了,学课文的时间就少了,张老师也提出课文没给孩子领读。而且,个别孩子情绪不稳定,不能认真听讲。

一天短暂而忙碌,静下心来,觉得还有很多方面不够完美:

1.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行为习惯还需要加强。

2.很多孩子做游戏时很兴奋,过后就控制不了自己,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需要再学习。

3.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精心备课,在编排整合课堂环节上下功夫,高效完成课堂任务。

一天的相处下来,我觉得张老师人很实在,学习力很强。能和她一块结对子学习,我也是收获颇多。

校际交流听课感想 篇8

今天上午我参加了校际交流活动,我从中体会到教师课堂构思的精巧独到之处,感受到教师上课的魅力和风格。下面就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和感想:

一、教师上课节奏清晰、明快,整个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高度兴奋、高度思考运转的状态。目标把握明确,整堂课重在文本,然而又不局限于文本,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效的扩展开去。

二、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

三、课堂上,教师节奏控制得当,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没有松懈的机会。整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学生学习紧张、明快而且轻松、活泼。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四、另外,从课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很高,在教学中能真切感觉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尊重,都是在用心教,用心与学生交流,所以学生积极性高,学习很有热情。

五、从课堂组织来看,教师对最新的教学理论的理解很深刻,并且也做了大胆的尝试。在此次听课中,可以感受到任务教学,合作探究性教学以及“先学后教”等教学理念。

校际交流听课体会 篇9

这次听课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10月10日~13日我和冉飞老师两人去石河子一小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学会小学校际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暨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旨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为促进新疆校际之间的交流形成感情纽带。共有来自经各地州、市、县,南北疆53所会员学校推选出的12节数学优质课,听课教师有200余人,每天上午听四节课,下午听两节课,下午两节课后作课教师就上过的课谈谈教后体会和反思并由石河子教研室教研员蒋新林就一天上过的6节课优缺点做出点评,和一起听课老师就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突显出的一些困惑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虽然此次交流研讨活动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无论是做课教师课堂构思的精巧独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石河子一小学生精神风貌,却使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感受:

一、教师课堂教学层面:

1、教师课堂驾驭能力非常强,整个课堂有张有弛,学生始处在兴奋、思考高速运转的状态。教师在灵活运用教案的同时,然而又不局限于教学设计,而是根据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开发和生成课堂资源。

2、上课时,教师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每节课,教师的情感到位,激情饱满,在情感处理上,又不象演员那样只注重自己的情感渲染,而是通过自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和开口表达的欲望,达到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同学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传感给每位听课教师的是这种感觉。学生不是被“逼”着学,被“牵引”着学,而是学生切实想学,想表达。

3、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让学生多说,教师少说,精彩的火花就在学生的积极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听课过程中石河子一小的小学生所表现出的具有开阔的知识视野,快捷的思维能力,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正是长期在这种课堂环境的培养中所形成的。

4、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日益呈现出多元的教学模式,更呈现出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样的一节课,在不同老师的课堂则有着不同的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和不同的教学反思。此次听的12节数学课中三、四、五年级所选课撞车,上成了同课异教,这样也可以引导听课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寻找一条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之路,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总之各参赛教师巧设计、精安排,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无不让与会者由衷地赞叹和钦佩,让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更多的是数学思维的提升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传递着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追求的本质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要做到有效性”的思想。

二、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1、今后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撑,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课堂底蕴的支撑。多读教育名著,向名师们学习,多去研究教材,合理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去研究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学生们一起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努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这次校际研讨观摩交流使我更加认识到:“教”也是“无止境”的。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敢于创新,积极开发课堂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真正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赋予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我将以这次活动为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寻找差距,努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

校际交流发言稿 篇10

大家好!

十分感谢两个区的教育局领导,经过你们的沟通、协调,促成了两个区的有关学校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校际交流发言稿。

十分高兴两个区的有关学校能够借助于这样的一个平台,进行切磋交流,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共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之道。

这一次的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是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针对新进展、明确新目标、落实新要求、达成新追求的有益尝试。当然,如果要使活动真正达成目标的话,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精心落实、稳步实施。

曹杨二中是我本人久仰的名校之一,在我的导师、上海市著名特级校长王志刚先生的带领下,长期来,曹杨二中弘扬“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以现代学校的理念创建“文理相通、人文见长”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全国范围内久负盛名。就此而言,同曹杨二中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对我校来说,应该是收获的大于付出的,对我们学校的发展必将有所裨益。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学校同曹杨二中这样的处于城乡不同区域的两所学校,开展校际对口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学校文化的交流,进而交融。当然,期间也很可能会带有文化的磨擦甚至冲突。

为此,对于这一活动,我想从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谈点想法——

一、文化的差异和相互尊重

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就会有差异。文化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面对这样的差异,需要我们养成相互尊重的习惯,做到对别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地平等相待。我们既不该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我们要学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情、平静的心境,以相互间应有的尊重,去面对类似的文化差异现象。

二、文化的多样和学习借鉴

文化的多样性因文化的差异性而客观存在。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多样的角度,去寻找适合于自己学校的优秀文化,及时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文化的多样性,以不同的视角,从丰富的文化现象中,汲取养料,来丰富各自的学校文化。以此来求得积极的借鉴,不断加大文化的融合。

三、文化的地域和有效移植

不同的地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发言稿《校际交流发言稿》。如此而产生的文化,也正因其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带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不同的风格。一种文化在此地可能会非常适切,而到了彼地则可能会格格不入。为此,我们在学习借鉴他人、他校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在进行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跨文化交流时,必须关注到文化借鉴的相容性和适切性,避免跨文化交流的失误,来确保文化移植的有效。

四、文化的冲突和有效融合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这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在我们进行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封闭的状态打破了。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很可能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我们在文化交流的进程中,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这种冲突和磨擦,实现有效的融合。


尊敬的昌德女中领导:

尊敬的昌德女中同仁: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浦高级中学访问团全体成员对昌德女中领导和同仁对我们的盛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一行32人代表青浦高级中学来贵校访问,此次来访时间虽短,但影响颇深。通过访问,我们对贵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巩固了与贵校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切,都得益于主人的真诚合作和大力支持。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青浦高级中学建校于1923年,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校园内到处可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心旷神怡,每个角落、每个景点都发挥了育人的功能。阳光雨露,是花朵芬芳的希望;花草树木,是四季常青的希望;青春少年,是祖国繁荣的希望。

与昌德女中开展跨境友好交流活动,是我校致力于创设开放的氛围,建立开放的学校文化的一项举措。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平台上来审视教育、实践教育、发展教育。通过博采众长,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走出国门开展交流活动,学习昌德女中大气的管理风格、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升我校的管理水平,学习昌德女中老师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强化科研意识,提升业务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此,再次感谢昌德女中各位领导、同仁的热情接待。祝愿贵我两校友谊之花常开,祝愿中韩两国世代友好!

校际交流心得体会 篇11

——寻找差距,谋求发展

余国立

4月13日,在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百年老校——煎茶一完小的校际交流活动。通过在这次交流活动,我感受颇深,收益匪浅。现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

1、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一堂成功的课,首先要取决教师的素质。只有你拥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生动透彻的讲解。

2、教师就是一个知识的表演者,教书不仅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课堂上要具有艺术性,表现老师的个性魅力。

语文不仅仅是思想教育课,更应该是文学与艺术相融的美学课。视觉、听觉的美感和生动传神的讲授引导带给学生的不止是知识,更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正如张治黔老师的那节课,她在课堂上生动地表演诗人,把诗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语言、动作等一系列的表演,丰富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3、教师要有自信心,勇于表现自我,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怕自己不行,把事情搞砸。其实不然,只有多参与,多锻炼,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让自己迅速成长。如刘老师,她是一个英语专业的老师,她去年上语文课,今年又担任了数学教学,并勇于上一节校际交流的公开课,虽然这节课由于诸多原因不是很成功,可她有了这份信心,为她以后的教学生涯铺平了道路。在此,我建议我们老师多上公开课,多多锻炼自己。

二、如何评课

当我们听了几节课后就是评课,作为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懂得听课和如何评课,评课要求精、准、语言要得体。当我听了才华出众的杨校长那精辟的点评之后,我为我的点评而感到惭愧。因此,我建议找个老师对我们的老师进行如何评课作一下培训,教师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学校管理方面

1、图书室的管理

我们的图书室管理给人的感觉就是乱,因此,我建议组织人员重新给图书分类,重编序号分栏目的有序存放,并按编号打印一份图书目录张贴在外,便于学生借阅和有序归还。

2、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体现的是领导的凝聚力,也体现的是一个集体精神面貌。我在这里提三点建议:

(1)、我们作为教师,要热爱这份职业,更要热爱我们这个集体。要把学校的荣辱当成自己的荣辱,要多关心我们学校的系列活动,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2)、领导不把老师分类别,全员参与各种活动。

(3)、领导要多关心职工,多与老师交流,听听老师的心声。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有不对之处,请谅解指正。同时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听多看,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一定要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真正吃透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校际交流讲话稿 篇12

校际交流讲话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和你们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进松桃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校际交流活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师们的积极主动参与,也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面对你们的热情我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好像回到了二十年前一样,虽然在这里只是短暂的六年时间,但对这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的眷恋,这次校际交流活动,其目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平台,同时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这个机会将更加促进两校的成长与进步。我诚恳地希望大家在这次交流活动中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真诚交流,使两校的教研活动越办越好。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同兄弟学校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提高两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各项工作推波助澜,将迈上新台阶,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兄弟学校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松桃的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松桃县第一完小翘首以盼真诚的邀请我的老朋友我的新朋友来一完小做客,期待着你们的光临。

上一篇:搏击课程下一篇:年度部门决算公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