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保密知识培训
主讲人:曾春燕
时间:12月9日下午13:40—15:50。
1.我国都有哪些电力行业的公司?
全国好几百家。
(1)最主要是两大电网: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南网包括五家电网公司: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另外还包括: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调峰调频公司。调峰调频公司特点在于可以根据自身蓄水能力调节发电,打破靠天吃饭局面。发电企业里面风电,水电国家负责补贴,火电自负盈亏。
(2)发电企业主要是五大发电集团(中电投、华能,大唐、国华、国电),四小豪门:国投电力、国华电力、华润电力、中广核等。另外还有分布各地的地方性企业,香港电力叫中华电力。
2.南方电网架构
南方电网总体架构为三级架构:南网,省,地市三级。先有五省电网,后有南方电网
国家电网为四级架构:国家、区域(华东、西北、华中等)、省,市县,四级较同步;先有国家电网,后成立地市公司。
供电局内部架构:老总-党群-工会-企业管理部(企业战略,企业决策)-人资部(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部等(人事部工资、福利,人力档案)。
3.供电局核心部门
调度(中调 省调 地调);
检修:线路检修(墙之外),变电检(墙之内)
4.变电站情况:
发达地区的110万伏特的变电站已经实现无人值守。其余发展较差的地区110万伏特的变电站都需要值守,一般来说有四对四和七对七两种轮休方式(两班人四或七天一轮换)。
5.输配电:
输电:将变电站的电送到居民家;配电: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
6.电网公司内部称呼:
电网公司一般称口,比如:基建口,生产口,营销口等,营销包括:大客户,营业厅,呼叫中心,投诉等分部;另外,电力稽查,现场服务,电力核收,只要有和客户接触就叫营销。
7.为什么有些称供电局、有些称电力公司?
一般来说南网下面的子公司叫供电局。国网子公司叫电力公司。福建称电业局,江苏省、宁波称电力局或电力公司,要确认。注意区分,可以提前询问。
8.哪个省区发展比较好?
最强电网:广东电网(南网),浙江电力和江苏电力(国网)
9.两家电网标识 国家电网标识颜色:绿色;南网:蓝色,10.盈亏情况?
去年五大发电集团全体亏损(人力成本,生产成本(主要是煤),经营管理成本上升)
11.电厂和电网的区别?
电厂是发电企业,电网是供电,电力的调度企业
12.电价是由哪个部门定的?
电价由发改委定,发到各地,所以电力涨价较困难,而根据以后的发展趋势看,电价还有可能往下掉。
13.为什么会分离南网?
南网从国网里分离出来就是为了竞争,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朱总理换届了。),并没有继续拆分国家电网。
14.既然要竞争为什么不引入国外电力公司呢?
因为电力属于能源,而能源属于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核心工业,同交通运输、金融一样,都需要牢牢把控在国家手里。所以我们不可能引入国外电力公司进入国内进行竞争。
15.电网公司的内训师会对我们的培训有影响么?
移动培训课程追求新鲜、怪异;电力培训处于起步阶段,培训有,且较多,内训师是伴随电网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对未来的培训行业没什么影响。
16.电网公司的咨询主要是哪些方面?
电网公司的咨询主要是:
1、战略咨询,企业管理,一般由埃森哲,麦肯锡等国际巨头把持,2、培训:竞争激烈,未来是群魔乱舞的时代,电网公司注重平衡培训企业的课程数量。电网的培训费用为工资总数的2.5%,地市公司占1.5%,省公司拿去1%。
17.南网和国网经营情况如何?
南方电网成立时没有负资产,国网有且规模太大,但保持增长;两个都是垄断企业。
18.煤电,水电,核电,主次及发展趋势?
没明显的主次,都在发展。
19.公司推课程最多方面?
分几个大模块,管理(分高中基层),营销,新员工,生产人员等等;
20.策划要求:
一、学习力是基本要求,希望大家有足够的耐心和忍耐力,电力行业,培训行业,成人教育,教育心理学,成人心理学等课程需要学习。
二、还要一定的天赋,表现力和创造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执行力,三五句话发现问题。
策划是个成长非常快速,非常辛苦的工作,是以任务完成为前提的,动心动脑的工作,学会调节自己;做起来还是比较辛苦的,行业性研究,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共性研究
21.电力采购流程:
注重做高层关系,也就是主任,因为这是核心关系。和专责关系要好,但他们往往决定权不够,只能起领路人角色,要讲究高层关系,同时关注其他人脉,最好一家公司布一条内线。
22.电力培训重点?
要关注十二五战略规划(2011-2015),人力资源规划,教育培训规划
23.电力和供电局是什么关系?
电力是行业,供电局不是企业,而是电网公司的下属机构。
24.核电属于五大发电集团么?
不属于,五大发电集团是:中电投、华能,大唐、国华、国电。核电中发展最好的是大亚湾。
25.电力行业基本知识?
自己上网百度,从相关电力网站了解。
26.要了解我公司的电力课程有什么途径?
看产品手册
27.了解电力行业的途径:
关键词:IT,系统运维,知识转移,培训
企业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 主要有三方面的成员参与:企业, 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其中, 企业是用户, 咨询公司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系统集成商是技术实施者。按照一般的常识, 企业信息化主要是技术的转移, 因为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是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来表现的[1]。同时, 在信息系统 (即, IT系统) 的运维过程中, 培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知识转移培训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3,4]。
1 IT系统运维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策略
1.1 如何理解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指知识从一个资源体转移到另一个资源体, 然后通过学习使用, 并掌握这种知识, 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达到知识转移的目的[5]。知识转移是将知识提供方所具备的知识转移给它所服务的客户的过程, 通过知识的转移, 使客户更加知识化, 同时, 客户也将自己的知识转移给知识的提供方, 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并达到知识的协同创新和诱发[6]。知识转移强调知识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 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 创立新的知识比仅仅利用旧的知识更加重要。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知识转移主要在两个层面产生影响, 一是影响客户的组织决策;二是影响客户所在机构的组织能力。
1.2 知识转移的策略
系统运维工作中的知识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软件的供应商 (实施商) 到运维人员的知识转移, 从运维人员向系统用户进行知识转移。
从图1可以看出, 从软件的供应商 (实施商) 到运维人员的知识转移主要包括:软件功能的知识、软件的实施知识以及软件的二次开发的知识等;通过向运维人员介绍其它企业或同行业实施信息系统的成功案例, 从而借鉴成功的实施经验和方法;掌握信息系统原理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及行业经验和实施方法论等;进行管理创新、业务流程重组、数据准备、系统导入以及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等。同时, 软件供应商 (实施商) 也可以从运维人员那里吸取一些企业的先进经验应用到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升级应用中。
运维人员向系统用户进行知识转移, 转移的知识主要有:给用户做必要的培训知识, 包括软件的功能、模块结构、信息流程、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同时, 运维人员也可以从系统用户那里及时获取一些系统的配置问题、调优需求及相关的改进意见, 实现系统的性能优化和功能升级。
2 IT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培训策略
在IT系统的运维过程中, 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对运维人员的培训和对系统用户的培训。
对于运维人员的培训应该按照下面的策略来实施, 运维人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标准型的运维人员, 他们兢兢业业工作, 但是技术能力一般, 大多数人员 (75%) 都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拔尖型运维人员, 他们工作成绩显著, 技术能力出众。第三类是入门型运维人员, 他们刚接触运维工作不久, 技术能力比较薄弱。可以根据每类人员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策略。对于标准型的运维人员, 应组织切实有效的技能提升培训。对于拔尖型运维人员, 应该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 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入门型运维人员, 培训应从理论知识入手, 强化理论认知, 然后再进行技能提高的培训。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定期组织系统运维人员通过集中方式和远程网络方式进行专题讨论会培训;定期组织系统运维人员到系统运维优秀的单位进行现场观摩培训学习。
在信息系统进行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系统用户进行培训, 系统用户主要分为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可以根据每类用户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培训策略。对于关键用户, 应当为他们培训比较深入的系统应用知识。对于最终用户, 应当结合他们的具体岗位进行较为细致具体的培训。
3 结论
IT系统运维工作由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运维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部的建设者, 随着IT运维工作的深入, 内部运维人员也逐步掌握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IT运维组织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促进这些内部、外部人员知识的转移, 逐步形成组织级的知识, 改善IT运维工作。该文在借鉴其他领域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IT系统运维的特点, 利用知识位势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IT系统运维组织内外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IT系统运维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策略, 同时提出了IT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培训策略, 该文的知识转移策略和培训策略在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雨瑞.关于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有关问题的思考[J].走向数字时代, 2007 (12) :55-56.
[2]郭宝贤, 张玲玲.IT系统运维中的知识转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09 (1) :62-66.
[3]南希.M.狄克逊.共有知识:企业知识共享的方法和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社, 2002.
[4]董小英.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联想集团案例分析[J].中外管理导报, 2002 (11) :28-35.
[5]李盛云, 熊励.基于知识转移的ERP实施方法与策略研究[J].计算技术与发展, 2009 (4) :41-44.
关键词:知识型企业;员工培训;培训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44-02
一、知识型企业和培训的概念界定
鉴于学界对于“知识型企业”和“培训”的概念没有相对统一的界定,因此,本文在研究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使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更具实证性。
1.知识型企业的概念界定
学界对知识型企业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知识密集型企业(knowledge-intensive firms)、基于知识的企业(knowledge-based firms)、知识企业(knowledge firms?雪和智力型企业(intellectual firms)等。
鲁迪拉各斯认为,知识型企业是那些明确地把知识运用贯穿其整个企业模式(从基础架构到流程,到产品,到战略)的企业,这些组织集聚资源,以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为根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基础,员工队伍由体力员工和文案员工迅速转向知识型员工,管理层级和管理人员将锐减。工作将由跨部门的专家小组来完成,协调与控制将更多地依赖于员工的自律意识。在决策结构上,知识型员工自主决策,自我管理?鸦在组织结构上,知识型企业应超越传统的矩阵形式。
对于学者们对知识型企业的定义本文不再一一列举。综观学界对知识型企业的定义,我们认为,知识型企业必须符合以下四点特征:第一,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企业。知识型企业的利润源于使其人力资源即知识工作者创造的知识商业化。第二,知识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依赖于其员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保证员工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以跟上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第三,知识型企业具有通过知识创造市场价值的工作流程。第四,知识型企业在提供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时,通过使用知识进行创新,构筑核心能力。
2.培训的概念界定
对培训的概念界定很重要,直接关系到计算培训投入产出的范围和口径。培训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培训是指企业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旨在改变员工态度,提高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广义的培训概念认为,培训应该是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正式培训与非正式培训,在岗培训与脱产的培训等,只要有助于员工态度改变、知识和技能的丰富和提高的活动都称之为培训。根据费用承担的主体不同,培训活动分为员工自我培训、政府培训以及企业培训。员工自我培训是指员工出资参与的培训,包括员工参与市场主体提供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培训。政府培训是指国家为员工提供的免费培训,包括政府提供的再就业培训等。企业培训则是指企业为在职员工提供的各种有助于改善雇员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行为。
二、知识型企业培训的模式和效果评估
1.知识型企业培训的过程模型
安妮·F.史密斯和蒂姆·凯利提出了知识型企业培训的一种过程模型。此模型主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培训过程,即正规培训、实时培训和及时反馈。
正规培训即组织对知识工作者集中进行的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训过程。由于知识型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为了能够适应环境,正规培训的频率会不断增加。但是,由于知识型企业中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企业提供的正规培训常常难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知识员工素质较高,能够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自我指导式学习,这种自我指导式学习的效率常常令正规培训望尘莫及。正因为如此,与传统企业相比,知识型企业正规培训的时间会明显缩短,但各种其他形式的培训会不断增多。
实时培训是指一些临时性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培训方式。实时培训在知识型企业中会不断增加。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知识型企业的工作团队可以在工作之余随时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或资深员工,进行实时的短期培训,以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在知识型企业中,为了能够不断激励员工,提高培训效率,及时反馈是重要一环。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指出,企业领导者的工作效率与其得到的反馈以及他对员工所进行实时指导的效率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在培训过程中,半年、一年才进行一次评估或反馈,培训效果就会大受影响,也难以及时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员工的需求。对员工培训效果的反馈,包括两个方面?押如果培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应及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肯定、赞许和奖励,使之能够热爱学习,及时吸取成功经验,从而有助于增强其信心和加快学习进度;如果培训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更要及时进行反馈,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利用培训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员工及时找出问题的症结——有人认为对个人最好的教育时间是在他失败之后。
2.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指培训项目产生的影响评估,包括对各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侧重于评价培训项目本身目标实现的程度。根据英国管理服务委员会的定义,评估是对一个培训体系、培训课程或社会方案以及财务状况的总价值所进行的评价,培训效果评估是判断培训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Hamblin认为,培训效果评估就是得到培训效果的反馈并对反馈信息进行评价。
一个完整的效果评估一般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受训学员的评估,包括了解学员对于培训项目的态度,对培训项目本身的评价。这个层次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项目被接受的程度,以及对提供培训一方的考核。但是,对学员反应层次的评估并不能保证员工学到了什么,目的还在于通过学员反应的变化,及时调整培训,如改变课程或者更换培训师等。除了这一层级的评估,还包括学习层级的评估。这部分评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了解员工通过培训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二是通过对受训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来考核培训师的工作效果。评估员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不意味着它会在工作中被使用,因此,还需要在培训项目结束后,跟踪学员们在工作中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情况,对此进行评估;并对由于运行知识和技能所带来企业绩效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计量,包括有形的,如质量改善,产量提高,成本节约等;同时也包括无形的收益,包括人际关系融洽,员工满意度提高等。
三、企业培训的收益分析
培训收益是指由某个具体培训项目给各个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效应增加。对于受训员工而言,其培训收益包括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工资的增加和职位的晋升,或者是增加的职业安全感;对于企业而言,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从观察到的结果看,培训能够带来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改善,企业的产品销量和产量会增加,最终带来企业效益的增加;对于社会其他主体而言,包括客户、供货商,也会因为企业培训活动受益,比如,结算速度的增加带来供货商更快的资金周转率,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了客户的效用等。因此,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享受的培训收益种类和实现方式不同,本文主要分析企业的培训投入产出评估,其中的培训收益仅仅指企业获得的收益,受训员工的培训收益以及社会其他主体享有的培训收益不包括在内,纯粹分析培训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1.培训的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
若将培训所有产生的、有助于企业价值增长的结果都称为收益,则收益包括有形的结果和无形的结果。所谓有形的结果是指能够观察到并能够客观计量的结果。如产量的增加、产品质量的提高、费用节约等。这些方面的效果能够进行量化,数据易于收集,并可以根据结果的经济意义进行效益上的换算。培训除了能够带来有形的现金收益,还包括一些无法进行客观计量的非现金形式的收益。如员工抱怨的减少,组织冲突减少,员工行为规范化等。当然这些结果也可以采用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用量化的数据来说明,但仍具有主观性,并且将这些结果进行收益上的换算较为困难。若对培训项目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将培训产生的无形收益作为辅助说明,以避免对无形收益进行估算导致的偏差,提高培训收益计量的可信度。
2.培训产生结果的层次性
培训产生的结果具有层次性,比如,培训员工的生产操作技能会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产品生产周期,带来产品产量增加,最后带来企业赢利水平的上升。这样一个培训,从结果观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利润、产量以及时间等结果。显然这些结果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分别处在整个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在进行培训收益的分析时,必须清晰展现培训项目对各项结果的影响,保证计量的准确性。无论培训产生的结果是有形的、无形的,表现在哪个层次上,都最终表现为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增长,都能经过价值链传递最终转化为企业利润。如果要衡量培训项目带来的收益,关键在于发现培训对企业利润创造的影响机制,究竟培训改善了哪些因素带来企业价值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鲁迪·拉各斯.知识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一、食品监管机制建设
1、“三位一体”
政府负总责、企业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质监部门承担辖区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三位一
体”的责任机制。
2、市场准入
2002年7月第一批5类(米、面、油、酱油、醋)
“QS”是国家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的一项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对于具备基本生产条件、能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获证范围内的产品;二是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三是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没有加帖Q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因此,食品生产企业只有取得了“QS”,即食品生产许可证,才允许生产销售食品。经销企业只能销售取得“QS”资格的生产企业生产且加贴“QS”标志的食品。国家对“QS”企业实行严格的证前把关和证后监管。食品企业只有具备生产条件、保证环境卫生、使用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合理、配齐相关人员、加强管理、产品质量合格等条件,并通过审查组严格的现场核查和检验机构严格的发证检验,才能取得“QS”。同时,对取得“QS”的企业,质监部门每年还进行严格的证后监管,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的巡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对不能持续满足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不合格、管理滑坡的食品企业,政府对其采取回访、处罚、停产整顿、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处理措施。
3、“11223344”
11223344”简称“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两册一证一报告”。
11:即“一证”“一报告”,“一证”指28类食品生产企业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一报告”指质监部门要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重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形势,提出对策。22:即“两书”、“两册”,“两书”为质监部门上下级之间要签订责任书,食品生产企业要向质监部门提交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两册”即建立乡镇分管食品安全领导和食品
安全协管员花名册。
33:即“三员”、“三进”,“三员指县级质监部门的监管员、质监部门在乡镇(街道)聘请的政府协管员和在社会上聘请收集食品打假及质量安全相关信息的信息员;“三进”指进村、进户、进企业,建立档案,掌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第一手材料。
44:即“四定”、“四图”,“四定”为定区域、定任务、定人员、定责任; “四图”,指制作食品企业数量变化动态图、食品行业分布图、监管责任落实图和食品安全警示图。
4、监管责任制、考评
三级签定责任状、责任片区及其考核。
5、分类监管制度 许可证定级、监管定级
6、食品添加剂备案
7、“3个环节、4本台帐、5项制度”
抓住三个环节,即要求在巡查、日常监管中抓住原料和成品仓储、生产过程管理、添加剂管理三个重点环节,严格按要求进行管理; 建立四本台帐,即指导企业建立原辅材料进货台帐、添加剂使用台帐、检验台帐、产品销售台帐,认真做好日常记录,并把四本台帐作为巡查的必查内容;健全五项制度,即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卫生监督制度、添加剂管理制度、产品检验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员工进场卫生培训制度。
8、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理
一本预案;二个关键: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控制。
9、后处理
10、问题产品下架
11、协管员机制
食品安全协管员是协助有关监管部门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协管员主要协助质监部门对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企业和小作坊实施监管。协管员是质监部门从事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辅助力量。质监部门对协管员的管理包括四个方面:聘用、培训、考核、奖惩。
1、聘用。确定正式聘用关系,给予固定津贴补助,建立个人档案,记载协管员本人的工作、培训、考核情况。
2、培训。定期对协管员进行培训,宣贯最新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解答协管员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考核。对协管员实行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巡查到位率,协管区域内是否出现重大食品质量问题,有无违法违规行为等。
4、奖惩。对考核结果优秀或及时发现重大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协管员给予表彰奖励,并通报当地政府;对考核不合格,或出现违法违规的协管员,取消其协管员资格,追究相关责任,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2、达标、示范建设
13、小作坊承诺制度 每年签订承诺书
二、监管工作主要手段
三大措施:一是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QS”制度;二是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查抽检;三是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巡查、回访、后处理、审查等日常监管。
1、巡查:
(一)厂区卫生:
1、周围应无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源;
2、厂区不得饲养家禽;
3、坑式厕所距离生产厂区25以外;
4、厂区必须保持整治,不得发现随意堆放的垃圾。
(二)三个环节:
1、仓储环节(1)原辅料采购: ①原料应新鲜,没有变质霉烂; ②不含有毒有害物,不应受污染;
③无使用非食用原料;
④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料、辅料应为有证企业生产产品。
⑤盛装容器应无毒无害,不受污染;
(2)原辅料运输:根据原料特点保鲜、冷藏、保温。
(3)原辅料贮存:
①分类分批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②离墙离地;
③仓库封闭,有效阻隔虫、蝇、鼠进入。
(4)卫生管理:仓库应清洁卫生,地面不得有残渣、污水。
(5)成品库
①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 ②离墙、离地堆放; ③不得贮存有毒有害物品; ④有防鼠、防虫措施; ⑤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
2、生产环节(1)卫生设施:
①配备非手动洗手设施,且数量足够;
②配备干手设备;
③工作鞋消毒池(并非所有产品都要);
④更衣室;
⑤有防蝇、防鼠、防虫等措施;
(2)厂房设施:
①地面应用无毒、防滑材料铺设,不积水;
②墙壁使用无毒材料履盖;
③房顶无灰尘;
④敞开式生产线、裸露食品上方的照明设备应有防护装置。
(3)有毒有害物质管理
①清洗剂、消毒剂等应有固定包装,标示“有毒品”字样;
②贮存于固定库房或橱柜;
(4)生产设备
①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 ②及时清洗,保持洁净。
(5)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应合理,原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加工、成品、包装、容器清洗等工序应分开,特别是熟料与生料更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6)员工卫生:
①穿戴有工作衣、帽、手套、口罩; ②不得带入个入物品,如衣物、食品、化妆品等。
3、添加环节
(1)有专用配料间、专人管理、专用称量器具;
(2)分架、分区堆放;
(3)有食品的添加剂使用配料表和领用、使用记录。
(三)四本台帐:原辅材料进货台帐、添加剂使用台帐、产品销售台帐、检验台帐。
(四)五项制度:卫生监督制度、添加剂管理制度、产品检验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员
工进场卫生培训制度。
2、抽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由国家和省级政府的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抽查主要有两种形式:国家组织的为“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的为省级监督抽查。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根据产品质量监管的实际需要,国家和省级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还随时可以组织产品质量的专项抽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意义有主要有三点:一是起到产品质量把关作用。通过对产品抽查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告之企业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掌握区域性质量状况。通过对抽查结果的分析,便于监管部门有效把握可能存在的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为政府提供预测产业发展的质量信息。通过向政府专报抽查情况,便于政府了解当地产品质量状况,为经济发展提供质量信息,服务产业发展。
3、回访:
4、年审:
5、后处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后处理是质监部门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报、公告,责令生产加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整改、限期复查,召回不合格产品,跟踪检查,并根据不合格产品严重程度依法进行行政处罚等的相关活动。质监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后处理(这里指食品)工作原则上是这样进行的:
1、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通报,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通报,对危及人体健康的严重不合格产品及生产企业予以曝光,警示消费。
2、召回不合格产品,并通知商业企业下架,对监督抽查中发现涉及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严重不合格产品,质监部门将通知被抽查的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召回已经出厂销售的严重不合格产品,同时对库存的严重不合格产品做销毁处理;同时,还将通知
全省商业企业对不合格产品实行下架处理。
3、责令企业整改,限期复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出现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应当在接到质监部门责令整改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负责监督抽查后处理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提出复查申请。质监部门接到企业复查申请后,在15日内组织复查,对整改到期无正当理由不申请复查的,依法处理。
4、回访跟踪,落实整改,质监部门建立对产品不合格企业回访制度,对产品不合企业进行回访检查,督促并核实企业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及食品质量安全保证能力情况。
5、行政处罚,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严重不合格产品,质监部门可以依照《产品质量法》、《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并对违法生产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取缔:通报政府,与其它相关部门一起联合采取措施。
三、食品安全涉及的法律法规
79号令
国务院若干意见 特别规定(国务院503号令)
生产许可证条例:2005年9.1列入食品目录
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通则、细则
食品标识标注管理规定:食品名称、食品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净含量、配料清单、执行标准、质量等级(加工工艺)、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标志、警示标志10
项内容。
食品添加剂(2760)、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1994】等技术标准(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即将颁布的食品安全法)
四、食品安全监管常遇到的问题 三大问题:原料问题、添加剂问题、污染问题
1、食品生产企业的主要有5种问题:(1)超出许可范围、超过生产许可有效期生产加工食品;(2)使用过期的、失效的、变质的、污秽不洁的、回收的、受污染的、无证企业生产的食品或者非食用的原料生产加工食品;(3)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环境条件、卫生要求、厂房场所、设备设施或者检验条件;(4)在食品生产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5)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2、食品生产小作坊也有5种问题:(1)使用过期的、失效的、变质的、污秽不洁的、回收的、受污染的的食品或者非食用的原料生产加工食品;(2)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卫生要求;(3)在食品生产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4)伪造产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5)在商品定量包装上存在短斤少两,欺骗消费的行为。
办事提南 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
* 审批事项: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新申请、换证、扩项、变更生产场
所)
* 事项编码: 003591483A15030
* 审批类型: 行政许可
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9号)
《省级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国质检监[2005]336号)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
各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申请条件: 1.有营业执照; 2.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疫手段; 4.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5.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6.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8.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申请材料:
1、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原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2、工商营业执照
原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3、卫生许可证
复印件 3份 申请单位从第三方机构获得 原件核对
4、企业代码证
复印件 3份 申请单位从第三方机构获得 原件核对
5、生产场所布局图
原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6、标有关键设备和参数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7、质量管理文件
复印件 1份 申请单位 盖章
8、企业标准文本(执行企业标准的企业)
复印件 1份 申请单位 盖章
9、审查细则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复印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10、原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换证、扩项、变更生产场所的企业)
复印件 3份 发证单位 原件核对
11、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扩项、变更生产场所的企业)
原件 3份 申请单位 盖章
办理流程: 开始->受理->文审->现场核查->发证检验->资料审查->办理->审核->
审批->决定->制证->结束 过程图释: 数量限制: 办理期限: 25(工作日)时限说明: 承诺时间不包含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现场勘查、补件、上报(转报)等步骤所需要的时间。
收费标准及依据: 《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费等收费项目归属部门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2]19号)、《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1992]价费字496号)、《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核定73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费[1996]150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新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973号)审查费——每个企业2200元,同一次审查时每增加一个申证单元增收440元。产品质量检验费——依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核定73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收费标准的通知》(计价费[1996]1500号)、《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收费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1992]价费字49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新增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收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3]1973号)进行收费。
受理部门: 省质监局
受理地址: 福州市华林路155号新华兴大厦
联系方式: 059187872565
表格下载: 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 下载 食品生产许可证补领申请书 下载 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下载
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程序
(一)项目名称
1、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2、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3、化妆品及牙膏生产许可证核发。
(二)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
(三)实施机构:
1、食品生产许可:
受理机构:小麦粉、大米、挂面、食用植物油、鸡精调味料、酱类、糖果制品、果冻、茶叶、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机构为设区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他食品生产许可申请的受理机构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受理机构的联系方式如下: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福州市华林路147号,邮编:350003,联系人:黄传水,联
系电话:0591-88016019;
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杨南街83号,邮编:350025,联系人:朱世
岭,联系电话:0591-83739187;
审查发证机构: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罐头、冷冻饮品、葡萄酒、果酒、啤酒等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和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的白酒生产许可证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审查核发;其他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和规模以下白酒生产企业的白酒生产许可证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
审查核发。
2、食品相关产品、化妆品及牙膏生产许可:
受理机构: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址:福州市华林路147号,邮编:350003,联系人:
黄传水,联系电话:0591-88016019; 审查发证机构: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审查发证。
(四)许可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申请工业产品生产
许可证的企业应具备的条件是:
1.有营业执照;
2.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3.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疫手段; 4.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5.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6.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8.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六)提交材料(申请材料须多提交三份原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1、食品生产许可申请须提交的材料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申办生产许可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3份(申请书式样见附见);
(2)有效期内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证(不须办理代码证的除外)的复印件各3份;
(3)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3份;
(4)企业生产场所布局图复印件3份;
(5)标有关键设备和参数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图复印件3份;
(6)企业质量管理文件复印件1份;
(7)企业标准文本复印件1份(执行企业标准的企业);
(8)已获得HACCP认证证书、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证的企业,提供证书复印件
3份;
(9)审查细则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申请须提交的材料(1)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①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应当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除特别规定外,均为一式三份):
②《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③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申请时需携带原件);
④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核发的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企业申请时需携带原件); ⑤企业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规定、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自我声明》(见《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附件2); ⑥企业生产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时,应提交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报告; ⑦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清单;
⑧产品型式检验报告(也可在企业实地核查时提交);
⑨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签(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签的内容应包括产品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途、产品使用环境、使用温度、使用的原辅材料类型等文字、图示及警
示内容);
⑩产品审查细则中规定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
(2)餐具洗涤剂、食用化工等相关产品生产许可申请申请须提交的材料
按相应《实施细则》要求提交材料。
3、化妆品及牙膏许可申请须提交的材料
(1)化妆品
①化妆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申请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②《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附件1)一式四份;
③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
④《化妆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一份。
(2)牙膏
牙膏产品生产企业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须提交的材料(除特别规定外,均为一式三份):
①《牙膏产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②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申请时需携带原件); ③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核发的有关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④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规定、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自
我声明》;
⑤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的种类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时,提交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安
全评价报告; 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清单; ⑦产品型式检验报告; ⑧产品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标签; ⑨产品审查要求中规定需要补充的其他材料。
(七)审查通则及细则
1、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审查细则
2、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实施细则
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班的通知
各科室:
近年来,我院规模不断发展,条件不断改善,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中医医院中医药人员配备比例偏低,影响了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为提高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要求,决定在院内开展非中医类别医师系统培训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加培训人员
我院未系统接受中医药院校或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可的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学习班一年以上中医药(民族医药)专业培训的在临床科室工作的非中医类别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人员名单详见参训人员名单。
二、培训内容
国家有关中医药政策、医院管理相关知识,详见培训课程及时间安排表。
三、培训时间
2009年1月—2010年12月
四、培训学习几点要求
1、做好培训考勤,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2、统筹安排好临床业务工作,做到培训业务两不误。
3、培训结束,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发给“西学中”培训学习证书,作为经过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依据。
县中医医院
在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中组织开展了《保密知识简明读本》学刊用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了保密知识,增强了防范意识和技能.通过此次学习,我有如下心得体会:保密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它是指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为达到保护国家秘密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约束、规范人和组织的行为,使国家秘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在一定的知悉范围内,防止被非法泄密和使用。涉密人员只有把保密管理当作保饭碗、保前途、保家庭幸福的事情来做,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一是强化保密意识。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言行上逐步养成保密习惯。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保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把保密工作作为保障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二是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领导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严守保密纪律,带头做好本人、身边工作人员的保密工作。一个部门保密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此。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都有具体的保密工作职责。切实做到业务工作管到哪里,保密工作就做到哪里。层层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谁出问题谁负责任。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化使信息和安全的关系显得越发密切,特别是因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造成失密、泄密的事件十分频繁。在日常工作中,计算机被广泛迎用,其中存在的泄密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要求我们加强保密管理,在管理上狠下功夫,用管理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尤其是政府办公专用的金宏网,安排专用电脑,并由专人负责,严禁外部人员使用,严格执行有关操作规程,不进行影响和危害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行为,坚决做到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新的形势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认清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把保密工作做的更好,为我处的重点工作顺利开展,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提供安全保障。篇二:参加保密培训学习体会 防范意识在心头,保密工作在身边 ——xxx参加保密干部培训学习体会
201x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参加了xxx培训班。两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让我收获颇丰,现我将此次培训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新时期给保密工作提出更多新的难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种发展趋势可以简单概括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化。当今时代又被称为“信息时代”,大洋彼岸发生的事情只要几秒钟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使我们的保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所谓机遇,就是科技手段的运用使保密工作得到发展和进步;所谓挑战,就是各种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增加了保密工作的难度,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新时期保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保密与交流的界限划分越来越不清楚。“应该保住的保住,应该交流的交流”是保密工作的原则之一。不能为了保密,就不公开、不交流。保密是暂时的、相对的,公开、交流是绝对的、永恒的。经济全球化使得保密与交流的界限难以掌握,这无形中增大了保密工作的难度。二是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化使信息和安全的关系显得越发密切。特别是因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造成失密、泄密的事件十分频繁。为此,国家保密局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如《关于加强计算机管理的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互联网的规定》等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保密问题。
三、加强保密宣传教育,提升防范意识。保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何时候均不容忽视。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部份涉密人员、甚至极少数领导干部保密意识有所淡化,保密麻痹思想滋长,认为“周边无战事”,可以“刀枪入室,马放南山”了,孰不知当今世界并不安宁,缓和中蕴藏着动荡和危机,特别在科技、经济领域,没有销烟的斗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加大保密宣传教育力度,经常组织单位人员学习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利用各种时机敲“警钟”,使全体人员认清:保守国家机密不仅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大事。同时,要经常利用失泄密的典型案例,进行保密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忧患意识,绷紧有密必保这根“弦”。
四、加强保密技能学习,养好良好工作习惯。广大保密工作者和涉密人员要不断学习保密知识,严格按章办事,熟知和掌握各种文件的收发、登记、清退、销毁、归档等操作规程,熟悉并认真执行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保密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区分工作用和个人用的优盘和计算机,杜绝混用,在工作中接触的涉密电子文件,要及时清理,该归档的要及时归档,不能私自留存,离岗及调任时要对自己持有的涉密载体进行清理,有关部门应监督其登记、交接,不留隐患。
保密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新时期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树立“保密工作无小事,细小之处见成败”的意识,杜绝保密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小事、细事、微事往往就能决定保密工作的成败。就是要在脑子里绷紧一根弦,在舌头上加上一把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切实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入手,严守纪律,守住秘密。篇三:学习保密知识心得体会 学习保密知识心得体会
西安市公安局法制处 肖锋涛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信息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党中央、国务院在部署全国信息化建设中,把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上了战略地位,指出要一手抓信息化建设,一手抓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尤其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更深刻理解了加强公安信息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三是加强信息安全。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化使信息和安全的关系显得越发密切。特别是因计算机的广泛迎用而造成失密、泄密的事件十分频繁。在日常工作中,计算机被广泛迎用,其中存在的泄密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我国现阶段,计算机和网络关键部分的核心技术还要依靠进口,因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技术大国有能力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我们进口的网络设备上安装监听程序,从而达到窃取我们在网络上传输的秘密信息的目的。除了硬件方面存在劣势外,软件也问题很多,病毒感染,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将病毒输送到涉密计算机上,造成整个网络瘫痪,涉密数据全部丢失或传输出去。因此要求我们加强保密管理,在管理上狠下功夫,用管理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
四是新的形势给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保持清醒和冷静,认清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把保密工作做的更好,为我局公安重点工作顺利开展,为我局公安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五是切实加强对本部门存储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和局域网络的管理。对计算机和局域网络必须有专人管理。当本部门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向其他计算机或网络传送涉密信息时,应采取安装防火墙等技术保护措施。
1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到各省市、基层红十字会都将在最容易受伤害的行业和群体中开展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 这些行业和群体包括警察、消防队员、飞机乘务员、导游、救生员、运动员、教练员、机动车驾驶员、列车服务员、宾馆及酒店服务人员、矿工及矿山抢险队员、建筑工人、电力工人、保安、巡防队员、学校体育老师等。不同的行业和群体有其不同的职业特点、职业规律和易发事件, 讲授的课题也应有所侧重、有所取舍, 即“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无论哪种行业或群体, 心肺复苏与创伤“四项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应该是必讲课题, 因为心肺复苏与“四项技术”是现场急救的基础、核心和灵魂。飞机乘务员、机动车驾驶员和列车服务员则辅以空难、交通事故、心脑血管急症、烧烫伤等课题;体育老师和校医则辅以地震、火灾、宠物咬伤、溺水、踩踏等课题;电工则辅以电击伤、烧烫伤等课题;矿工则辅以矿难、瓦斯爆炸、透水事故等课题;户外运动者则辅以溺水、地震、泥石流、蛇咬伤等课题。
2 化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
无论哪个课题, 无论课时长短, 授课的艺术是把抽象的解剖、生理、原理、规律和方法化为听得懂、看得见、用得着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把复杂、宽泛、高深、冗长的理论化为简单的几句话、几个字和几个动作。千万不能把听众讲得晕头转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才和高大精深。为什么有的授者能够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讲得掌声连连、喝彩不断, 把生化武器讲述得栩栩如生、如数家常就是“化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这个道理。
3 为一杯水备一桶水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如果想给学员一杯水, 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员本身平时必须博览群书、上下求索、勤学苦练、善于积累。比如讲人工吹气这一个动作, 就应当做好以下准备:
3.1
呼吸道的构成。
3.2
人工吹气的历史:《圣经》记载先知Elisa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活一名孩子;Exodus《出埃及记》记载了希伯来接生婆Puah向新生儿口中吹气使孩子复苏;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 已有对缢死复苏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描述;晋代葛洪所著《肘后方》中, 有将芦管作为口咽通气管进行人工呼吸的描述;明代《醒世恒言》详述了口对口人工呼吸;西方学者1530年发现用风箱对口咽部吹气有效;1954年Elam证明口对口人工呼吸能保证充足的氧供, 三年后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Safar教授认为口对口人工通气是迄今为止所有通气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1]。
3.3
施救者将自己吸气后所呼出的气体, 吹入被救者口中而进入其肺部, 此种气体含氧约18%, 含二氧化碳约16%, 能基本达到被救者对氧气的最低需求。
3.4
唾液会不会传染艾滋病、乙肝等传染病。
3.5
判断呼吸的时限。
3.6
吹气时为什么不需要深吸一口气。
3.7
吹一口气需要多长时间。
3.8
两次吹气之间相隔多长时间。
3.9
人工吹气时施救者的两只手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3.1 0
人工吹气时施救者的目光应该聚焦的部位。
3.1 1
人工吹气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3.1 2
人工吹气无效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1 3
为什么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并不推荐非医务人员必须实施人工吹气。
3.1 4
经典案例:196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电工在电线杆上为触电的工友实施人工呼吸;2007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朋友在加州一高尔夫球场为晕倒的老布什人工呼吸。
4 花生米的故事
我常常用“花生米的故事”来形容每一节课, 当吃一把花生时, 如果第一粒花生就是变质的花生, 那么其他的花生无论怎么香脆, 嘴里的滋味都很难受。如果所有前面的花生都很好, 但最后一粒花生是变质的, 即便前面的花生如何美味, 最后的滋味仍是苦涩的。由此延伸到每一节课, 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 可以是一个案例、一段故事、一则新闻、一段名言、一首短诗、一则笑话等, 但必须与主题相关, 对主题起到引出、渲染、强调、抛砖引玉、画龙点睛或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 花生吃到尽兴处, 更不能突然吃到一粒变质的花生, 每一节课, 还需要有一个或若干个精彩的高潮, 需要课前潜心研究、精心策划、用心揣摩、周密安排, 检验有没有高潮及高潮的质量, 唯一的标准就是学员有没有掌声以及掌声的热烈程度。
5 淡化理论、突出操作
就整个现场急救的内容而言, 它是一门实践科学, 技能和操作重于理论。就所有易受伤害行业和群体而言, 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相对较低, 均为成人, 甚至中老年人, 且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接受培训, 因此, 我们就应在课程设置上要重实践轻理论、多操作少讲述, 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最有用最有效的技能和方法传授给学员。
6 随机应变, 灵活机动
尽管为备课下足了功夫、准备有课件, 但在上课时, 也不能一成不变, 固执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到底, 要密切关注学员的目光、表情、姿势和动作, 从他们身上捕捉、获取对讲课内容反应的信息, 一旦有人困了、打瞌睡、玩手机、抽烟 (因为非正规学历教育, 在基层较普遍) , 不停地变换坐姿, 讲授者就要随机应变, 或减少对某些内容的讲述, 或变换话题、或增加案例、或讲则笑话、或插入操作演示、或走进学员中间互动, 或讲些美容的小技巧、减肥的小窍门或长寿的小秘诀等。灵活机动、随时调整是把握教学现场、调节教学气氛的有效措施。
7 心灵的窗户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授课时, 授者也应该充分、得体、科学甚至优雅地利用好自己心灵的窗户, 目光应当是谦逊的、自信的、友善的、亲和的、不卑不亢的, 授者常见的错误是仅仅盯住中间或前排的学员, 那么其他学员就会有受冷落的感觉, 应当把目光均匀地、公平地、分配给前排、中间、后排和两侧的每一位学员, 切记不能总盯住某一个学员或某几个学员, 更不能总盯住年轻、靓丽的异性学员。笔者认识一位口碑很好的资深讲师, 他做过上万场的急救知识演讲, 讲课时慷慨激昂、口若悬河, 但他从始到终没有正视过学员一眼, 目光或逡巡或游离或半梦半醒或频繁瞬目。
8 通俗化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我们面对的学员, 有大学生、硕士、博士、公务员和政府官员等高学历群体, 还有工人、农民、服务员、保安、巡防队员等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 后者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 且他们都是非医学专业人士。授课时我们一定不能使用过多的医学专业术语, 应该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通俗化、大众化语言。经过长期摸索, 笔者将打开呼吸道、急性呼吸道梗阻海氏急救法、心肺复苏术、创伤四项技术总结为“鼻孔朝天”;“二指禅”;“压打吹”;“包好、塞好、缠好、捆好、送好”, 具体含义为:
8.1 鼻孔朝天
打开成人呼吸道的标准是患者的下颌角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文化程度较低的学员可能会听不懂记不住, 但只要记住使患者的鼻孔朝天即可。
8.2 二指禅
其含义是为急性呼吸道梗阻患者实施海氏急救法时, 腹部冲击的部位在患者脐上两横指的地方。
8.3 压打吹
“压”指的是心脏按压;“打”指的是打开呼吸道 (也称开放气道) ;“吹”指的是人工吹气, “压打吹”是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对非医务人员推荐的心肺复苏的核心。
8.4 包好、塞好、缠好、捆好、送好
“包好”指的是利用三角巾将全身各个部位的伤口止血和包扎;“塞好”指的是填塞止血;“缠好”指的是如何利用绷带对伤口进行止血和包扎, 包括环形法、回反包扎法、“8”字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等;“捆好”指的是骨折的现场固定;“送好”指的是妥善、合理、高效地转运患者。
9 处处留心拘小节
讲一节课不是难事, 难的是把每一节课讲成精品。为此目的, 就要处处留心, 不可不拘小节。
9.1 查看场地
作为主讲老师, 最好提前一天或当天提前一段时间到授课地点查看现场, 因为很多教学现场并非正规的教室。看讲台的大小是否放得下心肺复苏模拟人等教具, 看后排的学员是否看得清幻灯片上小的字体, 看讲台上方的横幅标语是否遮挡幻灯片, 看窗帘是否需要拉开、何时拉开等。
9.2 授者姿势
一般来讲多数主办方为授课老师准备的是坐着讲课, 麦克风是台式麦克风。笔者的体会是, 最好站着讲课, 因为站姿可以充分地把周身的情感、激情调动、释放出来, 首先授者自己感动了、陶醉了、忘我了, 才能吸引听者、感染听者、陶醉听者, 就像坐着唱歌不如站着唱歌一样。站着讲课就要最好佩戴胸式麦克风, 把两只手腾出来, 才能更好地演示各种操作, 才能更好地利用肢体语言。
9.4 衣着
衣着的基本原则是得体、干净、整齐、大方、端庄, 也要根据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的着装。女性教师在教授心肺复苏实践课时, 尽量不要穿裙子和低领上装, 避免心脏按压时“春光乍泄”;女性教师化妆不要过于娇艳、衣服过于性感;全身衣服颜色最好不超过三种颜色;避免着装上的“死亡搭配”, 如“牛仔裤加正装皮鞋”、黑色西装加白色袜子、西装搭配运动鞋;要小心裤子前面的拉链没有拉好而“文明窗口大开”。如果是一天的课, 下午最好换一套和上午不一样的服装, 以免给学员造成视觉上的疲劳。
9.5 表情
授课期间, 大部分时间应当是传统的表情, 严肃、端庄、正统, 除此之外, 应当根据情景的需要、案例的需要、学员的状况等适时适当地流露出带情感色彩的表情, 包括感动、激动、无奈、愤怒、痛苦、悲伤、遗憾、愉悦、幽默、滑稽、天真、睿智等, 这些表情最好在平时对着镜子多演练几遍, 看这些表情会不会太过分、太庸俗、太做作、太没有美感甚至吓到学员。
9.6 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如上实践课时距离学员较近, 就不要吃异味很重的食物如生大葱、生大蒜, 不要喝酒, 小心牙缝里夹有辣椒皮或青菜叶, 本人的习惯是上课前尽量不吃韭菜等易塞牙缝的青菜, 最好身上装一面小镜子, 课前照一照。还要注意避免讲到兴致上而满嘴白沫、甚至唾沫星飞到第一排学员的茶杯里。
1 0 精选案例
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急性呼吸道梗阻、创伤“四项技术”、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和灾难事故等, 讲解这些内容时、若能辅佐一些典型案例, 将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的选择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1 0.1 时效性
教师讲课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早上, 最好浏览一下国内外新闻, 看世界各地有没有与教学相关的事件发生, 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火灾、溺水、矿难、恐怖事件、交通意外等, 因为是刚刚发生的事件, 既是新闻, 又是案例, 更能引起学员的兴趣和关注。
1 0.2 名人效应
如我国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先生发病及抢救经过, 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主播刘小姐遭遇车祸抢救过程, 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小姐受伤与抢救经过;著名功夫明星李先生骨折的现场急救等, 因为发生在名人身上, 其事件更有趣味性。
1 0.3 政治家逸闻趣事
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小布什在白宫发表的与现场急救相关的演说;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心脏病发作及抢救过程;美国前总统林肯遇刺的现场急救。
1 0.4 国际影响较大的事件
如美国9.11事件;我国汶川大地震;日本福岛大地震与核泄漏;挪威首府政府大楼爆炸与枪击事件;我国甬温线7.23特大动车追尾事件等。
1 0.5 本人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
如本人在列车上为难产妇接生并为新生儿人工呼吸的经历;本人的上司在家为刚出生的小狗人工呼吸的经历, 因为是亲身经历或身边人的亲身经历, 讲述起来更形象生动, 更具说服力。
1 0.6 幽默或诙谐色彩
如一名儿童的手指完全离断, 掉在地上又恰好被邻居家的狗叼跑应该如何处理;心脏按压的位置是两侧乳头连线的中点, 但对于乳房下垂至腹部的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如何定位。
1 0.7 长短适中
案例的选择要长短适中, 不能太长, 太长则会喧宾夺主, 冲淡主题, 也不能太多, 太多则成了案例的堆砌。笔者曾经听过一位著名的急救专家的讲课, 他讲一次煤矿透水事故的救援经历, 花了近半个小时, 本人认为不妥, 太长了。
1 0.8 有利于社会和谐
尽量少涉及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事件, 偶有涉及也不宜过多评论。不要涉及名人的隐私, 不要有侵权的嫌疑。
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及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不容乐观, 急救知识培训需求量大, 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作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庄庆平.人工呼吸古今谈[N].健康报, 2007-12-03 (3) .
【关键词】 感染知识培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00-01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卫生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二甲医院复评”等活动中,医院感染管理都被列为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摆在了医院管理的重要位置。针对我院二甲复评中医院感染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充分说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教育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前沿。现就医院感染培训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1 培训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包括各级各类医技护药等专业人员的感染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进修人员、新进院人员的岗前感染知识的培训;保洁人员、总务后勤、护工等消毒剂及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各临床科室兼职感染监测员的专业感染知识的培训;行政管理人员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
1.2 方法
1.2.1 集体讲解 如举办全院医技护药学习班,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座等。
1.2.2 参加学术会议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兼职监控员参加省级以上医院感染学术会议。
1.2.3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根据本院不同时期医院感染情况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2.4 影像教育 组织全院医技护药人员分批观看医院感染监控录像片、教学电影,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
1.2.5 即学即考 每次学习完毕即进行考试,85分以上为及格,对成绩不及格者再学再考,直至合格。
2 培训计划及内容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培训计划及内容:如医院管理者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临床医生进行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的培训。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正确洗手、医院感染的隔离技术、医院的消毒与灭菌技术等应用的培训。感染监控员进行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等培训。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的概念、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的培训。
3 培训结果
3.1 通过理论考核与现场检查感染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及日常院感质控检查情况分析,护理及行政人员院感知识及执行力度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医生次之,保洁人员与总务后勤人员的院感知识较低。
3.2 从培训到会情况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到会率最高,后勤及辅助检查科室人员到会率最低。
3.3 从参加学会及培训班情况看,重点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参加会议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职能科室。
4 分 析
4.1 护士和行政人员的培训率较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部分人群对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视,尤其是行政人员能够积极参加到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这与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及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视程度有关,大家都迫切希望学习新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4.2 保洁人员与总务后勤人员的培训率较低,这与他们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关,这类人员年龄大、流动性大,文化程度普遍低有关。然而值得可喜的是通过学习他们大多数都能够对医院感染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注重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他们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
4.3 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员的培训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由于对此类人员的培训专业性较强,有些人员第一次接触感染知识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同时由于医院的一些硬件设施不到位,也使监控员掌握的医院感染知识与实际运用脱节。这也提示我们以后要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4.4 医技护药人员的培训率较高,合格率也较高,说明他们是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基础,只有做好他们的培训与实际运用的工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感染知识,创造优良的安全的医疗环境,提倡“慎独”精神,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始终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
4.5 消毒灭菌效果的合格率偏低,大多数是因为消毒剂浓度不合格造成的,这也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对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力度。
4.6 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较低,他们中的主要问题是医疗垃圾过满、医疗垃圾密封不严、医疗垃圾的记录不完整。但可以肯定一点,大家都对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有了明确认识。能够正确区分,这也为今后对保洁、总务后勤人员的培训时要注重医用垃圾的清运和记录。
5 讨 论
5.1 存在问题
5.1.1 现行的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没有系统的教科书,使培训有支离破碎的感觉,缺乏连贯性、条理性。
5.1.2 培训多侧重于学习医院感染专科知识 实际上感染知识是一个和多方而学科融会贯通的科学,目前我国缺乏一些相关的边缘学科对医院感染的影响的培训。如公共卫生学、职业伤害、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等。
5.1.3 培训与实际有脱节的现象 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困难的问题。
5.1.4 工作与教学的矛盾 临床工作忙,病人多成为许多人不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学习的理由,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5.1.5 培训的教师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目前大多采用幻灯片教学,虽然形象化但却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的培养。
5.2 小结 通过对我院二甲复评院感培训的总结与分析,说明医院感染控制的教育是医疗质量的关键和前沿。发现医院文化的学习力,把医院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员工的终身学习的环境,建立并完善持续性学习机制。[1]主张进行有计对性、通俗易懂、循序漸进的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才能发现医院感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才能把医院感染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保密知识培训】推荐阅读:
电力系统就业11-11
电力技术与电力系统的规划论文09-21
电力计费系统09-07
电力营销系统功能分析07-25
电力系统保护测试指南05-25
电力系统基础考试试卷06-02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分为06-21
电力系统分析a07-11
电力系统元件及参数07-11
电力系统元件及其参数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