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精选8篇)
行春春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拟订本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文明习惯
1、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会说普通话。
2、对老师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老师好”);爱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接递物品用双手。
3、不乱翻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4、诚实,不说谎话,不说脏话,知错就改。不打架,不骂人。
5、爱护公物,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
6、不做危险游戏,课间休息不追跑。
7、爱护绿化,不攀折花木,不践踏绿地。
8、爱护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垃圾。
9、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待同意后方可推门进入。
(二)学习习惯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上课注意听讲,爱动脑筋,大胆发言,不交头接耳说话,不做小动作。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回家后先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
4、书写规范,读写姿势要端正,达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5、爱护课本,不乱撕作业本。
6、认真学做广播操、眼保健操。
7、在师长的引导下,学会看课外图书。
(三)生活习惯
1、认真做值日,不让家长帮忙。
2、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自己整理书包。
3、不吃零食,不带零食,不买零食。
4、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玩耍后自己洗手。
5、按时睡觉、起床。
6、不乱扔东西,见废纸、垃圾等东西要捡起来放入垃圾桶。
二年级安全教案
行春春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新闻、模拟表演、交通安全知识抢答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消防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规则,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消防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消防知识。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前些天威海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消防安全的有关知识。
(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火灾的预防包括哪些?
2、易燃物品应该怎样放置?
3、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
4、蜡烛为什么要及时熄灭?
5、年龄小的同学为什么不能自己燃放鞭炮?
6、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
7、小学生能不能参加灭火行动?
8、从失火的楼房内怎样逃离危险?
(三)看模拟表演,议一议:
1、表演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路上同小伙伴一起到山上玩火?
2、议一议:
(1)表演中的小朋友违反了什么规定?
(2)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谈心得体会。
(四)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
(五)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
消防知识我们一定要牢记,平时预防为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六)课外延伸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
大学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经过对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安全调查发现, 很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较薄弱。人身安全, 重视程度不够。如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野外活动、集体活动时安全措施不足等。财产安全, 麻痹大意。如人离开宿舍或睡觉时不关门, 给了小偷行窃机会;出门在外时钱财外露、粗心大意等造成财物损失。消防安全, 意识不强。如破坏校内消防设施、不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杂物阻塞消防通道、人走电源未关 (很多同学离开宿舍时手机充电器、电吹风、电脑等均处于通电状态) , 还有个别宿舍使用“热得快”等违规、大功率电器, 等等。一旦发生线路短路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部分同学烟头随便丢弃, 留下消防隐患。
大学生们缺乏系统安全教育。首先, 大学生们前期接受的多为填鸭式教育, 只顾学习和考试, 较少接触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和社会脱节, 他们的安全知识很多都是在书籍、媒体、同学交往中得到的, 极为零散有限;其次, 在高中学习及生活中, 很多事情都是家长给予安排, 孩子只需接受安排就行了, 主动意识较差;再次, 大部分大学生都较为自我, 对安全知识的学习不重视。进入大学以后虽然军训期间与日常均有安全教育, 但是只停留在简单层面上, 没有深入、系统化, 这些安全知识没有深入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
安全防范技能差。安全防范技能是脱离危险环境的重要措施, 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比较差。发生火灾了应该做什么, 怎样去逃生, 溺水怎样救护、意外伤害事故救护、日常防盗等并不清晰, 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处理及应变能力均需加强。
对校园安全问题关注度较低。很多大学生对校园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学习、不了解, 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关心, 对安全防护技能不学习掌握, 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学习不热心参加, 一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姿态。
二、安全教育状况
(一) 家庭安全教育状况
家庭教育是人生接受的第一个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很多事情都需要家长言传身教, 大学生们从小的行为习惯、父母的言行、知识水平、教育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态度等都会对他们安全意识的养成造成影响。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 尤其现在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 很多父母过度地保护孩子。为了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只管上学、兴趣班、加强班、奥拓班等, 孩子基本与家务绝缘, 最基本的如做饭、洗衣服、搞卫生等都不懂, 很多本应与年龄一起增长的自理能力与安全知识都没掌握好, 如洗衣机如何安全使用, 电吹风使用时要注意什么、手机充电要注意什么等安全知识相当缺乏。防火安全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父母曾经教导学生遇到火灾时要做什么、怎样做、灭火器的使用等知识的比例相当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野外游泳等相关问题, 基本上都是严厉告诫他们什么不能做、不能碰, 而很少向他们解析为什么不能做, 告诉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该如何应对。父母阅历较广、知识水平比较高的在安全教育上做得相对好一点, 但是大部分家庭在安全教育上对孩子做得都比较少, 学生在家里获得的安全意识教育相对缺乏。
(二) 学校安全教育状况
学校的安全教育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 其后的安全教育大多是针对某个时期或事件进行的针对性教育, 较少进行规划性、持续性、系统性的教育。教育方式虽然已经摆脱了大学以前单纯授予知识的方式, 会通过宣讲与演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但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通薄弱, 觉得安全事故与自己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受教育面不广。有时学校举行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 参加的人员却大部分相同, 导致校园的安全教育氛围没有真正形成, 无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如何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一)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育, 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 同时还是父母的责任。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却没有和家庭教育衔接好, 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同时会令部分学生在心里产生疑问:在学校学到的和在家里父母做的、教的不一样, 究竟该如何判断?所以, 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结合起来。
1.家长要树立好榜样, 发挥好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言行, 所以父母要改正平时生活当中的不安全行为, 要在交通、防火、防盗、防溺、野外活动安全、电器使用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家庭生活中,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预防触电, 触电应采取什么措施;传授孩子安全防火知识, 如怎样正确使用燃气、蚊香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发生火灾时应怎样扑救, 如何选择报警逃生等。并在发现孩子有不安全行为时立即纠正及做好解析工作。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慢慢地让孩子把这些安全知识、行为刻在脑里, 养成安全行为习惯。
2.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学生是具有主动精神的学习实施者、生成者、发展者, 他们具有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家长需要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 尊重他们的发展需求, 正确地认知, 合理地引导。绝不可单纯地灌输相关的知识而不进行解析及引导。如只是强迫他们接受,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大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理解。所以在平常家庭安全预防当中要学会和孩子商量, 征求他们的意见。比如在添加消防用具时征询孩子的意见, 与孩子一起选购, 让他们参与其中, 令其感觉到家长对他的尊重, 他会更加乐意地参与家庭的安全防护。
4.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家长会很乐意参与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可以把安全教育资料派发给家长, 在对学生做安全教育时可以适当地把这些内容知会家长, 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改善不足的方面或邀请家长参与互动;另外可以邀请一些在安全教育上做得好的或有这方面专长的家长来给学生讲课, 这样会增强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 增强教育效果, 与家庭教育并轨同行。家长通过这些活动更加了解到学校在安全教育上的安排, 有利于他们进行家庭安全教育。
(二) 实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安全教育
1.制定规范的规章制度
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是一个成年人, 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却常与成年人的身份不匹配, 在他们心里面想的更多的是“我只是一名学生”, 而忘记了“我是一名成年人”这个身份。要使大学生们很好地遵守学校的安全行为规定必须要有规范的规章制度约束。完善的、规范的规章制度明确地告诉大学生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若违反了会造成什么后果, 受到什么处罚。俗话说“勉强成习惯, 习惯成自然”, 有了规章制度的约束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虽然执行初期因违反制度会受到处罚, 但是他们会渐渐接受并理解学校的用心, 因此大学生们不会很抵触。学校的安全事故会大大减少, 学生受到了更好的保护。所以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使校内的安全教育有法可依, 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有力保障。
2.引导
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使我们在进行教育时要区别于中小学。大学倡导的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学习能力的氛围, 如果安全教育继续沿用中小学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那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抵触, 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可以对安全意识强、行为正确的同学进行正面宣传和报道, 广而告之, 激发校内学子的从众行为, 引起“羊群效应”, 因来自学生身边, 更接“地气”, 所以比老师传授取得的效果更佳。
3.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 也不是哪个老师、部门的责任, 应该是全校师生共同完成的, 所以学校的安全教育氛围很重要。安全教育的氛围是大家共同营造的, 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校内张贴相关宣传海报。宣传资料不一定是千篇一律的正规严肃, 可以根据时间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漫画等, 引起学生观看学习的兴致, 深入学生内心。各部门、老师应该重视安全教育并配合相关工作开展, 对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提醒、纠正, 鼓励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4.激励
教育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激励教育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方式。除了关注群体教育之外还要注意个体, 如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缺乏自信、不参与集体活动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参加相应的活动, 在适当时间进行表扬, 增强他们的自信。其次就是让同学在学习当中形成竞争氛围, 有时竞争会激发更强的动力。比如我们可以举行一些安全知识比赛、主题绘画比赛, 对获奖同学进行奖励。通过这些比赛, 学生学习更加深入、全面, 提高学习兴趣。奖惩分明, 有奖自然有罚, 对于一些违反安全的行为要进行适当惩罚, 给其他同学产生警示的作用。
5.设置系统的教育课程
大学生进入大学前接受的安全教育比较零星、散乱, 学校可以根据情况设置一套系统的教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如果把所有安全教育在大一就全部做完而没有继续教育, 则学生的安全意识不会得到大的提升也不会持久。所以安全教育应该持续贯穿大学时期。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包括《生命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突发事故安全教育》, 等等。心理安全教育特别重要, 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复杂, 我们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排查, 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树立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引导学生理性恋爱, 对遇到挫折的学生进行鼓励教育, 引导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举行一系列心理游戏, 鼓励特殊群体参与心理疏导工作, 减少乃至杜绝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发生的事故。
6.自救自护技能培训
意外事故的发生难以避免, 而事故发生后的自救自护技能对于减少伤害尤为关键。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自救自护技能培训非常重要。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逃生, 遇到意外事故时是等待救援还是主动设法脱离险境, 该如何脱险;遇到人身伤害时如何处理、溺水时的救护措施, 等等。这些技能是要经过相应的培训才能掌握的。学校应该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以便学生掌握相应的自救自护技能。大一新生进行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通过演练, 90%以上的同学知道当宿舍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 如何逃生。对于这些实用的安全知识, 同学们比较乐于接受, 效果也较理想。其他的如交通安全、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等, 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培训, 增强学生技能。
四、结语
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安全意识的建立是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的一种态度。在科学观念的引导下, 面对危险掌握正确的方法, 这是进行安全教育要达到的要求, 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意识决定行动, 行动导致结果, 大学生们只有把安全问题重视起来,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养成良好习惯, 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才能更好地指导言行, 避免不安全文明行为, 安全事故才会少发。只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了安全意识, 养成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掌握了常见的自救自护技能, 了解安全隐患所在, 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松.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与思考.http://www.doc88.com/p-990978940102.html.
[2]徐向东.关于安全意识的哲学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7) .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什么是“养成教育”呢?首先理解“养成”一词,就是通过抚养、教育使孩子成为合格的人。“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基本技能的教育。
“养成教育”不是人的一时一事的教育,它要伴随人的生命的始终。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身体发育、变化、知识增长、智力发展、经验积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具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发生时空的广阔性。人的成长客观上存在阶段性,由此,“养成教育”具有一经养成,长远受益,终身养成,终身受益的优点。中国古代就有“三岁看到老”的说法,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这个道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这也充分强调了行为习惯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及其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家长对少年儿童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远比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可以容忍孩子偏食、不劳动、不讲卫生、公共场所大喊大叫甚至打架骂人习惯的存在,却难以容忍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是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不及时转变,必定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培养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不但是成功的“养成教育”的有效结果和主要途径,更是关照未来的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所在。
二、探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导力量,就是要将学校教育放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大课堂中去考虑,重实际,讲实效,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养成教育”的课题、教育阵地、教育力量、教育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建立起学校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网络。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在学校占重要地位,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是造就人才的三要素之一。
应该看到,家庭不是栽培花朵的温室,也不是知识的封闭室,而是体察人生的社会之窗。因此,学校教育应向家庭渗透。通过各种方法,各种渠道,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提高家长对孩子养成教育的水平,从而也促进学校的管理改革。
让学生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参加多种形式的实际活动,观察了解社会上的各种现象,进行生动、具体的教育,锻炼勤巧的动手能力等,特别是使学生们的生活为振兴当地经济服务。使从小爱家乡,爱劳动,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根据本校实际,创造条件,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
“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可见习惯具有多么大的力量。少年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人生道德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以知导行,从小训练。一年级小朋友生活刚入学时,普遍具有新奇感,很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这个时期,要抓紧对他们进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教他們了解“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并逐渐使用用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小朋友们会自然地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2正确启发,抵制劣行。少年儿童生活在社会上,而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文明的行为每日都在感染着他们,不良的行为也每日都在影响着他们。通过对比,帮助他们明辨是非,鉴别美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含有深刻道理的,引导少年儿童举出大量的社会现象以及自己行为的表现,真正体会这两句话的含义,懂得文明行为对增进团结、加深友谊以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懂得不文明行为给人们的学习及社会生活带来多大的消极影响,在比较中鉴别,印象是深刻的。
3寓教于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对社会、学校有益的,为社会所必须的、有组织的劳动。如完成班上和学校交给的任务,美化和绿化学校环境,栽种花草树木,参加学校、街道的劳动,收旧利废、采集树籽等,通过参加这些劳动实践活动,培养了少年热爱劳动的习惯。
(一):
学生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资料:
(一)举止礼貌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礼貌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炫酷昵称
细化目标: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理解别人的帮忙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礼貌喝采。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职责,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细化目标: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发奋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个性签名爱情
(三)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
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好一边听一边思考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好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四)守时惜时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时刻观念,从小懂得时刻就是金钱、时刻就是效率,从小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
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立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习惯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职责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六)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群众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七)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群众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
1、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开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八)勤于动手的习惯
自己动手能够提高学生自理自立潜质。
细化目标: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九)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细化目标:
1、用心参加群众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做好两操。
2、学习户外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2、在户外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十)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个性重要。它是一个人礼貌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细化目标: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在小摊上买零食,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精选阅读
(二):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个体素质内化积累水平的重要指标。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在习惯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职责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潜质;群众观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应对困难和挫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是学生良好习惯构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致关重要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严格要求,细心关照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良好的纪律就没有良好的学风和班风,而班级纪律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对所任教的班级同学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明确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哪些不能做,如上课不许随意走动,不许高声谈笑,不许谩骂,侮辱他人。在学校不许打架、斗殴;不许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不许在墙上乱画,在桌上、门窗上乱写乱刻;不许攀爬树枝,摘折花草让这些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如果发现学生有违纪行为,就得及时批评,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违反。
当然学生社会阅历不足,思想单纯,自制力不强,难免会有违反纪律的现象出现。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只是一味地体罚、责怪、高声训斥,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不良行为会愈演愈烈,因此教师务必对他们更加呵护,用情感去影响、感化他们,正因爱往往在学生的感情世界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显示出对违纪学生的爱护与关注,他们便会如获至宝,深受感动,真正从心底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师,这便是他尊重他人的开始,并将尊师之情扩展开去,便会成为懂得尊重人,爱护人的人。教师的爱心还会强化全班同学对群众的归宿感构成强大的群众凝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可忽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务必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于律已,讲究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言行举止礼貌大方。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规范教育
国旗下的讲话,资料丰富多彩,我校每位担任国旗下讲话任务的老师都能紧跟目前形势或有关节日,纪念日,进行相关资料的讲话。有英雄人物故事,有纪律法制教育,有道德教育,有心理健康教育,有保护环境卫生教育每位教师要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三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英雄人物故事是对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忙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走向成才之路。透过学习英雄人物事迹,让学生到达知情行的统一,由感情认识内化为理性认识,从而构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比如今年国庆节之际,学校要求各班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班会。我在四年级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主义教育,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有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烈火烧身,有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群众和连队主力,英勇跳崖。学生都听得十分入神,我又借此机会让学生讨论,刚才的故事,你觉得我们以后要怎样做,才对得起革命先烈,学生受到了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纪律法制教育效果也很显著,在班会课上透过一些有关纪律、法制小故事、小案例,让学生明白遵守法纪、法规,就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班规班纪做起。透过纪律法制教育,把纪律要求和法律知识变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行。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务必从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做起,那就得有群众荣誉感,关心爱护同学,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持续公共卫生,不撒谎,有错就改。透过五爱教育,激发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家校配合,社会支持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性差,模仿潜质强。家庭环境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中国受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爷爷、奶奶;父母宠爱有加,没有构成教育孩子的统一思想,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千方百计满足他的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任性、霸道、不明是非,不懂对错。在学校不懂如何与同学相处,屡屡犯错。
有的家长因溺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理,甚至助长坏习气,比如老人偷偷给孩子超多的零用钱,导致孩子养成吃零食,迷恋游戏机;还有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心肝宝贝吃亏,告诫孩子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你要还手,必须要打赢,导致孩子不明是非,不分轻重,同学稍不注意碰到他,他就大打出手。当然也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引导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受到同学们的指责,回到家总想得到家长的同情或安慰,可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甚至打骂。这些孩子受到辱骂后,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愿意再理解教育,变本加厉,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对策。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构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发奋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
精选阅读
(三):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行为规范,做礼貌学生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为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特制定我校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所谓习惯,《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透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重要好处,到达情感的共鸣,从而带给无穷的动力,透过意志保证,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构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是表此刻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贴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构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中学生不断向善好学的重要精神动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忙,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礼貌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证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联,它不仅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群众、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此刻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联到千家万户,关联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礼貌的社会,务必抓紧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透过逐步培养,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生活、合作交往等良好习惯。做到有起色,重坚持,促进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三、活动资料:
习惯养成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各位同学必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职责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溺水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构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潜质。
2、养成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好有赌博、抽烟、酗酒、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观看传播黄色书刊和录相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不好有迟到、早退、旷课、考试舞弊、谈恋爱等违纪行为发生。学会自觉管理好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从而慢慢地养成自觉的习惯。
3、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按时起床,整理好个人内务,然后进行洗漱;上课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午休期间,按时在家休息,按时起床,任何人不能在操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打闹、玩耍或喧哗。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做到自觉持续教室地面、门窗、墙壁清洁,教室每一天安排人员打扫。自觉持续寝室卫生整洁,起床后应整理好内务,床铺及生活用品须摆放整齐。始终持续教室卫生干净,不带早餐进入教室;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倒污水、垃圾、不乱贴乱画;在教室、阅览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不吃带果皮的食物。
5、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做到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采摘校园内各种花果;自觉爱护宿舍、教学和活动等场所的公共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好乱画、乱涂、乱贴;不好损坏桌椅、门窗玻璃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物。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做到生活简朴,不好随意向家里要钱要物,不好讲排场,不好摆阔气,不能高消费或以各种形式强迫他人请客;提倡节约,不能有常流水、常明灯、阳光灯、无人灯现象。
7、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做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污辱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习惯,不制造和传播有碍团结和有损他人的言论,不好因闲言碎语或小事不合而争吵、打架,甚至斗殴,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发生矛盾、纠纷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要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敬,切忌意气用事。做到互相帮忙,在学习上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同学有难处时要主动献出一份爱心,尽所能给予帮忙。
8、养成仪表端庄的习惯。做到衣着要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留奇发;在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校园其它公共场所,不许穿拖鞋和短裤、背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9、养成礼貌礼貌的习惯。做到谈吐要礼貌,说话不夹带粗俗的字词,不谩骂、挖苦和取笑他人;待人接物举止得体,端庄大方;维护公共秩序,就餐、购物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不在教室和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观看演出、比赛及参加群众活动不起哄滋事。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10、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发奋兑现。
四、活动安排:
为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成立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兵
副组长:张连平黎坤王道军李强张爱辉陈浩邢超
成员:所有班主任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3月30日至4月4日)
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学习本方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桓台县实验学校中学生一日行为常规》;团委、学生会、校园电视台、教室板报做好正面宣传工作;国旗下动员讲话等。
同时为了继续深化养成教育,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透过我们校讯通平台让我们所有家长加入到我们养成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几个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5日至6月14日)
时刻
主题
4月5日
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4月12日
学习《守则》、《规范》
4月19日
安全行为习惯
4月26日
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
5月3日
按时作息
5月10日
讲究卫生
5月17日
爱护公物
5月24日
勤俭节约
5月31日
团结友爱
6月7日
仪表端庄
6月14日
礼貌礼貌
6月21日
诚实守信
6月25日
总结表彰
说明:每次主题班会要求见以上
三、活动资料,各班可根据实际另行强化教育。
本阶段学生会、值班教师负责督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出勤、学习、纪律、卫生及在校表现,在本次活动实行百分计奖制,发现违反纪律者实行一人次扣一分,严重者要视情节轻重加倍扣分并要在教育处备档后进行全校通报,学生会负责将上报学生名单通知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团委、电视台继续负责做好正面宣传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6月25日)(暂定)
为了树立学习榜样,结合组织实施阶段的督察状况以及同学、老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根据百分计奖制的结果进行总结与表彰。
1、考核评比。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在全校范围评出十佳星级班级,十佳礼貌标兵。每班评选十名礼貌之星(每个主题一名,共计十个主题)。
2、总结表彰。本学期养成教育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份收获体会交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时写出本班活动的书面总结(总结材料应有具体数据、典型事例及效果反映,包括礼貌养成教育的基本状况、主要成绩、成功经验、办法措施、存在不足等),教育处写出全校活动的书面总结,在全校总结表彰先进群众和个人。
3、交流提高。学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在2010年4至6月时刻内,每周应开好一周一习惯主题的班会(见上),让学生知道每一习惯对人生的好处,此刻怎样养成。
2、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好做实以上工作,各班应采取日检查、周评比、月讲评制度(各班自行落实),其中日检查是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月讲评是强化教育。以日检查为基础,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构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到达要求。
3、各班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既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在行为中表现情感。另外,注重落实校本管理思想,突出全员参与,三位一体育人才。不断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减少杜绝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对于开展工作比较出色的要及时进行报道。
4、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构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我们要求对学生要做到五严:严而有格,即按必须规律、标准要求学生。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严而有度,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要贴合教育教学规律;严而有恒,即要坚持要求,持之以恒;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注意方法,做到刚柔并用,寓刚于柔等;严而有情;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应出于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严生于爱,爱寓于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利用班会、活动等时刻,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5、教育处采取措施加大常规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会检查小组的监督作用,对班级卫生、纪律以及学生常规执行状况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量化、通报,以此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
六、工作职责:
(一)班主任职责:要做好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学校的实施方案,用心配合政教处的工作。对违纪学生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群众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良好的班风的构成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感变化是分不开的。请各班班主任能切实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用心宣传,艺术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礼貌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全体教师职责: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对在课堂中及校园中违反纪律的学生及时教育,对不理解教育的学生要及时上报教育处,由学校统一教育。
(三)学生会、团委、值日生职责:学生会全体成员要认真做好督察工作,在督察中要以身作则,树立正气!严禁在督察工作中徇私舞弊!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四)全体学生职责:
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将各项要求内化为心灵的自觉,从而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为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特制定我校“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所谓习惯,《辞海》是这样解释的:“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透过反复地、长期地培养和训练而逐步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明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重要好处,到达情感的共鸣,从而带给无穷的动力,透过意志保证,最终成为自觉的行动。因此,我们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从小事抓起,注意积累,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习惯的内化与养成。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久成性,就会构成怎样的品性。古希腊的哲人也认为:“德是表此刻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惯或制约中寻求”。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之养成,莫不由“渐”而来。一旦习惯养成,就会“不虑而行”,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贴合社会的道德要求。不仅仅如此,习惯养成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长久性,行为习惯一旦构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变为引导和激励中学生不断向善好学的重要精神动力。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忙,使人终生受益。养成教育能够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礼貌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证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联,它不仅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群众、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此刻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联到千家万户,关联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礼貌的社会,务必抓紧养成教育。
二、活动目标:
透过逐步培养,强化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生活、合作交往等良好习惯。做到有起色,重坚持,促进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三、活动资料:
习惯养成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
1、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是生命的保障。各位同学必须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职责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要学习掌握交通、饮食、防雷、防火、防溺水等必要的安全常识和生存自救知识,构成较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潜质。
2、养成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好有赌博、抽烟、酗酒、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观看传播黄色书刊和录相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严格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不好有迟到、早退、旷课、考试舞弊、谈恋爱等违纪行为发生。学会自觉管理好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从而慢慢地养成自觉的习惯。
礼貌上网,不在贴吧内散步流言蜚语。
3、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按时起床,整理好个人内务,然后进行洗漱;上课提前做好课前准备;午休期间,按时在家休息,按时起床,任何人不能在操场或其他公共场所打闹、玩耍或喧哗。
4、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做到自觉持续教室地面、门窗、墙壁清洁,教室每一天安排人员打扫。自觉持续寝室卫生整洁,起床后应整理好内务,床铺及生活用品须摆放整齐。始终持续教室卫生干净,不带早餐进入教室;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和校容校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倒污水、垃圾、不乱贴乱画;在教室、阅览室、会场等公共场所不吃带果皮的食物。
5、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做到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采摘校园内各种花果;自觉爱护宿舍、教学和活动等场所的公共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好乱画、乱涂、乱贴;不好损坏桌椅、门窗玻璃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物。
6、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做到生活简朴,不好随意向家里要钱要物,不好讲排场,不好摆阔气,不能高消费或以各种形式强迫他人请客;提倡节约,不能有常流水、常明灯、阳光灯、无人灯现象。
7、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做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污辱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习惯,不制造和传播有碍团结和有损他人的言论,不好因闲言碎语或小事不合而争吵、打架,甚至斗殴,以免给双方带来伤害;发生矛盾、纠纷要心平气和地协商解决,要学会换位思考,互谅互敬,切忌意气用事。做到互相帮忙,在学习上要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生活上要相互关心,同学有难处时要主动献出一份爱心,尽所能给予帮忙。
8、养成仪表端庄的习惯。做到衣着要整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留奇发;在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校园其它公共场所,不许穿拖鞋和短裤、背心。穿戴整洁、朴素大方。
9、养成礼貌礼貌的习惯。做到谈吐要礼貌,说话不夹带粗俗的字词,不谩骂、挖苦和取笑他人;待人接物举止得体,端庄大方;维护公共秩序,就餐、购物要自觉排队,不得插队和拥挤;不在教室和教学楼内追逐打闹喧哗。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观看演出、比赛及参加群众活动不起哄滋事。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
10、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一致,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发奋兑现。
四、活动安排:
为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领导,扎实有效地推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校成立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王树兵
副组长:张连平黎坤王道军李强张爱辉陈浩邢超
成员:所有班主任
领导小组要从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认识搞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建立网络,科学规划,真正把学生养成教育的每一项指标落到实处。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3月30日至4月4日)
召开班主任会议讨论学习本方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桓台县实验学校中学生一日行为常规》;团委、学生会、校园电视台、教室板报做好正面宣传工作;国旗下动员讲话等。
同时为了继续深化养成教育,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透过我们校讯通平台让我们所有家长加入到我们养成教育活动中来,从而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几个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学生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作一个客观的评价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4月5日至6月14日)
时刻
主题
4月5日
习惯养成的必要性
4月12日
学习《守则》、《规范》
4月19日
安全行为习惯
4月26日
遵章守纪、自觉学习的习惯
5月3日
按时作息
5月10日
讲究卫生
5月17日
爱护公物
5月24日
勤俭节约
5月31日
团结友爱
6月7日
仪表端庄
6月14日
礼貌礼貌
6月21日
诚实守信
6月25日
总结表彰
说明:每次主题班会要求见以上“三、活动资料”,各班可根据实际另行强化教育。
本阶段学生会、值班教师负责督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主要包括出勤、学习、纪律、卫生及在校表现,在本次活动实行“百分计奖制”,发现违反纪律者实行一人次扣一分,严重者要视情节轻重加倍扣分并要在教育处备档后进行全校通报,学生会负责将上报学生名单通知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做好违纪学生的教育工作。团委、电视台继续负责做好正面宣传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6月25日)(暂定)
为了树立学习榜样,结合组织实施阶段的督察状况以及同学、老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根据“百分计奖制”的结果进行总结与表彰。
1、考核评比。根据各阶段的教育主题,在全校范围评出十佳星级班级,十佳礼貌标兵。每班评选十名“礼貌之星”(每个主题一名,共计十个主题)。
2、总结表彰。本学期养成教育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份收获体会交班主任,班主任要及时写出本班活动的书面总结(总结材料应有具体数据、典型事例及效果反映,包括礼貌养成教育的基本状况、主要成绩、成功经验、办法措施、存在不足等),教育处写出全校活动的书面总结,在全校总结表彰先进群众和个人。
3、交流提高。学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为今后的养成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在4至6月时刻内,每周应开好一周一“习惯”主题的班会(见上),让学生知道每一习惯对人生的好处,此刻怎样养成。
2、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好做实以上工作,各班应采取“日检查、周评比、月讲评”制度(各班自行落实),其中日检查是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月讲评是强化教育。以日检查为基础,一周一小循环,一月为一大循环,构成“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使学生的行为规范最终能到达要求。
3、各班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既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磨练了意志,陶冶了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情感,在行为中表现情感。另外,注重落实校本管理思想,突出全员参与,三位一体育人才。不断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学生的帮教工作,减少杜绝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对于开展工作比较出色的要及时进行报道。
4、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构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我们要求对学生要做到“五严”:严而有“格”,即按必须规律、标准要求学生。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严而有度,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就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要贴合教育教学规律;严而有“恒”,即要坚持要求,持之以恒;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注意方法,做到刚柔并用,寓刚于柔等;严而有“情”;即教师提出的要求,应出于对学生的真诚的热爱和关心。严生于爱,爱寓于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利用班会、活动等时刻,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5、教育处采取措施加大常规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会检查小组的监督作用,对班级卫生、纪律以及学生常规执行状况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检查、量化、通报,以此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水平明显提高。
六、工作职责:
(一)班主任职责:要做好本班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学校的实施方案,用心配合政教处的工作。对违纪学生要及时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是班群众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良好的班风的构成与班主任善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善于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感变化是分不开的。请各班班主任能切实认识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级用心宣传,艺术化、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帮忙学生构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礼貌习惯。“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二)全体教师职责: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对在课堂中及校园中违反纪律的学生及时教育,对不理解教育的学生要及时上报教育处,由学校统一教育。
(三)学生会、团委、值日生职责:学生会全体成员要认真做好督察工作,在督察中要以身作则,树立正气!严禁在督察工作中徇私舞弊!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四)全体学生职责:
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将各项要求内化为心灵的自觉,从而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生活、学习中逐渐构成的,它贯穿于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教育做起,上课认真听讲;弯下腰,捡起脚下的纸片;伸出手,拧紧滴水的龙头;礼貌地说声:“老师早”“同学好”。常言说得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自然会养成,学生的礼貌之风就会吹绿校园。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学们,你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几个好朋友一块上学,一边谈天说地一边走,心里也不必想着该怎么走,就自然地回到了学校,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习惯在起作用,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因为一个人的行为通常是按习惯去做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还有少数的同学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充分认识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上个人欲望与私心强烈,是非不分.并产生错误的处世哲学,比如“人不风流枉少年”、“人生在世及时行乐”,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在道德情感方面,表现为中情感、讲义气,谈薄法纪,追求低级趣味,在道德行为上,表现为贪小便宜、偷窃、打架好斗甚至称王称霸、无心上学、扰乱社会等。在青少年中产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受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部分人还受流氓团伙的唆使,受低级庸俗趣味的污染,还有的受家庭的不良影响等等,这都是外部的原因。在内部原因方面,部分同学心理适应能力不强,表现为受到挫折后自卑和自暴自弃,这是部分同学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原因。我们在充分认识了不良行为的表现及产生不良行为原因后,要求我们的同学在学习生活以及在社会活动中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决与不良行为作斗争。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要求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增强抵御来自各方面不良影响的能力,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自己的行为沿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第二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坚决与一切不良的行为作斗争,放弃原来的不良的行为方式,接受新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方式越来越多,不良的行为方式就会越来越少。同时还要自觉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指导,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才能更快地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要自觉遵纪守法,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学生守则??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基本要求,每个中学生都要把??中学生守则??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有益健康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加深对集体生活的体验,逐渐形成集体的荣誉和责任感,从而使自己尽快改变自由散漫的坏习惯。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老师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来培养学生,老师的教导、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希望和要求,老师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是同学们成长的引路人,同学们只要遵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希望你们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一件事做起,从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相关链接:
如何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甚至不同年龄段、不同学龄段的同学的审美观也不相同,这就使这个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成为了可能。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品位越来越高,最为明显的是对着装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服装世界正日益主宰着人们的消费领域,把人们带向时装王国。但作为中学生来说,对服装的追求,最多也只能是雾里看花,因此,在着装方面存在许多误区,他们往往不顾身份、不加选择地追求奇装异服,结果不仅不能带来美的享受,甚至还会危及到身体健康。其实作为中学生来说,着装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具体地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中学生应严格按时令着装,春夏秋冬四季都应该明显的区别,如,夏季着装应体现凉快为基本,以不太露为原则,冬季着装以保暖为原则,春秋虽然可以相对随便一些,但也要体现中学生活泼、向上的风格。
2. 中学生不可追求奇装异服,着便装也不可太随便,一般要遵照以下几方面要求:⑴女生不能着超短裙或太露的衣服,上衣不能过短,领口不能过低,不准穿紧身衣裤;⑵男生不能穿短裤、着背心上学,着衬衣时要内穿背心;⑶男女生穿衣都要遵循朴素大方、实用美观的原则,要充分体现中学生的精神与风采。
3. 中学生还要根据参与不同活动,选择不同样式或风格的服装,如出席吊唁或追悼仪式,要着黑衣服或着白衣服,不能穿大红大绿的衣服;如参加升旗仪式,全体同学都应该统一穿校服;如参加早操或上体育课时,又要穿运动服。当然,校服可以说是中性服装,无论什么活动着校服都是合适的,所以,学校鼓励同学们都穿校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同学们往往仅有一套校服,待将来经济条件改善以后,中学生应该拥有多套校服,春夏秋冬各显特色,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方便。
愿我们的同学们都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把中学生内在气质通过着装充分展现出来!怎样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校园环境卫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也可反映一个学校师生的文明素养。因此,各校都始终把卫生“全天候保洁”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虽然各校对卫生保洁工作抓
第二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得紧,但保洁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⑴总有一些同学对卫生保洁工作认识不够,认为耽误学习,不能积极主动参与,有的班级清洁区一天只做到一次清扫,不能真正做到全天候保洁,甚至还有卫生死角存在;⑵保洁工作不平衡,有的班级做得好,有的班级做得差,有的班级教室做得好,有的班级清洁区做得差,还有的班级不能实行门前三包;⑶校园环境脏乱差的源头是乱扔乱丢,还有不少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随手乱扔纸屑、包装袋、果皮壳,特别是有些同学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卫生。
作为一名接受多年教育的中学生,如何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呢?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⑴自觉进行卫生保洁工作,一般需要在早、中、晚进行三次保洁,一次也不能少,早、中要放在上课前,晚要放在放学后进行,不仅如此,课间各班同学还要自觉到清洁区巡查,发现有纸屑要捡拾干净;⑵要杜绝乱扔乱丢现象,要从源头上做工作,同学们要逐步改掉吃零食的坏习惯,不仅自己不扔不丢,还要主动拾起身边的果皮纸屑;⑶教室是大家学习的主要场所,环境卫生显得尤为重要,同学们要自觉保持教室内的环境卫生,要主动清扫室内坪及窗台,要经常擦拭玻璃、桌凳和讲台,要注意门前“三包”,要主动清扫墙壁上的蜘蛛网和积尘;⑷周未是全校性环境大扫除时间,各班都抓住此机会把教室、寝室、清洁区、门前彻底打扫一遍,为迎接下一周的到来创设一个卫生的大环境;⑸每位同学都要树立大局意识,都要通过卫生保洁工作增强集体荣誉感,绝不能因为卫生工作给班级抹黑。
学校是我家,卫生三保洁工作靠大家,只要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都从我做起,一定能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丽。
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但由于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经常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
1. 乱扔乱丢 现在同学们吃早点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饭盒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容器增加了负担,原来三天拉一次垃圾,现在得一天一拉;
2. 乱涂乱画、乱踢乱踏 有的同学好动,总喜欢在教室内外的墙上留下乱涂乱画、乱踢乱踏后的痕迹,有的污迹漫延到一米多高,以楼道与楼梯较为严重;
3. 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
4. 垃圾乱倒 有些值日生同学在打扫教室卫生时,将垃圾不倒在垃圾箱内,而是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甚至倒进果皮箱里。
因此,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同学们不仅自己要讲究卫生,还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共同来把学校的卫生抓上去,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全体同学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确因感冒克服不了的,应该准备卫生纸,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②要努力克服随手乱丢的坏习惯,要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③在卫生保洁或值日时,无论走再远的路,都要把垃圾及时倒进垃圾容器中,且不可乱倒;④要有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意识和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⑤每个人都保证做到不把包装袋带进校园,从根本上杜绝乱扔乱丢现象。
愿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要学会做人?
人生是短暂的,有的人因为人格的伟大而流芳百世,有的人因为学识的渊博而名垂千古,当然也有的人因为苟且偷生、与人民为敌,成为历史罪人。古语说得好:“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有益于人类进步的人,有贡献于历史的人,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中学时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是学会做人的关键阶段。中学生为什么要首先学会做人呢?
1. 社会要求我们要学会做人 既然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是社会一分子,就必须不断克服自我,把自己融入社会。因此,我们就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员,就要为社会大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切也都是以学会做人为前提的,做社会的包袱,还是做社会的功臣,是我们中学生所面临的关键选择,只有学会做人,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人生积淀,我们才能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大众,无愧于人类。
2. 历史要求我们要学会做人 历史是一本书,给每位同学都留下了空白页,在每一页的页眉中都清楚地写道:写出你最精彩的人生来。人生的历史是自己写出来,同学们不仅要写好我们的自传,还要给社会留下人生的印迹,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在历史的空白页上留下的只是污点,而没有美丽的风景。所以,学会做人是历史的期待,历史时刻在等待着我们一笔一画去描绘自己。我们中学阶段是人生历史初始阶段,学会做人是中学生必须修好的一门必修课,历史的大厦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构建,只有严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才能把大写的“人”写好,才能无愧于历史。
3. 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要学会做人 我们是社会的建设者,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最为基本的要求是高素质,勤工作,善合作,讲公德。因此,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不仅要学得扎实的基础知识,要练就过硬的劳动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理想远大,思想过硬,品德高尚,意志坚定,乐为他人谋幸福,乐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历史上的伟人,还是一介平民百姓,都必须首先学会做人,通过一笔一画把“人”字写正,中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在这个时期形成,学会做人,必须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也就是说,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是学会做人的开始。
愿我们的同学都从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开始,做一个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历史的人!
想一想:
1、平日你都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找一找:
(一) 内部环境因素
学前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教子婴孩, 教妇初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幼儿智力、能力、身心健康的发展, 家庭作为幼儿主要生活场所, 而父母又是幼儿的监护人, 家庭教育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家园共育的一个主要的内部环境因素。家庭的物质条件、组织结构、家长的文化水平及采取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习惯的养成有莫大关系, 由于现如今许多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 儿童往往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 许多父母及祖辈对孩子过多溺爱, 教育少, 顺从多, 要求少, 使得儿童的行为习惯出现诸多问题, 体现在任性、叛逆、依赖性强、不礼貌等, 这给儿童健康成长、良好行为的养成带来的阻碍。
(二) 外部环境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进入的一个社区环境,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存在着密切互动, 共同决定这儿童的日后成长。家长与儿童是相互影响, 而幼儿园的教师与管理者也与家长和儿童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某种程度上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 所以幼儿园的教育能够影响孩子的良好行为养成的社会因素。
二、家园合作与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一) 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
1、营造良好的氛围
良好的氛围主要涵盖了关系、体贴、爱护、尊重等等, 让幼儿在这些氛围中感到内心的温暖, 让幼儿充满阳光的生活, 这样幼儿的心情愉悦、朝气蓬勃, 并且学会爱护他人。在幼儿的成长环境中离不开相互关心、和谐相处, 帮助幼儿在这样融洽的环境当中学会理解他人, 尊重他人、谦虚、有礼貌、乐观、热情、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心理健康。
2、正确引导深入细致的沟通
作为孩子的家长或监护人首先要做到给孩子提供平稳的生活学习环境, 还需要采取平等的方式与幼儿进行语言上的交流, 一定要相信幼儿的能、理解幼儿的想法, 并且成为幼儿的知心好友。作为家长的所作所为属于一种无声的语言教养, 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这样便于培养幼儿优秀的内在品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幼儿园应该多组织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活动, 培养幼儿独立、吃苦耐劳及无畏的心态, 磨练意志, 学习生存。组织各种文体趣味活动, 让幼儿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二) 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1、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有一部分家长是这样认为的:他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 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多学知识, 其他的都所谓。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育的效果, 因此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习惯养成观念, 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2、科学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培养幼儿应该持之以恒做事, 鼓励他们自己动手, 教给他们方法,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明道理, 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非语言信息的影响等都是科学的教育方法。
3、重幼儿认知教育和幼儿行为培
有不少幼教工作者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能开发看成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 而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技能的训练看成是软任务。不少幼儿在回答自然常识问题、背诵唐诗、讲述故事、猜谜语、数数时头头是道, 但让他们去向某人转述一件事情, 或让其独立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时, 就显得不知所措。如果任凭这种倾向发展下去, 幼儿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幼儿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智力的开发, 而且要重视幼儿认知行为的培养。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说:“学习、生活和工作如果都能够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教育的价值也就真正体现出来,每个人的实践都将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积极有效的表扬胜过千百次的训斥和惩戒,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小朋友,教师的鼓励表扬往往能对其形成一种有效的强化和引导。当然,仅仅懂得表扬的重要性远远不够,教师还要掌握各种表扬技巧。首先,从细节入手,及时表扬。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心理发展还是认知能力都处于较低级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能力,很多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很多时候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评价即是幼儿行为和自我判断的标准。因此,教师要用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言行举止,及时捕捉那些符合良好评价标准的细节进行表扬,在不断的表扬和激励中,引导他们渐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其次,熟练掌握多种情感激励方式。发现和表扬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情感的激励作用,可以让幼儿更快更为全面地要求和规范自己。教师对幼儿的表扬和激励,在语言的背后是赞许,是关爱,也是欣赏,能够让幼儿得到莫大的促进。教师对幼儿的良好表现投以热情的微笑、频频的点头,伸出大拇指或者鼓掌,抚摸幼儿的头、小脸蛋,或者将幼儿抱起来再加以表扬,都能够深深地感染幼儿,给他们带来长久的激励作用。再次,树立学习榜样,让幼儿之间相互促进。幼儿的很多语言、动作都是相互模仿的结果,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榜样带动,以模范引领,让幼儿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班级里那些行为习惯良好的幼儿,加以适当引导,树立为班级学生的榜样。这不仅是对表现良好的幼儿的激励,也是给更多幼儿以示范,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学习,积极模仿,自觉约束。
教育理念与方法必须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强化。行为习惯是一种实践行为,通过实践活动能够不断丰富学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认识。陈鹤琴教授指出:“从游戏中获得道德认知,学会自制、诚实、克己、理性服从,再也没有比游戏来得更为有效。”游戏能让幼儿变得更为愉快乐观,喜欢交往,富有想象,将一些需要养成的行为习惯植入到游戏情境中去,既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规范其行为方式,促进他们心理和性格的发展。比如,通过情景模拟游戏,启发幼儿理解体贴父母;热情招待“客人”;在蔬菜市场做到“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在超市能够做到“自觉排队”;在医院能够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检查病情等。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幼儿根据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身份和行为,在不同的场合学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体验中强化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应努力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教育的家校联盟。一些孩子的爸爸有抽烟的习惯,妈妈有打麻将的爱好,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很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及时戒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同时,针对幼儿的发展,在家庭里做好各方面的教育引导,让幼儿在家里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推荐阅读:
安全行为习惯07-1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周06-20
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要求11-04
新学期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讲话07-17
八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09-10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教学反思09-18
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与安全教育月计划10-27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总结05-30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09-13
小学生行为礼仪习惯养成教育专题讲座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