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摸底表(共5篇)
仁怀市民政局 关于农村危房调查摸底核查情况的报告
市人民政府:
根据省政府农村危房调查摸底督查组对我市五马、茅台、坛厂三个镇农村危房调查摸底情况抽查提出要求和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危房改造调查摸底复核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5月19日召集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村管所长、社会事务办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对农村危房调查摸底复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上一轮上报情况进行认真排查、核实,现将全市汇总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上一轮关于农村危房调查摸底(2008年4月17日上报数)为:全市农户136939户、危险房屋22160户,占总户数的16.1%。其中:一级危房13199(低保户1980户、分散五保户296户、困难户6045户、一般户4878户);二级危房7161户(低保户744户、分散五保户58户、困难户3137户、一般户3222户);三级危房1800户(低保户203户、分散五保户105户、困难户768户、一般户724户);
二、经复查我市实有农房总数136939户,其中:危险房屋共计21479户(含地质灾害292户),占农房总房数的15.69%,比上一轮上报数减少681户。其中:一级危房12758户(含地质灾害),其中:低保户2336户、分散五保户232户、困难户5846户、一般户4344户,比上一轮上报数减少441户;二级危房7162户,其中:低保户985户、分散五保户78户、困难户3083户、一般户3016户,比上一轮上报数增加1户;三级危房1829户,其中:低保户231户、分散五保户43户、困难户678户、一般户887户,比上一轮上报数增加29户。
三、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复查核实上报的情况来看,除极少数乡镇外,大多数在上一轮上报数据的基础上都有所变化,有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上一轮上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而有的则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房数减少的原因:一是由于调查时间紧,涉及面广,调查人员对政策的理解有差异,将部分住户在异地已建有住房,而原有旧危又没有拆除这部分列入调查上报;二是有极少数危房已进行改造;三是标准没有把握好,将不符合条件的列入危房调查。
(二)危房数增加的原因:一是由于调查时间紧,存在漏查漏报的情况;二是由于参加调查人员对评定标准认识上存在差异,有提高标准的现象,导致有的危房没有列入调查范围,而这次又将其列入调查上报;三是由于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我市受地震波的影响而产生新的危房。
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及时转报遵义市人民政府和市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遵义市建设局、民政局。
1 手术核查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个高风险科室, 是保障手术安全, 提高外科手术质量的重要场所, 如接错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纱布器械遗留体腔、电极烧伤、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压疮等。2001年美国Meir医疗电心进行了一项与手术期患者安全相关的多因素、跨部门的干预性研究。此研究发现的重大差错内容包括:患者错误、患者备历夹或病历夹中的病历错误, 无知情同意书或知性同意书错误, 无识别腕带或错误的识别腕带, 无识别标签或错误的识别标签, 未标记手术部位或手术部位标记错误等[2]。手术前、中、后的三方核对, 能最大限度地防范以上错误引起的医疗纠纷及事故,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医务人员的本身安全是个强有力的保障。我院《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 明确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的职责和细则, 按流程逐项核对,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了患者安全, 故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是手术室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2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核查流程
2.1 制定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由医务科制定明确核查者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三方 (以下简称三方) 明确三方共同核查内容、核查环节职责,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对其进行的任何医疗操作前都必须进行核对[3], 再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由三方签名, 归入病历保管。在实施初期, 我院规定每天上午9点, 由医务科和护理部联合到手术室督查, 现已形成一种常规化。
2.1.1患者核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
2.1.2 麻醉实施前核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手术知情同意、麻醉知情同意、麻醉方式确认、麻醉设备安全核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正确、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响等资料。
2.1.3 手术开始前核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手术、麻醉风险预警: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麻醉关注点、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情况, 是否需要相关影响资料。
2.1.4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核查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手术用物清点、手术标本确认、皮肤是否完整。各种管路:中心静脉通路、患者去向等。
2.2 核查流程
2.2.1 接患者时
由手术室护士与患者所在科室护士依据手术通知单及病历与清醒患者共同核对, 儿童、昏迷及神志不清患者通过“腕带”及陪护人员进行查对。手术部位与标识, 清点交接术前用药和病历、影像资料及患者个人物品。
2.2.2 实施麻醉前
巡回护士与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查患者所有资料。
2.2.3 手术开始前
切皮前由洗手护士叫“暂停”, 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核查患者所有资料。
2.2.4手术结束前关闭体腔前
手术医师宣布实施手术的名称、放置引流情况;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关闭体腔前后共同清查核查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 将结果报告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 并及时完成清点记录、签名。
2.2.5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室巡回与器械护士主持核查患者所有资料。实施核对时, 必须由三方共同完成, 缺一不可。三方确认无误后, 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相应位置上签名。
2.2.6 患者回病房后
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将患者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床边交接, 详细交接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前的生命体征及中用发生的各种情况, 并对此手术并发症的防范, 提出建议, 双方确认达成共识, 在《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单》上签名。
3 体会
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 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手术安全核对工作是安全完成手术的关键程序之一。我院实施的《手术安全核查》明确分工, 责任到人, 特别是加强了薄弱环节的核查, 从而防止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手术安全检查表》的应用, 包函了风险防范意识及全员参与的理念, 培养了医务人员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保证了手术患者和器械设备安全, 加强了手术过程的环节质量管理,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4], 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保障。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院将进一步细化并合作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和流程, 有效保障手术安全, 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从而杜绝差错或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ila 1F.lmpuoving patient safety in the operating room:les-sons from theaviation Industry[J].Nat clin pract vrol, 2008, 5 (6) :289.
[2]Edna Z, Yossi N.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正确的部位—一项多因素、跨部门的干预性研究[J].麻醉与镇痛 (中文版) , 2008 (4) :1-5.
[3]张军华, 武大林,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12) :10-11.
【关键词】 手术安全;核查实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7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22-02
手术室是医院手术治疗的重要运作部门,其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病人的安危[1]由于手术室工作特殊、工作节奏快、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和错误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伤害,因此加强手术安全核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程序是保證手术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我院于2010年起在手术室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由主管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病人出术室前,不同时段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进行核查,现将实施方法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手术安全检查由巡回护士监督执行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我院的《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由手术室统一发放的,此表格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手术日期和手术名称等详细内容。
1.2 手术病人均应佩戴清晰的腕带标识并且做好手术部位标识,以便检查识别患者身份,核对手术部位。
2 实施内容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医护人员所进行的所有操作都必须进行核对,不同时机、不同内容的核对,必须有不同部门的人员来主持,其他部门的人员配合完成。
2.1 第一次核查 麻醉实施前必须有具有相应级别的手术医师到达手术间后,由麻醉医师主持,与手术医师及巡回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和标识、知情同意、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业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三方共同确认,并且麻醉师签字。
2.2 第二次核查 手术结束前:切开皮肤前,停止所有活动,暂停一分钟由手术医师主持并由手术医师说出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检查结果,三方共同确认,并由手术医师签字(术后)。
2.3 第三次核查 手术结束前,由巡回护士主持再次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清点手术用物、手术标本确认、皮肤完整性检查、动静通路、有无引流管、尿管,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检修,病人去向等检查结果三方共同确认并由巡回护士签字。
3 应用体会
3.1 明确责任 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由于没有书面依据,在加之工作任务的繁忙,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很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另一方面,对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没有明确的核查要求,核查时容易完全依赖手术护士,实施安全检查后术中医护人员相互提醒,可避免发生手术错误并且可以明确每个医护人员的责任。
3.2 强化团队协作精神 1967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推动下,首先出现“手术团队”的概念,指出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是团队不可缺少的成员,[2]安全检查,三方共同参与,大家可以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培养了医护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3.3 促进医患互动 鼓励患者参与核对全过程,增强患者的主观意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核查,从而增强了核查的准确性。
总之,手术安全核查的实施改变了以往核对的口头执行,使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进一步得到落实,使手术室护理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并且有效提高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对患者核查的准确性,为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要严格执行每项安全查对制度,抓好各个环节,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把安全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更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14-16.
申请人:____________、姓别:______名族: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经营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经营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前是否已开业:______________、开业时间:__________
经核查、以上情况属实
申请人签名:____________年月日 核查人员签名:____________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选取2009年8~9月吉林省肿瘤医院为手术患者实施安全核查的100名医护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医护人员认知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推行背景了解、手术安全核查必要性认知、手术安全核查表实施方法评价。
1.2.2 研究方案
一对一地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 先向调查对象说明此研究的目的, 当场以个人方式进行填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共100份, 有效率100%。其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问卷30份、麻醉医生问卷15份、外科医生问卷55份。
2 结果
2.1 医护人员对安全核查表推行背景认知, 见表1
2.2 医护人员对安全核查表实施必要性认知, 见表2
2.3 医护人员对安全核查表实施方法认知, 见表3
3 讨论
(1) 如何确保手术的安全一直是中国卫生部关注的问题, 也是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随着外科的不断发展, 手术大量增长, 使得这种挑战变得更加严峻。发生在患者个体的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不仅是患者的灾难, 也是医务人员的灾难。2007年, 中国医院协会推出八项“患者安全目标”的医院考核项目, 绝大多数医院也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定了各自的规范化标准, 在核对信息, 手术物品方面都有规定, 但其中仍存在医护人员对此背景认知不够的问题。
(2) 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安全核查, 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实施。现代手术室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系统, 装备先进, 布局合理, 保障可靠, 使得许多领域的疑难手术得以安全开展。但是, 所有医疗过程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 而且贯穿始终[3]。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疗环境变化, 患者维权意识增强, 使手术室存在各类医疗风险。
(3) 手术安全核查过程中暂停核对的方法临床医生与麻醉医生认同度低。中国医院协会推出八项“患者安全目标”的医院考核项目, 其中之一就明确提出:“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要求皮肤切开前暂停手术,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共同确认患者身份, 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体位和对手术风险预测。外科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成功, 外科医师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 通过术前评估做好手术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准备至关重要[4]。以往外科医师更习惯在病房做好术前各项风险评估, 而手术部位、手术体位的确认是由医护人员在为手术病人摆放体位时已经检查确认。对麻醉前及切开皮肤前暂停手术进程进行再次核查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提出质疑, 并表示十分不理解, 认为此行为是多此一举。
(4)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表认知度较高。2007年卫生部下发《医院手术部 (室) 管理规范 (试行) 》文件中, 第三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手术部 (室) 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 密切合作。以患者为中心, 保证患者围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 一些医院相继推行WHO规范的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推行的同时更多的工作由手术室护理人员来引导、组织、实施, 这样就存在着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对此项工作认知度低, 而误认为这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不改变以往工作习惯只是复制文件造成实施效果不佳, 从而不能达到效果。
(5) 医疗机构应通过有效地干预模式使三个团队人员合作。调查显示三个团队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认知度差异较大, 因而在三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执行时偏差, 无法按照核查表中内容逐项落实。因而医疗机构应在实施过程中收集临床数据和个体差异资料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行动干预并评价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及干预后安全核查表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筱华.护理风险与护理过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赵学彬, 马智群.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护理学报, 2006.
【核查摸底表】推荐阅读:
摸底调研方案07-02
摸底排查工作方案09-20
2019唐山高三摸底考试06-10
人员摸底调查表06-21
社区矫正人员摸底排查11-13
儿童摸底工作总结11-21
农村留守妇女摸底调查12-02
核查报告07-20
编制核查总结12-22
小升初语文的摸底试题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