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法二说课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理数乘法二说课(共9篇)

有理数乘法二说课 篇1

6的 相当于6个 6×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这个数×几分之几

板书设计直观、突出重点,明确了新知与旧知的连接点。突显了转化方法的运用。点明了结论。更加体现出分数乘法知识的内在联系。扩展了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七、说教学效果

1.4.1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篇2

说课稿

数学081

高娟文

1.4.1 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的***,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乘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节课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

1.4.1 有理数的乘法

说课稿

数学081

高娟文

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增强。

四、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例,来引入课堂。龟兔赛跑的故事每个人都知道,或许让人乏味。于是我对赛跑制度稍做了修改,从同向跑改成了反向跑,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做了个很好的开头。在赛跑过程中,我采用ppt进行动态演示,请学生做裁判,观察乌龟和兔子分别在什么地方,借助数轴完成四个有理数的乘法算式。本环节,我设计时间为5分钟。

(二)、探求新知

在有了四个有理数乘法算式后,我请同学观察分析,从而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根据学生的归纳过程,我举出一个简单的例子(-5)*(-3)来进行计算,步步引导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步骤。本环节,我设计时间为4分钟。

(三)、讲练结合

在学习了新知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于是我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对于例题1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我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同时在例题过程中穿插新知——倒数。之后我将学生们带入生活,将生活中的示例作为一个例题,请学生解答。

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新知之后,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来展现自我。于是我将学生们带入下一环节,小试身手。

6道简易的乘法计算题,作为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我将这些乘法计算题推广为多个有理数相乘,学生进入思考的时间,当学生思考出计算方案后,我有进一步提问它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学生讨论后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性质。

学习了该性质之后,学生会产生疑问——多个有理数相乘,该如何计算呢?计算步骤又是怎样的?带着疑问,我将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算式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学生进行练习,充分体现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本环节我设计时间为14分钟。

(四)、新知再探

在学生掌握了本堂课的前半部分知识后,我乘热打铁,请学生举出不同类型的有理数乘法算式,并进行归类。结合整数的乘法法则,观察分析有理数乘法具有哪些法则性质。学生合作交流之后,归纳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即ab=ba ,(ab)c=a(bc),a(b+c)=ab+ac.紧接着,我设计例题,请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计算。学(+-)*12,有解法1:先算括号里面的,将三个分数分母有生讨论,对于462111理化后进行加减,然后再乘以12;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因数逐一进行分配,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得到的答案一样,于是我提出问题哪个更简便,从而学生可以运用这些乘法法则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运算速度与质量。本环节,我设计时间为11分钟。

(五)、炉火纯青

本堂课所要求的知识已经基本学完,学生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堂课的知识,为更加深化有理数乘法的知识,我设计了两个生活实例,作为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这样设计,充分展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学

1.4.1 有理数的乘法

说课稿

数学081

高娟文

生也体会到了数学是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本环节我设计时间为5分钟。

(六)、小结归纳

本堂课的知识已经学完,我引导学生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巩固本节内容,请学生归纳本节内容,同时我提出三个问题:本堂课的学习,1.你学会了什么?

2.你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

3.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为5分钟。

(七)、作业布置

由于本堂课的内容属于简单类型,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为本节内容课后题目,让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巩固;选做题为下节课内容的预习与简单的练习,让学生为下节课做好准备,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满足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充分展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上就是我对《有理数的乘法》的说课,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

数学081

二年级上册识字二说课稿(全) 篇3

谢银英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二》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节课的教材分析。

本课的十二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幅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学校生活画面。学生通过读词语、想画面、识生字,一定会感到熟悉、亲切、有趣。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教学难点:感知词句的意思,感悟动词的准确运用。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说教学方法:

本人这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为体现这一模式,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接着安排小组讨论。最后安排巩固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感悟词句的意思。

三、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安排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谈话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学习课文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玩游戏 第五环节:总结

第六环节:布置课外作业

这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构思,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我就从这六个环节具体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些同学能够告诉老师,你在课余生活里最喜欢干什么?你们还想知道其他同学的课余生活吗?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去看看他们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P22识字二(板课题)。

(这样通过谈话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先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自学课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自学完后老师再来一个检测。在检测时先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的意思(谁在干什么),教师随后在图片下出示相应的词语。(这样图文并茂,既直观又可以帮助学生感悟词语的意思。)接着教师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读时采用多种形式来读。如:个人、全班、同桌互读。读后教师又把卡片张贴在黑板上。(这样教师既可以大面积地检测学生的认读情况,又可以把整节课的重点一下子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3、分析字形

在认读完生字后,就转入分析字形这一环节。在分析字形时,教师先跟学生复习识字方法,再让学生按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完后小组派代表汇报。(这样既可以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从而得到互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4、学习词语。

在学习词语时,教师也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认读词语后,教师问:“读了这些词语后,你有什么发现?”(这样设计,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中找出答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把表示动作的词和多音字显示出来。接着教师为了让学生感悟表示动作的词语的准确运用。又问:“二胡”为什么用“拉”而不用“弹”。(通过这样的质疑,让学生明确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时,一定要根据它所用的对象来定。)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教师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词语搭配)。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延伸。

5、小结、质疑。

在学习完后,教师又来一个知识小结,再质疑。(这样让学生有一个知识反馈的空间,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四、巩固练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字词,教师又设计一个复习巩固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出示课件、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通过认读来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样使整节课的重点就更突出。)在复习、巩固后,为了扩大学生的词语积累,在此又安排一个扩词练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可以得到知识延伸)。

这节课,为了让学生读写相结合,教师又指导学生书写比较难记易错的字--“琴”。

五、游戏

在学习完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又来一个轻松环节“玩游戏、编儿歌”。在玩“快乐传真”的游戏时,教师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让台下的学生猜,猜对奖一颗☆。(这样除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出如何准确地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样又一次帮助学生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六、总结

教师总结时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来归纳这节课的知识,这样就更好地明确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接着再总结这节课的比赛结果,加以奖励。

七、课外作业

为了让学生课后去复习功课,教师布置了一个口头作业“认读生字和词语”。(这样让学生回家后有目的地复习功课。)

八、说板书

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读生字词、熟读课文,所以板书方面,教师把这节课要认的字,词语和识字方法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

板书:

1、部件分析法。

棋、弹、钢、琴、胡、戏、识字方法:

2、熟字换偏旁。

喂、鸽、养、航、模

3、熟字加、减偏旁。

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

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

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

做航模

学电脑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篇4

二、教学目标:

(1)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难 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请机情境,引入新课

师: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 生: 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 师: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 生:负数问题,关键符号的确定

师: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3厘米,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厘米,4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变化量的计算式.

师:若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那么4天后甲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 生:3+3+3+3=3×4=12(厘米); 师:大家能由表示的计算式写出乘法的形式吗?(-3)+(-3)+(-3)+(-3)=

生:(-3)+(-3)+(-3)+(-3)=(-3)×4 教师活动: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实践探索,揭示新知

师:同学们请根据小学的知识计算一下:

生:(-3)×4=(-3)+(-3)+(-3)+(-3)=-12. 师:一个因数减少1时,积怎样变化?(由反馈进一步设问:)(-3)×4=_______;(-3)×3=________;(-3)×2=______;(-3)×1=________;(-3)×0=_______.

教师活动:进一步出示两个负数的乘法算式,进行设问,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猜测其算式积的符号、值.

倒数能用运算来叙述吗?找几对试一试

师: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0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 例:3计算

35(1)(−4)×5×(−0.25);(2)()()(2).56解(1)(−4)×5 ×(−0.25)35()()(2).56=[−(4×5)]×(−0.25)=(−20)×(−0.25)=+(20×0.25)=5

35[()](2)561(2)2 = −1 师:事实上,小学里学过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自然推出运算律公式。

学生活动:学生在做一做中总结感受验证的过程 师:你能得到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吗? 师:能说出运算律的公式吗? 生: 交 换 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例4计算

(1/2+5/6-7/12)×(-36)

解:原式=[1/2+5/6+(-7/12)] ×(-36)=1/2×(-36)+5/6×(-36)+(-7/12)×(-36)=-18+(-30)+21 =-48+21 =-27 另解:原式=1/2×(-36)+5/6×(-36)-7/12×(-36)=-18+(-30)+24 =-48+21 =-27 说明:在师的引导下,先由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教师总结并给出解答参考 【巩固习题】

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

①2×(-2.5); ②2×(+3);③(-5)×(-7); ④(-4)×6; ⑤(-

121113)×(-)⑥6×();⑦(-5)×; ⑧×.

5382222.计算.

有理数的乘法 课堂实录 篇5

1.4.1 有理数的乘法(1)【情境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问题一:有理数包括哪些数?[来源:学科网ZXXK] 生:有理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

师:问题二:小学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生1: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生2:属于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师:计算下列各题:

(1)3×2;

(2)3× ;(3)

×;

(4)2× ;(5)2×0;

(6)0× .(学生板演)

师:以上这些题,都是对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零与零的乘法,方法与小学学过的相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就是要解决引入负有理数之后,怎样进行乘法运算的问题. 【探索新知】

师:我们以蜗牛爬行距离为例,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师: 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 2)×(+3)=+6 生:结果向东运动了6米.

师: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来源:学#科#网Z#X#X#K] 师: 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生:

(-2)×(+3)=(-6)师: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师: 3分后蜗牛应为l上点O左边6c m处,这可以表示为 生:

(+2)×(-3)=-6 师: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师: 3分前蜗牛应为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来源:Z|xx|k.Com] 生:

(-2)×(-3)=+6 师:问题五: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评析〗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相互补充,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适当总结,这种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生:结果都是仍在原处,即结果都 是零,若用式子表达:

0×3=0;0×(-3)=0;2×0=0;(-2)×0=0. 师:综合上述五个问题得出:

(1)(+2)×(+3)=+6;

(2)(-2)×(+3)=-6;

(3)(+2)×(-3)=-6;

(4)(-2)×(-3)=+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师:观察上述(1)~(4)回答:

1.积 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生:1.若两个因数的符号相同,则积的符号为正;若两个因数的符号相反,则积的符号为负.2.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评析〗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形成新知】[来源:学§科§网Z§X§X§K] 师: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同学们踊跃回答.

师: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学生总结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师:例1

计算

(1)(-3)×9 ;

(2)(-)×2. 生:-27,-1.

说明: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师: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60C,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师: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2×3×(-4)×(-5),2×(×3)×(×4)×(-5),(-2)×(-3)×0×(-5).

〖评析〗归纳特点,引出法则。提出0为因数的两种情况,板书出算式,并分类探究,观察,励学生多观察,多动脑,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释疑.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设 计意图是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感受 归纳方法和化归思想. 思考: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师:例3 计算:(1)(-3)×(-)×(-),(2)(-5)×6×(-)× . 解题步骤:

1.认清题目类型.

2.根据法则确定积的符号. 3.绝对值相乘. 【巩固新知】

师: 口答下列各题:

(1)6×(-9);

(2)(-6)×(-9);

(3)(-6)×9;

(4)(-6)×1;

(5)(-6)×(-1);(6)6×(-1);

(7)(-6)×0;

(8)0×(-6);

(9)(-6)×0.25;(10)(-0.5)×(-8). 师:请两组同学依次回答.(十位学生依次快速作答)生:(1)-54;(2)54;(3)-54;(4)-6;(5)6;(6)-6;(7)0;(8)0;(9)1.5;(10)4.

师: 注意:由(4)(5)(6)得:一个数与1相乘得原数,一个数与-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 数. 师:计算下列各题:

(1)(-36)×(-15);

(2)-48×1.25;(3)(-)×27 ;

(4)(-)×(-).

〖评析〗适当的巩固应用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指出三个注意点:

1、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2、带分数相乘时要化成假分数。

3、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统一成分数计算.(学生板演)师:计算

(1)—5×8×(—7)×(—0.25);

(2)(-)×(-)× .(学生板演)

五、课堂反馈训练

师:请用练习纸计算下列各题.

(1)(2×(-5);(2)(-2)×(-5);

(3)2+(-5);(4)2-(-5);

(5)4×a;

(6)(-4)×a;(7)(-5)×(-6)=______;

(8)(-5)+(-6)=_____;

(9)-|7|×|-3|=_______;

(10)(-7)×(-3)=______;(11)(-1)×(-)×(-)×0×1 .

师:做好后组长收上来,课后完成课后提升,下课.

课后提升 1.计算:

(1)(-16)×15;

(2)(-9)×(-14);

(3)(-36)×(-1);(4)13×(-11);

(5)(-25)×16;

(6)(-10)×(-16). 2.计算:

(1)2.9×(-0.4);

(2)-30.5×0.2;

(3)0.72×(-1.25);(4)100×(-0.001);

(5)-4.8×(-1.25);(6)-4.5×(-0.32). 3.计算:

(1)(-5)×(-2)×(-4);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反思 篇6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已经对符号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由此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教学策略:对于认知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法并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通过课件和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创设、引导、渗透、归纳等活动随时搜集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调节,查漏补缺,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案 篇7

课时:2 授课时间:2012年4月11日 授课人:许美斌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过程,掌握和使用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学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②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熟都得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什么叫做有理数?

答: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例如±1±2.±3…..还有分数,有限小数 那我们这节课就开始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二、进入新课 ⑴有理数乘法:

首先我们来研究下边几个乘法式子:

①5×3=15 这就相当于3个5相加等于15 ②(-5)×3 =-15 这就是相当于3个-5相加等于-15 从①式和②式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把一个因数5换成他的相反数-5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积15的相反数-15,。这给我们一个启发: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③5×(-3)=-15 ④(-5)×(-3)=15 ④可以看作是把③的一个因数5换成它的相反数-5,所得的积就是原来积-15的相反数15 此外,我们将一个因数换成零时,所得的积也是零。

综合以上各种情况,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计算体例1.例2.,并由例题2可以得出: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分配律:a(b+c)=ab+ac 应用这些定律,可以简便运算一些题目。讲解例题3→巩固练习P19练习第1题

⑵有理数除法:利用上面①-④,反过来用积除因数,边可以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熟都得零。讲解例题1和例题2→巩固练习P20练习1 ⑶有理数的乘方

思考:我们在运算有理数加法的时候,如果有5+5+5+5=20这种式子,我们就可以用乘法5×4=20表示。那当有5×5×5×5这样子的式子出现,我们该怎么利用简便的方法来算呢? 答:为了方便,我们可以把5×5记作5读作5的平方(或5的二次方);5×5×5×5记作

2,54,读作5的四次方。

那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即a·a····a,记作n

an,这种运算就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

n做幂。在a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读作a的n次方。

例:24=16:; 25=32(-2)4=(-2)(-2)(-2)(-2)=16;(-2)5=(-2)(-2)(-2)(-2)(-2)=-32 从以上各例我们可以看出:证书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巩固练习P23第1.2题

补充:科学计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正数记作a×10n的形势,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张计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讲解P24例题..⑷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讲解例题1,2,3→得出规律: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面的。

→巩固练习计算:3×(-3)

3-5×(-2)+71=0 ⑸拓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本P27-28)

三、总结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人教版 篇8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各题的计算结果,找一找积的符号与什么有关?

(7),(9),(11)等题积为负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个;(18),(20)等题积为正数,负因数个数是偶数个.

是不是规律?再做几题试试:

(1)3× (-5); (2)3×(-5)×(-2); (3)3×(-5)×(-2)×(-4);

(4)3×(-5)×(-2)×(-4)×(-3);(5)3×(-5)×(-2)×(-4)×(-3)×(-6).

同样的结论:当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

再看两题:

(1)(-2)×(-3)×0×(-4); (2)2×0×(-3)×(-4).

结果都是0.

引导学生由以上计算归纳出几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法则: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说明:(1)这样以后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必须先根据负因数个数确定积的符号后,再把绝对值相乘,即先定符号后定值.

(2)第一个因数是负数时,可省略括号.

2.乘法运算律

在做练习时我们看到如果像小学一样能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计算:

(1)5×(-6); (2)(-6)×5;

(3)[3×(-4)]×(-5); (4)3×[(-4)×(-5)];

由上面计算结果,可以说明有理数乘法也同样有交换律,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

文字叙述: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ba.

(2)乘法结合律

文字叙述: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代数式表达:(ab)c=a(bc).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1)(-5)×89.2×(-2)

(2)(-8)×(-7.2)×(-2.5)×

解:(1)原式=5×2×89.2……交换因数位置,决定积的符号

=892………………按顺序依次运算

(2)原式=-(8×2.5)×(7.2× )……交换因数位置,决定积的符号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 篇9

2、掌握求有理数倒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求出一个给定的有理数的倒数。

3、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体会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在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时的应有

学习重点: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及应用;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

学习难点: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能根据题目特点,恰当地选择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学习过程:

一 前置复习: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

举例说明。

2、多个有理数乘法:(1)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决定,当 时积为正;当 时积为负。

(2)几个有理数相乘,积就为零。

二 探究新知:(教师寄语: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数学上加与减,乘与除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学课本58页至59页例4之前的内容,并且认真体会在探索除法与乘法的关系时,用到的比较、转化、分类的思想方法。,一定要熟记:

(1)有理数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法则:除以一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数相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除以任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以前学过的倒数的概念一样,___________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如,3与____互为倒数,-6与_____互为倒数,2.25是____的倒数,___是 的倒数。

三 新知应用:

1、独立完成课本58页例4,然后对比课本上的解答,思考交流:在两个_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1),在两个_______数相除时,可选择法则(2)

学以致用 计算:

(1)(42)7(2)()()

2、计算(1)()()()(2)()()

(温馨提示:

1、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应把除以一个数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统一成乘法来进行计算。

2、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学一样。)

四 课堂练习:独立完成课本P59练习2,3题。(将完整的计算过程写在下面空白处)

五 达标测试:(独立完成)填空:(1)2 的倒数与 的相反数的积是_______。

(2)(1)(3)()=______。

(3)两个数的商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_________。

(4)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

2、计算:(1)(2)

(3)、(4)(+)

六 总结反思:

1、说一说:

本节课我学会了;

使我感触最深的是;

我感到最困难的是;

我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2、:评一评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七 布置作业

1(必做题)课本60页习题A组3,4题。(要求:做在作业本上)

上一篇:事业编制转行政编制下一篇:证券公司账户业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