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精选15篇)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1

1、餐饮业所有人员每年必须在指定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坚持体检合格后持证上岗制。从业人员工作时,应随身携带健康证明。

2、从业人员有传染病或家族有传染病史的不得聘用。

3、从业人员发生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时,须立即脱离工作岗位,等治愈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建立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和业务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

5、积极参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业务能力,熟练掌握各种烹调技艺。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2

1流行病学资料

1.1概况鞍山市现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9054户, 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 现每年在饮食行业的从业人员近4万余人。鞍山市健康教育所承担着本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3]等文件的要求, 每年在配合鞍山市疾控中心对全市的食品从业人员开展健康检查的同时, 进行一次卫生知识培训及考核, 重点培训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及营养知识、食品卫生操作技能等, 以确保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均合格后持证上岗。

1.2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培训情况2000-2010年累及培训饮食行业从业人员454 077人次, 各年度培训人数分别为2000年35 265人、2001年36 495人、2002年37 190人、2003年35 486人、2004年39 206人、2005年40 106人、2006年42118人、2007年44 140人、2008年46 113人、2009年48113人、2010年49 845人。其中男163 465人次、女290 612人次;年龄为16~19岁者45 735人次、20~29岁者181 227人次、30~39岁者164 972人次、40岁以上者62 143人次;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167 459人次、高中 (中专) 者266 708人次、大专及以上者19 910人次。

1.3方法将2000-2010年各年度参加培训的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有关资料编制Excel统计表, 按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分组, 分别统计各年度培训合格情况及10年累计培训合格情况, 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

2结果

2.1各年度培训合格情况2000年培训合格34583人, 合格率为98.07%;2001年培训合格35 816人, 合格率为98.14%;2002年培训合格36 473人, 合格率为98.07%;2003年培训合格34 935人, 合格率98.45%;2004年培训合格38 446人, 合格率为98.06%;2005年培训合格39 332人, 合格率为98.07%;2006年培训合格41 402人, 合格率为98.30%;2007年培训合格43 295人, 合格率为98.09%;2008年培训合格45239人, 合格率为98.10%;2009年培训合格47 219人, 合格率为98.14%;2010年培训合格48 894人, 合格率为98.09%。

2.2不同年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情况年龄为16~19岁和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较低, 而年龄为20~29岁和30~39岁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高。见表1。

2.3不同文化程度从业人员培训合格情况文化程度低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也低, 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均达到100%。见表2。

3讨论

3.1培训效果评价2000-2010年笔者所在所累及培训鞍山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454 077人次, 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数逐年平稳增加, 各年度培训合格率均达到了98%以上, 总体上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1]。在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中, 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从业人员培训效果最好, 而16~19岁和40岁以上年龄段的从业人员培训效果较差;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培训效果最好,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培训效果较差。分析原因认为, 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的从业人员年富力强, 工作经验丰富, 且每年均参加培训, 因而培训效果好;16~19岁的从业人员多数是新员工、初次参加培训, 而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且多为从事粗活的临时员工, 对培训缺乏正确认识, 故培训效果差。学历高的从业人员素质好, 接受能力强, 对培训有正确认识, 因而培训效果好。

3.2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食品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对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少数从业人员错误地认为参加培训会影响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 他们以消极态度参加培训, 或走走过场、应付检查, 或以工作忙、时间紧等借口逃避培训。 (2) 培训时间短, 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从业人员对本岗位的专业知识的需求。在实际培训中, 从业人员每次集中培训时间只有15 h, 距《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要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知识不少于40 h的集中培训规定相差甚远;而且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从业人员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需求, 影响培训效果。 (3) 参加培训的从业人员年龄、工龄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别较大, 对培训的认识不一致, 增加了培训难度。年龄较大且文化程度低的从业人员理解能力和记忆力较差, 对卫生知识培训感觉有压力、有反感, 态度消极, 在培训课堂上常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造成负面影响, 而培训结束时多不能通过考核, 只能抄袭别人的试卷答案或由别人代考, 既破坏了培训纪律和制度, 也给培训工作带来难度。

3.3体会与建议 (1) 应加大对饮食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及考核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目的、意义的宣教力度,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的要求, 建立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标准培训的长效机制[4]。 (2)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合理安排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培训时间, 确保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均能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知识的集中培训达40 h, 要建立包括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名册、课时数、试题、成绩、从事工种等内容的培训人员档案, 由卫生监督人员要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管理;要严肃执行体检和培训均合格后持证上岗制度, 对于未参加健康体检和培训的从业人员或体检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禁止其上岗, 如果违反规定一经查出要依法严肃处理。 (3) 应密切结合实际设置培训内容, 尽量满足不同工种从业人员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需求, 采用丰富多彩的培训方式, 努力提高培训效果[5]。培训内容除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食品营养等基础知识和公共卫生知识外, 还应针对不同工种从业人员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需求设置内容, 如重点讲解餐具洗涤、消毒和保洁的正确操作方法, 讲解冷菜加工的卫生要求以及保证餐饮卫生的基本原则等, 尽量满足员工对本岗位专业知识的需求;培训方式应多样化,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图像、实物及一些发生在本地区的典型违法案例等, 以案释法进行宣传教育, 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贴近现实, 使接受培训的从业人员通过图片、照片与实物等达到一定的视听刺激, 以增加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培训效果。 (4) 考核方式应切合实际, 要针对从业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工种等特点和要求制定考核科目和考核内容, 灵活采取闭卷或开卷考核方法, 以达到真正提高了从业人员对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卫生及营养知识、食品卫生操作技能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目的。

摘要:目的:评价笔者所在所对鞍山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方法:对2000-2010年鞍山市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和评价。结果: (1) 2000-2010年累及培训从业人员454077人次, 培训合格率为98.14%。 (2) 年龄为16~19岁和4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较低, 而年龄为20~29岁和30~39岁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高;文化程度低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较低, 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对饮品行业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健康教育培训是帮助从业人员贯彻《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卫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培训,食品安全,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38-2009.

[2]孙琳, 范苏芸, 周洁.深圳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 (9) :216.

[3]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20112015年) [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1.

[4]吴坤, 孙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42.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3

一、单位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管理员,负责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状况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二、旅馆、美容美发、歌舞厅、公共浴室、影剧院、游泳池、酒吧、茶座等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每2年复训1次,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或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三、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不得涂改、转让、伪造;

四、凡经体检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以下简称“五病”),由卫生管理员对患病情况进行登记,报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批准后,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

五、卫生管理员应向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及时通报本单位“五病”调离情况;

六、单位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应有登记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4

1、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固定责任人员专人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按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做到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从业人员健康证(卡)由人事部保管,按部门分类保存、备查。

3、坚持“晨检”制度,每日对上岗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状况进行检查、询问,及时发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上岗从业人员,做到及时消除可能污染食品的安全隐患,有晨检记录。

4、严格厨师、服务员招聘上岗程序:面试、体检、持体检合格证明后再试工、上岗。杜绝试工后体检及边试工边体检等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即上岗的违法行为。

5、制定在岗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计划,结合本司实际及各食品加工、制售区域特点,有计划的对在岗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卫生知识的培训,有培训记录。

6、定期对在岗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考核,考核主要内容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五四制、个人卫生要求、除四害措施、生熟分开内容、食品感官检验知识、食品采购运输保管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食品营养与合理膳食、食品污染的预防、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与措施等内容,有考核记录。

操作间卫生制度

一、操作加工间布局要合理,所用工具、容器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并设置密闭垃圾容器,垃圾、杂物随时清理。

三、排烟、排气设施齐全有效,通风良好。保持下水道畅通,地沟内无积水、无污物。

四、健全防尘、防蝇、防鼠、防腐设施。

五、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区分开,并做到不落地,洗净消毒,摆放整齐。所有食品用具或容器要定期清洗消毒,经常保持清洁。

六、各种食品加工机械、电器设备用具必须摆放整齐,做到清洁卫生,有专人负责。

七、操作台、货物架、调料台要清洁无灰尘,无油污,洗菜池无泥沙,无脏垢及异味。

八、坚持每次操作完毕后彻底清扫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以保持操作间整齐、干燥、卫生。

九、积极采取措施,消灭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及其孳生条件。

十、操作间地面、墙壁、顶棚、炉灶、案板等经常擦扫、洗刷,保持通风、排烟、排水良好,物品堆放整齐。

十一、食品容器、食用工具、案板等使用后立即洗刷干净,保持干燥。

十二、食品从业人员应做到勤洗手,勤洗衣服,勤换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工作帽内。

十三、操作人员在厨房操作间内必须检查个人卫生,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杂物,不得留长指甲、涂指油,不准吸烟、穿拖鞋,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

十四、操作间的废弃物、垃圾等要及时扫除、处理。

十五、操作间应保持沟道畅通,无积水。

十六、建立日常和定期清扫制度,实行厨房卫生分片包干等责任制。空调通风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一、有专人负责中央空调的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应进行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

二、空调通风的机房应保持干燥清洁严禁堆放无关物品。

三、卫生清扫工具、消毒设备必须专物专用,严禁挪为它用。必须使用合格的消毒剂。

四、保证空调系统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严禁间接从空调通风的机房、建筑物楼道及天棚吊顶吸入新风。

五、空调系统的冷却塔、过滤网,表冷器,冷凝水盘表面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检查、清洗、消毒。

六、空调房间内的送、排风口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

七、风机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不能做仓库用或其他用途。风机房内不得积水。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方法

一、范围和时间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

次。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5

考核及个人卫生制度

1、宾馆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必要时接受临时健康检查(如传染病流行时)。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合格方可参加工作。

2、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培训合格证明上岗,卫生知识和法律法规定期复训。

3、宾馆组织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原则上集中学习不少于每2月1次。

4、从业人员自身及卫生管理人员应至少每月检查员工健康合格证明和卫生知识、法律法规合格证明有效期,期满前一月向卫生部门申请办理复检、复训手续。

5、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6、肝炎基本痊愈、痢疾症状消失并经两周内大便培养3次阴性、活动性肺结核临床治愈、皮肤病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如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性病等)治愈后方可从事原工作。

7、建立从业人员健康及培训档案,包括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卫生知识及法律法规培训合格证明复印件及健康检查、培训合格有效期、学习记录、调离及脱离情况记载等。公共用品用具购买、验收储存制度

一、公共用品用具采购、验收

(一)采购的物品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采购物品应做好记录,便于溯源。

(二)采购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物品中文标识应规范,并附有必要的证明文件。

(三)采购的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

二、用具储存

(一)公共用品用具储藏间应保持通风和清洁,无鼠害、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及霉斑,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

(二)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三)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四)有毒有害物品应有专间或专柜存放,上锁、专人管理,并有物品使用登记。公共用品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清洗消毒

(一)清洗消毒的物品包括被套、枕套、床罩等卧具、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抽水马桶和供顾客用的脸盆、脚盆、拖鞋(一次性除外)、茶(饮)具(一次性除外)。

(二)消毒由专人负责,并作好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在有效期内,采购消毒剂需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明和发票;使用消毒剂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制,作用时间达到要求,加盖消毒;消毒剂用毕后收回,专人专柜加锁保管。

(三)消毒客房内洗漱池、浴池、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别放置,不得交叉污染。

(四)随时保持消毒间及保洁柜整洁。

二、保洁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公共场所自身检查与检测制度

第一条、客房部经理随时对清洗消毒过的棉织品及客用饮具进行检查,发现清洗消毒过的棉织品及客用具有污迹、异味等将对责任人进行批评,责令立即整改并从绩效工资中扣分及年终奖金。

第二条、按卫生检疫标准对客用棉织品、茶饮具、面盆、浴盆、客用拖鞋等进行检查。检查的备品要求做到光、亮、洁,无致病菌。

第三条、随时准备接受有关职能卫生部门对该宾馆的卫生用品进行抽查检测工作。

第四条、如遇有重大型会议要及时与卫生监督部门沟通,并对客房进行彻底的卫生检查及消毒。洗衣房卫生管理制度

一、洗衣房室内卫生清扫按人分工,划定责任区,每日上班前、下班后各清扫一次;室外卫生轮流值日,每周清扫一次。

二、洗衣房设备保持洁净,熨烫设备每天擦拭及保养;下班前所有机器设备要擦洗干净,做到无污渍、油渍。

三、洗衣房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设备内钥匙管理者保管,严禁私配。

四、洗涤棉织品所用的的消毒药液必须有有效卫生许可批件,并且配有药物配比容器。

旅店业、理发美容业使用化妆品管理制度

一、购进化妆品应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或卫生部批文复印件、发票,并查验下列内容:(1)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标牌或小包装有《卫生许可证》编号并有出厂检验合格证;(2)特殊用途或进口化妆品还应有卫生部批准文号;

(3)标签应包括品名、厂名厂址、内装物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生产许可证号、卫生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卫生批准文号(进口和特殊用途化妆品),体积小又无小包装不便标注的裸体产品(如唇膏、化妆笔等)应有产品名称和制造者名称。

二、使用化妆品必须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使用过期化妆品;

(二)唇膏、眉笔等化妆品必须一次性使用;

(三)不得利用旧包装自行灌注化妆品供消费者使用;

(四)不得将化妆品散装外卖给消费者使用。

三、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需用纯天然原材料配制护肤品的,其首次配制须经卫生部门审核同意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置专用配制间、操作台及清洗池,保持清洁整齐;

(二)配制用具必须是易清洗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洗净消毒备用,直接接触消费者的用具应一客一换一消毒;

(三)配制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化学原料;

(四)由专人负责现配现用,不得预先配制待用,配制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配制时穿清洁工作服,戴口罩。旅店业岗位卫生责任制

一、外环境及前院由门卫负责清扫保洁、绿化美化、除“四害”。

二、前厅由前厅服务人员负责清扫保洁、除“四害”。

三、停车场由停车场工作人员负责清扫保洁、除“四害”。

四、客房区域由各层间服务员负责本层间通道、客房、本层卫生间、服务员工作间、上下各一半楼梯清扫保洁、消毒、除“四害”。

五、顾客用具清洗消毒由清洗消毒员专人负责,并负责消毒间清扫保洁、除“四害”。

六、布草间由布草间管理人员专人负责清扫保洁、除“四害”。

七、会议室由相应层间服务员负责清扫保洁、除“四害”。

八、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由供水管理员专人负责卫生。

九、附设的餐饮部、理发美容、文化娱乐场所、浴室、茶饮等按各自相应卫生岗位责任制执行。

十、附设的商务中心、商店等由其各自工作人员负责清扫保洁、除“四害”。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一)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应定期清洗、消毒。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三)集中空调机房应整齐、清洁,无易燃易爆物品及杂物堆放。风机过滤网应清洁无积尘。

旅店业清扫保洁、除“四害”制度

一、客房内饮水机、地面、桌、椅、凳、台面应每日清洁;

二、客房门、窗、空调、电扇、灯具等至少每周一次清洁,空调过滤网每半月清洗一次;

三、客房内墙壁、窗帘应至少每季度清洁一次;

四、大厅柜台、饮水机、客座应每日清洁;

五、所有通道、楼梯、电梯、前园、后园、绿化带、停车场、前厅等均应每日清扫保洁,其灯具、墙壁至少每季一次清洁,门窗至少每周一次清洁;

六、盥洗间(卫生间)地面、便槽应每日清洁,门窗至少每周一次清洁,墙壁、窗帘、灯具至少每季一次清洁;对洗漱池、抽水马桶应每日清洗消毒;

七、布草间(储藏室)地面每日清洁,门窗至少每周一次清洁,存放柜每3天一次清洁,墙壁、窗帘、灯具至少每季一次清洁。

八、上述区域及物品发现弄脏、垃圾等均应随时清洁;

九、定期对客房及通道、前后园、停车场、绿化带等采取大面积灭鼠、灭蟑螂、灭蚊蝇措施,服务人员发现鼠迹、鼠粪和蟑螂应即时报告并采取灭虫措施,发现蚊蝇较多时要及时采取大面积杀灭措施;室内外无蚊蝇孳生场所;

十、除“四害”药具专人专柜上锁保管,用时领出,用毕即收回;

十一、随时做到窗明台洁地净无痰迹、果皮、垃圾,灯具及四壁无积尘、无蜘蛛网,客房陈设整洁、物放有序,卫生间清洁无污垢、臭味,垃圾入容器、当天清运,环境整洁美观,严禁饲养家畜,家禽;

十二、附设餐饮、歌舞厅、茶座、美容理发等按其各自相应管理规定执行。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报告范围

(一)可疑因经营场所空气、湿度、温度、风速、噪声、建筑装饰材料等不合标准而致虚脱休克或其他疾病;

(二)可疑因饮用水、食物遭受污染所致的水源性、食源性疾病和中毒;

(三)可疑公共用具、设施不合格而致污染病、皮肤病或其他疾病;

(四)可疑意外事故所致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中毒;

(五)其他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

二、事故报告责任人是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其他人员有义务报告。

三、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及以上受害病人时,事故责任报告人要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必要时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旅店业客房服务卫生制度

一、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一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星级宾馆执行一天一换;床罩、毛毯一个季度换洗一次;

二、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马桶每日清洗消毒;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明显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并一客一消毒;拖鞋一客一换一消毒,提倡使用一次性拖鞋;茶具一客一换一消毒;客房卫生间毛巾一客一换一消毒;已消毒的物品应立即存入保洁柜;

三、布草间(储藏室)内的床上用品、拖鞋、鞋(油)布、牙膏、牙刷等一次性用品应分类存放,隔墙离地,密闭保存;挂在车上的垃圾袋与做卫生的工具、一次性用品分开,清洁脸盆、浴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别放臵、标示明显,不得混存混放、交叉污染;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 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全国范围来看, 中小企业的一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安全生产条件薄弱, 安全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所以, 提高中小企业安全教育水平,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维护职工的生命与健康, 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一项紧迫问题。

一、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存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的企业对安全培训责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无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对安全培训积极性不高, 存在只重视经济利益, 轻视安全生产的意识, 片面追求利润, 忽略了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 对安全培训方面的投入是“能省则省”。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安全培训增加企业成本, 投入大、产出少, 看不到直接经济利益, 耗费企业的人、财、物。所以, 基于这样的认识, 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大多是走走过场, 应付一下, 甚至许多企业主要负责人在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的情形下就让其上岗操作, 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民工, 因为他们一般流动性比较大, 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时间较短, 企业更不愿意花费经费和时间对他们进行安全培训。

2.责任落实不到位

企业是员工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 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 从企业领导到部门负责人责任划分不明确;没有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执行“三项岗位”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和员工先培训再上岗的制度;员工的安全培训档案不健全。

3.安全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的经济保障机制。特别是, 许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往往不愿投资于安全生产培训, 员工甚至缺乏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 从而导致企业整体安全素质不高, 安全意识匮乏。

4.安全教育培训内容重点不突出, 针对性不强, 培训质量不高

部分企业的培训只重视形式, 走过场, 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化严重, 培训缺乏针对性, 很多培训不分层次, 不问对象, 培训内容不是员工所需, 对所有员工实行“一锅煮”的教育方式;部分企业的安全培训方式不恰当, 在长期教育培训过程中遵循一个模板, 教学方法死板, 忽视教育的多样性;部分企业缺乏培训效果评估机制, 只看员工是否已经培训, 或者效果评估方式单一, 仅通过考试或者书面方式进行评估。

5.执法偏轻偏软, 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企业等各方面的协调机制还未形成

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安全监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工会等多个机构, 需要各部门联动协调, 相互配合, 当前这种合作与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中小企业数量多、分不广、安全监管部门相对力量不足, 从培训组织、培训经费、培训机构上的监督检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中小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1.要提高认识,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力度

针对部分中小企业不重视安全教育培训的现状, 需要花大力气转变思想观念, 使其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是企业获取最大利益的必要条件、是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从而树立起企业安全培训投入收益观念。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青年文明岗”、“安全优胜班组”等形式, 积极引导企业在重视安全生产的同时, 切实重视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强化安全意识, 加大执法力度, 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职责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将企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执法监督, 开展经常性的针对安全教育培训的专项检查, 并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教育培训, 特别是在高危企业, 新招募的人员必须逐级实施强制性的岗前安全培训, 经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工作;适时地开展专项治理, 及时发现问题, 落实整改, 加强指导, 督促企业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运用法律手段来督促企业依法对其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水平, 对那些拒不履行安全教育培训义务的企业依法惩处。

3.保障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财企【2012】10号文件) 明确要求员工的培训资金应在安全费用中足额列出, 实施项目引进和技术改造时要配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费;政府也应该增加财政预算, 加大对安全教育培训的支出, 用财政保障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 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企业共同分担的员工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安全教育培训的合力。

4.安全教育培训应有针对性, 突出重点

由于企业从业人员的岗位不同, 所需接受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也必然不同, 这就要求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实用性, 不能面面俱到, 要突出重点, 否则, 不但起不到培训的理想效果, 还有可能使学员产生逆反心理。此外, 由于每位员工的接受能力不同, 所以安全教育培训需要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适宜的考核, 形成基本的一个培训效果总结。培训形式方面, 既可以采用集中授课方式, 也可以网络多媒体方式进行, 对一线工人宜采用现场参观、利用实物、现身说法、事故分析等直观的方式进行, 以更好地达到培训的目的。对于安全管理人员, 则要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专门培训, 并自觉关注与学习最新安全信息, 从而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

总之, 要开展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做到防患于未然, 就要针对中小企业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教育的特点, 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保证安全教育的规范化, 普遍化和经常化。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只有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形式的稳定, 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日强.浅析安全教育个私培训工作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 2014, (23) :57-58.

[2]李焕军, 李军云.中小型个私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J].才智, 2012, (24) :91.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7

为了规范公司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加强健康档案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主要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一、公司须每年组织从事食品加工及相关工作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公司不得支配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二、公司应当组织接触食品生产及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由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员工,应及时原工作岗位。

三、公司须建立员工健康档案,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落实。对从业人员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并设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四、公司须按规定妥善保存员工健康档案,由专人进行保存并随时更新,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五、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流通经营活动,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六、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从业人员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个人的衣服、药品、化妆品等不得存放在食品经营区内。

八、公司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一般为一年。

九、公司应当及时将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北京紫嘉如一商贸有限公司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8

一、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二、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三、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五、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六、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七、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八、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三、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度

一、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

二、制定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流通许可证,无食品流通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做到亮证、亮照经营。

四、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培训合格者才允许从事食品流通经营。

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一、为促进食品经营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防范经营风险,确保食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食品经营者必须按照工商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自律档案,并妥善保管,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三、食品经营者必须按照工商部门制定的自查记录表对自己的经营资格、经营场所、经销食品、经营行为等如实逐项自查,每周一次、每月一表,自查记录存入自律档案妥善保管,随时接受检查指导。

四、食品经营者对自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未认真履行自查义务,发生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工商部门将从严查处。

五、本制度自2016年7月8日起执行。

加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一、食品处理区设置专用的粗加工、切配、烹饪、备餐用具清洗消毒及 原料贮存的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应能防止在存放、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各功能间标识明显,操作流程规范。

二、各功能间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符合餐饮服务操作规范要求,定期检查,确保地面与排水无破损、漏水,墙面与门窗无破损、霉斑,屋顶与天花板无霉变、脱落。

三、配备冷藏、冷冻设施,烹调炉灶、蒸箱设施,餐用具消毒、保洁设施,留样设施,专用空气消毒设施,清洗设施,通风防潮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防蝇、防鼠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四、配备餐具、容器、刀具、刀架、墩板、墩架,定点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

五、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设备、设施维护及时有记录。

六、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为保证入库保健食品的质量,把好验收质量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验收员负入库保健食品的验收及验收记录的整理归档工作。

二、验收员必须熟悉保健食品知识和理化性能、了解各项验收标准,能正确处理验收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并坚持原则。

三、验收员凭业务部门的《验收入库通知单》,对到货保健品进行逐批验收,验收到保健食品最小包装;验收应在规定的待验区或退货区验收,待验区和退货区必须保持干净整洁,有黄色标示。

四、验收时应按对保健食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4.1、验收保健食品包装的标签和所附说明书上应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是否在显著位置标有保健食品的专用标识、品名、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保健食品的成份、保健功能、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以及贮藏条件等;

4.2、验收整件包装中应有产品合格证;

4.3、验收进口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应凭《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验收。

4.4、验收进货品种,应有到货保健食品同批号的保健食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书;

4.5、对销后退回、配送后退回的保健食品,验收人员应按验收程序的规定逐批验收,对质量有疑问的应拒收入库或抽样送检。

五、验收抽样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能真实反映该批保健品的质量状况。对验收抽取的整件保健品,抽样完毕要进行复原封箱,贴验收取样封签。

六、近效期保健品验收时实行控制性管理,对保健品有效期在1年内,购进时已超出生产日期6个月的保健品,除业务急需外,验收员在入库验收时应拒收。

七、对验收中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识模糊或有其它问题的品种应拒收。并按规定的程序做上报及退货等处理。

八、验收员要在《验收入库通知单》上详细写明验收情况,并签名。

九、验收员负责从微机上进行质量确认。用自己的密码进入微机系统,输入相关信息。并做好自己密码的保密工作。

十、验收记录及时、准确、完整、有效。并按规定归档、保存。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一、安排专人负责餐厨废弃物的处置、收运、台账管理工作;

二、将餐厨废弃物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

三、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四、餐厨废弃物应当实行密闭化运输,运输设备和容器应当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整洁完好,运输中不得泄漏、撒落;

五、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六、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

七、建立餐厨废弃物产生、收运、处置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并定期向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报告;

八、企业负责人应实时监测单位餐厨废弃物的处置管理,并对处置行为负责。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目的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迅速做出应急响应措施,并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方案。

二、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涉及人数较多的群体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食品安全事故。

三、责任

1.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于第一时间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情况。

2.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并配合相关部门分析和处理。

3.本单位食品安全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必要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和尽快解决。

4.本单位负责人在发生疑似或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负责配合执法人员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留样(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在冷藏条件下保存48个小时)及现场控制等具体工作。

5.本单位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岗位的食品安全生产工作,如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配合政府相关各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所涉及的不安全食品和原料。

四、工作程序

1.报告原则

每名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本单位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

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本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并在2小时内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① 初次报告

尽可能清楚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② 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级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本单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对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原料立即封存,放入冷藏箱(柜)等待调查人员查验,禁止继续使用和擅自销毁可疑食品、原料;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以及厨房等可能的中毒现场进行控制;在执法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执法人员对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责任追究

1.本单位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通畅,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深圳市2010-2012 年全市预防性健康体检机构体检的从业人员体检结果。

1.2 体检项目依据 《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体检项目确定为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和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

1.3 方法采用SAS 8.1 统计软件,对不同年份、不同病种的检出率进行 χ2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2010-2012 年共体检2 301 877 人,检出患病的从业人员共8 153 人,总检出率为35.42/万人。见表1。

2.2 不同病种的检出率比较2010-2012 年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的总检出率为18.44/ 万,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总检出率为11.74/ 万,肠道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5.24/ 万,不同病种之间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 699.07,P<0.0001,见表1、表2)。

2.3检出率比较2010 年检出率为34.15/ 万人,2011 年检出率为35.36/ 万人,2012 年检出率为36.85/万人,不同年份之间3 类传染病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5),见表2。

3 讨论

深圳市2010-2012 年共体检从业人员2 301 877人次,发现患有相关传染病体检者8 153 例,对阻止相关传染病通过从业人员传播扩散起到了良好作用。但目前深圳市各体检机构发展不平衡,体检质量整体不高,尤其是肠道致病菌的检出率普遍较低。原因为活动性肺结核和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可通过X光胸片检查和医护人员目测即能直接发现,质量控制较好,但痢疾、伤寒等肠道致病菌的检测涉及采样、保存、增菌和培养鉴定等多个实验环节,加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故检出率相对较低。

为着实提升体检质量,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体检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半年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抽取一定比例的体检机构开展现场督导,并将督导结果以文件的形式反馈至各体检单位。同时强化基层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组织辖区体检机构技术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操作规范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另外召集相关专家制定了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质量评估标准[3],从人员配备、仪器配置、工作流程、信息上报、操作质量、实验室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规范体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全市的体检质量逐年上升。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6 篇10

管理制度资料三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目的:对公司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卫生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直接接触饲料添加剂的从业人员。

3、制度:

3.1按照卫生管理规定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验,取得健康证方可上岗。

3.2每天由当班带班人员负责检验员工进入车间前洗手消毒是否规范,洗手消毒不规范的员工,不允许进入工作岗位,必须重新按规范进行洗手消毒,合格后方可进入车间。

3.3员工工作衣、工作帽穿戴情况,工作衣、工作帽必须卫生整洁,头发不得外露,不符合要求的员工,不允许进入车间,必须按要求纠正,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车间。

3.4 检查车间员工个人卫生情况,要求不得留长胡须,不得涂指甲油、留长指甲,不得浓妆艳抹,否则不允许进入车间,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进入车间。

3.5 班长发现车间员工有下述不良行为,必须及时制止和纠正:吸烟、饮酒、吃零食、搔头、涕吐、挖耳、挠腮、剔牙等。

3.6车间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病患或意外伤害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7 检查机器、设备、台板等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处于卫生状态,遇有脏污,应即时清洗或更换,避免污染产品。

3.8 检查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有无受到污染或长时间积 压,若有应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3.9 生产过程中应防止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或成品造成污染,车间领导应检查洗涤剂、消毒剂等化学药剂使用是否符合要求。

3.10检查生产过程中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过程卫生是否符合要求。

3.11检查防蚊虫、防鼠设施是否完好,紫外线杀菌灯、灭蝇灯是否按要求开启,不合要求即时采取整改措施。

4、相关文件:《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

5.1《健康档案》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11

1、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拟经营食品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其检查项目等事项应当符合本市相关规定,体检合格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2、食品经营者必须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参加食品经营活动。

3、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食品从业人员凡患病或有疾病征兆须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及时就诊,凡患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务必离开工作岗位,待完全康复后可继续上岗工作。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12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个强大的自定义平台、系统管理员可自行定义修改, 能够很容易地建立和保持体检中心对于平台的独特需求, 系统不需要重新编写执行程序即可升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基于Microsoft的COM+技术开发的, 其设计大大提高了程序升级的方便性和可行性, 有效的避免了全面升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数据丢失问题。技术层完全独立分离于商业规则层和数据库层, 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能够完全隔离、独立进行。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性价比代表了查体系统产品的新典范, 它更容易实施、校验、确认、维护, 因此在其产品周期内TCO也大大降低。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体检中心的管理人员、商业部门的管理者、QA管理人员以及其他授权人员提供了《操作员功能项定义》的工具, 这个工具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 既不需要软件供应商的参与, 也不需要程序员进行编程, 自主修改定义自己的工作界面和功能项。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系统核心提供了内置的数据跟踪功能。这些增强性的工具包括了集成的电子记录管理模块, 该模块存储了一个具体分析测试中所涉及的所有体检中心资源的完整审核记录, 这样也可确保体检中心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强大的集成能力可以很方便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实时的、有意义的分析智能信息, 分析仪器和胸透工作站等所有的外部数据通过内置的数据捕获模块捕获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库中, 为使用平台的各个科室提供数据。

科学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及时采用世界先进技术更新软件, 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简洁、智能的查体系统。我们将以完善客户体检中心的规范性, 提高体检中心工作人员的效率性, 保证体检中心数据的准确性, 作为我们软件开发的宗旨。

疾控中心数据比以往更需要进行严格审查, 成为严格的体检中心规范要求的管理重点, 在有些情况下, 这些数据甚至会引起法律纠纷。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成为重中之重。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 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要求越来越普遍。通过实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配合适当的控制管理能够很容易地满足这些卫生部管理规范的要求。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核心, 是自动保存电子记录。批次编号、质量指标、操作人员、时间、授权人以及电子签名这些信息都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系统还包括测试结果、仪器和所有样品的移动信息。这样就能够满足《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质量跟踪标准准则。同时, 公司或研究机构对数据的审查越来越严格, 需要通过系统实施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安全性的电子数据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种因素的监控, 包括严格的用户访问规则, 文档和数据修改控制、审核跟踪和口令的安全性。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保留了整个样品, 在体检中心内部流转的全部过程, 以及每个过程的详细情况, 这样当检测数据发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准确及时的追踪到错误所在及原因。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可以充分满足体检中心信息管理的需求, 将体检中心与客户的整个组织结构完美融合, 同时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 通过安全权限管理控制及满足体检中心管理规范的需求, 实现了体检中心的自动化, 并且易于使用。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查体数字化平台的设计可使体检中心人员获得最新实时的信息。体检中心的每位使用者都有着唯一的信息要求, 根据使用者的职务和正进行的实时工作的不同去获取各不相同的数据。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就是为此而设计的。由于每位使用者的授权水平和工作角色的不同, 控制台对每位使用者而言是具有智能提示和内容提交的操作台。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控制台在每个用户的桌面上都可以看到, 该工具极其有用, 因为它可以通过用户设定的要求自动管理样品流程。

控制台可以看作是一个菜单系统, 对每位使用者都有着严格的访问权限限制, 作为一个个性化和实时的系统, 它可以随时通知使用者关于样品状态、待处理的工作、不合要求的结果、提示等信息。

这样就减少了向系统查询任务和状态的工作, 减轻了系统的负荷。控制台的主干和分支根据使用者的角色进行设计定义。双击控制台的某个分支可以调用一个LIMS请求程序, 从中可以看到各种运行状态和数据。

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控制台,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自动传送工作信息和任务管理警示, 比如"提示我所有指派给我需要测试的样品"或"当样品不合格时提示体检中心管理者"。这些显示信息不断刷新以便使用者的职责和任务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健康查体解决方案管理系统, 它较好地遵循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1版) 》的有关规定, 不教条、不因循守旧, 出色地完成了健康查体的数字化超越。它涵盖了健康体检的整个过程, 能满足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需求, 既灵活安全又专业智能, 顺应了卫生监督行业信息化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应用食品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 减少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质量, 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我国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 人民群众对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食品生产、服务业把就业前的预防性健康查体作为招收员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的范围和人数。面对日益增多的工作数量和不同的健康查体要求, 原来采用的传统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的人工操作方式越来越难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效率低下, 手工、半手工报表, 一些人为的差错和疏漏难以避免, 对实施科学管理造成障碍, 同时大量被检查人员的健康检查原始资料在保存和查阅历年的健康检查资料都有很多麻烦, 纷繁复杂的预防性健康检查程序大大降低了监督力度和执法效能。

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篇13

1、目的:

为加强食品质量,创造一个有利食品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2、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内容

3.1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2员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参加工作。3.3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工作。

3.4从业人员体检合格证明应悬挂营业场所内,以备检查。

3.5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合格证不得涂改,过期,笔迹不清晰无效。

安全自检自查报告制度

1、目的

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保证销售食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3、内容

3.1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检查,3.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坚持落实,每天检查各岗位的卫生状况和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并做好登记,3.3,每日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公司员工负责每日组织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工作,3.4,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记录,3.5,发现问题应有人跟踪改正,3.6检查内容应包括食品存储,销售过程,陈列的各种防护设备设施,冷藏冷冻设施卫生和周边环境卫生,3.7,对损坏的卫生设备设施工具,应有维修记录,确保正常运转 3.8,各类检查记录必须完整齐全并存档

进货查验制度

1.目的

为了履行经营者产品质量法定责任和义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2.制定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33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制定本制度。3.内容

3.1购进食品时应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证明票证,并对票证分类建档备案,需要查验和索取的票据具有体内容,由《食品索证索票制度》作出规定,3.2 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3.2.1 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3.2.2 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3.2.3 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3.2.4 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产品使用期,保质期)和失效日期

3.2.5 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3.3经营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3.4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5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应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或误导宣传的内容。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篇14

为规范食堂服务人员培训,保障学生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三、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制度 篇15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在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预防性检查的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1.2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先检测标本血清HBsAg, 若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再检测e抗原 (HBeAg) , 主要仪器为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 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X线胸透采用北京万东公司遥控透视X线机, 对可疑者进一步摄胸片和痰结核菌检查。

2 结果

2.1 总检出率

2009年体检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7.37%, 其中HBeAg检出率为2.23%;检出肺结核6例, 其中活动性肺结核 (痰菌阳性) 3例, 患病率为54.22/10万。见表1.

2.2男女检出率

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3讨论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HBsAg携带者已成为其重要传染源, 服务行业HBsAg携带者在乙型肝炎传播中的作用应引起重视。HBeAg与乙型肝炎传染性有密切关系, 龙岩市2009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为7.3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0%[1].这与我市长期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严格控制, 将体检不合格者调离岗位有关;也与乙肝疫苗广泛接种、人群免疫水平提高有关。

在从业人员中HBsAg、HBeAg阳性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与有关文献报道男女比值1.4∶1相一致[1]。除可能与男性社会活动多、吸烟、饮酒等个人卫生习惯不同有关外, 还可能与类固醇性激素和自体免疫有关[2]。有资料显示,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 基因可能与Y染色体基因有一些相似, 以致男性机体误将HBV视为自身基因, 感染后导致免疫耐受形成慢性携带[3]。

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影响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 尤其是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的未经治疗者。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年中可能传染10~15人[4]。活动期 (即痰菌阳性) 的肺结核患者, 在咳嗽、喷嚏和讲话时, 排出的痰及飞沫, 形成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核。飞沫扩散时, 离传染源越近, 飞沫数量越多, 因此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越频繁越密切, 受感染机会越多。由于从业人员从事服务行业, 相对与人相互交往机会较多, 而且从业人员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活动性肺结核可无任何临床症状, 往往由于发现晚, 易形成新的传染源而传染给更多易感者, 造成疾病的传播, 甚至造成暴发流行。

因此, 要注意加强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同时, 重视并坚持定期的健康体检, 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控制传染源的传播和蔓延。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2.

[2]付桂英, 秦红, 王海云.大兴区2004.6~2006.6卫生从业人员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 2007, 13 (1) :46-47.

[3]谭专红.某农场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0, 11 (6) :334-335.

上一篇:初中化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议论文诚实素材