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1

1、由爱护而过分娇宠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家庭教育误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年龄约为18-22岁,以独生子女为主。一些家长总是对孩子怀有怜爱之心,即使在孩子进入大学以后,仍然担心孩子不能照顾自己,会受到伤害,于是继续娇宠和溺爱孩子,满足孩子很多不合理的要求。这样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娇生惯养,不适应住校生活,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除了直接导致孩子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外,同时也使孩子丧失了依赖家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孩子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束手无策。

2、由期望而导致严苛、功利

有些家长自己的“大学梦”在子女身上得到实现之后,进而对孩于产生更多强烈的期望。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现出了一种不理智的关注和要求。这样继续中学时期高强度的学习,无疑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引发厌学情绪,导致逃学、旷课等等不良后果。

更有一些家长在一些社会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一味的要求孩子竞争学生会干部、加入党组织、获得各种荣誉,这些家长甚至持有一种狂热的态度,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同时也鼓励要求孩子能够以一种狂热的态度来达到目的。这种家庭教育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加深了孩子的功利思想,使孩子变得做事前先考虑结果是否有利,有好处才干,有荣誉才上,为达到目标不择手段,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采取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做法。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往往会功利心很强,忽略了在大学中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加强自身素质。

3、由失望而变成厌恶、冷漠

孩子如果高考失利,没有能够按照父母的期望进入知名大学或热门专业学习,一些家长在惋惜之余,不能理智、有效的缓解消除失望、沮丧等等不良情绪,而是将这种消极的.负性情绪完全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么对孩子产生愤怒情绪,要么对孩子冷漠,不管不问。不论是哪一种态度,对于孩子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也是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放弃。孩子在经历考试的失败之后,自信心、学习热情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同时他们又要面对大学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时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指导,丧失家庭教育有效的帮助,对孩子在大学时期甚至以后的发展,无疑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4、由袒护而过分纵容

孩子在大学中出现问题时,一些家长总是找各种理由帮孩子百般开脱,甚至在明知是孩子做错时,还要庇护偏袒。更有甚者威胁学校,严重干扰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这些家长的行为实际上对孩子的错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反而会让孩子在家长的袒护下有恃无恐,更加无视学校有关规定,继续犯错,最终很可能导致孩子被学校开除,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做无疑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孩子过分自负,如有失败和挫折则归咎于他人,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

5、由分歧而放任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2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家庭生产模式, 家庭组成结构, 家庭子女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家长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 自身修养, 家庭教育方法的滞后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适当, 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 部分家长目光短浅, 存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近几年, 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一些农村家长算细账, 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其上学, 4 年下来学费、书费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毕业后一旦找不到一个好工作, 挣的钱和投入的钱成反比, 得不偿失。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 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 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2. 父母常年忙于挣钱, 家庭教育缺失。近年来,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 许多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打工、经商, 有的在家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使家长的注意力赚钱养家, 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上, 顾不上和孩子交流沟通, 更谈不上关心孩子的学习。而这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 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 自控能力还比较弱。此时, 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这个道理, 多数家长是懂得的。但有些家长则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学校。这些家长认为, 孩子既然送到了学校, 学习教育方面的事就应当由学校负责, 家长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 尽量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的需要, 这种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3. 只在乎分数, 不关心孩子的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据笔者的调查, 有60% 的农村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 40% 的家长曾经或多或少地辅导过孩子的学习, 但对学习以外的内容很少过问, 尤其是良好道德品格的养成方面教育缺位, “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在农村家庭教育中表现突出。

4. 家长不能起到示范榜样作用。在农村, 许多家长只给孩子提要求, 要这样做那样做而自己往往做不到, 不注意在自己孩子面前的言行, 不注意生活细节, 不注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形象。

5. 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有位教育家说的好“孩子需要鼓励,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农村孩子除了挨“体罚”, 还受“心罚”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如相当一部分家长经常使用“不争气的东西, 蠢货, 笨蛋”等尖酸刻薄的话语来教育孩子, 缺乏与孩子交流沟通, 凭着自己的情绪教育孩子。

二、如何走出农村初中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

1. 要提高家长素质, 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 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 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 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 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 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 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家庭教育能力,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2. 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要开展好家庭教育, 还必须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 按规律施教, 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一是爱教相融。即家庭教育必须是关爱与教育相结合, 只有在爱中施教, 教中融爱, 两者循环反复, 不断升华, 才能使家长与子女之间进一步增进了解, 缩小距离, 加深感情。孩子们才能在爱的氛围里轻松、愉快地学习成长。二是严慈相济。家长在施教过程中必须做到严格要求与疼爱相结合, 对待孩子的行为要是非分明, 奖惩有度, 在维护家长权威的同时, 要体现长辈的仁爱和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 使之既规范了孩子的言行举止, 又不影响其身心健康。三是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应该做到, 凡是不准孩子做的, 自己应带头不做, 真正成为孩子的师表, 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来影响和教育孩子, 使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四是身心的发展与学知识相结合。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恨不得一下子就把什么知识都传授给孩子, 因而四处求购八方打听能让孩子变聪明的灵丹妙药热衷于所谓超前教育, 而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是百害无益的。

3. 改进教育方法, 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 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 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 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 看到他的一点点进步, 肯定他, 坚持鼓励他, 耐心引导他, 平和看待他, 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 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 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 减少摩擦, 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 对长辈孝敬, 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 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 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 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论目前小学音乐教育误区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 误区 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基础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显著提高。教学手段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学手段得到了丰富,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音乐课堂教学偏离常规,教学评价唯成绩论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价值中明确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音乐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可以说,截至目前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音乐教师认为:音乐就是一碗饭上面的菜,即面子菜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大量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开办音乐专业,培养音乐人才。小学音乐教育就更被认为是用来装点门面,上级来检查就排练一台文艺晚会,音乐教师就可以大显身手了,这也是某些学校对音樂教师的要求,音乐教师年终考核和评优的标准不是你上了多少音乐课,而是你在参加各级各类的音乐比赛中拿了多少大奖。

为了一堂高质量的比赛课,音乐教师花了特别大的精力,因为平时从未这样上过课,也没有在外面学习和观摩过,仅仅靠网上看录像课来学习,实属不易。一堂课甚至需要近一个学期的准备和打磨,最后就上成了一节机械的!丝毫不敢临场发挥的课,教师和学生就是导演安排好的两个角色,不能有多余的语言、不能有多余的手势、不能拖一秒钟的堂,每个环节时间都涉及到一秒来计算,怎样提问,谁来回答都安排到上课的每一个学生,如果这样的课让笔者去上。这样精心做出来的课,虽对教师教学而言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做出来的课不仅不能代表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带给每位教师一个错误信息:比赛、赛课是音乐教师的唯一。

二、音乐教育理念不清,方法不当

新课标明确规定: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但在实际理解和运用上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在:知识传授日趋淡化,片面追求兴趣培养;对注重知识传授还是偏向兴趣提高,很多教师错误理解为:只要培养学生兴趣,知识技能传授不重要,就大大淡化了知识传授。

在教学中把识谱视唱、乐理等知识、技能的传授内容大大简化甚至不讲,一味地迎合学生去欣赏音乐,进行所谓的音乐创造,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了,但是学生自始至终没有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这不知不觉就让学生和其它学科教师觉得音乐课是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的课,音乐课就是让学生玩的课,音乐课就是一门无关紧要。所以造成了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还要学小学音乐课中的简单识谱和乐理知识。

三、教学评价机制存在不当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评价机制仍然简单、粗糙。主要是以老师为主、以获奖为依据的评价体制。根本无法增进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爱好。本文认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还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可将对学生的评价分为平时测评和期末测评两部分,再结合平时表现的基础上结合最终考核予以最终认定。

小学是培养一个人审美观和高尚情操的重要阶段。小学音乐教育对实现陶冶价值情操、培养具有审美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但也应看到,这些误区或不足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也开始改进。有理由相信,小学音乐教育会得到极大的改进,素质教育会得到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冯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载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4

我们进行的“小学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的研究课题,于2011年7月被梁山县教科所定为科研课题。我们在县教科所指导下,严格按课题研究方案开展了研究工作,在理论探索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不懈的努力,摸索出了一套适用小学农村家庭教育的方法,家长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家长素质。

2、充分发挥家访育人功能,不断更新家长教育理念。

a、在家访中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b、身教重于言教。在家访时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

3、加强家校联系。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5

孝感市西城高级中学舒 俊

【内容提要】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学生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而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教育工作实际谈谈在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六个误区。

【关键词】 养成教育智育养成德育养成道德他律道德自律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学生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而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学校养成教育的关键。笔者结合自己教育工作实际谈谈在学生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六个误区。

一、在养成教育的内容上重视智育习惯的忽视德育习惯

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如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学习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等。但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家长普遍对学生的智育显得过于重视,侧重学生的成绩。由此在各种考试分数的量化处理下,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内容上就显示出注重学生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答题习惯的训练和引导,而学生的文明道德习惯、劳动卫生习惯就明显遭受忽视。一次在组织学生打扫本班清洁区的过程中,笔者亲耳听到几个学生说:“我们老师真是的,我们到学校来不是扫地的,是学习的”,“有扫地的时间还不如记记单词…”,“以后要是在走上社会,扫大街就惨了…我最瞧不起扫地的…”。其实,这几个学生在扫地中流露出的不情愿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长期以来,学生的智育习惯的培养强化被各种选拔考试无限放大,以致学校、家长,乃至学生自身对这些所谓的劳动卫生习惯、道德习惯的养成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自然会出现学生对非智力习惯的培养的忽视,甚至造成学生的道德判断的充满功利性。

二、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养成理论研究忽视养成实践探索

养成教育在学生主体教育中处于一种基础地位,是贯穿受教育者终身的教育。那么,养成教育的全过程实际是一个学生接受教育并不断实践的过程。可以说,养成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学习,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但是,在学生养成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往往关心我们养成教育的理论性研究,不断思考适合学生实际的养成教育理论,而忽视了养成实践探索。因为任何养成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到最后都是由养成教育个体的差异性和养成教育实践的效果决定的。

所以,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

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例如,笔者曾经有幸组织过一次学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在整个慰问过程中,学生们了解了养老福利制度的基本情况,深切感受了尊老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孝亲意识。这是任何课堂理论教育不出来的。

三、在养成教育的开展上重视养成形式忽视养成内容

养成教育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必须组织一些辅助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性原则,把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组织成一次引导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有效活动。它可以避开其它教育方式单一说教的缺点,变简单的灌输为寓教于乐的活动化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施加影响和学生主动规范的最佳结合方式。例如拔河、接力赛跑等比赛活动都是很好的养成教育的形式。

但是,组织活动应明确养成教育的目的,精心安排,不能为组织活动而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笔者曾经看到有的班级在养成教育中组织班级卡拉OK不比赛,球类比赛活动等。事实上,这些活动的确非常精彩,但是活动过程中许多学生过多的沉溺于活动的娱乐性和竞技性,组织者也而没有恰到好处的点出活动的目的,也没有给学生任何启发的空间。

可见,组织活动要强调“知”、“行”统一,让学生既能在比较自觉、积极、主动的心理趋势下参与活动,又能把活动规则及教育目的内化为行为准则,持之以恒,转化为一种比较稳定比较自觉的品质修养和行为动力。

四、在养成教育的习惯形成上重视养成结果忽视养成过程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是经过反复联系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只要再接受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

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习惯的这种特性,就能认识到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养成结果而忽视养成过程,以为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蹴而就的,是短暂的的阶段性行为。那么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为此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认识到养成教育的过程的长期性,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期待、对学生问题行为的反复出现要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积极帮助学生不断克服坏毛病,形成好习惯。

五、在养成教育的规则上重视教师强制指令忽视学生民主公议

学校的养成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班级来组织实施的,所以班级的常规教育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常规教育体系主要包括纪律教育、习惯教育、日常生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这些主要通过班主任在落实班级常规工作、管理班级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那么在制定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时很多教师更侧重于通过强制命令的形式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制规范,提出硬性要求。忽视倾听学生的合理要求和建设性意见。最后在落实养成教育的规则时,得不到学生的理解甚至受到学生的集体抵制。

笔者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教育经历。在大学毕业刚走上教师岗位时担任班主任。为保证班级良好的学习环境,我要求在自习课上每个人都不能说话,否则进行处罚。刚开始一段时间,自习的纪律很好。但是不久有学生要求自习时间能小范围的交流,我却是执意反对。随后,我发现很多人在自习时显得无精打采,学习的积极性大不如前。原因何在?原来向我提建议的同学是学生们集体派出来的代表,希望老师能允许自习讨论题目,但是我拒绝了,所以有了后面的一种结果。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学生是养成教育的主体。

六、在养成教育的方法上重视学生他律忽视学生自律

学生行为规范、个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工程,也是德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但是在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制定种种严格的学生守则,班纪班规,通过惩罚或者奖励等外界刺激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希望通过“他律”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却忽视了寻找各种途径,选择各种教育形式,协调行动,促成学生本人思想的“自律”,以达到养成教育的预期目标。

因此,我们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帮助学生养成自律、自省的习惯,积极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思想内化,引导学生自发重视自己的养成教育,不断完善自己。让真、善、美在他们的心中牢牢扎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家庭教育七大误区 篇6

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这种现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学习的包袱。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知识教育,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过早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事实上,未到接受知识教育的时候,强迫孩子接受教育,违背了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些父母则总是埋怨孩子不聪明,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

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第二天就问孩子学了几个字,一看孩子在玩,家长就不高兴。其实,幼儿阶段主要是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让孩子们做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在7岁前,要让他们多动手、多活动,让他们快乐地掌握知识。在幼儿教育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扮演角色做游戏,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误区二:盲目进行素质教育

在许多家长看来,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所以不惜精力、财力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在选班的时候,往往又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甚至不注意孩子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至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

误区三:对孩子溺爱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成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家长往往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殊不知,自己在教育思路上存在问题。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不是科学的爱,而是溺爱。像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随孩子的意;想吃啥就买啥,吃名牌穿名牌,这些都是溺爱的表现。小孩子不懂事,家长应该有所分析,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可而止,如果孩子的要求家长认为不能满足,就是孩子哭闹也不能勉强满足,不过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他还会哭。

溺爱的另一种表现是,许多家长认为,放手会让孩子“受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许多家长表示不理解:“两三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受挫吗?”

接受采访的教育专家说,从婴儿落地开始,他就具有求知的能力,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家长往往不敢放手让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比如不允许孩子玩泥沙,因为太脏;不允许孩子去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7

一、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误区

1.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教学表面化和形式化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对素质教育的本质未能摸透,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就陷入片面性的误区。很多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第二课堂的内容,于是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纷纷建立,各种社团活动火爆开展, 你方唱罢我登场,当学校发现素质教育还没能占领教育主阵地时,又将重点置于学科教学上,无形中又淡化了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理解上的偏差使得各教育子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衔接,素质教育出现明显的脱层现象,表面化和形式化严重。

2. 缺乏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教育短期化和功利化

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反观现在的小学素质教育,相当一部分的学校管理者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没有制定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素质教育机制,往往希望通过每学期一两次的专题活动的开展来实现立竿见影的素质教育效果。然而,欲速则不达,功利化的教育行为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素质教育呼唤长效的教学机制。

3.教师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限制了素质教育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素质教育的成败。但就现今而言,我国小学教师的总体学历层次还比较低,教师的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难以胜任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现今的中小学教师大部分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应试教育观念在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教师的思维定势与素质教育的开展格格不入。此外,广大农村地区和欠发达的地区师资力量短缺,语数外等传统的学科师资尚且短缺, 素质教育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4. 素质教育主体的单一性,局限了素质教育阵地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的力量来开展。然而一直以来, 社会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的责任全部在于学校、在于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中,来自家庭、社会、政策法规的支持却十分有限。教育主体的单一性使得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局限,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策略探讨

1. 转变观念,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所谓的文体、艺术特长生,也不是为了给学生的表演、亮相、得奖提供机会,而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学校必须转变素质教育的观念,树立课程意识,以义务教育新素材为基础,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素质教育渗透于语、数、外、音、体、美等课程的方方面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之外,更要突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优化课程结构,其中之一是加强活动课程建设,精心组织和设计活动课。要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再次,安排选修课程,如:电脑、航模、摄影……要增加知识的科技含量, 以提高学生对于现代生活的适应性。

最后,建设好地方课程,根据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水准,编制体现社会特点、具有浓厚乡土味的地方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乡土感情。

2. 以德育为抓手,建立素质教育长效机制

素质教育是一门隐性课程,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一节课有一节课的效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开展方可见成效。为此,学校必须建立起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将素质教育常抓不懈。笔者认为, 学校可以以德育为抓手,将素质教育常态化地开展起来。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素质教育工作:首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应当坚持好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要求每一位学生严肃认真地唱国歌,可以每学期观看几次爱国主义影片,举办爱国主义征文活动, 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其次,重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每门课程都有素质教育素材,如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家们的生平事迹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培养学生的对科学的执著精神。最后,广泛地开展课外活动。通过传统的节日如母亲节、端午节、清明节、国庆节、劳动节等, 培养学生的浓厚的民族情感、优良的精神品质和个人情感,提高综合素质。

3. 加强学习,体现教师主导性地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自己先得有一桶水。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开展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导者,要赢得学生尊敬与信赖,教师就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树立自己的知识权威;就必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课改理念和精神,不断学习和研讨,利用便捷的多媒体网络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定期参加进修活动,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与学习;通过教学比武、课题论文等形式,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学校应当重视教师素质的长效培养机制,通过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形式,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软实力。

4. 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有研究发现,在学生的素质教育效应中,家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亚于学校。学生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小学生的内心成长产生影响, 家长应当主动承担起家庭素质教育的职责,注重对孩子性格品性、价值取向和行为观念进行正面引导。对于学校的素质教育计划和手段,家长应当竭力支持,积极出谋划策,形成素质教育的家校合力。另外,社会的政策、环境也会对素质教育起潜移默化的影响,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通过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场所的建立,为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优越的社会环境,帮助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8

[关键词]礼仪教育;传统礼仪;礼仪课程;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5-0081-0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国范围颁布执行了14个年头,对社会文明程度起了重要的提升作用。“明礼”作为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国际背景下,公民礼仪修养的提高,不再仅是事关个人颜面的小事,而是关系国家形象乃至前途的大事。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们的重视。我国虽然具有深厚的礼仪传统,但在目前的高校教育中,礼仪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不知礼、不守礼的个案常被作为诟病大学生的生动依据,是时候反思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三大误区了。

一、把礼仪等同于西方礼仪

一提到礼仪,人们的脑海里自然浮现出“西装革履”的典型形象,这正是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所造成的。以教材为例,面向高校教学的教材,按对象的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不同行业为基础的教材,如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专业必修课程所采用;另一类是以大学生修养为基础的教材,如大学生礼仪等,主要为普通高校的选修课程所采用。笔者仔细研读了十余本常用教材,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行教材的编写体例大多以西方礼仪为主,对中国礼仪尤其中国传统礼仪很少涉及,例如《大学生礼仪》一书的“第三章应酬礼仪”中,对“派对”单独进行了详细地论述。“派对”显然是西方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但在该教材中却备受重视。另外,该教材在“宴会”一节中,特地为“自助餐”单列了最后一小节进行论述。“自助餐”同样也是西方餐饮文化中特有的形式。这样的“重点照顾”却没有落在团拜、祭祖等中国特有礼仪上。

礼仪=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这才是现代中国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的内涵。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在礼仪教育中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倾向,源于国际交往的需要。因为礼仪教育的重视和推广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而发生的,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成为了礼仪教育的重点,西方礼仪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礼仪内容。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套西装一双皮鞋是人们赴宴的着装标准,西装和婚纱也取代了马褂和裙褂成为婚礼着装标准。客观地说,对外开放后以西方礼仪为重点的礼仪教育有效地满足了急迫的国际交往需要,为国人与世界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对外开放三十余年,人们在作出合乎西方礼仪的行为时仍然感觉别扭,比如,拜访他人赠送鲜花一束,以示祝福,这样的内容也在我国很多现行教材中出现,这是西方人的常见做法。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更多地赠送水果、营养品等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的礼品。管中见豹可见一斑,这一再常见不过的例子背后是深刻的文化差异。由于无法完全理解和吸收西方文化,中国人难以认同和接受纯正的西方礼仪。中国人骨子里认同和接受的是历史悠久、潜移默化的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礼”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规范,而且是个人道德的约束和修炼,引用孔子的思路,就是通过“克己”手段达到“复礼”的目标。只有把中国传统礼仪的道德内核与现代西方礼仪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进行礼仪教育,才能使人理解礼仪的内涵,自然作出“合礼”的行为。因此,就内涵而言,西方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才是现代中国人尤其大学生所需要的礼仪教育。

二、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教育课程

礼仪教育主要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因为高校的文化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这一思维被习惯性地照搬到礼仪教育中。所以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往往首先想到通过开设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来实现。例如,清华大学在2003年春季面向全校学生正式开设了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作为选修课程,自开课以来,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课程名额屡遭“秒杀”。课程、讲座的优势是集中授课、内容全面、作用直接,但最大的劣势是功利性明显。所以不少高校在就业指导时,会把职场礼仪作为必备内容。这容易导致学生对礼仪产生错误认识,错把礼仪当成外部工具,而不是内在修养。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校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是依靠文理教科书。清华大学在开设礼仪课程大受欢迎后,认为学生对礼仪的学习需求是十分强烈的。因此,该校在2004年秋,开始尝试实行“全程式”教育,把礼仪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就业指导和其他培养环节中。[2]该校的有益探索启示我们,礼仪教育课程只是礼仪教育的形式之一,不可等同视之。

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如果说礼仪教育课程是礼仪教育的显性载体的话,其地位是首屈一指的,其作用是直截了当的。那么礼仪教育实践及其日渐形成的礼仪教育氛围则是礼仪教育的隐性载体,其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是深层渗透的。近年来,不少高校尝试在活动、仪式中强化礼仪程序,把礼仪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营造礼仪氛围。2007年中山大学首次引入了西方传统大学的毕业礼仪,在人力、物力方面作了大量的投入,连开14场,一改以往毕业典礼走过场的习惯,2007届全体毕业生(包括4862名本科生、4622名硕士生、40名博士生)在象征着“教育崇高及知识圣洁”的中山大学权杖的见证下,上台接受校长亲手颁发的学位证书,同时学校还邀请他们的亲友代表在台下观礼,共同见证。同年,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都采取了这样的方式。气氛庄严、程序严格、安排细致的仪式,比礼仪课程更生动、更深刻,权杖、学士袍、四方帽、学位授予过程等都是礼仪教育的载体,这些载体有效传递了对仪式参与者的礼仪要求。在庄严的气氛中,参与者自觉自愿地认同礼仪观念,遵循礼仪要求,践行礼仪行为。因此,就形式而言,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氛围,这才是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三、把礼仪教育等同于礼仪知识教育

如上一部分所述,高校在加强礼仪教育时,主要依赖礼仪课程、礼仪讲座等课堂教学形式。而在实际教学中,课程教学囿于教学大纲、教学场所、教学班级等的限制,往往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居多。陈嘉明教授在《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一文中这样理解“知识”:“以外部事物为对象的‘知识,属于科学认知的范畴,其性质是事实性的,其结果是通过理论理性来把握客观的真理;而以道德伦理为对象的‘知识,则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其性质是观念性的,其结果是通过实践理性来形成某种主观上的道德‘信念。在这一意义上,道德知识实际上乃是一种‘信念。”[3]礼仪教育既有科学认识的部分,也有道德信念的部分,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从而难以促成行为的产生。礼仪教育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形而上学,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行统一,从知识走向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

礼仪教育=知识+行为+动力机制,这是从内容结构方面看礼仪教育应当树立的观念。礼仪教育既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授予,又是礼仪修养的习得,两者为表里关系。礼仪修养依靠相关的礼仪知识来习得,而一个人的礼仪知识水平只有体现在礼仪修养水平上才具备了真正意义。礼仪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其实就是礼仪行为。只有满脑子的礼仪知识,而不在实际行为中践行,不可视之为礼仪修养水平。只有知行统一,其礼仪修养水平才获得认可。知行统一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标,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却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只获得了知识,未形成信念。知道不等于相信,相信不等于坚守。知识转化为信念,需要精神层面的提升。第二,意志敌不过环境挑战。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如果社会环境中充斥了恶的行径,人们对不合礼仪的行为见怪不怪,甚至反而对礼仪行为表示不解,那么坚持知行统一所需的意志力将是一般人所无法企及的。第三,行为缺乏有效回报。法国经济学家霍尔巴赫说过:“利益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4]礼仪是规范社会交往的,礼仪行为的目的是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可,实现有效的社会交往。如果礼仪行为并没有换来有效回报,甚至换来麻烦、诬告,那么行为就失去了动力。正如前几年的“彭宇案”,“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疑问令人唏嘘无比,扶起倒地老人的行为本身是合乎礼仪的行为,遗憾的是其后数年直至现在,全国各地不同版本的“彭宇案”仍然在上演。坚持知行统一,做有礼之人,是困难重重的。这反过来要求礼仪教育在内容结构上,应当包含知识的传授,行为的促成,以及动力机制的保障。当然,这就是更广义的礼仪教育,非学校教育所能实现,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作用。

在风华正茂的大学时光,大学生应当自觉提高礼仪修养,高校应当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中西礼仪文化知识,营造礼仪氛围,创造守礼环境,培养明礼、守礼的未来社会精英。

[ 参 考 文 献 ]

[1] 金正昆.大学生礼仪(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曹钰娟,邱显清,向波涛.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12).

[3] 陈嘉明.儒家知行学说的特点与问题[J].学术月刊,2013(7).

[4] [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滨译.自然的体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单亲家庭的教育误区 篇9

误区之一:一味排斥对方

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二:过分溺爱孩子

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误区之三: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

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案例:单亲妈妈的苦与乐

单亲妈妈的经历让我常常会想,生活是我最公正的朋友,生活给了我一些磨难,转而之间却发现那是笔好大的财富,我真诚地感谢生活。

或许我的感受比任何一个单亲妈妈都来得强烈,那时儿子只有两岁,上海连个亲戚也没有,就这样离婚了。直到现在都不愿意去回想当时的那种无助、失落和茫然。

生活又重新开始了,这才发现,作为一个单亲妈妈,你要面对的东西比常人多得多。首先要振作,不能消沉,特别是在孩子面前,你要永远从容不迫,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单亲妈妈还要在面对一些流言和无端的猜测时,具备超然的气质。

单亲妈妈既是社会人,要做好自己的职业,也是孩子的母亲,要培养好孩子,一个人在挑两个人的担子。我也看见周围有些女人,离婚后就此消沉下去,或草草再婚,或放纵自己,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我想我决不会做这样的女人

单亲家庭教育孩子的六大误区 篇10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什么重要的,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现实生活中,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了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

1、过分的溺爱

一些父母在离婚后,觉得有愧于子女,于是就把无限的爱都投在儿女身上。在教育上放松了要求,在行为上过分溺爱,对孩子的事包办代替,生活上有求必应,情感上加倍满足,犯错误时舍不得批评,孩子不肯上进时总有借口,“谁叫他没有大树可依呢?”

无论是双亲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都是不可取的。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能对孩子过于迁就,要培养他独立的精神,把他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2、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有些离了婚的妈妈或者爸爸虽然在离婚时力争对孩子的抚养权,但却只是为了不让对方得逞,或将孩子视为“人质”,通过控制孩子来报复对方。在这样的家庭中,妈妈或爸爸常对孩子过于严厉,百般挑剔,动辄指责孩子的某个特点;很少对孩子的痛苦和孤独加以慰藉,甚至将自己生活的不顺都归罪于另一方和孩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获得积极的成长动力,也不可能正确地看待和应对自己的处境,甚至思想感情和道德认知会产生严重缺陷。

3、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普遍的心态,单亲家庭的家长就更是如此。单亲家庭的家长通常倾向于那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而往往对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这样的声音时常在单亲家庭中萦绕。这一类父母大多对孩子缺乏责任感,漠不关心是自己的行为准则。虽然他们也扬言自己爱孩子,然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爱。既没有与孩子共同体验忧乐,也谈不上过问孩子的学习如何。

另一类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是因为他们坚持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会自己克服困难。这类家长与溺爱包办一样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孩子的自控力,意志和责任心是比较弱的,需要加以培养,毕竟孩子年幼,有很多困难需要家长帮助的。

5、将孩子扔给父母

离异后的男女要独自承担事业、家庭的重担,很自然地就将教养孩子的任务转移给自己的父母。隔代教育最常见的弊端就是:当孩子没有了爹,或没有了娘时,特别容易使老人将爱意调浓,而造成溺爱。这样的孩子往往霸道、一意孤行;还有的老人容易对孩子的缺点“护

短”,与孩子的父母教育方法、教育态度不一致。生活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孩子容易形成两面人格,阻碍其独立意识的形成和独立行为的发展。

6、教孩子憎恨对方

现在的很多离婚案,都是以一方伤害了另一方的感情居多,被伤害的一方难免会鄙视、憎恨对方,也会仇视那个第三者。他们往往会把这种仇恨带给孩子。从小就有仇恨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变得自暴自弃,充满仇恨情绪、自我和不信任他人。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有幸福的未来。

以上所列的六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是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都会犯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单亲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有必要给予纠正。

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 篇11

一、在视听中感知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教学的手段变得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搜集下载影音材料,帮助学生迅速获得信息,与学生心灵实现互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得到发展。我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B《How much》一课时,为了导入义卖这一主题,我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贫困山区孩子学习生活的画面。上课伊始,我跟学生玩了一个看数字射击的游戏,学生玩的很开心。我问道:Are you happy? 生答: Yes,we are .我迅速收敛笑容,面色沉重地说:But they are not happy.随即白板上呈现出贫困地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场景,配上一段悲凉的音乐《天空之城》,附上我的深情旁白:The children are from the poor place.They have no enough food,They have no nice clothes,they have no more books,They have no big and bright classroom .画面中的孩子的贫困生活与室内学生的生活形成巨大的反差,强有力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甚至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此时我抛出问题:What can we do for them?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相机引导,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入为他们义卖的话题。我们的英语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深入地研读教材,深度挖掘其思想内涵,在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材料,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

二、在朗读中感悟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包含着语音、语调、语速、情感等要素,只有逐渐建立起语音、语调、语速、情感之间的多维联系,最终才能整体的全面的把握语言材料,形成完善的语言能力。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重视有感情的朗读指导。有位教师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A telephone call》一课时,注意到这一课讲的是苏海打电话问候因病缺席的海伦,字里行间流露出关切之情。如果学生的朗读仅仅停留在流利之一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用笔在书上作升降调、重音记号,然后白板上作指导,特别是重点句Whats wrong with you? I m sorry to hear that? How do you feel now?接着让学生分组练习,并尝试加上一些肢体语言,最后分组展示,评议,运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习得的不仅仅是得体的语音语调,而且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三、在说演中体验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让学生在说中表情达意,寓情感教育于语言训练之中。例如我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B《At the weekends》一课时,为了突破 I like sport.这一教学难点,设计了chant: Sport,sport,I like sport,Swimming,swimming, I like swimming,Running,running,I like running.Jogging,jogging,I like jogging,sport is good,for our health.我先边跟节奏读,边做相应动作,演示了一遍后让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在chant中自然地理解了sport的含义,懂得了运动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之情。

四、在写作中升华

上一篇:坐井观天下续写作文下一篇:动物类英语单词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