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精选11篇)
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
一、学科概况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是为了顺应我国水利水电“建管并重,综合整治”的发展趋势而设置的新学科,该学科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适应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服务于水利、土木等工程的学科。本学科目前拥有一批中青年教授、博导作为学术方向带头人,陆佑楣等双聘院士作为科学研究顾问,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学科主体。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水利水电系统规划与运营管理。包括:a.水利水电规划。研究如何经济合理地综合治理河流、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合理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和可以获得的效益,以及拟定水利水电工程的合适运行方式等。b.水利经济。研究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经济手段(水资源费、水价、电价等)、政策法规措施,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投资费用分摊,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评价等。
2、水利水电系统工程。研究最优化方法、多目标决策、系统分析等优化理论与方法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和调度中的运用。
3、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包括建设管理模式,建设期动态跟踪、控制技术,施工新材料、新技术,施工仿真数字化技术,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施工管理专家系统,地基处理和生态造土技术等。
4、水利水电建设风险分析与管理。包括水利水电建设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风险监控,风险管理决策的理论和方法等。
5、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评价与生命诊断。考虑结构、稳定、渗流等对工程进行安全评价,考虑安全、工程效益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工程进行生命诊断。
6、水工建筑物综合整治技术。包括拆坝新技术,大坝拆除后对泥沙的处理方式、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的安置等问题;部分功能退役的大坝建筑物的维修保养问题;河势修复和生态修复等。
7、水利水电工程数字仿真技术。对天然水体、河流、湖泊、水工建筑物中的水体流动、污染物输移和水环境演变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 对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测报, 从而达到对
水工建筑物的运行进行控制, 为防洪和水环境水生态的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三、学科队伍
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3人,副教授9人。学科学术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教授、博导为主的高素质的学术队伍。
四、人才培养
本学科培养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掌握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管理前沿动态,能熟练应用现代技术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研究工作,具有解决水利水电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有较好的外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实践,毕业后能很好地胜任教学、科研或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五、学科发展前景
国外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建设任务已经完成,水利水电工作重点已转移到工程管理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一直比较薄弱,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现象严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管并重,综合整治”是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未来我国水利水电工作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工程管理上来。本学科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承担更多的科研和工程项目,为国家工程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百度知道:
工程管理专业将基建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物业管理和涉外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融为一体,具体专业方向如图1所示。 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上,有的高校细分了专业方向,也有的高校在培养上不细分专业方向。 中国地质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模式是后者。
1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的主要特点
(1)是具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知识体系结构 ,即应该具备专业技术、法规、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2)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 ,突出实践能力 。 处于发展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大都是以管理学、依托土木工程( 或水利工程) 为主干学科,根据学校特点侧重点不同,依托学校,例如中国地质大学依托土木工程,培养偏重具有土木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
2用人单位调研
2.1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通过在2013年暑假在中国石油公司吉林分公司的实习和调研,结合学校2014毕业生就业情况,得出工程管理专业主要的就业领域分别是造价咨询、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项目招投标公司、工程设计院、土建部门及其他相关行业。
2.2社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通过到企业实习、查阅网上招聘信息得知,企业重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吃苦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稳定性。 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实践、实习、实训的工程实践经历也比较注重,其次是专业基本素质,而专业基础能力是毕业生后续可持续工作的有力保证。
3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现状
(1)学生对专业前景认知模糊 。 根据在校了解的情况 ,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一部分不清楚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觉得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强,缺乏对专业的信心,到大二年级时, 有50%的学生没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存在着是否考研和读双学位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大约有50%的学生没有深入研究,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只有极少数学生深入考虑和谋划自己职业的未来。
(2)人才缺少特色 。 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培养的大多是通才 , 而非专才, 在市场竞争下, 与用人单位没有达成专业化技术对接,如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从事造价领域,因此就没有造价专业有优势。 即人才缺少特色,缺乏市场竞争力。
(3)国际竞争优势弱 。 近年来国际工程事业发展十分迅速 ,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对外承包工程的大国, 国际工程是一项跨国的经济活动, 这个市场风险性高, 对项目管理和实施要求高, 因此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大学4年所学的寥寥知识是很不够的。
4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误区
(1)不能正确 、客观地认识自己 。 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能深度挖掘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对自己能力评价偏差大,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例如重点大学有些学生盲目地给自己定位过高,而普通院校的学生则妄自菲薄, 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在择业时没能把期望目标和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导致迈出大学的第一步就业满意度降低,出现后续再次、多次地再择业,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求职中碰壁,对自信心也是个考验。
(2)恐惧就业 ,害怕竞争 。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 ,一些缺乏良好心理素质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 虚荣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 对就业岗位的期待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岗位,从这几年公务员报考的情况就可看出此现象。
5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
我们现行的专业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大不足, 归纳有以下主要3点:
(1)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 。 传统以老师为主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能力。
(2)教师队伍的工程背景有些欠缺,教学与工程实际产生差距 。
(3)实践教学与真实工程有距离,实践环节真正实现有难度。
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但是社会、教育部门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有义务做些思考。 从查到的资料得知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从2000年起, 经4年摸索研究后提出的 , CDIO即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运作(Operate),其能力结构如图2所示 。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是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 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来学习工程,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项目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在国内,汕头大学、清华大学等率先进行了CDIO工程教育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大改革理念,更重要的是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实施检验的12条标准。 其中,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也是CDIO的集中体现。 “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全世界有几百所大学成功实施了,我国有39所大学的某些专业试点了CDIO教育模式,中国地质大学的“做中学”就是很好的体现。
充分合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设施,强化工程实践环节。 例如,地质大学有“工程管理实验室”“工程软件与估价实验室”“建筑工程及施工流程模拟室”,再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在大学4年中的每个学期,充分利用在 “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通过计划有组织地参加科研项目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主动实践,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找到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具体在4年学习中制订好目标和实施计划,根据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的新的对工程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11条评估标准,来完善每个学期的任务。
6结语
在当今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 工程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不但要培养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还要培备高级的管理才能。 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 在理论和实践问题上需要深入研究探索,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视个人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 CDIO工程教育模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人才教育方式,实施CDIO教育模式需要学校、 社会和企业密切的合作,CDIO工程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目前国内进行工程类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
摘要: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国家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工程管理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现状,分析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误区和现行工程教育模式的不足,相应地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最后对国际化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先进性做了介绍。
[关键词]“BK21工程” 韩国 一流大学 政策 影响
[作者简介]李炎清(1964- ),男,湖北师范学院教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大学德育。(湖北 黄石 435002)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68-02
一、“BK21工程”的政策背景
韩国实行“BK21工程”政策的背景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韩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失调和国际金融环境恶化,韩国被卷入东亚金融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98年韩国政府开始对内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调整,对外积极争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社会的援助,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韩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基本消除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韩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在经历这一场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认识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意义。因此,韩国政府提出“第二次教育立国”的改革方针。
2.韩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韩国长期以来受到军事独裁的影响,形成了高等教育中央集权化的管理体制,这造成大学学术管理官僚化的现象,极大地束缚了大学的发展。为了摆脱这一体制束缚,增强大学管理自主权,韩国文民政府在1980年推出“7.30”教育改革措施,并在之后的“5.31”改革方案中进一步提出大学发展多样化和个性化问题,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本身的能力和作用,取消政府对校园管理和知识运营结构的干涉,赋予大学自主权,实现办学标准的柔性化,也就是不同的大学可以制定不同的办学标准。
3.韩国大学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韩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大学教育的几次膨胀时期。进入80年代经济增长期,大学教育又一次迅速扩大。根据统计,韩国高等教育就学率1970年为8.4%,1975年为9.3%,1980年为15.9%,1985年为35.1%,1990年为37.7%,1995年为55.1%,2000年为80.5%。可见,韩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90年代中期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导致韩国高等教育出现供过于求,大学学术水平和竞争力下降的现象。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韩国大学学术水平低下。有关资料表明,1997年韩国大学学术研究国际水平(SCI)在世界仅排在第17位,如果按百分比计算,韩国大学的科研总量仅占美国的3.9%、英国的13.8%、日本的15.2%、德国的15.5%。第二,韩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根据1999年的统计资料,首尔大学在亚洲国家大学的排名仅占第三位,韩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在发达国家中排在靠后的位置。
二、“BK21工程”的政策目标、内容和过程
为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体制,韩国政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对某些大学进行有重点的投入,力求把一部分高校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培养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时代所需的新型高级人才和国家的栋梁,迎接21世纪的挑战。1999年上半年,韩国启动了一项新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智慧韩国21工程”(Brain Korea 21,简称“BK21工程”)。
“BK21工程”有三个主要的目标:第一,作为一项基础结构建设,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生院,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技术和人才。第二,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地方优秀大学,加强地方高校的竞争力。第三,提倡和鼓励大学教育机构广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在高校之间的竞争中,评价某所大学不以“是不是名牌学校”为标准,而要看学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以此为核心,韩国政府还提出了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建立严格的高校管理制度和大学教授业绩评价制度以及到2002年为止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入学制度等任务。
“BK21工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大研究生研究与学习资助。第二,改善大学学术环境。实行研究生院专任教授制,减轻大学教授教学负担,减少大学教授指导的人均学生数,建立包括教师升迁、业绩评比、工资报酬等公平的教授业绩评价制度。第三,改革大学教育课程,使之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并加强产学合作。第四,扩充教师的研究室、实验室、电子图书馆和外国人(教师和留学生)专用宿舍等研究生院基础设施。第五,改革大学入学制度和大学人事管理制度,缩小本科生定员,扩大招生的地域范围,保障学生对所学专业科目的选择权。“BK21工程”涵盖了4个学术领域:第一,应用科学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命工程以及机械与材料。第二,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重点发展韩国学研究与文化。第三,特色(传统)科学领域,重点发展韩医药学(源于中医学、中药学)及发酵食品。第四,新兴产业科学领域。
按照“BK21工程”的计划,韩国政府将从1999年起,在之后的7年内投资1兆4千亿韩元(相当于12亿美元),这些资金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三部分:(1)培养和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院和地方优秀大学,主要支持科学技术、人类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地方大学建设。为此,政府计划在7年内每年投资1.7亿美元。(2)开发高校研究生院的科研潜力,预计投入4200万美元。(3)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各项学术研究领域,特别是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提供财政支持,预计投资4200万美元。“BK21工程”是韩国高等教育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韩国建国以来政府直接投资最大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为了确保工程的高效、有序,韩国政府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建设原则和科学规范的工程立项程序。“BK21工程”以单一的研究生院为工程单位,对每个工程单位政府将每年投入12亿~80亿韩元,其中研究生支援经费和研究人力的支援经费占国库总投资额的70%,课题经费仅占总投资额的20%。1999年,韩国政府正式实施“BK21工程”,通过评选,在第一阶段选择了26个科学技术领域的386个工程建设单位,这些工程单位涉及的公立和私立大学的比率为64∶36。重点建设的科技领域选定了26个工程单位,其中首尔大学12个,韩国科学技术院6个,蒲项工业大学3个,以上3所占全体工程单位的81%。“BK21工程”选定工程单位(科学技术领域)详见表1。
三、“BK21工程”的政策影响与评价
1.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大学科研实力,提高了大学学术水平。“BK21工程”以提高研究水平为目的,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突出表现在为高校研究生创造了优良的教育科研环境,改善了大学教师的科研条件,提高了大学教学课程的国际化水平,为入选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目标迈进奠定了基础。“BK21工程”第一、二年度建设成果现状见表2。
2.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韩国高等教育的个性化与国际化改革。“BK21工程”开启了韩国政府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的大门。为了配合“BK21工程”的实施,促使韩国大学更有竞争力,2003年,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财政经济部、国防部、科学技术部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国家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综合实施计划,预计4年内投资2兆2400亿韩元,目标是建立一套培养、开发、使用人才的新机制,在具有竞争力的核心领域培养一批能够主导和开发世界领先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近年来韩国推出“星级学系”计划,拟每年投资2000亿韩元从全球招聘50位明星级教授提升各大学的实力,希望为韩国培养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推出“韩国学习”计划,拟增设奖学金大量吸引海外留学生。
3.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韩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BK21工程”推动下,韩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了大学评估制度,对大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开始成为政府拨款和补助的依据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大学教育评议会率先在7所大学实现大学综合评估制度,对大学的教育工作以一定的标准量化打分,进行综合评估。评分涉及教学、科研、教师、教学设施、财政管理和社会服务六大方面,逐项评分,评定出“合格”“不合格”两类。凡属合格的大学将优先获得国家财政拨款和政府补助金,在研究经费方面也将得到更多的资助。
4.韩国重点大学政策“BK21工程”由于自身政策措施上的不足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在“BK21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采取以人才培养定额的政府财政制度,降低了大学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由于在建设中过分强调工程建设的规模,过多的工程建设评选引发大学行政业务增加,从而造成工程效率降低的问题;由于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未能避免以出身定工程单位的倾向,从而加剧了韩国大学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倾向。据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对“2001年全国4年制大学的研究经费现状”的调查结果,韩国4年制大学全部科研经费的63%集中在前20所大学,最多的是首尔大学(国立大学)(1264亿韩元),然后依次为延世大学(私立大学)(1123亿韩元)、韩国科技院(国立大学)(855亿韩元)。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科技论文索引杂志上刊登的韩国的论文中有70%集中在前20所大学,最多的是首尔大学(2669篇)和韩国科技院(1211篇)。
[参考文献]
[1]张明顺.韩国和日本大学教育改革概要[J].林业科技情报,2005(3).
[2]吴莲姬.韩国大学科研经费的63%集中在前20所大学[J].当代韩国,2003(1/2).
工程管理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简称MEM)是2010年国家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置的。
一、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硕士(MEM)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工程管理、技术管理及其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向
1.物流工程管理 2.港航工程管理 3.海洋工程管理 4.交通工程管理 5.信息工程管理 6.建设工程管理 7.产品研发与设计管理
三、报考条件
根据国家规定,报考人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3年或3年以上(从本科毕业到2018年9月1日满3年或以上);(2)专科毕业5年或5年以上(从专科毕业到2018年9月1日满5年或以上);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2年或2年以上(从研究生毕业到2018年9月1日满2年或以上)。
四、报考方式、时间
第一步:下载并填写《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学员信息表》(下载网址:http://;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http://gs.tshmtu.edu.cn/;
上海海事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http://mem.shmtu.edu.cn/。上海海事大学单位代码:10254
专业学位号:125600 ※ 联系方式:
南通航院联系电话:0513-85960855,***;
联系人:谢老师、李老师。
上海海事大学MEM教育中心联系电话:021-38284636,38284632,38284631;
联系人:房老师、邓老师、张老师、邵老师。※ 联系地址: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盛大道185号,邮编226010;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浦东大道2600号,上海海事大学MEM教育中心办公室(港湾校区),邮编200136,或 上海市海港大道1550号,上海海事大学MEM教育中心(泰山科研楼),邮编201306。
——河南省2014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申报材料近年来,为响应教育部号召,我院通过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色品牌,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学风建设”的科学管理理念下,以育人为目标,以学习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创先争优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先进党员、团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以党风带学风,努力营造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造就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和勇于创造性学习的高素质学生群体。
一、研究背景,确定任务,打下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坚实基础
(一)了解周遭情况,分析时代背景
1、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急需摆上议事日程。随着近几年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近几年大学校园中出现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在当下流行一句话:上课梦境化、逃课普遍化、补考专业化、生活无序化。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写照。一些当代大学生平日生活浑浑噩噩,“迟到”、“早退”、“旷课”这些词语竟然成为学生饭后杂谈,不以此为耻,学生的主要职责被丢弃,主要任务被遗失。吃喝玩乐本不该成为主题,却抢走了学习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此类现象的出现,提醒我们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2、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全国各大高校正在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以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搞好学风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成为我院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学风”便显得尤为重要,优良的学风有利于大家的学习,学习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责任,更是一生的事业追求。学风建设既是学校育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成才的需要。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学风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建设不变的主题。
(二)确立工程目标,增强实际效用
1、明确工程大致形式以及规章制度。学风是一种无形力量,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校园的学习氛围、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育体系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一切从严抓起,从基础落实,在各个方面努力为大家服务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院的学风建设,引领大家积极、努力的学习。为此我们举办了系类活动,以活动的形式使学院的学风建设深入人心,让大家在切身参与实践活动、娱乐交流中了解我院的学风建设制度,并出台、细化、落实了管理制度,例如上课出勤率考核制度、宿舍考勤制度、优秀者奖励制度等。我院通过日常的寝室熄灯情况督查和寝室卫生情况的检查,并每周予以评比和网上公示,督促大家形成优良的作风习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力争让学生做到做到勤学习、重修身、爱劳动、讲公德、守纪律,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
2、带动学生积极性以推进工程长期开展。我院结合学院自身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强调学风中存在问题的严重后果和狠抓学风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统一思想认识,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院以开展活动的形式,寓教于乐,既满足广大学生的娱乐需求,又使其置身于学习之中,达到建设良好学风的效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长期以往的开展下去。良好学风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知识素养,还有利于学院各方面活动的开展,对学院的学生工作有着长期有效的积极影响。
二、加强组织,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学风建设”文明体系
(一)协调部门关系,进行统筹合作
在我院院领导的带领下形成了以院团委书记为中心的团委学生会,下设18个部门,部门各司其职,既遵循分工明确的规则,又保持紧密联系,层层落实责任制。在所设立部门中中既有办公室统筹管理、服务,又有学习部、宣传部、组织部等具体贯彻落实,严谨的部门分工,使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通过对学院管理制度的细化、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督促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方便学生树立正确、高效的学习理念,进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
(二)建立健全体制,形成战略机制
首先是体现全面性。在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我们应顾及到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除此之外,学风建设不应该只局限于学风,要通过优良的学风带动教风、班风等,还应注意在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应注意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控制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做到全面发展。其次是实效性。使所确立的任务完成且达到预期目的才是我们的目标,使一种假设状态达到真实有效的状态才算具有其真正意义。所以我们在开展工程的过程中,会顾及到活动能否实施且达到预期目的,增强其实效性。最后是可持续性。所有的活动都应该能持续开展而不是只能解决一时问题,此次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从宏观角度上看,具有长远意义,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构建平台,促进交流,构建大学生“学风建设”文明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学风建设”在学校的堡垒作用,建设一个团结进取、勤奋学习、严谨治学、文明向上、积极创新的优良学风,教育、鼓舞、熏陶学校的每一位学子,我院提出实施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搭平台 创载体
建学风 立根基
1、深入基层搭建广阔平台,查漏补缺共创团结院系。为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增强青年学生修养,促进大学生交流,我院2013级从2012年10开始实行辅导员午餐会制度,辅导员张瑾
坚持每周抽出1天时间与五名同学共进午餐,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同学们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想法,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帮助同学们树立优良学风。
2、创造载体掌握教学技能,提高学风牢记教师责任。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展现青春的风采,我院开展“说课讲课”大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教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
1、尚诚朴——慷慨解囊不留名,乐于助人道德行。我院成功举办首届“校园之星”评选活动,授予“最美塞钱女孩儿”赵莉莉“道德之星”称号。使她的事迹备受校内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赵莉莉偶遇路边落难司机马水河一家,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积攒的3400元现金,帮助其渡过难关且不留姓名。她的这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行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学风精神风貌,成为广大团员青年学习的榜样,继获得我校“道德之星”后,赵莉莉又于今年入选“中国好人榜”(2014年4月份)。
2、勤学问——勤奋钻研王瑞鑫,奋勇拼搏突破零。为了表彰先进,进一步学生各类竞序开展,保习、勇于钻风,数学与院多功能报告厅隆重举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表彰大
推进学院大赛活动的有持刻苦学研的良好学信息科学学会。我院学生王瑞鑫在2013年3月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中奋勇拼搏,以全国第八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该奖项是河南赛区唯一的一等奖,全国仅有19人获此殊荣,实现了我校在全国数学竞赛中一等奖零的突破。
通过表彰王瑞鑫同学,为同学们指引更为清晰的努力方向。全院融入到勤奋钻研的氛围之中,我院继而把“勤奋刻苦,倡导学风”放在首要位置,以我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基地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科技竞赛活动,使得我院2011级六名学生在2014年美国大
学生数学建模中取得了两项国际二等奖。
3、重团结——深入实践树学风,众志成城创辉煌。进一步推动我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抒发青年学生振兴中华、立志报国的青春情怀,展现青年学子团结一心、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我院积极召开双歌赛动员大会,对参赛选手进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院选手团结一心,获得校双歌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4、养正气——表彰先进扬正气,带共进步生动力。树立学风,发扬正气。我院于2009年设立“丹雨奖学金”,由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89级毕业生谷永春先生每年出资一万元创办。奖励学习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先后奖励了20名同学。使我院学生积极努力学习提供了动力,为我院后续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细节 重管理 提学风 创辉煌
1、细节管理出作风,个人提高需自觉。“考前动员大会”通过类似主题班会的形式,重新唤发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在交流彼此经验的过程中为考前复习做好准备,以帮助同学们取得跟理想的成绩;通过对学院管理制度的细化、落实,通过日常的寝室熄灯情况督查和寝室卫生情况的检查,并每周予以评比和网上公示,在日常生活中对同学们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督促作用,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方便于同学们树立正确、高效的学习理念,进而促进同学们对学习的喜爱,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督促大家形成优良的作风习惯,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2、德智体美其发展,共创和谐大院系。我院在德育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主题演讲、想象设计等活动为载体,将正确、积极、先进的学院风气融入学生心中。通过学生自我风采展示系类演讲,如 “展我魅力,秀我风采”学院之星评选活动”、“师大骄子,宿舍之星”评选活动、“青春起航show风采,火红青春young年华”双语演讲活动等,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青春、锻炼自我、提高修养的同时,将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乐于展现自己的精神传递给大家;在培养学生的德育建设上,通过举办“诚信校园行”标语口号征集大赛、“励志青春,三个一”主题活动、“对浪费say no”主题系列活动。倡导大学生弘扬节约、减少浪费的传统美德,树立牢固的诚信理念,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风建设,促使同学们励志青春,积极向上,赢得未来。
四、发扬精神,创造辉煌,打造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特色品牌
(一)回顾过程领会意义,塑造学风
“学习”在学生的生活之中占据首要地位,良好学风的塑造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在大学生“学风建设”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既有强制要求,又有娱乐活动,帮助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并协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以强制之方式达到自愿之效果。当代大学生是否优秀决定着社会发展好坏,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成为了各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良好的学风提供优越的环境,从而带动学生的发展,促进高校的建设。
(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立学风
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带动学生发展其他方面,继而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无论是何工程在开展过程中总会有所新发现,新开拓,我们在过程中发现将活动作为开展的载体,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这样会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其中,并产生良好的效果。我们所做则是为了服务学生,首先应考虑学生的利益,所举办活动以及种种规章制度应是为学生所需,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促立良好学风,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领略风采展观未来,推广学风
您好!
我叫xiexiebang,系是xx学院xx系xx级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我学的专业是工程管理,作为一名工程管理的大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并为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所学习的内容包括了从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到运用等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此专业是一种工具,而利用此工具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时践和实习中,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在学校工作中,加强锻炼处世能力,学习管理知识,吸收管理经验。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工程施工、房地产方面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中国人民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不满足与现有的知识水平,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希望能够加入你们的单位。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我相信 经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一定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此致
敬礼!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因而在教学中需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对学生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工程训练, 建设不同层次, 具有地方特征、学校特色、专业特点的综合工程训练中心, 是转型后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程训练的特色追求。
1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
综合性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多是以教学为主兼顾生产经营。基于应用技术性型大学, 工程训练中心应该重新定位。
1.1 综合实践教学基地
目前, 应用技术型大学已经建设了不同专业、完整地服务于学生的实验实训条件, 但它们还处于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分隔, 各个相近专业实验室“各自为政”的状态。因此, 可以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基础, 把交叉、相近的学科的实验、实训条件进行科学的整合, 将各种有效的实践、实验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把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打造成学生培养应用技能的“一站式”新型综合实践教学基地。
1.2 教学改革基地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水平不断地发展, 一些传统的工程实训内容已经不再适应教学水平和就业需求, 因此应配合人才培养目标动态调整工程实践的内容, 打破传统的“金工实习”理念,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进行大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改变传统的授课、实训相分离的授课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 逐步形成学前专业认知、学时动手实践、学后提升创新的实训模式。打破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 建立起工业系统认知、传统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创新实践5个层面的完整、统一、综合的实训体系。
1.3 职业资格鉴定基地
应用技能型大学里面有许多“双师双能型”的教师, 他们既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依靠优越的师资和现有的先进设备和实训条件, 为在工程训练中心开展职业资格鉴定提供了有力地条件。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就业需求, 开展数控、钳工、线切割、电工电子等多项职业资格鉴定, 并逐步建立一种新型的“双证书”制应用技术型工程职业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缩短岗位适应期, 为企业提供适应其需求的人才, 增强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且要不断拓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范围与等级, 努力探索本科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的衔接。
1.4 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 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工程训练中心应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平台, 建立一个集机械、电子、自动化和管理为一体、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创新工程实训基地, 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实训基地在传统工程训练的基础上, 能充分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产品的发展过程和技术创新, 能够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在创新实训基地的学习, 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及竞赛活动, 提高工程创新意识、工程综合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
1.5 校企合作基地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人才的培养不可能脱离行业实践, 应该依托行业, 服务于行业。因此, 校企合作是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工程训练中心可以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合作、共建的平台。
从合作、共建的形式上看, 主要有两种。“走出去”, 利用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 鼓励实训教师定期走出校门, 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参与实践, 学习最新的工程实践技能, 同时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 从而使校内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 达到因需施教, 培养让企业满意的、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请进来”, 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到工程中心讲学、传授实际生产操作技能, 指导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工程训练中心可以与企业共建接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基地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培训基地。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通过与企业的近距离对接, 逐步培养职业素养, 凸显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职业化特色。
2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
2.1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改革
作为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实践场地, 工训练中心的建设还需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先进制造、快速原型、综合拆装、科技创新、精密测量、数字化仿真等一批先进的、高水平的实验室, 扩展实训范围, 增加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训的比例, 努力把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为综合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 还可以引入校外资金投入到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在没有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内可以承接企业的生产, 这样既可以提高工程训练中心设备的利用率, 又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业。
2.2 改革教学模式
结合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将实训内容从教学体系上按不同专业采取分层次、分模块方式进行, 分为机械工程训练、电子工艺训练, 电气自动化训练、计算机综合训练和创新综合训练, 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 使工程训练不局限于单一学期, 而是贯穿于整个4年学习中, 逐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通过在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设计安排不同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实训内容, 实现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
2.3 师资队伍的改革
针对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程训练中心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改革更是关键。中心应采取“引进、培养、培训、提高、优化、聘用”等一系列措施, 致力于建立一支以“三士” (博士、硕士、学士) 为教学核心, 以“四师” (教师、工程师、实验师、技师) 为实训骨干, 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比较合理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
同时, 还应该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 鼓励专业课教师在工程训练中心兼职、授课、学习, 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2.4 管理体制的改革
鼓励教师以专业和项目为依托, 建立多学科创新团队、科技项目研发团队, 教师作为创新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活动。针对大四学生, 鼓励学生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目标完成毕业设计, 完成创新生产实习。此举既紧密结合工程教育前沿知识和工厂生产环境, 同时又提高了其动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及就业竞争力。
2.5 建设的目标
建立适合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和发展的工程训练中心, 通过准确定位和大力改革使工程训练中心实现“一个目标, 加强两个建设, 构建三个基地, 发挥四个功能, 搞好五个结合”。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目标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采取开放式管理机制, 以科技创新为中心, 以综合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应用技能创新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基本点, 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的教育为核心, 最终实现建设一个具有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
摘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技能型人才, 实践技能的提高需要高标准的实训条件的支持。针对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分别从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与改革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亮点与特色的, 适应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工程训练中心发展道路, 使其成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主战场。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高联学, 孙佃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思考:以滨州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例[J].电子制作, 2013 (4) :146-147.
[2]杨宏亮, 尚长春, 杜媛英.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5 (1) :30-32.
[3]李东华, 葛真, 尚敬梅.现代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5) :113-115.
[4]陈炜.地方院校工程训练模式与特色定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 :84-86.
[5]张英琦, 吴亚辉.地方高校工程训练开放运行机制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6) :294-297.
[6]谢朝明.新升本科院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以梧州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为例[J].广西教育, 2013 (3) :99-100.
[7]孙晓燕, 隗德民, 丁航.接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工程训练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 (7) :41-43.
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上所面临的形势并不容乐观。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更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背后深层的原因令人反思,诚如《人民日报》微博所分析的那样:“培养人才,有知识更要有德性;大学教育,重学术更要重人格。让学生懂得去爱,去尊重,去包容,才能避免悲剧重演。”[1]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教育教学的力度,如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在整体专业课时压缩情况下给予政治思想理论课足够的课时等,但似乎成效并不太明显。在高校逐渐弥漫开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正吞噬着大学生的脆弱心灵。理想信念的缺失、人文素质的下降、道德规范的失衡、急功近利的心态,都让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教育困境。“大学生在社会公德、个人私德以及政治、信仰、价值观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德症状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大学教育出现了道德危机,原有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不断更新的道德问题,而大学教育所固有的一些特征又加剧了这些问题的发生,这无疑使得大学道德教育陷入了困顿之中。”[2]
值得欣慰的是,党中央已经意识到当前中国青少年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这里特别提到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说明它与“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决定》为我们开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指明了方向。的确,当今大学生道德水准和人文素质普遍下降,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现代年轻人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脱离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吸纳与弘扬。只有让当代大学生不断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高校德育工作者才能逐步摆脱当下德育工作的种种困扰。而极力推进大学诗教工程则是一条既愉悦又有效的重要途径。
二应当走出大学诗教工程的认识误区
其实,大学“诗教工程”的呼声已经喊了多年。自上世纪末以来,就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让古典诗词进入大学校园”。还相继召开了首届“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高等学校诗教工作暨当代中华诗教理论研讨会”等一系列高规格的会议,成立了中华诗教学会(筹)(由著名词家叶嘉莹教授担任名誉会长)。这一切都说明诗教工程在学界已达成普遍共识并已纳入研究与推广的正轨,同时也说明推进大学诗教工程的紧迫性。的确,“培育古诗词生命长流之继起者”,[4]要从青少年抓起,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因为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国梦的未来主体毕竟还是要靠当今的大学生。
目前中国大陆,人们对诗教工程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着种种不足,古诗词写作课还很少进入大学课堂,虽然有些高校(如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贵州大学、江汉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注意到了“诗教工程”的重要性,并在理论研究和活动开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看来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把“诗教工程”提到非常重要的议程上来,从而影响了它在中国大学校园的广泛推进。
诗教工程在大学校园推广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实用主义观念泛滥的宏观背景,也与我们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对诗教工程的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小学一直列为主课的语文课,到大学阶段在许多高校便中断了(笔者所在单位就是这样),道理很简单就是认为无用,不像英语(其实那就是国外的语文课,我们更强调其作为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而已)、计算机对大学生似乎更具有实用性。虽然大中小学英语教学整体上是失败的,所培养的大批学生还是聋哑英语,但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乐此不疲,哪怕让它冲击我们的专业教育,耗费我们大量人生宝贵的精力,原因是它有用,考学、就业、出国、评职称等都能用上。而学诗又有什么用处呢?诗写得好不会为你人生谋一个更好的工作,甚至还会有人说你落后迂腐。而有这种认识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并且像病毒扩散一样到处传播这种认识,久而久之受教育者也就接受了这种认识。其实,青少年天性就是爱诗的群体,他们爱幻想、敢创造、重情感,是我们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教育者不正确引导在压抑他们爱诗的天性,就像好多网络写手突然有一天意识到自己的文学天性和才华并没有泯灭一样。
三实现大学诗教工程与德育工程的互动
(一)诗歌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灵教育
中华诗词是最讲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折射着中国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诗歌教育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艺术审美教育,它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生情感教育、心灵教育。文学是人学,而诗歌更是抒情性特强的艺术。中国古典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式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感情心理与人生态度,其突出的特征就是追寻客观事物背后的人心和人情,强调在客观世界触动激发下诗人人生情怀和抱负胸襟的抒发,形成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内宇宙。读者读诗实际上是在开启一次心灵的历程,是在与作者作灵魂上的一次交集与撞击,在自我感悟中实现人生境界的一次次飞跃。
中华诗词形成了抒情言志的创作传统。“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志”虽然指的是志向志意,但并不排斥情感的作用。唐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把诗歌比作一棵大树,曰“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强调一首诗的根本还是在抒情。
当然,中华诗词除了直接表达志向抱负之外,还有更多的是在表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普遍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离情、乡情等),同样能唤起读者热爱生活和积极面对人生的美好情感。endprint
(二)诗歌教育是一种人格品格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诗品总是与人品相联系而存在的。人品的高下、雅俗决定着诗品的高下、雅俗。清薛雪《一瓢诗话》第181条曾曰:“鬯快人诗必潇洒;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疏爽人诗必流丽;寒涩人诗必枯瘠;丰腴人诗必华赡;拂郁人诗必凄怨;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清修人诗必峻洁;谨敕人诗必严整;猥鄙人诗必委靡。此天之所赋,气之所禀,非学之所至也。”并认为诗书同理,曰:“诗文与书法一理,具得胸襟,人品必高。”清徐增在《而庵诗话》中则说:“诗乃人之行略,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一字不可掩饰,见其诗如见其人。诗人等级不同,人到那一等地位,方看得那一等地位人诗出。学问见识如棋力酒量,不可勉强也。”清叶燮在《原诗》中也说:“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既日月观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例如“苏辛”,同为豪放词的代表,但苏词是豪放中透露一股旷达,辛词则是豪放中透露一股悲壮,苏轼的“词言志”开拓了词境,集中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辛弃疾的“以文为词”则将“词言志”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在词中贯穿了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但他们又都是性情中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易就动摇自己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故我们从其作品中读出的不仅仅是关切时事的爱国精神,还有独善其身、特立独行的人格美和个性美。“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以上所引均见《清诗话》)[5]
(三)诗教工程和德育工程不能是两张皮
既然诗歌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心灵教育、人格品格教育,那么若把诗教工程单纯视作是一种审美教育,就不足以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领导的足够重视。的确,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学生所要学的东西太多,仅仅外语关就牵涉了好多人过多的精力,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摇头晃脑吟诗作赋,何况审美教育还可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形式去达到目的(尽管做得也不够好)。但另一方面,我们各级领导确实把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投入相当多的财力人力。这既是党中央和上级部门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本应当义不容辞地去做。可是,我们那种简单化的道德灌输的方式,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引起很多学生的反感。
其实,德育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赖学校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从家庭到社会方方面面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行。前一阵子媒体热议“家风”便是最好的明证。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在很多人眼里好像已经过时,但在面对各种外来思潮观念时我们似乎又缺少了起码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从而处在一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倘若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之根,它又如何能更好地面对世界的未来呢。因此,我们应当改变诗教工程和德育工程两张皮的教育现状,树立起诗教工程就是德育工程的基本理念,从而更好地推进诗教工程进大中小学校园活动,并逐步地扩展到城乡社区各个角落,使得诗教工程最终成为一种国民的教育,并由此带动全体国民人文道德综合素质的提升,再现诗之大国的民族风采。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你好,明天[EB/OL].[2014-2-18]. http://t.qq.com/p/t/386360107416517.
[2]翟楠.大学道德教育的当代困境及可能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3]中共中央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2-43.
[4]叶嘉莹.培育古诗词生命长流之继起者[N].中国教育报,2010-3-27(第四版).
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学生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具有工程技术、财会、金融知识,熟悉的掌握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的各种手段及方法,能够代表政府、业主和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编制投资估算、概算,进行建设基础上经济评价、可行性研究、房地产评估、投资分析等工作的高档次管理人才,此行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升值及发展空间巨大!
适合岗位
设计院: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设计概算、编制标底
施工企业:投标价确定、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工程合同管理、索赔管理
中介咨询业:可行性研究、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合同纠纷处理
房地产开发商:投资概算、预算、标底价确定、结算与索赔管理
建设单位:标底审查、结算审查、合同与索赔管理
建设行政部门:从事定额、造价管理工作
课程设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
(二)线性代数(经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管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原理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建设监理导论FIDIC施工合同条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注:1.工程造价专业专科毕业生及已取得全国造价师考试合格证书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
2.其他非工程造价专业专科及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需加考“工程造价综合课程”
3.学位申请条件:所有科目平均分达70分以上,毕业论文优良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考试
考试时间
一月、四月、七月、十月
毕业证书
学员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内全部课程的合格成绩,由天津大学及天津市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毕业证书,国家教育网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可申请学士学位。同等学历毕业证书层次中自学考试毕业证书社会认可度仅次于国家统招计划内全日制毕业证书,成人类同等学历毕业证书社会认可度排名较高。毕业证书查询网址:.cn(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授课方式
周六、周日老师面授(全年循环开课,随报随学,欢迎预约定座试听)
报名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2张
2、一寸、二寸蓝底照片各八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性质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系部党总支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学生公寓日常行为管理和公寓文化建设的学生组织。
第二条宗旨
1、宗旨是提倡和组织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基本工作涉及到学生公寓管理、学生行为规范、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公寓民主管理的积极性等,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文明、安全、整洁、舒适的大学生之家。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同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
2、在公寓内组织和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党性教育与公寓文化建设,做系部与学生联系的桥梁。
第三条工作理念:团结、奉献、高效、务实。
第四条工作定位:同学之家、师生之桥、拓能之地。
第五条工作精神:
百折不挠,契而不舍的干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
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风格;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服务。
第六条全系学生中凡承认本组织章程并通过严格筛选考核者可进入本组织,如要退出本组织须写出书面申请,并由系部主管老师同意签字方可生效。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主席团职能
主席职责:
对本组织全体成员负责,接受管理工程系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全体成员的监督;监督、检查生活部、外联部部门各项工作和内部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决定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重大事项,制定各项工作计划和布置各项工作;把握好管理工程系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的发展方向,加强管理工程系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机构、组织、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副主席职责:
协助主席做好组织内各项工作,并对管理工程系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负责。监督、检查宿管部、网络宣传策划部、监察部的工作,组织开展学生公寓安全教育、文化建设活动,策划各种有益活动,安排每个学期的文明站岗,并做好相关考勤工作,指导、帮助、检查、督促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主席不在时受主席委托执行主席职权。
办公室主任职责:
负责管理办公室的各项事务,安排秘书的工作,负责布置好办公室宣传栏,安排办公室值班,负责协调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内部事务的管理和建设,和主席、副主席商量确定全体会议的召开,制定组织年初工作计划和完成组织年末工作总结,制定会议流程,安排布置好会场
二、各部门及职能
办公室:
(1)协助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内部事务的管理和建设。
(2)协助办公室主任负责制定组织年初工作计划和完成组织年末工作总结。
(3)直接管理办公室的办公用品、成员档案和组织财务开支,负责采购组织活动用品。
(4)汇总和保存组织各项活动资料。
(5)制定会议流程,对各项会议和活动进行记录,考勤组织内部成员到会情况,收集好请假条。
(6)负责登记好辅导员下寝情况。
(7)协助主席、副主席做好相关宣传和通知工作。
(8)办公室设主任1人,秘书2至3人。
网络宣传策划部:
(1)负责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对外宣传工作和系部公寓管理精神、文化的倡导。
(2)负责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成员信息传递和电子资料的整理。
(3)负责收集和上传组织内各项活动的图片资料和通讯稿。
(4)协助主席团和各职能部门做好各项活动的宣传工作。
(5)定期召开部门内部会议,及时总结部门工作情况。
(6)策划寝室文化艺术节、公寓走廊文化建设一系列组织特色活动
(7)该部门设部长1人,副部长2人,干事3至4人。
七章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统一由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办公室对所有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为妥善保管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各种资料档案,保障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特规定如下:
1、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资料档案包括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所有文本、音像、电子等资料档案。2、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实行“二级档案管理体系”,各部长在每月月底将本部的总结及资料统一交办公室整理、归类,经主席审核后由办公室分类存档。
3、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各部门开展工作的同时,应指派专人进行资料档案整理。除本部门存档外,应同时将副本或原件上交办公室,不需整理归类的直接交办公室分类存档。
4、办公室定期对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资料档案进行整理后,重要文件除保存外,需及时上报主席团审核,以保证档案完好无损。
5、办公室整理档案时,会随时向各部提出询问、要求核查,各部应积极配合。
6、办公室负责管理档案资料柜,其他人未经同意不得随意翻动。
7、各部可在向主席团提出申请并经批准登记后,向办公室借阅、复印档案资料。所借档案资料应妥善保管、不得转借,及时归还。
第八章 办公室财产管理制度
为妥善管理和有效使用各种公共资产,确保办公用品无丢失现象,特规定如下:
1、办公室统一管理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的桌椅和各种记录等一切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固定资产,管理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文字、音像、电子等资料。同时协助宣传部保管宣传用品;协助其它部门保管相关物品。
2、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以外的学生组织借用办公室,须经主席或办公室主任同意。各部门在非规定的时间借用办公室、使用办公室物品,须提前通知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3、凡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以外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借用办公室物品,须及时告知办公室主任,并由值班人员做好借用登记。办公室要及时收回外借物品。
4、宣传用品的借用必须经宣传部同意方可借用
第九章财务管理制度
增强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有效地使用资源,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实行资金统一监管调拨的基本财务制度:
(一)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各项财务活动统一由主席团审批监督,办公室负责执行具体管理。所有支出款项由主席团商讨、主席决定后,经办公室统一调拨。
(二)财务管理活动包括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各种物品的采购、帐目管理和活动经费的申请、审核及报销等相关活动。
(三)办公室在办公室主任的指导和监督下,具体由办公室人员负责采购和帐目管理。对于活动经费的申
请、安排和帐目的审核、报销由主席决定。
(四)大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各部门开展活动和工作所需之物品,须提前列出清单交于办公室经主席团审批后,再由办公室专项负责采购工作的副主任执行采购的任务,自行采购的,将不入帐报销。
(五)物品采购统一由办公室人员执行,但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以由相关部门自行采购,但须由该部部长对采购工作负责,且部长在三日内将情况告知办公室:经主席团同意的;所需物品为急用、价额不超过人民币贰拾(20)元且无法及时与负责采购的办公室人员联系的;所需物品为活动所必须、依情形应由相关部门自行决定购买的。
(六)采购物品过程中须遵守如下规定:
原则上不能由部员采购。部员采购的,其责任由所在部门的部长承担;采购物品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行为规范,如发现有人为原因造成的问题,须由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采购人员须开具规范合格的发票。严禁多开、虚开发票;收据、收条及不合格的发票,一律视为无效(金额不足50元可用收据),特殊情况的需经主席批准。特殊情况只能用收据报账时,需有经手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签字。采购人员采购完毕后,须将物品和发票交所需部门清点核对。
(七)对于所采购的物品,任何人不得挪作私用、擅自转借他人、其他组织使用。
(八)报销应遵循如下程序和规定:
(1)须有规范合格的有效报销凭证(商业发票等),收据、收条及不合格的发票一律不予以报销(金额不足50元可用收据);
(2)发票应由经手人用笔于背面签名,以便查核;
(3)报销时,需交书面文件,详细写明经手人、支出金额、支出事项、物品数量、单价和时间;
(4)负责采购的部长和其他进行采购的人员,应及时将发票交给负责帐目登记的办公室人员,经其初步审查无误后方可如实入帐并由双方签字,逾期(一周)概不受理;
(5)负责帐目的人员应定期将汇兑的发票及汇总帐目交由主席团查验,经主席团审核、主席签字后方可上报管委会审核报销;
(5)财务报销必须严格实行“实收实签”制,不得虚列、多列帐目。
(九)因公事活动产生的车票、门票、电话单收据、餐费等原则上不能报销。如果数额较大,在说明详细情况并经指导老师或主席同意后,方可予以报销。需打印、复印材料的,直接到管委会办公室打印、复印。除老师或主席批准外,自行打印、复印材料的一律不予报销。
(十)办公室须在每个月月初或月末向主席团会议提交一份财务报告,内容包括前一个月内的财务开支具体帐目和下个月的财务预算;该报告由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上交审核。
(十一)各部取得赞助金等资金收入后,必须三天内向主席团汇报并将现金上交办公室主任入账。各种活动收入必须上交,不得以任何不正当理由扣除。
每年的11月,纺织与材料学院都会组织大一新生去参观这个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博物馆,同时被邀请的还有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多个专业班级。
“这里是纺织科普馆。主要是针对非纺织专业的学生进行纺织科普知识教育的。”跟着讲解员的解说,我们看到硕大的展厅内,摆放有大量的图片和实物,向我们展示了纺织面料是怎样通过纺织技术从植物纤维转变而来的过程,让我们对纺织的整个神奇工艺过程有一个系统而生动的了解。当我们走到成果展区的时候,看到的是我校姚穆院士负责研发的军港纶和非典防护服装材料,以及山东鲁泰纺织集团生产的全面300支纱和面料产品,听解说员说这些可是代表目前世界棉纺织业最高水平的成果!
而在西部民族民间服饰馆内。陈列在大家面前的,是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我们能看到这些异彩纷呈的衣服则得益于博物馆对西北地区民族民间服饰的搜集、收藏和整理,同时这也是学校服装设计的研究方向之一。
接着上到三楼,来到现代服饰馆,该馆主要陈列西安工程大学自1984年开设服装专业以来历届服装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以及现代服装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看到这些学长学姐的结晶之作,我们也明白了以后的努力方向!
西安工程的大学之所以被称为“西北的纺织博物馆”,如果只是因为它有着全国唯一的纺织服装博物馆,那么,未免也太单调了!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特色的“博物馆”。
比如5+X“博物馆”
其中“5”是指我校纺织学科链中5大特色学科点和拟对接纺织的企业建立的5大合作创新研究院;“X”是指各学科专业与对口企业根据技术需求合作建立的创新研究基地。
目前,西安工程大学不但是“汉麻高值特种生物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宁夏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个国家级产业战略联盟的成员单位,还与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强的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洁丽雅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技术创新研究院,并成立了技术转移中心。
又比如厚德弘毅、博学笃行“博物馆”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称号,连续十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余项,包括“纺织之光”“维珍妮杯”“挑战杯”等多种全国性大奖。
还有国际化“博物馆”
众所周知,纺织与服装是我们“纺院”的两大特色,不仅如此,它在服装与纺织方面的建树甚至在整个亚洲,都是独树一帜的!学校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研究机构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教师出国进修、交流达2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达490多人次,举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数十次。
它就是这么一个既真实又虚拟的“博物馆”,它就是我们纺院人引以为傲的“博物馆”,它更是以全方面发展为目标,倾尽已逝的33年与未来终身的岁月为国家各行各业输送自己全部的力量,挑起西北纺织的脊梁的“博物馆”!这就是我的母校西安工程大学。如果,你还想了解我们学校的其他“博物馆”,那就来亲自体验吧!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推荐阅读:
河海大学电力工程11-15
河海大学电路考研06-15
河海大学学位英语11-23
河海大学百年校庆12-13
河海大学硕士论文06-11
河海大学什么专业最好11-02
河海大学物理考试题库10-01
东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07-19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求职信06-18
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学2014年考研真题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