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4-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1篇)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杨晓玲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外国语学校)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追求。新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自由而有效的挖掘除历史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作为国家课程补充的地方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能真实还原本土历史,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鉴于此,我们学校开展了地方课程之地方史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尝试活动。

关键词:地方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那么,初中历史教学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庭,爱学校,爱集体农庄,爱工厂,爱祖国语言开始的。”加里宁也说过:“祖国是扩大的家乡,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这些话说明了祖国与家乡的关系。无疑也为我们初中历史开辟了一条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可以从培养爱家乡开始。爱家乡首先就要了解家乡的`历史,家乡的人、事、物的变化等,通过对家乡历史的学习,激发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为家乡而自豪,从而达到热爱祖国的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教育不能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它是经验学习、重组或改造的活动,经验从做中学。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关系呢?地方史的教学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个难题。下面就我自身在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中地方史的概念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地方史一般来说主要是指我们所处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包括文字、实物和人们口耳相传的地方文化。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史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学科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目前生活的环境相差太远,无法像其他学科那样复原和复制。时空的间隔,使历史在学生眼中成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知识的堆砌,是一串串历史年代、事件和人物的集合体,因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高或难以持久。而地方历史是在学生身边发生、发展和演绎的,它缩短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他们对历史的遥远感,激发他们对生活地域的探求欲望,从而增强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对历史教材的理解,从情感上更容易接受知识。基于此,我们更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师教的方式和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立足“学以致用”,多途径地进行地方史在历史课堂中的实施。

三、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地方史

1.运用地方史知识导入新课

一堂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如,在讲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我就用与三国有关的宜宾历史来导入:看图说史,让学生找找宜宾的哪些建筑与三国有关?有什么关系?(图片有:丞相祠、馒头、悬棺、观斗山、洗马池等)学生一看这些就在自己身边,迅速积极投入到三国说史中,无疑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关系,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地方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并对教科书做有效的补充

如,讲到七年级下册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宋朝末年,元军攻宋时,适时插入地方史:元朝军队也来到了宜宾,在白塔山遭到了叙州府(当时宜宾)宋军的顽强抵抗,但最终元军占领叙州府,于是叙州府改名为徐州路,由旧州坝迁往三江口附近,至今未搬迁。身边史实的描述让历史穿越了时空的距离,让干瘪的过往变得触手可及,拉近了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习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

3.利用地方史升华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达到“知情合一”

爱家乡是爱祖国的一个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如,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一课,通过改革开放前后宜宾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让孩子们体会到变化之快,在感叹家乡变化之大和自己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意识到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是国家领导人策略得当的结果,由此激发孩子们为中国的变化而自豪,为中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而自豪。

4.利用地方历史进行探究性学习,明白历史的真谛,落实开展好素质教育

(1)通过学生自主考察身边的历史,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和考证历史的能力和素养,并从中明白历史是一门“求真”的学科,正如陈旭麓先生说的“率实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历史的权威就在此。”(2)通过亲自对动手动脑对历史的考证,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感受历史的美,人性的美和思想的善,从而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会诗沟的自然环境美;赵一曼的人性美:黄庭坚等在流杯池的书法艺术美等。(3)充分利用学生的爱好、特长和智力优势,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如,根据平时教学活动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可以是书面答卷、口头抢答、猜谜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做一些黑板报、墙报和图片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身边的历史并配上文字,提高历史学习兴趣,丰富课外知识。(4)根据需要利用地方史相关资料进行课外阅读,如《宜宾地方史》《宜宾年鉴》《宜宾人》等,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启迪智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改变历史课堂沉闷的状况,就必须让学生爱学、乐学,就必须开阔学生视野,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应该找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切入点,找到和学生思想相连的契合点,而地方史就为我们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可能。只是,目前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有现成的地方史教材,那就需要我们历史老师在教学之余去查找资料并进行印证,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同时,所有的地方历史都是教科书的补充,我们在使用地方史时不能喧宾夺主,这也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资源进行精心的筛选和合理的运用。希望在这个痛并快乐的过程中我们能把两者结合得更好!

参考文献: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简述地方的概念及含义

地方史指的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记录, 包括对某一地域的历史发展、有关人物或事件的记叙。即使是一个小地方也可以有一个久远的地方史, 各个地方史的存在组成了当代的中国历史。也可以说, 中国史的细胞就是地方史, 地方史是整个中国史的缩写。

例如,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 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 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公元3-6世纪, 杭州成为中国南方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 苏州成为江南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 杭州、苏州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 丝织、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 在无锡、南通、苏州等地陆续兴起, 苏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全国盛誉。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地方史来学习,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知识了解更加详细,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激情。

二、地方史的独特之处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都是千差万别的, 即使是在一省之内, 也有着东西南北的差别。有句俗语说“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指的就是这种复杂情况。但是, 这种复杂的情况恰恰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地方特色以及地方历史的丰富。我国地方文化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乡情色彩较浓烈

地方文化比较凸显乡土人情,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家乡情结, 中学生都会热爱、依赖自己的家乡。在地方历史中所提及的人物、事件, 有很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听家长或者长辈提过了, 也可能被地方的媒体报道过。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对于地方史就不会感到陌生, 反而会觉得亲切。一方面, 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有著名人物而自豪;另一方面, 学生对于学习这些知识也有了更大的积极性, 更浓厚的兴趣, 也就会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 历史知识更加丰富, 学生容易掌握

因为地方史的主要知识点是来自民间的, 就在学生身边, 学生会觉得这些历史知识比较形象、具体可感。对于这种知识学生往往是不会抗拒的, 反而会觉得学习充满了趣味, 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自然对各知识点的了解就会加深, 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三) 地方史是对历史课程的补充

中国的历史知识浩繁, 线索众多, 中学历史课本一般会选择较重要的知识来教给学生。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久远的国家, 学生只依靠书本的知识, 显然无法全面了解我国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加入地方史, 就会在对中国历史进行补充的同时, 使得历史显得更加直观, 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也就会更加详细、透彻。

(四) 地方史更具系统性

地方史是一地的发展历史, 系统性很强, 这会是最好的介绍乡土人情的教材。这种教材是教育学生爱国、弘扬传统教育的最佳途径, 也是一个强化家乡感情的最好手段, 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 学习地方史还可以培养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事物, 注重实践调研等好习惯。

三、如何发挥地方史的教学作用

在明确地方史的各种特点之后, 教师应先热爱地方史, 全面了解地方史, 这是使中学历史的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基础。怎样把地方史运用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来呢?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 教师直接在课堂上介绍地方史

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 教师可以直观地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某些地方史的发展情况, 这些地方史的发展在历史中的地位, 这种形式的讲解是由教师主导的, 会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地方史。这样, 知识就带有了故事性, 在讲解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可从中更多地了解中国史。

(二) 学生分组讨论地方史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 学会探究问题。因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某些地方史课题任务, 使学生在研究中学到地方史的知识。例如, 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整理江苏的著名人物, 一个组负责一个时期。这样, 学生会积极参加这个活动, 努力查找资料, 然后小组成员集体进行汇总。上课时, 各小组轮流报告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进行了学习, 了解了更多的名人事迹, 而且也使学生的搜集整理材料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锻炼。此外, 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 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 最好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 学生就会积极参加活动, 并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课堂教学也会更有意义。

(三) 学习地方史时要全面、系统

学生在学习了解地方史时要全面、系统地去掌握, 这就需要学校开发相关的地方历史课程。一本好的校本课程不单单给予学生全面的地方史知识, 也会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家乡。因此, 校本课程的开发, 要着重体现思想性, 重视真实的人物历史, 积极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四) 走出课堂去研究地方史

社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史学习基地。由于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主要还是依赖课本, 使得课本知识的相关实践教学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因此, 我们应积极利用社区资源。例如, 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历史纪念馆或者名人故居参观一下, 师生一起走出课堂学校, 亲自走进历史资源中去。这样,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引导,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知识,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地方史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地方史进行教学。

摘要:地方史指的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记录, 包括发生在这个地域的事件以及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这种历史具有比较浓烈的乡情气息, 学生在学习这种历史时可以强化他们的自豪感。因此, 在中学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地方史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方史,中学历史,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洪生.地方历史文献与区域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地方史 中学历史 教学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获取重要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切忌教学时过分专业化,不可有成人化的倾向,不要刻意地因为追求历史体系完整而过分重视知识教学,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勇敢地提出疑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地方史来进行教学,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简述地方的概念及含义

地方史指的是某个特定区域的历史记录,包括对某一地域的历史发展、有关人物或事件的记叙。即使是一个小地方也可以有一个久远的地方史,各个地方史的存在组成了当代的中国历史。也可以说,中国史的细胞就是地方史,地方史是整个中国史的缩写。

例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徐文化、吴文化和徐吴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公元3-6世纪,杭州成为中国南方经济文化中心。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成为江南最繁华的工商业都会和文化中心,杭州、苏州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19世纪末,丝织、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等地陆续兴起,苏州的丝织业更是享有全国盛誉。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地方史来学习,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知识了解更加详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激情。

二、地方史的独特之处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都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在一省之内,也有着东西南北的差别。有句俗语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指的就是这种复杂情况。但是,这种复杂的情况恰恰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地方特色以及地方历史的丰富。我国地方文化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情色彩较浓烈

地方文化比较凸显乡土人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自豪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家乡情结,中学生都会热爱、依赖自己的家乡。在地方历史中所提及的人物、事件,有很多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听家长或者长辈提过了,也可能被地方的媒体报道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地方史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觉得亲切。一方面,学生为自己的家乡有著名人物而自豪;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学习这些知识也有了更大的积极性,更浓厚的兴趣,也就会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历史知识更加丰富,学生容易掌握

因为地方史的主要知识点是来自民间的,就在学生身边,学生会觉得这些历史知识比较形象、具体可感。对于这种知识学生往往是不会抗拒的,反而会觉得学习充满了趣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自然对各知识点的了解就会加深,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三)地方史是对历史课程的补充

中国的历史知识浩繁,线索众多,中学历史课本一般会选择较重要的知识来教给学生。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久远的国家,学生只依靠书本的知识,显然无法全面了解我国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如果加入地方史,就会在对中国历史进行补充的同时,使得历史显得更加直观,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也就会更加详细、透彻。

(四)地方史更具系统性

地方史是一地的发展历史,系统性很强,这会是最好的介绍乡土人情的教材。这种教材是教育学生爱国、弘扬传统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强化家乡感情的最好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学习地方史还可以培养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事物,注重实践调研等好习惯。

三、如何发挥地方史的教学作用

在明确地方史的各种特点之后,教师应先热爱地方史,全面了解地方史,这是使中学历史的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基础。怎样把地方史运用到历史教学的活动中来呢?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直接在课堂上介绍地方史

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直观地在教学中告诉学生某些地方史的发展情况,这些地方史的发展在历史中的地位,这种形式的讲解是由教师主导的,会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给学生介绍地方史。这样,知识就带有了故事性,在讲解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可从中更多地了解中国史。

(二)学生分组讨论地方史

新的教学理念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探究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某些地方史课题任务,使学生在研究中学到地方史的知识。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整理江苏的著名人物,一个组负责一个时期。这样,学生会积极参加这个活动,努力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成员集体进行汇总。上课时,各小组轮流报告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主动进行了学习,了解了更多的名人事迹,而且也使学生的搜集整理材料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了锻炼。此外,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的联系,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最好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加活动,并会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也会更有意义。

(三)学习地方史时要全面、系统

学生在学习了解地方史时要全面、系统地去掌握,这就需要学校开发相关的地方历史课程。一本好的校本课程不单单给予学生全面的地方史知识,也会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家乡。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着重体现思想性,重视真实的人物历史,积极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四)走出课堂去研究地方史

社区也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史学习基地。由于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没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主要还是依赖课本,使得课本知识的相关实践教学没有起到一定的效果。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社区资源。例如,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历史纪念馆或者名人故居参观一下,师生一起走出课堂学校,亲自走进历史资源中去。这样,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引导,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地方史的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地方史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 梁洪生.地方历史文献与区域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2] 陈乃林,周新国.江苏教育史(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责编 张翼翔)

浅谈趣味教学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篇4

凤南中学洪良炳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历史是一门社会性、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提高学习历史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对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中学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在“引趣”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

在编写教案中,一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知识资源,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秦汉文化”时提到汉代卓越的医学家华佗,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史上这些杰出科学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精神,在教案中我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华佗虚心求教、游历民间的故事。课堂上同学们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518年隋朝立,文帝灭陈南北一。开皇之治科举创,经济繁荣民欢畅。610年运河通,世界最长远名闻,炀帝暴政义军出,618年隋朝覆。”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顺口溜很轻松的记住了。三是精心设计板书。课文内容重点、关键一目了然,过目成诵。彩色粉笔标明重点引人注目,强化记忆。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而有乐趣。1.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 1

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因同学们看过电视《唐明皇》等唐朝历史剧,所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2.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杯酒释兵权”这一内容时,老师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几位同学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本课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重点内容抓住了,且对后面用同样的手段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都轻而易举的记住了。3.借用历史谜语增添历史课的乐趣。我特地收集一些与历史有关的谜语,在教到相关内容时出示相关谜语让学生猜谜,常常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如:

1.年几何矣(打商朝一国君名)盘庚。就是“盘问贵庚”的意思。

2.八一(打一历史纪年名称)建武

3.保护庄稼(打一汉代名将)卫青

4.半部春秋(打一朝代名)秦

5.试金石(打一唐代名僧)鉴真

6.东方欲晓(打一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7.爷爷当先锋(打南北朝人名一)祖冲之

8.良药苦口利于病(打一南宋词人)辛弃疾

9.识别赝品---贾(假)宝玉

10.中正先生操之如何?----蒋干

11.青梅煮酒论英雄(我国一少数民族)。-----朝鲜族.12.《欧洲旅行录》(打明清小说一)《西游记》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

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例如: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时,同学们说课文中的诗人多,不好记,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印象外,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教给学生可列为“时代、诗人、主要特点、代表作或名句”等进行归纳,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他们高兴的说,这样我们对初唐到晚唐的诗人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有理的了解。另外,我还注重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参加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能力。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上三方面,趣味教案是前提,趣味教法是手段,趣味学法是目的。总之,创没偷悦的课堂气氛,寓乐于教,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兴趣是最好的药方。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5

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

张晓春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学”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加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活动。关键词: 信息技术

激活

化静为动

有效运用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单一,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当中的运用,一改往日教学中的枯燥乏味,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性,使学生产生共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索知识,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网状联系。因此,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将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合理运用与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发挥其高效优势,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 寓教于乐,更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流动。如在教《八国联军侵华》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文化成果图片,在播放鸦片战争后中国落后挨打的影音图片,让学生们深刻体会:中国曾经是一只雄狮屹立于东方的天空之下,而如今为何却成了众多猎物嘴边的尤物?以对比的方法巧在学生的心理设下悬念,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概括、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层发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过程

随着新课程颁布实施,现行教材在教学内容呈现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重视中学生的兴趣及心理特征,但这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中,只能是静态的画面,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化静为动策略,在课件中用动态演示,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将抽象的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再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并掌握。如在执教“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可以制作flash动画。首先把线路图展示在屏幕上,在出发点画上一个传授闪烁的亮点,说明这一闪烁的亮点代表张骞,然后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带箭头的线,用鲜艳的颜色标出,按照先后顺序,在每一个途经点都用闪烁亮点表示,在用动画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全过程,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途经点的名称和先后顺序。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历史课堂中难以解决 的问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单靠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亦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历史知识具有时空跨度广,容量大,不易说明的特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以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省时省力,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内容精要、分析精辟、语言精练,使得课堂教学节奏明快紧凑。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化虚为实,化繁为简,使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大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各种信息的积淀,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只能依赖一本精而又精、简而又简的教科书,它不可能全面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媒体计算机技术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伴随着图像的闪动、变化,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其集图、文、声、像、动画于一体,资料翔实,线索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恰当地将反映教材内容的背景资料展示出来,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合理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手中有所物,目中有所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学生就会主动地将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与新知识加以对比、分析、判断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6

谈到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些人可能认为不就是在讲课时插入几个历史故事而已。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什么时候插入历史故事是根据课堂自身需要选择在导入新课或教学过程中或课堂结束前引入历史故事。

第一节 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肯定会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师的授课中。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好奇心强,讲故事,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抓住他们的求知心里。故事导入是新课导入的方法之一,在导入新课时引用历史故事,通过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完成教学目标。

曾看到一位教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老师首先给学生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教师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入新课的任务。

如此导入新课,要求故事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一般不宜过长,1-2分钟,短小精悍。

第二节 教学过程中插入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初中课堂一节课四十分钟,要始终保持学生的热情相当难,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述,学生也没兴趣,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加些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也很愿意接受。

以前八年级讲第一课《鸦片战争》,讲述清朝的闭关锁国程度,清朝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方面有何表现,课堂枯燥并且抽象,学生也无法正常理解。曾经一位老师指出,如果课堂跟学生分享两个经典的小故事,也许效果大不一样。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问道:“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非常可笑的问题。讲完之后,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进一步总结:当时的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不仅加深了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认识,而且也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侧面的启示和对晚晴“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节 课堂结束前设置历史故事

如果一节课的结尾草草结束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课堂结束前合理利用历史故事,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最后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都觉得可惜,因此老师就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老师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道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他只能离开秦逃亡魏。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鞅变法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却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的各个角落,广泛的推行。所以商鞅虽死,但是变法却被持续下来,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此外让学生认识到商鞅的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同时也认识到变法不是件纸上谈兵的事,有时甚至是付出鲜血和生命。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 再现历史场景, 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 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 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 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 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 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 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的诗句, 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 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 学生更容易理解, 然后, 我再让学生讨论,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2. 增强历史感, 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 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 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 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 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 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 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 也不是强加的, 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 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 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 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 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 其反亟, 祸小;不削, 反迟, 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 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削藩的必要性。再如在对明代八股取士制度的危害理解上, 我选取了清代俞樾的一篇八股文《不以规矩》让学生传阅, 学生真切地看到八股文的格式及写作规范的机械、枯燥、繁琐, 产生了相应的历史感, 再在讨论的基础上自然得出八股取士制度束缚思想, 扼杀才智这一历史结论。

3. 提高阅读水平, 培养思维能力。

将史料引入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师生与教学文本 (教材和史料) 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提高阅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 在讲述抗美援朝中中国的出兵原因时, 可引用两段材料, 一是朝鲜金日成首相和朴宪永外相联名发来的急电“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二是彭德怀总司令对出兵的看法“……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国隔江相望, 威胁我东北……它既要来侵略, 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首先让学生从直观上感知史料, 再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概括史料, 得出出兵原因:援助邻邦友国的需要和保家卫国的需要。这种分析和认知也为认识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埋下了伏笔。因此, 在教学中, 有目的地引用史料, 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4. 培养探究精神, 体会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所以,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 接触一些历史文献,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介绍各种学术观点, 让学生有可能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如让学生通过分析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保船避战”, 考虑中日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双方的准备情况并思考:李鸿章为何会有这样的考虑?这一考虑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这一决定带来了什么后果?让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探讨, 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开阔思维, 体会自主探索学习的乐趣。

二、史料在历史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发挥史料在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充分实现教学目标,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更显得意义重大。而选择史料、认知史料、分析理解史料和得出结论是史料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过程, 那么, 怎样才能组织好这个完整过程呢?以下是必须注意的:应科学地鉴别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 但它不等于历史真实本身, 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因此其中必然会融入了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和观点、立场, 史料也因而有真伪、偏全、粗精、存佚之分。这就要求在选择史料时, 不能把艺术作品、遗闻逸事当作是正史来对待, 而是要通过考察, 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比较、剖析、鉴别, 看其观点是否最大程度地符合实际, 然后取舍。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充分鉴定后, 才能利用它们对史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否则所得出的结论就站不住脚, 而所做的一切也都将徒劳无功。不同年级,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由于知识储备程度不同, 我们应区别对待。

总之, 史料的应用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素质,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教学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及教材为依据, 最大限度地利用史料教学的优势, 发挥历史教育功能,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摘要:历史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的历史史料, 这些珍贵的历史史料是当时历史史实的真实再现, 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 挖掘这些历史史料, 使历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以后发展。

浅谈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文物;历史教学;文物搜集;文物使用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9-02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诸如建筑、工具、武器、生活器皿、艺术品以及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遗址、遗迹等。一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可以从不同侧面生动的反映这个时期人类社会的发达程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等[1]。在各种历史教材中,文物一直是备受重视的主角,各种图片和文字说明比比皆是。然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各种文物的实物却难得一见,这不仅无法使学生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也不利于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物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将各种文物的实物带进课堂,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对此,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拟就文物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历史课堂中所用文物的搜集原则

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各种文物不可胜数。因此,要想将各种文物的实物带进课堂并得到有效的利用,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搜集方法并进行科学的保存。笔者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搜集原则。

1.以珍贵文物为主,以普通文物为辅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对教学内容提供重要帮助,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通常是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如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两汉时期的金银器和雕塑、唐宋时期的壁画和印刷品、宋元时期的瓷器、明清时期的书画等,这些文物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生产、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又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特点。相对于珍贵文物来说,普通文物虽然也能折射出一个时期的诸多信息,但其典型性往往不够突出,有些甚至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并无太明显的区别。此类文物通常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出发,笔者认为在搜集文物时应以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为主,以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普通文物为辅。

2.以仿品为主,以真品为辅

在课堂上使用珍贵文物的教学效果虽然明显优于普通文物,但这些文物的大多数被奉为国宝,其真品不可能出现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文物时多以观赏为主,重点在了解他们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并不需要鉴别其真伪。因此,完全可以使用仿真程度较高的仿品取代真品。目前,大多数珍贵文物的仿制品在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其中像瓷器、青铜器、铁器、玉器、骨器、木器、书画等文物的高仿品甚至可以以假乱真,价格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其保存条件要求不高,可以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笔者就曾经在汝瓷、钧瓷等原产地购买了一些略带瑕疵但仍不失精美的古瓷仿制品,每件价格多则数十元,少则数元。在此后主讲陶瓷史专题时,这些仿品在课堂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除了购买珍贵文物的仿制品之外,也可以自行搜集一些价值较低但特点鲜明的普通文物作为辅助。

3.以小件为主,以大件为辅

由于受到保存条件和课堂教学条件的制约,在搜集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文物过程中,必须本着节约空间和便于搬运的原则,在搜集时应以小件为主,以大件为辅。对于原件尺寸较大的重要文物,可以购买其缩微仿制品,如市场上常见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仿制品,虽然只有原件大小的1/20左右,但其外形、神韵都复制的惟妙惟肖。购买这一类仿制品既节约了有限的储存空间,也无碍于课堂教学的效果。

4.以耐用品为主,以易损品为辅

课堂教学具有定期循环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所搜集到的文物要经常使用。不仅如此,大多数文物还要被保护经验不足的学生观赏和品鉴,这就要求所搜集的文物必须具备结实、耐用的特点,像石器、青铜器、铁器、木器、玉器、陶瓷等相对较易储存且能长期循环使用,可以作为文物搜集的主要对象。对于像书画、纺织品、动植物制品等对储存条件要求较高且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文物,可少量搜集,作为其他文物的补充。

二、文物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方法

文物由于质地、结构、价值等各不相同,在应用于课堂教学时其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赏

在课堂教学中,文物的使用方法中最常见的是观赏。无论是耐用的青铜器、石器、玉器还是容易磨损的书画和丝织品,学生有序的近距离观赏都不会对其造成破坏。因此,这是一种既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又能有效保护文物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做好充足的讲解准备,在学生观摩时进行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品鉴

带有保护性的观赏虽然可以保护文物不受破坏,但对其质感、细部特征等无法准确地把握。因此,对于部分价值较低且不易损坏的文物,可以让学生直接把玩、品鉴,以增加他们对文物的感性认识[2]。品鉴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相关教材引导学生对文物的种类、材质、制作工艺、年代、真伪等做出判断并给予点评[3]。在学生把玩、品鉴文物时,教师要事先进行保护知识的讲解并提供必要的工具和保护措施。特别是纺织品和古籍,一定要注意其湿度、温度、光线保持在较适宜的范围内[4]。

3.仿制

为了对部分文物的制造过程和使用方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仿制部分文物,如石器、陶器、骨器、木器等,在仿制过程中去领会我国先民们的智慧和劳动的艰辛,以此加深学生对文物的认识。在仿制前,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仿制方案,像石器、陶器、骨器、木器的仿制可以按照相关技术操作流程进行[5],并尽可能的压缩开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4.实地考察

除了可以搬到课堂上的各种文物之外,还有许多遗址、遗迹以及各种博物馆、展览馆中的馆藏文物也是学生学习时需要观摩的重要材料。因此,到这些地方进行实地考察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实地考察时,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充足的讲解准备,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准备解说词,做到有的放矢的考察,避免“骑马观花”式的参观。

三、历史课堂中使用文物教学的原则

1.持之以恒

与图片和文字资料相比,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各种文物的实物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无论是前期的搜集、整理工作,还是备课时查阅资料、设计教案,一直到课堂上的观赏、品鉴等活动,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文物贵在坚持。在文物教学运用熟练以后,文物教学不仅不会成为累赘,反倒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前后连贯

在使用文物教学时,还需要注意所用文物的连贯性。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大量出现的陶器,在此后逐渐演变分化为瓷器、陶器等不同类型,但他们之间的联系紧密。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内容,而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将实物进行有目的的对比,将有关陶瓷的发展历史、鉴别方式、生产工艺、审美标准等作贯穿式的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此前学习的知识,又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事物来龙去脉的兴趣。除了瓷器之外,古籍、艺术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纺织品等都可以通过专题形式做前后贯穿式的对比来充分发挥文物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3.统筹兼顾

我国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遗留下来的文物比比皆是。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充分发挥不同种类文物在课堂上的作用,就必须做到统筹兼顾,使它们相互补充。一般来说,在一节课中,使用文物要尽可能多样化,努力避免只使用某一类文物。这样做既能避免学生因重复而导致兴趣下降,又可以让他们更全面的掌握所学习的内容。如在讲述某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时,就可以把这一时代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艺术品、纺织品等都选取一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示,使学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4.教书育人

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文物教学在这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文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数量庞大、造型精美的文物,当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可以与之媲美,它们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完美见证。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深入了解,可以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文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近代中国的落后,使我们惨遭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大量珍贵文物被破坏,还有许多被掠夺至国外。通过了解这些文物的仿制品,可以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找出落后的原因和民族自强的道路,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三,文物教学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用于课堂教学的文物,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通过对部分文物的制造、使用等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感性的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总而言之,历史课堂中的文物教学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虽然目前在文物的搜集方法和使用方法上都存在诸多不足和漏洞,亟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但只要认真准备、精心整理,文物教学一定能够为历史课堂增添乐趣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昌倬.文物与考古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02:1-4.

[2]陈隆文.文物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10,(30).

[3]王琦,林健.文物鉴定基础[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成兴,尹慧道.文物保护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242.

分析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9

转引自“新思考网”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与正确。学法指导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面向21世纪的学科教学目标之一。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要加强学法指导。尤其在新高考与新课程的形势下我们感觉考试主要体现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历史教学必须探究学生如何从“学会”发展为“会学”,历史教学研究也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法,不失为学习高中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分析的对象、分析方法指导、学会分析法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与分析。

一、引导学生分析的对象

1.分析历史知识结构

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概念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才有物质基础和依托。布鲁纳认为: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历史知识结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高度,让他们从整体上认识历史。历史知识的结构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历史事件有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起因、结局、影响以及历史意义等等;一个历史阶段有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外交国防等等方面构成;一个历史现象同样如此;每一节教材知识都有一个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每一节课堂上我们都应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结构。譬如,我们学习的近代史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知识结构:第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如何?第二我们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如何解决的?第三恢复的表现如何?有什么历史作用?我们在上课时就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结构上进行分析。

2.分析历史显性知识

历史显性知识是学生通过文字表述可以直接感知的。任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都有其得以产生的原因、其本身的发展过程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分析显性知识,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历史因果关系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围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历史事件是相互联系的,而在各种关系中,因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加以系统分析。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学中,首先从课题分析得出“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历史的显性知识比较明了,我们就从构成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知识就行。然后设计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英国开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已经拥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完全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时,应该侧重于蒸汽机在纺织部门中的动力作用及其对机器在各行各业普及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时,应该结合教材中的讨论题,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分析历史隐性知识

历史隐性知识隐藏在显性知识后面,是对显性问题的深化或对显性问题中若干要素的综合,只有通过显问题才能表现出来。分析隐性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它需要充分发挥大脑的思维能力。因为,分析隐性问题一般集中体现在对隐含在历史现象背后的理论问题进行剖析。从这个角度讲,分析隐性知识就是进行历史理论分析,可以促使学生思维的升华。因此,揭示隐性知识和分析隐性问题,本身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极好过程。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核心内容是“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分析其进步性,同时要揭示存在于其中的历史的阶级局限性。让学生认识到这里所提的自由和平等是有阶级性的,广大人民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诸如分析相似或相近历史问题之间的差异,分析历史人物出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总之,我们要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内容,对历史教材中的隐性问题因时因势地加以深入分析,让学生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真正实现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升华。还有我们的地图里边也存在大量的隐性的知识。譬如我们学习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一节课,我们从中可以梳理总结出英国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因为教材总结了战后西欧的经济发展,我们运用迁移的方法也可以分析。

二、分析方法的提示

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很多,什么时候选用什么具体方法却是件伤脑子的事。选用正确的分析方法,会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 1.首尾呼应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讲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往往根据革命爆发的原因得出革命胜利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背景中已经蕴含着革命胜利后或改革成功后的意义,即以首呼尾、首尾相连。如1640年以前,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不言而语,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这一方法也可以运用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过程中。

2.史料介入法

“论从史出”,史学观点史前人对历史材料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的。有些历史观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需要引入历史材料帮助说明,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去证明历史观点。如世界近现代史(上)第一章第四节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为什么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要以加尔文教为旗帜呢?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联系加尔文教的教义,另一方面应该引用恩格斯的话:“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这样,学生会通过对史料的认知而明白加尔文教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思想武器作用。

3.纵横联系法

以某一历史事或历史现象为原点,按时间发生的顺序对其前后的问题加以分析,或把某一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分成阶段加以分析,这是纵向联系分析法。纵向联系分析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对某一历史事件参照下的时间相近而空间不同的历史事件加以对比分析则为横向联分析法。横向对比分析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将某一个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系中进行纵向、横向分析,就是纵横联系分析法。纵横联系分析法,不但能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而且还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纵横联系分析法一般适用于单元小结或阶段性复习的教学中。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应该把握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圈地运动——殖民扩张——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殖民争霸斗争——工业革命——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线索展开纵向分析。同时,还可以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法国、普鲁士、奥地利、俄国、日本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全面的、立体的了解和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地位和影响等。4.层次(结构)分析法

不论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还是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都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形式。层次分析法是循着历史层次结构展开的。进行层次分析,能够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增强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从1789年7月至1793年6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由爆发到走向高潮,在整个革命过程中是巴黎人民通过三次武装起义完成的。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晰地认识革命过程的层次结构,围绕三次武装起义展开层次分析:1789年7月14日,第一次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地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制度,君主立宪派掌权;1792年8月,第二次武装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吉伦特派掌权;1793年5月底6月初,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倒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掌权,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革命进入高潮。又如评价拿破仑,按阶段可以将他放在督政府统治时期、执政府统治时期、第一帝国时期。就第一帝国时期又可以从他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拿破仑的褒贬抑扬富有整体感和全局感,从而把握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功过。

5.知识迁移法

这种方法主要在解决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型的问题。我们知道历史事件的构成有一定的要件,历史阶段的特点分析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评价历史现象的方法是一分为二的等等。我们以世界历史的内容为例来分析问题。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应该具有三个层面,本件事情对本国的意义和对本地区的意义以及对世界的意义。譬如,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分析。我们学习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即三层意义,那么墨西哥的革命历史意义教材没有分析,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三方面来分析。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第一,革命推翻了反动的迪亚士的反动统治,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为墨西哥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墨西哥革命的成功为拉美地区其他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第三,墨西哥革命的成功极大的打击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的发展。

6.比较对比方法

因为古今中外历史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把类似的事件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异与同,更加清楚明了历史事件的内涵与外延。比如分析德国与日本的历史就比较好体现了这种方法。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德日两国经济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为什么德日两国走上共同的法西斯道路?二战后德日两国对待战争的态度为什么同?这种不同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影响?还有苏联与中国两国社会主义大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革命方式为什么不同?十月革命胜利与新中国成立的共同历史意义什么?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苏联瓦解了,中国成功了?通过比较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与分析历史。

三、分析的效果

浅谈地方史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摘 要: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的。教育界很重视对学生历史文化的培养,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进步。高中历史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关键时刻,将异步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就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高中历史;历史教学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国家情感的重要课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学方式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入,给历史教学方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异步教学法相关概论

1.异步教学法的含义

异步教学法是由我国心理学教授黎世法提出的,能够体现学生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性的特点实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2.异步教学法的优势

异步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被要求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异步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异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给不同情况的学生分别设计思考题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异步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异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自主创新,发掘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学生完全没有发散思维的空间,思维独立性得不到培养。异步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二、异步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1.问题设计

教师要先根据教学提纲,提出本节课应该学习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案,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要提出的问题,问题要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来,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的教育事业非常注重素质教育,异步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自发地阅读教学内容,在思考的过程中,对书上的重点、难点进行自主标记,以便加强记忆。

教师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罗列出来,制作成与自己学习模式相符的历史知识结构,并进一步进行细化,实现历史学习的科学化、系统化。对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分析,建立自己的学习提纲,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教师巩固知识

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对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归纳总结,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解答,或是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开拓思维,主动思考问题。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依然存在疑问的学生,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学习探讨,将异步教学法发挥到极致的效果。

4.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重点关注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单独辅导,并按照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5.指导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指导,将偏离学习内容的学生拉回到正轨上,并对解题方法进行示范。在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指导方法的有效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改进完善,高中历史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异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历史教学方法跟随时代进步的表现。异步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课堂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史料,有不少内容是生动有趣的,教学中恰当引用,可以增强课堂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张骞出使西域内容时,我引用了以下史料: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殊无报胡之心。”———《史记·大宛列传》

教学中引用这段史料既能使学生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也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深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通过深入发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可以深化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领悟能力。

例如,关于五四运动,大部分学生仅仅把它理解为一场爱国政治运动,很难理解它还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当巴黎和会的消息终于传来的时候,我们都大为震惊。我们立刻醒觉到外国列强仍然是自私、崇尚军国主义,而且全都是大骗子……我们对政府无计可施……眼看着国民及可怜的无知群众,我们认为我们必须起来斗争!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大学学生的文章

材料二:(五四運动后)伴随着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各式各样的“主义”(包括机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改良主义等)蜂拥而来,各种研究新思潮的团体、介绍新思潮的刊物纷纷出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新方案、新主张不断提出。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学生对以上史料进行解读,有助于其更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政治运动,还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3.拓展历史视角,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历史教学中遇到某一历史事实需要客观评价时,恰当地引入一些相关史料,让学生对多种史料结论进行分析、思考与评判,无疑会拓展学生的历史视角,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关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可引用以下史料: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

阅读完上述史料后,学生对如何评价大运河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教师提问与史料的启发下,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有其积极的一面,它连接了南北交通,使南北联系更加紧密。但开凿大运河耗费了巨大人力和物力,使其成为隋朝走向灭亡的一个原因。

二、历史教学中引用史料的几点注意事项

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史料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史料只是教师辅助课堂教学采用的一种方式,它不能脱离课堂教学而存在。

1.注重真实性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不是虚构产生的,教师选择史料时一定要鉴定真伪,力求真实。在教学中,引用史料一定要标明出处,对来历不明的,特别是野史资料,要杜绝使用。

2.注重灵活性

史料形式多种多样,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图片史料和音像史料各有其特点与优势,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形式各异的史料,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的作用。

3.注重简易性

史料的选择,要和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理解水平相结合,那些读起来深奥,理解起来困难的,尽量不用。如古代史的史料,经常有难认难懂的字、词,世界史的史料,由于翻译和不同的语言习惯,有些语句很难理解,引用这些史料时要格外注意。

上一篇:2024年三八妇女节搞笑短信下一篇:小学校长个人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