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公园社区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沙公园社区(共7篇)

金沙公园社区 篇1

工作总结

金沙公园社区居委会在黄忠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职能科室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关于金牛区黄忠街道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方案〗认真学习,落实各项要求。现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信息采集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近期重点工作。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认为这既是今年政府布臵的一项目标任务工作。同时也是社区居民委员为加强社区建设,深入了解社区居民情况会多年来一直想作而未能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这项工作我们能对社区情况有更全面、详尽的了解。这次社区全覆盖的入户调查对我们掌握社区情况、了解社区民意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从以几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程序、进度、时间达到阶段要求。圆满完成这项工作。成立了以社区民警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居委会委员、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金沙公园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为加强这项工作起到了组织保证。

2、认真学习: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特别是前期的信息采集工作是要求高、难度大、数据多、涉及面

广的一项工作。而在这之前社区工作人员谁也没有做过此项工作。因此加强学习,掌握工作要求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条件。金沙公园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极积、自觉、主动的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成员间互相学习。争对社区实际情况深入摸底调查,分析实际情况。商量工作方法。

二、加强宣传确保各阶段工作的稳妥推进。

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涉及到全社区的居民、单位。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他们的理解、配合、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宣传、发动是信息采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铺垫。是各阶段工作开展的基础。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宣传发动工

作。

1、在辖区的6个小区大门悬挂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宣传横幅六幅。将“致辖区居民一封信”共计三千余份在社区楼栋单元门张贴。同时在各小区人行道门、机动车入口处发放。

2、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各小区大门。设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宣传点”进行宣传5次。召开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单位“流动人口服务和工作”专题会议。对专项工作进行安排布臵。

3、在社区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宣传、发动要求

党员、居民代表向居民宣传。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项工作任务。“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分为五个

责任片区。落实到人由社区工作人员对口负责。

1、认真做好基础资料准备。在信息采集工作之前。“领导小组”就认真,细致的作好基础资料准备、摸底调查。制作六个小区都作了平面图和住宅情况表65套由采集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对口联系表任人掌握,即时反映工作开展情况。

2、为确保采集质量。“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每一份调查表采取由社区工作员初审,社区民警复核的程序保证调查表的质量。

3、社区民警不仅对每一份调查表认真复核。并作好收表记录对。还对采集人员不能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公安网络进行查找。提高采集信息合格率。由于社区民警认真、负责、经常加班至深夜。保政了我社区上门全覆盖,采集率98%。合格录入率达到96%。

4、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作好此次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工作。在这次信息采集工作中我们在对每一份调查表进行审核后。我们还对已录入的调查表编号后由责任片区的工作人员一一对号到“金沙公园社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情况表”。做到采集进度、质量有数。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还发现了10户重复登记,避免漏登。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得以即时解决纠正。

四、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工作。

通过这次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社区更进一步掌握社区基本情况。在这次信息采集、入户调查过程中还听取、搜集到了过去社区未了解的居民的意见、建议。这次信息采集、入户调查过程也是社区了解社情民意的一次难得的机会。为社区今后工作开

展提供一些依据。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和思路。

这次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及信息采集工作得到大部分居民、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但对此项工作也听到建议、疑问、误

解甚至拒绝。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我社区的实际扎实做好长效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的作用。实时掌握流动人口、房屋变动情况。

金沙公园社区 篇2

中国正跑步进入“保障房时代”。“十一五”期间, 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解决;至2010年底,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8%:2011年全年各级城市开工的保障房项目多达一千万套。解困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类型的保障房形成一类特殊的城市社会空间-保障房社区, 亟待对其社会空间机制展开研究。为此, 本文将对广州金沙洲这一全国最大的保障房社区展开实证, 探讨其社会空间机制问题。

2研究进展述评与理论视角选择

西方保障房社区建设和演化的历史进程表明, 保障房社区作为城市底层群体聚居的特定社会空间, 其发展深受市场、社会和国家三者合力的影响 (Wu, et al.2006) 。20世纪以来, 美国的大规模保障房社区逐渐蜕变为底层阶级 (underclass) 特别是黑人聚居区, 被视为“隔坨” (ghetto) , 负面问题突出 (Marcuse 1997;Adam 2007) ;英国的公房 (council housing) 社区出现所谓“白飞” (white flight) (即白人居民大量迁离) 现象, 成为以底层为主体的少数族裔聚居区 (Brama2006) ;德国存在大量社会性住房, 很多成为移民聚居地, 社会声望和地位偏低 (Adam2007) ;新加坡、香港等地亦建有大量保障房社区 (如有名的天水围) , 密度极高。1990年代以来, 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问题愈演愈烈, 保障房社区的社会空间演化问题成为关注焦点。首先, 底层聚居是否必然带来社会问题集聚?支持者认为同质聚居必然加深社会隔离, 进而带来社会问题如贫困等的代际延续 (Kempen and Ozuekren 1998;Wacquant2008) ;反对者则认为同质型社会空间为底层阶级提供必需的社会网络支持, 有利于改变其在市场和国家中的边缘位置。作为应对, 欧洲各国政府着力推行所谓“社会混合” (social mix) 或“大城政策” (Big city policy) , 希望通过混居打破底层聚居格局, 进而实现社会空间融合。总体上, 保障房社区的社会空间机制存在明显的空间性, 其发展趋向与特定地区的空间、政治、经济、文化和制度等多重力量相关。近年保障房社区亦开始进入国内研究者视野, 如对经济适用房建设模式、选址问题的探讨 (张高攀2007;马晓亚袁奇峰2011) ;对大型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规划实践的介绍 (邢佳林2011) ;对保障性社区居民的行为-就业匹配问题的研究 (周素红等2010) ;对荷兰、美国等地保障房混居实践的借鉴 (孙斌栋刘学良2009) 。多数研究者来自住房政策、土地经济学、房地产或规划设计背景, 尚缺乏对于此类社会空间的深入实证。

空间与社会发展辩证互动, 而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将再现和深化这一社会空间互动机制。因此, 我们拟从保障房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入手, 探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区居民的“结构化”互动, 进而梳理和解释居民的日常行为规律, 并以此探究此类新社区的演化机制。近年来, 米歇尔·德赛都 (Michel de Certeau) 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备受关注 (1984) 。德赛都强调进入日常生活实践场域去分析和建构理论, 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俯瞰式”研究。德赛都认为, 所谓“实践”就是人们相应于具体环境、具体规训机制而进行的具体运作, 它既具有场所性特征, 又具有主体性特征 (吴飞2009) ;“日常生活”是一个充满宰制与抵抗的斗争场域, 而“日常生活实践”则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个人在错综复杂的场所中, 在各种机制力量、具体欲望、特定环境中探求各方面平衡的行为 (练玉春2004) 。德赛都指出, 处于权力机制规训下的人们并非毫无抵抗能力;相反, “一般人”也会充分运用其环境展开抵制与抵抗。为此, 德赛都引入了两个描述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概念:“战略” (strategy) 和“战术” (tactics) 。其中, 战略是对权力关系的计算 (或操弄) , 是拥有意志和权力的主体 (如企业、城市、机构) 对权力的运用, 用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宰制、压制或支配。而战术则是弱者为应对宰制力量而采取的策略, 弱者采取“战术”应对“战略”。不过, 不同于权力机构, 弱者无法自创空间, 而只能把握时机, 迂回渗入权力斗争, 德赛都称之为“抵制” (Certeau and Ward 2000) , 这一“抵制”战术并非激烈的革命行动, 而是弱者被压制在权力角落时的战术反应, 即在细微的之处, 运用巧妙的计策、战术实现违规, 取得局部胜利 (Certeau 1984) 。在这种充满艺术的战争中, 空间蕴含着各种自由与可能。

我们认为, 日常生活实践理论为研究中国城市的保障房社区提供了重要视角, 帮助我们解读其发展中的各类主体 (政府、市场、居民) 互动与结构转型, 进而可以生动地“深描”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规律与机制, 并为新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政策建议。为此, 后文将以广州金沙洲为例, 展开实证。

3研究方法与案例地基本情况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有关法规、规章、政策文件、社区居委会以及对金沙洲新社区的实地调查。调查时间主要集中于2012年3~5月,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金沙洲居民45人,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4人和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人, 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为20~70岁, 男女比例为28∶23。金沙洲地处广州最西端, 位于白云区金沙洲居住新城E区, 东临金满家园, 西靠环城高速, 南接凤岗村, 北临金沙大道 (图1) 。

金沙洲新社区是广州市为解决双特困户住房问题而兴建的大型保障性住宅小区, 也是全国最大的保障房社区, 由广州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该社区项目于2006年5月落户金沙洲, 2007年10月竣工, 2008年2月交付使用, 有经适房、廉租房、拆迁安置房3种住房。截至2012年4月, 新社区共入住5431户 (约1.6万人) 。其中, 入住经济适用住房的1484户, 入住廉租房的3190户, 入住拆迁安置房的757户, 入住率约为87.6% (图2) 。社区总用地面积33.95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用地面积为18.89万平方米, 容积率为2.24, 绿地率为47%;总建筑面积49.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2.91万平方米, 总建筑密度25%。社区共有64栋楼宇, 由35栋6层住宅楼、9栋11层住宅楼、20栋18层住宅楼组成, 目前共建成6200套住房。社区房屋设计, 主要户型有三房一厅 (主要安排城市拆迁安置家庭) 、两房一厅、一房一厅等户型, 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住房困难家庭居住, 其中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m2的住房面积所占比例超过82%, 90m2以下户数占总户数比例为88.5%。公建配套设施包括中学 (办学规模为42个班) 、小学 (办学规模为18个班) 、幼儿园各1所, 肉菜综合市场1个及老人服务站、卫生站、邮政所、派出所、柜员机、公厕等。

4金沙洲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

4.1战略:广州保障房社区的空间生产

广州保障房社区建设始于1986年, 其建设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解困房阶段 (1986-1994) 、安居房阶段 (1995-1998) 、相对停滞阶段 (1999-2005) 和全面开展阶段 (2006-今) :

(1) 解困房建设阶段 (1986-1994) , 主要针对体制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m2的家庭进行住房扶贫, 建设规模小而分散, 主要有天河石牌的南苑小区、芳村的桥东小区、白云区云苑直街的云苑小区、柯子岭等四处 (图3) ;

(2) 安居房建设阶段 (1995-1998) , 仍主要针对体制内人员, 但保障门槛拓展到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m2的家庭, 主要采取大规模集中建设安居房和解困房的方式, 包括聚德花苑、棠德花园和同德围等庞大住区 (图4) ;

(3) 相对停滞阶段 (1999-2005) , 被保障对象仍是体制内住房困难家庭, 集中针对党政机关和教师医疗系统职工, 这一阶段主要建成部分教师新村和党政机关安居住区, 包括集贤苑、育龙居、云山居、云泉居、丽康居、天雅居、云宁居、芳园居、东激教师新村、珠江大家庭花园、芳村花园等 (图5) 。

(4) 全方面展开阶段 (2006-今) ,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主体趋于多元:政府投资建设新社区住房, 开发商建设限价房, 国有企业单位建设单位自建经济房, 新建新社区主要包括:金沙洲、棠下棠德花苑、同德小区 (泽德花苑和积德花苑) 、大塘聚德花园、芳和花园、党恩新街、万松园、花都区廉租公寓、南沙区珠江安置区一期C地块、黄埔区拆迁安置区新溪二期、龙归城保障性住房项目、南方钢厂 (一期) 保障性住房项目、大沙东保障性住房项目、南岗保障性住房项目、郭村小区、泰安花园、誉城苑、广氮新社区、安厦花园等, 见图6。

从广州市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历程来看,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覆盖面也不断扩大;其建设主体逐步增加, 市场和社会力量开始进入;而其分配对象的覆盖范围则一直被严控, 从未全面覆盖社会各群体。从空间战略的角度看, 新社区规划建设集中体现地方政府在供给模式、建设模式和分配模式三方面的“管制性” (governmentality) , 具体而言:

第一, 就保障房的供给模式来看, 其供给方一直向市场封闭, 为地方政府单一供给, 地方政府是保障房建设的唯一主体, 直至最近才转向更为多元的供给模式 (政府+开发商+国有企业单位) 。事实上, 就各国情况而言, 由政府全覆盖的保障房体系并不多见, 政府介入模式与程度亦多种多样。市场供给的保障房其实一直存在, 即广州的140多条城中村及其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 但一直无法得到合法性认可, 反而广受诟病乃至被直接拆除。此外, 对地方政府而言, 保障房供给缺乏“硬约束”或制度“激励”:在“GDP锦标赛”的背景下, 保障房的供给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大局, 只有财政已经满足经济建设、或供给不足将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才会保证保障房建设的供给。

第二, 保障房的布局一直以城市边缘区为主。从总体布局看, 除“东峻荔景苑”、“东海嘉园”和“南苑小区’等拥有优越区位, 其他保障房均远离就业岗位集中、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设施良好的地区如天河和荔湾。从历史角度看, 保障房的空间选址也曾逐步远离城市中心之势 (图7) 。一方面, 在“土地财政”的背景下, 位于城市中心区高地价的地块往往优先用于商品房开发, 以获取高额资金, 加之中心区土地资源有限, 进而造成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趋于城市边缘地块, 这样政府负担的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广州新城建设频繁、大量老旧居住区拆迁重建, 原住户多被异地安置且多地处边远区位。例如, 广州保障性住区同德围的三十万居民中, 大部分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铁建设和旧城改造的拆迁户。

第三, 在新社区的规划布局上, 一直采用柯布西耶式的“高楼+开敞空间”格局为主, 以此节约土地资源, 实现空间集约利用。例如, 金沙洲新社区建设的64栋楼宇中, 就有9栋11层住宅楼、20栋18层住宅楼。在保障房的空间设计上, 一直采取的是单一、标准化的建设模式, 以小户型和微型空间为主体, 以此降低建设成本。金沙洲新社区的住房基本是90m2以下的中小户型, 以建筑面积60m2左右和80m2左右的户型为主, 套型建筑面积小于90m2的住房面积所占比例超过82%, 90m2以下户数占总户数比例为88.5%。第三, 在分配机制上, 保障房社区的分配一直限定为本市户籍居民乃至企事业单位群体, 对其他群体则是封闭的。尽管早在2007年建设部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把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作为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其实际操作则颇为迟缓。

在社会文化和地域空间身份上, 一直将保障房社区“差异化”和“他者化”处理, 凸显此类社区差异于其他社区的特殊 (中低层) 身份。例如, 在社区管理上, 将新社区封闭管理以实现对群体的高效控制。保障房不得上市, 从而形成封闭体系, 以避免对商品房市场的冲击。国务院2007年颁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规定, “严格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 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对于廉租房则规定严禁申请人擅自将租住的住房转让、转租、出借、调换, 等等。金沙洲新社区始建以来, 就一直被贯名为“保障房”或“廉租房”的称号, 更因其特有的建筑形式和颜色与周边其他小区的建筑相区别, 因为特殊的“民生工程”性质而受到媒体及报刊杂志的关注。部分媒体直指金沙洲新社区在不少广州人眼中已然成为“贫民区”, 并与广州另一个保障房社区同德围做比较, 探讨“分区居住”问题。

总之, 广州保障性住区的战略设计使得社区居民被其边缘化的空间“锁定”, 是地方政府为实现低成本劳动力再生产而采取的空间战略, 这一战略以部分牺牲中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需求为特征。相对异质化的社会空间状态使得部分保障房社区面临一种被动或主动的“底层化”、“边缘化”和“污名化”的文化心理定位问题, 不利于这些社区及其居民的健康发展。

4.2战术:金沙洲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

一方面, 社区居民为了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不得不接受和服从政府的空间战略安排, 从而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空间“锁定”的位置。另一方面, 社区居民并非消极接受, 而是根据自身处境, 在既有规则中不断谋求个人生存空间, 施展技巧和计谋, 显示出“老百姓”所特有的智慧和机智。

(1) 生活回市区

由于社区区位选址偏远, 生活配套设施也远比不上市区, 因此, “住在金沙洲, 生活回市区”成为居民的一种应对手段。虽然居住在新社区, 但大部分居民并没有将户口迁入新社区。2012年4月新社区的住户统计资料表明, 新社区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居民总共4674户, 只有275户将户口迁入新社区, 仅占总住户比例5.88%, 其余多达4399户并未将户口迁入新社区。根据访谈, 大多数居民表示并不打算将户口迁入新社区, 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社区生活配套设施远比不上市区, 尤其是医疗配套设施和教育配套设施, 此外, 还有各个区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的福利不同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新社区居民普遍属于中低收入群体, 其中低保、低收入人群占到将近60%, 他们对物资的需求很大, 注重户口在市区所能提供的福利, 例如老人保障金、节日慰问、慈善超市救助等等。广州市各区财政投入不同, 所能提供的福利存在差异, 其中位于市区的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和海珠区等为低保、低收入群体提供的福利较高。此外, 户口维系着居民作为“老广州”的情感归属, 当问及“你是哪里人”时, 多数居民回答为原有住区, 而不是“新社区”。因此, 户口是居民社会关系的基础, 将户口留在市区, 代表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维系在原市区。

“户口是不会迁过来的, 孩子上学要靠户口, 而且现在的学位竞争这么激烈, 不管怎么样, 都要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受访者19, 社区居民)

“过年过节, 区和街道都来慰问几次, 而且超市 (慈善超市) 可以选择的东西也多, 但是新社区这边就相对少, 而且还贵。”

(受访者17, 社区居民)

“不迁 (户口) , 在那 (老城区) 住了十多年了, 如果把户口迁了, 就什么也没有了, 而且迁户口也很麻烦, 现在有什么事情都是回市区去办。”

(受访者11, 社区居民)

(2) 巧妙改造

新社区住房中以建筑面积60m2左右和80m2左右的户型为主, 90m2以下的户型所占比例将近90%。多数居民表示, 与之前的住房相比, 住房条件相对得到了改善, 然而, 住房面积仍然较小, 如何有效的利用空间使空间利用最大化?面对这个问题, 底层民众显示他们特有的生活智慧。张阿姨一家人现在住的是60m2左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 她说:

“比原来租的房子好多了, 面积也大些, 但是空间还是不够用…我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使用折叠式餐桌是可以节省地方 (空间) 的…”。

由于新社区缺乏活动设施, 居民经常去附近环境较好的广场和公园锻炼身体或散步;针对新社区菜市场菜价贵的情况, 部分居民自己开垦新社区周边的荒地种菜, 也有些居民利用小花盆种菜;部分居民用以小花盆装饰自家的阳台, 这些小花盆既便宜又能改善所处的环境;新社区周边自发形成集市, 每天下午都很热闹, 这些集市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日常需求。对于所处的环境, 居民总能进行巧妙的改造, 以满足自我的需要 (图8) 。

“有好多居民开荒种菜的, 社区周围就有一些荒地, 一般种一些一家两三个人就够吃。”“那些小花盆, 有的居民也用来种菜, 韭菜等, 又新鲜又便宜。”

(受访者15,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3) 隐性就业

隐性就业是指不按照规范就业渠道获取固定职业的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 是一种实际处于就业状态并拥有相应的收入来源, 但同时却在“制度”上处于失业者的状态。新社区居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收入低, 社会经济地位边缘, 多依靠政府的补贴维持生活。然而, 他们并非消极被动的接受补贴, 而是通过隐性就业改善自身生活处境。访谈发现, 很多新社区居民都有“工作”:销售、给私人打工、开出租车、当“走鬼” (街头小贩) 、做手工活等等。在新社区, 一辆辆黄色的残疾车引人注意, 部分已改造变成拉客车或拉货车。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称, 这些车的载客收入相当可观。此外, 多数被访者 (除有正规职业的居民) 表示, 一定会做一些临时工作, 只凭政府的补贴, 生活很困难。作为隐形就业者, 其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收入多少不固定, 就业活动具有隐蔽性、流动性、间断性、不申报、未统计等特点, 容易逃开政府的税收监督与管理, 从而实现自身生活水平提高 (图9) 。

“他们都是隐性就业, 有的人是走鬼, 有的人出去给私人打工, 销售保健品等, 具体能赚多少钱, 大家也都不知道, 有的人挣的很多阿……我都不吃下午茶, 人家吃下午茶, 我都有看到过……其实, 一般只要做的不要太过分就可以……”

(受访者5, 凤岭社区居委工作人员)

“很多人都是用那个车 (残疾人专用车) 出去拉人, 赚钱之后再买大一点的车子, 这种车很便宜的, 八九千一辆, 只有残疾人才可以买的……查的很少, 就算是查到了也就是罚款之类的……”

(受访者7, 社区居民)

(4) 维护原有社交网络

访谈发现, 部分居民依然维护着原有的社交网络, 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社区居民的大部分社交关系依然维系在原所住街道, 居民与原来社区或者街道的邻居、朋友以及熟人等保持着联系, 办事也经常回市区去办。其中户口在居民的社交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因为户口还在原街道, 其计划生育工作、老人保障金的领取、逢年过节领取物资等都是回到原街道办理, 这在居民社交关系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李阿姨是2008年第一批入住新社区的住户, 但她还和原来的街道保持着联系, 她觉得自己“只是住到了新社区”;第二, 新社区居民与新社区居委会及街道办事处没有太多联系;一方面金沙街街道办以及新社区居委仅掌握居民的基本信息, 对于新社区居民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 新社区居民对居委会也并不熟悉:有居民表示, 没有什么事情, 就“从来都不会去社区居委会”。居民的社交关系并没有随着居民入住而转移到新社区;第三, 新社区居民多来自于广州原老四区, 即天河区、荔湾区、海珠区、越秀区。作为老广州, 他们搬到新社区后, 基本维持着自己原有社交网络, 并没有融入当地社会。有居民表示, “不愿意, 也不想”与当地的村民交往 (图10) 。

“大家都是原来老四区的, 所以是比较熟了……与本地村民很少沟通……也很难沟通, 也不愿意沟通, 不想……”

(受访者8, 社区居民海珠区)

“新社区只是个住的地方, 由于居民的户口不在这里, 所以我们对于一些就没有办法进行管理, 大家还是回到原来的街道, 平时也不和本地村民打交道, 觉得他们素质低……”

(受访者16, 社区居委工作人员)

(5) 积极生活

新社区居民多积极乐观, 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善现有生活。如前所述, 新社区居民多数通过“隐形就业”谋取生存, 其他由于身体原因 (年老、患病或者残疾) 不能从事工作的, 则会主动参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生活, 例如, 社区粤剧团就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下, 居民自发组织形成的。此外, 多数居民会利用社区内体育设施, 进行锻炼身体, 如踢毽子、跑步等等, 一方面, 身体的改善会降低家庭中的医疗费用, 减轻家庭的负担;另一方面, 也能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总之, 居民总是在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并充满信心。

“大家都是早出晚归的, 努力的改善现在的生活, 不管干什么, 都是为了生活……”

(受访者1,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我又不可能永远这样子, 我的儿子身体会越来越好, 我的孙女现在学习也好, 我们家肯定会好起来的。”

(受访者2, 社区居民)

5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米歇尔·德赛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视角出发, 对广州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实质上是城市政府低成本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战略, 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 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被“边缘化”的空间锁定, 作为应对, 社区居民通过日常生活、采取各种“战术”应对, 这些“战术”主要包括:生活回市区、巧妙改造、隐性就业、维护原有的社交网络、积极的生活态度。

面对强大的宰制力量的“操弄”, “一般人”由于没有对抗的资本和权力而只能选择服从, 然而, 在貌似恭顺服从的外表下, 他们运用一些巧妙的计策、战术应对施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利状况, 从而改善自己的处境。这样的“战术”可能会使原有的状况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变, 这样的日常生活是充满了进步的可能性和力量。本研究也表明, 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抵制”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自身的处境。然而, 这些“战术”毕竟是个人的、小规模的、细微的, 不足以真正从根本上彻底改善此类群体的状况。因此, 仍然需要政府在推出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建设时给予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足够重视, 从而使其处境得到真正的改善。

图片来源

图1~7:根据相关报道和文件整理绘制;

金沙公园社区 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社区公园; 营造;特色; 高密度; 澳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4-0004-06

收稿日期:2014-06-30

修回日期:2014-07-18

Abstract:Community park is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reen space system in high density city. It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improving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ome case analysis of community parks inmacau peninsula, asmacau is a typical high density city in Asi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at layout of community parks inmacau are flexible, these parks have diverse forms, simple and practical, functional relatively complet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experience as balanced distribution, combination of function and art, vertical planting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mall park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omestic high density cities.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Community park;Construction;Feature;High density district;Macau

人口高密度集中是当今世界某些城市的发展趋势。在城市高密度发展的背景下,绿色空间对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密度城市中有限的土地要求城市建设高效地利用绿地资源。

澳门是亚洲典型的高密度城市,全澳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9万人/km2。全澳85%人口居住在半岛上,半岛人口密度超过5万人/km2,属于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全澳85%的社区公园也集中分布在半岛。在半岛城区,社区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据来源:澳门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对小空间的充分利用,有效弥补了高密度城区缺乏大型公园的缺陷,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美化城市街景。

本文通过分析澳门半岛城区社区公园的营造特色,探讨如何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条件下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绿色空间,以期为国内其他高密度城市小型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发提供参考。

1 澳门社区公园的概念

澳门社区公园(community park),根据《澳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inmacau(2010)】的定义,特指为一定居住用地内的市民服务、有配套游憩服务设施的绿地,面积一般不小于500m2。在澳门城市绿地中,以往惯用称谓为“休憩区”的绿地大多属于该类型。澳门社区公园隶属休闲游憩绿地(MG1 Green Space for Leisure & Recreation)下的城市公园(MG11)类型[1]。

尽管国内外城市公园体系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对于社区公园的概念界定存在差异,但作为特定类型的绿色空间,其功能、内容及形式的描述均具有一定相似性。我国《园林基本术语》中将社区公园(community park)定义为“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明确提出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两个类型。在欧美城市公园体系中,与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内涵对应的有“邻里公园”(neighborhood park)和“袖珍公园”(pocket park)[2]。澳门社区公园多毗邻城市道路或街道,与住区联系密切,公共开放且规模不大、以游憩功能为主。所以综合比较来看,澳门社区公园与国内《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界定的“小区游园”及“街旁绿地①”存在交叉[3]。它与欧美国家的袖珍公园相似,类似香港的康乐休憩用地中的地区及邻舍休憩用地。

2 澳门社区公园的成因

在澳门,社区公园是一类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澳门一部分社区公园建成时间较早,其实质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这些社区公园建成的时间跨度较大。因为在以往,半岛旧城区中弯曲的街巷是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居民在此聚集、会谈、聊天[4],不仅是孩子玩耍的场所,也是成年人交流信息和观赏花木的空间。旧城中不少街巷通道及其毗邻的小空地逐渐发展成为小型的休憩空间,经过铺装美化、立面整饰、增加绿化、设置城市家具及休憩设施,逐步形成今日市民所喜爱的社区公园,代表案例如烧灰炉公园(19世纪启用,1998年重开)和黑沙环三角花园(20世纪启用,2005年重开)。另一部分社区公园的建设则始于2005年澳门政府开展的旧区重整计划。澳门旧区重整计划包括澳门半岛旧区的重建发展、保存维护、街道美化和整建修复四部分内容,范围覆盖半岛的中区、西区和北区。其中街道美化运动,是由政府主导,通过美化街道景观、重铺路面、增加小型绿地,改善住区空间环境。类似的小规模工程效果明显,增加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得到市民的普遍认同。比如新开辟的佑汉新村第二街休憩区、筷子基北湾休憩和妈阁休憩区等。这类型社区公园不仅改善了旧区街景,也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滨水开放空间。

nlc202309051303

澳门半岛社区公园的形成原因与欧美城市口袋公园(pocket park)或袖珍公园(mini park)的建设背景相似。美国“口袋公园”概念始于1963年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提议。它的原型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5]。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展改善城市旧城区面貌的建设运动,当地市政厅称其为“针灸疗法”,即通过对老城区中的废弃地进行设计,营造大量小型开放空间以供市民体憩之用。这是除美国外,较早将口袋公园模式引入城市建设的国家[6]。

与欧美国家的口袋公园相比较,在澳门,不同时期形成的社区公园都是为了回应高度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人们对休憩环境的需求而产生的。它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分布、见缝插针地出现在城市各个角落,开发建设多利用城市“边角空间”,形成了城区中星点密布的绿色斑块[7]。这些社区公园成了居民休闲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提供游憩、健身和邻里交往的必要场所。

3 澳门社区公园的建设概况

目前全澳的社区公园均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负责管理。根据民政总署2012年对澳门绿地的普查数据,全澳共有社区公园26个,总面积152 043m2,集中分布在澳门半岛。半岛共有社区公园有22个,总面积116 654m2,面积多为500m2到1 hm2不等[9]。

澳门半岛绿地系统呈现出“绿网+绿道+绿点”的空间布局形态,社区公园是其中主要的点状要素,充当绿色网络骨架的填充物或节点。社区公园主要分布在澳门半岛人口最密集的中部和北部(图1)。社区公园和市政公园是构成澳门半岛公园绿地体系的主体,从服务覆盖面来看,澳门半岛大部分居民点均能实现“出门200m进公园”,明显高于国内多数城市所要求的“出门500m进公园”的服务水平[1]。

4 澳门半岛社区公园的营造特色

4.1布局灵活,形式多样

澳门半岛社区公园多集中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商住用地和居住用地,位于商务用地或道路交通用地的较少。社区公园的使用对象比较单一,以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为主,少量为观光游客。澳门社区公园与道路、街道有着紧密的联系,多位于城市道路附近,居民到达公园都比较便捷;布局灵活、因地制宜地进行空间开发。它们属于完全开敞或半开敞的休闲空间,空间范围易于辨认。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位于交叉道路拐弯处或汇集处的社区公园,公园两面或三面以道路为边界,容易到达,开放性强。如烧灰炉公园和黑沙环三角花园;2)紧临城市道路一侧的带状社区公园,即公园一面临街。从实况来看,此类型公园多数沿街一面的宽度远大于绿地进深,公园与街道关系密切,可达性强。典型如筷子基北湾休憩区、青州河边马路休憩区、妈阁休憩区等;3)贯穿街区两边连接街道的社区公园。公园跨街区,两端分别与道路相接。周边居民穿行便捷,典型如如意广场和永宁广场等;4)其他类型:个别社区公园在用地面积非常局限的情况下结合其他用地大胆开发,如水塘公园。

社区公园内部的空间组织与功能区的划分、绿地本身的规模有着密切关系。从功能组织来看,澳门社区公园体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既提供了游憩玩耍的场地,也有不过于强调功能、目的性的休闲空间,基本满足人们复合化的功能需求,包括闲坐、眺望、聊天、玩耍、候车、停车、散步、交流、下棋等。一般以静态活动为主的社区公园主要设有康体休憩区和小孩游乐区,是目前半岛社区公园的主要类型;规模较大的社区公园则设有羽毛球场等动态活动场地,但数量不多。

澳门社区公园的平面构图简洁,不过于追求构图造型,设计风格以规则式和混合式为主,着重关注场地本身的实际功能。结合地块特征,主要有2种空间处理方式:1)纵向分段式:多见于长宽比较大的狭长型带状社区公园。按照功能分区将公园的动态活动空间与静态活动空间区分开,结合不同主题或特色,形成分段式设计;2)中空边实式:多见于道路拐弯处两面甚至三面沿街的社区公园。公园的边界多处理为半围合形式,利用花坛、树池、绿篱等形式与道路分隔开来。边界的绿化处理形式简洁,不常用复层配置模式,保证空间隔而不断,既不影响公园的视线可达性,又保证内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

处于澳门半岛人口密度最高的黑沙环街区的黑沙环三角花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社区公园位于拱形马路、黑沙环马路和亚马喇士腰之间,面积为1 583m2,平面呈三角形布局,于2005年改建成为开放式公园(图2~3)[8]。公园利用花坛分隔周边道路,园内设置三座蓝琉璃瓦中式凉亭,配有卵石步道和其他健身设施。种植花池加宽作座凳,加上棋盘座凳等,形成了大量休憩的小空间。公园周边均为居住用地,附近街区人口密集,因园内绿树成荫,公园成为众多中老年居民平日下棋会友、粤曲演唱、自娱自乐等活动的聚集地。

祐汉新村第二街社区公园是近年新开辟的社区公园。公园西临祐汉新村第二街,面积864m2,呈矩形布局,平时来往人流较多。因此利用种植池与休憩花廊架将道路与公园分隔开。布局结构简单,采用中部空、边界实的空间处理方式,公园边界设置花坛及座凳,靠中部布置活动广场、棋盘座凳及廊架凉亭等,在营造休憩环境的同时形成局部视线开阔的开敞空间。四周的种植池均采用立体绿化形式,有效增加绿量(图4)。

4.2简单实用,设施齐全

虽然澳门社区公园的面积不大,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俱全,这反映了澳门已达到公共福利设施比较完善的社会发展阶段,市民对城市绿地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11]。

目前半岛社区公园配套活动设施的主要类型包括:1)亭、廊架、园凳椅桌等休闲游憩类;2)儿童活动器械、健身器械、小型球场、按摩步道等游戏康体类;3)垃圾箱、饮水器、喷泉、洗手器等公共服务设施类;4)犬厕等特定设施。其中儿童游乐设施和成人康体健身活动设施在澳门社区花园比较常见,活动设施数量依区域面积而定。公园多独立开辟安放健身活动设施或儿童活动器械的区域。虽然这些功能设施选材比较简单,多为休息设施和活动设施,但设计细节体现出以民为本的公共服务精神;部分设施的造型和细部设计别具匠心,既美观又实用,整体显得舒适自然。

nlc202309051303

位于水塘马路的水塘公园(水塘休憩区)是近几年改造的社区公园,也是有限空间高效开发的范例。水塘本为澳门居民主要的水源储蓄用地,但因用地紧张,澳门政府考虑为附近居民增加休憩活动空间,在靠近水塘马路一侧通过建造堤堰营造公园。虽然公园占地面积50 454m2,是澳门目前面积最大的社区公园,但用地进深窄,结合水源保护等要求,活动空间开发的限制因素比较多。公园整体布局环水设置慢行系统,有步行径、卵石健康径。配置长廊、活动旋转座椅及儿童康乐设施、公共洗手间等,设施类型齐全,是周边社区居民健身散步的休闲去处(图5)。

位于黑沙环海边马路旁居民区内的慕拉士前地总面积2 635m2。公园由半圆形的休憩区和后部球场两部分组成,动、静分区明显。休憩区内设有健身器、休息座椅等设施,种植池与座椅均以红砖砌成,质朴而实用。

澳门半岛人口密度超高,社区公园服务人口多,使用强度大,公园的细部设计也体现出高度开发需求。从用地平衡来看,儿童活动场、硬质广场等铺装场地所占比例较大,同时考虑到居民遮荫纳凉的需要,社区公园的绿化主要采用种植槽、树池及攀援绿化三种形式,可较好地处理硬地率和遮荫率的关系。公园与道路的边界分隔多采用移动花钵、整形绿篱、攀援植物廊架等绿化形式。加宽种植池边界作为高低错落的座凳,结合花架凉亭进行立体绿化,在集约利用空间、提供荫蔽停留空间的同时,又保证了场地中部有足够的活动场地。

位于筷子基北湾西侧的筷子基北湾休憩区就是分段集约利用空间的范例。公园东临沙梨头北街,面积为4 306m2,场地狭长。公园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健身、跑步和观海的好去处。前期开发时公园配套设施比较简单,仅布置树阵广场和凉亭,布局对称。因西侧为城市主干道沙梨头北街,为减少车辆的噪音干扰,近年社区公园进行新一轮改造,自西向东采用渐进方式,分别设置了行道树绿带、种植池、凉亭棚架、游戏场地、滨水步道等,凉亭和花廊架均结合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自南向北则采用分段式设计,南段以弧形凉亭和儿童游乐场为主,北段以树池和休憩空间为主,形成一动一静的布局模式(图6~7)。

4.3延续文脉,特色鲜明

澳门是一座中西融合的城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在澳门各类城市公园和花园(包括社区公园)中均有所体现。社区公园的景观营造表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小空间里布置了各类特色景观,既有利用植物、喷泉、园林建筑、雕塑、休憩设施、铺装等基本构成要素,也有结合街头报亭、咖啡吧、园灯等配套设施,形成视觉焦点。

半岛社区公园中的园林建筑类型简单,主要为凉亭及花廊架两种。既有传统造型,也有一些生动有趣的设计。在澳门绿地中,园林建筑的造型和装饰受到葡式曼努埃尔建筑风格的影响。其基本特点是在哥特式建筑物上覆盖许多独特的葡萄牙式的雕刻装饰,体现为运用扭转造型的圆柱、国王纹章和雕饰精细的窗框,同时大量运用贝壳、船锚、绳索、花草等自然景观形象符号[9]。曼努埃尔风格崇尚运用自然主义的建筑装饰形式,在澳门园林建筑上为采用生动的或是仿生的造型以体现鲜明海洋文化韵味,如离岛的十字花园。还有运用律动感强烈的波浪线、螺旋线,圆弧及圆、半圆、三角形、棱形、铁链等作为构成的母形,反映出澳门与葡萄牙海洋文化之间的意向关联。在社区公园设计中,典型如烧灰炉公园的拱廊设计。拱廊造型卡通,犹如装饰头冠,上部板檐的波浪形装饰图案与地面律动的波浪纹铺装图案相呼应。一些社区公园中的园林小品则采用传统中式风格,如黑沙环三角公园的琉璃瓦攒尖顶独立亭。少数新建的社区公园运用玻璃、不锈钢、张拉膜等新材料,造型大胆,如水塘休憩区的帆船凉亭、永宁广场的三角亭等。

社区公园的园林建筑建造工艺比较简单,细部结合使用葡萄牙传统的灰泥装饰线条,白色线脚勾勒。种植槽材料多采用砖砌体或预制混凝土。部分社区公园的园林建筑保留明亮暖色调的传统做法,色彩斑斓多姿,有葡国红、黄、蓝、绿等,带有典型的葡萄牙风情。色彩明快的园林建筑点缀在绿地里,烘托出舒适宜人的生活氛围[9]。

除了园林建筑,诸如喷泉、雕塑等富有南欧特色的装饰小品和点景物也常见于社区公园。广场结合欧式喷泉或叠泉的做法多见于澳门各种前地(广场),而社区公园中也采用类似做法以构成空间点景,如永宁广场的入口喷泉景观。在澳门,种植池的边缘加宽设置为座凳是社区公园休憩设施的普遍处理方式。有别于模式化订制的园凳,澳门社区公园中最具传统特色的园凳为造型简单、彩色粉刷的环凳和弧形大条凳。这种类型的条凳多见于澳门年代悠久的历史花园,一些社区公园还保留了这种做法。

碎石图案式铺地在葡萄牙等南欧国家很普及,澳门社区公园也大量运用。除了常见的波浪纹碎石铺地,隐喻葡萄牙海洋文化的铺地图案还有帆船、铁锚、海马等,增强了公园的景观特征。

烧灰炉公园(烧灰炉儿童游乐场)是一个主题特色鲜明的社区公园。该园位于民国大马路,面积为1 639m2,是澳门成立较早的社区公园(图8~9)。早期公园内仅设置攀爬架、滑梯等基本设施。1996年4月澳门政府将其改建成交通安全教育主题公园,景观特色体现仿真路面环境:设有交通系统、安全岛、斑马线、行车线及多种路面行车符号。园内还设有多辆电动小型汽车及三轮车,以出租形式提供给儿童玩耍,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到安全驾驶的乐趣,增强交通法规意识。公园边界结合种植池布置绿化带,内部配置休息座凳、卵石健康径和景观水池,环境优美。在突出交通主题的基础上,公园中点景物的设计也颇具特色。园中部游乐场中央的环状拱廊装饰性强,造型有趣。采用传统彩色粉刷的简易做法,红、蓝、白、黄相间。地面则运用常见的波浪状铺装图案,园灯和圆凳也配合铺装图案布置成弧线形,显得别有生趣。

nlc202309051303

5 经验借鉴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建设是目前国内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澳门高密度城区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为国内同类型城区的社区公园或街旁绿地提供参考和借鉴,具体有以下三点:

1)空间分布均衡,服务面广。澳门社区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分布均匀,满足市民出行方便、易于到达等要求。国内城市改造,可以通过类似见缝插绿、拆“违”复绿等方式,有效填补中心城区大型公共绿地的不足。

2)兼顾功能性与艺术性。澳门社区公园体现了实用性、舒适度和艺术性的综合。用地选择灵活,分区布局和设施配置充分考虑市民的多元需要。功能多样化,与周边建

筑关系密切,空间使用率高、开放性强。构成要素和配套设施在设计风格和符号元素上具有一定的南欧特色,较之于部分城市千篇一律的社区公园或街头绿地现状,这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转变空间开发模式,大力发展立体绿化。在场地有限的情况下,澳门社区公园大量采用树池、种植槽、移动花钵的种植形式,在提供必备活动场地的前提下保证了足够的遮荫率;同时结合休憩廊架发展立体绿化,增加三维方向绿量,向空中要绿。

注:文中社区公园平面图为作者根据原始资料(澳门特别行政区道路渠务部.澳门特别行政区街道[M].澳门:民政总署,2008: 47,94,124.)改绘,其余照片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1]李敏,李伟农,佘美萱,等. 澳门园林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6,179,251,312.

[2]李敏主编.社区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以深圳、香港等地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4-5,167-178.

[3]刘骏,蒲蔚然.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3.

[4]童乔慧.澳门传统街道空间特色[J].华中建筑,2005,23(7):103-105.

[5]杨丹.口袋公园案例研究与启示[J].绿色科技,2011(4):60-63.

[6]王进.口袋公园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09.

[7]葛舒眉.浅析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意义和规划设计[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3):18-22.

[8]吕志鹏,欧阳伟然.澳门公园与花园[M].澳门:三联书店与澳门基金会,2009: 34.

[9]佘美萱,李敏,梁敏如.澳门园林建筑与装饰小品的特色研究[J].中国园林,2011(11):52-56.

作者简介:

佘美萱(1979- ),女,潮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 xuanxuanshe@126.com

2011红山公园社区党委总结1 篇4

以《关于深入推进新一轮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为指导,贯彻区、街意见精神,结合社区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满意先锋行动”主题活动。从“创先争优”的思想高度,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尽职尽责认真办好每一件事实,从实际出发,从身边出发,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更大程度让人民满意。

一、畅通三个渠道,收集民情民意

一是立足实践载体,畅通群众进谏渠道。围绕“保民生、促发展”实践载体,层层强化工作意识,发挥好“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与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运用好网格服务团队主要力量与辅助力量间的关系,处理好全面联系与重点服务关系,在广度求平衡,和深度上得到全面提升。并制定了一社区一宣传画、一网格一宣栏、一家庭一宣册的工作方案,使我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进一步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二是适时安排专题,畅通党员干部进谏渠道。参加学习实践 “我为发展进一言”活动,围绕“科学发展、开放创新、进位争先、和谐社区”主题,为社区发展至少提一条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分解落实责任。目前,共收集到七个方面90条意见建议。2011年开展党员“一句话承诺”活动,以党建带动社区建设,发挥群众的力量。并为每个党支部开辟专用活动室,并举行了挂牌仪式,加强社区党委和支部、支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畅通渠道,深化社区党建。

三是力求实效,畅通社区走访渠道。坚持班子成员、社区书记带头联系,团队成员一年四次定期走访,联户党员一月一次的普遍联系,困难群体、创业人员、信访对象等四类人重点服务为原则,党委、政府分别与社区党总支、管委会;与9个网格签订了网格化工作责任状,强化责任约束。并以开展民情日志撰写、民情大比武等活动为载体,有力推动党员干部带着任务、带着感情“沉”下去,与网格居民打成一片连为一体的工作氛围。

二、落实制度保障,完善问题处理机制

一是开展对“问题小区”的集中整建。抓住了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通过对系统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社区组织化解基层矛盾和纠纷的能力,从而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促进社区发展、维护社区稳定。一是把社区工作团队之间经常性的谈心、沟通做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基本措施,为社区班子良性运转助加润滑剂。

2、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教育。社区工作中心是为群众服务,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竭力维护社区稳定。

3、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开展“问题小区”整建,学习了工作经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细心、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通过帮扶,在为“问题小区”解决问题的同时,搭起了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桥梁。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二是强化责任,以制度规范细化目标任务。对先前制定的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重新完善了周例会制度、社区民情月分析(通报)会制度、工作月度汇报会制度、群众大会制度、民情恳谈(听证)会制度、季度工作推进会制度、民情日志记载制度、网格化工作督导制度、信

息反馈处理制度等,配套细化团队、团队成员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强化保障,促进“为民办实事”工作实现长效常态。

三、创品牌亮点,提高居民认可度

精心打造“红山老年大学”品牌,不断开办各种学习班、精品班,举办老年大学汇报演出活动,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2011年承办社区运动会、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受到居民一致好评。为社区青少年举办“暑期夏令营”活动,有手工模型制作、无线电侧向、模拟飞行等精彩的活动,开展“建党九十周年宣讲暨读书成果分享会”,评选优秀读后感。

在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堡垒作用,发动群众积极性,圆满完成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第一党支部的林灿同志,妻子身患癌症,却依然奋战在创绿,文明创建、人口普查第一线;第二支部的周传银同志73岁高龄,本人有高血压、心脏病,凭自己一颗赤然的心,主动为本小区进行义务服务,成立了社区义工队,对小区的安全加强巡逻、检查,维护,得到了居民的热情称赞。这样的同志还有很多,为社区生活的和谐安定无私奉献。

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党委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居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努力体民情、知民意、解民忧、顺民心,居民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帮助解决,及时有效地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为居民群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对社区党建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一年来,积极采纳居民建议24条。如:为157号173号无物业小区新建门卫室、修建了铁门,并安装了摄像头;配合市政协调好雨污分流工程宣传工作。2011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将促新老旧小区路面、路灯、楼道环境等一系列最贴近居民的工作。积极调解居民之间、开发商与居民之间的矛盾,运用法律武器协调化解矛盾。主动化解家庭中矛盾,如夫妻婚姻发生问题,化解矛盾。小到解决家庭纠纷,这是群众对社区的信任,也是社区的责任。面对这份群众给予的责任,勇于开拓创新,以热情洋溢的精神面貌,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和谐社区建设工程,描绘属于大家的社区的蓝图。

红山公园社区党委

公园社区网格员城建工作表态发言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午好!我是公园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做表态发言。在城市建设工作中,我们将坚决服从街办统一安排,协助社区做好相关工作,全力争当城建工作“三大员”:

一是争当城建宣传员,把“创卫创模”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传达到网格内的每一处楼栋、每一家商铺、每一户居民。

二是争当城建联络员。坚持网格员“一日双巡”制度,练就火眼金睛的真功夫,发现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城市“六乱”等现象,及时上报,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主动上门劝说不文明经营现象、主动清理野广告等。同时与城管队员、保洁员、市容监督员等专职城建力量保持密切联系,协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城市。

三是争当城市环保员。从我做起,节省办公用电用水用纸,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

金沙公园社区 篇6

2011年上半年,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园社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精神文明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社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认识开展社区教育,提高居民整体素质。

半年来年社区积极发挥党支部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居民文体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为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工作。从加强居民各种政策、法律、法规观念入手,尤其在法律知识、文化宣传、廉政文化等工作宣传中,共出刊形式新颖的宣传板、宣传栏15处,同时社区在以往的书写板报形势的基础上,又采取幽默风趣的漫画形式加强宣传效果。通过开展科普知识和文化体育等方面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社区家庭中的老人、青少年、妇女了解科技知识,科普教育活动意义,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居民,通过各类型的活动,把居民组织起来了,凝聚起来了,从而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工作全面工作开展。

1、春节前夕,社区积极组织以“迎新春、促和谐”为主题的党群联欢会.2、三八妇女前夕,社区组织粉、居民骨干等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妇女代表纷纷发言,谈了她们的思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参加构建“和谐社区”的意愿。座谈会后,还开展了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三八当天,社区邀请专职妇女律师,在辖区举办了一场《婚姻法》讲座,帮助妇女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

3、三月学雷锋活动月期间,社区开展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利用党员学习日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学习了雷锋生平事迹,邀请退休老教师宣讲了爱国主义教育课,孩子们深受教育。三月四日我们还带领党员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各楼院内清理越冬垃圾,清除楼道堆物,清除小粘贴小广告及卫生死角。

4、四月份,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领会和宣传“两会”精神。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出板报等数起。

5、五月下旬,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老年人锣鼓表演活动。

6、七一前夕,组织工作人员相互夸赞工作优点,达到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激励工作热情的目的。

7、十一前夕,社区主任组织社区居民在公园举办大型国庆联欢会.精神文明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公园社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发扬成绩,摒弃不足,努力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公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篇7

一、社区公园的教育价值

教育资源是指投入到教育活动中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或能够保证教育实践进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可利用的各种条件的总称。社区公园作为幼儿园所在地的一种社区教育资源,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社区公园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有城市中少见的山丘、土坡,广阔的湖泊水域,大片的草地,随处可见的野草、野花、落叶、小石子及多样的动植物等。人文资源有各种历史遗迹、雕塑,纪念碑,浑然天成的假山盆景,亭台楼阁等。社会资源有公园根据自身条件设置的游戏项目、丰富多彩的互动平台以及各类有综合性知识内容的展示版面,还有根据各个季节、各种节日所布置的装饰,根据各种主题组织的文化活动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人文资源以及多元的社会资源, 都是幼儿园在园内不容易提供和营造的, 科学合理地整合利用社区公园教育资源,能有效提升社区、家庭、幼儿园教育合力,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二、社区公园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

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位于天河公园东门, 其毗邻公园的优越地理位置, 为幼儿园有效利用天河公园丰富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挖掘和整理天河公园内有效的教育资源

天河公园的教育资源多样丰富。其中自然资源有乔木、灌木、花草、棕榈、竹子等100余种植物,有20多株百年以上老树和园内特有的万余平方米的水中森林,茶花园、杜鹃园、紫薇园等植物园,鸟类鱼类种类繁多。人文资源有荣获世界园艺博览会奖项的颇具岭南特色、清雅晖盈的园林精品“粤晖园”及“粤秀园”,民族英雄邓世昌雕像和衣冠冢,还有湖心亭、重檐亭等。社会资源有广州日报广场、翠竹广场科普长廊、动漫雕塑广场等。每当各种传统节日到来时,公园内还会在南北大门广场处进行相应的景观装饰布置,各级政府还会在公园内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公园内还设有供幼儿游戏的体育设施和活动场地,是幼儿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

为合理综合利用公园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 幼儿园组织教师对这些教育资源的存在形式、表现方式、分布状况进行实地的调查了解。首先,采用实地拍照、录像等手段,收集与教育资源相关的文字、图片和录像等信息,建立纸质的档案或电子的档案,形成天河公园教育资源库,以使该资源能被重复利用。其次,根据活动的需要,对收集的公园内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筛选,不盲目利用,确保所选用的资源蕴含教育价值。第三,对筛选出来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赋值, 让这些原始资源能够被赋予一定的课程形态和目标, 使其隐性的教育价值能转化为显性的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实施条件。第四,通过有效整合多元资源,使筛选出来的资源成为幼儿园共享的课程资源,为教师课程实施提供信息、物质支援,确保资源教育价值利用的最大化。

(二)运用天河公园教育资源

1.自然资源的利用

在利用天河公园自然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重视怎样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课程的内容, 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动力,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与环境互动学习,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中的必然。

教师以创设情景或直接导入的方式将公园的自然资源有计划地引入幼儿的探究视野,引导幼儿展开主题活动。例如,春天来了,在“小蝌蚪”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在上班的途中经过粤秀园,看到那里的小水池出现了许多小蝌蚪,就捞了几只放在班级的自然角里让幼儿观察,并带领幼儿到粤秀园小水池边观察小蝌蚪是如何生长的,由此生成一系列的主题探究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两种不同的小蝌蚪”“青蛙和蟾蜍的区别”等。教师还利用幼儿观察自然资源中发生的事件生成探究活动,使幼儿在与这些事件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有一次,幼儿在回幼儿园的路上经过公园,看到那里的工作人员正在砍伐树木, 回到幼儿园后, 不少幼儿汇集在一起谈论:“好好的一棵大树为何要砍掉呢? ”根据幼儿的疑问,教师引导幼儿生成了“公园里大树为什么会生病”的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中,教师请来公园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讲解砍伐树木的原因:原来大树根部给白蚁蛀掉了,万一倒下就会对过往的行人造成威胁, 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工作人员还带幼儿到公园观察其他树木,讲解如何采取措施防止白蚁虫害的蔓延。教师利用这个教育资源引导幼儿拓展主题内容,生成了“保护大树妈妈”“树木是我们的朋友”等活动。在开展“不同形状的树叶”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让幼儿到公园里观察各种不同的树,并组织幼儿去捡各种不同的树叶,现场比对各种树叶轮廓是否一样,加深幼儿对不同形状的树叶的认识。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发现公园里有一棵树非常奇怪,当时就提出“为何在同一棵树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叶子”的疑问,根据这个现象又引发了“树的寄生”的主题探究活动。天河公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只要教师善于及时把握教育契机,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解决幼儿在课程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能及时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在主题的延伸中,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进一步生成和深化。

程友伟 摄

2.人文资源的利用

人文资源主要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特征。在利用天河公园人文资源时, 教师尤其重视幼儿参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开放、真实的情景中自主探索, 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社区。例如,幼儿园在开展体验岭南文化活动时, 天河公园内颇具岭南特色的园林精品“粤晖园”是重要的人文资源,从园内的建筑及其装饰就能体验岭南建筑的特点: 建筑物顶部做成多层斜坡顶,外立面颜色以深灰色、浅色为主, 运用了方形柱。其中最具岭南特色的是园内画舫门上的“樘拢”,它其实就是一座用木头做的古老防盗门。幼儿在实地参观过程中, 能充分感受历代建筑匠师结合南国人民的生活特点所创造的风格独特的岭南建筑艺术。这种感受是教师在活动中运用多少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手段,都无法让幼儿产生的真实体验。清明节组织幼儿去天河公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衣冠冢进行生命教育,通过幼儿自制小白花给民族英雄献花,并感受清明时节以纪念先人、缅怀英雄为节日主旨的独有的人文环境, 有助于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珍惜幸福生活。人文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引导幼儿认识身边的事物,从而认识自己,认识社区,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

3.社会资源的利用

天河公园常常会围绕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和公园环境布置, 幼儿园抓住这一教育资源,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将之作为重要的、特色的课程内容,在各类活动实践中加以研究和利用。陈鹤琴先生说:“所有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选出来。”教师以公园节日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利用节日主题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以及节日中特有的人、事、物,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活动,让幼儿在天河公园真实的场景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更好地感知节日氛围,了解节日文化内涵,以节日为缩影认识社会,从中获得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例如,在“中秋节”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带着自制的花灯作品参与天河公园中秋花灯展示,并向参观者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结束后 ,鼓励幼儿将自己创作的环保旗、环保宣传单、环保展板到社区公园分发、展示。再如,12月12日是广州市慈善日,为展现广州人民“不辱首善,奉献大爱”的精神风貌,营造天园街道社区居民的慈善氛围,凝聚社区力量,增强社区居民的慈善意识,每年的这个时候,幼儿园都会在天河公园举行慈善义卖活动。通过慈善义卖活动,让成人的善举成为幼儿的示范,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善良的种子。同时,在与家长共同商议确定义卖内容中,幼儿学会了商量;在协助家长准备摊位物品摆放中,幼儿学习了归类;在吆喝、说服购买中,培养了幼儿的勇气,发展了语言,锻炼了交往。

三、社区公园教育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保障

首先, 幼儿园管理者在利用社区公园教育资源时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活动制度、家长义工制度等,让教师能有章可依,有流程可操作。其次,教师在利用社区公园教育资源时, 要对公园的设施和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同时加强幼儿自身安全意识教育,减少幼儿安全隐患。为确保幼儿安全,可以利用家长资源, 由家委会组织家长义工团队跟随幼儿进入社区公园活动, 保证公园活动的跟岗人数。再次, 教师在组织社区公园活动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计划,避免组织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此外,幼儿园为保证公园活动质量,每次活动结束后,应组织教师及时对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查找不足之处,寻求解决办法,在不断反思中确保活动的实效。

程友伟 摄

上一篇:供电所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英语作文考试中常用的短语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