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期末(精选12篇)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填入答题卡)1.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俄罗斯、加拿大 B.美国、俄罗斯 C.美国、巴西 D.加拿大、美国 2.“五一黄金周”期间,花果山停车场上有很多挂有“豫”字车牌的旅游客车。看来,有不少游客来自
A.山东
B.山西
C.河北
D.河南 3.西侧是青藏高原、东侧是云贵高原的山脉是 A.横断山
B.昆仑山
C.太行山
D.贺兰山
4.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这两种类型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气候干燥,冬冷夏热
B.气候湿润,终年皆夏 C.有四季变化,雨热同期
D.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5.河流干流与流入的海洋组合正确的示意图是
黄 雅鲁藏布江 珠
黄海 长
江 渤海 江 河
南海
阿拉伯海
A B D C 6.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水能
7.小明和家人从连云港东站出发,乘火车去西安旅游。路途中,小明指着地图对父母说:我们正
A.沿陇海铁路向西行
B.沿兰新铁路向东行 C.沿京沪铁路向北行
D.沿京九铁路向南行
8.5000吨进口钢材从连云港口岸发往成都,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海洋运输
9.环境日(6月5日)这天,学生会发起了征集环境保护宣传口号的活动,大家纷纷响应,但其中有一条没被采用
A.“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
B.“垃圾也是宝,分类回收好” C.“制作4000张贺卡,就意味着砍掉一棵树;选择绿色,拒绝贺卡” D.“布袋、纸袋不如塑料袋;一次性消费品,方便又环保” 10.长江流域水灾的多发地段是长江的 A.四川盆地地区 B.长江三峡地区 C.中下游平原地区 D.上游地区
11.有关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小麦的分布呈现“南麦北稻”的格局 B.油料形成了长江花生带和黄淮油菜区两大产区 C.糖料作物呈现明显的“南甜北甘”的分布特点
D.棉花生产已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12.以下四位学生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作,但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B.我家在内蒙古草原,这里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小麦产区
C.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D.我家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瓜果特别甜 13.连云港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4.下列河流是内流河的是
A.辽河
B.塔里木河
C.珠江
D.海河
15.春天,一位坐火车的旅行者,当到达目的地时,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A.北京到哈尔滨
B.广州到昆明
C.哈尔滨到南宁
D.北京到乌鲁木齐 16.既在京沪线上又在陇海线上的城市是
A.连云港
B.南京
C.石家庄
D.徐州 17.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18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9.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20.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⑤
二、综合题(60分)
21、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_分布。(2分)(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__________米以上。(2分)(3)这种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也使许多大河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3分)22.读“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山脉M和河流R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山脉M是
,河流R是
,它们是我国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2)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图中P海为
,Q海为。
(3)我国沿海地区集中了沪宁杭、辽中南、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图中①为
工业基地,②为
工业基地,③为
工业基地,④为
工业基地
23、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山脉,图中城市①是________,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②是__________,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电站的名称: 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4)为防御洪涝灾害的发生,长江流域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24、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B ④③ A ② C ① 南海诸岛
(1)写出下列省区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界线C大致与1月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最接近。(3)界线B是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与第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5.简答题(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7分)(1)辽中南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八年级地理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ADACBDABDCDDCBCDBCCD
21.(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3)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水能资源
22.(1)M秦岭,R淮河,南方与北方,或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或亚热带与暖温带等等的分界线(2)P黄海,Q东海(3)①珠江三角洲,② 沪宁杭,③京津唐,④辽中南
23。(1)唐古拉 宜昌 湖口(2)A重庆 B武汉 C南京(3)E葛洲坝F三峡 F 24.(1)①湖南省②山西省③内蒙古自治区④青海省(2)0℃,800㎜(3)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
一、八年级上册新旧地理教材宏观知识体系分析
新旧教材所选取的内容均为中国地理总论, 组织顺序为:世界视角中的中国→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组织顺序既符合学科逻辑, 由整体向局部, 由自然向人文, 也符合学生心理逻辑, 从易到难。现将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如下。
第一章内容都是“从世界看中国”, 介绍中国最基本的情况, 新旧教材基本知识体系没有变化, 均是“疆域→人口→民族”。
第二章内容为“中国的自然环境”, 知识体系及组织顺序不变, 为“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但在局部做了调整和增删。旧教材介绍了我国南北东西的差异, 还着重介绍季风与气候类型, 而新教材则将其概括为气候的主要特征, 化繁为简, 降低了正文部分的难度, 并新增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删除了“湖泊”, 对“长江”增加了“治理”内容, 侧重于“开发”;对“黄河”增加了“开发”内容, 侧重于“治理”, 让学生明白长江除了开发之外也需要治理;而黄河也并不是只带来灾难, 经过治理也可为人类所用, 完善了学生知识体系, 且增进了学生唯物主义辩证思想。除此之外, 新教材还增加了“第四节自然灾害”, 能够贴近最近几年中国的现状, 有助于学生了解全面的中国, 增加防灾减灾的知识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具体如附表一所示。
第三章内容为“我国的自然资源”, 知识体系不变, 以“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顺序展开, 只在局部做了改变:新教材在第一节中引入了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在土地资源中符合中国现状地增加了“耕地比重小, 耕地正在减少”内容。
第四章内容为“中国的经济发展”, 知识体系不变, 按照“交通→农业→工业”的顺序展开, 局部知识做了改变。“交通”部分, 内容减少且顺序发生改变。旧教材详细地介绍了交通、交通与经济的关系、交通枢纽、铁路线与高速公路线。新教材则化繁为简, 删除了这些内容, 详细介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铁路干线的分布, 且改变组织顺序。旧教材最后编排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而新教材则最先对其介绍。农业与工业的组织顺序不变, 只是文字表述变化了。
综上, 新旧教材的宏观知识体系没有发生调整, 仍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体系间联系性增强。因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内容教材知识联系更紧密, 如新教材增加了“自然灾害”内容, 将学过的地势地形与地质灾害联系起来, 将气候和河流与气象水文灾害联系起来, 不仅将已学知识加以综合, 也使前后知识融会贯通, 增加联系性。
二、八年级上册新旧教材课文系统分析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是以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形式储备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地理教材表述形式, 是地理教材的主体。本文将在地理教材结构与地理教材文字表述两方面做比较。
(一) 地理教材结构
笔者现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比较新旧教材在地理教材结构的异同, 其他章节均是以表格中所呈现的教材结构来组织内容的, 如附表二所示。
据上表可发现新教材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征。
1. 阅读材料增多, 内容丰富度提高。
新教材中阅读材料数量 (23篇) 多于旧教材数量 (17篇) 。相关阅读材料增加, 不仅能够使所学知识易被学生理解, 且能开阔学生眼界, 幽默的语言还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地理。
2. 配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增加了许多景观图, 几乎每篇阅读材料都配有地理景观图。直观的视觉刺激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印象深刻。
3. 活动数量大, 目的性强。无论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 在每个知识点之后均设有活动
(二) 地理教材文字表述
文字表述可以深刻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本文将对引言部分、基础知识这两方面来比较。
附
1. 引言部分, 重视学科逻辑与学术理性, 需重学生生活与感性认识。
地理教材由问题作为一个章节的引入, 新旧教材问题的基本方式都是“你能说出……吗”“你知道……吗”。虽然问题做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但上述问题并不与学生生活贴近, 且过于学术化和理性化, 问题中多含专业术语, 如“内流区、外流区、水文特征”, 这些都是正文部分要重点说明的概念。上课之前, 学生对学术知识不了解, 难以产生兴趣。且先让学生接触理性的概念, 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因而这样编排教材符合了知识逻辑却不符合心理逻辑。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到这些地理知识, 但仅停留于感性认识, 那么在课文之前设置启发性的、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就应遵循学生的体验与感性认识。
2. 基础知识部分, 语言生动, 图文并茂。
文字表述部分用轻松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 且配有各种图片, 如景观图、直观图、图表等, 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且用形象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地理知识。在需要科学阐述时, 教材用到大量数据来说明, 如气候中介绍南北气温差异与东西降水差异时, 介绍土地类型及耕地比重时, 用到大量数据和图表, 具有科学性。
综上, 课文系统方面新教材有进步的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度直观性提高及活动设置目的性增强。在教材表述方面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系统各具特色且相互补充, 但仍过于学术化。
三、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通过上文对新旧地理教材的比较,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新教材传承旧教材优点, 知识体系较为完善, 局部内容有增删。 (2) 文字表述简单易懂, 图文并茂。 (3) 新教材阅读材料增加, 附有景观图, 直观性增强。图表增加, 科学性增强。 (4) 活动数量较多, 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引文设置学术化, 具保守性, 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 难以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兴趣。
(二) 建议
教材编制时, 每章开头所设置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经历相符合, 具有生活气息。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题目:① =4a2;② · =
5a;③a==;④-= .做错的题是( ).
A. ①B. ②
C. ③ D. ④
2. 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内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上述操作所能验证的等式是
( ).
A. a2 - b2 =(a+b)(a -b)
B. (a - b)2 = a2-2ab+b2
C. (a +b)2= a2 +2ab +b2
D. a2 + ab= a(a+b)
3. 如图3,在底面周长为12,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A、B两点,则A、B两点的最短距离为().
A. 4 B. 8
C. 10D. 5
4. 如图4,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是a2和9,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3a+9B. 3a-9
C. a2-9D. 3a-3
5. 图5的4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①② B. ②④C. ②③ D. ③④
6. 下列是因式分解的是().
A. a2-a+1=a(a-1)+1
B. x2-4y2=(x+4y)(x-4y)
C. x2y2-1=(xy+1)(xy-1)
D. x2+y2=(x+y)2
7. 如图6,△A′B′C′ 是由△ABC绕点P通过旋转得到的,若线段 AA′长度为 a,点A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为b,则a、b的大小关系为().
A. ab
C. a=bD. a、b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
8. 如图7,ABCD是一张矩形纸片,点O为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MN经过点O交AD于点M,交BC于点N.先沿直线MN剪开,并将直角梯形MNCD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后,恰与直角梯形MNBA完全重合;再将重合后的直角梯形MNCD以直线MN为轴翻转,此时所得到的图形是().
9. 有下列说法:①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
10. 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图8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大角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回答45°;乙同学回答60°;丙同学回答90°;丁同学回答135°.以上4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A. 甲 B. 乙
C. 丙D. 丁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 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 , ,…, ,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需要选
个数.
12. 某同学学习了编程后,写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当输入一个数值后,屏幕输出的结果总比该数的平方大1.若该同学按此程序输入 后,把屏幕输出的结果再次输入,则最后屏幕输出的结果为.
13. 如图9,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14. 如图10,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AE折叠,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S△ABF =24,则EC的长为.
15. 如果x2+6x+k2恰好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则k的值为.
16. 如图11,在小方格的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将正方形ABCD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得到正方形A′B′C′D′,则在正方形ABCD平移到正方形A′B′C′D′的过程中,所经过或覆盖区域的面积为.
17. 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式,那么所添加的单项式可以是.
18. 如图12,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共66分)
19. (10分)因式分解:(1)36a2-(a2+9)2.
(2)(x2-2x)2-2x(2-x)+1.
20. (8分)化简求值:
a+b2-a-b22a-bb+2ab2+4a2(其中a=-1,b=2).
21. (9分)如图13,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AB的左侧,分别以△ABC的三边为直径作3个半圆围成图中的阴影部分.
(1)图中△ABC是什么特殊三角形?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3)作出阴影部分关于AB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
22. (9分)图14的方格中是美丽可爱的小金鱼,在方格中分别画出原图形向右平移5格和把原图形以点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小金鱼(只要求画出平移、旋转后的图形,不要求写出作图步骤和过程).
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 cm,则小金鱼所占的面积为cm2 (直接写出结果).
23. ( 8分)如图15, ABCD中,E、F为对角线BD上的点,且BE = DF.小明说:“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小东说:“你说的对,若点E在DB的延长线上,点F在BD的延长线上,且BE = DF,得到的四边形AECF也是平行四边形.”小东的说法有道理吗?请画出图形,并给出说明.
24. (12分)如图16,在△ABC中,AB = AC,将△ABC沿CA方向平移CA的长,得△EFA.
(1)若△ABC的面积为3 cm2,求四边形BCEF的面积.
(2)试猜想AF与BE有何关系.
(3)若∠BAC = 60°,求∠FEB的大小.
25. (10分)如图17,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DC.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出图18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1)求四边形ABCD 4个内角的大小.
(2)现有这样的等腰梯形若干个,你能利用它们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你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选择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约()A.900平方千米 B.960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 D.1000万平方千米 2.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 C.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D.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3.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的是()A.天山 B.雪峰山 C.大兴安岭 D.祁连山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中,与河南省相邻的是()A.湖南 B.江西 C.山西 D.甘肃 6.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A.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7.2010年台风鲇鱼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8.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 B.季风影响 C.地形因素 D.纬度位置 9.治理黄河的根本是()A.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B.中游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下游开挖入海水道 10.下列铁路线中不属于南北走向的是()A.京沪线 B.焦柳线 C.兰新线 D.宝成线 11.在河南省境内通过的铁路线有()A.京广线、陇海线、焦柳线 B.京九线、京沪线、京广线 C.浙赣线、哈大线、京广线 D.陇海线、宝成线、京九线 12.目前,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A.林业生产 B.渔业生产 C.畜牧业生产 D.粮食生产 13.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 14.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充足 D.位置优越 15.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A.跨流域调水 B.人工降水 C.修建水库 D.节约用水
二、填空题: 16.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水等都是________,并且这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____________。1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8.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是_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缺水最为严重。1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20.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1.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是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2.读中国地形图(5分)盆地: ⑴
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 高原: ⑶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 山脉: ⑸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土地利用类 类型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_______、牧、副、_______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⑵但是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_________与__________矛盾尤为突出。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国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把“实行______________”,在土地管理方面,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______________,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4.分析下表“我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值的相对状况”数据资料,回答:(9分)资 源 种 类 土地 耕地 矿产 河川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排名 3 4 3 6 6 人均值占世界人均值的 1/3 1/3 3/5 1/4 1/5
⑴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⑵指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不足。
⑶谈谈你对资源利用的看法。25. 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直线连接起来 A.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时间紧迫 ①火车 B.从大同运送大批煤炭到秦皇岛,运费最低 ②汽车 C.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察三峡风光 ③轮船 D.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考察 ④飞机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开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友情提醒:这是一份创设了历史情境的试卷 一分努力帮助你、提醒你愉快地回忆历史的试卷 只要你认真阅读 边读边战
正确答案和优异成绩就会向你招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2、“圆明园
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 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A、英军 B、八国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3、“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渡玉关
”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左宝贵英勇抗敌 C.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在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这一论述属于哪个派别的主张()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顽固派
6、”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不昌者也 有之
请从嗣同始
“湖南浏阳人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7、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 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8、中国近代史上
最能体现青年学生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西安事变
9、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 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10、右图是小明在遵义考察一处革命遗址时拍摄的照片.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与这幅照片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主题词 下列哪项最准确
A.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B.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D.抗战胜利 举国欢庆
11、下列哪一事变的性质根本不同于其它三项()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黄浦军校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4、在中国有一座城市
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 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 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15、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抗日战争期间
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16、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 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 它是()
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他悲愤万分
B、刘某乘坐火车
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 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记录片《幼童》
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 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18、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 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
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9、说”各出所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 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方法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20、文艺能反映时代的特征 下列文艺作品属于抗战时期
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文艺作品有()①《屈原》②《狂人日记》③《小二黑结婚》④《黄河大合唱》⑤《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在1925年广东国民政府东征陈炯明的战斗中 共产党员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 后来
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 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仗了吗?“(1)当时陈赓为什么要救蒋介石?(2分)
(2)此人对陈赓的”指责“正确吗?(1分)为什么?(3分)
22、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
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请回答:(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3分)
(2)从图一到图二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4分)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4分)
三、简答题
2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
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抗争与探索 请写出其中四次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及其相对应的一位代表人物(8分)你从他们的抗争与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24、200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10周年 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
哪一条款对中国社会生产造成的危害最大?为什么?举例说明由于《马关条约》签订而加剧的民族危机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4分)
(2)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由局部进攻到全面进攻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诸因素中 最重要的是哪一点?(4分)
25、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 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今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七十周年
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2分)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2)根据上题
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4分)
(3)红军长征途经的许多地点 也是今天西部大开发的省份 你能说出这些省份吗?(3分)
(4)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
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为什么?(分)
四、探究题(10分)
26、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们时 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热爱祖国是”八荣八耻"的核心
(1)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出至少四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4分)
(2)选择其中的一位你最敬佩的民族英雄 谈谈你为什么敬佩他(她)?(3分)
(3)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你打算怎样去学习他们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3D C A A D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C B B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
21、(1)蒋介石是国民革命的领导人(2分)(2)不正确
(1分)国共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个人不能决定历史 即使没有蒋介石
国共双方之间的斗争也不可避免(3分)
22、(1)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和民主 代表人民的愿望参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足 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石真内战 假和平等(3分)(2)粉粹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 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4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支援;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等(4分)
三、简答题
23、(1)洋务运动
弈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戊戌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辛亥革命:孙中山;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答出禁烟运动:林则徐;收复新疆:左宗棠 ;黄海海战:邓世昌也可)(写出一个重大抗争与探索活动的名称得1分 写出一位代表人物得1分)
(2)启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等(2分)
24、(1)危害: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原因:这一条款让外国资本能够合法地在中国设厂榨取利润 从而阻碍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2分)斗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举两个即可)(2分)(2)局部进攻:九一八事变(2分)全面进攻:七七事变
(2分)国共合作领导的全民族抗战(2分)
25、.(1)B(2分)(2)军事: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2分)自然:恶劣的自然环境(2分)(3)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3分)(4)需要
今天的西部地区还比较落后 因此
开发西部还需要发扬当年红军战士们那种充满理想信念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勇于战斗 顽强拼搏;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艰苦奋斗 善于团结长征精神(3分)
四、探究题(10分)
2015年1月21日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总体来看命题者注意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立意,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难度较大。从考试结果来看一个对历史有着很好的兴趣、注意思考的学生,和一个只是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生,在成绩上会显示巨大的差异。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选择题注重在变式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考察。出题者通过创设情景变更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角度,以突出对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的考察。其中在变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史料的引用漫画、地图、时间标尺变式较为新颖、丰富。
2、出题者还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注重对历史事件根本原因如:5.、17小题;事件的本质目的如2、3鸦片战争题;现象反应的本质如:27张謇题;历史事件的原因如28题。注意对知识易错点的考查如:26《南京条约》题,注意历史事件的纵向比较如:《马关条约》题。还涉及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再认如:
3、15,17题。
3、注重从宏观视角考察以及课本内容考察。如:非选择题26题,27题28题及29题反映的事件有很好的概括性。
二、答题分析
本校八年级参加期末考试人数413人,在较规范的按照标准答案阅卷的情况下,年级平均分35.9分。班级最高平均分42分,班级最低平均分26分。学生个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4分。80分以上人数只占3.8%,60分以下人数却占19.6%。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错误主要集中在第7、10、11、12、15、16、17、小题上。
第 7题,学生知识面狭窄对时间上混乱。第10题,对辛亥革命叙述不理解。
第11题,错误率最高,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分不清。第12题,是已经做过的题目,不知道诗句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第15题,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理解。
第16题,错误率很高。学生对课本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不清楚。
第17题,对漫画所要表达的历史事件不了解。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几乎没有学生做全对。
27题失分较多。大量学生失分在于对洋务运动表述不精确。(2)审题不细致。28题,部分学生失分,在于对抗日战争的不理解,答非所问全错。许多学生做题疏忽。
29题也是失分重灾区,对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内容不理解。试题商榷之处:
1、从考试最终成绩来看,是否略难,是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是个打击。
2、考察比例不够均衡。
3、一些题目偏考老师的教学深度较多。
三、教学反思
1、老师们教的很认真,学生背的很辛苦,成绩却如此之低,真的难以交代。如何从知识的背诵,转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2、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历史事件“是什么?”还要挖掘“为什么”,想办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抓住历史事件最核心本质特征、根本原因等。
3、平时教学要多从宏观角度、阶级类别角度总结、归纳历史事件。
4、要培养学生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注意思考的同学考分很高,而对历史学习没有热情,靠临时死记硬背的同学则考的很差。
5、要有充分的有深度的练习。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A.-15 B.15 C.- D.
2.如图1,在Rt△ABC中,AB=BC=4,D为BC的中点,在AC边上存在一点E,连接ED、EB,则△BDE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2 B. 2
C. 2+2 D. 2+2
3.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 ).
A.2 B.
C.2 D.
4.小华的数学平时成绩为92分,期中成绩为90分,期末成绩为96分,若按3:3:4的比例计算总评成绩,则小华的数学总评成绩应为( ).
A.92 B.93 C.96 D.92.7
5.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6.一个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的菱形,顺次连接它的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的面积是 .
7.如图3,已知矩形ABCD,AB在y轴上,AB=2,BC=3,点A的坐标为(0,1),在AD边上有一点E(2,1),过点E的直线与BC交于点F.若EF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则直线EF的解析式为 .
8.如图4,菱形OABC的顶点C的坐标为(3,4),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k的值为 .
9.某班同学在希望工程献爱心的捐献活动中,将省下的零用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有15位同学捐了20元,20位同学捐了10元,3位同学捐了8元,10位同学捐了5元,2位同学捐了3元,则该班同学共捐款 元,平均捐款 元,其中众数是 元.
10.如图5,在Rt△ABC中,∠ABC=90°,∠BAC=60°,D为AC的中点,以BD为折痕,将△BCD折叠,使得C点到达C1点的位置,连接AC1.求证:四边形ABDC1是菱形.
11.甲、乙两地距离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如图6,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 h;
(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为了有效检讨教学得失,以便更好地总结经验得失,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以便取得好的成绩,现做期末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评析:
本次期末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学校组织统一考试,学校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实施了考试,学生成绩客观真实。
本学期的历史试卷,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难易适中,题型较全,考查范围均在课标要求和课本范围以内,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形式新颖,考题较活,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套价值非常高的试卷。
二、试卷范围及题型
本张试卷考查的是八年级上册所有内容,考查内容与所学内容保持一致,是对学生半年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检测。共有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两大题型,试卷共100分,两在题型各占50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住,特别是一些重点知识,比如单项选择题考查具有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人物,四个选项中只有琦善一人不具备,但有相当一些同学没做对。
2、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很多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还可以,但是把知识运用到具体解题中不能做到灵活自如,有些题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学生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3、知识总结概括能力不足。对于那些需要将知识点归纳总结的题,很多学生不能有效组织知识回答,如主观题部分考查不平等条约是怎样一步步吞噬中国美丽的山河,如果以单个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学生可能会答,总结到一起学生就出现错误了。
4、史料分析问题多多。学生或者不能正确分析史料,特别对史,结果答错,或者将历史事件混淆,所答不对,或者根本不知史料所云,乱答一气,或者张冠李戴,不知所云。
5、错字、别字、词不达意之处甚多。还有的学生在自己发挥的部分所答与题目根本不沾边。
四、今后教学努力方向:
1、加强检查,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课下、单元检测、小测验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检查,督促学生及时识记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对于那些中等偏下学生,坚持严加督促,促使其掌握历史知识。
2、加强历史知识与史料的有机结合,多方选取有价值的史料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史料,探究史料所包含的历史知识、历史观点、历史现象、历史经验教训,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3、积极做好历史知识的总结概括。把同一地、同一时、同一现象的历史知识归纳总结到一起,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识记整理,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4、强化题型练习。特别是针对史料分析题进行重点训练,让学生从中找到史料分析的规律方法,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效果。
5、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尤其是历史现象的分析总结概括能力。
6、强化练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多方查找有价值的历史练习题,布置有层次的历史作业,让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D.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②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④曾母暗沙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3.我国现行的三级基本行政区划是指()
A.省、市、县B.中央、省、县C.省、县、乡D.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4.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级别相同的城市是()
A.泰安B.台北C.烟台D.北京
读下面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5—6题。
5.上图中,各省区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①-湖北-鄂-武汉B.②-山东-鲁-长沙C.③-云南-云-成都D.④-广东-粤-福州
6.小明同学的家乡,每年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他家乡所在的省区可能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地形平坦,气候适宜
C.城镇多,交通便利D.气温高,适宜生存
8.下列叙述中,因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
A、劳动力短缺B、兵源不足C、人口老龄化D、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共有56个
B.中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9个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也有汉族人口的分布,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D.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左右
10.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B.均匀分布C.大散居、小聚居D.西北、东北
如图是中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山脉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12.图中省区②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土地石漠化C.水土流失D.水污染严重
13.图中省区③是我国的能源基地,其主要能源是()
A.风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
14.下列关于地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大多数河流受地势影响呈散射分布
B.三峡水电站位于阶梯交界处,因为落差大,水能丰富
C.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太平洋暖湿气流进入我国东部
D.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分布没有影响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东风B.西风C.冬季风D.夏季风
16.当黑龙江省冰天雪地时,海南岛依然百花争艳.是因为我国()
A.跨经度范围广B.跨纬度范围广C.海陆差异大D.垂直差异大
如图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月分配图”,完成17﹣19题.
17.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
18.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
19.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
《黄河妈妈》歌词送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此时黄河流淌在甲段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华北高原
21.黄河河水在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A.落差大,水流湍急B.河床高,泥沙淤泥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D.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22.长江、黄河源头所在的省区是()
连降暴雨,会发生重大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上图1是逃生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此次滑坡、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连续多日的强降水②地形坡度较大③植被茂密④土质疏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泥石流发生时,的逃生线路是()
A.①B.②C.③D.④
2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一致()
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⑤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⑤⑥
26、我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以平原为主B.河流多注入印度洋C.季风气候显著D.人均资源丰富
27、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耕地-内蒙古高原B.林地—大兴安岭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塔里木盆地
28、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北方多,南方少B.西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东北多,西南少
29.导致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无关的是()
A.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B.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C.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大D.兴修水利工程
30、武汉15吨大米运往秦皇岛,采用哪一种运输方式较合理()
A.铁路运输B.水路运输C.航空运输D.公路运输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全称是________;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_______。
(2)图中③表示的河流是________;河流④上游水能丰富,被誉为“________”。
(3)图中铁路干线⑤是________线。
(4)图中阴影⑥表示的是________工业基地。
(5)图中⑦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⑧表示的国家是________。
32、读中国地形局部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脉①②③④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是和(填数码代号),
①山脉南侧地形区是,被称为“”,
②山脉北侧地形区是.
(2)③山脉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上,
④山脉其东侧为平原,塑造该平原的主力是河.
(3)图中塔里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国的沙漠沙漠;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直立行走 C 采摘果实 D 攀拉树枝
2、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①自然条件的作用 ②劳动的作用 ③直立行走 ④饮食习惯的变化 ⑤古猿特有的体质()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A 东亚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北非地区 D 西亚地区
5、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A 嫘祖 B 皇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 商纣 B 禹 C 启 D 周文王
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大盂鼎 B 带枷铜俑 C 司母戊大方鼎 D 四羊方尊
8、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9、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 古代美洲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埃及人 D 古代阿拉伯人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A 战国 B 商朝 C 夏朝 D 春秋
1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 ②火的利用 ③文字的发明 ④国家的产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A 爱琴文明 B 雅典文明 C 斯巴达文明 D 罗马文明
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A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B 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及其教会所垄断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D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
14、《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梦幻网络(http://)——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站
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5、“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齐桓公
16、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17、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是指()A 魏吴汉 B 魏蜀吴 C 曹孙刘 D 魏晋吴
18、“贞观遗风”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统治的历史时期是()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唐玄宗 D 唐中宗
19、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司马迁的《史记》 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班昭的《后汉书》 D 班固的《汉书》
20、沟通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是()A 陶瓷之路 B 丝绸之路 C 新海上丝绸之路 D 新丝绸之路
21、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区域是()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上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长江中下游流域
22、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A 曹雪芹 B 关汉卿 C 罗贯中 D 施耐庵
23、《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25、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
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⑥三国前南方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D 儿童节
27、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A 大都 B 泉州 C 广州 D 杭州
28、你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是()
①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②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③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④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梦幻网络(http://)数百万免费课件下载,试题下载,教案下载,论文范文,计划总结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 饺子 B 交子 C 刘家功夫针 D 银票
30、下列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有()①秦汉②三国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朝⑦隋唐⑧北宋⑨南宋⑩元 A ①②③⑥⑦⑩ B ①⑦⑧⑨⑩ C ①②⑩ D ①③⑦⑩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我一定行!(8分)
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
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城
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兰
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 竹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菊
(二)生活的镜子
33、阅读下面的材料(8分)
材料一:“要爱自己的仇敌,不要同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你就再把左脸送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再把内衣送给他拿去。”
材料二:“人生一切的苦恼,其根源在于人有欲望;要消除痛苦,必须修行,消灭一切欲望。”
材料三:“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请回答: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大宗教,请写出它们的创始人和教义经典。
3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各民族的融合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征服了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生产关系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人民的不断交往中,很快被汉族的高度文明所征服。他们在和汉族人民相处中,发展了经济,交流了文化,逐渐与汉族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人口繁衍的中华民族。
请你仔细翻阅课文,同时回想你丰富的课外知识,举出不少于6件民族融合的实例。(6分)
(三)挑战无限——拓展探究
35、毛泽东的名词《泌园春·雪》摘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名词中涉及到的中国古代帝王有哪几个?(5分)(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帝王,简要评价他的功与过(7分)梦幻网络(http://)——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站
36、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强盛;唐朝再次实现大一统,走向中兴;今天实践“三个代表”,改革开放,中国正走向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公元前356年以“立木取信”开始使秦国强盛起来的改革是什么变法?这一典故对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3分)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的认识。(4分)(3)请写出“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3分)
(四)脑力冲击
37、在某一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关于京杭大运河的问题,并出示了大运河图,引用了相关的资料。(见下)材料一:京杭大运河图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隋炀帝先后征发了百余万人,开凿通济渠,百余万人开凿永济渠,十余万人开凿邗沟。运河通航后,隋炀帝又下令建造高大、华丽的“龙舟”,率数千艘大小船只“南巡”,护卫的士兵和拉船的民工多达几十万人,沿途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民力大费。材料三: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说:“隋炀帝动用那么多的民力,开凿大运河,罪孽深重。但假如没有大运河,南北运输靠什么呢?” 材料四:
新华网8月16日电(邢静、王文化)近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辛堤村附近京杭大运河边引来不少人驻足观望,因为河里有黑色似鱼似龟的东西“游动”,像是“怪兽”。但近日经捕捞后发现,所谓“怪兽”不过是些泛起的污泥,因为污染较重,有化学成分在泥里起反应,使它看起来像在游动。环保部门指出,这虽不是什么“怪兽”,但这么严重的污染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材料五:
最近几年,经国家多次投入巨资整治,京杭大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每年仅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就近一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江苏省就开始利用京杭大运河向北调水。当前世人瞩目的中国南水北调工程,其东线工程就利用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1)请你根据上述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历史上对隋炀帝组织开凿大运河,利弊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你是怎么看待的?(10分)②如果让你现在坐船能从杭州到北京吗?为什么?(3 分)③你对杭州大运河有什么建议?(3分)
(提示:同学们可以从这些角度去思考,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对古代人民和后世的影响、生态、环境或„„)材料六:
漂浮的文明之东线
当一种文明和另外一种文明相遇,当一种文化观念和另外一种文化观念碰撞,会有怎样的结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大运河的相遇,是现代人的文明和古代运河文明的相遇。单纯追寻大运河两岸繁多的文物古迹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运河本身才是最为重要的文物——按照北京大学景观规划研究院院长俞孔坚的说法,这是中国最
梦幻网络(http://)数百万免费课件下载,试题下载,教案下载,论文范文,计划总结
为宏大的遗产廊道、生态廊道、休闲廊道和运输廊道,它超越了文物的范畴„„
(2)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实施条例》,国家文物局决定面向海内外,举办“中国文物保护标志征集大赛”,确立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第一个标志。请你设计一枚京杭大运河文物保护标志参加比赛。(10分)标志设计要求:
①标志应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大运河文明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文物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强调保护文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②标志设计应紧扣主题,构思深刻巧妙,内涵丰富,形象简洁,个性鲜明,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时代气息。
二00四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评(答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我一定行!(8分)
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
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城
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兰
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
菊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竹
33、(8分)答:
34、民族融合的实例(6分)答:
梦幻网络(http://)——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站
35、(1)(5分)答:
(2)(7分)答:
36、(1)(3 分)答:
(2)(4分)答:(3)(3分)
37、(1)请你根据上述几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10分)答: ②(3分)答:
③(3分)答:
(2)(10分)文物保护标志
梦幻网络(http://)数百万免费课件下载,试题下载,教案下载,论文范文,计划总结
二00四学年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测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 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争议 D C D C B C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C D C B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D C B D D A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我一定行!(8分)
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
古代埃及 青铜文明
古代巴比伦 金字塔
古代中国 摩亨佐·达罗城
古代印度 空中花园
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兰
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 竹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菊
33、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 耶酥 《圣经》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 《古兰经》
34、下列属于民族大融合的史实有(只要能答出6点即可,每点1分)
①春秋时期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霸主的“攘夷”斗争中,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②西汉时期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使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③西汉政府对南方的经营加强了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④自东汉三国以来,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地迁徒,同时,由于战乱、灾害等各种因素,北方人民也纷纷迁徒到江南各地。
⑤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⑥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⑦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加速了与少数民族的频繁交流,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特点。⑧宋元时期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农耕与游牧文化,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⑨汉唐朝时的和亲政策及汉朝互市的开通都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35、(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2)学生能基本写出任意一位帝王的功与过即可得分。梦幻网络(http://)——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站
36、(1)商鞅变法(1 分),“立木取信”与现代社会提倡的诚信完全一致,这说明自古以来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分)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分)
得民心者得天下(1分)失民心者失天下(1分)
(3)代表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1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分)。
37、(1)①京杭大运河的利与弊探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对两岸城镇的发展影响、对人民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生态、泄洪能力、环境、自身的人文价值等提及各1分,满10分即可,有其他新观点可酌情加分。
②不能。(1分)部分运河因没有妥善保护,河道受污染、堵塞等。能讲明原因即可得分。(2分)③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八年级 赵丽
本次考试试卷立意较高,敢于大胆创新;内容活而不怪,重而不偏;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试卷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图文并茂,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填图和空间定位能力,学生能通过对图中信息的获取来解答题目,难度适中;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力求贴近教学实际,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渗透了新课标,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为今后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包括单选题、连线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几部分,试题以课本为主,注重基础,题型灵活多样,知识覆盖面广,试题题量适中,难、中、易比例适中,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考试人数为262人,及格人数223人,及格率为85%,最高分为99分,最低分15分。
三、卷面分析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牢固,对地理概念的理解不透彻。具体表现为选择题的得分率较低,空间想象能力和定位能力薄弱。
2.读图获取信息和分析能力不过关,图文转换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较弱。
3.审题不认真,不会利用卷面提示,粗心大意。
4.答题不规范,错别字多。答题中,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如“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表达不准确如“亚欧大陆”写成“亚洲大陆”。
从试卷上分析,同学们已基本上克服平时常见的错别字,地理术语书写上的失误,但考试行为不够规范,解题技巧也渐进掌握,同学们的分析图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综合 读图题作答上,因无法在卷面上直接获取地理信息,增大了中等生的解答难度,失分率较高,同时不认真审题也是部分好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后进生更是无从入手,造成几个班级的差生率较高。每个班均有个别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态度不端正,考了40分以下的低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组织指导。
四、整改方向
下学期,我们地理备课组将认真围绕《课标》,加强备课组工作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做到:
(一)体会课改理念,切实开展推动教学研究活动。1.认真组织学习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力求符合中考的读图的题型,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训练和加强。
3.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深入课堂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三)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对相近、易混淆的知识、概念等在复习时进行列表对比,对主干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梳理,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不混乱,能有比较清晰的知识脉络。
(四)联系生产、生活案例,关注热点问题。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对接,与乡土地理相联系。指导学生用地理原理解释身边的或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问题、现象。
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题型及分值(共100分)分配较合理,有单选题(50分)、填空题(16分)、读图题(34分)。试卷中考题内容较广,难易适中。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全年级平均分为54.7分,优秀人数为115人,优秀率为13.4%;及格人数为413人,及格率为48.2%;30分以下的有113人,占全年级比例的13.2。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知识点掌握较好,成绩优秀的人并不多,及格率也未达到50%,还有相当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30分以下)。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全年级平均得分大约为32分,得分率为64%。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都能拿40分以上甚者得满分,但有相当部分学生无心向学,对于这种题型也只是瞎蒙,所以得分率很低。填空题全年级平均得分大约为8分,得分率为50%。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都能拿12分以上,得满分的学生也为数不少,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得分率很低甚至是空白卷。此题失分较大时我国湖泊分布特点,好些同学记不住分布地点或出现淡水湖与咸水湖记忆混乱的现象。读图题学生失分较大,全年级平均得分大约为15分,得分率为44%。读图题中学生对长江流域图掌握不牢,尤其是支流、水电站、上中下有分界点较多同学出现知识点混乱现象。我国气候分布图有相当部分学生答不出。填表题中有些学生能得满分,部分学生得6—9分,有部分学生得0分,严重失分。
总之,本次考试成绩不大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等);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三是学生审题不认真。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期末】推荐阅读: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11-22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06-14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10-02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05-27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2-07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上册12-21
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05-26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10-10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11-22
八年级上册历史测试卷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