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精选8篇)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 新型安全观 基本对策
摘 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就没有国家的发展,也就更没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不会有“中国梦”之伟大构想。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决策都应受到国家安全战略指导并与之协调。但是,现如今,不论是就国际安全环境来看,还是就国内安全环境来看,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形势都不太乐观。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必须清晰认识我们现在的处境,培养国家安全战略意识,武装自己,为将来充满信心地接过社会主义事业接力棒打下坚实基础!
正 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战略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中具有重大的、全局性的、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谋划。它不是一个局部的、战术性的、非核心的谋划,而是从宏观上谋划全局、整体性的指导思想、行动方针。现代以来,战略一词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战略一词逐渐演变为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质的、决定全局的一种谋划。而将战略一词应用到国家安全领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它关系到各部门、各阶层,是真正的国家“大战略”,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一、周边安全环境
所谓国家安全战略就是要应对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因此首先要分析的是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安全形势,在这种安全形势下需要什么样的对策。那么我国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
现在所面临的周边安全环境的形势具体怎样呢?
(一)从外部来看
第一我国领土主权受到侵害。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主权,能不能独立地做出决策;第二个是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体现为领土完整,国家的独立意志能不能触及这个国家所有的角落;这两者是核心。第三个是国人的安全。从传统国家安全观来说,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前两个。主权和领土完整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就领土完整来说,现在有一部分领土没有能够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有一些争议领土上,我们的主权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而且也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第二,随着新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我们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广。海外利益的安全也成为了我国国家安全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相当一部分的利益挑战是在海外,比如说能源安全、海外投资设施安全等。实际上,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国家,我们的利益是全球性存在的,不可能把它分成海外利益与国内安全,尤其是现在经济上全球相互依赖,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出事都会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影响,有的还相当大。比如,前几年利比亚出现大规模动荡,我们要紧急撤侨。那是我们的海外军事行动,但是非战争行动。海外利益安全,不只是公民在海外旅行时的人身安全,它包括在海外设施的安全、投资的安全,也包括在海外发起的可能对中国本土构成不确定威胁,但这跟战争不是一回事。
第三,话语和规则的制定权的争夺。我们在一个体系内生存,那么在这个体系内,所有的国家是遵循着一套规则,这是国际社会基本的行为规则,那么这套规则是由谁制定的?过去都是由西方国家制定的。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制度是非中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制度设计对所有的成员都是平等的,这种制度不存在,所有制度都是有利于体系内的某些成员,而对另外一些成员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改革开放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能适应国际社会的规则。让中国更加的国际化,这是我们改革开放非常重要的一个政策目标。从1978年一直到前几年,基本上我们对国际规则是被动参与的一个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要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而不是让国际体系来适应我们。但是现在情况在发生变化。2009年中国站到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位置上。现在,我们对现有体系的不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
公平感受更加明显,我们就想要把它变得公平。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有明显的修改现有国际体系中对中国不利内容的想法。
那么具体表现在什么上面呢?第一,要求扩大在现有体系下的发言权。主要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要求增加投票的权重。第二,建立和参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些动作在西方主导国家看来,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地缘政治和全球政治的所谓“野心”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中国不再愿意做一个追随者,中国整个的思路表现出对原有体系的不再认同,中国想要争夺的是话语权和规则的制定权。
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再看一下世界历史,多数情况下不可调和的战争不是发生在一个具体的争端上,仅仅为了一块领土,国家是不会轻易打仗的,关键是出现了对某种权力的争夺。电影《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有一段非常具有国际政治理论功底的对话。黄四郎说,我把钱都给你,你让我活下去就完了。张麻子给他的答案是,钱不重要、你不重要,但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实际上这就是权力。利益不重要,权力很重要。在国际关系中,人们更关心的是权力而不是暂时的利益,换句话说,如果我能够影响你的行为,那么我对你施加的这个影响比一切都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所有的财富都会追随而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冲突非常激烈。当中国作为一个强国崛起的时候,最终别人承认你的强国地位,是承认你的规则制定权。
(二)从内部看
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我国国内存在很多甚至于比境外威胁更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人之所以发生冲突,往往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重是利益矛盾。这种冲突在目前的中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房屋拆迁。这种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而且是相对容易解决的。第二重矛盾是价值矛盾,这就不那么容易解决了。在价值矛盾方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所谓发展的眼光可以解决的。我们对此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在过去这些年中,我们认为只要社会发展、经济进步,什么问题就都好办。实际上,经济上越进步,思想自由度就越高,而且越是追求高一级的经济享受,就越不可能被基本的经济进步满足,矛盾就会越深。所以在价值矛盾方面,绝不是社会进步了,价值观冲突就没有了。而是社会进步了,价值观的冲突可能会加剧。第三重矛盾是更加严重的身份矛盾。经济利益也好,价值观冲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
突也罢,前提是在一个群体内发生的纠纷。假如我们国家里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不是中国人,那么你和他谈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意义吗?任何对话都进行不下去。我们要看到今天在中国国内安全问题上,这三重矛盾都存在。如果单纯是利益矛盾,利益矛盾不扩散,矛盾不会扩散到别的领域去。有一些人利用社会的利益矛盾和身份矛盾所演化出的冲突,再将其演绎为价值观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就大了。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就会发现我们面对的内外威胁有的是相互勾连的。这里有两种体现。第一种是在身份矛盾问题上。他不认为他是中国人,就是所谓的民族分裂主义。他的背后有国际势力支持,对我们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发出挑战。第二种是虚无主义。至少在过去10年间,我们不怎么把它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但现在我们必须看到它对我们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所谓虚无主义,就是否定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他认为政府做的任何举动全是错的,政府发布任何信息全是假的,不加辨识、不加思考、不加讨论地否定,逢政府必反。这种否定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所谓精英,就是“带路党”;二是所谓“屌丝”。
二、新型安全观
在认清了我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前提下,为了想出更好的基本对策,我们还有必要在头脑中清晰认识国家安全观以及新型国家安全观。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首先就需要以科学的国家安全观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安全观就是对安全问题的观点、看法、以及由此形成的系统理论。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国家安全就是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表现在主观上不恐惧、客观上不受威胁的状态,这也是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予以认同的。同时,在我普通民众看来,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然而,国家在发展,国际关系日益密切和复杂化,社会还是存在动荡,各种可以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变革时刻在发生,那么,以前的陈旧的国家安全观免不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需要有所更新。特别是冷战后,国家安全战略在共同安全观、合作安全观、系统安全观上发生了变化。于是,为了紧跟我国国情,新型国家安全观应运而生了。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型国家安全观则更加体现安全内涵的综合化、安全机制的多样化、安全主体的多元化、安全威胁复杂化的特点。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是中国新型安全观的核心,这也是拥有大国地位和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
身份的中国的职责所在。互信是基础,互利是目的,平等是保障,协作是途径,新型的安全观更加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强调防务的自卫性、自主性和本土性,反对以任何借口和手段干涉他国内政,追求双赢:本国自身安全和他国安全。总的来说,新型安全观最主要的特点是和平共处!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纠纷中,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明智的选择。作为新世纪国民,尤其是我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这一点是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的!
三、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对策
明确了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以及新型国家安全观之后,接下来我们该做的就是要制定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对策。
首先在新安全含义层面、体质层面、观念层面上运用系统国家安全观来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问题。比如: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的打击并不亚于一场战争带来的损失;一国的安全还越来越多地与邻国的安全、周边地区的稳定乃至国际社会的安定联系在一起;要树立特别强调安全动态的大安全理念。其次,在对策层面上,着力于建立国家安全的综合管理机构、全力发展、全方位外交、研究新课题、加强国防建设,进而构筑国家的钢铁长城!更细致地来说,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能够综合规划、协调国家安全诸多领域职能、快速反应、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管理机构;通过国内发展来促进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发达国家进行外交;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对邻国坚持“主权不可侵犯”和“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明确认识亚太地区是中国的战略命脉这一点,努力维护亚太地区的经济安全与军事稳定;明确认识到对中国未来经济安全可能造成威胁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资源的短缺,并采取相应对策去补救;集中精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如何看待美日安保条约新指针......一系列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总之,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之路,任重而道远!复兴尚未到来,“中国梦”尚未实现,同志们仍需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徐义文.当代中国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10-12.[2]赵章海.大学军事科学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72-173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论文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也激起了人们对报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的研究热情。率先撰文的主要是报业经理们, 可能是工作背景所致, 他们的研究大多从实践的角度着眼, 较少涉及深度的理论分析。就目前来看, 学术界对报业集团多元化战略问题的研究还很少, 本人以为,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撰文, 除对一些相关研究予以综述和评价外, 还想从战略管理学角度探索一些研究报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方向和方法。
报业寻求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近年来, 各家报社纷纷走集团化道路寻求多元化经营的模式, 其原因何在呢?这也是报业经理们议论最多的问题。归纳他们的意见, 大概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为了分散经营风险, 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在旧体制下, 报社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 一种或数种纸质报自己印刷邮局发行, 盈利空间极其微小。
当时报社的经济来源无非有两个方面:一是发行码洋盈余, 二是刊登广告所得。然而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 报纸版面不断扩充, “洛阳纸贵”, 报社负荷陡增, 别说靠发行报纸赚钱, 甚至出现了发行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局面。
再说广告收入, 其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诸如一张张新报的涌现, 电视、广播、网络甚至是手机报等多种媒体对广告这块蛋糕的残酷瓜分等等, 一家报纸要想获取足量稳定的广告来源,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国家会从全局利益和社会影响出发, 不失时机地出台一些法规政策, 如对企业广告支出占总营业额的比例的限制 (可打入成本的不超过2%) 、对某些医疗和医药广告的限制、对“软广告”的查禁等等, 都会使报社的广告收入大打折扣。因此, 报社在获取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走集约化经营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第二, 报业实行多元化经营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媒体, 上受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关注, 下与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联系密切, 了解上情, 谙熟下情, 在这种背景下拓展事业首先便有了空间方面的优势;同时, 报界拥有较雄厚的智力资源, 无论是搞投资还是搞开发抑或是搞经营, 都不乏才智方面的支撑;再者, 报业经过多年的积累, 必定有些未充分利用的物资资源, 一旦开发出来, 经合理配置,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极有可能的。
第三, 只有多元化经营才能使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 从来就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单一结构的经营势单力薄, 稍有风吹草动便须勉力支撑, 倘遇大风大浪更是危如累卵;而多元化经营就不一样了, 支撑点多, 集团下属各实体互补共济, 便可有效地抵抗打击, 分散风险, 从而保证报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上讲,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应该有三个主要原因, 即获得更多的战略协同机会、培养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促使企业更好地匹配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讲, 多元化经营的协同效果主要是通过范围经济来实现的, 即在联合生产、销售多种产品并实施服务时, 它们的成本将低于单独生产、销售同等数量的单一产品的成本, 如建立一套发行系统, 利用其发行一种报刊和发行数种报刊相比, 成本是绝不一样的;利用自己先进的印刷设施, 印一种报纸和印多种报纸绩效会大不相同。如此, 多种产品或服务、多种经营与业务, 共享企业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确实是减耗增效的有力举措。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企业实际上是一系列可应用于不同产品和市场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 公司具备怎样的竞争力,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它的核心竞争力, 而实施多元化经营, 恰恰有利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内部的传递, 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因此, 从报业经理们对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原因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痕迹, 如对企业剩余资源的利用可以看作是其对协同效应的追求、分散风险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可归结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调整等。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报业经理们有关公司核心竞争力如何在多项业务间传递和有效利用这一课题, 研究得还太少, 深度也不够;而学术界恰恰认为, 核心竞争力在业务间传递的有效性对企业多元化经营业绩好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今后的研究应当对这一理论与报业集团多元化战略的关系给予更多的关注。
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类型
综观中国报业集团多元化类型的研究现状, 其分类方法可谓多种多样,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
其一, 以原有报纸为轴心在适当的范围内拓展。比如扩充报纸版面以加大广告容量、增办一种或多种“报中报”以扩大发行量、创办受众面广的子报以争取广告客户、组合一种或多种专业报以扩大阵营, 等等。这种相关类型的多元化经营, 在产品技术、营销技术和服务对象方面, 均无本质上的差异, 所以无论是构建或者运行都相对容易些。
其二, 围绕文化产业, 在较大范围内经营。这类多元化模式, 是在经办一种或多种报纸的同时, 兼办一种或多种刊物, 出版和销售图书, 向网络及广播电视领域发展, 举办文化艺术类的汇演、会展、调查、咨询服务等。这种经营模式虽属跨媒介的多元化, 但因其尚有一定的内联性和相关性, 一般情况下成功率会大于失败率。
其三, 跨行业跨领域多头并举的经营。这类多元化模式, 称得上是真正的“集团化集约化经营”。他们除经营上述媒体与相关文化产业外, 还会涉足房地产、商业、酒店、旅游、教育等领域, 甚至不放弃资金引进或外投的时机, 力争自己的企业上市或参与某些公司的股权控制。这种经营模式无疑使他们获取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抑或能谋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笼罩下, 要做到全面掌控万无一失,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讲, 所谓多元化战略, 亦称多角化战略、多样化战略或多产品战略, 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 旨在通过开发新产品或开展新业务来扩大产品品种和服务门类, 以增大企业的产量和销量, 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实际上, 尽管学术界对多元化战略的定义和分类有多种观点, 但还是存在着被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一些理论和看法的。多元化战略包括相关多元化 (即同心多元化) 、非相关多元化 (即复合多元化) 以及上述两种多元化组合等模式。所谓相关多元化, 其特点是新增产品或服务在大类别上、生产技术上或营销方式上是相似和相关联的, 可以共同利用本企业的技术、设备、销售渠道和顾客基础。采用这种战略, 一般不会改变企业原来的归属, 也不需要跨产业经营。而非相关多元化, 其特点是新增的产品或服务门类与原有产品或服务门类毫不相干, 不能共享企业原有的专门技能、设备、生产线、销售渠道等。采用这种战略, 一般都需要进行跨产业经营。
因此, 我们可以将报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分为相关多元化 (如兼办一种或多种刊物、出版和销售图书、向网络及广播电视领域发展) 、非相关多元化 (如投资房地产、酒店、旅游等领域) , 以及两种多元化的组合。而目前来看, 中国的报业集团多采取的是两种多元化的组合。
报业集团多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飞跃大变革的时代, 新生事物层出不穷, 但要使其臻于完美,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报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 有媒体与受众长期以来所建立的互信关系, 有自己的人力资源储备, 有相对丰厚的品牌和信息资源, 甚至还有一定的财物家底, 这些无疑都是其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优势所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各家都有不少“难念的经”。从有关人士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文献中来看, 大概可以归纳出如下几个方面。
盲目性较大, 行动前缺乏充分的论证。当前, 我国的市场经济十分活跃, 新兴行业乃至新兴领域层出不穷, 热潮中的人们常常会忘记风险与成功并存, 并不是只要有投入就一定有回报的道理。有些报社在没有进行认真的市场观察与调研的前提下, 盲目涉足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 如搞对外贸易、搞大型物流、搞科技产品研发等, 与在这方面有经验有实力的对手竞争中, 栽跟头、吞苦水是在所难免的了。
缺乏扬长避短意识, 向纵深拓展不够。报业的自身优势主要集中在人才、信息、受众等方面, 与之关系密切的应属文化类产业。报业如果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优势, 发展网络事业、编辑出版发行图书、开办新闻及文化艺术门类的培训等, 必将是驾轻就熟之举, 成功率会相对较高。进一步, 从自己所熟悉的印务行当纵深拓展搞纸张生产, 在满足自身所需的同时搞纸品销售, 也是未尝不可的事情。可事实上, 不少报业并没在挖掘自身潜力上下工夫, 忽略了事半功倍的可能, 而去做那些事倍功半的事。
持小钱去办大事, 干起来才发觉力不从心。通常情况下, 报业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广告收入, 除去人员工资, 除去各项杂支, 能有多大的积蓄?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报社也不在少数。拿微量积蓄投资风险颇大的房地产、投资回笼资金滞后的高速公路建设、组建汽车出租公司、盖豪华酒店等等, 这种一味追求大手笔的做法, 在融资渠道不畅、借贷无门的情况下, 方知力不从心, 岂有不陷入进退维谷之理?
当然, 上述问题有些是报业特有的, 有些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各行各业都容易出现的。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 报业的多元化经营进程还处于初始阶段, 尚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策略建议
关于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如何运作, 有关人士也纷纷撰文各抒己见。其观点大致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其一, 对多元化战略的选择要慎重, 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 又要事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 切不可盲目行事。
其二, 要谨慎地选择新业务, 力求进入那些可以共享现有资源和能力的相关产业和经营领域。
其三, 要认真抖家底, 做论证, 审视自己现有的能力, 为能切实增值的新业务打开方便之门。
其四, 在事业初具规模并有一定资金积累的情况下, 再尝试对非相关多元化的投资。
关于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研究方向的思考
综观当前有关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研究和探讨, 不难看出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 由于文献作者大多来自实务界, 因此多偏重对现象的描述, 而非深度的理论分析与探讨;第二, 同样因上述原因, 文章论述的观点, 实际上是自身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 因而提出的对策缺乏数据支持;第三, 受多数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形势较好的影响, 不少文章热衷于对成功经验的阐释, 忽略了对存在问题的剖析, 缺乏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
针对以上问题, 本人认为, 今后在对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应重视理论基础的建立并使之逐步成形, 运用管理学, 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作为研究的有力支撑;其次, 要摒弃仅凭经验归纳总结的随意方法, 应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管理学研究方法, 认真搜集数据, 进行科学和系统的分析, 力求得出更有价值和具备普遍意义的结论来;再次, 避免偏颇, 始终坚持从中立的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研究结论更有可信度。
关于研究课题, 本人认为除现有的、业界关心的问题外, 还应该参照管理学界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的内容来进行, 比如备受人们关注的企业进行多元化时机的选择、多元化战略的理论依据、多元化的成本论证、实施多元化的路径、多元化的种类以及企业多元化的绩效等, 这些都是很有潜力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旭:《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版。
[2].高春景:《报业经济多元化是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7) 。
关键词: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国;美国;苏联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75-02
朝鲜战争结束以后,台海问题再度成为远东乃至全世界所关注的焦点。然而,此时的台海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国共内战,而成了牵一发动全身的国际问题。世界大国从台前幕后卷入中国内政已经成为台海问题的特点,既影响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东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始末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打断了解放军武装解决台湾问题的步伐。27日,杜鲁门发表聲明公开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撕去了“美国对福摩萨或中国其他任何领土从无掠夺野心”的伪装,命令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这使得简单的国共内战问题变得复杂化,不得不暂时搁置起来。
艾森豪威尔入住白宫后立即宣布:“解除台湾中立化,不再限制中华民国武装部队对大陆的行动”。于是,朝鲜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对大陆的骚扰大大增加了。从1953年9月—10月,国民党空军就出动523批,1270架次窜扰大陆,投弹900多枚,扫射200多次,炸死炸伤军民150人,炸沉渔船35艘,炸伤10艘。
1953年11月8日,国民党当局“外交部长”叶公超在台北与到访台湾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进行了交谈,并正式向美国提出了缔结共同防御条约的建议。从此,“两个中国”阴云弥漫在台海上空。毛泽东认为:“一旦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就会造成类似南北朝鲜、南北越南的状况,中国领导人认为决不能用这样的方式,用维持现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千涉”。[1]为了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打破美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中国共产党只得选择用武力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
1954年8月,中央军委组建了浙东前线指挥部,张爱萍将军任司令员兼政委,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福建部队,对金门岛展开猛烈地炮击,开始了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第一次台海危机的序幕。“九.三”炮战立即在美国决策层引起关于沿海岛屿防御问题、中国的意图以及如何维护美国的安全和信誉等问题的激烈争论。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多数派认为国民党在大陆附近占领的岛屿虽然很重要,但是从军事的角度来看,它们对于防御台湾并不是不可缺少的。
1954年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签订。条约规定:双方承认“在西太平洋地区内对缔约任何一方领土的武装进攻将危及其本身的和平与安全,并宣告将依其宪法程序采取行动,以对付此共同危险”。条约的范围包括台湾、澎湖和“经共同协议可能决定的其他领土”[2]。一个月后,美国参议院终于以64票赞成、6票反对的绝对多数批准了“共同防御”条约。这对中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意味着美国为维护其战略利益,分裂中国的扶蒋反共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条约的签订又迫使了中国政府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解决台海问题。
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解放军如果占领此岛,就能直接进攻大陈岛,从而为解放大陈乃至整个舟山群岛创造有利机会。
1954年12月2日至1955年1月10日,解放军出动轰炸机28架次、强击机116架次,先后5次空袭大陈岛,重创守卫的国民党海、空军,号称国民党海军第二大舰的“太平号”也被解放军鱼雷艇击沉。1月18日,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密切配合发动联合进攻,战斗至19日凌晨攻占了大陈岛外围重要据点—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之战揭开了大陈岛作战的序幕,也使第一次台海危机进入到更为激烈的阶段。一江山岛的失守使大陈岛门户洞开、无险可守。于是,国民党军在美海军的帮助下从2月8日至12日,接运大陈守军2万5千余人,同时裹胁岛上居民1万8千余人撤向台湾。解放军在这过程中未进行如何攻击。至2月25日,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于1955年1月25日和28日分别以409:3和85:3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福摩萨决议案》,授权总统在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的过程中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美国武装部队。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动用武装力量直接介入国共冲突,以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
人民解放军在占领大陈岛之后,并没有乘势再进行军事进攻。但是,美国政府却认为解放军会乘胜攻占金门、马祖,甚至会对台澎发起攻击。3月6日,杜勒斯与艾森豪威尔谈及金门、马祖时说:“目前的情形下,我们不能坐视该地区的国民党部队被共产党摧毁。”为了台湾、澎湖及沿岸岛屿,杜勒斯建议使用核武器。对此,总统艾森豪威尔和副总统尼克松均表示同意。这使得台海危机也随之进入了高潮。
中美关系严重恶化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都在寻求打破危机的途经。1955年4月23日,周恩来就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该声明得到了美方的认可。1955年8月1日,中美日内瓦大使级会谈正式开始,持续了11个月的第一次台海危机终于结束。但日内瓦会谈只是暂时缓和了台海紧张局势,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根本性矛盾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解决,因此危机仍然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二、第一次台海危机对中国国家战略的影响
第一次台海危机期间,国、共、苏、美四方围绕大陆沿海岛屿展开激烈的博弈。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强大的军力攻占了除金门、马祖外的其他全部岛屿,迈出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步。但是,美国的介入,甚至是核武威胁给中国共产党统一全中国的大业蒙上了阴影。
(一)中苏蜜月期的到来。
解放军炮击金门不久,赫鲁晓夫便率领庞大的苏联党政代表团于1954年9月30日访华参加建国5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了理解、同情和支持解放军解放台湾军事行动的声明。赫鲁晓夫说:“苏联人民对伟大中国人民的崇高事业表示深切的同情,支持中国人民从台湾蒋介石匪帮压迫下解放自己受苦难的弟兄并消灭盘踞台湾的蒋介石匪帮的决心。台湾一定能够解放,一定能够回到自己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怀抱。”就目前所能看到的资料,这是炮击金门以来苏联领导人首次公开表态,代表着苏联方面支持中国的立场。
对于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苏联在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给予了中国很多支持和援助。1954年7月21日,苏军总顾问彼得鲁瑟夫斯基回见到访的彭德怀,告知苏联政府决定把米格-17喷气飞机[3]图纸和85高炮、85加农炮图纸提供给中国。这为解放军的军事现代化打下了基础。8月10日,苏联正式提交给中国政府一份备忘录,进一步明确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最新装备的生产项目内容,包括为15家新的国防企业提供设备和援助,援建另外14家新的工业企业,包括一家年产600门防空高炮的企业生产控制系统的工厂,为炮兵阵地提供设计、安装和使用发射装置设备的援助等。在中国炮击金门后不久,苏联向中国追加了约5.2亿卢布的军事贷款,主要用在了新改进的军事技术项目生产上,用以代替1953年5月15日协定中所规定的那些类型的军事技术的生产:即以米格-17喷气式战斗机代替米格-15比斯型的战斗机;以装有“格罗门2”型雷达和普阿左116型炮兵指挥仪的新式85公厘克斯18型高射炮代替1944年式85公厘克斯高射炮;以B-34-M11型的新式坦克发动机代替B-2-34型发动机;以新式φП-100滤器代替φП-75型滤器;以K-5活性炭代替K-4的活性炭。这一切为新中国国防工业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苏两国进入了持续多年的蜜月期。
(二)祖国的统一大业受到挫折。
“共同防御条约”宣称“双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受到武装进攻或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双方将共同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危险’,美国将协助蒋介石政权防御台澎地区。”据此,美国一方面威慑中国大陆,使其不敢轻易对台发动攻击,阻止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海;一方面要求台湾在没有得到美国的同意之前,不得对大陆发动攻击,美国在条约中承诺保卫台澎,但并不会帮助国民党“反共复国”。这造成大陆和台湾之间在军事上的长期对峙和敌对,民间往来长期陷于停滞,并釆用均势和平衡手段来实现海峡两岸永久的僵持局面,使中国的分裂长期化、固定化。可以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造成台湾地区不稳定、不确定的根源之一,也为台独势力的崛起埋下了祸根。
(三)中国加快发展核武器的步伐。
“1954—1955年的台海危机使中共中央进一步意识到跟美国这样的强大国家打交道,除非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否则就只能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受人白眼,甚至被人所摆布。”这说明他充分意识到了国家实力,尤其是核武器的重要性。随后,中共中央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最终归结起来就是要调动一切力量,加速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特别中苏关系破裂、中美两国因为台湾问题再度紧张之时,毛泽东终于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5年1月20日,中苏两国签署了《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探工作的议定书》。作为回报,中国政府有义务向苏联提供剩余的铀。3月11日,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向周恩来转达了苏联政府的通知:即请中国派遣代表团前往苏联,以洽谈设计实用性原子堆等事宜。从1956年到1967年的12年间,共有来自苏联的640名科学家参与中国的核武器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放射技术、半导体技术、计算机开发以及“国防方面的专门问题。新中国的原子能工业由此开始起步。
第一次台海危机是台海关系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既是国共内战的延续,又带有明显的国际冷战色彩。危机一方面使美台关系得以加强,形成了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使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的难度变得更大。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工农业建设上来,加强和巩固了中苏关系,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对台方面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为后来的对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宣传部.中苏友好文献汇编( 1949.10-1959.10)[C],北京:1960年。
[2]李丹慧.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對抗[M].南宁: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2年。
[3]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 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
[4]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5]陶文钊.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袁明.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张春英.海峡两岸关系史(第三卷)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注释:
[1]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 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第337页。
[2]黄俊尧.危机决策中的美国府会互动模式[J],美国研究,2008年04期。
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方位、牢牢、确保……这些词汇语重心长,无不透露出党中央对粮食安全念兹在兹,对中国饭碗高度重视。同样,聚焦粮食安全,此前__在四川考察时也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是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耳提面命的殷殷嘱托、高瞻远瞩的战略擘画。各级党委政府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确保安全万无一失。事实证明,“天府粮仓”底气“食”足,为“中国饭碗”交出有信心、有底气的“四川答卷”。
下好政策措施引领的“先手棋”,赋能乡村新动力。粮安天下。四川是全国种业大省、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粮仓。当下,四川广大干部党员群众正一项一项落实、一件一件推进,把殷殷嘱托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勾勒的蓝图转化为“实景图”。四川不断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研究制定保障粮食安全、推动落实乡村振兴“1+5”一揽子政策,力争用3年时间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眉山市8月提出构建“一核三带十片”粮食高产高质高效示范引领新格局;推进“鱼米之乡”创建,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天府菜油”行动……四川着力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先后布局75个优质稻基地县、20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48个油菜大县,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成色十足。
插上科技赋能的“翅膀”,书写“优粮”新答卷。从45前古蜀先民播下第一粒水稻种子,到承载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日前,四川代表团新闻发言人郑莉在介绍学习讨论__报告情况时,将“天府粮仓又增添科技的新粮”话题带上了党的__, 可见,“科技新粮”成为盛满中国粮仓的关键。旗帜指引方向,核心领航未来。四川历来注重坚持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开展科技新粮,超级稻种子芯片“卡脖子”技术攻关,让“好种子”带来“好收成”;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把“在田的丰收”转变为“到手的丰收”;无人机播撒农药、“种田管家”打理水稻、农技专家在线看田,让“会种田”变成“慧种田”……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烘”全程机械化生产,让现代化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让科技成果在田野上“大展宏图”、为大国粮仓“保驾护航”,“藏粮于技”书写蜀乡“优粮”答卷。
落实“长牙齿”的硬举措,续写“天府粮仓”新故事。从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到家喻户晓的“天府粮仓”,绿野平畴、河渠交错、沃野千里,人富粟多……成都平原日渐成为中国高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中心。丰收捷报传,天府粮满仓。邛崃市十万亩高标准农田粮油产业示范园首次进行百亩规模连片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708.8公斤;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超级稻品种“川康优6308”平均亩产达783.6公斤,相对普通优质水稻的亩产高出180多公斤;眉山永丰村水稻平均亩产680公斤,核心区水稻亩产达700公斤,粮食总产量超过了4000吨……高水平建设“天府粮仓”,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也是传承着这份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这是四川各地坚决落实“长牙齿”的硬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耕地总量稳中有升、质量稳中向好,确保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长期稳定供应,积厚成势的“天府粮仓”的故事正在续写。
09金融全英 陈绮娴 20090200925
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故乡,也是五洲通道和资源宝库。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海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大国崛起之路就是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控制海洋之路。因此已过的海权极为重要。下文将回顾中国海洋的发展史,在谨记历史教训的同时,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威胁与挑战,并为日后的海洋发展战略作出自己的一番展望。
关键词:海洋战略 国家安全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和人类的故乡,也是五洲通道和资源宝库。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代欧洲就有了海权思想的萌芽,人们从古希腊、迦太基、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通商要道的斗争中总结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19世纪末期,近代美国海权理论的奠基人马汉提出了海权思想,把争夺海权、控制海洋作为控制世界的关键,明确提出了海权“对于世界历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海权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大国崛起之路就是走向海洋、经略海洋、控制海洋之路。
辉煌与屈辱
中国是岛屿众多的陆海兼备的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是世界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最早的国家。从沿海地区居民大规模采拾贝类开始计算,中国海洋渔业至少已有7000年的历史,而利用海水制盐则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1405年~1433年,明朝郑和率领庞大的远征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是中国航海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是组织最为严密、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技术最完善的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充分表明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完全可以成为海洋的征服者!
中华民族虽然最早走向海洋,但并不具备海洋民族应当具有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近代中国备受列强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洋意识淡漠,海军力量薄弱,海防废弛。中国经略海洋的历史,既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也有“禁海”政策的倒退;既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胜利,也有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的屈辱。1840~1940年100年中,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我国479次,规模较大的84次,入侵舰船1860多艘,兵力47万多人,迫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50多个。历史上中国人的海洋观和海洋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陆轻海,始终存在海防与塞防之争;航海技术先进,但航海的经济效益低下,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视大海为地理障碍和天然屏障,而不是把大海看作国际通道和资源宝库。以上种种问题,当然有时代背景和科学技术限制的原因,但海洋意识的缺失不能不说是最根本的原因。
威胁与挑战
海洋占“蓝色星球”地表总面积的71%,号称解决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第六大洲”。海洋既给人类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在面临可持续发展大课题的新世纪,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全球环境变化和陆地资源消耗加速,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在生存、发展及安全方面对海洋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代海洋战略竞争主要是围绕着争夺海洋权益而展开,集中体现在争夺海洋岛屿和礁盘、争夺管辖水域、争夺海洋资源、争夺海上战略优势和争夺海上战略通道控制权等方面。
海洋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强盛,海洋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中国现实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目前,中国仍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主要大国。危害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没有消除,祖国统一大业仍然任重道远。我海上主权和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我周边重要海区受到美日等国的战略遏控,海上战略通道受到多种安全威胁,西太平洋安全态势严峻——我国的海区处于半封闭状态,出海口处于“两条岛屿锁链”和西方军事强国“三线基地网”的军事高压之下,前出大洋容易遭到封锁、控制和监视,在地缘上处于不利的态势。美国基本上控制了西太平洋地区,并且在不断强化前沿军事部署,在关岛等战略要冲部署战略核潜艇、战略轰炸机等远程打击力量。同时,美国不断加强对中国大陆、周边海域的侦察与监视。2001年发生的中美“撞机事件”和最近发生的美国间谍船侵犯中国领海事件,说明美国时刻没有放松对中国大陆的围堵遏制。美国仍在奉行扩张型和进攻型的海洋战略,极力拼凑“亚洲版北约”,马不停蹄地构筑针对中国的“全月形包围圈”。这种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都难以消除,成为国家安全的巨大隐患。
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在海洋划界、海洋权益及岛屿归属问题上存在着争端,在有可能划归我国的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争议的区域达150万平方公里。中国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岛礁被侵占的问题十分严重,其中以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最为突出。中日在东海的争议,大陆架和钓鱼岛问题最为关键。南海问题的解决面临日益复杂的局面。南海争议最激烈、最集中的焦点在南海群岛。南海群岛总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方面一共拥有8个礁,越南占了29个岛礁,菲律宾占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占了5个岛礁。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南海海域投入开采的油井已超过1000口,这些油井绝大部分位于南海断线中国一侧海域,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则执行“介入但不陷入”的政策,把南海问题当成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牌。
海洋作为天然国际通道,战时能否畅通,决定着海上战争的胜负;平时能否畅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美国在世界上选择了16个通航海峡和水道,作为控制全球大洋航道的咽喉要道。这些海峡和水道被封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受到破坏和影响。目前,我国的海洋航线主要有北行、东行、南行和西行航线。其中从我国东部沿海和南海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西行航线对我国来说尤具战略价值,堪称“海上生命线”。目前,我经济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60%,我对外贸易额超过90%通过海运实现。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六成是驶往中国的,其中绝大部分是油轮。我国80%以上的石油进口依赖这条充满变数的咽喉要道。但是,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一些重要海峡通道安全并不掌握在我手里,这些重要海上通道受到大国争夺、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发生危机或战争时极易被切断和封锁。
力量与能力
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经略海洋已经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战略。中国海洋战略的核心支柱是海上力量。国家海上力量不是指单纯的军事力量,而是指国家拥有的用于开发利用和控制海洋的整体实力,包括海上运输船队、海洋科学考察船队、渔业捕捞生产船队、海洋资源开发作业船队、海洋医疗救护船队等,其中最核心的力量是海军舰队。目前,我国是世界两大海洋运输国之一,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五,集装箱出口居世界第一,远洋渔船1700多艘,已经初步具备了海洋大国的“硬件”实力。经略海洋要求国家利益拓展与维护利益安全的能力应同步发展,国家海上力量的使命任务与国家利益需求相适应。中国的海上利益在哪里,中国的海上力量就必须到哪里。建设以海军为主体的强大海上力量,充分发挥海陆兼备的地缘优势,无疑是中国维护和利用战略机遇期的必然战略选择。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陆地边界长2.2万多千米,海岸线总长1.8万千米。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日本,韩国,东南亚多个国家隔海相望。随着21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世界各国的合作不断加强,世界经济也不断发展,但是有关乎利益的问题上就会有摩擦和纠纷。近年来中国经济发速发展,在世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因素很不稳定。
首先,由于中俄关系中最麻烦的边界问题已在2008年得到彻底解决,黑匣子岛也进行了重新分割。现在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双方不仅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实现了两国领导人的互访机制。双方承诺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两国又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轴心国。因此,在北部应继续发展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扩大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加强双边政治军事互信与协调,共同应对本地区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危机。而在东北地区,朝鲜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北的稳定甚至间接影响着渤海、黄海的安全。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半岛的由于朝鲜的激进行为,加之美国有意向中国示威。美、日、韩三国在黄海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航空母舰也接近了中国主权海域,一度引起了中美关系的紧张。其中钓鱼岛事件也引起了中日关系的紧张。可见,中国黄海地区安全环境存在不稳定因素。国家通过外交,来维护东部地区环境安全。
中国海域面积广阔,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南沙群岛主权之争一直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目前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常常受制于岛礁主权的争执,而2011年越南菲律宾先后挑战中国南海主权,并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围绕南海水域、岛屿的主权争夺愈演愈烈,并日益复杂化和国际化的态势,已经成为维护我国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西藏、新疆地区也是我国安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一些企图分裂国家的人的挑唆,2个地区经常发生恶性抢砸斗殴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合社会稳定。国家要加强重视,维护地区稳定来西部地区实现安全环境。
我国是一个拥有漫长边境线且边境地区情况异常复杂的国家,因此维护我国的边境安全则显得极为迫切。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因此我国的边境安全战略具有自己的特点。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边界指国界。“国家边界的作用在于确定各国之间的领土范围,它是一条划分一国领土与他国领土或与国家管辖范围之外区域的界线。”[1]而所谓的界线则是抽象意义上的概念,在现实中,国与国之间的界线不是一条几何层面上的线,有的是以山脉、湖泊、沙漠为界线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边界。而有的则是人为边界,人为边界大多与殖民活动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边境与边界的含义有联系又有所不同。边界是指划分两国领土的界线,而边境则是指边界线两侧的一个地带,是国家为了保卫边界不受侵犯,维护边界地区安全和良好的社会秩序,防止与邻国发生边界纠纷,而在边界线的浅近纵深内划定的一个区域。[2]其宽度不等,有的以相应的行政区域划分,有的以边界内侧的垂直等距线划定。
“边境地区”指靠近边界的地区。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边境地区的划法不一:一般按县(市)、乡的行政区域划分;也有的按边界内侧的垂直等距线划定。“边境管理”指为维护边境地区的良好秩序,保护边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战略是指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安全战略,就是安全主体实现其目标的方法与策略。[3]边境安全战略即国家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而制定的具有指导性的策略。一般情况下,边境安全战略受国家安全思想、国家体制、地缘环境、综合实力等方面的影响,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虽然说全球化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村子”,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频繁,但是国家边界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却依然存在。边境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境安全战略,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拥有不同的邻国及边界现状,执行不同的政策以及面临不同的任务及具有不同的民族精神等,所以不同国家的边境安全战略具有不同的特点。我国边境安全战略是根据我国的综合情况制定的,因此不仅服务于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具有鲜明的特点。
二、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内容
(一)我国边境安全对外战略的内容
1.传统安全因素对边境安全的影响。
由于边境的特殊位置以及边境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使得边境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受邻国的威胁。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边境安全曾经遭受过前苏联、印度等的军事挑战。例如,从1962年起,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侵入线北扯东地区,连续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武装进攻。[4]当苏联在苏中、蒙中边界部署百万大军时,我国的边境安全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虽然,现在我国与大多数陆地邻国的边界问题已经解决,边境安全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海上划界问题极其严重,因此海上边境有可能重新面对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此外,由于印巴双方争夺的克什米尔地区与我国接壤,因此,如果印巴局势失控,那么传统安全因素也将有可能危及我国边境安全。总之,不管是从历史教训分析,还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抑或是研究我国的周边形势,抵御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依然是我国对外边境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2.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军事和武力不再是威胁国际社会的主要因素,但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却成为影响国际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因素。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影响我国边境安全的非传统安全因素不断凸显: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毒品、偷渡、境外赌博、跨界民族等问题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逐渐在增强。中国边境地区的跨境民族问题新疆最为突出,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有9个跨境民族。[5]21而中朝边境地区有大量的朝鲜族居民,一旦朝鲜半岛局势动荡,大量难民涌入,局势很难控制。[5]20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不但影响到边境地区的民族稳定、团结,而且还影响到边境地区的社会秩序及社会环境。另外,打击和预防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也比较困难,一方面我们缺乏经验,另一方面这些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方式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且彼此之间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所以,新形势下,预防和打击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是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
3.推动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
首先,边境所处的地理位置要求推动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边境地区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毗连区,因此双边关系对于边境安全的影响非常大。历史上由于双边关系恶化而导致我国边境安全受到挑战的事例不胜枚举;现在随着我国睦邻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边境安全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例如,1997年4月,“上海五国”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6]82这一协定的主要内容是:将中国与俄、哈、吉、塔四国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睦邻友好相适应的最低水平,使其只具有防御性;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单方面军事优势;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不进攻;裁减和限制部署边界两侧各100公里纵深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边防部队的人员和主要种类的武器数量,确定裁减后保留的最高限额;确定裁减方式和期限;交换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有关资料;对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核查等。[6]82其次,不管是抵御传统安全因素还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对边境安全的影响,都必须建立在睦邻友好的基础上。一方面,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影响,因为友好国家间主要以和平方式来解决矛盾与冲突,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传统安全因素威胁我国边境安全的可能性会降低。另一方面,睦邻友好关系有利于共同协作打击和预防非传统安全因素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威胁,因为如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偷渡、走私等非传统安全因素不仅会给我国边境安全带来消极影响,而且会给邻国边境安全带来同样的消极影响,所以,只有双方进行合作,才能有效打击和预防非传统安全因素对边境安全的影响,而合作则必须建立在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的基础上。2001年6月,五国元首另加乌兹别克斯坦元首在上海宣布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并决定在比什凯克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中心”。[7]
(二)我国边境安全对内战略的内容
1.政治安边。
首先,通过政治途径与周边邻国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真正做到睦邻友好、稳定周边。其次,妥善解决与周边邻国的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形势下出现的跨境犯罪、恐怖主义以及其他问题等,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既要考虑我国的边境安全与稳定,又要考虑到邻国的相关利益。最后,通过政治途径加强我国边境地区与周边邻国的交流与合作,拓宽维护我国边境稳定所需的空间。
2.经济富边。
首先,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应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所倾斜,如鼓励边民根据边境地区的具体情况,从事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等。其次,国家或地方政府应负责改善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扫清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障碍。例如西藏在积极发展边境地区的经济时积极投入资金406万元,建设列孜、日东、普兰3个边贸市场。启动吉隆口岸、亚东口岸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口岸通关环境。
3.军事防边。
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军事防边,不管国际社会经历怎样的变迁,边界在维护我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免遭外敌入侵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军事防边的重视。其次,提高边海防防卫和管理控制能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警民联防联管的边海防队伍。
4.法治稳边。
首先,完善国防立法和边海防法规,依据法律规定来维护我国的边海防安全。我国陆续颁布了国防法以及领海及毗连区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完善边海防政策规定,做到依法管边、依法管海。只有这样,才能依法捍卫我国的边海防权益,使我国的边海防权益有法律保障。其次,依法治边,使边境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秩序,达到稳定边境地区的目的。
5.管理控边。
边境管理部门首先应提高其管理能力,改善管理方式,切实做到对边境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创造边境口岸良好的通关环境,建立有效的边境社会秩序,尽最大能力消除各种影响边境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从而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使边境地区更具有吸引力。其次,切实增强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边境管理不再是单纯的管理活动,而是以管理来服务于边境地区全面发展的服务活动。
6.文化兴边。
首先,要求我国向边境地区输入先进的文化,以先进的文化来培养和熏陶边境地区的居民。与此同时,还应在边境地区营造重视文化生活的良好氛围和健全的文化教育机制,使文化兴边成为维护我国边境安全的一个长久战略。其次,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从思想上改变对边境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抛弃那种认为民族文化是边境地区现代化的绊脚石的错误看法,重新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正确看法。
7.爱民固边。
爱民固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民,即边防工作者首先从思想上把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看作边防工作的坚实后盾,在思想深处认可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在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与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打成一片,急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之所急、想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之所想,真正解决边境少数民族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愿意、同时也有能力参加到防边工作中来。二是固边,“爱民”是方法,“固边”是目的,即通过爱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扩大防边的群众基础和后备力量,从而达到固边的目的。
8.和谐周边。
和谐周边战略既要求我们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与交流,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不断深入,妥善解决彼此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增强与周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共识,为和谐周边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边防通过日常警戒执勤、边境管理和协商解决边境、海上事物等大量边防实践活动,准确表达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政治诉求和良好愿望,努力增进双方的信任和了解,积极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展示我国和平解决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诚意。[8]191
三、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特点
(一)以新型安全观为指导思想
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传统安全观是无法给一个国家带来真正安全的,当一个国家不惜一切代价来追求其自身安全时,不自觉地使自己陷入了“安全困境”。即一个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大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换句话说,即把自己的国家安全建立在别国不安全的基础上。我国边境安全战略追求的是新型安全,即将本国的边境安全建立在别国也安全的基础上,主要是周边邻国边境也安全的基础上。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维护边境安全的实践首先应该以和平方式为主,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解决彼此之间的边界矛盾或者利益纠纷。其次,在维护本国边境安全时应以不损害邻国的安全为基本要求,当然这也需要邻国在维护其边境安全时不损害我国的边境安全。中国一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严格按照与周边邻国签订的边界条约和有关协定、协议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陆地边界和管辖海域实施防卫和管理。[8]214最后,边境安全的维护应该尽量取得邻国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应加强与邻国之间的合作。就目前情况而言,恐怖主义、毒品犯罪、偷渡以及跨境犯罪等不良势力大都以边境地区为根据地,或者借道边境地区完成其罪恶活动,这些活动将会给边界线两侧的国家带来消极影响,因此需要彼此之间合作,共同打击这些犯罪活动,维护彼此共同的边境安全。
新安全观的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 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已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8月,中国向东盟地区论坛提交了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新安全观首先在上海合作组织中付诸实践,也在2008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得到进一步体现。该宣言强调应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寻求建立相互信任的途径,加强海洋环保、搜寻与救助、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反映出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开展南海合作的共同意愿。
上海合作组织是对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从1996年“上海五国”进程启动以来,中、俄、哈、吉、塔五国先后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并率先提出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鲜明主张。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六个成员国相继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反恐斗争,稳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倡导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合作模式。
(二)以维护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为最终目的
我国边境安全战略追求的不是边境地区某一个方面的安全,而是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其主要表现在我国既追求陆地边境安全,又追求海上边境安全;既注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注重面对现状,放眼未来;既要尽最大努力减少传统威胁对边境安全的影响,又要消除非传统威胁对边境安全的影响;既有采取措施打击不良势力对边境安全发起的挑战,又积极发展边境地区,并希望在发展边境地区的基础上维护边境安全等。
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既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还包括文化安全、宗教安全、民族安全等方面,并且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是建立在发展边境地区的基础上。以边境地区的全面发展为边境地区的全面安全奠定基础,以不断维护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为边境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三)以发展我国边防力量为基础的睦邻合作作为维护边境安全的主要方式
传统思想认为,边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维护边境安全则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当然这种认识在今天也依然正确。但是,由于国家间的交往日趋频繁,所以影响边境安全的因素则日渐增多,并且呈现出跨境特色,面对这种新情况,必须调整维护边境安全的方式。首先,需要积极发展我国的边防力量。文事必有武备, 是积千年之久的中国智慧,中国文化的辩证思维表明,文事与武备, 是相互依托、互为条件的。[9]强大的边防力量将会使我国掌握维护边境安全的主动权,但是强大的边防力量不单纯指边防武器装备,还包括边防思想、战略、人才以及边防实践能力等一系列内容。其次,积极发展睦邻合作,维护边境安全。发展我国边防力量与加强睦邻合作并不矛盾,这是因为发展我国边防力量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我国的边防任务,维护我国的边境安全,而不是为了挑战邻国的边境安全。同时,积极发展边防力量也为加强睦邻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只有这样,加强睦邻合作才会有效,维护边境安全也才会更顺利。加强睦邻合作可以对那些挑战边境安全的不良势力形成境内外夹击之势,挤占其发展空间,并运用国际合力对其进行有效打击,更好地维护边境安全。最后,发展我国边防力量和加强睦邻合作二者不可偏废,也无法相互替代,所以新形势下,既要积极发展我国边防力量,推动我国边防的现代化进程快速前进,又要积极寻求睦邻合作,共同打击非传统威胁对边境安全的挑战。
(四)以外交途径促进边境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
我国边境安全战略与外交的关系非常紧密,外交不仅积极的为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制定创造条件,同时也为边境安全战略的实施保驾护航;反过来讲,我国边境安全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外交政策和原则,并将邻国间的各种条约、协议付诸实施。我国边境安全战略无法与外交截然分开,因为边界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需要外交的积极介入和积极斡旋,加强睦邻合作,维护边境安全依然需要外交的桥梁作用,发展边境地区也要通过外交方式营造有利环境等。以外交途径促进边境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既是边境地区涉外功能的要求,也是边境地区涉外功能的体现,同时也反映了边防工作的涉外性。总之,以外交途径促进边境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要求我国边境安全战略仅仅跟随我国外交的步伐,特别是周边外交的步伐,贯彻外交的各项方针和政策,遵守外交的各项原则,并在维护边境安全的实践中检验这些方针、政策和原则。
摘要:边境安全战略是维护我国边境安全的总战略,它是在综合分析我国边境安全环境以及边境地区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同时也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特点是:以新型安全观为指导思想;以维护边境地区的综合安全为最终目的;以睦邻合作为维护边境安全的主要方式;以外交途径促进边境安全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边境,边境安全,边境安全战略
参考文献
[1]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43.
[2]毛振发.边防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67.
[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7.
[4]方连庆,刘金质,等.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50.
[5]朱听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6]唐希中,刘少华,陈本红.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1949-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思想、实践、前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229.
[8]李星.边防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191.
一、软实力:存在于价值关系中的隐性力量
目前,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人员在对软实力特性、内涵等问题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软实力的特征,有的归结为无形性、渗透性、扩张性与传导性,有的归结为非强制性、非物质性、道义合法性、时代进步性,有的归结为自主性、变通性、不对称性,等等。对软实力的内涵,有的归结为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有的归结为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民族习性、政府素质等精神因素,有的归结为民族文化、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外交政策、国际形象。这些对软实力理解上的分歧和差异,使人们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对软实力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严谨性产生质疑,也成为一些研究人员诟病软实力理论的原因之一。当我们从宏观上把硬实力与软实力进行比较的时候,不难发现,软实力是一种价值性力量,而硬实力是一种实体性力量;软实力是存在于价值关系中的隐性力量,其作用的发挥或者说功能的实现需要在双方或多方价值的认同或同构中完成,在不同的外交关系中同一软实力资源的功能迥然不同,其功能具有不确定性、非量化性、可扩展性、交互性等特点。硬实力则是一种独立自在的显性力量,其作用的发挥是直接通过军事、经济、科技、人口、国土、能源等有形力量的威慑、强制和支配来完成,具有确定性、可量化、单向度等特点。对于软实力的价值存在于关系性的互动、生成、建构中,而不是客观、独立、自在的,苏长和先生曾做过非常富有启迪的论述,在他看来,“软权力是关系性权力,硬权力是因果性权力”①,这为我们准确把握软实力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把软实力理解为一种需要在双方或多方价值的认同、选择和同构中激活和实现的价值性力量而非客观固定的实体性力量,我们就不难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的外部特征,如存在形态的无形性和非物质性,价值形成机制的关系性互动和重构,功能实现方式的认同、吸引和同化,功能时效的可拓展和可传导,等等。也即在价值性软实力的视角下,软实力的这些特性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我们对软实力的把握才能更趋科学。把软实力作为一种价值性而非实体性力量看待的时候,软实力的内涵或构成就可以理解为:一切在国际关系中可以对外产生非强制性、非约束性影响,从而为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地位发挥作用的精神性、文化性、制度性因素。较之硬实力的内涵而言,软实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普遍性,硬实力中蕴藏的精神性、文化性、制度性因素也是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既要从不同的视角对软实力的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和解读,也要对不同条件和背景、不同国际关系环境中的软实力需求和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软实力资源的作用,为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和谐共赢是软实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领域出现软实力研究的热潮有多方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世界政治格局由冷战转向了对话和合作,由对抗转向了缓和,这一发展趋势为运用精神性、文化性、制度性因素施加柔性影响的软实力提供了合乎其本性的战略发展空间。“全球化是软实力得以大行其道的一个大背景,是软实力重要性不断凸现的一个重要原因。”②推动软实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作用愈益突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软实力本身所蕴藏的追求和谐共赢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逻辑。正如我们先前指出的,软实力是通过文明和文化的价值性认同、选择和互动提高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正是由于其内涵是一国的文明和文化以及其外化的政策、制度、行为方式、发展模式等价值性的要素,软实力的运用必将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激发新的文化创造力,从而促进世界的共同繁荣。而硬实力的极端运用导致战争和灾难。由于独特的吸引、同化、认同等软性价值实现方式,使得国际关系的主体之间在精神上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软实力的发展和运用必将使世界趋于和谐而不是对抗,趋于平等而不是强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和谐共赢是软实力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软实力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必将推动世界的和谐共赢。
三、和谐世界理念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
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倡议后,这一蕴含着丰富内涵的中国国际政治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一方面为中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确立了新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为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建立世界新秩序发挥了观念建构和行为影响的双重作用。在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中,中国软实力建设获得了强大的战略支撑,找到了更符合其发展规律的目标、原则和途径定位。
(一)突出“和衷共济”,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是中国软实力发展的根本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和平、发展、合作成为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使得贫富差距扩大,引发新的国际冲突和地区动荡,非传统安全威胁明显上升,世界性问题增多,这也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危机和问题。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正是因应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从全球国际关系的层面倡导“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发展的均衡、普惠、共赢,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这种国际体系互动性中的合作共赢、国际体系秩序变动中的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体系力量构成中的平等多元,正成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根本目标。
(二)突出“和而不同”,强调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是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世界理念主张尊重各民族、国家和地区文明的特殊性、独立性和多样性以及发展模式的多样化,主张在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互动中共同发展,在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包容和尊重中协力构建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为以文明和文化的认同、选择和同化为基础的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也即和谐世界理念倡导的尊重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和运用要认同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存在,要尊重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只有遵从这一原则,别的国家和地区才能真正尊重、接受和認同中国的软实力输出,中国的软实力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三)突出“以和为本”,注重国际关系主体间文明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互动,是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根本途径。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理论强调权力、冲突和武力的重要性,国家文明和文化的价值性作用被排除在外交决策的核心视域之外。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理论对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矫正,强调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国际间的合作与和平共处将取代权力和冲突,但在他们看来文明和文化的价值性作用在外交决策中只是处于从属性辅助性的地位。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将“和”作为中国外交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超越了传统国家中心主义的狭隘立场及其所采取的权力、斗争、对抗的行为方式,凸显了广义上的文明和文化认同对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重要作用,这为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指明了根本路径。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是出于继续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用心,是立足于美国私利的自由主义外交原则的产物。中国的和谐世界理念立足于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立场,站在构建全球国际政治伦理新秩序的层面,而不是出于中国的一己私利,这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提供了不同于西方软实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注释:
①苏长和:《中国的软实力——以国际制度与中国的关系为例》,《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②陈玉刚:《试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国际观察》2007年第2期。
作者系公安部一局干部、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级博士研究生。
【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推荐阅读:
论21世纪中国战略05-26
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06-16
中国国家森林公园07-11
中国国家行政干部级别12-14
中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12-26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12-19
“中国是一个传统国家”的作文01-12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保证合同11-19
中国当代社会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分析12-06
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