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教案(精选10篇)
课题:勾股定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结论获得成就感,培养探索热情和钻研精神;同时体验数学的美感,从而了解数学,喜欢几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并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面积法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ppt,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放映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美丽的勾股树,2002年国际数学大会会标等。通过图形欣赏,感受数学之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2、多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 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后,同学们就会有办法解决了(二)学习新课
问题一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形(通过多媒体给出图形),判断外围三个正方形面积有何关系?相传2500年前,毕达哥拉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里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你能观察图中的地面,看看能发现什么?
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两直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那么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 请大家画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
问题二是一般直角的情形,判断这时外围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否也存在这种关系?
通过前面对两个问题的验证,可以得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通过这个观察和验算这个直角三角形外围的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三)巩固练习
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解决课程开始时提出的情境问题。(四)小结
1、背景知识介绍
①《周髀算径》中,西周的商高在公元一千多年前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规律;②康熙数学专著《勾股图解》有五种求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积求勾股法是他的独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写方程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作业
练习18.1中的1、2、3题。板书设计:
勾股定理是揭示三角形三条边数量关系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也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正是这章书所体现的主要思想。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比较、探索、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进行正确的应用。
本节教科书从毕达哥拉斯观察地面发现勾股定理的传说谈起,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这时教科书以命题的形式呈现了勾股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了我国古人赵爽的证法。之后,通过三个探究栏目,研究了勾股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对勾股定理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勾股定理,发展几何思维。
2、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简单的合情推理与数学说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入两段中西关于勾股定理的史料,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发同学们的思考。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经历小组协作与讨论,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并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知识。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亲自动手对勾股定理进行探索与验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1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2熟练运用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展示图片并介绍第一情景
以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开头为引,介绍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时的对话,为勾股定理的出现埋下伏笔。
周公问:“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
2、教师展示图片并介绍第二情景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种特性。
二、师生协作,探究问题
1、现在请你也动手数一下格子,你能有什么发现吗?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3、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三、得出命题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解释: 由于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所以,把它叫做勾股定理。
四、勾股定理的证明
赵爽弦图的证法(图2)
第一种方法:边长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 、,斜边为 的直角三角形围在外面形成的。因为边长为 的正方形面积加上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外围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简得 。
第二种方法:边长为 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 、,斜边为 的
角三角形拼接形成的(虚线表示),不过中间缺出一个边长为 的正方形“小洞”。
因为边长为 的正方形面积等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小洞”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 ,化简得 。
这种证明方法很简明,很直观,它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钻研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应用举例,拓展训练,巩固反馈。
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在实际的生产生活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发现和使用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问题,你可以吗?试一试。
例题: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六、归纳总结
1、内容总结:探索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利于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方法归纳:数方格看图找关系,利用面积不变的方法。用直角三角形三边表示正方形的面积观察归纳注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表示正方形面积,再次验证自己的发现。
七、讨论交流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他们模糊不清的概念,给他们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概念豁然开朗,为后面勾股定理的应用打下基础。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且能够根据方向与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并能绘制出简单平面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坐标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教学难点: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体方向,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每到夏季,浙江沿海一带就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台风过境时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影响。瞧,今早气象专家发现:在A市东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较强台风,这股5号台风将直接影响A市。(课件出示信息)师:请帮助气象专家在图上标出台风中心的位置。(引导学生理解东南方向只是一个大概的方向,无法确定具体位置。)课件演示:以A市为观测点,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个方向标志)师:气象专家经过精密测量,确定了台风中心位置。(课件出示台风中心位置)现在你能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位置与方向。(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
二、实践感悟,探索新知(一)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师: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呢?说说你的想法。生1:与哪个方向更接近;生2:与A市之间的距离;生3:角度;生4:经纬度„„
(2)在练习纸上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先测量,再介绍。(课件标出台风中心位置,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要求边指图边说清位置。)生1:东南30°方向。(引导正确表述“东偏南30°”,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理解含义:以正东方向为基准,向南偏30°。)生2:南偏东60°方向。(师加以引导:在生活中,我们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那个方位。)生3:东偏南30°方向,距离是6厘米。(可进一步引导:为什么还要确定距离?)(3)师:请以教室为观测点,指出“东偏南30°”方向。(引导用肢体动作演示“东偏南3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位角”。)2.确定距离
师:确定了方向,现在位置确定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有无数个点,只依据方向不能确定位置。)师: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的点太多了,如果你沿着A市的东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会找到6号台风、7号台风。看来光有东偏南30°的方向还是不行,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生:距离
师:(课件出示)经测量,台风中心距离A市600千米。现在请看着图完整地说明5号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二)学习根据方向与距离标出位置
1.理解信息。看信息,说说它的含义。(课件出示:6号台风中心在A市南偏东30°方向,距离是600 km)2.讨论方法:说说在图上标出物体位置时,应先找准什么(观测点),再确定什么(方向),最后确定什么(距离)? 3.尝试画图:学生尝试绘制出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4.欣赏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画法,让学生上台展示,重点交流以下问题:(1)南偏东30°怎么画?引导学生明确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即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靠近的方向对齐。(课件演示方法)(2)怎样在图上表示出600千米?(引导学生用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00千米,初步了解线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小结:说说如何确定某点在图上的位置,应注意什么?(三)观察比较,内化理解
让学生说说5号、6号台风中心的位置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结合图示比较两者的不同,知道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方向与位置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四)综合应用: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担心什么情况发生?根据信息预测台风到达情况。(课件出示信息:5号台风中心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6号台风中心正以25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基础练习
练习五第1题、第4题。2.提升练习练习五第7题
四、回顾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布置作业
在纸上按照确定的比例和方位,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并说明各个主要建筑、主要活动场所的位置。
初中政治《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出租车司机捡钱捐助的故事。法院判决,司机把钱退回失主。思考:如何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和法院的判决行为?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 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2.多媒体显示:教材图片——小王父亲合法买车卖车的案例。提问: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五、板书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聆听、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升学生欣赏能力。【知识与能力】
掌握四川清音的风格特点。并能自击鼓板哼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听辨四川清音。【难点】
掌握四川清音的风格特点,并能哼唱。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会询问学生有没有人听过布谷鸟的叫声?学生可能会回答“布谷布谷”,顺势引入新课《布谷鸟儿咕咕叫》。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发言(情绪是欢快的,速度是稍快的)。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属于什么体裁?”学生自由发言我进行总结(四川清音:早期称“唱小曲”,“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唱琵琶”。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定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它是由明清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的)。
(三)深入学习
1.再次完整聆听,体会歌曲描述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这样的情感?(师生总结内容的是描写布谷鸟在山谷中咕咕叫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之情)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感受四川清音的旋律特点(延音线、波音、倚音、顿音,更能凸显四川清音的风格特点,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也是其重要写作手法之一)。
3.完整的聆听一遍歌曲。并学唱其中两句,与学生一起感受四川清音的魅力。(四)巩固提高
1.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进行讨论(还知道哪些四川清音)。
2.学生讨论得出《昭君出塞》《尼姑下山》。并带领学生欣赏。(五)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布谷鸟的故事,还了解了四川清音的特点,希望同学们下课多搜集资料,再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特点。让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欢快的歌曲,结束这节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并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民间艺术;
【过程和方法】
通过利用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及规律;
【教学难点】
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民间艺术实物、计算机、相关绘图软件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欣赏东北秧歌,使学生对生动绚烂的民间艺术有个强烈的感知印象,学生针对着衣者的色彩搭配谈感受,引起他们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环节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说一说民间美术的在种类
设疑: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尝试说一说民间美术种类有哪些?
学生翻阅教材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二)了解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色彩
在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并派小组代表回答问题。环节三: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一)组织学生自主进行资料搜集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信息(民间艺术)的调查,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教师明确自主学习具体步骤
1.学生登陆指定网址收集和处理资料,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做以汇报。
2.代表性民间艺术作品赏析:组织学生以色彩为导向,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3.总结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纯度较高的颜色、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地域性强。
4.回顾色彩知识: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5.通过再次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环节四:放飞想象,实践创新
根据学生自己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特点的理解,利用画图软件来完成民间玩具涂色练习,可以自主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以此来解决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不足之处。
环节五: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作品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评价作品,选出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并从色彩搭配的规律方面进行品评,教师做最后总述。
环节六: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师生共同总结,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加强民族自豪感,并把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后学生之间可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进行后续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网校课程
不过退费有保障 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面授课程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 能够真正喜欢中华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文化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 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 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3.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
二、教学重点: 听赏《紫竹调》
三、教学难点: “加花”的创作与表现
四、教学设想: 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华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华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 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 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乐歌》、《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 感受二胡、唢呐、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演奏中出现的“加花”的技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选画、唱音乐 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加花”创作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比较《紫竹调》中旋律的变化,让学生 了解“加花”的技法,即“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另外每个小组只创作1至2个小节,降低了创作的难度。
五、教学准备: CAI课件、打击乐器、曲谱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设想 [page](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音乐 《欢乐歌》 2.上课礼仪 听音乐 进教室
《欢乐歌》为江南丝竹中的八大名曲之一,其情绪欢快活泼,便于营造典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都是踏着音乐 声走进课堂的,在踏进教室时你听到老师 播放的这首乐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这首乐曲的名字就能反映大家此时的心情,叫《欢乐歌》,大家刚才听出了这支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民族音乐 也有几千年灿烂历史有着许多像《欢乐歌》这样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 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民族音乐 之旅, 一起去感受民乐的独特魅力与韵味。自由回答 自由回答
激励型的语言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三)民族乐器 1.“八音”(1)我们今天探讨的课题是《八音和鸣》,“八音”指的是我国民族乐器以制作材料为依据,可以分为八大类别,大家想知道“八音”是哪八音吗?(课件 展示)(2)按照这种“八音”之说,大家能不能对各个类别的民族乐器举几个例子出来。(3)对于学生 可能说不上来的“土、石、匏”进行举例。(课件 展示)2.游戏分组
(1)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与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现在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屏幕上有四个乐器组的名字,你认为你手中拿的这种乐器该归到哪个乐器组,就做到哪一组去。(课件展示)(2)同学们都已找好了位置,那你们坐的对不对,我们来看一看。3.听一听,辨一辨
认识了这些乐器,下面,老师要播放一些民族器乐独奏曲的片段,来听听它们的声音。这些可是精品中的精品,相信大家一定回一饱耳福的,不过,别忘了老师屏幕中提出的问题哟。(播放《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的片段)集体讨论 游戏选择 看图片、了解 进行对照
欣赏,谈感受,辨别乐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与历史综合,了解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伟大创造 活跃气氛,调动学习兴趣
经典的独奏曲既可让学生了解一些乐器的音色,又可充分体验民乐的独特韵味 丝竹古韵 1.初听全曲
刚才我们领略了民族乐器在独奏时的魅力,真是音色各异、情趣各有不同。这些民族乐器除了用于独奏外,还常常用来共同演奏一支乐曲,形成齐奏或合奏。这样就组成了多种形式的民族乐队。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首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民乐小合奏〈〈紫竹调〉〉,听听中间出现了哪个乐器组的乐器。并从这四幅图中选出与其意境相符的一幅图。2.(课件 展示)介绍江南丝竹。3.复听全曲
下面我们就再一次来感受以下江南丝竹的清新优美。在体会《紫竹调》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的同时,大家可以轻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辨别一下,这支乐曲有几个段落组成。并说出每一段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播放音乐)[page] 4.复听片段
(1)展示主题曲谱、播放主题音乐 两遍。让学生 “啦”字试唱曲谱。
(2)展示笛子、二胡曲谱,播放两段音乐。引导学生 辨别哪段是笛子的,哪段是二胡的。
听音选画,谈感受、了解、聆听、听主题、模唱主题、辨别曲谱、音乐 与美术 综合,提高其艺术鉴赏力、自主探究,了解乐曲结构、进一步熟悉音乐 旋律,培养学生 识读乐谱的能力(五)创作与表现
1.引导学生 比较笛子和二胡演奏的曲子与主题的不同之处,教师简单介绍“加花”。2.进行启发然后给出几句乐谱学生 自由创作,教师引导做调整。3.学生 展示自己的创作,并唱出自编谱。可加入打击乐器。了解 创作 表现(六)爱与振兴
1.今天我们的民乐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今天的旅行,你对中国民乐有了怎样的了解呢? 2.这么美的音乐 ,可是,我们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它,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人,又该怎么办呢? 3.下面,老师 给大家推荐一支乐队,西望他们的演出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4.小结,提出希望。5.播放FLASH《紫竹调》,学生 可以听音乐 出教室。自由回答 自由探讨 欣赏
激发学生 去继承和弘扬民族传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案] [示例一]初中信息技术《Word页面设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使用“文件”菜单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并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进行设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页面设置”对话框的打开方式,从而了解利用Word软件进行页面设置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通过Word这一工具软件的学习,感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服务到生活中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步骤。
【难点】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张明星的图片,播放一张张图片,并问学生:“这些明星你们认识么?喜欢么?”学生回答,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大家情绪高涨,都很想马上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我们今天就利用Word制作这样的电子小报,那么我们首先应该需要完成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引入新课:Word页面设置。
环节二:师生互动,分析任务
教师先复习有关Word软件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设置电子小报的纸张类型和页面边距”。
任务
一、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并总结出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的一般方法: 在Word窗口中执行“文件à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任务
二、分别设置纸张类型和页边距,体会对文档的影响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打开教师共享的文档,两人一小组,自行探索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对文档的影响。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分别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并体会不同数据对文档的影响。
由师生共同总结:纸张类型决定了整体文档页面的大小;而页边距指的是文字到页面边缘的距离,且数值越大,距离越大。
任务
三、设置纸张方向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将页面横向放置?”
教师操作完成改变纸张方向的操作,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任务
四、保存文档 环节三:巩固提高
方向为横向,输入大量的文字,不利于阅读,所以我们将一页分为两部分去使用,这样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左右两部分应该对称,并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2.请学生思考保存文档的方式。
四、板书设计
(来源于网络整理)
[示例二]初中信息技术《网上交流方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能够通过网上交流软件进行网上信息交流。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能够熟练操作网上信息交流的软件,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通信问题。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能够认识到网上的信息交流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激发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的交流方式,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工具
【难点】掌握网上信息交流的方法,能够使用相关工具进行网上信息交流。
三、教学过程 环节
一、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在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进行信息交流的吗?”
同学:“在古时候,人们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信使传递信息或者使用飞鸽传书的方式。”
老师:“嗯,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又出现了电报、电话、网络等,人们可以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网络的发展也让我们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广泛,那同学们了解我们现在在网络上是怎么进行信息交流的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了解一下网上交流的方式。”
环节
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了解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
老师先带领同学浏览一遍课本内容,了解有哪些网上交流的方式,主要有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电子公告牌、网络日记。
提问学生若发送报告文件选择哪种交流方式比较合适,预设学生答电子邮件。引导学生他们用邮件发送什么信息,请学生上台演示利用电子邮件发送信息的操作步骤。强调需要输入接收方的邮箱地址才能正确发送。
同桌讨论QQ和微信是什么通信方式以及它和电子邮件的不同,并找学生回
答。
QQ和微信是即时通信,必须要知道对方的账户并且添加对方为好友后才可以,电子邮件只需要知道邮件地址即可。”
任务二:了解电子公告牌和网络日记
同学五人为一小组讨论电子公告牌和网络日记是怎么交流的,它们和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有什么区别,五分钟后找同学回答。
电子公告牌也叫论坛,我们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下讨论,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话题。在网络日记中可以有自己的储存空间,来管理和书写自己的日记,还可以与其他人共享交流日记的内容。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是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电子公告牌和网络日记可以是多人的讨论。
任务三:操作练习电子公告牌和网络日记
学生自主学习电子公告牌和网络日记,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指出在使用时要先注册账户,登录后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操作。
环节
三、小结作业
1.对学生掌握的网上交流方式的情况和操作进行点评。2.老师带领学生简单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3.同学将今天所学的知识总结成一个Word文档或者表格的形式。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7.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有序数对在上一节已经进行了讲解,并且之前也学习了数轴的概念,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像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要成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也能做出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且在生活中也为本节课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会通过点的坐标找到位置以及通过位置写出点的坐标。(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点的坐标与位置关系时,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几何直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概念。这种方法学生首次见到,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个例子。根据学生回答追问:有序数对所表示的位置如何直观表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利用有序数对而不用数轴进行导入,是因为有序数对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而数轴是上学期学习的内容,距离学生相对比较远。这样利用学生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导入,更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学生对于该问题能够根据之前的知识经验考虑使用数轴,我便和学生一起回顾数轴的三要素。接下来进一步引导:对于有序数对有两个数应该如何表示,进而转到用两个数轴。
继续追问:用两个什么样的数轴?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画一个不垂直的数轴让学生进行感受。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以及电影院座位的例子,得出结论:用相互垂直的两条数轴。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数轴的三要素,类比找到y轴的三要素。
给出总结:由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利用数轴的三要素进行讲解,既考察了学生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够利用相类似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类比、迁移的能力。
接下来我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出A、B、C、D四个点的位置,然后讲解如何用有序数对确定一点的坐标。例如A点,过点A分别向x轴、y轴做垂线,垂足所对的坐标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为A(2,1)。接下来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找出B、C、D点的坐标。
通过对A、B、C、D观察,发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位置,从而给出象限的概念。利用导入中学生给出的有序数对,以及新给出的(2,0)和(3,0)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对应坐标的位置。
从而引出x轴、y轴上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最后是一个难点,提问学生数轴上的点与坐标是什么关系?想一想平面上的点与坐标又是什么关系? 学生能够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平面上的点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至此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已经完成,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选点的过程中我选择不同象限的点让学生标出坐标,这样为讲解不同的象限奠定基础。
(三)课堂练习
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给出几个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各点。
这样的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何根据坐标找点,如何根据点找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与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我设计为:
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有何特点? 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七、说板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的兴趣。
2、让学生带着问题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正确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能把已有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3、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并会根据图形找出直角三角形及其三边,从而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于图形解决相关问题。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奋发图强、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找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及其变形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
运用已掌握的相关数学知识探索勾股定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想一想: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 1 -
(二) 探索交流,得出新知
探讨之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如图,在Rt △ABC 中,∠C=90° ∠C 所对的边AB :斜边c ∠A 所对的边BC :直角边a ∠B 所对的边AC :直角边b
问题:在直角三角形中,a 、b 、c 三条边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1)我们先来探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25前已经有数学家发现了,今天我们把当时的情景重现,
A
C
a
B
请同学们也来看一看、找一找。
如图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发现:S A +SB =SC
即:a 2+b2=c2
也就是说: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议一议:如果是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是否还会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图
分析: SA +SB =SC 是否成立?
(1)正方形A 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S A = 个单位面积。 (2)正方形B 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S B = 个单位面积。 (3)由上可得:S A +SB = 个单位面积 问题:正方形C 的面积要如何求呢?与同伴进行交流。 方法一:
“补”成一个边长为整数格的大正方形,再减去四个直角边为整数格的三角形 方法二:分割成四个直角边为整数格的三角形,再加上一个小方格。 综上:
我们得出:S A +SB =SC
即:a +b=c
2
2
2
C
- 2 -
a
B
也就是说: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概括: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语言描述:
如图,在Rt △ABC 中,a 2+b2=c2
(用多媒体简单介绍勾股定理的名称由来、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及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x 的长度 5
注意:要根据图表找出未知边是斜边还是直角边,勾股定理要用对。
从上面这两道例题,我们知道了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已知两边,可以求第三边。 即勾股定理的变形公式: 如图,在Rt △ABC 中
(1)若已知a ,b 则求c 的公式为:c =(2)若已知a ,c 则求b 的公式为:b =(3)若已知b ,c 则求a 的公式为:a =
a +b c -a c -b
22
22
2
C
a
B
2
例2: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 ∠C=900, A
(1) 已知: a=5, b=12, 求c;
(2) 已知: b=8,•c=10 , 求(3) 已知: a=
3, c=2, 求 请同学们利用这节课学到的勾股定理及推论解决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
电视屏幕:
解:在Rt △ABC 中,AB=46厘米,BC=58厘米
由勾股定理得:AC=
?
D
A
46AB
2
+BC
2
2
=46+58
2
≈74(厘米)
∴不同意小明的想法。
- 3 -
58厘米
C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已知两边,可以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 (2) 运用“勾股定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要利用图形找到未知边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②看清未知边是所在直角三角形的哪一边; ③勾股定理要用对。
(五)练习巩固
(1)、如图,受台风“麦莎”影响,一棵树在离地面8米处断裂, 树的顶部落在离树跟底部6米处,这棵树折断前有多高?
(2)、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经常有同学为了少走几步而走捷径,
于是在草坪上开辟了一条“新路”,他们这样走少走了______步.
(每两步约为1米) 3 (3)、已知:Rt △ABC 中,AB =4,AC =3, 则BC 的长为___________。 (六)作业
1. A、B 、C 组:课本第69、70页,习题18.1 第1, 2,3题. 2. A、B :练习册33、34页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勾股定理》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定理汇总(北师2011版)10-29
初中数学教师心得12-01
初中数学教师年度述职05-27
初中数学教师研修总结09-23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备课10-31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体会12-01
初中数学名师教案设计06-19
新教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06-20
初中数学教师90学时培训总结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