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的工作制度(精选8篇)
一、干警工作时间必须着装整齐,按规定时间,准时到达工作岗位,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二、执勤岗位和工作时间应保持冷静,集中精力进行工作,不得上网玩游戏、下棋、打牌,高声谈笑、嬉、耍打闹。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或责任区,不得办私事。
三、干警应做好工作记录,每周一上午召开所务会,汇报情况,研究和布置工作,检查执行纪律,条令的情况。
四、对罚没、拾遗财物和赃款赃物,应认真办理登记保管手续,专人负责,按规定及时处理。
五、做好保密工作。凡属机密事项,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与无关人谈论内部机密。
一、从修订法律法规的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一) 通过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来解决派出所行政主体地位问题。
1、当前的公安派出所是行政法上的非行政主体
在法律上, 主体是指有独立意志, 可以独立行动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人。行政主体应为法人, 因为只有法人才具有主体的“有独立意志”的特征, 也才有可能承担行政法律的最后责任, 如经济赔偿等。
《治安管理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管理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这些法律条文是我们确定当前的公安派出所不能成为行政主体的法律依据。
2、赋予派出所行政主体地位的现实考虑
根据《治安管理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公安派出所只能决定“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河南警务体制, 将过去的市公安局—县 (区) 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治安管理旧体制改为市公安局—派出所二级管理模式。这样, 派出所就毫无选择地要承担了原公安分局全部的职责和任务, “提升”为治安管理的主要执法机关, 要决定和处理大部分治安管理案件, 不但要管辖“警告、500元以下罚款”, 而且要管辖“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的罚款”等等。派出所要独立承担这些职责任务, 但是其非行政主体的地位使其不能对这些行政执法工作独立负责, 与责权统一的依法行政理念不符。因此, 为巩固警务改革成果, 必须赋予派出所应有的行政主体地位。
为使新派出所担负原公安分局担负的职责任务,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 上级公安机关授权其“行使县级公安机关职权”。但是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之下, 这种授权显然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为使新派出所行使县级公安机关职权, 唯一的途径是修改相关法律条文。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 还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研究与探讨。
3、修改《治安管理法》《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的探讨。
现行《治安管理法》第七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可修改为“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负责辖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修订理由简要说明:由原有条文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修订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打破行政区划”设立派出所的实际, 不再强调公安机关同地方人民政府的对应;也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中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的实际, 这样, 就可以为确立新派出所的行政主体地位提供法律依据。
现行《治安管理法》第九十一条:“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可修改为“治安管理处罚由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决定。”修订理由简要说明:由原有条文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修订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打破行政区划”设立派出所的实际, 在河南现有警务改革模式下, 不再强调公安机关同人民政府的对应, 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契合了河南警务改革中新组建的派出所“按县级公安机关要求建制, 改革后的派出所也从副科级单位升为副处级单位”的实际, 这样, 就可以为扩大新公安派出所的职权范围提供法律保障。
现行《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可修改为“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修订理由简要说明:对原条文全文保留, 保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的“领导、指挥机关”地位;增添“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条文, 为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 (如派出所) 确立行政主体地位并行使原公安分局职权提供法律保障。
(二) 通过对《刑事诉讼法》的重新解释赋予派出所独立办理刑事案件的职权, 解决警务体制改革与刑事诉讼法的适法困惑问题。
上文已经提及, 《刑事诉讼法》第3条关于国家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分工是:“对刑事案件的侦查, 拘留, 执行逮捕, 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 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提起公诉, 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 其他任何机关, 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在以往传统的刑事诉讼模式中, 这里的公安机关不可能解释为公安派出所, 因为以往和当前的派出所不是一级独立的公安机关, 它没有独立的办理刑事案件的资格, 也无权决定适用刑事强制措施, 当前《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拥有刑事案件侦查权和采取强制措施权的最低一级公安机关是县 (区) 级公安分局, 公安派出所绝对没有对刑事案件处理的决定权的, 它只能在县 (区) 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指挥下实施对刑事案件的职权。
但是, 如果按照上文建议将《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修改为“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 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 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 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公安工作, 是本行政区域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副处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 负责本辖区的公安工作。”《刑事诉讼法》第三条中的公安机关就可以包括公安派出所, 因为在这样的法律框架下, 公安派出所已经成为一级独立的公安机关, 它就可具有独立的办理刑事案件的资格, 就有权决定适用刑事强制措施, 就具有对刑事案件处理的决定权。
二、从推进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做好后续系统协调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由于公安系统“单兵突进”, 新的公安组织体系与法院、检察院乃至与财政、人事等行政部门之间的法律及行政协调关系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如果不有效进行系统协调, 改革推进工作将举步维艰, “新派出所”就会同上海等地新设机构“警署”一样, 会因性质不明和缺乏应有的系统协调性而半途而废。
目前改革中的河南公安亟待行政、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警务改革的推进, 客观上需要从推进司法、财政、人事等部门的配套改革做好后续系统协调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对于需要改革配套的部门来说, 要进行改革配套也需要很高的成本, 所以相关部门对警务改革不一定认同、支持, 对改革配套不一定持积极态度。对公安部门来说, 进行系统协调、促进改革配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系统协调和改革配套需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 需要突出各级权力机关的主导地位, 以推进系统协调问题的解决。对河南来说, 就是要建议省委做好政策指导工作, 就是要建议省政府进行行政干预, 就是要建议人大在改革配套方面开展立法活动。
当然, 系统协调和改革配套需要组织行政、司法、财政、人事等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对系统协调的可行性调研和探讨。系统协调、改革配套最好循着“试点”路径展开。比如先集中在一个省辖市进行试点, 在成熟经验形成之前不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强行推行。
在实务工作方面, 最基本的是要使新型警务体制在纵横两向上实现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配套对接, 开通公安派出所与特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之间的“直通车”, 有效解决区域管辖对接与从属关系错位的问题。
解决派出所警务保障问题也是完善派出所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我国在体制设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供给上是按相应级别配套安排的;地方各级相应的国家机关根据相关组织法的安排进行规划与财政供给。改革前, 公安分局受市局和本级 (县区级) 人民政府的领导与财政安排的财政安排。要将派出所所需经费纳入公安局年度预算, 由公安局直接管理。明确派出所警务保障由区 (县) 人民政府负责, 并制定追责条款, 党委政府不按规定拨款或违法附加条件的, 公安机关可向上级政府或权力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拨款, 确保经费到位。同时, 要健全派出所经费使用规范, 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管, 增强节约意识, 严格区分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基本办案经费, 避免因挤占和挪用而导致经费不足。
三、从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的层面来完善派出所制度。
(一) 通过完善用人导向制度、用人激励制度来确保民警主动下沉、爱岗敬业。
改革牵涉到利益调整, 最敏感的是人事调整。人事调整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职级职务调整, 二是工作岗位调整, 三是经济待遇调整。要激励民警主动向基层下沉, 又要确保民警爱岗敬业, 怎么办?通过政策倾斜来实现这一目的应该较好的选择, 这里政策包括经费政策和政治待遇政策。
(二) 通过公安高校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来适应公安工作“一警多能”的需求。
在河南警务改革中, 大力推行“一警多能”。但是, 目前, 人民警察来源主要是公安院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和少量从地方调入的干部。现在的公安院校, 专业分工明确, 分为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刑事侦查等, 对每一个公安院校毕业生来说, 并非“公安公正多面手”, 在这种背景之下, 变呈现“专业能手多, 多能全才稀”的局面。所以, 在公安院校未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前, 实行“一警多能”不但会加重一线民警的工作压力, 提高一线民警的公正难度, 而且会降低执法质量。
为适应公安工作“一警多能”的需求, 客观上就需要公安院校建立“全能培养模式”制度。这不但要求公安院校对学生进行“全能型教育”, 更需要公安院校与公安工作实战单位联合进行“全能型锻炼”, 确保毕业生一出校门, 就能满足多个公安岗位的工作需要, 成为“全能警察”。
(三) 在实践中推进完善“首席民警”制度和“末尾民警培训辞退”制度。
“首席民警”制度是河南警务改革中提出的警察激励机制的新举措, 根据这一制度, 经考核工作成效突出的社区民警评为“首席民警”, “连续五年”获得“首席民警”荣誉称号的警员享受科级待遇。这一举措给了派出所社区民警奋斗的希望和方向, 不失为“栓心留人”良策。但是警员享受科级待遇需要“连续五年”获得“首席民警”荣誉称号, 这种制度设计缺陷明显, 因为五年间有一年未获“首席民警”称号就与朝思暮想的科级待遇失之交臂, 易使警员产生自暴自弃的逆反心理, 进而影响制度激励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2009年《消防法》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了公安派出所消防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始终处在公安工作的“最前线”,进行消防监督工作有其自身的条件优势,在预防火灾多发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对策。
一、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小型商店、酒吧、招待所、餐厅、休闲健身等场所迅速增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这些小场所的增多也带来了很多火灾事故隐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数量日益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各类火灾事故日益频发,加大消防监督力度“呼之欲出”,但消防监管只依赖于现役公安消防机构,在人员配置上会略显不足。所以,让公安派出所担负起小场所日常的监督执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
依据《消防法》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20号)的规定,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日常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就是对本辖区内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居民(村民)委员会、以及个体工商户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督促整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消除火灾隐患工作,以及对辖区单位职工、村(居)民宣传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单位,具有点多面广、对辖区情况明确、与辖区单位接触紧密、执法便利等独特优势,连同专职消防人员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对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等工作具有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意义。
二、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安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确认和提升,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也逐步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重视。相对于公安机关的专设消防机构,公安派出所始终处在公安工作的最前线,具有警力资源、社会资源、执法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消防安全存在监管失控、漏管的现象,尤其是乡镇、社区的防火工作略显薄弱。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内部问题。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效果不理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暴露出的内部问题是关键。首先,是对派出所监督消防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很多派出所民警来说“消防工作是消防队的事儿”这个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年了,虽然2009年已经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主体地位“正名”了,可是派出所民警在旅行消防监管职责的过程中,仍然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有些基层派出所认为消防监督工作不是派出所工作的主业,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上的干劲儿少了,长期下去就很容易造成消极怠工,为火灾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一些辖区单位对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也不能理解,监管工作略显“名不正,言不顺”,有的单位甚至拒绝和不配合公安派出所的检察工作,造成“派出所不愿意管,单位也不愿意让管”的局面,消防监督工作出现真空。
其次,就是派出所消防监管业务水平不足。其实消防监管工作并不象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涉及物理、化学、法律等多学科,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和长期实践才能胜任。而公安派出所的民警只是经过了短期的培训,加上派出所平时工作较为繁杂,还要处理各种社会治安案件,对于消防知识的学习略显力不从心,导致派出所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善于开展消防监督检查、消防行政执法以及火灾原因调查工作等。一些派出所民警在进行日常消防检查时,由于专业知识限制,加上工作经验不足,消防监督业务只是停留在“上看线头,下看烟头”的工作水平,对易燃建筑材料、建筑防火无能为力,民警开展消防检查时看不出火灾隐患、提不出整改方案,不利于消防工作的开展。
再者,就是警力、装备不足,职能分工不明确。如今,公安派出所像其他基层监管单位一样也面临着编制少、警力不足,但任务重的矛盾。大多数派出所的民警既要承担治安、刑侦等任务,还要负责消防监督的工作。有些基层派出所受到经费制约还存在消防设备不足的问题。由于派出所民警流动性较大,常常面临刚刚培训好的消防业务熟练的民警过不几天就被调走的尴尬局面,并不像专职消防人员职能分工明确。
二是外部问题。《消防法》和公安部120号令只赋予了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的职权,并没有赋予公安派出所消防行政处罚权和火灾调查权。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也有部分地区赋予了公安派出所一定的消防行政处罚权和火灾调查权,但其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存在一定争议的。
如今各地下放给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权限不一致,导致很多公安派出所民警都抱着“干或者不干都一样”的态度,有些民警还担心执行消防监督工作后多承担责任,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消极怠工。
三、解决内外问题,改进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管工作
公安派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人熟、地熟、资源熟的优势,是所在辖区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力军”。近年来,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管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我们也应看到实际工作中的不足,长期发展下去,会一定程度上制约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进行,同时也会造成民警开展工作信心不足、干劲儿不大等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改进派出所的消防监管工作。
一是明确定位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主体”地位和职能。针对部分辖区单位和公安派出所自身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的模糊认识,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辖区单位和公安派出所民警充分认识到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公安派出所的神圣职责,也是公安派出所应尽的法律义务。派出所的相关负责人也要从思想上重视消防工作,在消防监督工作中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彻底消除“为他人作嫁衣裳,干的都是消防队的活儿”、“消防工作与派出所无关”的错误观念。
二是要切实加强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业务培训。应结合当前的消防形势和工作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要加强对新警员的培训,加强岗位操作能力培训。同时加强与公安消防机构的工作衔接,要求公安派出所不做“翻版的消防机构”,而公安消防机构也不做“甩手掌柜”。公安消防机构人员经常向公安派出所民警传授消防检查实际操作经验,而公安派出所也应实时的将消防监督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给消防部门。两个部门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消防工作。
三是适当增加派出所警力和经费,减少业务骨干人员流动。针对公安派出所人员少、资源少、业务重的特点,采取措施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同时对经过培训,熟悉消防监督工作业务的骨干警员应予以保留,对消防监督工作应有具体人员负责,减少各项公安业务“顾此失彼”的现象。增加适量的专项经费,为消防监管工作的后方准备充足的“粮草”和“枪弹”,才能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地调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是完善法律和体制建设。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赋予公安派出所一定的消防行政处罚权和火灾事故调查权,调动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的积极性,改变“有责无权”的现状,有力推动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时健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将消防监督工作纳入公安机关对派出所工作的综合绩效考评中,与其他诸如: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一同考核,严格绩效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辖区内发生的重特大火灾等消防责任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民警实行评优奖励,打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消防工作做与不做都一样”的尴尬局面。
四、结束语
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对加强消防监管,防止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管工作刚刚形成不久,各界对其认识度不高,自身也缺乏相应的业务能力。为使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走上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必须要加强领导,重点抓好完善立法和制度,加強业务培训,合理资源整合等工作,将消防监督工作作为派出所一项日常性工作来抓,推动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效消除各地消防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史兴旺.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困境之突破[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5期.
[2]吕锋. 以四动合一工作模式推动基层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J]. 武警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3]姜立波. 关于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几点看法[J]. 科技风, 2010年5月(上).
[4]周李娟. 轮改进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派出的管理治安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最基层的多功能综合性战斗实体,从事的是公安机关最基础的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部门,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也是公安机关的前哨阵地,密切群众的窗口和纽带。派出所大量的工作分布在城市社区和村组,开展各项公安工作直接面对群众,与群众接触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公安派出所的职责内容涵盖了公安机关的全部职能,它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于一身。公安派出所的工作如果松动或削弱了,整个公安工作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提升派出所基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公安部明确提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把派出所建设臵于主导地位。实践证明派出所的基础工作建设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近年来,我局在抓基层基础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财力物力上加大了投入,派出所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基本解决了追不到,联不上和没有窝的问题,但在软件问题上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治安防范网络和防控体系建设松散,实有人口管理工作缺位,行业场所管理不到位等。导致治安基础工作服务现实斗争效率不高、作用不够,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实有人口管理工作不到位,入户调查不深入,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以人口管理为基础,治安管理为中心”是派出所治安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针,人口管理工作是治安管理的基础,适时掌握辖区实有人员流向和现实表现情况是派出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管好了人口,才能管好治安,只有管住人口,才能管住治安,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然而,我们目前绝大多数派出所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落实不位,主要表现现为:一是只注重对常住人口的日常变动登记情况进行维护管理。对人户分离,有人无户,有户无人,户口待定人员调查掌握不构全面,底数不清。二是暂住人口清理登记、信息采集不及时,服务管理不到位,对流动人口实行轨迹化管理不落实,没有做到“来知原籍、行知动向、静知诉求、动知轨迹”的要求,往往是一次登记管终身,特别是对流出前的表现情况需要函调掌握的根本没有调查掌控,有的为完成考核任务就弄虚作假。三是重点人口列管渠道狭窄,家底不清,情况不明,管控措施不落实,漏管问题较为突出。有的派出所只注重两劳释放人员的管控而忽视一、二、三类重点人员的调查管控,重点人口考查流于形式。经调查发现,某地2009年至2014年全县刑释解教人员为2795人,而2013年年未各派出所上报列入公开帮教管控的重口为1163人,仅占总数41.6%,有的派出所无历年来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日常管理考核考查就更难言表了。四是出租房屋登记管理差,基础台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漏洞大隐患多。
(二)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手段有所弱化,阵地控制在疏漏,家底数不清,信息不灵。近年来,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后,随着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的多样化,使行业场所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加之相关部门在制定对公共娱乐场所、美容美发业、旧货业等部门行业场所管理的政策、法规上存在着职责和权利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导致行业场所管理上出现“真空”,给治安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多,硬件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存在治安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日趋突出,特别是一些行业公安机关取消审批发证后,改变了过去公安机关多年来的管理模式,一些重点行业公安机关失去了前期审批手段的制约,把公安机关对行业场所进行治安管理从以前的事前监督变成事中、事后管理服务,倘若经营行业场所的业主在开业时不到公安机关报备,就只能靠公安机关上门登记备案。但目前派出所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机关的老大难问题,要用我们十分有限的警力来管理好无序增长行业场所,确实困难重重,要在短时间将辖区行业场所情况了解掌握得一清二楚实属力不从心。然而事实上,有的行业场所在开业前原本就不符合要求,有的开业后,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违规操作,案件频发,存在严重问题和不安全隐患,经营业主千方百计想办法来躲避公安机关的监督和管理,现在要让他们主动向公安机关报备,几乎是没有可能性。从一些宾馆、旅社、网吧发生的案事件分析,除了流窜犯罪的不确定性外,一些经营者,不按规定进行实名登记、身份证查验不严、楼层守护不落实,从业人员识别能力差等问题,导致一些案件证据难以获取,线索无法查证。特别是废旧收购站、典当、物流行业管理的失控,致使罪犯销赃渠道无法堵截。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管控,而且还将大大削弱基础工作,同时给打击违法犯罪,服务现实斗争带来直接的影响。
(三)治安防范组织功能弱化,防范网络松散。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企业发展以及村级政权组织建设中,没有把治安保会建设纳入统筹发展规划,治保会、调解委员会主任一职被精减或兼职,治保会成员不落实。造成阵地建设无牌子,开展工作无位子,办公无房子,落实报酬无票子的被动局面。治保会的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由于基层治安防范组织机构缺失,基层治保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不到发挥,使派出所工作失去重要的依托和支撑。加之农村地区的安全防范网络建设主要是由派出所指导下的村级义务联防队来承担,派出所和义务治安巡防组织中没有治保组织的龙头引领,导致工作出现断层。目前,由于基本待遇无法解决,绝大多数自然村的义务巡逻处于停滞状态。虽然城市的情况优于农村,加大了物防、技防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但群防群治基础仍十分薄弱。就内部单位的安全保卫力量而言,一些特困、亏损企业保卫组织名存实亡,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保卫力量,群防群治工作在这些地方失去了依托。居民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管理不到位,村、社、楼、院巡逻、守护落空,即使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义务调解会等组织,也只是名存实亡,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四)派出所职能定位不准,导致工作重心偏移,基层基础工作难落实。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公安派出所的角色定位上一直处于非稳定状态,公安部规定派出所的主要职责是,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管理辖区内实有人口,管理辖区内重点行业场所和危险物品,指导辖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安全防范等基础性工作,这种定位突出了派出所的基础工作职能,有利于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公安部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要求,推出了警务运行机制改革。2007年制定下发了《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要求不得向派出所下达破案打击处理指标等一系例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要让派出所民警静下心来抓基础工作,为派出所夯实基础工作创造机会。有利于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治安基础薄弱,防控能力差,防控体系不健全的难题,使派出所工作走向正确的轨道。派出所基础工作的优劣,关系到公安机关侦察破案、打击犯罪、预防犯罪、教育、挽救、感化违法犯罪者,控制复杂治安形势,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因此,派出所的工作重心,应当是“以人口管理为基础,治安管理为中心”,始终把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臵于优先地位,上级各部门在政策制定,工作规划和导向上都应当围绕这个基点来谋划派出所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我们一些决策部门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派出所的职能,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差距,继续把打击、破案,完成所谓的硬指标作为评判派出所工作的标准。由于对派出所职能定位的持续飘忽状态,导致了派出所工作事权不清晰,职责界限不清晰,如刑侦、禁毒、治安、法制、经侦、指挥中心、网安、情报大队、国安、消防、装财、出入境等部门都把派出所作为分解本部门工作任务的平台,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多头考核,非警务活动频频,直接限制了派出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五)对派出所工作考核规则和裁判缺乏科学性,挫伤做基层基础工作的热情,使派出所工作重心偏移。公安考核是指挥棒,犹如航海中指引船队方向的灯塔,它引导规范着基层单位的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说公安基层单位是为考核而动,为考核而活着,为完成考核任务而工作。对基层单位的工作的考核在县局的考评组,考评组是考核的实体表现。而考核的隐体表现则在考评规则,考评规则又是由上级的要求制定的。这就是目前考核弊端的症结之所在。考核对公安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现行公安考核评估体系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负面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考核规则和评判两个方面。考评规则方面,由于考核的项目设臵、下达目标任务与派出所辖区的大小,警力的多少,治安环境的复杂程度不同,再加上被考核单位、部门之间本身的不可比性,操作实施很难科学合理,导致考核的负面因素越来越多。综合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仍侧重于打击、破案,这些工作下了功夫就能立竿见影。而讲求厚积薄发的基层基础工作难以量化考核。特别是在急功近利的干部考核用人机制下,一些单位的所领导对抓好抓实周期长、见效慢的基层基础性工作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相反的是基层基础工作中的不实之风有所发展蔓延,突出表现编破案、串案数据,人口管理调查走访不深入,暂住人口登记不实,重点人口考核管控弄虚作假,行业场所管理敷衍了事,基础性数据统计不实,上报数和真实发生数相差甚大。作为基础之基础的基本数据不真实,对基层基础工作的考核也无从抓起,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种分析研判也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裁判方面,将派出所的各项具体警务简单地表面化甚至形式化。比如:对派出所的考核不是看辖区是否做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防控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为评价标准,而是看是否完成破案、打击处理硬指标。民警的教育管理看你写了多少字的心得体会,抄了多少次学习记录,信息化方面是看民警使用了多少次数字证书,浏览了多少次公安网页,按上级要求拨打了多少次IP电话等等,搞得基层民警苦不堪言。加之绩效考核的结果,要直接与经费划拨,职务晋升、立功受奖等事关派出所民警的切身利益,迫使派出所的工作必须围绕考核的指挥棒转。派出所只能放弃自己的责任田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完成打击、破案等考核任务。这就很大程度上是把基层基础工作推向十分困难的境地。
(六)警务室建设推进困难,民警在警务室工作时间无保障。为了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实现警务工作重心前移,从2007年开始,根据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在城市社区和(乡)村建立了(乡)村和社区警务室,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和考评机制,对辖区的治安稳定,提高群众的见警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警力得不到保证和警务室民警变动频繁等诸多因素,导致一些警务室无人值守,名存实亡,干部群众意见很大。
(七)警力资源不足,是制约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水平提升的瓶颈。以三台县为例,该县的警力资源配臵与所承担警务工作任务严重不相匹配,辖区幅员面积是2661平方公里,总人口148万人,管辖63个镇(乡)935个行政村,103个城镇居委会,而现有警力为567人,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的配备水平,除了刑侦、国安、经侦,禁毒、交警、巡警、看守所、拘留所、法制、指挥中心、网安、情报、政工、纪委、监察,警务保障、出入境等部门的警力外,派出所警力不到280人,而按现行的警务运行模式,派出所不仅要承担侦察破案、打击处理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维稳处突和当地党委政府交给的非警务活动任务。除去派出所内勤,户籍和值班备勤的接处警人员外,真正能下到责任区从事基层基础工作和治安管控的民警几乎不到派出所警力的三分之一。以新生派出所为例,该所现在编民警9人,管辖四乡一镇,6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596村民小组,辖区总面积148.01平方公里,总户数为28295户,总人口为87254人,辖区最远的村距派出所近40公里。派出所除一名户籍内勤,一名行政内勤和一名所长外,余下的包括指导员、副所长在内6名民警除要完成刑事、治安案件查处,打击处理任务,“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以及刑侦部门下达的收集手机信息,捺印指纹,录入指纹、现勘、串并案、机动车案件信息外,还要完成国安、经侦,禁毒、交警、法制、指挥中心、网安、情报大队、治安、政工监察、出入境、消防等部门的考核硬性指标任务和户籍管理、值班、备勤、治安纠纷调解、维稳处突等工作,民警根本抽不出身来做治安基础工作。我们都很清楚,再好的工作措施,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去实现的,如果没有人去做工作,尽管我们把未来的警务运行模式规划的再好,警务室建得在漂亮,没有人组织实施和落实,那都将是纸上谈兵,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也同样如此。
二、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原因。一是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抓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识。许多同志认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慢工细活,工作量大,周期长,一时看不出明显成绩。行动是受思想的支配,而思想是受行动来检验,由于思想上对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出现了偏移,“重打击、轻防范”、“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往往意识形态上就表现出对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行动上就表现出一般要求多,具体研究少;检查多,指导少;批评指责多,思路对策少。思想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组织领导的乏力,对派出所的领导往往通过治安的业务指导和各业务部门分解的考核指标任务来实现。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缺乏统一性和连续性,造成派出所工作的紊乱,并最终导致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被削弱。“上面多条线,下面一针穿”,只重线上工作的现状使派出所承担了繁重的任务,接连不断的专项教育、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和破案会战,对派出所正常工作造成很大冲击,影响了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所必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多头绪的工作,不特定的任务,使基层民警疲于应付,很难根据辖区治安实际,集中精力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二是公安管理机构设臵和运行体制不顺,制约了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前公安管理体制纵向上职能重叠、横向上职能交叉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内部机构设臵过多,业务交叉,分工过细,工作效率低下;目标任务多管齐下,派出所警务工作职责不清,不仅要承担大量破案、打击、治安管理等工作,还要承担大量公安职责范围外的非警务活动,牵扯了大量基层民警精力。造成基层不堪重负;基层派出所民警已苦不堪言;三是考评激励机制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影响了民警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由于评价基层工作的标准和衡量工作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直接影响了民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开展考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考核这种手段来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各项公安工作具体任务的完成。考核这种管理手段既包括惩戒措施的约束,也包括激励手段的拉动。而在对派出所工作考核上注重的是完成破案、打击等所谓硬任务,忽略了派出所的工作主业,加上把派出所生成的切身利益挂钩,致使派出所不得不荒废自己的责任田而去完成硬数据。另一方面在立功受奖上,奖励的对象适度平衡上做得还很不够,特别是对从事基层基础工作民警的奖励明显失衡,做基础工作的民警立功受奖的机会很少,不及侦察破案。正是由于奖励失衡的问题,导致做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主体的派出所,民警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危及到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整体效能的发挥。我们对派出所的工作调研,发现部分派出所民警不安心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消极应付、疲劳厌战情绪较为突出。有很多民警认为在派出所工作非常吃亏,工作成绩难以得到肯定和承认,感到心理上不平衡。认为基层基础工作成效不明显,存有急功近利的观念,不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人口调查、管理防范和群众工作,造成了基础工作弱化和“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二)客观原因。一是警力不足是当前制约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最大瓶颈。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警力不足的现象,加之机构设臵不合理,追求上下对等,把本来可以由一个部门承担的业务工作又进行分解,不结合实际的随意增设内部机构,把基层本来就十分有限警力抽调到新设部门,“大机关,小基层”的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派出所警力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重打击、轻防范的观念束缚了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行为。基层基础工作受到“冷遇”和弱化,在实际中出现“五多三少”现象。即:下达工作指标任务的部门多,考核各项内容多,主管部门抓得多,发文、开会布臵多,工作浮在面上形式主义多;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少,基层基础工作逐项落实少,民警深入基层少。为完成所谓的硬指标,有的派出所长人为地把基层基础工作和其它业务工作割裂开来,将基础工作作为突击任务来抓,集中时间罗列数据、整理资料、搞花架子,应付上级检查;三是派出所新民警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一些基层新民警不懂得基础基础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的需要,有的民警做警务室工作无头绪,群众观念淡薄,不会做群众工作,不能正确处理基础工作与其它公安业务的关系,致使基础工作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
三、加强基层派出所基础工作的思考
(一)统一思想,不断强化对公安基础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各级领导要认贯彻和深刻理解2012年6月16日公安部苏州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这一精神上来。认真解决公安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治安形势出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日趋动态化、复杂化,犯罪手段日趋科技化、智能化的今天,这不仅给我们治安状况的分析、评判和把握增加了难度,还对我们现有的警务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提高治安管控能力,就必须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如基础工作不牢固,就会给公安工作造成一定被动局面,导致一些重大案件侦破不了,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受不到打击处理,伤害了群众的感情,疏远了党群关系。历史的经验和大量的事实证明,加强公安基础工作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强基础工作,才能标本兼治,才能使社会治安稳定。因此,基层领导和民警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加强公安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公安部关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决策上来。正确处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与其他方面工作的关系,找准派出所工作的职能定位。认真分析当前治安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当前派出所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全面提升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水水平,实现基础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二)加强公安派出所信息化建设,处理好信息化与治安防范、治安管理的关系,提升派出所基础工作水平。派出所和警务室民警要克服基础工作信息采集与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两张皮的错误倾向,所领导在安排工作时要做到基础信息采集与派出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研究,同布臵,同检查,同考核。一是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要把治安管理工作同基础信息采集相结合。在人口调查,户籍管理,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登记,行业场所、公共场所管理,重点人口管控、帮教,治安、刑事案件办理等方面工作时,与信息采集工作相结合,工作做到那里,信息就采集到那里。二是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和警种联动。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广泛收集治安管控工作中的各类动态信息,为信息应用平台建立提供基础。三是要加强信息录入,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采集的基础信息及时录入警务综合平台,随时保持系统中的信息鲜活、准确、有效。四是要坚持质量优先,克服信息采录量多质差的问题。基础信息是信息化的生命线,缺乏全面准确鲜活的基础信息,功能再强大、机制再完美的信息系统,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信息的质量低劣不仅会造成领导决策的误判,还会对公安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切实解决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基层民警减压。公安机关的警力无疑是公安队伍战斗力构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警力的多少,配臵的优劣,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强弱,影响到公安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采集公安基础信息,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肩负着重要任务,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扎实,没有足够的警力是很难实现的,必须打破警力不足的瓶颈,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途径切实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努力寻求政府支持,增加警察编制和数量。解决警力不足,增加警察基数是硬道理。以三台为例,近几年,在省、市公安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通过对外公开招录也增加了一些的编制,民警的数量较之过去也有了一些增加,但随着近年来退休、调动等种种原因,警力资源流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三台县的警力仅为总人口万分之四,远远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寻求上级公安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支持适当补充警力是当务之际。二是要理顺体制,优化警务机构设臵。机构设臵不合理,合理配臵警力就无从谈起。公安机关内部职能的划分和机构的设臵,应该按照有利于提高公安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对现有公安管理体制和机构设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和调整,不能搞上下对等和小而全的设臵模式,对公安机关承担的职责任务重新进行科学划分和归类,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内设机构数量,把功能相近,职责任务相似的警种合并,整合警力,做小做精机关,做大做强基层和实战部门,警力向派出所倾斜,从内部深挖警力资源的潜力,确保基础工作顺利推进。
(四)要处理好民警技能培训与抓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关系。民警素质是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关键,而培训是提升民警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重要因素就在于一些民警不熟悉公安业务、做基础工作的技能偏低。由于派出所警力不足,治安管控和维稳压力大,打击破案任务重,对基层业务的学习和培训时间难以保证,特别是一些民警学习基层业务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导致能力提升较慢,这些都是目前影响公安基础工作的问题。绝大多基层派出所的都围绕着目标考核任务转,很大程度影响了基层基础工作的整体推进。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处理好完成目标任务与提高民警业务技能的关系,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民警进行有关方面的业务培训,要充分利用公安网络这个平台和到基层实地指导的方式,尽快提高民警的抓基础工作业务技能,要求民警必须熟练掌握治安管理和基础工作业务知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战斗力。
(五)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判机制,提高派出所和基层民警抓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当前,在某种意义上讲,目标考核已经成为公安派出所的工作的风向标,考核项目的设臵应当充分考虑到整体推进公安工作全局的实际出发。如何做到考核具有科学合理性,笔者为,一是不能政出多门,对派出所不能由各业务部门随心所欲,仅根据各部门业务需要,把派出所作为为本部门分解工作任务的平台,因此,在对派出所下达目标任务时,要充分考虑派出所辖区的治安状况,派出所工作职能要求,警力多少等设定考核内容,重点突出公安基础工作,严格控制考核范围。二是在立功受奖,评选表彰先进,干部选拨任用,职务晋升等要与其他岗位民警统筹考虑,同等对待,对抓基础工作踏踏实实,工作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率高,要优先选拨任用,充分调动基层民警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加强警务保障,经费、装备保障要向基层派出所倾斜,根据派出所民警的工作需要,落实好通讯、交通、便于携带信息采集设备和安全防护设备,切实解决基层民警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感受组织的关怀,更好的把精力集中到做好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为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出力,从而把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与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要。
公安边防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境市、县公安局在边境地区的派出机构,是代表市、县公安局在驻地进行公安保卫和边境地区治安管理工作的基层组织,是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执法力量,它担负着维护国家边境地区政治稳定、边境安全的神圣使命和维护当地社会治安秩序的双重职责,是公安边防部队最基层的单位。近几年,随着边境地区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来边境地区打工、经商的外地人员日趋增多,相对上升的发案率和市场经济滋生的各种不良因素,对处于边境前沿的边防派出所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并随之产生了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压力。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对维护公安边防部队声誉,打击和预防犯罪,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笔者对广西公安边防派出所在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肤浅的探讨。
一、公安边防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的现状
(一)党委重视是夯实公安边防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的保障
多年来,广西边防总队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公安边防派出所的基层基础建设,尤其是体制调整以后,坚持以边防业务工作为中心,以基层工作为重点,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大力推进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不断加大对基层经费、物资、装备的投入,确保了基层单位的稳定与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使基层干警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使基层干警的工作、生活、学习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特别是边防体制调整以来的两届总队党委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亲自和基层干警谈心,了解基层的饥苦。从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应新形式,不断求发展”的总体工作思想,积极探索边防派出所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严格落实民警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管防工作,先后通过开展与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接轨达标活动、创建优秀边防派出所活动、边防派出所警务制度改革、“三访四见”活动和“爱民固边”战略,使边防派出所的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进。
(二)治安管理防范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通过大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和积极推进社区警务制度改革,特别是随着警官岗位责任制的逐步深入落实,边防派出所的治安管理防范功能得到显著增强,特别是边防派出所对一般刑事案件的侦破能力日益提高,有力地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
(三)群众工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三访四见”活动和“爱民固边”战略紧密结合,使基层干警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工作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十分有效地解决群众工作不好开展的问题,而且也有效地密切了警民关系,并赢得了群众的赞扬,使吃拿卡要和冷硬横等不良作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四)综合服务保障工作得到较大增强
在积极改善基层干警工作生活条件的同时,边防总队各级党委都千方百计在经费、装备、物资等方面大力向基层倾斜,加大基层警务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了边防派出所的快速反映能力。
二、公安边防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公安边防派出所根本任务的要求,公安边防派出所具有双重属性,肩负双重职能。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公安边防部门的工作标准,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环境中,公安边防派出所在一些方面显出不相适应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公安边防派出所的现役体制对其公安业务的建设存在影响
边防派出所地处祖国边境一线,无论从地理位臵还是行使的职责,都要求边防派出所实行现役体制,而现役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严格的淘汰制度。为始终保持部队旺盛的战斗力、年轻化的干部结构,年龄界限也就成为了重要的淘汰标准。公安边防部队也使用了这种干部淘汰制度,但应该看到公安边防部队不单单执行军事任务,更多的是执行公安业务。业务的熟练程度与年龄大小、参加工作时间长短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现在的边防体制决定了干部服役年限短,许多同志在边防派出所苦干了十几年,积累了许多实际工作经验,工作正处在成熟期,但由于受服役年龄的限制,不得不考虑转业去向问题。由于这些人的离去,边防派出所的业务基础建设大大削弱,从而影响了边防派出所的战斗力。
(二)群众工作不好开展,群防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形势的发展,边境地区群众的商品意识增强,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弱化,致使群众工作难发动、难组织、难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尤其是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部分边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法制意识淡化。少数人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致富与遵纪守法、强边固防的关系,在个人利益面前臵国家政策、法规不顾。由于边境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治保联防组织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甚至有些组织基本上已经处于瘫痪状态。加之现在边境居民主要精力用在发展家庭经济,特别是群众组织骨干成员的经济报酬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公安边防派出所发动群众,很难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三)警力不足,人员流动快,导致基础工作薄弱,跟不上公安机关的改革步伐
按照公安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公安机关正在加紧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目前各支队干部均不同程度缺编,警力严重不足。由于边防派出所警力不足,满足不了当前社区警务战略和今后全线设防的需要,更无法适应公安机关新的警务运行机制。加之人员流动快,派出所的基础工作需要民警岗位相对稳定,无论内勤外勤,从熟悉基本情况到熟练开展工作,一般都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但是派出所因现役体制两到三年就要调整一次业务,而职务调整后又往往要赴任新岗位。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民警在派出所干上一年或两年以后就准备调走,造成了人员流动过快,干部流动性大和不稳定的问题,对加强派出所的建设和改革影响很大。“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动性大这个问题的产生和我们部队的体制有很大关系。
(四)个别干警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深入,各种消极思想严重 一是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少数干警价值观念偏离正确方向,产生了“当兵虽然光荣,但不能长期下去”的片面认识。而一些年龄偏大、接近服役年限的营团职干部,对自己的后路考虑较多,尤其是近几年来转业干部安臵困难,多数人都想在部队干到退休,但是现行的政策又不允许,因而思想上产生混日子的想法,没有长期打算,工作缺乏后劲和责任心。二是受繁重任务的影响。随着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边防派出所的任务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人员编制却没有增加,干警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三是受所处地理位臵的影响。公安边防部队集武装性、执法性、涉外性于一体,部队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警由于人员少,任务重,缺乏严格的军政训练,个别边防派出所军政主管缺乏管理部队的经验,找不到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这些原因都滋生和助长了部分干警责任心不强,而产生消极思想。
(五)部分制度规定制约了工作开展
突出表现在上级制定的一些制度规定只看局部,不顾全局。没有对基层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比如为防止车辆肇事,便规定非车管干部和非专职司机不准驾车,而每个派出所专职司机只有1名,会驾驶车辆的干警又不允许驾车,导致一方面车辆停止在库内,另一方面警情多的时候到处找车,造成的后果是往往不能及时出警,而贻误工作。
(六)公安干警整体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边防派出所警官队伍成分复杂,专业水平不高,业务素质、执法水平明显不高。首先,边防部队干部队伍来源不一,成分各异,大多数干警并非警校毕业,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警务教育,对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由于受文化程度和所学专业的限制,干警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其次,由于个别基层领导干部“重使用,轻培养”,使部分干警长期得不到系统的在岗培训,整体素质一直无法提高。再次,部分干警“重业务,轻学习”,对加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深、不细、不实,流于形式,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第四,没有统一的培训机制,又不重视对新同志的传帮带工作,加上人员流动频繁,使干警的执法能力与水平长期在较低的层次徘徊。一些干警法制意识差、办案能力低、没有掌握办案技巧。具体表现在:受理案件范围掌握不准;询问、讯问方法不当;适用法律不当、定性不准;处理、处罚轻重失衡;执法存在随意性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损害了边防部队的执法形象。
三、对进一步加强公安边防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边防保卫工作的根基和起点,是基层边境管理的中心工作。各级党委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要坚持把基层基础工作摆到基层建设的中心位臵,注意和克服轻业务、重其他的错误倾向,坚决防止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正确处理好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辨证关系,努力做到统筹兼顾、科学谋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牢牢把握基层基础工作的正确方向。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切实把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同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同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同整个公安边防工作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总结经验,强化理性思考。同时,还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一方面,要针对形势的发展,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发现和掌握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加大宏观指导力度;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边境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着重抓好对基层基础工作中薄弱环节和具体问题的解决,哪里问题多、困难大就沉到哪里,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好工作操作不得法、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进而确保基层基础工作长期、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立足现有条件,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警力不足虽然长期困扰着我们,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不能等靠。干部的培养到配备毕竟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在现有条件下,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把握“警力下沉,保一线,保急需”的原则,尽可能地精简支队,大队机关,把警力向基层倾斜,缓解边防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矛盾。二是向素质要警力。现在边防派出所的警官拥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和能够独当一面的很少,甚至有部分干部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干部队伍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警力不足的矛盾。向素质要警力的途径就是加强培训尤其是业务培训。经过培训,只要使每名干警都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并且有部分干警能够以一当
二、当三,那么,边防派出所的各项工作就可以保证顺利开展。第三,就是向科技要警力。目前,公安部正在大力施行科技强警战略。为进一步提高边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增强边防派出所的管防能力,各级党委应加大对边防派出所的科技投入,使边防派出所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三)加大调研力度,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治安问题更加复杂,一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智能化,这些都使基层业务工作面对着更加复杂的情况。因此,解决好形势发展迅速与工作发展落后的矛盾,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各部门的领导和机关同志都要把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作为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各级领导首先要做出表率,要有超前意识和紧迫感,在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的基础上,从大局出发确定调研的工作方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同时要给部属确定任务,明确要求,凡工作组下边防基层检查指导工作,都要带调研任务,在返回机关时必须拿出有份量、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为领导准确掌握基层情况和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鼓励广大干警钻研本职业务,积极为加强基层业务工作献计献策。上级业务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指导基层具体工作,不断为基层业务基础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干警的法律业务素质
深化基层业务基础工作,完成各项边境治安管理任务,没有一支过硬的、高素质的干警队伍是不行的。现阶段边防各级党委只有按照培养和造就新一代边防警官的要求,自觉地把科技强警、依法治边、知识创新和素质教育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因此,各级党委还要高度重视和认真抓好对干警的培训工作,要按照部局从严治警、高质量建警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警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实际能力。做到人员定位、职责清楚、工作规范、标准明确、制度完善、奖惩分明。一是要强化干警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上狠下工夫。各级党委一定要把培养和提高广大干警的执法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要努力提高干警的实际业务工作能力。一方面要继续组织安排好院校毕业生和年轻干警到当地公安机关接受实际锻炼,从感性上提高对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以老带新和深入基层工作,使干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三是要努力提高干警的文化和业务素质。学好与公安边防工作有关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知识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注重吸收和借鉴当代国际国内边防研究的最新成果,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促进干警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担当新时代重任的公安边防干警队伍。
(五)实践社区警务,建立完善的考核监督制度 边防社区警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需要各级领导认真加以重视并深入研究。目前,对干警实行考核量化机制已经在公安边防队伍中展开,干好干坏一个样,出成果与平庸度日一个样的“大锅饭”日子已经彻底改变。各级组织充分利用量化考核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干警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干警工作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具体做法:一是把社区警务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完善各种机制,特别是倒查制,即倒查干警管理防范中的责任,总结取得的工作成果。该奖的奖,该罚的罚,奖罚并举。二是将考核量化工作与干警提职晋级相联系。对在社区警务工作中成绩卓著,地方党委、政府评价较高,人民群众赞许的干警在提职晋升、立功等方面都要优先考虑,真正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对社区警务工作落实不到位,考核中名次连续靠后,碌碌无为,平平庸庸的干警不能按期晋职,不能提拔使用或作为转业对象考虑。三是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支队、大队、派出所都要对社区警务工作实施监督检查。一方面通过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抽查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情况,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为社区警官当好参谋,指明工作思路,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工作做法,纠正工作偏差。四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经常听取地方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扬好的做法,改正不当做法,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使社区警务深入百姓、深入人心,取得理想的效果。
对干部竞争激励机制的完善需要时间和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干部量化考核制度的建立是干部队伍建设迈出的一大步,但是不能认为这样就可以了,关键在于考核结果的运用。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运用考核结果,起到激励作用,这才是最终目的。运用考核结果重要的是要做到言而有信。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要避免机械教条,应该发挥各级班子的领导、决策作用,全面、客观的看待、评价每个干部,不能单单以票取人、以分取人。
(六)抓好边防派出所改革工作,努力争创群众满意派出所
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职责
一、掌握辖区消防安全情况,及时向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主管公安机关报告情况,提出消防工作建议;
二、督促、指导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居民住宅区管理单位健全消防制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三、对监督职责范围内的管辖单位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辖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整改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四、在重大节日等火灾多发时期,提请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和消防安全检查;
五、督促辖区内符合《江苏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的单位,向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报备案;
六、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对属于管辖范围的消防违法行为依法及时进行查处;
七、参与处置初起火灾,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八、组织辖区单位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乡镇、村、社区组建多种形式的义务消防队伍,对义务消防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九、完成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它消防监督工作。
公安派出所所长消防工作职责
一、所长是本所消防监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在主管公安机关领导下,对消防工作全面负责;
二、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律、法规及上级公安机关有关消防工作的规定,批准实施本所消防监督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领导和组织开展辖区消防工作;
三、为开展消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明确所内民警消防工作职责分工,督促民警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
五、定期召开全所消防工作例会,及时研究、部署、检查和总结工作;
六、规范消防监督执法程序,签发消防监督法律文书;
七、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消防工作。
公安派出所分管领导消防工作职责
一、在所长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工作方案;
二、对责任区民警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提出奖惩意见;
三、组织民警开展消防业务学习,提高民警的消防监督执法水平;
四、掌握辖区消防工作情况,制定抽查方案,组织责任区民警对管辖范围的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抽查,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组织指导群众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六、对各种形式的义务消防组织开展检查、培训和业务指导;
七、对各类消防法律文书进行审核把关,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
八、所长不在时,依照审批程序规定签发消防监督法律文书;
九、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消防工作。
公安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消防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消防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规定,在所长、分管所领导的领导下,具体实施责任区消防监督工作;
二、依法对责任区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抽查,每季度至少应当对3个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和3个其他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抽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三、自觉学习消防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消防工作水平,规范消防执法行为;
四、督促指导责任区范围内的单位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制定并落实消防管理制度,制定灭火及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自觉消除火灾隐患;
五、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责任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自救能力;
六、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义务消防队伍,定期开展业务指导和消防技能培训;
七、受理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对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及时查处消防违法行为;
八、参与处置责任区初起火灾,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
九、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消防工作。
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一、对居(村)委、物业服务企业、易燃易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单位场所每年按不少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
二、督促指导居(村)委和物业服务企业、小型商业用房单位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档案;
三、指导居(村)委和物业服务企业、小型商业用房单位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增强居民和员工消防安全意识;
四、督促指导居(村)委和物业服务企业、小型商业用房单位制定灭火疏散演练预案,定期组织疏散逃生演练,建立健全各类台帐;
五、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精神病等特殊人群做到底数清,督促落实监护责任;
六、按规定开展轻微火灾事故处置,协助消防部门开展火灾原因调查。
公安派出所治安民警工作职责
一、督促指导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场所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建立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二、指导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场所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增强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建立防火工作档案;
三、将消防工作纳入本人对单位日常工作检查、指导内容;对管辖范围内的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其他单位按不少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并按规定将监督检查信息录入警综平台信息系统;
四、按规定开展轻微火灾事故处置,协助消防部门开展火灾原因调查;
五、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消防工作。
五、公安派出所
巡逻民警工作职责
一、街面巡逻民警应对巡逻区域内消防车道是否被占用,市政消火栓是否被圈占、埋压、挪用等情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所值班室;
二、街面巡逻民警应对发现的违规燃放等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劝阻并上报所值班室;
三、街面巡逻民警接到火警出动指令,必须迅速赶往现场实施警戒,维持现场秩序,及时向所值班室上报火警信息;
四、视频巡逻民警每日应当对辖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巡查。接到分局火警指令后,迅速调度街面巡逻力量赶赴现场处置,并为现场处置调取应急预案和单位基础信息。
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公安派出所对其日常监督检查范围的单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日常消防监督检查。
公安派出所对群众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受理,依法处理;对属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应当依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受理后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第三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对单位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者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三)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
(五)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对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公安派出所还应当检查单位是否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组织维修保养。
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派出所除检查本条第一款第(二)至
(四)项内容外,还应当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对管理区域内共用消防设施是否进行维护管理。
第三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检查下列内容: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否确定;
(二)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村(居)民防火安全公约是否制定;
(三)是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防火安全检查;
(四)是否对社区、村庄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进行维护管理;
(五)是否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第三十三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责令依法改正:
(一)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未组织防火检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练的;
(二)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外墙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八)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九)生产、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十)未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组织维修保养的。公安派出所发现被检查单位的建筑物未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擅自投入使用的;公众聚集场所未依法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擅自使用、营业的,应当在检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记录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责令改正的同时书面报告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消防安全考评制度
一、要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创建平安乡镇、安全生产乡镇达标、文明村建设等活动的考评范畴,共同促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
二、镇政府年初要与村委会、乡镇企业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年终组织人员实施科学有效地考评。
三、村委会要把同镇政府签订的《消防安全责任状》层层分解到各村民小组。
四、对重视消防工作、全面完成责任指标要求的要予以适当表彰奖励。
五、对消防工作敷衍了事,火灾隐患整改不力,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
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一、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由农村消防安全委员会 成员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由专人负责记录。
二、及时宣传和贯彻消防法律、法规、规章。
三、认真分析本地区消防安全工作情况,研究部 署协调解决村镇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重大问题。
四、制定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 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目标,明确相关部门在农村消 防工作中的责任。
五、研究制定重大节假日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的防 火措施和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村民委员会消防安全职责
一、做好本村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维护本村消防 安全;
二、制定村民防火公约,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三、根据季节变化,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巡逻,消除火灾隐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四、督促本村所属经济组织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五、保障本村消防车通道畅通,设置可靠的消防 水源;
六、建立自防自救的义务消防组织,配备必要的 消防器材,负责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
七、将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纳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 规民约。
江苏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强化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江苏省消防条例》、《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和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实行所长负责制。
城区、城镇公安派出所和警力较多、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任务较重的其他公安派出所,可以设专职消防民警。
公安派出所应设立消防警务室,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和消防监督器材。
上级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可以在公安派出所配设消防文职雇员。消防文职雇员在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领导下开展消防工作。
第三条 公安派出所应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各项工作程序。
第四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将消防业务列入民警培训和任职资格考试内容,并组织对专(兼)职消防民警进行专门消防业务培训。
公安派出所应组织民警学习消防业务知识。
第五条 县(市)、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与公安派出所共同做好辖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第六条 公安派出所应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之中,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各级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公安工作综合绩效考评,定期开展检查、考核和奖惩。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七条 公安派出所应履行下列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一)掌握辖区消防安全状况,提出消防工作意见和建议;
(二)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村(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和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实施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未依法备案或取得消防行政许可的建设工程和公众聚集场所,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指导和督促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落实消防安全措施。积极做好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前或期间的消防宣传工作;
(四)配合实施临时查封、强制执行以及强制传唤等行政强制,实施行政拘留处罚;
(五)管理保安消防队,及时组织辖区初起火灾扑救,维护火灾现场秩序;
(六)参与管辖范围内火灾调查工作,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保护现场、控制火灾肇事嫌疑人,负责无人员伤亡的、直接财产损失10万元以下且仅有一方当事人的一般火灾事故调查,做好有关火灾统计工作;
(七)协助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辖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监督;
(八)根据授权,依法调查处理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九)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第八条 公安派出所应结合实际,明确所领导、专(兼)职消防民警、社区(驻村)民警、治安民警、巡防民警和其他工作岗位的民警、消防文职雇员以及消防警务室、社区(农村)警务室、保安消防队等人员和机构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职责。
第九条 公安派出所应落实下列工作制度:
(一)消防工作例会、业务学习培训制度;
(二)消防法律文书使用管理制度;
(三)保安消防队管理制度;
(四)消防业务工作报告制度。
第十条 公安派出所应建立下列消防监督管理业务档案,纳入警务综合平台进行管理,并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
(一)消防监督检查档案;
(二)消防行政处罚档案;
(三)火灾事故调查档案;
(四)社会消防宣传教育档案;
(五)专项工作档案;
(六)其它消防工作档案。
第三章 监督检查形式、范围和内容
第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形式有:
(一)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村(居)民委员会和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对举报投诉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核查;
(三)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的范围是:
(一)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村(居)民委员会;
(二)省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范围内的单位;
(三)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由公安派出所负责监督管理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第十三条 公安派出所应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检查;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或期间,应组织消防监督检查。对消防监督检查的结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
公安派出所应按照监督检查范围,对辖区内单位消防监督管理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建档,每季度制定一次消防监督检查计划,确保每年对监督检查范围内的单位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消防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对单位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设工程是否依法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或进行消防设计备案,建筑物或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公众聚集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二)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三)是否组织防火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四)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
(五)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是否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六)应配备消防设施的单位是否按规定配备到位,对消防设施是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七)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对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公安派出所除检查本条第一款第(二)至
(四)项内容外,还应检查物业服务企业对管理区域内共用消防设施是否进行维护管理。
第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对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由其负责监督管理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检查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检查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或场所的使用情况是否与消防验收或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时确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二)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三)是否开展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是否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五)是否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六)是否定期维护保养、检测电器线路、燃气管路,防火分区是否改变,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
(七)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八)其他依法需要检查的内容。
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检查室内装修装饰材料是否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是否确定承担灭火和组织疏散任务的人员。
第十六条 公安派出所对村(居)民委员会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是否制定消防安全工作制度、村(居)民防火安全公约;
(三)是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防火安全检查;
(四)是否对社区、村庄消防水源(消火栓)、消防车通道、消防器材进行维护管理;
(五)是否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
第四章 工作程序
第十七条 公安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检查时,检查人员应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填写《公安派出所日常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记录发现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责令改正的情况。
第十八条 公安派出所对群众举报投诉或上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通知核查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及时受理,依法处理。
公安派出所直接受理的举报投诉属于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管辖的,应依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受理后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受理的消防专业技术性较强、涉及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等举报投诉,需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第十九条 公安派出所应按照下列时限,对群众举报投诉或上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通知核查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实地核查:
(一)对举报投诉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以及擅自停用消防设施的,应在接到举报投诉或核查通知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核查;
(二)对举报投诉本款第一项以外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在接到举报投诉或核查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
核查后,对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应依法处理。处理情况应及时告知举报投诉人;无法告知的,应在受理登记中注明。上级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通知核查的,核查情况应及时反馈。
第二十条 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被检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并制发责令改正通知书,依法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
(一)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未组织防火检查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演练的;
(二)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
(三)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四)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的;
(五)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六)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七)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
(八)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
(九)生产、储存和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
(十)未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测的;
(十一)其他需要责令改正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当场改正完毕的,可以口头责令改正,不予行政处罚,并在检查记录上注明;对无正当理由不及时改正的,应依法从重处罚。
公安派出所发现被检查单位的建设工程未依法通过消防设计审核或进行消防设计备案,擅自施工的;建筑物未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进行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擅自投入使用的;公众聚集场所未依法通过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擅自使用、营业的,应在检查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移交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处理。
第二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应责令单位或个人在火灾隐患整改过程中采取确保消防安全、防止火灾发生的措施。
公安派出所发现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应责令改正,并在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书面报告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二十二条 公安派出所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辖区内的建设工程进行消防验收或消防竣工验收备案抽查、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使用或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
第二十三条 公安派出所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六十一条、六十二条、六十三条、六十四条、六十七条、六十八条的规定,对单位或个人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 公安派出所应按照以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
(一)符合当场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派出所民警当场实施处罚;
(二)对处警告或个人处500元以下(含本数)、单位处5000元以下(含本数)罚款的,由公安派出所审批;
(三)对个人处500元以上、单位处5000元以上罚款或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的,由公安派出所提出意见,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批;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作出处罚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其他条款规定作出拘留处罚的,按照治安处罚程序报上级公安机关审批。
第二十五条 公安派出所制作的消防法律文书,应符合公安部有关规定,并规范填写,按照规定程序签发。其中,消防监督检查法律文书以公安派出所名义作出;火灾事故调查和行政处罚等法律文书,以上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名义作出。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的处罚决定,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公安派出所需要传唤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公安派出所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参加复议、诉讼,公安派出所应配合。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公安派出所、警务室等级评定和工作考核内容。公安派出所应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民警岗位目标责任考核。
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专职从事消防工作的公安民警,其工作考核等由消防机构组织实施,结果报公安机关运用。
第二十九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开展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总结,对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单位、公安派出所和民警应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将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纳入警务督察范围;各级警务督察部门应在综合督察时或采取专项督察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察。
第三十一条 公安派出所和民警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违反本规定,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给予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一)对发现的火灾隐患或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不按规定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个人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发现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未按规定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四)接受被监督单位、个人财物或其它不正当利益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火灾隐患:
(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二)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六)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或危害性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省公安厅消防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8月23日省公安厅制定的《江苏省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规定》(苏公厅﹝2005﹞430号)同时废止。
乡镇人民政府消防安全职责
一、宣传和贯彻实施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增强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将消防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村镇消防基础建设,把村镇消防事业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建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村镇消防工作发展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将消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分析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村镇及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重大问题,督促检查消防工作实施情况,整改火灾隐患,切实将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范围;
四、重大节假日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应当组织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采取防火措施;
五、制定当地村镇消防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目标,明确相关部门在农村消防工作中的责任。
村民防火公约
(一)安全用火方面:
生火做饭或是取暖时,火源附近禁止堆放可燃物,柴草随用随拿不过夜,没有熄灭的炉灰不乱倒;定期检查炉灶、火炕和烟筒有列裂缝冒烟窜火现象;在生火做饭、蜡烛照明或烧香敬神时不得离人;
有老弱病残或者有小孩的家庭应有专人看护,妥善处置,把打火机、火柴等放到小孩不能摸到的安全地方,教育小孩从小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
春节期间购买的鞭炮单独存放,燃放烟花爆竹应远离柴草垛和房屋,小孩燃放鞭炮应有大人陪护,以免燃放不当伤人;
酒后不得卧床(炕)吸烟,养成不乱扔烟头、火柴梗垫子习惯;
家庭装修应多选不燃或难燃的材料,少选或不选木质胶合板、有毒华丽板等可燃材料;
柴草、树枝等燃料应存放在仓库内,上好门窗锁,防止报复放火.如堆放在院内,不应堆放在窗户下,防止引火上房;如堆放在院外,不应连片对方,防止火烧连营.火灾来临时,要迅速疏散逃生,切记不要贪恋财物。
(二)安全用电方面: 电气线路敷设和家用电器安装应由专业电工完成: 电热器具和配电盘附近禁止堆放可燃物品,使用电熨斗、电炉子、电暖气等电热器具时不得离人,用完后切断电源;
使用的电褥子不得堆放厚重物品;
配电盘刀闸开关不可随意更换粗保险丝或铜、铁丝代替;
电视机、DVD机、电脑等家用电器使用后,不仅将其本身开关关闭,还应将电源插头拔下; 家用电器带电着火,千万不能用水补救以免角触电伤人;
乡间村屯架空电力,通信线路下方不准堆放柴草垛或跨越建筑物;
雷雨天气停止使用电视机等电设备,防止雷击产生高压电击穿电器设备烧坏或过火。
(三)安全用油方面: 家里如果备汽油、柴油、煤油等燃液体应少量储存在无火、无电的库房内,不得存放在厨房或住房内;
不准在燃烧的油炉活启动的摩托车内加油,也不得点火照明查年油量,以免引火烧身;
熬熟豆油、猪油时不得离开人,油锅过熟着火不要惊慌,应及时用锅盖盖严实或将蔬菜倒进油锅里,达到隔绝空气和降低燃点的目的;
如熬油沸溢着火,应切断火源进行补救,千万不能用水扑救油类火灾;
一旦家庭着火切不可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动加快燃烧,应一边喊人灭火,一边通知报火警;
(四)安全用气方面: 家里使用液化气钢瓶不准与火炉同室,经常检查钢瓶角阀、胶管和炉盘是否漏气,不准乱倒液化气残液;
闻到室内有液化气味时不准点火和触动电气开关,应关闭钢瓶角阀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并检查处置漏气点,如角阀漏气关闭不严,应通知液化站专业人员采取措施处理;
一旦液化钢瓶着火,应及时关闭角阀断绝气源,使用灭火器补救或用湿棉被等捂住火源,补救不灭火源时应把钢瓶搬到安全地方,切忌着火打开门窗通风助燃;
公安机关除了负有打击违法犯罪,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外,化解民间纠纷,减少民事纷争,维护社会稳定,同样是我们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不可推卸的任务。民间纠纷是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争端,是公民与公民(或单位)之间在经济、生活、工作等方面因利益纷争而产生矛盾、争执甚至冲突。常见的民间纠纷主要有三种:一是亲属之间的民事纠纷,如婚姻纠纷、财产纠纷、赡养纠纷等;二是邻里、朋友之间产生的民事纠纷,如债务纠纷、宅基地纠纷、饲养动物、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等;三是在公民与单位之间发生的纠纷,如建筑工地因拆迁、造房影响居民休息、采光等引发的纠纷。《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因此,公安机关对民间纠纷负有调解的权力和义务。
群众之间发生纠纷,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公安派出所,也大多愿意到派出所求助,请派出所调解,如果处置及时、得当,除了能平息纷争,避免矛盾激化,还能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些民间纠纷如果处置不及时,不到位,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甚至发展成为案件。以前我们公安机关是执法型的,强调的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就行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公安机关应该是执法服务型的,服务尤其重要,服务的概念很广,涵盖的内容也包罗万象,调解工作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很难想象,群众发生纠纷到派出所来了,却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他还会投你满意票吗?
根据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经验和遇到的实际案例,笔者仅就上述三种常见的民间纠纷(轻伤害案件除外)作一浅析。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在派出所接处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纠纷,有些原本不属于我们公安机关管辖,如房屋拆迁纠纷、企业转制中产生的矛盾等,有些民警在接处警时,往往会以这不属于我们管辖为由,一推了事,客观的说,对这类的纠纷,让派出所处理确实有些难度,一般也只能控制住事态,让有关职能部门来解决,但群众报警求助了,派出所不闻不问,群众就会有意见,尽管现在有好多地方的公安机关为减少非警务性处警,已不再强调承诺“四有四必”,但目前分工明确、协调联动的社会危难救助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广大群众在需要求助的时候,还是首先会想到公安机关。这就需要我们在接到各类不属于我们管辖的纠纷、求助时,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妥善处理好各类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
2、工作拖拉,收集证据不及时。有的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会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如果是办案,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往往会比较及时和全面,而如果是调解纠纷,则不大会注意及时收集证据,工作的重心只放在了调解上,殊不知调解工作同样需要证据来支持,特别是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斗殴、损毁财物等,不及时收集、固定证据,一方面会影响到调解工作的开展,在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完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调解,很难达到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结果;另一方面,一旦调解不成,进入处罚或者诉讼阶段,已时过境迁,有些证据已灭失或无法取得,就会陷入缺乏证据的尴尬境地。2005年6月,某派出所接报一起因在打麻将过程中发生争执而互相斗殴的纠纷,其中一方眼部受伤,到派出所后,因系纠纷引起,且双方均为轻微伤,故民警立足于调解,未进行伤情法医鉴定,也未制作笔录,甚至没有到现场走访知情群众,过了几个星期,眼部受伤者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家属到派出所报案,要求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而此时对方却对打架过程中致对方眼部受伤一节矢口否认,再到事发现场取证,已难以找到其他知情人了,死者家属因此到处上访,使派出所非常被动。
1.1 是对消防工作的认识潜意识中存在误区
公安派出所承担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本是公安工作“一盘棋”局面的体现, 也是公安机关提高综合能力的需要。但受主观意识的影响, 消防工作在社会群体中一直认为是消防部门负责的, 更主要的是公安派出所现有体制的人事、财务管理与消防关系不大, 国家的法律、法规对派出所消防工作没有约束力, 使派出所领导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投入的人力少、精力少、时间少, 致使派出所消防工作不重视, 工作平平, 甚至出现应付现象;有的派出所负责消防监督工作的民警, 对正常的执法活动瞻前顾后, 畏缩不前, 怕执法引起诉讼, 怕吃“官司”, 怕影响单位和个人的威信;各派出所虽然落实了分工, 但具体的工作内容尚未落实。另外, 一些公众聚集场所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对公安派出所上门检查消防工作感到不理解, 派出所在履行消防监督工作时认为名不正、言不顺, 有的单位甚至拒绝或不配合公安派出所的工作, 致使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出现极其被动的应付局面。
1.2 是消防业务水平偏低, 难以适应繁重的消防工作需要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消防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运用才能熟练掌握, 要干好这项工作也须经过专业学习、长期实践才能胜任。这就要求从事防火监督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工作经验。这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也是开展工作的起点。近年来, 消防部门不断加强对派出所民警消防业务知识培训, 也经常性深入各派出所检查指导, 言传身教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指导三级重点单位消防档案建设等事宜。但由于各派出所日常业务繁重, 与会参加培训的通常都是分管领导, 片区民警往往缺席或中途离席, 造成“半路出家”现象普遍, 很大一部分派出所民警对防火业务似懂非懂。由于业务的不熟也直接导致在工作中走马观花。一些民警在检查中只注意到场所的灭火器、消火栓、通道之类的简单常识, 而忽视了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自动消防设施之类的专业知识, 导致工作被动, 给场所留下了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1.3 是基层派出所的人员编制少, 警力不足
随着社会面各种关系的复杂化和流动人口的剧增, 刑事、治安、调解案件的发生率逐年递增, 公安工作任务日趋繁重, 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日常事务繁多, 而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在编人员少、交流频繁, 警力明显不足, 目前, 各派出所虽已建立了由教导员或副所长负责, 包片民警包责任区的消防分工负责制, 但为了应付日益繁重的社会治安工作, 常常把消防工作搁在一边, 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成为“无人管、无人问”的摆设, 继而出现了辖区防火工作停滞不前的现象, 火灾隐患得不到及时的督促整改, 严重影响了消防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1.4 消防事故追究责任过大, 民警难以承受
消防责任事故追究制度政策和火灾发生后实行倒查等措施的出台, 民警思想负担较重、压力较大。火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突发性, 民警对能否有效防范火灾心中无底。加之上级公安机关对消防案件也不重视, 不计派出所的案件数, 导致基层派出所即使开展防火检查, 常常走马观花的多, 深入检查的少, 发现火灾隐患口头提出改正的多, 发书面整改意见书的少, 实施处罚少之又少了。因此民警在检查信心不足, 干劲不大, 能推则推, 不愿管、不肯管、不去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2 做好新时期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对策
2.1 转变思想认识, 抓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落实
要做好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 首先派出所自身要转变思想认识, 使派出所民警充分认识到基层派出所在消防监督工作的职责、任务。根据新《消防法》第4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为此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当前, 为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对消防工作的要求, 基层派出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作用, 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明确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责和工作范围, 切实增强做好消防监督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实现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2.2 切实加强民警的消防业务培训
消防部队理应进一步加深对消防监督检查疑难问题的理解, 经常性深入基层派出所对消防监督执法工作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了解并掌握基层派出所执法现状和需求, 帮助解答基层执法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基层派出所监督人员对消防监督检查业务不熟、不精的现状, 消防部门应深入基层派出所进行监督执法业务指导, 坚持定期组织基层人员集中进行业务学习, 使其基本掌握《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内容。要针对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特点对派出所有关人员进行消防业务知识、执法程序和法律文书制作的培训, 提高其消防监督检查的整体水平。在对派出所进行消防业务培训的同时, 建议消防部门和公安派出所每月应派出人员共同对辖区企业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尤其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消防安全检查、火灾隐患整改及火灾原因调查等, 都要与辖区民警一起边检查边讲解, 理论联系实际, 使民警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
2.3 利用现有警力, 正确处理好消防工作
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由于当前基层派出所工作量大, 治安案件多, 警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公安派出所必须建立健全消防监督工作的职责, 细化消防监督工作的内容, 从制度上规范基层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 明确所领导为消防工作第一责任人, 把消防工作列入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 由所领导进行亲自抓, 并在各公安派出所中设立消防工作室, 由所正式干警作为消防工作室的消防监督员, 改变派出所消防工作人员不固定, 责任不落实的局面。另一方面是民警本人也要学会正确处理各项工作的关系, 能在工作中相互兼顾, 互不偏废;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的关系, 才能保证消防监督工作与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2.4 建立消防机构与派出所互通信息的联动机制
在公安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消防机构与其建立起互通信息的联动机制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必要的。一是可帮助派出所解决自己在消防监督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可以让消防机构和派出所及时准确地掌握辖区内的消防管理动态, 以便做好有针对性的工作。三是建立联动机制, 可以使派出所在消防部队出警的同时赶赴火灾现场, 这对于维护火灾现场秩序, 保护火灾现场起到很好的作用, 也可以为事后的火灾调查提供现场第一手证据, 有力地促进火灾调查工作的开展。四是可以对火灾隐患进行跟踪, 了解其整改情况, 以便及时对隐患单位进行指导, 帮助他们整改火灾隐患, 真正践行好“执法为民”。同时, 针对防火工作的实际需要, 消防部门与派出所适时开展联合检查, 全力排除火灾隐患, 积极督促隐患整改, 确保消防安全万无一失。
2.5 建立健全派出所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
争取公安局支持, 努力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 离不开公安局党委的重视与支持。鉴于以往治安、消防部门各自为战, 导致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流于形式。因此, 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积极争取公安局党委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将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 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评, 全面规范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 克服警力不足困难, 对辖区单位实施全面的监督检查, 不漏死角。
摘要:公安派出所是落实公安工作的前沿, 消防监督是公安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本文针对公安派出所在消防监督三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指南.
这些照片出自一个重庆摄影记者之手,他叫杨帆。派出所民警们送了他一个称号:“编外民警”,除了没穿警服,总是相机不离手,他和民警们似乎没什么差别:整天泡在所里,有时候帮人调解纠纷,时不时还跟着出警。
“潜伏”的记者来凑热闹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第一次和杨帆通电话时,听着他那沙哑沧桑的声音,又看了看他QQ的头像,一阵疑惑:“照片是你吗?”他忙不迭地解释:“是我呀,真是我。”杨帆是个典型的“80后”,“我妈说我从小就不听话,嘿嘿,我是摩羯座,特别轴的那种。”他还有点爱显摆,不时在网上晒自己随手拍的各种靓照。
2005年,杨帆到重庆晚报实习,成了一名摄影记者。因为不是摄影专业出身,也没有相关经验,有人看到他拍的照片后,说了句:“这人拍得也太差了。”这让杨帆觉得很不痛快,从此就跟摄影这行死磕上了。2007年,他拍摄的《逆流而上》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图片和英国路透社年度图片。杨帆说:“我就是为了赌一口气。”
2013年,这个挎着相机的小记者为了了解基层民警的生活,来到了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有6个组,每组六七个民警。由于地处核心商业圈,辖区居民数十万,再加上8万多的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的接警量就能达到80余起。一开始,民警们都不爱搭理杨帆,所里还为此专门开过会,让大家“小心点”,“工作就够忙的了,还来个‘潜伏’的记者凑热闹。”
杨帆也有招儿。只要工作允许,他一大早就去派出所待着,有时晚上12点走,有时凌晨三四点走。有人因为纠纷闹到了派出所,民警太忙顾不过来,他就主动过去给调解:“阿姨,你别急,先说说是怎么回事……”还有的时候,老人走失了、小狗不见了,他就在微博转发寻人找物的启事。渐渐地,民警们开始接纳杨帆了。从前是他跟着人家后边,屁颠屁颠地问:“去哪儿出警?带上我呗。”现在,大家一出警,就招呼他一起走。“有时候叫我的人太多,我都不知道跟哪组走合适。”
聊起派出所的事,杨帆兴致挺高,说到家人他就有点伤感和愧疚:“我都半年没有回父母那里吃饭了。”“一开始,我媳妇晚上给我打电话,问:‘啥时候回?’我说:‘一会儿就回。’后来,她又加了个问题:‘一会儿是多久?’”为了安慰媳妇,杨帆常常会买份夜宵当礼物带回去。
2013年12月28日,杨帆32岁生日,那天晚饭他也是在派出所吃的。为了给他庆祝生日,所里还特意加了几个菜。
劝砍人男子伏法,拒绝女孩表白
派出所民警每天都干些什么?杨帆曾和许多人一样,以为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是处理案件、打击各种犯罪。而当他深入其中时,才真正了解他们的工作很繁琐、也很忙碌。为怀孕女子找“失踪”的男朋友;安抚昏倒路边、醒来后情绪激动的男子;带行动不便的盲人到按摩店应聘求职;哄因为父母吵架而吓得不知所措的孩子;送被高空坠物砸到头部的大妈去医院;劝解因患上哮喘、不想拖累家人准备跳桥轻生的老大爷;抓捕容留嫖娼的男子;与不接受检查的吸毒女对峙;审讯抢劫加油站工作人员的嫌疑犯……“小到争吵,大到命案,他们什么都得管。”杨帆告诉记者。
2013年6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有人报案说发生了纠纷,两个民警和杨帆就过去了。一进院子,地上躺了两个人,被砍伤了。砍人的男子正端坐在屋子里,斧子就放在门边,旁边还有一滩血。原来,房东和租户男子就租房问题发生了矛盾,一时谈不拢,房东就以停电为威胁。没想到,租户一气之下抄起了斧子,把人给砍了。杨帆没见过这个阵势,顿时紧张起来。20分钟里,民警不停地劝那个男人。民警是怎么劝的,杨帆已经不太记得了,可即便如此,他也没忘拍照片。最终,男子自愿戴上了手铐。
派出所还有些事,让杨帆看着哭笑不得。有一天,一个年轻女孩挽着民警的胳膊走进了派出所的大门。杨帆端起相机就照,民警急了:“别照了,会造成误会。”10分钟前,女孩在公交车上与人争执,打了起来。这个民警到了现场,3分钟轻声细语的交谈,情绪激动的女孩平静下来,自愿到派出所配合调查。杨帆对这一幕的评价是:看似滑稽,实则温暖。
还有一次,两个女孩因为钱包丢了,来报案。说着说着,女孩哭了起来:“这可好了,家也回不去了。”民警小万一听,边问边摸钱包:“你家在哪?要多少钱?”女孩谢绝了他的好意,登记完了,出了派出所。不一会儿,其中一个女孩又回来了,想让小万给留个微信号码。原来她们是要去相亲的,结果阴差阳错认识了小万,觉得他热心又一表人才,就想和他交朋友。可小万已经结婚了,只能再三拒绝。
“民警,我们家里小孩叛逆,不好管,怎么办?”一天,一名父亲牵着自己读初中的女儿到了派出所。民警耐心地了解情况,开导女孩。几个小时过去了,父女俩开心地走出派出所。在那一刻,杨帆被感动了,“这哪是民警的工作呀,他还那么用心去做。”
为请假纠结的民警
杨帆每天差不多要拍四五十张照片,其中有不少反映了民警不为人知的一面:有打着吊瓶值班的,有愁眉苦脸讨论孩子就业问题的,有3个人拿着扫帚打老鼠的,还有一名便衣因为劳累倒在椅子上就睡着了……杨帆告诉记者,也许大伙以为民警可以正常上下班,其实当他们接到案子的时候,就注定了要没日没夜地干。从报案、到立案、再到案件的前期侦查工作,少则三五天,多则几个月。“我有时候都替他们累,没空陪老婆逛街,没空听父母唠嗑,永远将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杨帆说,有一张照片是他最难忘的:深夜,一位民警走在地下通道,是个背影。“当时,他刚处理完一起纠纷,正回所里继续值班。你知道吗,那会儿他心里正在纠结呢,第二天早晨9点换班,可他答应了7点送孩子上学,他不知道该如何请假。”杨帆说着,有点唏嘘。
“在一些社会事件中,人们经常会看到民警比较负面的一面,比如说打人、索贿。对民警的形象,你怎么看?”记者问。杨帆说:“我当公安口的记者8年了,也曾看到过一些民警的出格行为,只要属实我坚决曝光。但凭良心说,大多数民警是很负责的。我拍的这个派出所里,有人被精神病人划伤了手,还得自己买药;也有人被酒后闹事的人打伤了腿,现在还拄着拐杖。”他停了停,说:“你知道为什么我能一直坚持下来吗?看着他们在救助完群众后默默离开,我真的很感动。他们能坚持下来,那我也应该坚持下来,对我们来说,这都是一种责任。我就想通过这些照片,让大家真正了解民警这个群体。”
每一张拍好的照片,杨帆都会详细注解:时间,具体到分;发生了什么事;他自己的一些感触。在一张照片下,他是这样写的:他们和你我一样,有心酸,有欢乐,但穿上警服,他们就要尽可能地忘掉自己,与琐碎、甚至是不期而至的危险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