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共8篇)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加深,使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受到较大冲击,导致出现了部分农民工返乡的现象。这一现象既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又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稳定。农民工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求职有信息。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如派出工作组到输入地城市了解企业用工信息,为返乡农民工召开专场招聘会,开展送岗下乡活动。另一方面,各地要大力开发本地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国家和地方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就业,并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引导返乡农民工到当地企业就业。
二是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根据返乡农民工生活实际,本着方便于民、注重实效原则,集中与分散结合、短训和常日班交叉,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安排农民工就地就近培训。根据转移就业需要,结合返乡农民工的特点开设专业和课程,组织返乡农民工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和实用技术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再就业培训基地、就 业训练中心等培训机构的现有设施,提高培训质量。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普惠力度,认真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
三是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保障农民工求职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向职业中介机构和求职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严厉打击以职业中介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监管,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为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有力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充分落实政府减负稳岗政策,允许困难企业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困难企业在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证社会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一定阶段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费率;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
1、返乡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农民工通过在城市工作与生活,学到了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掌握了熟练的技能技术,带回了多年积攒的资金,是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生力军。农民工返乡创业,也许是推动工业下乡、调整农村经济布局的一个时机。但同时也对农民的就业创业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
1.1、生存问题
金融危机的加剧,导致我国大量中小企业倒闭。无力支付农民工工资,造成农民工收入降低,失业率上升。许多农民工被迫返乡。返乡的农民工。收入主要依靠农产品,但是农产品价格低,虽然国家不断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可是即使大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也有限。如果粮食价格提高很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所以国家也不会过高地提高粮食价格。而且农作物种植受气候影响非常大。如遇有自然灾害,有些农民连基本的生活需要都不能满足。
1.2、就业和创业问题
一些农民工提前返乡。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下滑,劳动密集型产业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农民工已经出外打工好多年了。已经无法适应种田的生活。他们大部分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主要靠出卖体力赚钱。他们再就业的能力弱,难以适应外部竞争激烈的环境,再加上农村很少有收容这些农民工的企业,致使农民工再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2、解决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对策
2.1、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
2.2、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失业农民工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障服务
加紧推出农村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完成的《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建议,2012年之前,中国应完成建立全覆盖的包括农民、农民工和城市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险标准。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推出完善的农村社会福利体系,有助于增加农民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国内消费。
3、落实土地政策,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的生活保障。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不得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由收回承包地,纠正违法收回农民工承包地的行为。农民外出务工期间,所承包土地无力耕种的,可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但不能撂荒。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土地流转收益,健全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3.1、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需要改变就业观念
在推进农民工充分就业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民工就业观念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1)改变农民工就业地点偏好,农民工在选择就业地点时,需要改变就业地点偏好,将目光投向自己家乡及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同样有机会实现就业;(2)提高自身素质,农民工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正确的职业心理方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劳动力市场;(3)农民工也要有创业的主动性,要敢闯敢干能吃苦,为自己的未来闯出一片天地。
3.2、稳定现有就业岗位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支持企业多留用农民工;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在岗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各地户籍管理制度要放开,加大力度,有助于农民工稳定在所工作的城市,放心地在工作地工作,缓解农民工返乡的潮流。综上所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对此,我们既要有风险意识,同时更应积极面对风险、规避风险,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使返乡农民工顺利再就业。
摘要: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文章探讨返乡农民的就业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对策,对规避风险。加快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涛,孙长学,罗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J].求是杂志, 2009,(7).
[2]韩俊等.中(?)农村政幕报告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1).
关于平等就业权,我国劳动法学界的学者们一般将其解读为禁止就业歧视,或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但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相对狭隘。因为一方面,权利的平等应该体现于权利从生成到实现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平等又是一个含义十分宽泛的概念。因此,在进行理论研究前,应先对“平等就业权”这个基础性的概念进行界定。
(1)从平等的内涵来分析
1.就业形式上的平等:首先平等就业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指公民不分其性别、种族、血统、年龄、宗教、信仰等,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与其他相关的就业权利,包括平等的待遇、职业培训、晋升和工作条件的权利等。
2.就业实质上的平等:该项权利强调应消除先决条件的不平等因素对个人就业的不正常影响,为每个成员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环境。强调不同情况应不同对待,允许对弱势群体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2)从平等的指涉领域——过程视角分析
1.就业起点的平等权:在劳动就业领域,起点平等则意味着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自由竞争某一个岗位的同等机会和权利,所有岗位都对所有劳动者平等开放。起点平等还体现在社会竞争的外部条件以及社会主体自身发展条件的获得上。
2.就业过程的平等权:在劳动就业领域,过程平等意味着有关就业的各种规则的制定要体现平等的理念和原则,其实施过程要平等。尤其是正式规则,即一定的法的体系要平等。因此就业正式规则的平等(不少学者称之为制度性就业平等行为)问题,是典型的、最有代表性的就业平等问题。
3.就业结果的平等权:就业结果平等即指因就业而产生的利益在分配上的平等,主要指就业待遇的平等,包括薪酬的支付,就业条件或就业安全保护,以及公共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等。
二、《就业促进法》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的进步之处
《就业促进法》以“倡导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为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立法对当前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的积极回应,为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保障营造了大环境。
1.保护农民工形式上的平等就业权
纵观《就业促进法》不少条款,勾勒出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大轮廓,换句话说它将平等就业权作为一项原则固定下来。该法第一章第3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别、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第8条在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有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义务。第三章作为专章规定了“公平就业”,其中第2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2.保护农民工实质上的平等就业权
实质的平等权要求法律保护因“不合理因素”而导致就业地位处于弱势的劳动者。
《就业促进法》中不少条文针对农民工立项,如第31条:“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第33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的统筹安排可以避免农民工外出打工时的盲目流性,也有利于为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环境。第50条专门提出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就业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这为农民工转移创造了条件。
3.在就业起点平等权上保护农民工平等就业权
要实现平等就业权,首先要求起点的平等。起点的平等一方面要求所有职业和岗位都对所有劳动者平等开放,同时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劳动者受教育培训的权利要平等。
《就业促进法》第20条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这项规定保障了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制度,包括平等的就业起点,同时本身也体现了对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为保障就业机会的平等,《就业促进法》作了特别规定,第31条:“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三、《就业促进法》在农民工平等就业权保障上的障碍分析
1.对于重要法律概念界定的欠缺,不利于法律保障
法律概念的准确、规范与表述的严谨程度是法律明确化和专业性程度的标志之一。就就业领域而言,对于平等就业以及相关概念的清晰界定也就成为《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保障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在《就业促进法》中,对于“平等就业”的界定却存在着界定不清、范围狭小的缺陷。从《就业促进法》条文来看,所谓“平等就业”实际仅限于反就业歧视和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两个方面。然而,平等就业还应包含其他内容。如就业机会的平等、就业待遇的平等等内容。另外该法31条对农村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的保障界定为:与城镇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反对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设置歧视性障碍。同样,前文也探讨过,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是不止包括这两方面的。由此可见,《就业促进法》对于平等就业的理解比较狭隘。
2.在保障就业平等方面,操作性及实用性不强
明确的、具有操作性的规范就是实现法律对平等就业保障功能的必要条件。然而《就业促进法》有关平等就业的条文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过于原则、可操作性差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部分法律条文表述过于原则
《就业促进法》第25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再如第22条等,这些规定无疑是保障农民工平等就业的重要措施,但其内容因缺少具体制度的支撑而变成了一种宣示性的表述。在实践中所能发挥作用必将大打折扣。
其二:部分条款在操作性上明显不足
《就业促进法》第50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缺乏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详细规定。虽然《就业促进法》明确了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并鼓励各类机构提供相关的培训.但需注意这仅仅是一种“鼓励”的态度,培训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类机构自愿性的援助。
其三:关于实施就业歧视的权利救济,实用性不强
《就业促进法》第62条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缺少有关就业歧视举证责任的特殊性规定。为了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利益,各国有关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都对就业歧视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做了特殊规定。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根据《就业促进法》现有法律规定,如果劳动者提起就业歧视诉讼,他必须举证证明,否则他将会败诉。显然,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时很难找到相关证据,让他们承担的举证责任等于宣告他们败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法律救济。”
3.在保障平等就业上,部分法律责任缺位或处罚力度不足
为实现法律的规范作用,要求具备严密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的逻辑结构。然而在《就业促进法》保障平等就业中,在规范主体的义务的同时,却没有对违反这种义务的法律后果予以明确,使法律规范自身的逻辑结构不完整。第25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实施就业歧视,第31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但是,对于实施了歧视行为的用人单位应该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在该法中并未明确规定。这种法律责任缺失的状态无疑将降低就业公平保障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不利于法律规范的实施。
毕业论文
题
目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专
业
法律
准 考 证 号
010402522240
姓
名
李侃
2006 年 8 月
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
【摘要】太多200字以内,简明扼要说明文章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目前,我国大约有1.4亿农民工,并且每年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然而,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出于种种原因,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根本无法享有许多由《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地位十分低下,他们被无情的推向了城市体制的边缘,成为“亦工亦农”的边缘弱势群体,而这种边缘性则直接导致了他们就业、工资、福利等人身合法权益被严重侵害的局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还是被任意侵害,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途。所以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需要,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
法律保护
在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形成了我国的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农民工。他们是一种保留农民身份的城镇务工者。1984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雨林教授给这一特殊的群体起了这个颇有概括性的名字“农民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当改革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当户籍制度的紧箍咒松动时,当中央文件用一个个“可以”“允许”开启了城市之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寻找出路,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丰富了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并没有改变其农民的固有身份,农民工现象由此而存在。所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现阶段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长,土地对农民的束缚逐渐削弱,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亦由此进入高速成长时期,这样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工业化、城镇化所缺少的人员形成了互补,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高速发展的新兴城镇成为农民工。据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进城的农民工总数已达到1.4亿,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如果加上本地城镇中已离开土地的农民工,则人数超过2亿,接近中国的城市人口。「1」虽然有这么多的农民工,但是我们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要求,我们发现当前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现状令人堪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建立劳动关系方面,由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强制性以及劳动合 同的程序等方面的不足,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尤其在非公有制企业中,雇佣无合同、劳动无保险的问题十分严重。据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调查当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的农民工仅占53.70%,没有签订的占了30.62%,有15.68%的农民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劳动合同在被调查者中,认为用工合同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农民工占20.86%和40.67%,认为没有用的占13.95%。「2」
2、在劳动合同期限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会利用短期的劳动合同对农民工施加压力,如 利用劳动合同试用期等方面,使农民工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敢怒不敢言。
3、在劳动工资方面,农民工得不到相应的加班工资、且农民工工资十年来基本原地踏 步,增长缓慢。早在上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很多企业的月薪已达到600—1000元,但到现在基本上还是这个水平,而其他行业的工资都涨了,再加上通货膨胀,生活成本提高,这无疑都加大了农民工的生活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最近12年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仅增长了68元”“据广东省总工会2005年1月1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6.4%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处于1000元以下,1000—1500元的占17.5%,500—1000元占63.2%,500元以下的占13.2%。「1」现在珠江三角洲农民的生活成本已达到每月500元左右。”从这项调查我们便可看出有13.2%的农民工每月工资连基本生活都无法维持,63.2%的人也不会攒下什么钱。
4、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培训的参加率低。“四川全省3827万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 时间仅为7.14年,文盲和半文盲占15.7%,高中文化程度仅占3.3%。而农民工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情况更差,仅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8.1%,760多万出川农民工中,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仅有5%。”「1」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打工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严密、准确、科学、创新的工业文明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无法适应现代工厂的工作。
5、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差,相关部门监督不力。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今年发生的诸多 工伤事故中,农民工占到了80%以上。2004年9月21日,南京浦口某工地,一名建筑工人在作业时从10多米高的脚手架上掉了下来,摔成重伤。这是自9月17日以来南京发生的第十起安全事故。据悉仅在7月30日至8月5日这一周内,南京建筑工地共发生六起事故,死亡六人,这种事故密度罕见。「1」这些仅仅是偶然现象吗?为何在同一行业在这短短的一周内事故频发?这里边我们的相关监督部门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
6、在劳动时间方面,农民工的劳动时间被无限期延长。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 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大多超过8小时。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以内的仅占13.70%,8至9小时之间的达到40.30%,9至10小时之间和10小时以上的分别占23.48%和22.50%。「2」在很多的地方,农民工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除了中午一个小时休息、下午几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外,他们通常早上八点上班一直干到深夜九十点才下班,算下来一天工作八小时以上,而且一个月下来难得休息一天。“有记者采访一些企业,没有一家是不需要加班的,每天工作十小时已经算少,大部分都在十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十五六个小时。同时,只有一家企业表示执行了五天工作制,别的工厂都是每周六天。”「1」在这些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基本没有休息权这一概念。
7、在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及保险方面至今还没着落。按照规定用人单位要向劳动保障部 门交纳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保险金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去年的调研显示,全国外出务工农民的参保率普遍偏低,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3」但往往是企业为了不出或少出这笔钱,有人就瞒报、少报人数,以达到少交或不交这部分钱。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困难很大。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一 些实力较弱的企业不顾一切的压缩成本,这必然对农民工就业及待遇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镇,再加上大量的城镇下岗职工,这就使得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岗位之间竞争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农民工放弃自身合法权益而服从企业主,这更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增加了难度。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因某些单位执法不公和某些城市政府出台的限制性政策甚至于剥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一些规章制度给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带来的困难。
大量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及时和有力的保护产生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当前进城务工的多为青壮年农民,他们容易冲动,忍耐性差,很容易走上极端产生反社会的叛逆心理。近几年来我们社会上的多起恶性案件的发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不得不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这一问题。
二、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其中既有我国 社会的历史原因,也有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利益关系的原因。在此我认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其内部原因和外在因素这两个方面。
1、内部原因
农民工进城务工不仅仅是身份角色的转便,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由于农民工受农村原有观念和文化及生活习俗的影响极其深刻,与城镇居民相比它们受教育不够、自身技能不高、法律意识淡薄、组织涣散,缺乏竞争力。因此农民工常常很难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农民工自身存在以下原因。
⑴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我们的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时间短,多为小学或中学水平,且大多没有经过任何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缺乏劳动技能。由于不高的文化素质,农民工缺乏竞争优势,他们只能在低级的劳动市场找工作,从事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累、险的职业,而且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生活和保障条件恶劣,受工伤、职业病或者其他疾病困扰的可能性非常大,他们有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却拿着很低的劳动报酬。
⑵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强。农民工的总体文化素质较低,传统观念强,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淡薄。“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一个乡村社会,至今基本上仍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单位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力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波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力,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4」据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打工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动方式进城。据调查,通过熟人或亲戚介绍的比例达到60.37%,而通过中介机构介绍和自己应聘的仅占14.20%和12.10%。正是这种原因和传统的观念使我们的农民工为了能保住自己的饭碗而自愿放弃自身合法权益。甚至宁愿忍受加班加点、劳动环境恶劣以及搜身、打骂、下跪等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我们也有部分浓农民工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通过法律手段,而是采取自认为合理的手段来解决权益问题,往往这使他们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变成它们自身的违法。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使他们在事先不能预见风险进行自我保护,权益受损后又不知道怎样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因此在现阶段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是靠企业的自觉性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来实现,这就使有些企业有了可趁之机。
⑶农民工的组织性差,农民工很少加入政党、工会等正式组织。工会虽然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组织,但由于农民工亦工亦农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很多困难。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代表农民工权益的正式组织出现,而且党团、工会等组织对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引导屈指可数。现实中由于农民工中党员极少,党组织也很少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因此农民工群体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也就无法表达自己的心声。在生活中,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吸纳程度也较低,一些三资企业和私人企业甚至拒绝设立工会。正式组织的缺失,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无法通过集体力量来解决。
⑷农民工有自卑心理和封闭心理。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这其中的种种变化使他们不适应,再加上城市居民的冷眼与歧视,农民工的自卑感油然而至。自卑的心理使农民工抱着谨慎的态度,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与城里人的交往,把自己的社会交往多局限在“老乡”的圈子里,也将自己封闭起来。这使农民工的生活与城市生活隔离开来,阻碍了农民工接触、吸收新的文化与新的价值观念,使他们无法融入到城市社会的生活中去。很大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自己的家还在农村,自己不过是这个城市里的过客,城市再美也不是自己呆的地方。这样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对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不太关心,只是得过且过。
2、外在因素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除了农民工自身的内在原因外,还与社会现状等外在方面有重要关系。
⑴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处在一个供大于求的时期,农民工由于缺乏相应的竞争能力而被无情的淘汰。由于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民工的自身原因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等与等原因,使农民工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合法权益来屈从企业主,从而造成大量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频有发生,这从无形中增加了以法律来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困难。
⑵我国原有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传统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取得城镇居民资格,在这种条件下许多面向城镇职工的优惠政策农民工无法享有,如: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农民工无法获得合法的城镇居民身份,享受不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权力,相比之下城镇职工得到的是特权,农民工受到的是歧视。在社会保障方面,大多数企业忽视农民工而只给正式职工缴纳保险,我们各级的政府也没有强制规范企业的行为,从而在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使我们有关的部门各行其是、企业逃避责任、互相推诿。二元的社会结构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就业体制之外,它限制了农民工平等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权力,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
⑶城市对农民工的疏离和戒备。由于农民工不具有城市户口而整体上被排斥在城镇居民之外,使进城谋职、就业的农民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能被城市接纳,仍处在城市的边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工就业的积极性,造成了城镇居民对农民工歧视。由于生活与自身原因很多农民工的不规范行为和违法行为给城镇居民带来了影响,形成了城镇居民对他们的偏见与戒备,因为缺少城镇居民的关心与理解,农民工的行为就走上了这种“偏见戒备—违法影响—偏见戒备„„”的恶性循环。
⑷不公的执法和疲软的社会救济系统。一些城市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考虑最多的仍是城镇居民的利益,没有切实考虑和解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权益问题。同时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任意留着城市主位的倾向,只重视农民工创造的价值而忽视农民工的权益等方面的现状,只想着农民工有利的一方面,而不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此外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也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并时常出现对农民工执法不公的不良行为。例如:许多企业故意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即使签了,合同的内容保护的也仅仅是企业主一方的利益,对于这些相关的部门视而不见。这也给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疲软的社会救济系统,如:失业保险,失业的主体仅限在城镇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农民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后失业的只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而不能享受城镇职工的失业保险待遇。养老保险,农民工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我们知道,农民工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连续呆上这么长的时间,探们是在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的,因此他们一直在投保退保,又怎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最为重要的是医疗保险,能外出务工的大多数是疾病很少的青壮年,他们现阶段极少报销医疗费用,但等年龄大了疾病多了他们已经回到农村,还是被挡在了医保的门槛之外。即便是这样,企业还千方百计的逃避为农民工投保,使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无法实现。
⑸企业方面的原因。企业出于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急于挣钱的心理,逃避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无疑给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带来了极大的不利,使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缺乏法律凭证,增加了维权的难度。另外一些企业无故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近几年来“农民工爬上吊塔讨工资”的事件不断发生。据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工资领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按月领取,为60.37%;另一种方式是按年领取,为28.02%。在被调查者中,基本能按时领取工资的达到47.78%,有时延期和经常延期的比例达到35.68%和15.68%。「2」此外,一些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配套或完善工厂的安全卫生设施,也不在制度上督促劳动保护而给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法律救济的效率缓慢,例如从劳动争议的解决到土额前工资的追讨,如果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一般要经历几个月时间。另外法律救济的高成本使得很多农民工望而却步。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的状况每况愈下。
三、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解决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国家也出台了部分法规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许多地方政府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纳入了政府工作的日程,许多非政府力量也开始关注农民工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的局面。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只靠一两种手段,而是要从我国的制度改革、思想观念、法律、监督及农民工自身的努力这几个方面来解决。
1、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的根本在于改革有关制度,完善配套措施。要 真正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我们必须从根本的政策制度上着手。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居民不平等现象,让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处于一平等的地位。在制度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在竞争起点上处于平等地位,受同等规则的约束和限制。②改革劳动就业制度,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就业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农民工在市场经济规则下自由择业,同时健全执法、仲裁机构,使农民工在遇到各类纠纷后能在这些机构的帮助下正确的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外要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求职行为,让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共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接受有关部门监督。③改革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们对农民工的社保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当针对农民工的特点,优先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然后应建立农民工的疾病医疗保险尤其是大病保障机制。因为疾病不仅会使农民工失去工作,而且也有可能使其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此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十分重要。最后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金制度,制定强制性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加大监督力度并为农民工提供相应的社会救助。④改革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素质和法律意识。2003年9月农业部等六部委颁布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宣布我国将用八年时间培训2亿多农民工。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政府采取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鼓励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竞争力。⑤ 配套措施的改革。对农民工的保护不能只是一个浅层面上的问题。要真正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必须提高农民的地位,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只有提高农民的待遇才能吸引农民工入城,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必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反之,农村政策不合理,农民不合理地流向城镇,不但增加城镇的压力,而且农民工权益保护也将是空谈。因此,对农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逐渐降低农业税率;第二、控制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对农资生产部门进行扶持;第三、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第四、减少农业管理成本,加强农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只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宏观调控予以实现。着力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限制缩小其管理功能,农业才可能按市场要求合理布局,真正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同时,国家也要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城市必须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限制,禁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
2、改变思想观念。我们应统筹地考虑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利益要求,从根本上消除对 农民工的歧视,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给与农民工合法合理的待遇,把他们视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高他们的地位,清理各种歧视、限制性政策,重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同时我们还应提高用人单位的利德守信意识,减少因用人单位的欺诈、不守信用等行为给农民工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
3、从法律方面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法律是保护每一个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当然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亦应受到法律的保护。①充分解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与执法的有效性。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问题启示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只有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才能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到保护,农民工才会愿意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继续完善现有法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保护。现阶段我国保护劳动者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因此农民工也只能通过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但由于以劳动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而设立的,具有一般代表性,使劳动保护的一般标准,对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缺乏针对性。因此我认为,应该抓紧修改现行的劳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可考虑以农民工为保护对象建立起一套适应农民工的现实情况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执行机制来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农民工的劳动争议案件。降低劳动争议解决成本,使农民工有能力通过它来解决问题。
4、加强社会监督,完善监督体制,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再健全的法律体系如果不去执 行、不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这种法律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我们还应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的监督。由于关羽农民工方面的法律还不十分健全,起步也晚,因此执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公、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使法律失去了尊严和权威。所以,一定要加强执法,严格依法惩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是法律产生应有的威慑力。首先,在监督内容上,农民工工资和劳动保护问题应成为我们监督的重点,一方面加快欠薪催讨力度,一方面也要对企业克扣农民工工资、工作时间过长、不付加班费、劳动环境恶劣易引发职业病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其次在监督手段上,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先重点检查农民工从业较多的行业,对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工资支付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最后我们还应注意相关部门的劳动执法监察队伍的建设,要充实劳动执法监察队伍,增加执法机构和人员编制,抓好这些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劳动执法监察毒物的整体素质。
5、农民工必须通过自身努力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第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工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就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实践,注重学习、更新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和法律素养,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逐步消除城里人对农民工“土、脏、素质低”的这种看法,改善与城镇居民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第二、农民工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生活中形成遵纪守法、文明行事、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主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良好习惯,彻底改变城里人对自己的偏见。此外还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按照法律及各种规章制度正确对待工作,诚实守信,不因个人利益而损害单位利益。第三、增强团队意识,提高组织化程度。目前在许多企业工会还没起到很好的作用的情况下,农民工要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加入工会等形式,充分依靠组织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四、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促进司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依靠政府、人大、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和监督执法部门在及时、准确、合法、公正的原则下有效地开展工作,为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创造一个良好的维权环境。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在为“十一五”计划的实现努力奋斗的时候,我们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分布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促进了市场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我们必须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做好他们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工作,使他们能够安心的为我们的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注释
「1」本文有关数据来源于 蔡建文著 《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中国当代出版社
「2」新华网北京2006年4月16日电(记者 徐京跃、刘奕湛)国务院研究室近日发布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对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3」2006年05月25日
人民网报道 《劳动保障部门力推农民工医保 今年力争突破2000万》
「4」刘广安著 《中华法系的再认识》
参考文献
【1】《走向和谐社会》王岗峰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一版
【2】《农民工维权论》 陈民 等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一版
【3】《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 严新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4】《中国农民工生存纪实》 蔡建文著 中国当代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渐成趋势,引起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工的服务模式及人力资源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此有必要引起重视,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做好农民工转移的服务工作,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 市民化 产业转移 回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02-0064-04
[作者简介] 长子中(1975―),山西忻州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辑,研究方向: 三农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渐成趋势,选择在本地或省内就业创业的人逐渐增多,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一、当前农民工“回流”状况
1.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回流”步伐加快,多选择就地就近就业或创业。以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和四川为例,2009年,河南省内转移1019万人,2010年为1142万人,2011年则达到1268万人。2009年四川省内转移900万人,2010年超过1000万,2011年则达到1150万人。“中农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在省内转移就业8900万,增长了10.1%;出省农民工7400多万,下降了3.2%,说明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已经是一个趋势。农民工外出异地就业虽然总体上仍大于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但就近就业、返乡创业的回流趋势已经形成。
2.“回流”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加工业就业。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中西部地区转移了大量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这些产业成了吸纳“回流”农民工就业的主体。目前,“回流”的农民工大都在纺织、服装加工、制鞋业、玩具加工、电子配件加工、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行业和产业转移项目中就业。
3.部分“回流”农民工选择了创业。目前,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工作。“回流”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在外积攒了一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返乡创办了一些工商企业、农业企业等经济实体,吸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由普通务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
4.“回流”并非主要体现为大龄农民工、已婚农民工的“回流”。从以往情况看,由于劳动力市场门槛限制,40岁以上的大龄农民工大都被挡在了城市化大门之外,得不到工作机会,选择“回流”。此外,已婚农村劳动力因城市中子女上学、维持家庭生计等成本较高,也倾向于“回流”。但从目前劳动力市场“回流”情况看,这一因素表现并不明显,相反16~35岁的返乡农民工占了绝大多数。此部分人,因各方面的原因,主动用脚投票,选择了“回流”。
未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升级进程加快,一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势必加剧,必然会带动更多生产要素的流动,再加上在家门口就业的多种优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的现象还将持续下去。
二、农民工“回流”的原因
1.产业转移带动农民工“回流”。受近几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限制、生产要素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受此推动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得以加速,产业层次得到提升,并带动大批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给本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2.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吸引农民工“回流”。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业机会逐渐增多,人均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薪资竞争力不断提升,打工者经济收益的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或拉平,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与沿海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就业,农民工不再舍近求远到东部沿海打工。如湖南2011年在乡外省内就业的农民工人均月收入1887元,超过省外从业的农民工人月均1744元的收入①。同时,在外打工,各类成本较高,如生活成本、婚姻成本、子女教育成本、交通成本等都较高,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基本的特征是支付要素大(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环境恶劣、危险性大),获得性要素低(平均工资低、福利少、劳动保障缺乏、教育培训少、替代性强、发展机会少、社会声望低、可交换资源少),两相比较,农民工觉得还不如省内转移就业合算。
3.务工便利性吸引农民工“回流”。相对人生地不熟,风险较大的异地打工,农民工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消费支出低,社会支持网络较强,来去方便,有安全感归属感。同时,还能兼顾农业生产,照顾家中老小,享受天伦之乐,利于农民工恢复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利于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4.就业外部环境改善吸引农民工“回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稀缺程度逐渐显现,为企业“招工”成了各地政府的首要任务,甚至胜过了“招商”的迫切性。在此前提下,农民工就业的外部环境显著改善,各级政府部门、工业园区乃至用工企业,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园区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待遇不断提高,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同时,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的开通了园区通往市县内各乡镇的公交车,兴建职工住房、夫妻房,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同等待遇入学等,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也为“回流”就业创业者提供优质服务,极大地鼓舞了农民工“回流”就业创业。
5.城镇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容纳就业能力增强。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一些有着鲜明特色的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明星乡镇。以这些乡镇为依托,城镇中小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这些企业获取材料的来源更为广阔,产品定位更加符合市场要求,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势头强劲。
三、农民工“回流”产生的若干影响
1.农民工“回流”对既有人力资源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往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地方政府更多注重资本空间配置,而忽视劳动力的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疏导和利用,在配置上存在自发性和分散性,农村劳动力资源长期处于一种内在价值被轻视的状况。随着用工持续紧张,农民工短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也对以往人力资源的粗放式利用模式提出了挑战,意味着不重视农民工,农民工就有可能对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如何将之前粗放式的人力资源利用模式要转向精深的人力资源利用模式,将对政府提出挑战。
2.农民工“回流”有可能对中西部现有大龄劳动力存在挤出效应。虽然当前中西部现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尚有大量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受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弱的40岁之上的农村大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大量外出农民工“回流”将对此部分劳动力存在挤出效应。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有序引导, 农民工的社会集聚性可能会“引导”农民工自主、自发、盲目的潮水般“回流”,对省内农民外出务工和省内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
3.“回流”农民工工资过高可能会增加转移企业的成本,不利于东部产业顺利转移。从理论上讲,中西部地区的工资不可能比东部高,正是因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过高,产业企业才转向西部。农民工从东部“回流”也并非主要是因为工资高而“回流”,核心是产业、企业转移带动了农民工“回流”,如果中西部的工资过高,那么必将抬升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转移。当然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是必要的,如何拿捏适当,并制定与产业转移、产业发展和体现农民工劳动价值的薪酬体系,值得思考。
4.针对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就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民工的服务模式将发生转变。以前,各劳动力输出大省政府的服务重点都着眼于如何确保农民工顺利异地就业,随着大量农民工“回流”省内就业,将改变过去主要围绕异地流动就业的服务模式,改变为围绕异地流动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三方面的服务,这对各地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大量低端产业转移到中部,有可能挤占耕地,推高农产品价格及进城的劳动力成本,不利于产业转移。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东部产业转移的目的地首先应是中部,而不是西部,从目前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安徽以及西南的四川,都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东部转移来的大都是劳动密集、土地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必将挤占大量的耕地,威胁粮食安全。挤占大量耕地,还将推高农产品价格,高价农业会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成本迅速推高,不利于产业转移。
四、政策建议
一是坚定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西部农民工“回流”地区应面向市场需求,抓住机遇,发挥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度高、技能要求不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改造提升当地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吸纳更多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要把产业转移园区作为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明确企业吸纳和培训本地劳动力的社会责任。制定促进产业转移园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办法,制定对企业招用本地劳动力的奖励办法,统筹解决“回流”劳动力、剩余大龄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二是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继续加大做好“异地转移”工作,这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要消除影响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提升劳动力价值,提高输往异地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和工资水平,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外出打工环境。要建立用工信息对接机制,进一步加强与东南沿海输入地政府的劳务协作,通过及时交流劳务信息,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构建双方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推动对口帮扶机制落实,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三是积极吸引具有较高素质和拥有较多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农民工“回流”创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吸引、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第三产业等创业项目,将其纳入本地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等待遇。同时,要为“回流”农民工创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以及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项目的“回流”人员提供创业扶持,就近就地吸纳安置当地农民,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
四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造就一大批适应中西部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前,包括“回流”农民工在内的中西部农民工的素质仍然不高, 文化程度低,技能型劳动力短缺、结构失衡及培养体系不健全,与产业转移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较突出。首先要加强“回流”农民工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置,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尤其是要加快面向农村人口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回流”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素质,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其次,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适当减少针对东南沿海转移就业服务的相关技术工种培训,增加省内各产业发展所需技能培训,加大本省域劳动力供给,积极引导“回流”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五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相协调的统计、分析、预测、评估和决策机制。完善职业供求信息、劳动力价格等信息发布平台,为回流劳动力、剩余大龄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就近查询用工信息和开展网上职业介绍提供方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作用,使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六是制定和发布工资指导线,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要制定和发布工资指导线,保障农民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工资不发生拖欠和克扣,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合理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建立行业工资参考标准,及三到五年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行业水平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体现农民工的劳动价值。
七是保障农民工平等享受各类公共服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共享的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及各类社会保障服务,使基本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民工。
八是抓住农民工“回流”的机遇,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央发布的户籍制度改革方略,对省会级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大大降低,中西部各地要利用农民工“回流”的机遇,积极为农民工进城落户提供方便,引导“回流”劳动力就近进入城市当产业工人、当市民,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城市化进程。尤其是要把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会融入。
九是中西部地区应科学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一方面,中西部应设立一定的产业准入差别对待政策,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用地、能耗标准,尽量减少挤占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针对未来一段时期人口结构即将发生变化,并对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将形成相应约束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坚持产业合理布局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避免盲目承接低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避免将来再次出现“民工荒”。
On Mingong Backflow and the Resulting Problems
Zhang Zizhong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 Beijing 100010)
Abstract: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idwest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dustrial transfers in China accelerate, and rural migrant workers from major labor-exporting provinces tend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which have caused the adjustment of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challenged the service mode f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utilization mode of human resources.So there is a necessit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an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ly。
Key words:Rural migrant worker, employment, citizenization, industrial transfer, backflow
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问题分析
杨利娜
(劳动与社会保障0911 0920406111)
摘要:农民工带有农民和工人的双重身份,是城市化进程的特殊群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仅得不到保障还经常受到侵害,因此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显得由为重要,本文将从我国农民工的权益现状、农民工法律援助状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不足之处,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完善措施和建议,以期农民工能从法律援助这一制度上真正受惠。
关 键 词:农民工;法律地位;法律援助;权益保障
一、引言 农民工是
(一)、农民工群体的界定及农民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民工的界定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是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入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辨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城、镇、乡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我过目前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超过1.4亿,主要以初、高中文化的青壮年为主,并且是自发性的外出打工,一般来自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然后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群就业,以制造行业、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为主,在城乡间互向流动,做“候鸟式”的迁徙。2.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影响
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大多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但是餐饮、娱乐、新型服务业也已称为他们重要的就业方向,农民工是创业和创新的主力军,各类企业的一线工人、管理和技术骨干乃至决策层中很多都是农民工,他们为企业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推动了经济发展,创造了社会财富;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不足,推动了小城镇向中小城镇发展,加快了城乡文明的融合,同时,农民工的生活需要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市场,对农村社会结构有着重大影响。
(二)、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民工劳动权利保障
(1)农民工的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国内很多城市为了满足本地居民的就业需求,出台相应的地方保护政策,某些行业岗位禁止使用农民工;为了保护本地居民的就业,有些城市甚至要求企业辞退农民工,录用本地市民。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总是处于就业聚会选择的末端。
(2)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很低,并且拖欠工资现象严重。虽然近几年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不断上调,但标准仍然比较低,农民工工资水平与物价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成比例,一些企业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而且企业克扣工资,拖欠工资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自杀讨薪,暴力讨薪等事件。
(3)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差,超时间、超强度工作并且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农民工进城大多从事地下采掘、有毒有害、餐馆服务、环卫清洁等工作,但是许多企业机器设备陈旧,嗓音、粉尘、有毒气体等严重超标,对农民工不进行必要的培训,也不提供基本安全防护措施,致使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目前,工伤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4)农民工履行劳动合同的状况不乐观。一方面企业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不予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由,另一方面农民工的维权意识较弱,担心要求企业主签订劳动合同会得罪企业主,会给小鞋穿。尽管工资待遇低、拖欠现象严重,工作环境差,没有加班费,也敢怒不敢言,听之任之;还有些农民工是随季节外出打工的,自身流动性比较大工作时间不长,认为没有必要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劳动事故发生时,没有劳动合同往往使农民工处于劣势地位,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权益。
2、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体制不健全,绝大多数农民工都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方面农民工最易受工伤的伤害,但是他们的工伤保险参与率低,伤残医治赔偿困难,发生工伤事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经济赔偿;另一方面医疗、养老保险空缺,后顾之忧难以解决。农民工在年轻时以打工为生,年老或得重病时将无力承担高额费用;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基本处于“零启动”状态,农民工处在城镇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之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缺失的。
3、农民工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1)居住条件比较恶劣,生活质量低下。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都是租廉价房,时常更换住所,住所拥挤不堪,环境恶劣,食物安全性差,业余生活乏味,有的夫妻因居住条件常年分居,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2)子女的受教育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公立学校仍然向农民工子女收取借读费或插班费;农民工子弟学校基本得不到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依靠高收费维持运转,加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负担。另外,农民工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农村的孩子缺乏良好教育,辍学、失学人数增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的必要性
1、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是实现法制的必然要求。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必须给予其即使有效的救济机制,法救济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最权威的争议解决方式。法律援助作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是一项保障困难公民享有平等法律帮助权的制度,具有政府行为和无偿性的特点,其本质是维护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的存在解决了农民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他们可以真正享受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苦衷公平和正义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平等权和无偿性的特点,其本质是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法律援助不是简单地被看成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的工具,而是真正保护贫穷者的自由和权利.2、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不断消除社会上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当前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仍然是社会突出的不和谐现象,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是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权益遭受侵害后,如果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救助,农民通过务工增收的目的就有可能落空,很有可能采取极端手段诱发犯罪,激化社会矛盾。因此通过法律救助对农民工进行司法救助,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他们的权利。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3、对农民工实行法律援助是健全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保障对象大部分是在经济上比较困难,法律援助所具有的“法律扶贫”的特征足以说明它又属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符合条件的受援人获得法律援助是特殊群体的一项权利。农民工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案法定程序实现社会保障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时,只能依靠法律援助。
二、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现状分析及问题
近几年,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为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持。为方便农民工就近快捷地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在农民工聚居地和劳务市场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站” 接待法律援助申请,参与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纠纷、工伤事故及侵权案件等;另外在对农民工援助对象和宣传形式上也都有突破和创新。
虽然我们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政府法律援助责任落实不够,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和人力资源保障。
目前我国仍有相当的地方政府对法律援助工作重视不够,法律援助经费投入较少,使法律援助与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由于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因此人均占有的经费投入很少,而且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不平衡,目前有部分地区没有出台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或者制定办案补贴标准,仍有相当多的地区没有将法律援助经费纳入预算。在法律援助经费普遍困难情况下,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大幅增加,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成本又普遍较高,各地法律援助机构面临更大的经费压力。在农民工法律援助人力资源方面,我国目前还有许多县(区)未成立法律援助机构。已成立的法律援助机构人员不健全,其中一些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多数县(区)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在3人以下。这种人员现状根本无法满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
(二)农民工的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1、法定仲裁,审查、诉讼程序繁琐,农民工维权成本高。尽管仲裁机构与各级人民法院采取了各种措施降低仲裁和诉讼门槛,但现行劳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了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及一裁二审的法律程序,大量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法院一审、二审、强制执行才能完成。假设用人单位拖延时间充分运用现行法律、法规程序方面的揽定,与劳动者进行拉据战,导致农民工维权之路过于漫长。如果是工伤维权则程序更为复杂。尽管有些地方放宽了要求,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只要是农民工可以不提供经济困难的证明,但也要要求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如暂住证、工作证明等材料。很多农民工除了身份证,根本提供不了其他证明,需到有关部门、工会去开具证明。在实践中这些单位也往往以不熟悉情况为由而拒绝。农民工在多次奔波无果的情况下往往会放弃法律援助的念头。
2、农民工案件,调查取证难。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淡漠,对法律教育和援助的配合度较低,在与企业博弈的过程中,农民工往往不知道如何预防纠纷,在权利被侵害之后显得茫然和无奈,平常不注意搜集、保全相关证据,使得许多案子陷入立案难,取证难的尴尬境地,即使诉求法律途径也不能得到满意的解决,由于办理农民工案件比其他案件花费的人力,物力更多,很多律师对农民工维权案件的积极性不高。
3、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寻求法律援助存在信息障碍。产生法律纠纷后,很多农民工都选择私了或其他非法律途径,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还有法律援助制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农民工缺乏法律常识;另一方面,主要是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宣传不到位。法律援助机构的法律宣传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我国法律对法律援助行政不作为没有具体的问责制度,这就导致很多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他们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免“惹祸上身”。第二,由于经费不足,而农民工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非常庞大导致有些地方不敢向农民工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仅限于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案件和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寻求法律帮助的案件,对其他 许多依法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事项无法向农民工提供帮助。
4、法律援助机构不健全,存在机构障碍。我国的法律援助援助机构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很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四个 方面:第一,法律援助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匀。第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中职业律师偏少,且兼职多,不能适应目前法律援助发展的需要。第三,基层法律援助机构经费短缺。我国2005各级财政用于法律援助的拨款总额为26220万元,人均占有法律援助经费仅为0.21元。第四,对实际办案人员的补贴少。在我国几乎所有地方的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均是按照每案一定数值发放补贴,而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办理案件实际发生的费用可能要高于此补贴,一些法律援助服务人员办案非但拿不到相应的补贴,有时还要倒贴钱,势必影响了办案积极性,难以保证办案质量。
三、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分析
(一)推动政府落实法律援助责任,解决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和人力资源保障问题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农民工法律援助以政府财力作为保障的,为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是政府法律援助责任的核心体现。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在财力和人力方面投入力度,保障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开展的正常需要。为此,我国政府应将法律援助经费按需列入财政预算,建立政府对法律援助的最低经费保障机制,即各级政府要根据经济状况,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安排专项法律援助预算,为农民工获得法律援助的费用开支设立一项最基本的办案经费保障制度。增加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的编制是构建法律援助机制的前提,因此,建议中央编制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指导地方编制部门改变过去根据本地人口确定机构人员编制的做法,根据各地的实际总人口(包含外来人口)的数量和法律援助的实际需求量来确定各地的法律援助 机构人员编制,对农民工较密集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编制设计要高于全省或者全国水平,保证农民工维权的人力资源。
(二)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
改革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参照经济纠纷“或裁或审,一裁终局”的模式,取消劳动争议处理仲裁前置程序,允许当事人可以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减少劳动争议处理环节。对发生的劳动争议,农民工既可以向仲裁机关申请劳动争议的仲裁,也可以不经过仲裁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去起诉。向法院起诉的,简化诉讼程序,缩短办案期限,对农民工申请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的案件,必须放宽条件,尽量的满足农民工的合理要求,例如规定申请人经济困难正在接受法律援助的,无须提供担保等。法官应重视案件的审理,甚至可以采取一些对农民工有利的倾斜性做法,如成立专业的劳动争议审判庭、保护弱势群体、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等措施。
(三)鼓励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
根据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缺乏人才,办案质量不高的现状和高校独特的人才和知识优势,高校法律援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高校法学院无疑是一支高素质的法律援助力量,有着较高的社会信誉。高等院校还拥有大批热情洋溢愿意充当法律援助志愿者的高素质的大学生,他们经过理论学习和经过相关的培训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全可以担当起法律援助的责任。高校风气纯洁、崇尚公正的形象更能吸引更多的求助者。为贫困人口建立的法律援助制度需要为数庞大的法律人才支持,高校的法律人才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律援助供求紧张的局面。而且这样的运作机制灵活,服务成本低,质量高。
(四)建立异地协作机制,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
探索输入地与输出地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建立协作机制,共同维权。输出地可以依托本地政府在输入地的办事机构,设法律援助的联系点。培训并委托办事机构的人员,向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和指导其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并搜集家乡农民工维权信息,及时与输入地法律援助机构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沟通情况. 输出地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受农民工的法律援助申请后,对根据规定应当由输入地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可以在了解申请人身份、经济困难状况、案件基本情况之后,要及时向输入地法律援助机构移送申请及相关材料.输入地和输出地法律援助机构之问可以就案件调查取证、协调相关部门、送达法律文书等事项提供协作等等。
(五)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
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的提高,通过对农民工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可以对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有效做到事前预防,减少和降低侵害发生的几率和可能性。为此,政府及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探索农民工普法教育的新思路、新做法,加强与法律援助工作的衔接。例如通过发放维权指南、定期举办法制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进行完善法律常识培训等,提高农民工维权意识,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群体为城市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却一直游离与城市边缘,各项保障不到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其中既有他们自身的原因,也有国家社会的责任,在法治社会里,对这个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是实现人人平等的有效途径,也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体系,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许中甲《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2007年 2.徐宏伟《农民工法律援助的障碍及对策》2007年 3.王英明《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制度研究》2007年 4.徐淑林《新形势下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探析》2009年
福利与救济期末论文
5.任明《跨省法律援助——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2009年 6.李松,黄杰《农民工法援缺口需更多律师填补》2008年 7.宫晓冰主编《中国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8.王力加《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状及解决途径》载《浙江统计》 2004年 第10期 9.丁明《和谐框架下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探析》2010年
10.尹奎杰《农民工法律地位初探》载《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4期 11.陆云泉《法律援助50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关键词:金融危机,农民工就业,探索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 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以及由此流行开来的政府干预主义就是围绕就业问题而展开的, 故而在西方国家实现充分就业一直是政府的最重要目标。具体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农民工就业问题, 特别是解决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不利影响
2008年源自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出口增长大幅度下降, 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 同时,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 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和影响的深入, 最近一段时期许多企业, 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经营环境面临更多困难, 导致一些企业被迫限产、停产, 甚至有些企业不得不破产倒闭, 于是在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情况。据官方权威部门的统计,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全国有近2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在09年春节前, 返乡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38.5%。在返乡农民工中, 约有60.4%的农民工是春节正常返乡, 春节后还会进城工作。其余39.6%的人则属于因金融危机而失业或未能就业返乡。依此计算, 大约有15.3%的农民工失业或未能就业即返乡。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发改委等机构以及一些学术机构也对农民工失业的数据有调查和估计。人保部12月的《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11月底, 十省份 (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甘肃等劳动力输出大省) 农民工返乡数据总计有485万名。这些数据或许并不十分准确, 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影响的严重性, 可以说解决目前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
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农民工就业的出路
1. 加快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在外务工或经商有成人员回乡创业
为了提升经济、促进就业, 我国近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 刺激消费, 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国家增加四万亿元的投资规模, 投资于基层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 以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而要借此改善我们的基础建设, 改善的投资环境, 就必须仔细研判形势, 根据我们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最大限度的争取投资, 并使投资最大效益化。如能做到这些, 不但能改善我们村的交通条件, 打通或硬化村社公路, 修建小型沼气池, 改变我村出行难、卫生差的老面孔, 还有有效地改善返乡农民工的生活环境, 而且能更加有力地增加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拓宽就业渠道。
2. 政府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 促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更多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大力营造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创业的良好环境, 使农民工确确实实地享受到政策的实惠。调查发现, 在返乡的农民工中, 不乏能工巧匠和熟悉管理的能人, 他们在打工中学得了本事, 淘得了第一桶金。因此我们要利用这些优势, 大力提倡和支持这些能人返乡创业, 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优势创业, 创办企业实体, 大小不限, 一体支持。并且要在政策上倾斜, 税费上优惠或减免, 融资上想办法, 产品上找出路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提供一切在法律范围内的便利条件。特别是那些有能力有技术信誉好创办企业的能人, 银行方面要给予资金贷款, 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返乡民工的创业可解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 从而有效地化解了经济危机中的“危”字, 创造出发展的“机”会, 促进本地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3. 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
经验表明, 越是在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的情况下, 越应该注重提升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目前的严峻情况下, 必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 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具体应该从积极争取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资金, 搞好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入手, 可以考虑发放培训券, 使得一部分人从事培训而获得了工作, 一部分人接受培训后技能得以储备、并且有事可做。虽然农民工本不富裕, 但充电是他们想办的事情, 只要国家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 就可以使那些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民工在这段时间内学习新的技术, 学得新本领, 为我国的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培育人才, 做好准备。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一部分失业的农民工有事可做、利于非常时期的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为我国储备了大量的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资源, 一旦经济复苏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发展跨国劳务输出, 实现农民工向转移
在目前的情况下, 大力发展跨国劳务输不失为我国农民工的一条好的就业出路。具体可以通过强化培训服务, 实现有技能转移。即针对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偏差、难以满足用工需求的现实,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 通过科技下乡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专业技术、安全常识、异国风情及外语等相关内容的引导性培训, 努力使培训的内容符合就业岗位的需求, 受训人员符合劳务市场需要。另一方面是强化政策服务, 实现无障碍转移。结合当地实际在土地流转、证照办理、岗位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 严格落实土地承包政策, 使之进可外出打工, 退可巩固发展农业, 从源头上解除外出误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张昭文.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和推进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6) .
[2]李珂;高晓巍.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今日中国论坛, 2009, (01) .
这次大批农民工返乡带回来的不仅是就业压力,可能更多的是潜在的社会问题。对于人口计生工作来讲,一是部分以外出打工为主要家庭收入的计生户由此可能带来的“返贫”现象;二是如不妥善引导可能引发的落后乡村违法生育升高势头。作为计生部门,我们也应积极应对,主动投身到解决农民工再就业的行动中,特别是对返乡农民工中计生贫困户加以重点关注,花大力气解决返乡农民工计生贫困户的再就业和增产增收问题。
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以确保返乡农民工计生贫困户群体的思想稳定,加快返乡农民工中计生贫困户脱贫步伐,力争计生贫困户增产增收。
一是加大计生贫困户就业宣传力度,改变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群体就业思想。
各地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县、乡镇、村基层计生网络,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各级人口学校,组织开展各种层次的教育培训。让返乡农民工认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树立以就地就业(创业)为主的就业观念,确保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群体中不产生 “坐吃山空”的返贫现象。
二是加大计生贫困户优扶力度,确保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群体思想稳定。
在失去外出打工收入后,以外出打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计生贫困户的生存问题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各地人口计生部门必须积极应对,并积极出台更加积极的奖励优惠政策,已出台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确保每个返乡农民工计生贫困户基本生活有着落。例如,郑州市在制订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时坚持“长效性、多元性、兼容性”的原则,针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出台了13项奖励优惠政策,建立了涉及“奖、免、助、扶、保、优”六位一体的覆盖全市计生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2008年投入资金达6000余万元。
三是加大计生贫困户帮扶落实力度,力争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群体增产增收。
一要加强培训,增强素质。各地计生部门、计生协会要联系当地实际,找出当地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对计生贫困户进行帮扶,增加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实用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训。二要结对帮扶,任务到户。组织机关团体与计生贫困户结对子,每个部门帮扶一定数量计生困难户,并制订脱贫致富帮扶规划,市计生领导小组对各部门帮扶情况进行督查并实行奖惩。三要基地帮扶、辐射带动。利用各地计划生育小康帮扶基地,帮助返乡农民工计生贫困户择业创业,在技术指导、联系销路等方面进行帮扶。四要部门联动,倾斜帮扶。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五要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要在培养典型上下工夫,要在为计生贫困户与致富典型户牵线搭桥上下工夫,要在发挥典型引导上下工夫,促进返乡农民工计生贫困户的增产增收。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推荐阅读:
关于如何保护农民工权益问题的思考10-03
广州外来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对策06-23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对策12-14
外出农民工就业12-01
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07-26
关注农民工子女问题10-22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12-26
农民工讨薪问题06-02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12-08
我国农民工问题研究分析报告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