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评价(推荐8篇)
(2011-07-23 18:12:52)标签: 分类: 继续教育学习笔记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形成性评价 教育
一、题解异同
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是分别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的两种教学活动,两者在评价的目标和标准,以及侧重点和方式、方法、手段上不同。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所以,在课堂环境下,教和学是两个共存相促的因素,教学与学习既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影响,共同决定着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评价的定义
教学评价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环节和结果,进行分析和价值判断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也是教学活动之一。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科教学的目标,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有助于发现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学创新。
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进而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功能和效率。
有助于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旨在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四、教学评价的宗旨和原则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完善,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追求。
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客观、公正、公开、开放、多元化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知识类别等),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创意,立足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教学评价虽立足于教学,但基点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即为了学生能达到课程标准指定的各项目标,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
五、教学评价的类型
1、传统的评价类型(1)甄别性评价
以评价者的个人感受为依据,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学进行分等、分级,奖优惩劣。
弊端:主观性强,标准缺乏客观性。(2)结果性评价 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判定教学质量和水平。
弊端:片面,忽视客观存在的学校、班级和学生差异;不能客观、准确地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水平性评价
以教师职业技能标准(基本功)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判定教师教学水平是否达到目标。
弊端:在同意的标准下,未能教学的个性和教学风格;重技能应用,忽视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不能准确判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新课改下的教学评价类型:
以基准为依据 :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以内容为依据 : 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以功能为依据 :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以方法为依据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与学生学业评价啊相对应,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包括:
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
评价的重点是依据学生的学业诊断结果,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分析,判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状况相适应;是否采用合理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
诊断性评价可以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实施前,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教学过程中的某项活动或过程以及生成的问题进行的评价,旨在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学习状态、兴趣和关注的焦点,学习环境与外部干扰等),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分析、判断和调查、测试等方式,获取信息,判定教学的效果、特点或不足、问题,为修改和调整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总结性(终结性)评价:
总结性(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综合性测量和检验。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各有侧重,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有助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判断教师教学的特点、特长和优势,发现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修正、弥补和完善。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一个教学过程(一般是以一节课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强调全面、综合和发展的原则,尊重教师的个性化和教学风格,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亦可诊断问题,促进发展。
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对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涵盖教学前的准备就绪的组织和实施、教学后的反思和钢筋等环节。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设计(对学情的调查、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环节的处理、对学生的态度、教态与教学语言、引导和指导功能、师生互动、问题的创设、答疑和解析、有无鼓励或激励措施等要素。
对过程性评价内容的描述:
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三维目标设定是否准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资源是否齐全,课件和补充材料与教学组织的联系是否紧密;教学过程是否完整,设计意图和组织实施是否明确,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环节的处理和活动设计,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能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所需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转变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教学活动目标是否正确,组织教学活动的内容能否操作,效果是否明显;能否有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设计的教学预案设计;课堂教学中有无鼓励和激励,学生能否获得成就感或荣誉感;质疑和解析是否妥当;处理课堂突发现象是否正确;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参与;能否自我诊断,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等。
过程性评价的环节和指标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后续(课后)评价
(一)对课前准备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的内容。
1、教学设计
(1)学情调查与分析
(2)课标解读(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
(3)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逻辑关系、教育价值等)
(4)教学目标的设定
① 三位目标的设定 ② 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能否采用适合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阶段西红柿心理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尽管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已经采用增加插图、照片、地图等直观性资料,采用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但文字的表述对于初中生而言,仍是比较抽象的,在他们的头脑中,难以形成感性认识。
2、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1)精选、补充教学资源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
一、必须与本课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结合本课学习的学科知识,发掘其中蕴含的可以用作思想教育的素材、并分析通过正面引导,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哪些感悟或领悟。
二、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初中学生还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往往是朦胧和肤浅的,有时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表现出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必须基于最基础的、本质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应该受到何种感悟,能领悟到何种情感,报以何种态度,从中可以生成到何种价值观。
三、目标设定必须具体化、细化,切记空话,更不能随意拔高。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十分明确,真正能够达到和实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① 三维目标的设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具体目标,或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落实其它两项目标的关键和基点,是实现其它两项目标的载体和平台。不同类型的知识,决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也决定了相应的学习过程和 需应用的方法,更决定了学生能够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应用的关系
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需要运用的技能不尽相同,在教学评价时,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课程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所教授的具体知识,判断应运用的学习技能。知识迁移能力;归纳、分析和判断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推理和演绎能力;客观的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的认知和感知、体验的过程。
如何一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借助于必要的手段、媒介和方式。在完成一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方法是学习的工具。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应用的关系: 看书:阅读
看书(材料)概述:阅读、理解、表述
看书(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提炼信息、分析、归纳、总结、表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需要经过亲身的体验、感悟。
在生成的过程中,外因起有决定的作用,通过外因(如动人的事迹、生动的描述或再现、真实的情景等)刺激和感染情绪;随着情绪的起伏和震撼,经过感动、体会、感受、理解等心理活动,逐步获得感悟,进而形成特定的认识,产生特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②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的重点是西红柿必须掌握的核心基础知识。
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中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统领全课核心的知识。
教学难点应是实现将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结合 点。
难点绝对不能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要考虑学生在理解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困难等情况,来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评价教学重难点的标准:
教学重点,属于知识的范畴,需在知识的层面上确定。
教学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即学生的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1)
(2)精选、补充教学资源
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
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
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必须精选;
二、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四、选用的材料需配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应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功能和作用:
1、拓展、补充和活化学科知识;
2、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的实践机会;
3、帮助学生变换认知的角度,加深理解;
4、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利于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
6、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
7、迁移相关学科知识,激活、迁延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8、有利于“三贴近”原则的落实,即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生活。(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组织探究活动,以及角色扮演、情景剧(课堂剧)、故事会、课堂讨论等。
(二)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分析、判断和测量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处理导入、讲授、置疑、解析、互动、研讨等教学环节或活动时的意图。针对性和实施效果;能否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的指标
一、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是否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
二、教师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能否根据自己所教授鲜花速递具体情况,不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是否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组织实施教学。
三、教学环节的处理,是否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能否起到引起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指导学生实践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和发掘教科书提供的学习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的作用。
补充材料的针对性和使用效果。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补充材料,是否与教科书原有材料在需要学生阅读的技巧、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应用等方面有所区别。
五、能否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考查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及活动组织,是否符合全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能否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教学设计及活动是否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六、课堂互动。是否在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适时组织师生、生生互动;能否正确处理互动的主题与教材和学生的关系;组织实施互动的实效。
七、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内容、方式和实效;提供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学生学习技能、方法的引导和指导,实效性;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能否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及时通过鼓励、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荣誉感。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关系:
学科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中心和主要环节,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平台;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平台。
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i额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运用和掌握学习技能方法,获得体验、感知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的过程。
从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角度出发,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应该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
1、有效诊断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活动组织、实施,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2、分析、判断在教学过程中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尊重,是否活动较充分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学习方法和技能得到实际的应用。
3、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好舒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后续(课后)评价
主要分析和判断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组织和实施效果的反思、调整和改进、完善等措施的效果。
后续评价旨在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诊断,自我完善教学,将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七、教学过程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价 表一: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 表二:教学设计案例
表三: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表四: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
八、基于学生学业的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的宗旨,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亦应成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一项内容。
1、教学评价中的学生因素
教学设计必须基于现实的学情:本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特点、认知规律、情趣爱好;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相关的学科知识等。
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分析教学内容的构成、特点,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差距;学生在认知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和出现的问题;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生成中的误区等。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基于学生认知和理解知识、运用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需要,应成为学生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的媒介。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吸引学生的参与,提供体验、感知等机会,激励、鼓励学生学习、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均衡发展。
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可以承受的认知跨度、维度和梯度,通过引导和指导等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作业设计和测试命题,必须建立在学生理解记忆、灵活运用学科知识、学习技能与学习方法的熟练和巩固应用的基础上,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引领性。
学业评价与教学评价的对比诊断: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教师教学评价的终极目标,学业评价则是检验教学组织和实施实效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一个整体,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分别考查教与学的效果,两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学业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往往也是教学评价中的不足或欠缺;教学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在学业评价中得到反映。
学生学业评价中常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混淆、判断错误、同一错误反复出现等,通常反映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理解,只凭简单的记忆,从教学的设计和组织中,即能找到根源,即教师对知识多采用讲解的方式,缺少为学生搭建他们自己分析、理解的桥梁。因为只有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感知等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理解记忆。
教师如在教学中,不注意对解题思路、途径、方法和策略的讲解,学业评价中就可能出现不会的现象。
3、发挥教学与学业评价的决策功能 教学评价和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分析检查教与学中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和学习方式。
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相应地提高幼儿师范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英语课程是幼儿师范教育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幼儿教师理应具有较高的英语素养。但是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 我发现幼师英语教学现状并不乐观, 集中体现为:幼师生普遍重视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课学习, 并不重视英语等文化课学习, 学习兴趣不高;幼师生具有一定的基础语法和语音知识, 但英语表达与交流能力普遍较低, 会写不会说、会考不会用的问题很突出;幼师生的英语水平在知识水平上能够满足从事幼儿教育所需的英语知识, 但是英语教学能力较为匮乏。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使学生既能学得有兴趣又能提高英语能力, 进而提高幼师生英语素养?由于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而且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为此我以教学评价为切入点, 在教学实践中构建立体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立体化教学评价的构建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不仅有任课教师, 还有学生自己、同桌、小组、班级, 还有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以及家长。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能够更加全面反映学生的情况, 能够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也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小结在班级展示交流, 通过这种形式总结自己的进步, 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另外学生的自评与同伴的互评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比如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如:“请你仔细听听他的语音语调, 你觉得他的发音正确吗?”“你觉得他的表达地道吗?”“你来当裁判, 说说他俩谁英语说得更漂亮?”……由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特殊关系,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可以利用评价手册、家校联系卡、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评价, 以发挥家长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这里特别指出, 学生评价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因性动机的内驱力较大, 维持时间也较长。此外1951年罗杰斯提出自我概念的理论, 他认为自我概念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它使学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信: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学生通过迎接挑战而保持自尊, 而感到无力取胜的学生容易放弃成就动机, 出现逃避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这一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评价方式多元化。
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等多项内容, 但是传统的英语评价方式却是单一的, 当前幼师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以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 所有内容均通过试题确定分数, 仅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 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来, 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评价方式,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我国流行的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两大类。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 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方法简单、明了, 直接反映评价对象的特质, 适用于简单、单纯的教育现象。质性评价方法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 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 以彰显其中的意义, 促进理解, 其收集信息与资料的途径通常有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档案袋法等。这种评价方法全面、深刻, 在某种程度上是评价者对教育现象的解读, 更适用于评价复杂的教育现象。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 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 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 全面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比如口头测验, 这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 指通过师生面对面地问答,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思考方式、表达能力,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维过程的机会和自我表现的空间,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解答、操作, 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 而且可以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和个性创造力, 为多角度评价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素材。课堂观察有利于教师获取书面测验中不易获得的东西, 例如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倾听和表达的能力等方面。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另一种典型的质性评价方式, 通过系统收集学生日常学习作品, 展示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过程、水平和潜力。教师也可以设计动态的成长记录袋, 把评价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衡量学生发展的速度与潜力。
3. 评价标准多元化。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发表了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 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 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力, 这些智力以不同的方式组合, 每种智力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因此我们很难找到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 不存在谁更聪明的问题, 只存在不同的个体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同时, 每个人都是出色的。”因此, 评价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一种标准, 否则, 评价就会丢失教育中更重要的东西。我们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统一要求,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 通过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和积极评价, 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帮助学生悦纳自己, 拥有自信。事实上,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更加适合学生的情况。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 特别是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比如, 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有的表现在学习态度方面不积极, 有的是价值观存在偏差。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 而应以多重标准去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应该注意的是, 在重视学生个性化反应的同时, 还应当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 允许学生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对问题解决所作的贡献, 也应当作为合理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网络平台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学科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过程中也必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因此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应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总要求,同时要将评价作为一个过程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现状
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应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发挥评价对教学、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现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面对的是教学时间少,教学班级多,学生人数多的现实问题,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处于应付的状态,对于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过程性评价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该如何结合实际,设计一个评价任务,综合地考查学生的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评价来促进教学开展。
许多教师对于如何设计一个符合评价任务的量感到困难,所以在评价时大部分教师用主观的观念来评价学生。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不仅仅要依靠广大教师开展严谨的实践研究,还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价,信息技术在编制评价题目、实施和管理评价过程、汇总分析评价结果等方面都具有潜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可以提高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二、评价网络平台的功能及模块
1.网络平台的功能
本平台是基于WEB的B/S结构的网络平台,是以满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提供给师生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为基本思路,以方便实用为根本目标的系统。
2.平台模块
本研究开发的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结构如下图所示:
(1)学生用户模块。学生用户模块是“网络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要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掌握情况,就要求教师从学习方式上引导学生从“授受式学习”到“探究式学习”的转变。所以在学生用户模块中首先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个人电子档案袋,其他的相关教学活动将以此为基础展开。
(2)教师用户模块。该模块是“网络平台”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思想。
(3)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是“网络平台”的辅助功能部分,除了必要的基本操作以外,主要是完成对教师和班级的相关管理工作,以及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即数据备份与恢复。
3.网络平台结构体系
鉴于多层体系结构的诸多优势,本网络平台开发采用了以下三层结构体系:
(1)客户端应用层将用户要求的服务传达给业务逻辑层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处理,并查询业务逻辑层的处理结果,经转化、处理后返回给用户。
(2)业务逻辑层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建立实际的数据库连接,根据用户的请求生成SQL语句检索或更新数据库,并把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3)数据库层实现数据的定义、维护、访问、更新以及管理,并响应业务逻辑层的数据请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推进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但是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调研等多种方式发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却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力图探索表现性评价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52.
[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48.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考试是对学习、教学等环节进行有效考查和鉴定的过程,是督促学生自觉地学习、检查教与学两方面效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也是学习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导向措施,当然也是区分、发现、选拔人才经常采用的方法。命题质量关系着是否科学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发展,体现人文性。题目应该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变化和发展。试卷氛围要和谐、融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积极、认真、进步的心理状态中。在设计命题内容时,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消除他们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
命题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命题语言应体现一定的情趣性、生动性,是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有愉快的心理体验。传统的命题语言十分模式化,显得生硬、冷漠。面对这样命令式的语言,学生成了被动的执行者,怎么会喜欢考试呢?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命题语言,可以用亲切的口吻,为学生的答卷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如请写出四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吧;可以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在命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
命题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再设计命题时,要多费点心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原来的旧题换新颜。另外,应该尝试设计一些具有条件不确定性、结论多样性、思维多向性、等特征的开放性命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来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而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谈一些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做法,求教于方家。
一、善于倾听是正确评价的保证
著名语文教育家周一贯说:“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由此可见,教师要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真实想法,捕捉到来自学生的思维火花,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有的放矢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是否善于倾听直接影响到课堂评价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老师评价的接受程度。
1、倾听学生求知的声音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中有着无数个为什么,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倾听他们的问题,逐一进行评价和解释。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有些问题在教学中师生共同给予解答,有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向书本、课下收集资料中去寻求答案。这样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轻松的状态下展现出他们的天性和聪明。
2、倾听课堂中出现的“小插曲”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师需要花些时间耐心地倾听和询问,作出正确、适当的评价。及时地肯定性评价,缓解了课堂气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倾听学生争论的声音
每一个学生都各有差异,各具个性,对于一些学习问题,他们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而在课堂中,允许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此时,教师则要用心地倾听,适时作出公平的评价,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语文课堂运用情感评价的过程是引导、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用好“语言”这个工具,对于提高课堂评价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中赞美。要从长远考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引导和企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2)使赞美更具体。一些老师在赞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的选用一些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时间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提不起兴致。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避免空洞乏味,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受用。
(3)赞美要恰如其分。善于区别赞美的广度和力度,避免夸夸其词、哗众取宠。如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使成绩有目共睹。这样既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避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另外,还要忌赞过多,让学生学会“惜赞如金”。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1)期待式批评。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并寄于希望,如“你读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试一试!”
(2)关爱式批评。如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当场点名批评的方式,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促使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整学生的状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3)启发式批评。课堂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如教师所愿,教师不能简单以“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回答”这样的语言来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3、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想让学生在一种平等、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自觉地接受老师的评价意见,就需要用幽默的评价艺术来做润滑剂。充满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这里的“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辩论、合作等不同的沟通方式自主地调控评价活动,以获得情感评价的最大效益。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实现师生情感互动,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那么,如何将“互动”的理念贯穿于课堂评价的始终,这里有三个策略: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参与”是互动的基础,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和“互动”构成了实现情感评价的有效落脚点。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感性体验就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情感评价的效果也越明显。
2、变“失败”为“成功”,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表达出与学生亲密、友好、合作的意愿,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握一握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肩膀都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3、生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采用同桌互评,四人小组评议的方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师评价相比,同龄人之间的评价更容易让彼此接受。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采用同桌批改、四人小组互相批改的方式锻炼学生检查错误的能力,一些学生自己作业本上的错误检查不出来,但是对待他人的作业他们却不会放掉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过程中,学生互相“查漏补缺”,做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作业本上常常出现学生的评语:“你能把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到写话中,而且很恰当,真棒!”“这个比喻句很美,我要读一读”“你积累了这么多名言、好词、好句我要向你学习”等。就这样,学生的优点在互评中不断得到了肯定。在评价学生朗读课文时,出现最多的现象是故意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甚至发生争吵,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提出:“我们先说他们的优点在哪儿,然后再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他读书声音响亮。”“她读得很有感情,但是掉了一个字,希望她以后能读得更好。”被评价的学生也能高兴地接受其他学生的建议,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会注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指出对方的优点,去鼓励对方,帮助他树立自信。然后再为对方指出努力的方向。现在朗读结束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就更好了。”“你读得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有的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对方会说“让我来帮你。”慢慢地学生之间不仅学会了互相发现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去赞扬鼓励对方,而且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欲望,对学习充满乐趣。
4、师生互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每次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教师可以留点时间给学生在这堂课上的表现做一次总结性的评价,同时,也请学生给自己的教学过程打分,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 xx老师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饱满的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的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效果好,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堪为其他老师学习的榜样。
3. 经学校考核,该同志认真履行了工作职责,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年度考核为合格。该同志在一年的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的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利用各种手段Ji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效果好,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堪为其他老师学习的榜样。
4. xx在我校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服从分配,尊敬指导教师及实习单位人员,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虚心听取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能将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5. _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龋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6. 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师德。实习态度极其认真,工作积极、细心、踏实,能虚心接受指导,较好地掌握运用管理方法与技巧。我们一起起早贪黑,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能较快地熟悉班情,独立妥善处理班级日常事物。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别教育,效果良好,班级各项考核均居年级首位。因此深受学生爱戴。被师生一致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实习班主任。
7. _待人诚恳,作风朴实。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单位同事和睦相处,交流融洽,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8. 某某同学在实习期间能够认真遵守实习生守则,工作较为负责,在实习主、副班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够认真制订活动计划,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认真制作各类教学具投放于区域活动中,尽力做好课前准备,认真地组织好同学们的一日活动,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实习副班工作时,能配合主班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及课程活动的配合指导,做好同学们一日的工作,有较强的协作能力,与同学也能建立较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希望今后能再接再厉,继续进步!
9. ××老师温雅、平和、踏实、细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能够模范带头参与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她尊敬领导、尊重同事、待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是老师们的好榜样。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她为了上好课,看教参、查资料、找实例……乐在其中。由于尊重学生,能够切中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她的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气氛活跃。作为一名对外联络员,她一趟一趟地奔波,为毕业生寻找合适的工作,智慧地和用人单位恰谈协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用武之地,能够扬其所长。作为团支部书记,她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加强了校内外的联系,有条不紊地组织了各项有声有色的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因此被评为市特教学校先进教师。
10.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11. 该同志在一年的支教工作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引导作用,耐心细致的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教学效果好,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喜爱。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堪为其他老师学习的榜样。
12. 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该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13. 在工作中,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能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与教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
14. 在生活中,该同志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15. 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教学,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坚持经常看关于教学的参考书籍,在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年来,认课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上,在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第二位,下期的会考中成绩也不错。
16. 作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努力做到规范化;加强班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加强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庭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17. 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师德修养。遵守劳动纪律,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18.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能够认真钻研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科学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自勇于创新的能力。面对副班主任工作,她主动配合班主任协调好各项工作,灵活到位,使得班级的日常教育工作秩序井然,班级氛围积极和谐。
19. 她在平时不仅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领会践行上级精神,还用心学习各种专业书刊,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面对性格各异,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她耐心想办法,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互助互学,实施分类教学。面对学校的一次次接待任务,她静心接受,细心准备,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接待课,使得一批批来宾喜笑颜开。
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必须追求的最大价值, 因为它是教学目标最终实施结果的反映。但这个反映仅是个终端产品, 而促成这个反映的途径、方法、步骤、策略等是不同的, 由此导致达成这个效果所用的时间也不相同, 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率不一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评课时只问效果, 只问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是否具备了解题能力, 而不关注为达成此效果所采取的途径、方法、步骤、策略、时间, 是典型的只问效果不问效率, 也是与新课标的评价精神相悖的极不科学的评价方式。
基于以上思考, 为充分发挥评价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对教师有效课堂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否具有“有效”的核心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是注重发展。有效性课堂教学应以人的发展为本, 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该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重视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这种发展是“全人”的发展, 而不是某一方面 (如智育) 或某一学科 (如语文、数学等) 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体发展。有效性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每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人格的人, 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课堂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使知识的获得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 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获取和发展新知识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个性发展。我们要承认差异, 尊重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 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潜能, 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是否具有“有效”的构成
(一) 从教师层面关注其有效性
1. 充分有效的“战略”准备
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教学工作能否实现有效性的重要的战略环节, 也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1) 明确“教学作战”方针:关注教师的备课是否以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 既要防止超纲教学, 又要切实达到教学目的。教材所介绍的内容是经过高度浓缩的, 基本上是知识提要, 备课时需要做精心加工, 把本堂课内容与社会知识、学生生活实际等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课本知识化、生活化、生动化。
(2) 明确“教学作战”布署: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分析、思考及教学经验得出。重点除知识重点外, 还有技能、方法重点, 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深入钻研教材、明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实践价值, 即找出课堂教学的能力点, 通过能力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明确“教学作战”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要求, 确定课堂教学的类型, 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各种教法都有优缺点, 如:传统启发式是传授知识的最好教法, 易为学生所接受, 但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培养创造能力;现代启发式虽有利于训练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能力, 培养探索精神, 但教学耗时多、进度慢。备课时应尽量结合两者的优点, 克服其不足, 形成综合启发式教学程序。在方法的选择上, 要坚持“最优化”的观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方法的运用上, 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思想,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备课的内容。
2. 娴熟有效的“作战”艺术
备课是战略问题, 授课是战术问题,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 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应具备以下四种教学能力:
(1) 具备“理清主次善勾连”的能力
课堂上要突出重点, 在时间安排上分清主次, 把重点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知识内容, 要下功夫, 在课堂上花比较大的精力解决。要突出重点, 带动一般, 不要孤立地讲授重点。
(2) 具备“授学相宜促发展”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教学中要以知识为载体, 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学习好的学生, 他的能力可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但知识和能力两者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能力不会随着知识的增加而自然形成。能力的形成是有条件的, 关键是教学指导思想。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 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自觉配合、努力实践, 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这里我们需要强调活动性教学、开放性教学,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 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型延伸性的学科活动, 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
(3) 具备“教学相长谋效益”的能力
课堂上以学法促教法、以教法指导学法, 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学”是“教”的基础, “教”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会学”, 因此应寓学法于教学过程中, 以学法为目标改革教法, 把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习结果之中。我们强调衡量是否有效教学关键看学生, 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取决于他们能否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地学习, 能否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这些需要一定的方法。所以老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多的要教学法。教学方法有多种, 它们各有千秋, 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 使各种教法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并通过学生自学、实践来完善和巩固学法。
(4) 具备“创设情境求效率”的能力
建构主义者认为, 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情境化的, 学习应该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究问题, 在问题情境的互动教学中, 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学习起点上不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在一起, 进行各自的智能建构, 从而实现个体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情绪等息息相关。因此老师要重视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学得轻松舒适;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老师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情景教学不失为影响学生兴趣、情感、注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好方法。
(二) 从学生参与关注其有效性
学生的主体参与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从这一点上评价课堂是否是有效课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员参与。
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 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 都有所发展。
2. 全程参与。
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设计到学习方法的选择, 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 有效参与。
有效参与是学生发展的保证, 表现为独立学习时思维活跃, 获得学习策略, 表现机会充分, 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 从交往互动关注其有效性
交往互动是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 应体现三方面特征:
1. 平等双向的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研究表明, 在交往活动中, 师生交往占93.2%, 生与生的交往只占6.8%;而在有限的6.8%中, 学生个体与班级交往占73.6% (5%) , 个体之间的交往只占19.4% (1.32%) , 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往占6.9% (0.47%) 。因此, 突出平等双向的师生互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 交往活动的深层互动。
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 应达到真正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层次,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实现互动的有效性。
3. 交往效果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是否具有“有效”的结果
1.关注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 既不能“跟着感觉走”, 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多花时间多出效率”。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 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和花多少时间, 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只有高效率地达成教学效果的课, 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的课。所以, 当我们在评价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时, 必须要评价其效率, 从效率看教学效果。
2.关注教学测量。教师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应尽可能使目标具有可测性, 教学完结时, 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测量。当然, 不能简单地说“可量化”的教学就是好的、科学的教学。应该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 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业绩。
3.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的审问与自评, 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 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评价全面性提炼完善
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建立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体育教学评价必须使用形成性过程评价代替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强调形成性评价内容应使用认知、技术技能与情感(或社会)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代替单一的技术、技能考评,强调和注重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一、注重诊断性评价的整体性,形成评价功能的全面性
体育课程诊断性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所以应注重在体育教学过程之初,运用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整体的体育基础、素质基础、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情况,以便制定不同的目标进行分组分层教学,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整,使其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形成性过程评价的提炼,突显评价功能的本质
形成性过程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它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模式,给学生以提高和认识自己的空间。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的教学评价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此在新的尝试中将学生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积极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达到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的境界。
1.体育教学中形成性过程评价的多元化。
(1)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在体育课上,教师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都会使学生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和谐而愉悦。其中激励性的语言要丰富,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学生以激情。评价语言既起了激励先进的目的,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2)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结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也参与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催化剂。通过自我评价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和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3)技术评价的自主发挥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个性发展。实践证明,技术动作的评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使新的知识、技术、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把武术组合动作教学的基础技术动作评定占技术评价的30%,是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对于技术掌握好且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可自选占比例10%的自编或自选动作。这种自主性选择考试既照顾到低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调动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和个性发展。
2.体育教学中形成性过程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过程评价应体现真实性。在课堂学习评价中,不能只讲优点,不讲不足;只表扬,不敢批评,也不能把“吹捧”当成“激励”,防止低俗流行激励语充斥教育教学。不能言过其实、夸大其词地为学生提供虚假的学习信息,否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害的。
(2)过程评价应体现全面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能只注重技能评价,多维度的运用教学语言,抓住时机,适时适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如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不怕困难、公平竞争、尊重他人、增强责任感等教育,久而久之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过程评价应体现实用性。当评价内容和方法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时,为了不流于形式,浪费教学时间和效果,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和促进发展的目的。
三、强调终结性评价的延伸,促进评价功能的完善
为了能够让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学习表现和掌握运动技能的总体水平,我们需要教学后的终结性结果评定,并且其评价内容应常评常新。有些体育教师认为课程改革中把传统的评价方法一概抛弃就是改革,过分强调过程评价而忽视终结性评价,导致了不管学生学习结果只要“努力”就行这种模糊评价。另外,有些体育教师不管体育课程如何改革,在评定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时,一切依旧:在单元教学结束或学期结束时,只根据学生“技评,达标”的结果来评定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根本不考虑学生原有的体育基础、努力程度、进步幅度,更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只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做法,挫伤了体育基础差而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对一些体育尖子生则失去了评价的激励作用。由此可见,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应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
【教学工作评价】推荐阅读:
教师教学工作能力自我评价09-19
教学方法评价05-31
生物有效教学评价07-24
教学质量评价分析10-27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06-03
《参观花圃》教学评价设计06-06
小班额教学的评价07-17
问卷星调查教学评价07-17
教学评价表评语07-28
辅助教学软件评价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