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作总结农业系统
上半年工作总结农业系统2007-02-06 09:47:20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抓好结构调整、特色农业、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和扶贫开发,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使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冬春连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一、农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种植业方面,继续调减了水稻种植面积,优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增加。今年早造水稻种植面积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多亩;春种花生、蔬菜、西瓜、玉
米等经济作物面积为万亩。其中花生万亩;蔬菜万亩,同比增加万亩;西瓜万亩,同比增加亩;甜玉米万亩。全县粮作与经作面积比调整为。蚕桑、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蚕桑面积达万亩,比去年增加亩,增幅;水果种植面积增加亩。畜牧水产养殖业方面,上半年全县生猪饲养达万头,牛饲养量达万头(含水牛),同比分别调减和,优质品种增多、效益趋好。母猪存栏量达万头,其中二元杂母猪多头,比重达,同比增加头。优质鱼面积有所增加。优质鱼放养面积达万亩,比去年增加亩,占水产放养总面积的。农业结构的调整正向好的方面发展。
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略有增加
上半年,我县采取各项措施,努力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使我县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增加。①畜牧水产方面。上半年,全县生猪出栏量达万头,比去年增加万头;肉牛出栏头;“三鸟”
出栏量达万只,同比增加万只,产值万元,同比增长;鲜鱼起水量吨,同比增加吨,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优质鱼为吨,占鲜鱼起水量的。②种植业方面,上半年蔬菜水果价格略有下降,但产量增幅较大。蔬菜总产量达万吨,总收入达万元;李、枇杷、杨梅、桃等水果总投产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为吨,产值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和。蚕桑业增产增收。上半年,蚕价虽有下跌,但茧量比去年大幅增加。据统计,全县发放蚕种万张,收购产量达万担,分别比去年增加万张和万担,增幅为和;蚕茧收入达万元,增幅为。③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全县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为万人,同比增加人,人均劳务报酬收入为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亿元,农村人均元,同比增加元。
三、农业科技得到了大力推广
今年,我县主要在蔬菜、花生、西瓜、甜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中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上半年利用覆膜技术种植
农作物万亩,其中大棚个、地膜花生万亩、西瓜万亩、甜玉米亩。同时,因地制宜地引进推广了一批优质动植物新品种。我县去年引进的日本反季节牛蒡试种成功,第一批产品吨已于今年月出口日本。上半年还成功引进了“丰抗”丝瓜、“碧绿”、“雅绿”苦瓜、“粤农”节瓜等瓜类新品种和优质沙梨、大果枇杷、粉蕉等果树新品种,以及日本萝卜、淮山、农友公司的“黑美人”西瓜品种。
四、农业招商取得了新进展,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全县各级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加大了工作力度,使我县农业招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签订农业招商合同宗,合同引资万元。其中马坝镇引进客商在泸头村委会计划发展亩“农大一号”板粟、“东魁”杨梅等优质水果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现已种植果树多亩;龙归镇引进客商在留村种植甜玉米亩,总投资万元;县农业局、林业
局、果树办等部门引进客商在长坝投资多万元发展沙田柚种植基地亩;乌石镇引进客商,投资万元发展蔬菜基地;大塘镇引进客商种植青刀豆,总投资万元。⑵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上半年,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在广东联益马坝米业(曲江)有限公司带动下,我县以马坝油粘系列为主的优质谷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目前该公司的“马坝油粘”商标正进行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以此带动马坝油粘进入国际市场,现已出口香港吨。在“绿怡果园有限公司”和长坝沙田柚基地的辐射带动下,沙田柚种植面积达到万亩。目前我县沙田柚也正在申报“绿色食品”标志和“曲江龙王柚”商标。蔬菜和西瓜等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其中大桥、周田、黄坑西瓜连片种植达万亩;龙归连片种植淮山亩,连片种植粉葛亩;犁市蔬菜种植亩;罗坑连片种植韭菜花亩;马坝种植香芋亩等,规模化生产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五、乡镇企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由于贯彻落实了国家对“五小”企业的整治改革方针,关闭了部分效益差的乡镇企业(主要是小煤窑),使乡镇企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全县乡镇企业个数为万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总产值亿元。同时,各镇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我县乡镇企业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各种渠道注入资金,重组优化乡镇企业,为我县乡镇企业走出低谷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农业局各项任务完成良好
⒈扶贫开发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扶贫办通过作好“大禹杯”竞赛活动迎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我县的这项竞赛活动在今年月份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地通过了省市两级的验收。并且完成了年扶持老区项目、造林种养项目、扶贫贷款贴息项目及“大禹杯”竞赛活动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⒉农村经济管理得到了加强。一是认真抓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扫尾工作和
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调查;二是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治理,解决了农户反映的部分乡镇教育附加费征收过高的问题和一些村部分农户电价过高问题;三是加强集体经济管理,完成了村组离任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涉及村委个,离任村干部人,查出违纪金额万元,违纪人员人。并完成了对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会人员和财会管理情况调查。
上半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⒈冬春连旱影响了我县农业生产。今年春季,我县出现六十年罕见的旱情,降雨大幅减少,造成我县有万亩农作物受旱,水稻、花生等作物产量和渔业生产受到影响。
⒉农产品价格总体下降,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上半年我县农副产品价格如蔬菜价格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比往年好,产量大幅增加,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宽,外销
量不够大,内销又不强,在外地农产品不断涌入的情况下,致使价格下跌。由于受国际国内丝绸市场不景气的影响,蚕茧价格也大幅下跌。我县目前每担茧的收购价由去年同期的元下降到元,加上丝绸公司经费不足,出现短期打“白条”现象。
⒊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小,门路窄。上半年我县农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成规模、上效益的项目不多,很难形成批量,形成产业优势,也很难参与国际竞争。
⒋乡镇企业出现负增长。近两年来,在贯彻落实国家对“五小”企业的治理整顿中,我县共关闭了个乡镇企业,主要是小煤窑、小矿窿等,由于小煤窑、小矿窿一直是我县乡镇企业的支柱,且关闭前仍处于正常的生产状态,从而导致乡镇企业出现负增长。
⒌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还不够大。上半年,各地对农业招商虽然下了一定的功夫,但总体上力度还不够,各镇招
商的进展不够平衡,一些镇在招商组织、宣传及招商项目的编制等方面进展不大。
⒍诚信意识观念淡薄影响了农业产业化进展。由于农民诚信意识、合同意识淡薄,有的农户不按合同规定的标准生产,产品达不到合同要求;有的农户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保护价时就履行合同,一旦市场价格高出合同价时就不履行合同,从而阻碍了当地订单农业、合同农业的发展,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针对以上问题,为确保实现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下半年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⒈要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马坝油粘系列种植面积万亩,扩种秋植花生面积万亩,推广反季节牛蒡面积亩,今冬明春扩大沙田柚面积亩,增加蚕桑面积亩,抓好马坝、大塘等镇以蔬菜为主的“订单农业”基地以及高寒山区的反季节蔬菜基地。
⒉狠抓农业高新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一是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种养技术。以马坝、樟市、龙归、犁市、大塘为重点,建立夏秋作物布局调整示范区;在樟市、犁市建立以反季节牛蒡栽培为主的创汇农业示范区;在龙归建立反季节甜玉米栽培示范区;在大塘建立秋植花生示范区;抓好马坝龙岗→县农科所→马坝石堡及犁市、坑口等地的设施农业栽培示范基地,今冬明春在周田、大桥、黄坑建立春种西瓜提早示范基地亩。二是推广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技术。要改进农产品种养技术,尤其是加强绿色、无公害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优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⒊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好招商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做好已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尤其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他们树立起重合同、守信用的观念。
⒋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要大力
抓好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工作,明晰产权,创新体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要通过招商引资,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要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企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⒌加强农产品信息流通服务。要把农业信息网建设作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开辟农产品销售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健全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站,不断优化市场信息服务。
⒍加快局直属企事业单位的改革转制步伐。根据曲府办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局直属企事业单位经营较困难,债务不断增加,人员负担过重的实际,切实加快改革转制步伐。一是实施经济性裁员,解除困难企事业单位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快转制步伐,完善经营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此外,要强化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管
一是冬季瓜菜产销两旺。种植面积264万亩、产量408万吨, 单产1.55吨/亩, 同比分别增长10.5%、14.6%和4.5%;出岛量290万吨, 产值91.6亿元, 增长11.2%和57.6%, 面积、产量、出岛量、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水果产销总体稳定。产量239万吨, 增长16.1%;出岛194万吨, 产值84.4亿元, 综合平均收购价4.4元/公斤, 上涨5%。香蕉总产量190万吨, 出岛180万吨, 1-6月平均收购价2.1元/公斤, 高于同期成本价0.4元/公斤。
三是生猪存栏、出栏、效益大幅增加。存栏534万头、出栏367万头、出岛79万头, 分别增长7.7%、8.8%、11.7%。平均收购价16.6元/公斤, 上涨54%, 百公斤生猪饲养收益突破600元。
四是天然橡胶产业健康发展。橡胶干胶产量10.9万吨, 销售量17.36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
五是粮食创高产活动成效显着。南繁一批项目开始实施, 广西、黑龙江等省区加大投入力度。创建水稻、花生高产示范片, 亩均增产15%以上, 10个市县14万亩优质水稻高产工程单季亩产700公斤。早稻播种215万亩, 产量73万吨, 分别增加4.4万亩和1.5万吨。
六是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188元, 同比增长31.7%, 增速居全国第2位,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8%, 高出全国8.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幅分别达53.7%、24.7%和56.4%。中部农民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42.1%,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瓜果菜、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98.1%和100%, 饲料、兽药合格率分别为98.9%和85.7%, 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 瘦肉精检测合格率100%, 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 “春防”工作得到农业部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副主任于文波、吴晓光,驻委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峻岩,副主任刘丰艳、柳涛,副巡视员郭俊英、吴国良,主任助理孙邦群,白城市副市长包维国,九市(州)农委、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主要领导出席会议。省农委各机关处(室)及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参加会议。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会议精神。九市(州)农委和长白山管委会环资局主要领导分别在会上作了工作汇报。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任克军主任首先全面总结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年初以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部门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8697.6万亩,比上年增加323.1万亩;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围绕棚膜蔬菜、人参、林蛙、食用菌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园艺特产品精深加工。百万亩棚膜蔬菜建设工程,已开工建设棚室3.1万亩,占全年建设任务的60%以上;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预计到6月末,全省猪、牛、羊、禽发展到1680.7万头、587.5万头、407.4万只和2.4亿只,同比增长8.4%、2.4%、5.5%和3.2%。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08.4万吨、25.5万吨和21.9万吨,同比增长7.1%、3.3%和5.1%;农产品加工业运行平稳。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21.3%;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6227元,同比增长24.7%,比全国同期水平(3706元)高出2521元,增幅比全国同期水平(20.4%)高出4.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结合全国增产千亿斤商品粮规划的实施,进一步争取国家支持,协调地方资金配套,加快推进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建设。农业六项工程和两个示范区共落实资金17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资打假工作继续加强。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新完成14项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筹建吉林省农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11个,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县)示范推广工作;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推动全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农业保险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农垦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得以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已批复完毕,万名村干部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对今年包保责任进行分工。强化宣传工作,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上半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80亿元,同比增长18%;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性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全省农业系统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在谈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时,任克军主任指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同时也面临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形势不容乐观,任务更加繁重。
一是复杂的宏观环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压力加大。二是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压力加大。三是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加大。四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压力加大。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压力加大。六是融资难贷款难的压力加大。
在谈到下半年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安排时,任克军主任强调,下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主题,牢牢抓住“发展”和“民生”两个关键,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的部署和要求,按照年初農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安排,在抓统筹、抓重点、抓薄弱、抓落实上狠下功夫,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要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继续推进粮食增产工程和项目建设,落实增产措施和责任,确保粮食和农业获得好收成,力争全年粮食生产实现600亿斤的历史最好水平。一是抓好田间管理。以争积温促早熟为中心,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适时应用促生长发育和促早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促进作物早生快发,确保安全成熟。二是抓好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三是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四是注意灾害性天气预防。
二要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力争全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增长19%以上。一是深入实施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搞好组织发动和督促检查,确保完成新建棚室5万亩任务目标。突出抓好棚膜蔬菜园区和省级标准园建设,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提高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二是加快实施人参振兴工程。推进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完善人参产业标准化体系,制定“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标准,做好长春农博会、东北亚博览会、全国农交会、韩国及海南“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活动等筹备工作。三是启动“特产之乡”评选认定活动。突出蔬菜、人参、食用菌、鹿、林蛙等重点项目,率先在蔬菜产业进行试点。
三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增长18%以上。一是推进项目建设。以年初确定的182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为重点,帮助加工企业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扶持政策,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积极搞好与省外重点龙头企业对接活动。三是认真抓好政策落实。重点落实好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把握投放重点,有效破解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强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大型强势龙头企业。
四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执法,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一是开展好专项整治。围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取得实效。二是推进标准化工作。完善充实省级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快省级地方标准的审定工作,抓好世行项目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工作。三是全面完成年度监测抽检工作。重点抓好例行监测、秋菜抽检,筹建常态化监测点,在全省开展重点、优势农产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工作。四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控工作。
五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一是组织召开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我省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推进我省现代农作物种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研究制定我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编制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分作物、分区域、分阶段提出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明确和落实好今后10年推进全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任务和措施。四是制定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推进方案,成立推进工作协调组,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负责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组织拟定重大政策措施。
六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剩余债务化解工作。做好各地化债方案的审核批复,加强调度、督导和检查验收,确保各地足额落实偿债资金,按时完成化债任务,为国家验收做好各项准备。二是加大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动力度。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和考核办法,确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三是进一步做好九台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的协调和跟踪工作,争取尽快获批。四是做好化解乡村垫交税费债务基础工作,组织各地对2008年审计锁定的乡村公益性债务重新进行清理分类,为明年开展此项工作打好基础。
七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搞好规划布局。完善28个县(市)镇村体系规划和1000个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各个村按照生产、生活、商贸、休闲等功能分区,规范建设节约土地、设施配套、座落有序的农民新区。二是提升示范村建设标准。每个县(市、区)集中打造3~5个样板村,每个市(州)集中培育2~3个标准较高、相对集中的样板区。三是办好农村民生实事。抓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社区服务中心、户用沼气池、电力设施、村屯美化、合作医疗、最低保障、文化设施、义务教育、养老保险、扶贫开发等十三件民生实事。四是加大工作推动力度。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好省市县三级千名領导干部、千个部门单位、千户企业帮扶责任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工作督查调度、衔接落实和检查考评,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八要切实抓好自身建设。坚持以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建功“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狠抓“五个建设、提高五种能力”,即狠抓学习型机关建设、先进性建设、作风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和制度建设,着力提高落实能力、监管能力、执法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的自身建设,提高指导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凝聚强大合力。
全体与会人员还参观考察了白城市工业园区和益海嘉里粮油、龙丹乳品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林海镇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区、洮北区青山镇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和平安镇雪寒大棚园区,切身感受了白城市农业农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二○一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十分重要的一年。今年上半年,我乡农业生产在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技术指导下,通过全乡各村、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协同作战,确保了全乡小春粮油生产喜获丰收,目前的大春生产长势良好,病虫害较轻,丰收在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抓落实
今年的春节前后,我乡受持续强冷低温天气的影响,给春耕生产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为此,各村、各部门深刻认识到春耕生产的严峻形势,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因地制宜,做到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早备耕五旱,扎实打好春耕生产攻坚战,认真做好大春生产各项工作。
二、明确指导思路,落实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2011年全乡农业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面积、强科技、保安全、增效益”。牢固树立了避灾争早,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全面完成了上半年的农业生产目标任务。通过全
乡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2011年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XX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XX吨,油菜总产量实现XX吨。其中发展优质稻XX亩;推广水稻旱育秧XX亩;杂糯间栽XX亩;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XX亩,其中盖膜玉米XX亩,专用玉米订单生产XX亩,玉米间种大豆XX亩;红苕种植面积XX亩,春洋芋种植面积XX亩,花生种植面积XX亩,蔬菜种植面积XX亩,全乡种植业以实现人均增收XX元以上。
三、突出重点,狠抓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落实
上半年的农业生产工作全乡上下紧紧围绕了总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新科技的推广落实,扎实开展水稻旱育秧和玉米肥团育苗盖膜栽培示范地建设,大力推广品质优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确保了大春生产工作扎实、高效、有序进行。
一是普及推广了高产优质良种。在大春生产中,全乡主推水稻川香优907、Q优108、D优202等品种;玉米主推东单80、川玉68、华试99等品种,;红苕主推了南薯88、川薯34;花生主推了天府11号、天府13等优质品种;洋芋主推了优质脱毒良种丙—41,早春蔬菜主推了苏椒5号、蜜本南瓜、青豇901等优良品种。
二是坚持最佳时期旱育早栽。全乡水稻旱育秧于3月10日完成播种育苗、玉米以于2月底至3上旬完成肥团育苗工作,红苕增温育苗及大豆工程与玉米同步进行并完成任务。
三是狠抓了新技术的推广落实。乡农技站组织了村社干部及科技示范户参加大春作物生产技术培训,重点培训和推广水稻旱育秧及抛秧栽培技术;玉米肥团育苗规范化栽培技术;洋芋稻草覆盖双免耕栽培技术。农作物间、套、混栽技术、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并在全乡四个村内开展了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技术模式,切实帮助了农民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XX乡抓大春生产工作
做到“五早”
春节刚刚过三天,XX乡党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组织乡农技干部及时召开了大春生产专题会,安排部署当前的春耕生产工作。根据
县人民政府的要求,并结合我乡实际,及时制定了大春生产工作计划由分管领导牵头,驻村干部、各村三职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村社,实地调查了解情况,现场指导农户,做好新科技示范推广,真正做了“五早”,即示范基地早规划,技术宣传早到位,思想观念早转变,物资资金早落实,备耕情况早行动。从而促使全乡上下俯下身子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迅速掀起了大春生产新高潮。
XX乡农技站
下半年工作打算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全县有机农业逆境而上,排难而进。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国际有机产品市场呈萎缩趋势,国内有机产品市场又没有形成,销售渠道不规范,我县有机水稻、有机毛豆、有机草莓订单减少,部分有机生产农户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万载有机农业在外的影响,万载有机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外地政、企业专家到万载考察参观的波涛一浪高于一浪,投资有机产业万载的热潮呈逆境上扬之势。长江国际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到万载投资3亿美元项目已签订协议,产业招商初见成效。下面就有机农业上半年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主要工作
1、全县有机农业生产规模稳定。2010年,全县有机农业认证面积26.7万载亩,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野生采集面积19.1万亩,保持去年规模。
2、主导品种生产和订单落实情况。2010年,全县有机农业主导品种订单面积13350亩,其中:水稻9700亩,毛豆1500亩、木姜1400亩、草莓200、芋100亩、脚板薯240亩、甜玉米140亩、蔬菜270亩。从调查统计来看,今年有机作物生长期偏迟,长势偏弱,受气象灾害影响,缺株较重,对今年产量有较大影响。
3、企业生产情况。据对金源、青叶、千年、锦江、万华、龙牙百合、水晶百合、永康实业等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统计,2010年上半年,八个企业总产值6.5亿元、销售收入6.29亿元、利润3977万元、税金2997.84万元、创汇2380万美元。
4、亚联微肥试验情况。为了提高我县有机土壤肥力和产品质量,我办已购进美国亚联微生物肥2400套,可使用面积2400亩。截止6月底,已下发1000套,分别在茭湖、高村、仙源主要有机农业生产区,使用的作物品种有水稻、木姜、脚板薯、玉米、辣椒、百合,参与使用的企业有金源、康强、锦江、金友、永康、辉明、旭泰等公司。我办组织专业队伍对微肥的试验推广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先后召开了乡镇和企业负责人会议二次,根据实施情况编制了试验推广方案,在茭湖、仙源、高村分别举办专业培训斑,参训人数200余人,印发了技术资料2000份。
5、在品牌上做响做亮,为产业招商打造特色鲜明的对接平台。坚持在“做真”的基础上做强做大,加大培训力度,深化有机理念,加强有机产品质量监管,完善有机生产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坚持做“万载有机精品”的发展理念,始终把打造品牌放在有机产业发展的首位。2010年5月,县政府组织代表团参加了在国务院扶贫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举办的“部分革命老区县扶贫协作优势产业推介招商洽谈会”,会上,孙国琴县长重点推介了万载发展有机产业的情况、资源优势和战略目标。同时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就我县有机农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前景专门召开了政府与专家充分交流的座谈会。通过打造与宣传并举,万载有机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万载有机”城市名片将为推动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受灾情况严重。五月中旬以来,受连续暴雨影响,使我县有机农业遭受很大损失。据调查统计,全县有机农业受灾面积1892亩,其中:被淹面积1600余亩,被水冲倒295亩,泥沙冲毁67亩,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受灾品种为:木姜295亩、毛豆890亩、一季稻秧田615亩、脚板薯60亩、芋10亩、小葱20亩。
2、关于有机生产和标识的新欧盟有机法规已经生效。涉及有机产品出口商、加工者、生产者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作出了修改,象锦江、青叶、金源等做出口加工的企业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农户将受一定影响。针对从中国进口的有机食品检出农残或被怀疑使用违禁物质(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生产资料(含转基因成分的种子)、和操作方法(辐照)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认证机构采取了许多改正措施。
3、法国主管部门已经决定,对于每次输入法国的有机产品,进口商必须提供最新的农残分析报告,如果无法出示该文件,输入的有机产品将被认定并作为常规产品处理。
4、欧盟各国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许多国家的主管部门要求认证机构之间强化合作,杜绝不遵守或违反有机法规现象。BCS对认证程序作了许多调整,从2009年7月起,有机产品申请TC证(贸易证书)必须向BCS提供准备出口的有机产品的农残分析结果。
这些变化,给有机认证和企业出口增加了不少难度,对全县的认证工作提高了要求,特别认证资料和基地操作方面要求更高。与国际大环境相比之下,近几年来,我县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管理呈下滑趋势,一些乡镇的有机地块处于松驰放任状态。主要有三个困境:
⑴主导产品市场不广。主要是市场开拓力度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不高,品种开发力弱。这里面有企业的问题,乡镇和农户的问题或合作社的问题,也有企业与基地对接的问题。表现有三点:①2008年以来有机水稻销售受阻。高村、仙源两乡镇有机水稻压仓现象给有机农业开发工作带来一定压力。②有机毛豆、草莓等品种在销售环节发展不畅:茭湖、仙源、高村等基地销售的产品总不尽人意,这与我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和上述国际市场形势变化有关。③有机木姜、有机百合等规模不大:多年来一直受种子、耕作等问题束缚,主要是一些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⑵内部质量体系不牢。象岭东、赤兴、白良、三兴、罗城、马步等乡镇,尚未形成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茭湖、高村、仙源等乡镇虽基础较好,但受种种因素影响,内部质量体系并不牢固,内部质量检查员由于是干部担任,兼职严重(按要求不能兼职)、流动性大、培训不够、专业水平偏低。缺乏内部质量检查员,人员不足又不合要求是限制我县有机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
⑶乡村干部信心不足。根据了解,相当部分乡(镇)干部,对有机农业的认识比较模糊,与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战略决策和目标要求有差距。许多乡村干部对有机农业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有机理念不强,急功近利,不愿做艰苦细致工作,认为没有订单就没有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不是赚钱的产业而是赔钱的东西,没有把思想和精力放在有机产业发展上。
产生这些困境的根源有三:其一是对有机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还不足。许多领导和干部的认识还停留在“要我发展、等待扶持”层面上,缺乏积极性,办法不多,措施不硬。其二是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有待加强。其三是抓产业发展的措施不够。
三、下一步打算
1、强化有机理念,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攻势。主要抓住三条:①展开新一轮大规模培训,传播有机理念,宣传有机标准,督促农户加强田间管理。②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③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2、研究产业政策,加大倾斜力度,酿造有利于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并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当前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和措施并付诸实施:①有机农业乡镇领导干部考核制度。②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③农户和企业主有机生产规范及违规处罚条例。对农户进行培训,宣传有机标准,推广有机技术,规范操作过程;对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引导,传播有机理念,灌输市场信息,指引发展方向。④有机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办法。
3、继续完善法规制度,完善监管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有机生产质量安全和万载有机品牌安全。尽早审议实施《万载县有机生产质量安全和有机品牌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尽早建立农业、工商、质监、环保、卫生、有机多个部门联合监管执法队伍,从严整治假冒行为。
4、加大有机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力度,推行有机农产品生产质量联保责任制。要把有机农业生产的质量控制体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切实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建立可追溯体系,落实产品质量联保责任制。
5、切实加强有机办、有机监控服务大队自身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择优录用优秀人才,并解决好人员编制等问题,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服务有机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川东北宜居宜业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发展特色产业和项目实施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推进三大行动,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
二、立足优势产业,特色效益农业快速发展。
三、强化项目监管,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突出全局责任意识, 狠抓农机化扶持政策落实。各省对《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扶持措施进行了细化、实化, 部分省级政府已出台实施意见, 其余各省基本完成了意见调研起草、征求部门意见等前期工作。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 (2011-2015年) 》, 各省按照规划提出的任务, 向财政部门争取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倾斜, 截至目前, 各省市区已落实补贴资金10.8亿元, 较上年增加6.8亿。农业部将2011年作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监管年, 部省市县层层签署责任书, 着力强化监督管理制度建设, 规范操作、加快进度。已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4.8亿元, 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的90.4%, 补贴农机具350万台 (套) 。补贴资金重点向抗旱、“三夏”、“双抢”急需的农机具倾斜, 通过补贴引导推进了装备结构调整, 拖拉机大型化、动力机械配套化的趋势明显。
突出组织跨区作业, 狠抓春耕和三夏农机化生产。全国累计投入2281多万台 (套) 农机具进行机耕地、浇麦、机播、机插秧等春季机械化生产作业。共组织7642个农机抗旱救灾工作服务队参加抗旱救灾, 累计抗旱灌溉小麦面积超过8000万亩次, 充分发挥了农机在抗旱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新建和续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126个, 全国完成早、中稻机插8700多万亩。全力以赴做好三夏跨区作业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跨区机收呈现“三平三提高”, 即总体机具供需平衡、柴油供应平稳, 麦收进度平顺, 作业水平提高、作业质量提高、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 机手机收作业纯收入超过100亿元。冬小麦的机收和玉米机播水平再创新高, 分别达87.8%、77%, 保障了夏粮颗粒归仓和秋粮适时抢墒播种。
突出提升技能素质, 狠抓农机化教育培训。继续实施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上半年全国共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5.5万次, 培训各类农业机械化人才320万余人次, 其中培训农机操作人员262万人次, 培训新购机农民58万人次, 提高了保护性耕作、春玉米 (小麦) 播种机械化技术、镇压保墒技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春季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等新技术应用水平。举办了全国农机技能竞赛, 激发机手学技能比技能用技能热情。
突出农机农艺融合, 狠抓农机化技术推广。举办了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研讨会、甘蔗生产机械化研讨会。各地相继成立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 安徽、河南、吉林等省农业、农机部门共同制定了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细则。各地按照《2011年主要农时农机化主推技术手册》, 细化技术内容, 完善技术规范, 加强宣传、培训和现场指导, 全国共举办农机化技术各类现场会2万次, 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化新技术面积1.35亿亩, 其中保护性耕作面积1480万亩, 机械深松技术580万亩, 化肥深施技术2410万亩, 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1970万亩,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马成武在会上简要传达了《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实施方案》。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就做好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作重要讲话。
于文波副主任指出,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安委会的统一部署,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呈现总体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省委、省政府“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部署,省农委作为省安委会的成员单位,配合省安委会负责全省农业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
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从思想深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从讲大局的高度,讲稳定的要求上,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在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农业系统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三是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力度。努力构建依法监管到位、责任主体明确、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直接负责,层层落实责任,逐级落实任务。
落实责任,全面开展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安委会的部署,今年将在全省农业系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当前农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开展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要严格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
抓好落实,确保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扩大隐患排查覆盖面,着力消除死角和盲区。要加强风险点排查,确保隐患整改措施“五落实”。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组织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的落实;要健全完善应急协调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要严格执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全面做好生产安全事故和其他紧急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处理工作,确保事故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一旦发生事故,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第一时间报告准确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
三是要继续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将规划指标纳入本行业(领域)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做到同时部署、同步推进。认真修订操作规程,完善工作制度,严格现场管理,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系统都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要求,全面提升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管理水平。
省农委副巡视员吴国良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作简要讲话。他提出,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各分管领导要亲自带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省农业系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前6个月,我行业务经营同比呈现“两减三增四降”的特点,即:
——贷款余额减少。截止6月底,全行贷款余额138139万元,较年初减少16058万元,下降10.4%。
——人均存款增加。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23859万元,人均存款286万元,同比增加72万元,增长33.64%。
——利润总额增加。在各项费用支出增加的情况下,上半年实现账面利润832万元,同比增加34万元,增长4.3%。
范文网【】
——不良贷款及占比下降。止6月末,全行不良贷款余额4460万元,较年初下降812万元,占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收入成本率下降。6月底全行收入成本率14.03%,同比下降1.4%,低于省分行目标值5.97%。
——资产利润率下降。6月末我行资产利润率0.56%,同比下降0.24个百分点。
——贷款累放数量减少。上半年,全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30408万元,同比减少6449万元,下降17.5%。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根据晋农(财)发[20*]13号文件《关于下发20*年省农业厅专项资金生产性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我市项目的申报工作,各县和市局有关科室共上报项目40余个,经筛选上报九大类,27个项目,分别是:优质玉米开发项目共计4个。即:高平市优质玉米开发项目、泽州县优质玉米开发项目、沁水县优质玉米开发项目、陵川县优质玉米开发项目;优质小麦开发项目共计3个。即:*市优质小麦开发项目、泽州县优质小麦开发项目、高平市优质小麦开发项目;区域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共计6个。即:高平市优质高产黄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泽州县无公害甜糯玉米系列开发项目、沁水县区域特色蜂蜜开发项目、陵川县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高平市高淀粉红薯加工转化项目、阳城县银杏茶及茶饮料加工项目;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计3个。即:*市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市城区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泽州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无公害(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共计4个。即:*市无公害(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陵川县无公害(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泽州县无公害(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高平市无公害(绿色)小杂粮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旱作节水工程项目共计2个。即:高平市旱作节水工程项目、陵川县旱作节水工程项目;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共计3个。即:阳城县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泽州县优质香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发项目、*市城区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1个。即:*市绿欣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20*年信息系统项目;脱毒马铃薯种薯开发项目共1个。即:陵川县脱毒马铃薯种薯开发项目。目前已有部分项目被省农业厅批复下达。
二、根据省农业厅计划处组织召开的《全省规划编制及项目检查工作布置大会》精神,布置了我市七大体系规划编制的编写和项目检查工作。并以晋市农(计)字[20*]4号文件对我市七大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分工。其中种子体系由种子站、果树站负责;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由科技教育与外经外事科负责;植物保护体系由植保站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由农业信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由农业信息中心负责;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由环保站、土肥站和科技教育与外经外事科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由技术站和扶贫与执法科负责,最后由项目办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总汇编。此项工作正在进行,预计7月20日前完成。
三、组织完成了由省名特优中心安排的20*年全省名特优项目申报工作,我市共申报项目6个。其中有4个申报成功,下拔项目资金30万元,其中高平市优质高产黄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5万元、沁水县区域特色蜂蜜开发项目5万元、陵川县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0万元、阳城县银杏茶及茶饮料加工项目5万元。
四、根据晋农计发[20*](1)号文件《关于检查、审计省级基本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完成了我市20*——20*两年内到位的.省级煤炭资金及地县配套资金所属项目的检查工作,并上报省农业厅计划处。
五、根据全市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完成了我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清理工作。
六、起草了李国继局长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七、组织完成了全面奔小康,农村怎么办大讨论——农业产业化太行日报专版组稿工作和配合市电视台完成了专题片报道工作。
八、根据局里安排,起草了《关于全市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建议》。
九、完成了市委农村工作会暨小康建设会议十大典型材料的编写、印刷任务,共计4万余字。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道路,也必将带来一场农牧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牧业科技水平、生产加工经营组织化、产业化发展程度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而在山东省范围内,东部沿海地区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又一直走在全省最前面,涌现出了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而农科高等院校,不仅是农牧业发展过程的见证者,更是积极有为的参与者、拉动者,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推广、生产经营模式探索与创新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加快促进山东省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农牧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科技水平、综合实力,同时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东部地区优势资源,面向全省乃至我国西部省份输送推广先进的农牧科学技术、生产经营模式和经验,促进东西部农牧业的共同发展、同步发展,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立农牧系统培训基地,在农业部直接领导下具体实施和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 设立农牧系统培训基地的目的和意义
在党中央十七大三中全会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统筹城乡改革等战略决策指导下,通过优质、高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积极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山东省东部地区是国内商业经济和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地区,也是今后探索和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前沿地区,迫切需要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现代农牧业发展理论和具体实践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指导。高等农业院校立足于东部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有利于把先进的农牧科技、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运作经验向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省份辐射,从而实现东、西部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立农牧系统培训基地的优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农牧业生产得到稳健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一大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其它合作性农村经济组织,创造出了许多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运作经验。因此,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农牧系统开展教育培训,具有巨大的区位资源优势。
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该校设有专门教育培训机构,专业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既有农学、果树、动科等传统优势学科,也有蔬菜、合作社经济等新建学科。在教育培训师资团队建设上,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干部到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地方党政机关工作,从而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技术知识、理论学术水平又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骨干。通过积极主动承揽、承办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建立并完善了教育培训管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培训经验。青岛农业大学坚持“面向三农、矢志三农、服务三农”的办学方针,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观念问题、方法问题、技术问题,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资源开发与利用、农村合作社组织的创建与规范、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兴起与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组织开展了山东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济阳县农民辅导员培训以及种养大户技术培训、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以及蔬菜栽培、畜牧养殖、果树栽培、水产养殖等专题系列培训。通过系列培训,不仅搭建了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对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其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按照培养农民田间学校师资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受训人员科技示范教育,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引导学员掌握以农民为中心,以现场为课堂,以参与式为依托的农技示范推广方法,从而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在我省东部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和拉动作用,有实力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承担和开展农牧系统的教育培训工作。
3 农牧业系统教育培训市场需求分析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生产与经营方式先后经历了市场化、工业化、产业化升级转型和国际化发展阶段。置身于市场竞争之中的企业组织及其个体成员,出于人力资源开发和自身提升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职业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培训需求骤增,并日渐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教育培训需求市场。在农牧业领域也是如此。农牧业领域里的党政领导、基层工作人员需要教育培训,农牧业及其相关产业大中小企业、职工、合作社经济组织成员也需要教育培训,广大农民更是迫切需要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创业和就业的能力。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落实和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必然会给农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带来根本变革,必然会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形成和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实现。在此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农牧业系统对于现代农牧经济发展改革、理念以及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与发展、合作社经济、新型农民创业等教育培训需求尤为迫切,而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 高等农业院校农牧系统培训基本工作思路
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立部属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基地后,教育培训基地将以继续教育学院及其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教师为班底,在农业部直接领导下面向省内外农牧系统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工作。
4.1 主要培训对象
(1)县市级以下农牧系统党政领导干部;(2)农牧业产业化企业主管及其骨干职员,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规模化种植、养殖及其产品加工等专业大户;(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4)具有创业和发展潜能的优秀新型农民等。
4.2 主要培训内容
(1)工商管理类教育培训,包括工商管理精品课程研修培训,农牧业企业经营发展理念和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培训;(2)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理论与实践培训;(3)农牧系统党政领导和农民企业家品质、能力等素质素养培养培训;(4)农牧领域实用性新技术培训以及特殊岗位资格认证类培训等。
4.3 主要保障措施
为保证各类教育培训活动能够更好适应并满足社会市场需求,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培训基地将以“讲求质量、注重实效”为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灵活多样的办班方式,坚持贴近农牧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办班,立足于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市场的实际需求办班。
(1)把过去主动承揽或被动承接培训项目,尽快扭转为主动开发和积极拓展社会培训市场,投入组织教师深入农牧业生产经营第一线,使之真正具备全面了解和解决专业范围内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研发形成培训课程的能力,以此提高办班的质量水平和实效。
(2)立足我省东部地区,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海外培训资源,提高农牧系统教育培训的国际化水准。目前,青岛农业大学已与日本、以色列以及英、法、美等农牧业发达而且可资我国农牧系统借鉴学习国家对口院校建有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下一步计划依托海外高校建立海外培训站,开发形成与海外考察学习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并组织业内人员走出国门考察学习、接受培训。
(3)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努力降低办学成本和收费,正向引导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和教育培训市场的健康发展。
(4)以教育培训基地为依托,搭建农牧领域经济组织的合作平台,促进省内外农牧领域各类经济组织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编印内部期刊,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牧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法规、政策、方针,推广介绍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经验和科技信息,传播农牧系统优秀的生产与经营文化理念。
总之,设立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基地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发展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基地办好,为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作出贡献,是所有高等农业院校应承担的责任。
摘要:设立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基地,是新时期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把农牧系统教育培训基地办好,为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作出贡献,是高等农业院校应承担的责任。本文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研究分析了在高等农业院校设立农牧系统培训基地的思路与意义。
关键词:农牧教育培训,高等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赵正洲,王鹏,杨道兵,余斌.谈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内涵、结构及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邓东京,饶异伦.关于农民培训的研究综述.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二O一O年七月九日
今年以来,我镇的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精神,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解放思想、凝心聚力,争先进位,两年倍增”的奋斗目标,坚持民生为本、创新为要、和谐为重、行政为民,紧扣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环节,做实农业、做强农村,为不断加快决战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就上半年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今年目标完成情况:
(一)全面小康建设重要工作事项完成情况
1、市下达我镇今年新增高效农业种植面积3500亩,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000亩。截止6月底,据统计已分别完成3200亩和1431亩,占全年目标任务90%以上。
2、市下达我镇今年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167亩,截止3月底前,已完成1200亩。
3、市下达我镇今年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经济组织6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土地股份合作社3个,社区股份合作社1个,合作社社员400户。至目前我镇已先后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2个,入社农户449户,面积1620亩。组建专业合作社2家,入社农户118户,组建了社区股份专业合作社一家。实际共组建了5家专业合作社,占目标的80%以上。
4、完成了水稻机插秧面积2.55万亩。夏季秸秆全量还田3.46万亩,均已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5、完成了市级河道疏浚土方12.3万方,占目标的100.8%;完成村庄河塘整治7.8万方,占目标的101%;改建了品祚泵站1座。
6、实现了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达95%以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其主要做法被市新农办第8期简报予以刊登转发。
(二)其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是组织有力。镇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一室五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宣传到位。印发了宣传标语、给全镇农民朋友一封信等,利用电子屏、宣传车等工具强势宣传,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是措施得当。采取了堵疏结合、宣教结合、查防结合、奖惩结合的办法。重点是对所有收割机采取了安装切碎装置,实行秸秆全量还田等综合利用。
四是督查严格。镇秸秆禁烧巡查组每天24小时轮回巡查。督查的力度大、密度高、态度明。
2、农村规费收缴工作已如期如数全部完成解缴任务。
3、以防汛防旱、抢收抢栽等为重点的农村“三夏”工作战绩可佳。
4、夏季秸秆禁烧、禁抛之后,农村环境突击整治成效明显。
5、现代高效农业迈出了可喜的发展步伐。(三)农业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市下达我镇今年农业招商引资到帐民资任务6000万元,外资130万美元。今年新增了两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发展项目。一是张任东禾畜业投资3000万元的“万头猪场”。二是应龙、如祯进步特种水产苗种场,投资1000万元的虾苗繁育基地。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到帐民资6250万元,外资130万美元。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快中有慢。①现有的项目在如何真正做大、做强、做实、做优上仍需狠下功夫,发展的资金瓶颈压力较大;②新增高效设施种植业面积难以落实。主要原因是受项目、资金、土地、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③发展过程中,前期遗留的矛盾和中期形成的矛盾有待进一步协调解决。
二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喜中有忧。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我镇有两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3个小康村创建计划。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有个别村对创建工作热情不高、力度不大、措施不力,硬件没有上,软件没有搞,对我镇全面小康镇的创建势必带来影响。
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完成的任务实中有虚。主要是大体量、实质性的项目还不多,还有待在增量扩模上多做文章。
四是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好中有差。管护的模式、管护的水平、管护的效果已得到全市、全镇上下普遍认可,但时紧时松、时好时差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主要突出四“抓”
1、抓推进。一是强势推进;二是快速推进;三是整体推进;四 是序时推进。
2、抓提高。一是抓干群思想认识的提高;二是抓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三是各项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抓落实。重点抓思想的落实,措施的落实和任务的落实。
4、抓查评。采取定期督查,重点督查和突击督查。按照镇党委、政府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严格考核,严格兑现。
四、争先进位的目标:
农业科学研究所上半年工作总结
是我所“十一五”科研结题的关键年。开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围绕年度重点、职能工作目标,大力推进科研工作,积极投身科技服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一、着力科研立项,加紧开展科研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所围绕市委、市政府项目推动战略,大力开展项目推动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申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市农科所脱毒马铃薯
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农业部评审,该项目国家总投资440万元,初步设计方案现已通过了省农业厅审定。申报的“生物质能产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由省农业厅立项,3年内每年项目经费30万元。与四川农大合报的“玉米转基因育种”课题已通过农业部答辩正式立项,我所可获支持经费50万元。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资料,争取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4-5个。我所共实施国家、省、市等各级重点科研课题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项,省级项目15项。全体科技人员以求实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大力开展各项科研试验工作,积极为“十一五”科研结题作好充分准备,着力构思和谋划“十二五”科研方向与目标。目前,科研工作运行有序,进展明显。小春试验顺利完成,大春试验按计划实施无误。现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3个,即:大豆新品种“南豆16号”,花生新品种“天府19号”、“天府20号”;通过四川
省科技成果鉴定1项,即:天府花生食用加工专用型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此成果与“四川花生青枯病分布及抗病品种研究与应用”等共2项成果已申报省科研成果奖励。作为全国地、市、州农科所中争取国家农业综试站最多的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我所大力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水稻、玉米、甘薯、花生、大豆、油菜等6个国家农业综合试验站、甘薯岗位科学家及四川创新团队马铃薯岗位专家,结合我省高产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了高产示范、大面积技术指导、品种试验及信息调研等工作。
二、落实“三大行动”,强力推进科技服务
我所积极发挥科技优势,积极响应部、省关于开展“三大行动”的号召,以专家服务驻村工作站为载体,大力实施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竭诚服务“三农”。
在今年的科技服务工作中,我所突出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开展新品
种示范。在我市嘉陵区、顺庆区、南部县、仪陇县、阆中县、西充县、蓬安县等地实施优质高产甘薯、花生、油菜、大豆、玉米等作物新品种示范片20余个,面积近2万亩。其中,在国道212线西充县凤鸣镇至阆中市彭城镇段实施了百里万亩“麦/玉/豆”与“麦/玉/苕+豆”丰产高效示范片,对所涉及乡镇的余人农技干部进行了相关农技培训,主推自研优质夏大豆“南豆12”、高淀粉甘薯“西成薯007”,现已完成了前期栽播工作,播栽面积近13000亩。同时,在省内20多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6个农业综合试验站及岗位专家大力开展高产示范,积极参与当地农业生产,无偿提供良种,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建立水稻、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甘薯等高产示范片30多个,面积近32万亩,其中核心高产示范区近2万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三农”工作。二是大力开展农技培训。以所领导牵头,先后组织科技人员近200人,并抽派5名科技专家担当
市农业科技特派员,大力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实地举办技术讲座
10次,培训懂科学、懂技术的农民2300多人,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为广大农村输送了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受到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今年2月我所以6个国家综试站和1个国家岗位科学家牵头,在阆中市举办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川21个示范县的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异地农技培训会,脱产培训县乡农技人员146人,得到了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肯定,省农业厅以“农业快报”通报全省;在西充、嘉陵、顺庆等地举办大型科技宣传活动3次,科技咨询干部群众上千人次,分发良种3000多公斤;继续实施了国家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抓好南部、高坪、阆中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已通过主管部门验收,圆满完成了新型农民培训任务。三是大力开展成果推广。深入乡村建基地、抓示范、搞宣传,在省内外推广应用自育的甘薯、天府花生、玉米、油菜、大豆等
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近1600万亩,促进了我市乃至我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四是抓好定点帮扶和计生“三结合”工作。按照市上相关部门的要求,帮扶地点落实在顺庆区梵殿乡,分管所领导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根据帮
扶对象情况,结合本所科技优势,研究制定了帮扶方案。
三、夯实科研基础,积极改善科研条件
我所加快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现已投入资金近24万元。推进潆溪试验基地建设,新建排水沟1200米、条石堡坎130米,优化了科研基地生产条件。进一步完善西河农贸市场设施,着力市场卫生、安全等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市场培育,市场经营情况良好。今年5月,该市场作为我市样板,先后迎接了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查组、省工商局、市委刘宏建书记及市、区各级职能部门的多次视察和检查,获得一致
好评。
四、加强学习实践,大力抓实精神文明建设
密切联系实际,围绕所中心工作,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大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所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学习活动,通过集中授课、分组学习、自学、制作宣传专栏、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干部、党员和职工的思想认识,并切实开展学习实践,在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干部职工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努力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二是加强机关效能和投资软环境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职工作风建设,落实“三项制度”,坚持所务公开,加强“五五”普法教育,进一步规范修订了科研管理办法等
文件,在全所上下严明工作纪律,整改工作作风,增强了职工执行力,提高了工作效能,有效促进了全所工作。三是大力创造文明、和谐单位。倡导爱心奉献,进一步加强与龙门镇嘉龙社区34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利用节庆日给帮扶对象送去了慰问金和物资,“六一”儿童节向灾区儿童献爱心捐款2250元;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强全所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创建园林式单位、平安单位,切实抓好综合治理、绿化卫生、计划生育、信访、信息公开、安全生产等工作,为全所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团结的环境。
下半年,我所要全面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扬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突出抓好项目申报、科技攻关和科技兴农工作,大力推动“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力争各项工作有所突破,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一是加紧项目申报。追踪落实已申报项目,并继续加大力度,开展立项工
作,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争取国家科研支撑。
二是加强科技攻关。狠抓大春试验,确保完成科研任务,为“十一五”结题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抓好科技兴农工作。突出科技示范,重点抓好在国道212线西充凤鸣至阆中彭城镇段实施了百里万亩“麦/玉/豆”与“麦/玉/苕+豆”丰产示范片,全面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并加大帮扶力度,认真落实对定点帮扶地顺庆区梵殿乡的帮扶措施。
【上半年工作总结农业系统】推荐阅读:
2022年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06-16
镇农业和农村上半年工作总结06-22
市上半年农业统计工作自查总结07-27
区农业农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参考07-24
农业局上半年的科技教育工作总结05-24
农业部门2009上半年能源环保工作总结05-30
在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06
上半年营销总结06-25
上半年总结开头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