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通用7篇)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1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2011年10月5日,苹果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在这个“苹果时代”,苹果公司的成功传奇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同时,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即便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苹果也不曾改变创新;即便在产品非常畅销的时候,苹果也依然推陈出新。对创新的热爱,以至于偏执,是苹果能够坚持到今天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本文就从企业文化与创新的结合角度分析一下苹果的成功模式,从而为现代企业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那苹果公司的创新文化都体现在哪里呢?

一、个人主义至上

苹果公司鼓励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可以创造差异,苹果公司倾向于雇佣那些有思想、懂得自我激励的人。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苹果的文化鼓励努力工作,强调个人成就。这种文化使得苹果公司开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产品,如苹果II型电脑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领导者,其市场份额在1980年底即达25%。

二、反主流文化

从百事可乐总裁一职来到苹果公司的斯卡利在1983年担任苹果公司CEO之后发现,这家鼓励个人主义的硅谷新贵的工作环境充满了反主流文化。员工们坚信,苹果公司的动力来自他们,管理层的角色是为他们创造能够激发他们创造力的、最佳的工作环境。无疑,苹果公司的这种文化与那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公司有明显的不同。在苹果公司,创新想法可能来自于员工在走廊上不期而遇的随意交谈,或者员工夜里10点半互相打电话讨论刚刚想出来的好的创意,或者是某个人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主意而临时召集的6人会议。

三、公司的产品设计理念:另类思考

1997年,乔布斯专门创意了“Think Different”(另类思考)的广告语,一方面让消费者重新认识苹果,更重要的是激发公司员工的创新动力。

对苹果而言,其设计的电脑应该既能帮助顾客完成工作,又让顾客喜欢使用电脑。因此,苹果特别推崇设计时的简单易用。为了实现简单易用这一目标,苹果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就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以及顾客如何与产品互动。当设计人员确信其抓住了客户的想法和需求时,再设法从工程技术上实现。重要的是,在设计阶段需要创造和创新,在工程技术上同样需要创造和创新。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用户往往只需要按一个键,就可以完成其想要实现的功能,例如,iPod、iPhone、iPad的操作均极为简单,以致销售的产品中不附带产品说明书。在乔布斯看来,从设计意图,到概念的提出,到实现概念的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一直到用户使用该产品的体验,最后到外在的华丽外形,都体现了“简单即终极复杂”的设计理念。

四、产品战略

苹果的创新理念是系统性的,把产品定位和创新都结合的很清晰。所以,苹果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用户的需求上。

苹果的产品是个人工具,帮助个人解决问题。苹果没有选择机构或企业作为其客户,而是以个人作为目标客户。事实上,苹果公司从未成功地推出过面向企业的产品,这使得苹果公司专注于个人用户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苹果公司的成功来自对人们如何使用电脑设备的透彻理解,以及开发“酷毙了的产品”的高度承诺。

事实上,在一些技术产品方面,苹果公司都是后来者。据了解,三星公司在1999年就开发出MP3,而苹果公司的iPod直到2001年才出来,但它加上了音乐下载功能,让消费者可以合法方便下载音乐,这样苹果公司不仅靠卖产品,还可以通过卖音乐来赚钱。短短3年内,它就创收近100亿美元,几乎占其总收入的一半。虽然MP3和音乐下载都不是他们首创的,但苹果公司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产品+内容’的组合,创造出了全新的产品。技术很容易被超越,需求也很容易改变,苹果的秘诀在于通过整合资源,引领改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竞争优势。这也叫“蓝海战略”,由于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竞争,所以才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五、市场领先与技术领先并行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对于企业而言,真正的创新并不是技术的创新,而是“为技术创造出市场”的创新。苹果成功的轨迹,对应着乔布斯从早年技术创新的追求者到市场营销大师的转变轨迹。

让我们从乔布斯说起。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赶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理由是“此人不切实际地追求技术创新”。当时他正在领导研发世界上最先进的个人电脑“麦金托什”,它拥有先进的图形操作系统,还配备了鼠标,技术上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IBM-PC机。可惜技术领先不等于市场领先,“麦金托什”销售不佳,却占用了公司大量资源,最终不得不下马。痴迷于技术、力挺“麦金托什”的乔布斯,因此被扫地出门。

12年后,乔布斯重返公司时,有了全新的思路,从而一举把苹果带到世界之巅。乔布斯领悟到,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一味追求技术领先,技术过于超前,结果往往是消费者难以“消化”,市场难以接纳。所以后来,相对于IBM、微软、英特尔等公司,苹果在基础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很少,有意回避与高投入相伴随的高风险。事实上,无论iPod、iPhone、iPad,其核心技术很少是由苹果自己开发的。从“让用户容易使用、乐于接受”到“塑造用户新的使用习惯”,可谓苹果对“技术创新”和“市场领先”的独到理解。

通过上述分析,“苹果”于其他企业的可鉴之处都有哪些呢?

一、大部分企业在创新上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类就技术而技术,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另一类则完全跟着现实的需求走,有什么产品就跟风。这两种创新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企业想要成功,就需要突破单一的思维,研究功能、用户需求和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最有利的角度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就必须对研发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创新方法培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尤为重要。其中德国人提出的“TRIZ理论”,揭示了发明创造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是国际公认的解决新产品开发难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不能一提创新就是高科技,这是非常窄的定义。创新也有“捷

径”可循,用跨行业、跨学科的知识、技术解决本行业技术瓶颈、发明难点,可能就会独辟蹊径,走出一条“苹果”新路。

三、学习苹果公司不是要复制其商业模式,而是要学习苹果对科技的创新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用户和市场的精确定位,苹果文化是对客户忠诚度的逐步培养,他们把所有能利用的资源都体现到苹果产品和文化上。因此,现代企业学习苹果,必须要有长期品牌建立的意识,需要文化的底蕴,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就中国来说,中国已经具备很精良的制造技术,更重要的就是创新理念和国际品牌的建立,包括企业和用户的文化沟通,以及更新传统观念等。

四、保持工作场所的多元化对于产生大量独创想法来说至关重要。要想产生有创意的想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数量开始,而不是质量。所以跨国公司在多元化方面具有优势,因为它们能够从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那里获得各种各样的想法。当然,并不是只有文化的多元化才能形成创新想法,甚至办公室的设计也能激发创造力和增进交流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创意的想法更有可能在一个更加随意的环境里、在与员工的交往过程中产生出来,而不是在董事会的会议上产生出来。因此可以考虑设立咖啡厅、游戏室或共同工作区来促进日常的合作。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2

传家宝在新时期实现创新

吉化精神和作风, 既适合于石油化工企业本质特点, 又具作为化工长子的自身特色, 按上划中石油后的企业实际, 吉化对企业精神和作风进行了实践创新。

提炼“四种精神”

在吉化发展历史上有许多既能体现中国石油企业精神、又能体现吉化精神与作风的人和事。2009年经深入挖掘, 吉化提炼出与中石油企业精神一脉相承的吉化“四种精神”, 这是大庆精神在吉化的具体化和人格化。

“麻袋毛精神”——上世纪50年代, 吉化人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仅三年就在废墟上建起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 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 有力支援了国家工业建设。发源于老一辈吉化人于德泉大搞“修旧利废、回收麻袋毛”做建筑麻刀的“麻袋毛精神”在吉化生根开花, 成为代代传承的财富, 涌现出李云山、丁占茹等一大批“麻袋毛精神”传人。1990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报道《“麻袋毛”的连锁反应》, “麻袋毛精神”从此随着“全国学吉化”活动名扬全国, 至今依然是公司员工勤俭持家、挖潜增效的法宝。吉化提炼“麻袋毛精神”的内涵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爱厂如家、从我做起。

“矛盾乐精神”——上世纪60~70年代末吉化在“三大化”基础上, 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改造, 提高生产能力, 涌现出以李国才、侯德武为代表的一大批技术革新能手。仅李国才所在的金属加工班就先后发明创造了合金钢弯头等189项革新成果, 其中重大科研成果10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把他的事迹拍成电影, 《人民日报》发表《革命就是解决矛盾》文章, 称其为“矛盾乐”, 为中国工人阶级树立了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困难、敢想敢干的榜样。多年来, 吉化先后涌现出14次见过毛主席的工人技术专家侯德武, 解决全公司技术难题的“革新大腕”张贞泉等先进人物。吉化把他们的事迹总结提炼为“矛盾乐精神”, 其内涵为:乐观进取、大胆实践、求实创新、敢于突破。

“背山精神”——1965年初, 化肥厂厂长王芝牛从北京领回了生产30万吨合成氨的任务。当时吉化的合成氨装置刚从20万吨改造到28万吨, 要背起30万吨合成氨的大山几乎难以想象。王芝牛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表态:我们要完成30万吨合成氨任务确实有困难, 但不完成任务国家就更困难, 我们绝不能让国家为难, 头拱地也要背起来”。王芝牛带领全厂职工逐个工序进行脱瓶颈改造, 终于提前7天完成任务。多年来, 吉化人以为国分忧为己任, 涌现出了一批批勇于担当的先进人物和群体, “背山”是吉化人共同的骄傲和追求。吉化把“背山精神”的内涵总结为:为国分忧、为民解困、牢记责任、勇于担当。

“登天精神”——登天是人类的梦想, 上个世纪50年代, 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朱宝英带领橡胶实验组, 用自己研制的产品把祖国的银鹰送上了蓝天, 为抗美援朝做出了贡献;60年代中期, 重水专家桂纯吃住在工厂搞试验, 以毕生精力生产出国家航天事业急需的“201”、“741”产品;工程师张志成、白风春等凭着定要让祖国火箭飞上太空的决心, 试验生产出国家急需的“910”、“901”火箭推进剂……。吉化把这些事迹总结提炼为“登天精神”, 其内涵为:敢为人先、不畏艰难、合力攻坚、忘我奉献。

“四种精神”一经提出, 在公司员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迅速传遍“化工城”, 老一辈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被广泛传颂, 成为广大员工的励志榜样。

赋予“严细实快”作风新内涵随着企业重大调整和企业精神的整合融合, 吉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 不断深化和丰富吉化作风的内涵。

“严”——严字当头, 从严管理。“严”是吉化作风的核心, 体现在领导要求严, 遵守纪律严, 执行制度严, 检查考核严, 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 一级做给一级看,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发展时期, 吉化牢固树立“规则制定后, 执行决定效率”理念, 进一步赋予“严”字讲秩序、重执行的科学管理内涵, 强化制度约束和道德规范, 强化人性道义, 以良好的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

“细”——见微知著, 点滴抓起。体现在思想教育求细、以小见大;勤俭节约求细, 细在一点一滴;基础资料求细, 细在一笔一划;关心员工生活求细, 细在无微不至。在新时期, 牢固树立“责任明确后, 细节决定成败”理念, 进一步赋予“细”字“精细”的管理内涵, 时刻牢记“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的道理, 以精细操控、严谨作风, 成就良好业绩。

“实”——尽职尽责, 求真务实。体现在吉化人说实话、做实事、讲实绩、求实效上。在新时期, 牢固树立“任务下达后, 态度决定效果”理念, 进一步赋予“实”字“用心”“敬业”的思想内涵, 要求员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 不仅要“做实”, 更要“用心”, 以敬业、实在的态度做到“求实、务实、落实”, 达最佳效果。

“快”——令行禁止, 雷厉风行。体现在吉化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改变面貌的紧迫感, 提高效益的荣誉感, 办好企业的使命感上。在新时期坚持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树立“方向确定后, 速度决定生存”理念, 进一步赋予“快”字抢抓机遇, 又好又快的思想内涵,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在保证发展速度的同时, 注重提高发展质量, 夺取发展主动权。

固化行为准则

在多年创业实践中, 吉化形成了企业精神面貌、生产经营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等各方面的工作条例、岗位规范等, 这些行为规范与吉化精神、吉化作风相配套, 构成吉化优良传统的完整体系。公司对这些行为规范进行了梳理, 把不适应的内容做了删节或完善, 如保留完善了“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工作有标准, 办事有程序, 事后有考核”的基础工作考核要求, 文明生产的“一平、二净、三见、四无”, 干部上岗检查十件事等行为规范。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规范了工作流程, 保证了企业精神和作风的传播、落实。

注重宣传教育, 形成员工共同信念和力量

企业精神和作风须经反复宣传教育, 才能成为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坚定员工信念的精神力量。

领导垂范形成带动效应

50多年来, 吉化历届领导班子都高度重视队伍作风培育, 以身作则实践企业精神。“十一五”以来, 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安排“学习大庆精神, 继承吉化传统, 筑牢发展根基”活动, 连续三年开展践行企业精神, 继承吉化传统的热潮。今年公司又开展了“大庆精神再学习, 吉化作风再教育”大讨论活动, 公司领导和机关部门带头下基层、进班组, 回顾吉化发展历程, 带头宣讲大庆精神、吉化“四种精神”和吉化作风。公司各级干部常倡导要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块麻布做起, 把“麻袋毛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开展精细管理, 各生产装置全面开展对标管理, 对照设计指标、国际国内先进指标、历史最好水平等查找差距, 消除技术瓶颈, 实施生产优化, 降低消耗, 共有517项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使“麻袋毛精神”在新时期赋予了新内涵。

典型教育彰显榜样力量

树立典型、宣传典型, 使企业精神和作风变无形为有形, 增加企业精神和作风的激励作用;营造人人学先进、赶先进氛围, 使企业精神和作风在相互学习中深化, 竞赛中提高。公司坚持几十年评选反映企业精神和作风典型, 做到公司、工厂、车间、班组各层面都有典型。“十一五”以来, 公司评选国家、中国石油和省级劳动模范52人次, 评选三届金牌工人30名, 涌现出全国工人先锋号、央企红旗班组标杆等56个模范集体。对这些典型利用吉化报、吉化电视台、吉化网及社会媒体进行大张旗鼓宣传。2010年末, 吉化组织开展了吉化“四种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评选工作, 并把评选过程作为宣传过程, 经万人推荐、评选, 蔡小平、高彦峰、丛强、刘玉等12名员工被评选为“四种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公司把他们的事迹编辑成《吉化“四种精神”》一书, 发到班组学习。在吉化报开辟专版、专栏宣传他们事迹, 组织演讲队到基层进行宣讲, 让吉化“四种精神”在吉化生根开花。

运用各种载体宣传

吉化运用宣传载体, 使抽象的企业精神和作风具体化、形象化。一是广泛征集吉化故事, 把征集过程变成教育过程。广泛征集50多年来反映“四种精神”和吉化作风的小故事, 汇编成《吉化故事》一书, 组织演讲、授书活动, 让吉化故事广为传颂, 家喻户晓。在《吉化报》开辟专栏, 发表吉化新故事300篇。每年开展万人以上参加的优秀故事评选活动, 让广大员工参与、学习。二是运用企业精神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2004年在吉化建厂50周年前夕, 公司建设了吉林石化公司展厅, 与化肥厂一道被中石油命名为中国石油企业精神教育基地。此外公司命名了6个公司级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在企业精神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通过企业文化活动开展企业精神教育。编发了《企业文化手册》、《共和国化工长子》、《品格》、《根基》等电视宣传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吉化优良传统》口袋书等, 组织广大员工开展学习和讨论。通过创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企业文化现场推进会、企业文化大讲堂等活动, 推动了企业精神和作风的广泛传播。四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 积极践行企业精神和作风。多年来, 公司先后组织了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无事故工厂”活动, 开展上班创“五型班组”, 下班创“五好家庭”为重点的“双五工程”创建工作等, 把活动作为宣传企业精神的阵地, 检验队伍作风的考场, 涌现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事迹。五是通过员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弘扬企业精神和作风。几年来, 公司及各二级单位开展以企业精神和吉化作风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专题演讲、故事会、座谈会、画廊展览、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各类体育比赛等活动, 抒发了热爱吉化的感情。公司这些大型活动都通过吉化电视台和通勤大客车进行播放, 让员工及家属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使企业精神和吉化作风深入人心。

实践中深化与升华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吉化“四种精神”和严细实快作风已被吉化广大员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企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 成为完成吉化第五个发展阶段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增强员工爱企爱岗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员工认识到, 吉化的荣辱兴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树立“与企业共谋生存, 与企业合力发展, 与企业同创价值”理念, 尽职尽责做好每项工作。“矛盾乐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高彦峰曾技压群雄, 夺得“状元360——全国钳工技能大赛”冠军, 。现任吉化建修公司“高彦峰班”班长, 专啃检修中硬骨头和大型转机, 成为“矛盾乐精神”新时期的接力手。有机合成厂“技改大王”苏东江共完成大小技改200多项, 攻克重大生产难题3项, 为企业节约、创造价值218万元。“麻袋毛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物业公司保洁员饶红, 自己动手制作清理绿篱杂物小耙子, 带动了物业公司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发明、制作工具15个种类54426件, 节约价值30多万元。

增强员工求实创新精神

通过宣传教育员工认识到, 吉化要发展就要坚持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登天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蔡小平带领碳纤维攻关团队, 以“宁让黑发变白发, 也要白丝变黑丝”的豪迈气概, 顽强攻克重大技术难题, 生产出国家急需的高端碳纤维, 受到了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十一五”期间, 吉化取得科研成果67项, 16项实现了产业化, 新增效益9亿元。

增强员工奉献情怀

作为新中国化工长子, 公司努力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员工, 把为吉化争光和对社会负责结合起来。“背山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丛强是化肥厂丁辛醇车间化工二班班长, 他以“人人发挥能动性, 班组就是动车组”的理念带领班组实现了6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调优攻关创造价值近千万元, 带出了央企“红旗班组标杆”, 中石油以丛强的名字命名其班组为“丛强班”。炼油厂分析车间班长于建红在工作中诠释了背山精神内涵, 她自愿担起车间技术培训重担, 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在她的带动下, 车间上下形成了“人人当能手, 个个争金牌”的金牌文化氛围, 连续多年实现百万组分析数据无差错。她本人荣获央企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吉化员工的责任奉献情怀体现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公司被中石油连续四年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节能节水先进单位, 连续五年被评为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在吉林市多次涌现出吉化员工为重危病人献血群体、抢救落水者群体、救助孤老儿童群体等好人好事。2007~2010年, 公司员工为四川、云南、吉林等灾区捐款捐物、救灾助教4126万元。2010年, 吉林发生特大洪水, 公司组织了抢险救援、医疗救护、物资运送、志愿者队伍参加救灾抢险和灾后重建, 被省、市和中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命名为“防汛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最具社会责任感的杰出企业”。公司还积极支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帮助地方规划项目, 提供产品、技术、人才支持, 共同推进吉林化工园区建设和发展。

刍议公司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篇3

公司文化的继承

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经营哲学和原则、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组织个性等,因这些特点而使公司文化各具特色。

中国企业无论从理念还是情结上都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中国企业管理中起核心作用的,主要是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两大类,前者着重于国家及企业管理,其精髓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企业管理的战略战术,其精髓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这两类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德治国”,“以德治企”,“和气生财”,正符合现代经济的“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合作、合纵、联横的文化精要。“德不称其位,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所谓“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诚招天下客,信揽四方财”,“诚交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等商业俗语的文化内涵已超出军事领域,在现代商战和企业经营战略的运用,正体现了儒家的"中信者,真实而无虚伪也”的思想。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说过:“你若想成为管理人才,必须读《孙子兵法》”;哈佛大学商学院和日本众多大公司都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企业经理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必读教材。如今,已很难找到没道德规范的大公司,或不开设商业伦理学课程的商学院。

松下电器公司是全日本第一家有公司歌曲、并在上班开工前高唱公司歌曲、朗诵公司价值准则的企业,它们强化公司文化的做法既老道又顽固,使企业精神文化价值观的渗透和传播已演化成一种“企业宗教”、“企业布道”和“企业洗礼”活动。摩托罗拉创造的“6∑”管理模式被美国GE引入并将其功效发挥到近于完美的境地,致使GE成为世界500强的强中强而百年不衰,其奥秘在于“设计、文化、人才”三步曲上。一个企业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倾向都涉及以下四种精神:①主人翁精神;②企业进取精神;③永葆企业青春精神;④赢得成就的自豪精神。有了这四种精神,企业就会犹如超然于环境之上的理性有机体,在经济景气和繁荣时大踏步前进,并提醒企业要有忧患意识;在经济萧条、危机时鼓舞人们勇渡难关。

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学习和把握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继承中取其精华,使之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切忌食古不化,照抄照搬。

公司文化的创新

中国企业尽管有优秀的儒家文化思想传承,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不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公司文化,发掘和创新企业的价值观,则我们的公司文化仍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的公司仍然没有前途。公司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具体运作,必须与当前的经济形势相适应。企业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致力于营造富于创新意识和鼓励尝试风险的文化环境。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技术创新和竞争不可避免地充满变数,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必须能够容忍错误和失败,在企业中形成不畏风险、大胆创新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员工个体与团队的整合效应。继承与创新相融的公司文化,正是解决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增长的关键。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4

时间:2010-7-5 15:56:03来源:作者:点击:[22

2说起文化建设,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海尔,近年来,“海尔现象”一直是我国企业界和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海尔集团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用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了15年来年均保持82.8%的增长速度,骄人业绩的背后,是海尔集团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启动企业要从人开始,启动人要从启动精神开始。

现在,我们更多地谈到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与企业文化思想如出一辙,今天,我们看到更多的海尔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文化建设对一个团体、一个企业所生成的巨大力量,所以,我想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质监文化是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质监系统,是一个年轻的单位,近年来,呈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在部门高速发展的同时,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质监文化是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不二法宝,因为质监文化在塑造质监精神、树立质监形象和推进质监事业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质监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

一、要正确把握新时期质监文化的内涵

新时期质监文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质监部门在长期的质监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质监特色的一种行业文化,是质监团队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诸多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具有较强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和辐射等功能,是推进质监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内在保障。

新时期质监文化是新形势下每个质监干部职工的奋斗目标和行为准则,其核心是塑造依法行政、热情服务、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精神。它是质监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质监队伍的灵魂。弘扬和培育新时期质监精神,是质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质监部门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科学是对质监部门技术检测上的要求,公正是对质监部门执法办案上的要求,廉洁是对质监部门行风建设上的要求,高效是对质监部门工作作风上的要求。四者相互依存,互为一体,是质监部门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

新时期质监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是根据质监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着力提高质监群体认真履行职责,服务中心、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外树形象是通过反映质监部门的工作和政绩,展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提高质监部门的地位和威信。

二、充分认识当前质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质监部门越来越注重质监文化建设,但是质监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方式,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升华,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就现阶段质监文化建设的现状看,还存在一些与质监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市局与县局之间的文化理念不统一,工作领域不明确,缺乏开拓进取的团队意识;窗口建设不规范,窗口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独特的文化氛围;制度建设纷繁复杂,没有一个标准的行为规范;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普遍存在不熟悉、不精通业务的现象,不适应质监文化建设的要求;文体活动偏重形式,缺

少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和统一规范的活动理念。

构建质监文化对于质监部门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树立质监形象,密切与社会和公众的情感,促进质监部门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构建新时期质监文化势在必行。

三、科学规划新时期质监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构建新时期质监文化,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长远的工作。要正确把握新时期质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以塑造团结、奋进、发展、创新的质监精神为核心,以倡导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理念为主线,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干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建一流环境,树一流形象,全面推进质监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质监文化要有切合实际的文化功能定位。我们再来看海尔集团的发展,他经历了以质量创品牌、以多元化促扩张、以国际化推动企业上档次的阶段,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也由质量、服务向创新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追求卓越)不断转变和调整。

所以,我想质监文化的建设也是动态性的,要与质监事业的发展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吻合的,例如,我们晋中质监系统在经历了最初的起步阶段,到二次飞跃,再到现在的创新、服务、规范和正规化建设这些思想目标的提出,都是与我们部门的发展相吻合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思想体系,这种文化是晋中质监系统独有的文化,我们应该将这种文化继续发展,并深入到每一个职工心中。质监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质监发展理念的具体化和抽象化的无限互动,应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领导层提出完整的质监理念和文化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强行贯彻,逐渐达到共同和全面的认同,从而形成具有自我生成和自我完善能力的文化体系。另外一种则是在工作运行中,管理层不断搜集、整理、总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经提高和升华成为质监的文化理念。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都必须被全体员工认同,并成为超越制度的、具有自我生长能力的文化形态。通过这样的形式生成切合实际的质监文化定位。

(二)、质监文化建设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海尔集团张瑞敏的砸冰箱事件,砸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发展理念,也把这样的理念变成全体员工的心愿和自觉行动。随后海尔集团又提出“追求卓越”“真诚到永远”等理念,不断形成海尔独有的文化理念,所以,建设质监文化要通过总结和提炼形成连贯和系统的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具体到晋中质监部门就是要通过文化策划,首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统一,在市局机关到县局机关通过统一的文化设计,把质监精神、质监理念、质监要求等精神在各单位部门得以体现,可以通过内部建立标准的手段,形成文本,象连锁店一样到质监部门都有整齐划一的质监文化色彩,建设整洁美观、规范文明的礼仪文化,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以整齐划一为标准,为广大干部职工创建整齐有序、高雅和谐的良好工作环境。其次,在窗口建设中,现在各单位窗口建设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窗口建设从外观、内部管理、人员服务等方面都是统一的,我们质监部门也应该整合窗口的建设,出台窗口建设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基层单位在建设窗口的时候只要根据这些标准来建设,从墙上悬挂的资料到桌面牌制作,摆放都按照标准建设,这样就形成系统的、统一的窗口文化建设,对内提高人员的团队意识,对外树立良好的质监形象。

(三)、质监文化建设应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海尔集团用企业文化,而不是行政、财务手段,使负债1.3亿多元的青岛红星电器有限公司得以起死

回生,并发展壮大,这充分体现了文化在管理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质监文化建设也应该体现在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出管理新理念,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努力,例如,我们树立了晋中质监 “第二次飞跃”的理念,并通过目标责任制的建设、各种活动的开展,使这个理念深入人心,也统一了思想,并应用到管理中去,事实证明,这种思想,这种文化应用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将极大地促进工作。但是,我们还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适时提出发展理念,今年,我们又提出正规化建设,就是把质监文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因为,我们的事业需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思想,再把这种思想应用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作用于管理,推动工作继续前进。由此可见,质监文化与质监管理应该是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质监文化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质监内部管理是质监文化建设的基础。现在,我们的质监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提高质监管理中的文化含量,把质监管理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营造管理文化的氛围。

(四)、质监文化的价值观要与员工的价值观相吻合。还是以海尔集团为例,走进海尔的工厂,我们看到的是花园式的厂房,整洁有序的生产现场,身着淡蓝色服装的海尔员工全神贯注,生产线上的产品一台接一台,车间板报上张贴着各种精细的统计表格、最佳与最差员工的照片、员工自己创作的体现海尔精神的漫画等等,让人感受到一种管理规范、充满活力的气氛。这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它得到了每一个海尔员工的认同,深刻地融入了每一个海尔人的心灵。所以,质监文化是否能够发挥其功能,关键在于它是否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而每个职工都应是质监文化的创造者、补充者、完善者和体现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承受者。质监文化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纸上,仅仅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强制遵守,是不能称其为质监文化的。文化与制度的区别在于制度往往是职工的对立之物,而文化则是超越了制度的对立,成为职工的自觉之物,制度是一种强制力,而文化是一种更为强大的自然整合力。文化的根本标志在于它的自动整合功能,它强大得无需再强调或者强制,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从而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只有达到这种程度,一个部门的价值理念体系才可能被称之为质监文化。所以,我们的质监文化建设必须摆脱形式主义的窠臼,以达到职工认同为目标,只有如此才有实际意义。

总之,质监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质监管理思想的积淀,只有切合实际的文化定位,与时俱进的文化品牌,融入管理的文化体系,与职工价值相吻合的价值观,才能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晋中质监文化,推动质监事业不断前进。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几个作用

时间:2010-7-16 10:37:13来源:作者:点击:[32]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

柱。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和持久动力,其作用主要有:1.导向作用。企业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能引导员工的行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的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为解决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企业目标是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帜,使广大员工明了企业追求的目标,也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和奉献。因此,在制定企业目标时,应该融进企业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就感。2.约束作用。当企业中个别员工的行为与企业中约定俗成的东西不一致时,这种氛围的感染力便会对他造成一种压力,使他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趋同,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达到与企业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3.凝聚作用。是指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将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一种向心集中、聚合、凝结的合力。

4.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员工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也渴望得到精神需要的满足。员工作出较大贡献和业绩时,企业应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通过树立榜样,立典型、评先进、营造良好的企业风气,有利于对广大员工形成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5.调适作用。是指它可以为企业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和能力。6.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不仅在本企业发挥作用,而且还不断向社会发散和辐射各种企业信息,使人们对企业的名称、标识、产品、服务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企业责任文化:管理绩效幕后的支点

时间:2010-6-11 9:56:12来源:作者:点击:[306]

在领导力与执行力被聚焦的时代里,责任文化默默无闻地充当了管理绩效幕后的支点,而这一点却是经常被管理者遗忘的角落。

在济南炼油厂,一个1971年建立的国有炼油企业,在某些工序(如裂解)在阴雨天是最容易爆炸的。而每当老天电闪雷鸣,在家的员工都会不约而同地跑向工厂,跑向自己的车间,跑向平日坚守的工作岗位....。.尽管企业的安全措施已经不再需要员工这样作了,但多年养成的习惯总是让他们一次次重复同样的故事。这在我们许多企业里是少见的。是什么驱使他们这样做呢?甚至可以一试生死?

其背后的动力是员工的责任感。

责任是什么

《当代经理人》杂志在今年2月号《十荒困厄中国企业》一文中,将责任荒列为第七位,其荒指数、关联指数和关注指数均为五星级。可见从社会到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都在说“责任”二字。那么,责任是什么呢?责任缺失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

■整天强调执行,但却谁都不主动执行。

■管理者和员工只是抱怨存在的问题而不去解决问题。

■管理者只顾保护自己的地盘,而不去为了实现目标而携手努力。

■想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事业发展,却没有更多的员工对自身的提高负起责任。

■许多员工不仅不愿承担责任,以至于对错误都觉得“无所谓,大不了罚点款,走人”,员工频频跳槽。

这是在许多企业最常见的一幕幕。

据美国一项调查表明,责任感强的企业,效率、绩效等综合经济指标明显高于“责任感弱”的公司。也就是说,当企业界不停地呼唤诚信、呼唤执行力、呼唤领导力的时候,殊不知责任、责任心、责任感正是诚信和执行力的真正支柱。豆腐渣工程、假冒伪劣产品,人们往往用诚信的缺失来谴责,但如果深入剖析就会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是这些工程的管理者、员工以至于当地政府官员责任感的缺失。

员工责任感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而员工责任感的匮乏,往往会成为一个企业运营不善的直接原因。那些缺乏责任感的员工,不会视企业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企业也便因此存在着潜在的危机。而反之企业则兴旺发达。

总部位于温州的电器产销企业天正集团,以“责任”为切入点推行“责任文化”理念,强化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培养员工各方面的自觉、自愿、自然的行为。

重庆三耳集团 “以提高家庭烹调水平为己任,把美味送进千家万户”。该集团秉承铸造“百年三耳”的经营理念来构建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营造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负责„„的责任文化氛围。

„„

这些企业所取得的良好成效告诉我们,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责任文化怎样建立

责任如此重要,责任感如此受到推崇,那责任感如何培养?责任文化又如何建设呢?

员工责任感的建立,重在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积极的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员工积极性,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督促员工积极向上;人性化的企业制度使敢于承担责任的员工积极性不受伤害。而具体在“责任文化”的实施和执行上,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点:

第一、公司要注重对员工,对社会的责任。一是要职责工作明确,完善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增强员工责任感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二是适当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三是力所能及的满足员工个人发展。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5

————2012年工作计划 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研究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教职工、学生所认同的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教学原则、培养目标、学校传统等因素,包括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校园文化现状及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的确,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用教学工作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是一种短视行为,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

误区二: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片面地强化制度管理,注重制度约束,而不注重营造文化氛围去诱导学生,没有把制度管理提高到文化层面来建设,导致管理工作只能是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学生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阳奉阴违。

误区三:曲解文化内涵而忽视校园现实。认为“文化”是个大概念,博大精深,一所学校搞文化建设只能是蚂蚁撼树,学校小天地既没有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也没有可行性。殊不知“文化”一词有“文治与教化”的意思,文化是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成果对人自身的改造,有人的社会活动,就有文化的建设与创造。

误区四:热衷庸俗功利而忽视人本情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因而对校园文化建设采取被动应付的态度,甚至迎合部分人追求时尚的心理,将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和功利化。另外,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内在有机的连贯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

误区五:注重校内活动而忽视社会实践。一些学校校内各种文化建设活动搞得风风火火,可在社会实践环节上却出现了“一头轻”的问题,不能把握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人担心学生禁不住社会上出现的以金钱名利为转移的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就人为地制造“教育真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一要始终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是非标准,我们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为目标。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只有坚持不懈地引导和帮助广大师生开阔新视野、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校园文化才能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用文化。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只有主动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关切,并自觉地融入到所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去,校园文化才能日益显现出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二要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以课堂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广大教师要以端庄的仪表风范、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职业道德,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大力营造清新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促进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重大活动助推校园文化建设。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突出时代主题、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增进身心健康的重大活动,既活跃校园文化建设,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是愉快的、学习是轻松的”浓厚文化氛围。

以先进典型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发现、总结、推介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让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广大师生见贤思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充分发挥典型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以优美环境物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技术和艺术、实用与文化的和谐统一,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让学校的每一扇墙壁都会“说话”,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

以互联网络延伸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互联网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成为校园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广大师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三要致力彰显校园文化建设的鲜明特色。要彰显校园文化的地域特色。每一所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都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名人、名山、名城等地域文化资源,特别要注重挖掘、提炼其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并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养料,使其深深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要彰显校园文化的学科特色。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并形成其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格。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善于在总结自身办学特点、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中培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并紧跟时代步伐和世界潮流,赋予其鲜活而深刻的内涵,使之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彰显自身特色。

要彰显校园文化的管理特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既要注重将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和人本化,更要注重将其积淀、内化和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使之广泛而深刻地作用于师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

四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摆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同规划、一并部署、一起落实。

各级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宣传部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文化部门要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结合实际、精心规划,描绘校园文化建设新美蓝图;要广泛动员、群策群力,汇聚校园文化建设强大力量;要注重实践、加强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要立足长效、建立机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积极推介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全面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课题组成员:龙雪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6

摘要:文章基于某*康公司“连跳事件”引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管理层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企业管理者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等整合到员工中去。这不仅适用于私营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从2010年1月到6月初,某*康公司发生员工“连跳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痛惜之余,纷纷指责某*康公司是“血汗公司”,没有具备亲和力的企业文化。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没有代表员工群体利益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能起到稳定、安抚作用?员工能从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少企业家一直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无非是强调如何加强企业生产管理之类,很少有对职工人文关怀的内容。某*康公司连续发生的青年员工跳楼事件,重要原因之一是否在此?

二、人才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

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然而现在的误区是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上层管理者的附庸,大的事情不敢承担责任,日常只做一些本不应该管的小事,结果导致了员工没有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热情,完全抹煞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何谈发挥员工的知识特长?鼓舞员工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木桶定律”——木桶的容量多少,不是取决于高的木片,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解决的办法是努力弥补影响了木桶容量的短木片,但是现在的部分管理者却相反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上层管理者面前表现出其管理能力,采用了“一抹平”的方法,简单地把高的木片削平,以此来达到欺瞒上层管理者的目的,但对上层管理者来说,却很难察觉其真相。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教育培训之中

企业的教育培训既要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要重视非职业教育培训。一个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注重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的企业虽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也比较健全,但往往只是注重主业和技能的教育培训,而忽视非职业教育培训。

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培训,而且还要进一步深入到员工个人生活领域即非职业教育培训。除了提高工资、福利、劳保等劳动条件外,还要通过开展非正式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组织登山协会、羽毛球协会、棋牌协会等非正式团体,通过活动大大深化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员工之间的了解,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出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开展劳动竞赛,争当“创效标兵”、“节油标兵”;并且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创立以员工命名的“先进操作法”等,积极地调动了员工干劲,使员工有荣誉感。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正确对待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它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例如,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是一个汽车修理企业,对于思想活跃的青工采取工作年限与技术水平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种工作内容都进行具体工时数的量化。

制定“经济责任制”遵循SMART原则: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指标应该可以测量,同时尽可能量化;设置的指标员工应该可以达到,指标的设置应该与职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首先,应当遵守20/80原则,即抓住能够体现企业80%的目标的20%的指标,否则,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其次,考核指标的压力要适中,标准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再次,考核指标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一经制订,其基本框架一年之内不再有变化,以保证考核标准的权威性。

基本工资根据工时数分为五档,每月完成的工时数达到哪一档,拿哪一档的工资。对于高出下一档但不够上一档的,多余出的工时按每个工时1元给予效益奖励。同时,工作年限每多一年就多一年的补贴等等;充分满足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合理愿望,让青年员工感到在企业里发展,无论是收入还是提升“都大有奔头儿”,要“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沟通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绩效指标和标准的制定,考核结果的反馈到绩效改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实现。如果不给员工反映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在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这样,某*康公司的悲剧才可以避免再次上演。

(三)选择与本单位和员工现状相适应的激励方法

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首先,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即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其次,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再次,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最后,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所对应的成本也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总之,人力资源开发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富有生命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性工作,也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和应用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

管理模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

国内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公司全体员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⑷公司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企业标识和品牌形象在集团公司内部和

行业内部认知程度达到 100% ;公司用户的认知程度达到

100%。

⑸员工对公司的企业形象标准、管理者形象标准、员工形象标准等,能够做到熟知,自

觉行动,而且遵守行为规范自觉程度达到 100%。⑹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达到规范化、程序化和个性化。

打造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强势企业文化,建成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②.2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5 年重点工作: ⑴

2005 年重点工作:

形成完整的

《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公司企业文化视觉识别手册》,归纳提炼形成企业精神文化内涵。⑵

2006 年重点工作:完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规范工作,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工作初

见成效。⑶

2007 年重点工作:企业核心理念在企业内部的认知和认同程度达到 90% 以上,学习型组织成熟运作。

⑷ 2008 年重点工作:

整合并完善企业文化支撑体系,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化管理体系。

2009 年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建成全国企业文

化建设示范基地。

②近期目标:三个主题活动年 ⑴

2005 年,开展“企业文化推进年”活动,是公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和推进之

年。全面实施“ 13311 ”工程。

突出“一个核心”,做到“三个统一”,抓住“三个重点”,形成“一个体系”,实现“一

个目标”。

一个核心”就是突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

“三个统一”就是要统一和规范以

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以企业标识为核心的视觉识别系统、以员工形象为核

心 的行为识别系统,全面导入 CIS。

“三个重点”就是重点在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

化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个体系”就是年内构建时

代特色浓、个性特色强、符合企业实

际、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特色文化体系。

“一个目标”就是形成强势企业文化,锻造企

业竞争优势,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持续发展。⑵ 2006 年,开展“企业文化发展年”活动,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提高年。全面实施

“ 1234 ”工程。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推进”,做到“三个延伸“,实现“四个提

升”。

“一个目标”

就是打造文化管理企业运行机制。

“两个推进”

就是继续推进“三个统一”,推进“三

个重点”。

“三个延伸”就是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

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实现“四个提升”就是

不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竞争

力、凝聚力和形象力。

⑶ 2007 年,开展“企业文化创新年”活动,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年。全

面实施“

3221 ”工程。完成“三个规范”,抓住“两个重

点”,做到“两个争创”,实现“一

个目标”。

“三个规范”就是完成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的进一步

规范工作,全面优化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和员工队伍形象。

“两个重点”

就是突出管理文化、安全文化。

“两个争创”就是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创“热爱

XX、献身 XX ”标兵。

“一个目

标”就是做大做强企业,全力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实现企业管理效能的不断增强和经济效

益的不断提高。、实现目标

按照培训、普及、形象、规范、深化五个步骤,最大程度地调动集体智慧的能量,产生“聚能效应”,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使公司企业

文化氛围日益浓郁,企

业形象不断提升,走上一条成功的跨越式发展之路。①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显象文化,它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一个

企业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管理

水平。物质文化的提升主要是指:制定公司《物质文化建设标准分册》

(CI 手册),完成

CI

视觉形象系统的导入,并按照

CI 整体设计的基本系统和应用系统标准,统一企业标志、旗

帜、歌曲、徽章、色彩等多种企业标识;规范企业建筑风格、建筑色

调,规范公司及各部

门简称,规范公司车体外表,规范办公设备、办公器具,设计并规范员工着装款式及色调,统一企业宣传标牌、广告牌的

装置规格和设置区位;崇尚工作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 的美化、净化和现代化,建立和推行《生产现场管理办法》和《公司环境建设标准

;在工

业广场、生产车间、煤矿井下巷道、办公楼、会议室等处制作大量企业理念的牌匾、图板、灯箱,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企业文

化的感染力;作好企业和产品的广告宣传,打造 企业品牌,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抓好广场、公园、俱乐部、报纸、电视、图

活动室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②行为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

活动,另一类是关于企业内部人与人

之间的行为活动。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指:规范礼仪、仪式、会议、公司活动规格和标准;

抓好员工的行

为养成规范,综合参照德、美、日等国员工行为养成要素,结合行业和企业

特点,确定并推广职工行为养成“ 6S ”管理标准,即清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

强化对员工的职业化训练,使其文明程度普遍提高;

建立并完善

《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落实;提炼

和倡导“作风”

;选树和宣传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典型反映

公司的文化品位,树立公司和人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

公德、家庭美德”

教育,形成员工“三德”标准和良好行为。

③制度文化:是与管理科学息息相关的,它体现了一个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规范化,并

影响着企业行为,又处延到外显文化中去。规范制度文

化主要是指:在研究制定企业发展

方向和目标,加强企业管理过程中,主动导入企业文化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

充分体现和落实

;牢固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意识,使企业文化与加强企

业管理融会贯通,密不可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的劳动制度、人

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并且日益与国际管理接

轨;进行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流

程再造,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轨道;

干部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贯标及认证标准,修改和完善公

司的各种

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认真抓好落实;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考评机制;结合公司改革 实际,继续完善、推行《岗位规范》

;形

成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以法治企、特色鲜

明的“管理文化”。

④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对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管理信念、企业用人之道

以及企业内部的主导标语口号和企业对外宣传用语的确

定和宣传贯彻落实,使之成为规范

企业和员工行为的信念和准则。主攻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完成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挖掘形

成企业精神内涵,总结提炼企业价值观,总结提炼公司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规范精神文化用语,完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编辑出版;在一

个较长时间内通过宣传

教育,倡导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时

代要求的“四有”职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注入显著文化动力。

五、推进方法、始终坚持总体上抓体系,推进中按步骤,实施中做到精炼、实用、有效,配合企业

发展战略的实施,整体向前推进。、抓好企业文化知识的培训。鉴于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科学的新潮流,刚开始还不能为

全公司员工所认识和接受,有的甚至存在模糊认识的现状,要组织编写有关“宣传提纲”、“知识讲座” 类宣传材料,利用报纸、电视、黑板报以及举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宣传和培训。采取培训骨干 和自学相结合的原则,使全公司干部员工普遍掌握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理论;

70% 以上的管理干部能结合实际,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探

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 的文章;全体干部员工的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

100%。3、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成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

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发

挥好董事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党委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形成企业文

化主管部门负责

实施、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体系。配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 构。第一,成立以公司董事长为主任,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为常务副主

任的公司企业文化建

设推进委员会,成员包括公司各方面的主要领导,使文化和企业各方面的管理紧紧地融合在 一起;第二,成立企业文化部,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该部设在宣传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管理;第三,设立企业文化

办公室。

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可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运作提供组织保障,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扎实有 效地稳步推进奠定基础。、企业主要领导者同为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共同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设 计和组织。要使党政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成合力,在

加强企业管理上达成共识;党政

工团各部门要按照两个文明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遵循以人为本,实现管人、管物、管事一 体文化建设的格局

;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形成全公司共识,变成全 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形成闭环管理。企业文化部(宣传部)、办公室、企业管理部、工会等部门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与企业规划、

计划合并编制,要重点列出制度文化

建设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考核标准,并列入经营承包责任制,明确企业文化建设各 项内容的责任 部门和责任人,制定工作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一样也 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

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

入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体系,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考核结果与公司 经济责任制挂钩。、实施方案出台后,提交公司职代会讨论通过,用公司制度的形式予以确认。

六、实施步骤、进行全员性企业文化审计活动。对公司的文化历史与现实进行全面回顾和提炼,进 行企业无形资产的全面总结,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从不

同角度,对文化进行定格分析,得出结论,以此进行企业文化的民主建设。注意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全体员 工的智慧,启发企

业文化建设的灵感,特别是在设计企业文化“三大识别系统”时,要采 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和

开辟网上论坛、征文等形式,引导员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为形成企业“三大识别系统” 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通过总结,进行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宣传、灌输、教育活动。

在具体方

法上,首先要让全体员工(含离退休员工)了解文化审计、无形资产定格的重大意义;其次 利用征文、回忆文章、演讲比赛等形式收

集“企业文化发展之我见”。

①征文活动。

“从我身边的人与事看文化特征”。

②以老员工回忆录像进行宣传教育。老员工通过实例回忆谈企

业作风、传统以及文化

特征等,并选择若干位老员工的回忆录像在公司电视台进行宣传播放。③进行中青年员工演

讲比赛,通过剖析、挖掘和

生动描述身边的典型事件,形成“企业文化发展之我见”

。④进

行公司历史文化论证答辩活动,这项活动要发动全公司各单位广泛参与,每个

单位和部门 推荐

2~3 人参加,全公司组成若干个代表队进行答辩论证并评选优胜者。2、归纳提炼形成企业精神文化内涵。根据国资委和集团公司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指示精神及公司实际,由企业文化部(宣传部)牵头,各有关

部门配合,认真组织好《公司企

业文化审计活动方案》的实施,对形成的精神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讨论,重点讨论企业

哲学、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推出修正方案,征求

意见,继续归纳提炼,完善充实精神文化内涵,从框架结构到具体内容

向全公司公布。、企业文化的宣贯。各单位要广泛进行动员,利用各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对象进行

宣传,由公司企业文化部(宣传部)牵头和各单位积极配

合,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企业

文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公司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司理念、行为规

范及视觉识别的培

训。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公司形

象及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的维护。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战略任务,各单位要坚

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切实抓出成效来。各单位制定活动计

划要切实可行,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敷衍了事。制定的工作计划要严格落实,主责领导要及时监督检查,公司有关部门要

对开展活动情况

及时进行评估和指导,分阶段抓好总结评比工作。此外,企业文化的具体

内容,需要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不断发

展完善,做到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某集团晚动方案会策

活划一.背景 中国

XX 集团在全体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内著名上市公司,公司

上市近九年来,经营稳健,业绩优良,主营业务经营规模和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经济效

益稳步提高。

我们对

XX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期待与广大投资者共创美

好的明天。

这是一个追求合作与共赢的时代。

XX 期望不断密切同

新老客户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所有朋友们一道创造价值,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二.主题与构思 “盛情”

表示了

XX 人对广大宾客的热情与感激。

多年的发展离不开老客户的支持与信

任,也只有盛情二字才能表达出我们洋溢的感激之情,希望今后的合作更融洽,也希望有更

多的新老客户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支持 XX 事业!

三.特色与影响

本次晚宴将以中西合璧的方式进行,配合泉州航空酒店宽敞舒适的环境,在动静完美结

合的情调中共同欢渡如此夜晚,实为美矣!

届时到场的除了多年来与 XX 携手并进的客户外

还将邀请省内各大媒体共同参加,在这喜庆的气氛中,配合媒体的有利宣传,将对 XX 集团

今后的市场发展埋下一道伏笔,并使市场推广形成规模、系列化。同时借助本次晚宴展现企

业自身雄厚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进与合作伙伴及媒体之间的配合默契。四.活动简介 1 .

时间与地点

●时间:待定

●地点:泉州航空酒店 2 .

活动组织机构 ●主办方: XX 集团

●协办方:富斯特企划设计有限公司●媒体参办方:

(拟)厦门日报、东南快报、泉州日报、厦门电视台、泉州电视台。3 .

活动内容 ●共庆

XX 集团的市场发展与合作共赢。

●邀请一支有活力的本土乐队表演。●邀请歌舞团表演中 / 西式舞蹈。

●领导致辞答谢客户支持与鼓励员工再接再励。●宾客共舞。

●西式酒会(自助式)

。4 .

活动程序 ●来宾入场(19 : 00)

●主持人宣布“盛情夜宴”晚会开始(19 : 10 — 19 :)

●主办方领导向来宾致贺词

{ 备注此时媒体报道 }(19 : 15 — 19 :)

●主持人宣布节目演出开始

{ 附节目演出安排表 }(19 : 25 — 21 : 00)

●宾客跳交谊舞(21 : 00 — 21 : 30)●酒会(21 : 30 — 22 :)

●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宾客回宾馆休息 五.活动实施 .

会场布置(附效果图)●

会场色彩与布置 充分体现

XX 集团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优势,形成鲜明、轻松的会场氛围。以轻松柔和的色调

布置会场,增加环境与气氛的共鸣。●

舞台设计

以腥红色的地毯作为铺设,烘托热闹气氛。●

背板 以 XX 的企业

LOGO 作为舞台背板,直接展现 XX 的企业实业及企业文化。

签到台

设立于晚会入口处,装饰签到台侧面及台面,台面上放置鲜花和嘉宾签名薄,签到簿用于核

对来宾到场情况。

桌椅

中式桌椅,摆放位置以全场观众都能看到舞台情况为宜。●

主持人

邀请两位知识型主持人,用其机智、睿智、灵活的风格充分调动每一位来宾的情绪,达到轻

松、活跃、紧凑的氛围。●

资料 备有

XX 的企业宣传资料,放置入口处,由礼仪小姐在来宾签到后发放到各位来宾手中。● 摄像

现场进行活动的摄像,记录整个活动的精彩部分,尽量争取此次活动新闻在电视媒体的发布,如不能发布,可将录像资料留作以后的原始资料,以备在电视或影视广告中采用。2 .媒体宣传策划

XX “盛情夜宴”晚会活动,将邀请媒体给予全面关注。从晚会开始,将组织主要媒体对

整个活动进行系列报道,对相关的人和事进行深度报道。

通过消息报道和平面广告的媒体发

布形式,向公众宣传。●

邀请媒体具体如下:

苹果公司创新文化范文 篇7

一、构建管理文化, 三大基础是内核

一个优秀的企业, 必须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这是被所有优秀企业的成长实践所证实。而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化工油气总公司自组建以来, 禀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的优秀管理文化理念, 结合自身发展实际, 努力在实践中创新求变, 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文化体系。以“三大基础”作为自己管理文化的基因和内核, 在管理的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丰富新的内容。

我们油气总公司发展的“三大基础”为:“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强化管理、规范运作、稳定增长的经济效益;成龙配套、油头化尾、协调发展的项目建设”。这三大基础犹如三根巨擎, 撑起油气总公司希望的蓝天。

(一) 打造管理团队, 塑造团队精神, 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是油气总公司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坚强柱石。油气总公司从组建之初, 就把组建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放在首位。本着精干高效、专业对口和五湖四海的原则, 陆续聚集起一批热爱石油化工行业, 事业心强, 懂专业会管理的各类专门人才, 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30余人的管理团队。

人是聚集起来了, 团队也组建了, 但油气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尤贵芳认为, 把一个团队组建起来也许并不难, 以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和行事风格作为公司的团队精神, 就显得极外重要, 没有好的团队精神, 每一个人素质再高, 这个团队也将一事无成;一个卓越的团队, 就是要让整个团队都厉害起来。他在公司组建之初就身体力行并亲自倡导了“严、细、实、快”的团队作风。比如“快”。在油气总公司, 办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快”字, 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 已经养成了一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们深知, 市场机遇稍纵即逝, 不快, 市场就会被别人抢占先机, 不快, 油气总公司就难以发展。凭着一个“快”字, 油气总公司组建仅一年, 就成功组进华星石化、正和石化和昌邑石化三家年产值都在20亿元以上的石油化工企业, 并成功构建了以油气总公司持大股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 成立了董事会、股东大会、和监事会;一个“快”字, 《油气总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相继编制完成;一个“快字”, 公司组建不到三年时间, 资产总量和销售收入就由刚组建时的75亿元和78亿元, 增涨到25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 分别增长了233%和156%, 利润增加了517%。在油气总公司机关, 企业的需要就是大家的职责, 企业的需要就是出发的命令。公司的每一名成员, 在办公室都放着出差的备用行李, 一旦接到任务, 二话不说便可立即出发。

良好的团队作风, 是油气总公司形成团队精神的思想基础。并在发展的实践中, 由此形成了“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和谐向上”的团队精神。正是凭着这种精神, 成就了油气总公司今天的大事业。

(二) 以管理求效益, 靠制度作保证, 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油气总公司向前发展的经济基础。

追求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本质诉求。没有稳定增长的经济效益, 企业就会失去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 自然也谈不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油气总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 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利润, 追求更大的价值, 是实现兴业报国的实际行动, 是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事业追求。为此, 以效益为中心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工作重心。但如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并且能够稳定增长?总经理尤贵芳认为, 走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路子, 建立一套完善适用的管理制度, 形成长久的科学管理机制, 向管理要效益是企业最牢靠、最长久的效益源头, 也是最有力的创效手段。

指导思想明确了, 油气总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 结合自身实际, 本着“全面、细致、严格”的原则, 首先从建立健全公司本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着手。近三年来, 公司制定并逐渐规范和完善规章制度120章500余条, 全面涵盖了企业的各项管理, 并严格遵照执行, 不把制度当摆设。比如财务制度, 若从公司支取任何一笔钱, 必须有6人层层审核把关, 方可支取, 杜绝了漏洞的发生。对各企业的管理制度, 本着“尊重、补充、完善”的原则。即尊重企业过去制定并已执行多年的一些管理制度, 但要求企业结合新的形势和中国化工的要求, 补充新的内容, 并逐步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例如, 有的企业原来的安全制度多是过时的旧制度, 而随着企业新装置、新工艺、新职工不断涌现, 这些旧有的制度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油气总公司组织对各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 废旧立新, 共计修订制度10章500余条, 从而使企业的安全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

油气总公司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一方面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引进科学有力的管理手段, 2006年初就投资建设了EIP网上信息平台和会议视频系统, 使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在系统内能够共享, 可使油气总公司以通达便捷的手段, 能够随时调取和掌控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以便于组织生产经营, 指导企业管理。各企业也可通过EIP信息共享, 通过与其它企业的数据比较, 从中找出自身差距。EIP信息系统自建立以来, 在公司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受到各企业的欢迎。自2006年以来, 油气总公司以“对标”为手段, 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对标”活动。油气总公司按照“系统内水平、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三个层次为标准, 在全系统树起三个标杆。从系统内各企业中筛选出42项具有可比性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组织各企业开展“对标”、“达标”活动。经过近二年来的艰苦努力, 这42项指标中, 超过80%的指标已达标。他们还通过狠抓“五降一提”,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 精细化管理等措施, 使企业在自去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油价出现倒挂的不利市场环境下, 企业经济效益不降反升。2007年, 油气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53%, 创利较上年同期增长115.5%。管理水平的提高, 使油气总公司效益得以提升, 赢利能力得到增强, 公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三) 坚持科学发展, 定位油头化尾, 发展项目建设是油气总公司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要打造的一定是百年企业。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企业要健康发展, 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油气总公司以其科学的发展观、以“油头化尾、油化并举、做大油头、做强化工”的产业定位以及多快好省的项目建设, 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抢得先机, 为油气总公司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

油气总公司的项目建设遵循“规划在先、环评在先、资金在先”的“三先”原则以及“以市场为导向、以油头化尾为定位、以多快好省为要求”的项目建设目标。公司组建之后, 首先组织力量对所属企业的产品、市场、装置、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全面考查,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 组织权威专家, 制定出《中国化工油气总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这个规划, 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错位竞争”的原则, 对油气总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 各企业的发展方向, 进行了科学规划, 使之成为全系统项目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纲领性文件。

按照《油气总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设计蓝图, 自2006年以来, 油气总公司根据自身产业定位, 在经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 在“安评”、“环评”通过、资金基本筹齐的情况下, 于2006年先后在昌邑石化上了100万吨/年延迟焦化、80万吨汽柴油联合加氢装置, 在正和石化上了120万吨延迟焦化、100万吨汽柴油联合加氢装置。这些项目由于事前工作做得扎实, 这些企业加入中国化工以后融资环境得到改善, 资金筹措到位, 加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组织到位, 管理有方, 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全面建成并一次性投产成功, 创下国内同类装置建设的奇迹。这些装置建成后, 使企业的装置进一步配套, 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例如正和石化通过柴油加氢项目, 使油品品质上了档次, 产品成功打入北京高端市场, 还被50多家北京驻外领使馆指定为专用车用油。

油气总公司按照做大油头, 做强化工的设想, 在项目的规划上, 已经在向化工倾斜, 例如正和石化的12万吨/年的项目, 已于2007年底建成投产;华星石化的24万吨/年丁辛醇项目已经通过可研, 现正在抓紧开工建设之中。此外, 还有一大批化工项目, 也都在积极的规划和可研之中, 油气总公司每建设一个项目, 都做到了“建成项目, 延伸产业, 改善产品, 提高效益”。

二、完善管理体系, 创新求变是关键

管理是一门科学, 是一个体系, 也是一门艺术。管理文化就是将规范的行为形成习惯, 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为基础, 任何理想的大厦都难以建立起来。油气总公司自成立以来, 在管理的实践中, 坚持理论和实践论相结合, 丰富和发展相结合, 创新和求实相结合, 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管理之路。对此, 总经理尤贵芳将油气总公司的管理总结为六项管理, 即:一是建设了一支懂业务, 会管理的管理团队;二是建立了系统内“资金互动、内部互保”机制;三是打造了“三个一”的企业文化;四是在财务管理上坚持了“四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五是开展了以“五降一提”为主要内容的包括财务指标、经营指标、生产指标在内的“对标达标”活动;六是坚持“六个以”, 即“以做强做大为目标”;“管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以“以人为本、回报社会”为宗旨;坚持以调动两个积极性为发展的动力;以“规范、严谨、顺畅”为标准, 努力营造企业良好的工作环境。这“六项管理”, 每一条都有着丰富的内容, 都有着广泛的实践, 都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更重要的是, 每一项都很管用。

(一) 博采众长, 自成一体, 最大亮点是创新

油气总公司形成的管理模式, 有很多带有原创的特色。比如企业内部资金互动机制, 就是油气总公司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之一。

公司组建以前, 各企业的融资环境普遍遭遇瓶颈, 发展受阻, 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公司组建以来, 在中国化工的大旗下, 经过与各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 各企业的融资环境开始大为改善, 有的企业如华星石化、昌邑石化、正和石化得到了金融部门的积极支持, 受信额度也越来越大, 发展较快。而有的企业如齐化公司由于自身实力较差, 加之一度出现的“油价倒挂”形成较大额度的亏损, 生产经营面临举步维艰的窘境;青岛安邦炼化由于重组前已停产达两年之久, 重组后面临启动需要资金的问题。系统内发展的不平衡, 如果任期下去, 将会导致油气总公司整体受挫。面对这种局面, 总经理尤贵芳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索, 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内资金互动机制。这个机制, 就是本着“一条心、一盘棋、一百年”的“三个一”企业文化理念, 将系统内各企业的资金适度调动, 有偿使用, 确保信誉。一方面扶弱助困, 通过资金的运作扶持, 帮助一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解危化险。齐化公司在重开炼油装置时, 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油气总公司及时协调支持2.8亿元, 帮助齐化公司重新恢复生产。青岛安邦炼化恢复生产所需资金, 也是通过这一机制解决。目前, 这两家企业均已摆脱了困境。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办大事。如在项目建设上, 通过适度集中资金, 加快了项目的建设步伐。例如正和石化一年内三大项目开工, 资金需求量大, 通过资金互动机制, 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油气总公司在管理上坚持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自成一体的管理思路, 对一些好的管理方法, 为我所用。如自2006年以来, 在全系统大力开展“对标、达标”活动, 对于提高全系统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管理水平,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 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标”活动的引入和开展, 又很好地结合了企业自身实际, 在指标的设置、目标的定位以及开展的方式方法上, 都很好地体现了自身特点, 受到企业的一致赞同。油气总公司在财务制度上坚持“四统一”即:“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制度、统一报表的上报时间、统一会计核算方法”。刚建立这项制度并开始实行时, 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因各企业的管理习惯不同, 在统一盘存及财务报表的制成时间上有较大差异, “四统一”真正统一起来一时还有些困难。油气总公司为此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培训。对全系统的财务主管及人员集中起来, 开展财务知识培训, 并就统一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逐一研究解决;二是完善基础。针对有的企业在电算化方面基础比较薄弱, 油气总公司要求各企业主要领导, 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配备电脑及软件, 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速度和质量;三是统一思想。反复在全系统各级领导中强调“四统一”对提高油气总公司系统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经过努力, 现在, 油气总公司财务“四统一”已经充分实现。

(二) 来自实践, 丰富提高, 理论实践相结合

油气总公司逐渐形成的以“三大基础”和“六项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是在公司发展的进程中和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这些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油气总公司一些管理理念的提出, 看似浅显, 但却道理深刻, 意义深远。例如作为一家专家公司, 对所属企业如何既坚持严格管理, 又充分调动积极性, 油气总公司提出“坚持以调动两个积极性为发展的动力”的管理思想, 就是要充分发挥油气总公司作为专业管理公司和所属各企业的两方面发展生产和加强管理的积极性, 发挥各自在管理上的优势。油气总公司对各企业的管理做到“管好不管死, 到位不越位”, 和“管班子、管理资产、管项目、控制财务风险”的管理理念, 在充分尊重基层企业管理的基础上, 为充分调动各企业的管理积极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各企业加入中国化工油气总公司以后, 都有着不可扼制的发展积极性;而做强做大也是油气总公司的发展目标。因此, 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 对于促进油气总公司系统快速健康发展, 意义非同一般。实践证明, 调动两个积极性的管理策略, 使全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仅三年时间, 华星石化、正和石化、昌邑石化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上涨了30.9%、101%、147%;利润分别增涨了488%、873%和443%。油气总公司资产总额也从2005年底的70多亿元发展到2007年底250亿元, 使国有资产大幅增值。

(三) 讲求实用, 符合实际, 追求效益是目标

油气总公司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讲究“管用”, 即推出的管理措施一定要符合企业实际, 让企业能够接受, 一定要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 让企业从管理中真正偿到“管理出效益”的甜头。因此, 在构建自己的管理体系时, 以追求实用, 讲求效益为第一考量。

油气总公司的产业定位是油头化尾, 油化并举。所属各企业都是石油化工企业。重组以前, 这些企业都是地方炼化企业, 由于生产规模偏小, 装置相对落后, 管理不到位, 导致一些企业生产经营指标落后, 能耗高, 收率低, 经济效益不理想。重组后, 油气总公司坚持以管理为突破口, 向管理要效益。紧紧抓住企业的共性问题, 以“对标”, 为手段, 以“五降一提”为内容,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狠抓对标达标和节能降耗, 通过用数字说话, 拿指标对比, 使企业感到管理抓得实在;按照总经理尤贵芳的说法“指标背后是数字, 数字背后效益”。如炼化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收率”, 决定了企业将多少原料转化为商品, 收率高, 效益就好。在对标中, 通过与国内先进企业相比, 各企业找到了自己在收率上的差距, 通过技术改造, 加强管理, 严格操作,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 通过“对标”, 华星石化轻质油收率、原油加工损失率、综合能耗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并逐年有较大幅度提高或下降。2005年, 华星石化的轻质油收率为47%, 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 轻质油收率分别达到51.07%和51.9%, 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07%和4.19%;原油加工损失率2005年为2.6%, 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分别为1%和0.98%, 同比下降1.6%和1.62%。而电耗的下降, 幅度大得连华星人自己都难以置信:2005年吨产品电耗为79.5度, 2006年降为吨产品52.4度, 仅此一项, 企业年可节电800万度, 节约电费400余万元。轻质油收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意味着企业在同等的条件下, 年可多生产成品油约1.6万吨;原油加工损失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则年可节约原料消耗1.6万吨。这一高一低, 一里一外,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可观。仅今年上半年, 华星石化就累计节约成本2300余万元。

通过对标, 油气总公司全系统轻质油收率平均提高了4%, 增效5000多万元。通过“五降一提”, 全系统增收节支达到1.2元。自2005年以来, 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 许多地方炼化企业纷纷亏损, 被迫停产的情况下, 油气总公司所属各企业在消化成本上涨压力的基础上, 经济效益不降反升, 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很好地体现了管理出效益的宗旨。

三、营造管理文化氛围, 打造百年企业是方向

油气总公司追求的是百年目标, 打造的是百年企业。而百年基业, 根基第一。这个百年根基就是特色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优秀管理文化的形成。油气总公司以“三大基础”作为百年基业的根基, 以“六项管理”作为构建特色管理体系的基础。

(一) 尊重个性, 注重特色, 和谐共生求发展

油气总公司认为, 一个公司的管理文化不是刻意建造的, 而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 一个公司的管理如果没有自身的特点, 形成不了特色, 自然也不可能产生好的管理文化。油气总公司管理特色明显, 特点突出, 得益于尊重所属各企业文化个性, 歉收并蓄, 和谐共生的管理文化理念。

油气总公司的发展实际情况不同于其它专业公司, 其特点是所属企业均是在并购重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属企业重组前, 既有在乡镇企业基础上形成的民营企业, 也有国有企业经改制形成的民营企业, 还有股份制企业和传统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经历、所处环境、企业文化、管理基础、人员素质各不相同, 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也是各有特色。如华星石化的“三营文化”、“三吃精神”, 昌邑石化“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抢前争先精神, 正和石化的“正道和众, 永为民生”的核心价值观, 都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企业管理文化, 内涵丰富, 如果一味追求管理理论, 强调整齐划一, 其效果必然会适得其反。油气总公司在管理中实践中, 注意抓住带共性的东西, 使企业能够横向比较, 可以互相借鉴, 相互融合, 和谐共生, 共同发展。

(二) 弘扬精神, 营造氛围, 形成文化求百年

综观中外的“百年老店”, 能够恒久立世的无一不是企业文化的魅力和企业精神的光芒。一个企业要立世, 必须要有一种不朽的企业精神, 必须要有深厚的企业文化, 必须要有浓浓的文化氛围。油气总公司把营造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 培育不朽的企业精神作为一件大事, 坚持常抓不懈。在企业文化的培养上, 注重禀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兴业报业”的核心价值观, 大力弘扬兴业报国精神, 把这种精神作为油气总公司做强做大的精神动力之源。以此为源, 油气总公司培植出本公司的“三个一”企业文化理念, ;在实践中总结和培养出以“三大基础、六项管理”和内核的管理文化体系。总经理尤贵芳认为:“管理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文化”。管理文化的提出, 既是“三个一”企业文化结出的丰硕成果, 同时也大大丰富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

油气总公司“三个一”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 就是打造百年企业, 而这一文化理念正好顺应了所属企业的文化诉求。正和石化总裁姜文祥认为, 作为原地方炼化企业, 我们加入中国化工的目的, 就是希望在这个大家庭里, 能够做强做大, 百年不倒;而要打造百年企业, 基础最重要, 因此, 夯实“三大基础”对企业来说, 太重要了;这“三大基础”, 条条都是企业的命根子, 油气总公司的管理文化理念, 我们企业肯定会认真融合, 努力贯彻, 把总经理尤贵芳提出的“六项管理”落到实处。为了贯彻油气总公司的“三大基础”管理文化理念, 正和石化组织企业开展了大讨论, 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 形成统一的行为自觉, , 在全厂各车间、班组开展学习和讨论, 使大家形成共识。正和石化常减压车间在积极学习落实“三个一”、“三大基础”的过程中, 提高了车间管理水平;他们还在职工中开展了学习“三基”理念, 争做优秀员工的活动。青岛安邦炼化制作了120余块宣传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牌, 在职工中广为宣传。其它各企业也通过不同的形式, 在干部职工中积极宣传和贯彻, 凝聚了人心, 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跟进研修研讨下一篇:行政处罚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