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精选10篇)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篇1

为了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改革,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增添生活情趣,我校小学一、二、三年级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语文学科活动,充满浓浓韵味的语文学科活动,为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活动一:“诵读经典,规范书写”

小学一年级以诵读经典诗文,陶冶儿童高雅情趣,帮助学生读书明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在浓浓的韵味中,培养了学生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结合这一主题开展的书写展览,使学生逐步形成端正书写态度,规范汉字的书写的文化氛围。

活动二:“展我风采,炫我童年,诗歌朗诵比赛”

在二年级的诵读比赛现场,学生们情绪昂扬,高潮迭起,掌声如潮,师生们深深为诗歌的无穷魅力所迷醉,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这次诗歌比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对推进素质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活动三:“语文知识综合素质大赛”

语文是一切学科之母,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三年级组织的这次大赛促使同学们提高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对提高语文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次竞赛,目的是为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篇2

一、从高中语文的讲授内容分析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般都是以字、词、句、语篇、语言、修辞手法、逻辑分析、文法、听写能力、对话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为主。在这十二项中,从字到修辞手法都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而后面的听、说、读、写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这些内容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都是必要的,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内容的铺垫,那么培养语文素养就如同没有地基起高楼。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技术,也就是一直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整个课程由教师掌控,导致课堂教学变得片面、浅显,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应试教学的压力下,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过于急功近利,在学习上比较茫然,目光短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忽视了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针对这些现象,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教育中的弊端,转变教学观念,将“授之以鱼”转化为“授之以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文以“读”为例,对《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这篇文章进行分析,在读第一遍时,要求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在读第二遍时,要求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黛玉、贾母、王熙凤等人的性格如何展现出来的?这些人物的性格与社会背景以及环境有什么关系?从这些人物的设定上,能看出作者什么思想?在读第三遍时,要求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拓展,林黛玉进贾府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小心翼翼?王熙凤、贾母、王夫人等对黛玉说的话分别有什么含义,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人物心理?通过设置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分析课文,从而将教学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行的探索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其思维得到锻炼,提高他们自行探索语文知识的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提问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保证所提问题要与教学内容有关,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有所锻炼。

二、从高中语文的教学思路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充分挖掘语文教育的精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文学审美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就应该对教学思路进行优化调整,在朗读教学、文章欣赏以及情感阅读等多方面加强对文学知识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理解和认识,但是要想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教育价值等,还需要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并基于对重点词句的掌握逐步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样,学生在对文章进行深入解析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其中相关文学思想的影响,其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对语文精髓的挖掘以及学生语文素质的强化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

例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就应该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对文章散文性语言清丽明快的特点进行初步的把握,对文章的思想进行基本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赏析,如结合多媒体图片放映功能,将文字教学与图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对散文中所描绘的冬郊植被图、寒村微雨图、冬日散步图等图景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对不同的图景进行相应的文学鉴赏。作者在描绘冬郊植被图中以色彩入文,赋予了冬天明丽的色彩;而描绘寒村微雨图场景又使用了虚实相生、侧面烘托等多种表现手法,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文章中悠闲、洒脱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教师将课文划分成多个板块进行解析,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可以让学生在深入欣赏散文词句构造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身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目的进行重新定义,更注重人的发展,而这种改革方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复古,而是对教育的正本清源。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新课标的内涵,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精髓所在,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高中生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而且逐渐突显出自己的强烈个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以此来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这也是当代素质教学的新要求。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认识尚不足,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从语文教育的精髓挖掘入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篇3

1.珍视独特体验,享受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多为名家名篇,大多文质兼美,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熟读课文《月亮湾》之后,一位教师另辟蹊径,利用绘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让学生用彩笔将各自体会到的美丽的月亮湾画下来。孩子们群情振奋,开始紧张而投入地作画。20多分钟后,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分组交流、欣赏,并推选了组内最出色的几幅。作品虽然简单稚嫩,但月亮湾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后来,教师又请几位小画家走上讲台,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从读文理解,到作画悟情,再到析画赏美,学生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还原课文的内涵和意境,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2.深入品析文本,引导体味情感

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后,教师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人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作者把大海的神奇,尽情描绘,为大海的动感重重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感大海的宏伟,饱含激情的笔触,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大海有激情喷薄的一面,也有柔和秀丽的一面。

3.感情朗读课文,引领体会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因此说"三分诗,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課堂上老师不能停留于对文章被"字词句"图解,寡然乏味,而要多一点感情指导,只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就能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草原》是一篇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到"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读自悟、美读品悟,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读起来抑扬顿挫,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给人美的享受师生自然陶醉于美丽的大草原。所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以及学生的感情朗读,促使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和谐状态的形成。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4.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4

李刚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个解说中,显然“能力”仅仅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我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功能,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探究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语文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使他们不断地成长、成熟、发展。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语文素养概念的提出,注重语言的准确、简明、实用,为学生长大以后融入社会、能够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自我发展不可缺的基本修养,防止把人工具化,注重对《语文教学大纲》的历史性超越。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分别从培养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树立自己大语文观,三个大方面阐述了语文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章可寻,重在方法的掌握。

一、培养学语文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语文产 1

生浓厚兴趣了,他们就会主动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会很快提高他们的学习素养。

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你的语文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第一,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既是他们的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可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学生、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热爱老师、信任老师。《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而学其理”。当学生喜欢上老师了,他们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上的课。第二,在课堂上注重精讲精练,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在课堂中不仅仅获得知识,好要让学生在人群中想获得别人的欣赏、尊重。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精讲,留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他们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他们对这门课感兴趣。第三,课堂上要美起来。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老师。课堂上,语文老师可以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而自信的目光,饱满的热情,漂亮的书法等等把学生吸引到身边来,和同学们一起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美的课堂来。

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是个性发挥积极性的源泉,它促使人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目标,以行动求得满足。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所引起的活动就越有力。让学生能意识到语文学习的迫切性、必要性,对语文学习就会越感兴趣,就会越积极地投入学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主要依靠老师去培养。在教学中唤起学

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效果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走向成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有关资料,从而能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这样课前预习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听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抓住关键词、句,充分明白对方讲话意思。

(三)在平等的气氛中让学生大胆说、积极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在家庭中、社会上,要鼓励学生与人积极交流,在说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多的语文信息,语言表达也会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一是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在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我们可以领悟人家的经验,从写作中,我们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感情。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象。只有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得实,学生说话、写话才会感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怵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学、自觉自愿地学。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语文素养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首要条件之一,任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花多些力气去引导学生早些进入课外的阅读层面,这样小学生一旦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就会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会提高得很快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认真写、大量写。写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更是比积累和阅读难得多。多写并不是写的作文篇幅长,而是注重用笔写下日常语文学习中的一字一句。从学生开始识字写词开始,就要求他们有意注意一些好词好句好段,主动摘抄并背诵积累。积累字词句,积累语文素养,积累语文中的情感。一个不懂文字的人是很难说他的语文水平很高的;一个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是很难读懂别人写的文章的;一个不会理解文章中别人的情感的人,是很难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情感的。所以语文的积累,从小学做起是更加重要的,只有指导和帮助学生积累许许多多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水平。因此语文积累就应从小学开始。

三、树立大语文观

学习语文,一定要把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好。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阵地,需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与教育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语文课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还要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大事或反映中学生生活的身边的小事来学习。从方法上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进行,如演讲、讲故事、朗读、看电影、排话剧、搞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等等。从途径上,可以从课堂走出去,与家庭、社会这种大课堂结合起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们就像刚刚学习飞翔的小鸟,无论他们将来长大是雄鹰,还是小小的麻雀,这些不重要,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通过学习,能够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能够经受住风雨,享受蓝天的广阔与美丽。

通过这一次学习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谢谢您——陈校长。

补充:

面对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渠道很多。他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我个人觉得孩子们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不正常的事情,例如:李刚之子的撞人事件,不仅不及时救助伤者,还扬言“我爸是李刚!”;李双江之子开车打人,还扬言“谁敢告我”;当老人病倒在街上没人敢上前救助等等,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当今社会,为什么?是那些孩子缺少家庭的温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提高培养课程语感

冰山模型把语文素养分为了三个层次,即操作层、实施层和基础层。操作层是显露在外的,而实施层和基础层是隐形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要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扎实实施层和基础层,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从“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其意义是长远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有它的意义所在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语感的作用与地位

值得提出的是在论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时,《语文课程标准》还使用了“培养语感”这一个概念,把“培养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在“总目标”

第七条中也设定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它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什么异同?概括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这是一种能力。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具体说,一个人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意境,也说明有着很强的语感。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能做到得体自然,富于感染;写文章时能做到文从字眼,准确达意。就组成要素来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以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

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就发展过程语感由许多不同的层次构成。儿童入学之前,他们在日常的口头言语实际中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一些言语的感性经验,属于较低层次。入学以后,他们除继续学习口头言语外,开始学习书面言语,学习语法规则及其它语文知识,并用之于听说读写实践,这样就逐渐获得了语言的理性经验,语感也就进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又以语感为基础,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交流,可见语感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可见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标志。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经,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

(二)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的运用和严格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它既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和有声语言的环境来积累语言经验,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去比较揣摩语言文字,提高语言修养来获得理性知识,它是既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又伴随着很强的理性认识的语言感受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语感是在大脑层上建立的相应的巩固的言语动力定型。在言语活动反复练习与实践过程中,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发生。这种自动化的形式,就是我们说的“直觉”也即“语感”。所以,语感是人们言语实践的产物,换言之,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具体地说,语感培养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获取语感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而也就不易获取具体的语感。叶圣陶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语感”。他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诵读揣摩,形成语感

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

可靠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我国传统语文学习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的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创造完全的人格。”我们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语言学习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既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细微差别,这才符合语感的学习心理。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叶圣陶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那么,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3、强化训练,锻炼语感

语感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修养,要在严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语感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易到难,要求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首先,在语感实践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感分析,加强语感训练的指导。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内涵丰富的段落,流畅多变的句子,形成生动形象的词语,精当巧妙的标点等,向学生进行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形式的分析,揭示其感情色彩,隐含意义和表达效果。其次,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以语感培养为主题,知识的练习要以应用性为主,如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练习,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意、练习、剖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这些都能使学生对书面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使语感得到锻炼。再次,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写语感随笔或日记、周记,这是一位特级教师所创造的。语感随笔是学生专门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笔记,是语感自我训练作业,它不仅要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语感),而且还要对语言感受进行分析。长期进行这种练习,必将使语感能力得到发展。

4、掌握规律,强化语感

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在语音感、语义感、语用感的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中获取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要坚持传授理法知识与训练语感能力相结合。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它为培养语感提供了理性经验,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语感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用以上方法培养语感,是因为语感大致有下面几个要素构成:

A、感知描述性的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大脑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能自然的产生联想,想象活动;

B、阅读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时,能迅速即引起感情的反响;

C、能较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

D、能体味语言文字的美;

E、凭借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一个人上述几种能力很强,说明他已经具有敏锐的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读到“春天”这样的词语,头脑中就会自然出现与下面的画面相类似的形象——朝阳里,初春的草丛中或树枝上冒出几片嫩绿的毛乎乎的叶子,上面滚动着几滴晶莹的露珠„„使人感到一种惊喜和一种振奋。语感敏锐的人能深切地感受到所读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感敏锐的人,对于运用得稍不恰当的词语虽可能一时说不清道理,但会立刻觉得不舒服,不协调,甚至如骨鲠在喉,非得设法换上更恰当的词语不可。因而,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这种能力和素养培养靠“架空分析”,靠字词“训诂”,靠“填括号”的所谓练习,靠“题海遨游”是没有什么用的,而要靠教师科学的,艺术的,充满感情的诱导,靠学生充分的阅读、品味,一定量的作文实践体验才可能获得。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语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在语感培养方式上,叶圣陶先生“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乃至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新的教学理念,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单兵独进’的发展观是片面的缺乏系统观念的”,必然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最终阻碍整体的发展,只有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生形成了如上述综合的语文素养,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和教学效果就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和谐的“人的整体发展”中得以增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

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把语文文字包含的人文素养转化为我们的文化素养。当前,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的教师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形势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当前的阅读教学正潜伏危机。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觉得,阅读似乎没有了什么意义。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序正在急剧下降,“阅读危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到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但丁的《神曲》;提到日耳曼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性,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同时,必须加强经典性,提高课程的力量。

作为民族的共同语教育,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语言,文学都是民族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大致说就是指以语文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体现为两种类型,即文学和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养的必由之路,这问题又在于人的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是内隐的,不像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化的对象化的,可以通过一个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也正是由于不易检测评价的原因,文学方面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导致我们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提高语文素养是致命的一击。

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无疑是个标本兼治的有力措施。

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中说:“阅读从认识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有:朗读、默读、视读。朗读又叫吟诵性阅读或品味性阅读。就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视觉、运动觉、听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默读,又叫潜语读,其特点是视觉反应文字迅速,发音器官动作轻快,声音微弱无听觉感受;大脑借助手的动作进行快速的信息加工。视读,又叫直接阅读或速读。其特点是,大脑对通过视觉反映的文字信息直接进行处理,口耳都不参与活动。三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引导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3、努力使教学有新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注意感情的培养,以情激趣

5、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

6、通过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8、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设疑法,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惑想不通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及时启发他。

2、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兴趣。

3、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

4、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5、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尽可能上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6、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7、有得法,学习能够有所得,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8、间接法,利用与语文学习有关联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间接事物,来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9、反馈法,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进步,获得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10、竞赛法,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四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主要有下列一些有效的做法:

1、建立教学常规,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每个老师制定的项目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2、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3、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4、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1、提高自觉性

2、严格要求

3、反复训练

4、典型激发

5、教师的示范作用

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研究 篇6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往简单里说,也就是教给孩子三件事:练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漂亮文章。往复杂处说,一个孩子碰到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是一生的福气,甚至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我们很认同窦老师的说法,那么,让我们也努力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吧。虽然我们不一定都会成为像窦老师一样的特级教师,至少我们都想成为一个带给孩子福气的老师。那我们如何带给孩子们福气呢,我想第一要素就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教师语文素养的概念界定

关于“语文素养”

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雷实教授所认为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组长、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也认为语文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他在《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文中对“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解释,他说: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质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理念。”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崔峦先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包涵了多种要素的综合体,“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教师的素养,是指教师的素质修养,它一般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知识、能力、审美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语文素养是指教师具有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知识素养包括:扎实的语言文学知识,深厚的教育专业知识,先进的语文教

育理念。能力素养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世纪要求的特殊能力如:具有合作化能力,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情意素养即重视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以教师情引出学生情。

二、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语文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教师是所有改革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只有教师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意识行为融入到改革中,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了一名优秀教师应有的四条素养,那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标准》)中对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从对我市语文教师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1、大部分教师都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喜欢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指数并不高,这源于小学语文教师繁杂琐碎的事情太多,长此以往,老师们身心俱疲,产生了职业倦怠,影响了大家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消磨了大家的闲情逸致。

2、老师们对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综合素养都有着较为清醒、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清楚自身哪些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是难能可贵的。

3、我市教师无论从读书的内容、数量以及读书的时间上,都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读书的教师也很难成为出色的教师。

语文教师要让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道,每节语文课都能成为学生为之相依的精神家园。那么每位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

三、提高教师语文素养的设想

一、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结合我市教育局“书香溢校园”活动,在广大教师中推进读书活动的开展,引导小学语文教师读教材,读文学名著,读教育专著,读科学常识,读散文随笔„„通过读书交流、网络学习等渠道,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让爱上读书的老师身体力行地影响自己所教的学生,让家庭、校园、班级满是书香。

1、读教材,以奠基教学

读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明确语文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钻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反复钻研、透彻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发掘,融合贯通,达到娴熟运用的境地。

2、读与教材密切相关的书籍,以丰富教学

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敏锐地发现教材涉及到的一些文章和书籍,并将这些列为学生和自己的必读内容。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尽量地丰富教材,读厚教材。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既是教师丰富文化底蕴的过程,也是对教材不断理解加工的过程。

3、阅读经典,以厚实积淀

语文课程承担着培育文学素养、传递传统文化的重任。要把这一重任完成好,语文教师更应该首先读好经典,成为一名通晓古今、学贯中西的文化学者。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至少必须经过古典的训练,才成其为受教育的中国人。”作为“受教育”者的语文教师,我们更要读大量的经典,受古典的训练。《说文解字》、《文心雕龙》、《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唐诗宋词、明清四大名著、鲁迅杂文、曹禺的戏剧、郭沫若的诗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等都应该列为必读书目,而且要细水长流,反复涵咏。

4、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以提高教育技能。

有关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家的书都要有计划地阅读。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

录》,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除此之外,还要读一些当代语文教育界“诸子百家”的著作。

5、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以陶冶情操。

读史使人睿智,读美学使人高尚,读哲学使人深刻,读自然科学让生活更美好.....因此,语文教师要读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一些高品位的书。

6、浏览时文,以开阔眼界

语文是中小学与时代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民族文化、时代精神都通过语文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师要经常浏览报刊,阅读时文,以了解时代特点,贴近涌动的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现代观念。语文课上我们所教的学生,又是接受时尚最快的新一代青少年,如果我们不广泛阅读,更新自己的知识,拉近与时代的距离,我们就无法与学生沟通。

二、研究——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研究不仅能让教师体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困惑,感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难,更能让教师品尝“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1、体验生活,研究社会,感悟人生,完善人格

语文即生活。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语文的教师要时刻关注现实、研究社会、体悟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师还要走出学校,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感悟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和能力,使自己的人格日臻完善。一个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懂得生活、人格完善的人,才能当好语文教师。

2、研究学术,以增长学识,发展智能,提高品质

一个语文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要成为一个“学者型”“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必须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实现“教学研”三结合。语文教师的“学术研究”范围包括很广,研究形式也很多。文本研习、教学反思、评课说课、调查实验、行动研究、文献评述、编写教材、撰写论著等等举不胜举。实践证明,一个学术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也比较强。究其原因是教师的研究往往是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一个基层的教师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调查实验,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很快会使自己专业得到发展,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3、研究课堂,以提高效率,享受工作

课堂,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上“好课”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成功教师的动力源;具备上“好课”本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主要时间和活动空间在课堂,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着教师的生命质量。因此,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我研究我的课,我负责我的课,我改善我的课,我享受我的课。“聚焦课堂、研究教学”,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三、为文——下笔如有神

叶圣陶说:“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专指练习写文艺作品而言,尤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又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能写好,所以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

1、下水作文,以引导学生

叶圣陶又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求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是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写作“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怕作文,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缺乏生活阅历、语言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则是认为“作文”高深,不能为之。如果这时语文教师能从实际出发,与学生一同“作文”,就会减少学生心里的“恐惧感”,增加作文的自信心。而且教师下水作文,还会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起到“言教”不能达到的“身教”效果。

2、创作文学,以颐养情趣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现在的语文课没有什么文学味儿,学生当然不爱学。”这句话反映了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普遍存在“文学性”失缺的问题。

其一,语文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走上了“工具化”“功利性”的道路。其二,语文教材“文学作品”份量还不足,特别是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太少。其三,语文教师文学修养不高。语文教师不但缺乏文学创作能力,甚至连最起码的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也缺乏。当然,这样的语文教学注定不受学生欢迎。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学会解读文学作品、鉴赏文学作品,而且还要学会创作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兴趣去引发学生的爱好,用自己的创作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语文教师最具影响力的形象,须由他的生命创造物——文学作品来展示。

3、写反思、写论文,以指导教学

著名作家王蒙在《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中,谈到中国作家队伍中“非学者化”倾向,认为光靠经验和机智,而轻视学问基础,是产生不了“巨人式”的作家的,阐明了“作家学者化”的观点。这一见解对我们教师专业化启发很大。只凭“教参”或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从教,是不能成为“巨人式”教师的。要想实现“学者化”、“专业化”,教师多研究教育理论,多研究自己的经验,写反思性教育叙事,写有份量的教学论文,写反映自己研究成果的学术论著。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篇7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近几年, 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实训基地的建设如火如荼, 劳动技能的培训有了保障, 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现在的中职生尤其是90后学生, 往往心性浮躁、缺乏耐心,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慢慢地这个群体将心灵干涸, 人性丧失, 成为垮掉的一代。如果能让学生的心安定下来, 端正态度, 树立信心, 把握好学习时机, 他们就会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 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认为, 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让他们从经典诗文中汲取精华, 滋养身心,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汉武帝开了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历史先河, 此后经典学习代代相传。1942年, 朱自清曾在《经典常谈》的《序》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 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所以, 学习古代经典, 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而且是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塑造精神、造就永不言败的优秀人才的必由之路。

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推行的新课堂教育实验, 倡导“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堂教育实验就是要创设环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新课堂教育实验方案”中提出的教育目标尤其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 我们拟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 把经典诵读引入课堂。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意义:新课堂教育实验,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职业教育在通过实训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 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接引文化脉络, 增强文化自信, 培育健康良好的心态、情感与品行。开发语文校本教材, 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实现新课改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对中职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1. 经典诵读是传承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朱自清先生指出:“经典训练的目的不在实用, 而在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抓起。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吸收文化营养, 积淀文化底蕴, 历练文化眼光, 提高文化品位, 步入文化情境, 体验文化情怀, 丰富文化阅历, 感受文化韵味。这样, 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绵亘久长乃至发扬广大才会有希望, 有保障。

2. 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朱光潜先生有言:“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 我能了解的很少, 可是熟读成诵, 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来, 还拉一点腔调, 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 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 当时虽不甚了了, 现在回忆起来, 不断地有新领悟, 其中意味确是深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发现, 诵读经典对于提高学生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口语表达和作文能力等多种能力和人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3. 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研究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10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不过关, 岂非咄咄怪事?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过于关注教师“怎么教”, 也就是过于关注教学方法的研究, 而对于教师“教什么”, 也就是更加关键的教学内容的研究、建设, 却一直处于茫然、模糊的状态, 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因此, 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研究才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1.准备阶段。确定明确的目标, 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2.调查阶段。制定两种问卷调查表, 一是编写调查表, 二是使用调查表;在实施调查后, 进行数据分析, 形成调查报告。3.实施阶段。收集资料, 确定校本教材的基本内容, 进而研究编写体例和内容, 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4.总结阶段。校对、审定校本教材内容, 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探究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编写一本校本教材《中华古代经典诵读》;在此基础上, 研究如何编写和如何使用《中华古代经典诵读》, 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六、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1. 研究如何编写《中华古代经典诵读》。

中华古代文化经典多而杂, 本着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 结合学生实际, 我们确立了以下四个编写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读本内容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编排, 让学生读有所序, 在诵读过程中逐渐提高。

(2) 针对性原则。在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 文化基础较差, 能熟练运用的词汇较少, 因此读本内容的选择、注音、解释就必须针对学生水平, 诗文内容要易于理解, 注解内容力求通俗易懂。

(3) 动态性原则。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不断进步, 诵读文本也不能一成不变, 随着我们对经典研究的深入, 补充更新文本内容将成为恒久的任务。

(4) 数量适度原则。中华古代经典浩如烟海, 不可能让学生全数尽读。因此要精挑细选, 篇目数量适度。

基于以上原则, 我们精选了古代蒙学教材中的《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作为学生明德修身的必要读物, 又遴选了《关雎》《山居秋暝》等100首古典诗词作为学生诵读的基本内容。

编选五种蒙学教材, 是因为《三字经》用点多, 知识性强, 文笔自然流畅,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首重礼仪孝悌, 端正思想, 知识传授则在其次。《弟子规》三字一句, 合辙押韵, 朗朗上口, 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是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 精辟地阐明了为人修身治家之道。《增广贤文》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 几乎无所不包;另外编写时删去不少消极宿命的语句, 便于学生领悟其精髓。《千字文》包含了天文、地理、历史、人伦道德等方面的常识, 文笔优美, 辞藻华丽, 对于学生“博闻强识”很有帮助。

在编选古典诗词时, 我们本着“汇集各个时代、不同诗人、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的原则, 优中选优, 好中选好, 遴选出100首经典诗词, 让学生在《饮酒》中品味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在《春望》中感受杜甫的忧国情怀, 和刘禹锡同游陋室, 与辛弃疾共度元宵。这些经典中, 有积极向上的精神, 有睿智的处事哲学, 无不洋溢着人文关怀、人性光辉。

教材共包含六个单元:一是《三字经》;二是《千字文》;三是《弟子规》;四是《增广贤文》 (节选) ;五是《朱子家训》;六是古典诗词。每一篇作品包含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原文、译文对照阅读; (2) 注释; (3) 作者简介; (4) 作品简析; (5) 名句积累。

2. 研究如何使用《中华古代经典诵读》。

有了校本教材后, 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引导中职生使用教材和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 立足文本, 指导诵读方法。

古诗文的诵读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 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直面经典真心接触, 熟读成诵。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应让学生直面经典, 与诗词“真心接触”, 自己感悟, 自己体会。让学生多读, 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诵读, 也可低唱慢吟诵读, 还可“不求甚解”诵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陶冶情操。

二是纵横联系, 不断积累, 加深感悟。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掌握方法, 使学生学有所得, 能“举一而反三, 闻一而知十。”将一首古诗词, 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 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如诵读贺知章的《咏柳》时, 引导学生诵读其他有关“春”的名诗,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杜牧的《清明》, 白居易的《忆江南》等, 把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诵读中横向对比感悟效果。

三是加强诵读, 引导想象, 融情入境。古诗文语言精警含蓄、跳跃灵动, 意趣无穷。教师须独具匠心, 启发学生调动记忆, 发挥想象去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造, 从而感受有声有色的丰富内涵。如诵读王维的《山居秋暝》, 我们通过文本中的“作品简析”帮助学生融情入境:薄暮时分, 山雨初霁, 幽静闲适, 清新宜人。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 一尘不染, 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 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流淌在青石板上, 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 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 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此时自然美与心境美完全融为一体, 创造出如水月般明净的纯美诗境。

四是自主理解, 多元解读, 回味无穷。一首好诗,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诵读郑板桥的《竹石》时, 有人看到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有人赞美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有人感悟竹子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 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茁壮生长。

如果只是一味地诵读, 恐怕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厌倦。如果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 如朗读比赛、默写比赛、收集同题材的诗歌比赛等, 势必会提高学生诵读热情和兴趣, 将古代经典诵读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提高文化素养。

七、下一步研究方向

我们下一步将努力做到:1.对选文的分析再深入、具体、精辟、准确一些, 力求做到每一篇选文既切合学生实际又反映作品特色。2.增加一些古代经典散文, 如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和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摘要:本研究报告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其中主要成果包括研究如何编写和如何使用《中华古代经典诵读》;编写《中华古代经典诵读》时, 我们精选了《三字经》《弟子规》等五种古代蒙学教材作为学生明德修身的必要读物, 又遴选了《关雎》《山居秋暝》等100首古典诗词作为诵读的基本内容。

推动素质教育提高语文素养 篇8

【关键词】教育技术;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等。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育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就以高中语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利用教育技术提高资源的丰富性,拓宽学生语文阅读的知识面

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广阔的天地,不能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可以预先让学生在网络上广泛涉猎有关课文的小资料,在讲课过程中还可以放映由该文改编过的影视视频,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教学古诗《归园田居》时,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室里,先打开备课时准备的素材,找到与这首诗风格相近的田园诗,然后列出一些相关的古诗词网址,引导学生去这些网站中查阅相关的内容。这样安排,教学容量必然大大提高。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回家在网上找,把相关知识下载制作成阅读卡片,最大可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

二、利用教育技术的工具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教育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一个小鼠标就可以查阅古今中外的资料,教育技术的这个查阅功能应该充分地利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语言教学可以放置在社会生活的背景之中,语文教学应该和生活携手同行。在现实生活中,能充分利用语言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使学校的语言教学能够与社会和其他学科相联系,所以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网络上找出该文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再由学生分类整理归纳积累,这样一来内容就非常丰富多彩了……学生找到的东西虽然都是从网上找来的,但是学生在这个寻找过程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确实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三、利用教育技术的交互性进行课外辅导,加强学生课后阅读

可以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在校园网上,条件允许也可以建立相应的语文辅导网站。建设这类网点最大的学习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如果学生当堂没有学好,课后可以自己登陆网站找到相应的模块来学习,教师不必要浪费时间个别辅导。教师只要把自己的授课课件或是讲课录像上传到网站上,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站找到需要的教学内容,反复观摩学习,也可以把重点挑出来看,这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双赢的,教师不用再消耗精力解决个别学生某个没学好的问题,学生也没必要为一节课中没弄明白的内容而担心影响以后的学习。同时,教学网站的建立,教师还可以把与之相关的众多教学资料、试题和背景知识等不能在课堂上很好使用的但是却有益的教辅材料放到网站上供学生选择学习,促使学生更好更深入地学习,有效地利用网络传播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不无裨益。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丰富了学习内容

因材施教最能体现教育的内涵,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基础都不同,智力因素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如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因材施教,就要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育技术把课文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容易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读”课文。例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北京,而对于一些南方的学生来说,从来没有见过北国的秋景,虽然课文中已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而通过播放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清”“静”“悲凉”的北京的秋天马上图文并茂地展现在了学生们面前,这样学生的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幅画面,他们对课文内容就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文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圆满完成了。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将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直观、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2]于漪.于漪文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陆俭明.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6(2).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OA/OL].

优化课外作业提高语文素养 篇9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何通过作业的巧妙布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是研究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几个做法:(1)留一些读书的作业,让学生拥有书香之气.(2)留一些听与看的作业,让学生关注民生.(3)留一些调查与访问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4)留一些动手的作业,让学生体验生活,开拓创新.

作 者:张彩虹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课外作业   语文实践   语文素养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10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育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文化积淀。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语文素养这一时代性的概念的产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全面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就要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追求。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深入教材,引领学生直接体验教材中作品的人文内涵。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程中所选择的每个语言教学素材,都富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教材对学生“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首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解读教材作品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中的人文内涵。“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为学生理解作品,直接参与情感体验打开方便之门。如在上《园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要充分地利用了作品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和创造,利用多媒体来有机整合与文本相关的文史材料,图文并茂,音像共存,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增进能力,促进爱国情感的形成。

其次,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教材。如果教师自身对教材研究不透,对教材内容采取不接纳的态度,很难运用教材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体验。因此,教师要以发现者的心态和精神去关注每一篇作品,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作品所构建的丰富而优美的语言世界,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作品的文字美。这样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情操,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诵读,展现作品描写的形象,抓住作品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和“传神之笔”进行整体的感悟,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从多维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也说:“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确实如此,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正如王元骧所说:“没有任何其他意识形态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像文学作品所唤起的审美体验那样,使整个心灵

都得到如此深刻的触动,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获得如此全面的滋养。它在人们精神上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决不是一般的知识传播、道德教育和娱乐消遣所能企及的。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满足于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感受那纯净的文学,促进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净化,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在一个个美丽的时刻,用人类文化的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让阅读成为孩子们”诗意栖居的家园“。语文课只有建立在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高能,走向成熟。

三、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就是把社会生活辐射进课堂)。那么他的教育效果比单纯说教的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材与社会生活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教师的范围、走出教材,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围绕新学的语文内容去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图书馆、阅览室查阅资料,还可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手段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这样做既可通过收集来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还扩大了知识面。

既然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教师也必须转变处处以教者自居的角色,做学生的朋友,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做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协作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处处做学生实践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学习有关资料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多动脑筋为学生的实践出主意,想办法,与学生共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真正起到实践的效果。

上一篇:《必由之路》观后感与心得体会下一篇:月亮的心愿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