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共4篇)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篇1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这两个概念近年颇为流行,业内同仁亦多有论及,平常亦不乏部分新闻策划被斥为新闻炒作。在媒体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新闻策划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厘清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明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转化之规律,防止新闻策划变为新闻炒作,显得尤为必要。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定义

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以求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包括构思、设计和开发等系列步骤。现代报业中,策划是最能体现编辑业务水平、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一组高质量的稿件、几块别出心裁的版面、吸引一批新的读者,而且还可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新闻炒作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具有预谋性、轰动性和商业化的特点。新闻炒作通常以增强所谓的“卖点”为目的,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会损害社会效益,其副作用可概括为:误导舆论;浪费版面、栏目、时间等资源;给当事人带来伤害,甚至恶化矛盾,影响稳定;因夸大而带出新的社会不公等。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

近几年,各媒体为最大限度地赢得读者,实现效益最大化,越来越多地运用新闻策划手段,当然,其中也不乏运用新闻炒作手段者。新闻炒作其实是新闻竞争的产物。美国克瓦克教授和罗森斯特教授就指出:“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如今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加强新闻炒作的力度,抓住某一新闻事件大做文章。”分析大量的传播实践,不难发现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有相同之处:

1、目的相同 都注重创意,追求社会反响、广告效应,以扩大媒体影响,进而提升商业价值,增强媒体实力。

2、手段相同 都有周密计划,并严格结合实际按部署执行、完成,文章做得越大越好。

3、形式相同 都讲究包装,从报道风格到规模,均有明确规划,并不乏夸张、渲染倾向,以增强报道的感情色彩和视觉冲击力。

尽管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有上述相同之处,然而,以新闻传播规律为标准,仔细打量两者,并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

1、遵循规律不同 新闻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虽然在具体报道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总体上是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新闻炒作则既可以借客观存在的新闻为由头,也经常主动地“做出”新闻,如发起活动实施预设选题;幕后指使人做“有新闻价值”的事,然后报道。这样的新闻,当然不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

另外,新闻策划不论报道规模是大是小,都遵循新闻规律,依照事件的进展报道,更不会反复;新闻炒作却是按照商业的需要,今天来一点,明天再来一点;或者任意编排事实,前面说了的又拿出来弄一通。

事实在先的新闻策划俯拾即是,如《贵州都市报》有关徐本禹的系列报道。这组报道的事实是徐本禹暂时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到大方县大水乡支教。报道围绕徐本禹的支教行为,充分挖掘了其甘于奉献的精神魅力,也促成了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贵州省基础教育。以推荐徐本禹参评并当选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为高潮,整个报道以新闻事实为基础,逐层推进,各方获益。新闻炒作最典型的莫过于娱乐新闻,常常是明显所属公司为达到其商业目的,故意没事找事,甚至不惜牺牲明星人格制造新闻事件,引发受众关注。这类现象已明显违背新闻规律。

2、关注效果不同 新闻策划虽然关注社会反响,但更注重社会效果,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因而以事实说话,尽量客观公正,主动接受各种法规、纪律、道德的约束,较少出现偏差。新闻炒作则偏重轰动效应和卖点,较少考虑社会效果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不惜哗众取宠,报道立场有失客观公正,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如2005年超女五强赛激战正酣之际,国内许多市民报多关注超女行踪、粉丝团相互掐架、评委凶狠点评等噱头,有的报纸甚至不乏今天报道这事,明后天又否定这事。这类新闻,明显是哗众取宠,制造轰动效应。而2005年8月18日的《南方周末》,则以《超女?暗战江湖》为题,全方位报道了这一全面侵入生活、唤醒大众广泛参与、影响了社会的娱乐节目到底带来了什么?其社会责任一目了然。

3、关注题材不同 新闻策划选题意义比较重大,也讲究时机,使选题的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地显现,从而增大新闻效果。而新闻炒作则往往小题大作,报道流于煽情、琐碎、渲染,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所报道的事情往往新闻价值不大。

新闻策划通常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展现新闻事实。这一形式反过来要求新闻策划所选择的对象必须较大,如2006年《贵州日报》“视点”版“寻找和谐力量”系列策划,就是通过《大山里的坚守》(11月22日)、《草根志愿者》(11月29日)、《战友》(12月6日)、《起跑线》(12月13日)4篇文章,揭示了每个人既是和谐社会的受益者,也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进而呼吁大家携起手来,以实际行动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主题。市民报常常策划为贫困学生捐款助学、为贫困患者捐款治病等报道,此类报道题材虽小,主题却大,表现了互帮互助的社会真情。反之,纵观近年被炒得轰轰烈烈的“馒头事件”、“木子美现象”等,其题材并无多少意义,无外乎通过报道“搞怪”、“绯闻”、“隐私”等手段,提升被炒者的知名度,进而获取经济利益。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转化

一般而言,新闻炒作的商业性特点决定其很难转化为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新闻策划。而新闻策划在操作中使用不当,则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新闻炒作,进而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应当防止新闻策划转化为新闻炒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新闻策划的属性。“新闻策划”与“策划”是种属关系。把“新闻策划”简单地理解为“策划新闻”、“制造假新闻”、“搞有偿新闻”是一种偏见和误解。新闻策划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即事实在先,新闻策划、报道在后。至于有些新闻策划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新闻策划的主体对新闻策划的本质认识出现了偏颇或技巧使用不当,而不是“新闻策划”命题本身存在什么问题。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一篇新闻报道的微观策划,而且包括报纸的发展规划、编辑方针、组版思想、栏目设置等宏观策划;实施时间既可以是即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参与者既包括报社的领导,也包括执行的编辑、记者;除了关注社会效果,也要关注经济效果。一篇成功的新闻策划报道,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报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成功的策划报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无疑会满足读者的需要,吸引他们自愿掏钱来买报纸。近几年的新闻实践表明,凡是办得好的、发行量大的报纸,大多是新闻策划搞得好的。这种符合新闻规律,以求最佳效果的策划报道与“有偿新闻”完全是两码事。

其次,要彻底弄清新闻事实,力避有意无意的炒作。新闻策划实施前,一定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对需要报道的事件做全方位的了解。这种调查研究,既需要平时的信息积累,也需要临时的突击调查。根据需要报道的新闻题材和媒体的特点,制定出最能接近事物本质、最有冲击力和感染力、最有希望达到预期目标的报道方案。搜集到基本材料后,必须过滤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其中最关键的一些问题,仔细分析研究,理清头绪,直奔要害部位,确定新闻点。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方案,还必须要有好的组织实施。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要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

新闻策划具有一定炒作性质的事实,使人们对新闻策划即使有炒作的明显倾向,大多也能宽容对待。但媒体不能以社会的宽容作为自我宽容的借口,降低策划的门槛,以致影响新闻媒体的声誉。新闻策划除了要避免炒作外,也要防止因对事情了解不深不透而无意出现偏差。因为偏差的出现,可能会使新闻策划造成被动、难以收拾的局面,从而被动酿成新闻炒作。为了防止失误、出现偏差,拿不准、遇到有可疑之处时,要沉得住气,不能急于去抢,否则报道就有可能出现自相矛盾,难以圆场的情况。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篇2

有人说炒作是一门艺术,因为它五花八门;有人说炒作是一门学问,因为人们都在不断地研究它。那究竟什么是炒作呢?其实,炒作就是一种手段、一种客观存在。然而,炒作作为一种手段,完全不能运用于职业的新闻传播。时下,炒作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因如此,对炒作的研究才有现实意义。现象真实总是对一定本质真实的反映,不是决然对立的存在。“新闻炒作”违背了新闻客观性原则,进而使新闻真实受到挑战,它是一种明显违反新闻职业规范的做法。

二、“新闻炒作”产生的原因

“新闻炒作”的产生,首先是媒体的自律问题,其次是炒作行为与报道策划的区分问题。李希光认为,其根源在于商业利益的驱动。“新闻炒作”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是对新闻策划的异化,但两者无论是从表现手法、价值取向、最终效果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新闻炒作通常是以媒体组织或个人私利为出发点,为获取轰动效应,经过刻意的宣传,甚至不惜制造新闻点,有选择地夸大渲染事实中的某些要素,提高人或事的人气、声望,并不恪守新闻作品的真实、准确、公正的准则。它们是一体化的存在,共同展现着事物的层次性。市场化背景下,一些企业或个人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千方百计变着法子来宣传自己,扩大影响,以至于跟媒体合作,策划一场炒作的新闻,达到吸引率。

三、“新闻炒作”对媒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闻炒作的表现就是新闻的过度包装,制造新闻热点和噱头,以满足组织或个人的私利。这样的新闻往往偏离事实的真相,背离新闻作品需要坚持的原则,其结果就是欺骗受众,侵犯公众的利益。

娱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各电视媒体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在娱乐节目上大做文章,选秀节目作为娱乐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俨然成为各媒体的竞争点,如何提高收视率成为让人头疼的问题。于是,“新闻炒作”在这一时刻粉墨登场,无论是话题人物再掀起话题高潮,还是选手博客上似真似假的爆料,都为娱乐时代的大众所津津乐道,而媒体恰也通过这样的途径赢得了关注。看似受众、媒体双赢的背后,其实公众成了被愚弄的对象。

新闻的过度包装势必会给媒体本身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它会导致媒体品牌力的弱化,挫伤新兴娱乐节目的发展。

四、“新闻炒作”的危害

新闻在炒作过程中,通常是把新闻事实夸大,小题大做,添油加醋,把新闻搞得面目全非,给人以错觉。而新闻炒作者往往为了营造一定的社会效果或者是广告效应,达到利益点,而不断地创新角度,把新闻事实谬论化。如果新闻中那些炒作的、弄虚作假的部分占有了大量市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的关注率就会相对下降。如果这类炒作之风越刮越猛,类似的新闻炒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受众的眼球,那么我们心中真实新闻的意义和作用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另外还有一点,如果对负面新闻进行过度的炒作报道,很可能容易引起民众恐慌或者加重一些人的消极心理,从而引发社会矛盾。

五、如何正确对待新闻炒作的客观存在

(一)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

新闻炒作的原因主要应从主体,特别是传播主体身上去寻找。

首先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以新闻传播工作为职业的人存在一些不讲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一切由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而引起的新闻失实,都是故意失实而造成的炒作行为。其次是专业主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新闻工作是一个追求事实真相的职业,实事求是应该也必须是它最基本的工作作风。再次是认识能力问题。新闻是对新闻事实认识结果的反映和报道。如果对事实不能正确地认识、真实地把握,无论什么生花妙笔,写成的新闻作品内容都不可能是真实的。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作终身性的努力。

(二)炒作是一种客观需要,大众要适当接受

炒作就是制造一些新闻诱饵,吸引媒体主动报道。炒作的目的就是“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

在新时期,中国媒体有了新的特点,传媒的“企业化经营”模式给了媒体以寻租空间,有些媒体成了某些人或个别群体的腐败工具。某些人直接把媒体当做自己的后花园,专注于策划跟炒作自己的知名度和与广告有关的新闻,或者直接把广告炒作成新闻;有些媒体有自己参与的企业,反复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软广告——以新闻的形式发布广告,甚至在传统上只有领导活动信息及政策报道的第一版,也常常刊发“媒体自己的新闻”……正如一些行政机构会有“执法效益”一样,一些媒体刊登的新闻越来越实用,越来越有效益。这真是中外新闻史上的奇观。不过,此种行为大大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对于今天的某些媒体来说,策划并没有底线,需要就是新闻。

(三)要力求回归新闻本位和本质

新闻应该是真实的,它就像是一个个的符号组合一样灵活而又多变。在这样一个符号世界里,新闻媒介塑造的新闻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最终必须以现实世界的图景为标准和检验的尺度。任何媒介自我标榜的媒介观念,都不能成为评判检验其建构的符号世界是否真实的标准和尺度。人们可以从新闻传播中,真正把握到事实世界最新的、最有意义的变动景象,使新闻真正得到“本我”的回归。

六、结语

炒作“施一公现象” 无聊 篇3

1990年代初,我在清华大学工作。其中一项具体工作,是参与学校广揽海外校友回校任教,负责制定其中的科学经费拨付与保障计划。那时,本文的主人公施一公,还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远未成名。而那个年代,已经有一些优秀海归在科研盛年便落叶归根,回归母校。一些没有清华血统的海外华人科学家,也寻声而来。

那时便有一个具体难题:学校可以给这些顶尖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最优条件,但中国科学界的某些重大事项,比如当时刚刚起步的评院士,还不可能对海外新归者给予过多的倾斜。这些科学家都面临着一个在中国评院士或将晚于在国外评院士的客观前景。

但跟这些科学家当面聊过就会知道,他们回国来,确实不是为了来评院士的。他们对祖国的理解,远多于我们身边某些人对祖国的理解。就像后来的施一公,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道,“我本科毕业出国时,确实没想过回来。但在国外越久,越对祖国有认同感。我决定回国不是脑子进水,我只是想,国外条件再好,回国后条件再差,我也想回来,为祖国做点事情。”

为什么国内评院士时,这些年轻人并不占优?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院士制度始于1990年代初期,迄今不过20余年。而欧美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制度,多数已实行了半个世纪、甚至上百年。直白地说吧,欧美的老一代科学家群体中,该评院士的早都陆续评上了,所以这些年可以更多地给予中青年新锐。而我国还有大批的老一辈优秀科学家,没有得到足够机会获评。

当然,评院士,不是论资排辈。但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界,都讲究传承和积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当代科学研究越来越被细分。每两个细分领域内的成就,都很难直接作出谁高谁低的具体比较。这些年我国院士评选已经注意了适当向年轻一代科学家倾斜,但不能因此就顾此失彼。在尊老与崇新之间,终有一个平衡点。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评院士,更注重这个科学家是否已经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足够多的贡献。有人据此质疑,说你看人家美国评院士,不一定非要给美国做了多大贡献,人家只看科学成就本身。这种质疑也不靠谱。美国是科学界的世界首富、超级大国,它更乐意体现“世界即美国”。而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科学研究界更是典型的“后发追赶型国家”,我们的院士评选,更多体现对祖国的贡献度,是实事求是的。充那个大个儿,替全世界评选院士,还是等些年再说吧。

施一公在国内落选而在美国当选,这本是科学界的寻常事。施一公本人也一再表示这很正常。但我们的有些媒体,看见施的国内落选、国外当选,看见施一公曾经对国内科研体制提出意见。在这些媒体的塑造下,施一公、饶毅等人,俨然已经成了对抗国内科研体制的急先锋。

如此炒作,无视施一公一再表达过的朴素的爱国深情,对施一公倾全力在国内搞科研教学的客观环境亦是一种摧残。看上去是在替科学家鸣不平,实际上既缺少对科学家的尊重,也缺少对科学规律的认知。

浅议新闻炒作现象 篇4

【关键词】负面社会新闻;网络炒作;大学生;不良导向

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网民人数已突破4.2亿,网络新闻使用率为78.5%,用户规模达3.3亿人如此大规模的网络新闻的受众中接近1/3是青年学生,他们在互联网上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我国的网络媒体因为发展的时间较短,管理不成熟,受市场利益驱动,出现很多弊端。媒体在案例报道、娱乐新闻报道和揭露社会丑闻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造成了隐性伤害。

一、网络负面社会新闻炒作的具体表现

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将网络负面新闻内容归纳为两类:(1)内容低俗、错误导向;(2)无限的猎奇,宣传暴力。

(一)网络新闻内容低俗化

针对前者,有学者指出,在当前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中尤其喜欢报道人身伤亡事件、社会丑恶现象等能够刺激人们眼球的新闻,而在这些报道中却很少体现出人文关怀。

例如,该学者就以腾讯网为例,指出“在2010年腾讯网社会万象版曾刊登了两条新闻《母亲因被儿子偷7千元愤而跳江身亡》和《6旬老人在村卫生站打吊针时身亡》,但是只有只言片语,完全没有体现出新闻价值,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吸引网民点击观看,以获取自身的利润”。

在网络大环境下,还有一些群体,为了出名或获得眼球经济效益,花钱雇佣一些网络水军虚假的增加网络新闻浏览量,进行新闻炒作,提升知名度,从而谋取经济利益。例如,曾经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凤姐等。而网络本身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公共性质的空间,这些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通过炒作新闻,影响受众思想,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网络媒体中社会新闻部分大量报道犯罪案件

针对第二个表现,则是该文作者在做了有关调查基础上所得出的,即网络中猎奇新闻和有关暴力的新闻大约占到了新闻总数的40%。网络新闻内容的低俗化,必然会对大学生社会认知产生错误的导向。

目前很多网络犯罪新闻报道已脱离了法制节目把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目的,渐渐演变成一个个暴力血腥事件给人们的感官刺激。这种做法迎合了某些的人猎奇心理,但对于感觉敏锐、辨别能力差的大学生来说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网络负面新闻炒作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

网络上的新闻炒作,对大学生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也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首先,在信息时代,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对新闻的传播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而网络上的大量负面新闻会成为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小的隐患。新闻炒作故意夸大、扭曲、掩盖新闻事实,以哗众取宠的方式欺骗受众、欺骗社会,并常常报道虚假的信息、庸俗无聊的新闻,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制造了诸多不良风波,这些都成为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不利因素。

其次,社会风气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网络新闻炒作中的恶俗、虚假的成分,传播了恶俗文化,而且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建设。这些行为对社会风气的影响颇大,主要表现在:其炒作的恶俗内容破坏了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变态审丑的方式则阻碍了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三、网络负面新闻炒作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思想和心理并不成熟,在其成长阶段的很多方面还需要一些正确的引导。目前,掺杂在网络上的某些特意针对受众的负面社会新闻炒作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给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等众多方面带来了许多误导。

(一)误导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发展方向

网络媒体把大量社会丑闻放在青年人面前混淆了他们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比如,在“芙蓉姐姐”以“变态审丑”的炒作方式在网络上大红大紫之后,“凤姐”也开始以这种方式在网络上炒作自己,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迅速畸形走红。此外,网络娱乐报道还热衷于炒作明星的绯闻,极力渲染婚外恋、三角恋、多角恋。

大学生在思想上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这些新闻炒作对一些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思想等的前进方向带来了误导。而更为严峻的是,这类新闻炒作误导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势必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影响

网络新闻炒作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方面产生了误导,同样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影响。犯罪案件报道中频繁出现的暴力问题。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而又急切地想了解外界事物,于是往往把从媒体中学习的社会经验当成生活经验。在接受到如此海量的案件報道的环境中,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会发生偏差。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就过多地接触暴力信息会导致心理失衡和情绪失控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过滥的暴力信息也会使青年对现实当中的暴力行为产生冷漠的情绪甚至在解决问题时选用暴力手段。

四、应对网络炒作负面社会新闻的措施

由于互联网在我国普及时间较短,自1994年至今,才有不到20年的发展时间,网络新闻的真正起步也才只有十几年,因此,建立健全网络新闻监督管理体制仍就是当前网络新闻管理的重要课题,根据当前的现状,网络新闻管理法规亟待完善,当前我国与网络新闻传播相关的法规约有20多部,而具有针对性的却更少,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少数几部,且多数网络新闻管理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相对法律而言,立法层次较低。

上一篇:《惠崇《春江晚景》其一》阅读答案下一篇:小学5年级作文:美丽的厦门鼓浪屿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