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精选14篇)
就在这一天,我们库尔勒市及周边八个县都纷纷举行了多年不搞的社火活动,在前些天,抖音、短视频、公众号等都在宣传这一活动,参演人员一过完年就开始进入认真的排练中。十五这天,我和姐姐也早早地来到了新市政府旁参加这热闹又喜庆的社火活动,几条街道都进行了交通管制,马路两边早早就人山人海了。
没站定多久,我就隐隐约约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马路两边的行人立马就沸腾起来,都在激动地说着来了来了。果然,社火队向我们走来了,人声鼎沸,人潮汹涌,不断地随着队伍晃动着。
队伍打头的是两条黄色的飞龙,后面跟着鼓镲,接着是《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悟空还在跟路边的`小朋友握手呢!传说可以驱鬼的大头娃娃跟在他们身后,大头娃娃带来的就是梨城各个街道的腰鼓队了。在热闹中,队伍停了下来,腰鼓队开始表演起了,在路边的人群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一下子就全冲到了马路上,把一个个腰鼓队围的水泄不通,远远一看,人山人海。
元宵节是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美妙之诗;元宵节是贾似道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的趣味灯联。祝大家元宵节团团圆圆,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观灯: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是一种富有规戒、诙谐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灯谜活动一直传至今天,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元宵照井:
俗传元宵夜去观看井水会显得更美丽,所以古代少女常在元宵明月当空之际,去俯视井水,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可爱,显现出花容月貌来。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天tiān帝dì大dà怒nù,命mìnɡ火huǒ神shén于yú正zhēnɡ月yuè十shí五wǔ晚wǎn上shɑnɡ到dào人rén间jiān放fànɡ大dà火huǒ,把bǎ人rén畜chù全quán部bù烧shāo死sǐ。天tiān帝dì的de小xiǎo女nǚ儿ér心xīn地dì善shàn良liánɡ,立lì即jí提tí前qián把bǎ这zhè一yī消xiāo息xi告ɡào诉su了le人rén们men。
很hěn快kuài就jiù有yǒu人rén又yòu把bǎ这zhè凶xiōnɡ讯xùn报bào告ɡào给ɡěi了le汉hàn武wǔ帝dì。汉hàn武wǔ帝dì十shí分fēn恐kǒnɡ慌huānɡ,找zhǎo来lái最zuì聪cōnɡ明mínɡ的de大dà臣chén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寻xún求qiú消xiāo灾zāi的de办bàn法fǎ。
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想xiǎnɡ了le想xiǎnɡ,说shuō:“火huǒ神shén特tè别bié贪tān吃chī,我wǒ听tīnɡ说shuō宫ɡōnɡ里li有yǒu一yī名mínɡ叫jiào元yuán宵xiāo的de女nǚ子zǐ善shàn长chánɡ做zuò汤tānɡ团tuán,那nà就jiù请qǐnɡ她tā多duō做zuò一yī些xiē汤tānɡ团tuán备bèi用yònɡ。”
汉hàn武wǔ帝dì将jiānɡ信xìn将jiānɡ疑yí,问wèn:“难nán道dào火huǒ神shén吃chī了le汤tānɡ团tuán,便biàn不bù放fànɡ火huǒ了le吗mɑ?”
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说shuō:“我wǒ自zì有yǒu办bàn法fǎ不bù让rànɡ他tā放fànɡ火huǒ。圣shènɡ上shànɡ只zhǐ须xū传chuán谕yù百bǎi姓xìnɡ在zài十shí五wǔ晚wǎn上shɑng挂ɡuà灯dēnɡ笼long,满mǎn城chénɡ点diǎn鞭biān炮pào、放fànɡ烟yān火huǒ就jiù可kě以yǐ了le。”
正zhēnɡ月yuè十shí五wǔ那nà天tiān下xià午wǔ,火huǒ神shén化huà装zhuānɡ成chénɡ一yī老lǎo头tóur儿来lái到dào长chánɡ安ān。他tā一yī边biān逛ɡuànɡ街jiē,一yī边biān想xiǎnɡ找zhǎo一yī家jiā 餐cān馆ɡuǎn好hǎo好hǎo吃chī上shànɡ一yī顿dùn。
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其qí实shí正zhènɡ在zài街jiē上shɑng寻xún找zhǎo形xínɡ迹jì可kě疑yí的de人rén。他tā看kàn到dào一yī身shēn材cái高ɡāo大dà的de老lǎo头tóur儿时shí,便biàn觉jué得de此cǐ人rén气qì度dù不bù凡fán,认rèn定dìnɡ他tā是shì化huà了le装zhuānɡ的de火huǒ神shén。
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上shànɡ前qián与yǔ他tā套tào近jìn乎hu,两liǎnɡ人rén谈tán得de很hěn投tóu机jī。于yú是shì,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便biàn说shuō要yào请qǐnɡ他tā吃chī饭fàn,火huǒ神shén听tīnɡ了le大dà喜xǐ,他tā正zhènɡ想xiǎnɡ大dà吃chī一yī顿dùn呢ne。
两liǎnɡ人rén来lái到dào一yī家jiā餐cān馆ɡuǎn,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要yào了le好hǎo酒jiǔ好hǎo菜cài,不bù一yī会huìr儿,他tā便biàn把bǎ火huǒ神shén灌ɡuàn得de大dà醉zuì。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又yòu示shì意yì店diàn小xiǎo二èr送sònɡ上shànɡ热rè气qì腾ténɡ腾ténɡ的de汤tānɡ团tuán。
火huǒ神shén很hěn贪tān吃chī,看kàn到dào那nà美měi味wèi的de汤tānɡ团tuán,连lián连lián叫jiào好hǎo,吃chī了le一yī碗wǎn又yòu一yī碗wǎn。
吃chī完wán汤tānɡ团tuán,醉zuì醺xūn醺xūn的de老lǎo头tóur儿显xiǎn出chū火huǒ神shén的de原yuán形xínɡ,他tā拱ɡǒnɡ手shǒu与yǔ东dōnɡ方fānɡ朔shuò告ɡào别bié,然rán后hòu就jiù腾ténɡ云yún驾jià雾wù往wǎnɡ天tiān上shànɡ飞fēi去qù了le。快kuài到dào天tiān宫ɡōnɡ,火huǒ神shén突tū然rán记jì起qǐ了le自zì己jǐ去qù凡fán间jiān是shì有yǒu任rèn务wu的de,他tā连lián声shēnɡ叫jiào道dào:“糟zāo了le!糟zāo了le!我wǒ上shànɡ当dànɡ了le,误wù了le大dà事shì。”
可kě就jiù在zài这zhè时shí,凡fán间jiān响xiǎnɡ起qǐ了le经jīnɡ久jiǔ不bù息xī的de爆bào炸zhà声shēnɡ,四sì处chù火huǒ光ɡuānɡ闪shǎn闪shǎn。火huǒ神shén见jiàn了le大dà喜xǐ,误wù以yǐ为wéi自zì己jǐ已yǐ经jīnɡ放fànɡ过ɡuò火huǒ了le,便biàn糊hú里li糊hú涂tu地de回huí家jiā去qù睡shuì觉jiào了le。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童年元宵节往事
摘要:开始做汤圆了.奶奶先用热水将面粉开成糊状,把它搓成面团.大人们首先把面团捏开一小块一小块,拿一块放在手心上,稍稍压扁它,往上面放一些馅料,然后手掌合在一起来回转动,将汤圆揉成球形.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汤圆就诞生咯!
童年,就像一个个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而在我小时候,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元宵节全家人一起做汤圆.每到正月初十左右,奶奶便从市场上买好多好多做汤圆的材料回来:有砖块大的黄糖,有黑黑白白的芝麻,香脆的花生米``````其中最重要的是面粉,白花花的,又细又滑.我总喜欢拿面粉玩,就是用手在面粉里搓来搓去,然后一头栽下去,面粉堆中就出现了自己的样子.这时,我便高兴地跳来跳去,面粉上又出现了一串小脚印.当大人们来阻止我时,我已经变成“白娃娃”了.弄得他们哭笑不得.开始做汤圆了.奶奶先用热水将面粉开成糊状,把它搓成面团.大人们首先把面团捏开一小块一小块,拿一块放在手心上,稍稍压扁它,往上面放一些馅料,然后手掌合在一起来回转动,将汤圆揉成球形.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汤圆就诞生咯!看着大人们在做汤圆,我心里痒痒的,就缠着妈妈要.妈妈先往我的手上撒一些面粉,说是不粘手.我乐颠乐颠地拿着汤圆就往阳台跑,一开始还做得挺好的,可做着做着就由圆圆的小球变成调皮的小猫小狗了.我拿给妈妈看,妈妈笑着说:“嘉嘉好聪明啊,捏得真像.可要把它们放好咯,不然会弄坏的.”我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满心欢喜地去找其他大人了.汤圆煮熟了.奶奶给等得不能再等的我盛了一碗.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甜滋滋的糖从又软又粘的汤圆里流了出来直流到心里面,真甜!大家围着桌子有说有笑.我一边吃着汤圆,一边听着长辈们讲有关天上的故事.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着眼睛说:“我们也要吃汤圆!”那时候,是小小的我最高兴,也最期盼的时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西汉,正月十五日已经收到了重视,是汉武帝祭祀“太一”的活动,不过元宵节正式成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传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元宵节在正月十五举行,那是,昌安古镇便会举行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
花灯会。家家户户都会糊纸灯,各色的纸细细的木条子,陈列在木桌上。人们先把木头框架绑牢实,有个大致的形状,再把纸糊上去,用画笔稍作点缀,一个活灵活现的花灯便做成了。这事儿很简单,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每当一个花灯落成,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帮他们把纸灯挂在门前的钩子上,花灯呈整齐的一列向前绵延,好看极了。
到了晚上,花灯中点上烛,整条街在一瞬间亮了起来,观者便更多了。红火的花灯,配上绍兴特有的粉墙黛瓦的民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却也别有一番韵味。花灯各式各样,有兔子样的,有荷花样的,有汤圆形的,也有一律画着精彩故事情节的。可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要数墨池中的大白鹅了。大白鹅漂浮在墨池上,通体白色,透过烛光的照耀,竟有些半透明,橘红色的嘴是扁平而长的,观者围在湖边,伸手便能触到。
在这一天,人们还必须吃元宵啊!一家人团圆,围坐在桌前,一人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捧在手中,一口咬下去,粘稠的外皮微微开裂,甜甜的馅儿滑入口中,细细品味,和家人谈谈心,也是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
幼时的过年不外乎是穿崭新的衣服, 吃美味的东西, 磕磕响头, 收收红包什么的, 而且磕头又很痛, 红包在手里没捂热就给父母抢走了, 没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在里面。
元宵节则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间。
早早的, 我就闹着姥姥准备灯面。其实到现在为止, 我也没搞清楚灯面究竟是什么面, 大概就是豆面之类的杂粮制成的吧。用这种面蒸出的东西黑黑的, 硬硬的, 嚼起来要很用力, 但是越嚼越香。
看蒸灯是我最乐意的事情, 姥姥拿起一个面团, 象捏窝窝头一样把面团捏成一个小碗状, 然后细细的在碗沿处掐出各种各样的印子, 我通常把那些印子叫做花边, 并且对掐这些花边乐此不疲。常常弄出稀奇古怪的东西, 最离谱的一次是在灯边捏上小糖果的样子, 结果蒸出来以后, 糖果全变成一个一个的小球, 而且是那种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的小球!足足让家人取笑了好几天, 现在想想, 至少可以评个创意奖, 毕竟是打破了旧规则而制造出的新品种嘛。
灯蒸出来以后, 要放在大筐里晾, 晾的时候把一根竹签裹上浸过油的棉纱插在灯里, 等凉透了以后, 在碗里倒上油, 点燃棉纱, 就是一盏小灯了!端出去以后和小朋友玩, 玩饿了就可以随手揪下一块来填饱肚子, 又方便又快捷。
这些碗状的灯我是从来不端, 也从来不吃的。因为我有属于自己的灯, 姥姥每年都会为家里的孩子按照属相来蒸动物灯。这也成了我与小朋友炫耀的资本。记得有一年, 《西游记》热播, 姥姥就捏了个美猴王给我, 居然还手持着一条金箍棒!端着这个猴王灯, 我足足有一个小时没合上嘴, 又足足有一个小时没离开镜子。然后就盼分盼秒的盼着天赶快黑, 能让我出去显排显排。
天黑以后, 就会有很多小孩子端着灯在村里走来走去, 现在回想起来, 如果小孩子们脚不沾地, 那可真象一个一个的小魂灵飘在空中, 手里的招魂灯发出微弱的光。
小孩子们最爱凑在一起比赛, 谁家的灯做的难度最高, 样子最漂亮, 甚至会比谁家的灯里放的灯油多, 谁家的灯芯燃得最亮, 只要能想到的, 几乎都要摆出来比一比。赢的就洋洋得意, 输的就垂头丧气。现在想想, 原来小孩子的争强好胜心也是不逊于成人的。那年我的猴王灯让我大获全胜, 那种兴奋的心情直到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感觉到。
大人们也会端着灯三五成群在一起拉拉家常, 或是看小孩子们玩游戏, 那情景, 要比过年热闹得多, 也欢喜的多。
一年又一年, 元宵节每年都是那一天, 灯的花样却在不断的翻新, 从放蜡烛的纸灯笼到用灯泡的塑料灯笼, 越来越高级, 越来越精美, 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淡。
渐渐的, 元宵节不再是灯的世界, 而变成了烟花的海洋。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再落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唐寅祠:上联:身后是非,盲女村翁多乱说。下联:眼前热闹,解元才子几文钱。
李白祠:上联:我辈到此惟饮酒。下联:先生在上莫吟诗。
上联: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头。下联: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三尺地,容国士扬眉。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中国玉器中的“魁首”
制作于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6年)的“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中用料最贵、耗时最久、雕琢最精、形制最大、气魄最盛的一件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之一。它体现了中国玉雕工艺的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玉器中的“魁首”。
“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重达5350公斤。玉山置于嵌金丝的褐色铜铸座上,以名贵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造而成。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搭配,更显得雍容华贵。玉山上雕刻有山峰、小溪、瀑布以及人物等多种题材,匠师以写实的“剔地起突”工艺技法,将这些题材与材料的原有形状巧妙地结合起来,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玉山的正面刻有乾隆皇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大方印,背面刻“八征耄念之宝”方印,下部还有长篇御诗及注文。此玉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是数千年来人们一直传颂的伟大功绩,大禹表现出的不畏艰险,改造山河的气魄,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玉山即取材于此,并依照清宫所藏的宋代《大禹治水图》临仿而成。玉山是由乾隆皇帝亲自筹划雕琢而成的,前后共耗费了十年时间。“大禹治水”玉山的雕成,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艺术中的无价之宝。
羊年的元宵节终于在年的喜庆祥和中姗姗走来了。昨日,夜幕刚刚降临,爸爸就驾车带着我们全家人去观灯。可是,一路上都没有见到花灯的影子,心情失落透了。可我的心里还是期盼着能有张灯结彩的场面。
“爸爸,什么地方能看到花灯?”我激动地问爸爸。“我也说不好,走着找吧,。”爸爸说得对,好大个绍兴,灯会一定数不胜数,走着看着,想想就让人兴奋。我圆饼似的脸蛋的紧紧贴在车窗上,寻找着暮色中的花灯,可半个绍兴转遍了,除了街道两旁零零星星的几个灯,大型花灯一个都没有。我好感失望,坐在车里一声不吭。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风趣地说:“妞妞,美的东西不只在眼前,回忆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呀!”于是,我兴致勃勃地给大家讲起了记忆中那个最美的元宵节。
六岁那年的正月十五,圆月当空。早早的爸妈就带着我倒广场上猜灯谜,扭秧歌,包汤圆。那时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傍晚时分,我们就步行去赏灯了。大街小巷锣鼓喧天,大型灯会随处可见。犹记得“劈山救母”“西天取经”“水帘洞花果山”等童话主题展灯是我比较喜欢的。还有很多都叫不出灯名的花灯只多看两眼就觉得美得令人陶醉。我坐在爸爸的脖子上随着水泄不通的人流时而涌这儿,时而涌到那儿,高兴得喊着叫着。至今印象最深的是“《二十四孝》大型彩灯,一幅一幅的画面是用泥塑雕刻而成的,每一幅都表达着孝敬父母的不同内容。爸爸妈妈给我讲解着图上意思,我虽然像听天书,但感到很好玩。现在我想起那年的特闹场景,只记得观灯时的兴奋不已和回家时的流连忘返。那是亮在我心中最美的花灯。
不知不觉,本来要话美文“闹元宵”,却一不小心写成了“忆元宵”。期待下个有花灯的元宵节吧!
正月十五月儿明,妈妈领我去看灯。
大宫灯,红彤彤,走马灯,转不停,
金鱼灯,摇尾巴,孔雀灯,开彩屏,
难忘的元宵节
我们每年都要吃汤圆,而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一家欢,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幸福的感觉就像汤圆里的馅一样甜甜蜜蜜,让人永生难忘!只要一家人能团圆胜过千千万万的礼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聚杯共庆,消除了新年的寂寞,这比无数个祝福都要温暖!
忽然,新年的钟声响起了,刹那间城市沸腾了!万支烟花直冲云霄,如银箭,如流星,更如一个个小火球冲向黑夜,它们划破黑夜,接着烟花交在一起,爆炸了,在天空中画出了一个个鲜艳的花朵,亮光交织在一起,为黑夜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然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入了我们的耳中,让来年的不顺在此时此刻消除,新年的到来从烟花的爆炸声中传递!
元宵节,融入了中华的情感的节日,让所有的人都永生难忘!
难忘的元宵节
今天,就是一年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这天要吃元宵、放烟火、舞狮子,非常有趣。
学校为了庆祝元宵节,决定在放学后组织我们观看舞狮子。一放学我们就冲向操场,只听见锣鼓喧天,一只黄毛皮、绿脑袋的狮子出场了。它做出各种有趣儿的动作,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突然,它猛的一下使出一招“海底捞月”,顿时四周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舞狮表演到此就结束了。
晚上,爸爸买回一箱烟花。我小心翼翼的用火柴点燃了引线,便屏息凝神的望着天空……“轰”一朵“菊花”出现在夜空,接着红、黄、绿等颜色的烟花陆续在空中绽放,真是绚烂无比。
放完烟花回到家,正赶上吃元宵,品着美味的元宵,回想着一天的趣事,那真是美妙极了!
新的一年来到了,我要在这个学期认真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
难忘的元宵节
以前过元宵节,都是在家里和家人团团圆圆地吃饭。可是今年不一样,我们在学校过了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元宵节前一天,学校给我们组织了包汤圆的活动。走进食堂,只见外婆先从锅里拿出一团已经和好的面团,抓在手里捏几下,把它捏得软一些。接着用双手把面团搓成长条,掰成大小均匀的圆球,放在衬着纱布的盘子上。然后,外婆拿出了猪油馅。一切准备就绪,外婆拿起一个小面团,给我们做起了示范。她先用右手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洞,一边转动一边把周围的面皮捏薄。接下来,外婆拿起一颗猪油馅,放进“小洞”里,又把封口捏紧,最后在手心里搓团。这样,一个精致的汤圆就做成了。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也来包汤圆,可是我的“小洞”没捏好面团都散开来了。我不灰心,再拿起一个。这次我认认真真地包,终于成功了。这是我第一次包好汤圆。
汤圆煮好了,我津津有味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可真是与众不同啊!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千言万语也还说不清,我今天就来说说我过的元宵节。
我们每年都要吃汤圆,而汤圆的寓意是团团圆圆一家欢,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幸福的感觉就像汤圆里的馅一样甜甜蜜蜜,让人永生难忘!只要一家人能团圆胜过千千万万的礼品,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聚杯共庆,消除了新年的寂寞,这比无数个祝福都要温暖!
忽然,“…咚咚咚…”新年的钟声响起了,刹那间城市沸腾了!万支烟花直冲云霄,如银箭,如流星,更如一个个小火球冲向黑夜,它们划破黑夜,接着烟花交在一起,爆炸了,在天空中画出了一个个鲜艳的花朵,亮光交织在一起,为黑夜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然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入了我们的耳中,让来年的不顺在此时此刻消除,新年的到来从烟花的爆炸声中传递!
元宵节,融入了中华的情感的节日,让所有的人都永生难忘!
难忘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吃完晚饭,就准备去铁人广场看花灯。刚一出门,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天空中飘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孔明灯,像满天繁星,随着风飘向远方。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去广场。
刚到广场,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我无暇去看满广场的彩灯,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孔明灯,它像一个没有充气的大气球,我和妈妈各提着孔明灯的两角,爸爸把蜡块固定在孔明灯的中心,点燃蜡块的四角,过了一会儿,妈妈那边松开了手,只剩下我提着孔明灯。又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孔明灯越来越鼓,里面的气体膨胀起来,可以自己往上升了,我就松开手,许下我的愿望,孔明灯带着我的愿望飞向高空。
放烟花的时间到了,随着一声声巨响,一条条火蛇飞向天空,绽放出了美丽的烟花。有的像钻石,有的像彩虹,有的像轮船,有的像汽车,有的像飞机。
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难忘的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全永康被笼罩在快乐中。其中,属迎龙灯最热闹……
于是我们决定,今晚去芝英看龙灯。果然名不虚传,龙的四周围满了人,把现场的气氛弄得更加热闹。哗,那龙大约长三十米,把整条街都填满了。龙身体的各个部分是用长凳连起来的,凳上有着两个红红的灯笼。每节两个,把龙装扮得威猛无比,更加逼真。
开始了,只见那龙身被举了起来,风摇曳着灯笼中的火。龙向前“飞”去,到了一家杂货店,那家店立即放起了烟花,烟花在天空中怒放,月亮在烟花的装点下,更加美丽。制造出一个魔幻气氛。龙头在那家店门口点了三下头,那家店的主人拿了一个大红包放在龙嘴里。哦,原来是想让龙给自家保个平安。正在这时,龙头一摆,呼地整个龙身被拉到了后面。人群一下子慌了,我也忙着跑。大家犹如受惊的马,疯狂的像四周拼命地跑去。啊,聪明的人会觉得很危险,而傻的人会觉得很刺激。我虽然不想当傻的人但是还是很刺激。
啊,迎龙灯真的很好玩啊!他让我们知道团结才有力量,就像迎龙灯一样,如果一个不用心,就会被拉走的。我们一定要用团结的力量战胜困难。
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也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闹花灯,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以吃元宵、逛花市、赏花灯、观礼花、猜灯谜,舞龙舞狮,来寄托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我们一家刚吃完团圆饭,爸就说带我去看花灯,我非常的高兴。傍晚,一轮明月已早早的升上了天空。几颗星星顽皮的向我眨眼睛。银白色的月儿随我一起逛花灯。我们一家随着热闹的人群来到花市。我认识的“小鱼儿”被爸爸顶在脖子上,她手里拿着荧光棒,头上带着红牛角,穿着红色的外套。脸上带着开心的笑容。
街道上,到处都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声,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
这时,几声巨响,美丽的礼花接二连三地在空中开放,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六月的雪,有的像满天的星辰,还有的像七彩的花朵。
夜深了,赏花灯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幸福,惬意的神情离开了。
难忘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在傍晚看见天上的月亮很圆,像一个白玉盘。妈妈说:“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节又称上元节。”
晚上,我们早早的吃了糯米、豆沙制成的宁波汤圆。我还知道一些关于汤圆的知识,汤圆圆圆的,甜甜的,代表我们一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的生活。汤圆又叫浮圆子,还叫汤团,也称为元宵。
吃了完宵,我们一家去看花灯,花灯五光十色。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可以说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山广场有许许多多的树灯,让我想起了几句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走近点,那灯就像金银财宝一样,闪闪发光。
元宵节的晚上,民心一片欢腾。沿着市民广场回家,我看见了龙灯、鲤鱼灯、大红宫灯、状元灯、八仙过海等数不胜数的花灯,心里非常欢畅。
祝大家元宵节闹的开心,闹的红红火火。
难忘的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人民广场。我迫不及待的走了进去。
那里人山人海,花灯也像开会了一样齐聚一堂。可热闹了。花灯让我看的眼花缭乱。灯有大的,有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是算金猪灯了。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吧!
金猪灯是用几根铁丝做的,身体是用几块金色的纱布做的。脸上还挂着几丝笑容。真可爱!它的样子好像跑步。金猪灯的猪尾巴上挂了张纸条,上面写着祝:全国人名元宵节快乐。
看完了引人注目的金猪灯,再去看看环保灯吧!
两只手从下面伸出来,旁边是树林和草地。还有一条O字行的“小溪”,“小溪”的水真是“清澈见低”啊。都可以当成一面镜子了哩!O字行的“小溪”里还有两艘竹筏,在饶着“小溪”转。我想,他们一定在看风景吧!
这就是昨天3月3日的最新消息!怎么样,很美吧!
难忘的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过完了元宵代表春节也就结束了。吃完早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心连心商场买汤圆,商场里人山人海,特别是冷冻柜前站满了老老少少在挑汤圆。有花生酱,豆沙酱,芝麻酱的等等。最后我和妈妈挑了芝麻酱的和花生酱的。在回来的路上爸爸还买了烟花,我也挑了两把握在手里放的小烟花。
晚上,我们一起来到爷爷奶奶家过节,爷爷奶奶早就为我们准备了瓜子,糖果,饮料,奶奶还包好了饺子等我们一起吃饭。晚饭后,爸爸就把烟花拿出来放在门口。爸爸用打火机点燃了引线头,只听见“砰”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仙女一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我自身也点燃了握在手里的小烟花,我一边跳一边手上转着圈圈,好看极了!
奶奶和妈妈在厨房煮着汤圆,我跑进厨房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在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节日名目和节日美食合二为一的情形,只有在元宵节才会出现。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京城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呢?老北京的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这一个个的疑问,让我细细的来为您解答。
元宵节及元宵节燃灯的起源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救下一个要投井的宫女,宫女名叫元宵,她因久居宫中无法见到亲人,整日郁郁寡欢。东方朔听闻原委,承诺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东方朔先在长安城里散布“正月十六火焚身”的传闻,引起了长安城极大的恐慌,大家都来求助东方朔。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让百姓把它送到皇宫之后便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皇上。
汉武帝拿起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令元宵多制汤圆分发百姓。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均可进城观灯,普天同乐便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食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又叫做元宵节。
老北京元宵节风俗
说起老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其主要囊括了以下五种风俗:
风俗之一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老百姓购买后,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
老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的元宵口味当然是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风俗之二 赏灯会 猜灯谜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区灯市口;到了清代,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的灯会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和厂甸。
按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富贵人家和买卖商户,都要张灯结彩,挂出颜色、形式不等的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花卉或飞禽走兽等各式图案。有的买卖铺户还要制作冰灯,如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有的人家还要燃放焰火,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除挂灯外,各个店铺还要在灯下挂贴灯谜,以供游人们来猜,猜灯谜北京话也叫“打灯虎”,买卖铺户还为猜中者准备了鲜果、小吃等奖品。
风俗之三 花会
灯会都在夜间举行,而花会则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售卖各种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等。
风俗之四走百病 摸门钉
旧时北京的妇女在元宵节还盛行“走百病、摸门钉”的风俗。妇女们结伴而行,由一人举香开道,其她人紧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谓之“走百病”,以祈求长寿去病;此外,妇女还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门钉,“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风俗之五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判儿”指传说中阴曹地府判官,其实就是用泥塑成空心判官坐像,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泥像内部是一个炉膛,可填煤二百余斤,生着火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出,煞是好看。“烧火判”一晚上要烧数百斤煤,这些煤都是个人、商号、京西煤矿捐献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元宵的天敌——袁世凯
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元宵节, 展示了大唐王朝元宵节的盛况。他在《十五夜观灯》一诗中写道:“锦里开芳宴, 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 繁光远缀天。”唐朝的首都长安, 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 却取消宵禁的限制, 以方便人民赏灯。在这难得的三夜内, 上至王公贵族, 下至贩夫走卒, 无不出外赏灯。以致于长安城里车马塞路, 人潮汹涌, 热闹非凡。 “ 别有千金笑, 来映九枝前。”写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 尽情歌舞游戏。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 自由地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宋代才子辛弃疾的元宵节, 让人回味无穷。在《青玉案·元夕》一词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异常热闹。宋代元宵张灯的日子, 自太祖开始, 增加为五天。皇帝们甚至标榜“与民同乐”, 在元宵节的晚上登御楼与近臣饮宴。因为放灯时间的延长, 商人莫不绞尽脑汁推出新型的花灯。猜灯谜活动的加入, 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的丰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时的元宵节就是“情人节”, 青年男女借出游结识新人或幽会, 让人流连忘返。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的元宵节, 光影摇曳含蓄动人。在《京都元夕》一诗中,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宵的热闹场面, “袨服华妆”, 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 “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 就连小孩子们也在街道上欢闹着。“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诗人用短短的诗句, 写出了元宵夜的盛世繁华, 表达了对元宵节的欢乐之情。
在中国古代,由于受封建礼教的约束,“闺女”直到出嫁是足不出户的,唐朝的首都长安,实施宵禁。但是在元宵节前后三天,却取消宵禁的限制,以方便人民赏灯,称为“放夜”。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这几天,姑娘们也可以成群结队的走上街头赏灯、猜谜。青年男女也可以趁此机会给自己物色伴侣。
在一些地区,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由于此晚男女无拘,可以同游共乐,也就留下了许多的爱情佳话。如:辛弃疾的词《青玉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这些都是元宵节晚上的场景。
所以说,与七夕节凄美的情人节不同,它是中国另一个具有热闹气氛的“情人节”。
吃过饭,我早早地乘坐公交车到动物之窗公园去,还没到公园站台,就远远看到公园门口人头攒动。好多辆汽车停在马路边。看到这个情景,我赶紧下车,走进公园,来到公园的广场上。扬州日报社小记者的横幅在空中随风飘荡。有带队老师在召集四所学校(育才小学、育才实验、扬大附小、梅岭小学)的小记者集合。
集合完毕,紧接着带队老师领我们来到动物之窗的大厅,大厅的墙壁上都是关于各种动物的介绍和说明,有不怕冷的动物、有趣的鸟儿、骆驼为什么耐饥……还没来得及细看,韦老师进来了,大家是一片欢呼,原来韦老师将给我们介绍元宵节的习俗。大家都举起相机拼命拍照,我被包围在人群中,既听不清讲话,又挤不到前面去采访,决定到外面的回廊去猜灯谜——这可是元宵节的一个传统节目。如此有趣的活动,又怎能错过呢?一条条写满灯谜的红丝带在风中飘扬。从刚一开始进大厅经过这儿的时候,回廊这儿就聚集了很多人,一拨又一拨,男女老少。有的沉思,有的浏览,有的欢呼,大家都非常自在地玩乐着……
我猜了一会儿灯谜之后,全体小记者来到广场空地上,这里早已为我们准备了更加有趣的游戏节目,滚铁环、拔河、比赛穿卡通人物衣服……
滚铁环是爸爸妈妈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我们大多数小记者都滚不起来,我也不例外。我最感兴趣的是拔河比赛,首先上场的是我们育才实验队PK育才小学队,我们育才实验队的同学精神抖擞,有的把头抬得高高的,有的紧紧咬着牙,我在绳子后面看不见前面,但也拼尽了全力,过了一会儿,我的手不知道怎么了火辣辣地,但是我不管,仍是用力拉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绳子一点一点向我们方向移动。旁边啦啦队的叫喊声一声比一声响,一声比一声快。 突然“耶!”的一声,我们育才实验队赢了。同学们欢呼雀跃,心花怒放。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即第一;“宵”,指夜。“元宵”,就是指岁首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即农历正月十五。
按民间习俗,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正月十五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借此欢度春节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元宵节。元宵节观灯的习俗始于东晋,而盛于唐宋。盛唐时期,国泰民安,元宵节来临,各地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灯会。五光十色的彩灯争奇斗艳,灯月辉映,夜晚如昼,一派节日景象,人们通宵达旦地狂欢。唐代诗人苏味临在他的《正月十五夜》一诗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嫁李,行歌尽落梅。金号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节盛况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唐代还有一首诗:“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平日足不出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时机与意中人来相会。
到了宋代,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南宋名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楼·元夕》一词中对元宵节作了如下描写:“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见当时庆贺元宵节的场面何等壮观!
明代,朝廷将元宵节张灯从三天改为十天。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灯会,把人们带入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拂地竹歌赛社神。不展芳容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宵。”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米圆子》诗云:“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元宵节除赏月、观灯、猜灯谜之外,还有吃元宵的食俗。元宵古称“白粥泛糕”,《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半宜做白粥糕”。正月十五吃元宵的食俗源于何时,民间说法不一。一是说,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长江,见有浮物于江面,捞取见之,色白微黄,内中包有红如胭脂的馅心,尝之味道甘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差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为浮果也,得之复兴之我”。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故以后每逢此日,昭王便命手下人用米粉仿制浮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馅心煮而食之。还有一种做法,元宵原来叫“汤圆”。汉武帝时,宫中有一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后人便以此宫女之名呼称“元宵”。
元宵的名称很多,且富情趣。唐开元年间有“家制米圆相饷,呼之圆宵”的记载。古人取月圆有团圆吉祥之意,称元宵为“团圆”。宋代诗人周必大在《元宵煮圆子》一诗中曰:“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宋人陈元靓写的《岁时广记》中称元宵为“圆子”。《大明一统赋》称之为“糖圆”。《武林旧事》称其为“团子”。旧时民间,因元宵是米粉制品,故叫做“粉果”;元宵时节月正圆,元宵形如月,即叫“元宵”;有人取月圆有圆满之意,称它为“圆子”。“汤圆”;圆宵熟后,因浮于水面,又被呼之为“浮子”、“浮圆”;生意人则为图吉利、讨口彩,美其名“元宝”……
到了近代,亦有与元宵有关的故事。民国年间,袁世凯做了大总统后心犹未甘,还想做皇帝,激起全国人民义愤,他惶惶不可终日。一日,他的一位姨太太闹着要吃元宵,话刚落音,“啪”!袁世凯打了她一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而成一大忌讳,遂下令改“元宵”为“汤圆”。后来有人为此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代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当时街上还出现一首民谣道:“共和国,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
如今,国安民有福,民富国无忧。太平盛世之下,元宵花色品种繁多,口味多种多样,与旧时大不同。元宵馅心有枣泥、果酱、白糖、芝麻、桂花豆沙、桂圆蜜饯、核桃山楂、桔羹可可、青梅瓜条、肉馅、菜馅……味道多异引人馋涎。元宵因产地不同,有南汤圆、北汤圆之分,风味迥异。南方是将糯米磨成水面,经搓揉纳馅,包成汤团;北方则是磨成干粉,经喷水、撒粉在竹匾里摇滚迭面。元宵有大小之别,大者状如鸡蛋,皮薄性粘,馅多味正,主味突出,香甜白嫩,咀嚼有劲,筋丝能扯6 cm长;小者似龟子,皮薄能窥见内中馅心,煮后白里透黑,小巧玲珑,中吃中看,芳香隽永。还有无馅元宵,配以蜜枣、桂圆、藕丁、桂花和酒酿,做成各色甜美,名曰“桂花酒酿元宵”,酒酿甜醇,桂花清香,质软滑润,甜美可口。
我国元宵闻名中外,四川的赖汤圆、郭汤圆,香糯入味,甘甜爽口;贵阳的吴家汤圆、毕节汤圆,讲究内馅,有玫瑰、附油、干菜、火腿等,质地细腻、馨香浓郁;长沙的德芳汤圆、姊妹汤圆、细柔力清,晶莹光亮;芜湖的正福斋汤圆,四色味正,细腻润滑。此外,还有重庆的心肺汤圆、上海的擂沙汤圆、合肥的荠菜汤圆、苏州的五色汤圆、广州的四色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凤梨汤圆……都是驰名的特色风味汤圆。
自古以来,人们把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看作是吉祥、如意、太平的象征。“一碗元宵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一首台湾民谣唱出了元宵节吃元宵的饮食文化新内涵,它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团圆和谐、幸福完美。
隔海连心远屿明,惊涛已过碧波平。
银花火树元宵乐,香瀚长流骨肉情。
【元宵节的作文】推荐阅读:
元宵节作文:快乐的元宵10-12
小学元宵话题作文:难忘的元宵09-15
元宵节的祝福作文11-10
写元宵节的六年级作文:元宵进行曲06-15
关于过元宵节的作文06-11
以元宵节话题的作文07-01
很难忘的元宵节作文07-09
写难忘的元宵节作文07-17
过元宵节的450字作文07-12
贵州的元宵节作文500字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