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讲座稿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法制教育讲座稿(推荐8篇)

法制教育讲座稿 篇1

清华大学支教老师:何乐迪

各位同学大家好。法律素质在现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作为一名中学生,具有基本的法律素质是走入社会的前提。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些中学生会遇到的法律问题

今天的讲座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如何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第二是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应该注意那些细节问题。

PPT2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某个周末,某小区内,三位初中生在小区的绿化广场上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到地上,重重地摔了下去。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急救车拖走。”

PPT3

在这一案例中,我给同学们出两个思考题: ① 甲失手致伤乙,算不算违法?

② 如果甲的行为违法,违反了什么法?

PPT4-5 分析:首先,甲的行为造成了乙身体受到伤害,侵害了乙的健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他要承担系列的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乙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照顾乙的人员的误工费、交通费,如果乙经过司法鉴定构成了伤残,甲还要承担乙的人身损害赔偿金和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甲是一名未成年人,由他的监护人来承担赔偿责任。其次,如果司法鉴定机构确定乙为重伤,甲的行为还触犯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第二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PPT6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简要地了解一下什么是“法”。有没有同学知道法字的繁体怎么写?它左边是三点水,右上角是廌,是传说中能够分辨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兽,而下面是一个回去的去字。依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法,刑也。也就是说,法就是刑。平之如水,从水,也就是依它的三点水旁;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也就是这只独角兽可以驱除邪恶。对于法律就是刑法的概念,这是古代的理解。在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法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刑的领域,还有很多民事的范畴,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法,而法也有不同的形式。不管是限制犯罪的刑法、规制人与人关系和交易公平的民法、处理国家机构和人民关系的行政法还是调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法,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PPT7 不管我们处于哪一种法律关系中,都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只有成为有法律素质的人,才能适用法律处理自己和周围的纠纷、保护自己的法律权益,在法律保护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做有法律素质的人,还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间和情况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PPT8

一、如何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

我首先想告诉大家的是:

1、什么样的人才算有法律素质?

同样的我也举几个例子。以前有个叫马加爵的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在云南大学读书的时候杀了4个室友后逃逸,三个月后被逮捕判处死刑。当年逮捕他的通缉令贴满了全国的大街小巷,记得我当时还在读高中,我们学校门口就贴了很多他的通缉令。我要说的第二个人叫郑筱萸,当时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局长,复旦大学生物系毕业。他在职时,擅自降低审批药品标准,批准了多种假药的各生产,造成使用药品的多人死亡,07因受贿被判死刑。最后一个人人叫陈良宇,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涉及违规使用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08年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所有,我认为有法律素质的人,并不是指他懂得多少法律知识。我国到前年9月为止,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229部国家法律、679部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8561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2000部行政规章,数以万计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所以,我们如果以一个人懂得多少法律知识来衡量这个人的法律素质有多高,那是错误的。有些人甚至能背很多法律条文,但他也可能会犯杀人、贪污等一些罪行。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具有法律素质呢?我认为:他应该知道对生活中所发生的矛盾和纠纷、以及处理事务的原则,要依据法律、法规来办理。要明白以法律为准则,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在法律的范围内与违法行为作斗争。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懂很多法律,但当你不懂得某方面法律法规时,你要知道求助于律师或去查找这方面的知识。因此,我认为: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是一个心中有法的人。只要人人心中有法,法制社会才有希望建立起来。

接下来,大家可能要问,我为什么要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

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对我们青少年来讲至少有二个好处:一可以保证你有一个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二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权益保障。何谓更大的发展空间呢?这里给大家具几个例子。几年前我听说过一个案件:有个学生,他很勤奋,学习成绩也很好,他是从乡下考入一所省重点高中的尖子班。但天有不测风云,在读到高二时,却还经常遭到班上几个同学的侮辱,甚至殴打。就在他无法忍耐的情况下,有天下晚自习后,这个学生就到社会上邀集几人,把曾欺负他中的一个同学杀了。结果是这个本来还有一年就极有可能上所好大学有个好前程的学生变为了一个杀人犯,要在监狱里呆上半辈子以上了,那他还有一个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吗?

又比如说,前年我在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实习的时候亲自接触的一个案子。两个年轻人,一个18岁、一个19岁一块儿在网吧上网。因为在网吧里走路的时候与另外一个上网的人有一点小摩擦,结果对方纠集了一大帮社会混混来找麻烦。两个年轻在还手的时候用刀把对方捅成了重伤。他们是怀揣恶意一定要伤害别人吗?不是,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因为防卫过当要在牢里呆上3-10年的时间。当他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年近三十,但别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时候,他们还得重头开始。

第二,一个具有法律素质的人一定可以享受到法制社会里给你带来的更多的社会保障。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点的是:法律并不会完全保护一个好人,但它不会放过十恶不赥的恶人。因此,我们在走向法制社会的今天,当你或你的家人受到侵害或伤害时,你们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寻求法律的保护。我在清华法律援助中心值班的时候接手过一个案子:一群农民工工程结束以后,老板没有结清工钱,就一直拖着。拖了大半年时间,三番五次的要就是不给。最后我们联系包工头、联系劳动部门,最后和解了。现在许多人有个误区,谈到法律就以为要打官司,许多劳动方面的纠纷完全可实行不用花钱的仲裁,或是通过你的优势进行谈判。

最后一个例子离我又更近一点,但是是一个反面的例子。我同一个高中的师兄,比我早两年考上清华的化学系。本科毕业保送研究生。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利用实验室的资源为一个企业打工。后来企业会越不肯付工资。他不甘心就这样被人骗了,但是又不敢告诉实验室的老师,怕学习对他进行处分,左右为难时只能找援助中心私下处理这件事。最终的结果当然不会很好。试想如果他心中有法会招来这哑巴亏吗?如果他在合法的框架内工作,就不会在遭受损失时无处申诉,也没有人能为他提供足够的全力保障。你有优良的学识、聪明的脑子,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自己的成果,何必走弯路呢?这就是由于不按法律规则办事而断送自己的发展前途。

对于这些种种现象,作为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有保护好自己的意识,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当然你要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做一个有法律素质的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作为中学生,我们的年龄基本上都介于12至18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大,也是逆反心理最重的阶段,用一颗平衡的,宽阔的心态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下去,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相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走错了路也许会怡误终身。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负什么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中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知识。

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青少年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宪法中的基本常识:在宪法中涉及青少年最多的也是宪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未成年人的主要合法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5条第四款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财产所有权、受教育权等等„„

有了权利,那一定就要有义务,中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依法服兵役和纳税、赡养父母等等„„

这是宪法里对于公民权利义务比较笼统的规定,那落实到具体的法规上,首先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青少年行为的约束内容。

(二)通过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可以帮助青少年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初步形成。

《条例》是对有轻微违法的行为的人进行行政处理的行政性行为规范,《刑法》是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刑事处罚的刑事法律规范。两者的共同点是对违法犯罪的人追究责任,只不过《条例》和《刑法》所针对的行使处罚权的部门及程序、处罚对象、违法的轻重程度、处罚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学习《条例》和《刑法》,青少年可以初步认识和区分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合法行为,哪些行为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哪些行为又是法律、法规准许乃至鼓励的。比如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形式的寻衅滋事行为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而《刑法》规定寻衅滋事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又比如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而《刑法》规定有以上行为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不管你的行为到达哪一个层次,都有法律进行管制。那最好的躲避方法,也就是不要实施这些行为了。

我们是青少年,在法律上也有专门为青少年制定的规定。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刑法中关于责任年龄的规定,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清楚的说出来刑法上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是怎么规定的?

刑法的规定告诉我们,犯罪时不满十四周岁的少年,为“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段。也就是他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只有触犯了刑法规定的8种法定罪名的,(也就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投放危险物质和爆炸罪时),才承担刑事责任,被称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时年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相信在座的各位90%以上应该都已经年满14周岁,所以你们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学习了这些法律就知道自己如果违法犯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法律不因你不知自己的行为犯了哪条法律而不追究责任。

当然大家还知道正当防卫这个词语,什么叫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 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法犯罪的以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定罪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即使你未成年,你教唆一个和你一样的未成年人犯罪,也要承担从重处罚的责任。三思而后行,是每位同学都要记在心里的话。

除了要了解法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之外,我们还要需要学习《民法》,促进平等和契约观念(诚实信用)的形成。

民法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平等的主体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要取得对方的财产就必须支付相应对价,体现等价有偿的原则。契约各方在自愿的原则下按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契约必须遵守,契约即是交易各方间必须遵守的“法律”,这也是“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的体现。通过学习,我们的青少年将更好地理解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必须遵守”的平等、守约思想。

民法上也有责任年纪的概念。10周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或不能辩别是非的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自己的过错对它人造成侵害的由其监护人负民事责任。同学们现在多数都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民法〉,〈民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身、财产、婚姻、经济等方方面面,学好了民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说了很多的法律规定,可能有些空虚,现在我在这里想讨论一下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20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国刑事立案比例一直较高,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的少年发案率上升较快,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年龄阶段,并以侵犯财产型犯罪与性犯罪居多,团伙作案数量剧增。“人之初,性本善”,这些少年,曾经天真无邪,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座标为什么变得如此扭曲?人生最初暗淡的一笔来自哪里呢?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基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也在出现,学生宿舍、老师办公室频繁失窃,去年的模拟法庭活动之后,仍然有校园窃案出现。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逞英雄”,无所顾忌,不故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以为自己可以领导别人,想当老大,实际上不过是在虚度光阴。

(三)从犯罪年段年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为严重。

(四)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大家有的就是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青春。如何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大好光阴,正确对待社会和人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在学校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进一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值得在座的每一个人认真思考。不少中学生,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就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满义气、暴力等不该有的思想,发生纠纷以后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武力等手段,最终导致双方聚集多人在一起相互斗殴,有的进行寻衅滋事,有的为了个人享乐进行盗窃、抢劫等犯罪,从而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败坏校园风气,他们的行为在给社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使自己和家庭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纵观他们犯罪的过程,主要是人际交往过程发生毛病,所以,最后我再和大家探讨一些中学生人际交往与犯罪的话题,望能给各位带来一点点收获。

一、中学生人际交往及机制

交往对于任何现实的社会来说,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你。一个人可以不与他人交往而独立生存于世的情况是不可想象的,你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有哪个说不与他人交往的?

那么,中学生通过日常的交往活动就会结成一种特殊的关系——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情感态度上的疏远紧密,经常听人说张三和李四关系好,我和他不怎么样,就是这种情况,交往的结果就会形成一个社会群体。为什么学习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呢?因为他们通过交往形成了一个群体,努力学习的群体。为什么偷偷地到网吧上网的总是那几个同学呢?我看也是因为他们通过交往形成了一个好上网的群体。为什么有的同学打架,有的同学就积极参加呢,而有的同学就不去参加呢?因为参加的同学在交往中形成了一个群体,不愿参加的同学没有和他们形成一个群体。

二、不良个体交往与犯罪

不良群体常常和犯罪连接在一起。什么是不良个体呢?在犯罪学中,不良个体中能是存在反社会人格倾向的社会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各种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变态、越轨,从而个人与社会直接处于不和谐、不平衡,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学校要求中学生遵守学校纪律,不得上网吧,而有这么一个学生,偏要偷偷地去网吧上网,这个学生就异常、越轨;中学生不许打架、盗窃,有这样一个学生不为什么事,就要捅其他学生几下,或将他人物品顺走,这个学生难道不是异常、越轨吗?这样的人就是属于不良个体。不良个体在我们学生中往往表现为:一是在认识水平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想。有人认为我好歹考不上大学,现在就这么混混好了。但是,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了解一个社会事实,那就是在社会有地位的、有修养的人不一定都是在校学习最优秀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一定要有理想,理想说大了有点空,从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人,就是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近期的目标对同学们而言,就是要遵守校级校规,遵守法律法规,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学到能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社会有用的本领。二是在知识内容上,对腐朽没落的负面文化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你叫他谈个花边新闻,他眉飞色舞;你叫他说怎样好好学习本领,将来怎样建设国家,他不感兴趣。三是在情感体验上,缺乏义务感、道德感、没有同情心,别人受难,他兴灾乐祸。别人比他强,他心生嫉妒。四在意志品质上往往为所欲为,放荡不羁,缺乏自控能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五是在个性倾向上,表现出非分的物欲、占有欲等等。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1、有一个17岁的张某喜欢上网,在网吧结识王某。有一天,两人一起上网到很晚,王某就邀请张某住到他家里,晚上张某见家里大人不在家,就趁朋友睡着后将他的父母的金首饰、手机等东西悄悄偷走,然后拿到外面变卖现金后自己花用。这是什么情况?这就是我上面讲的不良个体第五种表现形式——非分的物欲,结果是怎么样呢?公安机关很容易就排查到是张某所偷,移送到检察机关后被以盗窃罪向法院起诉,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罚金2000元,并赔偿王某家的所有损失。非分所得不仅没有得到,而且还获得了牢狱之苦,更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添上了一笔难以抹去的污点。这主要是过分占有欲和物欲产生的结果。

2、刘某今年16岁,江苏苏北某县人,跟随父亲到外地打工。在某中学借读。在学校期间,因一件小事和一个同学产生了矛盾,二人发生争吵,继而刘某对该同学心生怨恨之心。一天,他从一个录像上看到放火行为,竟然心生歹念,也想学着录像中的行为去报复同学,于是就在一天晚上带上打火机等摸到同学家门口放起火来,后来因火情及时发现被扑灭没有得逞。这种行为就是缺乏自控力,结果怎么样?结果当然是犯罪,后来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而这六年本来是应当在美丽的校园中与同学们一起度过的,就是因为缺乏自控能力而不得不在监狱中度过。

因此,我们在座的中学生,要有交往的意识,但是切忌要注意,不要与不良个体去进行交往或者要少交往,在人际交往中要特别注重对自己控制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以下情况发生:

一是“义气”第一。青少年犯罪的人是从所谓的“交情”出发,认为“江湖义气才够朋友”、“割头不换、两肋插刀才算友谊”。在这种义气观念指导下,有些人走入犯罪道路。如,某学校的一个学生孙某,因严重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开除,后辍学在家无所事事,一天,有一个社会青年中午喊他到外面去玩玩,同去的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周某。在一个偏僻的弄堂里,他们看到迎面走来了三个中学生模样的人,这个社会青年于是就提出要敲诈三个学生钱,并要孙某和周某一同参与,周某知道这是违法犯罪行为,一边拒绝一边就离开了。而孙某觉得不参加属于不讲“义气”,不够朋友,于是就和这个社会青年一起拦住这三个学生。他们用匕首将三个学生逼住,喝令三个学生交出身上的钱物,三个学生不肯,他们就一人拿刀威胁,一人上前搜身,后来共抢到100元不到,得款后还大摇大摆到附近的一个小饭店吃了一顿饭,三个学生被抢后迅速向公安部门报案,公安部门接到报案后迅速行动,在二人还在小饭店大吃大喝时就将二人抓获。虽然不到100元,但是由于抢劫属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二人是用暴力、胁迫的方法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按照刑罚规定最低法定刑也要判处3年以上刑罚,也就是要坐3年以上牢。后来,检察机关将该案起诉到法院,这个社会青年被判有期徒刑4年,而孙某也因为讲“义气”也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这个真实的案例,每年都在发生,虽然发生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大多是青少年,大多是不讲原则、不讲是非的进行“讲义气”,对此,我希望大家要引以为戒。

二是追求生活刺激。还有一些青少年,他们在生活中无所追求,无所事事,以追求刺激为乐趣,有的甚至不为耻,反以为荣,愚蠢妄知地“恶作剧”。如在汽车上向路边行人吐痰,从自己住的房子里向外随意乱仍垃圾,还有的把别人的书包等物件投到河里,有的随意殴打学生,向学生强拿硬要少量现金,或叫学生买包烟,请吃饭等。这些情况大家一定要警惕。因为这种情况弄不好就要犯罪,就要坐牢。如果在座有的同学有这样的恶习,我劝你们赶快改正,不然到那时后悔就晚了。因为法律规定:随意殴打他人、强拿硬要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属于寻衅滋事犯罪,不管是谁,只要触犯刑法规定,该逮捕的逮捕,该判刑的判刑。比如说你有事没事向学生要个十元八元的,或叫学生请吃顿饭,或叫学生买包烟给其抽,结果怎么样呢?构成犯罪这个罪名就是寻衅滋事罪。什么叫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表现形式有下列四个行为之一的就犯该罪了:(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取乐,或一次殴打他人致轻伤等;(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严重混乱的。所以,对照以上四种情形,希望同学们严格约束知己的言行,只有经常性地对自己进行约束,才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也才能使自己走好今后每一步。寻衅滋事是中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我知道初中有学生到二小的门口去找那边学生的麻烦的。大家都觉得这是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问别人要个钱,如果出了问题还给别人就行了。殊不知,你在要钱的时候就已经触犯了法律,即使你赔偿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抹杀你违法的行为。等你后悔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三是虚荣为先。一些学生追求名牌,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热也不行,冷也不行,学校规定穿校服,他们就比鞋子、手机是不是名牌,或者谁的的名牌更好一些,追逐的是豪华生活,星级享受。下课后聚在一起,讨论的不是功课和难题,而是一个个脱口而出的名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经成了老爷爷老奶奶口中不可思议的故事,“俭朴”这个词语也老老实实在新华字典中扎根。不相信?事实摆在眼前。据报道:一个父亲下岗的某职高学生,为了虚荣就与同学攀比,强迫其父母借钱为其买皮鞋、买西服。爱慕虚荣的后果是什么?跟你们讲一组数据就知道了。据某地区对近二年青少年犯罪调查的统计,在100名青少年犯罪中,因为爱慕虚荣、追求享受而进行偷窃、抢劫的等犯罪的有55人,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五。因此,如果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对象是爱慕虚荣的不良个体,如果再没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和鉴别能力,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对你们中学生来说,不良群体发生犯罪的主要有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关于寻衅滋事犯罪,我在前面已讲过,在这里不再重复了。关于聚众斗殴罪,我国《刑法》第292条是这样规定的,是指出于私仇、争霸或其他不正当目的而纠集多人成帮结伙地斗殴的行为。行为人的动机一般是出于哥们“义气”,“帮伙利益高于一切”,无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为了一点小事报私仇或都为了在某一区域打出威风,称王称霸,通过在首要分子的纠集下,通常一般纠集三人以上,对对方不特定的人进行斗殴的,如果双方都有三人以上,相互都有斗殴故意的,双方都按聚众斗殴罪论处,一般聚众斗殴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械等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要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还要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最高刑可达死刑。本学期在高一年级发生的群殴事件,我希望当时人现在再认真反思一下。如果双方都有预谋,那是聚众斗殴;如果只有一方有预谋,那是故意伤害,不管是那一种,你有多少能力承担起你的能力。今天校规的处罚实际上是帮你规避了法律上的责任,那当你走出校园的时候你还能不能想现在这么幸运。当你走进监狱的那一刻,你脑子里会在想什么。如果不想坐在铁窗里想,那就从现在开始想吧。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希望在座的的每个学生都应吸取教训,尤其是曾经违反或正在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是否应作出必要的反思呢?我想,每个同学都应从中吸取教训。

首先,广大同学应认真自觉地学法、懂法、守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既要学会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也要懂得如何遵纪守法,要争做遵守校纪校规的好学生。对于一些腐朽思想和歪风邪气要自觉加以抵制,要远离一些低级庸俗的书刊与影视锐头,要与不良个体及不良群体之间保持距离。可以这么讲,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如何,品德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服从学校管理,学习相关法律,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我国法治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能主动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你们正出于由少年到青年的关键成长时期,最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挫折感。这就需要取得父母理解,使他们了解你们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发展需求,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父母热情的关怀,获得心理安全感。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屏障,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阵地,父母则是你们最直接的老师,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一方面,可以与父母互相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有了父母的耐心诱导和言传身教,我们也能增强抵御外来恶习影响的能力。

最后我希望你们要多和学校老师加强联系。我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这个共同想法。遇到困难和挫折,我希望你们及时找到老师进行倾诉,将自己的困惑和不解告诉老师,由于老师比你们年长,很多方面的事情也比你们经历的多,肯定能够对你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的教育,也一定能使你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与法制观,懂得自高、自爱、自重、自警。

法制教育讲座稿 篇2

一.文学讲座是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

1.文学讲座对高职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

文学讲座是讲座者的知识经验的总结和感悟, 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它在传播文学知识, 开拓学生视野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人文素质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知识这一层面, 更重要的在于由文学知识的内化所形成的人文精神在塑造人格、创新思维、发展个性中的重要作用。高职生与高校大学生相比, 年龄小, 知识面窄, 心理上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过渡时期。文学讲座对于他们陶冶性情, 塑造品格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 鲜活的文学形象有助于对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但60年代初, 权威人士的“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的告诫, 使得语文教材选编时轻视文学, 注重实用。即使选了一些文学作品, 首先也是以致用为先, 原本一些至情至性的美文, 也给筛选、剪裁的七零八落, 缺乏其内在的人文底蕴[1]。目前文学讲座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 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开阔思路, 启发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

2.文学讲座存在着广泛的教育效应。校园文学讲座, 听者甚众, 受益面广, 具有规模效应。

具体生动的文学形象, 让学生真切地辨别美丑。讲座的结论有时甚至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主讲者的见解引起学生的思索、联想、创见, 甚至超越主讲者的原旨与境界。讲座具有名人效应。登上校园讲坛的, 或为名人名家, 或为校内名师, 他们博学多才, 富有成就。是青年学生追求的目标, 学习的榜样。正面的文学形象, 他们的人品格调、境界胸襟、人格魅力、学问见识与成功经验, 对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3.文学讲座教育效果独特。

校园讲座。听讲自愿, 选择自主。没有课堂压力, 更无考试负担, 个人主动学习的空间十分广阔, 在愉快心境下轻松学习, 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发学习潜能, 增强学习效果。讲座者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共同探讨, 学习过程是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完成的, 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因而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3]。对其中的文学问题, 认同了主讲者的观点, 有收获;不同意主讲者的观点, 另有思索, 具有批判性思维, 更是收获。

二.开展文学讲座的做法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校园文化品味不高, 学生文学素养差。由于大多数高职校的语文是公共课, 与专业课相比, 课时少, 课堂上文学知识的学习, 不管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很难拓展, 再加上几乎没有文学讲座, 因此学生欣赏文学名著极有限。这就造成一种惨状:学生往往被网络中的低级、俗气的东西所俘虏。一部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网络游戏、聊天、甚至色情网站, 导致了精神的萎靡、谈吐的不雅、举止的粗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性自觉。

要进一步提高对校园文学讲座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重视校园文学讲座的开展, 给校园文学讲座以舆论支持、政策支持和物质支持, 使之成为高职生珍贵的精神食粮。文学不具备现实功利的效用, 不能用来填饱肚子, 但它具有人文价值, 正如科学不能直接生产面包, 但可以产生技术[2]。各有关部门、各系 (部) 是校园讲座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要精心策划, 密切配合, 精心组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语文教师要增强在高职生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外, 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实践, 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学讲座中来。学生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 发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 自觉参加文学讲座活动。要摈弃功利倾向, 从完善自身素质的角度, 对文学讲座进行理性选择。

2.推进校园文学讲座的系统化建设。

要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将文学讲座作为校园文化的精品工程来建设, 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规划之中。一要统筹规划文学讲座的类别。可分立足校园的本校讲座和来自社会的“专家、名人”讲座。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 逐步加大外请专家讲座的比例。也可以从文学自身体系来分类, 按文体或按内容等等。二要精心策划文学讲座的形式, 结合学生文学水平现状推动讲座专题化、系列化。三要精心选题。提倡“百花齐放”, 做到古今渗透、中外渗透, 增强内容的丰富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焦点和他们所关注的实际问题, 增强针对性;关注科学前沿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 体现时代感、超前性和开放性。四要整合资源。整合学校教学资源, 为学生文学讲座提供场地保证。要整合校内外资源, 建立一支文学讲座队伍, 特别要重视校内讲座队伍的建设。

3.建立校园文学讲座的运行机制。

一应总结第二课堂人文素质选修课的成功经验, 将文学讲座作为课程设置, 列入教学计划, 界定讲座内容, 使其成为一个固定的获取知识的平台。学科还应将成熟的系列讲座申报项目立项、教学成果立项。二是管理规范化。要健全文学讲座的审批制度, 既保护开展讲座的积极性, 活跃学术氛围, 又保证讲座的正确导向。相关的职能部门如校教务处、科研处、团委、学生处和各系 (部) 筹备部门要明确职责, 分工协作。要固定讲座的时间与地点, 体现连续性、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精神, 有利于良好学风和传统的形成。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建立以结业证书、学分认证等多种形式的导向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充分挖掘校园文学讲座的育人功能。

文学讲座的意义, 不仅体现在学术内容本身, 也体现在从讲座前的氛围营造、讲座的现场效果和讲座后的反响、延伸等过程所产生的效果。要重视对文学讲座的宣传。有效的宣传能准确及时地传递讲座信息, 提高讲座的“上座率”。同时, 海报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富于创意的海报, 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启发人的创造思维;制作精美的海报, 给人以美的享受, 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因此, 应重视并通过纸质海报、网络海报等形式, 提高宣传质量, 营造育人氛围, 增强育人效果, 提高文学讲座的艺术。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精彩文学讲座的作用, 须运用新的媒介延长知识传播的链条。如在学术报告会后, 编辑网络视频, 供学生收听收看;围绕文学讲座的主题, 开展专题讨论等等。这些不同的载体能大大传播文学讲座的时空维度, 充分发挥讲座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程咏艳, 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17 (4) :24~28.

[2]舒志武.农科大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 :142~147.

抓住主要环节 办好法制讲座 篇3

第一,加强领导,实现制度化。本届以来,长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法制讲座工作,把举办法制讲座作为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的必要手段,始终抓紧不放松,使这项工作实现了制度化。届初,常委会针对换届以来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层次,制定了本届法制讲座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每一年的年初,又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年度法制讲座的课题和主要内容,并将其列入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对这项工作,常委会主管主任亲自抓,具体承办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任务清,责任明,从确定课题到聘请主讲人,从落实讲课内容到会议的组织协调,各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工作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保证了法制讲座工作能够长期坚持,并有序地进行。

第二,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讲座题目和内容。在确定课题和拟定讲课内容方面,常委会坚持根据国家形势的发展和全市实际工作的需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政治理论与法学理论相结合。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人大制度的完善是政治文明实践的具体体现。常委会根据政治理论与宪法理论的结合点,确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这一课题。通过这次讲座,使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干部及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理解,也加深了对国家政体的认识。二是学习、贯彻国家法律与全市地方立法工作相结合。地方立法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之一,常委会注意围绕地方立法工作开展法制讲座工作。立法法颁布实施后,为了深入地学习贯彻这部重要的法律,切实提高全市的地方立法质量,常委会聘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有关领导,作了题为《认真贯彻立法法,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讲座。讲座从立法的基本原则、立法权限、法规案审议程序和统一审议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对进一步做好全市地方立法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2004年常委会拟审议《长春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为了丰富和储备财政预算方面知识,常委会举办了财政预算知识法制讲座。参加学习的同志感到非常及时,对做好工作很有帮助。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为了在这部法律实施之前做好地方性法规中行政许可项目清理工作,常委会于本年的4月份举办了行政许可法讲座,为做好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国家法律的制定和修订与深化认识和贯彻执行国家法律相结合。2004年宪法修正案通过以后,常委会为全体机关干部和相关人员购买了宪法和宪法修正案有关材料,同时与市委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宪法讲座,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领导系统地讲解了修宪的历程、基本原则、重大意义、主要修改内容和本次修宪的工作方针,使到会的全体人员进一步理解了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了宪法意识,增强了遵守、执行宪法的自觉性。2005年,公务员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出台后,常委会又举办了这两部法律的法制讲座,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公务员法和治安处罚法,对于全面贯彻实施这两部法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从提升讲座实效出发,科学安排讲座时间。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讲座时间,保证法制讲座的顺利进行,在时间安排上常委会做了一些探索,先后采取三种办法安排讲座的时间:一是在两次常委会之间安排法制讲座。这样安排虽然参会者精力集中,但由于有一半以上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不驻会,加之他们工作任务较重,时间较分散,所以参会率不高。二是借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把法制讲座安排在常委会会议之后,这种时间安排在效果上显然要优于前一种做法。但是,由于法制讲座不是常委会会议的法定程序,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常委会机关干部请假的比较多,也影响了讲座的效果。三是把法制讲座安排在常委会会议之前,这样安排讲座时间既有利于常委会委员集中安排工作,也避免了常委会后请假多的现象。本届以来常委会举办的法制讲座,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在常委会会议召开之前举办的,常委会委员出席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聘请高层次、高水平的主讲人,保证讲座质量。为了保证讲座质量,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严格做好聘请主讲人工作,常委会聘请的主讲人都是法学专家、参与起草过有关法律的立法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一是根据课题聘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有关领导作主讲人。本届人大常委会共举办法制讲座7次,其中5次聘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和室主任作主讲人,这些主讲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起草了相关的法律草案,熟知立法背景、原则、指导思想、法律主要内容以及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注意和把握的问题。他们既能从很宽泛的领域里提供立法工作中的相关信息,也能从更深的层面上讲解法律的适用与操作问题。二是聘请法学专家作主讲人,从法理和实践上对法律作精辟的讲析。三是聘请富于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主讲人,以更快捷方式使常委会组成人员了解、掌握相关方面法律知识,为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奠定了专业法律知识基础。

第五,适当扩大参会范围,扩展讲座效用。为了能使法制讲座达到更好宣传效果,在组织法制讲座参会人员工作中,没有局限于常委会组成人员,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扩大了参会范围。比如在举办财政预算知识讲座时,参会人员扩大到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主管财经的副主任以及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在举办公务员法讲座时,参会人员扩大到市级现职领导、市直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在举办治安管理处罚法讲座时,参会人员扩大到市公安系统部分干警和市政府法制办相关人员。实践证明,适当扩大法制讲座的参会范围,对于提高相关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法制工作水平,乃至推动全市的民主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讲座稿 篇4

主讲:杨敏宁

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共同来学习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力及心理素质,应当自觉抵制的不良行为,本人结合真实的案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会自我保护;树立自觉遵守法纪的法律观念,培养自己的“法商”(相对学生“智商”和“情商”来讲的,“三商”都重要!)——“法商”就是指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是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法商”,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适用法律对待和处理自己周边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其次,学好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等权利受法律保护,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有的个别学生父母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学生:你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再如:某家养的狗咬伤了行路的学生怎么办?你学习了《民法通则》等127条后,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总之,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学好了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人民利益,损害了人民利益,国家的法律靠全体人民来维护,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了法律,就知道那些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顺利进。因此,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

二、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作为在校学生,你们的年龄基本都还很小,这个年龄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大、也是逆反心理最重要的阶段,用一颗平衡的、正直的心态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下去,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绩。相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走错了路也许会贻误终身。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当负责什么法律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常识。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当寻求哪些保护。

(二)14至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罚法》(修改前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也就是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以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我们学习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就知道自己如果违了法犯了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从而做到自觉守法、护法,请同学们注意的是:法律不因为你不知道法律的规定,而实行违法犯罪的行为而不追究责任,形象的说:“法盲”触犯了国家法律同样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这就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三)、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群体,应由本人及其监护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五)、《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

《通路交通安全法》于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等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第六条第四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②上、下车不要拥挤;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与司机聊天,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靠右侧靠边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三、个别学生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未成年人保护法》列举了九种不良现象,希望在坐的每个学生都要牢记在心,作为自己的一条警戒线!这九种不良现象最容易引发违法行为,甚至诱化走上犯罪的深渊!我们要时刻警惕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才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同学们!让我们利用多种活动时间,来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律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商”,让法律陪伴我们一起健康成长!

谢谢大家!

法制讲座通讯稿 篇5

九间楼中心学校“法制进校园,平安带回家”讲座通讯稿 为营造我校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增强学校推进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良好法制观念、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3月22日下午,我校特邀九间楼乡派出所民警,九间楼乡中心学校法制副校长逯警官来校给一到九年级同学做法制知识讲座。

逯警官首先就一些基本法律知识以及现阶段中小学生容易受到的伤害给大家作了介绍;接着,他通过理论联系案例的方式,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学生讲了当前中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网络犯罪问题和如何防止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等;最后介绍了中小学生应该如何遵纪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打击犯罪及自我防范和保障安全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通过此次讲座,很大程度的增强了同学们心中的法律意识,为同学们积极地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指明了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安全教育讲座稿 篇6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同学们交流,谈一谈小学生的安全问题。相信我们的班主任对各位同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安全教育。下面我代表我们学校,从交通安全,防火防电安全饮食安全,地震自救,水灾中的自救及风灾中的自救,雷电天气下的自我保护等七个方面向各位家长进行讲解,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交通安全:

行人应当在道路交通中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增强自我保护和现代交通意识,掌握行人交通安全特点,防止交通事故。

1、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道;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应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须注意过往车辆,不要追逐猛跑;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横过没有人行道的车行道,须看清情况,让车辆先行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4、横过没有人行道的道路时须直行通过,不要图方便、走捷径、或在车前车后乱穿马路。

5、不要在道路上强行拦车、追车、扒车或抛物击车。

6、不要在道路上玩耍、坐卧或进行其他妨碍交通的行为。

7、不要钻越、跨越人行护栏或道路隔离设施。

8、不要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或者有人行隔离设施的机动车专用道。

9、学龄前儿童应当由成年人带领在道路行走。

10、高龄老人上街最好有人搀扶陪同。

二、防火防电安全:

(一)、发生火灾怎样报警?

发现火灾时,应沉着迅速、简明准确地报警,基本要求是:

1、用电话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地拨打“119”火警电话;要讲清楚起火地点及其所在区、街道、门牌号、什么新村、几幢几室,说明是什么东西着火,有无爆炸危险物品等情况;要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在的电话号码;待对方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

2、报警后,要立即亲自或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口或交*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队迅速赶到火场。

(二)、火灾逃生与自救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心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垢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扑救火灾。

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角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领恋财物。

8、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熟悉几条逃生路线。

9、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10、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1、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12、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13、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不能用水扑救的五种火灾

1、电器电器发生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因为水和泡沫都能导电。应选用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或者干沙土进行扑救,而且要与电器设备和电线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2、油锅油锅起火时,千万不能用水浇。因为水遇到热油会形成“炸锅”,使油火到处飞溅。扑救方法是,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边倒入锅内,火就自动熄灭了。另一种方法是用锅盖或能遮住油锅的大块湿布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缺氧窒息。

3、燃料油、油漆家中贮存的燃料油或油漆起火千万不能用水浇,应用泡沫、干粉或1211灭火器具或沙土进行扑救。

4、计算机电脑着火应马上拔下电源,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如果发现及时,也可以拔下电源后迅速用湿地毯或棉被等覆盖电脑,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因为温度突然下降,也会使电脑发生爆炸。

5、化学危险物品在学校实验室常存有一定量的硫酸、硝酸、盐酸、碱金属钾、钠、锂,易燃金属铝粉、镁粉等。这些物品遇水后极易发生反应或燃烧,是绝不能用水扑救的。

三、饮食安全:

(一)、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的食物,或食用了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和本身有毒的食品后而发生的以急性过程为主的疾病。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发病快、短时间内有大量食用过相同食物的人同时发病、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临床特征。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二)、为什么不能喝生水及变质饮料?

因为生水中可能含有一些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或虫卵等,此外还可能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份。当饮用了这些不卫生的生水后,就容易患病。而经过加热煮开后的水,致病微生物已被杀死,某些有害化学成份经加热后分解,对人体致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或消除了。变质饮料中有大量的细菌繁殖,这些细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产物会致人体中毒,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高热、抽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变质饮料不能喝

(三)、食物安全十原则

1、要选购安全食品;

2、食品要烧熟煮透;

3、烹调好立即进食;

4、小心贮存熟食品;

5、再加热的食品要彻底;

6、防止生熟食品交*污染;

7、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8、加工食物前要洗手;

9、防止昆虫类动物污染食品。

10、使用清洁水.“安全教育讲座”活动记录

9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在操场听取了“安全教育讲座”。会上,我校郑忠喜老师通过生动、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增强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实避免交通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讲座获得了师生的阵阵掌声,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保护师生的在校安全作为学校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遵照上级部门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各部门有关校园安全保卫的会议精神,将校园安全工作明确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长效工程。通过多种渠道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学生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制度方面他们做到:以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为指导,不断健全安全制度;制定安全紧急预案;学校与各科室、各年级、班级签定安全责任状。由此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安全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实际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安全检查、汇报;班级定期召开安全教育班队会;举行安全知识讲座等。通过以上措施和活动,真正将安全知识融入每位师生的心中!

总之,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次安全教育讲座,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保证了学校开学初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安全教育讲座听后感

教师——郑忠喜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在全国各类安全事故中,学校安全事故所占的比重很大。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几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当前,中小学生中相继出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差而引发的伤亡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安全隐患。一个个触目惊心、血泪交织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同学们: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也许不少同学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就如上星期,有好几起同学打架事件,还有球场上发生的事件。篮球比赛本应赛出友谊,赛出风格,可有那么一些同学竟为输赢而大打出手,弄得同学之间关系紧张。不难想象,有了这样不安全的思想,要平平安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再说,一个具有健全体格的人,如果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精神鸦片,天天吸、处处吸,甚至课堂上忍不住要走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网吧熬个通宵;如果他过早地迷恋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端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甚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安全问题。有了这样不安全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一帆风顺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

各位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

小学生安全讲座听后感

六年级——郑心如

今天学校利用课间操和第三节课的时间开了一个以小学生安全为主题的讲座。

讲的是关于青少年十戒的分析和案例以及校园暴力和交通安全。使我感受匪浅的是交通安全知识。因为它与我们的生命系在一起。

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在过马路的时候因为想途方便去闯红灯,有多少人因为想途省事去翻越护栏;又有多少人只因一时高兴而超速行驶……可是,这些危险的行动危害着我们的生命。专家给我们讲过一个实例:一个八岁小女孩的爸爸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她骑着车着车入了迷,不小心闯了红灯,这时对面正好开过来一辆小轿车。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对一切事物还充满渴望的小生命在一瞬间离我们而去。

使这个悲剧诞生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平时没有认真学习交通法则,没有去遵守它,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难道一点小便宜就比生命还重要?

我们以后要认真地去学习各种安全法则,以免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交通安全讲座听后感——生命只有一次

四年级——王宁

3月12日上午,我们聆听了交通安全的讲座——注意安全,关爱生命。通过这次讲座,让我们更深层地了解到了生命的价值。我国每年由交通事故而引起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就在2005年,事故达35万起,而因车祸身亡的人们足以两次坐满可容纳25000人的体育馆。多么令人惊愕的数字!

闯红灯、超速行驶引发一连串的汽车追尾事件,因此葬送了多少人的生命!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是现代人富裕的象征,但每一次出行都是生命的赌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常的生命和身不可测的命运把我们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经历春夏秋冬,体味生老病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勇敢地担当自己的责任,建设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生中,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迟早都会一身清净回归大自然,那一时刻也许遥遥无期,或许近在眼前,但在这之前,我们不能够坐以待毙,要适时地抓住将要逝去的岁月,珍惜每一天,才不枉走这一回。青山上的花儿告诉我:生命的美丽绽放在春天;田野里的小溪流跟我说:我的生命,在酷暑为行人解渴;校园里的枫树说:我用火红的生命点缀伤感的秋日;门前的雪人说:有我在,冬天不再寂寞!

夜晚,我做了一个奇妙的梦:天空湛蓝如水,每个人都拥有一双闪亮透明的翅膀,飞在空中,向我招手……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听后感

五年级——于晓敏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常伴左右,在生活中我们常遇到各种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之后,消防,法律,交通等各方面的问题,引发了我对安全这一不可忽视的思考。

在讲座中,我发现了自己对安全的轻视,在各方面,我需要认真的检讨与思考。

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反思:

法制教育讲座稿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4 964 例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2 538例和对照组2 426 例。两组病人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 采用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式, 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常规向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实验组于人工流产术前组织病人在固定的宣教室参加人工流产相关知识讲座。由门诊手术室医生、主管护师授讲, 时间30 min~45 min, 讲课形式为多媒体幻灯片放映, 图文结合。让她们通过理性和图片的感性认识, 通俗易懂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讲课内容:①人工流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术前的检查及心理准备。使病人初步了解人工流产术相关知识, 明白人工流产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特别强调重复流产对远期生育能力 (不孕不育) 和今后妊娠结局 (早产、胎儿死亡、胎盘异常) 的影响[2]。②介绍手术详细流程、时间、术中病人可能产生的感受等。讲明人工流产术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医生的方法等。③指导术后休息时间及饮食事项。注意外阴卫生及阴道流血时间。指明正确的复查时间, 术后安全的性生活等与人工流产相关的康复知识和自我保健。④详细介绍各种避孕方法优缺点及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 强调人工流产术后应立即落实避孕措施, 做好安全避孕, 远离人流术。⑤讲座结束之后, 让病人提问, 现场给予回答。⑥发放及回收相关调查问卷, 用于了解病人的掌握情况。

1.3 健康教育评价

根据健康教育内容设定相应的问卷, 为单选或多选题。内容包括:①停经多少天为人工流产术的最佳时机。②做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需要空腹、禁食禁水6 h~8 h以上吗?③无痛人工流产术前要做哪些检查。④做完无痛人工流产术休息30 min后, 可自行开车回家吗?⑤人工流产术后的复查时间?⑥人工流产术后禁止性生活的时间?⑦ 人工流产术1个月后恢复性生活需要避孕吗?⑧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有哪些?⑨目前有哪些避孕方法?⑩人工流产术后饮食应注意什么?讲座结束后, 有相关人员收回问卷进行评价, 每题1分, 答错0分, 7分以上为掌握, 反之则为未掌握。满意度调查:了解人工流产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评价是否认同医护人员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1.4 效果评价

将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医护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对人工流产病人的健康教育, 能帮助她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不仅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状态, 满足了健康与安全的需要, 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得到了家属的支持和理解。让病人最大程度的配合完成手术, 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目前采取的集中对人工流产术病人进行讲座式健康教育,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体现了对病人的关心和重视, 传输专业的医疗及护理知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与病人沟通的综合素质。本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是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还是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健康教育使广大的育龄妇女, 真正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 掌握好避孕方法, 提高避孕效率, 增强女性自我保护意识。因此, 把讲座式的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到人工流产病人健康教育中, 对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56.

法制教育讲座稿 篇8

近年来,体育馆小学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完成了硬件的全面升级,对于教育水平的升级更是倍加关注。考虑到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体育馆小学以典型的中美教育之前的区别为切入点,探讨教育思路的不同,从而取长补短,让学校的教学方法更加成熟。

6月20日下午,在美国学习与工作了三年的89年女孩祝愿,受邀参与了体育馆小学的“中美教育之比较”主题讲座。作为主讲人,她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在美国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 毕业于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系的硕士生祝愿,在毕业后就顺利被杰克逊维尔市的公立中学所录用,这期间凭借优秀的资质与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美国学生以及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作为仁和孔子美国文化传播公司的全球秘书长,她将国学的思想融入在了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

在这次讲座中,她用在美国的亲身经历为老师们讲解了中美教育的比较,并分享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努力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型,在获得无数好评后又被美国交通局破格录用的成长历程。同时,她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外国人的吸引力,并讲述了自己以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参与教育工作的经历。有到场老师表示,祝愿的这种“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教育方式,为学校教育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为推动体育馆小学的进一步发展助力。

上一篇:护士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下一篇:学生干部培训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