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精选11篇)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1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各部门对音体美等学科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和要求,积极配合各部门开展工作。本学期按教研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和上课的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并努力开展好“创设情境能力、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两个专题的探索,在学校“抓基础、展个性、求创新、育英才”的办学理念下,凸显“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育人特色,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通过教研活动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本组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是一个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品德五科综合的教研组,由十一名教师组成。其中体育教师四名、音乐教师两名、美术教师三名、信息技术两名、品德一名;师资力量雄厚,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能够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重提升素质,特色发展,以教研促教学。

三、重点工作:

1、认真学习初中新课程标准,掌握其性质和基本理念,明确本课程的总目标。

2、全面执行音、体、美等学科教学基本规范化要求。

3、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生体育课出勤考核。

4、加强组内公开课、展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等研讨活动及传帮带工作。

5、认真组织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工作,加强对两操的管理。

6、认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设课堂情境”的研究和实践。

7、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各类比赛和竞赛。

8、整合的教学资源,拓展我校传统体育项目。探索丰富多彩、科学安全的文体课活动模式。

9、组织和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竞赛。

四、具体工作:

1、制定教学计划、岗位练兵计划、课外活动计划,认真进行教学设计、进行集体备课、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及日常工作。

2、认真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手抄报练习,参加学校的手抄报大赛。

4、为迎接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进行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

5、认真落实集体备课、读书笔记、反思、案例。

6、完善各自的教育博客。

7、认真撰写“教学论文”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2

那是在草长莺飞的三月, 我们全镇十多位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聚集在中心校的教科研论坛室, 等待着“校本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始。所谓主题教研, 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组织序列化研讨活动的教研, 而中心主题必须来自教师的教学实践, 且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窗外阳光明媚, 室内议论纷纷。

的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给课程的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门集科学、技术、社会、学科、人文内容为一体, 以实践学习为特点的崭新的综合课程, 按国家课程要求, 它的实施要求以主题的形式、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性领域和其他非指定领域。这四个领域不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内容, 而是实践或活动的方式, 如研究、服务、调查、劳动、信息实践等。所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指导老师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所规划的主题、学生活动的主题和学生活动的课题需要, 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实践活动, 使各领域得到有效整合, 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然而, 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必修课程又是一门没有现成教材、没有专业教师、没有课程标准的“三无”课程。在我们许多农村小学, 让学生综合、探究的课程资源相对贫乏, 既没有完备的设施和器材, 以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也没有大量的书籍和电子读物, 供师生查阅、收集资料;更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因此, 在实施的过程中, 问题就一个接一个地随之而来:没有活动资料, 没有操作方案, 教师如何综合, 怎样组织?学生怎样实践, 到哪里去实践, 如何开展活动?……这一个又一个来自课程实施第一线的困惑, 老师期待着能通过教研活动给予解决。

教研活动开始了, 教研大组长宣布:“我们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研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将视角放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 但教研活动的形式有所改变, 不是听课、评课, 也不是听专家讲座, 而是先出去走走看看……”组长的话还没讲完, 下面的老师就已欢呼起来。

我们首先来到了斗门老街。老街很长, 沿街一路由东往西走, 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破旧的两层小楼, 错落有致, 窗上的雕花、斑驳的柜台、杉木的板门, 无不向世人诉说着“千年老街”曾有过的辉煌。老街上没有年轻人的喧哗, 一路行来, 遇到的多半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一把破旧的藤椅, 悠闲自在地坐在家门口, 老人们享受着初春的暖阳。老街上没有酒楼, 只有茶店。茶店摆设十分简陋, 一口大灶, 四张方桌, 几条板凳, 店内光线昏暗, 茶客了无踪影。“没有什么生意了, 住的人太少, 并且都是老人。”老板淡然地说。老街现存建筑的残旧, 正是一些导演看中这里的原因, 《围城》《少年周恩来》《鉴湖女侠》《绍兴师爷》《绝处逢生》《冬至》等影片都曾在这里拍摄。

在“砰砰”的弹棉花声中, 在“叮叮当当”的补缸声中, 我不由地责问自己: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好的课程资源, 为什么不去加以开发利用呢?我一定要以这条千年老街为主题, 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方案, 让学生也走进老街, 让他们在老街拍照、画画, 与老人聊聊天, 和小孩做做游戏, 抚摸一下那古老的排门, 亲触一下那长满青苔的石板路, 让他们了解斗门老街的古朴建筑与历史故事, 感知老街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 还可以做做老街建筑保护方案研讨会, “老街风情半日游”方案讨论会…… (注:后来这一想法就有了《梦里水乡———斗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方案指南之《老街风情》。)

在对老街的遐想中, 我们又来到了全国文明村———上窑村。走进气派庄严的村庄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高大的香樟, 一幢幢漂亮的别墅。在村委宽敞的会议室里, 我们听取了金村长关于上窑村发展历史的介绍, 观看了《美丽村庄———上窑》的VCD片, 当时在场的一位老师说:“我有机会一定要让学生到这里来走一走, 让他们感受一下家乡的新变化、新气息。” (注:在斗门镇举办的市属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上, 傅宏芳老师就以《美丽村庄———上窑》为活动方案, 上了一堂展示课, 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这真是一次特别的教研活动。整个过程, 老师们在开放的活动环境中, 在宽松和谐的教研氛围中, 通过收集信息、观察、调查、采访、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探究与学习, 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真正使自己成了教研活动的主人, 找到了教研的乐趣。也许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 所以更需要这样开放型的、主动参与型的教研活动, 正所谓“特别的教研献给特别的课程”。

当我们乘兴而去、满载而归, 再次集中在教科研论坛室时, 已近下午四时, 可老师们却没有一点不耐烦, 而是像小朋友春游归来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这次主动参与式的教研活动, 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愉悦的心情, 更是一种方式上的转变, 一种观念上的更新。这种主动参与式的教研, 使老师们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次教研活动仿佛拨开了我们眼前的那层云雾, 让我们一下子发现了我们的身边原来有这么多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 如, 有关家乡名人的、特产的、传说的, 仅“实践有基地”这一块, 就有“历史悠久的袍谷古文化遗址”“古色古香的斗门老街”“荷湖大桥———农村发展的见证”“变迁中的三江闸”“万亩蔬菜大棚”“风光秀丽的世纪街”“袍江高新科技创业中心”“镇敬老院”等等。

有了课程资源, 当务之急是编写一批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 结合本镇的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 体现综合与探究, 便于操作的活动方案。当然了, 老师们很乐意为之。

后来, 在教研大组的引领下, 先后经历五次不同专题的征集工作, 终于编写了校本资源库丛书《梦里水乡———斗门》之《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方案指南》。该书内容涉及梦里水乡、缤纷生活、家乡特产等十大模块, 有四十余篇活动方案。就这样, 我们的教师有了一批可借鉴、易操作的活动方案, 使教师知道综合什么, 懂得怎样去综合, 哪里去实践。当然, 《方案指南》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资源, 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自主构建的。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3

一、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保证活动课程有序实施

教研组是学校保证学科教学有序推进的最基础的教学团队,没有教研组,学科教学就会缺少主心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单一,课程涉及面广,与多种学科相关;课程实施中,活动时间与空间多变,活动可以在一节课里完成,也可以在一个学期里完成,甚至更久;活动可以在校园里进行,也可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必须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由教研组的统一部署和协调管理。

2003年9月,我校在全市实施新课程的初始阶段,就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学校决定把原来信息技术教学、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教研组进行改造和重建,组成了包括信息技术、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不久,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行了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教研组向全市各校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介绍了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把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牢牢地定位在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上,具体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一)教研组成员经过努力能达标的工作计划(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

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课程中提出的信息技术教学,劳技教学,与音乐、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等。这些活动计划,都是教研组所能直接管到的,也较易操作。计划的制订既要按照国家指导纲要的意见,又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各种活动资源,并拟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教研组成员要指导学生去具体实施,最后帮助学生完成活动评估。8年来,我们在学生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已整理出150余项课题,有些已经把成果转化改造成为校本课程。

(二)由教研组提议校领导课程小组部署制订的工作计划(学校层面的工作计划)

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有些活动光靠教研组是无法完成的。对此,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由教研组提议,请校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制订全校性的工作计划。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教研组主动配合学校各部门(教务处、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等)、各学科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二、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除了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外,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学校各部门、各教研组的支持和配合。

(一)课程管理

1. 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的实施

这种管理既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学校校长的办学意志,又能很好地理顺学校各处、室,各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把学校的办学意志顺畅地贯彻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各备课组,直到每个师生。实践证明,由“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来统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实施,不失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课程管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需求,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需求和过程作必要的跟踪,其目的正是为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提高活动的成效。因此,教师要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随时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指导计划、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学校教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所以,教师要能结合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并实施多元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策略。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要营造一个让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的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和操作程序,没有现成的最好的模板,它需要教师、校外专家、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乃至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多方协作、彼此学习和共同研究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对个别教师或者少数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尽管个别或少数教师会“先行一步”),它需要的是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我校为每个年级制订了每学年的课程计划,并为学生所取得的活动成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学校规定每年4月份一个月为学生研究成果汇报、交流活动月。为丰富活动月活动内容,从中穿插相关专题讲座。

(二)学生管理

根据国家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结合学校这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教研组提出了让学生和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3个“1”,学会“2+1”。

3个“1”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年都要听1次专题讲座,参加1个课题研究,参加1项社会实践活动;“2+1”是指每个学生要学会2项体育技能,学会1项乐器演奏。学习要有计划,最终还要有评价。3个“1”和“2+1”要求的提出,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当前,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把学生综合素质列入中考成绩总分的一部分。我校由于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把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都如实地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手册中,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分有据可查,所以这些管理办法也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教师管理

学校明确每个教师通过培训必须达到“一主一副一课题”的目标:“一主”是指教师具有的专业课知识和能力;“一副”是指教师应具有的非专业课知识和教学能力;“一课题”是指要求教师每年指导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学校还把这一培训要求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之一。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使全校教师很快具备了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就有了保证。此外,培训内容还包括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由于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措施落实,考核考量得当,保证了教师的培训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工作由教研组拟定计划,上报学校后由学校安排时间进行。

三、以教学科研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综合实践教研组计划 篇4

2012.3~2012.7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综合实践课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特制定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计划如下:

一、工作思路:

(一)加强学习,提升新的课程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观念和课程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本学科的教师要加强学习,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性质、目的和意义,使工作目标明确、操作正确、效果明显。本学期将通过自习讨论、专题研究等形式组织广大教师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二)加强课程研讨,整合资源优势

研究的议题主要是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探讨以小组为单位的主题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专题研究,共同探讨课程的有效实施,整合各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在协作和交流中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关注师生需求、促进师生发展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课题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及竞赛,在交流中增知,在实践中长才,注意积累综合实

践活动的典型案例,丰富本学科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校本课程结合,从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出发,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真正兴趣,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四)完善课程管理、抓好课程实施

要认真及时积累有关资料,对于老师,主要是实施方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和专题性总结等实施过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资料。

三、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学习新课程理念。

2.制定并贯彻教研工作计划

四月份:

1.进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阶段。

2.开展综合实践专题研讨活动。

五月份:

1.课题研讨活动,围绕课题谈谈活动中的得失。

2.征集综合实践活动典型案例。

六月份:

1.新课程研磨

2.听课评课

七月份

1.进行资料汇总,对学生进行考核及综合性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教研组计划 篇5

二、工作目标: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根据班级实际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各年级指导教师可集中备课,相互交流,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三、具体措施:

1、制定计划。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组织活动。本学期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按长短线结合的方式推进。各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3、自主学习。继续重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使全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4、研讨交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为一主题,进行专题活动。通过多种学习形式,使组内全体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具体安排

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参加对象负责人初定周次初定地点

主题系列化内容

精心设计核心任务,有效落实学本课堂制定教研组计划全体综合实践组老师吴素慧第3周实验室

教学研讨第3周实验室

科技园实践活动 第4周科技种植园

集体备课(一)第7周实验室

集体备课(二)第9周实验室

科技园实践活动 第10周科技种植园

科技园实践活动 第12周科技种植园

集体备课(三)第14周综合实践活动室

研讨课:强力电磁铁的展示执教者: 第15周综合实践活动室

展示课:运动与设计执教者: 第15周实验室

组内读书交流 第18周研训室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6

研讨下考,进修下考,抓根本,抓落实,帮忙每位先生寻觅进修的兴趣,建立进修的决定信念,指导先生迷信供知,没有腻烦,不当协,没有抛却,争夺让每一个孩子皆能有最年夜的冲破。

2、教研组近况解析

今朝下中部理科教研组共有10人,语文3人,英文3人,政治2人,汗青1人,地舆1人,有以下特色

1、萎靡不振,富有抱负,勤于研讨营业,先生闭系和谐。

2、当真进修新课程理念,爱岗敬业,实抓实干,有着猛烈的朝上进步精力。

3、10人春秋老中青连系,相互彼此领会,颠末整开交换,已构成一收有着粗诚互助气概的步队

3、任务方针:

晋升下理科教研气力,研讨下考,操纵我校先生教情,抓下中先生根本,帮忙每一个先生建立进修的决定信念,稳步晋升先生教科素养。

4、重面任务:

研讨下考,存眷会考,抓根本,抓落实。

5、根基任务:

1、下一路初年级本教期中注重新课程讲授,教员要堆集合适新课程请求的教案,讲授中渗入我校进步前辈理念,挨制富有特点的讲堂,做到有研讨、有勾当、有功效。

2、下两地舆战汗青教科建立会考认识,从开教第一节课起头当真落实会考考面,每周停止会考模仿试题的练习,做好培劣补好任务。争夺合格率战优异率单丰产。

3、下两政治按照每班特色果材施教,理科班的先生渗入下考认识,提早停止下考才能的培育,文科班战韩语班落实根本常识,提早做好会考备考任务。

4、研讨下考,落实本组每位教员的下测验题研讨战做下考题环境,按期停止下考研讨,大师集思广益。下三教员当真停止一轮温习,依照下考才能请求落实根本、培育才能。

5、展开地下课,本教期每人至多一节地下课。当真客不雅停止评课活1动,实正做到经由过程听课评课勾当,让每个教员皆有收成。

6、做好传帮带任务,让年青教员能较快发展。

7、弄好下中理科教科的研讨性进修,探讨先生进修纪律,对先生赐与耐烦主动的指导,具体记实好研讨进程,并注重搜集功效。

8、鼓动勉励分层教诲,解析各班先生环境,寻觅培劣补好的有用渠讲,让每一个先生有进修的决定信念,帮忙先生体味进修的兴趣,包管每一个先生有所前进,有所收成。鼓动勉励多种情势的功课,用多种体例评价先生。

9、重视对测验的当真解析。要具体到小我,测验事后必然要有针对性的讲评战持久跟踪计谋,有的放矢,果材施教。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7

第一步:开题指导课——“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堂链接]:执教《安全伴我行》开题课的是一位年轻老师。她巧妙地创设情景, 播放了一组她特意拍摄的学生身边的安全隐患照片。这勾起了孩子们对“安全问题”的探究欲望。然后, 教师请在生活中曾经意外受伤的两位同学讲述了“负伤”事件。这些真实事例大部分孩子亲眼目睹过, 随着两位学生的讲述, 同学们都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现在感觉还有些后怕呢。同学们在“受伤原因”、“怎样避免伤害的办法”等问题探讨中, 话匣子被打开, 思路被拓宽。经师生们的共同整理, 最后确定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大搜索》、《寻找校园不安全行为及对策》和《意外受伤后的自护自救办法》等探究小主题。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和激情, 相信课堂之外的真正探究也会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

解读与反思:

这是一堂比较开放的开题课。简洁的教案设计, 自然的过渡语, 到位的课堂评价, 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拉开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序幕。回顾这堂开题课, 没有精彩的包装, 没有华丽的课件, 没有热闹的高潮, 可是它的朴素和真实正是让人感动。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 由他们自己作主, 自己创设生活场景, 自己选择研究主题, 自己设计活动方案, 这个过程是主动的、快乐的。

首先, 学生兴趣的激发对于综合实践的开题课来说很重要。课堂中, 执教老师紧紧围绕“安全”这一主题展开, 为实现预设的目标, 教师创设了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情境, 来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 这个环节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毕竟“安全”问题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大家还是比较有感性的认识的。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唤起学生的兴趣, 在平时也要注意对学生选择主题兴趣的培养。因为这不仅仅是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培养学生对选择主题的兴趣其实也是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体现教师在帮助学生完善其自主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 而不是代替学生选择。因此, 笔者认为培养兴趣比注意兴趣更重要。

当然, 教师激发了学生兴趣, 把选题权逐渐交给学生的同时, 也不能撒手不管、听之任之。如在抛出了“安全伴我行”这一大主题后, 在没有任何指导和铺垫的情况下直接将选题权交给学生, 来让他们自己提出小主题, 所以一开始课堂上出现了片刻的冷场, 好在这位教师很有教学机智, 马上自己作出了示范, 提出了“校园设施安全隐患”、“游戏中的突发事件应对”、“路边摊饮食安全”等小主题, 学生的思路霎时被拓开, 更多的小主题在现场生成。所以, 在学生初步学习选题时, 教师可设计准备一些有代表性的课题供学生选择, 教师仅提供参考, 采用这种方式将活动课题的选择权移交给学习的主人, 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减轻了学生对定题难的困惑,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在开题指导课中, 教师的导是必不可少的, 它应该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

第二步:方法引领课——“弦弦掩抑声声思”

[课堂链接]:第二节向我们展示的是方法指导课——设计一张关于校园安全意识的调查表。《校园安全意识的调查》需要教会学生怎样设计问卷、调查中应注意什么。课始, 老师问学生:调查问卷我们第一次亲密接触, 你们打算怎样入手?学生说, 模仿呗!于是乎, 学生忙碌开了:有的从网上收集来的, 有的是从报纸上剪来的, 有的从语文、数学书上找来的……通过学生动手收集、整理, 学生对问卷形式有了整体感知, 对问卷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问卷设计是重点也是难点, 她一边多媒体出示样卷调查表, 一边问:想想看, 你们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当然也有制约学生“瓶颈”的时候, 教师应进行适时的点拨和指导, 将“难点”以步步分解, 给学生一个“台阶”。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角色定位, 使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最后一个环节, 教师通过学生的模拟表演——采访学生, 通过学生的采访, 让学生发现采访时的困惑, 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为体验活动实效性奠定了基础。“让课堂成为课外延伸的主阵地”, 看似平淡的设计, 恰恰很能体现出教师的聪明智慧。关注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鲜活的课堂教学生态, 不难领悟出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解读与反思:

“于细微处见精神”, 关注细节, 尊重细节, 剖析细节, 是当前我们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一个全新视角的独特空间。在这节方法指导课中,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生活去选题, 通过自己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及研究寻求问题的答案。这对于知识结构、社会经验等方面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显得极不适应, 甚至感到茫然。因此, 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 很需要教师根据主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和出现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方法。

有点遗憾的是, 入环入扣的设计, 虽然听来井然有序, 但总觉得课堂缺乏了点什么。如在《校园安全意识的调查》这节方法指导课中, 如果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 发现许多未知区域的内容, 然后生成有关怎样设计问卷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依照学生的需要来解决他们的难题, 可能更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至于问卷设计的卷首语与结束语比较简单的问题即使学生提出来, 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通过实践尝试, 初步得出了方法指导课的基本模式:感悟 (收集资料) ——构建 (问卷的构成及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 ——模块 (掌握理论的操作方法) ——体验 (模拟场地进行情景体验) 。这样通过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才不致于学生的盲目实践。

第三步:成果汇报课——“大珠小珠落玉盘”

[课堂链接]:《安全伴随我成长》的成果汇报课如一道盛宴, 活动成果琳琅满目:你看!调查采访组写成一篇篇调查报告, 一边阐述一边用DV回放着采访的过程;艺术创作组有的创作了漫画, 有的设计小报;自护自救组, 他们不但掌握了大量的安全知识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拷问, 还现场教给大家自护自己的应急办法;表演组呢, 将身边的安全隐患用朗朗上口的快板方式展示。经过学生考察、体验、探究、创作, 一系列的活动中, 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了, 自护自救的能力提高了。

解读与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交流是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汇报课的教学目标与其整个活动中的地位、意义。这个活动过程, 他们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总结为成果, 并利用课堂平台展示出来, 汇报收获, 阐述观点;要向其他小组学习新知识和方法, 提出疑问;也要倾听其他小组的汇报, 评价他人等。这个过程是大家分享自己实践成果的过程, 也是学生的能力、情感、知识得到提升的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过程取向的, 它强调学习者与具体情景的交互作用, 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展示成果, 验收预设的目标的实际情况, 更要关注在活动过程中以及因活动情景需要所生成的新主题。如在这次成果汇报中, 总结了学生的活动表现后, 教师让学生交流了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这是一个很好的收口。因为成果汇报课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表演舞台, 它只是一个活动的阶段性总结。综合实践活动是可持续发展, 安全教育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 实践还要继续, 安全意识应常抓不懈, 执教老师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延续——下发《金点子行动卡》:“上了今天这堂课后, 你会感到安全教育活动永远没有结束。接下来你又有什么特别想去实践的行动呢, 请把它写下来。”学生填写行动者姓名、行动方式、行动内容、行动目的及行动方案。通过学生填写表格和交流互动, 教师敏捷地捕捉到学生交流中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点燃, 使其成为宝贵的再生资源。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环节, 却让课堂因此而璀璨无比。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8

“行动计划”就德国未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科研合作的目标和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描述,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包括:如何有效地开展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合作、怎样为应对全球挑战做出更大贡献、如何通过高科技战略等机制平台开发新的创新潜能等。针对不同国家和区域的优势和特点,行动计划分别制定了特定的合作战略,就德国在哪些领域可以开展互补合作进行详细阐述。“行动计划”还选取了30个成功的国际合作样本进行展示,如在亚马逊盆地实施气候监测、建立亚撒哈拉地区健康研究网络、与美国合作开展再生医学研究等。

德国在创新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有很好的基础。据统计,德国科学家发表的科研论文中有近50%在国际合作中完成;德国出口产品产值中有近30%在国外取得;2002年至今,受资助在德国研修的外国科学家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超过3万人。

未来,亚洲国家将是德国开展创新科研的重点区域。根据预测,2014年亚洲国家的科研经费支出总额将达到6320亿美元(约合3.9万亿元人民币),而欧洲国家同期总支出为3510亿美元(约合2.2万亿元人民币)。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9

结合本期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综合组本期将进一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课程改革和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强化队伍建设,发掘师生潜能,继续发扬全组齐心协力,有事大家共同承担的优良作风,承借学校新理念的东风继续努力、奋斗,争取创造佳绩。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意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教材为载体,探求实施新课

标的新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校本教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研目标和任务

我校综合教研组包括英语、信息技术、科学五门学科。活动安排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既安排课堂实践,又有理论学习。

1、各教师立足本学科阵地,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加强教学方法研究,重视学生学法指导,提高四十分钟教学效益,使学生全面、全员、全程、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2、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创新学习的案例,并多撰写论文和教学体会,多,争取每位教师有一篇以上的论文或教案在县、市一级以上评比或业务刊物中获奖或发表。

3、英语教师团结合作,发挥特长进行英语辅导,做好学校的形象工作。

4、组内各教师应明确本学期主攻目标:

(1)英语教师要密切配合,结合学校安排,积极参与特长组的训练,争取在全校节目展演中取得好成绩。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教材,因地制宜,特别要注重口语的训练和日常用语的积累,让学生为今后高一级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首先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坚持把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言行放在首位。继续完善、深化思品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进一步探研“趣--情--理--行--恒”五字教学法,既坚持引以为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学方法,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附诸于实际行动,可举行如“比思想,见行动”等学生活动。其次要着眼于提高小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素质,要求面向全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学中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要注意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以增强学生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直观、易懂,应多采取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多开展以老师为主的演示实验和以学生为主的分组实验,激发学生了解自然、探研自然的兴趣。

(4)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向学生传授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应用能力。

(5)科学组教师要进一步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要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制订适合本组实际的工作计划,确立工作目标,扎实地开展教学、教研与特色、特长教育等工作。

2、各教师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制订教学计划。正确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效益观,以新观念实施新教材。

3、学科小组与综合大组有分有合,“以学生为本”落实教研活动。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以“新课程新理念”为指导,做到上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实效性高;本着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标评课,讨论有重点、有主题。

4、各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培养,积级参加进修,加强理论学习,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5、英语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带好特长生,认真上好、准备好每节兴趣课和假日活动,做到期初有计划,期终有小结,活动有实绩。

四、主要工作、活动安排

1、加强听课学习,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并要进行客观地评课。

2、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出自己本学科的特色。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坚持写教学札记,不断总结并提高。

3、强化继续教育,增强自身素质。(1)结合教导处及德育方面的工作安排,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认真总结,积累经验,教师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勤做笔记、勤于反思、勤写体会。(2)充分运用用远教资源于工作、学习中,并做好记录,完成远教资浏览记划表,期末撰写有关远教资源运用的经验论文一篇。(3)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对要求的继续教育任务要按时高质的完成。(4)经常收看互联网上一些课堂实录,还可以走出去、请进来,多向他人学习。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课堂的常规检查,从备课、上课、布置与辅导作业、辅导学生着手,把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恰当选择并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方法“一主多辅”,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5、每个单周三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教研组统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看教学录相,组织听课评课,撰写论文,交流论文,工作总结等。

6、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办公室工作安排,充分运用用远教资源于工作、学习中,并做好记录,完成远教资浏览记划表,期末撰写有关远教资源运用的经验论文一篇。

7、其余活动以学校和教导处具体安排为准。

教 研 组 工 作 计 划

校:谭赵学校 组

别:综

小学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10

辛集镇齐庄小学 2017年9月

综合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要更进一步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围绕课程实施中的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专业指导与学术性、群众性研讨并行,面与点共进。要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学科质量。

二、主要工作

小学科学学科: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科学概念”的研讨。

2、认真做好新教材的培训工作,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结合身边科学、学生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常识)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新标准的执行和修正、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等,积极开展专题研究。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

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校科学(常识)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定期检查学校教研组的工作。

3、定期开展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4、征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教学整合最佳教学设计,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探索小学科学(常识)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使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上完成。

2、重点做好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

1、不断完善小学科学(常识)学科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对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逐步建立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逐步实行质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逐步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核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

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构建符合本地实际、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五)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根据国家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度安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2、以中心学校为龙头,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科学(常识)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小学阶段的评价制度,大面积稳步提高小学教学水平。

3、继续开展科学新教材的教学研讨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

1、各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使每个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及实施等。切实抓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建设。

2、树立新的课程观,正确使用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生活性、国情性、活动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因此,使用教科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不能教成“看图说话”;②借助主

题活动图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③准确理解主题活动图的实质和目标;④准确把握主题活动图的线索;⑤以《纲要》和课程标准为首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3、加强教学研究。各校要健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含思品学科)教研组,领导亲自挂帅,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实践、研究、总结经验,确保课程改革的实验顺利推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小学品德学科县教坛新秀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新课程培训总结、资料归类

2、学科中心组成员活动

3、科学教案论文评比

十月份:

1、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有效性研讨

2、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活动有效策略研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质量提升研讨

十一月份:

1、品德与社会情景测试研讨

2、关于小学科学试题小结

十二月份:

1、优秀案例评比

2、期末学科考试题目,应如何渗透在课堂上 一月份:

1、小学科学教案评比

综合教研组教研计划 篇11

【关键词】教研组; 校本教研;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3-01

校本教研是立足于学校,以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的研究与改革活动。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最为直接、最为显著的教研层面。它是以教师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者,以课堂为主阵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同时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最基层、最日常、最具研讨性的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校本研究,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学业务组织,是把先进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师自觉行为的智慧型集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重视并不断强化教研组工作,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学科、名教师,构建学习型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教研组工作形式化、单一化 ,竞争机制不合理 ,工作反馈机制不够健全,教研工作缺失校本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根本无法体现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所以教研组建设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成败。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保证。所以,为了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下面就我校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工作中,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1 教研组的内涵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基础

课题研究是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途径,只有让课题研究扎根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课题研究也才更具有生命力,校本教研才能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就充分利用学校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指导教师从身边的教学中确定课题,以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校本教研活动提升为教育科研活动,把行动研究作为开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小切口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应用性研究,让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得以体现。如政治教研组由于多数教师都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他们就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选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转化教育的案例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作为本组的课题研究,以便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初中数学组选定《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实践活动课”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中语文组选定《写字教育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高中中数学组选定《试卷评讲课教学设计最优化探讨》、高中语文组的《高中生硬筆书法训练》、物理组选定《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及自制教具》、化学组选定《化学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信息组选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校本研究》、艺术组选定《艺术欣赏中的情景创设》、历史组选定《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这样就形成全员参与、全程反思,教师广泛开展对自己教学实践的感悟与反思活动,逐步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机制,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战略。目前,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参与应用性教学课题研究热情高涨,在研课题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二个——《普通中学校本教研管理的研究》、《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研究》;区级课题研究四个——《单亲家庭中学生特殊教育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中生物学科课堂有效训练研究》、《普通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研究》。已结题的重庆市教育规划办实验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参加课题成果评选活动中获得市级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区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智能化练习及题库的开发与应用》、《开放阅读空间 优化语文教学》结题并获区级优秀课题成果奖三等奖。这些直接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真正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正使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转化为教育科研活动,这样不但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加速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化。

2 教研组的制度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地,学校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建设网络和相关制度,构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规范校本教研的管理体系,促使以学科教研为中心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常化、制度化。我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形成了与自己学校实际相适宜的一系列教研组活动制度。如《沙河中学校本教研管理条例》、《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过程管理制度》、《沙河中学校本研究课题申报评审制度》、《沙河中学校本教研课题结题评审制度》、《沙河中学课题管理手册》、《沙河中学教研组长职责》、《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组长评选细则》、《沙河中学先进教研个人评选细则》、《沙河中学科研教研奖励细则》、《沙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奖励制度》、《沙河中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等,并相应建立了领导干部深入教研活动的听评课制度、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科教研组的管理职能和效果,形成更为开放、有效的学科教研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地开展。

3 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是提升校本教研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于其活动开展的内容。如果活动内容一般化,久而久之就会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学校应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学科教研组的活动内容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为此,教务处要求教研组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坚持 “四个必须”的指导思想,即:必须有明确的研究专题;必须以科研带动教研;必须使教研活动制度化;必须突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初中语文组在教研活动中极为重视自己教研组的专题研究计划、主题教研活动方案的设计,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在完成课题《写字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和综合文化素养》的研究过程中,经常招集教研组成员和课题研究人员结合日常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到课题结题时,研究的对象初一初二的娃娃大面积提高了书写水平及审美情趣,效果明显。重视教研组内老中青的传帮带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在开展 “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专题研究时,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谭晓琴老师给大家上示范课,听课教师受益匪浅;重视教研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凡是本组里经验丰富、获得高级职称的老教师们都积极主动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教研组长谭崇元老师就主动接纳刚参加工作的王莹玺、邬德慧二位老师为徒,直接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所以,刚出大学校门的王莹玺承担的片区“创新阅读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教学,在李河中学执教的《老王》一课,深受片区全体与会领导教师的好评;重视搭建校本教研的交流平台,初中语文组不但采取了“走出去”,还采取了“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丁阳中学的余宏老师前来献课,给本组教师提供与之进行切磋交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就这样通过开展名师引领,理论学习,同伴互助,课堂观摩,比武交流,课题带动,总结反思等活动,把教学、科研、培训三者融为一体,切实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努力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目前我校初中语文组的教师深受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好评,该组也被评为区级先进教研组。

总之,加强教研组的建设,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深化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各层面要求,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借助重庆市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抓住我校创建市级重点学校的时机,进一步推进优秀教研组的建设,以创建人文校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使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走进实际教学生活、走进教师的关注视野、贴近教师提高的需求领域。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汲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组织,以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实现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桂林《创新教研组管理机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

[2] 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3] 黎炳学 《校本教研要在实效性上做文章》

[4] 朱宁波 张萍 《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教育科学,2005,(5).

[5] 严冰 《关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云南教育2009年02期

[6] 钟炜《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优化校本教研活动》2011年04月

[7] 牟映雪 《教研组协作文化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6,

[8] 刘泽平 《教研组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教学与管理,2004,(1).

上一篇:个人工作最标准的简历模板下一篇:三位数乘两位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