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与幸福同行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与幸福同行(精选12篇)

课堂与幸福同行 篇1

幸福与语文同行

——参加第四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有感

乐陵市化楼镇张屯小学杨金荣

怀着对人文教育的敬仰,在浪漫的初夏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参加了名师名家云集的盛会,不仅有特级教师执教观摩课,还有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做专题报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多名家各显神通,把自己的理念、经验和成果一一展示。这次大会,我充满了太多太多的感动,那一场场精彩的专家报告至今仍萦绕耳际,那一节节优秀的课例展示依然历历在目,会务组提供的一本本书籍让我们干涸的心田得以滋润……这次的学习太撞击我的心灵!几位大家的教学风范叫人回味无穷,深深感动。特别是两个童心未泯的教育前辈——于老师和贾老师的课带给了我太多的回味和思考。

思考之一:印象

于永正老师和贾志敏老师,都是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前辈,可是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老顽童‛!七十多岁的老人,鹤发童颜,精神抖擞,行走于课堂之中,是那样充满智慧,思维敏捷,滴水不漏。真是宝刀不老!显然是在享受课堂,忘我的沉迷于教学的快乐之中。正如贾老说的那句话:我七十多岁了依然不离开课堂,因为我的生命在课堂!思考之二:震撼

语文教师如果不会说话,不会朗读,就不能传承给学生中国古老文化的底蕴,就毁了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最终就淡了对祖国的感情啊!他们会读,会朗读文章!会默读文章!于老的话一遍遍在耳旁萦绕:朗读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默读能走进文章的深处,领会写作方法。所以,要读,要会各种读。因此,两位老人的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就是读书,就是教给孩子一句句读书。他们把对话,把平平淡淡的一段叙事文字读了个‚高山流水,行云穿月‛,叫人舒服!此时,我算是彻头彻尾地知道什么叫读书!为什么不能在那里分析课文!思考之三:品味

二老的课‚深入浅出‛,永远不离开语文的根‚读、说、写‛,说话训练体现了一个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他们的指导中处处流入这课堂习惯的细节培养。于老师抓住了‚描写林冲‘回’洪教头的几个重点词‛让学生体会林冲的人品:让!礼让,谦让,忍让,宽让!步步深入,步步‚惊‛心!叫人认识到‚让‛的深邃,‚让‛之修养所在!而贾老师的‚诚信‛教育也是通过对‚卖鱼的人‛的‚奇怪‛做法的说,通过用‚直白的话、反义词、成语、名言俗语‛步步深入地解释‚诚信‛,最后写出对诚信的解释。让孩子们总是学后反馈,落实。二老的课如一泓醇香的美酒啊,越品越有味道!

我边听课边思考:听名师上课,我们学什么?是他的动作语气?我们学不来。是他驾驭课堂的能力?我们学不来。是他的文学内涵、我们更学不来。其实,我们听课,不能仅仅去学名师的课堂教学技巧,而是应该透过名师的一招一式,去领悟他们的教学思想。名师上课,看似随意,其实,一招一式都蕴含着他们理解的教学思想,唯有高品位读书,陶冶情操,课堂才会绚丽多彩,教学才会精彩纷呈。因此说:听名师上课,我们要领悟教学思想,感受魅力课堂。

课堂与幸福同行 篇2

我带的是九年2班这个乐观、积极、向上的集体。这个班32个孩子中既有聪明乖巧的学生,又有顽皮捣蛋的所谓“问题学生”。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愤怒,甚至大发雷霆……这些“顽石”、“堡垒”搅得我日日不得安宁,时时都提心吊胆。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班的陈海涛同学。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7岁时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婚了, 孩子判给了父亲,可是父亲不久后就再婚了,所以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一直觉得这孩子可怜,所以处处娇惯孩子,孩子要什么一定满足愿望。要是不给买就会对爷爷奶奶拳脚相加,或者从附近小区偷铁卖钱。自从初一分到我们班,他就没有让我消停过,天天不做作业,上课不听讲,打扰别的同学听课,时常出去偷东西……为此,家长没少请,惩罚没少受,可是发现在 我的疾言 厉色下 , 他的斑斑 劣迹还是 外甥打灯笼———照旧。 然而初一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既改变了这个“差生”,又改变了我。那是期末考试完的第二天,成绩就已经出来了,当我拿到成绩表后,一个人的成绩让我大吃一惊:陈海涛政治48分。当时脑子里就想:肯定是抄的。可是立马改变了这个想法。因为他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在第4考场,周围坐的都是全年级倒数的,他抄谁的呀? 于是我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办公室拆开政治试卷,找到他的试卷拿给政治老师确认一下,他到底是抄的还是自己答的? 张老师看完后很肯定地告诉我:“是他自己做的。”五天后是学生返校的日子, 那天我发现这个让我很头疼的学生早早就来到学校,而且他的眼神里充满期待。心想一定要抓紧时间送上老师对他的表扬,否则就是失职。事不宜迟,我立即组织学生安静下来,向大家郑重宣布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说:“咱们班的陈海涛在这次考试中政治成绩是48分,名列前茅,好成绩的取得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希望大家像他学习,永不放弃就一切皆有可能……”话音未落,掌声响了起来,经久不息,大家都把羡慕的眼光投给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此时,陈海涛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此后的日子里, 陈海涛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多大起色,但开始做作业了,上课也不打扰别的同学听讲了,不但没有出去偷过东西,而且捡到钱包还主动上交学生处。他性格开朗了许多, 以前从来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的他居然参加了2015年6月份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还报了男子400米和男子200米两个参赛项目,其他各方面表现让人很满意。

这件事让我想了很多,如今都在追求高效精品课堂,每个教育者都倡导评价一堂课是否高效, 要看教师是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忽略学生的内心需求。因为孩子的感情世界是纯真的、细腻的,但又是丰富多彩的。幼小的心灵是脆弱的,需要呵护,需要滋润,需要抚慰,更需要鼓励。其实,有时不必强求孩子出类拔萃, 保持一颗平常心, 善待每一个学生,高分数求不来,可德性可以塑造。魏书生说得精辟:“人是矛盾的结合体。学生的差异只在于他们当时心灵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而已。”教师既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每个学生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亮晶晶地闪耀着希望的光辉。我们的工作就是善待他们的缺点,细心地擦掉这星星上面的灰尘。

前不久经朋友介绍,我买了一本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心:童心、爱心、责任心。童心就是和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善于站在孩子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班主任的爱心更多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之间的依恋之情,非常自然的依恋之情。责任心就是我们对工作的一份责任,对孩子们的一份责任。

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我不断培养童心,不断体现爱心。入冬以来,嘉峪关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可是第一场雪因为气温高的原因,刚下下来就都化了,而周六下的第二场雪把整个校园装扮得银装素裹。星期一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地来到学校,可是在“星期一综合症”的驱使下,一个个无精打采、懒洋洋的。我灵机一动对全班宣布:“走! 我们下去打雪仗! ”学生一下来了精神,欢呼雀跃地冲出教室,直奔操场。我也穿了外套随他们下楼去,可是到操场后,只有平时特别活跃的几个学生在玩, 其他学生尤其是女生都缩成一团, 几个人围在一起闲聊,不怎么玩,经了解一是怕冷,二是怕把衣服弄脏,于是我带头和他们玩起来, 那些站着不玩的学生看到老师都不在乎把衣服弄脏,终于冲向了人群……这一刻我和这帮让我笑过、哭过、恼过、生气过、自豪过的学生融为一体,我们在雪地里追逐着、打闹着、欢笑着,好不开心。此刻的我站在雪地里看着玩耍的他们,忽然觉得平时让我生气的学生也不那么讨厌,反而很可爱,难道是孩子变了吗? 不,是我变了,我改变了看学生的态度,所以他们才变得可爱了。此时此刻从学生的举动中我感受到了异样的幸福。

这件事让我触动很大,我们平时都太认真于工作,太计较成绩,反而让成绩蒙住了享受做老师的幸福时刻。如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学生会大声说:“老师好! ”他们已经长得很高很高了,会对我纯真地笑,我会觉得很幸福;上课前,当我看到我班学生很主动地擦黑板, 那股认真劲儿让我觉得很幸福。课堂上,看到学生认认真真的学习劲儿,让我觉得很幸福。毕业了,当学生邀请我一起留下合影时, 我会觉得很幸福……因为生活中拥有了这些真诚的感动, 我才体味到了生命的质量与幸福的人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虽然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太多掌声和鲜花相伴,但我的内心是充实和向上的,因为我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不断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教师的工作是普通的,却可以唤起无数学子渴求知识的激情。年轻教师都行动起来,释放热情吧,让我们生命如歌,青春无悔,无私奉献,青春永恒。

摘要:教师的工作是普通的,却可以唤起无数学子渴求知识的激情。虽然教师职业生涯中没有太多掌声和鲜花相伴,但内心是充实和向上的,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不断实现职业价值。

滋润心灵,与幸福结伴同行 篇3

转变教师思想,提升职业幸福感

众所周知:中国的教师也许在“精神层面”上是地位最高职业之一。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无限地热爱这份职业,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都不应后悔,始终在心中竖立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做教育信仰。教育的信仰在,激情就在,创造就在,职业的幸福源泉就在。因为热爱而投入,因为投入而幸福。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要用敏锐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教育生活,引领教师主动找寻职业的幸福感,以昂扬向上的阳光心态投身到工作之中。可以从三个切入点着手:一是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中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幸福。二是懂得享受学生。学生是教师的主体,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学生能从教师的眼睛里读到关爱,读到感动。三是懂得研究教学。教师应从“施教者”转变为“引导者”,从“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员”,彻底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确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

搭建幸福平台,创造幸福管理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头雁,必须心怀教师,服务于教师的需要,处处关心他们,处处关爱他们,处处走进他们,处处以诚心待人,尊重每一位教师。一是创设平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创设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学习、请专家进来指导、组织同仁研讨、展示教学成果、发展学习型研讨小组、讲述典型性教育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生活质量,激起教师的幸福感。二是立足于教师,换位思考,让教师感到工作的舒心。作为校长应经常“立足于教师,换位思考”,在换位思考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学会折中,致力于双赢。三是尊重教师,让教师感到自己的重要。实施人性化管理,让人性化管理激活教师创造的原动力:柔一点,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多一些宽容。四是引导教师欣赏学生和自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引导教师在学生的点滴进步、精彩发言、创造性的作品、获取荣耀与榜样等形式攫取幸福的源泉,让教师随时感受和审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并为此感受成长的幸福,为成长努力,享受追求的幸福。

以师为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一所学校的好与坏,关键在教师。要当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作为学校校长要大张旗鼓地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营造让学习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读书氛围,“人人成为读书之人,事事都是学习之事,处处都是学习之处”。学校提出“开卷有益,做名副其实的‘读书人’”的活动口号,提倡老师们在阅读中丰富自己,拓展人生宽度,提升专业素养。全校教师,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共同的志向,相聚在一起,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密切配合,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唯有不停地学习,不断地阅读、思考、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方能在教学中谈吐不凡,言行自信,课堂课下,游刃有余,才能赢得学生无限的热爱和尊重,成为学生愿意敬慕和亲近的良师。而学生对老师的敬慕和亲近之情,对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总之,教师的幸福,也是学生的幸福;师生的幸福,就是教育的幸福。作为校长就要不断地给教师以新的目标,新的追求,让教师在一种被鼓舞和信任的环境中,积极、努力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善于工作,乐于工作,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彰显精彩人生。同时教师要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在心中储满幸福的源泉,源源不断地把这爱之源泉输送出去,恒久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健康地成长,这样就会拥有更多幸福和甜蜜!

《与安全同行,让幸福相伴》 篇4

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交响曲,是一篇华丽经典的诗章,是一次历尽挫折与艰险的远航。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生命诚可贵!而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同学们,面对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您是否已做好准备加以防范?

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让我们看到一幕幕血的教训。有关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就有44人死伤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排除那些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的。

在这里我要向全体同学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自我安全意识、提高个人思想素质

我们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要从“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我应安全”“我懂安全”,这是安全意识质的飞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的使者,做安全的标兵。

二、关注校园安全

校规校纪是校园安全的有力保障。我们要珍视同学情谊,不打架、不说脏话、泠静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冲动、不感情用事,遇事要向及时老师报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要听从老师指令,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操做课要服从老师安排,不可擅自行动;课间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要有序,切不可急步上下,要养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的良好习惯;雨雪天气,减少外出活动,行走时务必轻脚慢步。用行动防止校园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关注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作为一名烹饪专业的学生,我深深领会了这句话的内在含义。良好的饮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我们要拒绝三无食品、减少饮用碳酸饮料。提倡平衡膳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本学期开始,我们学校自办食堂,为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食堂的饭菜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我们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在校内就餐。当然,我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四、关注交通安全

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宁等三分,不抢一秒;不乘坐黑车,不违规驾驶机动车。我们要记住,平安才是距离回家最近的路!

五、防火、防电、防侵害

同学们,水火无情,抽烟和手机充电已成为校园火灾的隐形杀手;有抽烟恶习的同学,你抽的其实不是烟,而是在危及生命;沉迷于手游的同学,你玩的不是激情,而是在浪费大好青春。

我们在遇到坏人时要冷静、机智,要敢于见义勇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及时敢于拨打110报案。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

演讲稿“平安与幸福同行”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安与幸福同行》。

有人说,生命像烟花,绽放美妙,划过天际,兀自消逝;有人说,生命像蜡烛,点燃烛光,照亮心灵,蜡尽自灭;有人说,生命像流星,一瞬永恒,美好心愿,来匆匆去匆匆;有人说,生命是值得我们百般珍惜的无价之宝,生命是承载我们崇高精神的美丽躯壳,生命是我们这个世界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不竭源泉;也有人说,生命是春天河边轻轻摆动的杨柳,生命是夏天火红石榴的绽放,生命是秋天飘飞的枫叶,生命是冬天塞北的瑞雪。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它只有一次,弥足珍贵。曾有一项社会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在“足够的金钱”、“一呼百诺的社会地位”、“一个相亲相爱的爱人”和“一生平安”中,选取人生最大的幸福选项,结果有86%的人选择了“一生平安”。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安全、平安的珍视。平安,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而作为学校和老师,帮助学生平安幸福快乐的成长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5.12四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世界,无数生命因此而消失,然而有这样的一所学校——安县桑枣中学,全校师生2200多人无一伤亡。在这不平常的日子里,足以让世界人民为之瞠目,足以让日月山河为之动容。而这样的奇迹,凝聚了桑枣中学师生对安全的怎样的一种诠释和心血。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全校2200多师生,从不同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用时仅1分36秒,这决不是一日

之功,也绝不是几句:不要这样,禁止那样,强调这个,要求那个,所能达到的。

不是吗?大禹治水,疏而不堵,才能长治久安;将帅杀敌,身经百战,才能战无不胜;临池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些事实和案例告诉我们:平安不是桎梏,平安不是禁令,平安是建设出来的。

“平安是福”。让平安与幸福同行是我们对学生的职责所在,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营造宣传教育氛围。我们的安全教育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危险,感受危险,学会御险,学会自救,学会自护。危险就在身边,危险无处不在,谁忽视了安全,安全将抛弃谁,总之,不知道危险的存在是孩子们面临的最大危险。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运用多样的安全教育方法,我们的教育重点,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是怕事,不接触事,而要善于应对事,解决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曾接触过水的人当水灾来临的时候能成功自救。也决不相信,一个不知火险常识的人在浓烟烈火之中,能够安全脱身,因此,我要说,在安全保障面前,技能远比逃避,远比保护要重要的多。

再次,预设危险,组织紧急状态下的避险及逃生演练,让学生从中感受危险,用最正确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险。如果没有无数次的宣传演练,桑枣中学的1分36秒绝对是空谈,天塌地陷面前的无一伤亡,也绝对是妄想;而如果有了正规的宣传演练,上海商学院的四名跳楼女生也不会茫然失措而自取死亡。成功的案例惨痛的教训像高悬在我的头顶的利剑,时刻在警醒我们,警醒我们这些肩负生命重托的教育者,决不能因为我们的无为,因为我们的麻痹,我们的失职而让学生经受死亡的考验,让家庭饱尝痛苦的煎熬。

如果说,生命是一叶在岁月长河中行驶的小舟,是一片在茫茫大海中远航的孤帆,那么,安全就是把握生命的轮盘,就是指引生命的灯塔。让我们时时重视安全,处处遵章守纪,如履薄冰,防微杜渐,去堵塞百分之一的疏漏,千分之一的侥幸,万分之一的偶然,共同筑起心中永不崩溃的大堤,让建设安全校园的警钟时刻长鸣!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篇6

一、巧妙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于漪曾说: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 引人入胜的一段课堂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作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乐学. 例如: 在教学七巧板内容时,我一开始课件出示了各式各样的七巧板拼贴图案,以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拼图把学生带进一个个童话般的七巧世界,同时还制作了一些直观的教具,这些作品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个都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的教学水到渠成,学生们积极地投身于有趣的动手实践中.

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我们在课堂开始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小故事来引入.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给学生们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说到这,学生们都笑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我趁机引出“循环”这个词,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如星期一到星期日) ,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的含义,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课的学习. 可见,适当地设计一些小故事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设计了小猴子在动物王国冒犯了狮子大王,要通过选择生和死的卡片来决定惩罚的情境,从而引出“可能性”这个概念. 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又用这个情境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可能性”的问题. 我先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 在课尾,又再次回到这个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首尾呼应,数学学习贯穿整个情境,使学习变得更加有魅力.

儿童的天性好玩,有时我会设计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如在“东南西北的规律的揭示”教学时,我创设了一个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摇摇头,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首先通过一小组的孩子在听口令转动的游戏过程中体会,其他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规律. 然后全班学生按顺序指一指东南西北,最后通过画学生转动的方向图揭示东南西北的排列规律. 通过一系列的游戏环节的设计,始终让学生保持着兴趣去探求新知,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三、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 而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 例如,在上“角的度量”练习课时,我让学生首先度量了一副三角板中六个角的度数,再让他们采取尝试的方法,用三角板拼一拼75°、120°的角,然后让他们进行交流、汇报,最后同学们通过实践,归纳出了“先计算、再拼组”的具有一定的数学特征的拼角方法,真正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品尝到了数学思维的乐趣. 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算一算,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亲自探索知识奥秘,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又让学生懂得如何探索知识,掌握规律,把学生推向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四、把幽默带进课堂

苏联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在教学中恰当、巧妙地运用幽默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使教学更加有效. 在学习乘法交换律a× ( b + c) = a×b + a×c的时候,学生往往把它应用成了a× ( b + c) = a×b + c,没有把a与c相乘. 所以我这样教学:把a× ( b + c) 看成“我爱爸爸跟妈妈”,a× ( b + c) = a×b +c这就表示我只爱爸爸,那妈妈可就会吃醋了,所以正确说法是“我爱爸爸和我爱妈妈”. 这样跟学生说,学生觉得又好玩又记得牢. 这时一名学生说道: “我把a× ( b + c) 看成‘我喜欢( 苹果和香蕉) ’,‘我喜欢苹果和喜欢香蕉’就是a×b + a×c了. ”是幽默,让他们受到启迪和教育,把知识点牢牢掌握.

让趣味与数学课堂同行 篇7

一、 趣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创造情境、设置悬念、小故事、小幽默”等形式导入新课。例如在上《数字与编码》时,我问:你知道我是谁吗?从屏幕上找到答案了,齐读一下。

生:福清玉屏中心东方红小学魏晓惠。

师:那魏晓惠是谁呀?

生:你。

师:是我吗?

生:是。

师:真的是我吗?

师:如果在“百度”上输入“魏晓惠”,搜索一下“魏晓惠”,我们一共可以找到像这样的搜索结果600多条。看来关于我的信息还真不少!下面咱们就选择几条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1)寻找失散多年的姐姐魏晓惠;

(2)马路环卫工魏晓惠;

(3)全国书画作品展重庆魏晓惠获奖;

(4)福清市魏晓惠被授予“优秀教师”的称号。

师:这四条信息中描述的都是我吗?哪一条描述的是我,哪些又不是?说说理由。

生:第四条。

生:我也认为第四条是。

师:那其他三条为什么不选呢?

(生回答,师随机板书)

师:第一条性别(板书)不对,第二条与事实不符,第三条地址(板书)不对!

师:大家认为有可能的是第四条了。可仅仅只通过这些信息还是不能断定我的身份。其实要想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只要知道一个号码就可以了。

生:身份号码。

师:对了,我国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个用来表示自己身份的号码。这是两个魏晓惠的身份号码,现在你有答案了吗?(出示两个身份号码)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知道号码中的倒数第二位是表示性别的。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所以第二个是您。

师:他认为在身份号码中有表示性别的数字,进而得出了判断。(板书)

师:那他的判断对不对呢?咱们来检验一下。这是我的身份证,身份号码是……现在能确定我的身份了吗?都有谁猜对了?请大家齐读一下我的身份号码。

这样利用百度搜索来导入,其设计目的在于创设矛盾冲突,同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笑声中深刻地体会到编码(身份编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设计的信息中出现的地址、性别等内容也对后面探究编码(身份编码)组成,学习新知起到了一定的渗透作用。另外,也从一个侧面让学生体会数字化、信息化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趣学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重作用。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率就高;没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不高。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组织学生用小刀切橡皮泥,切下第一刀时,引导学生感知“面”,竖着切下第二刀时,引导学生发现两面相交的边——“棱”,再切下第三刀后,出现三条棱相交的点——“顶点”。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利用直观的素材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从而对“面、棱、顶点”的概念有深入的理解。

三、趣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设计练习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1.以新引趣。喜新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新颖的题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以动引趣。厌静喜动是儿童显著的心理特征。设计练习应尽可能让儿童动一动。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可使兴趣倍增。例如低年级多让儿童摆弄学具进行数的分解与组合;中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等等。

3.竞赛引趣。小学生逞能好强,勇于竞争。适当设计竞赛式的练习,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如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想出的解法最多,等等。

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各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儿歌、小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的练习,寓学于乐。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又能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在一次校内研究课中,就尝试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一些简便计算方法编成了一首三字经:“做简算,细观察;连续加,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乘和差,分别乘;减去和,可连减……公因数,提出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学生学得有趣,做得轻松,现在一做计算题大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口中轻轻吟唱,确实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趣评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意把握这一点,并积极地把学生取得的成功转化成激发学习兴趣的动因。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我常借鉴作文课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的做法,在学生作业的精彩或疑问处加以批语提示,肯定其成绩,指出其不足,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你的解法很妙,坚持这样学习必是未来的航天人才!”“思维独到,有创新性,具备了小院士风彩!”“哇噻,鸡也长了四条腿!(解鸡兔同笼时出错了)”有时还在学生作业后画上一个大拇指或笑脸来称赞他,有时则画一个哭脸来鞭策,这样既中肯地评价了学生的作业效果,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待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我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如“真遗憾”、“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说……”、“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中差生来说,其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另外,我还在班级制定了每月一次的“数学明星”评比活动,以表扬、鼓励那些能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或进步明显的同学。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个环节,都应显得鲜活有趣、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课堂有“趣”,便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发挥;学生有“趣”,会使课堂更鲜活生动,更真实有效。在新课程背景下,激趣教学要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才能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激趣教学永远常青!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玉屏中心东方红小学)

幸福有您 感恩同行 篇8

亲爱的父母:

您们好!

“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包括一草一木都对我们有恩情!

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是心灵的依靠,爱和幸福的源头。这里有父亲宽大的肩膀,母亲温暖的呵护。让我不再孤单。

岁月流逝,我现已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十几年来,您们给了我如潮水般的爱,也让我在被爱中学会爱。

幸福有您,携感恩同行,体会平凡生活。随着升入高中,作业量逐渐增加,以至每晚都忙到深夜。在我困倦时,您总是会端上一杯白开水,暖入心窝。一杯白开水或许远不及橙汁等一些饮料,但只要添加一点点如蜜一样甜的爱,就胜过了所有的饮料。喝下这杯白开水,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携手感恩,漫步在“生活”这条街上:一杯清茶如一股暖流;一会儿的陪伴如一缕阳光„„您给了我严厉而又悉心的爱,让我扬起了生活之帆,拥有了坚强的勇气。

幸福有您,携感恩同行,父爱如山。从小到大,您给我唯一的印象是:不苟言笑,板着一张脸,眼神中透着一丝“杀气”。您那一双眼睛,对我有着不小的影响。我的房间小,仅能摆上一张大床。书桌上的东西摆放不整齐,床上乱的被妈妈形容成“猪窝”。而您偏偏是个极为爱干净的人,每天都会把房间打扫一番,显得十分勤劳。每当您看到我的房间乱得不成样子时,起就不打一处来。瞪着眼睛,对我吼道:“你看看你,怎么能住的下去呢?房间乱得跟‘狗窝’一样,马上给我收拾干净。也真邋遢。”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而这也让我形成了爱干净、爱劳动的好习惯。您的言传身教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如果您对我过分溺爱,养尊处优。对我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真的感谢您—父亲!

幸福有您,携感恩同行,倘徉在爱的世界里。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们为我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又该怎么去感恩呢?我现在想对您们说一句藏在心底已久的话:“感谢您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却无以回报,但心中存有感恩。”可是您们也让我知道,我要感谢的人并不只是您们,还有更多值得感恩的人。像那些每天清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出行时,出租车司机的热情······在我的生活中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还有老师、同学在我学业上的支持。懂得感谢,就以平等的身份看待每一个人,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幸福有您,携感恩同行,源于心灵深处。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一首感恩的歌唱出它的真谛。让我唱起感恩的心,请你们聆听我的心声。“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给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幸福有你感恩同行作文 篇9

当沉浸在母爱的滋养中,当沉睡在父爱的关怀中,我感受到父母之爱爱似高山流水,世界充盈着幸福与欢乐。如果有人问我:“一股泉与一滴水谁更多?”我会回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任何人都拥有幸福的权利,却不一定都能体验到幸福。幸福源于人的内心感受:学习枯燥的知识,我认识到自己拥有智慧;目睹有气无力的病人,我意识到自己拥有健康;初识唉声叹气的失败者,我认为自己拥有对成功的`渴望;看到身虚体弱、无依无靠的老年人,我体会到自己拥有青春的激情与幸福。

幸福是一种美妙的心灵感受,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心存感恩,幸福有你。

很多时候,深深浸入心灵的,往往只是一些平淡的往事。因为那里面有一份真挚的情意,于是,便有了岁月一样恒久的感动。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得到他人的帮助与恩惠,此时,千万别忘了说一声“谢谢”。因为“良言一句三冬暖”,我们对他人感恩的话语、点点滴滴的赞美与欣赏,如甘霖似雨露,温暖和滋润着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心中充满做人的自豪与快乐。与感恩同行,幸福有你。

我们要感恩父母,是他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我们要感恩老师,是他们赋予了我们知识;我们要感恩同学,是他们带给我们友情……

学会感恩,我们的人生路上就少了一块绊脚石,而多了一份支持与力量;学会感恩,我们就会少一份失落,而多一份认可与欣赏……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也有感恩的话语。

让动手操作与数学课堂同行 篇10

一、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制学具进行操作。如把一个圆形硬纸片平均分成2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6份。分别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与其它几份比较,并对操作中知觉过的东西进行概括,就在头脑中留下了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的表象,有了这个表象就可以概括出分数的概念。再如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二、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变换思想、对应与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想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直观演示、操作学具等活动,为学生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直观操作之后,学生在动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下的知识再创造、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本身的魅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手操作中的互相合作,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知识的获取在学生自我情感的积极调控下顺利进行。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设计一个“投沙包比赛”的游戏,要求每4人小组选一名运动员参加,其他三位作裁判。比赛开始,运动员投沙包,裁判员登记成绩,算出总成绩,评出优秀投手,小组发奖,表扬优秀裁判。生动活泼的游戏使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着自己小组的比赛成绩,积极主动地算着。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但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技巧,而且培养了组织、合作、交往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具操作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既有利于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给了学生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一圆柱形容器、一圆锥形容器、沙子或水,让学生用圆锥容器向圆柱容器中装水或沙)证明圆锥的体积V=1/3sh的成立。实验中,教师不能满足于大多数正确或大致正确,而要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正确地运用直观操作,且不为操作而操作,而是真正把操作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引导学生查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指出操作的不正确之处,继续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具操作的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与幸福同行 篇11

1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技术实践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改实际,为了打造高效课堂需要在众多的教育技术中做出科学的选择,以强化对教学的针对性支持。

1.1 多媒体教育技术运用

多媒体是当前各类学校装备最多、应用最多、实效性最强的教育技术。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其运用形式有两种:一是,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或其他的资料。这是教师在课前做好各种准备的基础上,把多媒体当做一种课堂的硬件设施,只是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如展示课堂流程、增加关联性资料等。如在教学《跟踪台风的卫星》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段落及其信息的补充需要,为小学生在不同的段落展示不同年代卫星的资料图片,使小学生对卫星有更直观的了解。二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直接联网为小学生搜集和展示相关资料。这属于信息技术的即时性运用,由于课堂教学现象的突发性,再者学生也会以更多样性的质疑开展学习活动,会使小学语文充满了应急性,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联网计算机与多媒体直接为小学生展示或演示某种过程,使小学生对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如在教学《狼和鹿》时,教师可以直接运用网络资源,去搜集相关狼和鹿的纪录片、图片与其他的文字资料等,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和质疑的兴趣。

1.2 微课等教学模式运用

微课作为一种较为时尚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把小学生的课堂和课外衔接起来,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小学生学习的全程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微课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外学习运用。这是微课常规的运用方式,小学生在特定的渠道内去开展微课学习活动,实现对小学语文文本内容的浓缩性学习。其中,以课文的重点、难点或重难点的结合为基本内容,让小学生在精短的学习中,把握整篇文章的脉搏甚至实现关键性的学习突破。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教师可以针对刘备求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制作微课,让他们在描述两者的比喻句中,去体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去发现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人物关系,为课堂教学做好修辞手法和人物关系的预习准备。二是,课堂适时运用。是指教师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多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但在小学生遇到某个学习的难度瓶颈时,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播放具有指点迷津作用的微课,以启发小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中的突破。如在学习《祁黄羊》时,由于文本内容与小学生阅历、年代的距离性,导致他们很难理解晋悼公最后的话,教师在这种时机播放微课,或解决小学生的历史知识缺陷,或从晋悼公选拔人才的标准和办法切入,让小学生真正地去理解祁黄羊公私分明、公正处事、一心为国的无私情怀。

2 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内容整合实践

相对文本知识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或媒介。其具体作用典型地发挥在对内容的整合,使其起到学习资源的优化作用。

2.1 文本内容整合

整合教材文本内容,是当前信息技术最典型的作用之一。结合当前教学实践,有三种整合:一是,文字与图片的整合。小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但由于其版面设计的限制性,运用信息技术是充分整合与完善文本内容的有效手段。再者,由于网络资源的海量性,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搜集和选用具有直接关系的图片,满足小学生学习和兴趣激发的需要。二是,文本与音频、视频的整合。即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的实际,可以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以帮助小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创设文本情节情境,推动小学生开展体验性的语文学习。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曲,让小学生置身充满浪漫想象的意境中开展学习活动。三是,语言知识和题材知识的整合。主要是关于字词、修辞手法与拼音等语言学知识,以及文本题材自身的知识,如《艾滋病小斗士》中的艾滋病知识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版面设计,以适当的文本或其他格式在屏幕上为小学生展示出来,实现语言知识和题材知识的统一。

2.2 课外内容的引进整合

主要是突破黑板、纸质教辅资料与其他教学设施的限制,去发挥信息技术的大容量、便于更新与多样性设计版面的优势,根据小学语文文本内容的需要,去适当地补充必需的内容,以满足小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视野拓宽需要。主要是指两类内容引进:一是,文字类材料引进,如关于作家的介绍、物种的介绍与相关知识的介绍等,可以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学习到全面的知识。这减少了传统教学教师阅读补充、小黑板补充与讲义补充的麻烦,实现了高效教学。二是,其他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补充,尤其是后两者是信息技术的典型优势。由于小学生生长环境、阅历、与文本内容时代背景、家庭情况与其他方面的不同,运用具有音频和视频具有真实还原意义,把文本的抽象转化为具象的真实影像,推动他们的学习和理解。

课堂与幸福同行 篇12

一、评价教师的教

(一)评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达成

除了考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之外,应充分考虑到对学情的了解,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评教学目标的设定,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考虑到三者的有机整合和体现学科特点。二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具体---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用可以检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动词来阐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描述,是否落实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三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适切----是否以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指导,难易适当,是否能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

2.评教学目标的达成,一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落实;是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是否注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二看是否以简驭繁,使学生易懂、易掌握,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三看教学效率是否高,学生的受益面是否大,不同程度的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二)评教学思想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教学就应该以适合学生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把教学的重点从单一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以往评课强调教师要精讲多练,而现在应关注教师精讲精练,学生想讲想练。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知识。而在新课程背景下,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客观审视,传承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启发式教学,扬弃被动的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接受式学习。评课时要善于分析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从课堂中看到教师是否真正用新课程理念上课。

(三)评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事件和教学措施的编排和组合,衔接过渡的设计,详略安排情况。

一看整堂课的设计脉络是不是清晰、科学有序,如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等。

二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学生实际,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看整堂课安排的几个大的教学环节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否起到良好的作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出和上下环节的过渡是否自然,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如教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坡度的设置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容量的确定是否得当等。

五看教学结构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渡是否自然,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密度是否适中。

六看教学思路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是否有个性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评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评课时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份好的设计体现在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地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制定出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既有教的过程,又有学的过程。评课要从课堂教学分析中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是否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否合理。

(五)评教师的基本素养

主要是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评析。包括教态、情感、理念、风格、语言、手段等。一看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二看是否说普通话,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高低是否适宜,快慢是否适度,是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有感染力。三看媒体的运用,能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否运用多种媒体,并将它们有机整合起来。四看教学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

(六)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从教的方面来说,看教学方法是否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量体裁衣,灵活运用,富有艺术性以及是不是有改革与创新的精神。还要看教师是否关注学法指导,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等。具体说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将自主、合作、探究三者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悟、思考、表达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深入思考(防止被动思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情感得到升华。教学中还要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性,能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既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教育学的方式、课时长短等进行适时调整。

(七)评教学的内容

一看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知识性或思想性错误。内容的选择是否凸现学科学习的价值功能。二看教学内容设计的整合度。内容设计是否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教师是否从整体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反复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教材作为教学的必备工具,创造性灵活运用教材,能否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易懂、乐学。

二、评价学生的学

要确立以学论教的观念,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具体说就是教师的教是否有针对性,看教师能否从学生现有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来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教师的评价是否促进学生改进学习、增强信心、提高效益;与此相对应的是看学生的学是否有实效性,看学生的情感是否被调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多方面是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和谐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课堂上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后,应以学生的参与度为保证,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度不够,都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二)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从交流中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首先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欢送、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一堂好课,教师会十分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只要有道理都会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一堂好课,应体现教师教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以及用同一种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让学生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对多种方法进行异同比较,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和广度的认识。

(三)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评课时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十分重要。首先,要分析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什么,有哪些收获,这些收获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取的,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所学知识以及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跟进行为是否落实,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尤其对于课程生成性问题,教师是否把握住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时学生的小小错误,被教师抓住了,将它看成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评价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发挥课程和学科育人功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以科学合理、全面准确的课堂教学定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体现教学与教育的有机整合,首先要有效落实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上海二期课改中提出各学科要发挥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两个纲要提出的育人功能,同样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主题之一。为此,一堂好课,必须在正确处理知识与技能、注重方法能力的教学同时,要注意与情感和责任等方面的培养实现有机结合。

(二)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条件等方面的预设是成功的基础。上好一节课,预设的功劳不可抹杀。预设体现了一位教师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追求的价值思想,是长期积累的经验表现。但是预设也不是一帖万能药,原因在于对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与发展性的预测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还要重视生成,给学生生成的权利,留有生成的空间,这也是考察教师在理念基础上的灵气与智慧。如引导学生解答和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前者试图要学生接受预设的答案,而后者是给学生以方向,同时考虑教学应变,体现生成。一堂好课,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

(三)接受与探究的关系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以较少的时间了解到较多的前人经验和文化,这就是接受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有学习效率比较高的好处。我们的课堂文化中,提倡接受式学习是符和国情包括校情的实际举措,也证明了是有效教学之一。现在的问题是在前人经验十分丰富并不断增加呈现知识爆炸的态势下,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课堂中遇到不可避免的困惑和尴尬。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变成课堂教学的新任务。其出路就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注重探究的实践体验,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训练的改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新的课堂应该是接受与探究兼顾。

(四)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在学生学习的层面上,我们很看重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和方法,更注重主动性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的素养培养。但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和谐社会”建设注重沟通交流,注重团队合作等素养,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列为培养要素。合作学习应有基本的要求,包括合作的要求,角色的分工,实现成果的共享等。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轻视个体化的自主独立学习,而且觉得应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学习能力,主张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担负起个人责任,这就是实现自主与合作相辅相成。

(五)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传统,就是对课堂教学比较注意观察细节上的科学性、艺术性。象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的指标分解,也是表达了对细节的关注。比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哪些地方是合理的,哪些地方是优缺点甚至是错误的;在充实资料方面哪些是先进的可取的,哪些是无意义的;教具学具的运用、演示试验的操作、教学时间的掌握等等方面,观察和评价的视角很仔细。我们不能说这种传统不对,尤其对那些有可能影响成败的细节必须关注,但也不能忽视整体,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例如,教师能否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有效调控学习方式,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学科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注意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是一种着眼大局的观察与评价。总之,一堂好课具有在发挥育人功能基础下的学科特征,而不是贴标签,是在效率、效益、效能等方面都体现有效教学的要求,而不是盲目热闹的泡沫课。

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听课是学校领导、干部检查管理课堂教学情况的主要手段,有利于了解促进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听课时,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要有明确的听课目的和计划

一般来说,领导干部在考虑听课工作时,要有一个较为明晰的目的,比如说:听新教师的课(刚毕业、新调入),了解其基本功,提出改进建议,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本校的教育教学要求;听模范教师的课,了解他们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培养措施,帮助他们迈入“知名教师”行列;听教学质量差的教师的课,了解他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以上,努力规划、坚持听课的长期性。

2.要尽可能了解课标、教材与教师、学生内容要求和基本情况 要想在听课后能真正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就要与教师有真正的对话交流。了解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大体上把握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和任务要求,这才会有真正的对话交流的基础。否则就很难提出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3.做到听、看、记、思的结合 听什么?怎样听?

(1)教师能否有意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以学生为本)(2)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3)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清楚。(4)是否有知识性错误。

(5)方法上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是否能尊重学生思维规律,是否体现有张有弛。(6)学生发言是否准确,教师是否注意在这方面提出引导和要求。看什么?怎么看?

(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媒体运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注意学法指导;追问是否灵活巧妙。

(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识是否愿意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听课学习的习惯如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否积极主动。

记什么?怎么记?(1)教学内容。(2)教学评点。

思什么?怎么思?

(1)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

(2)如果自己上会怎么上?应该怎么上会更好?进行换位思考。(3)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能理解掌握教学内容?

(4)这节课是否代表了教师日常的上课实际水平,如果没有人听课,他/她是否也会这样上。

(5)教师成功或失败之处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这样会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一、什么叫评课?

评课就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这了改进。

二、评课的意义

评课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三、评课的原则

1.评课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评课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评课要从有利于对教学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出发。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考察相当多的因素。正确评价一堂课,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对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察,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评课要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评学”上面。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落实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要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方向上面,转到如何针对学习差异进行因人施教,如何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课堂,转变为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课堂。

转变评课的着眼点:评价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果,尤其不能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业考评分数,而应该更多关心教师在创设有效教学活动的环境与气氛上,关心教师对学习者流动的指导、帮助是否切实有效。

4.评课要提倡创新,培育个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正确地评价一堂课时,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5.评课要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

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的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课必须从实际出发,从观察到的、感受到的、测量到的情况出发,不能想当然。评价的内容和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以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评价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

四、评课方法: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 难点,抓住了关键。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我们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四)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

(六)评学法指导

(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七)评能力培养

评价教师在课题教学中能力培养情况,可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是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平时,教会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八)评师生关系

(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九)评教学效果

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五、评课的注意事项

(一)、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公开评价一节课,切忌带有个人倾向。

(二)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被听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

(三)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四)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增强说服力。

上一篇:老子的名言名句下一篇:党工委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